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9:35
导语:在探索价值观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 教学目标实现由传授知识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心目中的职责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考取好的成绩,考分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的动力,忽视数学教学发展的教育,事实上,重视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背景,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生的目的在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思想,方法去组织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理解,应用数学的信心,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要的数学基本方法和必要的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教学《可能性》时候,针对学生提出“人每天动脑壳的可能性大”的回答,教师及时肯定“对”结合学生提出“每天撞车发生的可能性大”的回答,教师有几点播,让学生讨论:“怎样使撞车发生的可能性小一些?”当学生提出“从电脑上查资料知道,恐龙根本不可能再发现”时,教师又给予充分表扬:“如果大家像他一样,多多学习,多积累,学识会更加丰富。”从而将数学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 教学内容实现由“以本为本”为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内容。
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经过多次的调整,在创设活动空间和思维方面比传统教材有了很大进步。但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内容 还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推挤如山的人造应用题就是一个例证。数学的学习成了十分枯燥,繁杂的计算和习题演练。教师应跳出“以本为本”的狭隘框框,密切联系灰色和现实情形的教学新经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大胆对教材作出创造性加工、处理,使教学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根据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善于对教材内容作出有机调整。例如教学“利息”时候,结合金融部门的有关规定,不但应该随时调整利息率,而且应增加利息税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更有待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 教学过程实现变“模仿重复”为“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爱屋及乌”
情景1:老师板着脸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像审视犯人般地扫视底下的学生,再来上那么一句“××同学,怎么回事,坐没坐相!”
情景2:教师春风满面走进课堂,向学生问好,欣赏每一名学生,夸上一句“呀!真了不起,桌上的文具摆得比之前更整齐了,坐得比以前更端正了. ”
你会喜欢哪种老师所教的学科?答案毫无疑问. 学生对教师的喜爱是会传递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的. 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你.
教师要真正地爱上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 平时生活中,多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谈谈和他有关的生活细节. 例如“你系鞋带系得真是又快又好呀”“你的书包好沉,今天上课用不到的书可以放在家里嘛,不然背这么重的书包多累啊”“呀!你有没有发现你长高了点?原来你比讲台高这么点的,现在比讲台高这么多了”. 这些话,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原来老师如此关注我.
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这不仅表现在平时和学生谈话的时候的语言和动作上,也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学是动态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是一个知识灌输者,而应是一位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同桌相互检查一下对方列的竖式和自己的是否一样,不一样的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再围绕问题共同探讨,说说哪里出了问题,然后让同学各抒己见说说有什么避免这些错误的好方法,最后共同总结列竖式计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学生在发现,学生在说,这样不仅使知识在他们的大脑中留下更深的印象,而且体现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二、积极鼓励,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自信促使人成功,成功滋养一个人的自信. 数学问题的解决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成功带来的自信比其他形式的奖励和激励都要来得深刻和持久,因为这种自信是亲自体验而来的,是发自内在的. 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各种形式的数学问题,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迎难而上的精神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
数学课堂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数学问题. 如“7,8,9加几的进位加法”“十几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等这种探究算法的问题,我只是提示了可以从数的组成考虑,然后交给学生自己解决,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一般都能成功解决问题,收获自信. 如“认识时钟”、“认识图形”等此类的问题,我只需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回想起其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也可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成功地解决.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我还适度地夸大问题的难度,使学生更强烈地体会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成功表现,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更多的鼓励,来树立其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这里,有两点要特别注意. 第一,这里的数学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成功的,如果学生不用动脑筋,一下子就能够解决,那么不仅这个数学问题失去了其意义,而且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轻视的态度. 第二,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指导,但这些指导是要不着痕迹的,让学生无法察觉,认为是自己独立解决了问题,否则不但起不到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产生依赖心理.
三、教学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社会化大分工的现代,社会学家指出合作较之竞争更为重要.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与他人合作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是失败的.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以自我为中心,不肯与他人合作,团结合作的能力普遍较差. 这种意识显然是与时代的要求相悖的. 学会合作是当代学生的必修技能.
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方法的问题不唯一时,知识需要拓展深化时,学生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时,重难点需要突破时,都是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的好时机. 如探究正方形性质时,让学生将正方形对折两次,看看能折成什么样的图形,这里折出来的图形是多样的. 学生经过自己的尝试之后,有的同学回答正方形,有的回答长方形,有的则回答三角形. 学生自然很困惑为什么别人和自己说的不一样. 我没有肯定或否定他们当中的任何一种答案,而是让他们在小组内或小组间寻找和自己折出不同的图形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是怎样折出这个图形的. 学生十分乐于将自己的折法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几个回合的交流,很快便能了解到所有的折法以及对应折成的图形.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拓宽自己的思维,体会团结合作的好处与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开门办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同时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来,充分体会数学的价值.
