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9-13 17:12:46

导语:在经济的发展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研究;发展趋势;

【 abstract 】 the real estate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quite big, to our country speaking,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all aspects of the society to promote progres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re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study of meaning,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real estat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final analysis real estate economic future trend.

【 keywords 】 real estate economics;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我国各行各业在过去的五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财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积累,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因而税收制度、金融服务等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加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房地产价格呈现飞速上涨的局面。那么今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下面对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能够有效推动GDP增长

这几年,我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实体经济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冲击,而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顶梁柱,有效地推动了GDP增长。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它的发展与G DP的增长是高度相关的,在投资、需求方面都占较大比重。

(二)减弱通货膨胀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由于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其自身的有形资产的重置成本显得相当高,成本的提升就让房价持续变化,不断上升,这一因素也是导致房产增值的最关键的因素,加之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不断增加,就给房产价格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因此房地产的保值增值的作用,使得消费者在通货膨胀时期,会增加房产的购置需求用以抵消通胀带来的其他资产的缩水。

(三)能够提升国民经济的增长

对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提升,房产的不断发展,都是我国的很多经济部门、行业为其提供原料,成为其坚实的后盾,例如,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的各种大型器械设备、建筑材料等,这些都需要有特定的部门来提供。总之,房地产对提升我国其他行业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能够刺激其他消费的增长

对于我国的住房消费而言,从本质上讲具有较高的多样化与复杂性,住房的消费,势必会牵连到一个人衣食住行的消费,住房消费势必会带动其他消费的增长,例如,健身、娱乐、生活、学习等。

房地产经济存在的不足与思考

虽然,我国的房地产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部门问题与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中国的房地产业风险普通集中在商业银行中,且我国大部分公民在购买房屋的过程中普遍采用按揭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存在着一定的违约风险,加之房地产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创新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也直接性的影响了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完善房地产经济市场体系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与信贷、资本市场密切相关,除了这方面内容之外,还包括了具备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一、二级市场,以此来有效处理当前的住房贷款资金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创设一定的房地产评估、中介、保险等三个内容体系,倘若将这些经济市场体系完善,那么我国的房地产业就能够在更加良好的氛围下进一步得到发展。

增强房产经济产品改革。

当前,房产经济产品的创新力度不足,很多都是过去的生产模式,未能够在生产环节上面进一步得到创新,也没有根据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购买欲望存在的差异,将整体市场进行细分,研制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的产品,例如,将收入较高与收入较低的人群的产品区分开来,为收入较低人群提供相应的住房资金产品,并根据老年人无收入,行动不便等情况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从各个方面出发,使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更加多样化,构建多样化的房地产经济产品。

最大化的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

在我国的保障制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保障较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但是这项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力度不够。在国外,美国和新加坡等地区都有着保障低收入公民的担保制度,所以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等落到实处。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房地产投资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1、未来几年,我国在房地产投资上面的增长速度依然较大,但是纵观全局,其实际的投资增长率将存在着下降趋势。由此可以知道,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方面的力度将会有所下降。

2、,目前,我国的经济适用房落实程度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房地产业的成本相对较大,要想落实经济适用房这一政策,具备着较大的难度,地方政府也具备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房地产开发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1、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加之农村土地丧失的严重性,那么今后对房屋、工厂等建筑用地的限制等工作将会开展的越来越规范。所以,在土地市场上,这一现象将会减少农村的土地随意买卖、承包、侵占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土地市场更加规范化、透明化。

2、能够减弱部分商品房闲置与销售价格上涨二者之间存在的对立现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家生产的商品超过需求时,商家为了预防商品堆积,都会采用商品降价的方式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存在,倘若商家所生产的商品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量,那么商家将会提升商品的价格,但是目前我国的商品房却出现了二者并存的现象,即闲置的商品房较多,但是商品房的价格较高。

(三)房地产销售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住房需求量较大。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可以看出,现阶段,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状况将能够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加之,国家正在开展农村城市化计划,那么对住房的需求将会持续不断,居民的需求依然很高。

2、房价涨幅减弱

虽然这在过去的几年,我国的房价涨幅较大,但是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深入,其增长速度与以往相比,将会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国家正在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并也尽最大努力的提供中低价位的商品房,并规范土地流转机制等,从各方面来抵制建筑成本的提升,以此来抵制房屋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抑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有效的抑制了房地产投资中的投机行为,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促进了房价的合理回归。

第2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18-02

体育经济即体育产业,是指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与体育的联系不密切,对体育经济的研究不为经济学界所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蓬勃发展,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体育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现代体育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投资,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与巨大的经济利益,给体育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随着收入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各国政府和国际、国内体育组织为推动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所采取的措施逐步实施,使体育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新的投资点。体育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1 体育经济研究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体育强国,大都同时是经济强国。它们的经济研究战略及开发工作已触及到各个领域,其中体育经济的研究也登上了舞台。它们的许多体育产品已占有国际市场,有的已享誉世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适应21世纪国际化时代的要求,它们的经济战略已有了新的发展,体育经济的开发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表现出了日益强烈的竞争趋势,并为体育的提高和普及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使其具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形势发展和事业的需要,要求我们在体育经济研究工作中必须迎头赶上,加快步伐,为使我们尽快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而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经济发展道路。

