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时间:2023-09-11 17:27:37

导语: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第1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高职教育;教学发展

本研究受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740)资助。

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第四条就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育部颁发的各项纲要和意见中均明确指出:继续积极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高职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创新,只有充分了解专业、行业现状和跟踪专业前沿,才能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围绕着建设高职课程体系必须符合院校的定位和特色,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大家分享。

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尚不成熟[1],主要体现在通识教育、校内、校外实践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通识教育仍然是普及概念而不是能力培养的基础。例如:课程质量尚难以达到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陶冶的效果;教学内容仍然存在着“概论”或“漫谈”的倾向,与应用能力培养关联不大;一些方法课、技术课,但仍流于技术的使用介绍而非应用,增加的量化知识分散而教条,难以具备“通”的学识和能力。总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功利性明显,真正围绕着应用能力去设计课程体系的意识还比较缺乏[1]。

其次,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取得根本突破[1]。受传统本科学科教育的影响,高职专业教育仍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化,而其自身内涵建设欠缺,造成了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艰巨性。目前高职教育虽然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和“应用能力”培养关联不大。

2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几个相关问题探析

2.1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统一于院校的“定位”和“特色”

课程体系要以教育目标为前提,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过程至少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明确高职的“定位”和“特色”;进而制定符合高职“定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最后研究论证高职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和配套管理制度。下面将以下例子谈一些感受。

例一,较早些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应用”的内涵容易与“使用”相联系和混淆,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应用包含了“谁把什么应用于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样一个过程,而“使用”给人的直观感受简单些,经常指使用了什么工具,没有强调“应对、应变、呼应”的意思。因而两者代表的实施过程是不同的,要应用好,首先就要分析问题之所在,然后思考用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解决的过程伴随着操作的选择、准备、开始、实施、控制、结束、总结、回馈、提升这整个过程,而“使用”往往只明确地表示实施环节的正确性、熟练性、准确性,因此应用和使用两者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应用包含了使用,而比使用有着更多的思考力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很多高职课程体系尚不能完成对人才“应变”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了熟练的操作工,这可以从一个现象看出:如果前者目标达到了,高职生则具备了一些简单的应用研究能力,即使由于其素质的欠缺,尚达不到本科学生的分析研究水平,但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和继续学习的基础,从中国传统人才发展观念看,其选择继续升入本科学习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会选择直接就业,而没有成为本科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暗示着课程体系或者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环节出现了问题。

第二个例子,“特色”是保证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突出“行业性”和“地域性”就是形成高校特色的两种途径,但两种途径所对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向是不同的:如果要突出院校的行业特色,就要先从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提炼出行业所需高级人才的重要素质,进而设置课程体系;如果要反映出院校地域特色,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就需要先开发出反映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进而配合以合适的教学形式,形成培养具有地域特色人才的课程体系。

综上可以看出,只有在明确的发展目标定位和特色定位之下,才能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

2.2 “反求诸己”是高职院校面对发展“定位”的困境,走出自身“特色”所需要的态度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生源质量不稳定,社会对其的肯定和普遍认知程度不高,造成了优秀的学生不选择它求学,优秀的教师不选择其工作。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其他限制高职院校发展的因素,例如很多高职的在校老师、学生也没有建立起对学校深刻的热爱、投入和归属感。总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好的师生资源上,对目前高职的发展更多地是纠结、迷惘,甚至麻木。

各种不利的现象阻碍着高职发展,介于此,高职院校所能做的最有效的反应就是反求诸己!——“本校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如何最大的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走出特色之路?”、“学校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如何取得社会的认可?”、“如何调动起在校师生的热情?”、“如何赢得教育市场的竞争?”、“如何真正负担起国家、社会和人才赋予的责任?”这些问题恐怕只有通过高职院校自己深刻的反思,才能形成有效、有益于全社会的答案。

2.3 学生群体特点和受教育需求是明确高职教育“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公认的功能有满足学生、社会和学科的需求,其中要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就需要重视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校学生处于轻熟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尚缺乏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因此迷茫、无助、纠结、迟疑是青年学生的普遍状态,高职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明显,且不得不注意地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基础修养的缺失,而本科学生大多可以克服不利于学习的一些问题,也正因如此,高职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自信力和较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而本科学生则具备基本的自信和摸索能力,这是两种院校学生的重要区别。如果没有向高职学生说明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开始全面的知识教授和技能培养,就好比让学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难免有不得其要,不知其门而入的感觉,久而久之形成死记硬背、敷衍考核的学习状态,高职教育只会离人才培养的初衷越来越远,舍本而逐末,高职教育目标很难真正的落实,不仅不能成为青年人成才的重要阶段,还会进一步损伤其自信心和上进心。

