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9:35
导语:在防灾减灾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建构主义理论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对学生的整体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程序设计课程是对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具有相当的逻辑性,学好程序设计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由于各类程序语言均存在着概念抽象、语法繁多、数据结构复杂等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再生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出有助于学生长久发展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意义的灌输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而是自己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包含着两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方法和支架式教学方法。
(一)抛锚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抛锚式教学方法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示例:冒泡排序法的教学设计。排序是处理数据时常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会涉及到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经典的排序,其基本思路为: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并重复以上过程。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演示实际社会中某项比赛所采用循环赛的过程。模拟5个人参赛代表5个数,先从第5个人与第4个人开始第一场比赛,比赛后的胜者(即是二个数比较后较小的数)交换到前面,再与第3个人比赛,依此类推,直到最后胜者(第一名即最小数)交换到第一个位置为止;再对剩下的4个人重复上述比赛过程,直至所有人的名次排好为止。
2、确定问题。对上述实例进行讲解,详细阐述冒泡排序的含义和规则,提出问题:写出5个数的冒泡排序程序代码。在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要对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点加以讲解,本例中需用用到数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等知识点。
3、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某些线索,如每轮指定一个位置的数,依次和后方的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中发现指定的数字较大,则交换位置,并且每轮比较的次数递减一。
4、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出算法流程图,并确定如何用循环和分支程序结构实现算法,最后编写代码。
5、效果评价。可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解决另外一种排序方法,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来评定教学效果。
(二)支架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所必需的,为此,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方法由确定主题、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示例:方法调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重要的知识点,其概念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方法是函数和过程的统称,近似于数学中函数的含义。通过支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方法的含义与调用过程。
1、确定主题。首先对数学中函数的含义进行讲解,尤其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理解。从而引申出方法中实参、形参、传值、传址等概念。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演示数学函数的一般求解过程,例如假设x等于5,则f(5)=5+1;另外,演示程序实现方法的功能,其过程如下:
子过程:
Sub f(byval x,byref y)
x=x+1
y=y+1
End sub
主函数:
Sub main()
Dim a=0
Dim b=0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f(a,b)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End sub
3、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上述两种求解过程,独立探索数学函数中自变量、因变量与程序方法中实参、形参的关系,独立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并分析传值和传地址之间会产生的结果差异,拓展思考方法。
4、合作学习。在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讨论,并用图文等手段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最终完成实参、形参、值或址的传递等概念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通过对题目的理解,画出流程图,解释出方法调用的相关概念和调用过程,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
三、教学过程的控制设计
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并且教学评价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职责划分。表1为各个教学环节中职责的具体划分。(表1)
四、总结
程序设计课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还要精选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以情境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学,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对于以上方法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应用,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还有待改进,每个教育者都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玲玲,尹观海.基于建构主义的“复杂学习”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12.
[2]李咚.建构主义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8.
关键词:仿真技术;实践教学;森林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83-02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包括林木种苗繁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主伐更新等技术内容[1,2]。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延伸和验证,更具有直观性,在提高学生吸收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增强操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如何将新的教学手段与这门传统课程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提高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效果是当务之急。虚拟仿真实验将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教学、数据库结合起来,实现人机交互,能够实现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能达到或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随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各种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必将对传统的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产生深刻的影响[4]。
