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9:56
导语:在工程的重难点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我国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对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对策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 1 不科学的勘探设计
不科学的勘探设计,导致与水利工程项目相关的一些文件资料,例如: 计划书、设计文本、设计图纸以及可行性分析等材料筹备不全,仅仅立足于书面资料纸上谈兵,却不能从工程所处地区、工程概况、周围环境条件、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客观、综合、全面的分析,缺乏对所实际所要建设工程的全面、综合调研与调查,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工程建设项目不达标,设计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1. 2 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一个正规施工企业的规范化施工管理方法,然而,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尚未形成规范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缺乏转向施工基金、所采用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适应工程实际情况,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预算制度与奖惩机制,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成本上升,施工效率低下,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1. 3 施工技术验证力度不强
施工技术是支持工程施工建设的硬性条件,因此,施工技术需要科学、积极地给予验证,然而,实际的工程施工技术却在没有达到权威验证的情况下就被付诸使用,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施工整体上的失败,验证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再加上缺少专业、合格的施工技术人才,落后的施工机械设备等都有可能造成水利工程施工的失败。
2 水利工程施工中主要的技术难点
2.1 混凝土坝工程
混凝土坝工程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基本的结构形式,其主旨是通过混凝土组件的预浇筑来形成混凝土坝工程的主体,也可以通过对混凝土坝结构建筑混凝土来实现。混凝土坝工程的特点是体量大、自重高,这就产生了材料准备、技术运用、地基处理、结构安装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控制不好,会在混凝土坝工程浇筑后与运营期出现有害的混凝土裂缝,影响混凝土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2混凝土灌注
之所以将混凝土灌注列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主要是因为灌注过程对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决定的。混凝土灌注时应该从准备阶段开始,利用技术、材料、工艺方面的严格控制实现对混凝土灌注的外部控制和内部保障,在灌注时期要根据技术要求和水利工程需要做好灌注高度、灌注速度、振捣强度、振捣时间等各方面要点的技术管控,形成混凝土灌注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保证,这是水利工程混凝土灌注的核心,也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难点。
3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3. 1 全面提高施工技术
技术是工程建设的硬性条件,首先要全方位、客观地调查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与特点,分析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可行性,要求每一个参与施工建设的单位、部门、人员等都能掌握科学的施工技术,获得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掌握并熟练运行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在各方积极配合下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主要应该掌握以下先进施工技术:( 1) 施工导流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中要要涉及到闸坝工程建设,其中需要施工导流技术,导流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等。工程建设前必须进行细致、周到的设计与规划,对于导流施工通常应该通过修建围堤来解决,施工导流技术为工程建设过程中河水的疏通、引导提供便利,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在一个平静环境中有条不紊地开展。参照国家规定要科学优选导流量,并根据水利工程主体的施工进度设计出科学的导流方法与方案,为了有效控制造价、加快施工进度,应该试着在枯水期展开工程建设,其中也要对应做好混凝土工程、土石方工程等的建设,不同于普通工程项目,水利工程有枯水期与汛期,这就导致其施工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必须综合平衡好施工人员、设备、资金、技术等分配与使用,有计划、有规划地安排施工,要确保堤坝施工与导流工程施工都在汛期到来前完成,从而为其中的水电施工创造有利的时间和条件。顺利躲过汛期,安全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重点、也是关键,因此,导流施工的安排需要以维护主体工程施工进度为前提,导流工程施工必须做好施工规划与安排。( 2) 地基处理技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地貌状况来分析其地基状况,进而采取科学的解决方法,先将地基表面的杂乱层清理干净,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类先进的地基处理方法,常见的灌浆技术为: 回填灌浆技术、固结灌浆技术等等,地基加固技术主要有桩基技术、砂垫层技术等等,其中桩基加固技术应该实行分层填砂、并振亚碎石等步骤,类似的地基处理技术成本投入少,加固质量好。( 3) 大片混凝土碾压技术。混凝土碾压技术在筑堤修坝方面发挥着有效作用,具体操作为: 用大规模的土石来筑造土石坝,引入振动碾压机械设备,采用大范围、大规模薄层碾压方法,压实并压干混凝土拌合物,从而达到抗渗透、牢固堤坝的作用,这主要是立足于混凝土占地空间小、强度高、质量优的特质采取的技术方法,同时土石坝施工过程相对简单,同以往技术相比,混凝土碾压技术能够有效夯实混凝土,提高其牢固度。( 4) 预应力锚固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具有经济效益好、实用适用等优势,而且有利于对工程主体进行牢固、补强处理,基于这一技术的优势特征,将其利用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能够发挥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主体的受力能力,积极加固并夯实了水利工程主体。
3. 2 完善对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管理
要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技能水平,由专业、专门技术员做好施工记录,并实施施工监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技术人员要参与到工程图纸会审过程中,同时,也要提高施工工具、设备的质量,要根据自己实际条件来选择功能先进、成本合理、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设备能够及时、高效工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提供支持。同时,也要完善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工作,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建设目标和效果。
3.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行业施工规范、国家制定的施工技术标准是施工企业必须遵守的关键内容,同时,这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要求也是解决难点、突破重点的首要保障措施。应该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落实到位,实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责任制,并使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对技术和施工实现外部监督。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所预期,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实现即时、有效解决,在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运用水平的同时,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
4 总 结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全面提升施工建设水平,明确施工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采取解决措施,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人员能力和素质,打造出一个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聂军洲,潘峰. 浅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2011.
