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行政办案流程

时间:2023-09-12 17:09:35

导语:在行政办案流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行政办案流程

第1篇

__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依照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行政审判监督职能。以立足于为人民服务、向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努力为和谐社会多做工作为宗旨。本科受理审查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已经作出判决裁定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案件的申诉。只要申诉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在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二年内提出请求,或者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请求的,申诉人提交申诉书、生效的判决书或裁定书、证据材料后,本科均依法律规定受理并且予以办理。

本科现有科长一人,检察员一人。针对本科工作情况,特别通过设立公开投诉电话、散发大量注明办公电话号码的宣传材料等方式方便群众申诉,对于群众反应强烈的意见和问题作出分析,并尽全力以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他们予以帮助。

二、具体工作情况:

本科在受理审查案件的同时,时刻关注建立和谐社会的稳定工作,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作为衡量民行检察工作的根本标准,使民行检察工作的业绩最终体现到服务法律、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上来。例如九月份审查的一起申诉案,经过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此案不符合民事行政检察管辖范围。鉴于申诉人只是对执行期间过长而表示不满,审查法院的判决、裁定后确认其在实体及程序上并无错误,但确实存在执行时间过长的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矛盾,维护生效判决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认为应该为此创新工作思路,对当前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进行有益探索,借以拓展民行检察监督工作的新渠道。经过研究后决定以《检察意见函》形式向法院发出督促,要求其提高执行效率,尽快执行到位。此函已被法院接受,经向申诉人反馈,其表示满意,达到较好效果。在平时工作中,对人民法院判决正确无误的和不符合抗诉条件的申诉人,认真做好息诉工作,积极向他们宣传法律规定,着力化解诉讼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平息纠纷,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为建设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

自__区开展执法评议活动以来,本科更是积极响应,我带领全科干警开展了一系列贯彻执行活动。我们不定时地深入到乡村、社区、公司等地,给辖区内的群众进行各方面的法律服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方式向他们讲解我们的法律,让法制服务进入寻常百姓家,切实听到他们的心声。特别是张贴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诸如“有理的官司打不赢,快到__检察院找民行”、“不服判决怎么办,请找__检察院”等等,以此让老百姓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及工作内容。通过宣传,人民群众对我们民行工作的认知度、民事行政诉讼案件的申诉常识得到了明显提高。此外我们利用宣传栏,在单位的大门外的宣传栏内张贴宣传材料,就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的性质、任务及相关法律知识等进行广泛宣传,使群众感到身边有“检察”、处处有法制。

近期,我带领全科的干警到了所辖的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居民宣讲了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认真倾听了群众呼声,及时答复、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回应、满足群众提出的要求。在辖区内的办事处,当我们把宣传材料交给办事处的负责人时,负责人说:“这太好了,老百姓通常都是冤死不报官,对法律也是一知半解,你们的宣传真是太及时了。”在办事处所辖的村庄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民行科的职能,让老百姓敢于“报官”,村民看了宣传材料后讲:“以前连检察院是干什么的都不太清楚,别说民行科了,现在终明白了,还有专门为咱老百姓做主的地方啊。以后遇到窝心的官司有地方说理了。” 在__市福达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满怀期待地对我们说:“我们这样的公司,少了法律的帮助真是寸步难行,对于你们的到来,我们真是欢迎至极,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公司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第2篇

殊的职业教育,探索研究民警执法能力结构及其特征,对于架构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主线,以职业为特色的民

警教育训练体系,提升其质量倍增效应,无疑有着重要价值。本文从执法能力的内涵和结构模块、民警执法能力的

要素特征两个方面作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 : 民警执法能力结构特征探究

公安工作的全部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

行为是执法行为,执法能力是公安民警的基本能力,也

是公安民警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教育训练作

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在大教育大培训背景下,探索

研究公安民警执法能力结构及其特征,对于架构以能力

为本位、以素质为主线,以职业为特色的民警教育训练

体系,提升其质量倍增效应,无疑有着重要价值。

一、执法能力内涵和结构模块

(一)执法能力的内涵

1、能力释义。能,能够、善于、胜任、才干、本

事之意;力,完成某一工作或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故,

能力可理解为:团队或个体达到一定活动目标的功能或

本领。

就个人能力而言,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种实践活动

的本领和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的、高度熟练的、在技能基础之

上的自动化的动作与技巧。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

力:一般能力是指个体在各种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并

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特殊能力是

在某些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一般能力与特殊能

力密切联系: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创造条件;特

殊能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也积极影响一般能力的发展。

2、职业能力。公安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作为

一种职业其活动是一种特殊活动,具有与其它职业活动

不同的特点,但同样有其职业能力构成。一般来说,职

业能力由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殊能力组成,

其中行业通用能力和岗位特殊能力是属于专业能力的范

畴。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

执法能力是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民警的特殊职业能

力。民警个体执法能力是民警个体成功地完成一项或

多项执法活动任务所具备的本领和个性心理特征。它是

人民警察在履行职务职责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和

表征。执法素质与执法能力二者是既相互联系而又有区

别的概念。执法素质是执法能力的基础,执法能力是执

法素质的反映,二者既相互作用,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执法素质就可能形成

什么样的执法能力,没有一定的执法素质便不可能产生

相应的执法能力。但是,执法素质作为一种持有态,它

反映的是执法者所具有的内在要素、特质和潜能,是势

能;执法能力作为一种发挥态,它反映的是执法者在完

成一定执法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质量状况,是

动能。具有一定的执法素质并不一定能够产生对等的执

法能力。执法素质和能力获得和提高的主要途径不同,

前者主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等,后者则主要通过实战、

实训培养锻炼等。

(二)执法能力结构模块

严格的执法意义上,所有的执法活动都归属于刑事

执法或行政执法,相应的执法能力也就可以划分为刑事

执法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但是,过于的简单化就会淹

没研究本身的实际价值。鉴于此,我们从执法能力的实

际功能和应用价值出发,从执法一线和中级以下民警的

视角,试对执法能力结构作如下模块分割:

1 三大关键能力

从职业能力的类型来说行业通用能力也称岗位基

本能力是在特定的行业中履行各种不同的岗位职责所必

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作为人民警察,是一种特殊的

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职业,各警种各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

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无论何警种何岗位,都必须具备人民警察必须具有

3、执法能力

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能力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概括而言 应具备三大基本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

和规范执法能力。

(1)信息化应用能力

公安信息化是现代警务的核心,是提升警务效能、

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的核心是公安信息资

源的开发利用,实质是实现信息共享,关键是信息技术

的普及与应用。

而要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公安机

关的实战能力,就必须首先提高执法一线民警的信息化

实战应用能力,使其在日常执法过程中通过多元途径,

获取各类信息,经过分析研判,成为共享资源、发挥最

大效能。

自觉接受内外执法监督能力。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应具有

依据执法程序和细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漏洞、挤压

随意空间的能力,"通过案件的办理、事情的处理,使

当事人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

的关心、温暖,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努力实现法

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③"。

(3)群众工作能力

公安民警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既是做好群众工

作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 ,民警会做

群众工作是警民关系和谐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

和支持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走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代代相传的法宝,

公安信息化应用能力就是以公安信息网络为载体,是公安机关的软实力。贴近老百姓,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有效服务岗位履职、执法实战的能力。涵盖采集能力、

存贮能力、研判能力、检索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

公安信息采集能力,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与群众交朋友,耐心倾听群众的呼声 是"大走访""万

警进万家 ""民警换位体察"等实践活动的有益探索,

也是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有效形式,也是公安群众工作

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将客观存在的公安信息用文字、模式的创新,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贴心人,建

声像、数字、符号、实物等形式收集、记载下来的能力;