一、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建设提出的背景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环节。森林培育学包括良种壮苗培育、造林、林分抚育、主伐更新等内容,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实践性、区域性和学科前沿性,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重点课程。由于森林培育过程周期长、工序复杂,有些实验因存在危险性而难以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理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需求不同步,使得学生不能全程参与和体验生产实践技术与效果,而静态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和片断化的实验实习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惰性,造成思维能力下降。现代林业的整体发展,森林培育规模和质量的提高,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生产基地的布局和项目管理的运行等所提供的经验没有完全充实到森林培育的教学去,也限制了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将森林营造与培育过程置于直观、生动、形象的生产实践场景中,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吻合,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性,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思考如何利用森林培育技术提高森林生产力,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
1.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块设计。森林培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强的课程,涉及与林木生长相关的基础理论及林分经营的专业课程,同时又需要应用3S技术以解决营林设计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时,根据林木的生长发育阶段及相应的技术要点,设置了三个模块的仿真实验,见表1。
2.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虚拟仿真实验。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在林木良种化和无性系化的基础上,林木育苗已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包括组培育苗和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该部分对于学生学习现代化育苗生产作业方式、掌握规模化组织苗木生产和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育苗技术繁锁、培育时间长,学生难以完成整个苗木培育过程的实验,往往不能理解或掌握育苗关键技术。通过模拟林木组织培养以及容器育苗等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系统地掌握工厂化育苗的全过程。
3.人工林造林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人工林造林技术包括造林规划设计、林地清理、整地、种植点配置、施基肥、密度设置、栽植等环节,这是人工林高产栽培的首要部分。在课程授课中讲解了造林技术,并进行了部分环节的操作,但由于造林技术环节跨越冬季、春季以至夏季三个季节,生产时间长,个别工序与理论教学时间不能匹配,且涉及范围广、技术内容多、实习成本高等因素,使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和感知工程造林的环境与技术要求,不能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桉树、杉木、马尾松作为培育对象,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人工林造林各个环节进行模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4.人工林抚育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加强人工林的抚育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及时调控林木的生长发育,是保证桉树成活、成材的关键。一般在造林后的三年内需要进行林分抚育,主要包括除草、施肥、修枝、间伐等技术。各技术环节所实施的季节不同,而且林木资源消耗大、技术复杂、成本高,在有限的学习周期内,无法全程参与、跟踪和感知林分抚育的实施及效果,并且除草剂的使用涉及用药危险性和林分安全性的问题,这些因素学生实训实验受到限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人机互动、场景重现的方式,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体验和掌握人工林抚育各个环节过程。
三、森林培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功能与效果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是丰富森林培育实践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条件下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服务社会和校企协同创新能力。
1.改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人机交互进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真实体验实验过程,将枯燥的学习过程游戏化,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师生互动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平台进行交流,在节约教学资源与教学师资的情况下,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2.预习实验和复习实验的功能。传统实验实践教学中,学生跟着设定好的实验步骤做,缺乏主观能动性,而纯文字的预习理解加大了预习的难度。森林培育学中的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部分,虽然在课堂上教师系统地介绍了工厂化育苗的流程,但没有实际场景的情况下,学生仍不能掌握好育苗技术。如果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文字的同时,在电脑上操作虚拟仿真实验,对林木组织培养以及容器育苗技术环节进行模拟操作,再通过虚实结合,学生可以在理论授课及实践活动之前或之后,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林木育苗技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动手能力。虚拟仿真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理清实验步骤、理解实验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3.可进行周期长、危险性高、成本高的实验。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透过现象看本质,能直观地进行无法全程参与的实验或实践活动,例如人工林造林和人工林抚育技术仿真实验,通过模拟操作造林技术工序、林分抚育措施,并可进行演示和重复操作,对林分抚育后林木生长的动态监测与数据分析,达到身临其境的模拟效果。此实验解决了因抚育周期长、成本高而无法开设相关实验实习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深刻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同时也节约了实践教学的成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5]。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的潜能,是现代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在教学中,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与学生动手操作的真实实验相结合,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化运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卓越农林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勇,宋廷茂,翟明普,等.用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J].林业科学,2008,44(7):1-5.
[2]刘勇,李国雷,吕瑞恒,等.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64-68.
[3]杨梅,黄宝灵,潘晓芳,等.对森林培育实验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178-179.
