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时间:2023-09-13 17:12:50

导语:在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第1篇

关键词 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34―02

1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

(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这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的有机统一体。在生态自然中,人融入了自然中,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环境科学的重复讨论,而是对生态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形成的关于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

(3)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就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也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一种长期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2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的改造程度不同,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生态危机正在逐步加深。尤其在近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大机器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最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1发展性。

是指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发展是指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全面综合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3.2公平性。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一方面,我们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应当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等的发展机会。我们对后代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能因片面追求发展、过度开发资源、从而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这就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3持续性。

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发展。

3.4共同性。

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联起手来为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

4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4.1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生态自然观使人们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的观点。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4.2马克思主张把自然当做实践去理解,所谓实践,就是人们能动的作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把自然界当做实践去理解就是,就是把自然界当做人能动的作用和改造的对象。

相对于人的实践活动而言,自然界是人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人们作用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为了显示人类的强大,而是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人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

5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实践形式

5.1可持续发展能够克服有限自然资源的困扰。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

5.2可持续发展能够减轻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这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治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5.3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显然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我们的关注对象。我们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依靠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雾霾”事件;自然观;绿色话语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4)02001206

一、问题的提出:“霾”痛何以成殇?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和华北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空气受到了严重污染,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区的大中城市,“雾霾”天气的持续时间和空气污染程度更突出,给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3年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参见http:///content/65152。 。从“雾霾”天气的出现频率、地域分布和发展趋势来看,当前“雾霾”天气在我国依然存在着加重的潜在危险,而且有向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 因此,面对“雾霾”天气的进一步加剧和威胁,我们有必要痛定思痛,在揭开“雾霾”神秘面纱的同时,反思“霾”痛何以成殇?反思“雾霾”事件背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发生了哪些错位?反思在“绿色话语”下如何重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

(一)揭开“雾霾”的神秘面纱

从通俗意义上理解,“雾霾”天气是指“雾”和“霾”混合后出现的一种天气形态,其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是日照弱、能见度低、空气质量比较差,容易对交通运输、户外生产、农作物生长以及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但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分析,雾和霾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雾是由散布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本身并不具有污染性,但由于雾的存在不利于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扩散,所以雾容易出现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天气中;霾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固体颗粒物,粒径一般比较小,可吸附性较强,是尘埃和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常见载体[1]。“雾霾”天气的出现,是各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

(二)谈“霾”何以色变?

最近几年,随着“雾霾”天气的不断加剧,人们对“雾霾”天气出现了普遍的恐惧心理,而且诸如PM2.5之类的气象学专业术语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像与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等相关的话题也开始从人们以往的饭后谈资变成日常生活关注的焦点。这一方面可以说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环境污染加剧后人们对自我生存的被动式反应。在当下网络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随着各大媒体对“雾霾”天气跟进式的报道和微博、论坛等新兴网络信息扩散平台的助推,在公众心里形成了一种谈“霾”色变的群体性效应。

1.伦敦“烟雾事件”遗留的心理阴影。1952年12月初,来自工厂和住户所排放的烟雾、灰尘以及其他气体在低空聚集,使得整个伦敦笼罩在浓雾之中,短短4天时间,就有4 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浓雾散后又有8 000多人陆续死于呼吸道疾病,这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环境污染事件。基于人类自身对死亡的恐惧,“雾霾”背后如此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早已给人类脆弱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雾霾”天气,无疑会让人们担心伦敦“烟雾事件”悲剧的再次上演。

2.PM2.5暗藏的致命威胁。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吸附性比较强,能够携带大量的尘埃、病菌、病毒以及细微颗粒,PM2.5是造成呼吸道疾病和“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PM2.5可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被深吸入到肺部,穿过肺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遍布全身。同时,PM2.5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早已被美国、加拿大、印度、日本等国纳入到空气质量监测体系[2]。从目前我国公众的群体反应来看, PM2.5所蕴含的科学含义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在公众视野中的PM2.5已经蜕变成一种符号化的危险表征,其所代表的更多是一种来自于个体外在的心理恐惧。

3. “雾霾”里的生活恐惧。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在个体层面上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在社会层面上也会增加不稳定因素。“雾霾”天气中较低的能见度往往容易造成交通堵塞、航班停飞、港口关闭和企业停产等现象。弥漫在空气中的各种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高发,“雾霾”天气所呈现出的灰暗色彩更会加剧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抑心理,个体环境权益的保护现状会直接冲击政府决策的公信力。由此可见,生活在“雾霾”中,一层薄薄的口罩无法阻挡空气的污浊,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必要前提。

(三)隐藏在“雾霾”背后的秘密

“雾霾”之痛,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恐惧,而且是对国家经济发展中环境代价之拷问。痛定思“霾”,隐藏在“雾霾”背后的秘密并不是“雾霾”自身的神秘感,而是“雾霾”背后一场事关发展与生存、权益与利益、经济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价值博弈。透过“雾霾”的笼罩,我们应该反思这场博弈中的胜负得失,反思我国经济增长背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反思支撑我国GDP增长的发展理念,反思经济发展所应有的价值立场,反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错位的自然观,反思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具体路径之选择。

二、“霾”因何在:发生错位的自然观

(一)认识与实践之间的错位

在哲学中,认识与实践是一对最基本的对立统一范畴,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错误的认识会导致错误的实践,错误的实践又会导致错误的认识。为了将认识与实践的规律运用于人与自然的矛盾中,马克思借用了“新陈代谢”的概念来进行阐释:“这个领域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从马克思的自然观论述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其所具有的生态内涵,人与自然是一种理性的交换关系,而不是单向的控制和索取。同时,该自然观的重要特征在于注意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前提,把人自身的自然属性、需要及其发展和对外界自然及环境的改变与协调相统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一种共同进化关系[4]。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标尺来衡量我国“雾霾”事件背后的利益选择和价值取向,认识与实践之间的错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过分地注重速度和效率,片面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但却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构建的工业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处理好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错位的结果使得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一定会在工业化进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伦敦“烟雾”事件就是最为有力的历史证据。面对我国目前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应该思考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协调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这种错位得以修补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以期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的良性发展[5]。

