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时间:2023-09-12 17:09:36

导语: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 区域经济 专业服务能力

[作者简介]刘昌亮(1980- ),男,广西柳州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技术教育;凌艺春(1964- ),男,广西百色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杨铨(1981- ),男,广西来宾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12-02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实用型技术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很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随着国家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和区域提出了振兴产业的计划,产业振兴对高职专业的需求逐渐成为焦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调整和扩大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专业建设,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增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区域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对应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实现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提供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扩大高等教育消费等多种方式,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性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经费投入和就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德国“双元制”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成功的职教办学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就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根据麦可思—中国2007~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国家新近制定的产业振兴规划中12个重点发展产业中有9个产业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应,国家振兴产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等高职专业需求排名第一,需求最为旺盛。

以广西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在广西“十二五”时期重点打造的轻工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产业中关联紧密的产业有14个,需求旺盛的产业有10个。大量新兴产业的建设快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也为本专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专业建设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人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加强与区域内企业的分工合作,服务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1.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传统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维护、系统集成及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样就导致专业缺乏就业竞争力,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区域内企业行业脱节,不能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专业设置与区域行业、企业对接不紧密。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以学科本位设置课程,开设相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区域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有距离,没有对接,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对应企业的岗位需求。2010年9月,分管职业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首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中指出:“职业教育只有学会了与行业、企业对话、对接,按照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才有出路。”鲁昕副部长的话表明,现在的专业还是没能够很好地对接企业,需要改进和加强。

3.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面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专业建设必须在课程改革、师资团队、实训条件建设、学生技能竞赛等方面加大投入进行建设,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硬件、软件条件,也就不能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现实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具备了基本的办学条件后,没有保障措施、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4.专业的评价体系单一化。传统的专业评价是以政府、教育部门等行政管理机构为主体、学生及家长参与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价体系仅限于教学单位的主管部门,社会参与少,评价体系单一。

第2篇

唐山市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经济发展,信息先行。唐山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城市将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比较困难、资源优势正在失去、产业结构单一、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解决信息获取、利用过程中的资本,关键技术、前沿的信息资源等问题将成为打破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唐山经济转型的关键。

(二)提升区域内企业文化

据调查,唐山市各企业图书馆文献信息占有量总和严重不足,职工的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文化生活与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企业文化层次的提升和再发展,其原因就是大企业对图书馆作用认识不足,小中型企业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撑图书馆建设。因此,在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下,依托驻唐高校图书馆,联合市内文献信息机构,同企业一道联手共建唐山市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企业提供短缺文献及数字化信息,提升企业文化和发展后劲。

(三)提高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区域性的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与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及其他文献信息机构进行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避免高校图书馆部分信息资源重叠,提高利用率;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体制及其运行机制,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区文献中心的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缓解区域性数字信息资源不足与社会对信息需求增长的矛盾[2]

目前,高校图书馆只对校内读者开放,只有市图书馆有电子图书信息资源可供读者利用,其他的文献信息机构甚至连门户网站都没有。可见,无论从网络设施建设、信息服务能力还是数字信息资源来讲,均无法满足唐山市区域读者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通过唐山市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这些文献信息机构资源不足与社会信息需求增长的矛盾。

构建唐山市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构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目的就是要打破单一资源整合的传统观念,将一切与图书馆行业发展相关的因素,如人员、技术、纸刊、数字文献、网络条件、管理体制等都视为资源,加以统筹考虑,进行有效整合,综合利用。笔者认为构建唐山市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一)符合唐山地域特色的原则

唐山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必须符合唐山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唐山现代化技术发展高度,坚持高起点和高要求,根据唐山高校、公共、科技三大系统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有重点有分工地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对全市的优势产业钢铁冶金、水泥制造业、陶瓷、化工等以及未来产业所涉及的信息资源,应达到基本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建设适应唐山区域科技创新要求,具有唐山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科技创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二)既分工又协作原则[3]

要提高区域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规模和质量,各成员馆间必须根据各馆资源优势,加强联合、协调、分工、合作,按照整个共享系统的要求统筹规划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承担不同的文献信息收藏任务,如在建设唐山区域特色数据库方面,可作以下分工:唐山市图书馆可以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重点介绍和揭示唐山整个区情、地情、人文特色及唐山地方志方面内容,河北联合大学主校区图书馆(原河北理工大学)可建立唐山优势产业数据库,如:钢铁冶金、资环、采矿、陶瓷等方面内容,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图书馆(原华北煤炭医学院)可建立医学、药学等方面专题数据库等。通过各成员馆的分工协作,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发挥区域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

(三)标准化原则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础。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数据格式、描述语言、标引语言、通信协议和安全保障技术等的标准化以及数据管理软件、硬件的标准化。如不同图书馆开发的管理系统各不相同;即使各馆使用同一个系统,各馆的数据库建设也各自为政,其标准和格式也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各馆开发的数据库无法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因此,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各成员馆之间必须严格遵循标准化的原则,而且要和国家、国际标准相统一,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互利互惠性原则

互利互惠原则是指参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各成员馆都必须以整体利益为重,兼顾本馆利益,从整体上协调各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形成相互合作,互利互惠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各成员馆不论规模和基础如何,都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做到让参加共享的其它各馆能在某些方面受惠,即做到互惠互利。只有这样才利于相互合作,使资源共享的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

唐山市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及实现

(一)组织管理建设

主要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唐山市科技局或文化局牵头,成立一个具有统一规划、协调组织能力的领导机构,承担全市信息资源的决策、组织、协调、管理和运行,负责各图书馆、情报信息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纵向、横向联合,使我市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走上高度组织化、制度化和有序推行的发展之路。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区域性 资源 服务 政策

[分类号]G250

1、从区域的视角看数字图书馆

可被远程访问是数字资源的最大优势,是数字图书馆的生命特征,也是资源共享得以在更大范围推进的技术要求。这个“远程”有多远?理论上应该是无限的,至少从资源共享的角度看,在我国境内的无障碍访问应该不是过高的目标。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地域辽阔,体制繁冗,要一下子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地区、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需要高效权威的组织体系、充裕的经费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支持,需要打破地方政府多项权利诉求,难以做到一蹴而就。相比之下,区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因范围地区有限,牵扯关联较少,成员馆间沟通方便,组织协调相对容易,且易见到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实效,因而更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对数字图书馆区域性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解,有助于为数字图书馆从现时的“小联盟”到将来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研究者们把那些相对非计划性的、在相对的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其内部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的地区称为“区域”,而将更加主动的,一般是在意识形态驱动下的地区创设的政治过程称为“区域化”;覃洁贞认为:区域信息中心就是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与其他地区相关的信息系统,受一定政策、法规和标准制约和保护,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信息生成与共享网络的社会系统。它植根于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理念,即在一个地区边界管辖意义逐渐下降的公共管理世界中,区域内各政府应该突破或超越以边界为基础的科层制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跨边界为基础的一体化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以提升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绩效。区域数字图书馆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利益关系的协调,即通过协调区域之间各个成员馆的相互利益达成彼此互惠共利的契约,实现区域信息资源的共同增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对数十家数字图书馆的跟踪调查和实际使用,笔者选取了8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数字图书馆(或图书馆联合体),对其资源建设、获取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区域性问题研究有所帮助。如表1所示:

2、体现“资源”的区域性

资源建设应该突出区域性特征。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体系决不应等于一个个具体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全方位意义上的一体化集成体系。网络环境下如果一个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被网上其他机构数据库覆盖,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会大大降低。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最重要的部分是区域性特色化资源。各成员馆应充分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并使之数字化,在网上共享。一般而言,除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研究或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之外,用户在信息需求上往往有地域共性,其研究课题和项目往往与当地和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某一区域的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特点。从调查中笔者看到,某些数字图书馆联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源总量,统一了检索平台,推进了资源共享,但资源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经济特色远远不够,服务本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欠缺。多数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就是各成员馆资源的简单相加、罗列,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贫乏,同质化情况严重,8个馆几乎全部拥有期刊网、超星、万方和EBsc0资源。个别已建成的特色资源库,也存在一个规模、深度、影响力和使用效果评价的问题。浙江、贵州、东莞都有一些特色库,但都是原省(市)馆的现成资源;宁波有4个新建库和成员馆的14个自建库,和本地产业经济的关联度还比较高;其他几个联盟的特色资源较难统计,在门户上看不到特色资源的明示。这一点至少也说明了资源整合的重点不在区域性特色资源上。没有鲜明的特色,就没有了共享的价值,就缺少了传播与被传播的内在动力,就有可能成为信息垃圾,进而成为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障碍。我们可以设想:当数字图书馆发展到市际、省际联合那一步时,家家都是cN KI,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在资源建设中,我们必须思考自建专题特色数据库和购买成品数据库的关系问题。

如何体现资源的区域性?本研究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①资源规划应遵循计划大于市场原则。从政府的高度,以区域内类似“信息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为领导,编制一个体系,设计一个体例,对本区域产学研所需信息支撑作一个系统的规划,统一经费,统一购买或统一组织建设,各馆不介入成品库的购买,专注于提出特色库建设的申请和分配给本馆的数字资源的维护这样一个机构,一定要强化它的专业色彩和服务作用,避免其演变为一个行政性政府机构。②特色资源建设遵循市场优于计划原则。“信息委员会”可以根据资源规划需求,根据成员馆的专业特色技术实力,要求、协助成员馆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各成员馆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设特色数据库,但应报“信息委员会”批准,以避免重复建设或选题不当。也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建立相关平台和数剧库。由行业协会来建设并运行部分平台和数据库优于由政府或单个企业来建设运行。政府可通过资金扶持、信息共享来支持行业协会建设本行业数据库。③数字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考量自身和数字资源生产商的关系问题。如果对资源同质化无动于衷或任其发展,一方面,数字生产商会挤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生存空间,图书馆将丧失资源建设的主导地位,沦为纯粹的工匠;另一方面,更大区域的资源共享会变得毫无意义。

3、实现“服务”的区域性

区域数字图书馆的总体目标是协调、规划、组织地区内不同系统的文献资源和数据库建设,提高本地区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率,整合网络和远程信息服务机构的资源,构建系统、行业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传统的图书馆联盟(联合体)只注重资源共建,而忽略或不能实现服务体系的整体性重构。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各自独立的网站,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区域联盟的实质是什么?不仅仅是资源的联盟,更应是政策的统一和服务的联盟。徐引篪的研究表明:美国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95%以上的文献要在本地获取,利用全国性网络系统获得的资源只占很小一部分。这里虽然可能忽略了纸质文献传递问题,但还是说明了区域性资源的实用性,因之也为服务的专指性提出了要求。课题组调查显示:在8家数字图书馆中,成员馆跨出市一级的有三家,跨出本行业系统的有两家,同时实现跨系统、跨市的还

没有。这也说明现有的数字图书馆联盟还处在初级阶段,成员分布有着较强的区域性、行业性,用户的集中度较高,这就为提高服务的指向性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何实现服务的区域性?本研究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①区域数字图书馆要明确提出本馆服务的现实和潜在对象,应列明行业、单位、重点人群,越细越好。对象明确后,再要求提出服务的措施和办法,倡导积极主动的服务精神和方法。希望自己的用户越来越多,是一种对用户的共享,也是衡量某一馆工作是否主动的标志之一。孙坦说:我们已经不只是在共享对方的资源了,或者说共享对方的资源是我们的基础、前提,但不是全部,更多的是如何进行服务的共享、服务的提升,技术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不把区域图书馆联盟理解成仅仅是资源共享的体系,而最终应该走向服务共享、资源共享、人员共享的局面。②要会同政府相关部门,明确提出本区域经济文化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围绕这些方向,依托各成员馆、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多方力量,设计、规划、建设各种数据库。比如,本地的主导产业是旅游和软件,那就必须设计建设和旅游、软件相关的数据库,不主动这样做,就是缺位,就是失职。还应认识到:这些数据库的建设是长期的,持续的,要根据使用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对用户是否因此而得益必须有真实的跟踪调查反馈。③服务的区域性应该还包括非数字资源在本区域之内的良好的可获得性。当然,这种可获得性更多地是指文献载体的物理获得,因为,没有被数字化的文献还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那么,在对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获得问题的讨论当中提出了文献载体的物理获得,是不是背离了数字资源的特性?笔者认为不是的,理由是:数字图书馆联盟在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资源共享时把非数字资源的共享放在一边是不恰当的,几乎所有的称之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组织,都依托于数家实体馆,拥有大量实体馆藏。之所以屡屡强调了“区域”,恐怕也是基于纸质文献馆际互借等传统协作方式得以方便开展的便利性。假如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真的定位成仅仅是数字资源的共享与传播,那么,“区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因为数字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跨越“区域”而纵横驰骋。