关键词:MOOCs 教学模式 方剂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92-02
一、MOOCs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MOOCs是近两年兴起的大规模开放网络在线课程,具有开放性、碎片化和生成性等特点,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大学课堂教学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转变。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既可以通过基于网络的课堂进行教,又可以课后完成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答疑等教学活动。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课后可以自主在线学习、在线做作业、讨论协作、在线答疑等学习活动。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各地、各个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给各界自由学习。因此这种模式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MOOCs教学模式在方剂学课程建设的具体运用
我校开设方剂学课程历史悠久,针对目前在对方剂学的认识和应用上所存在的误区、盲区,MOOCs课程建设主要通过对方剂学的主要内容前后梳理,总结归纳,着重于从概念上、理念上正确认识的重要性,在具体药物及方剂的讲解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处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既必须遵循方剂学的教学规律,又必须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为此,方剂学微课程的创建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MOOCs教学方剂学内容设置规划
为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故通过将方剂学分为六大微课程模块:第一模块,方剂的概念与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从中医治疗疾病的流程――理法方药引入方剂的概念、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从中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引入方剂的作用原理,重点介绍方剂的组成、功用与配伍理论。第二模块,方剂的分类和代表性常用方剂。通过介绍方剂的分类,展示方剂的多样性、有效性和广泛性;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对同类方剂及治疗同一病证的方剂作一归纳和介绍,构建学生横纵学习方剂学的框架。第三模块。常用中成药:对历来临床有确切疗效,临床常用的经方、成方予以介绍。包括成方的种类、适用范围及配伍原理、应用原则。第四模块。药食两用方:从药食同源的理论引入药食两用方的概念、种类、范围、适用范围及配伍形式、应用原则。第五模块,安全合理处方。针对当前社会上对中药认识的误区,特别是在有关中药应用的安全性认识上所存在的错误,将以具体实例从组方配伍、用量用法、病证禁忌等方面,强调医患配合在确保处方既有效又安全上的重要性。第六模块,临证考察。选择门诊中的部分真实病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给予处方,并要说明处方配伍理由。每一部分都包括简介、要求、练习题与测试题。每一模块的内容分2至4节课,供学生网上学习与自测。
方剂学MOOCs教学模式的的具体教学过程为:(1)课堂教学前,进行课程录像,通过班级QQ群将教学视频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视频过程中或视频结束后可随时通过QQ群针对教师讲解内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可随时提出视频过程中的困惑;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困惑和疑问进行解答;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每首方剂及其关内容进行补充、讨论。(2)课堂教学时,老师一方面进一步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自主讲解。(3)课堂教学后,开展方剂学课程理论外的临床实践,将真实的病案呈现给学生,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
(二)MOOCs教学应用与考核
方剂学混合式课程建设教学形式有网络教学、面授直播、面授讨论与教学实践四部分。其中,主讲教师负责具体教学点的面授工作,助教负责网络联络、答疑、通知、交流、管理等工作。平时每天上网检查学习进度与学习状况,定期召开教学团队会议,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要求及时提出解决方法。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的视频学习、练习、自测,面授出勤与讨论,教学实践活动等几部分组成。
三、根据中医院校课程类型,选择适宜的分层混合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笔者认为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依据课程的类型而有所不同。MOOCs教学模式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地课堂中进行,而是应该结合在线课程,互补进行,当然基于不同类型的课程,混合的程度会有所侧重。笔者根据我教研室所承担的课程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分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论述。
专业课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核心课程,它强调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关键。具体来看,专业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符合社会职业规格和质量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框架结构;要求同学、老师进行积极交流,并就课程内容进行知识搜集,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和结构,并且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将专业课教学模式模型设计的特点归结为“课堂为主,线上为辅”。强调课堂中教师的系统讲授和课堂组织管理,强调通过记忆和练习达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强化和掌握。首先,课前,学生主动地进行预习,并就老师下节课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学习和知识查阅;课后,主动地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选修课不同于专业课,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师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进行选课和修课,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的灵活性,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需要。同时可以确保学生在专业课程系统性与完整性学习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领域,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选修课的独特性质,决定了该课程教学模式是通过“在线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来实现的。强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课,根据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协作学习而实现知识意义建构,而教师只是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
