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课题实施方案

时间:2022-06-19 09:12:57

导语:在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课题实施方案

第1篇

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那么如何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显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孩子渴望知识、渴望自主的学习要求。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曲高和寡到难以亲近,非音乐专家不能窥之究竟吗?纵观音乐教学,不难发现,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些老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学生没兴趣。实际上教学本身存在着许多盲点,需要反思:

1、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传闻的介绍,而置“音乐”本身于次要的地位。教师叙述的语言过多,担心学生未能理解音乐含义,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许多数字,到头来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反而一无所知。

2、老师一味主观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却未让学生在亲身欣赏的体验中直接有所感受。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学生当然也不会感兴趣。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学生正襟危坐,老师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

5、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在现今科技发达,繁荣富裕的社会里,学生到处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视听享受。相比之下,学校的设备往往不如家庭设备的品质,再好的音乐在低劣音响的摧残之下,怎么会受人喜爱?只要有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包括节奏、曲调、音色、和声、曲式等)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研究的目标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结合《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并运用陶先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创设有趣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人乐合一。

、研究的内容

1

教师方面:

(1)根据欣赏重点,制定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借用一些音画舞蹈等较为直观的方式,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听音绘画,听音写下文字。

(2)音乐欣赏过程中,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增强学生听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

2

学生方面:

(1)收集音乐素材,比较课堂的音乐欣赏,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感受每受乐曲的情绪,及时做出记录。

(2)通过色彩,图画,肢体语言来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展开想象。

(3)学生能通过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各自的表达方式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音乐见解,形式多样。

、研究的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结合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学生面谈,调查,平行班教师之间的沟通等方法。

、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2年10月)

1

、组建课题

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3、

前测,分析和调研

通过课堂教学,及老师之间的谈论分析,总结我校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5月)

分阶段研究:

第一研究内容:学习感受区别音乐情绪,让学生用表情表达出来。

第二研究内容:展开丰富联想,展示丰富的音乐画面,结合音画。

第三研究内容: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聆听到的音乐。

第四研究内容:综合欣赏音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

汇报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预期目标

1

、通过实施,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

、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4

、使音乐课堂气氛活跃,丰富多彩。

、课题实施的措施

1、

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关于教育的理论。

2、

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以其形成具体理论含量的教育经验。

3

、课题组人员定期进行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保证课题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4

、建立研究档案,注意资料的收集和随时整理。保证课题取得预定的成果。

第2篇

石家庄市第四十五中学、石家庄市美术职业实验学校是一所国办美术专业学校,学校以美术专业教育为切入点,从培养学生掌握绘画的一技之长到培养全面发展特色人才,努力构建美术教育一流、育人效能卓著的全国品牌学校。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都在90%以上,本科率达70%以上,一本录取率在40%以上,考入中央美院、清华大学、中国美院等名牌院校的人数每年都在100人以上。2008年、2010年、2011年,河北省美术联考状元均出自四十五中。2012年高考上线率100%,本科率87.1%,其中,升入中央美院4人,中国美院8人,天津美院20人,四川美院16人、西安美院2人、苏州大学9人??

新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学校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变化,但与新课程高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拿着新教材,用着老办法,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糊涂,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入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特色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的目标

1、学校目标:探索小组建设,推行“三、四、五”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

2、教师目标: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实践和反思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学生目标: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三、四、五教学模式”的解读

(一)“三、四、五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导学案。“导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学习的书面学习指导方案。“导学案”包括“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导学案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原则:着力点放在学法指导上;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二)“三、四、五”的含义:学习的三式:独学、对学、群学;教学的四环:预习、交流、展示、反馈。教师五导:引导、追问、精讲、点拨、评价。

四、“三、四、五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导学案使用

(1)导学案内容要求:环节完整,注意层次要求,使用方法表述要具体。

(2)导学案的格式要求:统一导学案模版,各学科要有学科特色和文化内涵。

(3)导学案的编制要求:学期初各备课组长根据教学任务布置备课组成员导学案编写任务书,学科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导学案的编写。利用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开展集体备课,主备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导学案、课堂探究问题及小组合作展示的具体设计,并对备课组成员进行备课说明,组员集思广益,讨论、完善和补充,主备教师要对导学案进行二次修改,最后组长审核后印刷,统一使用。