公安信息存贮能力就是把大量杂乱无序的信息加以规范

化整理,按一定的规则和科学方法组成各种信息资料体

系并有序存放的能力;公安信息的研判能力就是在大量

资料和有关信息中找出研究对象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的

能力;公安信息检索、利用也是一线民警应知应会的一

种技能。在当前情况下,公安民警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

"四会"技能,即"会打字、会上网、会查询、会本业

务系统操作使用",熟练掌握数字证书应用、公安信息

网的访问、电子邮件收发以及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等基本

能力。

(2)规范化执法能力

执法规范化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民警完

成特殊岗位目标必须具备的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能力。

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快速进步,对执法工作的

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日益开放透明,对公安执法的法律

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越来越严;维护社会稳定和

社会秩序的任务繁重艰巨,人民群众权利意识的日益增

强,要求公安机关执法工作要更好地体现社会公正,需

要公安机关有更高的执法能力①。实践证明,在全国公

安机关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抓住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

设的结合点,抓住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

步的重要着力点②。

民警规范化执法能力 ,核心是"规范",这就要

求民警规范化执法能力从中观层面应具备如下能力要

素:善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行为的能力,尤其善

于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贯穿于执法的各

个环节和全过程;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娴熟的本岗

立警爱民、民拥警的鱼水之情,是"以人为本建设和

谐警民关系"的基本要求 。

群众工作能力是运用交往沟通、调查研究 、说服

表达等职业社会能力而达到职责目标的本领。 "三懂

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

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体现

了执法的基本要求更体现了一种群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

能力。

公安群众工作能力核心是"会做",涵盖与群众

沟通交往能力、宣传发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服务群

众能力;既有群众工作的基本能力,如接待来访、登门

拜访能力,发现和排解邻里纠纷、消除社会隐患、化解

社会矛盾、息讼止争等能力,也有群众工作的特殊能力,

如接受被伤害群众报案能力、接待上访群众能力、接受

遇难群众求助能力、应对群众围攻、起哄、殴打能力等

等。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坚持

法、理、情有机统一,更多地运用协商、疏导等办法解

决群众的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信息化应用能力是现代警务工作的支撑、群众工

作能力是执法能力的基石,规范执法能力是信息化和群

众工作能力的应用和体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成

当代执法不可或缺的三大公安职业能力。而这三大能力,

是可跨警种、跨专业、能转换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

力,是今天知识经济社会里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能力

是民警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2、日常勤务能力

日常勤务能力是公安基层一线民警履行岗位职责

位本专业履职能力,尤其具有"说得过、追得上、打得赢、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也是最基本的执法能力。

案结事了"的能力 ;恪守执法流程严格执法细则能力;包括值班备勤勤务能力、接处警勤务能力、巡逻勤务能 力、盘问守望、设卡堵截勤务能力等。以及执法活动必

备的枪支警戒使用技能、实战技术战术应用能力、武力

使用能力。包括:语言武力使用、徒手武力使用、警械

武力使用、武器武力使用等能力及克敌制胜、自我保护

必备的技术战术能力。

3、执法基本能力

执法基本能力是具体执法过程所赖以支持的基本方

法能力,主要包括公安调查研究能力、公安沟通交往能

力、公安说服表达能力、公安应用写作能力。

公安调查研究能力由公安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特

治安行政是公安机关与群众权益最直接相关的、最

基本的执法实践活动。它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领

域、不同群体 ,面广量大、内容多样、对象多元,涉及千

家万户,关系生死安危⑤。涉及人、地、物、事诸多方面,

它是公安工作全面执法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熟悉和把

握治安行政执法,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安行政执法的特

点、转变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治

安行政办案能力,成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

任务,更是公安基层民警素质能力结构的重要元素。

治安行政能力是民警依法对人、事、物、地等有效

殊能力、技巧能力构成。其基本能力包括全面调查能力、管理的执法本领和能力。

重点调查能力、典型调查能力、抽样调查能力、个案调

查能力 ;特殊能力,涵盖突击性调查、强制性调查、隐

蔽性调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调查等能力;技巧能力包

括小型座谈、个别访问、实地调查、信息资料检索等。

公安沟通交往能力由语言沟通能力非语言沟通能

人的管理能力,包括:人口管理,如实有人口管理、

XX 人口管理、监管对象的监督管理、对取保候审和监

视居住人员的管理能力及安全防范、户籍办理能力。

事的管理能力,包括:治安案(事)件的受理、证

据与调查、告知与听证、治安案件的决定、治安调解、

力、交往技巧能力构成。语言沟通能力包括交谈的技巧、治安管理处罚的执行、治安卷宗的制作等能力。

提问的技巧、倾听的技巧等;非语言的沟通能力,包括

动态的非语言沟通、静态的非语言沟通、辅助语言沟通

等能力;交往能力,如亲近的语言技巧、缓解的语言技巧、

告别的语言技巧等。

公安说服表达能力有说服能力和表达能力构成。说

服能力包括说服的效果、说服的技巧、说服的语言等;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文字表达

能力,博得证人好感的技巧等能力,及公安文书写作和

法律文书的制作等能力。

4、刑事办案能力

刑事办案和行政办案既是公安执法的基本活动也是

公安执法能力的基本构成,但在执法能力要素中它们是

相互交叉、融合、包含、互通、互联的。"加强执法规

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

需要④。"刑事案件侦办能力由规范受案立案、规范现

场勘查、现行案件侦破、运用侦查措施等能力构成。

地的管理能力,包括:XX 行业管理,XX 场所管

理及社区警务建设能力 、危险物品管理等能力。

6、应急处置能力

公安执法不同于其他执法,"警情就是命令"一

线民警面临的案事件往往是突然突发 、险象环生、瞬

息万变、情势危急。特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比以

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严重的考验和严峻挑战,国内安全和

稳定任务繁重艰巨,刑事犯罪仍然处在高发态势,人民

内部矛盾凸显、多样多发 ,对敌斗争复杂,犯罪的暴力

化、集团化、武装化趋势明显,执法活动中的危险因素

大大增加,应急处置能力成为基层一线民警必需、必备、

必要的一种基本能力。

应急处置能力涵盖 "110"接处警 能力、现场制止

违法犯罪行为能力、常见警情处置能力及重大警情先期

出警和配合主力处置能力。如"110"接处警的接受报警、

现场处警能力;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口头制止、徒

规范受案立案能力包括:接受案件,依照立案条件、手制止、使用警械制止、使用武器制止、人身安全检查、

运用法律依据、区分不同情况、作出恰当处置等能力 规事后处理等能力;常见警情处置能力 包括:民事纠纷类

范现场勘查能力。包括:现场保护、现场访问、实地勘验、警情处置,如:征地拆迁纠纷、债务与劳资纠纷、医患

现场勘验等技术和能力。

侦查破案能力,由多组能力构成特定的能力群。包

括:会立案审查,选择侦查模式方法、案情分析研判,

确定侦查范围,选择侦查途径,排查确定嫌疑对象;掌

握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即依据现案侦查流程,实施初步

侦查、全面侦查、深入侦查、终结侦查等能力组群。

运用侦查措施能力。包括:调查询问的技巧和方法

能力组群、侦查讯问的策略和方法能力组群以及公开搜

查与扣押、侦查实验与侦查辨认、追缉堵截与通缉通报

等措施运用能力组群。

5、治安行政能力

与消费纠纷、家庭婚姻与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的处置;

求助类警情处置,如:自杀者求助、事故求助、人员失

踪求助、寻物与开锁求助、噪声扰民求助、溺水者求助

等警情处置;治安案(事)件警情的处置,如:聚众斗殴、

寻衅滋事、酒后肇事、、精神病人施暴、非

正常死亡等处置;治安灾害警情的处置,如:高空坠落、

交通事故、触电事故、公共场所死伤事故等警情处置;