高职学生受教育的需求是什么?笔者的感受是,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清楚自己在高职阶段的学习目标和需求,也不知道这一阶段在人生中的作用和意义,这又是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显著不同(大部分本科生在这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也存在不确定性和错误,但总体要好些)。作为高职教育者,首先需要识别出高职学生真正的求学需求,帮他们设计出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向,以此引导其求学需求,给学生拆上理想的翅膀,甚至帮其指明飞翔的方向,通过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持续辅导,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由于学生学习所需的基本修养缺失,高职教育必须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基础教育尚未完成的任务,同时又要完成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学生具备就业或者升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高职教育担当了更多的教育任务,也使得高职教育在学生人生中尤为重要,是决定他们下一步何去何从的重要分水岭,完成此责任好比逆水行舟,首先需要排除施教的阻力,才能进而瞄准前行的方向。

2.4 学生群体特点和受教育需求是明确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

高校生源质量不能仅从其入学成绩来考虑,大多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大多学生对“高考成绩”的认识尚存在偏差,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使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求学多出于“无奈”,这种偏颇认识和消极的态度必然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

从消极的角度考虑,高职教育需要及时地、有效地扭转这些错误的认识和不利于教育实施的各种心态,以保证教育质量;从积极的角度考虑,高职教育需要正确区别学生的“不足”和“特点”(“特点”有时会被误解为“缺点”,例如:趋向于本地就业,这个就是特点,而不是缺点,不能认为其“志向不远大”),选取学生的显著“特点”作为教育的起点(也是突破点),因势利导,因才施教,形成自身教育“特色”,高职院校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从和学生的接触中,大概可以总结出高职学生具备的一些特点,列举出两点如下:

① 地域性显著。高职学生生源多集中于高校本地或者周边一些地市,学生的地域性显著,对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发展、人文社会、人情世故等有着更深刻、更熟悉、更亲切、更直观的认识,有时其认识和理解(更有其对家乡故地的热爱),比学校老师更全面和深刻。

② 就业地域意向明确。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一部分高职学生会选择继续学习(例如:升本、出国等),一部分则选择就业,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这些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多选择回到家乡或者在家乡附近地市就业,或者选择有家人工作的地区工作。这种意向在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中不是很明显,只有生源地比较发达、或者有特殊原因的学生回家乡地工作的意愿比较强烈。

除以上列举的两点,高职学生还有很多“特点”,比如:可塑空间大、处事灵活、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高等,这些特点都可以好好利用,转化为“优点”和“特色”,在转化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课程等教学资源必然会形成有效的教育系统,比如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生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是否能满足学生特色能力增长的需要?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加强学生的特长和特点?

举个很具体的例子,比如针对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高职院校可以给予集体活动更多的设计和关注,可以通过学分、荣誉、网络监督和控制,运用项目管理等多种方法,把学生活动设置成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通过科学设置活动内容,融合多种教学目标,如:制作一个新型机器模型、设计一个校园趣味活动、解决一个产学研结合项目、加深一个概念的理解等,既锻炼了学生团体活动能力,又达到了传统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目标。

长此以往地针对学生特色加强培养,形成师生都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不仅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对教师的发展方向也有引领作用。只有植根于师生自身性格特征的“特色”,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经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3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发展定位和特色的重要环节,成功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土壤,也是教师发挥所长、提升发展平台,目前在高职教育层面,由于大部分院校定位尚不清晰,特色亦不明显,大多数课程知识体系可能还处于未知状态,只有用研究的方式才可能获得这些课程知识,否则就会陷入到常见的“技能 + 理论”的状态[1]。在此过程中,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脚踏实地、无微不至的从学生、自身、社会、学科发展等多角度积极思索并参与讨论,群策群力,才能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摘要:课程群建设是相对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所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该理论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课程群建设理论的分析,论证课程群建设在课程体系本土化和课程建设群落化上,对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特色办学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3篇

关键词: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27-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高职院校1321所,比上年增加24所,在校生平均规模为5876人。显然,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本科便应运而生。“高职本科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体系,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国情,结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提出的。高职本科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而实训课程体系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实训课程体系的设置,会直接影响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借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对我院高职本科实训课程的改革与调整,努力建立适合我院实际的高职本科的实训课程体系。很显然,高职本科教育实训课程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课程构建、课程建设等方面,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本科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尽快解决。所以需要我们尽快加强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建立合理的实训课程体系,使高职本科教育能够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高职本科教育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训课程体系,实训课程体系不仅要搭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要缩小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现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所以,实训课程体系应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和修改。高职本科教育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训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实现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所以课程的设置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符合职业需求的实训课程,具体应该按照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重视培养实践和职业能力,高职本科教育要以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为培养目标,并体现在实训课程体系中。

2.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是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训课程设置的首要目标,并应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有直接上岗工作能力,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3.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本科院校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的。实训课程、课程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效果考评办法必须由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实训任务、实训方法和实训指导书也必须共同开发;利用校企双方所有的实训资源,创设良好的实训环境。实训必须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中或模拟企业环境中进行,校企可以互相兼职,共同进行实训教学、岗位培训等工作,互相扶持,共同发展。