(4)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要与上课前三天下发到学生手中,预习案一般利用晚自习的学科自习时间完成,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要求完成预习案,并由教师或学科组长负责批阅,归纳存在的问题,教师上课时要对预习案的完成情况做出总结,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由学生讨论解决。探究案和训练案在课上对学、群学、展示、质疑、点评、评价等环节使用。

2、小组建设

这是“三、四、五教学模式”的实施核心。每组8左右,设组长一人,负责本组的日常管理。设学科组长6人,负责本学科的预习、讨论、互教、展示等。他们要协助老师带动组员预习、反馈预习情况;课上,要督促自主学习、组织合作讨论、协调发言机会;课后,要组织好复习、作业检查、小组成员帮扶,以及各项实践活动等。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差四个层次组合,力求平衡,对学组(学习程度相当的同学组成)。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某一个方面的责任。学习小组的建立要在班主任的指导、帮助下完成,日常运转中,班主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学习顺利进行。

3、课堂操作要点

(1)根据导学案进行课前或课堂预习。要求根据学情和课标要求进行设

计,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整体性把握,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为下步交流做好准备。

(2)小组交流。教师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群学,利用小组交流讨论解决本组同学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长具体组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更多的关注差生,共同去讨论去思考,共同进步。教师要及时关注小组交流情况,给予合理指导,了解小组交流情况。

(3)展示、点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把成果或者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展示要抓住重点问题展示,在此过程中给教师还要注意展示学生的随机性和层次性,尽可能多的暴露学生的不同思维。教师起好牵引鼓励和点拨作用。此时,教师基本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明确了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快速进行课中备课并点拨精讲。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我校教师群体优势、双语教师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克服以往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以量为本,形式主义;以本为本,本本主义;以我为主,自我主义等现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决定以实施“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科的均衡发展。

二、领导组织

学校成立集体备课领导小组,加强指导和组织全校教师的集体备课。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组织形式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集体备课分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科组进行,分年级成立备课组,以各备课组为单位灵活组织实施集体备课。

1、具体的教学内容备课以年级为主,由备课组长组织实施,主备人负责制。

2、集体备课与常规课、公开课相结合,流程为:个人初备——集体研备(形成教案、课件、作业设计或练习)——教师再备(针对班级、个人情况,写在打印稿右边的空白处)——上课等四个环节。

四、基本流程:

1、个人初备: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备课(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

(1)主备人的职责:要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稿(包括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可网上下载后并适当修改,形成自身适用于本节课的课件>)。

(2)辅备人的职责: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明确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

2、集体研备:

集体研备前,由备课组长检查个人初备时的课本标注情况,并记录。

(1)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

(2)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可以相互争执。发言时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欠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交流时要做好记录,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可以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

(3)形成教案及课件。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及课件。此环节力求达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统一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统一课堂作业。

3、教师再备。

教师可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特点及个人风格,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定出适合本班级学情、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个性教案。教师的个性教案要打印成册,右边设置空白,留作手写反思或教学随笔。

五、备课管理 :

教师集体备课的成功与否,是能否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改革,取消以前费时低效的教案抄写,改为更多的教学反思或随笔,增加课件的制作,必将有效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成立了组织机构即集体备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和指导工作,督促检查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备好课,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审核;组长具体负责各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网络,教师们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

1、各备课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备课组长在开学第一周安排好一学期的备课分工(本学期在期中考后安排好半学期的备课分工)。

2、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前要检查各成员的自备情况(课本批注),集体备课时记录好每位教师发言情况(不允许教师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集体备课后用U盘收集好教案、课件等内容,拷贝在教导处指定的电脑里。

3、集体备课做到“二规范”、“四定”、“四统一”。

(1)“二规范”是指集体备课记录规范、集体备课材料交存规范。

(2)“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备课人;

(3)“四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要相互借鉴,又要体现个人特点。

4、严格考勤制度,所有教师要按时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体备课,实行签到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不得随意变换时间和地点。如有特殊情况,备课组长需提前半天向中心小学教导处申请批准。

第4篇

1 改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改教师的示范操作为学生的下水演示,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学生的台上演示给学生营造了动手实践、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台上演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必须预先做好两项准备工作:第一,超前布置,留足学生实验预习的时间和空间,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第二,学生上台演示前需再次明确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以人教版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二节的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为例,来谈谈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的优势.传统的做法是,教师从实验装置的介绍、实验器材的组装、并以通电导线偏转角度的大小为外显实验现象来研究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通电导线长度的关系.传统做法固然可以快速呈现预期的实验现象,但学生可能会认为通电导线偏转角度的大小与教师的操作有关,甚至有学生会认为偏转角度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教师的某些小动作引起的.

