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9:40
导语:在学校的管理机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 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职业学校的管理理念与机制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结合当前职业学校管理创新和经营发展的新理念,就如何经营职业学校进行了阐释,并对职业学校的经营者素质提出了要求。
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最大目标是实现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人们更好地赢得尊严。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如何使人们有业、乐业、赢得尊严,是新时期赋予职业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职业学校管理者就必须研究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市场性”这两大根本特性,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学校管理的创新,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经营学校的转变,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
一、 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管理创新是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对一所学校来说,它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管理创新,使学校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强化服务意识,对“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负责
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是教育问题,推动职业教育是经济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呼吁经济界“参与”而不仅仅是支持,同时应坚持“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经济体系中的服务价值。
(二) 强化质量意识,为政府、企业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产品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生命,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最终取决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环境条件的改善最终也依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而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教学质量。
(三) 强化市场意识,精心打造学校品牌
职业学校的发展应依托市场,教育教学改革应瞄准市场,学校管理应适应市场,校长和教师的眼中应有市场,包括社会需求的人才市场、生源市场、师源市场和有关的教育资源市场,主动参与教育市场竞争,广泛地开辟和占领市场。
二、 经营的内涵与特点
“经营”,就是筹划并管理,即为一定目的而设法使机构或组织运转。经营,对于经济界和企业人士来说,往往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经营学校则应根据职业学校的社会功能和贴近市场与企业的特点,从经营的经济性、文化性、市场性、风险性上去认识和理解。
第一,经营的经济性。经营,从经济的角度去思考,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资源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职业教育长期的发展进行战略性规划和部署,制定职业教育的远景目标和方针等,解决其发展方向和战略。
第二,经营的文化性。经营,从文化的思考去理解,就是要苦心筹划,精雕细琢,追求精益求精,要分析和提炼出自身的品牌和质量特点,去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从而去追逐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和忠诚度。
第三,经营的市场性。经营,从管理学的角度去认识,“经营”大于“管理”,经营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主要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的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盈亏的问题。
第四,经营的风险性。经营,就是要有风险意识,时刻准备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而创新和改革。职业学校具有面向市场和企业的特点,只有树立起风险意识,才能从容面对风险,并把风险降到最低。
三、 职业学校的经营
职业教育经营是一种充分考虑与经济产业结构接轨,考虑其对人力资源新趋势、新要求的经营,主要通过市场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资金开发等使用资源的方式,使职业教育与教育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并经由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技术产品等的传播,创造出新价值。
(一) 外部环境的经营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与经济运行、社会就业互动最直接,因此,职业教育的经营者就需要密切关注各级政府宏观政策变化、捕捉职业岗位能力发展动向、就业市场供求状况等;保持与其他部门的密切联系,不断获得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信息;协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一级同类教育实施者的联系,了解本教育类型将要承接的学生(学员)及毕业生的升学等去向学校。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确立经营战略,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合社会需求,实现顺畅的“出口”,带动顺畅的“进口”。
(二) 发展战略的经营
职业教育应围绕经济产业发展前景为教育制定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同时努力形成合力,以推动目标的实现。经营者应充分重视职业院校品牌建设和质量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赞誉,赢得更广泛的生源市场。 "
(三) 办学定位的经营
确定办学定位是职业教育经营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总体上说,办学定位包括为谁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办学定位包含生源市场定位和学校特色定位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要了解本区域的产业及人才需求情况,然后合理规划中高职院校比例、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持续发展、各类人才供求合理的发展态势。
(四) “生产关系”经营
教育是一种服务,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家长是职业教育的消费者,供需双方构成了教育市场。教育质量的好坏应由投资者(政府、学生家长、企业行业)来判断。职业教育应能顺畅有效地与“消费者”沟通合作。沟通合作,本质上是一种质量保证力量。以英国的职业教育为例,它有一个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除了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自评以外,国家就业与培训委员会每四年对各学校或机构进行评估,质量好的可以五年、六年评一次;而质量差的就要每年一次,评价者给被评者一个级别定性,并且凭此决定给予学校多少经费;企业业主也参与到对学校评价中来,他们通过将自己的职员安排到哪个学校或者机构去接受培训,来左右学校的生存状况;学生入学以后,在一定时间通过国家统一的网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完全不受学校影响。因此,学校很重视就业与培训委员会、业主和学生的评价,以此作为改善自身管理与经营质量的动力。
(五) 投入与产出经营
职业教育的经营者应该懂得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追求教育资源投入的最大利益。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来说,为了给师生技能实践提供足够场所和工位,必须不断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而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紧缺专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四、 职业学校经营者的素质要求
现代职业学校的校长应当成为经营者,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能够生存多久,首先决定于学校的校长能否胜任一个“经营者“的责任。
学校经营,就是经营自己的品牌、质量、教育理念。必须实现自己的学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和忠诚度,具有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追求。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经营者,应具备以下各方面的素质:
一是敢挑战现状。对于学校经营者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不行”,而是“还没有到时候”,这种等待和观望,是阻挡变革的最简易的借口和最安全的办法。要变革,就要敢打破现状,不给现状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二是创建文化。对于学校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勾画未来,根据自己相信的事去确立目标,并运用特色校园文化和坚定的理念去努力实现它。
三是应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学校经营者应对自己面对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并用好奇心去激发探索的欲望。从现实来看,较早的变革几乎没有失败的,而太晚的变革则很少有成功的。早改只会付出较小的代价,而晚改则会受到巨大创伤,变革时间等得越长经营者的努力就会越贬值。