多年的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实践,走进课堂,走出课堂再回到课堂,亲身感受到课堂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让我们感到:学生变了,教师变了,课堂也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着“教”与“学”的变化而变化,从教师的“教”上,注重体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从学生的“学”上,则体现出学而时习、学以致用、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和谐与默契”助推师生英语学习共同发展。
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英语。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如果教师不能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一般是充满童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如何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求知,“趣为先导,情境引入”是一节课得失成败的关键。适当地将英语故事和游戏引入课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想学英语的欲望。
二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英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乐学情绪,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本节课“教”和“学”的任务。常言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上要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要善待可笑的发问,珍惜学生思维的火花,给每一个创建鼓掌,不让一个学生带着遗憾坐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权利,树立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激发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情感,创造人人自主创新的氛围,提供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机会,培养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注重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开展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活动,展示人人自主创新学习的成果,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乐学”的基础。
三是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善于学习英语。每个学生对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充分地自由自在地进行思考的空间。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让他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创设具有探索价值的情境,感受探索的乐趣;提供探索的材料,体验探索的全过程。学生有了时空的拓展,有了探索的空间,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就善于学习英语了。
四是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英语。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素质一般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训练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常规,是实现自主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和严格地训练课堂学习常规:如何专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如何阅读教材,如何按时完成并检查自己的作业等。教师要善于根据新知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自己去探究,找出规律,从而发展知识的迁移能力。当学生思维方向出现偏差时,教师要“拨一拨”;当学生思维遇到较大障碍时,教师就要“扶一扶”、“帮一帮”,经常不断地训练,学生自然就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也就能掌握学习英语的规律。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因此,在英语课堂中要实现自主快乐学习,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前提,创设和谐氛围是基础,激发自主快乐学习的兴趣,教给自主学习方法是重点,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是关键。我们的课堂必须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会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浸润在快乐学习英语的氛围中,越学越快乐,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教师要经常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田。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快乐学习英语奠定基础;要注重语言实践,多开展情境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三动”,即身动——让课堂活起来,心动——让思维活起来,神动——让思想活起来,达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走向有效甚至高效。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71-01
物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这就给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提出了教学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培养。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主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物理教学过程就应该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挫折,体验成功,从中学到科学知识和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创新能力。
1 物理探究性实验自身特点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
(1)在实验目标上,物理探究性实验不但重视规律的验证和技能的训练,而且特别强调了学生通过实验对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体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结论的诠释和发现。
(2)在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上,物理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定一般有两个渠道:第一,可以将书本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为具有探究性的学生实验;可以将书本上的具有可延伸的知识点或某一领域的学习内容拓展加宽。第二,也可以选用书本以外的与其它学科交叉的或人类自身紧密相联的问题等。
(3)在教学模式上,物理探究性实验开放性比较大,实验问题的提出、设计、数据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评价等都离不开学生自己,完全不同于那种“已知物理原理——进行验证——应用”的“照方抓药”式的验证式的教学模式。
(4)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作用上,物理探究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通过亲自探究来学习物理知识的途径,教师只作为一个咨询者、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把学生看作是类似科学家那样的学习方式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创新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
(5)在学生认知结构上,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认真分析、处理相关的信息和材料,然后自己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实验产生的现象和提供的数据为学生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最后通过抽象和逻辑思维,自己概括、归纳得出结论,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究性实验是实验在前,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后,前者是后者在认识上的感性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实验能够使学生尝试到探索的乐趣,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实验又为学生提供印象深刻的感性知识,使得理性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2 探究实验的过程是培养创造能力的过程
(1)在问题和猜想上,我们知道,一切创造都源于问题,解决问题是物理创造活动的目的、内容和结果。而物理问题或多或少是通过物理创造活动来解决的。心理学家托兰斯把创造定义为:“一种敏锐的察觉问题、缺陷、知识的空白、缺损因素、不和谐等,对缺损进行猜测和提出假设;检验和验证这些假设;最后与别人交流成果的过程。”因此,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主动性学习,更谈不上探究。学生学习,能猜想、提出问题,表明他进行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质疑。因此,产生问题猜想的过程,本身就是发挥学生主动性探究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过程。
(2)在设计和进行实验上,设计和进行实验是由学生根据实验目标自己进行设计和动手实验。它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如下问题:①精心设计实验课题。设计实验的课题可大可小,无论何种规模,都应力求使学生感到有探索价值和设计的必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并能学习科学方法。②突出科学探索方法。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中,常用的有实验归纳法和实验验证法。在教学中,对这两种方法也都应当加强基本训练。③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当在设计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