(二)微观与宏观之间的错位

微观和宏观是认识事物的两个不同角度,是哲学认识论中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对事物进行微观和宏观的二元解析,有助于全面把握事物的特性和发展规律。自然观作为哲学中重要的理论命题,必须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把握。从宏观层面讲,自然观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人类活动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同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必须注意自身活动与其所依赖的环境之间的协调;从微观层面讲,自然观是人类在具体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规则。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宏观和微观是辩证统一的,宏观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微观是对事物的具体剖析,宏观是微观的指导,微观是宏观的细化。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顾及微观与宏观的协调性,失衡的微观和宏观都是一种畸形的取向。

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来反思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坚持的自然观,其最大的遗憾就是微观和宏观之间的错位。在过去资源掠夺式的经济发展中,缺乏宏观的规划和整体性的战略指导,过分地强调微观层面的效益和发展,以局部的时空易位来转嫁矛盾,这种“点对点”的矛盾转移模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宏观层面认识和政策的失灵。就“雾霾”天气而言,其产生的表面原因就是空气中“雾霾”总量超过了特定区域空气自身所能承载的临界值,但深层原因是过分地追求区域性的快速发展而导致了“雾霾”源的过分集中,从而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恶性升级,这也就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和华北地区“雾霾”天气最为严重的原因。

(三)个体与集体之间的错位

个体与集体是哲学对事物认识和改造主体的类属划分,是主体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所表现的一种具体样态。自然观不仅要求在集体层面上得以体现,而且在个体层面也要有所体现。自然观所要实现的是个体与集体的统一,牺牲个体为代价的集体和牺牲集体为代价的个体都是一种错位。基于社会主体的多元性和交叉性,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变革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受集体主义范式的意识形态影响,在利益分配中过度依托公权力,以国家或者集体利益为导向,缺乏对个体权益的关注,个体权益很容易被遗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管是国家利益、团体利益,还是个体利益,都是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博弈的重要因子,虽然实现这些利益之间的均衡考验的是决策层的智慧,但策略的失衡性总是会难以避免地影响到个体利益。“雾霾”天气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个体健康权益的损害,当这种权益只能依靠个体自身进行救济时,其本身就是一种利益上的错位和失衡。

三、错位之反思:自然观的回归

(一)向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回归

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出现的持续“雾霾”天气,折射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为代价的“高能耗、低产能”的传统生产模式,违背自然观的哲学命题,是认识和实践发生错位的物质表现,是不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实现自然观从错位向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回归。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的自然观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明确承认自然作为人类所有活动与生存必要条件的重要性,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与延续[6]。所以人天生对自然具有依附性,无法超越自然的范畴而存在,但是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与自然发生作用,同样自然也可以反作用于人类。因此,人类要求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协调发展[7]。把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反映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就要求我国必须坚持正确的自然观,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2.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原始的物质基础,而发展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物质转换方式,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相互作用的客观表现。虽然发展受制于自然的客观性和人类的主观性,但发展的过程并不一定完全体现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雾霾”天气就是一种发展与环境失衡以后最为直接的客观表象,过度地追求发展的速度而不顾及环境的承载力,导致的结果就是诸如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来自于生活和生产的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大量污染物质的聚集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环境只能以“雾霾”天气的形式进行“报复”。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环境观,实现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循环性物质互动,这也是自然观“新陈代谢”理论的内在要求。

3.厘清预防与治理的逻辑。预防和治理是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应对环境危机的两个基本思路,预防是在未知层面上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治理是在已知层面上体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两者的逻辑关系是预防处于前序,治理处于后序,治理是对预防失灵以后的补充,在环境危机已经形成时,为了后序向前序进行回归,特定时空条件下预防和治理就要进行叠加。应对“雾霾”天气,前序的预防已经失灵,只能启动后序的治理,但为了防止这种治理结果逆向反弹,后序的预防依然不能被忽略 在伦敦“烟雾”事件爆发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英国政府通过洁净空气法案,采取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同时为了防止类似于“烟雾”事件的环境危机再次爆发,英国政府还实施了很多预防措施。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充分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同时对已经出现的环境危机进行有效的治理。

(二)向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回归

如前文所述,微观和宏观是认识和改造事物的两个不同角度,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微观的控制,微观与宏观不能失调,要实现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认识思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就要求我们对经济的发展要有整体的认识和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在具体策略上应讲求科学性与合理性。既要有政府的宏观控制和协调,也要有个体行为的政策约束;既要有中长期的全面规划,也要有区域性的短期目标,注意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和政策之间的连贯性。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视角来解决当下我国所面临的“雾霾”困境,从微观层面来讲就是制定具体的治理措施,如控制汽车数量、整改高污染工厂、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加强监督管理;从宏观层面来讲就是国家要制定预防和治理“雾霾”的中长期计划,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低碳理念”的贯彻,开发和利用新的清洁能源,加强“环保意识”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微观与宏观之间存在着脱节,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在微观层面上所实施的具体策略与宏观的价值要求相背离,最终的结果就是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社会的恐慌。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汲取以往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三)向个体与集体相均衡的回归

