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

时间:2023-09-13 17:13:00

导语:在高中地理基本原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人教版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78-01

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其实是对自然界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能使自己的地理知识更加完善,对很多自然现象能进行合理的解释。可是,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每个人的地理基础知识不一样,导致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区别,兴趣迥异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操作模式不一样,也就是方法有所不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来实施相应的学习方法。虽然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最佳的方法,但是在学习时还是有一些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可依的。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

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时,首先就要教会学生了解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规律。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如下:

1.理解性强。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初中地理的教学侧重知识点的记忆,而高中地理的教学侧重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有什么规律”、“这些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当碰到这些事情时该如何办?”等等。通俗地说,高中地理的教学侧重地理事物产生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然后人们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当然,高中地理对知识的理解是离不开对知识的记忆功能的。

2.以人为主线。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以人为本”这条主线,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绝大部分都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应该紧扣这条主线。

3.学科跨度大。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两大类:自然地理和人类地理。而在高中其它学科中,也不外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大类。因此我们上地理课时,应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并且要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其它学科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学习时难度就不太大了。

二、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加强对地图学习的方法指导。地图教学有时比地理教材中的文本教学还重要。正如大多数所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在地理很多重要考试中,对地图考查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地图知识学习的方法指导。首先,要对地图有一定的识记能力,通过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形象特征来识记地图。例如,对于我国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地形特点来识记这些地理事物;第二,当对地理事物有了初步的识记印象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地理事物的特征自己动手绘制示意图来加深记忆。例如,日本地图就像一只蜈蚣,当学生明确日本地图轮廓特征之后,再把日本的地图描绘,就能加深对它的记忆印象;第三,教会学生分析地图。对地图进行分析,是提高运用地图能力最关键的教学步骤。我们务必让学生明白,在对地图进行分析时,要层层剖析,找出规律。例如,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的“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时,可作这样的分析: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说明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含蓄水源、保持水土作用。

2.加强对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理解方法指导。以学生的自主梳理、归类总结为主,着重于在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拓展运用。如通过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重视图文互换的应用,从图形信息归纳到地理规律的分析,用图示简化文字材料,加强对地理规律性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强调归纳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性的方法和程序。把地理规律的应用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让学生具体区域不断运用地理规律的过程,熟练地解决问题,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应用。

3.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高中地理知识虽然比较系统化,但是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对它进行多角度的整理,形成专项的知识框架。知识的整理过程其实就是对知识经过学生归纳、思考的一个知识再生产的过程。学生在整理知识时可能采用分类整理法、排列整理法、比较整理法及推理整理法等多种整理方法。但是教师切记,学生在整理知识时一定要找出知识点的联系,不能一盘散沙,如果整理出来的知识毫无头绪,不但浪费时间,反而会起着反作用,使学生大脑中已用的知识点变得更模糊了。学生在整理知识时,只有开展积极的思考,对知识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加工,才能学到新的知识。例如:对《大气》章节的知识整理如下:

4.加强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前进行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新的知识点。因为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教学难点及重点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课堂中就能有所取舍,把精力放在教学重点及难点上。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概念是理解其它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概念没有全面的理解,那对其它知识点就更难以理解了。例如,在《农业的区位选择》此章节中,学生首先要理解的基本概念是“区位”:它是指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还是两者都有呢?学生如果对这个概念没有理解清楚,那么后面更深一层的知识就无法理解了。

2)强化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仍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在此章节中,学生要明确:哪些区位因素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对当地的经济模式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等。因为基本原理知识的理解比较难,如果学生在预习时对基本原理不能理解时,就可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或者向教师请教,以真正理解这些基本原理,不使自己的学习造成遗憾。

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教师指导有方,并对学生加以引导,相信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是能找到一定规律的。

参考文献:

[1]杨君. 怎样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J]中学地理教参.2009(5)34-35

第2篇

一、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二、高中地理复习方法的指导

1.学习重点内容的指导

(1)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地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影响。又如自然资源与能源,它们的外延相交但内涵不同,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份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3)地理基本技能方面: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图解法等等,都可以依据一的思维思维进行指导。