如果该实验完全由学生来操作完成,则会避免教师演示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流程如下:①提前布置,让每一位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明确实验装置、实验流程、注意事项,也可让部分学生重点做好上台演示的准备;②实验演示前让上台演示的学生做好实验的基本介绍,并提醒学生实验注意点.如:悬挂导线要用绝缘丝线,且导线只能起导电作用,尽量不着力;导线和悬线的长度适当长一点,这样实验现象才能比较明显;③演示时台下的学生不仅要观察实验现象,更要注意观察台上演示学生的操作细节,适当的时候可以跟进点评.台下学生的监督必然迫使上台演示的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提高了物理课堂效率.笔者在这一部分实验教学时采取了学生演示的做法,通过台上、台下的学生间的互动,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有学生提出演示实验是为了演示给他人看的,所以通电导线必须侧面对着台下,才更有利于台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通电导线的受力与电流大小的定量关系,在定性演示的基础上拓展为定量计算.学生演示实验通过台上台下学生间的互动、讨论,引起了有效地思维碰撞,提高了演示实验的可信度.总之,通过改变实验演示的主体,不仅有效提高了实验的可信度,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物理课堂效率.

2 改一组演示为多组演示,提高实验的可见度

一组演示固然有利于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讲台,更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引导,但其不利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坐在教室后侧的学生由于距离太远导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的可见度大受影响.如果在教室的前后侧同时安排两组甚至多组演示实验,不仅会提高实验的可见度,使所有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又能营造更多的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以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为例.不少学校都将该实验作为一个演示实验来处理,教室后侧学生由于距离太远,普遍反映“看了热闹,没有看到门道”.实际上,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室的前后同时设置两组演示实验,这样做能够确保台下观察的学生看清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上课前可以将学生按照距离演示台的远近分为两大组,每一大组又包括实验操作组、数据处理组和误差分析组.实验时可以多打几条纸带,让更多的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班上的“电脑高手”甚至在课后将处理纸带所得的实验数据,输入电脑,利用EXCEL软件拟合成v-t图象.改一组为多组演示,不仅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效率.

3 改被动观察为主动参与,提高实验的参与度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亲自动手实践,课堂实验过程中应该营造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不仅要让学生饱眼福,更要让学生过手瘾.

以人教版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第6节的自感实验为例,常规做法是根据课本实验方案按部就班的组装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开关断开和闭合时灯泡亮度的变化,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体会变化的电流在自身激发感应电动势,阻碍原电流的变化.笔者在这一部分教学时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到前面来展示.对于通电自感,设计方案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按照图1所示方案进行操作.选取规格相同的灯泡A1、A2,按照图示电路图连线,先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两灯的亮度相同,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1待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后断开开关,再重新闭合开关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由A1逐渐变亮而A2立即变亮,学生很容易体会到线圈L中的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了原电流的变化.对于该电路引起的断电自感,有学生认为视觉效果并不明显,建议将原理图改为图2所示电路,A、B之间由多个学生手拉手充当导线,通电时参加的学生都说没有感觉,但是断电时参加演示的学生都明显有了触电感,有的学生甚至叫了起来.善于思考的学生甚至能够将图2电路和日光灯的启动联

第5篇

关键词: 体育课 事故 原因 预防

体育教学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各类学校意外事故中,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故要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国外有的专家统计,体育课发生的事故要占据全部学校事故的30%―40%。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系因体育活动的性质所定。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地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案例