4.调适性。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训课程体系不仅要满足目前某种岗位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转岗以后的再学习需求,也就是说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训课程设置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就业时有足够的竞争力,而且应使学生具有再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开放性。高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受国家政策的变更、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行业企业的变动等的影响,高职本科实训课程的设置也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开放地、动态地、具有一定的弹性设置高职本科实训课程,要在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市场变化时能做出快速反应,实训课程及时更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三、高职本科教育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少高职本科教育的特色。我国高职本科教育出现较晚,主要是由普通本科教育转化而来,沿用了高等普通本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自然也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影子。但实际上,高职本科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不同。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给予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育是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本科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训课程设置应该和普通本科教育有所不同。但目前,大多数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训课程体系没有自己的特色,仍模仿或照搬普通本科的实训课程体系,这就不能很好地为高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缺乏高职本科教育应有的特色。

2.实训课程比重较少。由于实验设备往往造价较高,而且跟新较快,所以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实验设备比较缺乏或落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就比较少或严重不足,导致实训课程不好安排,实训课程的设置比例就较少。另外高职院校由于沿用或仿照了普通本科学校的做法,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存在实训课程较少的情况,体现不了高职本科教育的特色。

3.职业定位不明确。目前,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仍然以高职院校为主进行开发,并没有行业企业的深入参与;距离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的职业情境、职业领域的创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实训内容并没有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形式体现出来,实训和工作也没有结合起来,这种实训课程体系就满足不了行业企业的需求。

4.实训内容比较陈旧。实训课程是提高高职本科教育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但目前高职本科教育的实训课程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实训内容较陈旧,新设备还没有融入到实训课程教学中。实训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学生所实训的内容不能及时跟随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高职本科教育实训课程迫切需要改变目前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现状。

四、改革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的对策

1.实训课程设置以职业为导向。高职本科教育实训课程设置应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实训课程体系要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组成并能安排学生实践,实训内容也必须根据岗位要求确定,强化职业需求,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职业技能,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需求。

2.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行业企业参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是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以,行业企业必须参与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校企合作。实训课程体系的制定一定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共同制定。因为有企业的参与,实训课程体系可以不断补充到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知识;能够及时吸纳现场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知识,可以让学生职业道德良好、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并能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的合作与交流,也能使教师的实践水平及时更新,不断提高;实训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使学生的实践技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3.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明确。满足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为毕业生有直接上岗工作能力为目的,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本科教育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要实现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的这一建设目标,必须要调研行业企业,掌握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和实训技能进行再分析,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课程开发人员、专家的意见以及国家、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行业企业、学校的实训条件等,根据以上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

4.实训评价体系完善。目前,实训课程的评价工作在大部分高职本科院校还没有完全开展,这非常不利于实训课程体系的发展。实训体系没有进行评价,实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就无法知道,学生达到实训目标的程度也就无法确定。因此,构建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是高职本科院校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建立了评价体系,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才能不断完善,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5.体现生产性。高职本科教育实训课程体系,尤其是理工类的专业必须时刻关注现场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变化,及时在实训内容上做出反应。实训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一线,尽可能实训室配备的是一线在用的最先进的设备,这样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掌握,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学生的就业零衔接。

6.重视课程评价。目前课程评价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对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不重视课程评价,不对课程体系进行诊断,就无法知道课程建设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无法修正课程,因此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伟娟.关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32):46-49.

[2]李怀珍,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21):126.

[3]易康平,等.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5):35

[4]蔡炯炯,等.《变频器应用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2):81

第4篇

关键词:培训 课程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训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课程体系能否实现预设目标,需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方能得出结论,而课程体系及建设的改进、调整和不断完善也必须依据评价的结果来进行。因此,为更好的规范全国工商系统培训工作,统一培训标准,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工作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有关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成为当前培训工作中有必要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构成

(一)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用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全貌。评估的意义在于对工作的指导和质量检查,因此研究评估体系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评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估的结果往往反作用于工作实践,并按照评估的标准指导实际工作,在确定评估要素和评估标准时,应本着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能力水平的提高的这一建设宗旨来构建。

2、全局性原则

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工商总局及以下各级培训机构主要担负着处以下等各级干部的培训工作,这其中既有综合素质培训,也有专项业务培训。按照公务员培训的分类,还包括初任、任职、更新知识、专门业务和后备干部培训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培训,因其具体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培训的课程体系也不同。在进行评价体系设计时,应考虑系统实际,从全局出发,在充分分析各级各类培训特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要素,选择能够广泛适用的表达形式,以适应系统主要培训类型对课程体系建设评估的要求。

3、完整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地、系统地再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指标设计时,应考虑到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主要因素,使评估者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貌。

4、实用性原则

根据操作的实际,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1/对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地使用量化标准或一些可操作化的语言来概括表达;2/在计算上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数学表达式,使计算通俗化;3/尽可能地避免指标的繁复设计;4/注意挑选主要因素作为评估指标。