(4)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这是高考十大能力要求的两个方面,而这种能力要求在考试中难度最高。这种能力要求,如果采用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这程;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以及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比如: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在六月?不妨这样分析:有利渡海作战风浪小风力小温差小北半球夏季南北温差小。这样从大气运动到风浪,从地表受热不均匀到大气运动进行反推,建立逻辑推理的链条,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2.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整理知识,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比如第二单元《大气》的整理: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运动 天气 自然和人文现象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环流 气候

等温线 等压线(面) 等降水量线

经纬网

3.学习过程的指导

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谈谈怎样进行学习的指导。

(1)怎样预习

对于人文地理应怎样预习呢?首先要确定预习的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将教材浏览一遍,抓住基本概念重点理解。本部分教材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区位、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等三个。先看教材的经典解释,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重述,试着延伸其外延。如区位,教材上说“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我们是否可以这样问自己:“该事物的位置”是指什么位置?是自然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地理位置?还是兼而有之?设想,农业的发展能离开自然地理条件或是经济条件吗?显然,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合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收获的农产品要实现其商品的价值必需通过市场来进行,而实现的程度(即能卖多少钱)又显然受到运输条件、价格、税收政策等的影响,因此,这里讲的位置决不仅是经纬度位置,而应包括自然、经济因素在内的位置。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区位,实际上是指某事物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位置。农业有区位,工业有吗?城市有吗?学校有吗?显然都有。这就是对区位这个概念外延的拓展理解。这样,将来学习工业、交通、城市等章节时,区位这个概念就不再需要重点去学习了。

第二,抓住重点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理解。本部分教材中需要思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中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哪个具体区位因素决定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必要性?哪些区位因素则决定了这种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哪些区位因素是动态可变的?这种可变性是否是有条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尽可能的在教材和配套的地图册中寻找答案。然后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问自己。如蔬菜基地的区位选择在交通发达的国家与交通不发达的国家是否有不同?为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些不能找到答案,就把问题带到课堂上去听讲。

第三,尝试做课后练习,把在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带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做,似乎很费时间,但只要你坚持做一段时间,你的听课效率将惊人地提高,你的课后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你原先预计的要少得多,你的学习就会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就会变得有意思,兴趣就会越来越大,逐渐地学生预习的时间将逐渐缩短,复习效果也就更好,这将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怎样听课

经过充分的预习,你进入课堂是带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来听课的,一节课45分钟中,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你所带来的问题,参与同学讨论你所困惑的问题,听课效率必然大大提高。上课做笔记,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中不一致的东西,或是你感觉没有预习到的东西;记下教师或同学提出的你认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要注意记下教师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设计的板画和思路。

(3)怎样阅读教材

除了按上述预习方法阅读教材外,还应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各种插图和配套地图册中的各种图表,因为许多地理概念、原理是用地图语言来表达的。例如,地图册P6中的《主要农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将使我们加深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上海郊区农业分布与市场的关系》将加深我们对各种农业部门的区位选择的理解,这些图表既直观又具体,千万不可忽视。

第3篇

对于文科的很多学生来说,都感到地理难。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地理思维能力。具体分析起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科思维要求认识不足

高中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有二:第一,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不同区域有差异性。这两种特性决定高中地理学习需要有思维转换,对地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周全思考。

但长期以来,许多文科生把地理思考只局限于文科思维;加上初中对地理不重视甚至忽视,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仅靠对结论的死记硬背,忽视对原理的探究,造成自身地理知识掌握先天性不足,碰上新问题就束手无策了。如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简述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早,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时如何定。而有的教师进行教学时也没有深度分析,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留下了欠缺。做简单的题目不难,但对较有思维深度的题目就没了思路。

2.综合分析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用全面、综合、批评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对地理基本原理探究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点,经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不清,从而无法形成周全的思考。如学生对气候要素的理解,常认为太阳辐射强的地方,该地方的热量一定会充足。但这是错误的结论。要问为什么,学生就蒙了。这就造成了在分析青藏高原农业生产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不足”的现象时出现差错。

学生忽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思维广度不广,深度不深,思维能力不强。例如在分析巴西高原、德干高原为什么比较平缓,而云贵高原则崎岖不平时很多学生就被难住了,其原因就在于此。