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而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1997年体育产业的增长值为156.37亿元。按这一趋势,到2010年体育产业的产值可达到281.2亿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可望从1998年的0.2%增至0.3%。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1%-3%。所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2 中国体育经济的现状及障碍因素

2.1 体育经济的现状

中国的体育事业最初是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经验,缺乏市场经济对体育资源的基础配置,完全是一种社会福利形式的事业,由国家直接投资,“人财物”权利集中,为祖国而体育,为民族而体育。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和人民的体质等都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缺乏体育经济工作的经验,不能明确地划分政府关于体育工作的具体职能,不能合理地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那脱离体育经济规律的传统机制的弊端愈益显现出来,影响着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方面,主要是单一的国家独资,是每年都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却很少考虑产出的全民所有制。二是体育经济的决策一律为政府决策,缺乏相应的调控机制,一律是政策性指令计划,使体育资源利用率低下,下级缺乏应有的活力和主动性,体育的进步直接取决于个人的思想觉悟。三是在用人、选才、分工和分配等制度上,实行“铁饭碗”、“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方式,使体育事业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热情和效率,束缚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在体育经济组织中,个人对体育捐助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有一些不知去向;另一方面,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似乎未给体育事业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体育经济市场,这必将造成体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体育经济成本的提高,阻碍体育事业的发展。

2.2 障碍因素

我国目前可以堪称世界体育强国,但是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影响我国体育经济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市场定位不准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是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

2.2.2 传统体制制肘

以前我国体育赛事一直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相当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权。

2.2.3 市场缺乏竞争力

我国全球知名企业少,众多企业与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明显处于弱势。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的商业竞争中往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2.2.4 政策扶植乏力

在英美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等。而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遇”。

2.2.5 相关服务不完善

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缺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2.2.6 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

国内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盲目随从倾向,哪种体育获利较高时,众商家都往一条道上挤,造成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的不良现象。

3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趋势

3.1 体育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增长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虽然发展体育产业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靠经济增长来拉动的,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市场的繁荣就不可能实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部课题组报告,中国经济从2000年到2020年平均潜在增长速度可达7.3%左右,按不变价计算,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多。可见,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

3.2 我国居民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体育产业大发展

体育消费从本质上讲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实现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转变,即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这一时期的总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的需求增势将会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 升。

3.3 我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消费群体和体育市场

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富裕阶段,人口稳定在15亿左右,如果按年人均1000元体育消费额计算,那时我国一年的体育消费总额就将达到15000亿元,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巨大,到那时,富裕起来的15亿人,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并以他们活跃的体育消费能力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消费市场。

3.4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三方面的有利条件:

(1)能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包括投资融资、税收减免、用工用地的优惠政策等。

(2)会给体育产业带来更多的体育投资。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体育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将明显高于社会投资的平均利润率,将会出现各种资本向体育产业流动的良好态势。

(3)会给体育产业带来更多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高素质专业化优秀人才对体育产业这样一个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新兴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 小结

中国体育经济的建设是中国体育改革、发展和生存的唯一道路。面对着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国际体育经济对中国体育市场的强大冲击,必须抓住时机,克服各种困难,大胆革新,开拓前进,尽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国体育经济体系,为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第3篇

摘 要 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完善,建筑业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日益加深,绿色建筑概念的产生,建设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论文重点分析绿色建筑的概念及与一般建筑的区别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经济,阐明了其实施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途径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绿色建筑经济 意义 发展趋势

在尽量降低项目对环境和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最优目标。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不应该仅仅站在项目自身的角度,只考虑项目自身的财务效益,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1.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由于时间、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总之,绿色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应用了资源、环境、经济、健康的集成思想,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负荷情况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绿色建筑最终的目标是以“绿色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人、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2.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一般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易出现不同城市建筑雷同,绿色建筑强调建筑与地域资源、气候差异,因而能够体现建筑文化。一般建筑和绿色建筑都以追求经济性为核心,但绿色建筑强调经济与环境的结构平衡,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 一般建筑的生产、使用忽视能耗影响。绿色建筑则以低能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舒适度。一般建筑忽视与环境的沟通。绿色建筑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一般建筑运行结束固体废料可回收利用的较少,绿色建筑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二、绿色建筑的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1.绿色建筑的经济分析