关键词: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97文献标识码: A
为了推动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工程质量获得有效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以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必须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难点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使工程质量获得保证,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
1.铺装层脱落
多种原因导致铺装层脱落,施工人员过分重视工程外观质量,忽视了铺装层的施工质量,简化施工工序,导致隧道铺装层出现裂缝、松散以及脱落等现象。
2.钢筋锈蚀
施工人员缺乏钢筋保护观念和意识,没有对钢筋进行涂层或者涂层方式不规范,未使钢筋与外界腐蚀物质完全隔开。此外,即便施工人员土层处理虽满足防腐要求,但是钢筋在储藏、使用或者运输的过程中受到撞击、磕碰等会损坏涂层从而使钢筋的结构功能受到影响。
3.裂缝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需要应用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常见现象,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为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人员的应用方式不正确等均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除此之外,下列原因也会导致出现裂缝:施工人员没有注意到混凝土强度等级,导致混凝土暴露时间过长,进行配制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浇灌时用力不足或者用力过大以及后期未进行有效养护。
4.安全风险
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观念或者意识不强,违规操作现象屡屡发生,欠缺安全管理制度,未严格按照规定管理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等继续拧严格管理,加大施工管理的安全隐患。
二、问题应对策略
1.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铺装层脱落现象
施工人员必须对铺装层的厚度进行明确,尽量选择优质材料,防止铺装层发生断裂。对铺装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应用防水材料,从而有效避免路面渗水现象的发生,不但能够完善铺装层质量而且能够使铺床层的使用年限获得有效延长。除此之外,地理位置也会对铺装层的质量造成影响,在进行施工时必须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处理,有效降低铺装层裂缝等问题的发生率。
2.采取有效的钢筋锈蚀防御措施
对钢筋进行科学有效的涂层能够有效避免钢筋锈蚀,完成涂层后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涂层在钢筋储存、运输以及应用过程中遭到破坏。应用电化学防护法可使钢筋产生充足数量的电子并使其稳定状态获得保持,也能够有效预防钢筋锈蚀。若钢筋已经出现锈蚀现象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及时清除掉锈蚀部位的混凝土,采用喷砂法也能够取得理想的防腐效果。
3.严格控制隧道裂缝
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标准,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验算裂缝情况,不同位置的混凝土构件需要配合不同的强度等级。在进行混凝土配筋率计算时必须保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适当添加掺和料和外加剂。企业还需要重视施工人员的施工方面的培训,使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施工质量获得有效提高。
4.确保原材料质量
优质原材料使提高和完善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材料采购工作的重视力度,对供应商资质以及信用情况进行严格调查,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材料价格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严格把控材料的进场检验共组,认真进行报告单填写工作,若出现瑕疵等质量问题需要立即将材料清出施工现场,此外,为了使原材料的质量获得保证,还需要不定期进行慈爱奥抽检,远隔审核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安排施工人员做好储存工作,防止受损。
5.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施工人员安全观念以及意识的强弱对施工能否顺利继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培训等形式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施工行为,使施工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高。
6.确保勘查设计工作合理有序进行
为了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降低施工质量不良事件以及意外事故等的发生率,必须于工程建设前加强勘查设计工作,尽量避开存在复杂地质地形条件的地段,确保隧道的稳固性,若所在区域定制条件稳定性较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设计施工,尽量应用具有成熟技术和可靠性能的结构。
7.对施工检验工作进行强化和完善
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工程质量检验力度,定时或不定式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检验结果,若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规范施工行为以及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监理单位必须加强施工进度一起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全面监控施工的重要环节和工序,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质量评定和抽检工作,使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获得有效保证。
结语:
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其施工质量不但会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为了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必须不断提升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的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无论勘查设计工作还是具体施工过程均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设计和施工满足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发现质量问题后需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减少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李晶晶,胡昊,夏小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因素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3)
[2]吴晓玲.隧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理论研究,2013(44)
[3]杨鹏.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理论研究,2010(16)
1.教学内容
本节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延续,也是学生学习动物细胞工程第二部分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基础。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一节在动物细胞工程以及整个细胞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胞工程是建立在对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等研究基础上的新技术。
3.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人体内环境,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1.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3.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2.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难点】
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导与自习、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问题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求源、理解知识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从多方面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其一步步跨入知识的殿堂。在问题的推动和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于新课伊始设疑――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导入主题
新课伊始,学生刚进教室,翻书取笔,课间嬉闹余兴未尽。这时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兴奋中心迅速转移,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出色的问题切入犹如说书的开评、演戏的序幕,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乃至激情的作用。
教师PPT展示火灾现场的图片,并通过资料分析(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来讲,健康皮肤很有限,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来治疗该病人?)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物细胞培养。
2.于重难点处设疑――巧用问题串,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
重难点处是课堂教学的拦路虎,在这里学生会对所学的内容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思维受阻。教师巧妙、精心地设计问题串,把一个比较难懂的大问题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先指导学生弄懂小问题,那么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难关也就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积极思考中不知不觉的渡过了。
■
■
■
■
■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串后,再由学生归纳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并请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他们的归纳内容。这样一来,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就很顺利地突破了。
3.于知识链接处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设疑过渡
教师提问:动物细胞培养能否象植物组织培养那样获得克隆个体?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实现克隆动物个体呢?这样就自然过渡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4.巧用书本“思考与探究”――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进行角色扮演,引发学生思维
阅读书本50页的“思考与探究”第3题:1997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奶牛场有一头名叫卢辛达(Lucinda)的奶牛,年产奶量为30.8t,创造了世界奶牛产奶量最高新记录。目前世界各国高产奶牛场的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一般为十几吨,而我国奶牛产奶量年平均水平仅为3~4t.如果将克隆高产奶牛卢辛达的任务交给你,你将如何对它进行克隆?同时提示学生参考48页的图2-21,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核移植的过程。
5.于无疑处设疑――突破教学内容中的另一重难点
■
■
■
■
6.于结尾处设疑――言有尽而意无穷
电影《生化武器》一开头就有克隆人的片段,那么你是否赞成克隆人呢?谈谈你对克隆人的看法。
【课堂小结】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alized construction of expressway in loess area, the informationalized construction oper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is introduced, and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 is described, including the engineering overview and the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and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 construction. Finally the four key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alized construction are expounded.
