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7:38
导语:在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实时 知识管理 知识需求 知识供应
[分类号]F350
1 引言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知识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现有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开始暴露:企业不能迅速地从外部获得与企业战略发展相符的知识;知识获取、共享与实践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延迟,大大降低了知识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时间竞争理论、实时生产理论(JIT)和实时企业理论(RET)的出现促使知识管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思考如何根据企业员工(客户)的知识需求向其提供准确的知识。在此背景下,知识管理中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企业实时知识管理应运而生。本文着重从实时供需和快速反应两个层面展开综述。
2 实时知识管理的术语及界定
目前,实时知识管理相关的英文术语有:Just-in-Time Knowledge Management和Real-time KnowledgeManagement。笔者认为:“实时知识管理”对应的英文表达是“Just-in-Time Knowledge Management”,内涵是实现知识在企业中个人、群体间的通畅和高效流动,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递给正确的人。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知识传递的零延迟;二是按需进行知识传递。知识传递的零延迟是相对于知识获取和传递的时滞性而言,当知识需求产生的时候,知识的供应就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到达需求方;按需进行知识传递则是相对于原有知识管理只考虑供应不考虑需求而言,只有当传递的知识和需求者的情境要求一致时才会体现出对需求者的价值。知识需求的零延迟强调知识传输渠道的高效性,按需传递知识则要求知识传输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Real-time Knowledge Management”强调“知识――学习――行动――知识”循环实现“零延迟”。该观点与“Just-in-Time Knowledge Management”都强调知识获取的及时性,但没有提出“知识需求”的概念,主要强调“突发的知识情况”。因此,本文认为实时知识管理与Just-in-Time Knowledge Management相对应,但也应将Real-time Knowledge Management纳入到实时知识管理理论体系中。
3 实时供需层面的实时知识管理
实时供需层面的企业实时知识管理研究是在知识管理活动中指出知识需求和知识供应,并强调知识供应的快速和准确。主要观点如下:
・IBM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的知识管理研究所主任Dave Snowden在1999年首次使用“Just-in-TimeKM”,认为实时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推动知识的自然流动,而不是将理性模型强加于人,赋予其“自然而然获得”的含义。同时提出通过知识分享的多渠道化和人际网络等措施来促进知识自然流动。Snowden的“JIT-KM”思想强调知识的自然流动,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自然化,知识交流和共享的背景是其自然实现的基础。
・美国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的科斯伯格(Larry Kersehberg)和约翰(nanjo Jeong)认为“Just-in―Time Knowledge Management”是为决策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提供正确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行动,强调理解用户的偏好、需求和决策背景。该观点从企业流程角度出发,对知识和流程进行跟踪描述,以此实现知识与员工需求的实时匹配。其中的“需求”观点是狭义的,指员工在业务流程中产生的知识需求。
・Davenport和Glaser John认为传统的知识分享具有延迟性,将知识嵌入员工日常使用的工具中可使知识管理不再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知识管理JIT思想是将知识融入企业流程和员工日常工作中,也是基于狭义流程的狭义知识需求满足论。
・赛德曼(William Seidman)和马克考利(MichaelMcCauley)将企业员工对应于需求方,员工的知识需求对应于产品或服务需求,知识库等知识源对应于供应方,将JIT中的供需链和企业员工的知识供需链结合起来,但仍局限于狭义的知识需求,且需要第三方执行,员工仍处于被动地位。
・欧洲Telematica Institute实施的“METIS”项目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JIT-KM研究。该项目认为只有“零库存”思想才适应于知识管理中的供求分析,JIT-KM是寻求组织内知识需求和知识提供之间的最佳匹配流程,把来自不同流程的不同知识需求与组织内的知识源进行实时匹配。此外还建立了实时知识管理模型(见图1)。该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J1T―KM理论框架,包括理论来源分析、应用分析、具体模式分析,同时将组织战略、人、组织结构、技术与知识需求和供应结合起来,是广义上的知识供应与需求。
・新西兰Twente大学的卫金哈文(Fons wijn―hoven)将“知识物流(knowledge logistics)”引入知识管理,认为知识物流同时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主要涉及知识的传播和存贮以及此背景下人的意识和认知,知识物流中的传递时间是指员工在某一特定时间需要某一特定知识。这种观点是原汁原味的JIT思想在KM中应用的先驱。
・德国的埃克梅尔(Claus Eikemeier)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实时交流弥补非实时交流的缺陷,将“问题”和“专家知识”匹配。这种观点将JIT供需零延迟的思想引入到知识管理中,却局限于“问题”和“专家知识”之间的实时匹配。
4 快速反应层面的实时知识管理
快速反应层面的企业实时知识管理研究强调知识管理中对外部知识以及内部知识的快速反应和快速传递。主要观点如下:
・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萨卫(Omar A.EISawy)和马吉科扎克(Ann Majchrzak)强调实时知识管理不是知识管理的全部,而是其特定状态下的一个阶段或某一种态势,认为知识需求不仅来自内部流程,还来自企业外部未知的环境。此外还强调知识管理与企业行为之间的互动和紧密配合。
・吉拉德(Ghilardi)和梅勒(Fiona J.Mellor)认为知识管理系统应以“提供应该知道的知识”为目标,应该在知识以正式文件形式得以明示之前对其进行实时捕获和整理。这种观点强调以隐性知识来实现知识需
求的实时满足。
5 知识供需及其他层面的实时知识管理
・莫瑞(Daryl Morey)认为应该找出对企业目标有关键作用的环节,采用持续的组织学习过程加速此节点上的知识转化和利用。这种观点中体现出“知识管理整体”与“企业目标”之间的供需关系。
・崔(Eric Tsui)提出的知识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中明确指出知识获取和共享将会日益实时化,即知识按需提供和实时供应。
・陈菊红等人首次将“JIT-KM”的概念引入国内,介绍了JIT-KM的概念、模式以及知识供需的分析方法。梁昌勇等人研究企业如何通过知识流管理来达到“实时”目标,但没有涉及知识需求。张红波等人认为企业采取JIT方式进行知识管理,可以及时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加强内部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充分共享,提高企业员工获取知识的效率,增加企业整体知识存量与价值。王平分析了实时知识管理的理论来源(时间竞争理论)、知识共享理念、价值、研究方向和定位。曾福胜等人根据活动和个人知识需求的不同,提出了预定义知识供应和运行时知识供应的概念,强调由知识需求确定知识供应,但无论是知识需求的内容还是知识供应的手段都是狭义的,且强调知识供应。
6 结语
以上企业实时知识管理观点都是从知识需求和知识供应的角度解释和管理知识活动,且主要从知识需求的角度来改进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即倡导知识管理“以需定供”。
现有企业实时知识管理的主要观点具有以下特点:①在分析知识、需求、流程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满足知识需求的理论途径,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知识管理供需观内涵;②知识需求的来源分析较为混乱;③现有知识需求满足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技术层面。笔者用表1来对企业实时知识管理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国家科技计划是我国汇集公共资源引导科技进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建立知识平台、推行知识管理对提高科技计划的实施成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建立数据、信息、知识的汇集、融合、抽取平台,并将信息、知识与组织活动充分结合起来[1]。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体系包括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地方层次多类计划,不仅涉及到各级各类管理部门、中介服务单位、科研单位,还涉及到科研政策、技术发展路线、组织实施程序、评估评价体系、成果跟踪应用等环节,其内涵远超过单纯的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的范畴。近年来,一些学者分别从科研管理、项目管理、领域知识建模、项目评审知识系统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构建知识平台的建议[2~5]。这些平台或局限于科技计划的部分管理环节,或侧重于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和特定领域,不足以满足科技计划宏观统筹规划、全周期管理以及整体监控评估的需求。构建面向科技计划的知识平台更需要从计划管理、项目实施、监督检查、评审评估等多角度分析需求,系统全面地汇集科技计划信息资源,准确反映科技计划不同环节的实施动态,从而支撑科学决策管理、高效组织实施以及有效监督检查。本文根据我国科技计划的管理现状,分析规划申报、评审立项、研究开发、总结应用等实施阶段的各类管理主体、科研主体的行为规律特点,结合科技计划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数据资源离散性和周期性特点,提出包括计划知识、项目知识、主体知识、领域知识以及管理实践等内容的知识框架,并依据科技计划数据源、信息源特点建立包括数据采集、信息融合、抽取评价等过程的知识获取体系。以此为基础,针对科技计划管理业务协同、实施态势分析等需求特点,提出相应的知识管理应用框架,为逐步建立覆盖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研究开发、监督检查、评审评估等活动的统一知识平台提供理论基础。
1科技计划活动过程的知识需求分析
我国科技计划的管理实施涉及科研主体(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管理主体(各级管理人员)、评审评估主体(中介机构、专家)、审计监管主体(审计监察单位)等多个活动主体。在科技计划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各类管理实施主体分别进行计划管理、项目实施、评审评估、监督检查等四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这些活动在科技计划的规划申报、评审立项、研究开发、总结应用等不同阶段相互作用、交叉进行,一方面从不同角度推动科技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协同监管、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科技计划的实施矩阵,见图1。
(1)规划申报阶段规划申报阶段是科技计划实施的起点,管理人员、咨询专家首先要充分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并在分析把握有关科研领域知识的基础上确定特定时期内科技计划的实施重点和整体任务,进而组织编制相关实施计划、申报指南、申报办法等。科研主体根据申报指南、自身科研基础条件、现有科研成果及领域知识确定申报内容、研发任务、技术路线及科研资源需求。
(2)评审立项阶段在评审立项阶段,管理单位首先依据有关评审专家、中介机构的资质能力知识以及绩效信用知识,并借鉴相关管理实践知识遴选评审主体。评审主体基于科研主体的基本知识、绩效信用情况、申报内容、评审评价指标,在研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知识确定科研项目执行单位、执行内容以及有关科研经费。科研主体则依据立项批复要求进一步明确执行内容、经费预算,并与管理单位签订相应任务书。在此阶段,监督检查主体主要针对评审主体遴选、项目评审、批复立项等过程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整个过程的合规合法。
(3)研究开发阶段在研究开发阶段,科研主体成为推动科技计划实施的核心推动力。一方面,科技人员作为项目实施者要把握当前有关科研领域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借鉴现有科技成果,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提出与项目领域相关的知识创新点,从而形成新知识、新成果。管理人员则依据有关政策、法规、管理办法等知识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质量、进度及经费管理。评审评估主体则根据阶段目标对关键实施环节进行评估,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管理依据,并推动科研主体的研发活动。
(4)总结应用阶段在总结应用阶段,科研人员根据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新知识、新方法及相关科研成果。管理人员、咨询评估专家一方面要评价科技项目的执行过程、成果,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依据项目层次的执行评价知识对科技计划的整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为科技计划的长期有效执行提供决策依据。在成果应用方面管理单位、生产实践单位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广利用项目科研成果知识,另一方面则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成果应用情况提出新一轮研究开发需求。
2知识获取和知识框架
2.1知识获取与处理科技计划管理实施环节多、涉及面广,形成全面、准确、及时的知识体系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前提。随着各类科技计划信息系统的不断建设应用,科技计划知识来源日趋复杂,既包括服务不同管理阶段的专业化信息系统,也包括内容广泛的互联网、特定领域项目数据库,以及各类文件资料。结合科技计划知识的来源特点和应用服务需求,科技计划知识获取主要包括原始数据采集处理、信息集成融合、知识抽取评价等阶段,见图2。
(1)原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原始数据主要涵盖科技计划管理、科技项目实施、科技成果应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各类活动记录、生产数据以及从互联网中捕获的数据,这些数据大多分散存储运行,具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和存储形式。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采集处理不同来源的原始数据必须消除其中的模式冲突,对数据进行清洗操作,然后进行抽取、转化和装载(ETL:Ex-tract,Transform,Load)操作[6],采集与处理的流程如下:采用数据定向采集推送、数据自动汇交或人工导入方式汇集数据。基于统一的标准规范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装载。根据数据来源、数据类别进行摘要计算和签名,形成可信、可鉴别的数据集。