4、应对“政策”的区域性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工程量大,政策性强,科技含量高,标准要求高,持续时间长,经费投入大,受益面广,需要一个强大的权威部门领导和组织,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只能是政府。地区政府对本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都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组织能力,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出信息资源支撑政策,对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有决定性意义。彭彦强在谈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时说: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障碍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阻隔和扭曲,体现了行政权力对资源的配置情况,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关键则在于打破行政权力对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阻隔;约翰,埃文思(Jhon Evans)研究了地域内行行的机构组织共享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的问题,指出信息共享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行动的机制。2000-2001年间先后建立起的“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虽已历经近10年发展,但至今各只有30多个成员馆;而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BALLS)成立仅一年,却已有了约70多所高校图书馆成员,究其原因,应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新加坡,整个国家的所有图书馆均在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下,实现了全国图书馆馆际间人财物及文献信息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完全共享。区域内政策对信息资源保障率与区域经济建设之间的关注度和协调能力,决定了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向与步伐。在这一点上,宁波地区的政府政策就显得卓有远见,其实践成果也就颇有意义。

政府是地方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政府层面的合作是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的行政区各区域之间是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纵向经济运行体系,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盛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区域的开放性和行政区的封闭性之间产生的矛盾凸显,地方政府惟有加强政区之间的联系,调整政府的管理方式,合理构建新型政府间竞合关系,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要使区域政策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本研究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①认识并捕捉区域内相关政府部门利益共同点。现有体制下,政府部门、政策层面更关心的是能直接提升GDP、能快速提高政绩的社会事务,政绩考核体制不适应区域协调发展要求。信息支撑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对政绩的提升就如同学校教育对国家民族发展一样,很难看到直接的和快速的效益。所以,本区域内科技、教育、文化、财政等部门的共同利益,比如是否可提升形象?是否获领导认同?都是重要关注点。②实现行政权协调。通过行政权协调来改变原有的各地方政府间、各行业系统间的行政权力绝对化分割配置状态,实现行政权力在区域层面上的再配置,从而实现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地方政府间是通过行政权力的相互调整来实现资源再配置的,可否考虑将权力让渡给一个独立组织,或者是签订共同限制、规范某项权力的行使协定,或者是将某项权力转交给另一方行使并承担责任等等,比如前面提到的“信息委员会”,将区域内不同行业、系统、组织、单位的信息资源建设保障职能,统一归并到这个委员会。就像所有单位的保卫部门,在业务上完全服从当地公安部门的领导一样,这在我们现有体制下,只要政府愿意,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所以说,地方政府间合作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行政权力的配置问题。③解决制度。现有体制下诸多“事业单位”的运行是被动的,简单讲就是做事与撞钟在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上讲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主动地去建设特色资源,不是许多干部愿意去做的,而不做也是没有任何后果的。这恐怕是技术层面无法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5、几点思考

5.1 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地理概念

数字资源的优势是通达、共享、快速、远程,由数字图书馆联盟而成的区域数字图书馆,应不应该过分地强调地理位置的集中或靠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区域”的概念有扩大的理解。区域除了是一个地理单位之外,或许还应该是一个政治单位,文化单位,功能单位,机制单位,仅仅依靠其行政边界是不能完整理解一个区域的。这样,我们在理解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政策的区域性时,才不至于太过僵化。

5.2 区域内资源共享的动力问题

共建是条件,共享才是目的。那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并维持的动力是什么?定位成利益?还是公益心?抑或是职业精神?朱强说:我们考察国外图书馆的共享,总是有人来买单,没有免费的午餐。北京大学就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输出得多得多,这样就必须成立一个班子、专门聘一些人来满足其他馆,要有人来支付费用。而在贵州数字图书馆的首页却写着:“贵州数字图书馆让每一位公民在贵州省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免费获得数字文献资源的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和知识导航等服务”;浙江网络图书馆首页写着:“浙江网络图书馆是面向全省开放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的文献查询和获取服务”,难道是共享资源输出数量决定了是否免费?从调查表中还可以看出,区域外IP的资源来访,大多是被拒绝的,只有自建资源可被访问。表面看是资源使用权限问题,实质上还是商家的利益问题。利益是维系资源共享、信息传播的动力还是障碍?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农业;信息化;支农资金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039-02

一、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中国关于农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的盲目性,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民增收的进程;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邓培军、陈一智的《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得出结论: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其相关系数为0.733,说明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 %,农业生产总值将提高0.733 %。农业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 %,农业投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0.1318%、0.157%、0.469%、0.096%。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资本投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信息化却是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1]。

(三)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群众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信息观念淡薄,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需求等等。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1.提供多样型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类型应多样化,如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及时传递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各种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及多层次描述,建立各种索引,为三农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咨询、网上导航和专题检索等服务。及时更新,农业专题数据库建成后,最重要的是数据更新,才能保证它的可用性、连续性和竞争力,数据库才有活力。

2.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业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尤为重要,需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素质队伍,加强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目前虽然农村用户对信息有较强需求,但是中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应从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人手,借助现代视听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农村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今天信息就是生产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区域信息站要借助于现代化传输媒介,实行远程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拉近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与农民的距离,在农业生产与需求之间搭建起一座新桥梁,帮助农民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农业新的跨越。

由浙江师范大学承担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所取得的成果有,作物优异基因的发掘:开展作物优异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等相关研究;通过自主克隆或横向合作获得并利用有价值的功能基因。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2]。这些新技术成果需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4.为政府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农业信息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调研和信息决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全局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综合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此外,农业信息数据库应逐步加大农业数字化资源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有计划、有目的满足 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

二、农业信息化与支农资金

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惠农政策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利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发展农业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内容是以反映当地各类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为主;政府投入这部分支农资金支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为支农资金整合高效利用导航

农业信息化帮助政府为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提供依据,为整合支农资金提供导向。改变支农资金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入重复、交叉,支农资金支出科目设置不够科学现象,力求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最大化。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由分散式的项目建设转变为集中的产业建设,把地域性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接起来,推进规模农业,从广泛性扶持向择优集中扶持方向发展,发挥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实现规模效益。

三、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一)农业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培育出农业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使之产生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区域中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还有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区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要提高农业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随着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区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和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农业区域的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因此,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是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2]。

(二)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区域经济提供特色数据信息支持。农业信息化要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导航。由于农业地方文献具备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信息化特色数据库应根据当地的地域状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立足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如农作物品种数据库,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农业商情等数据库,并提供上网服务,以便更好地为政府宏观决策、农民生产及农技人员的技术推广服务。

2.为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产品提供推广平台。如浙江省有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多样决定其农产品类型多,品种丰富,可向旅游者提供当地农副产品多样,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省内农村观光资源类型多样,有乌镇、南浔、西塘等江南水乡古镇 [3];区域信息站可以利用自身网络平台推广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及其他农业区域经济产品,以此带动相关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湖南师范大学王爽英等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借助DI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的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4]。这样的信息应依赖农业信息化及时反馈给农业决策部门,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地方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要做好地区农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正确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部门结构及作物结构;为区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作出一定贡献。

4.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农业信息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为区域经济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能力。

四、结语

中国农业经济要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的需要,谋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寻找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争得一定份额。要想实现这洋的目标,都离不开信息支持,因此农业信息化对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培军,陈一智.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38-340.