(3)在收集数据、评估交流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但积极主动进行实验,还要认真观察,记录所看到的数据和现象。然后同学间互相分析交流,处理相关信息,得出实验结论和物理规律。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纠正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重视家庭实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家庭实验主要是以扩展延伸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和独立活动为特点,因而,对于家庭实验的要求。就应该突出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注重加强启发诱导,使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仪器或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由易到难来验证他们的实验方案以及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若出现问题,讨论分析方案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然后再讨论提出改进方案,继续实验,这样反复进行不但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它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大批既掌握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同时又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高专必须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模式等方面做出调整和转变。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职高专中文系的重要专业课程,也必须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不断构建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途径和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着力培养具备坚实的文艺理论素养、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的人才,并使之走向社会后能承担公务行政、基础教育、文化产业、出版编辑、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以及其他相关社会领域工作的能力。这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随着大学教育理念的变化,现当代文学这样的基础课的地位也在改变,课时的压缩看来势在必行。不管如何评价这种变化,都必须正视这个现实,这门课的格局和内容、讲法也就必须有所变革。”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进行构想和探讨,希望能够为高职高专有“应用”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准备与实践参照。
一、精选教学内容
高校扩招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课时较多,一般安排为144课时。而在高校扩招后的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下,所有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都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基本素质理论课程,总授课学时几乎缩减一半。有限的授课学时要求教师必须要精选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本文由收集整理学内容方面,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应对大学教育的多样化,有选择地进行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尝试,比如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学校类型、接受对象,在教学中采取基础型的以史带论,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导读为主;综合型的以史实带史识,突出文学史学科的科学性特征,重文学作品与史料的关系辨析;研究型的以学术性追求带史的简单描述,强化文学史的问题意识。”根据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这决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在现当代文学的实际教学中,应以文学史实为线索,以作家作品为基础,侧重于文本细读。如当代文学中的新时期小说,以20个课时计算,3个课时作为文学史的讲授,余下的15个课时分专题来讲,主要讲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每个专题3—4课时不等。每个专题对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文本解读。这样让学生了解了文学发展脉络,同时通过对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基本技能。为以后从事语言文字以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当前高职高专中文专业的教学模式中,依然存在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讲授法”。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很强,很少主动去阅读文本以及相关理论。学生缺乏勤于思索,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但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并不能因为这样的缺点儿完全摒弃掉“讲授法”。因为讲授法重在学生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的文化营养,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才可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解除讲授法的某些弊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文学史部分以教师讲授为主,再适度的选一些文本以“讲授法”为主进行细读。除此之外的授课内容我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教学模式。也就是阅读——查阅资料——讨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先读文本,然后查阅资料,在学生查阅资料之前,教师要设计有思索价值的问题提供给学生,问题不要过大过深,超出学生能力,就提不起学生研讨的兴趣;主题过浅过易,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解决,难以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沈从文的《边城》,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你是如何评价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沈从文的人性情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意义?”,例如的《雷雨》这个作品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忏悔只有虚伪的成分吗?可否从人性的角度进行评述。”“你是如何看待蘩漪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她的爱情悲剧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后,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最后教师再通过引导、提示和讲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重视课程实践课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而是一种
受制于教育目的和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整体素质的一系列教学环节的组合。
具体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实践教学方式和环节:
第一:邀请知名作家和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让他们讲创作体会和研究经验。使学生近距离的感受文学创作和研究,深受他们欢迎。
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举办“诗歌朗诵会”以及各种征文活动,学生的参赛作品多为中国现当代作品。在这些活动中,由指导老师及时点评及排出名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第三:由教师担任顾问,或其他课外指导的方式,支持和帮助学生组织文学社团,自办文学刊物,使他们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探索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和提高诸如组织管理、调查采访,编辑策划、出版发行、等文学或社会工作能力。
第四:观摩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改编的电影并让学生撰写影评、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排演剧目:首先让中文系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弄清剧情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把握剧本任务动作、表情、言语等,在此基础上,挑选适合自己演出的人物角色。这就使学生在排演剧目的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把文学理论、小说理论、戏剧理论等抽象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以准确理解。另外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小说,让学生亲自动手改编成适合演出本,这是一次良好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在改编实践中,对过去难以理解的戏剧理论,如“戏剧冲突”“三一律”等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切身体会。
