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

时间:2023-09-13 17:12:38

导语:在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

第1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身体素质;心身健康

1前言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体育表现形式和体育思想,即所谓的东方体育。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不断传播,西方体育文化和体育项目也先后传播到我国,并逐渐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受此影响,中学课堂上出现了很多西方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拉丁舞蹈和田径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出现丰富了我国中学体育课堂,而我国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忽视。因此,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研究有利于传统体育项目更好地为中学生服务,丰富体育课堂。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对几种常见的并且容易在课堂上实现的体育项目进行探析,讨论其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和价值,为中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活动形式。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思想和文化内涵

2.1传统体育的概念及分类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体育项目,并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舞蹈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就其分类而言通常包括导引、养生、健身、保健、医疗和民间传统体育等。近几年来,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先后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课堂的口号,但是由于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的了解以及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其重要性不能在体育课堂中得以体现,其价值和功能不能被广大师生所了解。

2.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思想和内涵

能进入中学课堂的首选项目是武术项目。武术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凝聚着我国重要的体育思想,它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武术精神,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未习武,先习礼,未习武,先习德”,从而强调武德是练武之根本,这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相统一。中学教育首先强调德育,然后才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德育是教育的基础。中学生在练习武术的同时要对其加以德育教育,同样要强调武德的重要性,这样中学生就会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懂得尊重对手、尊师重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练习武术时也可以结合目前我国比较典型的武术电视电影,如《叶问》、《霍元甲》、《李小龙传奇》等影视节目,分析其武德和武术精神,这是我国悠久文化下产生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西方体育文化所不能及的。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凝结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所固有的文化精神,练习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过程。太极拳则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太极拳的动作强调刚柔并济、内外统一、阴阳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则理解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与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宗旨相统一。

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功能

3.1武术项目

受影视武术文化的影响,中学生对武术有着美好的向往,甚至大部分学生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成为一个武林高手,有此雄厚的思想基础,教授中学生武术套路就会顺理成章。马步蹲桩的动作是一个很好的静力性练习动作,一方面可以锻炼中学生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对中学生腿部等扩张伸缩肌肉能力达到一个很好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腿部肌肉的训练,腾空飞脚可以联系学生的弹跳能力和爆发力,武术套路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供自身的协调性、柔韧性等。

3.2跳绳、跳皮筋和踢毽子游戏

一直有学者认为传统体育项目的负荷较低,缺乏激烈的对抗和竞技性,但是,从跳绳、跳皮筋和踢毽子项目上来看,其运动负荷绝对不亚于篮球、乒乓球、舞蹈等项目的运动量,并且这些跳跃类项目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爆发力和协调性,很多竞技体育专业队把跳绳作为训练大纲上的一个必修科目,可见其对素质发展的重要程度,因此,传统体育项目有着不同负荷要求,不同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锻炼需要的不同项目进行锻炼。因此,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

3.3传统体育游戏项目

很多传统的体育游戏一直被延续至今日,足以证明该体育游戏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理论可以证明,这些体育游戏符合我国民众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也是该游戏长期的优胜劣汰最终得以保存的根本原因所在。现举例说明。

第2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智能;RFID

中图分类号:TP393.18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产业的又一新型成果,它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对校园建设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它使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原有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校园建设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如何智慧高效地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环境的优化、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校园生活的智能便捷、校园管理的科学高效、校园安全的有效保障,挖掘出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更多更强大的潜能,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1 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又称传感网,是指将射频识别(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通讯和交换,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形式[1]。

2 智慧校园的概念及意义

2.1 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而构建的集教学、管理、科研、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智慧化和智能化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2]。

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表现有三方面:一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引入到校园的各应用和服务领域;二是给校园师生提供一个综合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三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建立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感知和交流的接口[3]。

2.2 意义

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了高效智能的新型学习教育方式,实现校园生活的智能便捷,提供给师生智能化、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协作,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校园管理水平,保障了校园师生安全。

3 建设智慧校园的必要性

3.1 实现学习教育方式的转变及教学环境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智慧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协作互动的灵活学习方式;满足师生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充分考虑师生的健康;实现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3.2 校园生活丰富化、智慧化、高效化

传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一,怎样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校园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已成为迫切的需求。另外,随着各个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必定加大藏书量,因此传统的图书条码的查询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需要,图书归架错误等问题也席卷而来。

3.3 校园管理科学、高效、智慧化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管理在设备管理、校园安防及学生考勤安全管理方面有了更有效的手段和技术水平。对设备的监测和管理更加高效便捷;解决人员消耗大、监控盲区等问题,有效保证校园安全,实现校园安防智慧化;教师对于学生的动态状况更为掌握了解,有效维护学生的在校安全。

4 物联网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前景

4.1 智慧校园教育

4.1.1 实现高效便捷的教学方式、协作灵活的学习方式

首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方式、教学手段有了新的运用。智能化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教学设备“无痕化”,教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准备教案,只需要在课堂上用语言和相应指令实现对物联网技术控制下的任何设备的操作,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次,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计算设备,学生能无论何时何地进行学习。它的特点是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能高效地呈现出与学习有关的全部内容。移动学习设备有移动通信功能,通过开发数据处理模块来实现各传感器数据的读取。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增强了面对面学生之间信息传输效率,加大信息传送的灵活性和移动性。因此,通过物联网的连接点、基站和RFID等相关技术,可以构建理想的移动学习环境,将学习资料连接到移动学习设备并且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实现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协作互动的学习方式[4]。

再次,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的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它与移动学习的区别在于学习的终端设备种类多,能由数码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各类智能设备充当,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全面化、智能化的服务。在泛在学习的环境下,学习支持服务将更加人性化,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相关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4]。

在物联网时代,任何设备只要能接入网络都能实现智能化操作。它的的思想与物联网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因而物联网能更好地支持泛在学习的实现。学生能随时随地利用终端设备与网络连接,实现任何时间、地点以及人与资源的连接。泛在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服务,通过传感器自动操控电子教材等学习辅助工具,利用智能化、尖端化设备来构建智能化无纸教室,利用传感器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4],让我们的学习更加地丰富、智能、灵活。

最后,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课外教学拓展活动有较强的可行性。将物联网中的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教学理念相互融合,通过课外教学拓展活动,学生能得到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拓宽了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将实践与理论做更好的结合,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

4.1.2 优化教学环境

(1)光线的自动调节

在教室安置光线传感器,利用光线传感器并且根据学生的位置变化来改变光线的亮度。实时监控光线亮度进而自动调节教室灯光亮度和多媒体设备的亮度,利用传感器和多媒体设备,根据室外的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窗帘的高度。

(2)噪音的实时监测

对于噪音的监测则是放置一些传感器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并进行实时监测,若检测值超过预定值则会以警报形式告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所以,物联网的技术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为人性化和舒适的学习教学环境,保护了学生和老师的健康,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更好地教学。

4.1.3 实现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

物联网技术为资源共享和跨区域交流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各校之间的远距离实验和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区域内的各校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可以构建“校校联盟”、“校企联盟”,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连通、学生互动、资源互补等,极大地促进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不同的社会环境。

4.2 智慧校园生活

4.2.1 智能化生活

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食堂管理、浴室水控管理等方面。校园一卡通作为智能化生活的核心,使用此卡实现食堂就餐、用水用电、借阅图书、体育馆及复印社等校内消费等功能。

基于RFID技术的食堂管理主要有三部分:

(1)含RFID电子标签的饭卡:学生老师都有一张这样的饭卡,卡内包含用户的相关信息;

(2)RFID阅读器:在各食堂售饭窗口放置一个RFID阅读器,将读取的信息转到后台数据库查询,读取卡上金额并扣除相应消费金额;

(3)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注册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管理员对食堂消费业务的查询[6]。

基于RFID技术的浴室水控管理,能够实现用水自动化管理,有如下主要功能:

(1)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当RFID卡位于阅读器感应区时,阅读器显示卡上余额,然后立即进入用水计费状态;

(2)消费模式:采用实时计费模式,即读卡就出水,并且根据实际用水量进行实时扣费;

(3)计费方式:按所使用的流量计费,即外接脉冲流量表,可根据计算产生的流量进行计费。[7]

4.2.2 智慧图书馆

(1)图书定位能有效解决查找和归架错误等问题。图书智能定位即在图书上贴有RFID标签,在馆内安置多个阅读器,由阅读器坐标确定图书的方位信息然后传送给定位服务器,管理员和读者使用手机等设备登录定位服务器查询图书信息,方便了新书上架、图书归架的整理工作,寻找丢失书籍和盘点文献资料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2)自助还书机设备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图书进行扫描、识别和归还处理的设备系统,有效地帮助读者自助归还、续借图书,节省了排队时间。

由此可见,智慧图书馆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的管理效率,降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强度,简化了图书的管理流程,实现了更为快捷便利的图书借还和查询服务。