3.学生思维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干扰

平时做练习,有的学生虽具有解决问题的知识储备,但由于地理思维条理不清,忽略给予的条件,违反了逻辑性,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如高一的简单热力环流的形成,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冷热不均是引起发生环流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的条件,造成对高低气压产生的原理模糊不清,得出了大气垂直运动的气流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1.教师加强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的启发诱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头脑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如分析地球海陆格局形成时,学生有一些全球地貌形成的知识,比如知道大陆漂移说,但具体应用分析就不太清楚。这时老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加以引导。如大陆飘移时板块运动会有几种情况,受力状况如何?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学生会发现全球海陆地貌格局的形成是与地壳运动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有关,还与岩石受力能力状况有关。然后再归结到课本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理解产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分布。这样的启发,学生就很自然地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2.教师要完善学生思维结构,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如高三复习阶段,这时学生应该已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积累,但仍很难有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地理复习教学中,对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练习要有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些练习,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进行备课。如分析巴西高原、德干高原为什么比较平缓,云贵高原则比较崎岖,就需逆向性思维,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作用的时间长久等诸多知识,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就得到比较全面训练。同时,还需完善学生地理知识结构,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目录的标题,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教学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第4篇

一、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有效教学

对于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先通过范例,讲清基本原理和规律,指出蕴涵于地理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再从不同角度认识基本原理和规律,促使学生由表及里理解教材,从而形成对原理和规律的深入认识。

例如,关于地球上气温的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通过阅读1月份、7月份世界等温线的分布图,学生对此规律所表明的地理现象能够感知,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就不见得都已理解。这时,可以通过将北半球、一月、大陆上等条件换成南半球、一月(或七月)、大陆(或海洋)等,让学生用不同的条件组合起来,说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还可以进一步将南半球改为全球,把月份变成冬夏季节,再说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

二、表达形式的有效教学

1.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运行体系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难点与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学,我们模拟出地球的自转与绕日公转运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相应的地理现象。这样不仅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还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过程。这样我们地理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有效的教学。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教学时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1).文字转化为图像。文字变图像,就是把教材中用文字高度概括而隐含丰富的地理图像的教学内容转化成简洁明了的图像,用图像准确地表现地理知识的过程。运用此法,教师必须深挖教材的知识层次,精心设计构思巧妙、形象鲜明的图像,使图像能够充分反映地理事物及其规律的本质特征。例如,教材中对于城市化过程、特征及带来的后果是用一些抽象的、简练的文字来表述的,如果用图示来进行分析讲解,则能体现静态变动态之巧妙,有利于学生对城市化的理解和深化。

(2).图像转化为文字。例如,"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与太阳日",这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讲清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概念与区别后,为进一步挖掘图中隐含的知识,提出以下思考: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而自转方向与原方向相反,若地球自转方向不变而公转方向与原方向相反,若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则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关系分别有何变化?然后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相关结论。学生掌握了这些结论,今后如遇到涉及该知识点的考题,就能迅速准确地答出,提高解题效率。

第5篇

(一)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相关地理知识。

3.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情况。

4.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二)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解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三)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3.通过科学学习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和过程与结果。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过程变化分析的作用

过程变化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它也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过程变化分析的重要性

1.在描述题中过程的变化描述是在考题中占有一定比例的。

2.过程分析的同时会发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不同时段事物特征不同,那么就会产生对比问题。对比问题产生的问题其实就是过程变化的结果。所以,过程分析有利于事物特征的对比分析。

3.过程的变化可能会向有利方面发展,也有可能向不利方面发展。所以我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有清晰的思路。所以过程分析有利于事物发展的评价,过程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它也是高中生所面对的难点,学生对于静止的、平面的、单向的图形或事物往往不易理解,但是在高中的地理知识体系中和教学过程中过程分析就是动态的、外向的,所以学生难以掌握,但是它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二)过程变化分析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的体现