关键词:学校;管理效能;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未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升学校管理效能,不仅能够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与思想,还能够为学校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奠定扎实的发展根基。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深刻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能够积极投入到学校管理效能机制的创新研究活动中。
一、学校管理效能的内涵
具体来说,学校管理效能指的是在一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计划、组织、协同、控制、监督等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学校组织内外输入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并提高这些资源、要素组合与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程度和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学校管理状态和水平的反映。衡量学校管理效能高低需把握四个“度”:目标达成度、资源获取、使用和配置力度、内部管理合适度及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很显然,高效的学校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能在一定的学校目标指引下,能够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以提高经费使用总量,并科学合理地使用、配置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满足各自的需求,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必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和完美的状态,从而呈现出较高的学校管理效能。当一所学校彰显出较高学校管理效能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学校管理效能建设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机制对策
1.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目标
学校按照实际的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制定出应对社会要求的战略发展计划,保证自身具有全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渠道,完成对未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为了更好的体现学校积极教学的宗旨,需要制定具有发展意义的计划方案,进而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通过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措施,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计划方案,保证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校可以稳步向前发展。为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学校需要对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方案制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而不应是将美好的前景束之高阁。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的执行力,保证制定的计划良好的实施,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制定计划完成以后,学校的领导部门和执行机构要严格进行管理和过程控制,将主要的责任明细,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从而完成计划的统一稳定实施,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2.扩大学校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夯实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学校的设立除了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物质基础,保证学校的各个机构可以稳定运转。为了更好的夯实学校的教育发展,保证制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对于相关财物资源的需要自然少不了,只有把良好的物质作为教学基础,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工作,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是一所学校的基本教学基础,只有良好的教学设备以及优秀的师资团队共同存在,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一所大学的基本配置应该齐全,主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应该健全;像样的体育馆、游泳馆方便学生进行活动练习;博物馆、艺术管的设立方便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方便快捷的网络系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各方面了解社会动态实事。假如学校缺少了以上的几点,那么这样一所大学是不完善的,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让人有所怀疑。但目前我国的多数大学都存在经费不足等问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在依靠政府的同时,也要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筹备工作,保证学校可以有效的良好运行。
3.科学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保证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和配置,是解决稀缺资源使用的一个方式。虽然目前的教育资源短缺,可是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浪费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相关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执行机构的执行力不足造成的。通过改善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加大对资源浪费部门的O管力度,可以对资源短缺问题有一定的环节和改善作用。从管理角度看,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利用严谨的管理态度和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制度执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达到人尽其才、物尽所用的目的。
4.建立健全学校组织结构体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运行机制
一项管理模式制定以后,就要对其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详细任务分配,对不同等级的部门组织进行相关责任划分和任务划分,达到相互之间可以配合工作、协调工作的目的。只有将不同的责任明确到个人或者组织方面,才能确保各个利益相关者积极配合工作,制定一定的任务规则和流程也可以促进任务工作的完成。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良好的工作环境,友善的团队成员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可以确保学校各个部门将任务精简化、具体化。及时的进行信息沟通,同时明确领导意图,对底层管理人员的业务严格要求,也可以有效的保证学校健全组织结构体系,加强管理效能建设的工作。
三、结束语
学校管理效能是对学校发展的宏观反映,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效率与效益。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从整体上调节学校管理的各项措施,进行总体指标评价,并能够全面落实管理措施,确保管理效果,提升管理效能,学校领导者与管理人员必须要双管齐下,依据学校的战略发展整体策略,强化学校管理力度,最终达到达到教育效果与管理效果的最平衡、最理想状态,做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的学习心得
通过近期的培训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问题、后勤人员的管理以及以后的制度完善给了很大的帮助。在我校有200多名寄宿学生,学生的安全尤其重要。在排除一系列大的安全隐患(食物中毒、煤气中毒、消防安全)的前提下。
在学校近几年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项必须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因为它是实施依法治校、提高管理绩效的前提。我校把现代学校制度定义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制定的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以鼓励与倡导为主的,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校管理机制。本着这样的思考,学校近几年开始了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梳理、修订、完善、建构的过程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再认识过程,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的再思考过程。怎样的制度才是现代学校最需要的?本着“制度建设促发展”的思想,学校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职工代表会,讨论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哪些制度,需要完善哪些制度?对此,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建设。不尽合理的,力求合理;力度不够的加大力度,落实各项制度,补充考核细则……学校逐渐梳理出了《考核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力求做到了科学,规范,合理,所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起到了规范与约束作用。从而尽量减少教师“必须要这么做”“不得不这么做”的心理压力。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大背景,以学校办学品牌与特色打造为根本目的,将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学校建设出力流汗和不断促进专业成长上来。在学校的“软肋”上加上奖励力度,以鼓励更多的老师争优创先;在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上加大引导力度,让老师知道可以怎么做以及做得好坏的评价要求。