P键词:信息化施工;运行体系架构;管理难点;技术难点;策略
Key words: informationalized construction;oper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management difficulties;technical difficulties;strategy
中图分类号:U4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021-03
0 引言
现如今,各地区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对高速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施工方法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各个地区的土质地基的软硬不同,其物理学上的指标会相差很多,再加上众多的影响因素,往往使施工后的结果与当初所预期的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信息化施工方法对建设高速公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提到的信息化施工方法,在通常情况下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数据,根据得到的数据来对施工进行反馈调整,从而使设计和施工效果达到最好。
本文以黄土地区高速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为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由于该地区地理结构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施工之前要进行高精度的勘探,可以采用遥感解译、物探以及地质调绘等方法提高勘探精度,但这也只能得知部分地质,其他部分地质还需要在施工图阶段加强施工地质和超前预报才可以明确。因此,加强施工图阶段的地质工作,信息化施工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完善地质的勘探,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
没有经过勘探的地区就好比一个黑箱,随着勘探工作的慢慢进行,黑箱会转变成灰箱,最后采用信息化施工阶段后,灰箱才能够完全转变成白箱,勘探阶段系统分析示意图如图1所示。
1 信息化施工运行体系架构
在信息化施工过程中,要把“围岩级别确定和灾害预报”作为施工的纲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手段包括地址扫描以及超前物探,把目前的规范标准、专家系统以及类似的工程作为决策方法,实现信息化施工的全过程管理。隧道工程信息化施工的内涵以及流程图如图2所示。从该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施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资料收集、初步分析判断以及通过监测得到的数据和实际围岩级别来进行合适的调整。其中,资料收集主要搜集的是掌子面和侧壁的基本的地质条件、掌子面周围的初支的监测结果以及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法对掌子面前方的地址的预测。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分析第一步得到的资料,初步判断掌子面的围岩级别并初步确定支护参数,如果实际测量和资料收集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那么就要做出合适的调整。第三部分就是根据实际监测做出相应调整,并且对掌子面前方的灾害做好合适的应对措施,以防灾害的发生。
2 具体施工应用
2.1 工程概况
本文所介绍的是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施工信息化的工程,临县至离石的高速公路是“山西高速公路调整规划”中三纵十一横十一环西纵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山西省的交通的完善布局以及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离高速公路路线示意图如图3所示。
临离高速公路的起点位于临县陈家庄北部大概一千米的位置,和太佳高速交叉,而且在临县设置了枢纽。该高速途径临县、三交而且和离石区的环城高速相通,横跨青银高速,终点位于柳林县郭家山村的南方。该工程各项数据可由表1看出。
2.2 信息化施工重难点
2.2.1 管理难点
信息化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难点主要存在三类,第一就是减少变更难度大,由于开挖的实际情况和开工前的预期出现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施工队往往不能都按照施工图中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而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通常情况下在隧道施工中增加的费用变更比较频繁,这也正导致了减少变更难度大。第二就是重过程、轻分析、轻实施,在信息化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只重视监测仪器的放置以及数据采集,从而忽略了数据分析和反馈预报的问题,只满足于收集资料和提交数据及报告,只是简单地分析数据就判断是否超过极限值以报警,而且不能结合施工队得到的地质信息和设备的监测结果进行充分透彻的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第三就是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范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隧道超前预报技术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该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使用手段单一,降低了使用的广泛性以及预报的准确性。
2.2.2 技术难点
信息化施工的技术难点主要也存在三种问题,首先是监控量测及分析运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初期支护的监控量测来判断目前所采用的支护参数偏大还是偏小,由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后续工作中的喷射混凝土发生炸裂,危机洞室的稳定性,增加处理的费用,浪费资源。其次就是超前地质预报,目前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地质法以及地球物理方法,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是工程能够成功地关键,可是在一部分隧道的超前预报中,相关人员为了节省施工时间,节约成本,往往会采用单一的方法或者只相信一种方法,从而导致探测密度较低而引起超前地质预报不够准确,不能准确预报地质的不良信息,导致所做的准备工作不够而引起地质灾害。最后就是现场地质素描及工程地质工作,这个工作是确定掌子面围岩级别以及超前地|预报的基础,但是施工队往往对这个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从而不能打好基础,没有好的基础,后面再多的工作也只是徒劳。
3 信息化施工关键策略
信息化施工的关键策略包括四种方法,分别为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制定施工技术管理条例和加强技术培训、聘请第三方对公路施工进行信息化监测、对公路及隧道实施地质超前预报。
3.1 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
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就是指施工队在原有的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要引进先进的理念,同时使用合同管理以及服务两种管理模式,并且根据当地的信息,制订出合理的方案。比如在本文提到的工程中,因为临离高速路线较长,工作量较大,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施工总承包的模式减少领导阶层的压力,并且必须重视分包单位的水平,尽量减小施工的风险。
3.2 制定施工技术管理条例和加强技术培训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条例,施工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隧道施工技术是减少施工期间灾害发生的关键,而且关系到一旦发生特殊情况能否快速做出正确的决定的问题。所以,加强施工队的技术培训对于信息化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聘请第三方对公路施工进行信息化监测
由于本文提到的工程隧道数量较多,高速公路周围地质也较差,为了工程能够安全的进行,相关部门应该聘请第三方对公路施工进行信息化监测,为相关部门处理隧道灾害争取时间。
3.4 对公路及隧道实施地质超前预报
由于隧道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前期的勘探工作对地质的了解不够准确,所以必须要采用地质超前预报,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报前方是否存在断层、溶洞等不良的地理结构,便于施工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对设计方案能够及时的作出调整。
以上就是信息化施工的关键方法与步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如遇特殊情况再进行特殊处理,专业人士对相关工程要非常重视,不容有失。
4 结语
信息化施工在在高速公路中的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难题,将信息化技术和公路的施工结合在一起是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来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施工中必须要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勘探工作,对工作中任何的一件小事都不容马虎,要注重基础,只有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会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程强,谢建明,孙振堂.成南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信息化施工[J].公路,2004(06):13-17.