[2]吉宏,杨太康,龙瑜.中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5,(15):50- 51.

第5篇

关键词:资讯中心;图书馆;数字资源

1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是高校的必然选择

1.1 国家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的提出

201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成为全国20所“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试点校之一,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要求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发挥人才高地和技术研发中心的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1.2 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社会正处在一个经济大转变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将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的地方,还将是培育知识型企业与进行知识创新的摇篮。随着人们对社会信息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多,高校图书馆“必须对社会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企业服务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高职院校理应顺应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大趋势,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增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必然联系。

1.3 资讯中心建设走出高职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关键一步

建设面向大兴区和开发区的“资讯中心”,建立“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运行机制,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乃至各行各业提供科技信息、市场行情、经营管理动态等信息服务,实行对外借阅图书和查阅数据库信息资源,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对现代信息资源的需求。学院提出依托图书馆建设“资讯中心”正是落实高职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落实为社会服务理念的创新性实践,也是我们走出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关键一步。此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就在于顺应时展的要求,大力突破传统的管理体制和传统的服务方式,在做好为本校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积极利用高职图书馆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开展社会化服务。

2 服务于资讯中心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原则

2.1 协调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资源与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协调发展,二是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数字资源协调发展。

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与传统文献共同构成图书馆完整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因此,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兼顾传统文献馆藏,两者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必须协调发展。在信息使用中从读者需求和使用习惯来看,存在着到馆查询和远程访问查询两种形式,虽然印刷型馆藏在图书馆馆藏中目前还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数字资源在高校图书馆馆藏中的数量越来越多,远程网上访问已成为学生、教师、政府机构和企业技术人员方便快捷的广受欢迎的重要方式。

在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数字资源协调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涵盖学科、专业的比例要适当,在满足重点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兼顾一般学科和新兴学科的需要,同时要照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不但要购买权威性强、学术价值高的专业数据库以满足教师、科研人员教学与科研的需求,也要购买综合类和应用类资源,满足学生读者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需求。从资讯中心信息服务特点的角度看,更要适应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生产业发展和开发区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2.2 经费重点配置原则

合理使用和分配图书馆经费,应遵循“保证重点、解决急需、综合平衡、注重效益”的原则,将有限的经费用于选购最切合读者需要的资源并使之发挥最大作用,是提高图书馆馆藏质量和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要合理分配印刷型馆藏资源与数字资源、重点数字资源与一般数字资源的经费比例,针对开发区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较多的特点,主动调整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结构,增加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外国专利等外文科技信息资源,增加有利于大众文化综合素质提高的信息资源。同时及时根据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调整经费比例,向利用率高的资源倾斜,力争达到经费的最优配置。

2.3 满足企业及社区需求原则

资讯中心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和社区群众,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未来企业的竞争也是信息的竞争,信息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最强大的法宝。目前,科技情报、市场行情、生产经营管理、专利、标准等数字资源是企业关注度较高的信息资源。但从我国整体看,大多数企业中信息的满足率非常低,对市场信息把握率非常有限,对产品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的信息把握更是不够,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也都了解甚少。城市社区的用户包括:学生、在职人员、下岗职工、转型农民工等,一般来说,这类人群普遍关注的是财经、管理、技术、法律咨询、时事政治、文化等信息,下岗职工和转型农民工所需要的是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并且了解一些就业信息。资讯中心利用学校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并针对所关注对象的数字化资源需求,对数字资源的种类作出一定的调整,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图书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增强影响力和作用力的需要。

2.4 共建共享信息原则

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做到全面地收藏所有的文献资源,不可能凭自己的馆藏满足其用户的所有信息需求。对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相同领域的多个高校图书馆来说,馆与馆之间、馆与文献保障机构之间协作进行数字资源建设,既能弥补各自馆藏资源的不足,还能有效避免重复,以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同时,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能为资源共享提供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保障。因此,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原则。

2.5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原则

高校图书馆拥有学科较广、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大大提高,这为开发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资讯中心针对开发区主导产业布局,搜集、整理、加工具有高价值的文献信息情报,对提供给开发区企业的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市场信息、专利等进行二、三次信息加工,进行数字化及利用网上推送信息途径,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从搜集到推送的信息服务完整链条。

3 资讯中心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基本策略

3.1 构建服务于开发区企业和社区的数字资源使用及信息系统

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成为资讯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数字资源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不是怎样建立一个不断增大的馆藏体系,而是建立一个能有效地为读者检索到所需信息的资源系统。数字资源的整合就是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内容和不同组织方式的资源加以统一规范化,使数字资源从无序变为有序,以缩短用户信息查询时间,简化信息获取途径,从而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我校资讯中心所构建的服务于开发区企业和社区的数字资源使用及信息系统,就是建立统一的跨库检索平台,形成一个统一检索查询界面,将各类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实现互联,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高效跨库、无缝连接的服务。同时建立的资讯中心馆、专业资讯馆、大众文化馆等专门板块,更是以其独有的资源配置特色,受到各类企业、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大众的欢迎。

3.2 编辑信息简报,为企业提供数字化特色资讯服务

资讯中心编辑的《资讯参考》和《专利信息摘要》简报提供固定载体形式和数字化的资讯作为信息服务的物质表达。根据《资讯参考》简报定位和亦庄开发区阅读人群分布,简报内容细分为四大版块:科技信息、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职业教育。版块具体栏目:(1)科技信息:政策要闻、科技前沿、热点动态;(2)市场行情:生物医药、汽车行业、文化创意、电子信息、新能源、机械工业、其他行业;(3)经营管理:管理策略、热点动态;(4)职业教育:政策要闻、比较借鉴、专家视点、人才信息。既覆盖相关产业的科技发展动态,又涉及开发区主要行业的政策指导,旨在提供和本行业密切相关的政策颁布、发展方向、研究前沿及最新动态信息,帮助企业及时捕捉行业发展脉搏,读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相关有价值信息,成为开发区企业和学校科研院系的桥梁和纽带。目前,《资讯参考》和《专利信息摘要》印刷型简报已经定期发放给开发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200余家,数字化简报已网上开放获取。当然,简报信息推送服务,仅仅是资讯中心信息服务的形式之一,也只是迈出了走出学校,走向企业,服务转型的第一步,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和富有挑战。