绿色建筑是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亲近自然、经济性方面的考虑较浅、较少。尤其是绿色建筑不能以经济性资料加以说明,也正是阻碍绿色建筑在国内发展缓慢的原因。目前,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开始从经济的角度对绿色建筑进行一些研究。如运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等方法,但是经济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很多,如在信息不对称对绿色建筑供给的影响,环境价值理论的经济角度考虑较少。

本文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绿色建筑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绿色建筑的推广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结合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论证绿色建筑推广的意义,消除开发商关于绿色建筑投资回报的问题,用科学资料说明投资回收的可能性。从经济、政策、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开发商在能够获得相对充分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在看得到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会从被动到主动的绿色建筑行为变化。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推广绿色建筑,有效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受开发商广告轰击下错位的概念,使得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开发商则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投资,并不产生的收益,或者仅为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而打出“绿色”广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货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绿色建筑推广仅靠政府一些强制政策和社会道德力量是不够的。

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对策及发展趋势

1.绿色建筑发展的科学化进程

因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技术的局限;发展要符合国情,不能一味追求建筑的“绿色”,忽略建筑的经济效益、开发商的经济承受能力。初期推广阶段,应该在成本与利益的权衡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有规划地进行。正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组织专场演讲会上强调,“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此,中国提出了建筑节能发展的两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 2010 年通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城镇建筑达到节能 50%的设计标准,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 65%的标准;开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 25%,中等城市完成 15%,小城市完成 10%。第二阶段:从 2010 年到 2020 年,实现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东部地区实现节能 75%,中部和西部地区争取实现节能 65%。”

2.规划设计合理

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室内通风气流与小区内气流相环接。从而使环境气流、小区气流和建筑换气气流合理组织,避免局部蜗旋或滞流区造成空气质量恶劣和夏季热量滞积。对夏季夜间气流,强化夜间通风,利用室外冷空气降温,可节约空调运行能耗。这里没有做这方面的测算,就不再进行分析。建筑物南北朝向、南北间距宽阔,有利于自然采光和冬季日照,对居住者的眼睛和身体都很有好处。小区内建筑东西紧靠:利于相互遮阳。小区建筑间绿化树林,是阻挡冬季风屏障。屋面蓄水覆土种植。除了能够降温、节能、提高顶层房屋价值,屋面的利用还能给居住者带来美的视觉、小范围的空气净化等作用。小区的山墙、阳台绿化。能够使得建筑室内温度的降低,同样可以改善小范围空气质量。

四、结语

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且正处在工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绿色建筑是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本文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时,并不是单纯对绿色建筑自身考虑的,将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和绿色建筑政策导向也作为绿色建筑外部问题的一部分,对其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总之,绿色建筑的生产和使用是达到对涉及各方共赢的效果,其经济效益是可以看得到,并能够为各方受用的。

参考文献:

[1]宋建明.绿色楼顶全球很时髦.文摘周报.2007(8).

第4篇

摘要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多种产业经营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经济一体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主流趋势,其对外适应经济全球化变革趋势,对内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总体上推动着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经营。本次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以实际营运状况提出了科学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企业经营 影响 对策

经济全球化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营运方式也接受了新的调整,地方与地方之间经济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概念。经济一体化是跟随我国市场经济实况拟定的方案,与本国基本国情及经济体制要求相互一致。企业应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重新调整现有的经营方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建立共同的协调机构,制定统一的经济贸易政策,消除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步实现区域内共同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至今,中国与周边国家进出口贸易额有了明显的提升,呈现出来的经济发展价值显著。例如,2012年1-6月份,中国进出口总额18398.4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7.97%,其中出口额9543.76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9.19%,进口额8854.64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6.68%[1]。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内企业经营的影响,应当坚持统筹性原则展开对比,既要考虑国际经济体制对本国经济的冲击,也要顾及国内市场变动的营运要求。笔者从国内外市场、优缺点等方面综合探讨。

1.国内市场的影响

(1)优势。经济一体化趋势对本国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国内也开始将一体化模式缩小,转移到国内地区的经济合作中,成功的复制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战略模式。例如,国内创建经济一体化模式,不同省、市、区等地方企业可以共同合作发展,开辟出更多的投资项目,提高了日常经营的收益水平。

(2)弊端。区域经济最早出现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将其应用于本国市场调控,对经营者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尤其是管理经验的缺乏,往往会导致经济模式的失败[2]。例如,国内地区市场建立经济合作圈时,往往因市场利益分配制度不均衡而产生矛盾,阻碍了经济一体化模式的持续推广。

2.国外市场的影响

(1)优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是必然的决策,从区域经济发展开始走向经济全球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经济一体化使国内经营者熟悉了国外市场的营运状况,以灵活地调整经营模式而维持预期的收益。此外,吸引了大批外国商家参与本国投资,逐渐扩大了我国现有的市场范围。

(2)弊端。表面上,经济一体化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联,为各国经济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实际经营期间产生的影响比较复杂,当本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发生利益冲突时,国际上对于经济违规行为的制裁力度不足,严重侵犯了国内企业的正当利益。例如,“倾销事件”等。