[2]邵江,田尚志,臧万军.高速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管理探讨[J].西南公路,2009(04):179-181.
[3]闫毅志,刘新荣,钟祖良.黄土地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S2):1798-1800.
关键词预算编制;电气工程;常见问题;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 F40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气的安装与其他类型的工程建设项目相比较而言,有着较大的差别,并且也有其独特的方面。诸如针对电气工程预算的编制,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同时还需要对电气工程量的计算方式、电气的调试方式、弱电的交错以及安装方式等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对施工设计的图纸设计意图的领会,对管线的敷设、电缆线长度、管线的布置方案以及防雷工程等,都进行深入的探究,结合实际的施工技术标准和情况,总结得出最终的预算编制计划。同时,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而言,还需要全面的意识到工作之中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调整不足之处,全面的保证预算的编制可以满足实际的要求。
编制预算书的前期准备工作研究
针对预算编制书进行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全面的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关键点,也是一个重点的工作步骤。在相关工作当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开展工作。
(1)熟悉定额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政策规范。这一点非常重要。预算的定额是一种量和价的结合体,主要对建设施工项目当中所消耗的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等进行分析。在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之时,需要全面的熟悉并且掌握定额,同时对定额当中的各个相关的子项目、适用的范围和说明等,进行了解,结合国家颁布的地方政策和标准规范,进行预算的编制,进一步的防止在工作当中出现项目的重复或者是缺漏等现象发生。
(2)掌握施工设计的图纸,掌握设计的细节。对于预算编制人员而言,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功作为前提保障,并且吃透施工设计图纸的基本设计意图,领会设计的要点,掌握施工的细节,结合自身的施工建设经验,进而得到准确并且全面的预算编制规划。针对电气设计当中的电缆线的长度、型号、敷设的基本方式和平面的布置图等等,需要进行全面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对各个回路当中的设备进行准确的记录,对技术的规范进行必要的了解,熟悉施工安装的基本章程以及现行的国家电气标准,在此基础之上,为确保预算编制的客观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准确计算电气调试的工程量。针对电气的调试技术,其要求比较专业,同时工程量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工作项目,所以还需要对此方面的工作引起足够程度的重视。相关的工程量并不会直接的在设计图纸之上反映出来,而是以文字以及原理等形式,进行反映,对于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而言,还需要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分析施工的原理技术图纸,明确系统的基本概念,以此来提升对工程量计算的把控能力。
电气预算工程量的计算研究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现阶段相关工作当中预算编制书的前期准备工作重难点,有着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接下来,将针对电气预算工程量的计算重难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力求更进一步的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电缆线长度的计算。电缆线的主材量,需要对平面设计图纸当中实际测量出来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并且还需要对各个细节部位所预留出来的长度进行统计,电缆线的敷设项目之中,没有包含的本身的价格属于不完善价格,而针对长度的计算,则需要增加一定量的施工材料耗损费用,一般保持在总价的百分之二左右为适宜。针对电缆线长度的计算,是电气预算编制当中的一项关键性以及基础性的工作,对整个的预算编制计划方案的确定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还需要引起足够程度的重视。
(2)防雷接地工程量的计算。针对防雷接地工程量的计算,也是一个重点的施工计算项目。高层建筑为了防止侧击雷要求,从首层起向上至30m 以下,每3层将圈粱水平钢筋与引下线焊接在一起,称“均压环”焊接。30m 以上每三层在结构圈内增设一条25×4mm 扁钢与引下线焊接为一体,成为水平“均压带”。无论均压带或均压环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均为圈数×外墙轴线总周长。接地工程量的计算方法由设计而定。一般每5m 左右设一根,用接地板总数除以3。套用“三根地级”工程量,用3 除不尽的余数套定额“每增加一根”的工程量。
(3)支路管线的敷设计算。支路管线敷设内容有:动力支路管线敷设:按输出容量7.8kW- 75kW7 个等级分类统计工程量。照明支路管线敷设:除统计灯具出口外还包括电铃、风扇的出口线。插座支路管线敷设:当插座支路距离 >30m;支路有拐弯且 >20m;两个弯长度 >15m;3 个弯长度>8m,统计工程量可以各增加一个支路。
(4)照明灯具的工程量计算。照明灯具安装高度是在5m 以下编制的、碘钨灯和投光灯的安装高度是在10m 以下编制的,当实际安装高度超过这个高度时,则安装定额中人工费增加超高系数(10m 以下1.25;20m 以下1.4;20m 以上1.6m)。有些灯具定额单价是不完全价,应另列主材费,主材量要增加1%等额损耗。
(5)配管线路工程量的计算。此方面的工作也是预算工程量计算编制当中的一个重难点项目。所谓的配管线路,指的是干线以及干管,而其敷设的实际长度,还需要根据工程量来进行具体的确定。一般的情况之下,针对支路的管线,其并不包括在计算的范围之内。诸如配电箱在一米以下的情况之时,可以对其高度进行忽略,而在工程量的计算之后,将所得的计算数据结果乘以105,则可以得到增加百分之五的长度计算数值。
(6)弱电工程量的计算。弱电工程量的计算是一个较大的工程项目,其中包括有火灾的报警系统、广播电话系统、电视等等。首先,火灾的报警系统,其消防中心报警设备等的干线,还需要按照实际的高度结合管配线的高度和长度进行计算,而探测器属于一级支路,一个探测器则计算为一个工程量,消防的相关部件,属于一个设备,针对这几点需要在实践的工作当中有所明确和掌握;其次,针对电视工程量的计算,目前较为常用的用户插座的出口部位,带有一个二级的分支路,而支路的工程量计算,主要是以插座的个数为统计单位,所以用户插座的二分支器,按照一个插座来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最后,则是电话以及广播系统的工程量计算,支路以电话为出口的个数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而对于广播而言,并不存在相关的跨轴距的问题,所以扬声器等等属于不完全价格,需要另外的进行主材料费用的计算,针对这一点需要进行明确和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电气工程量计算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探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并且细致的对工程量计算当中的一些关键性的工作项目,诸如预算编制计划书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电气预算的工程量的计算等等,力求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并且为预算编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增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刘伟.浅议电气工程预算工作【M】.现代科学技术,2010.7:23-26