(2)信息集成与融合原始采集数据往往来源复杂,语义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冲突,必须经过归一化集成处理才能形成语义一致的可用信息[7]。在科技计划信息的集成与融合过程中,通过语义规则、分类树对概念、模式、实例层次分别进行映射和标注,并结合人工评价调整语义规则、分类树,优化处理结果。融合信息可分为基础信息、过程信息、领域信息三类:基础信息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科学技术发展数据、科技计划项目库、科研经费信息库、科研实体信息库(科技单位、科技人员);过程信息指不同周期中各类管理实施主体的行为信息、科技项目的阶段数据;领域信息包括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专业领域基础知识、研究报告、文献论著,实验测试数据、成果应用报告以及各类衍生信息等。信息集成与融合的主要过程如下:建立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分类树、映射规则、模式规则、关联规则库。依据项目层次、领域关系、活动周期分别进行分类标引或关联。对不同渠道信息基于分类树、标引规则、映射规则、关联规则库进行自动映射、比对标引,形成具有语义特征的统一的信息索引库。根据统一的信息索引库关联处理不同渠道信息,初步形成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科研主体的统一信息库。对融合信息进行人工评价审核,不断调整分类树、映射规则、关联规则库。
(3)知识的抽取评价知识抽取评价阶段是把信息转化为显性知识,并不断形成可用、适用的科技计划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科技计划知识抽取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框架下的各类概念知识、概念特性、关联关系、事实描述等。知识抽取过程中主要采用包括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计算以及可视化综合等方法[8]。综合考虑科技计划知识框架的特点和抽取效率,在部分概念类别和发现模式相对固定的场景下,科技计划知识的抽取更适于采用基于模式的知识标注方法,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综合采用模式的自动发现机制和人工定义方式[9]。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相关知识的主要处理过程如下。建立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的评估评价指标体系、抽取模式,通过分析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的综合信息、语义模式形成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的执行动态、绩效评价知识。建立科研实体的能力评估指标、知识模式、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知识模型,基于指标体系分析综合科研实体行为信息、关联科技项目信息及相关语义模式,并经过多方独立评价形成科研实体知识。基于科研领域建立科研能力、科研成果、投入产出绩
(1)概念体系和关联规则概念体系和关联规则描述科技计划知识的概念层次、基本特性、基本关系和关联规则。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可把科技计划知识分为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领域、科技活动主体、管理实践等五个基本概念类,通过对基本概念类的继承和扩展形成不同层次的具体知识对象类。其中项目层次概念包括:计划、项目、课题、子课题、研发任务等;领域关系概念包括:技术领域、技术方向、产业类别、产业阶段、机构实体;阶段活动概念包括:规划申报、评审立项、研究开发、成果应用、监督检查等。
(2)科技计划知识科技计划知识包括与各类科技计划、专项有关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战略方向以及组织管理知识,各年度的实施重点、目标进度和组织过程,各年度的实施成效和统计信息,以及当年度的实施态势、评估评价。
(3)科技项目知识科技项目知识是科技计划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把其他各类知识关联起来的重要纽带。项目知识一方面包括项目在申报、立项、实施、总结、成果应用等过程中的基本信息,例如参加单位、参加人员、研发计划、执行管理信息、经费信息等内容;另一方面包括实施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类实验数据、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实体成果知识。
(4)管理及科研活动主体知识科技计划中各类活动的主体包括管理单位、管理人员、中介服务单位、评审评估专家、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生产实践单位等。管理及科研活动主体知识包括其基本信息、能力分析、当前状态、工作绩效以及诚信信息。对于科研单位、科研人员而言,侧重于科技资源、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工作绩效、科研诚信等内容。对于中介服务单位、评审评估专家而言,其知识侧重于专业能力、评审信用、工作绩效等内容。对于管理单位、管理人员而言,其知识侧重管理资历、工作绩效等内容。
(5)技术领域及科技资源知识包括不同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条件、科研资源、发展态势、研究热点、应用需求以及相关社会经济知识。
(6)管理实践包括科技计划不同活动中关键节点的实践知识。如:特定科技领域规划建议的征集程序、方法以及有关实施记录,评审评估专家的遴选机制和实践知识,项目承担单位的遴选机制和实践知识,项目评估评价的方式方法和实践知识。
3应用框架与知识建模
3.1知识管理应用框架
科技计划的实施过程是由多主体、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过程,在不同的组织管理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表述既不统一却又相互关联的原始数据,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科技计划的总体实施情况。针对科技计划不同活动过程中的知识需求特点,在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构建知识平台、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时建立以下应用框架,见图4。(1)多源数据的集成、获取和鉴证科技计划的知识体系首先要能涵盖不同实施阶段各个环节数据。其先决条件是实现和不同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及时连接和数据互通,实现多源数据的有效集成。其次,在数据、信息、知识的转化过程中往往需要多层操作,存在较多数据污染、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要对所有处理渠道进行必要的数据签名,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对所有操作进行授权鉴证,保证知识处理过程的可信、可追溯性。(2)基于业务目标的知识发现与组织大多数科技计划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对原始数据、集成信息的抽取分析直接得到,而存在于各类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中的隐形知识可利用知识服务平台不断凝聚从而显性化。一方面要尽可能形成语义层面的统一,从不同角度分析关联信息形成新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根据各类主体在不同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从不同维度组织知识,方便知识传播、查阅。例如,在评审评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管理主体、科研主体的角度发现、总结评审评估专家的行为特点并抽取为相应知识。(3)基于综合知识的科技计划执行态势分析对于科技计划而言,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对科技计划、科技项目不同实施环节的执行态势的综合把握。科技执行态势包括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各类活动主体的状态、整体工作评价以及对实施趋势的预测评估,实现执行态势的把握必须对所有关联主体知识、项目执行信息、科技计划执行信息的分析综合。(4)基于协同知识管理的科技计划业务协同协同知识管理是各类业务主体基于不同资源共同推进知识创建、共享和应用的过程。在基于协同知识管理实现科技计划的业务协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分类推送业务知识,主动服务各类组织实施主体,及时有效地推广应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实践、业务知识;另一方面要适应多样化、动态化的知识需求,推动不同环节的各类人员共创、共享知识,消除不同管理范围、业务层级间的鸿沟。
3.2科技计划知识建模
科技计划知识模型不仅要满足查询、理解、应用时的便捷性,还要考虑知识的使用范围、访问控制约束、应用周期以及对知识的持续性评价、补充和有效性等因素。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科技计划知识元模型表示为一个四元组K=<AC,LC,RC,RL>。AC是标识和访问控制说明,包括:全局标识aid、版本信息链EL、访问控制属性链AL。版本信息链EL包含数据创建、修改历史信息,其中各元素el是资源定义。访问控制属性链AL包含授权应用范围(应用系统)、授权用户范围、授权层级、授权来源等信息,其中各元素是应用对象全局标识,ugroupi是用户组全局标识,scati表示内容授权层级,adesi是授权源信息。LC包括知识摘要、概念类、标引和内容。摘要abs、本体概念描述oto、标引列表PL、内容cc、内容类型ctype。标引PL包含所有有效标引描述,其中各元素pli是评价有效性。RL是关联知识信息,包括:摘要abs、本体概念描述oto、标引列表PL、内容cc。标引PL包含所有有效标引描是有效性。
APQC知识管理
APQC和Arthur Anderson Consulting联合开发了知识管理模型,包括知识管理流程与支撑因素两个层面。APQC认为,推动知识管理方案,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四项不可或缺的支撑因素,即领导和战略、企业文化、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管理维度的绩效评估,惟有这四大因素组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发挥出效果,并有助于知识管理的达成;而知识管理流程则由收集、组织、改造、使用、创造、识别、共享等过程组成。
在APQC的知识管理模型中,内环反映了知识管理流程的内涵,代表了知识在组织内生生不息、循环增值的过程;而外环则是保证知识在组织内共享和员工协作的支撑因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在该模型的基础上,APQC建立了知识管理实施指南,包括五个阶段:启动、策略开发、试点、推广和支持、将知识管理制度化。
欧洲标准委员会知识管理
如果说,APQC的知识管理模型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知识管理最佳实践的总结,那么欧洲标准委员会于2004年的知识管理框架模型文件,则是欧洲知识管理实践的归纳提炼。欧洲标准委员会认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由三个层面组成:
业务焦点层面――知识管理应该着眼于组织的价值增值过程,如战略管理、产品服务创新管理、制造和服务传递、销售和客户支持等,这些过程中的知识应该得到重点关注和管理;
知识活动层面――在欧洲的很多组织中存在五种核心知识活动,即识别、创造、存储、共享和使用,在每个活动层面都存在一系列的知识管理方法和工具;
使能因素层面――使能因素层面包括个人和组织知识能力两个方面:个人知识能力包括意愿、技巧、经验、工具和时间管理等,而组织知识能力则包括使命、愿景、战略、组织结构、评估、文化、技术支撑等方面。
欧洲标准委员会在上述知识管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指南,包括五大阶段:知识管理项目建立阶段、认知和评估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评价和持续改进阶段。
麦肯锡知识管理
作为咨询领域的翘楚,同样也是知识管理实践的探索者,麦肯锡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管理模型。其知识管理模型由三个层面构成:
知识资产层面:包括个人和组织的知识资产;
知识循环:包括知识的原始积累和获得、固化融合、共享、学习、运用、创新、反馈更新等几个环节;
知识管理关键成功因素:包括领导和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系统和基础设施等几个方面。
中国知识管理框架标准
我们发现,上述各种对知识运转过程和知识管理保障要素的界定,虽然文字描述各不相同,但内涵相近。在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中国知识管理框架标准的制订充分参考了上述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知识管理标准的制订,即:
• 研究应该管哪些知识,这就涉及到企业知识体系的研究;
• 研究这些知识的运动规律,即知识运动过程模型的研究;
• 研究影响知识运转过程效果的因素,即知识管理保障要素的研究;
• 如何评估企业知识的价值及其增值,即知识价值和知识管理评估的研究。
中国知识管理框架标准的出台,是一个总结、提炼和提升的工作,同时,该标准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可以包容最佳实践并不断进行更新提升的标准,这样对企业才会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本次知识管理框架标准的推出,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可以帮助国内企业知识管理得到更良性的发展:
1. 共同语言、共有理解――界定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术语,使相关业界主体能以更具兼容性与可交换性的同一种语言与思路来思考与交互,更快更好地达成共同理解。
2. 合力发展、竞争有序――厘清界定了知识管理的不同利益受众对象,以帮助业界各利益主体基于各自的立足点更有针对性地对知识管理发展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形成有机的发展合力,并进而更有效达成自我发展的利益反馈。
[关键词]知识组织 知识管理 关系
[分类号]G302
1 引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知识”一直是重要的推动力。正是由于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而人类收集、存储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就被视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自1929年布利斯提出知识组织的概念起,知识组织问题就受到了人们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几年,对该领域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广泛涉及到各个方面。但即使是专门研究知识组织的学者也很难准确地对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界定和描绘。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界定和描述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组织研究也不例外,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需要将知识组织间其它相关学科一起进行综合考虑。与知识组织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莫过于知识管理,很多时候由于这两门学科在名称和任务上都非常相似,常常会有人将其误认为是同一门学科。因此,探讨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比较
最早提出“知识组织”概念的是美国图书馆学家、《书目分类法》的编制者布利斯(H.B.Bliss,1980―1955)。在我国,最早使用“知识组织”一词的是著名文献情报学家袁翰青教授,他于1964年在《现代文献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运用知识组织一词。综观国内外知识组织概念的起源,不难发现图书情报学界是最早开始研究知识组织问题的。也正因为如此,知识组织经常被狭隘的界定为“对书目记录中的信息进行组织”,这种以文献知识为对象的概念界定对于涵盖知识组织领域广泛的研究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认为,若想对知识组织进行准确的界定,首先需要清楚知识组织这个概念被广泛采用的原因:第一,当充分了解知识的组织结构,或是在理想状况下,明确地创建了知识的组织结构用以加强和优化检索,就能够更有效的检索。第二,知识的创造是一个大规模的集成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优化现有知识结构来给予支持和加强。当知识获取行为完全转变为创建知识结构的行为时,个人或是组织的学习过程无论在效率或是效果上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因此,知识组织这个概念之所以被广泛的使用和采纳,是因为知识组织的实现将对个人、组织乃至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总的来说,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定义,知识组织的研究重点依旧是对知识进行组织,而这种组织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加强知识检索和促进知识的增长。