[案例1]某初中二年级体育课上教师宋某宣布:“为备战秋季运动会,有比赛项目的同学,这节课自由练习,其余同学自由活动。”之后,宋某就回办公室了。期间,学生张某在练习投标枪的过程中,由于动作变形,标枪偏离方向,扎在正在练习跳远的同学李某小腿上。后李某被送往医院,因肌腱受到损伤,在医院疗养两个月,花费医疗费6321元。在本案例中,教师宋某在上体育课期间未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监督,而是放任学生自由练习,对事故的发生明显具有过错。因此学校要对李某的伤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案例2]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某中学上体育课,教师组织学生踢足球,一名学生守门员在扑球时不幸头部重重地撞到了球门柱上,当即昏迷不醒,送医院后不治身亡。家长要追究学校的责任,法院裁决学校没有过错,事故纯属意外,由社会保险基金会按意外事件给予了补偿。

[案例3]上海郊区某中学前几年一名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时不幸身亡,法医事后验定该学生患先天性心脏病。家长认为学校必须为该生之死负责,法院经调查后认为,该生家长没有按规定向学校报告孩子的病情,学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属正当的教学活动,故学校对此事故不负责任。

二、体育课上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故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

1.教学组织不严密,教师责任心缺失,如上述第一个案例。

部分学校师资配备不到位,也有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学方法不科学,违反教学大纲要求,甚至采取“放羊”式的课堂训练方式,导致训练中发生意外。对于这样的事故,显然学校要负全部责任。

2.体育活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或教师没有尽到有效管理的责任。

考虑到体育活动的特殊性质,教师在课前和上课时应当仔细检查并妥善安排各项活动设施,以免因设施不当的原因造成意外伤害。此外,教师还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在活动过程中严格管理,否则就很有可能追究教师的失职行为。

3.纯属意外的原因。

体育课有些事故的确很难追究是谁的责任,如上述第二个案例,可以说谁都没有过错,完全是因为活动性质所定。一些家长把这类事故的发生归咎于教师管理不当,这是讲不通的,因为教师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不当或失职。民法条文有如下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所谓不可抗力,就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在活动中意外擦伤碰伤这类事故,可以算是“不可抗力”。这类事故的处理,一般由保险公司对受害者给予全部或大部分经济补偿;另一种是由有关各方协商解决,分担赔偿。

4.学生自身的健康原因,如上述第三个案例。

对于学生因自身的先天性疾病或体质特殊所引起的事故的责任认定,关键在于学校知不知情,如果学生家长把子女的病情事先向学校通报过,而学校有关教育人员没有引起重视甚至忘记了,那么自然学校要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家长或学生本人因种种顾虑而隐瞒病情,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从事正当的体育教学活动,那么学校的责任自然也无从谈起。因此建议中小学每逢开学初都要让学生家长详细填写子女的健康卡片,然后由学校有关教师归类存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

当然,体育课上发生事故的原因还远远不止这些,有些事故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如既有设施不当的原因,也有学生本人违反活动规则或上课纪律,再加上教师的一时疏忽等原因,结果酿成不幸,并且为日后的处理带来难度。

三、建议

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有关保护在校学生人身安全的条款,也为了对学生、对学生家庭以及对整个社会负责,我们建议,在体育课上,学校及有关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在体育课中应当强化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追逐嬉闹,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还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教育和随时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上课前要对整个教学活动有周密的安排。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跑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过程管理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选择不当会难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另外组织管理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3)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即不合理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4)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再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浙江校园风险管理.2008,(9).

第6篇

关键词:体育课;伤害事故;防范策略

为了使我国成为体育强国,而不仅仅只是体育大国,国家部门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伤害事故却频频发生,显然这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完善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本课题对“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一、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致因分析

在体育课中导致发生安全伤害事故的原因诸多,主要包括:(1)在体育课中设置的体育活动具备一定的危险性。(2)体育设施摆放不当或过于陈旧。(3)教师方面的问题。(4)学生方面的问题。

二、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的防范策略

针对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做好提前防范措施显得极为重要。这样,才能够使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具体防范策略如下:

1.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课程结构的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考虑到教师教学工作的完善,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课程内容科学、规范,对于课程内容泛滥等问题需充分了解,并做好教学组织的强化工作,合理安排课程,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出现意外伤害的事故大大降低。

2.构建完善的体育课教学管理制度

要想使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实现有效降低,便需要做好体育课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一方面,需加大体育教学工作的资金投入,购买全新的设施设备。另一方面,需做好体育场地破裂及设施设备损坏等方面的维修养护工作,以此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进行体育活动。