【关键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
1. 问题的提出
(1)民办大学的十几年办学历程,在教育观念、教书育人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或多或少仍存在着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偏高,表现出模仿本部,课程内容体系大而全,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一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现象。许多民办大学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力学教学中,经典理论讲得过深过细,新技术的介绍偏少,对教学内容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涉及较少,难以适应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2)当前,我院同许多民办大学一样,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现仅就民办大学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及实施的策略谈谈拙见。
(3)以土建类专业为例,首先,必须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指导性专业规范为基本依据,把握最小教学内容范围。在此基础上,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布鲁纳提出的“知识结构”理论,布卢姆提出的 “掌握学习”即 知识点、目标系统和目标群理论,对教材中的内容精心选取,使其难易适度,力争做到“难为之难所必需”,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坚持重点与体系的统一,坚持课程教学宏观把握与具体把握的统一,坚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统一,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统一[1]。
(4)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院力学教学团队梳理力学课程的知识网络、理解其内在规律、构建知识结构,逐渐提炼并形成了:“突出重难点而不失知识体系” 原则、“明理清法原则”、“典型针对” 原则和“学以致用” 原则,作为指导课程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用于指导力学课程的教学。
2. 力学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
2.1“突出重难点而不失知识体系”原则。
(1)力学课程是土建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课程内容的选取首先必须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需要,其次要处理好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内容的衔接,力求在整体上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是最能反映该学科本质的基本概念、原理或规则。例如,材料力学课程的主要结构呈现二维双向状态。二维是以四种基本变形、组合变形构成的纵向结构和以外力、内力、应力、变形构成的横向结构。双向指正向和逆向结构。材料力学课程的主知识结构参见图1。
(2)此原则突出一个“精”字。选取教学内容离不开课程基本结构,在选定的教材中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取其精华,从课程内容本身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人的认识规律两个方面进行精选。俗话说,贪多嚼不烂。精同时意味着少,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保留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结构的同时,突出其重点和难点。在体现基本知识结构的前提下着手简约,在精选重难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最终实现“突出重难点而不失知识体系”。
2.2“明理清法” 原则。
(1)教材的每一部分都凝聚着编者的心血,在精选重难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深刻领会其中要旨。为此教师必须对教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居敬持志[2]。必须知晓如何突破该重难点,其本质是什么、等于什么,与什么相关。同时划定、组织和构成“掌握学习”需要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有机地建立各个知识点、各单元之间相互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物教具、实践教学基地配合,对教学内容客观地进行演示、说明或补充,使其呈现最佳的状态和最好的教学效果。
(2)此原则体现一个“透”字,对精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深刻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着力认识各不同知识点间之间的逻辑关系、关联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熟知自己学习了什么,同时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否则就可能陷入“雾里看花”。
2.3“典型针对” 原则。
(1)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例题、练习题和作业题。题目的选取应把握两个特性,一是突出知识本身的本质属性所在,二是具有普遍意义,易于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把完成作业和考试过程变成学生实现效能期望培养的过程,既包括知识本身的、实际工程的、也包括有思维方法方面的。
(2)此原则体现一个“熟”字。熟能生巧,练熟了这些题目,学生既加深了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又能熟练掌握应用这些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和应用课本知识于工程实际的具体条件。
2.4“学以致用” 原则。
此原则体现一个“贴”字,就是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在选取课程内容和在选择例题、习题时,必须贴近工程实际或贴近学习专业课程必备的基础知识,联系建筑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联系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落实该原则必须“有的放矢”。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用正确的学生观去了解学生的学力水平、能力倾向、基础知识状况,以及个性差异。教师以导学为主,因材施教。
3. 结束语
民办大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围绕民办大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内容选取原则进行了认真地探索。在实际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配合创境激趣、启发入理、探求规律、实际应用、系统归纳为基本内容的五环教学法,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尽可能地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会学、会用、会创新”,推动了课程建设,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009年我院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2010年该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刘鸿锋. 教学艺术新论.军事谊文出版者,1995年出版.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土压平衡盾构机;石砌三联拱桥;千年古城墙
1工程概况