常见刑事案件警情的先期处置等能力,

此外,为应对动态社会治安条件下更加复杂的形势,

公安机关越来越多地运用跨警种、跨地域、大范围、大

纵深的全警联动、整体作战 ,实施合成编队、统一行动、 联动出击,这就要求基层民警必须具备综合执法能力,

要求;素质是能力的基础和支撑,公安执法是多向度、

如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社会丑恶现象治理、打击"两抢"多侧面、多元性的复杂体系,执法主体、目标、要求等

一盗、治安防控机制建设的参与,反恐怖、反劫持和暴

力犯罪案件、爆炸案件等警情先期处置及 严重暴力犯罪

警情、重大、重大突发性事故或灾难、重大

聚集性活动突发险情的先期或配合主力处置等。

7 岗位特殊能力

岗位特殊能力也称职业的岗位专业能力,是特定岗

位所应具备的特殊执法能力,它是不同警种不同专业履

行职责,并完成岗位目标所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警种

及专业岗位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执法能力。

二民警执法能力的要素特征

公安执法应用性、合成性、多样性的态势,人民群

众对执法的新期待以及执法的本质与内在要求,使得执

法能力重要支撑及关联要素的知识、素质、智能呈现新

的特征:

T 型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全部认识和经验的总

和,在庞大的知识体系内部存在着相应的结构。能力源

都具有特定性,执法的成败主要依赖于民警的素质及能

力,这就决定了作为执法能力重要支撑的素质必须是综

合的。其基本要求是,政治坚强、忠诚为魂,具体体现

为,"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

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

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⑥;业务精湛、一专多能;敬

业爱岗、文武兼备,身能行之脑健体强。

(三)复合的智能结构

智能就是才干,是包括智力和能力在个体身上产生的

立体的综合的效应。民警执法能力结构模块中所表现出的

各种具体执法能力,既是良好智力素质的体现也是良好能

力素质的体现,因而,它体现为复合型的智力和能力结构。

未来的公安执法,尤其大规模性、广空间性的行动,

作战警种高度合成,指挥与技术融为一体,要赢得先机

之利,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刑事甚至外交

等多种途径、措施、手段,这就要求新型公安人才,尤

其是基层执法人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复合素质和智

于丰富的知识,知识转化为智能,经过实践外化为能力。能结构的人才。特别是执法临战指挥民警,除具有以上

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边缘交叉学科的不断涌

现,许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众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运

用,对人的素质和能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力和挑战。

公安执法也不例外,新装备、新仪器、新技术无不是综

合运用多种学科技术的结晶,都体现了现代科学的综合

化趋势,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尤其整体作战逐渐

成为公安实战、重大警务活动、重大警情处置的主导模

式,它要求执法者尤其一线执法者必须在全面、精深、

熟练把握本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拓宽知识视野,本着急用先学、短板先

补原则,建立一个虽不最优,但却适应的 T 型知识框架,

并逐渐向最佳、最优过渡。这是信息化和高技术时代 对

现代和未来的公安执法者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二)综合的素质结构

素质一词释义有三:一是词义。素,构成事物的基

本成分。有本来的、原本的意思。质,指的是一事物区

执法能力结构外还要具有驾驭复杂社会治安局势、应对

复杂执法局面的本领或智能条件,一般是由敏锐洞察力、

评估预测力、情势研判力、果断决策力、冷静应变力、

指挥协调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智能系统。

结 语

未来的公安执法,知识、素质与能力高度综合化、

复合化的特征趋向明显,而且这种综合、复合,不是低

层次的叠加和重合,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贯通,民警教

育训练必须把提高复合型知识、素质、能力结构摆在更

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主

线,更新训练理念 改革训练模式、彰显实战特色、突出

实用价值,培养造就更多适应现在和未来形势需要的应

用型复合型公安执法人才。

参考文献:

①④ 张焕宁 谈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国新闻周刊

别与其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有质地、性质、本质之意。2011 年第 18 期

故可把素质释义为: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及其本来性质;

二是本义。素质原是心理学概念,特指人的感觉器官和

神经系统方面的先天特点,是人们获得知识、能力的基

础和前提条件;三是广义。素质一词泛指人所具有的生

理、心理、品德、知识、智能等诸方面的综合特征。

新的历史条件下警务执法活动的综合性特征趋向明

显,重大执法活动往往需要整体作战法的深度应用⑤,

合成指挥员必须熟悉各个警种或不同警队的执法流程和

标准,警种或警队指挥员也必须了解合成作战的体系和

②③孟建柱在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 2010、11、719:21:48

⑤关于整体作战法深度应用相关问题的思考 中国

教育科学探究201011

⑥ 会见荣获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

第3篇

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33号)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合政办〔2011〕8号《关于印发2011年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布置的通知》文件的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现将2011年我县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如下:

一、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演讲,1.完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体制。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全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研究制定本部门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并认真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结合自身工作特点。

并加强指导与督促,3.继续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工作。确定撮镇镇、桥头集镇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示范点。不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做法,推动依法行政水平的整体提高。责任单位:县政府法制办,撮镇镇、桥头集镇人民政府)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以及新闻媒体在依法行政工作考核中的重要作用,4.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方法。修改完善《县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考核规范》坚持自查与督查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集中考核与平时掌握相结合、内部考查与社会测评相结合。促进依法行政考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政府法制办)

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5.研究制定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顺序规定。县政府法制办)

结合实际对本部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作出规定并向社会公布。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6.明确界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各部门根据法定权限。

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7.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作出重大决策前。意见采用情况及其理由要以适当形式反馈或公布。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规范听证顺序,8.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听证参与人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听证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对外签订各类协议文本应当交由部门法制机构或法律顾问审查、出具意见书,9.完善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法制机构及法律顾问的作用。并在正式签订后5日内报送县政府法制办备案。政府部门重大涉法事务和需要提请政府审议的重大涉法事务,由县政府法制办统一协调安排政府法律顾问参与研究,提出法律意见。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政府法制办)

10.实行集体研究制度。重大决策要报经县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11.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要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决策机关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12.实行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原则严格追究责任。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监察局,县政府法制办)

扩大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13.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整合优化政府法律顾问资源。建立法律顾问专家人才库,构建政府法律顾问平台。责任单位:县政府法制办)

三、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

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14.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顺序。各类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并经本部门法制机构审查后,由制定机关集体讨论决定。未经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施行。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统一报备。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应当自之日起15日内,15.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县政府有关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向县政府法制办提交备案演讲、规范性文件及说明(包括本部门法制机构审查情况)纸质和电子文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研究处置,并将处置意见报送县政府法制办。县法制办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政府法制办)

于次年1月底前公布本单位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16.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并公布清理结果。县政府有关部门对已公布的本单位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并报县政府法制办备案。对本单位执行的县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拟保留、修改或者废止等清理建议,并于10月底前将清理情况报送县政府法制办。未列入文件目录予以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无效。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政府法制办)

四、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

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17.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结合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探索以委托执法或派驻执法等方式,将有关执法权向扩权强镇的乡镇延伸,破解基层执法难问题。责任单位:扩权强镇试点镇、县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单位:县政府法制办、县发改委)

推动群众公议工作常态化,18.健全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健全对行政处罚权监督制约机制。县本级行政处罚实施主体要根据法定职责和有关法律法规梳理行政处罚依据,进一步规范执法流程和程序。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监察局、县政府法制办)

完善适用规则,19.探索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各类行政裁量权实施主体要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防止执法随意性。责任单位:县农委、住建局、民政局、人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环保局、商务局、卫生局、安监局、质监局、城管局、公安局;牵头单位:县政府法制办)

建立行政审批项目动态清理机制和电子监控系统,20.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梳理确认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促进行政审批公开、便民、高效运行。责任单位:县行政服务中心、县监察局、县政府法制办)

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各部门要建立相关机制,21.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行执法流程网上管理。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责任单位:县政务公开办公室,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五、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形成监督合力。责任单位: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政府法制办)22.加强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切实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和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切实发挥监察、审计机关专门监督的作用。县政府法制、监察、审计等部门要探索创新行政监督工作衔接配合机制。