5、科学性原则

(1)广泛征询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方法,仔细斟酌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确立的每一项指标和指标权重都言之有据。

(2)对评估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出操作规范,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结果失真。

(二)系统构成

评估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评估的指标和指标的评价标准两项构成。前者是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及其工作成果的真实再现,后者是工作及其成果质量的衡量尺度。因此,该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培训的总体目标指导下,以能力研究为基础,适应各级各类培训课程体系评估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和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建构指标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体系及其建设两个层面,其中,课程体系评估是对课程体系的状况进行考察,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是对课程体系形成过程状况进行考察。

(一)关于一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有两个主要环节,即课程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调整,分别设计为两个一级指标。课程体系本身评估是对课程体系本身的检测,表现为内容和使用说明两个方面,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构成问题,使用说明是课程体系的使用方法问题,本指标体系分别将课程体系组成和课程体系说明作为课程体系评估的两个一级指标。

(二)关于二级指标

1、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建立在课程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中具有前端性和基础性,是影响课程体系质量的首要因素,其不仅体现了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还引导着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最终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和结构。为更好地做好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工作,研究了如下问题:a)培训有哪些类型,确定开发哪些类型培训的课程体系,它们之间有否相同;b)根据前述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需要了解学员的需求,需要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能力分析和研究;c)什么样的开发人员具有研发能力;d)课程体系建立应有怎样的科学保障。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设计为:培训类型分析、培训需求调研、能力标准研究、开发人员组成、评估五项。

2、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也必然随之调整。因此,为干部培训建立的课程体系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内容、监管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监管对象等监管体系和模式的变化,课程体系必然适时做出调整,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辅助因素是来自培训环节的反馈意见。为此,把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设计为:监管体系研究、教学意见收集、方案调整三项指标。

3、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组成指课程体系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和怎样构成,即课程体系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把二者设计为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

4、课程体系说明的二级指标分解

对课程体系说明的考核,一是应当克服课程体系研发的随意性,避免课程体系研而无果的现象,或草率应付,简单列一张课程体系表敷衍了事的做法;二是应当考虑是否为培训中的具体使用提供了便利,对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否作出了必要的解释,对课程体系的一些使用方法和建议是否作了明确的规定。说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说明,二是使用说明。本分课题研究把这两个方面作为课程体系说明分解后的两个二级指标。

(三)关于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级指标来自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分解。三级指标从内容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总体来说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确定的,在确定三级指标时,更多考虑的是可测量性和是否为主要检测项目等技术因素。

转贴于

1、课程体系组成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组成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它是课程体系考核的核心内容,在研究中主要考虑了三个问题:

(1)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与能力标准相适应(注:①能力标准包括内容、等级与能力组合;②能力标准应按照不同岗位、不同职级来建构);

(2)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突出了行业特色;

(3)有助于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是否占有足够的比例。

2、课程体系说明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说明是课程体系得以使用的文献依据,因此,它应对课程体系中每一单一课程的教学要素都应说明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计划编制中的参考价值,这是其一;其二,任何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的,也都有其局限性,为了正确的使用,必须就其使用范围做出说明,以增强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和它的服务性功能,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可留有自由调整的余地,并在使用说明中加以叙述,使课程体系更为完善。综合这两点,课程体系说明的三级指标共设计了六项,详见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表。

三、指标解释和应用说明

(一)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评估指标解释

1、“通用能力”:指由国家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公务员制定的一般能力标准。

2、“专业能力”: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决定的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它包括依法行政的学习理解能力、依法监管的运用执行能力、执法办案的技术技巧等。

3、“岗位能力”:指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业务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一般根据岗位职责和行政职务级别的要求来确定。

4、“开发人员”:指直接参加课程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工作人员。

5、“一线任课教师”:指正在教学岗位上执教,所任课程与拟开发课程体系有关的教学人员。

6、“教务教研管理人员”:指正在从事教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

7、“专业课程”: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业务课程。

8、“实践课程”:指以师生互动为特征,以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课程,它通常包括现场考察、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与研讨、情景模拟、执法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课程。

(二)指标体系应用说明

本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培训类别建立,相对比较宏观,一般不针对一期或一次培训班来使用,否则评估结论会有偏颇。如果某一类型的培训只做过一次,可直接应用本体系;若其培训周期较长,分别几个阶段完成,应对整个周期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评估。

(三)指标评价标准与权重的设定

1、评价标准

在评价标准中凡是涉及到以数字比例确定标准的,均采用了访谈法或座谈会法或实证法或三者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下面以课程体系组成指标为例,叙述数字标准的研究。

课程体系组成评估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构成方面,都需要以一定比例数据作为评估标准。在实际确定其数据比例时,它主要有这样三个来源:(1)源自一定数量的有经验的教务、教研、教学人员座谈会取得的经验数据,具体做法是课题组成员先拟定初始数据,然后组织人员,召开座谈会,通过讨论加以确定;(2)源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构建课程体系模式的调研文献资料。(3)源自2001-2005年五个单位(国家工商总局、新疆工商干校、河北工商干校、内蒙古工商干校、江西工商干校)各类培训班的课程计划。