西安地铁一号线TJSG-7标【玉祥门站~洒金桥站】区间讫里程YCK17+616.900YCK18+676.500,左、右线长1059.6m。区间隧道位于大庆路、莲湖路正下方,线路区间依次穿越环城西路拟建下穿道,护城河老桥,玉祥门城墙。盾构隧道穿越的玉祥门城墙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盾构隧道穿越的护城河上的石砌三联拱桥,距隧道拱顶仅4.5m,地层为湿陷性黄土。如何保证桥和城墙的安全是本工程最大的难点,也是西安地铁一号线最大的风险点。
2、湿陷性黄土的特性
2.l湿陷性黄土的颗粒组成
湿陷性黄土的颗粒主要为粉土颗粒,占总重量约50~70%,而粉土颗粒中又以0.05~O.01ram的粗粉土颗粒为多,占总重约40。60%,小于0.005ram的粘土颗粒较少,占总重约14。28%,大于0.1rnm的细砂颗粒占总重在5%以内,基本上无大于0.25mm的中砂颗粒。从以下表1可见,湿润陷性黄土的颗粒从西北向东南有逐渐变细的规律。
2.2土的湿度和密度
湿陷性黄土之所以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除上述在遇水时颗粒接触点处胶结物的软化作用外,还在于土的欠压密状态,干旱气候条件下,无论是风积或是坡积和洪积的黄土层,其蒸发影响深度大于大气降水的影响深度,在其形成过程中,充分的压力和适宜的湿度往往不能同时具备,导致土层的压密欠佳。接近地表2--3米的土层,受大气降水的影响,一般具有适宜压密的湿度,但此时上覆土重很小,土层得不到充分的压密,便形成了低湿度、高孔隙率的湿陷性黄土。
3、土压平衡盾构机工作原理
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对土壤进行挖掘。该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承受周围土层的压力,有时还承受地下水压以及将地下水挡在外面。土压平衡盾构机工作原理是把土料(必要时添加泡沫等对土壤进行改良)作为稳定开挖面的介质,刀盘后隔板与开挖面之间形成泥土室,刀盘旋转开挖使泥土料增加,再由螺旋输料器旋转将土料运出,泥土室内土压可由刀盘旋转开挖速度和螺旋输出料器出土量(旋转速度)进行调节。
4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
4.1本工程重点和难点
1、盾构机在湿陷性黄土和砂层等不良条件下掘进,如何控制好地面沉降,保证莲湖路东西主干道的畅通;
2、盾构隧道穿越的玉祥门城墙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盾构隧道穿越的护城河上的石砌三联拱桥,距隧道拱顶仅4.5m,如何保证桥和城墙的安全。
4.2 针对重、难点的对策
在湿陷性黄土这样的不良地质条件下,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是最科学的方法,但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本工程根据“地质是基础,盾构机是关键,人是根本”的原则,对本工程的重难点进行分析,采用以下施工对策:
1、进行地质祥勘和补勘,收集详细的地质资料;
2、编制盾构机穿越玉祥门城墙与护城河上石砌三联拱桥的祥细施工方案,并组织包括文物专家在内的专家进行评审;
5、穿越护城河石砌三联拱桥技术
5.1 工程概况
护城河水面宽20.2m,水面与护城河桥面高差约7m,流向自南向北。护城河桥由三个桥跨构成,两侧单拱为钢筋砼实腹拱桥(新桥)、桩基础。中部为石砌结构三联拱桥(老桥)条形基础。
盾构隧道拱顶为古土壤、新黄土(饱和)、新黄土(湿陷)、素填土,洞身及拱底范围内为
粉质粘土夹粉土、中粗砂层。地层的均一性差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洞身围岩存在的砂层透镜体广泛分布,土层多饱和状态,易坍塌下陷变形。
拱桥采用MU80 的条石、50 号砂浆,模型大小为桥梁外边向外25m范围,首先分析隧道先进行左线掘进,时间相差15d后右线掘进。
5.3技术措施
主要分工程辅助措施和盾构施工控制措施两个方面。
5.3.1工程辅助措施
鉴于护城河老桥为石砌结构,桥基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基础开裂甚至桥梁垮塌,为保证盾构安全、顺利穿越对护城河老桥进行加固是十分必要的。
采用厚250mm钢格栅喷射C20砼将整个浆砌结构用喷射砼包裹,钢格栅主筋Φ22,垂直线路方向间距800mm。
在桥基下单排布设间距1.5m袖阀管,注浆深度河底以下3~5m范围,在盾构通过之前实施袖阀管注浆。
5.3.2盾构施工控制措施
1、土仓压力设定:初步设为0.1~0.15Mpa,并根据地面沉降监测情况进行调整。
2、掘进速度设定:通过护城河桥时降低掘进速度,尽量减少对地层的扰动,严控掘进姿态,减少纠偏。掘进速度控制在15~30mm/min,刀盘转速0.6rpm。严控出土量,通过试验段计算的出土松散系数,每环出土量控制在55m3左右。总推力控制在1100~1500 T,刀盘扭矩控制在154~257 T・M。
3、同步注浆量设定:加大注浆量,每环注浆量控制在3.2~3.6m3之间,确保注浆饱满,二次注浆及时跟进。
5.4施工监测
施工监控量测作为本次穿越护城河和石砌三联拱桥的重要技术措施,在盾构穿护城河和拱桥期间,对盾构穿桥范围内的地表及拱桥基础、拱顶、拱圈收敛亦进行了专项实时监测。依据监测情况对掘进速度、土仓压力、注浆压力等参数及时修正。
6、穿越玉祥门城墙技术
6.1 工程概述
玉祥门是西安西城墙北段在解放前开的城门。位于莲湖路与西城墙交汇处,连接体基本是在原遗址上修建的,中段(砼结构范围)全长70.148m。设五孔交通通道,座于道路中心线中如图15。基础为C20钢筋混凝土条石基础,基础埋深在地面以下2.1米,基础底距盾构隧道顶部覆土约14.3米,外墙挂饰砖。
6.2 技术措施
主要分工程辅助措施和盾构施工控制措施两个方面。
6.2.1工程辅助措施
1、袖阀管注浆加固
在玉祥门城墙条基下单排布设间距1.5m袖阀管,注浆深度可达城墙基础以下3~5m范围,在盾构通过时根据监测情况实施跟踪补偿注浆。如图12 玉祥门城墙袖阀管注浆加固图。
2、交通疏导
玉祥门城墙主跨门洞在盾构施工前对从主洞通行的车量暂时疏导至两侧门洞通行,然后挂设尼龙网,尼龙网挂设完毕恢复交通。
7技术总结
通过对西安地铁一号线TJSG-7标盾构机在湿陷性黄土地层中过护城河桥和玉祥门城墙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西安修建地铁有许多的文物需要保护,特别是过护城河桥和城墙这类重点文物,国家和地方文物部门高度关注,标准大大提高,施工难度非常大。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是在土受到水的浸扰后会发生湿陷,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会引起不均匀沉降而发生地面深陷。而本工程正处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进行盾构机掘进,又要保护好文物和莲湖路主干道的交通安全,因此,对施工方案和盾构掘进参数的选定至关重要。本工程多次组织专家会议,施工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才确定,主要是盾掘进中如何控制对土体的扰动,避免引起黄土的湿陷性而产生不均匀沉降,这一点非常关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工程既有盾构施工的控制措施,又有辅助措施,相互配合,取得到了良好效果。其次,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版。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189-01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属于一项规模较大的工程,并且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施工技术,并且水利工程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质量问题,这也导致施工技术的执行受到很大的关注。然而实际来看,现今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难题,这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来充分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分析
1.1 混凝土坝工程
对于混凝土坝工程来说,主要是利用预浇筑的混凝土组间或者直接向着构架浇筑混凝土而进行建造而成。在进行水电站的建设中,混凝土是十分重要的建设材料,并且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1]。对于整个混凝土的技术过程来说,必须要充分保证其技术措施,同时也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含水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对做好对地基的勘探以及基础处理工作,保证金属框架的安装质量等。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很容易出现一些裂缝,尤其是其接缝部位。经过相关研究发现,产生这些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进行浇筑过程中,施工质量与技术要求上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一些差异性的出现,并且工程结构的设计存在较大的不合理地方,接缝部位的处理也不够科学,尤其是混凝土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的考虑不够彻底,导致裂缝的出现。混凝土自身的物理性能导致其出现的裂缝具有贯穿性、表面以及深层性三种裂缝,这些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的收缩作用。