从个体与集体相均衡的角度来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观的回归,主要是为了协调我国以往经济发展中个体权益和集体权益错位的现状,不能只注重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体利益。基于主体的多元性本质,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各主体之间利益的均衡,不能以部分主体的利益为代价而换取另一部分主体的利益,要注意不同主体利益的平等保护。“雾霾”事件所体现的是一种以集体利益为导向的战略制定模式,个体的健康权、生命权、环境权、知情权 在空气质量的评价体系中,PM2.5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国都已将PM2.5纳入到了空气质量检测体系中。在2011年12月21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PM2.5监测排出了具体的时间表:2012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2012年2月,国务院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增加了PM2.5的监测。 和参与权等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

要实现向个体与集体相均衡的回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整体架构中,公众参与不仅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应该坚持的原则,而且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始终贯彻的原则。公众参与体现的是民主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落实,支持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一方面能够保证公众生态权益的合理保护,使得权利主体能够直接监督权力运行情况,跟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状况;另一方面能够弥补先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权力“单一、高位、真空”运行之现状的不足,尽量压缩环境权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寻租空间,实现权力制约下的自然观。

四、痛定思“霾”:“绿色话语”下自然观的重构

(一)对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与发展观

发展观和自然观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认识,自然观是发展观的前提,发展观是在自然观的基础之上概括而来的,所以自然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发展观[8]。由于受我国传统的自然观主客二分的错误引导,我国传统的发展观沦为了一种唯经济主义、物本主义、不可持续的、片面的发展观,将自然视为可以无限掠夺和攫取的资源对象,进行非理性的无节制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的产量和速度,最终造成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污染和观念的扭曲。

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发展,就必须总结以往发生错位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如前文所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该坚持的是马克思的自然观,一种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在此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坚持的就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反思传统发展观所带来的发展困境基础上而提出来的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它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基础,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观[8]。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和谐发展。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冲突解决机制

在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面临着诸多冲突,这些冲突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当下表现最为激烈的就是先前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冲突 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环境冲突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产生不同地区、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多方面对立态势的总称。参见吴玉麟等:《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6页。 和后序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困境。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不仅需要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措施,而且需要制度层面的整体设计,从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等多维的角度建构冲突解决机制,从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和良性运行。面对我国当下严重的环境冲突问题,要尽快建立健全“预防+治理”的科学应对机制,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落实“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合理分配、加强监督、重点治理”的方针,扎实推进环境冲突解决机制的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化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体都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在环境冲突的应对机制中,责任追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各主体在享有环境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环境义务和责任。不但企业的环境行为要受到监督,各级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也必须接受监督,既防止其权力膨胀或异化,也防止其环境保护的不作为或乱作为[9]。尤其在各种环境违法事件中,执法部门一定要严格执法,查明环境违法事件的发生原因,追究相关主体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责任。生态文明建设中冲突解决机制的良好运行,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冲突解决机制的内部自觉性,引导各主体的战略决策和具体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冲突解决机制的外部强制性,实现冲突解决机制的外部保障。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制度保障

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关系的重要规范之一,有其特殊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秩序维护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法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之一。从立法层面讲,必须制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法律法规,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立法为例,我国目前有关环境的立法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噪声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除此之外,我国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针对新情况和新趋势,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的理想状态。从执法层面来讲,我国的执法机关要确实做到“依法行政”,科学、合理地行使国家的执法权力,将行政权力的行使限制在制度的框架之内,同时鼓励公众监督,将公众监督和制度监督结合起来,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从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秩序。从司法层面来讲,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套完整、可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和违法犯罪的追究机制。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主体较多、利益较广,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相对较多,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也在所难免,在司法层面进行救济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关桂峰.十面“霾”伏,如何防护? [J].半月谈,2013(3):68.

[2] 汤嘉琛.驱散PM2.5雾霾[J].中国报道,2012(1):4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927.

[4] 汪正龙.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维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5.

[5] 罗文东.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6] 李红梅.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学习月刊,2011(1):4.

[7] 韩风春.浅议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

[8] 薛桂波.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11(1):4041.

[9] 张保伟.环境冲突的伦理治理机制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1(1):33.

Reconstruction of the View of Nature in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Green Words”: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Haze Episode”

ZHANG Yongqiang, WANG Guanqun

(School of Law,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ersistent haze weather not only brought about group psychological panic at the mention of “haze”, but also impeded seriously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Drawing the mysterious evil over “haze”, the secret behind “haze episode” is a benefit game o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the p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the view of nature was misplaced on the three essential categories of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macro and micro, and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In the process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rational regress of the view of nature needs to unify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combine the macro and micro, and balance the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To reconstruct the view of nature in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green word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view of nature and the view of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of conflict resolution is the requisite,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is the indemnity.

第3篇

关键词:食品科学;自然辩证法;人本主义;生态自然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人的心理需求的一门自然科学,它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长远、整体利益,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自然观。而食品科学正体现了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和思想。

1 食品生产应遵循生态自然观

在辨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也给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源头污染是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水、土、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农产品构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归纳起来有四类,分别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和由普通营养引发的污染物。这四类物质都可能通过食物链,在农产品中富集,进而造成食品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自然观,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2 食品科学服务于人

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为目的,包括了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等过程,都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和目标,它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不断变化的观点和需要变化的,充分体现了食品服务人的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今天的“食”,已不仅仅是解决饥饿问题,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盲目的追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讲求卫生、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食品科学的研究方向也逐渐从单一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转向到今天的多样的低热卡值食品、绿色天然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除了说明食品的发展为了服务人类而趋向多元化,更体现它关心不同人群的健康。

3 食品安全是为了保证人的生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历届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热点,人民群众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中,食品安全性是首要的核心的内容,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和健康有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从而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的地位。