作为管理者需要时刻思考:在发挥现代学校制度最大作用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广大教职工自觉遵守各类规章制度的积极性,如何把教职工的注意力引导到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上,如何让每位教职工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作为一个冷静的管理者,千万不能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思想,恰恰要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思想准备,更要有“如何让制度真正内化”的不懈思考与实践。用好制度,践行制度,完善制度是管理者重点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没有尽头。当管理者在遇到管理问题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发牢骚或泄气,而是从如何以更健全的制度或机制建设来规范和提高管理质量,解决管理问题,深化管理,使学校走上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所谓的教学管理,包括学校中所有教学涉及到的内容管理,不管是教师、学生、教学计划、教学档案,还是教学工具、教学过程,都要进行管理。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既包括促进学校的运转、发挥人员的作用,也涵盖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务、教学改革的促进和带动。教学管理的内容可以是过程管理、业务管理,也可以是质量管理和监控管理。在多媒体普及运用、教育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带动下,需要更加优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措施来促进教学管理效果的发挥[1]。
一、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
在各地方高校的努力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越来越高,满意度逐年提升,教师教学纪律性好,教研活动的知晓度提高,但是总体看来,高校的教学管理仍然面临着三大困境。
1.困境一:理念意识落后
作为兼具教学性和管理性功能的教学管理工作,实际的工作人员理念意识却是相当落后,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着巨大的理念意识落后困境。从表现来看:一是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理念落后,他们更多的出于完成工作的角度,来开展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进行工作创新,对学生、教师的关心程度不够,主动性非常低;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意识不足,更多的学生工作归结到完成学业,修够学分,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没有更多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多为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竞赛活动;三是学生、教师的参与意识不足,学生和很多教学老师都认为,教学管理工作与自身无关,只是教务老师的任务,自己没有必要关心,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他们很少主动的关心教学管理质量和进度,没有督促或者检验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四是教学管理的创新意识不足,随着教学管理的复杂程度加深,任务变重,单一的教学管理计划,实在无法满足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将使教学管理变得十分僵化[2]。
2.困境二:教学管理考核过于片面
实际运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对于学生而言是完成专业课期末论文、或者参加考试,对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表现没有考核;对教师而言,期末考核是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是否完成既定的课题,没有就实际教学课程的考核;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者而言,是否按时出勤,是否完成既定任务,就是全部的考核标准。显然,这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考核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并不能够科学的对教学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系统的评估,反而会阻碍学生、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培养出的人才也是模块化的,形式化的[3]。
3.困境三:教学管理形式单一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使用的管理方法非常单一,即利用教学管理系统来完成管理工作,每个学生按照学籍信息进行管理,每个老师按照账号对应进行管理。在社会发展的带动下,需要更加丰富的教学管理形式来满足日益扩大的教学管理工作需求,需要更加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设备、网络服务、硬件设施,让更加优秀的员工投身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手段的单一,将让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放缓,学生的学习空间被局限。
二、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的必要性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制度优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表现一:有助于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将有助于开展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就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助力。事务性的教学管理,能够让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完成更加高效,让制定的教学管理策略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让更多优秀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投身到一线工作中,并熟练地掌握业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力量、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管理目标[4]。
2.表现二: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
在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中,一些是因为机制原因,无法接受很好的业务培训,进行工作软硬件的升级换代,造成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以满足全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急需人才的工作岗位,无法通过特定的办法来引进优秀人才。因此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化,将更加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在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助力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开展学生和教务工作的时候,能够从学生需求出发,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工作办法,以人为本,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3.表现三:有助于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板块结构束缚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机制,不仅让一些想要有所突破、创新的工作人员,有力无处使,不知道怎样改善教学管理质量,还让复杂、繁琐、重复的教学管理工作,压垮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工作信心,很多人形成了工作拖延症,不好好为学生服务,在考核中也没有将工作质量和实际工作绩效挂钩。因此实现了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化,将能够带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着手,得到更好的工作收益。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能,为学生、老师服好务[5]。
三、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采取积极高效的措施,将是学生、老师、工作人员的共同需求。从具体措施来看,本文认为应该有以下五个重要构成部分。
1.以明确的管理职责倒逼教学管理观念的转变
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观念转变,形成老师、学生、工作人员的意识提升长效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管理的职责明确化发展。首先,针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层,要让他们意识到教学管理观念转变的重要性,要在全校的重大战略决策、规划中,体现先进的教学管理思维理念,让高校领导层来分管教学管理工作,承担起提升全校教?W管理质量的领导责任;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虽然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但是依然要对教学管理提供参考建议,要倒逼老师进行制度优化,解决实际教学管理中的多项难题;再次,要提高教学老师的参与积极性,在操作教学管理系统中,遇到问题了,要及时向技术部门反映,让技术部门及时进行更新和优化;最后,要明确一线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让教学管理效果评估成为其工资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倒逼其进行理念提升[6]。
2.以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