1.2 预应力锚固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预应力锚固是一项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同时这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基本技术[2]。其主要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及较为突出的技术特点,可以有效进行应力的传递,能对现有的建筑物体提升固定能力。然而预应力锚固也是现今水利应用领域中受关注的难点技术,预应力锚固主要有预应力拉锚以及预应力岩锚两项组成的内容,这也是由预应力混凝土逐渐发展起来的。
1.3 工程灌浆施工
对于工程灌浆施工来说,主要是对工程泥浆浇筑的过程,这也是水利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对于灌浆来说,桌案是根据孔的位置来进行有效的排列,并且能根据先固连再帷幕的原则来进行灌浆。并且也要充分把握加密的基本原则,以此来保证其紧密度以及相关质量。目前来看,灌浆工艺施工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循环式以及纯压式,对于前者来说,主要是在岩石比较多的地方来将泥浆灌入到钢架之中,能够一次性根据事前设计的泥浆总量来持续性将其灌入到缝隙中。并且在进行灌制的过程中,若是对其的量控制不够到位,那么就要进行二次灌浆,然而二次灌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一般来说,二次灌浆主要是应用在一些岩石含量较低的地域,利用压力泵等设备来进行泥浆的灌入,其中主要有加压自己降压两个环节,这也是该技术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3]。
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的改善对策
2.1 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工程特点以及施工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以此来不断促进自身工程的发展与完善。要不断提升技术人员在整个管理机制中的位置,尤其是针对一些重大技术决策,必须要听取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以此来保证其科学合理性。另外,要有效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技术问题解决对策,对其实施档案化管理,以此来对以往的技术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思考,从而来进行总结与记录,保证整体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4]。对于施工项目必须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来保证其技术要去达标,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2.2 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企业必须要遵循有关要求来制定出有效的技术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这样也将会有效促进技术难点问题的解决,并且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科学的统筹兼顾[5]。对于整体的施工项目来说,必须要从质量、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进度等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于这些环节来说,在与处理上将会决定整个项目技术的落实状况。对于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来说,必须实行个人责任制,同时由有关的项目监管部门来到现场进行随机的抽查以及结合。若是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那么要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到现场针对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由相关人员进行探讨,针对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来进行问题的解决。若是自身企业无法有效解决,那么则可以从专业的研究机构以及院校来聘请专业人员来进行有效的解决。另外,要进行后期的处理工作,能够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提升其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这样若是以后遇到的相同的问题,那么则是可以自行解决,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学习能力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其相关技术人员是解决问题核心所在,其业务素质水平将会决定企业若是遇到技术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若是遇到一些技术弱点,那么必须要及时处理,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这就需要企业必须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及培训力度,要给予人才的发展空间,能设立有效的薪酬制度不断提升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人才的进步与发展,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状况。对于企业现有的技术人员,要不断对其进行培训,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另外企业不能仅仅局限在自身企业内部,还要走出去,不断学习,尤其是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及对施工中难点的控制。同时在企业中也要进行适当的考核活动,由专业的专家人员来出一些考题,技术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为考生,不断模拟施工学习措施,以此来不断提升其能力。
2.4 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勘探准备工作,能够将天气等因素考虑其中,以此来不断的避免其对软土地基处理造成影响。施工前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水利勘察与施工,同时根据测量以及勘察的结果来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方案,以此来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中,要以实验的数据为根本进行处理,以此来避免日后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软土地基相关参数的计算,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施工。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在社会中的作用越加的明显,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要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施工质量,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江涛.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6,(23):55-56.
[2] 李文辉.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06):60-65.