4.2.3 智慧校园管理

(1)设备管理和智慧安防

1)设备管理智慧化:给物资、设备安装含有型号、数量、类别等信息的RFID标签,方便和提高了物资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将RFID标签嵌入所用仪器设备,出现设备使用不当或发生故障时,它会自动发出警报,相关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做出相应处理。RFID标签可以检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和跟踪设备所处的位置,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设备的丢失。

2)校园智慧安防:在校园的一些重要区域(特别是相对比较隐蔽和容易忽视的区域)安置摄像头和感应点,利用RFID、图像识别无线传导网络等技术,全面感知监测校园环境,跟踪监控进入这些相关区域的人员,有效地解决人员消耗大、监控盲区等问题,保证了校园安全。

(2)学生出勤及安全管理

利用物联网的RFID技术对学生出勤安全的管理,主要有学生考勤管理服务、在校学生跟踪通知服务、危险区管理服务。教师能利用物联网掌握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和所处的位置,有效帮助教师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动向,保障了学生的在校安全。如果学生进入学校顶楼、施工现场、停车场等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内,物联网系统能改变RFID的感测范围,感测学生所在区域的危险度并发出警报,告知相关人员做出相应处理。

5 智慧校园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智慧校园给我们的校园教育、生活、管理等带来了智慧化的变革,但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而物联网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中,因此也面临着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第一,相较于国外而言,物联网在国内分布的IP地址范围还相当具有局限性,分布范围还有待扩张;

第二,物联网技术仍没有统一标准,虽然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在不同领域得以发展应用,但当不同领域相互融合时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

第三,物联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未能得到有效保证,信息资源和师生隐私安全如何得到有效保护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仍需深入探索研究;

第四,物联网技术运行成本比较高,投入资金大,成本控制也是一个实际而又重要的问题;

第五,管理机制仍不完善,物联网的维护、管理、使用也都是问题。

6 结束语

物联网下的智慧校园让校园更为智能化、人性化、科学化。智慧校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了校园教学环境,加强了校园管理,保障了校园安全。虽然在智慧校园的建设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仍在不断摸索当中,但物联网的应用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我们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所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智慧校园建设这条路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37-39.

[2]雷光临,李俊.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

[3]宗平.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15-18.

[4]王洪艳.物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张久菊.教育教学中物联网的运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

[6]何印,刘施羽.浅谈RFID技术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26):212-213.

[7]王斌.基于RFID的水控管理系统[J].中国电子商务,2009(12):28.

作者简介:王洪艳(1978.12-),女,讲师,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严王莎(1994.05-),女,浙江诸暨人,本科在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新型模式 众筹教研

一、什么是众筹

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香港译作“群众集资”,台湾译作“群众募资”。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是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

网络上有一个很形象的故事能够说明什么是众筹。天冷了,有个人想吃火锅,又懒得出去,咋办呢?首先邀请5个人。给第1个人打电话:“顺路买点菜来,就差蔬菜了。”接着给第2个人打电话:“顺路买点羊肉,就差肉了。” 然后给第3个人打电话:“顺路买点冻豆腐各种丸子啥的,就差这个了。”之后给第4个人打电话:“就差酒了。”最后给第5个人打电话:“火锅底料不够了,带点来。”然后,挂电话烧锅水坐等……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众筹带有以下几个特征。

1.有主题任务。在这个故事中,大家的任务是一起吃个饭,作为主持人,他的目标就是以最少的投入完成一次火锅盛宴。

2.资源共享。每个人所购买的东西只是一小部分,但大家都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火锅。

3.成本分摊,门槛低。同众筹建房、众筹投资一样,由于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一项艰巨的任务可以分解成许多“子任务”,分摊了成本,使有些看似很难完成的任务变得比较简单。

二、众筹教研的概念及意义

众筹,顾名思义,众,指众人、校内外教师、同行、专家等;筹,筹划,谋略。众筹教研指利用众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能力和渠道,通过教材精析、理论学习、实践验证、反思碰撞、再次检验等一系列反思性活动,从而有效地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相对传统的教研活动,众筹教研更为开放、自主,人人参与反思、展示、内化吸收,积极性高,研讨扎实深入,参与者的合作能力、自我发展意识、课改理论和教学实践等专业素养均得以积淀与提升。

与常规教研不同,众筹教研的流程是根据众筹的流程设计的。众筹的流程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寻找项目,组建团队;二是规划众筹方案;三是项目实施;四是完成众筹,寻找新项目。根据这一流程,众筹教研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提出主题,确定教研组,即教研项目的负责人教研主题,根据主题招募有相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成立教研组;第二步类读教材,课前集智,即教研组成员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集智探讨教研的内容、方法措施等;第三步课堂验证,关注两端,即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前期预设是否正确;第四步课后集智,理论提升,即在课后进行反思讨论,从而提升每一位组员的理论水平,完成本次众筹教研,并进入下一轮众筹教研的主题研讨。

众筹教研的参与者和常规教研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包括主持人、执教者和听课教师,但众筹教研中这三类人所扮演的角色和常规教研是有区别的。(见下图)

众筹教研的主持人是项目的主持人,他是教研主题的开发者,虽然类似于教研组长的角色,但他更多的是起着导演的作用,他要为整个教研提供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还要组织和策划整个教研项目的开展。众筹教研的执教者,相当于电影里的演员,他要把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拿到课堂里去印证。众筹教研的听课者区别于常规教研中的“观众”,他必须是剧组的成员,是要参与到演出中来的。众筹教研和常规教研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常规教研的组成人员是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年级或学科为单位划分的,而众筹教研的人员是以项目为单位组建的,是以教研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他们要靠共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来维系。

众筹教研最大的特点是项目驱动和智慧共享。众筹教研侧重于问题的解决,问题即课题,也就是教研活动的主题。从教研的指向性即教研的目的上看,常规教研指向人,即目的是培养教师。当然,所有教研最终的目的都有培养教师这一层,但常规教研这个目的更明显,因为学校组织这类教研活动就是要检验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及研究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该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众筹教研目的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是以研究者的身份来参与的,目的和任务都很明确,而且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这样的话,众筹教研的组织形式就与常规教研有着明显的区别,众筹教研一般不是上一节课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上一组课,或者一类课,像“整组教学”和“分体裁教学”等。即使是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要通过不同的教师来执教,完成对假设的印证,类似“同课异构”和“同课同构”的形式。

三、众筹教研的具体操作

(一) 提出主题,确定教研组

1.提出主题。突破以往教师在教研前没有任何的准备,以致课后研讨观点凌乱或无言以对的情况,强调在教研活动前,项目的发起人要确定一个教师共同关注的、比较具体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对于研讨主题,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①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是讨论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②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设计的是共性问题。③问题的设计还要有解决的可能性,难易程度适中。

2.确定教研组,搭建众筹平台。根据众筹的特点,众筹教研组确定分为“主题筛选―主题―吸引参与者”三步。学校要给教师搭建众筹的平台,制定完善的教研组成立机制。对于项目发起人上报的每一个教研主题,学校要经过严格筛选,对于那些典型的、真实的、有研究价值的、可操作的研究主题,通过特定的平台予以,按要求吸引有相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参与,组成该主题的教研组。为便于新成立的教研组开展研究,学校要提供固定的场所,配备一些必要的设备供他们使用。教研组自身也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QQ、微信、博客等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教研平台,拓展教师合作的空间与时间,实现教研资源的共享。

(二)类读教材,课前集智

这是在开展教研实践活动前的一项理论性的研讨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由项目主持人阐述本次教研主题。这一步与前面的主题内容相似,在组内重新阐述,要求更具体,除了讲明主题内容,还要为组员的理论学习――类读教材划定相应的范围。

第二步,组内教师类读教材。所谓类读教材,就是从某一点生发开去,或在本课中,或在其他课文以及文献资料中找到与教研主题相同相近的内容并将它们组合起来,从而铺展出一个又一个知识的板块。换言之,类读就是集“散”材料为“类”材料的阅读,操作技巧是将散读所得的“原始”材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加以分类。类读也可以是单刀直入地由某个角度直接切入教材或相关资料的寻读活动,这时的操作技巧是由某一个“点”出发,对同类进行粘连。运用这种阅读方法能够从教材中获得无数的“组合”与“板块”,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理解教材的水平。类读,要求一个“联”字,一个“牵”字,它解决的是教师对教学体系的掌握和对教学材料的积累问题。

第三步,众筹集智,交流讨论。这是一次课前集智,集智内容主要包括对项目进行论证,进一步深化主题,再是初步确定教研方案,确定教研内容、执教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以及对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研讨。教研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在研讨教材时,可以是针对下阶段要执教的具体课例谈教学设计、提疑难问题等,也可以分析、解读所执教的这节课在12册教材(英语、科学为8册)中的分布情况、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对某一知识所在的领域进行整体精细析读,挖掘知识内涵。然后组内各教师对执教教师的发言进行讨论、交流,众筹集智,解决执教教师提出的疑难问题等。