实践课是检验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是检查和检验学生理论课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一门课程。根据此类课程的特点,将实践课教学模式模型设计的特点归结为“线上线下相结合”。例如方剂学实验课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然后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可以在线上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促进其掌握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地理课堂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主阵地,但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困惑:为什么教师和学生都花了那么多时间,而效果却不好?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能使整个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学生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浓厚的兴趣。为达到此目的,在教学中,可选择适当的地理诗歌、地理散文、地理故事、地理谜语、时事地理等进行教学,如学习“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时,设问为何会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忧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学习“天气系统”时,提出为什么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学生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
2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例如在进行“大气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先在屏幕上显示地球,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屏幕前。然后闪动0°线(赤道)、30°纬线、0°纬线以及南北极点,进而分步骤显示单圈环流、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这样使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清晰、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加深学生对大气环流形成的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结合身边现象进行教学,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动力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经验与生活环境,更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地理课程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比如在学习“大气的保温作用”时,可以提出问题:“人造烟雾防止农作物冻害的地理原理是什么?”学习“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时,可以提出“为什么交通警示灯呈红色,汽车尾部呈红灯?”还有根据冬夏季的作息时间表来体验“随季节的不同,各地昼夜长短也不同”,“太阳光照进教室距离的远近”说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节变化的地理现象等。对于这样的教材资源,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可以真正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从而乐于接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了解学情,分层要求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在课堂中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乃至有效地消化知识和运用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在吃透、研究教学内容的同时,了解学生的经验储备,能力水平,兼顾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掌握学生学习地理问题的支撑点,寻找学生学习地理问题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链”或“知识网”。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知识逻辑的同时,在教学设计上更需要分析学生群体、个体的特点,采取分层要求的策略。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个别谈话、开座谈会、填表统计、课堂提问、作业练习、单元测验等等形式。
5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构建以学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高中地理“地质灾害――地震”的课堂教学,可以有多种设计和教学行为方式。一种是按照教材文字编排,讲解地震的成因和类型,用事例法或多媒体展示地震灾害的破坏程度。讲述教材中的防灾措施,教师采用的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学生最后记住的是应对地震灾害要加强预报,建立预警机制,制定防灾措施等书面文字;另一种方式是发动学生分组搜集地震的资料,包括板块构造运动,地震的震级,烈度,震中,震源,震中距等概念的图片信息,以及世界著名的大地震史实和世界多地震国家的防灾救灾措施等材料,让学生通过讨论、对话、模拟地震发生现场等探究行为,发现、认识地震的成因及危害。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地学习到了基本的防灾、避灾、减灾的具体措施,并认识到灾害的无情,生命的宝贵,从而树立起“珍爱生命,善待他人”的态度和情感。教师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了学习并获取了知识,获取了生存、发展能力。
6 坚持不断地教学反思
[关键词] 灾害护理; 灾害护理学; 护理本科; 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12-01
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灾难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开展灾难医学和灾难护理教育,可以培养专业的医疗救援人员,减少死亡和伤残,降低灾害对社会的危害。
1 进行灾害护理学教育的必要性 在日本、美国等国家,灾害护理学已受到高度的重视,已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而国内目前尚未开展较为系统的灾害护理学研究与教育。不论在我国发生的历次灾害事件救援,还是国际突发灾难救援中,护士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是由于灾害护理研究的滞后,护士在参与大规模伤亡事件的救援时,明显表现出对大量伤病员的急救管理、疏散及护理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只有通过发展灾害护理学这个学科分支并建设此课程,才能达到提高护理人员备灾、应灾知识与技能的目的[2]。灾难救援与平时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工作原则和工作内容有明显不同,仅仅依靠常规护理教育来提高灾难护理能力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有必要开发和推广专门的灾难护理课程,以提高护士在参与灾难救援时的应对能力和服务水平[3]。国内许多学者均已认识到,开展灾难护理教育对于提高和普及护理人员的灾难护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4]。
2 在护理本科中开设《灾害护理学》的必要性和现状 国内姚卫光等对医学生和医护人员的灾难医学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灾难相关知识掌握明显不足,提示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在此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5]。在灾难发生越来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护理教育应将提高护生防灾意识,培养护生具备一定的灾害救援知识作为培养目标之一。