第一章中: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中的内在原因:(1)适宜的温变。(2)适宜人类呼吸的大气。(3)液态水。其中,有适宜人类呼吸的大气这一点就有过程变化的思想在其中,地球早期的大气(以二氧化碳和甲烷为主)是不适合人类呼吸的,是长期在生物等作用下逐渐演变成适合人类呼吸的大气(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这样我们对问题理解方面就更加深刻和透彻了。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对现有大气的成分进行讲解和分析了。第二章中: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个内容充分体现了事物过程分析的重要性,在过程分析中就容易理解一些知识、概念和作用。比如,大气的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的反射、散射等,大气对长波辐射及短波辐射的不同影响,如果没有过程分析,学生只是简单的记忆,而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义。热力环流的过程分析是理解相关概念必不可少的,在过程分析中既解释了原因,又能阐述热力环流怎样导致高空与地面气温,气压变化的,对于描述气温、气压的变化特点和比较两地气温气压大小问题都有帮助。大气环流的过程分析要注意热力原因和动力原因,在过程分析中对于气压带,风带是如何形成的帮助很大,对于名称(高、低气压带)风向的记忆也很重要。同时,对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形成和产生什么样的气候特征至关重要。水圈知识体系中,水循环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对于水循环的环节及产生的影响及意义都有帮助。洋流知识看似记忆内容,其实用过程分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对洋流性质的判断,洋流的方向判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都很有帮助。如,受风带影响形成风海流,在东西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遇到陆地发生偏转,形成南北方向的洋流。当遇到另一个风带时,又会在风带影响下偏转形成东西运动的洋流,接着再遇到陆地,再次发生偏转,从而形成大洋环流。整个运动过程清晰,便于记忆和理解,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同时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图中,也体现了过程分析的重要性,对岩石是如何形成,岩石的特征,以及内力、外力的分析都有所促进。地形地貌形成的过程问题在高中阶段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不仅是判断地貌类型,同时更加强调了地貌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6篇

关键词:地理概念;本质;有效策略

一、教学反思,多么痛的领悟

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我对于高中地理概念的态度是从不重视,甚至还有一丝不屑。我认为那就是记记背背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体现不出教师的水平,更不能检验学生的能力,在高考中更不可能去考查学生。所以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我对于高中地理概念的处理策略就是让学生自己看看,课本上画画线,最多让学生填填空。长期下来也没出过什么“乱子”,于是乎,我心里还有点得意,觉得自己对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处理比较到位。这种肤浅的认识被两节名师的高三复习课打醒了,那是在高考前一个半月左右的样子,我们有幸去听了杭州两位名师的高三复习课。按照我的想法,这样的名校,这样的名师,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肯定在讲解题方法或应试技巧吧。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他们居然都在梳理高中地理概念!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好的学生,每年的重点本科率至少在95%以上,为什么这时候不利用习题训练提能力,教师反而花大力气去复习地理概念?一个也就算了,两位名校的名师同时都在这么做。课后我和两位名师进行了交流,终于若有所悟。这两节高三名师的公开课我收获的是经验,而2011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的1~2题带给我的是惨痛教训: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表1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诲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这是一道组合题,第一题如果错误,会影响第二题的作答。考试考完,学生感觉良好,答案一出,先是怀疑答案错误,后来经证实答案没问题后,骂声一片。后来听说这道题目正确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连一线的地理教师也大加口诛笔伐。学生的情绪我可以理解,一线的地理教师为什么也有那么大的负面情绪和反应呢?当然这道题正确率如此之低,是不是过偏,值得商榷。后来我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这组高考题打中了教师的痛处:为了应试,我们在复习备考中采用了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复习城市化水平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成绩,常会给学生这样的结论:经济水平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学生正是在老师教的这种结论的指导下去解第1题的,因为经济水平由高到低是英国、日本、沙特、泰国,所以第1题选D,第2题选B。但这是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吗?如果去除功利化的结论,回到本质的地理概念上,运用地理原理去分析这组问题,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事实上日本逆城市化比较严重,再加上政府鼓励农业发展等原因,城市化水平只有66%,而沙特盛产石油,再加上气候干旱,不宜大规模发展农业,所以8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第1题答案选C,第2题答案也就不难选择了,为D。那一年的高考,我校的文科重点本科上线仅3人,为近年来的历史新低。我想,地理应该负上部分责任,我作为高三地理备课组长应该反思高三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概念的教学。