3.提升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教师需加强学习,以身作则,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以此使师生双方的安全防范意识都能够有所提升。可以展开有关安全伤害事故防范的讲座及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体育课中不但需要进行体育锻炼,还需要注重各方面的安全。

4.实施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教学

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教极为重要。对于教师而言,便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科学的训练内容,并设置合理的训练时间,保证学生训练负荷量充足,避免超负荷运动,并做好定期体检工作,以此使运动损伤的发生实现有效避免。在体育竞赛活动中,需树立“安全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的处理策略

对于体育课安全伤害事故,在明确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不但需要做好防范工作,而且还需要做好安全伤害事故发生后的及时处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1.及时报告,并做好快速急救措施

一旦伤害事故发生,教师需结合伤害事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做好及时处理工作。对于不能明确的伤害事故,教师需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学校医务人员,配备好相关急救药品及设备,做好简单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

2.明确伤害事故发生后各方面的责任

第7篇

关键词:体育课;预防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28-01

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减少事故的发生。这里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上接第25页)3、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记下所有方案、设想,不得遗漏。同时代表小组发言;4、训练时间不超过45分钟。时间过长,头脑易疲劳;5、学生可以自由畅想。禁止批评或评判。即使是对幼稚的、错误的、荒诞的想法,也不得批评;6、小组比赛。类似于“比稿”;7、最后进行总结。

总之,教师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让学生大胆求异、敢于质疑和善于总结。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创意。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照雨.何章强.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 张 丽.李 伟.创意图形与创意思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3] 门德来.现代图形设计创意与表现.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

三严三实将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不分批次、不化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从5月份开始,在科协全体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对象重点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

二、方法步骤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依靠群众,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立足工作实际开展专题教育,从思想深处清除与三严三实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努力当好忠诚、干净、担当的标杆。其他科技级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和服务群众开展专题教育,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履职尽责、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在方便群众办事、赢得群众满意上下功夫。

(一)、讲党课和评党课。时间是5-7月中旬。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讲党课和评党课,特别要注意联系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来讲好党课,以此作为科协党员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局。

(二)、专题学习研讨。时间是5-10月。认真学讲话精神,学习和党的纪律规定,研读《谈治国理政》《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的纪律规定,学习焦裕禄、沈浩等先进典型,从、、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要围绕学习和弘扬沈浩精神在七一前后组织党员干部到凤阳县小岗村或就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过一次组织生活。

1、个人自学。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主动意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规定内容,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照检查个人思想境界、素质能力和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改。

2、集中学习。科协党组中心组要带头开展集体学习,把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作为集体学习必学内容。可采取专家辅导、主要负责同志上党课、观看影片、组织宣讲等形式,抓好党员干部专题教育。

3、调研走访。将走访结对共建村、联点共建社区和服务对象,开展1周左右时间的集中调研走访活动。

4、座谈交流。结合科协实际,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以“三严三实”为标尺,以焦裕禄、沈浩等先进典型为镜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座谈交流,深化思想认识,查找差距不足,明确努力方向。领导班子成员要紧密联系个人实际深入思考,并安排专门时间进行交流讨论。

5、专题研讨。重点分3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大体上每两个月1个专题。每个专题集中学习研讨1-2次。

专题一:严以修身,把对党忠诚内化为谋事创业做人的根本遵循。开展领导干部学经典活动。

专题二:严以律己,把个人干净内化为谋事创业做人的基本准则。

专题三:严以用权,把敢于担当内化为谋事创业做人的实际行动。

(三)、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会进行党性分析。时间是10-12月。

在广泛征求意见,普遍开展谈心、深入查摆问题的基础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对照正反两方面典型,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个人成长进步经历,联系教育实践活动中个人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党性分析,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运用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会的经验,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保证批评有辣味,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

(四)、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时间是5月-12月底。一要做出整改承诺,制定整改任务表和时间表。二要专项整改,继续开展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小和漂浮症、推脱症、急躁症、冷漠症、松散症、玩乐症六症和慵懒散专项整治,使马上就办成为风气规矩和常态。三要立规执纪,针对不严不实的问题,检制度、立规矩,完善马上就办体制机制。四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党建责任制做到书记抓、班子成员抓,各科室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三、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科协党组将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成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题教育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第9篇