根据三个来源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1)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在综合培训中最低为26%,最高为71%,多数在40-50%,而在专业培训中一般为100%;(2)实践课程。在综合培训中为10-17%之间,专业培训中基本为0;(3)创新类的特色课程4%左右;(4)综合素质培训中,与能力对应的课程类别的覆盖率最低为50%,最高为87.5%。

第5篇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被各技工院校认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技工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确保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就必须与行业、企业充分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第一,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汽车营销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分解到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基于汽车营销职业资格及汽车行业企业、同类院校调研分析,明确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中级技能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两个层次。其中,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汽车产业链中的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服务企业、汽车后市场企业以及汽车互联网营销企业,培养具有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保险服务、汽车租赁、汽车用品交易、汽车零配件交易、汽车文化服务、汽车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并具有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的中级应用型、复合型、互联网型技能人才。在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高级技能人才还应具备营销策划、人员与现场管理、营销团队管理,及指导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营销工作的能力,并拥有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互联网型技能人才。

第二,满足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任务需求。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满足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任务需求,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是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依据,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将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符合教育规律的学习任务。通过针对汽车企业工作任务调研分析,形成汽车营销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对应表。

第三,满足专业人才职业成长规律要求。著名学者德莱弗斯(S.Dreyfus)等人研究发现: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必须经历“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阶段。因此,汽车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而且需要遵循人的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合理科学地设计课程序列。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及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形成遵循职业发展阶段的汽车营销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列表。

三、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四、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将课程内容按照能力目标分为能力课程体系,将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分为专业能力课、通用管理能力课以及职业核心能力课,如图2所示。其中专业能力课设计为通用专业课程、核心专业课程以及拓展专业课程。通用管理能力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管理能力,如资源与运营管理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管理能力,包含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密切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充分实现校企合作,课程建设负责人要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课程标准,以保证课程的实用性。最后,在课程体系确立之后,要进一步着手组织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一致的一体化实训场所,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为课程体系实施到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36-02

一、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背景

根据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劣势,依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常州工学院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校选择“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试点项目,采取“3+2”分段培养模式联合进行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践,而构建纵横协同的模块化衔接课程体系是项目实施的重点。

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围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接新能源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创新教学理念,以新能源相关产业为服务对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兼顾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双重目标,以“新能源产业链、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衔接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置“模块化、系列化”新能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

通过项目研究,推动高职-本科课程衔接贯通,重点突出长三角地区的光伏产业特色,深化校校、校企合作,形成完整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高技能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知识结构覆盖整个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

三、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基础

1.新能源相关专业的成功开设,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建设基础。为适应地方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对常州及周边地区光伏产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2011年在“光伏技术”专业方向基础上,申报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专业,2012年获批。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是依据常州市发展规划纲要于2011年建立的,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基于两校专业设置的知识体系、技术领域以及服务区域存在统一的同质性,两校于2013年联合申报了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年获批。

2.拥有能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通过实施多层次的人才战略,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一支能适应高校教育特点和要求,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团结协作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集合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研究人才。同时学院加强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聘请光伏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定期来学校授课和指导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工作。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有一支较高业务水平的师资队伍,8名专任教师中,有7名专任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这些都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3.良好的实践条件,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持与信息反馈系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列为常州工学院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组建了光伏电池技术实验室、风电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以及购买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教学设备。在企业设有光伏教学实训基地,建有单晶硅片生产实训室、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实训室和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训室。

参与院校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该专业实训设施完善,培养条件一流。现有“晶硅生产及检测技术实训区”、“晶硅加工及检测技术实训区”、“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检测技术实训区”、“太阳能离网光伏发电技术实训区”等六个校内实训中心。

四、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重点

1.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围绕长三角地域新能源产业背景,调研工作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以及新能源领域科研人员所必备的知识能力需求,定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构建培养能力结构,根据能力结构,确定专业知识体系,并结合科研课程设置,构建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化后续教育课程改革,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2.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全面开展调研、明确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构建衔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如图2所示。

五、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管理,为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为确保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的顺利进行,项目合作的三方将成立由两校的校长、企业的总经理在内的领导小组,成员由两校教务处领导、物资处领导、职教教科研专家等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对高职衔接机制、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提供指导,协调校企合作、资源共享、院校合作培养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2.成立教学工作协作组。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及相关政策,以常州工学院为主导,建立由常州工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和骨干教师,以及部分企业的技术专家参加的一体化合作培养教学工作协作组,开展“5年分段一贯制技术本科”培养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试验,加强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健全课程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课程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

3.加强高职、本科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由常州工学院牵头,建立高职衔接课题组,吸引骨干教师、职教科研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参加,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3+2分段培养进行课题立项,提供专项经费,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跟踪项目进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方案。