四、对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课程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的一环,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高校对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这就造成中文系的学生考前拼命记笔记,考完全忘记。这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该课程的考核中,要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课程评价方式,侧重知识理解性与能力发展性相结合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进行闭卷考试是必要手段,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但是只占整个评价分值的一部分。而学生的课堂发言、小论文的写作则纳入到课程考核的评价体系,同时为了督促学生增加文本阅读量,也要将学生的读书笔记纳入课程考核的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及时进行点评,并且写详细的评语和打分。这些考核方式的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将以上每一项评价内容与考试成绩一起进行综合评定,这样的评价结果将会比单一的考试评定更全面、更客观。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学生;提问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更应进一步深化。无论“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都是有限的和零碎的或者是辅的,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激发”学生讨论、思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互动”的状态。化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式的学习状态。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状态,它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并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有效提问是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和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教师包办,自问自答。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呢?笔者在从事教学工作中总结有如下几点心得:
一、教师善于创设问题环境,引发学生积极提问
教师应紧密联系教材实际,不断地将教学知识内容设计转化为问题情境,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引发其探索和钻研。如:由教师设计和引发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和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由探索和钻研获取知识的成功滋味。又如:由教师诱发学生提出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组织他们通过辨析和思考来解决矛盾。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样式多途径地解决问题,既巩固知识,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二、以科研课题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取教材知识的习惯
教师可以将课文知识点作为研究课题,将课本知R由灌输式转为探讨式,让学生模仿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来获得学识。欧美等国家较高的教学水平足以证明正是他们这样来培养学生主动的提问意识的。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延续到课后的反思、课外的练习。
三、质疑与答疑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敢于否定。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要害怕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不同于书本的看法,这些问题要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来解决。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时,教师应当机立断,给以果断的肯定答复或否定的答复,以避免因犹豫不决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彷徨。当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时,应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层次、更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教师尽量答疑,若不能马上回答时不应以“这个问题不需要知道”“以后就知道了”来搪塞和打击学生的提问积极性,而是让学生课后查资料、师生共讨来寻求答案,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四、教师必须善于适当地运用表扬
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一种希望得到别人肯定和接受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曾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易于使用并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当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对书本知识或现象的问题因此而得到教师及时的正面评价,就容易从肯定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于是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升高,自然而然会把较高层次的目标与自己的努力结合起来;反之,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得到他人的重视则造成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失去学习积极性。不过受批评教育总比受忽视效果要好。这就要求教师以正面评价为主,绝对不能对学生采取熟视无睹、放任自流的态度,要善于把握表扬和批评的“度”。
此外,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男女生之间、小组之间组织适当的质疑和解答的比赛,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钻研。
1.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1)问题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创新精神包括好奇心、求知欲、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四个基本要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拉斯提出的评价学生创造能力的20个指标中有6项涉及问题意识①。爱因斯坦在论述问题与创新的关系时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者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往往是创新的源泉。”②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切人口。因此,无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德的“范例教学”理论,还是我国教育家孔子,以及当代我国兴起的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学习都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
(2)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首要条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师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针对教育资源互动对话,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探究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充分感悟、体验的基础上展开多元对话,发生思维的激烈碰撞,从而获得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能力的自主生成。学习的问题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从学生中来的问题,才有吸引力,有挑战性,学生合作、探究才有兴趣、有价值。问题意识是学生问题产生的源头活水,可以这样说:没有问题意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能是缘木求鱼,竹篮打水一场空。
2.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纵观我们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园的孩子天生爱问“为什么”,进人小学开始弱化,升人中学,迫于升学压力逐渐淡化,走进大学,学生的问题意识久而久之,莫名其妙地被蒸发掉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我们课题组在对400多节中学语文观摩课、示范课、随课堂进行观察中发现,仅有30堂课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质疑;仅1堂课有学生主动地向教师质疑。
造成这种现状,从教与学的活动看,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首先由于教师关注的问题是教师自身的问题。而很少关注学生的“问题”。其次,由于有的教师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不足,课堂只能按照课堂预设展开,担心学生提问放开后,无法调控而造成课堂混乱,以致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三是传统的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教师教学的着眼点牢牢地锁定在对书本知识的传递上,因而害怕学生提问影响教学进度。四是传统的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机会。
学生方面的原因在于学习的价值取向进入了误区。把学习作为获取功名谋得职业的手段,而不是为充实和发展自我。因而学生疯狂的追求考试成绩。这种追求使学生对知识的尊重蜕变为对教材和教师的崇拜,唯书本是从,唯教师是从,不敢有不同见解和怀疑。同时长期以来的接受式学习已使学生成了课堂的奴隶,不自觉地封闭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思维逐步变得僵化,以致丧失了自我,变成没有自己思想的人。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目的:
(一)概念界定
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①问题意识是个体探索的积极性,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以及深刻性和创造性的综合体现。这种意识会使个体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他人观点,从而对别人的看法进行批判性的思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会使个体不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法和途径,由此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思路和策略;会使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抓住事物本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努力去找寻规律;会使个体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二)研究目的