[3] 王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新技术及应用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23):30-31.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学习任务信息化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测量是贯穿建筑工程项目中重要的技术工作,从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场地的平整、进行建筑物的定位、基础施工、主体施工、构件安装,到竣工测量等,测量伴随着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其结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与质量。目前在中职学校建筑专业中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对于大多数中职生来说,在测量原理理解与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差异。纵然教师具备很高的学历,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而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也未必能够叩开中职学生求知的禁锢之门。针对这种实际情况,笔者在测量课堂中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尝试融入巧激学习兴趣、巧借信息化辅助和巧用任务驱动等 “三巧”的实践, 在项目的设置、学习与实施等环节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一、巧建项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结合工程实际巧妙建立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把教材的总目标逐级分解,要做到尽量分解细仔,以建筑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巧妙设置学习任务。最好细到与学生实际水平相接近,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目标的要求,学生才能够有可能克服困难,细仔地、全面地、正解地学习,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例如水准测量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为:《篮球场地水准测量》和《建筑场地的水准抄平》两个学习任务。
工程实际项目教学学习任务而《建筑场地的水准抄平》任务内容:水准仪抄平建筑场地,根据已建立方格轴网,已知桩A±0.000m的标高点,欲在其他控制桩BCD上分别测出±0.000m标高线。本项目是根据施工场地平整中一项内容设置而成。通过工程模拟抄平建筑控制轴网点的项目,实施水准仪抄平的学习任务。启发学生能举一反三,根据抄平原理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其他项目中。本次任务以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进行实施,改变以往的从书本到实验室再到书本的模式,让学生真实参与项目。当笔者第一次实施这个项目的时候,观测到学生的精神面貌有很大转变,在每个同学的脸上看到了责任两字。通过这个任务的实施,学生体不但专业技能上有所进步,而且职业能力方面也得到加强。
二、巧借信息化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当学生求知欲望被点燃的时候,中职学生最怕什么?其实他们的火焰很小,一旦遇到困难,很多人轻易放弃,这对我们教学的重难点突破很不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巧借信息化教学,善于切换角度,更加直观形象,把学生的兴趣保鲜,使得他们的火焰越来越旺。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的特点巧借信息化教学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甚至可以完成平常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充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 以教学内容《建筑工程测量》第二章实《水准测量(两次仪器高度法)》为例进行实践尝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DV找错对比学习、FLASH动画模拟操作、多媒体、视频点播、QQ资源等),克服一般实训课程讲解效率低、效果不理想的困难,把信息化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趣味性与操作性更强,过程更具系列性和精细化,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技能,也是对测量学科实践教学的一次创新探索。并自主开发《两次仪器高度法模拟实训》动画软件。动画基于FLASH为平台,根据真实操作步骤制作而成,有7个步骤,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水准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变动仪高、检验计算,即可以连贯播放也可以分步点播,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容易掌握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实训课堂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在信息化手段应用中需要把握两个原则:(1)信息化手段应符合课程实际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能清晰、准确解决教学目标;(2)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在教学中应用恰当;图、文、音、视、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运用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三、巧用任务驱动教学成为课堂常态
建筑工程测量本身就是以项目的实践来体现的,所以当兴趣点燃和技能掌握之后,需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项目任务的能力,所以巧用任务驱动教学成为课堂常态是建筑工程测量课堂的内在需要。
以“篮球场地水准测量”课堂教学为例,引领本节实践课程的开展形式,巧用任务驱动教学逐渐成为课堂常态。本节课教学坚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原则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实践内容,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任务引领环节式实践教学,着力提升学生水准测量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测量实践课程学习方法;课程过程尝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样性教学评价方式帮助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将课程内容分成六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以学生真正成为实践课程的主体而设置,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分析,相互探讨,提升能力,体验建筑测量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DV 展 示,错误预防;第二环节 工程准备,测量竞标;
第三环节 工程实践,情景模拟;第四环节 相互沟通,共同提高;
第五环节 结果分析,原因探索;第六环节 自我鉴定,能力提升。
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把以往要传授的知识通过活动来落实,学生在参与各个活动后就能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摆脱学生畏难与抵触情绪,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做”的乐趣。
四、课堂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四个亮点
第一、在实施工程中能够锻炼以学生水准测量综合能力为本位。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以水准测量综合能力为中心,达到提高学生的建筑测量综合能力的目的。其中包括: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规范程度、误差分析等各个方面。最后环节中学生能力自我鉴定,使学生主题性得到充分体现,并快速、直观的方式反馈给学生。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环节任务引领、实践探究、情境学习等师生多种互动中,创设主题整合型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并结合建筑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尝试运用“DV展示”、“工程竞标”、“建筑职业情景模拟法”、“卡片法”等手段,丰富了各个环节的实施。
第三、尝试新型的教师配备与分组形式。本次课程分组尝试角色扮演与角色互换方式相结合,拟施工测量与工程监理两大组别,分别担任抄平与质检任务。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任务容易落实与执行,能够增加他们学习积极性,有益于教学活动开展。角色互换,多角度体验建筑活动,使学生实践面更宽,了解更广的专业知识。
第四、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样性教学评价方式贯穿课堂过程。
学生自评通过能力级量化自评结果反馈的形式,使得学生及时正确的认知评价。学生互评是在纠错与监理等实践情景中同学间相互评价的方式,推动集体实践课程的目标实现。教师点评丰富,每个环节的环节寄语、实践操作的照片评价与即时点评等方式组成,努力尝试新的评价方式。学生通过主动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从接手项目到最后成果检验与讨论,做到一个测量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真正亲身体验建筑活动并且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通过“三巧”的实践,我们应善于观察、沟通、尝试与创新,巧建项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是建筑工程测量课堂的良好开端,巧借信息化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是建筑工程测量课堂的重要手段,巧用任务驱动教学成为课堂常态是建筑工程测量课堂的主要目的。通过不断地实践尝试,相信建筑工程测量课堂的将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