二、痛定思痛,重新审视地理概念

1.高中地理概念及其特征

要了解高中地理概念的含义,首先要了解地理概念的“概念”。关于地理概念的定义界定,不同学者所下定义各有不同,陈澄在《地理表象、概念、原理及其层级关系》一文中指出:地理概念是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褚亚平在《中学地理教学法》中提出:地理概念就是在意识中能够反映地理事物、现象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虽然专家学者对地理概念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得出地理概念具有三层含义:(l(1)地理概念是概念中的子概念,属于人脑的反映。(2)地理概念涉及的范围包括地理事物、现象及其演变过程。(3)地理概念在人脑意识中的反映是本质属性,不同于地理表象,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地理概念是将一类地理事物共同特征用更加细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形成的本质属性。例如,地球上的湖泊,有内流湖、有外流湖、有淡水湖、有咸水湖等。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湖泊的本质特征与属性: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宽阔、水量交换相对缓慢的水体。那么,高中地理概念就是指在高中学习阶段内能够反映地理事物、现象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它具备以下特征:

①抽象性。高中地理概念就是指在高中学习阶段内能够反映地理事物、现象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所以它有很强的抽象性。主要体现在一些地理现象概念的空间想象,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例如,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章中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大量的宇宙天文概念,这也属于高中地理概念,这部分地理概念的理解相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将这些抽象概念具体化,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②系统性。每个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概念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梳理概念之间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概念之间的区别,不仅了解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地理概念系统。例如黄赤交角这一概念,不仅要知道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更要借助图形理解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以及五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地球公转的概念系统。

2.高中地理概念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高中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规律的关键

许多高中地理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地理思维活动,都要以正确的高中地理概念作为基础。高中地理知识的推演、地理原理的建立都离不开高中地理概念。形成正确的高中地理概念,是学习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中心环节。另外,学习高中地理概念时培养的各种初步能力,可迁移至地理课其他知识类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地理概念学习的能力过程,是培养未来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起点。

(2)地理概念是运用地理学科语言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基础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是地理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高考的四大“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用简洁、科学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这些都必须以正确的地理概念为基础。例如,向斜构造为何地形倒置,在地貌上形成山岭,科学的表述是“向斜槽部因受到了挤压,岩性坚硬,不容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学生的表述有:“向斜部分,由于位置较低,高处的物质被带到低处,不断堆积,从而形成山岭。”这段回答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用生活语言代替地理学科语言,如“高处的物质被带到低处”;二是表达不科学。其中还有以下不妥或错误之处:“向斜部分”范围太广,不准确,应为“向斜槽部”;向斜成山并不是周围的物质在此堆积而形成的,而是向斜槽部受到的侵蚀比较弱,而周边的物质受到的侵蚀比较快而造成的,其实质是差异侵蚀。由此可见,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必须建立在准确掌握地理概念、地理术语的基础之上。

(3)高中地理概念教学可促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由于高中地理概念具有抽象性、系统性的特征,所以高中地理概念的学习是一项艰苦复杂、受意识支配的脑力活动。意志坚强的学生会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意志薄弱的学生常缺乏信心,半途而废。如果学生有了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情感,就能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视学习为内部的需要,把解决问题作为一种享受。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可以通过概念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的良好品格。例如,在讲授“方位”概念时,可以介绍我国古代地理学家为发明指南针所作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3.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学目标

由于高中地理概念具有上述特征,并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学绝不是让学生去背背那么简单。那么,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呢?我认真钻研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从中有了一些感悟。新课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角度进行构建,三者有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所以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目标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地理概念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基础。它要求学生经过准确的理解掌握、深化巩固、迁移运用、反馈改进概念等过程,最终实现地理概念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这一课程目标。(2)高中地理概念过程与方法的养成是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深化。地理概念过程与方法可以归结为地理概念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即地理概念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3)高中地理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深化。高中地理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有利于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教育审美化的实现。

三、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有了上述的教学反思之后,我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去摸索一些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学习高中地理概念的过程离不开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绝不是简单、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基于上述理论,我认为高中地理概念教学就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1)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由表及里的过程;(2)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概念之间的比较――认识本质的过程;(3)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地理概念解决具体问题――深入理解的过程。接下来,我结合自己摸索的一些教学案例去谈谈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1.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由表及里的过程