由于问题题意识与学生年龄心理、受教育程度和民族传统相关,本课题旨在从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究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相关策略,使学生自觉地进入问题意识境界。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有二:
1.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的实施,促进中学生语文学习良好问题意识的形成,为培养语文学科创新意识寻找突破口。
2.构建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确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程;以学生需要为重点,确立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拔诱导为主要手段的现代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实现由“被动吸收”向“主动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研究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心理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个体间存在兴趣、爱好和风格上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努力克服重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轻自己无兴趣的问题;重高认知水平问题,轻低认知水平问题;重“尖子”学生,轻学习困难学生的倾向。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全体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得到同步发展。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问题的主人。课堂对问题的关注点由书本设计和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中心向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中心转移。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追求单一的考试成绩变为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发现转变;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探索知识转变。
3.基础性原则:问题意识要以丰富的知识为背景。学生基础越扎实,知识面越广博,思想就越开阔。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问题意识不仅要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和其他各门课程基础,而且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
4.渐进性原则: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要经过想问敢问乐问精问这四个发展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不急于求成,善于期望和等待,让学生学习语文的问题意识循序渐进地得到发展。
四、研究的过程
1.课题的组织及管理
本课题研究由梁平县中小学教研室承担,下设三个子课题,分别由梁平中学、梁山初中、明达镇中承担。梁平县中小学教研室着重课题宏观研究,负责课题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梁平中学侧重教师方面的研究,梁山初中侧重学生方面的研究,明达镇中侧重评价方面的研究。三个单位在县教研室组织、管理下,资源共享、共同研究、责任明确。
2.研究对象
梁平中学、梁山初中、明达镇中教师共200余名,学生8000余名。
3.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
4.研究周期:本项研究周期为20xx年11月至20xx年11月,历时3年时间,分课题准备、课题实施、课题总结三个阶段。
五、研究的结果
1.教师培养策略
以“问”论教策略 学生是问题的主体,教师勇于打破传统的详细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课堂上严格按教学预设机械地平板展开教学内容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各自关注的问题,然后因“问”设标,因“问”施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发现的新问题,随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的动态生成策略。
分层指导策略 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教师要给予分层指导。对问题意识弱的学生,让他们懂得“疑”与“问”的价值,采用创设问题情境、造成认知冲突等手段,使他们想问;对胆小的学生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敢于超越自我,做到敢问;对问题意识强以问为乐的学生,给予方法指导,不断促进思维的深刻性,逐步做到精问。
课内外结合策略 问题意识的培养,仅靠书本,靠课堂是不够的,教师要善于把课内外结合起来。课堂中、书本上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作深入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探讨;对课本外、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带人课堂,并做恰当的指导,向他们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使学生在对课内外问题的探索中,不断增强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
时空策略 提供多种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呈现问题。提高对问题的“反应等级”。①具体途径有三:(1)课堂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2)开辟班级问题墙,让学生呈现问题,反馈问题探索结果;(3)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综合性学习课)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问题探索活动和召开问题辩论会。
2.学生质疑策略
问题意识最重要的外显特征是质疑。因此,在系统的实施培养原则和策略中,我们始终把寻找让学生敢问、乐问、精问、善问和师生课堂操作的方法作为重点,并认真总结,使之系统化、序列化。
(1)解放心灵——敢问
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薄弱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心理制约因素是畏惧。在问卷和访谈中发现,80%左右的学生有时本来想问问题,但“害怕老师不予理睬和批评”,“害怕同学嘲笑”。可见,畏惧犹如一副心灵枷锁,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质疑热情淡化和问题敏感度降低。因此,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给学生课堂安全感,让学生心灵得到舒展,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课堂应抓好如下几点:
和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学习;
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并提出一定要求;
树立质疑无错观,不嘲笑“肤浅”“怪诞”的问题;
称赞质疑的学生。
(2)捕捉兴奋点——乐问
心里研究表明:个体对事物的愉悦程度,是个体对事物进行深入探求的动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必须帮助学生找到质疑的兴奋点,使学生对质疑产生愉悦情感,让他们在质疑中获得快乐,从而产生内驱力。教学活动中,可采用如下方法:
鼓励学生更换角度,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在创新中获得乐趣;
帮助仅有问题萌动的学生,抽象出间题,在彰显问题中取得乐趣;
鼓励学生提出迂回曲折的问题,在“请君入瓮”中品尝乐趣;
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在解决问题中求取乐趣;
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考问”,在难住他人中增添乐趣。
(3)掌握技巧——精问
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培养,不仅要求问题量的增加,更要追求其质的变化,才能逐步提高个体思维的深刻程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而提高学生问题的认知水平,提出真正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依据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把握如下质疑角度:
从课题质疑;
从事物现象质疑;
从人物行为及内心变化质疑;
从事件的冲突质疑;
从故事的延展质疑;
从假设的角度质疑;
从方法途径上质疑;
从规律的总结上质疑;
在不合常规处质疑。
除上述质疑角度外,对文本学习,在起步之初可以从阅读的规律出发,指导学生从“四块十二问”入手,掌握质疑方法:
1.独特感受和个人体验型(必做)
第一问:读了这篇文章后你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第二问: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就作品中你认为感人的情感和形象说出体验)有没有你不喜欢的地方?请说出理由。
第三问:有什么疑问?说出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
2.理解感悟与整体把握(选做)
第四问:你理解或你觉得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是什么思想和感情?为什么?
第五问: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哪些有益的启示(当然,这些启示不一定是作者想激发的,而每个人的启示可能不同)?
第六问: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尽可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
3.语言揣摩与表达方式
第七问:你认为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体会推敲重要的词语)
第八问:你觉得这篇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第九问:这篇作品表达上的这些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你认为它可借鉴的表达技巧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
4.反思评价与亲身实践(选做)
第十问:对这篇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议?文中哪些语句你想替换成新的语句?