推广公开听证等多类型的审理方式,23.发挥行政复议监督功能。规范行政复议办案顺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作用,加大行政复议案件和调解力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政府法制办)

指导开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责任单位:县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单位:县司法局)24.发挥行政调解职能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成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委员会。

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政府投资项目、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证机制,25.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深入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评议考核。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监察局、县政务公开办公室)

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牵头单位:县监察局、县政府法制办)26.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顺序实施行政行为的要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奖励。严厉查处利用执法之便损害群众利益和投资发展环境的行为。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第4篇

下面一则案例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本文据此提出了我们的分析思路和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不当之处请斧正。

案情介绍

2013年某月,河南省纤维检验局接到举报,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A服饰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M商标羽绒服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河南省纤维检验局立即做出部署,指派执法人员到A服饰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并抽样送至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经检验,羽绒服充绒量实测值与标识值不相符(标识充绒量186g,实测充绒量114.3g,充绒量偏差:标准值要求≥-5.0%,实测值-38.5%,)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羽绒服标识上显示执行标准:GB/T 14272―2011,技术类别:GB 18401―2010 C类,充绒量:186克,产地:上海,地址:(略),A服饰有限公司监制。经立案调查,A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品牌经营、设计开发、规模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民营企业,M商标是该公司注册并为该公司所有。该公司没有生产车间,工作流程是该公司设计开发样衣,然后委托上海B服装厂加工生产,成品通过物流发往该公司驻郑州仓库进行批发零售。该款不合格羽绒服为该公司于2012年冬季委托上海B服装厂生产,执法人员2月26日从该公司产品出入库软件中提取到该款不合格羽绒服共生产398件,当日在现场清点该款羽绒服共398件,说明该款产品尚未进行销售,无违法所得,货值金额83580.00元。

处理结果

经案审会审议认为,A服饰有限公司的行为违反《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应根据该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规定,经案审会审议,决定对A服饰有限公司给予行政处罚如下:1.没收不合格产品,2.处货值金额50%罚款41790.00元。该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后,未提出听证申请,我局按照程序依法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缴纳了罚款。

案件分析

该案在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焦点:

第一,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

有观点认为:A服饰有限公司没有生产车间,是委托上海的服装加工厂生产的,生产环节不是该公司掌握的,上海的服装加工厂应该对生产环节中出现的产品质量负法律责任,而该加工厂在上海,按照《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规定,该案应移交上海处理。

案审会意见:《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的释义明确:“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违法行为着手地、经过地、实施(发生)地和危害结果发生地。”受处罚的核心要件是违法,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首先,行政处罚是以行为事实的发生为依据的,行政处罚的目的是实现行政管理秩序,通过对违法行为实施制裁,对合法行为予以保护来实现;其次,按行政处罚管辖的属地原则也要求行政处罚的地域管辖,应根据行为发生地来确定。A服饰有限公司注册地和经营地都在郑州,符合属地管理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上海B服装厂是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地,A服饰有限公司仓库是不合格产品的仓储地,并且通过调查已查明,该批产品已按加工合同要求,移交给该公司,所以我局对本案中这一违法行为有管辖权。

还有观点认为:A服饰有限公司在郑州主要从事服装设计研发、批发零售,其仓储产品属流通领域,应移交当地工商部门。案审会认为,仓储属于经营中间环节,判定属于流通领域还是生产领域,要根据公司经营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仓储的产品是公司从其他环节(流通领域或生产领域)采购来的,直接用于销售,产品不体现该公司名称和标识,这样的产品理应是流通领域的范围;如果仓储的产品是该公司从设计研发到产品生产都由该公司完成,并且产品体现了该公司的名称和商标,即可认定是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从本案看,A服饰有限公司从设计研发、委托生产到产品上体现的名称和商标,都证明该案属于生产领域,我们对本案拥有管辖权。

第二,违法主体认定是否准确。

有的观点认为:A服饰有限公司与上海B服装厂签订委托加工合同,提供了标准、样衣和技术要求,在产品质量问题上不存在过错,因此,不应该将该公司认定为违法主体。而上海B服装厂没有按照标准生产,存在过错,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上海B服装厂才是违法主体。

执法人员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1.关于违法主体问题:A服饰有限公司与上海B服装厂是委托与受委托关系, 如果在受委托方处查获其生产完毕但尚未交付给委托方的不合格产品,执法人员认为由受委托方承担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行政责任更具有合理性。因为,一般而言,委托方和受委托方签订的委托加工生产合同中会约定如果受委托方生产的产品经委托方验收不合格,委托方享有要求修理、更换、退货、重做等合同权利,也就是说,受委托方生产的产品,如果尚未经委托方验收并确认为合格,那么受委托方生产的该批产品财产所有权还不能确定为属于委托方所有。在受委托方尚未将该批不合格产品交付委托方便被查获的情况下,质监部门应当考虑到,委托方完全可能在后续的验收加工产品阶段根据《合同法》及委托加工生产合同的规定退换或拒收该批不合格产品。因此,在不合格产品的财产所有权尚处于法律关系不确定的情况下,由受委托方承担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行政责任不仅可以避免民事关系的不确定影响行政办案的进程,还可以保护无过错委托方的合法利益。

第5篇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依法行政,建设透明政府

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满意与否,是行政效能的最高衡量标准。就是说行政行为要体现国家的意志、人民群众的愿望。这就要求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我们通过政府主抓、纪检监察组织牵头落实和负责监督,首先在全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将行政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促使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在政务公开中,各级行政组织对各类行政服务事项全面实行公示,并加以明确和细化,采取政务公开栏、公开大厅、会议、广播、电视、便民手册(办事指南)、电子屏、政务信息网等形式向群众公开。同时,制订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办法》、《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保证政务公开有章可循。为防止有些部门搞半公开和假公开,我们利用明察暗访、组织检查和评议等手段加强考核和监督,由政府办、监察局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季度对政务公开情况开展一次督查,年终总评考核。同时强调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情况作为评优评先、干部任免和年度等次评定的重要依据,并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利的行为严肃查处,追究责任,确保政务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目前,全县的政务公开事项正由少而多,由小到大,并从初期的简单热点问题过渡到权、钱、人等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决策和办理。

在自上而下坚持政务公开的基础上,我们还开辟了由下而上地反映社情民意和群众建言献策的渠道。县纪委、监察局借鉴民主评议行风的做法,把对行政组织“施政透明不透明、服务到位不到位、政府廉洁不廉洁”的评价权和建议权让位于社会各界,多次组织社会评议政府及其部门活动。20__年7月,我县在步行街广场举办了一场现场征询群众意见活动,到场群众1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多份,对全县50多个政府部门和服务行业进行民主评议,共征询群众意见500多条,各单位和行业根据征询到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对每次评议中发现的问题,明确要求当时可以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专题研究,提出对策,积极整改,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代。

(二)提高服务水平,建设高效政府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必须提高政府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按照把__建设成为“政策优、成本低、效率高、服务好”的投资福地要求,我县积极完善监察机构职能,强化执法监察功能,努力提高政府及其部门服务水平。

一是搭建效能监察平台。在20__年便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后更名为行政服务中心),20__年建立了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中心,20__年设立了招投标交易中心,方便了群众办事、规范了行政执法管理。

二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于20__年设立了效能投诉中心(经济110),20__年成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20__年成立了效能监察室,保证了机构场所和人员编制到位。