4.增加经费投入。常州工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给予配套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师技能培训、工程实践与技能训练材料消耗、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训练项目、企业实习等经费补助等。

5.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与锻炼。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合作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托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中国“一路一带”战略的逐步成型,特别是途径亚欧大陆桥直达欧洲的“渝新欧”“郑新欧”等列车陆续开通,全球资本的疆界逐渐深入中国传统腹地,许多中国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步伐也明显加快。城市的传播力如何尽快跟上经济对外发展的速度亟待思考,既懂信息传播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业界渴求的对象。纵观国内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双语教学,虽然都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也在课程类别和实践方式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积累,但总体上双语课程种类不一、名称繁杂,在具体运作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相关课程体系亟待梳理和重新建构,不同高校基于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也应对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进行由点到面的反思。本研究在对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西安、成都和重庆的部分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类双语课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双语人才的具体要求,以及高校同行老师的双语教学心得,力图对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总结,对新时期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新框架进行初步建构,并对该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环节和方面进行审视和思考。

一、新闻传播双语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

根据调研,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开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多是以任课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一门或几门开设,整体上双语课程成规模和体系的较少。在我们的调研中,双语课程成体系开设的学校仅占33.3%。以西部为例,课程开设较系统而丰富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其中,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了《英语新闻报道与写作》、《新闻编译》、《英语新闻听力》、《英语新闻阅读》、《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四川音乐学院开设了《英美报刊选读》、《英语新闻视听说》、《新闻翻译》、《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美国文化简史》、《新闻采写》、《新闻翻译》等课程,两个学校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上都兼顾了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期。此外的大多数学校在双语课程开设的学期与课程之间缺少紧密联系,双语教学的系统性和承接性还有待增强。许多双语课程的开设初衷都是学科建设和特色办学需要,但课程设置的时间却并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有的课程开设断断续续,甚至会由于教师的外出访学等原因暂停或取消,双语课程建设缺乏持续性积累和时间保证。

(二)课程建设缺乏规范性

一些双语课程主要依授课教师个人的兴趣和条件而定,具体执行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把关,学院没有针对双语课程的整体规范和具体要求。一些双语课程在必修课、选修课和学分设置上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如一些理论性强的非基础类课程对学生水平要求高,严格限制为必修课欠妥当,一些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的业务类课程学时分配不够,不足以保证学生在英文环境中足够的专业知识浸润。另外,一些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性课程,如《传播学概论》、《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虽然在不同高校开设较为普遍,但是缺乏较为统一成熟的双语教材,各高校基本各自为政。在具体调研中,明确有教材的双语课程占到48%,主要依赖教师自编讲义的课程占到52%,教材建设依然薄弱,不能有力保证双语教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

国内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类型较杂,名称各异,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基础史论类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学》、《国际传播学》等。第二类,业务实作类课程,如《英文采编》、《双语播音主持》、《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关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等。第三类,国外传媒鉴赏类课程,如《英文报刊导读》、《国外电视概览》、《国外经典广告》、《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传播学经典著作导读》、《外国媒介集团研究》、《经典新闻作品赏析》等。第四类,专业方向性细分课程,如《国际新闻》《舆论学》、《美学基础》、《发行营销学》等。调查发现,除了专业背景较强的部分高校比较注重结合人才未来走向来设置课程以外,很多学校的双语课程都是针对性不强的普通课程。一些普通院校还照搬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在课程性质和类型的设计上缺乏针对性。

(四)办学特色结合不够

目前,开设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高校主要分为综合性重点大学、专业特色明显的普通地方高校和在语言教学上具有优势的外语院校三类。这三者之间的双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理应有所区别:综合性重点大学学生基础好、师资充沛,可以更多注重双语素养的综合提升,同时开设理论性较强和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双语专业课,为综合型双语人才培养做储备;专业特色明显的普通地方高校则应结合自身优势专业,把双语教学的重点放在更具针对性的业务技能教授与训练上,以更好地保持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外语院校的课程设置则应在国际关系、外事礼仪等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加强对财经、商贸、政法等专业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及早将新闻传播专业技能与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总之,要更好地体现双语人才培养的特色,一是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现实水平;二是要注重与业界需求的实际对接。