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现状来看,缺乏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出台,因此必须做出改变,以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一是要在制度制定之前,对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现状进行摸排,对教学的方法、内容、质量,对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等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从分析报告中明确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二是对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开展调查,从学校的教学处、各学院的教务科入手,对平时开展教学管理的情况、问题进行搜集;三是建立起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反馈渠道,提供学生、老师、一线工作人员反馈意见的平台;四是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为目标,建立起可供推行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
3.以日常的管理和服务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覆盖了所有的办学过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平日的工作出发,一点一滴的服务好学生和老师,不断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一是要开展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在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时,更加细心,在为老师提供服务时,更加全面;二是要采取更人性化的办事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遵守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灵活的处理遇到的问题。
4.以优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
教师是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日常教学、进行学生教育服务的主体,因此要以更加优质的教师队伍来支撑教学管理的优质化进程。一是要对所有专业课老师开展政治培训,让老师提高政治修养,在学生教学中,不考虑利益,毫无保留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要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让有能力的教师更多的参与课题科研,完成专业论文;三是实行严格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给符合条件的老师提供畅通的上升渠道,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论文摘要:本文以中山市东凤理工学校为例,探讨在中职学校建立准军事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中职生的德育教学管理的相关措施以及积极意义。
当前,部分中职生纪律松散,法律观念淡薄,有的甚至沾染了社会不良习气。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山市东凤理工学校自200年以来,邀请军事教官进驻学校,实行军校合作,建立德育准军事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中职生德育准军事化管理的长效机制,指在校园内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的双轨运行机制。在德育方面,以近似军事化的管理常规管理学生,以过硬的作风培养学生,以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重塑学生完美的人格。
一、建立德育准军事化管理的长效机制的意义
1.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中职生群体具有意志薄弱、纪律涣散、作风懒散的特点。军队的严格纪律、过硬作风和坚强意志正是“问题”学生所缺乏的品格。笔者认为,军队是一座神奇的“熔炉”,在这座巨大的熔炉里,即便是废铁,也可以炼成精钢。
2.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建立中职生德育准军事化管理的长效机制,能够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能够培养学生的行动迅速,步调一致的纪律观念;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给予学生信心、勇气和力量,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具有长期性。
建立这种机制,不是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而是将准军事化管理方法引入校园,在校园内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的双轨运行机制,这是一个职业学校与国防教育基地长期合作的机制。对于中职生而言,在校三年,实际上,也等于接受了三年准军队生活的锻炼。
4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建立中职生德育准军事化管理的长效机制,解决了我校学生德育管理的诸多难题。准军事化管理机制实施一个学年以来,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基本消失,校园氛围焕然一新。德育管理工作的“疑难杂症”迎刃而解,教师不再占用更多的时间去抓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使我校的教学水平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二、德育准军事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实施方案
准军事化管理长效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新生入学教育、一日生活制度、国防教育、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案实施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关怀,达到“学校无闲人,人人教育人;学校无界限,处处教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的理想境界。
1.以军训为突破口—规范学生行为作风。
通过军训,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整肃端庄的仪容举止,严明的纪律观念,顽强的意志品质。要求达到如下目的:
第一,改变学生懒散松的精神状态,营造严肃紧张、团结活泼的气氛,树立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心理意识,借鉴部队的管理模式,创设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提高的育人情境。
第二,明确制度,令行禁止。我校根据实际,参照部队管理条令,制定了《预军校准军事化管理条令》(以下简称《条令》),规定新生进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条令》,并必须通过考核。《条令》清晰地规定了学生的职责和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及文明礼节,涉及学生的着装仪容、言行举止、作风纪律、文明礼貌等等方面,要求学生严格遵照执行,从而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搞好内务卫生,净化校园环境。养成并强化学生搞好内务卫生的习惯,是军训的重要内容。学校制定《内务卫生条例》《文明寝室评比条例》《公共卫生包干细则》等规章制度,提出“整洁、幽雅、安静”的校容校貌总体要求,要求学生做到:一美观(寝室装扮美观);二棱角(棉被折叠有棱角、服装叠放有棱角);三干净(地面桌上干净、门窗铺位干净、走廊栏杆干净);四整齐(毛巾雨具整齐、牙刷牙膏整齐、杯盘箱子整齐、鞋子军帽整齐);五清扫(寝室教室天天扫、公共场所随时扫、每月一次大清扫、逢年过节全面扫、期末期初彻底扫)。
第四,强化军事训练,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作风,磨炼学生的意志和耐力。在军训过程中,要求学生不当逃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求排除万难,坚持训练,做到“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
2.以日常养成为媒介—使行为内化为习惯。
通过严格的、长期反复的日常管理,全程渗透,全面要求,把学校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意志品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卫生、纪律、仪容仪表、人际交往和专业学习等方面。管理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加强纪律约束,一日生活条例化。通过制订和实施《一日生活条例化》,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要求学生像军人一样统一起床、统一就寝、统一早跑、统一就餐,统一搞卫生,使学生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条理。
二是加强量化考核,一日纪律严格化。根据学校制订的《准军事化管理条令》,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考核,内容涉及着装、仪容、举止、卫生、纪律等各方面,要求经过长时间的监督和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做到寝室内务整齐划一,公共场所不见一片纸屑,减少违纪现象,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检查指导,一旧学习科学化。要求学生听到预备铃声立即进教室;读写姿势正确;注意用眼卫生;带齐学习用具,并放在一定的地方;自觉预习,质疑问难:上课用心听讲,不乱动,不说闲话,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多读多写,边读边想,勤于动笔,勤于查阅;独立思考,独立读写,独立完成作业,独立使用工具书;注重观察,分析联想,先编提纲,后写文章,自改作业:读题审题,认真计算,分析数量关系,仔细检验答案等。
四是加强正面引导,一日相处文明化。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军人的宝贵品质,做到做事认真负责,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敢于承担责任。自觉遵守各种公共秩序,做事有规则意识。做到待人友好,有礼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基本礼仪和礼节,做到尊重、关心长辈,孝敬、理解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确实提高自己的人文涵养。