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日本开始认识到灾害护理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将灾害护理学设置到教学计划当中,并进行了灾害护理的基础教育到继续教育教学大纲的系统性开发和研究[6]。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 美国灾难护理学快速发展, 到2003年,几乎所有护理教育层次均开设了灾难护理相关内容的教学。在我国,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灾害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开始进入护理教学改革的议程[7],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和教材及对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规划不完善等原因,虽有些护理院系在本科生中开设了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但极少有护理院系将灾害护理学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正式开设[8]。灾害护理学在护理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亟待加强,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7-8]。
3 在护理本科中开设灾害护理学的课程设计
3.1 教学目的与学科地位 通过灾害护理学的学习,可以使护理本科生了解灾害护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熟悉各类灾害救助的组织及特点,掌握灾害常见疾病的急救与护理技术,掌握受灾人群的常见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技术,掌握灾后常见环境灾害与防护及人群卫生防疫。课程教学以理论和技能培训并重,使护生具有初步的备灾和应灾能力。
学习灾害护理学,必须具备有医学基础、护理基础、急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等学科知识,还必须有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的储备。与临床护理学科主要面对的是患者个体不同,因灾害的发生有其突发性、群体性,灾害护理也就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两大特征,灾害护理学是护理理念、护理技术在突发事件中的群体里的综合应用,这决定了灾害护理学较高的学科地位。灾害护理学的开设在大三下学期、实习之前进行比较合适。
3.2 教学内容 美国Marguerite T等提出,应基于健康保健人员参与灾难救援时的胜任力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但目前尚无具有普适性的灾难护理胜任力模型来指导教育内容的构建。美国Wisniewski R等提出,8个基本内容应纳入灾难护理教育,即伤员分类和现场急救、生物所致疾病爆发的症状检测、重要资源的评估、事件干预指挥系统、检疫和洗消、现场心理援助、流行病学知识、临床决策和沟通交流。
在护理本科中开设灾害护理学,在内容安排上要注意整体性和科学性,也要注意与急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和精神科护理学等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融合,并避免重复。如急救护理学应侧重于危急重症疾病的急救护理,心肺脑复苏、气管插管、急症给药护理等紧急救护技术等应作为重点。灾害护理学中应侧重检伤分类、在紧急救护站的处理、与其他救灾体系的沟通与协调、灾后人群的卫生防疫等;另外,从防灾大于应灾和灾后重建、将灾害防患于未然的角度,防灾意识及相关的知识与技术的内容也应该当成一个重点。相当多的护生毕业后从事社区护理,具备防灾知识才能在社区对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的教育,增强社区的防灾能力。
另外,心理评估和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是护理心理学、精神科护理学和灾害护理学的交叉内容。在护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可以侧重讲解心理评估的各种方式(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各种量表如智力测验、人格量表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等的运用;精神科护理学可以侧重讲解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干预和护理措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干预和护理措施等;在灾害护理学中,可以侧重讲解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Zung自评抑郁量表的运用,受灾群众的心理评估方法,受灾人群常见的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心理评估、干预和护理措施。
3.3 师资安排 目前灾害护理学的专业师资较为缺乏,具备合格的师资是组织教学的前提。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来培养师资。可以组织具有灾难现场救护经验的专家来校教学和讲学,也可以磷选有临床急救护理经验的教师外出学习。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护理学术团体进行了灾害护理师资的培训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灾害护理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进行远程师资培训。
3.4 教学方法 美国灾害护理学的教学在校内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使用了以学生为中心、自我导向和同伴分享的教学策略,如自主学习、研讨会、野外实习、模拟演练等方法[3]。这些可以作为我国开展灾害护理基础教育方法的借鉴。教学上要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教学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小组教学,可以采用PBL的教学法,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9],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上,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利用急救护理实验室、心理护理实验室等进行实验教学。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省市级灾害医学救援教研基地,可以模拟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投毒等社会安全问题、车祸等事故,让高年级医学生、护生配合进行多方面的演练,如灾害识别、灾害医疗急救和护理、模拟搬运伤病员、与运输消防等救援力量的沟通协调等,这能从应急能力、评估能力、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锻炼护生。
参考文献
[1] 张清.我国灾害护理学及灾害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09,23(4):923-924.
[2] 侯晓红,臧渝梨,娄凤兰.《灾害护理学》的教学设计[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00-601.
[3] 张静,姜安丽.灾难护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592-594.
[4] 尹惠茹.我国灾难护理教育现状及展望[J].吉林医学,2010,31(14):2008-2009.
[5] 姚卫光,艾福志.医护人员灾难医学知识调查及对策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学,2006,17(1):33-34.
[6] 山本ぁぃ子.谢红(译).日本的灾害护理教育[J].中国护理管理,2009,9(5):19-20.
[7] 王磊,成翼娟,陈姗姗等.灾害护理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56-457.