三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切实加强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牢固树立为第一要务服务的理念,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监察机关的首要任务,努力促进投资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把促进依法行政作为对运用行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对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决纠正违法行政等行为。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和从政行为的监督与制约,保证行政权力依法正确行使。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努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县直机关单位一年开展两次政务环境综合测评工作,对综合测评得分未达标且排名后三名的单位进行通报,主要负责人接受诫勉谈话并在总评大会上作检查;连续2个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负责人“挪位”,对其他班子成员进行相关的组织处理;如果是条管单位的,则在本县境内视为不受欢迎部门,并将测评结果及处理意见局面函告其上级主管部门。坚持严把“备案单”关卡,所有单位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必须持有效能投诉中心开具的“备案单”进入企业进行检查,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做到能合并的检查尽量合并,堵“三乱”源头,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行每季度走访客商企业一次,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工作人员上门到企业进行走访、座谈,发放意见表,了解企业困难,每年收集客商反映问题40条以上,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为客商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投诉案件的查处工作,两年来共办理客商投诉案件30

多件。(三)创设电子监察系统,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我县于20__年3月起,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和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中心两个平台的基础上,探索进行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和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大力支持,成立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安排了75万元建设资金,县纪委监察局负责整个系统开发建设的组织协调。对全县34个政府部门256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认真清理,做到应清尽清、应减尽减,对审批事项从内容、法律依据、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办结时限等方面进行规范,统一了实施标准。共取消审批、收费等事项88项,确定进厅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68项,全部纳入了系统。在试运行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又将梳理出的90个涉及有关收费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纳入系统。

整个系统分为“两个主干系统”,既“网上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与效能评估系统”,实行一套基础平台,多套业务应用,业务相对独立,数据全面整合,审批过程信息化,监察全面电子化的最新信息化管理模式。系统建设主体框架由“三网两库”组成(即互联网、审批局域网和办公业务网、审批项目库和监察数据库)。充分发挥系统“现场监控、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决策辅助”六大功能。形成“各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缩短承诺时间(工作日)项目表”,专门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了《行政许可绩效测评电子监察办法》、《行政许可电子监察预警纠错办法》、《行政许可网上投诉处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各部门积极参与、全力配合,按要求将所属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梳理纳入系统。各单位至少都配备了1名首席代表全权负责本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项目较多的单位抽调了3-5名骨干组成审批小组,进行统一培训。实行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规定审批人员进厅一年内不得更换。系统按照“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的要求,实行“内转外不转”的运行机制,为群众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条龙服务。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效能监察力度,派专人常驻行政服务中心,定期对系统电子监察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窗口审批及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落实公开办事制度工作不力、敷衍应付、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上级指出的问题没有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的,或其它违反公开制度有关纪律规定的,视情节给予单位通报批评或给予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行政告诫等处理。

(四)开展形象测评,建设效能乡镇

我县于20__年初,选择基层站所较多的黎圩镇(由两乡合并而建)开展基层站所效能形象测评试点,实现了效能监察在乡镇基层的延伸。之后总结经验,向全县各乡镇全面铺开,促进了农村基层站所和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范围内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充实评议内容,将共性和个性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办事程序,监督管理;机关作风、行业风气;履行职能,依法行政;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五个方面列为测评的重点,采取“问卷测评、绩效评估及日常考评”相结合,实行百分制计分法,即问卷测评60分、绩效评估20分、日常考评20分。绩效考评分两大项,条管和块管各占10分,领导小组根据各自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和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日常考评采取由乡镇分管领导进行对口督查,对于群众反映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有针对性进行督查点评,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对应扣分。测评一年进行两次,半年测评占40%,年终测评占60%。为增强测评的针对性,把党政办、计生站、财政所、工商所、派出所等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单位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服务部门列为测评对象,方便群众对服务窗口进行有效监督。

二是规范操作流程,体现公平公开。我县坚持做到测评程序由群众监督,测评结果由群众评判,整改效果由群众检验,认真开好问卷测评会。先是建立参评人员资料库,采取抽签的方式从中分类别、按比例产生测评代表,体现了参评人员范围的广泛性和结构的多样性,使测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科学合理。测评前,组织测评代表进行走访调查,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测评时由站所负责人解答参评人员提出的有关问题,再由参评人员当面锣、对面鼓地指出被测评单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是发放测评表,测评表设“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次,采取无记名的方式由参评人员填写,并现场唱票,当场公布测评结果。

三是严格效能考核,扩大测评效果。测评总分在90分以上的为最佳单位;80分以上为达标单位;80分以下为最差单位。综合测评前三名的,由乡镇党委、政府授予“满意单位”奖牌;对排名倒数三位且未满80分的,视为不受欢迎的单位,乡镇党委、政府给予“不满意单位”牌子,并进行通报。在上半年测评中被评为不达标单位的,限期进行整改,如下半年仍被评为不合格单位的,提出有关处理建议,以文件形式函告其上级主管单位和县纪委监察局。20__年,黎圩镇根据测评结果,建议有关部门对被评为“不满意单位”的信用社和派出所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

(五)加强廉政建设,建设廉洁政府

廉政建设是行政效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廉洁,就不可能有效能。

一是规范权力运作,促进公平竞争。针对某些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具有单向性、封闭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县纪委、监察局通过采用集中办公、集中监督管理的模式,既提高了运作的透明度,又强化了各环节各部门的相互监督制约。在规范权力运作上,最典型地体现在招标投标市场的建设上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进行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规范运行、廉洁高效的招标投标市场体系的探索,建立了招投标交易中心,对全县范围内原由各主管部门自行进行交易的工程建设、土地和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药品采购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和服务。规定使用国有资金30万元以上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进入中心进行公开招标,30万元以下的采取邀标的方式在中心进行;制定了招投标市场监督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具体操作规则,建立和完善有形市场公开服务制度和内部运作管理机制,设立办事指南,公开服务程序,制定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和《廉洁自律规定》、《评标专家工作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项目交易登记制度》等;同时推行了招标前预算审计制,招投标信息网上制,并对招投标工作实施财务监督、执法监督和驻场监督,交易的整个过程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最大限度让所有交易置于阳光操作之下,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有效地遏制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二是规范从政行为,防止滥用权力。近年来,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规范,对预防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县纪委、监察局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述职述廉制度,每年都要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单位及其班子成员进行述职述廉政,结果存入个人档案,达不到要求的由有关领导对其进行廉政谈话,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着眼于领导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的“八小时以外”,制订了有关规章制度,出台了“十条禁令”,对包括领导干部及家属接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现金,利用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收受“红包”,赌博等进行监督检查。设立了专门监督小组,开通了监督举报电话,建立了由特邀监督员和县、乡、村三级人员组成的监督队伍,并通过发放公开信、召开家属座谈会、开展“廉内助”评选活动等形式,形成了组织、家庭、社会、舆论全方位的“八小时以外”立体监督网络。除此以外,还从强化权力制衡入手,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在各级行政组织中逐步健全了议事规则,完善了集体讨论制度,建立健全了民主决策程序,并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三是推进财政改革,严格资金监管。在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中,县纪委、监察局牵头组建了会计结算中心,并全面推行了会计委派制度。会计结算中心集各单位所有资金、账户、账务处理等业务和监督、服务、管理等职能于一身,实行“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统一核算”。即会计结算中心统一办理资金结算,在银行开设统一核算账户,集中会计统一核算,单位只设报账会计,由结算中心统一负责各单位的凭证审核、资金结算、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并定期向有关管理部门和核算单位提供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县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还联合组建了财务监督小组,定期不定期开展财务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四是进行集中整治,转变机关作风。针对一些行政执法单位随意行使权力,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想方设法对有关政策变通执行、变味执行以及干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作为不到位等现象,着眼思想教育整顿,提升服务境界。县纪委、监察局立足于思想源头,以促改的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机关干部思想教育整顿主题活动,连续两年在全县范围开展集中整治干部作风活动,重点对干部队伍在履行职责时存在的在大局观念淡薄、精神状态不佳、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激情不够、组织纪律散漫等行为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下发督办单要求整改,使全县干部职工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取得的成效

我县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全县行政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廉政建设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比较实在的工作效果。