4 追求食品营养是注重人的发展

如果说讲求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的存在,那么追求食品营养则是注重人的发展。食品营养是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科学研究问题。科学的营养指标是食品科学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许多食品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保证个体营养均衡,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其次,它还要迎合消费者的营养理念,这样的食品才更受青睐更有市场。食品科学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也开发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食品,各种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都是为了满足对营养需要不同人群的需要。例如:为儿童设计的加钙、加锌奶粉,为女士设计的补铁奶粉等等。我国即将出台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更是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特性有知情权,方便大家凭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更加科学地选择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科学的营养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水平,使人体营养吸收更趋于合理化,使人的生理健康得到更多呵护,真正做到关心人的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5 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味、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食品的开发、加工、生产应本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精神,首先是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要,其中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大众人群的心理需求。食品科学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需求,脱离人的需要谈食品,显得空洞而没有了方向。因为没有人的需求作为指导,食品科学的发展也就迷失了方向。因此,食品科学的发展体现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同时,它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食品的生产是为保证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的存在,从而展现了它服务人的人本主义精神,体现着生态自然观的本质要求和辩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第4篇

摘 要:神话自然观表达了人类对世界或存在的整体性的终极追问,马克思神话自然观所表现出的极强的可塑性,根源于自然哲学家探求自然的秘密,考察马克思神话自然观会发现,它是促进发生生态思想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最初构架,也是生态思想成长的源泉。

关键词:马克思;神话自然观;生态意蕴

马克思之前的自然观的历史考察,本文从西方哲学自然观的历史流变谈起,而谈到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就不能不谈到古希腊,它仍然是我们今天的理论渊源,也是思想的发源地。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追溯自己今天的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古希腊那里。”[1]在《当代文化哲学沉思》这本书中介绍过人类学家与史学家普遍的主流观点认为远古时期是人类意识的蒙昧阶段,而在远古时期意识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人类的意识虽然前进了只有一小步,却也需要上千年的时间。而神话就是人类在这种挣扎的境遇下,意识获得的突破,故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而远古时期意识形态中的主角是自然与人,从古至今,自然界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而远古先民从自然界中获得了食物、延续了生命,面对无垠的天宇、浩渺的海洋、广袤的土地,远古人类显得那么渺小,从而对自然界中的不可靠抗拒的力量中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和崇拜,而这种崇拜与敬畏之情的表达正是通过神话抒发。神话自然观就是这种自发状态下的产物,是对人类在远古时期生命存在的述说。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主要就反映在神话当中,因此,这一时期的自然观可以称之为神话自然观。这种神话自然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神话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化,人在自然之中,不在自然之外。远古时期,天地万物,均有灵性,万物有灵论首次的提出者是1871年的泰勒,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认为:“万物有灵论构成了人类最低级部族的特点,它从此不断上升,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深刻的变化,但自始至终以一种完整连续性,进入高度现代化之中。”[2]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对于人与自然的认识一直都存在,只不过认识的程度不同。平常所见的自然现象,比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天象气候,由于人们始终不明白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因而都归于天神行为。有些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特大旱涝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在先民眼中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在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中,自然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另一主体而存在,神话自然观具有拟人化的个性,人格性的自然有爱也有抱报复,他们对自己属意的人恩宠有加,他们为了爱可以不惜一切地疯狂追求。互相之间也会争斗,与人类在地上的生活很相似。

其二,神话自然观体现了人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和影响自然的情感上的占有和支配。

马克思在论及远古人类时说:“他们不再象一般动物那样靠了本能去进行满足他们所需要的物种的标准和需要,而是进行自觉地适应和改造的对象的规律,同时也把自身固有(或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3]远古人类不仅适应自然,同时更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来认识、把握和影响自然。在实践活动中,人类的思维和意识得到了发展,而神话自然观也不断被创造,也是源于人类对未知自然的不断认识。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把握自然,从而隐含着自然服务于人的目的。

其次,从历史正当性角度来说古希腊神话自然观也有其内在的结构和逻辑,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在《原初智慧形态》这本书中,总结了希腊的神话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无论是第一阶段的提坦神信仰时期,还是第二阶段的奥林波斯神信仰时期,最后是第三阶段的奥菲斯和狄奥尼索斯信仰时期,从以上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希腊神话自然观对自然神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进程。自然神不仅是自然力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社会力量的一种表现。在神话自然观的体系中,不仅有等级,而且体现了最初的自然秩序与自然法则。也许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神话自然观所体现的社会化倾向有利于完善的政治制度的产生,而且通过后期梭伦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远古人类对神话自然观的认识经历了尊天、应天和制天,从而促进自然人化。

最后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远古时期的神话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素朴的和谐。远古时期的万物一体的认识,这种生态整体认识并不是建立在有目的的认识基础上,而且也不同于后世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因为它还没有经过对现代自然的认知和改造,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发的意识。

2、神话自然观的意义

神话自然观虽然是人类探索自然的最初尝试,但正像自己应当了解自己的童年一样,了解希腊的神话自然观,深入希腊人的行为密码,其结果是将令我们对人类自身的宿命的观察更为深刻而睿智。而这睿智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研究希腊神话自然观,有利于我们顺着神话自然观的线路,入理解西方的文化艺术遗产,从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感受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从而激发后人创作的灵感。例如帕特农神庙的雕塑中,希腊艺术的这种视角后来对在夜里参观过雅典卫城的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他曾说过:“当我们在庄严的神庙(帕特农神庙)中漫步,在大理石铺就的长廊上若有所思,周围的景色令我们感动非常。[4]”其二远古神话自然观实际上表达了一种自由的生命理想和文化精神。神话自然观的本质是生命的逻各斯,自由的理想。其三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神话自然观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有重要的启迪。自然界是有活力的,而不是机械的。它不是我们征服的对象,而是我们应该关爱的对象。自然界是有秩序的,人类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合理的使用才会事倍功半。

局限性:远古时期的神话自然观虽然是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并希望对自然施以影响的一种心理体现和愿望,而且还是创造自然神话的思想基础。但它由于一定的生产力和历史发展水平的限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8.