3.3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整合利用,满足教学、科研、企业、大众四方面需要

馆藏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于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利用程度,我馆馆藏数字资源的种类定位在学院设置的生物与环保、汽车制造与维修、机械模具制造与维修、自动化与仪器仪表、电子电信、艺术与服装、经济管理与商务等七大专业群,同时适应开发区20个大的产业集群和文化综合素质培养方面。馆藏数字资源的种类包括:中外文期刊全文数据、中外文图书、中外专利、标准、重要会议论文、硕博论文、科技成果、国内外主流媒体资讯、大学精品课程、科技人文视频、中外传统与现代艺术作品、各类职业技能训练与考试等几十个数据库。几年间,我馆对数字资源不断进行新增与淘汰、留保与压减工作,通过资源分类整合和使用技术平台整合,提升了信息检索效率,增强了信息使用准确性,提高了读者对信息的关注度。

3.4 开展图书馆与企业间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资讯中心按照“资源所有权不变,各自建设,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原则,异地建立各自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资讯中心与开发区国际生物医药园达成信息资源共用共享意向,图书馆重点购置生物医药技术常用数据库,通过VPN访问技术,向企业开放馆藏数字资源,为避免出现侵犯资源商权利的行为,网站专门开发了相应的注册系统,并制定了规范的使用协议。生物医药园重点购置生物医药前沿科研生产技术数字资源,园区科技研发信息及人力资源动态,提供给学校读者访问途径,实现了校企“资源共用共享”的双赢。

3.5 加强协作数字资源建设,形成资源保障体系

“用它山之玉、为我之所需”,馆际互借、原文传递、馆馆协作,馆盟支持,形成学校图书馆资源的共建理念,扩大了资源使用领域和资源藏量,不仅可解决一馆经费和馆藏量有限的问题,更符合构建地区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我校图书馆加入了中国高校图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部分解决了外文期刊数据库的需求;加入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开辟了资源获取的另一途径;加入了北京高职高专图书馆联盟,实现了北京高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共享。通过Calis、Balis原文传递、馆际互借等平台途径,帮助读者解决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使读者体会到“不花钱不跑路也能办事”的贴心服务。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为社会服务越做越大、越做越深、越做越实。图书馆资讯中心会密切关注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利用图书馆资源和资讯中心平台为开发区政府、企业、居民服务,为开发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华英.论图书馆资源的有效整合[J].图书馆,2010,(2):94-95.

[2]李咏梅,袁学良.论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J].图书馆,2010,(2):57-58,64.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水平;环渤海地区;比较;数字鸿沟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信息化水平的总体情况是通过国家信息化评价总指数来反映的。国家信息化评价总指数涵盖了信息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对各地区信息化发展实力的比较科学、综合的评价,它基本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和发展态势,并需要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我国先后于1999年和2006年分别制定了第一套和第二套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两套总指数的基础和框架可以相互衔接。第一套信息化水平评价总指数指标体系包括6个分类指数的25个指标。第二套信息化水平评价总指数指标体系包括6个分类指数的23个指标。鉴于数据易于获取,本文依据第一套总指数的数据,对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

1全国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中国信息化水平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发展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004年初起,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有关力量进行了“中国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研究表明,2003年中国信息化水平评价总指数为49.12,其中,北京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总指数为71.83,位于第一位。我国信息化水平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但差距正在缩小。2003年东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评价总指数为56.09,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2.54和41.71,其差距较大,但差距正在缩小,东中西部信息化水平差距从2001年的100:68:65缩小为100:76:74。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表明,截至2003年7月1日,在我国所有WWW网站中,东部11省市共占81.2%,而西部14省区的总和只占到8.1%。一条无形的“数字鸿沟”开始阻隔在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但2001—2003年信息化水平发展速度最快的前3个省(自治区)均为中西部地区,他们是内蒙古、陕西和安徽,信息化水平发展速度分别为134%、136%和143%。

从分类指数看,我国信息化使用类指数最高,基础设施类指数和接入质量指数较高,分别为52.47和51.44,可购性指数和环境效果类指数较低,分别为43.05和33.61;从2001—2003年分类指数变化看,接入质量指数提高最快,为75%,信息基础类指数和互联网使用指数提高较快,分别为29%和26%;可购性指数增速较低,为22%,均为4%。

2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定位与比较

2、1环渤海地区简介

关于环渤海地区的范围有两种说法,狭义上指环渤海地区由北京、天津两市,辽宁、山东、河北3省及环渤海海域组成,可以辐射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广义上指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从行政区划来看,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地面积共127.8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31%;总人口为25891万人,占全国的21.15%。本文采用第二种说法。据统计,在环渤海地区“五省二市”的生产总值5.5万亿元,占全国的30.2%,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渤海是个内海,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华北大平原呈“c”字型所环抱,在长约占全国1/3的海岸线上,分布着4o多个港湾、29个大中小港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巨型经济核心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并为中国三大信息产业基地,有其独特的发展潜力,被称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级”,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为我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的地区。

2.2区域间比较——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信息化水平比较

2.2.1信息化总指数的比较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我国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为中国三大信息产业基地,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具有可比性,因此选择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环渤海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环渤海地区的信息化评价总指数(以下简称总指数)为本区五省(区两市的平均值,长江三角洲使用上海、浙江和江苏三省市的平均值代替,珠江三角洲的使用广东省的值代替。研究表明,1995—2001年三个地区总指数平均值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化水平总体是平稳上升的,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缓,见图1。

7年间环渤海地区平均总指数提高了138%,平均每年提高了23%,上升分值为34.89,平均每年上升5.82分值,信息化评价总指数增长的趋势表明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正在加强。但是,1995—2001年期间,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一直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7年问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平均差距分别为6和1.6分值,一定程度上说明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2.2.2总指数发展速度的比较

从1996—2001年信息化总指数的发展速度看(见表1),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总指数发展速度与长江三角洲极为相似,略高于珠江三角洲,1999年发展速度较高,是一个高峰年。1996、1997、1998、1999、2000和2001年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总指数的均值发展速度分别为1.14、1.19、1.12、1.42、1.32和1.31。可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发展速度呈现不均衡状态,发展速度在1996、1998年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1999年以来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发展速度较快,1999年相对最高,说明环渤海地区的信息化有一定发展潜力。