而对于知识管理概念和特征的描述也是层出不穷,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知识管理的两个同有特征决定的。首先,从知识管理概念的产生过程来看,1986年,知识管理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由于当时大多数学者对知识管理的本质和复杂性的认识大多还处于模糊状态,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知识管理的定义本身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并且在界定知识管理中其它实体时也受到了这种背景的影响。第二,知识管理最初源于IT界,早期探讨知识管理方法应用的文献几乎都是关于各种不同类型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中只有一部分是专门为知识管理而设计的,而其余的事实上只是在原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名称上的变换,或者是从其它应用程序中再生出来的软件。以上这两点是知识管理与生俱来的特征,这些特征就决定了知识管理的概念不可能是简单明了的。
目前在国外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定义将知识管理描述为“一个用于获取、重组、利用和再造知识的组织体系”。在其他一些定义中也包含有产生、存储、传递、应用等术语,几乎每一个定义都而向组织中的知识。基于这些定义中的术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知识管理及其相关工具和技术所涉猎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常常包含知识组织的大部分内容。然而,这种构成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法只表达出知识管理含义的一方面内容。知识管理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容,即知识管理组织过程和系统必须井然有序,这样用于知识管理的技术方法才能够发挥作用。知识管理系统建立无疑会对整个组织的行为有所影响,迫使组织行为在许多方面发生转变,这些转变包括用于采集组织知识的方法、提供组织知识共享的过程以及在组织成员对知识管理开发不熟悉的情况下促进知识利用的方法等,当然转变还远不止这些。这些对组织提出的要求给知识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障碍。例如,在组织中进行知识采集和传播时通常会受到来自知识所有者的强烈抵制,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将知识贡献给组织,那么他们作为专家的价值就会削弱。另外,共享隐性知识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因为知识所有者和知识挖掘者之间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磨合,而且这一过程还很可能会受到管理弹性的限制。
由于知识管理产生于一种竞争优先的组织环境中,并且是由一些带有明显技术背景的人提出的,因此可以将知识管理理解为是一组相互协同工作的规则,而不是单纯的将其理解为是管理知识的工具。对于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它必须具有适当的组织程序和技术方法,而且它的建立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很好的统一起来。由于与其它信息技术工具相比,知识管理系统涉及的范围更广,这样就很难衡量出知识管理系统是否能够有效的与绝大部分决策支持模型进行兼容。有时也很难判断知识管理系统到底给我们带来的是收益还是成本耗费。通常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才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知识管理系统所带来的收益。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知识管理和知识组织这两个领域之间有着非常多的共性。两者都把知识在某个组织背景下的利用作为研究重点。而且两个领域都很清楚在其知识处理过程中组织所扮演的角色。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辨别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知识组织的研究与分类法的创建密切相关,并将知识作为一种“事物”研究其检索机制。知识组织重视的是可以编码的、外显的、公共领域的、理论性的知识,知识组织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浓缩的知识信息。换句话说,静态的知识及其组织是知识组织的主要研究对象,知识组织的研究体系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围绕知识而产生的。而知识管理则不同,它趋向于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实体,而不是静态的,知识管理所看重的是动态的、难以编码的、内隐的、个人领域的、实务性的知识。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涉及知识获取、共享、整理和分配。这里的每一个术语都体现了知识管理的研究目的,即为了实现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并最终使知识得以应用,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受这种研究目的驱使,知识成为知识管理系统成功实现的关键所在。
3 知识组织和知识管理的联系
3.1 组织中知识的特性
在分析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的联系之前,需要深入地探讨组织和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的属性。从数据、信息到知识是一种飞跃,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由于在组织间以及同一组织中不同个体间形成的知识通常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带来了知识在构成方式上的高度的不可预知性。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矛盾既是知识管理系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同时也是知识管理系统发展面临的困难之一。因为知识管理系统开发人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从各种不同质量、范围和深度的多种资源中获取知识。
除了这种难以驾驭的特性外,组织知识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的知识是随时间不断增加、消失、扩张和缩减着的。对于组织来说也是一样,组织中的知识随着实践不断增加,随着人们的离开和遗忘逐渐减少,同时也在知识共享和传递过程中得到转移。知识的这种动态性是一把双刃剑:不断更新的知识给知识管理系统的运用带来契机,因为知识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减缓这种急速的动态变化;但同时正是这种动态变化给知识的获取和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且随着这种态势的日益严峻,人们会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价值产生质疑。
知识的增加和转移是贯穿整个组织的,当知识所处的地点、时间或是形式发生了改变,都会带来知识价值的转变,这就是知识对环境的依赖性。为了能够适应知识的这种特性,需要转变管理知识的方式。知识管理系统需要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形式将知识传递给恰当的人。然而,正确分析知识所处的背景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由于大多数的知识用户只有在开始利用知识的时候才会意识到知识所处的背景,所以对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人员来说,想要预测和规划这些情景出现的可能性是十分困难的。
上面讨论了许多知识的特性,从中可以看出组织中的知识是非常分散的。组织中的员工、办事流程(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文件、记事簿、软件以及办公室、餐厅、生产车间等地方产生的信息都可以是潜在的知识。知识的这种多样性和分散性是知识管理系统开发人员必须克服的困难。另外,系统开发人员对于知识资源的选择是基于知识的质量和知识的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在这个选择过程中没有可以指导系统开发人员的工具,一个错误的选择也不会马上被发现,只有当知识经过了整理并输入系统中才会逐渐显现。
因此我们说,虽然某种知识对组织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这种知识也很有可能和其他普通知识一样没有收入到管理系统中。这种现象通常会影响知识管理的有效性。而且由于知识构成方式的不可预见性,那种自上而下、推理的方法是不能对知识只进行有效管理的。但是正是因为知识有了这些特性,才使其对于公司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途径以及从新思路中分离出竞争优势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想要找出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的组织方法,就必须深入理解组织中知识的特性,而且这些特性也是理解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
3.2 知识管理中知识组织的角色
在讨论过组织中知识的特性之后,将探讨知识组织是否是知识管理的一部分的问题。在上面论述的知识的特性无疑对知识管理系统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知识管理必须应对知识不断变化更新所带来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焦点在于组织中知识的动态属性。如果变化是可以预见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那么对任何变化着的事物进行管理都会变得容易很多。知识不是少量的,事实上知识正在飞速的增长,而作为知识管理实现的平台和工具,知识管理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预测组织中知识的变化,以便存储和检索知识,从而保持知识管理的有效性。
3.2.2 知识管理必须解决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的组织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源于知识构成方式的不可预知性以及知识对环境的依赖性。由于隐性知识只有在经过了某种形式的加工和整理后,才能添加到组织的知识库中。系统设计者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对隐性知识进行整理。典型的整理过程包括对隐性知识进行配置,经过配置后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米,如书面的形式、电子文档的形式、可检索的数据库形式等。然而,在这个配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知识不完整、不正确,或者捕捉的是完全不相关或是知识库中已存在的知识等状况。另外,整理过程有时会降低隐性知识中背景描述的丰富性,而这样做会损耗知识的部分价值。知识管理系统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尽可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知识的语境和沿革,这样有利于使用者更好的利用知识。
这里提及的整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对知识进行排序。待整理的知识可以存在于文章、表格、图画以及任何一种能够在纸上或是计算机屏幕上表现出来的形式中。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按照接收顺序将知识存储于文件中,或是按照作者、主题顺序存储,很少有人用深层的元数据对其内容或是出处进行描述。知识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认为这种难于管理的半结构化的知识对于组织来说通常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然而使用者对这种知识的检索能力常常会受到制约,因为他们除了利用关键词之外不知道该怎样检索有用的东西。
知识管理系统中包含的知识通常是非常有限的,它不足以囊括整个组织的全部知识。这种局限性的产生通常有两个原因:①在组织过程中对知识的范围进行了限定;②组织成员和系统设计人员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组织中的知识依旧存在着,这种狭隘的知识库会阻碍知识的增长,而且这种对增长的限制也会带来竞争优势的缺乏。也就是说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在知识库的高效检索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保证组织中全体成员的合理的知识需求。
3.2.3 知识管理需要解决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初期的设计问题
与典型的数据库设计过程不同,知识管理系统是先凭借诸如知识地图、概念地图之类的方法为系统设计出某种次序,然后再对挖掘到的知识进行组织。这个问题的产生归因于组织中知识本身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在数据库设计中,一个经常易犯的错误就是基于现存的数据来设计表和关系,而不是对组织需要怎样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在一开始就提供这样的数据。这种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形成的数据库不能够容纳组织可能产生的所有数据需求,从而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造(以很高的代价)或者逐渐忽略其真正的作用而转变成数据工具。基于所采集到的知识而不是需求分析对知识进行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这些缺陷只是不像一个没有相关关系的数据点那样显而易见。识别知识管理系统中遗漏的地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通过对当前知识管理系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没有有效的知识组织作为基础,知识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发展。正如上文所述,与使用知识地图平和概念地图相比,一个有序化的知识库对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成功更为重要。但是,在知识管理的文献中很少有详细论述这种重要性的文章。有些作者提出使用一种经过分类的、可控的词表
可以帮助解决知识管理系统的检索问题,但是绝大部分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库已经有很好的结构了。从知识组织的角度说,尽管这种词表对于知识管理来说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只有知识组织领域的研究能够与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结合起来,知识组织才能够成为知识管理的基础。
4 知识组织研究与知识管理研究
在知识组织研究中至少有三个方面与知识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相对应。在这些问题中有的还是目前非常热门的研究。
首先,当前知识组织的相关研究已经把重点放在某个特定行业或组织。当充分理解了组织的知识需求,并将这种需求与知识组织研究结合起来,那么这种类型的研究将最终提高知识管理系统的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为组织成员提供知识服务。
其次,在将知识组织体系与组织的知识需求相结合的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有在知识采集过程开始之前创建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能力。依靠那些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知识结构,如知识地图,会导致所创建的知识组织体系是不完整的或是杂乱的。这个问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只要立足于知识组织的范围内,还要考虑到组织的行为和战略。
再次,在我们对隐性知识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能完整地将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因此,对处理和划分隐性知识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叙事分析、语境分析和其它相关研究将会对这个问题有所帮助,但是除非我们具有破解人类心理的能力,否则就需要去寻找一种组织隐性知识的方法来替代许多知识管理系统中目前正在使用的专家目录。