[2] [英]泰勒著《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305页

第5篇

关键词:生态观;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美丽中国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发展。怎样正确对待和改造自然界,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生态观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生态观及“美丽中国”思想概述

(一)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认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自然观的核心内容,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环境恶化的根源,还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为我们今天“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可行的、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是由自然界进化而来的,是先有的自然界而后才有人和社会。人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就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

其次,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认为,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环节是“劳动”。劳动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也是人与自然实现物质交换的中介。我们必须承认人的劳动只是整个自然界自然循环的一环,决不能超越自然生态的限制,而应该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最终根源。马克思在赞叹资本主义制度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经济发展背后所付出的惨痛的环境代价。因此,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生态危机,而且必须从制度入手――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美丽中国的内涵

(1)生态环境的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美丽中国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生态伦理形态,它体现着科学发展之美。因此,“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1],更是美丽中国的美中要义。

(2)生态文化的人文之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崇尚“和谐”文化。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如今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和合生态文化。

(3)社会生活的和谐之美

美的生活会让人趋于至真至善。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有利于维护和创造美好的环境,有利于全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更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促使广大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的过程。

二、生态观与“美丽中国”思想的关系

(一)生态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指导。

首先,生态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生态观的主题及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从哲学层面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即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生态观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其次,生态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方法论。在看来,所有不尊重自然,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行为都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为了人类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和谐。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将自然看成人类的亲密伙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和谐发展。

(二)美丽中国丰富了生态观理论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美丽中国建设注重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相互联系及融合,体现了生态哲学有机整体的思想;美丽中国所强调的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辩证的生态哲学思想;美丽中国注重将环境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使经济社会能够健康、良性发展,为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说美丽中国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自然观理论。

三、生态观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的措施

1、确立生态文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意识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基础。转变传统的生态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培育正确的生态意识,是以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生态运行良好为显著特征的美丽中国对其公民的基本要求。所以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应确立正确的、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加强公民的生态素质教育,培养民众的生态思维,提升公民的生态素养。

2、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现阶段,虽然我国环境法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为了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大力推进政府管理机制改革,主动将环境质量纳入公共服务领域、并加强各级政府的环境质量综合考核,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重构环境立法体系及完善基本制度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传统的不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积极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4、改变生活生产方式。建设美丽中国,要改变以往的不合理的、不符合自然和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形成符合美丽中国要求的绿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2014年11月10日,在APEC欢迎宴会上的致辞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李世书.生态学的自然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6]李学林,郑亚娅.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9)

[7]张洪生,金巍.创新的力量――美丽中国建设路径探析[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8]陈晓辉.“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培育探析[J].生态经济,2013(8)

[9]曾建平.中国梦与美丽中国[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规划;江西省;建议

引 言

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项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从诞生到推广均面临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政府的极力倡导。可以说,生态园里城市规划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其实城市生态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球各个国家以及我国各级城市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相对较晚,理论体系并不足以支持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各级相关单位以及社会群众对其认识较为肤浅,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及可行性措施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论。因此,作为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必须要明确对其的认识,加强对其的研究和探讨,根据不同城市的条件制定可行的措施,以帮助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模式顺利推广,促进我国现代化、科学化、生态化建设的全面实施。

1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1.1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目前,生态园林城市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社会群众普遍将其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划为等号,特别是一些机构对生态园林城市的认知度更为短浅,认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就是生态园林城市,进而在相关规划建设中没有抓住关键任务和核心环节,从而导致城市规划四不像。众所周知,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和实践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实践证明,还需要理论基础为其保驾护航。因此,相关机构以及相关学者必须要不断地完善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论研究体系,为其缓解城市压力、推进城市健康规划建设提供可行性的理论基础,帮助其形成更好的思路和对策,以起到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当下全球对其相关的研究显示,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正随着其在各国的推广而不断完善,其内容更为丰富、更为适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首先,从其概念产生的过程来看,生态园林城市的出发点是保护环境,缓解城市污染,追求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共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其实践结果的反作用,现在的生态园林城市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与初始的范围。

早在2004年,我国众多园林城市的市长以及中外园林专家学者、政府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发表了《深圳宣言》一文,在这篇宣言中诸多学者对生态园林城市达成了初步共识,认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必须要包括:保护非再生自然资源;珍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抢救逐渐消亡的历史文化;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建设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缩小区域差异与平衡发展;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这内容。《深圳宣言》在当时是我国各级城市实施推行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文件。

随后,在2013年人民日报又以专刊的形式对生态园林城市做了更为形象的界定:生态园林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必须推行的城市发展模式,其具有强烈的理性美和感性美,将城市理性的科学发展与感性的园林美感相结合,将人类追求的价值观、经济观与生态系统追求的自然发展观相融合,为人民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唯美的园林意境。

1.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特征

生态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文明进化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依赖于人们的需求而不断进步。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显示,目前我国居民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已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消费资料的追求也上升到享受型阶段,因此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发展势必迎合居民的需求而发展,由简单的环保规划到更复杂的理性感性相结合的园林城市规划方向发展,从低级的追求数量到追求较高级别的质量方向推进,不断地协调、平衡规划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整体城市规划的质量,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目前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发现,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园林城市的生态、社会、美感有着本质的差别,其自身具备以下特征:

1.2.1 生态性

生态园林城市与园林城市不同,其在加强园林绿化的基础上,更注重环境的生态性。以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评选为例,入选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要好,其城市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以及恢复水平必须要强大,公众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必须要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入选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前,江西省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有宜春、景德镇、新余、南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另外多了九江、上饶、萍乡三个城市,这几个城市无一不是具备优渥的生态环境而著称,其能够充分将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城市发展相融合,以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规划城市,城市各功能区的规划极具生态美、环境美,居民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也高居我省前列。