五是从他律到自律,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是思想教育品德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学生年龄和学识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的品德发展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德育目标的内化和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有赖于自我教育能力。因此,我们借鉴部队“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自我管理的思想教育方法,实行学生会协查制度和学生自查自评制度,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3.以实化军训内容为延伸渠道—培植学生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一是通过早跑锻炼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早跑是我校学生每天起床后的第一堂课,按照准军事化管理规定,要求起床号响三分钟后集合,各班清点人数,按顺序组织早跑,要求步伐整齐、口号嚎亮、精神饱满,不漏跑,不抢跑。实行严格的请假制度,保证出勤率,要求坚持不懈、风雨无阻,三年如一日。早锻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磨炼学生顽强意志的手段。
二是学校借助有日的、有计划的军训内容拓展活动强健学生的肌体,锤炼学生的体魄,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施内容有:站军姿、负重越野跑、泥地穿越、拉练(“铁人三项”;队列、内务、射击、军体拳、操枪;紧急集合、早跑:以及穿插内容,如理论讲座、拉歌、文艺活动等。
4.以第二课堂为渗透载体—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准军事化管理不是扼杀学生的个性,也不是“管制式”管理,它是育人的有效形式,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我校注意以客观规律为指导,从发展人的角度,根据社会的用人要求,在管理中既强调集体意志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又强调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差异,提倡学生兴趣爱好的自由选择性,特长发展的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区别对待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求助于兴趣小组、学生社团、业余活动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活载体,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条件和机会。
三、实施德育准军事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实行学生德育准军事化管理,必须明确军校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将责、权、利具体落实到个人。在与中山市国防教育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军校双方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学校与国防教育基地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作为学校一方,我们的责任是为军事教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满足教官提出的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学生管理的各种条件,听取教官提出的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学生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不干涉军方对教官的内部管理和调遣。中山市国防教育基地作为军方,其责任是,确保有常驻学校的军事教宫两人,其中必须有一名女教官。教官负责校园生活区管理,体操队列训练,传授给学生军事常识,巡察校园。经常与班主任老师交换学生管理信息,定期与学校德育处研讨教育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学模式;教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0 前言
“教学企业”,原称“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ehnie,简称NYP)在1992年学院发展初期,以林靖东院长为领导的一班人共同提出的。在此后的学院发展历程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各院系根据各自特点,将“教学企业”模式予以延续、发展与创新。如今,“教学企业”与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并驾齐驱,堪称世界著名的三大职教模式。
教学企业在我国是一种新生的高职教学模式,是社会企业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即以学院为本位,在现有的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将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主要便于教学的企业。“教学企业”既不像学校的实验室,也不像企业的车间,而是企业的真实设备、场景在学校的再现。“教学企业”既不同于“三明治”式的课程安排,也不同于“双元制”课程安排,而是紧紧围绕教学,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开展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它试图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典型的企业环境,并构建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使实践教学不依赖于企业界,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
教学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即为使教学企业同时实现社会价值目标和经济价值目标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的利用和活动。教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教师员工和学生员工的招聘与选拔机制、培训与开发机制、绩效考核机制、薪酬管理机制以及劳动关系管理机制。教学企业要建立与组织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创造教学企业内部良好的工作环境。
本文通过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管学院的“大学生迷你创业园”、“顺丰速递广科中心”以及“淘宝创业联盟”等七个“教学企业”调研访谈和研讨,就构建和发展“教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尝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高职院校“教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推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企业”的建设进程。
1 “教学企业”员工招聘与选拔机制
1.1 教学企业“双师型”教师员工的招聘与选拔
教学企业员工招募有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种方式。教师员工优先从高职院校或合作企业通过内部招聘的渠道校企互聘“双师型”教师团队,当内部招聘不能满足教师员工的需求时,再考虑外部招聘。(1) 通过内部招聘渠道校企互聘“双师型”教师员工。教师员工内部招聘是指教学企业吸引现在正在高职院校任职的“双师型”专任教师或来自合作企业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及能工巧匠等企业员工填补教学企业教师员工空缺职位的一种方式。校企互聘是教学企业教师员工最重要的来源。(2) 通过外部招聘渠道招聘教学企业教师员工。现阶段,我国教学企业外部招聘教师员工的基本要求可参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外部招聘教学企业教师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教学企业的教师员工,应同时具备教育家、工程师和高级熟练工人三种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引进人才时要求本科学历以上,必须具有5年以上与岗位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既有从事项目开发的能力,又有教学经验,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且有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其人格与形象能够与组织文化相适应相吻合。
1.2 教学企业学生员工的招聘与选拔
教学企业学生员工全部采取内部招聘的方式,在教学企业所服务的高职院校内选择相应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学生员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进入教学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员工,一类是保证教学企业正常运营而进行兼职服务的学生员工。进入教学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员工不领取酬金,一般来说根据教学企业的教学计划安排相应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进入教学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保证教学企业正常运营而进行兼职服务的学生员工是领取酬金的兼职员工,一般来说通过高职院校内部招聘学生,特别是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2 “教学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机制
2.1 建立教师员工“校企共培”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
教师员工培训与开发是教学企业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与基本内容。教学企业在教师培训和开发工作中,要做好明确培训和开发目的、培训和开发需求分析、培训和开发项目的设计和培训和开发结果的评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职员工无“货架寿命”理念的提出,源于商场超市商品的货架期或保质期,也就是能放在货架上的寿命。教职员无“货架寿命”的实质就是终身学习(保鲜)理念。教职员不分年龄大小、专业类别,在职业教育岗位上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挑战。NYP 建立了一整套教师专能开发及培训系统,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教师的能力多元化,以适应新领域及多岗位的工作需求,实现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教学企业”企业项目的实施。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与教学企业共同培养教师员工,其中,教学企业侧重于培养教师员工的“技能素质”,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教师员工的“师范素质”。