1、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呈现“三个增多”势头:一是便民服务制度增多。各单位积极实施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政务公开等制度。企业和群众可以直接登陆政府门户网站查看申请事项的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审批时限,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申报、预审,并且可以查询自己申请事项的办理状况。窗口[:请记住我站域名/]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审批局域网中处理网上申报的事项,同时处理大厅现场受理的事项。整个审批过程的受理、审核、交费、办结、发证五大环节都可以随时进行查询、统计、监督。如黎圩镇派出所在整改工作中实行了思想、领导和措施“三到位”,在警务公开栏设置了“回音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措施和办理结果予以公布,并加大了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社会治安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二是优质服务态度增多。通过实行视频监控、绩效评估,推行挂牌上岗,倡导微笑服务等,审批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得到明显转变,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办事比原来公开透明、心情舒畅,就像到了家里一样。全县各基层站所的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感、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黎圩镇开展了送政策法规进村,送科技知识到组,送致富信息入户,送技术服务到家,送关怀温暖进院的“五送”活动,积极帮助群众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工作,共为群众做好事、实事815件(次),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三是群众支持力量增多。在机关效能监察工作中求真务实,赢得了群众的积极支持,群众配合各单位依法行政的举措日益增多。拓宽了政府职能部门与人民群众互动交流的渠道,成为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和“缓冲器”,有效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

2、政务运行机制进一步简化,机关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企业办证过程也更加快捷高效,企业登记注册,只要申请材料齐全,工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可以办妥营业执照,有的甚至立等可取;许多行政审批项目平均比原时限缩短3-7个工作日,如卫生局的食品卫生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原办结时限为20天,现在一星期左右就能办结发证,办事申请人高兴地称道:“有了‘电子眼’、‘小鬼’躲起来了,我们办事顺气了”。从投入运行至今,系统共受理事项10

213件,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069件,非行政许可事项9144件;已办结事项10000件,待办件67件,材料不合要求退回补办的异常办件146件,办结率达98%以上。3、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落户企业增多。全县共为发展环境作出服务承诺50余项,为客商投资和全民创业创设了“政务绿色通道”。同时,县四套班子领导对效能监察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亲自挂点联系企业,帮助发现和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效能问题。各责任单位的高效工作加快了县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仅20__年,招商实际进资19.57亿元,引进境外资金1348万美元,新增私营企业175家,入园区企业27个,其中5000投入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达14个。

4、事前事中监督途径进一步拓宽,绩效评估更具科学合理。监察部门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审批项目的各个流程环节实行全方位的实时监察,同时系统可以通过视频设备对中心的员工现场办公状况进行相应的监控,也可以将中心的各项业务数据及项目相关的流程,以图形化的方式直观地进行展现。系统可以根据事先定义考评规则自动对各窗口进行打分和排名,为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源头治腐”,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提高了公信力。

三、效能监察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效能监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效果还是不明显,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各种效能监察只是局限于进行阶段性监察,事后监督,难以实现事前、事中的监督,并且大多是针对单位,很少是针对人;工作弹性很大,少数部门单位在执行和操作政策过程中存在重关系、讲私情,自由裁量权肆意扩张,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或作为不到位等问题,比如在收费方面,随意减免规费,甚至有些部门明确具体办事人员、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各自拥有一定比例的减免权力;办事效率、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还不高等等,政务公开力度不大,行政执法权力没有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监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不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难。一些单位及个人对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认识不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部分单位和单位实权人物特别是主要领导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是从他们手中夺“权力”,特别是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上心存疑虑,仍然存在项目审批在“窗口”,办理在单位的现象,造成行政服务中心部分“窗口”变成了证件的收发室、中转站,群众办事“两头跑”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治,方便群众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监察机制不活,开展监督工作形成合力难。各种监督工作职责的不同,并且交叉重叠比较多,独自运行,强调各自工作职权的多,相互配合的少,存在扯皮现象,很难形成相互支持的大监督体系,因而给监督工作增加了难度。一些部门因为纪检监察部门的介入,对原来有监督功能有“撂担子”的现象,认为反正你监察部门都已经参与了,他们的监督是多余的。

3、大胆履职不够,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取得实效难。效能监察工作存在主动出击少、被动监察多,原则监察多、实际监察少,阶段性监察多、全程监察少,事后监察多、事前事中监督少等问题。

4、系统不够健全,开展电子监察严格办事难。电子监察系统依托的行政服务中心这个平台面积太小,不能容纳所有单位事项的进驻,并且系统连接着两个平台,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处。由于政府各部门以及乡镇还未普及办公自动化,无法实现并联审批、网上流转,群众只能在网上进行申报,难以一次性办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办理还有一个过程。

四、继续加强效能监察的几点意见

1、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级领导和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充分认识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县范围特别是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行政审批执法具体工作人员中开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服务的本领。

2、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一是公开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多渠道开辟政务公开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落实,规范招投标交易中心交易,加强对政务公开的考核和监督,将被监察的对象及其监察项目,通过适当途径向社会公开,做到政务公开“常公开、真公开、全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参与机制。在开展工作时吸收有关专家参与,以弥补监察人员对某些监察项目专业知识的欠缺;聘请一批政治素质好,参政热情高,有广泛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无党派人士担任特邀监督员参与各项专项检查、执法监察;发挥民主评议的作用,延伸政风行风评议的内容的范围,巩固评议成果,不仅要评议服务质量、办事效率,而且要评议执法水平、廉政状况等方面情况。三是投诉机制。认真做好行政效能投诉的受理,畅通举报渠道,继续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活动,实行群众署实名有奖举报;设立专门的投诉热线,设立举报信箱,由专人负责,认真受理群众来访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投诉,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的投诉网络体系。四是独立机制。建议充分赋予效能投诉受理机构的“调查权、协调权、建议权、监督权、处理权”和查办案件的职能,使效能投诉机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能机构。五是查处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追究违法违纪者的责任,查处那些敷衍塞责,不按制度办事,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以儆效尤,使接受监督,遵纪守法逐渐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3、进一步创新制度和改进工作方法。行政效能监察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在创新中产生,也必将在创新中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制度设计上要突出系统性和配套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内容上要向三个方面拓展:主体上由行政机关向公共服务领域的事业单位拓展,内容上由偏重实体性向实体性与程序性有机结合,目的上由解决突出问题向建立长效机制拓展。要善于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有机地融入到其他相关工作中去,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与机关作风建设相结合,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源头治理工作相结合等。还要逐步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效能监察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制、一岗双责制的落实,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办法》,把单位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开展联合执法监督,改变行政效能建设只由纪检监察机关单兵作战的局面;让监察部门在对重大事项监察时能主动提前介入,对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进行监督,同时要相对独立地行使权力、查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参与中做好监督,在监督中做好服务,替政府把好关,实现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

第6篇

一、完成了“两豆”市场准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20*年,市政府把实行豆制品、豆芽菜(下称“两豆”)市场准入制度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切实落实市政府的实事项目,确保人民群众的“两豆”食品消费安全,在深入调查、摸清生产和流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局制订了《关于豆制品、豆芽菜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两豆”市场准入的操作程序和规范,确定了环环紧扣的工作步骤,从市场主体到经营户层层落实了“两豆”市场准入的责任制。根据城区农贸市场和县(市)中心农贸市场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市、区商贸主管部门会同市工商、质监等部门切合实际,采取对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了“两豆”市场准入实事项目实施到位。到去年年底,城区153家农贸市场,桐庐、临安等县(市)8家中心农贸市场“两豆”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到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安等县(市)12家中心农贸市场豆制品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到位,豆芽菜市场准入基本实施到位。年终实事项目通过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督查和考核。

二、启动了流通领域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5号)文件精神,为建立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我市流通领域全面实施以猪肉、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在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的情况下,我局会同市工商局深入基层调查,制订了《*市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实施方案》,并经市政府杭政办〔20*〕421号文件转发。《方案》确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操作机制和工作目标,提出了猪肉、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总体要求,规范了流通领域批发环节、零售环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操作流程,并提出实行猪肉、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企业组织管理、实施步骤和监督管理要求。12月17日,我局会同市工商局召开了*市区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会议,对零售环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工作部署,12月20日市区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如期启动。