第十一问:你生活中是否接触过类似主题?如果让你写这个主题,你会怎么写(有什么不同写法)?
第十二问:分享同学与老师的观点和材料后,再读一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想与同学交流吗?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可以就一个方面,也可以综合地,此题必作)。
(4)把握时机——善问
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而课堂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任务是在对文本的领悟和问题的探索中完成的。质疑仅是探索的前奏,是解读文本认识事物的手段,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课堂的全部或重点。让学生正确把握质疑时机做到善问,在有限的时间中尽可能呈现问题,而又不影响群体探索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从教学进程看,质疑可有如下时段:
课前质疑;
课堂阶段质疑;
随机质疑;
总结质疑;
课后质疑;
(5)正确处理问题——护问
学生认知水平是有层次的,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这决定着学生的问题有深浅上的差异和角度、内容上的不同,具有纷繁性。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解决问题纷繁性与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做到既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体现共性,又照顾个别学生,满足个性化需求,从而保护学生质疑热情呢?教师应掌握如下方法:
集中筛选法: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矛盾集中的问题,达成共性目标;
重点突破法:对领悟文本起关键作用的问题,达成共性目标,深入讨论,提高认识;
个别辅导法:对个别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个别辅导;
随机处理法:部分在深层讨论中能解决的“浅表”问题让学生随机处理;
课外延伸法:对课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组织讨论求解途径,鼓励课外探究;
笔者担任教务主任期间,听取了一些学科的检测讲评课,发现有一部分老师对讲评课重视不够,只是分析试卷的难度系数,知识点的分布,人均成绩和及格率,然后就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和小组讨论更正错题;还有一部分老师对试卷进行简单分析后,就一题不落地讲题,自己讲得劳累,学生听得厌倦;还有极少数老师火气太盛,方法欠妥,先对试卷的难易度分析之后,就开始不断地数落学生,全班数落一遍后就数落人均成绩以下的学生,然后数落成绩退步的,最后数落成绩最低的。老师数落的声音越来越高,学生的头越来越低;老师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学生的心情越来越糟糕,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压制得学生几乎喘不过气。上述做法都是欠合理地,这样势必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学科兴趣,害怕检测,厌烦讲评课,师生产生隔阂,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其实好的讲评课,应当体现教师的示范性,通过例题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性与灵活性。个人认为好的讲评课,要做到“一备两做三原则四不和五讲”。
一备是指备好讲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点毋庸置疑也无需争论。备课时老师一定要做好两个分析(包括定量统计)和教学设计。两个分析即试卷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分析时,既要分析试题考查内容的知识分布情况,考查目的,难度系数及其本身的优点与不足;还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得失分情况、知识缺陷、审题和分析能力、心理障碍、思维层次、共性的知识盲点、知识应用中的创见性、学困生的进步提高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设计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讲评时才能详略得当,有的放矢。
二做是让每一位学生做好错题整理和失分统计:经验告诉我们:一方面检测题都是经过同行或专家认真筛选的,各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题或题型极可能就是将来的会考题;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对错题原因不深究,轻描淡写地更正,下次遇见,肯定还会出错。因此很有必要要求学生把每一次检测中的错题都整理到化学错题本上,先自己分析错在哪里后更正,再寻找同类型习题进行变式训练。如果学生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先可以小组讨论,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留在讲评课中请教老师。
失分统计是要求学生把试卷中的各题型的错题分值进行统计,在统计中一要弄清错题对应的知识点,二要分析失分的原因,是运算失误还是审题错误。三要整理思维想想那些失分题以前做过或老师讲过。最后要求学生冷静分析哪些题应该得分而失分了,那些题只要再认真分析就能得分而放弃了,然后把这些失去的分值加在成绩中,就可以知道自己本应该得多少分。这样做既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明确本学科知识在掌握中缺在哪里,漏在何处,补救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学生学会保持良好心态,不心慌、不浮躁,认真审题,做好每一道题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因小失大,积小成多的道理。
三原则是: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中考考纲、针对教材、针对学生实际,“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对中考考纲与教材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极易混淆,思维易造成障碍,学生理解与应用较为困难及普遍易错的内容,要作重点讲评,而且要举一反三;思维性原则。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关键,讲评课中要注意避免学生只会对教师所教内容与方法的呆板模仿,生搬硬套,从而成为教师思维的简单重复。这就需要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审题、析题及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的传授,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有效训练。通过讲评课,使学生无论从审题、解题,还是知识的整理、深化与强化上都能得到再训练与提高;系统性原则。每讲一个题,虽只能解决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若教师讲评中有意识突出此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作用,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将相关知识进行比较与分析,再将其加以适度拓宽与深化,即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条理化与系统化。这样,学生的知识及能力体系也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不”是:不要开始上课就批评学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要把讲评课做成只是公布答案或是简单的改错课;不要就题讲解,缺乏变式训练,是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要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从审题分析到解题过程老师包办代替,而无学生活动。
“五讲”是:
一讲命题目的。即不但教师清楚所考查的知识点与对能力的要求,还应让学生明白,也就是使学生明确通过对此题的训练从知识到能力上应该达到什么层次。
二讲清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及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使学生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比如:原子结构――离子――化合价――化学式这四个知识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只有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牢而不死,活而不乱。
三讲典型题和热点题,要讲清解题的依据,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学会找破题的关键,其目的是使学生做一道题会一类题。这几年中考命题常出现的十种命题热点。①命题时,对概念和原理的考察已经走出纯粹为化学学科服务的误区,实现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②对单质和化合物的考察,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③化学用语的记忆、书写、意义和应用仍是重要考点。④仪器名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实验评价是必考内容。⑤选择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探索价值的化学问题,对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方案进行处理,作出推断和迁移的问题是近几年的热门考点。⑥计算题的难度降低了,但逐步做到与生活、实践、实验相结合,并注重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察。⑦用跨学科综合知识命题,现在很流行。⑧将当前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而将答题的要求落实到教学大纲范围内。这种“高起点,低落点”的命题思想已成为时尚。⑨能源危机是全世界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命题喜欢的内容。⑩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命题时,重视考察环境污染原因,治理的依据和过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讲解题技巧,开拓学生思路,不但要使学生会一题多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繁题简解,难题巧解。比如,解答选择题时,对某个或某些选项弄不懂,常用排除法得到答案。若看出某个选项是答案,则其他看不懂的选项就不是答案。若看到三个选项不是答案,则看不懂的那个选项便是答案。在解推断题时,把条件最充分、最明显,能先定下的答案先答出来。然后据此推出其他答案,若递推不出来,可大胆假定答案,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或验证一下。若不行,再换一种假定,这样也常能在不懂的情况下都会答对了。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