2.2 建立学生员工“在职培训(OJT)”培训和开发体系
教学企业学生员工的培训和开发主要是通过工作实践和导师指导为主要方式的在职培训(OJT)来实现的。工作实践是一种通过实际的操作来使学生员工学习完成工作任务的培训方法。学生员工还可以通过与教学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教师员工之间的互动来开发自身的技能。导师指导就是学生员工开发的一种开发性人际关系类型。导师是指教学企业中富有经验的、工作效率较高的资深教师员工,他们负有开发经验不足的学生员工(被指导者)的责任。
3 “教学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机制
教学企业要重视员工绩效评估的工作,受益群体(学生员工和客户)需要知道他们所接受的服务的质量情况,教学企业内部教师员工和学生员工需要个人绩效的反馈,管理者和理事会需要了解教学企业运营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士气。
3.1 实施教师员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双考核”
教学企业在本质上属于社会企业的一种类型,既着眼于经济价值的实现过程,又关注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教师员工实施“双考核”的含义是指教学企业教师员工在运营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创造,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践行教学企业为实现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创造的社会价值部分都需要通过绩效评估的工作来进行考察和认定。实践中,可选用基于目标管理(MBO)的绩效考核工具对教师员工“双考核”体系进行设计与实施。目标管理法(MBO)注重的是对目标的管理以及一种工作或某一工作群体的可衡量性结果。这种方法假设,绩效衡量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是可以被消除掉的,同时工作的结果是对一个人为组织的有效性所做出的贡献进行衡量的最为接近的指标。
3.2 学生员工实施企业绩效考核与学校学分考核相结合的“双考核”
教学企业实行“双考核”调动教学企业、学生员工参与的主动性,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特别是学生员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员工为教学企业“准员工”,高职学生作为“准员工”在教学企业的实训学习过程中,既是员工又是学员,由学校和教学企业共同管理,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与学校学分考核制度是学生教学企业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以达到教学企业教学的效果。学生员工实行“双考核”的内容包括:(1)企业绩效考核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评估学生员工的绩效以及团队、组织的绩效,并通过对结果的反馈、分析绩效差距来实现学生员工绩效的提升,进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业绩。(2)学校学分考核制度是衡量学生学业的基本计算单位,为了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工作真实情况,学校设计若干较为关键的行为指标制定考核表,学生考核合格将获得学分,教学企业在学校颁发的“教学企业教育实习证书”上简述学生的教学企业工作情况,盖上公章,学生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凭证,证明学生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和良好开端。
4 “教学企业”员工薪酬管理机制
4.1 建立教师员工的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体系
教学企业是社会企业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其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企业既不能照搬高职院校的工资体制,也不能照搬商业企业的工资模式,只有根据自身的特色“量身定做”薪酬制度。(1)建立教师员工以绩效为导向的“宽带薪酬”外在薪酬体系。教学企业实行独立法人制,实行完全意义上的职员聘任制,机制灵活,拥有高度的自和决策权,这为教学企业实施宽带薪酬制提供了有利条件。(2)建立教师员工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内在薪酬体系。内在薪酬指精神满足和奖励(如优越的工作条件、谢意等非货币奖励)和各种机会(如晋升机会、提高名望的机会、培训机会等将会但还没有完全得到的非货币奖励)。教学企业作为社会企业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肩负着实现社会价值的使命,高职教育的公益性更加要求教学企业重视内在薪酬的设计。教学企业教师员工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的内在薪酬体系的实现方式包括参加国内外研讨会、培训、进修、攻读高一级学位、管理者对教师员工工作的认可以及宽松的工作环境等。
4.2 建立学生员工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内在薪酬体系
教学企业学生员工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进入教学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员工,一类是保证教学企业正常运营而进行兼职服务的学生员工。按照教学企业运行的实践,进入教学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员工采取全面无偿培训的方式,所有教学企业都不向此类学生员工支付货币形式的外在薪酬;而对为保证教学企业正常运营而进行兼职服务的学生员工,一般采取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支付非全日制兼职学生员工最低小时工资。无论哪种类型的教学企业学生员工,都应着重建立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内在薪酬体系。教学企业学生员工的内在薪酬是一种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报酬形式。教学企业为学生员工提供的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内在非经济性报酬主要体现在为学生员工提供适合其能力的有兴趣、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改善学生员工的工作环境与设施;关心学生员工的生活质量,给予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对其工作给予口头或书面的表扬等非货币奖励;为学生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提高其名望的机会等。实践表明,内在的非经济性报酬能对教学企业学生员工产生较强的激励效应,让学生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并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激发其努力工作的意志。
5 “教学企业”员工劳动关系机制
5.1 建立教学企业与各类员工规范的劳动关系
教学企业跟企业一样,也应该建立与各类员工之间规范的劳动关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教学企业中,存在三种类型的劳动关系。这三种关系包括:全职用工劳动关系、非全职用工劳动关系和与在教学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员工之间的协议关系。第一种关系适用长期雇用合同称为“劳动合同”,短期或兼职合同称为“服务协议”。劳动合同主要适用于教学企业普通的全日制工作人员(全日制教师员工和全日制工作人员)。第二种关系适用服务协议,服务协议主要适用于兼职教师、技术专家、顾问或其他为教学企业提供短期或兼职服务的人员(“教学企业兼职员工”)。由于协议双方没有建立真正的劳动关系,建议这类合同定性为“服务协议”,而非“短期或兼职雇用合同”,该合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范。第三种关系,因为在教学企业实践学习期间学生员工身份仍然是在校学生,不属于法定意义上的劳动者。建议起草和签订教学企业、学生实践学习协议书并履行教学企业方的权利和义务。
5.2 关于教学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员工权利保护建议
教学企业是实施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积极推行教学企业实践教学,学生员工在实践学习中的权利保障是关键。进入教学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员工是教学企业中最重要的主体。他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同时更是生产第一线最直接的体验与风险承受者。这种复杂身份与学习场地和方式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使学生员工权利保护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从法律视角研究和探讨教学企业中的学生员工权利保障,完善教学企业中实践学习学生员工权利保护的基本措施,对规范和完善教学企业保障制度,促进教学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全而提升教育品质,意义重大。
6 结语
“教学企业”在我国是一种新生的高职教学模式,方兴未艾。广东科学技术学院经管学院的七个“教学企业”,包括淘宝创业联盟、珠海市海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顺丰速运、迷你创业园等已经初步完成了“教学企业”的构建,目前进展情况良好,并进入教学试运行阶段。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对“教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进一步规范“教学企业”建设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教学与经营的融合,从而加强内涵建设,为后续“教学企业”的建设做好铺垫,以期推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企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ocial Enterprises:Lessons from Businesses and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 Iberoamerica (David Rockefeller Interamerica Development Bank) [M]. Social Enterprise Knowledge Network Sekn, James E. Austin, Roberto Gutierrez, Enrique Ogliastri, Ezequiel Reficco. David Rockefeller Center for Latin American Studies. ISBN: 0674021231: 2006-6-30.