以上这些研究内容只是知识组织研究领域的一部分,这些内容也可能会为知识管理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所用。而且如果知识管理要想成为组织的一种有竞争力的资源,那么这些问题就必须得到解决。我们可以将这些研究领域看作是在知识管理体系中用于改善组织过程的知识组织方法和概念的实践方式。
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社会各行业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日益膨胀信息的困境,作为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使命的档案部门同样也面临如何管理纷繁复杂的档案资源的难题。一方面,档案的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止2011年,全国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已达3.3亿卷,预计到2020年,全国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将达到6亿卷多[1]。另一方面,档案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媒体、视频、语音、图片等内容丰富、格式多样的电子文件,构成了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息大多数是非结构化的信息,它们在信息系统的组织下被人们赋予一定的形式,形成人们可以理解的内容。传统档案管理方法是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存储结构化信息。但是,大量异构信息导致档案信息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大量非结构化信息的出现导致档案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处理,只能以实体形式保存在档案馆的货架上,这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大数据时代,在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信息面前,如何高效管理档案,是档案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内容管理,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利器。
2内容管理的基本概念
内容管理,即对内容的管理,它指对具有价值的能够进行共享和利用的信息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它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在内容管理的研究领域,较具代表性的有BobBoiko关于内容管理的阐释以及Gartner咨询公司给出的解释。BobBoiko在其《ContentManagementBible》书里对内容的定义是:“内容是包含人类赋予的含义和背景的信息。”对内容管理的定义:“通常来说,内容管理仅被视为对内容的管理,但是有效的内容管理开始于内容生成之时,结束于移交之时。有效地生成内容是为了有效的存储、检索和再利用。内容管理传递商业价值,是组织力量的平衡,是与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组合,是计算机基础架构。”[2]Gartner咨询公司认为内容管理从内涵上应该包括企业内部内容管理、Web内容管理、电子商务交易内容管理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信息共享内容管理(如CRM和SCM等),Web内容管理是当前的重点,e-business和XML是推动内容管理发展的源动力。[3]Gartner咨询公司主要从实践的角度,以企业为管理对象对内容管理进行了解释;BobBoiko则从概念的本质和关系入手,对内容、内容管理等一系列概念进行了解释和梳理。本文采用BobBoiko的定义。事实上内容管理的内涵就是体现在内容和管理两个核心概念上。一方面,内容的前提就是信息,信息可以是数据库、文本、图片、Web页面、即时通讯、视频、音频等,因此需要用先进的技术对异构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对内容的管理必须为最终出版物的生成负责。出版物就是内容,内容管理系统是为了确保正确的内容出现在正确的地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内容管理需要围绕内容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流程,包括信息的管理、组织的管理、流程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等。因此,内容管理是综合了管理、流程、人与技术的管理体系。从国内外应用实践看,目前,内容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保险和媒体等各领域。[4]
3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1从档案内容管理的对象出发
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管理对象是档案内容,那什么是档案内容?对该对象进行管理是否可以满足档案管理的内在要求呢?因此,需要辨析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主体研究对象———档案内容的概念,厘清其本质,才能分析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档案内容的属概念是内容。关于内容,目前有四种解释,包括内容的字面解释、本质理解、哲学理解以及技术理解。从内容的中文字面理解,内容就是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这个定义提供了一个内容理解的很好的视图:别的东西所包含的东西。除了字面理解的所包容的东西以外,还有一种从本质上面的理解,内容是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如果从哲学层面来理解内容的话,内容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从技术层面来看,内容可以理解是一个互联网术语,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机构中电子文件数量增加,信息流通的加速,像电子邮件、web页面的文字和图片、论坛、即时通讯,甚至是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信息都涵盖进了“内容”。“内容”就由原来的出版媒体内容,扩大为机构内部全部资料信息的内容。从以上对内容的分析来看,内容理解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既包括实体上的内容,也包括形式上的内容。从本质上看,内容是有实质意义的信息,从呈现来看,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套用上述对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对档案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档案并不全是档案内容,当档案上的信息被人抓取并利用时或被赋予可用形式时才成为档案内容。因此,档案内容是具有实质意义的,能够被利用的档案信息。可见,档案是以档案的内容为基本要素和出发点的。那么,对档案内容进行管理,也就抓住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素,契合了互联网时代对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
3.2从档案管理与内容管理的相互融合出发
3.2.1相同的管理对象是两者融合的基础
传统上档案管理是整理与保存档案实体,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影响日趋明显,档案管理逐步过渡到档案信息管理阶段,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管理的对象--档案由实体逐步电子化、虚拟化。而迈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催生了档案信息管理的又一次升级。为了便于社会利用,档案管理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内容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档案学专家刘国能曾说:“人们利用档案,主要是利用档案的内容,而不是整个档案。”[5]因而,“把档案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开发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各方面服务。这也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宗旨所规定的。”[6]可见,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就是对档案内容的管理。而内容管理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的管理理念,它直接对内容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内容并挖掘内容的价值。对档案进行内容管理无疑就是对档案内容的管理,因此,档案管理和内容管理有着共同的管理对象—档案内容,两者有融合的基础。
3.2.2档案管理为内容管理提供借鉴
档案管理理论体系包含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全宗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档案价值理论、档案鉴定理论、电子文件理论等,这为内容管理理论体系提供了借鉴。档案管理有着这些理论贯穿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它们在指导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为内容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全宗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内容的创建、组织、保存提供全面的、深入的理论指导;档案管理中关于档案第一价值、第二价值的理论也指导着内容管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内容;电子文件理论的全程管理、前端控制思想也为内容管理提供了整合内容的思路。
3.2.3内容管理为档案管理提供前沿的管理理论和技术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逐渐面临如何管理异构和非结构化档案的问题,而内容管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作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增值的管理手段,内容管理在资源体系规划、内容的选择与采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与共享及资源库建设上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方法,能促使档案管理的多元化、智能化架构和服务模式的完善,进而形成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档案管理新模式,即档案内容管理模式。
3.3从档案知识管理对档案内容管理的影响出发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激发创造性,提高整个组织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最终获取创新优势,从而获取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而档案则是知识管理的知识库来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档案进行知识管理,达到获取创新优势、巩固市场优势地位的目的。我们都知道,在知识管理中涉及对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指那些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在合适的条件下知识工作者有能力将其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得以保存;而隐性知识只那些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述的知识。[7]而在知识管理的体系中,内容管理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内容管理定义为:有效的管理、创造和表达公司的内容,这个内容可能包括文本、PDF、视频、音频等各种格式。所谓的内容则包括了许多企业内部知识工作者显性化的知识、经验总结,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内容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档案知识管理的发展进一步助推档案内容管理的发展。综上,内容管理是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内容管理和档案管理有相同的管理对象,两者的理论体系相辅相成,互相借鉴,互为补充。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结合了两者的特点,适应了互联网时代对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有利于档案资源的整合和档案的利用。
4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的模型构建
根据内容管理思想,档案内容管理模型可划分为三层模型结构:收集层、管理层、服务层,分别负责收集、管理和内容组件信息块的,以支持包括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利用等环节在内的档案管理全过程。其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4.1收集层
收集层是档案内容管理模型的基础,负责将机构所产生的信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文档、视频、音频、图片、网页及其他信息,转化为有组织的内容组件,存储至内容库中。具体说来,这些流程包括:第一,获取。获取包括从头创建内容,以及从已有的源中采集内容。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为档案内容设计基本构成要素的模板,比如,可以为作者提供Mi-crosoftWord模板(DOT文件),包括输入标题、摘要和正文的区域以供组件作者创建。有模板标准的档案内容无需经过转换和整合,可以直接收集到内容库中。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已有多个源头中、在多种档案载体类型中收集档案,并通过转换和整合,最终收集到内容库中。第二,转换。转换是指删去内容中的无用信息,修改标记语言。如果所获取的信息不是系统所需要的格式,必须通过转换将信息转换成内容库可接受的格式。第三,整合。整合是指将不相关的档案信息源聚集为一个整体结构的过程。通过编辑处理,确定转换后内容样式的一致性和可用性;然后对内容进行分割处理,将内容分割为内容组件,进而纳入规定的元数据系统并执行元数据化处理;经过元数据化处理的新内容组件可以有效地整合并存储至内容库。第四,内容库。内容库是一组数据库、文件目录和其他系统结构(例如内容管理系统的自定义设置),用来存储系统中的内容和其他与内容管理系统相关的数据。档案内容在通过获取、转换及整合等一系列步骤后,最终被纳入内容库中。内容库包含以下组件:内容数据库和文件、控制和配置文件。
4.2管理层
管理层是档案内容管理模型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档案内容生成、利用的控制管理,主要体现为元数据管理、工作流管理、存档管理、权限管理、人员管理以及标准管理几个方面。第一,元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是管理档案元数据的标准、配置、字段及元数据列表维护。第二,工作流管理。工作流管理是设计从档案内容获取到档案利用的整个流程,并保障其自动运行的管理机制。第三,存档管理。存档管理是对档案的创建、分类、存储、销毁等环节进行管理。第四,权限管理。权限管理是在档案内容管理系统内对各用户的权限进行设定,对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进行划分,确定用户的真实性,并根据鉴别的真实身份来进行授权控制。第五,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对档案内容管理体系里涉及到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组成团队来设计和建设档案内容管理系统,高效运维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等。第六,标准管理。标准管理负责制定档案内容管理模型的各种标准,具体包括关于分类的标准、主题词的标准、模板的标准、服务器的标准、版本的标准等。
4.3服务层
服务层是档案内容管理模型的顶层,直接面向用户,负责内容的服务,主要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其功能主要由内容、全文检索、数据挖掘、定制服务组成。内容使用模板来从内容库中提取合适的内容,并将它变为物,服务采用系统来实现内容的。全文检索为用户提供查询服务,响应用户输入,在内容库中进行匹配,再返回用户。数据挖掘是档案内容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影响分析,挖掘出档案间的内在联系。定制服务是档案内容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定制内容如定制新闻推送、报表服务等个性化内容服务。