三、企业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亚太地区经济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应用表现。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对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经营造成的影响,企业必须要从宏观上掌握经济趋势,拟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1.战略方面。企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企业欲求长期稳定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首先要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灵活地调整经营方式,以创造经营收益为标准,开辟新的经营方案,发挥出市场战略应有的价值。

2.决策方面。企业日常经营的中心内容是决策,企业经营的优劣与成败,完全取决于决策职能。决策正确,企业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扬长避短,在风险经营环境中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取得压倒的优势[3]。因此,经营者要多方收集市场信息,及时地调整现有经营模式,通过提高市场决策的科学性,带动产业经营水平的提高。

3.开发方面。注重新型项目的开发,开发不仅仅限于人、财、物,经营管理的开发职能的重点在于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发、技术的开发,以及能力的开发。财务部门要做好成本资金的调控管理,发挥出财务部门应于的调控职能,集中表现为资金筹措职能、资金运用职能、增殖价值分配职能以及经营分析职能。

4.市场方面。市场是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平台,维持市场稳定性对企业营运模式具有保障作用。鉴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营者要懂得科学地调配市场方案,降低国内外市场局势变动造成的风险。企业同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诸环节保持协调,这种同外部环境保持协调的职能,被称为社会关系职能或公共关系职能。

结论:总之,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各个行业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实现了收益的增长。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要深入分析新经济体制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平.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2):19-21.

第5篇

【关键词】国际经贸 发展趋势 对策

随着通讯领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化的新趋势,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目的就是为了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获得份额。国际经济与贸易不仅仅促进了跨区域的经济交流,还极大的推动了科技的创新。深刻了解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全球经济中占据一定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地位

(一)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

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经济的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多样化的模式,从以往单一的体制逐渐转向多元化,从国内经济逐渐发展为全球化经济,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产生的利润是直接贡献给经济发展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为国家带来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能够极大的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并且让两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激发国际竞争意识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随之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全世界经济市场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全球化市场,从而也导致了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个企业想要在贸易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在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竞争意识的提高。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涌入世界市场,为了生存发展的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这也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通过企业自身战略的调整,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和把控,利用最先进的经济贸易知识能够帮助企业最大程度的争夺市场份额。同时,我国企业为了能够尽快进入国际市场,还相应地提高了自身的科学技术。如此的国际贸易竞争,带来的是良性循环,有利于促进竞争意识提高。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在同时也使得国际市场更加复杂化。随着国与国之间贸易壁垒逐渐打破,整个世界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贸易市场。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贸易也逐渐向自由化方面发展。国际经济业务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不再是原来的货物交换,更多的还有金融、服务以及投资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国际经济贸易的新趋势在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以及贸易的自由化程度提高。

(二)电子商务的崛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了近些年来国际经济贸易的新平台,这是一个崭新的贸易模式,极大的改变了现阶段国际经济贸易的模式。经不完全统计,如果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贸易业务都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那么每年将会多创造出10亿美元的利润。电子商务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产物。

(三)跨国企业的迅速崛起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跨国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更多的企业选择拓宽海外市场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跨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间是在上世o九十年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兴起,WTO组织的成立,跨国企业的贸易总额占据了全世界的1/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势必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跨国企业的行列。

三、针在国际经新趋势下的发展建议

(一)重视培养人才

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在国际市场背景下的经济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个企业想要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地位,就必须争取到足够多的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与其说经济竞争是企业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企业间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全面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改变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一个企业管理模式的好坏,也是该企业自身竞争能力强弱的表现。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和市场分析,提出一套先进全面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三)树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彰显企业软实力的最直接表现,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核心,也是企业竞争软实力的构成,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向外输出了大量企业,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都缺乏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我国企业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自身的文化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任佳,何丽萍.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 商场现代化, 2014,(16).

[2]王迎,孙露璐.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 经贸实践, 2016,(16).

[3]崔红艳.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 江苏商论, 2015,(14).

第6篇

    一、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时展的新动向

    (一)知识化的国际贸易发展动因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经济就展现了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知识革命飞速发展,它的主要标志是知识产业和信息技术,我们正在全面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将由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程度来决定,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由原先的自然禀赋起重要作用转为被科学技术知识所代替,技术知识才是国际分工体系的中心,自然禀赋状况的地位已被逐渐削弱,因此,这是一个以智力资源、知识要素的生产、占有、消费与分配的时代,资本竞争退下经济竞争的舞台,科技实力、人才素质、知识总量才是竞争中最为重要的根本要素。

    (二)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高级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所以各国都高度重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将科技的研究开发作为战略手段,与知识经济有关的社会环境条件也越来越完善,各国都在努力维护知识产权,这样就为实现全球化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只有良好的法律经济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自由化浪潮,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经济合作和依赖也会进一步发展加深。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贸易商品的结构也越向高级化迈进,这些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国际贸易交易方式网络化