5G关键技术

目前为止,5G技术还处在预研阶段,其技术规范还没有统一定义,所以各大公司都在对5G技术进行积极的研究和讨论,现阶段基本得到业界认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毫米波

所谓毫米波,即波长范围10到1毫米之间,也就是频率在30GHz到300GHz之间的无线电波。传统的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使得频谱资源已经十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同时也可以实现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5G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不过毫米波频段传输存在着传输距离短、穿透力和绕射能力差、容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缺点,如果真正想要在毫米波频段实现5G的各种业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2)大规模MIMO技术

MIMO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LTE-WLAN等技术上面,理论上,天线越多,频谱效率和传输可靠性就越高。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技术之一,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到三维(3D),从高阶MIMO到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发展,将有望实现频谱效率提升至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5G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3)高带宽传输

根据香农定律可知,信道容量与带宽和信噪比成正比,为了满足5G网络Gbps级的数据速率,需要更大的带宽。频率越高,带宽就越大,信道容量也就越高,因此,高频段连续带宽将成为5G的主流选择。配合一些有效的提升频谱效率技术,比如大规模MIMO等,在高带宽模式下可以很容易实现10Gbps的传输速率。

(4)新型空中接口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以及应用的灵活性,业界普遍认为在5G系统中会采用不同于4G的空中接口技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技术主要包括:滤波组多载波技术(FBMC)、通用滤波器多载波技术(UFMC)、广义频分复用技术(GFDM)、基于滤波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F-OFDM)等。各个厂家都在积极推动各自主导的新技术,希望能够在5G标准中脱颖而出,成为5G标准技术,不过这些技术是否能够在5G系统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5G测试方案

虽然目前5G技术标准尚在讨论中,但是作为测试仪表厂商的代表罗德与施瓦茨公司(R&S公司)已经开始积极的投入到相关测试技术及方案研究中。针对5G广泛认可的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新空中接口等关键技术,R&S公司可以提供完整的测试解决方案,以帮助设备厂家进行相应5G技术的研究。下面将分别介绍R&S公司针对5G技术相应的测试方案。

(1)毫米波测试方案

R&S公司针对毫米波频段信号的产生和分析主要通过矢量信号发生器和矢量信号分析仪来完成,目前R&S公司的高频矢量信号发生器R&S?SMW200A单台仪表最高可以实现40GHz信号的产生,如果配合相应的外接混频模块则可以实现高达100GHz的矢量信号产生。R&S?SMW200A单表内部可以产生最高达2GHz带宽的调制信号,不仅可以用于802.11ac/ad、LTE-A等信号产生,也完全可以满足目前5G研究的需求。

R&S公司的矢量信号分析仪R&S?FSW最高频率可达到85GHz,同样配合混频模块可以实现高达100GHz信号的接收和分析。R&S?FSW自身的分析带宽为500MHz,如果配合R&S?RTO示波器,分析带宽可以达到2GHz,如图1所示。

同时由于毫米波频段的信道模型不同于传统的移动通信频段,所以针对该频段的信道探测需求也越来越突出。R&S公司可以提供完整的信道探测方案,频率最高可达100GHz,带宽最高可达2GHz,配合R&S最新的信道测量软件TS-5GCS可以进行信道冲击响应、功率时延特性(PDP)、多普勒时延特性等参数测试。测试环境如图2所示。

(2)Massive MIMO测试方案

MIMO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无线和移动通信系统中,不过在5G系统中,对MIMO技术又做了进一步增强,首先天线数目已经不局限在4G阶段的2或者4根天线,将会有大规模的天线阵列出现,比如8,16或者128根天线;其次三维天线的波束赋形等技术也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R&S公司的矢量信号发生器R&S?SMW200A为MIMO系统测试提供了理想的选择,它可以产生满足标准要求的无线和移动通信信号,目前通过扩展可支持8根接收天线,频率最高可达到20GHz。同时,R&S?SMW200A还可以模拟完整的MIMO传输信道,最大支持16条衰落通道,带宽高达160MHz。

同时,在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OTA测试, 通过R&S公司的多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R&S?ZNBT),以及配合相应的暗室,可以满足目前5G系统OTA测试的需求。R&S公司的R&S?ZNBT可以实现24端口天线的测试,频率可以达到8.5GHz。

(3)新型空中接口技术测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