5结束语
关键词:知识;知识地图;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工具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634-03
Knowledge Map―The Important Tool for Achieving College Teachers' Knowledge Sharing
JI Jin, XU Zhi-li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Computer Depart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Knowledge Sharing is the co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p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Knowledge Sharing. It is one of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whole strength of the colleg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Map, tells the concept of college teachers’ Knowledge Sharing, points out the problem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tell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Map used by college teachers, for sharing the Knowledge. It is proved that Knowledge Map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achieve teachers’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Map is used for Knowledge sharing of the college teachers; to share knowledge not only benefits teachers’ development, but also benefits the strength of the college.
Key words: knowledge; knowledge map; college teacher; knowledge sharing; tool
知识地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地重视、研究和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个体知识管理和群体知识共享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教师整个团队以及学校的综合实力都有迅速提升作用。知识地图采用图形化和高聚化的知识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实现教师知识共享,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将逐渐成为高校教师群体中被广泛使用的知识共享工具。
1 知识和知识地图
1.1 知识的定义
何谓知识?这个词汇非常普遍,但对于知识的定义,各国的学者和流派不尽相同。
英国的科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知识的概念是无法确定的,他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常识、经验性知识、神话故事和传说、科学知识、哲学、艺术知识、宗教。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源自个人的体验,与个人信念、视角及价值观等精神层面密切相关。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包括文字陈述、数学方程、技术说明书和手册等。提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模式,即知名的SECI模型。
1998年3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关于知识经济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中,对“知识”做出如下定义:“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它符号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
1.2 知识地图的概念
知识地图的概念是由情报学家布鲁克斯 最早提出来的,他对知识地图的定义是:在精辟分析和筛选文献逻辑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蕴含人们创造思路与被研究客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联结点,像普通地图那样,将其直观而形象地表达,以展示知识的有机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地图并不是具体知识的集合,而是一个知识向导,是关于知识的来源的知识。对用户来讲,大部分的信息是在知识地图所指向的知识源中,而并非包含在知识地图本身。这些知识源包括显性知识(固化在载体上的文献、数据库、符号语言资料),也包括专家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知识地图不仅仅揭示知识的存储位置,通常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的转移和共享。
1.3 知识地图的功能
知识地图作为帮助使用者进行知识溯源的导航系统和知识管理工具,作为知识目录和专家指南,作为一种显性的、形象化的知识关系网络,在知识的吸收、转移、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
1.4 知识地图的技术实现
知识地图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知识的存储、表现和更新三个方面。关于知识地图的技术分析有很多不同的类别,主要来说,知识地图是一种以数据库为存储载体、以网页为表现形式、以计算机技术为更新手段的综合知识管理系统。从技术的角度来讲,知识地图可分为:数据存储层、业务驱动层和应用表现层三个层面。数据存储层是知识地图的数据源、框架结构和数据关联的存储载体,可以利用Sqlserver、Oracle或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来实现。业务驱动层,是知识地图中知识的存储、关联、更新的逻辑实现层,通常采用编程语言来完成。应用表现层是通过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进行浏览展示的页面。知识地图还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数据存储层、业务驱动层和应用表现层这三个层面都是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导航。
2 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概念及现状
2.1 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概念
高校教师知识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面向高校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另一个层面是面向高校教师群体的知识管理。这里所提到的高校教师知识共享,是高校教师群体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指的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吸收、转移、创新的过程。
根据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将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过程进行解释如下:
1) 知识的“潜移默化”(社会化,socialization)。即高校教师从其他人的经历和经验中学习方法、技能、思维方式等隐性知识,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生成属于自己的隐性知识。这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是高校教师知识共享过程中的首要内容。
2) 知识的“外部明示”(外化,Externalization)。即教师把个人的隐性知识通过比喻、演绎、推理、归纳等方式表示为显性知识,可以让别人来学习和领悟。实质上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这是高校教师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 知识的汇总组合(组合化,Combination)。即将外化了的概念通过编码、排序、分类、组合等方式,将知识元整合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知识系统,完成知识库的补充和更新。实质上时显性知识整理、萃取、提升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在高校教师知识共享过程中,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完成的环节。
4) 知识的内部升华(内化,Internalization)。教师知识的内化,实质上是一个学习吸收的过程,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将外化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即显性知识隐性化,形成被个人所掌握并致用的模式和技巧时,知识才能变成有价值的“资本”。在高校教师知识共享过程中,这是最终目标。
2.2 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现状
若要真正实现高校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是一次从理念到行为的变革,在各个高校中,还存在着知识不能共享的局面,笔者调查一些高校,发现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存在以下现状:
1) 技术平台的不完善。在许多高校中,虽然有校园网和数字化平台,能够教学和科研通知,可以查阅到科研项目的立项通知,但尚不能公开教师每个人的教学科研动态,也不能提供个人研究成果的下载,让教师无法了解其他人的教学和科研状况,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孤岛”,缺少技术平台实现知识的转移。
2) 学校制度的不规范。在教师群体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多是通过言传身教、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例如某个授课广受好评的教师,他的教学技巧应该是被多次通过教学观摩等方式慢慢学习与领悟,并在此习得的基础上,学习者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能力特长和个性特点,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技巧。但是在某些学校,教师之间的观摩教学制度没有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度,每学期虽然都有硬性规定的听课任务,但诸多已经被形式化,多数教师属于应付差事,敷衍了事,而教师的不坐班制度,也让教师很难在课余交流,有时甚至一个星期只有例会的时候才可以见面,面对面进行知识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知识无法实现流动和共享。
3) 教师个体缺乏知识共享意识。尤其表现在科学研究方面,教师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很多时候的项目申报,完全是凭借私下良好的个人关系,结合成一个团队,而忽略了这个项目所真正需要的是不同领域的知识成员。
4) 一些教师缺失共享精神。在教学、科研“传帮带”上,个别资历较老的教师缺乏知识共享的精神,生怕自己的东西被新来的同志学习之后,自己处于“落后挨打”的状态,所以新教师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在教研之路上缓慢前进。
5) 整体缺乏共享氛围。某些学校的个别系部还有一个特点,是女教师数量占较大比例,女教师,尤其在走入婚姻家庭之后,和同事在一起交流更多的话题是孩子的教育和婚姻的问题,相对来讲,关于教学方法和研究的交流就会减少,久而久之,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氛围,即“多论家事,鲜论教学之事”,教师之间无法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 知识地图在高校教师知识共享中的应用
3.1 有助于新教师掌握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教学环境
在高校教师知识地图中,首先查到的应该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任职的资质要求。新入职教师应该逐一对照,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些要求。若出现没有达到要求的项目,知识地图可以提供解决方法,使新教师尽快弥补自己的缺点。同时,在这幅知识地图中,新入职教师还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在位置,查找到其所在系部、所在教研室,查找到本系部的其他教师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和教学特点,了解自己所在系部的整体氛围。获取这样的知识,都能有效地帮助新教师积极利用资源,快速融入环境,进入教师的职业状态。
3.2 有助于相同专业的教师之间进行知识共享
在高校教师地图中,分布着所有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数据,因为专业相近导致兴趣相同,所以相同专业的教师可以很容易互相找到对方的研究方向、研究动态和研究内容,可以实现知识的类聚和叠加,并从中进行知识的吸收――转移――创新,实现知识共享。比如,某教师的专业是网络技术,通过知识地图的导向,可以寻找到凡是与网络相关的专业的教师,因为专业知识的类似便不容易有疏离感,可以快速地将思想的火花碰撞,在教学、科研方面组合,完成知识共享过程。
3.3 有助于不同专业教师之间实现知识共享
除了相同专业的教师,还有更多不同专业教师数据元分布于高校教师知识地图中,“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内容检索,进行知识的互补――吸收――内化,实现知识共享。比如,某教师的专业是中文,可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多媒体和计算机平台,那么依靠知识地图,可以找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数据元,补充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反过来,计算机教师也可以从中文教师那里,收获写作技巧、演讲口才等非专业类知识,完成知识互补和共享的过程。
3.4 有助于管理层和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
知识地图是高校内部所有知识资源的一个总体视图。在这个规范而系统的知识地图中,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每个教师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这些情况可以确定进人目标、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组建学术团队、确立骨干教师团体等。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可以通过比较,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和专业方面的不足,不再是高枕无忧,而是有了危机感,以便尽快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知识空白。这样一来,学校和个人都能够有的放矢,迅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知识地图在高校教师群体知识共享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讨论的课题。在高校教师知识管理和共享被越来越重视的今天,知识地图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工具,作为完善知识库必备的导航系统,也将被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本文仅是一种探索,关于高校教师的知识地图系统设计与实现,还有待作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Polanyi M. Study of Man[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2] Ikjurio N.The Concept of 'Ba':Building of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3):40-50.