二、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框架建构

双语教育要稳定、富有成效地推行下去,首先必须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各高校的现有条件与学生水平不同,要因地制宜地开设符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但无论具体课程的开设有何差异,都应在整体上形成以几门课程为核心且课程间相互关联支撑的课程体系。史论性质的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史》等可以作为学科双语基础课,业务性质的课程,如《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双语播音主持》等可以作为学科双语主干课,而扩大知识面的方向性课程,如《英文报刊导读》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等则可以作为学科双语选修课。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之间互为关照,并与其他先行或后续的汉语和英语课程相配合。一些适用面较广的基础课和主干课可以在教学重点和学时设置上形成较为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事实上,适宜双语教学的课程应当是在概念、表述和操作上相对具有国际规范和共识的课程,以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直接与国际接轨。在条件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宜优先开设实用性强的双语课程,以更好地服务专业实践。除专业课程外,还应适度增添外语类语言课程作为辅助,以更好地解决语言问题。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根据其学科特色和现有办学条件,我们对未来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作如下构想,即以“主体课程体系为核心,辅助课程体系为支撑,特色课程体系为亮点”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架构(如表1)。在上述框架建构中,主干课程是建设主体,重点在课程的分类建设和彼此的衔接配合。辅助课程作为补充支撑,更多的是提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支撑,因此除了专业课以外,语言课的设置也宜贯穿始终。至于特色课程,可以根据专业来设置课程要求和知识难度,或者作为选修课程提供给基础较好并有真正兴趣的学生,以便让特色课程的开设更具针对性。总体上,基础课宜开设在低年级,主干课宜开设在中低年级,方向课则宜开设在高年级。

三、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建构的几个着力点

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以师资建设为根本、课程管理为核心、交流实践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展开,具体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师资的引进和建设亟待合理规划

双语课程的体系建构不能仅靠一两门课程的开设和两三名教师的自我学习,必须以学院为主体,以学校为平台,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在师资的专业背景、未来走向、年龄层次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虑。学校一方面要根据条件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或具有双语背景的教师,并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课程体系规划对他们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和系统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双语培养,通过分批次、有重点地派出教师访学进修,对亟待推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优先建设。对普通高校而言,积极打造现有团队是双语师资建设的重点。

(二)课程的协调和管理需要加强配合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各部分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具体的课程建设为基础,由点到面,步步为营。不同双语课程的教师之间、本学院与其他学院教师甚至与业界双语记者编辑之间需要相互配合,这包括相关课程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上的设计是否原则一致、相互照应,知识结构和内容安排是否衔接恰当,不同学院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过程中涉及的课程管理归属问题,还有“主干课程体系”“辅助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间的协同建设,以及不同专业的阶段性双语课程建设目标是否冲突等。这些都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通过细化分工、明晰权责、加强监督和强化沟通来实现。

(三)框架的调整和建构需要调研反馈

第8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成果;民族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民族音乐教育的特色是学校办学之初即明确的办学宗旨与定位,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不断得到强化;是学校的历史使命和独特风貌,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近两届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得,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特色、夯实基础,不断加强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内涵式发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坚持特色,教学成果显著

中国音乐学院在近两届的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成绩显著。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1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高教类)一等奖。在第六届和第七届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共有八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四项。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学校在本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代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充分体现了学校民族音乐教学特色。

多效并举,紧紧扭住教学不放松

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本科教学中心与基础地位,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坚持内涵式发展。

1.特色立校,明确办学目标与理念

建设高水平的音乐院校,首先要有一个特色鲜明、质量目标明确的办学定位。学校整体形成统一认识,围绕着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教师实现价值、理想搭建平台,与此同时为学校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学校在继承优秀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确定了建设具有鲜明民族音乐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高等音乐学府的总体目标定位;以民族音乐为特色,以理论研究、创作和表演为支撑,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为学科专业定位作出了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统一思想,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质量不断提高、向着高水平音乐院校不断迈进的发展之路。

2.彰显传统,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

学校是伴随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长期以来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对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三个专业分别给予重点支持,使其各自在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促使三个专业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为构建中国民族音乐体系起到支柱作用。通过对民族声乐、民族器乐、音乐学和作曲专业方向的重点建设,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西方音乐理论和方法的吸收借鉴,合理建设和发展,西方音乐相关专业方向为学校民族音乐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对中国民族音乐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由金铁霖教授领衔完成的“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学校民族声乐教学团队在坚持民族音乐特色,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该成果遵循艺术教育规律,采取科学态度,比较完善地构建了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依托这一成果成立的金铁霖声乐艺术中心已经成为全国同专业的教学中心,占据了本专业教学的制高点,引领着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用歌声弘扬民族精神,反映人民的心声,诠释民族音乐文化的先进性,推动了我国声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由姚艺君教授领衔完成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张维良教授领衔完成的“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些获奖成果都是对学校多年来继承和创新民族音乐的充分肯定。

3.积极探索,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新建专业课程为主要任务,以培育优势创新为重点,以模块化课程为试验点,鼓励和引导各学科专业建设一批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民族音乐教育特色,引领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课程。目前,学校已经建设了一批能够引领民族音乐发展方向、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特质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是对现有学校总体课程体系的有益建构和补充。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民族声乐”“民族器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古代音乐史”等特色课程及系列教材先后获奖,尤其是“民族声乐”“民族器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三门课程,是学校传统优势课程,“民族声乐”课程教学团队以国家级教学名师金铁霖教授领衔授课,“民族器乐”课程以北京市教学名师张维良教授为课程团队带头人,同时其课程团队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由北京市教学名师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姚艺君教授为课程团队负责人。这些名师带领教学团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保障了课程教学质量,同时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4.搭建平台,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实习、实训和实践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开拓本科艺术实践新载体和形式,不断创新艺术实践管理机制,完善艺术实践系统,开放特色教学资源,实现优秀资源共享。制定《中国音乐学院实践活动管理规定》,并将本科实践教学纳入到各系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中来,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细化实践教学方案配套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基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挥“艺术实践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此外,学校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模式,创办学生乐团、合唱团,举办音乐节、研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学校成立了华夏民族乐团、中国青年爱乐乐团、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合唱团等实践团体,邀请国内外具有丰富经验的著名的理论研究专家、作曲家、演奏家、表演艺术家、指挥家等为学生提供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直接对接的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成才。