1.2.2 观赏性

生态园林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包含生态美、园林美,而这些美感又势必具备观赏性和艺术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必须要建立在城市具备观赏性的基础上,将园林设计的更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感,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方针,营造一种自然美、人文美与园林相结合的居住环境,促使居民生活在一个生态园林的意境中。

1.2.3 持续性

任何牵扯到生态字眼的城市规划,就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生态园林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的具体情况,满足后代对环境的需要,将眼光放得更为宽广一些,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打破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现在的生态环境能够以一种健康、持续、协调的姿态延续下去。

1.2.4 区域性

以我省为例,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必须要考虑整个省份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与人文风情,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些关系协调处理得当,才能够更好地实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平衡、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另外,各个城市的生态园林规划还需要具备自身的区域性,形成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够增加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关注度,更好地吸引外界眼球,发展自身经济。

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基本要素可以分为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两大方面,其中精神要素包括观念要素和人文要素,物质要素则包括有自然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见表1)。

2.1 自然观

通常情况下,自然观属于文化观念范畴,自然观的形成、演变对我国城市建设有着关键影响作用,同时也对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比如,很多政府以及企业选址都会考虑风水学说,参考风水学说决定城市布局同样在城市规划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手段日益丰富,自然观也更趋向于开发资源、利用资源,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许多恶劣的环境破坏情况。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重视城市结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发展与生态的共生共赢,开拓更具有生态发展观的生存环境,将“人与自然”这个课题更好地实践落实出来。

2.2 城市观

城市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生态园林城市规划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照顾居民的利益,将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城市环境建设的核心标准。城市的功能区设置、空间利用以及环境的塑造,园林效果的设计着重于居民的感受与需求,生态园林城市的最终效果是需要居民给予反馈的,其价值在于使平常老板姓能够充分享受到城市的功能,看到城市的园林美感。

2.3 人文要素

人文要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文化要素、社会要素、政治以及经济要素,这些内容是显示城市形态的关键因素,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总方针也必须要体现出来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文化要素方面,一个优秀的城市必须要保持一个地区、民族的特色,将其整体特征通过城市规划体现出来,比如城市精神要素、场所、特色、历史等要素。

2.4 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对于城市而言,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性质、规模、形态以及潜力,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习俗,城市的任何活动都是依赖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而进行的,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也必须要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将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建筑相结合。

2.5 社会环境要素

这里主要是说城市地表形态、城市功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要素,生态园林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变迁、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尤其是近年来城市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更需要规划中将不断改变的交通设施考虑进去,充分探究如何才能够将城市发展与这些环境要素融合于一体。

3 结束语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建立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空间与生态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城市观、保护环境资源的发展观,整合城市的各项资源,建立和谐、科学、有序、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10.

[2]张汉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探讨[J].河南建材,2012(2):26~27.

[3]廖爱军.生态园林城市-未来人居模式[J].辽宁林业科技,2010(6):37~38.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哲学;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8402

1 低碳及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目的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相互理解的桥梁。低碳的本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实际上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解决长期以来高碳排放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持续的影响,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可持续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态和气候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3种情形,第1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第2种情形是零排放;第3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3种情形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正增长(GDP增长率大于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绝对的低碳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目标应该是相对的低碳发展。潘家华研究员指出,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有多种方式来实现发展,而每种发展的路径、速度和规模会受到一定硬性约束。通俗地讲,低碳经济就是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采取低碳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就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为了指导低碳经济实践,建立概念与政策之间的联系,必须设立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

在21世纪,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给多数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困难,研究生态价值观,对于理解哲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中国加快科学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2.1 生态观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

低碳经济体现了关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解”必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和解”的真理性,对于人类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我国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的哲学基础来自于的生态自然观。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矛盾问题尚未凸显,马克思并没有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深刻预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价值,形成了的生态价值观。恩格斯曾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以免进一步“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包括,人与生态环境同生共荣的价值理念;为全人类长远发展谋福祉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的价值标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与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前提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同样人类要达到与自然地和谐就要尊重客观规律。

2.2 科学发展观与低碳经济

面对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现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发展观,进而找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自然观的实质,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被发展的客体,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推动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人口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就将会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环境危机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环境哲学正是在这种生存危机境况下人们不得不考虑“人如何才能在自然界自处”的严峻情势下形成的全新的“生存智慧”。

在人与自然的全面关系中,不仅包含主客体关系,而且还包含整体与局部、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自然界是系统的整体,而人不过是系统整体之中的一个局部的要素而已。从逻辑上说,系统整体之中的局部要素不可能成为系统整体的主体,因此人不可能把自然界系统整体作为他的实践对象,人只能作为自然界系统整体之中的一个要素在系统整体规律的决定下参与整体的运动。在人与自然界整体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绝对限度。这就需要在超越自然的同时担负起对自然的责任,建立起超越与责任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观。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的继承与发展,是把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正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协调好气候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可能途径,在工业化和减缓气候变化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低碳经济的提出为人类解决这一问题。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要树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从长期的发展目标看,低碳经济和中国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众所周知,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倡导的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满足所有国家和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问题需求和相应的碳排放权利,这与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高度一致的。从技术经济特征看,低碳经济在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这一技术经济特征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开展的节约资源、能源,提高效率,调整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污染排放等做法是一致的。

3 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科学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又要重视其生态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1 发挥碳汇潜力

碳汇是指任何能够去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包括“碳汇林”和碳捕获与封存。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已基本定型,碳汇的潜力较为有限。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历史上毁林和植被破坏比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增加造林来增加生物碳汇,具有相当可观的潜力。“碳汇林”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其规划和建设都要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相一致。