[3] 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4] 司莉,陈欢欢.国内外知识地图研究进展[J].图书馆杂志,2008(8):13-17.
[5] 王天平,肖庆顺.论教师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方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6):65-67.
[6] 吴岩,谭玉红.论学校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地图”[J].教学与管理,2004(12):3-5.
论文关键词: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现状;趋势;系统构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局面,如何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已成为我国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当今,越米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或已着手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竞争情报正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借鉴和支撑手段。而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分析不仅要依赖外部信息,而且还要更多地依赖于内部信息撷取,知识管理从这一层面上考虑,更多地侧重于对信息的管理,包括人们头脑中存在的隐性知识信息和公开的外部信息。企业建立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情报系统,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能力与准确性,成为企业逐鹿市场、抢占商机、以智取胜的法宝。
1国内外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发展
竞争情报是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美国于1986年成立虢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现已拥有数千会员。1990年欧洲SCIP成立,随后,法国、荷兰、英国相继成立分会。1992年,日本正式成立日本工商竞争情报专家协会》。1993年,澳大利亚SCIP成立。在欧洲,很多大的公司设有竞争情报高级职位,如瑞士ABB公司设有工商信息副总裁,英国3M公司设有情报经理职位,葛兰索公司设有竞争情报经理,荷兰飞利浦公司设有负责公司战略的工商情报经理。
目前,国外竞争情报已经形成一种产业,包括:情报交易商、特殊技能情报专家、公司的竞争情报部门、情报合伙人、信息技术经营者、技术竞争情报单位、国际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等各种竞争情报的生产、销售机构。这些机构都是知识高度密集的,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生产经营的产品——争情报,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竞争情报方面的一些实用性方法、技巧也都是高度商业化的,主要是通过一些专门的培训班、讲习班传授,竞争情报研究人员具有职业化特征。
竞争理论研究最有影响的应首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他从1980年起,先后发表了三部经典性的研究专著,即《竟争战略》(1980),《竟争优势》(1985),《各国的竞争优势》(1990)。目前,学术界对于波特的理论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这一领域建立了自己独到的理论体系,为竞争情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
国外的一些大学开展竞争情报方面的专业教育为竞争情报研究培养出多位人才,同时,为社会竞争情报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为公司企业培养竞争情报高级专业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美国SIS国际咨询公司1993年的调查,世界不同地区竞争情报活动的活跃程度排行榜如下:美国(占70%)、西欧(19%)、加拿大(5%)、亚洲(2%)、拉美国家(2%)、东欧(1%)。可见,美国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是最活跃的,其次是西欧国家,亚洲国家的竞争情报活动则不太活跃。据最近的估算,全球竞争情报业产值已从1988年的10亿美元飞速上升到如今的1000美元。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SCIP)在过去的10年内由最初的8个发展到如今的4000多个,每周至少有23000人次登录这些协会网站。FredWergeles通过对106家美国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60%的美国企业十分重视竞争情报工作,其中82%的年收入在1O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61%的年收人在1O亿美元与1O0亿美元之间的企业、46%的年收入在1O亿美元以下的企业都开展了竞争情报工作。由此可见,竞争情报在国外企业中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纵观各发达国家竞争情报发展态势,均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2)优越的外部信息环境;(3)政府的积极参与;(4)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5)企业内部健全的信息交流机制。
2国内竞争情报研究与发展
2.1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现状
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科技情报界就敏锐地觉察到国际上出现的竞争情报发展动向,并开始有计划地邀请国外的专家学者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介绍国外企业竞争情报活动开展的情况。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缪其浩、张左之先生分别于2992年、1993年发表了仲川十郎教授竞争情报报告会内容简介:竞争情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简介和《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介绍》两篇文章,分别介绍日本和美国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情况。1994年1月,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北京市科技情报学会、上海科技情报学会和中国兵工情报学会四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研究暨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并吸收国内一批有实力的情报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分会的活动、从此国内的竞争情报研究开始走上有组织与国际竞争情报研究接轨的道路。
与此同时,竞争情报在国内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据调查,信息服务业应用竞争情报所占的比例最大,这大多由于从事信息服务行业的行业性质决定。其它行业从事竞争情报活动的较少,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行业广泛分布于医药、航天、制造等各行业中。可见,竞争情报在我国已得到一定程度地发展。
从年销售额和员工总数来看,中型(100万元一1000万元)与较大型(1亿元以上)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较多,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中小企业涉足竞争情报工作的不多。
知识管理系统是竞争情报系统化之后的高级表现,一项研究表明,企业至少可以获得如下效益:协助企业作更佳的决策(71%)、让企业对外在环境变化时的应变能力更迅速(68%)、增加生产力(60%)、可以协助企业增加利润(52%)。国内知名的搜索引擎公司BAIDU.COM也推出了基于Internet的百度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给企业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有这样~组数字,竞争情报对企业的贡献率在1997年有过一个统计,在微软为17%、摩托罗拉11%、IMB9%、通用电气7%、惠普7%、英特尔5%。由此可见,竞争情报已不仅是企业寻找市场机会的重要因素,而是已成为企业“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
2.2国内竞争情报业存在的问题
对比美国的竞争情报活动,中国的竞争情报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
(1)竞争情报意识在不同企业间表现不平衡。经济特区或沿海开放城市企业的竞争情报意识和内地或边远地区企业的竞争情报意识相差甚远,大型企业或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认识与小型企业(如个体乡镇企业、民办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认识大不一样。
(2)竞争情报工作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日本80%人以上的企业全部拥有信息处理中心和信息库,信息服务工作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我国除少数企业设立了信息中心(室、所)外,绝大多致企业实际上没有信息活动的基地。
(3)现有信息企业少,信息商品化程度低,信息市场发育迟缓,缺乏可靠的、公开的信息资源,难以刺激有效的信息需求。
(4)多年来参与竞争情报研究的大多是高校和科技情报机构,经济学界和企业界的人士参与较少,我国的竞争情报还未完全向经济界、企业界扩散。
(5)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不旺。竞争情报工作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淡化了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
(6)企业领导竞争情报意识薄弱,情报工作水平低下。
(7)缺乏高素质的专职情报人员。
(8)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足,缺乏激励员工知识共享的机制,对竞争情报系统未能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
(9)竞争情报系统只是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一般信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经验有限,不能进行信息的深加工处理。
3知识管理下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3.1调整组织结构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设置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主管)一职,专门负责对整个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的领导。作为企业组织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竞争情报中心的设置需要跟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可以考虑设在重要的战略性部门,也可在传统部门里增设竞争情报小组,还可以作为独立的核心部门,负责与企业其他各个部门沟通交流,进行整个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协调统一,从而更快、更有质量保证地提供企业竞争情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能力。
3.2建立竞争情报信息流程
在企业竞争情报项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是明确竞争情报用户的情报需求,然后对情报资料进行收集、审核、组织、存储、加工,生成最终符合要求的竞争情报产品,再传递给情报用户,进行实际应用。知识管理是通过有能力、有经验的高级情报工作人员将知识进行创新综合提取和归纳出来。将知识管理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知识库”与竞争情报系统中的“竞争情报数据仓库”分别设置数据库,从而做到层次清楚,工作方便。
3.3形成系统功能框架
3.4调整企业人力资源框架
随着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的关注点,在知识管理中更为重要的方面在于知识的处理和应用,核心层面的问题就是企业的决策体系和人力资源框架的形成。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需要的配合包括调整员工的专业结构、制定留住人才的管理政策、形成学习型组织等。
3.5将知识管理系统与竞争情报系统溶合
首先必须确立竞争情报部门的基本任务。一个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C工Snet系统建立出色的竞争情报(CI)部门,但它如果不与其他职能部门积极交流,其价值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从营销流程开始,逐渐向战略一流程拓展,积极参与公司的以下流程:新产品开发、战略(通过合并与收购)、销售与提案、人力资源与新员工招聘、营销交流。
CI部门的基本任务由临时需求、市场预警、知识管理/CI知识库和战略模拟/决策(交易)支持四大模块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和逐步递增的过程,完成由战术到战略、低增值到高增值的演进。
4知识管理下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效益分析及前景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情报的生产成本和传输成本极低,各种信息在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大量迅速生成。从基层员工的日常Email、BBS讨论到企业老总接受媒体访谈中的无意之语等等都富含着关于企业商业活动各方面的情报信息。但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eCIS和OA、CRM、ERP等业务系统不同,它不像这些系统直接就能够挂接到企业业务数据上,能够通过具体直接的业务数据变化计算出具体的投入产出(ROI)。竞争情报虽然和企业业务密切相关,但是它并不能直接反映出业务数据的变化,也不易通过业务数据的变化衡量竞争情报的价值。
据统计,可口可乐、摩托罗拉、IBM和柯达四个企业的竞争情报贡献率数据,分别是可口可乐18%、摩托罗拉12%、IBM9%和柯达5%的有专家称这四个数据的计算是按照那些公司年度业绩,根据各个部门的权重和一些指标将公司整体收益分摊到每个部门,其中竞争情报部门折算下来的收益是公司整体收益的百分之多少,除了专家的推断以外,还需客户的协助。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顺应知识经济兴起的要求,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全新的管理革命。
据调查,在英国100家大公司中,已有43%的公司开始推行知识管理这些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以后,都取得巨大的发展。诺基亚集团实施知识管理以后,其电信业务增长70%。
普罗可特一甘布尔公司实施知识管理以后,其利润从6.4%增长到11.6%。在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也开始试行知识管理,并取得较大的成功。总之,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将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的新方向。
CIS国内市场蓬勃发展、前景看好。互联网的兴起让信息收集的工作从原本繁复庞杂的资料检索、查询、抄录中部分地解脱了出来。在海量信息的支撑以及搜索引擎的帮助下,信息收集工作正日益变得普遍化、低成本化。但这一过程离情报仍有一步之遥,我们仍需要一定的工具将有意义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推送到相关人员的手中,同时要结合自己对市场的把握和经验,将有意义的信息变成对自己有用的情报。
关键词:新兴技术;管理;市场;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10-03
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伴随着管理环境、管理要素和参与其中的人所呈现出的多变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科学认识论的确立,给传统管理理论的稳定范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兴技术管理,在理论渊源方面来自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但是,正如生物物种形成机理所揭示,两个同质的生物物种,由于不同的选择环境,将会演变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南橘北枳”。由于不同的发展环境,使新兴技术管理异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成为新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新兴技术带来的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导致或者需要管理思维、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等的变革。新兴技术管理是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变革背景下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市场(包括或者涉及新兴技术、新兴技术产品、新兴技术企业、新兴市场、新兴技术产业等)的相互演化、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战略、市场开拓、技术发展融资、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本激励、知识管理等管理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的本质与内核不仅仅是“技术管理”,而是广泛涉及到由于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的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建立基于资源(能力)和市场双重远见,寻求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既关注如何将正在形成的新兴技术转变为现有或新兴市场中的价值创造,关注将潜在的技术转变成可实现的商业价值,又关注现有或新兴市场需求的技术实现。