作者简介:蒋团标(1964-),男,瑶族,广西富川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鹏(1981-),男,汉族,广西桂林人,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经济师,管理学硕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完善的工商管理教育是工商管理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及其超前的引导性,对于未来工商管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1、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
在专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着服务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一味追“高”求“大”,与现行的我国高等教育指导方针相背离。教育观念陈旧,在教育价值观中重社会需求,轻个人发展;在教学观上,以教师为中心,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学”轻“问”;在教育质量观上,单一化思想严重,唯大规模与硕、博点设置为重,重共性,轻个性;专业教育的人才观还滞留在高深知识的继承性人才观,未能树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
2、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深刻而又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工商管理的学科发展、职业实践以及工商管理教育均已受到了重大的影响。针对这些变化,我们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实践创新与综合素质维度、个性化教育、学习能力与终生学习意识、创造力、做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专业院校学生在知识摄取、技能训练、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养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与职业需求相去甚远,不能适应职业多样化的实际需求。
3、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
首先是学科基础仍不够广泛,经济学占主导地位,而社会学、管理学、行政和法律等领域还未成为工商管理的学科基础。其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偏高,工商管理专业深度发展较缓慢,覆盖面狭窄,视野不够广阔。第三,课程体系结构上缺乏弹性,结构固化,方向性、选择性差,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原则相矛盾;以学科的分异而设课,课程间结合差。第四,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时设置与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及其所固有的突出的综合性、实践性相比,相对不足;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设计,设置针对性差,实施过程随意性强,指导少,效果差,反映在毕业生对职业岗位适应慢、能力差,甚至出现思想和心理上的落差。
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培养特色取向
管理类专业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应用型专业,因为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属于管理学教育的范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将管理学知识在企业中转换为效益的高级人才,毕业后主要到企业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应用型本身又是个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首先,应用型是相对于理论型而言的;其二,应用型的相对性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层次教育,有不同的内涵。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管理类基础性人才而言。管理类基础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市场、发展管理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即能够研究和发现市场的一般规律的人才;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市场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才。应当明确,本科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比如,高等管理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和管理科学专门人才”,对其中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素养,受到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较系统的基础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应用型人才,与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才是不能等同看待的,否则,过分强调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势必降低本科教育的质量。根据工商管理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培育取向:
1、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采取通识教育加专业特长或素质教育加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式,在专业方向设置上采用“一专多向”的设置方式,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主—子模块”的设置形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打破学科壁垒,采取专业基础与专门化课程“集成联动式”的组合,目的就是培养专业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的人才。
2、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
这一点主要反映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专业方向设置、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教学方式方法和实践环节安排等诸多方面都考虑了职业实践的实际要求,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做好到工商管理职业实践中工作的思想准备以及符合新时期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因此,毕业生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职业实践的要求,在职业竞争中争得首发优势。此外,由于他们出众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还同时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
3、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
新时期的工商管理职业实践对企业人才提出了一系列职业素质和执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为此,新时期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爱国、爱岗及敬业精神,追求公平公正和自觉保护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向权利讲述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科学辨证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人文社会知识背景等职业素质;应具备自觉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开创性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竞争与合作,外语、计算机等学习和实践工具应用以及书面、口头表达等执业能力。
4、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方向定位于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目前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讲,也可以说是为地方和区域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和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我国地域辽阔,而且是多民族国家,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结构特征等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相当的地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背景知识,在实践工作中与地方社会文化相融合,并且全面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背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
5、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由于在入学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就业指导等环节中对教育主体普遍贯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理念,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做好了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扎根地方、深入职业实践一线的就业思想准备,毕业生在毕业时就业定位明确,不再出现不切实际的就业想法,使就业问题基本能够顺利解决,利于他们轻松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并顺利地开展职业岗位工作。此外,应用型人才要明确自己的服务方向定位,对事业发展的期望值适中,再加之他们在校期间接受了更多的岗位实践锻炼,使得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三、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