第四步,组员选定研讨小问题。集智形成共识后,项目主持人提出相关的多个研讨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可以在日常教学现象中发现,也就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小而棘手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可以把这些小问题作为探讨的内容。它们也可以是关于教学的反思,就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筛选、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其为研讨的小问题。当教研组长提出多个小问题后,组织大家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以提高大家对这些小问题的深度理解。最后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拟定探究小问题,自主选择适合本小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小问题或大家感兴趣的小问题作为本次研讨的主线。

第五步,相关理论再学习。组内教师根据选择的小问题,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开展相关理论的再学习。可以上网查阅相关材料,为下次的观课议课作好充分的准备,以利于在听评课时发挥主动性。

(三)课堂验证,关注两端

课堂教学是对教研主题前期预设的印证,是实施众筹教研的有效反馈。教研不单单是上课,但上课却实实在在是教研的重要一环。前期众筹平台中的主题策划、教材的类读、问题的分析都只有转化成课堂教学实践,众筹才会实现它的价值。

课堂验证这一环节的落实要关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课堂为中心,关注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听课教师的课堂观察。以课堂为中心,就是要求所有组员明白,不管主题有无创意,有无深度,课前集智做得怎么样,都必须在课堂中进行检验。凡是在课堂中得不到落实的理论和预设都是假理论、假预设,项目主持人和执教者应该实事求是地对待课堂验证。落实两个基本点,首先要关注执教教师。执教教师在课堂中所要体现的,是大家课前集智的思想,所以,在课堂流程、问题设计、师生互动、生成处理等方面都要尽可能地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而不能像平时一样率性而为。其次要关注听课的教师,要关注他们在听课过程中的课堂反应,为课后集智做好准备。

(四)课后集智,理论提升

课后集智分为五个环节进行操作:(1)实践反思。执教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反思众筹预案的可行性,对其中达成目标的环节和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是否已经事先预设,是否还有更好的设计和教学操作。对没有达成目标的环节和教学行为进行认真分析:是个人备课时的疏忽,还是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够,还是因为个人教学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导致。对课堂中生成的内容进行总结:生成的内容中合理的部分是什么,不合理的是什么,今后在课堂中是否会有类似的生成,如何把握等等。(2)组内独思。当执教教师反思后,听评课教师带着拟定的小问题,结合前期收集的资料和课堂实践中的验证,进行10分钟的独立反思,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发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教学思想,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实践方法上的差异,整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而提升自己,同时形成自己的反思文字并做好相关的记录。(3)组内小展。在教师独立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展示。为提高集智的参与度和有效度,展示时间一般为30到40分钟。展示内容包括“课堂观察分析”“教研主题的落实情况”“基于自己小问题的研究”等。讨论交流中记录员采用PPT形式进行记录,这样的记录形式便于发言人展示,同时也能使听者听得更清晰。(4)组际大展。如果教研组组成人员比较多的话,小组展示后还要组织各小组在大组里继续展示。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观点作出解释,其他组则参与建议、提问等互动交流,在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启迪。条件允许的话,还可邀请学科名师介入。整个展示过程用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以便研讨后各组共同观看交流,提高众筹实效。(5)再次实践。在组际交流中利用集体智慧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形成自己对课堂实践独特的思考。为推进教师进一步参与研讨的自主性和反思的有效性,还可以确定其中一位教师再次进行课堂实践,检验教研主题的价值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众筹研讨过程中,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经历了“具体经验学习互动观察分析智慧碰撞自我提升积极验证”六个过程,最终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以众筹研讨时的小问题为自己反思性文章的观点,以众筹研讨时同伴间进行的纵向深入、横向展开的研讨观点修正自己的不足,再加入研讨前期大量的理论搜集和课堂验证中的实际操作的案例展示,整合成较为完整的文章,积淀经验,提升理论水平。

当再次课堂实践后,通过课后集智,继续发现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问题,找到继续改进的新切入口,提出新问题。这些新产生的问题经过筛选,即可定为下一次教研的主题。在这样螺旋上升的研讨过程中,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使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人人成为研究者,形成个性的自我。

参考文献:

[1]张继源.关于众筹模式及其效率和问题[J].东岳论丛,2015(03).

第4篇

1.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记者:周老师,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您每天都忙于课堂。在您看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周璐:但凡有着课堂情结的老师,一定都扪心自问过:我的课堂教学终极目标是什么?是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还是学生越来越喜欢这门学科,越来越爱学习,会学习?如果说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是课堂追求的效益,那么热爱与创新则是课堂追寻的境界。

我从事语文教学21年,一直扎根教学一线,深爱语文,坚信小学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性的学科课程。它承载着灵动的思想、诗意的情怀、清淡的哲理、美好的意境;它启迪心智,教人美好;它培植语言,发展思维;它是语言的母体、文化的家园、智慧的神殿;它充满感性、智趣与温情。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使学生的言语生命得到养护与发展。何谓“言语生命”?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到:“言语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征,生命是语言创造的不竭的动力。真正的言说,是生命的歌吟,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所以说,语文教学在教学生学习、实践语言文字如何运用的同时,更应该创造机会放飞学生的想象和幻想,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激发学生的言说欲望,以最佳的生命存B和修为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自己的言语人生。

2.语文课堂的“五度”

记者:您认为言语生命欲求下的语文课堂有什么特点?

周璐:概括起来说,是充满智力、活力、磁力“三力合一”的文化场。学生置身磁场,能感受到语文学科本身蕴含的情思意境的“美”和性灵情趣的“赏”,从而为自己打开一扇通往真实、美好、平等、探究的“展望之窗”。具体来说,言语生命欲求下的语文课堂,具备温度、热度、厚度、广度与深度。

记者:能具体说说这“五度”分别指向什么吗?

周璐:温度,呵护生命的自由。记得有一年冬天,家乡十分罕见地下了一场大雪。大雪飘飞的早晨,学生们按捺不住地跑出了教室,跑向操场,跑到任何一个积满雪的地方玩雪。那一刻,校园沸腾了!雪,对生活在南方的孩子来说是那么新鲜,那么惊奇。孩子们全都亲昵地聚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雪雕、拍雪景,活泼泼的身影穿梭在树木和草丛间,装点着雪中美丽的校园。上课铃响了,我走向教室,发现教室里依然像炸开了锅,孩子们喜形于色、兴奋不已地谈论着玩雪的感受,小脸因激动而愈发通红。我知道此时根本无法将他们的心思拉回到课本里来,不如索性遵照他们的意愿调整教学内容。于是,我没有强压课堂气氛,也积极参与到了学生的讨论中,并以“看雪”“玩雪”“尝雪”这几个关键词为主题,引导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场景、一件小事、一次感受写下来与更多的人分享。在后来的调查中,那一堂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因为它释放了孩子的天性,给予他们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与自由选择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学的价值。因而,语文课堂的温度,既散发着温暖的师生情谊,又洋溢着温和的课堂气息,更传递着温润的教育情感。

热度,孵化言语的灵性。文字是有热度的。语言文字是人的思维的本体和载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语文虽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精神性、思想性、审美性等因素固然要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进行,但这不意味着人文性的内涵和要求被语言、文字淹没,被工具性绑架”与文字的相约,似“孤灯挑尽未成眠”,却“衣带渐宽终不悔”。语文教师,要有一股子韧劲去“千磨万凿”,刨尽语言的质地,层层剥离,反复咀嚼,直到个中意味了然于胸,方能带领学生出入文字,随心所欲地体味语言的多变与绮丽,促使学生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和张扬。

厚度,承载知识的价值。我一直赞同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要有一个基本要求,课程要为突出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建立相互联结、螺旋上升的知识结构,减轻语文教学因内容模糊造成的不必要的压力。为更好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增加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关注每一类别知识的核心要素,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如,甄别汉语拼音的重点,在游戏与生活中学习拼音;传承汉字文化,发现汉字规律,在活动中展开自主性识字;玩味标点符号的意味,在运用中提高标点的正确性;涵泳句段表达的精巧,在语境中品味特色,由读到写;赏析篇章结构的别致,在文本细读中统整知识,增加理解。我确信,知识只有在累积中才能转换成能力,语文的双基必须要在每一堂语文课中扎扎实实地去落实。

广度,指向差异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应从课堂走向课程。在这里,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的有机构成部分,成为了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纽带。同样在课程资源中,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核心要素,那就是学生。学生是实现课程文化非常重要的资源。学生是带着差异走进课堂,个体间的学习基础、能力以及学习风格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的广度,意味着既要尊重文本,尊重由文本传递的知识与情感,又要尊重学生,尊重由差异带来的多角度思考和见解。

深度,直面课堂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效益=学科深度×教育广度。语文的深度重在把握解读的“精准”与目标的“精准”。目标是方向,解读是船舵,船舵使船向正确的方向前行。有了准确的解读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反过来又作用着有效的课堂评判,两者相辅相成,兼容并蓄。

记者:周老师,听了您的介绍,我明白了您所追寻的语文课堂要有温度、热度、厚度、广度与深度,这是否和您倡导的“以情导学”的教学理念相一致?