2.3区域内部比较——环渤海地备省市(区)信息化水平差异分析

2.3.1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差异分析

1995—2001年间,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尽管明显上升,但是地区间的发展格局变化不大,差距依然较为显著,数字鸿沟明显,见表2。所谓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地区、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现象。

从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看(以下简称总指数),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呈“三级阶梯式”,且落差较大。北京、天津位于第一阶梯,两市总指数远远高于全国及环渤海地区平均水平,北京一直处于全国首位,天津一直位于全国第三位,2001年北京和天津总指数分别高于全国23.79和l1.56个分值,高于环渤海地区平均水平18.33和6.10个分值;辽宁省和山西省位于第二阶梯上,1995—2001年总指数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省在全国的排位分别在第5—8位和第10—13位之间,同期相比,辽宁省总指数的分值是北京的35%一77%,是天津的69%一92%,山西省是北京的30%一73%,天津的69%一92%;山东、内蒙古和河北位于第三阶梯上,1995—2001年山东和内蒙古在全国的排位在15—21之间,河北省在19—25之间,山东和内蒙古在1995—1997年问总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98—2001

年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总指数除了1995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年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年间,河北的总指数与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与最高的北京的差值分别是37.71、52.84、53.27、69.92、28.45、25.92和26.12,落差最大。

另外,7年间山西、山东、内蒙古和河北总指数都低于环渤海地区的平均值,只有辽宁省在1999—2001年略高于环渤海地区的平均值,其余年份低于本区域的平均值,北京和天津的总指数一直高于环渤海地区的平均值,可见,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极化现象明显,北京天津在环渤海地区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的贡献较大。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类似,信息化水平也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和不均衡性。这表明信息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必须注重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在看到环渤海地区信息化平均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的同时,不能盲目乐观地忽视了环渤海地区内部信息化的差异,应该加强区域联系和整合,填平数字鸿沟。

2.3.2信息化水平分类指数差异

依据2000年数据(见表3)进行分析,从各省(市)来看,北京、天津信息化各分类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各分类指数发展不均衡,北京在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特别突出,其他指数与其相比显的相对不足。天津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品服务方面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山西和辽宁两省各分类指数相对较高,辽宁省各分类指数比较均衡,山西省在信息化发展环境方面较弱,R&D经费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仅为6%,信息产业投资占全部基本建设及更新改造投资比重为26.07%;山东在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产品与服务两分类指数分值在环渤海地区最低,山东2000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3%,这也是影响山东信息化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河北在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产品与服务、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发展环境方面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发展环境指数分别是6.44、7.63,在环渤海地区也是最弱;“信息化发展环境发展与其他省份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王铮等人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区)信息化综合水平的对比研究发现,河北信息化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是人均信息产业和全国同期水平相比,相对落后,而山东主要是信息经济成分在本省经济成分中比重较小。内蒙古除了资源开发利用指数外其余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信息网络建设指数仅为7.65,接近北京和天津的1/40和1/10,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为10.91,约为北京的1/10,天津的1/4;从反映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数的二级指标数据看,2000年内蒙古地区每百户拥有计算机数仅为3.5台,是北京的1/10,天津的1/5。

3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1995—2001年信息化水平呈现平稳快速发展,但是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较仍然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存在区域性和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区域协调不够,发展速度不均衡,;区域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极化现象明显,呈“三级阶梯式”,且落差较大。信息化水平最高的是北京和天津,位于第一阶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高度的极化,其次是辽宁、山西,位于第二阶梯,相对较低的是内蒙古、山东和河北,位于第三阶梯。

第7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程度对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任务。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广泛就业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一)创新性

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传统文化产业,它是适应新的产业形态而出现的创新概念,是对新形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英国提出的13类文化创意产业部类,主要包括新生的产业类别,如动漫、游戏、数字艺术、软件设计、手机文化产品,也包括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的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提供设计、理念、增值服务等,创造新的价值和新的需求。

(二)融合性

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这种越界主要是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通过越界,提升第二产业,融合二、三产业的新的增长点。创意产业往往是在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创意产业中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活动领域的内容,也有传统三产中的一般服务业,更有艺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等精神心理服务活动的内容,是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全球性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各国主要产业,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带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流动的体系。电影、书籍、电视节目、音乐唱片等可以在全球同时发行上映。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更加速了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进程。随着全球化分工体系的形成,文化创意产品如同其他产品一样纳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中,全球文化资源得以共享。

二、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发展的特殊价值

从区域发展角度考察,由于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所独具的,因此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价值

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是区域的战略性产业,它是地方经济的新增长极,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源是地方特色文化,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从原有的硬资源扩大到软资源,在各个区域之间对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就显得更有意义了。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将加速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传统产业的升级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二)社会价值

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大大提升文化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使文化与经济成为区域发展的两翼。地方特色文化的民俗性,决定了民众在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地位,它将为区域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然将极大丰富区域文化内涵、提升区域品牌形象、推进区域精神文明建设。

(三)文化价值

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将有效地推进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从被动保护转变为主动开发,从资源投入转变为资源产出,从简单挖掘转变为深度开发、提炼升华,这将彻底改变文化事业发展模式,使文化事业在新的层面上得以更好发展。

三、地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和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制定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优化整合政策,充分利用文化创意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股份制、集团化为目标,整合经营性文化创意资源,走集约化经营之路。用市场化发展的眼光来规划文化创意资源,对现有文化创意产业资源采取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措施,从优势资源入手来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下对文化创意产业资源配置和整合的重要作用,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支持有一定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与专业化并举,鼓励中小文化创意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二)制定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

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和法律规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研究出台税收扶持、产业准入、市场开放、经营性文化创意事业单位转制等优惠政策,形成健全的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同时要完善政策,加强引导,采取贴息贷款、低息贷款、政府奖励等扶持鼓励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导、鼓励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机制。尤其应利用好有关政策和扶持措施,制定本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政策措施,合理规划发展创意产业的载体,推动其率先发展,加快发展。

第8篇

关键词:责任 创新 主动实践 服务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越发显得重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高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如何,既成为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衡量其社会影响力高低、创新实践能力强弱、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影响因子。高校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展的今天,高校不仅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历史责任,同时更应该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盾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因此,高校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创新、信息传播、应用集成、创新引导和知识辐射作用,在服务地方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理当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 高校积极融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是国家的重托和历史的使命。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同年11月,教育部、科技部在杭州联合召开的“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各高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切实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迈上新的台阶,努力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2007年6月,教育部长周济院士在广州“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又一次强调;高校要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求发展:要以产学研结合为战略抓手,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要求;不同类型的高校要进一步科学定位,明确服务面向,坚持以学科建设作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坚持立足本地、本区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作出当地人民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贡献。由此可见,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对高校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在贡献中践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高度的要求。因此,高校积极参与到创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伟大事业中去,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把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创新求支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既是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重托。