    所谓网络贸易,就是指通过因特网、万维网等计算机网络,以现代化电子方式所开展的商务或者贸易活动,所有交易过程绝大部分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比如和普通交易一样的磋商环节、货款收付、货物交付和签约等。显而易见,国际贸易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传统贸易已不是唯一的交易方式,网络贸易必将成为这个领域中的一朵奇葩。

    (四)垄断化的国际贸易交易市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跨国公司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高效运输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跨国经营也成为了企业更加有效容易的方式。因此,跨国公司要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开辟新的市场,必须调整自己的经营发展策略,可分两种情况:对外要保持市场份额,对内则应提高技术水平并进行经济架构的升级。

    (五)两极化分配的国际贸易利益

    当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仍然遵循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外围——中心”的从属关系不变。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国际信息技术贸易是知识经济的代表性产业,发达国家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分配国际贸易利益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围——中心”这种矛盾将会越演越烈。

    (六)国际经济协调贸易化

    目前,国际贸易商品的结构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它的因素包括有网络贸易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电子通讯产业的飞跃,贸易领域成为了国际经济协调的重点。国际贸易协调的重点与范围也转移到了知识经济领域,其中,知识产权、电信业、服务业是他们的代表。因此,高技术领域才是当前协调的重点。自然而然地,国际贸易关注的重点也就从自然资源过渡到了知识资源,产品也由资本和自然资源密集型过渡到了知识密集型。

    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发明与创新

    第一,我国存在经济与科技发展脱节的矛盾,因此必须改革科技体制,创建新机制,以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要求;第二,加大力度投入到科技上;第三,要改善科技投资结构不均和投入渠道单一的处境;第四,技术创新意识为主导,对高技术人才应着重保护培养好,善于发掘,注重产研结合,扶持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转为企业或与企业结合,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五,要保护好创新者的利益,维护科学技术发明的知识产权,建立转让制度。

    (二)促进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应用,加快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要参与国际贸易,知识的商业运用至关重要,必须把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我国目前具有这种转化的实力和可能性。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的战略取向实施:传统产业的技术一定要调整改进,科技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支撑,因而要积极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适时推行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将传统贸易和网络贸易作比较我们可发现它的优势:第一,能促进经济的增长;第二,最大的受益者是生产厂商,他们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贸易的机会多了,能开发新市场;第三,网上的虚拟市场竞争激烈,充分体现了价值规律,造成产品质优价廉,消费者受益匪浅。

    但是,我国现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网络贸易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企业界充分认识到,国内的网络贸易市场还没有形成,网络基础设施滞后,缺乏网络和计算机方面的高级技术人员。所以,要采取适当的措lunwen.1KEJIAN.com施紧跟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首先,国家要鼓励企业开展网络贸易,努力开辟国际市场,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其次,要制定有关网络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最后,大力开展网络技术计算机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家树立网络贸易意识,培养专门从事网络贸易的人才。

    (四)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培养我国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主体,国际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垄断化的趋势,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就是国际化的竞争,跨国公司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因此,我们应重点培养我国大型的综合性跨国公司,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尽量利用国内外的市场和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的策略,跨境开发资源和进行贸易,不断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途径和领域,加强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与此同时,还要协调好境外的投资业务,建立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的监管制度。

    (五)参与国际贸易关系协调,维护我国外贸利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企业由此承担的无形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也越演越烈,所以贸易纠纷和矛盾也应运而生。所以,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遵守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融入到国际经贸中去,顺应全球化的经济大环境,协调好知识领域的若干问题,努力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维护我国应有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和立场应协调好,保持一致的利益,紧密联合起来维护自身的贸易优势,我国也是发展中的国家,在这一点上,更应协调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特别要关注知识经济领域的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业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好我国的外贸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琛.全球网络经济[M].华夏出版社,1998(3).

第7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区域物流;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

随和我国区域物流服务的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也呈现出新兴的发展势头。

1.物流规模在扩大,物流市场逐渐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本身的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在实际的运作期间不仅仅是要服务本国,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余国家对物流提出的要求。为了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占据世界前茅,能够成为中心所在。此外,为了能够让物流服务全球化、区域化,企业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以此来提升规模效益。在扩大规模的模式选择上,可以使兼并,也可以是重组,同样也可以是联盟与合作。

2.服务功能在延伸,物流服务逐渐优质化

随着现代社会倡导高效化、荣兴华以及过氧化的趋势,在选择物流服务上,客户已经不再将物流成本看成为唯一的标准,质量与服务的重要性凸显了出线。为了占据主动,获取优势,就需要企业做好服务功能的拓展,能够将服务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台阶上。