周璐:是的。我所追寻的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也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我一直很喜欢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她的理念及其所倡导的课程观对我影响至深。这是一种对儿童的情怀,一种麦田守望者的精神,一种对教师专业性的深刻理解。的确,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学习体验:当身心处于积极、愉悦、兴奋的状态时,记忆力、理解力、感受力就都特别强。因此,情感能成为记忆、内化语言的催化剂,只有将语言的学习与情感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才能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去体验、去发现、去了解言语内容之意,去感悟言语形式之美,才能充分激起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热情。因此,我倡导教师要用自身充沛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发掘教材、教学和环境中蕴含的各种积极的情感因素,营造安全和谐、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所学知识,享受情知并进入高品质的语文实践过程,从而夯实双基、发展能力、增长智慧,收到“言情共生”的教学效果。

二、践行“以情导学”的教学理念

1.“以情导学”的内涵解读

记者:您倡导的“以情导学”理念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两者是否异曲同工?“以情导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周璐:情境教育主张教师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把周围世界、现实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培育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调脑、身、心全融入的学习。因此,情境是教师创设优质学习环境的一种手段、一种外在的媒介,最大功能在于激感,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我主张的“以情导学”,概念范畴更广,它以情境为手段,以功能为效应,以导学为目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背景,强调学生在情感驱动下展开高品质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实现三个课堂转变,即:转变课堂形态――变讲为学;转变教师立场――变教为导;转变教学环境――变封闭为开放。“以情导学”的“情”不仅仅指向知识应用的情境,还包含教师的主导情愫、教材的情感价值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通过发挥情感的动力、调节、强化、疏导等功能来增进学生学语习文的内在情感,从而强化学习动机,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两者既有本质的联系又有操作上的^别。情境学习范式关注教学层面,将知识镶嵌在情境中,优化教学效果;“以情导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落点在“导学”上,思考如何以情激学,以情展学,以情延学,整体建构一个开放、圆融、和谐互助的学习空间,优化学习过程。两者的核心思想,都是致力于建构一种有情感的教学、有文化的教学、有智慧的教学,来发现儿童,引领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

2.“以情导学”的课堂操作

记者: “以情导学”能够站在儿童的立场研究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唤醒学生的情感与生命的智慧。这样的理念提得很有高度,但是具体落实到课堂中,您又是怎么做的?

周璐:从教的层面入手,通过调控课堂组织、研究教材的情感价值以及实施特色评价,系统优化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比如,我喜欢按照主题内容安排集体学习、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常常会根据任务驱动调整学习座位,如,读书汇报安排半圆形座位便于观点展示,口语交际安排车厢型座位便于交流碰撞,阅读指导安排秧田式座位便于问答讨论,等等,从而营造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觉参与其中,自得其乐。教师作为“长大的儿童”走进学生群体邂逅三个儿童的美丽约会(书本的儿童、教室的儿童、长大的儿童),有助于形成“亲、助、和”的人际情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再比如,从教材的情感价值入手,以人文价值情感、言语表达情感、科学逻辑情感以及艺术审美情感等角度观照文本,设计并实施情感导学策略,匹配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发现语言,感悟主旨,生成观念,升华情感。像《赵州桥》一课,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情感,理解“这样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是教学的重难点。“以情导学”着重从对比入手,发现数字表达的具体形象,并通过“嵌入式文本还原”的策略,还原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具体感知这种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比欧洲早了700多年,历经多次水灾、战乱和地震都没有被摧毁,足见它的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创举。此时,“创举”一词便通过文本语境、拓展资料以及学生的体验感悟内化于心,学生的自豪之情也油然而生。当然,基于文本的情感导学策略还有主体辩论、情境补白、画面吟诵、素材整合、语段重组等,关键要看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价值,捕捉“情感共振点”,将思维推向文本情志的深层体验,触动学生心灵,打开言语心智的大门。

记者:刚才您举到的策略都还只停留在教的层面,能说说在“导学”上您用情感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学生是怎么学的吗?

周璐:“以情导学”呈现的是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它的课堂架构由“以情激学”“以情展学”“以情延学”三大板块贯穿。比如,我曾经上过《父亲和鸟》一课,课前布置学生了解鸟和人类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兴趣,并设置预学单,调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喜欢程度、不会的生字及不懂的问题。通过收集问题,我发现全班有10~12人不会读“蒙”“腾”两个字;8人质疑“焐得热腾腾”的“焐”是什么意思;30人质疑鸟怎么有气味;39人喜欢这篇课文,因为父亲的话很有意思,课文插图很好看;38人发现“重”“喜”笔画数多,特别难写。立足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捕获生长点,展开学习活动的设计,就特别有效。

对此,我是这样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字源识字以及生活识字等办法学习“蒙”“腾”两个字;学习活动二是借助画面想象读文,读中积累“雾蒙蒙、热腾腾、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等词语,并迁移:( )又( ),热腾腾的( );学习活动三是同桌合作读对话,评价中发现父亲对鸟的情谊;学习活动四是在表演中优化情境,理解“焐”的意思,解决“鸟为什么有气味”这个问题。简约的板块设计、充足的活动时间、有目的的合作学习以及教师的适时解疑,使每一步的学习展开既有料又有味,学生不仅体会到“活”的课堂教学魅力,更意识到要基于问题展开真实的学习,从而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结课时布置学生查找原文《父亲,树林和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以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激起探究的欲望。

预学、展学、延学,不仅是学习的三个阶段,更是教与学相互融合、逐步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背后,以信任的眼光、鼓励的话语、有效的策略放手发动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方法、提升能力。

三、实现“情知并进、和谐雅致”的教学风格

记者:我特别想知道,基于这样的理念,您形成了怎样的教学风格?听说,您也是一位从公开课走向专业成熟的教师,您是如何寻找自己的教学特色并最终确定风格的呢?

周璐:从教20多年,追寻自己的教育主张,我在语文课堂上实践着我的教育理想,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每天能怀揣着期待上语文课,因为语文学习的内容很有意思,语文学习的方式很有意思,语文学习的过程很有意思,那么多个“有意思”,滚动出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圆形轨迹,修炼课堂,找寻风格,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同事们说,听我的课是种美的享受。教学语言优美生动,教学板书娟秀整齐,教学情境形象直观,教学方式多元开放。是的,我从“美”入手进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以美悟情、以美启思,通过有效情境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让语言的狂欢与艺术的享受交融为“以情导学”的主流价值,建构起人文与工具相辅相成的“情知并进”的语文课程。因而我教的学生朗读水平高,表达能力好,想象思维开阔,写有一手漂亮的字和文章,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曾在“全国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现场会上用“情知并进、和谐雅致”这八个字形容我的教学风格。这里的“情”是一种@性的表达,它包括情境的体验、情感的促进、价值的生成、精神审美的升华,“知”是展开的、有生命的智慧活动。“和谐”是指课堂教学亲和、自然,圆融、流畅;“雅致”是个人所具备的一种气质与特性。教学中,我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审美价值,通过精致简约的设计、自然亲切的交流、深层敞亮的对话、真切深情的诵读,与学生共同体验、领悟、联想,徜徉在美的意境中,拨动情弦,加深理解,深化认知,师生共同徜徉在优美的文字、浓郁的作品风格以及情意融融的学习场中,品出语言之味、作品之魂、作家之意来,从而实现“认知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高度统一。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仅是知识的诉求,更是学生生命的认可和肯定。因而我主张唤醒语文教育的生命情思,让学生获得生命智慧发展的内在动力,拥有其对于学习与生活的持续的激情与期望。

第5篇

19世纪初美国博德因学院(Bowdoincollege)教授帕卡德(A.S.Packard)首次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当时帕卡德教授是在“大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commonelements)”这一争论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大学的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并且撰文为他的观点进行了辩论,他曾在文章中提到:“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便是通识教育的最初内涵界定。但在当时并未唤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到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关注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及价值。有关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因而对于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述的思想观点颇具多样性,至今尚未达成一个公认的统一规范的界定。汪永铨和李曼丽两位教授通过对有关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研究表述的侧重点不同,将不同的表述归纳为从三个核心概念来认识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首先,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界定其内涵。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中非专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高等教育,也可以指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次,从通识教育目的角度来定义其内涵。通识教育是培养健全个人和社会中健全的公民的非职业性教育。第三,从通识教育内容角度来界定其内涵。通识教育是非专业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包含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教育。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各自都有其相应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识教育为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构建基础。然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许多了问题,未能较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的真正宗旨。