2 高校要把推动技术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石。强化责任意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曾这样诠释“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责任观”。他指出,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华中科技大学的责任”: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中定位、体现我们的责任;要在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定位我们的责任;要在中国大学争创一流的进程中定位我们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理解我们应扮演的角色,才能融入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找到我们适合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将分散的实力转化为整体的优势,将地方的兴趣转化为学校的优势,将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将知识转化为产业。李校长的诠释,可以说高度地概括了高校的责任意识,阐述了学校发展的基石。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本来就密切联系的高校与社会关系更加紧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高校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不仅需要保持自己应有的独特品格和价值趋向,同时,还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高校的教育责任以及服务社会、引导社会前进的社会责任,必须在以育人为本的前提下,把向公众提供的社会服务作为自身的~项重要职能加以重视。高校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其现实使命,特别是在创新时代,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但肩负着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历史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推广的时代责任。因此,高校在自己的目标定位中,理当把推动技术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石,应该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在育人、科研、成果、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3 高校应把创新和应用、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近些年来一些重点高校在自己的战略定位中都明确提出一个观点,要通过知识的保存、传播、扩张和转移,为提高国家和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贡献:要通过建立多方位、多角度和多元化的产、学、研联盟和服务平台,构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体系:要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实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行动中,践行高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像华中科技大学就提出了“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并将“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确定为自己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把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的迫切需求,明确作为自己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研产”相结合的创新链、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责任。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功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单一知识传授己不再是高校唯一的职责,高校的职责和功能已经向着知识传授、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三者协调统一的方向发展。而在这其中,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已经成为大学的核心功能之一。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先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思想和知识创新的源泉,理当在发展社会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这不仅是国家的要求、社会的期盼和公众的希望,更是自己的责任所在和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在自己的战略定位中,理应将创新应用、主动实践、服务社会、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到一个重要的高度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高校必须在创新实践中牢固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用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去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创新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意义深远。

4 明确定位、主动实践,在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个高校围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取得了非常令人注目的成果。如华中科技大学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

产学研创新链、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支持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就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赢得了企业良好的赞誉。

在华中科技大学,以机械学院为代表的各个专业院系,明确战略定位,牢记神圣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的迫切需求,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服务社会和创新实践活动。以机械学院为例,在机械学院“十一五”规划中,副校长兼机械学院院长邵新宇教授就明确提出:要面向国家和行业的需要,主动捕捉企业的信息,积极将研究的成果传递到社会、推广到企业,着力构建制造领域中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平台,做企业的坚强后盾,努力打造一流的制造装备研发基地和创新人才培育中心;要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对制造装备的迫切需求,秉承“创新是魂、应用领先、责任以行”的理念,强化“学研产”相结合的装备研发创新链,为推动我国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而不懈努力。按照这一思路,机械学院以“制造――装备――数字化”为核心,确立了自己特色鲜明的学科主线,并依托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建设,形成了自己“教育培养、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推广”良性循环的教学、科研创新链。为了把确立的思想战略付诸于实践,机械学院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区域、行业的实际需要,依托学科优势,通过项目研发、技术咨询、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做实区域经济合作体等举措,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几年来,机械学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孵化出数控、天喻等5个产业化企业,并在“现代电子制造”“重大产业装备”“汽车工程”“数字化医疗器械”等领域与企业和社会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的湖北、东莞、深圳、温州、汕头等区域经济合作体中,以机械为龙头的科技创新服务项目,为当地的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技术升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正是有了这些尚佳的表现,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比如,广东省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东莞市政府投入资金与学校建立制造工程研究院等等。由此可见,高校只有明确定位、主动实践,走出去、走进去,才能走上去;只有向企业扩展,向基层延伸,贴近企业、深入社会,在实践中实验、在创造中创新,才能大有所为、不辱使命。高校也只有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准自己的战略地位,不辱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才能形成完整的服务于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高校创新链,才能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切实有效地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5 结束语。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性有目共睹、非常重要。高校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如何明确自己的战略地位,如何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如何充分发挥自己在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思想中的积极作用,如何主动实践、积极为社会提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对于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家实力,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梁启超先生有一句名言: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高校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主动地跻身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去,更加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创新服务,就一定会受到社会的爱戴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校要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求发展,中国教育报,2007.6.28。

2 丁亚金,现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8(13)。

3 邵新宇,创新、创造、创业,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01.2。

4 华中科技大学06年暑期工作会议聚焦责任意识,中国教育网,http://campus.省略.2006.09.04。

5 邵新宇,于实践中实验在创造中创新,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2。

6 肖茂严等,实现“四级跳”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

第9篇

关键词: 经济因素;传媒产业发展;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4-0109-04

一、文献回顾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深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全球来看,地区间经济发展的非同步性,导致了传媒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这是因为传媒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技术、理念方面的差距,往往是由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造成。

国内学者对于传媒产业的影响因素做了大量研究。孙丽丽(2010)分析了数字化对传媒产业和传媒组织的影响,通过将传媒业的经济特征细化为传媒产品的生产、传媒产品的消费、传媒业的市场结构和传媒规制等几个具体的指标,对比在传统媒体环境和数字化环境中这些指标的变化,并对数字化背景下传媒业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1]。王婧(2008)分析了对文化产业经济贡献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四国的文化产业经济贡献,建立了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和政府扶持对文化产业经济贡献影响的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对各地文化产业经济贡献起正向显著作用的是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和文化基础设施,而文化产业的当地财政扶持对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作用并不显著[2]。向志强、张冀(2009)分析了人口质量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影响,采集全国31个省市传媒产业发展数据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来探讨人口质量对传媒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日报拥有量与人均受教育年限呈显著性相关,广播电视覆盖率与人口总体受教育水平呈显著性相关[3]。王家庭,张容(2010)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选取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变量,影响因素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数目、文化事业机构数目和政府文化事业财政支出,基于东部、中部及西部面板模型识别的结果,对东部 、中部及西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得出东部、中部及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4]。

国外学者对于传媒产业的影响因素也做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偏向于定性方面。Elim.Noam(1986)论证了视频媒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三个方面:法规、经济以及技术,并从三方面具体阐述了法规、经济以及技术对视频媒体的影响[5]。Elizabeth Mahan(1995)阐述了媒体、政治、社会在拉丁美洲的发展,并分别从三个角度具体阐述了拉丁美洲媒体、政治、社会的发展,分析了媒体、政治、社会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6]。