3.多式联运成为区域物流活动的特点

在拓展一体化区域经济的活动范围的时候,就应该将以往不满足物流要求的方式摒弃,采取多式联运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让物流活动降低成本,同时也具备了提升物流活动效率的优势,因此,在运输中,多式联运已经成为了首先方式之一。

4.绿色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虽然物流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比如噪音、污染物排放等,也包含了生活与生产当中不能正当处理的废弃物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受到严重污染的(pm2.5)中国在治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所谓的绿色物流。对于绿色物流而言,主要包含了:第一,对于物流系统的污染做到有效的控制,在物流方案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物流系统与活动的规划与决策选择污染相对较小的方案,比例:近距离配送方式的选择、夜间运输等;第二,建立生活废料和工业废料的物流处理系统,针对交通流、交通量以及污染的发生源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形成相对应的绿色物流体系。

二、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应对措施

就上述区域物流发展趋势的分析来看,除开政府恰当的引导外,还需要市场化的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同样,物流协会的协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区域物流,其应对措施如下:

1.政府的作用在于管理和推动

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部门和权威机构,负责物流产业发展的研究、制定与协调等,促使各个部门和谐发展。建立出与贸易标准像负荷的环保标准,并且衔接到国家物流通用的标准体系之上;第二,以实现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才有利于仓储业和运输业转变成为现代化的企业模式,从而将物流的供应能力提升。另外,国内、国外物流经验的借鉴,也可以针对性建立评估体系,但是,目前的国内物流发展还需要国外先进经验的强大支持,同时也不可以忽视区域内的经验。无论是机构制定的决策,还是政府的决策,都应该注重实施之后所取得的评价与反馈效果,才能够在实践环节做好经验的总结,然后将区域物流发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的提高。

2.企业作用在于运作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才是物流运作的主题,而物流的需求也来至于企业,并且也关系到其市场的成熟性,并且推动物流运作的还是企业,所以,区域物流发展提速的实现,就需要物流企业制定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拓展物流服务市场,努力提升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建立出战略性联盟,实现网络资源之间的共享;开展信息化建设,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做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等。

3.物流协会的作用在于协调

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作用要紧跟形势,非政府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做好区域物流行业协会的组建,推动物流协会之间的相互合作。同时,还需要在物流协会增强本身的操作能力外,也需要强化自身同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另外,与企业的合作对于物流协会本身而言,其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企业成果就应该成为成败的唯一检验标准,如此,才能够帮助企业成长,将其转变成为企业物流所需要的生产力,从而服务于区域物流。

参考文献:

[1]敦蕾.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物流研究----以河北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2:23-34

第8篇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不同,是以知识为基础条件的经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环境换发展,虽然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环境被大肆破坏;知识经济是人类创造过程中的产物,对传统经济模式中不利于发展的方面进行了弥补,在有效改善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的基础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促使新经济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其各产业的业态、货币表现和市场状态,都呈现出独特性。本文对当前新经济时代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一)经济行为蕴含的社会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行为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传统经济发展时期,通过工业化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环境破坏明显、拜金思想盛行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些负面影响不断持续,在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大背景下,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考虑的社会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二)投资模式的转变。新经济时代正处于对旧经济时代的投资模式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过程,与旧的经济模式相比,新经济时代除了考虑实体投资外,无形投资也不容忽视,经济体在经济市场中执行投资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投资分析,新经济时代下兴起的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促使经济体在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预算等决策上更加审慎,因此投资分析的框架也更加细化、更加复杂,给经济管理行为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赋予了资本更新的价值和意义。

(三)无形资产的量化。知识经济问题是由20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即将信息、创造力、管理能力、情报和知识等无形产品进行一般价值衡量,如何进行衡量,衡量的依据是什么都是需要研究的课题,经济管理与无形产品进行结合,对其价值进行量化,是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

(四)生产单元的圈定。在旧的经济时代,生产单元界线明确,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生产单元的细致化成为衡量各个生产单元生产贡献的重要尺度,生产单元的界定出现了争议,尤其是代工企业的出现,委托方提供加工技术,生产方进行加工,生产单元应该如何界定,无形产品的量化这一问题处于弹性区间之中。

三、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无形产品是新经济时代的关键,对知识的把握决定了新经济时代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对知识的创新管理。新经济时代,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当促进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转化,为创新奠定基础。将管理哲学作为知识管理探讨的基础,掌握其内涵,强调创新这一重点内容,深入了解,将工作过程中的繁杂问题进一步理清。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服务于创新,对阻碍创新进行的外部因素及时处理,企业应侧重于组织内部成员的管理,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合适的创新氛围。经济环境不同,其操作规程、运行原则也不同,不同的管理阶层应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与方法,使内部成员面对各种知识管理的挑战时,其执行、规划过程能够打破繁文缛节,勇于创新。