1.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识混乱通识教育目前尚处于一个既引人注目但概念又丰富多样的状态。查阅通识教育相关的文献,对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表述就高达几十种。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也有学者认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更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和古希腊提倡的自由教育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概念内涵稍微中性一点。此类现象表明学术界对此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尽管我们都明白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个体健全的人格、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培养人的全面学识和博学的智慧,但是要实现通识教育的理念,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目前通识教育本身概念的研究定位尚不明确。“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通识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不仅不一致,而且很模糊。”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识不准确势必会影响通识教育实践的有效实施。

2.通识教育实践形式化通识教育是土生土长的西方教育,在引入我国后,通识教育不管是教育模式还是理念、课程等大都是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然而由于缺乏与我国大学的本土特征相结合,使得通识教育流于形式,没能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实施往往是给学生附加一些专业课以外的课程。课程内容庞杂且上课没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多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勉强去上,学生没有了积极性,课堂自然没有气氛,教师纵使再激情澎湃,久而久之也没有了自信和热情,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原本旨在将自然、社会、人文的学问融会贯通,弥补专业教育不足的通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日趋形式化。

3.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的设置是教育实施的核心和手段,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我国目前仍是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经验来规划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包括课程内容、课时、学分、讲授形式等。然而我国大学教育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专业教育课程还是处于主要地位,通识教育课程作为辅助专业教育而处于次要位置,受到学生的忽视。此外,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大多是依据现有的师资和办学条件,罗列出一些拼盘式的课程菜单供学生选择,课程缺乏内在的逻辑结构,通识教育课程杂、乱、缺、浅,内容很少触及名著原著,只停留在了解层面。而且多学科整合课程少,没有起到“通融识见”的效果。加之通识类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格,训练不到位,在这般情况之下,通识教育课程注定是没有地位和效果的,形同虚设。

4.通识教育模式机械、单一目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机械、单一,大多沿用美国知名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我国大学的实际定位。即使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实践也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盲目跟风,简单、机械模仿。比如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清晰的思路以及丰富的创造力等,然而在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简单效仿国外高校的实施模式,而没有较好地结合自身的特色,发挥作为研究性大学应该具有的独创性、灵活性的通识教育实施模式。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专业教育体制的影响,通识教育模式在缺乏师资和传统的基础上很难靠一种教育模式来发挥其优势。因此,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道路探索仍然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开辟一条适合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

三、改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对策

1.领悟通识教育的真正内涵通识教育属于一个概念内涵丰富多样的具有历史阶段性的概念范畴。因此,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可机械单一化。通识教育不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和提高人才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可以被看作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和本土化。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曾对通识教育这样表述:“它将培养人们阅读的习惯、个人的品位和批判精神,使成年人在他的正规教育结束后,能够对当前生活中的思想和各种运动进行明智的思考,并做出明智的选择。它会有助于人们参与到他的时代的理智活动中去。”新世纪的教育应是让每一个人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而通识教育正是为这样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重视隐形的通识教育隐形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也称为潜在的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课程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的校园氛围、文化理念等都是通识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比如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主题的大学生辩论赛、文艺汇演、运动会等校园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校园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应变能力以及表达交际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及途径是多样化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理念、校园活动等这些隐形的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载体来体现通识教育,重视隐形的教育资源,让通识教育理念无处不在,最终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3.探索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而另一种课程只传授特殊的专业知识。由此可见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并不是相对立的,专业课程是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某一学科的学术精神与素养以及技能的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课程应着眼于经典和前沿并应体现人文和科学的融合,人文方面的课程旨在打通人与自然的联系通道。价值、信仰、道德、审美等与自然的关系乃是人文方面课程亘古不变的主题;科学方面的课程重在深层次结构和原理以及科学发现的过程与方法。因而通识教育的最深刻依据来自科学。此外,通识教育并不是要求人们掌握所有全面的知识,因为人掌握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过多的通识课程反而增加学生负担,反倒使学生疲劳怠倦。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领悟知识领域间的融会贯通。因而构建跨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必然选择。

第6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 反思途径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吸取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看了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到:我们教师不注重反思,虽然不至于像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只教不研,我们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如果只研不教,我们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家。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这些中外学者的观点都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学反思是成功实现课改的关键。

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而不擅于反思则窒息教师的创造,阻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需要反思,课改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科研结合型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通过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使自己的专业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电工基础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想谈一谈对此的粗浅认识。

1.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教师做出新计划的依据。

2.反思对专业发展的帮助

2.1有助于教师加快成长速度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不断地反思并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自己的认知缺陷,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

2.2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

不管是听取有经验的教师上课还是自己上课,我们都可以在课后反思每节课的成功或不足之处,针对某个知识点用什么方法讲授学生最容易接受,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是难点?……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教学经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2.3有助于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通过对各种教学现象和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学目标的对比,通过学生和同行的反映,努力找到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可使教师从冲动的或随意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慎重的态度和行动,不断解决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4有助于形成优良师德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进步。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上的困惑,随着时间的推延、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师本人教学经验的丰富,我们在反思后不可避免地要否定自己原有的看法、教学方法甚至是对知识的认知,这时,教师本着对事业、对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原则,要马上更新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坦然检讨自己的不足。这有助于教师形成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的优良品质。

3.电工基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

3.1学会反思技术,养成反思习惯

学会反思是指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要学会反思应做到:一学,学习教育理论文章,以及别人的先进经验;二读,坚持读有关电工基础方面的文章,读与校本课题有关书籍,掌握最新的,特别是课改方面的信息;三写,写读书笔记、写评课记录、写读书体会等。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培训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教师既是培训对象,又是培训者。

我们要以主动的态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断学习反思,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通过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让自己学会反思技术,进行反思性教学,并养成反思的习惯,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3.2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如有一次课上,我在讲到磁场和电磁感应部分的综合题时,发现原来上课一直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个别学生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表现出茫然不知所云的神态。上完课后我向学生了解上课不想听的原因,原来由于我在课前准备得不够充分,上课时没有把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适用场合讲清楚,使得学生很混淆,只看见我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地换来换去比划着,他们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学生的提醒和本人的反复思考总结,在下一节课时,我通过适当的例题,讲清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并要求学生从物理本质上区分左、右手的选用,即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问题,使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应用右手定则;属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问题,使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应用左手定则。

我还跟学生介绍了一种很形象的记忆方法:“电”字的竖弯钩朝右,判断感应电流用右手;“力”的横折钩朝左,判断电磁力用左手。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听课也津津有味起来。我尝着反思的良方,心里感到无比快乐。

3.3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电工基础的概念及规律有的是在大量的电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有的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所以,电工基础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从而使学生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

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教学重点、难点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因此,电工基础教师重点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

它应包含每节课的新授内容如何引入、教学内容怎样处理、教学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怎样利用、课堂结构怎样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学法指导如何加强、怎样让学生形成电学概念、怎样让学生掌握电学规律、学生根据实验应得出什么结论、如何构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课堂教学氛围怎样、学生的常见错误在哪里、哪个知识点讲得含糊不清、教师课上能否因“班”施教、课后能否因人施教、教师有没有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教师如何弥补已有的教学缺陷等。

3.4通过听课及评课反思教学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作为一名电工基础教师,经常听听其他老师、特别是同行中优秀电工基础教师的课,有利于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态度、教学作风、教学手段和教学经验。评课是以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对象,对其成败得失及形成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与评价。

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和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评课的过程是深入思考的过程,是认真总结的过程,是由现象升华到理论的过程。如果只重视听课而不重视评课,甚至听而不评,那就失去了听课的真正意义。所以说,评课比听课“更为重要”。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课后听课教师一起评课,并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它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与专业发展的气氛。

由于同行对课堂教学活动、教材与教师的要求比较熟悉, 他们能对教师改进他们的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的与实用的建议。通过听、评,营造出宽松自由的教学研究氛围,让教师在“聊一聊”“议一议”中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课改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针对问题,大家谈感悟、讲困惑、议策略、找办法,从而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这样“聊”起来感觉到“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气氛浓,更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结语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教学反思是成功实现课改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光明日报.2002年11月22日.