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展开对新兴技术概念和特征、新兴技术的管理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外,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新兴技术可能产生于突破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路径;也可能产生于渐进性创新,来自技术融合,即两个不相干的技术在同一个领域里合并成新的系统;还可能是来自于应用领域的改变。突破性创新探讨全新的技术轨道或流程。渐进性创新则关注技术轨道的演变、相关技术的分离、嫁接和组合、融合;新兴技术研究还涉及到分裂性技术和不连续创新特征。分裂性技术关注企业、技术因素;不连续创新关注顾客、市场因素。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新兴技术它更像是物种形成的断续均衡的过程。通常,新兴技术的变革与其说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的结果,不如说是技术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转变。换言之,新兴技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应用领域的改变,应用领域的改变是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临界点。科学发展可能是递增的,应用领域的改变却正是创造性破坏,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传统的技术评估静态分析工具(如净现值法)不再适用,需要动态的评估方法。技术路标是进行技术预测与选择的方法之一,它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追寻技术或产品发展的轨迹,把技术、市场和组织联系起来考虑。Mann采用了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技术进行了预测,通过技术发展的时间、空间和界面来预测未来的趋势。期权定价模型、实物期权,尤其是定位期权、搜索期权考虑了新兴技术发展的两个特性,即过去的决策影响将来的技术选择和未来的机会具有内部不确定性,因而可用于技术选择、技术评估。在国内,浙江大学陈劲教授对复杂产品创新系统,尤其是其前端管理的研究进入了新兴技术的研究范畴,他的研究强调复杂和突破性产品的不确定性挑战并提出识别的方式。魏江教授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但承担了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子系统的功能,还是知识创新源和客户企业创新的推动者。中科院穆荣平教授从构建官产学研等利益主体之间共识的角度,运用德尔菲法、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预测了未来20年中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评估与预测实例。
新兴技术管理需要同时关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技术变化与市场演变高度相关、互相驱动。新兴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使潜在技术商业化,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识别、拓展和评价新兴市场的挑战在于确定消费者尚未知晓,甚至尚不存在产品的需求。由于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的极度模糊以及竞争结构的无形变异,已有市场的研究方法不能有效运用于新兴市场评估。因技术发展与市场接受速度的相互作用新兴市场的评价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技术变化的速度无法预测,顾客往往不知道技术能满足什么需要,并且随着环境演化,顾客需要也在快速地、不可预见地改变等,使测定新兴技术的潜在市场变得困难。Day用捕捉采用曲线、通过某些“转折点”来预测市场。Vasilis提出通过市场描述来关注高技术市场的演化,寻找市场演化的信号和路径。Houston发展了包括技术与市场障碍、战略与结构障碍、社会文化与市场结合障碍等在内的分析技术概念性框架。 Balachandra等将技术与市场的发展看作两个交互的双螺旋结构,强调技术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传统的商业化路径往往属市场被动型模式,公司很少主动尝试去驱动环境的改变。Hills和Sarin在比较这些市场模式后提出市场驱动(MarketDriv-ing)的范式,认为通过市场驱动模式,企业可以最小化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而且技术标准的建立克服了竞争无序。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现、发掘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通过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创造市场和机会。市场的团簇性特征,体现为不同的消费特性(组),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聚群性,同时也提供了创造市场的途径。实际上,新兴市场的简化关系,是市场的一端是拥有某项新兴技术的企业,另一端是一群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消费者。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来加以满足。假若企业的技术能够开发出具有这种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二者在时间、空间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匹配,双方就可成交。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技术来改进特性(组)。当技术所开发或者支撑的特性(组)成为市场最受欢迎的特性(组)时,技术创新就取得了成功。新兴技术管理的关键是寻找潜在的、能够被新兴技术创造的特性(组),然后确定能够由这些特性(组)来满足的市场需求。Lynn等认为在不连续创新下,新兴市场的确定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提升学习吸收能力。Macmillan和Mcgrath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分析在团簇性市场上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并提出控制单一缝隙市场、融合缝隙市场和创造新的技术范围等3种市场定位选择策略。高旭东强调后进企业应该创造自己的市场,而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的赶超。鲁若愚等研究了新兴技术面临的快变市场问题,提出了在快变市场环境下新兴技术产品更新策略,尤其是强调了产品更新的时机。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战略管理理论急剧变革,从结构学派到资源学派,再发展为活动学派(Activity-based View:ABV),战略关注的重点也从发现“有吸引力的行业”到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再到强调“战略的柔性”(适应性和可调整性)。新兴技术战略管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传统战略思维模式过分强调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可预测性,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将重点放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上,强调企业应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占据独有的战略位置,制定一套相应的竞争战略。当企业面临持续变化且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时,这种传统的战略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动态能力。靠近边缘的雪先融化。新兴技术正在融化众多行业的结构和边缘。新兴技术所形成的动态竞争是一种“边缘竞争”。新兴技术战略应当采用新的战略“边缘竞争战略”。边缘竞争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变革的动态本质,捕捉无序平衡的边缘,使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状态。边缘竞争理论把战略定义为一系列独立竞争优势的过程,将这些独立的竞争优势综合起来,便形成一种“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使这种战略能够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更加具有适应性。因此,边缘竞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战略的目标不是普通定义上的“效率”和“最优”,而是对“灵活性”的追求,即适应当前变革环境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的能力,面对挫折富有弹性的能力。归根到底,“灵活性”意味着致力于不间断的革新。边缘竞争理论中的战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势是边缘竞争战略与传统战略的最主要的区别。Brandenburge和Nalebuff指出,商业竞争是规则基础型(Rule-based)和自由行动型(Free-wheeling games)博弈的综合。Markides指出了在战略革新中改变规则的重要性。新兴技术的战略是在几乎没有先例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来制定的,传统的、基于“平台”的规划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兴技术管理。Hamel和Prahalad提出制定战略应遵循灵活想象的规则,Schoemak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进行新兴技术的战略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战略的灵活性,特别是有规则的想象是制定新兴技术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情景规划法和期权方法等是面对新兴技术变革,比较有效的战略研究手段。
国内相关专家研究表明,新兴技术及其变革,改变着传统的战略资源观,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由天赋资源的竞争、物力资本的竞争转换为综合了信息、知识、智能的技术竞争,转换为基于动态能力和学习的竞争。应对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创造性毁灭特性的挑战,企业的利器是能力动态和资源柔性,支撑这种动态和柔性的则是企业的知识资源和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多层级金字塔组织显然已成为发展新兴技术的障碍,常常葬送新兴技术的美好前程;传统的垂直和层级结构的组织设计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兴技术的发展。组织扁平化、组织分离(即把发展新兴技术的部门从企业母体中分离出来)、构建联盟和建立新型组织形式,是绝大多数新兴技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Tushman等提出发展新兴技术需要适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归纳出6种适合新兴技术的组织形式:左右逢源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孵化型组织、前后端组织、领悟-回应组织等。
Schoemaker、银路等人的研究表明,新兴技术的投资和决策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待这类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并存的新兴技术,应抓住新兴技术的投资决策可分阶段进行的特点,把其投资看作是创造一系列期权。只有判断这些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已经降到最低、市场曙光出现时,才能做出大规模投资的决策。夏晖、曾勇等研究在创新采纳成本随时间下降情况下,通过实物期权方法度量采纳企业投资决策对创新提供方期望净收益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创新速度较快和较慢的情况下,折现率和采纳成本下降程度对创新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而采纳企业对未来创新性能提高的预期和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呈现负向变动关系。这一结论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新兴技术扩散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全球化、超变化、技术快速变革和高度集成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潮流。新兴技术及其产业,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成为国家、区域、企业占据竞争优势的制高点,依靠科技进步来支撑、引领国家、区域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国际间的国家、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要素竞争演变为创新竞争。以变革、创新为本质的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发展空间无限。比如:需要在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框架方面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建立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需要深入研究新兴技术的形成和创新机理,扩散机制,识别、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新兴市场的形成、发育、成长机理;研究技术与市场之间的互动;研究新兴技术市场的识别、评价方法;需要更加科学地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资源、需求、竞争不确定性挑战下的决策、战略、投资和组织柔性问题,研究企业的柔性问题,研究这种柔性的表现、度量和实现;研究新兴技术特有的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新兴技术管理中的人力资本及其激励问题等。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在上述领域持续深入地展开之外,还需要在下列方面的开拓。
1.新兴技术聚群创新研究。探讨、研究基于区域(真实)聚群或网络(虚拟)聚群的知识聚群创新、技术聚群创新、产业聚群创新机理,研究聚群的形成、发育、发展、持续机理,研究聚群形态及其聚群中的结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信息、知识传递与学习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价值创造、利益机制,聚群创新的实证研究,等等。
2.新兴技术的特征及其度量研究。新兴技术管理的特质来自于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创造性毁灭特征。深入研究、洞悉、度量新兴技术的特征,是进行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前提。研究包括: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的表述、分类及其特征,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管理挑战,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等等。
3.新兴技术的边缘竞争研究。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征,改变着产业的结构、形态,改变竞争规则、结构和企业经营模式。在新兴技术市场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模糊以及竞争结构不确定性,决定了新兴技术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掘、发现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边缘竞争理论为新兴技术企业的市场机会发掘与创造,为企业市场定位,为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建立提供了指导。
4.新兴技术管理的方法研究。由于新兴技术的特质,传统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运用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过程,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目前,需要加强对情景规划、实物期权、博弈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理论、随机理论、复杂性理论等在新兴技术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前新兴技术管理虽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多,研究时间短,所取得的成果还难以有效指导丰富而复杂的新兴技术管理实践,尚需要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new technology management
SHI Fang-yu
(Harbin Cambridge College,Harbin 150069,China)