[2] Vijaya Sherry Chand &Sasi Misra.Teachers as Educational-Social Entrepreneurs: The Innovation-Social Entrepreneurship Spiral[J]. The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18,2(2009): 219-228.
[3] Ruthanne Vitagliano & Shaza Khan. Teacher as social entrepreneur: Practices of an innovative and resourceful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J]. AERA 2007-Division K: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4] 严中华.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指南:基于校企双主体教学企业构建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5] 温洛克民间组织能力开发项目参考资料系列之三:人力资源管理.2011.
[6] 何巧云.高职院校教学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
[7] 何巧云.高职院校教学企业员工“双考核”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J].北方经济.2012,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思路研究
一、高职学籍管理形势紧逼下的改革思考
(一)管理功能需求最大化的迫切性。高职院校素以高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工作出发点,也是迫切需求学籍管理保障机制下的人才培养终极目标,唯有实现引导、激励与监督最大化的学籍规范管理才是前提保证。引导功能贵在办学理念与人才目标的落实,激励功能贵在治学观念与人才健康成长的实施,监督功能则在于管理流程与良好治学环境的保障。
(二)时展需求信息化的必然性。伴随时代科技发展的强势介入,当今世界网络化与信息化的脚步声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基于国内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的发展大背景,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必然为大势所趋、在所难免。而学籍信息化管理作为高职院校治学管理的核心重点,必然成为国内高等院校系统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 。
(三)教育理念需求现代化的现实性。高职教育现代化理念对教育改革的需求已成当务之急,亟需依托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励精图治深化改革,以适应当今高端技术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现实目标紧逼之下必然会对国内高职院校事关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工作提出更切合实际的要求,如何立足生源、因地制宜做出学籍管理机制改革,创设一种切合实际、应用性强的管理制度,作为应引以重视的现实话题摆上了桌面。亟需我们结合高职教育突出技能性与操作性特点,做出相关发展思路的创新探究。
二、高职学籍管理发展思路的创新探究
(一)入学预警于先。新生人学时,学校首先在强化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引导新生全面确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作为管理者,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学生主体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将自我管理治学理念学前传递到学生当中,让入校新生首先在自我管理理念上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投身到自强自立文明校园的浓厚文化氛围当中,实现新生自我管理主动性提前介入。同时,及时跟进入学预警制度建设,进一步激发入校新生的自行为规范。新生入学之初,学校要组织专门力量系统加强新生有关学籍管理校规校纪方面的学习,全面了解应届毕业必须要达到的基础条件。并以往届学生经历作现身说法,告诫新生不当思想行为的危害,以前车之鉴向入校新生做出警示诫勉。
(二)导向预警其中。坚持校方培养人才目标与学生成长发展目标双结合,营造出积极向上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自我管理作为高职学生行为规范的首要前提,并非上几堂课、讲讲规章制度就能解决问题那么简单,在此问题上必须引起所有教职员工的普遍重视,务必齐心协力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才能抓实抓好。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综合能力,校园文化的大力渲染与引导必不可少,并将校园文化范畴及时纳入有关学生自律与自我管理的实质性内容。各学系到院校可成立自下而上学生管理协会,进一步建立网格式学生自律性自我管理运行体制,发挥学生力量倡导学生能够自觉加人其自我管理的行列。并通过演讲、竞赛与等灵活多样化形式,通过广播、网站等媒介途径,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的大讨论,以超强的驱动力与凝聚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三)治学预警贯通。基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及时将自律与自我管理方式方法做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与成长发展方向,敦促学生进一步掌握自我预警规范,以保证各阶段成长均能清晰定位。同时,培养学生全面养成定期总结自身学习与生活情况的良好习惯,戒骄戒躁,实时结合自身发展装款查漏补缺,促使学生系统完成自我监督到自我反省乃至自我提升的成长锐变。另外,高职院校要将治学预警机制贯通学籍管理始终,实时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成效予以监督。每学期要及时与学生家长互通有无,凡属有学业、自律相关问题出现的分别以通知书的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分别发出学籍预警,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三、高职学籍立体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
(一)院校掌控宏观体系监督。由院校整体搭建学籍系统管理平台,基于宏观角度切实制定相关学籍管理的监督机制,为各院系C合管理规范与学生自我约束规范从制度上做出保证,并为工作质量与工作成效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确保所在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改革更具合理性与成效性。
(二)院系落实微观综合管理。各院系通过校方搭建规范学籍的管理平台,基于微观角度全面落实学籍管理相关预警制度与个体自我管理的全面进行,全程掌控学生个体的学籍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实时对学生本人 、学生家长或学校有关部门做出反馈,确保学籍管理工作无盲点、无盲 ,切实将入学预警、导向预警与治学预警衔接起来 。
(三 )学生规范自我约束管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一个能够健康成长、善于自治自律的人,而不是脱离缰绳便要天马行空的无知者。学籍管理贵在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的人生目标,自觉并积极对学业与成长发展做好规划,为成长为有用的市场去求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1 学校基本情况
甘肃省金昌市水源中心小学于2006年顺利实现合校并点后,现有教师30人,学生337人,12个教学班,住宿生256人。大多数学生属于隔代监护,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后,在生活学习方面引起了诸多的不适应。面对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学校努力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自主自立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家长普遍反映,寄宿的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2 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着力点
2.1 加强制度建设
对于寄宿制学校管理者来说,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制定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住校学生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集》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使广大师生自觉遵守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2.2 提高管理素质
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管理模式,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管理规律加深了解。因此,学校购置了寄宿制管理等方面的书籍,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学习,并结合实际做好笔记,写出体会,深化认识。另外,还通过组织参观学习,汲取经验,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使学校形成适应寄宿制转型需要的管理机制和体制。
2.3 加强安全体系建设
1)安全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为做到防患于未然,每周一由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协同学校安全保卫人员对学校的各个角落和各室进行安全排查,有安全隐患的建立台账,及时处理,尽量把每一个细节做好。
2)对于寄宿生的管理更是做到定时查岗和晚点名制,宿管员进行夜间巡逻,及时处理夜间发生的情况。对每个学生建立信息卡,对因病缺勤或其他原因未到校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与其监护人及时取得联系,掌握相关情况,做好记录。对要离校的学生必须经班主任和宿管员签字,通知监护人后方可离校。