[2]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第7篇

【关键词】增强现实;智慧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电子书;移动学习;教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4)02-0106-07

一、引言

近年来,增强现实技术进入了公众视野,受到许多不同领域人们的普遍关注。所谓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指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而同时存在。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虚实信息叠加,对实时的视频图像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形成三维交互式的立体画面,给用户以全新的体验与感受。因其相对于传统技术手段的独特“增强”优势,增强现实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增强现实技术出现后,在许多领域有了不同程度地运用,主要应用于工程设计、军事训练、娱乐、医学等领域。直到近年来,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才有一些开发者和教育学者开始尝试将增强现实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

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虽然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不久。但国外已经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总体来看,国外关于增强现实的教育应用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将增强现实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如:Shelton和Hedley采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了九大行星的教学实验;Kauf-mann教授采用一个名为Construct 3D的增强现实工具进行空间几何教学;Dtinser与Horneker以寓言故事作为内容。来观察5-7岁的儿童如何利用增强现实进行互动与合作学习;El Sayed等人设计了一款增强现实学生卡片(ARSC)。(2)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图书。如:BillingHurst,Poupyrev等,研制开发的Magic Book。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图书内容以动画形式呈现。(3)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游戏和娱乐学习。如:新加坡MXR Corporation Pte Ltd公司推出的娱教产品wIzQubes;Hye Sun Lee和Jong Weon Lee利用增强现实设计了一个教育游戏,用以帮助幼儿园和小学生掌握加法知识:Ori Inbar开发了一款手机增强现实游戏,儿童可以利用iPhone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拼写。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高等科研院校是我国研究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的主力军,相比于国外,研究尚处于初级层次,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算法实现阶段,研究增强现实技术的具体应用比较少,研究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则更少,但也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如: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蔡苏等人在介绍增强现实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增强现实技术对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对增强现实的教育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并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研究制作了一些教学案例,并将这些案例集成在“未来之书”上;张宝运,恽如伟分析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需求和应用优势。并尝试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李婷分析了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探讨了其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徐媛根据增强现实所具备的性能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领域;张洪波对增强现实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较为全面:探讨了技术原理,设计了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型,开发了教学应用案例;苏俊钦将增强现实应用于儿童学习注音符号,辅助儿童进行有效的学习㈣,等等。

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总体而言,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大多是单一研究,缺乏系统的阐述。从时间上看,国外的研究比国内要早了几年,研究的内容也已经从算法技术本身转移到具体的应用上,主要表现为增强现实辅助课堂教学和教育游戏的形式,而国内当前的研究还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实现和优化阶段,增强现实教学产品还不多见。

三、“增强现实”教育应用价值与技术优势

戴尔曾指出,由于缺乏具体经验的支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记住一些概念和普通的法则,而没有真正领会这些概念和法则,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与学习者使用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有关。由于学习者使用的学习材料以文字符号等抽象内容为主,学习者需要有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再凭借自身的抽象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才能较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因为缺乏现实生活经验,加上抽象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较弱,结果只能是强记一些概念,而无法真正领会。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无疑给戴尔指出的失败的教育带来了曙光。增强现实技术可应用于教育领域,比如增强现实电子书,通过对较难理解的抽象知识的“增强”,学习者便可以很容易地获取抽象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消除了传统学习材料的弊端,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

相较于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多媒体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虽然,多媒体能快速、有效地表达和传递知识,并且能提供多种感官刺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但其也存在难以表达知识的完整性、仅能强化视听效果而缺乏深入互动、缺少情境沉浸性等缺点。而增强现实技术则很好地弥补了以往多媒体教学的缺陷,为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新的契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工具。正如Billing hurst所指出的那样,增强现实作为教具有以下独特的优点:(1)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学习者在虚拟和真实的两种环境中方便地进行互动;(2)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创新教学策略,学生即使没有电脑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互动学习;(3)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改变学习者面对静态学习内容的传统学习方式,全身性沉浸于学习内容之中。Kaufmann H.也认为,模拟情境和学习效果成正比。基于AR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节约学习的时间。另外,增强现实除了可以增强沉浸感,实现深入互动外。还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空间理解能力,增加学习者对复杂空间中概念及其相对关系的理解。Chih-Hsiang Ko等的研究表明: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基于AR的模型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交流与互动,易于理解空间问题。

更加具体一点来说,增强现实在教育应用中的技术优势主要有:(1)教学内容展示形象直观。增强现实技术的信息呈现能力,能形象直观地描述和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动机。(2)模拟教学实验,节约成本,减少污染,便于管理。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模拟各种教学实验可以节约真实实验所带来的高额成本,并能取得与真实实验十分接近的效果。特别是理科,尤其像物理、化学、生物等试验设备十分昂贵,真实实验又面临环境污染和实验人员的安全问题。另外,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还能解决试验设备管理上的不便。(3)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营造的学习环境空间现实感很强,可以全景呈现虚实叠加的信息,给学习者以强烈的全方位的刺激,从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身体机能,促使多元智能的发展。

四、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项新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除了考虑技术本身的因素外,更要放到教育理论的框架下来审视,要有相关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作支撑,指导教育的实践,从而保障技术应用效果的最大化,避免误入歧途。

(一)沉浸理论

早期沉浸理论指出,挑战(chlenge)与技巧(skill)是影响沉浸的主要因素。若挑战太高,使用者对环境会缺少控制能力,而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低,使用者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沉浸状态主要发生在两者平衡的情况下(Csikszentmiha-lyi,1975)。

1985年,米兰大学的马西米尼和卡里对“挑战”与“技能”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得到八种组合,只有当高挑战同时辅之以高技能时。人才进入并维持一种沉浸状态,他们并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心流”(flow)。“心流”是由于全神贯注投入而更好地完成任务的一种心理状态,达到沉浸体验需要一定的条件:(1)操作者的技能与任务挑战之间达到平衡;(2)操作者全神贯注投入;(3)操作者有明确的任务目标;(4)操作者不断地得到直接迅速的反馈;(5)操作者能控制任务的进程。

增强现实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能让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抛开周围工具的干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于学习内容之中,从而进入忘我(沉浸)状态。沉浸理论所揭示的“挑战一技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达到沉浸状态所需的一般条件,对研究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学习环境下,如何适当、合理地利用这种关系,创造沉浸条件,从而使得学习者进入沉浸学习状态,提供了切实的理论指导。

(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真实的活动和情景是知识的来源,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认知过程的本质是由情境决定的,而且,知识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因此,人们要想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并灵活、正确地应用,必须在丰富的社会真实情境中去认知。真实的活动应当成为学习的中心,学习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才能有效。知一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一部分,并通过活动,在丰富的情境中不断地得到应用和发展。情境学习强调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内容、背景、实践共同体以及参与是情境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增强现实与情境学习具有天然的契合性,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很容易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切实体验到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关联。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也即迁移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增强实可以促进迁移能力的提高。

五、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历史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每一项进步,都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埘,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带动教育从目标、内容、模式到方法的全面变革。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增强现实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必将给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将带来教学领域的变革,增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拓展学习的空间。丰富学习的形式和体验。

(一)创设智慧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果

近年来,“智慧”一次炙手可热。在教育领域,智慧教室、智慧教学等概念纷纷被提起。在学习环境方面,有学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所谓智慧学习环境,北师大黄荣怀教授将其定义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黄教授同时指出,智慧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是应能实现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无缝衔接,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由此可见,智慧学习环境要求较强的对物理空间的感知、监控和调节能力,这恰恰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相吻合。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互动工具和其虚实无缝融合的特点,在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中将大有可为。

实际上,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除了具有感知、识别、支持、反馈等智慧外,它还应当具有情境性。因为,只有在情境中,有效学习才能真正发生。怎样创设学习情境?希拉里・麦克莱伦认为,依据情境学习的模式,知识必须在情境中才能学到,那么,情境就可以是:真实的工作场景;高度的真实,或真实的工作环境的“虚拟”的代用品;一种可停留的环境,如影像或多媒体程序。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几种途径,第一种途径,即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这种途径固然最好,但操作难度较大,容易受到现实条件的种种制约而无法实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采用第二种途径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将仿真环境的真实程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创设的教学情境与真实环境的吻合度非常之高,并且允许学习者实时交互和开展任务协作。实际上,增强现实技术产生之前,虚拟现实等技术业已给情境认知与学习提供了十分强大的支持,而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则给情境认知与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支持。正如前文所述,增强现实技术与情境学习具有天然的匹配性,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方便地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沉浸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国内外的一些教学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欧盟资助的iTactus项目,它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辅助历史教学,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的叠加,将死气沉沉的历史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习者的面前。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积极性。提升了学习的效果:VR-LAB的Lifeplus11项目也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历史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用户通过重返近两千年前的意大利庞培古城,了解古城的人物情境,真切体验罗马帝国的历史文化;再如,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学习地球自传、公转现象时难以理解的情况,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的雷静,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创建了一个地球自转、公转的虚实结合的场景,学生如身临其境,原本抽象的概念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大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革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1.革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已经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而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和技术优势,必将推进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扮演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利用多媒体创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教学更加注重交互。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在这种结构框架下,学生的能动性发挥有限,主体地位和交互层次都不能达到应然的要求。而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交互的媒体、深化了交互的深度,还更加强化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增强现实技术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可以自己决定学习路线,自行决定学习节奏,真正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增强现实技术由于支持学习过程中的情境学习和深度互动,从而可以让学习者在“做中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取与建构。在这种活动结构下,教育者可以通过呈现丰富的媒体信息刺激学习者的感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设定多重任务,引导学习者的学习逐步走向深化;通过合作交流、及时反馈等环节确保学生的学习高效的进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生代学生的学习偏好也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当前的学生不再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接受学习模式,擅长非线性处理信息,偏爱多重任务,喜欢主动探究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学习。而增强现实技术恰恰迎合了新生代学生的这一学习需求和特点,在教学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增强现实应用于教学领域。知识的构建顺序发生了改变。学习过程呈现出非线性、主体性、交互性、合作性及学习结果的及时评价和反馈。据此,我们将基于增强现实的教学模式概括为非线性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见图1)。