三、巩固深化“放心肉”工程

20*年度,全市定点屠宰生猪2270*7头,其中市区定点屠宰生猪757672头。*市区及县城以上城市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99%以上,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全年未发生与我市有关的群发性猪肉质量安全事件。

(一)有效开展屠宰厂(场)整合工作。

20*年4月20日,*五丰联合肉类集团有限公司(原*肉厂)屠宰分厂、彭埠定点屠宰场先后移址西兴定点屠宰场,11月底,五和丰盛(德清)定点屠宰场正式运营,*余杭区小洋坝定点屠宰场按时关停,至此*市区基本形成一个公司、南北二个定点屠宰场、二个鲜肉批发交易市场的格局。各区、县(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整合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余杭区压减屠宰场4家,临安市压减2家;桐庐县压减1家。截至目前*市共计压缩生猪定点屠宰场10家,现有屠宰场95家。

(二)进一步加强肉品安全保障措施。

一是依法严厉打击未检猪肉销售等违法行为。针对个别区域未检肉销售情况有所抬头的现象,开展重点区域专项整治活动;做好传统节日和奥运、西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执法检查工作,全面加强日常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农贸市场、超市开展突击检查。1-12月全市组织屠宰执法检查1588次,出动人员11456人次,检查经营户(含屠宰场)55312家次,收缴违法产品7376.81公斤,销毁6636.81公斤;市商贸综合监察中心出动检查2623人次,其中晚上出动796人次,检查屠宰场167家次、各类市场640家次、用肉单位243家次,取缔未检肉销售点62个,查扣未检肉1140.35公斤、销毁917.35公斤。办案2件,行政处罚2000元。处理举报、投诉22次,满意率100%。净化了肉品市场,确保了消费安全。

(二)全面开展肉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屠宰场瘦肉精自检工作。20*年1-12月,全市共抽检44612批次,检验样品103958个,合格103946个,合格率99.99%。其中市区共抽检12002批次,检验样品59179个,抽检比例从去年的5.80%提高到8.16%,检验结果全部合格。

二是继续开展外地进杭冷鲜肉及牛肉抽检工作。20*年以来,我局会同市畜牧兽医总站、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对外地进杭冷鲜肉及*受降屠宰场出场的牛肉进行了4次全面抽检,共抽检肉牛屠宰户37户次,外地进杭冷鲜肉经营企业44家次,抽取样品总计81个批次。抽检结果全部合格。

(三)深入贯彻国务院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为更好地促进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肉品质量,以新修订的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新颁布为契机,组织举办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学习培训班,全市商贸主管部门负责人、屠宰管理执法人员、定点屠宰厂(场)的负责人等共计80余人参加了培训。为提高《条例》宣传效果,我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以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务院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据统计,一个月来全市共制作悬挂横幅258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760份,各类报纸网站电视媒体报道33篇次,宣传效果良好。同时,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重新审核的通知》(杭政办函〔20*〕352号)的有关要求,开展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重新审核工作,并成立*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审核专家组,具体负责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资格审核工作。

(四)强化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

根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以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数据审核工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工作。举办了两期《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培训班,详细解读管理办法中职责要求、工作程序及罚则的等具体内容,把工作要求落实到各屠宰厂(场)。为加强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实时监控,我局积极筹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在线监控系统,该项目已完成招标。

(五)认真做好屠宰信息采集统计工作。

20*年,根据商务部有关生猪屠宰信息采集的要求,确定专人对各区县(市)24家规模企业每月进行信息数据的统计、填写、上报工作,做到及时、准确、真实。为切实做好畜禽屠宰信息统计工作,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完善生猪屠宰量和猪肉等畜禽产品市场销售额的调查统计”这一要求,及时掌握全市生猪等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和肉品市场销售环节的相关信息,为稳定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决策提供依据。

(六)进一步规范定点屠宰厂(场)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屠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登记台帐,促进其规范内部管理,我局集中精力,汇编了《*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管理制度及台帐》样本,并统一制作,下发至全市各个屠宰厂(场)作为范本。

四、扎实推进酒类流通管理工作

贯彻落实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在继续开展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和积极推行酒类流通随附单的基础上,加强散装酒的经营管理,依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规范酒类流通秩序,同时积极筹建酒类流通行业协会。

一是继续开展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市的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工作进展情况良好,截至*年12月底,全市酒类经营者共备案登记21394家,备案登记率达87.30%,占全省备案登记的41.68%,继续居全省前列。

二是积极推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为加快《酒类流通随附单》的推行使用步伐,保证酒类商品从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深入企业了解《随附单》的使用情况,指导企业准确填写、规范台帐记录,督促批发企业主动开具、零售企业主动索取。截至12月底,全市推行使用酒类流通随附单的酒类批发企业已达259家,发售酒类流通随附单4885本,244250份。

三是加强对散装酒的流通管理。为规范散装酒的经营行为,根据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完成对市区各超市、农贸市场销售散装酒的抽检,共抽检20家生产厂家,41个批次样品,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另外,根据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有关散装酒销售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的法规规定,对超市、商场销售散装酒的标识标签进行了统一规范。

四是加大酒类流通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了对酒类流通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重点加强了对随附单的推行使用,共组织检查了酒类批发、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酒吧等各类经营企业243家,对《随附单》执行不到位、索票、索证不全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下达整改通知书5份,5家企业均如期整改。另外还处理投诉举报件2起。

五是积极筹建行业协会,做好了行业协会筹建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全面加强流通领域的蔬菜农残检测工作

20*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蔬菜农残检测工作。2月份与市农业局共同组织对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和部分超市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蔬菜安全状况,拟定了“蔬菜农残每月重点检测品种”指导目录,下发了《关于加强重点品种蔬菜农残检测工作的通知》,指导企业加强对重点品种的检测。为确保流通领域的蔬菜农残检测,落实了50万元的蔬菜农残检测测试卡补贴,我们还加强了日常检测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管。20*年1—12月份,全市140家流通企业蔬菜定性检测并网上共公示检测结果54.68万批次,其中合格54.55万批次,检测合格率达到99.76%,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蔬菜消费安全。

六、继续评审认定*市绿色市场

绿色市场的创建对加强企业基础建设,建立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提升企业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20*年,我市继续开展绿色市场的评审认定工作。全市有5家单位申报并通过了认证机构国家绿色市场的认定。10家申报创建*市绿色市场的单位中有9家被评审认定为*市绿色市场。此外,国家绿色市场认证机构还对进入3年审验期的2家国家级绿色市场进行了复评,市三绿办委托市商贸综合监察中心对进入3年审验期的25家*市绿色市场进行了复评,均顺利通过复评验收。至此,我市国家级绿色市场已达13家,*市绿色市场已达125家,为加强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组织开展了三绿工程广场宣传活动

为积极做好食品安全消费的宣传推广,大力推进“三绿工程”工作,11月1日,在吴山广场组织举办了以“安全消费在身边,绿色消费进万家”为主题的20*年“三绿工程”大型宣传活动。为使本次宣传推广活动富有实效,活动前期周密策划,认真组织实施。精心设计制作了20块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展板,印制了图文并茂的食品安全宣传三折页,制作了精美卡通小宣传品,精选了20家在*具有影响的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食用农产品进行现场优惠展卖。市三工程的主要成员单位市贸易、工商、质监、卫生、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专家现场接受市民咨询。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共为市民发放印有食品安全知识的三折页8000余份,精美卡通小宣传品5000余只,现场优惠展卖的蔬菜、猪肉、豆制品、禽蛋、卤味、腌腊制品、放心粮油、速冻食品等农产品达300余个品种,市工商部门提供的食品检测车还免费为市民进行了蔬菜农残检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9年,我市的“三绿工程”工作要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主线,以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抓手,以全面实行蔬菜、猪肉等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努力构建我市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一、全面实施以猪肉、蔬菜为重点的流通领域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深入贯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5号)、《*市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实施方案》(杭政办函〔20*〕421号)和《*市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细化操作方案》,加强和完善*市区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