(二)核心能力的管理和构建。价值的创造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构建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更强的竞争模式,是组织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充分体现出组织的价值,因此企业进行创新的知识管理,需要对企业团队中个人的创造力进行激发,根据成果判定员工价值,创新是组织管理人员创造新的组织形态和产生新的组织结构的产物,以行动管理与能力引导创造自身价值和企业价值的过程,创新学习是企划与人文精神的有效结合,亦是强化在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关键的核心,人才是关键,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体现过程。

(三)经济管理中人才结构的整合。知识管理中创新管理的落实离不开中层管理人员职能的发挥,在对经济管理中人才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管理层次的多元化,就要打破传统形式,确保人才所占的管理地位。在知识管理中推动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知识漩涡,知识组织管理者所负责的管理形式是知识创造与转化,管理者需要学习承上启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和知识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新经济时代下,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复合型人才掌握更多的技术与管理能力,从而为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开展带来帮助。

(四)经济管理层次多元化。经济管理的多元化是以保护弱势群体为原则。人力资源的多元化是指在工作多元化的基础上,对组织进行有效的转变。高层管理者在管理中应将自己定位为导师角色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宏观管理能力,又要有微观操作的技术,在企业人才碰撞中,发挥调和作用,从而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校利用。人才的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结合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者应当重视员工的操作技术,对员工实行技术知识保护的经济支持,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促进员工对于知识、技术在系统内的整合及交流。

四、小结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 营销 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一个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以网络、信息、知识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所产生的概念,即那种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状态。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1)经济稳步、温和、适当地增长。(2)高科技与技术创新加速推动了经济发展。(3)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传统产业结构及服务业面临着彻底的改造。(4)竞争日趋全球化。(5)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呈非线性增长趋势。

新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它必将在新世纪中发挥着独特的重大作用。新经济是一种召唤,它呼唤每个民族扩大视野。锐意进取。

在新经济时代,每个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呢?关键在于对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发展趋势的认识,以下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趋势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常盛不衰的源泉,是新经济的核心。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形成,使得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因而造成产品和工艺在技术上的趋同化。企业间竞争实力,就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惟有大力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方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技术贸易壁垒也必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日趋强化。在这种形势下,开发自己的技术,提高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1)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在新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最高目标。产品创新与企业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产品创新在促进企业自我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大作用。多数企业都重视开发新产品,力图向市场投入更多的新产品,扩大本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某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特别是新开发的产品,一般技术含量高,多为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新产品投入市场,必然使企业获得高收入,这对企业的成长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产品创新可以维护企业的竞争地位。

一般说来,产品竞争双方都力图通过新产品开发去取得某一特定市场的主导或支配地位。例如,当加拿大的米勒公司推出了LITE啤酒获得成功后,几乎所有的啤酒公司都相继投入了自己的类似产品,参加市场竞争在几个月之内类似LITE的新产品有40多个,但由于米勒公司不断创新产品,结果其他公司都无法取代米勒公司在这一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3)产品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基本手段

当企业发现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或者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预示着企业的现有产品正出现衰退的可能,则必须采取产品创新的方法开发出新产品为企业寻找新的机会。以北美为例,当企业发现城市居居民对酒类的偏好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喜欢饮烈性酒时,便争先开发出品类繁多的低度饮料新产品。另外,近些年,在工业市场上由于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愈加重视,现在很多厂家都把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放到了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开发上。由于产品创新适应了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因此,也使企业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趋势二:新经济的营销是体验营销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更重视顾客的体验、感觉。企业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将感官、情感、思考、联想、行动五个点作为一种设计思考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地区特性及终端销售环境,展现不同的体验需求。广告做到哪里就说哪里的话,把消费者见物所思、见景生情完全控制在手中,但品牌的整体理念、定位、系统都必须讲究一致性,这样品牌资产才不至于丢失殆尽和受损。如西式的速食龙头麦当劳,为充分掌握时代趋势,近日在国内大玩“体验营销”,特别是近日在广州地铁上推出的新广告,充分将感官的体验呈现而出,以至让人耳目一新。麦当劳在跨入21世纪,就力推“欢乐欢笑每一刻”的品牌形象,一改过去的“欢乐美味,在麦当劳”,“百分之百顾客满意”,以及后来使用的“麦当劳都是为你”等口号,并以“完全用餐经验”重新定位,期望征服顾客的心,在不同的时段,针对不同的顾客群,提供“对口”服务,从而创造一种互动的欢乐气氛,让顾客觉得好玩、有情趣,用体验来达到顾客满意,进而增加顾客重复购买,这也是造成国内外许多小朋友对它情有独钟、忠诚度极高的原因所致。

这次麦当劳推出的广告,在体验营销上玩得更是精彩纷呈,可以说将体验式营销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麦当劳近日推出的这一系列的平面广告:

第一则:在地铁的车门旁,一左一右有两幅广告一模一样,都是一个大的汉堡包,1:3语化的广告语很特别——“张口闭口都是麦当劳”,整张广告简洁明朗,一目了然,卖点很是突出,让人不由不去联想。伴随着地铁门的一开一合,就会让人想到嘴巴一张一合的用餐情景。   第二则:在地铁车里的进口处位置,也有一则广告,广告语也很特别——“想吃只需多走几步”,似乎人人在车内走都是想吃麦当劳。试想,车门一开,谁不往里走呢?