在增强现实教学系统环境下,知识的传递是多向的、交互是多元的,学习者在非线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任意游走在知识的殿堂中。与碎片式的学习内容交互过程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这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下,根据自身情况自定步调,完成个体知识的意义建构。当学习遇到困惑或不确定性时,可以方便地与同学交流或从教师那里获得帮助,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2.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是一个信息环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教学环路。这种模式因其高效和便于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推崇而被沿用至今。但这种课堂教学方式缺点也显而易见。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教学演示形象直观、教学交互复合多元。而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以其迥然不同的独特优势,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正如温德・麦凯(Wendy E.Mackay)在所指出的那样,增强现实让人们能以普通方式应用自己所熟悉的日常对象,而不是键盘输入和凝神屏幕。增强现实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界面设计、知识呈现和交互方式上,通过其强悍的教学表现力和模拟演示的教学优势,使课堂教学更加立体和丰满,呈现信息更加直观和全面。这方面已有利用增强现实优化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如,华东师范大学陈向东等针对以往的教学演示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而开发的日地月课堂演示系统。该系统演示过程分为个体识别、系统识别和认识日食月食三个阶段,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入,学生身处真实环境而能操纵天体运行,给学生带来新奇的认知感受,深刻领会了天体的运动和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

(三)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形式

当前,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非正式学习的比重日益加大,“教育必须面对日益增强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实际上,相对于正式的学校教学。增强现实技术在非正式学习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如增强现实电子书、基于增强现实的移动学习、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等。

1.增强现实电子书

书本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传统的书本主要是文字、图片等,读者与书本的对话主要是通过阅读文字或图片资料来实现,这对读者的先前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要求读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对于成人来说,由于有着丰富的前期经验,理解书本知识相对容易,但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就有点困难了。书籍承载着大量的抽象经验,如果能在保持传统书籍有优点的基础上,有效合理的融入直接的、具体的经验,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辅之以“真实、立体”场景,那么这样的书籍必然能够激发读者的强烈阅读兴趣,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获得更多的直接的经验,有效消除读者迁移能力的差异,从而很好地掌握书本内容。

可能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增强现实电子书备受人们的关注,各种增强现实电子书纷纷问世。2008年7月。泰国推出了首个增强现实电子书――EarthStructure。同年9月,德国ArsEdition公司推出了增强现实电子书――Aliens&UFO。2009年,ARI-UXTM(增强现实交互式用户体验)技术出现,增强现实电子书The search for world LA就采用了这种技术,摆脱了本地桌面软件的限制。索尼联J.K.罗琳打造的Wonderbook,被设计得像一本真正的书,让你置身书中场景深度互动。虽然国内关于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增强现实电子书因其有着较好的发展潜力,受到了国内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如: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成功开发出《中国弹起》,首次将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以立体纸雕的形式展现;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制作了若干与教育相关的案例,并将这些案例集成在三维立体交互书――“未来之书”上;再造时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地理教科书活起来,研制了“立体地理教科书”,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先进行了“立体化改造”等等。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电子书通过在书籍中融入“真实的场景”,丰富了知识内容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了表现力,读者可以直观、形象地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度交互,从而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可以预见,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技术成本的下降和开发难度的持续降低,增强现实电子书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引领书籍的革命性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利用“增强现实”开发电子书时。不能舍本逐末。过分注意吸引眼球,走向极端,应当摆正书本内容与技术表现的相互关系,在确保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等的基础上,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对传统书本的“增强”。

2.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移动学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迫切要求时时能学、处处能学,摆脱传统学习在时空上的限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同时,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使移动学习成为了可能。移动学习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充分利用可携带技术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开放的、自主的学习空间,被认为是未来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种模式。移动学习使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随时随地地学习。满足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消除了学习者心理负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移动学习强调移动性,强调技术对教育的驱动,这同时也决定了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集中体现在:首先,移动学习情景的随意性和休闲性会分散学习者学习的注意力;其次,移动学习是学习者与移动终端设备的对话,当前的移动终端技术制约着人机交互的程度。而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为移动学习带来福音。高普及度、便携易用的智能手持设备是能够体现增强现实价值的重要平台,增强现实创新了移动应用模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支持。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沉浸感,可以很大程度上让学习者专注于学习过程之中;增强现实的高度交互性,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学习孤独感,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智能手机增强现实系统,将手机摄像头指向一幢古建筑,手机屏幕上可以很快的显示出这个古建筑的立体图像,并能将古建筑的名称、历史等信息叠加到立体图像上,帮助学习者了解和学习。另外,借助于GPS及各种定位、定向技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移动学习还可以使学习具有较强的情境感知特征。如学习者如果把手机摄像头对准某一个方位,通过卫星定位和传感技术就可获得学习者所在的位置和朝向的信息,然后智能手机在网络上就能够搜索到学习者所处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并为他们呈现与情境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以支持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使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成为可能。

当前。基于增强现实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整体而言,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移动学习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将增强现实技术有效融入移动学习还需要我们持续深入地研究。此外,由于受制于技术的限制,移动设备上的增强现实技术目前还停留在简单应用的层面。随着增强现实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地进行移动学习。又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学习体验将指日可待。

3.增强现实教育游戏

当前,教育游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它是针对特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开发的游戏,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它以成熟的教育理论为支撑,以游戏为手段,在教育性和游戏性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从而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教育的过程,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游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思维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教育游戏是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游戏手段和形式也必然跟着发展变化。比如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将其应用于教育游戏,必将“极大地拓宽教育游戏的应用领域,是未来教育游戏的重要发展方向。”增强现实可以使教育游戏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和沉浸性,并给游戏者虚实结合的奇妙体验,这种体验迥然不同于传统的二维计算机游戏,也不同于三维虚拟游戏。基于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通过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通过虚实融合的三维沉浸性和高交互性,为教学对象模拟、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呈现和教学交互提供更为丰富的体验。

近年来,国外对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游戏作了大量的研究,涌现出一批成果。华东师范大学陈向东对此作了归纳总结。认为目前增强现实教育游戏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即基于场所的增强现实教育游戏和基于视觉的增强现实教育游戏图。基于场所的增强现实教育游戏借助参与者与场所(环境)问的情感及认知联系,促使其解决复杂问题,获得相关经验;基于视觉的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用标记标识扩增内容并叠加显示在现实环境中,以改善用户的体验。国内有关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的产品还较少,但也有学者对此作出了探索。蒋中望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的适用性,总结了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和开发模式,并利用BuildAR Pr0等工具开发了“拼词竞赛”、“输血配型”等教育游戏。增强现实教育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三维沉浸的学习体验中,在轻松娱乐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交互协作,获得经验、提升技能。这一论断,得到国内外实践材料的普遍支持。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游戏因其虚实结合、实时互动且不受动作限制的特性。使得此类游戏比传统的教育游戏更具魅力。学习者可以在游戏中获得亲身经历或真实的体验,并通过反思将具体的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或形成抽象的概念,从而达到游戏的教育性目的。鉴于以上优势,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但总体上来说,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其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开发模式、应用方式等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第8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表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重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正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修订说明中,关于修订的基本原则有: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增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也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

培育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在于培养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勇于批判、勇于否定的质疑精神。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进取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有新的发现。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写道:“发现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批判性的思考和工作,那么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质疑和批判精神乃是教育创新的发端,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使学生对知识的静态接受转化为动态改造,有助于学生自信、自立、自主人格的塑造。学生一旦有了质疑和批判精神,就为创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观念必须更新改造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要培养创新型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和保证。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创新教育的效果的好坏,没有创造性教师就难以造就创新型学生,要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每个教师必须先走向成功。教师要积极培养创新教育作风,教学方案要灵活有余地,注重开放式的思维过程和引入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要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一种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成为民主型、合作型、研究型的教师。破除师道尊严观,突出学生主体,创设创新教育的优良环境,营造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想、敢问、好问、会问,解放学生的思想,课堂上积极、大胆主动,释放潜能,发展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真正使创新教育有切实的效果。

二、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自由探讨、民主讨论的民主氛围;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也是21世纪教育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内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自由讨论、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且争取超过老师,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摆正师生关系,创造民主与创新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不能搞“一言堂”,推行“多向式交流”。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言和提问,增加学生主动交往的积极性,在一些微不足道却能令学生刻骨铭心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青少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异常活跃,往往可能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和过于离谱的问题,也可能答错了,对于这些,不能一棒子打死,而应从多个角度去诱导学生,予以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可笑的想法和不同寻常的思维创造了我们成年人正常思维无法创造的奇迹。遗憾的是学生提出的这些可笑的和不同寻常的思维,多数会被批评或嘲笑,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被挫伤,创新思维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和怪想法,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尤其要注意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既能使课堂充满新意,又能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创新成为他们今后成长的不竭动力。