3)学校配备了简易卫生室。为了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疾病,通过咨询卫生部门和简单的专业护理培训,常备一些常见外伤和发烧感冒等病症的药物。每学年结合季节变化,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常见病预防教育。并和镇卫生院取得联系,建立了绿色通道,如果寄宿生深夜突发疾病,能保证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并及时就诊。
4)积极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为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等逃生能力,每学年根据各类应急预案定期举行不少于4次的道路交通、地震、消防等安全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在显眼处是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时刻提醒师生注意自己的言行,明确努力地方向。为了能让每一面墙壁都能变得丰富多彩,在学生寝室开展床头文化评比活动,在走廊、过道、教室等张贴名人名言、三字经、学生书画作品等,既美化了校园,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受师生喜欢。
2.5 创建留守儿童之家
为尽量弥补由于空间相隔造成的亲情疏离,学校根据实际与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开通了校园电话,能保证每个留守孩子每月至少与自己的父母通一次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条件允许的还可以进行网络视频对话,通过交流,孩子们不但可以缓解对父母的思念,还能够在沟通中了解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加深亲情;同时,远在外地的父母们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孩子起到一种敦促的作用。针对寄宿制学校办学特点,学校还创建了心理健康辅导室, 每天对学生开放,学校有40%的教师通过心理辅导机构培训,取得了合格证。考虑到学生有勇气直接向老师说出心里话的人不多,学校便设计了心情卡,让学生把当天的情绪记录下来,由班主任每天关注,发现异常及时疏导,严重的由心理辅导老师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缓解学生的紧张与压抑。教师经常性和学生进行沟通,加强交友、情绪、学习等方面的指导,让他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从根本上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2.6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寄宿生学业问题,采取了“大帮小”“一帮一”帮扶和晚间学习教师辅导相结合,培养他们自强自律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常抓不懈,将此项工作做实、做细。努力捕捉学生在校的点点滴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促其进步,最终使学生乐学、善学、自主学。
3 结束语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管理工作拘于形式。由于受到管理制度、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而是将重心放在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上。而班主任和辅导员也担任着课程,往往忽视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和特性的研究,以至于学生管理工作成效不大,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不是高校管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学和科研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二,学生管理工作方式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都是由学工处和团委负责,而班主任和辅导员则负责学生管理的实际工作。这样的方式其实是相对封闭的,缺乏与其他班级、系部之间的交流,制约了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学生管理工作系统性差。学生管理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学生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考核、评定、奖励制度,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然而,学生管理的实际工作往往停留在完成各项任务、解决局部问题的层面上,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
(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之所以存在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管理的理念滞后。一部分的管理人员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一部分的工作人员认为工作就是执行上级领导的命令。这样的管理观念严重落后,不能做到“以生为本”,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这种命令式的管理理念不但制约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也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第二,学生管理的机制缺乏创新。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正处于日益完善和发展的阶段,受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制约,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学生生活、学习与心理需求,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也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三,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不完善。大学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就需要评价方式随之做出改革和创新,来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求。第四,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学生管理工作往往由班主任和辅导员担任,而受学校编制制约,辅导员人手往往不足,往往一个辅导员兼几个班级,造成辅导员工作繁重,离岗、转岗现象严重,使得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管理机制
(一)创新学生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基础,它让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第一,坚持“以生为本”,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分级管理,确定其职责和义务,防止相互推诿,将职责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促使他们积极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第二,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将学生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坚持与落实科学化原则,学生处负责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监督和管理,将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二)创新学生管理手段
在现代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管理人员应该学会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的服务,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好地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例如,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利用微博、飞信、QQ、微信等各种多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增进与学生感情交流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在工作实际中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不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不断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与学生要建立平等、互助、民主、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这样才能敢为人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启蒙、引导和服务。教师要根据现代学生的特性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变教学风格、发挥语言特性,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平等交流,进一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例如,可以将学生管理的成效纳入年终考核和评优评先之中,一方面可以表示领导对学生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之中,不断创新研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不断引进和吸收优秀的学生管理人才,不断扩充管理队伍。更要加强对现任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