关键词:综合实践基地;德育新体系;场馆课程建设;课程评价
一、建立“面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实践、开放多元”德育新体系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为导向,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能主动地适应社会,推动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二、以“场馆、课程建设”和“培育发展性教师队伍”为两翼作保障
综合实践基地力争做到“课程场馆化,场馆课程化”。场馆是实践基地课程开发的条件,是基地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础。综合实践基地教育场馆的设计建设要一切从基地教育目标和主题教育需要出发,围绕教育目标和主题,以一种动静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将中小学生的参观活动过程变成一个在体验参与中发现和思考的双向传播的发现学习过程。综合实践基地本着“基础+特色”的思路,从社会生活实践、生命教育实践、文化生活实践、科学技术实践四个领域22个子项目进行场馆(场所)建设:特色文化项目上拟建丝绸之路文化馆、兰州黄河文化馆;专题教育中心项目拟建国防教育馆、法制教育馆、生命教育馆、防灾减灾科普馆;科技教育中心项目上拟建机械手工制作馆、创新思维教室、三模一建竞技馆、创意机器人教室、综合职业体验馆、环保生态馆、趣味科学教室、现代信息技术教室;室外拓展中心项目上拟建军事训练、体能拓展、心理品质拓展训练、定向越野场所;农业科技中心项目上拟建现代化农业种植、传统农耕、体验农田、未来家居农业场所。
场馆规划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寓教于乐、注重实践、多感官参与的活动方式。场馆的展示和教育活动力求活泼、多元,营造生动活泼、参与性高的活动气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耳听、眼看、手动、心动”,通过多感官接触赋予学生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场馆教育项目;活动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互动的、社会化的学习。实践基地不仅重视互动式、体验式场馆建设,还要重视研究学生在场馆活动中认知与经验形成的方式。合理引入信息化、电脑化、科技化的教育媒介。
引导教师转型、转岗,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一专多能,打破学科界限,努力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建立发展取向的教师发展机制,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引领教师的“教育人生”,激励教师成就感,以课题研究带动并提升教育质量。发展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建立课程意识、质量意识。突破学科能力培养难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从领域、模块、项目三个层面去设计课程新体系
课程设计从社会生活实践、生命教育实践、文化生活实践、科学技术实践4个领域,社会参与、社会体验、社会探究、生命科学、生命安全、生命价值、法制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技术学习、设计学习、应用学习12个模块建构课程新体系,做到课程领域化、领域模块化、模块项目化,各领域下设若干模块和项目,充分体现实践基地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综合实践基地的课程应该是体验的课程,活动的课程,动态的课程,尽量避免看的课程、听的课程、参观的课程。校内资源是有限的,课程开发注重校外资源的挖掘、利用,同时课程开发结合兰州实际和时代背景,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新思路,彰显地方特色课程开发,本着“基础性+前瞻性”的思路,分期进行,留有余地,逐步开发,不断更新,不断体现基地建设的自主更新机制,努力实现“立德树人、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实践育人”的综合实践基地核心课程价值追求。
四、课程开发的评价
(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东山小学 553100)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渐健全的成长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健全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笔者认为,法制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高层表现,做好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对上好小学品德课以及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语文学科教学出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进行探究,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法制教育
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如何让人们知法懂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而教育是普法过程的必经途径,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德育是育人之本,而德育的再一步上升便成了法制。据报道,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低龄化逐渐成上升趋势。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一理念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能不能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第一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及其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但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以人为本,跳出教材,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注重发现和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将法制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健全,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总之,让孩子们知法、懂法、守法,已成为教育改革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呢??
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渗透法制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学科,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具有不可抹灭的作用,简单举个例子,小学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就是通过写地球的美丽壮观、渺小、自然资源的有限,但人类却贪婪地开采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等,给地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资源枯竭的灾难,可人类目前又无法移居到其它星球上去生活,只有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进行了教育,更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延伸,及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制定像“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抓住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是喧宾夺主,而是顺其自然,一气呵成之事。只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牛头不对马嘴,生搬硬套,同时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材解读要透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譬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仅仅要从思想上热爱文物,热爱文化遗产,而且要自觉地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卫士;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可通过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的防震防灾、自救互救的意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泉水》,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的行为……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积极思考,多方联系,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展示出一气呵成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适时渗透?
在渗透法制教育中,一定要抓到最适当的渗透点,不能因为了渗透法制教育而影响课堂的连贯性,系统性。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本来是精彩而有条有理的,但由于不顾课堂内容,不顾课堂时机,一定要将法制教育加进去,这样反而可能会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在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最终做到两全其美。?
二、以语文课外活动为载体丰富法制教育形式?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科是学生的母语,因此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以促进普法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开展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经。比如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另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主题设计一次手抄报,出一期黑板报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法治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当教师要讲师德,当医生讲医德,做艺人讲艺德,当然法制教育也必须讲法制道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
三、把握适度原则渗透法制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一定要注重适量。过多,过深,会把语文课变成法制讲座,失去语文课堂的精髓;过少,过浅,又会导致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度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差异等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四、注重法制教育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一再强调,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效,但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个人成长经历、接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同,有很大一部分课文内容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不够符合实际,课堂中如果不进行迁移的话,孩子们便会认为这样的东西对们没有学习的必要,或者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也比较枯燥无味。比如,在上小学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这课时,教师只是单调的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保护好故宫等文物,这样的话,我们农村孩子就会认为我们离北京这么远,如何谈得上去保护啊,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课堂显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进行一下由远到近的迁移,告之孩子们,玉皇阁、凤山寺等也是文物,同学们也一定要保护好它们,不能……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更有效。?
总之,学生就像是等待雕刻的模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上途径和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只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不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而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探索,挖掘身边的素材,尤其是体现学生知识经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