上述文献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因素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国内外对中国传媒产业的经济因素影响的研究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国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水平和经济因素进行定量判断,选取2011年全国31个省市的5个经济因素,研究经济因素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关联程度以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经济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因素影响传媒产业的变量选择

本文着重考察传媒产业发展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经济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鉴于本文所关注的传媒产业发展问题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在变量选择上仅考虑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区域GDP、市场化程度、受众消费水平、文体广播财政支出、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五个表征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并利用关联分析对其验证。

(一)经济因素变量的选择

1.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水平,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向志强、黄盈(2009)基于2007年中国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在建立传媒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因子分析计算得出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传媒产业发展主因子值来代表中国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水平[7-8]。

2.区域GDP,为解释变量,用X1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GDP综合反映了社会生产率、生产总量、收入水平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总体状况。

3.市场化程度,为解释变量,用X2表示。根据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中,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5个方面25个指标体系构建测度市场化的指标体系,并得出了中国各省市及东中西部之间的市场化指数评分和排序。

4. 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解释变量,用X3表示。传媒产业受受众消费水平尤其是在传媒业等文化产业领域消费习惯的影响。该数据用相应省份的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实际数据。

5.文体广播财政支出,为解释变量,用X4表示。文体广播财政支出是衡量政府对传媒产业支持力度的一个重要依据。该数据用相应省份的文体广播财政支出为实际数据。

6.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解释变量,用X5表示。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该数据用相应省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实际数据。

(三)基于验证结果的各经济因素对传媒产业影响关联性比较分析

根据表1,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水平与经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排序为:市场化程度>文体广播财政支出>区域GDP>受众文化娱乐消费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

从关联分析的结果来看,市场化程度与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最高,市场化程度对传媒产业区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必然产生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从而导致该地区大量存在道德风险,由此减弱该地区传媒产业市场竞争力。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往往金融体系发达,融资渠道丰富,从而改善传媒产业融资约束;同时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必然伴随更为激烈的传媒竞争,这样促使该地区传媒产业推陈出新,优胜劣汰。

文体广播财政支出对传媒产业发展的影响次之。文体广播财政支出是衡量政府支持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政府财政支出有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受众将消费支出转向文体广播。区域GDP水平与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关联度也相对较高。GDP水平是表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传媒产业来说,GDP水平对广告投放量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GDP水平越高,广告投放量越大,传媒产业越发展。

受众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与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关联度较低。消费水平对传媒产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受众对媒介产品购买力的上升以及购买愿意的增强,都将传递至媒介组织,从而导致传媒产品中高档品的增加。并且随着文化娱乐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扩大,媒介消费的空间也随之增长。

科技进步贡献率对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低。这说明中国传媒产业的科技含量仍相对较低,中国传媒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就传媒产业发展而言,科技进步发挥着重大作用,因为科学技术带来了传媒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网络技术更是带来了传媒产业颠覆性的变革。

三、经济因素影响传媒产业发展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构建

据表2,各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292、0.9622、0.9004,均在0.9000以上,表明拟合优度较高,模型解释力度比较强。同时各回归系数的P值大多低于0.05,表明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估计值显著。从区域GDP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在分位数0.3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较为显著,而在分位数0.5及0.7时则相对不显著,而且各个分位点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这表明区域GDP水平的增强与传媒产业发展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通常情况下,GDP的增加将带来传媒产业的发展,但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却事与愿违,这充分表明中国传媒产业的投入未能跟上中国GDP水平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传媒产业的投入,并不断提高传媒产品的质量。

从市场化程度的分位数回归系数来看,在分位数0.3、0.7、0.9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的P值分别为0.03、0.03、0.01,表明其显著性较高,而且各分位点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分别为0.822562、0.461179、0.501210,这一方面表明市场化程度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的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市场化程度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呈U型态势,具体来说,当传媒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时,市场化程度对其作用非常明显,因为市场化程度可以提高传媒产业的竞争,刺激传媒产品的创新;当传媒产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时,市场化程度对其作用下降,这是因为传媒产业发展进入中等水平后,传媒产品也逐渐进入了成熟期,传媒产业竞争也相对变缓;而当传媒产业发展水平较高时,市场化程度对其作用又缓慢增强,这是因为传媒产业进入到了另一有别于粗放型发展的更高的精细化发展阶段,传媒产业竞争又开始增强。

从文化娱乐支出的分位数回归系数来看,在分位数0.3、0.7、0.9上的P值分别为0.08、0.08、0.59,P值不显著,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且各分位点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47054、-0.056226、-0.100489,表明文化娱乐支出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贡献表现为先拉动后抑制。但由于传媒产业数据的分散性,文化娱乐支出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所得到的结论有待以后检验和证明。从文体广播财政支出的分位数回归系数来看,在分位数0.3、0.7、0.9上的P值均为0.00,表明其显著性相当高,而且各分位点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00788、0.537037、0.562524,这说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越高,文体广播财政支出对其作用和贡献也就越强。因此促进中国传媒产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大文体广播财政支出。从文体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分位数回归系数来看,在分位数0.3、0.7、0.9上的P值分别为0.07、0.01、0.09,仅在分位点0.5时较显著,而在分位点0.3及0.7时则不显著,而且各分位点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16539、0.532282、0.342102,这充分说明科技进步贡献率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用科技来促进中国传媒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结 论

本文探究经济因素对传媒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得出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各经济因素对传媒产业影响的关联性大小不同。市场化程度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最大,而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最低。

第二,各经济因素对中国传媒产业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中国传媒产业影响显著的是市场化程度与文体广播财政支出,且市场化程度、受众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文体广播财政支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上,同一因素对传媒产业影响有一定的趋势。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市场化程度贡献率呈U型态势,文体广播财政支出贡献率以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呈持续上升的态势;而GDP的增加与传媒产业发展水平的增长呈变动的负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孙丽丽.数字化背景下传媒产业经济特征的分析[J].新闻界,2010,(3):7-9.

[2]王婧.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8,(3):111-113.

[3]向志强,张冀.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人口质量因素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11):96-100.

[4]王家庭,张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的区域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2):79-81.

[5]Eli M. Noam.Video media competition: regulation,economics,and technolog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6,24(3):1265-1267.

[6]Elizabeth Mahan.Media,politics,and society in Latin America[J].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1995,30(3):138-162.

[7]向志强,黄盈.中国传媒产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77-86.

[8]黄盈.中国传媒产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

[9]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3.

[10]李正辉,王红云.虚拟经济规模总量测度指标的适应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9):31-34.

[1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