三、赏识学生,培养和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激励创新能力

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心理潜能,这种潜能使人生来就具有掌握知识、形成良好品德的可能性。但对不同的人来说,其潜能发挥的程度是不同的。美国心理学家哈洛通过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讲,受到表扬而引发的喜悦、欢乐、得意等健康情绪,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受到训斥而引起的害怕、紧张、烦恼等不良情绪,则能阻碍智力的发展。从生理角度讲,愉快、轻松的情绪能调动人的智力活动和积极性,促进创造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反之,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则压抑人的思维和想象等能力。

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即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教师也不要简单地否定,而应让他把话说完,听听他是怎样想的,这样便于师生共同探讨错在哪里,对学生提出的有独创性的问题或解答,及时肯定和表扬。教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想到什麽就大胆说,有什么疑点或不同意见能勇敢地发表。教师应欢迎学生向自己挑战,如果问得教师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这不是教育的失败,而是教育的成功。在课堂上,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允许说错话,解错题,即使错得很荒唐,引起哄堂大笑,也不要感到难为情,更不必感到无地自容。课堂上的这种“安全感”正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在国外,教师对学生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会真诚自然地回答不清楚、不知道。

赏识学生,师生间、生生间才能质疑批判,使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精神兴奋,反映敏捷,想象丰富,巧思迭出,从而发表独创性见解,激发创新潜能。

四、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

如果思想政治课照本宣科,非常枯燥乏味,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根本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该用青少年学生喜文乐见的形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内部因素,让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有兴趣去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去发展,去创新。例如在讲述意志上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这一概念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录像或投影的方式播放烈士的英雄事迹,同时讲述烈士的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没有别人强迫,是有一定的目的,并且表现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这一事例中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意志这一概念及意志所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愉悦中明理。

五、改革答题唯一的作法,倡导多元化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全世界最强,而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很多教育工作者反映,在如今的体系之下,教育的各种改革其实很难实施。填鸭式的教学、照单全收的学习、急功近利的考试,自然成为“最安全”的教育方式。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怎么可能得到保护、得到激发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简单积累,而且热衷于“标准答案”,这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南京明德素质教育研究所所长陶雷先生说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保护学生与生惧来的想象力、创新力。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学习元素更加新鲜,评价标准更加元,这些都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一般没有统一的教材或唯一的标准答案,相反,他们为各种解释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质疑和批判精神在这种基础上得以充分的发展,人们不仅对未知的一切回问许多为什么,而且对一切已经有定论的东西问许多为什么。哈佛教学不重视是否有正确答案,而重视结论的思考过程。每个题目都由学生分析讨论,甚至争辩,学生参与的质量决定着考分的25%―50%,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质量评分,能自圆其说者、标新立异者给高分,培养多元化思维方式,鼓励创新思维。思想政治课问题的答案应当是多方面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不能否定学生富有创意的奇思异想,允许学生对老师、前人书本的观点、思路、方法甚至知识进行否定。例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可就朝鲜核问题谈判,分小组收集整理资料,讨论并预测各方的对策和谈判走向。

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能,关键在于如何让他们展示自己。面对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我们不可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于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层次问题必须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创新的欲望。在教学中,应加大社会活动课的内容,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述个体和私营企业的课余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的企业进行调查参观。以企业的组织、经营、管理、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了解企业发展的前景和动力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依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经营之道。通过企业发展的事实,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可喜变化,进一步认识我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让每一个学生以厂长或经理的角度,发表自己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方面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和智慧。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应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同时,还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10,(第一版):147.

第9篇

【关键词】智能化;多功能;录播;教室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的持续进步,高校录播教室的创建对于教学资源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录播教室不但要把授课老师的教学过程一同录制下来,还要顺应信息时代不同教学形势下的智能化多功能教室建设的实现。怎样针对录播教室执行有效的规划与设计,有效运用现代技术的成效,结合教学活动的特征与规律,顺应不同教学模式的所需,并且让资源体现出最大化的效用,是处于人们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录播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录播系统应用灵活

以实际的教学状况而言,我们可以运用录播系统所给予的多路信号进行录播,令其可以在相同的屏幕上以供施展老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以及投影的计算机信号,这不但可以较大的提升录播效率,并且也有利于后期的编辑及应用。

(二)录播系统操控简便

无需专职人员就能够进行课程录播,完全体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操控。并且,录播系统可以把所拍摄的视频材料自动转变成网络常见的视频格式,而且上传到网络,进行资源共享。

(三)录播系统成像清楚

录播系统所使用的是先进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它比以往的设备具有更为清晰的辨识度。在对图像执行数字化处理时,图像相互间可以执行实时无缝转换。而且使用硬件采集、编码形式,让画面的质量显著提升。并且成本是传统设备的几十分之一,极为明显的压缩了摄录的成本。

二、建设课程录播教室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设立了校园网,使得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变成了当前时期的首要任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当中,课程资源建设非常重要。传统的制作课程资源和网络课件的方式因为其效率较低,所需的人力资源较多,制作环节过于繁琐等问题而无法达成应有的标准。而课程录播教室使用先进的课程录播系统,可以转变当前现有课件的制作方式,提升课件的制作效率,降低课本制作的成本。并且,还可以有效运用学校当前的硬件资源。把老师现场授课的情况直接录制下来进行保存,以便为学生的课后复习以及网上学习提供条件。还可以将公开课和优秀老师的上课进行现场直播,让外地的学生能够及时观看到老师的授课状况,让这部分学生可以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课程录播教室建设功能要求

由于当前教育技术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持续创新及应用,网络已经变成了数字化校园的中心,课程录播教室在符合课程的录制、编辑的基础标准之外,还要通过网络为依托,深入网络应用功能,有效发挥出高校强大的校园网优势,透过不同层面的考量以及有效的论证以后,应当提出相应的课程录制教室的详细功能要求有以下几点:(1)课程录制与编辑;(2)实时生成索引;(3)公开课、研究课、大会谈话、讲座的录制及播出;(4)建设实时和非实时的远程视频教学体系;(5)运用网络执行大范围的教学,缓和师资压力;(6)有效发挥优秀老师的示范作用;(7)数字化存储优秀老师的教学成果,有利于校本资源的累积;(8)有利于创建课件管理和点播系统。

四、录播教室的功能设计

(一)录制功能

录制视频作为录播教室的最基本功能。通常要符合当前全自动但画面录制的形式、多画面资源录制形式等不同方法,而且支持多路视频以及VGA信号。这些信号存在不同种类的结合形式,把场景中主讲老师的画面、电子文稿、老师板书、声音信号以及学生的反应,透过摄像机、拾音器的设备进行录制,将最完整的动态教学过程保留下来,构成能够点播的多媒体文件。

考量到录播系统处于自动录制状态而无法思考的傻瓜性质,所录制的视频较难符合较高画面的要求,有时需要对画面的资源执行后期编辑处理。不仅能够对自动合成的视频执行后期编辑处理,还能够对录制下来的多路音视频资源进行编辑,通过音视频原理添加文字、图片和特效,呈现出内容丰富的文件。

(三)自动跟踪定位

对于教学活动而言,老师和学生都处于动态变化,为了更加准确的抓住教室里主要活动对象的行为,并且有序的展现出各种行为对象不同的镜头内容,录播系统一定要通过红外线控制方式、图像识别控制方式、超声波控制方式为对方的所在位置进行跟踪,以免产生空画面、空镜头等影响画面感的状况。

(四)自动切换场景

在全自动录制状况下,应当依据需求对老师、学生、电子讲稿以及教室场景等画面进行切换。透过这样的场景切换,可以良好的体现出教学的动态全过程,特别是对老师的细微之处,学生的互动乃至板书都具有十分细致的体现,令录制的音视频画面更为生动,突出重点,以免出现单幅画面的单调及空洞感。

(五)网络直播点播

网络用户能够透过互联网、局域网等在线观看现场活动,也能够进行在线观看所录制的音视频文件。

五、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是为了能够建设更加丰富的资源库,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这些资源并从中受益。而分享这些资源的最佳方式就是创建一个课程资源播放中心,透过时效性存在两种形式:其一,现场直播。也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同时,网络上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登录直播服务器进行观看;其二,点播。指的是老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摄像采集、课件录制系统将课堂内容录制成图文并茂的课件,通过点播服务器供网络用户随时观看。

课件点播系统,能够把实时录制软件所生成的课件轻松的在学校流媒体服务器上,并自动生成播放列表,以供网络上的用户点播观看,并且还可以同各类管理学习平台紧密结合。用户还能够交互的对流媒体课件执行播放、暂停、跳跃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录播教室应当创造一个较好的教学氛围,让师生可以通过最轻松的心态进行教学活动,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录制出水准较高的课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