由张维良教授和关乃忠教授共同完成的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成果,其实践平台即是依托张维良教授作为团长、关乃忠教授作为驻团指挥、由学生组成的华夏民族乐团。华夏民族乐团为学校从事民族器乐的表演、创作以及理论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具有不同风格与流派特征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都可以展示其才艺、彰显其观念;具有不同创作风格的作曲家,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同时不论是从事理论还是表演的教师和学生,都能以其研究成果支持与支撑华夏民族乐团的实践,不断总结和探索我国民族器乐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以此成果促进学校民族器乐的教学和实践。

5.革故鼎新,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已成为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积极为师生建设数字化的教育环境,鼓励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本科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以我国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学校的历史积累,建设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设成果和经验在我国民族艺术教学资源数字化领域中起着引领性作用。同时艺术管理专业方向也在积极探索艺术与现代科技维度下的艺术管理实践教学新模式,其初步成果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学校在艺术与科技深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6.质量兴校,狠抓教学科学化、规范化

艺术不同于科学,但艺术研究、教育和管理是科学。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普遍应遵循的一般规律,艺术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办学。学校结合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本着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严格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督,重点抓好教学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有力地保障了本科教学的顺利运行,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启示与展望

学校虽然在本科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不足,需要继续坚持办学特色,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一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不断探索建立完善的特色课程体系。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的规律和本质,在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本科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践行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中予以实践,进一步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基础性的探索与贡献。

二是进一步研讨与创新艺术类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推进实施卓越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择优选拔、重点施教、打破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实践能力,较强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的优秀本科生。

三是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不断推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并使这些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资源和平台,促进教学成果的不断形成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郭彪.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第9篇

课程作为开放大学服务学习者的主要载体和学习资源建设的基本单位,需要在广播电视大学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与重构。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表现为开放性的课程理念、分级化的课程体系、规范化的课程管理、灵活的课程衔接。开放大学应该建立一种层级化课程体系,并赋予课程体系学术资格功能,建立课程层级与开放大学所授学术资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层级化;架构;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8—0030—05

学科、专业和课程是构成高等学校的三个基本要素,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必然包含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因而对这三个要素的建设就成了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建设[1]。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和服务学习者的重要载体。

国家开放大学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没有围墙的远程开放大学[2]。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无论是与传统高等学校还是与广播电视大学相比,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任务、人才培养目标、系统结构以及运行模式等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因此,开放大学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而且需要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课程作为开放大学的基本要素,是开放大学服务学习者的主要载体和学习资源建设的基本单位,必然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与重构。

本文根据国家对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经验,在研究分析国外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创新与重构提出一些设想。

一、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立足点

课程是开放大学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服务学习者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承载着开放大学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体现着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所以,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要,同时考虑开放大学自身的特点。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而言,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着眼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改革,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背景出发,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课程支持。

二是着眼于区域规划与产业发展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开放大学的重要使命,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并从中挖掘着力点和突破口。

三是着眼于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要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着眼于劳动力素质提升的现实需求,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

(二)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学习化进程的演变与发展,社会的学习形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3]一是学习需求的社会化,学习已经超越了少数人的特殊需求而发展为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二是学习选择的个性化,学习者根据差异化的学习需求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通过灵活的学习制度得到保障;三是学习过程的终身化,学习伴随着个体自我发展的整个生命过程;四是学习手段的信息化,学习者通过网络化的学习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并得到及时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者学习形态的变化,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为开放大学创造了发展机遇。同时,这种变化又要求开放大学的课程必须在个性化、信息化等方面突破传统大学课程的局限,为学习者社会化和终身化的学习提供全面的支持。

(三)适应开放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放大学是传统大学适应时展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相对于传统普通大学而言,开放大学具有自身的特点。[4]具体而言,开放大学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了有教无类,普通大学则是一种甄选教育;开放大学的教育对象面向整个社会,普通大学则面向学校;开放大学的学生通过开放的方式入学,普通大学的学生通过考试选拔入学;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是远程教学,普通大学的教学主要通过面授完成;开放大学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普通大学的学习方法是教师传授;开放大学的学习资源是多种媒体资源,普通大学的学习资源是印刷材料;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可以是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普通大学是限定在固定时间和课堂学习。因此,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新需求,对传统普通大学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分解、提炼和优化组合,形成富有开放大学特色的课程体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