3.2 倡导低碳化消费,抵制奢华浪费

(1)推行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2)推行绿色交通,即为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绿色交通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思想,将绿色交通理念注入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优化决策之中,研究城市的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和环境容量的关系,使土地使用和轨道交通系统两者协调发展。这种理念是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结合,即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

3.3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能源结构长期存在着过度依赖煤炭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应为:逐步降低对消费比重,加速发展天然气,依靠国内外资源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中国一贯以节能作为能源领域的优先工作,今后必须坚持节能优先的战略,这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界的共识。

参考文献:

第8篇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的总的看法。自然观出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不管从什么角度,或以什么态度看待自然,其基本的内容和特质这些共性是不变的,改变的只是在不同方面的体现与发展。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是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一种普遍的和谐智慧。这与西方本文由收集整理哲学态度截然不同,西方哲学主要是以科学认知的态度看待自然,中国古代哲学倾向于以人文之眼看自然更趋于人性化,体现了一种感性认知,也因而形主义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即“天人合一”,把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用整体和谐的角度去审视,要遵循天道,用仁智之心看待自然界山水。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现代设计师从美与形式及时尚文化的陶醉中逐渐转向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景观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自然观逐渐受到设计师的重视。体现自然观,不是简单地模拟自然,是将规划设计与自然之间用创造力和想象力找到些契合点联系起来,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更好的把自然观融入景观设计中。

在我们学习自然、模仿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问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总是不能全面、理性地认识其并驾驭。我们试探把自然观与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相结合,提出两者相结合的方法:

一、在原始地景上进行保护性开发创造

为了环境的生态平衡,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景观创作中一定要重视“自然”因素,充分利用自然。正如道家的“无为”的行动观是首先要“无欲”才能无所作为,这表明对原生自然的尊重和保留态度。落实在设计中,要充分重视利用自然的“土、木、风、水、光、气、材”。对设计师而言,对于原始地景首先应该使人和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可以通过对原始地景充分利用和合理再创造的方法来实现。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上述方式完成其与自然如何和平共处。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选址在象山上,这座山不大,有大约五十米高,有两条小河分别绕过山的南北两侧,最后在象山的东端汇合,归宿是著名的钱塘江。在校园一期设计时,设计师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山边原有的溪流、土坝、鱼塘这些自然要素,做了一些简单修整,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者把溪流中的淤泥清理出来,用在了建筑边的人工覆土上面,保留了西边芦苇的原来面貌,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闲暇时散步游览的地方。转塘这座城市近郊的城镇本来已经处于完全瓦解中,走向了城镇发展的边缘,新校园的建设起使其又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重新成为了一个具有归属感的中心场所,地方建造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延续。象山无形中存在于每座建筑之中,从中望去,象山已脱胎换骨。

二、取材自然、巧法自然

取材于自然,用人工的方法加以施工,要更加取巧,不能浪费资源,也就是物尽其用,因材施工。对自然用心、用智、便是“心师造化”,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巧法造化。循依自然之材的性状,加以发挥利用,除此之外,仅靠天然材料的堆积也产生不出完美的效果,还要靠合理巧妙地运用材料,这些材料是饱含设计者思想的,处处体现着工雕琢的作品才能有相当的感染力。

象山校区的建筑师把“自然”和“城市”分别放在了左右两端,在校园里,建筑的布置排列非常密集,只有三、四层高,从外观看仿佛是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把平面位置地做了突然扭转,在一个建筑的立面当中同时呈现一个空间中的大与小、喧闹与安静两种对立矛盾场面,视觉上形成反差,这种小场所似乎被激活了,被赋予了生命活力,在没有一个严格结构的情况下显得有些散漫,同时给人感觉能够在其中放松。

三、建筑蕴藏自然观

中国建筑景观设计本身讲求“天人合一”,人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效仿自然,并通过模拟自然来改造自然,所以,高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取决于中国的哲学思想。例如中国传统书院建筑,通过营造自然景观反映的中国传统自然观,非常值得现代建筑设计者学习借鉴。再来看看象山校区的建设,“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也在其中体现。整个场地以“回”字做基本点,符合了中国传统书院的合院形式,从此出发,用减法原则进行削减,整个校园建筑体现了“回”的某种削减结果,像是汉字的偏旁部首,在对象山的整个山体群做了直观把握后,把它们的总体形态归纳为一种聚合状态。

设计师把杭州灵隐佛寺前的千佛岩的造型方式运用到校园建筑的建造当中,命名“山房”,远观就像崖壁。把建筑内部空间看做像佛窟一样的讲学场所。第二种命名“水房”的建筑是模仿中国南方水体的灵秀流动之美,微波起伏缓慢水体状态。人们漫步于建筑内外时,随处可见这些建筑,在所有屋顶之上进行不同方式的讲学,把一天内,一个季节内,甚至一年内的不同光线、气流与温度表达给人,让人更真实地感受。第三种类型是模仿宋代书院的“合院式”建筑,每个建筑当中都包含有三个以上的小院落,是个饮茶、聊天、交流的好地方。除去以上功能,其平缓的斜屋顶也能提供散步、讲学的场所。实际上,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中,把建筑与景观的差别最小化,两者合二为一,难以分辨。