1、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首先是人才根本特征的确定,其受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学科专业发展潮流、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三个背景影响,然后确定培养方向、培养规格和业务培养要求,四者共同构成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根本特征就是其对职业实践突出的适应性,首先是其专业方向设置能够根据职业实践的需求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培养的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商管理实践岗位,以及具备一专多能的超强转岗能力。其次是其培养方向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其培养规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工商管理专业基础加方向特长的一专多能型,其业务培养要求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前提下追求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三方面协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至此,高等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共同的培养目标可以概述为:培养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地方或区域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商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并在某一专门化领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培养和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的工商管理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就业走向和基本的专业方向设置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就业走向主要有:到政府部门协助制定有关公共政策或负责企业管理规划的行政管理工作;到各行业进行经济管理的企业人才,从事企业管理的咨询工作等。但总的就业走向是院校所在的地方和区域的工商管理有关单位和部门。“大专业,多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改革的一种主要趋势,在国家颁布的指导性专业目录下,学校根据职业市场变化适时设置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在不同方向上拓展,既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又能够灵活掌握,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学生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学生确定专业方向的时间可灵活掌握。各个方向协同互动,共同保证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专业院校的学科优势,培育和促进院校专业办学特色,从而保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多样化。
3、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毕业规格的基本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传授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敬业、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素质,而且还需要有辨证的、科学的实践工作方法,需要树立开放、服务、竞争、合作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以及需要具备与群众合作,以口头、书面文字等表达方式与社会交往、综合协调等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则更加突出“能力本位”和“一专多能”的规格特点,这在前面的章节已经做过相应的解释和论述。在确定培养规格及业务基本要求时,主要是要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的关系;知识、能力与职业道德及全面素质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等。
4、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优化
第一,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和院校办学特色、学生个人志趣,精心设置相应层次的课程主、子模块。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其课程体系可以采用主—子模块共同设置的方法,即按不同专业方向特点设置的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定向组合,供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选择。同时提供个性化发展模块,将同一大类课程的多门小型课组合起来,学生可根据不同志趣要求选择其中的部分课程学习,学校对其在某一大类课程方面所需获得的学分做总量要求,使得在保持课程的弹性和可选择性的前提下,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
第二,进行课程体系总体优化设计,平衡课时安排和课程体系结构。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前提下,尽可能压缩课内总学时数,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自学时间。将普通本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课程设置方式向通识、专业两段式设置方式转移,淡化学科性教育,增强专业基础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并做好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课时量的平衡。适当加大选修课学时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适当加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类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学时比重,缩小课程教学与职业实践的距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三,削减、删除或重组课程中重复的内容,打破学科壁垒,实行“课程集成联动”。要破除原有按学科设课,内容重复,连贯性差的弊端,实现部分课程整合、重组,达到高效、互动的效果,并提高课程的职业针对性。此外,由于主要是针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的,对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并不适用。“课程集成联动”的概念是新理论,尚需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实证,但相信作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相关课程的职业针对性,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互联互动,增强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实效性的方法,具有相当的探索价值。
第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突出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特征之一,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增强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来实现的。为此,一方面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另一方面是对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订出切实可行、高效的设计、实习任务指导书,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和控制。此外,要注意加强与行业部门单位的合作,走产学合作的办学之路。
第五,职业定位与职业适应性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让学生自身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在学习中主动配合并有针对性地自己参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与此相配合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职业道德教育也应同时展开。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专业介绍、思想品德课、岗位实践、专业概论课、就业指导课等形式综合开展。
5、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
第一,要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工商管理实践与社会联系异常紧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相当完备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应付将来职业岗位实践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企业问题。另外,利用学生假期时间,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做到有任务书、有布置,有指导,有讲评、奖励,使学生获得调查研究方法的知识和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部分地缓解课时量紧张的矛盾。
第二,开辟第二课堂,丰富隐性课程。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时间上,主课堂在学时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提供开展第二课堂的自主支配权和有利条件;在活动内容上,要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格局;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要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考虑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组合,特别是采用团队活动的形式,既可实现个性互补,协作攻关、模拟现实,又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尽可能地提供多途径的发展和锻炼机会,使学生在共性发展基础上,培养出个性优势和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