一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责任体系,实行问责制度。各有关城区商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的有效组织,指导辖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建立和完善以总经理负总责,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承担日常监管责任,具体职责分解落实到管理人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把蔬菜、猪肉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贯穿到农产品流通的全过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要明确对责任人的问责。

二是实施鲜活农产品市场准入和经营过程出票与索票的规范化、程序化操作。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总体按照《*市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实施方案》的规范操作程序执行。在猪肉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基本到位的情况下,要着重加强蔬菜流通的追溯管理。各有关城区商贸易主管部门要指导辖区的蔬菜批发市场及其经营者与*市区农贸市场、超市经营者交易蔬菜要严格执行“供货出票,货票随行”的农产品追溯管理操作规范。蔬菜批发市场在前期运行的基础上,要稳定操作模式,切实把住“经营者主动出票和出门查票”的关键环节;农贸市场、超市等零售单位要切实把住“进场查票、验票”的关口,并做好台帐记录,确保批发与零售的榫接。农贸市场经营者、超市对猪肉、蔬菜分销餐饮企业和团体伙食单位也要按照规定出具规范的分销凭据,并做好相应台帐,确保流通环节的鲜活农产品能实现质量安全快捷、有效的追溯管理。

三是建立考评和考核机制。根据市政府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对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的考核要求,市区对流通环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的蔬菜、猪肉等重点农产品市场准入和索证索票管理将提出考核要求,各有关城区商贸主管部门要相应建立考核机制,对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做得好的企业要进行表扬,执行不到位的要通报批评。

四是启动追溯,依法处罚。对政府执法抽检和专业检测机构定量检测不合格的蔬菜、猪肉进行销毁并实施追溯。蔬菜农残检测超标,对规范提供票据和索取票据的可依法追溯源头;对零售没有索取票据的依法处罚和曝光;因市场主办方原因导致追溯线索中断的,追究市场主办方责任。

五是加强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配合,合力一致,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各城区商贸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工商、质监、卫生、农业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大对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的力度。要建立列会制度,掌握情况,把握进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稳步推进农产品的追溯管理工作。对确定的城区示范单位要重点加强工作的直接指导,以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问题突出的企业要落实重点监管和督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如期推进并全面实施到位。

二、深入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进一步深化放心肉工程

2009年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规章,进一步强化我市放心肉工程。

一是做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重新审核工作。我市已对各区、县(市)上报的9家定点屠宰场在会审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审核,今年要继续做好对乡镇定点屠宰场的重新审核工作。对既符合《条例》规定条件又符合省政府设置规划的,报市政府授牌发证。对虽符合省政府设置规划但不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好督促指导工作,确保按时整改到位;对既不符合《条例》规定条件又不符合省政府设置规划的屠宰场,提出整合或限期关停意见并做好督促实施。

二是加快定点屠宰场的布局调整和提升改造工作。根据《条例》规定和省政府下发的《浙江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要求,结合各区、县(市)的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出台《*市生猪定点屠宰场规划布局实施意见》,以加快我市生猪定点屠宰场布局规划调整步伐,促进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整合、改造、提升工作。通过规整屠宰企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肉品品质,保障城市的供应。

三是制定《*市小型屠宰场点布局规划》。我市小型屠宰场点设置实行“合理布局、满足消费、总量控制”的原则。根据《浙江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小型屠宰场点的设置由市级人民政府进行布局规划并组织实施”的精神,各区、县(市)要抓紧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提出辖区小型屠宰场点的设置数量及具体布局,经市有关部门综合评定后制定出台《*市小型屠宰场点设置规划》,确保边远地区居民吃上放心肉。

四是加快屠宰场等级评定工作。根据商务部《关于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大对屠宰企业基础设施设备的提升改造指导工作,加快屠宰场等级评定工作的开展。

五是完成屠宰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在线监控系统的搭建。通过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在线监控,有效提高屠宰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六是加强外地进杭冷鲜肉的市场准入管理。按照《条例》规定对原已设立的定点屠宰厂(场)进行重新审核授牌发证的要求,对目前在杭销售或有意向进杭销售外地企业的屠宰资质开展重新认定,对在《条例》规定期限内未能取得授牌及屠宰许可证件的屠宰生产企业,其屠宰生产的猪肉不得进杭销售。对进杭销售的外地猪肉经营企业实行市场准入管理,签订《肉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要求出具完整证照票据,建立规范台帐记录,能实现有效追根溯源。加强肉品质量安全监管,定期例行抽检,确保进杭销售猪肉的质量安全。

七是开展“屠宰质量管理年”活动。一要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编制《定点屠宰场管理手册》,引导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进行屠宰,严把屠宰质量、禁用药物检测、肉品品质检验及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关;二要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的监督检查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对定点屠宰场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定点屠宰场因管理不善、不按有关规定进行屠宰、禁用药物检测、肉品品质检验以及病害猪无害化处理,以致严重影响肉品质量、危害消费者正当权益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三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排点地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未检肉交易等违法行为,杜绝“注水肉,病害肉”上市,确保消费者猪肉食用安全。

三、继续抓好酒类流通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市民饮酒安全

最近,商务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市要深入贯彻《通知》要求,加强酒类流通基础工作,继续做好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工作,加快《酒类流通随附单》的推行使用,规范散装酒的销售管理,加大酒类流通的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市民喝上放心酒。

一是加强酒类流通基础工作。随着旧城改造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酒类流通经营企业的关停和新开业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前期掌握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各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酒类流通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准确掌握酒类流通行业的企业数量、规模及经营状况,指导企业规范经营。

二是加快《酒类流通随附单》的推行使用。我市《酒类流通随附单》已在全市推开使用,但进展不平衡。各商务主管部门要深入企业,加强工作指导,加快推行《随附单》使用的步伐,以保证酒类商品从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同时,要按照《随附单》的申领发放程序,做好《随附单》的发售管理工作,并每月统计上报《随附单》的发售情况。

三是规范散装酒的销售管理。对散装酒经营者一定要及时办理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并在固定的地点贴标销售,严禁流动销售散装酒。散装酒开启后分装的容器要标注出原散装酒标识标签包装上的所有信息,并标明开启后的有效销售期。散装酒的盛装容器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的有关要求。

四是加大酒类流通的执法检查力度。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酒类流通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对没有履行备案登记手续、未执行随附单溯源制度、未定点贴标销售散装酒等行为将根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责任追究并进行处罚。

五是组建酒类流通行业协会。今年要完成*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巩固、深化“两豆”市场准入管理,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

巩固去年“两豆”市场准入实事项目成果,继续实行“两豆”市场准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确保流通领域的“两豆”商品,来源渠道正宗,能追根溯源。在此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延伸对城区新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县(市)中心以下农贸市场“两豆”市场准入的具体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深入“两豆”市场准入管理,巩固阵地,扩大成果。

五、加强超市食品安全工作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

根据政协委员的多个提案和社会有关方面集中反映超市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及建议,各区、县(市)要从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职权和职责;加强制度和流程建设,实施食品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操作;建立管理规范,加强对加盟、联营、招商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落实企业自检制度,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检测;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引导消费,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加强对超市食品安全工作的行业指导和管理,强化超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真正赢得消费者心目中安全放心的消费场所。

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高效作用

我市食品安全管理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今年要继续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推动食品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

一要充分发挥商贸网(三绿工程网)信息平台作用,认真做好三绿工程及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管理、监控等方面的工作。各商贸主管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做好本地三绿工程信息的收集、报送工作,及时反映三绿工程管理工作动态,加强三绿工程工作交流,推动三绿工程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