四、借助中国传统造园手法设计校园景观

利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如:移步异景、巧于因借、隔而不塞、师法自然等,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随时间展开,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将自然的演变和发展纳入开发的景观体系中。如:象山校区众多弯曲的廊道,曲折蜿蜒,看似无规则,却是应自然二字,曲折变化均与观景有关,真正的移步异景。建筑空间隔而不塞,相互渗透又不可分割,路线布置从悠然僻静到豁然开朗,巧妙地把建筑外部或近或远的风景引进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对“园林”的理解被特别实现于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中。设计者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对山水进行整理,在江南的灵秀的弱在这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内进行校园总体规划:水塘、植物,以自然山水结构融合的疏密去布置总体建筑格局,以突出风景的位置,建筑尽量化整为零,在大的建筑间插入小的建筑系列;同时重整地形,建筑与地形的区别被模糊,以地形、水体、植物与建筑间隔重复的方式来增大了与自然外界的接触面。

第9篇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西方现代陶艺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它也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现代主义崇尚科学与理性,张扬了人作为世界主宰的“主体性”价值和意义,在承认现代主义对于推动文明进步和创造舒适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主义在不懈的创新激情支配下,在不断地向自然攫取的过程中,使自己陷入重重的自然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自然与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当下中国的城市环境建设正进行着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有些城市在几年之间就面目全非让人来不及适应,过去树立的不锈钢雕塑等街头景观慢慢地在消失,换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树木、草地。人们在拥挤的城市空间中,更渴望贴近自然。自然意识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强烈了。环境陶艺的创作者多数从事现代陶艺创作,在他们艺术创作中都有较明显的现代主义表现色彩。过于注重个人风格的表现,过于强调作品形式趣味,忽视了作品与环境的联系,甚至形成较强烈的视觉反差,就不能起到美化环境的目的。比如,景德镇就是一个较典型的城市。景德镇历史文化悠久,彰显其文化个性的陶瓷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这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里陶瓷绝不仅仅是一种材料,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化的历史符号。将陶艺这种艺术语言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形成景德镇特殊的城市面貌和独特城市文化个性方面是极为有利的。这本是件好事,但当你发现街头巷尾到处是景观陶艺,或者在破烂不堪的一堆建筑物前放置一组环境陶艺,甚至连交通工具红绿灯柱都用青花来装饰时,你会觉得这些景观并没有让你感到视觉的愉悦和神情的安宁。这大概就是城市建设决策者和环境艺术设计者自然意识淡薄的综合表现。

事实上,作为构成人类精神寄托和文化审美的环境陶艺,是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户外大型陶艺及其景观陶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对城市生态自然环境的适应与爱护,尽量避免对生态和土地的任意占用、改变和破坏。只有人们能从城市长远的、健康的生态理念出发,在陶艺的形态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进行变革的思考,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交融和共生的陶艺形态。

近些年,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就是提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是为人而设立的,人为了美好生活而聚集在城市,但长期的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忽视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如今,以人为本的问题已提到了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这是当代城市文化的最广大受众为主体的城市建设的自觉。在这个时代主题的要求下,增强自然意识对当下环境陶艺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对环境陶艺创作的启示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来源于老庄的道家思想。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章二十五》),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自然”,而是说“道”之法是“自然”,就在于“自然”。这样,“自然”就作为道的根本法则,根本性质确定下来了。庄子对天道的种种追问,如“天其运乎?地其处乎?”“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都在于揭示“道法自然”的宗旨。以境界为美,以体验为审美,以自然为美的极致,这是道家的美学体系,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的美学体系。显然,道家不仅是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也确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体系。道家美学的自然观的最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提倡化工成物。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一切有见识、有贡献的理论家和艺术家无不以“自然”为美。传统美学思想构筑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环境的审美理念,它体现出来的亲近自然,以自然中的山石花木抚藉心灵的审美思想是值得传承的。现在,城市建设越来越强调生态性,城市规划留有大片绿化用地、景观用地、自然生态区等,这既给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创造了更大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环境陶艺艺术应该从传统美学思想中得到启示,因地制宜,顺物自然,使艺术作品更好地融入到环境和空间中。

中国古代造园法则中有“相地”“因借”的概念,造园必先相地,只有“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这种观点对环境陶艺创作是有启发意义的。环境陶艺要与环境充分地结合,只有在对环境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出环境陶艺的规划和设想。“因借”是指造园要因地制宜,依所在的地理、地形、地貌、地势而设计园林。“相地”和“因借”的法则都体现了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审美理念。这一审美法则对于当下环境陶艺创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前的环境陶艺创作与环境的分离是有些严重的,如某些城市街头景观陶艺就是一件较失败的环境陶艺。首先,在设计时没有从“相地”角度去考虑,它周边都是建筑物,是一个比较拥挤的空间,在这里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使景观小而简洁一些,艺术语言也尽可能单纯些。然而这件景观陶艺却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使这一环境显得更加拥挤。再者,由陶艺墙组成的景观陶艺是几位作者合作创作的,每位作者都极力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使整件作品显得非常零乱。可以想象,在一个交通拥挤的街头放置这样一组景观陶艺会给市民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相反,在该城市另一大道上的一些景观陶艺就显得很得体,在连绵的山林和宽大的马路当中放置了几件具有典型景德镇文化特色的景观陶艺,这既使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幽雅,又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传统造园的思想体现了不为物累、任其意遣,散淡、自如、疏放,以意觅景、凭心游园、意有所得、悠然忘归的审美境界,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古人曾经创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有诗意的理想家园。

结语

20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发展日益加深了人类对于自身孤独处境的感受,迷惘的现代人从心理萌发出关心自己的生存处境,寻找真正的自我、返璞归真的愿望。如何寻到失落的家园。传统美学思想的自然观为我们找寻理想家园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现代环境陶艺作为时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赋予城市环境空间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质量。加强环境陶艺的自然意识,为大众构建一个美好的城市生态空间,使人的精神与自然和谐,引导人去追求一种美的人生境界,获得一种诗意的都市栖居,才能真正实现公共环境陶艺对人的终级关怀。

参考文献:

[1]孙振华主编.公共艺术在中国.中国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