【关键词】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TU7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5-110-02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得以长期生存,不仅仅要靠灵活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更要靠强有力的竞争力。作为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应积极拓展服务功能,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力应对各种情况,为建设单位提供有效的服务,这种服务包括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投资和安全施工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管理的四项基本制度的逐步形成(建设工程监理制、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我国工程建设管理逐渐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吸引工程监理人员的加入。以监理工程师为基础,国家强制性监理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设工程管理日渐使得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成长并壮大,在综合协调控制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等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我国自1988年开始实行监理,1993逐步推广,1995允许个人办公司。按照《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要求,我国2009年实行了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证书的换发工作。新资质标准实施后,大型工程监理企业数量与换证前相比变化不大,中小型工程监理企业数量有所下降,其中丙级资质企业大幅减少。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保持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生命力呢?文章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唯一的资本。
1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1.1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一般来说,建设工程监理是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实施监控(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活动。目前,中国现行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由业主(建设单位,甲方)、承建单位(乙方)和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丙方)三个建设活动实体直接参加的管理体制。建设工程监理的行为主体是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以第三方的身份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依据包括工程建设文件、标准规范、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的建设工程合同开展建设监理活动。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是指具备法人资格,具有监理资质证书、取得营业执照的依法从事建设工程监理业务活动的经济组织。
1.2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倍受业界关注。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当属普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Prahalad和Ha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该文中指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内在的,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一种核心能力。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树,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树根,他决定着企业这棵大树的成活与枯萎。20世纪90年代,核心竞争力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知识管理创新,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等。依据这一说法,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该企业与竞争对手在竞争过程中为赢得市场份额、获得利润时所具有的能力,表现在能整合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专业知识技术、质量服务体系、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独特力量。它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保证企业自身监理业务的质量和市场份额的占有,创造价值。同时,还能凭借其自身条件和特点,开展诸如工程咨询、工程审计、工程招投标咨询、工程造价咨询等综合服务。
2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2.1 核心竞争力是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创建品牌的推手。曾经,工程监理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工程监理费用的价格竞争,导致恶意压价的现象比较严重。新颁布施行的工程监理费取费标准明确规定了对恶性压价、竞相压价行为的处罚条款,针对某一项工程而言各监理企业投标价格基本上是一致的。这表示工程监理市场竞争趋于良性竞争,即综合素质和监理水平及能力上的竞争。工程监理企业要想具有优势,不仅要尽快提升企业监理水平和能力,更要精益求精,创立自己的品牌。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经验和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缩短创立新的品牌建设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品牌的创建,可以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不断优化、企业经营业绩的创造、优良企业文化的创新以及良好企业社会形象等完成,这些都离不开企业核心竞争力。
2.2 核心竞争力是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做大做强几乎是每家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目标,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和服务过程中能让业主满意,也就培养了大量的忠实服务对象群体,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带来了很强的服务对象回头率及吸引力,这即是核心竞争力在此方面的重要体现。企业如果缺乏核心竞争力,就缺乏无形资产的有力支撑,如果仅仅依靠巨大的广告投入来提升企业知名度显然是高成本低回报的。核心竞争力在监理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作用:核心竞争力具有打开多种潜在市场、拓展新业务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监理企业获得恒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用户根本的利益的筹码。
3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
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笔者在综合参考大量的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上去考察影响因素。
3.1 外在环境因素。
3.1.1 本企业在相关产业中所处的基本情况及竞争力量。总体上来看,该企业是比较优势的产业还是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朝阳产业还是成熟产业?是盈利产业还是亏损产业?我国建设监理企业才开始二十多年,属于新兴的产业。在相关产业中,影响着监理企业盈利水平的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来自于本地区、外地区和新生监理企业的威胁、社会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状况以及业主的资金支付能力等方面,这些外在环境,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带来一定的间接影响。
3.1.2 本企业的社会关系。监理企业的社会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和政府、行业标准机构、咨询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横向关系。众多关系中,与政府的关系最为关键,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关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等方面。如前所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管理与创新的能力,如果对本企业社会关系不了解或者不能有效挖掘这些社会关系,那么,企业便不会具有生命力。
3.1.3 其他环境。比如监理企业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金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安全环境、生态环境等。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外在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有效利用和改善环境,将对监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3.2 内在动力因素。
3.2.1 价值因素。价值因素首先表现为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率方面,能给建设单位带来更多利益。这一要素能使建设监理企业效率提高,获得较高的市场优势,又能给到业主以超过他们价值判断的能力。这种价值要素通过工程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专业技术素养和水平、现场的综合协调沟通能力和完善的工程监理记录等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企业能积极主动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
3.2.2 知识(经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因素。知识是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知识存量和结构决定了建设监理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这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强大的竞争优势。监理工程师要向业主提供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服务,就应该能够发现和解决工程设计单位和承包人不能发现的和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为此,成功的建设监理企业中的工程师,首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包括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知识、科学管理知识和一定的法律知识。能把建筑、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知识融于监理工作之中,去制订细则,审批方案,做出决策,监督实施和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即经济、技术、管理、法律。经济主要是指技术经济知识。监理工程师应能进行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应掌握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等。技术主要是指建筑、结构、安装、试验检测等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主要是指监理工程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如网络计划技术,费用、进度、质量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等。法律主要是指与工程监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等,如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监理规范、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
3.2.3 过程控制能力因素。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先后工序。鉴于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工程监理项目的过程控制便成为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过程控制能力是成功监理的核心能力,工程监理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控制方法,促进其目标的实际值在计划值的允许范围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内外因素均是不断变化的,工程师们仅仅对项目目标本身进行控制远远不够,还必须主动和有效控制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诸如地质、资源、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有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部门和政策等政策因素,还包括上面所讲的环境因素等。并且,一般来说,由于项目工期长、建设过程涉及面广等特点也决定了项目实施环境的多变性,各种主客观条件、内外因素的不断变化对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建设监理企业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时候效率,对过程的有效控制是检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2.4 学习能力因素。学习能力是监理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创建学习型监理企业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级各类建筑企业特别是国际建筑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方法以及丰富的管理经验,作为建设监理企业只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缩小与国内外先进企业之间的差别。在技术发展方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学习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才能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在监理制度方面,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监理企业的服务水平。在工作实践方面,监理工程师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并且知识共享,才能进一步提高团体整体协调能力,这种沟通和共享,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的。
总之,监理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发展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监理企业的价值因素、知识因素、控制能力因素以及学习因素,都将影响着监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中,行业环境是外在条件,价值因素是导向因素,知识和过程控制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习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条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形成是长期积累的过程,监理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从多个角度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提高监理业务水平,为业主提供优质而高效的监理服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品牌,进而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黄子春.中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4
2 贾宏俊.建设工程监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美]G哈默尔.C.K.普哈拉德.竞争大未来.台湾智库文化有限公司,1995
4 罗眠.成都建筑业发展调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6
5 宋艳.工程咨询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