第三则:在地铁车内的对门位置,一包薯条放在广告的一侧,仍是配以醒目的广告语——“站台人多不要紧,薯条越多越开心!,,没错,就连我们在车上挤来挤去,这种滋味,它都知道!,.

第四则:还有一幅贴在车窗上的广告——“越看它越像麦辣鸡翅?一定是你饿了!”,画面上有一块麦辣鸡翅烤得黄亮亮的,很是诱人。看看,这则体验广告替我们把体验都说出来了,绝!

第五则:在地铁座位的上方,原先有一块各站点的指示牌,也被取代成麦当劳的指示牌了,广告语——“站站都想吃”,每一个“站台”都是麦当劳在中国推出的产品.逐个相继标出,并用连线串起,“巨无霸、薯条、麦辣鸡翅、麦乐鸡、麦香猪柳、板烧鸡腿、圆筒冰淇淋、新地、麦辣鸡腿汉堡、汉堡包、开心乐园餐”。……

麦当劳一改以往的传播手法,这些在地铁里的广告,放到哪里,就说哪的话,让消费者感受、留下印象,以至产生强烈共鸣。

体验营销是21世纪营销最有力的秘密战斗武器,它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最有力,谁能牢牢地把握,淮就会讨得消费者的欢心。这种体验式营销的实施,可以让品牌更有竞争力!

趋势三:高科技产品大行其道

高科技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基础,新技术革命直接催生了新经济,使新经济成级数增长。在新经济社会中,随着高科技产业化速度的加快,它对新经济的量增效应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呈放射网络状的态势全面展开。新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未来主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朝阳经济”。随着高科技因素在经济形态中的含量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必然会飞跃到以知识技术、智力为主要资源的新经济形态。

电脑、互联网、激光、生物工程、卫星通信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还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和原则。全球知名企业咨询专家科克·泰森在他所著的《世纪企业制胜法则》中指出:在20世纪时,科技不断发展,改变更是屡见不鲜,21世纪的改革步调,将呈现前所未有的速度,20世纪末的后20年,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进步,远胜于过去200年的发展。21世纪末的发展,又相当于今日的10倍。可见,未来高科技营销管理将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点。在产品策略的组合方面,高科技所占比重会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在市场总体份额中逐渐超过传统产品的市场比重,出现供应引发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给的现状,源于新产品的问世皆是基于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于传统营销强调的由调查研究市场需求之后而确定供给的模式。

产品日益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速了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同时,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速度快以及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等原因,加之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认识不足和缺乏消费经验,促成高科技市场营销环境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营销人员无法按照常规预测、把握该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特性和相关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近年高科技行业利润高、风险也高的原由。

显而易见,高科技营销除了注重持续创新,建立专业分工协作体系抵御其风险性经营之外,围绕高科技产品创建相应的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服务体系不止是解决客户对高科技产品缺乏了解和购买的后顾之忧,更为必要的是,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竞争最终归结为服务的较量。

总之,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能够以高价销售,能够在满足顾客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趋势四:网络世界,连接未来

21世纪人类迅速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商业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网络化将市场营销中的分销移植到了互联网,实现真正的虚拟营销。电子商务改变了工业时代传统的、物化的分销体制,企业必须为适应BtOB或BtOC的业务开展在网上建立全新的分销模式。

数字化分销渠道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消费者或用户通过互联网在电脑屏幕前直接操作鼠标就可完成购买行为。

在网上购物不仅可以节省时问,方便快捷,而且还省钱省力。互联网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最具革命性的影响就在于此。据统计,1992年全球网上购物总值达50亿美元,而到1998年已增长30倍,总额达1500亿美元。

2003年6、7月间,浙江举办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网上交易会“浙江省工业品网上交易会”,首次尝试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品交易会相融合。结果,网交会能量惊人,短短一个月吸引参展企业5千多家,参展产品涉及30多个行业2万多种,页面访问量累计达2千多万次,其中国外访问量占14.6%。参展企业共协议成交14.2亿元,当月实际成交量就达到4.57亿元。

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复杂、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很多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营销的重点从交易转至关系,采用关系营销战略,进而又不断地转移到管理独立组织问的战略联盟,企业从交易型营销向网络组织型营销模式转变,企业及其市场环境间的传统外部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企业不断开发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的战略营销伙伴等网络组织形式,通过网络的开发,网络成员都提供了一种其他成员缺乏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通过高度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为企业带来优势。

趋势五:速度经营、快速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