高中地理概念,按照其属性可以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是指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指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我们要能依据概念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策略。

(1)具体概念――概念获得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获得法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假设、证明,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地理概念的方法。以“自然资源”的概念教学为例,教学设计如下:

步骤1:教师提供材料。

石油、汽油、野菜、煤炭、金矿、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棉花、雷电。

步骤2: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有生命的;能卖钱的;能提高人类的福利;物质和能量。

步骤3:学生针对自己的假设判断上述材料中是否属于自然资源,教师在此基础上给出正确的判断。

石油――是、汽油――否、野菜――是、煤炭――是、金矿――是、石灰岩――是、花岗岩――是、大理岩――是、棉花――否、雷电――否。

步骤4: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判断,修改自己的假设,并说明理由。

有生命的(删除);能产生经济价值(口语变为地理术语);能提高人类的福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补充);物质和能量。

步骤5:教师对学生的修改做出反馈,引导学生确认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归纳出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福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抽象概念――图示法

抽象概念比具体概念复杂难懂,通过图示法向学生提供概念的名称和定义,更为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的属性,并通过提炼地理概念的关键属性,从而解读得出地理概念的特征,从而归纳出地理概念。例如,对于低压槽这一概念的教学,教师先给出定义“低压槽,是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随后在图1中,找到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即图中的槽线),然后做出切线(黑色虚线),提炼出低压槽的关键属性,即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处的气压低于两侧的就叫低压槽。进一步挖掘:低压槽的西侧为偏北风带来的冷气团,东侧为偏南风带来的暖气团,冷暖气团在低压槽相遇,之后一起继续逆时针(北半球)向中心辐合,所以冷气团势力强于暖气团,图中低压槽处形成冷锋。还可以分析冷锋对当地天气的影响。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高压脊、山谷、山脊等涉及等值线弯曲的问题。简单、直接,即可避免概念的死记硬背,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用一种方法解决同一类问题。

(3)建构概念网络

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学不仅是单个概念的教学,更是组织结构的教学,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建构起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概念网络,而概念地图是建构概念网络的重要途径。概念地图是利用直观的图式来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知识结构的合理化。例如,以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为例,这一章的地理概念众多,相互之间的关系复杂,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混乱。我采取了建构概念网络的方法:步骤1:给出如图2的主要概念,让学生在这些概念之间画线或箭头,以表示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拿到之后一头雾水,好一点的学生能连几条线就不错了。步骤2:鉴于学生难以完成步骤1的任务,我引导学生去抓这一章的核心概念,简化如图3。步骤3:根据步骤2,再去找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如图4的概念网络:

2.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概念之间的比较――认识本质的过程

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由表及里的过程,而且要让学生能学会分析概念。在分析概念时,学会比较概念尤为重要,这是认识概念本质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索极昼区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高度的关系时,我就引导学生画了图5来落实地理概念并比较相关概念:

图中O为地心,AOB为赤道,EF、DH、CJ为三组太阳平行光线,EF的延长线经过地心O,为太阳直射光线,F为太阳直射光线和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FOB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复习地理纬度的概念),设为α;由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可知:DFBK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CA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00;CD纬线上出现了极昼现象,∠AOC=∠DOB且为该地的纬度,设为X;分别过C和D点做出其地平面(圆的切线)CI、DG,∠GDH为CD纬线上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图中复习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设为H,∠ICJ为子夜太阳高度,设为h。

∠FOB=α,∠AOC=X

∠FOK=α+X

COCI(地平面的定义)

∠JCO=90 o+h

太阳光线EF∥CJ

∠JCO=∠FOK (同位角相等)

90o+h=α+X ①

又H=90o-(X-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②

联合①②解方程组,不难得出结论H+h=2α。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充分理解并在图中落实了以下地理概念:直射光线、纬度、(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地平面,同时比较了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子夜太阳高度三组地理概念。更为重要的是,结论浅显易懂,推理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地理概念解决具体问题――深入理解的过程

概念的形成和比较只是个过程,并不是地理概念学习的终点。学生对地理概念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进行实际运用,即运用地理概念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只有在实际情景中对地理概念进行运用和反思,学生才能深刻领悟地理概念的本质,并将其构建为自己的认知体系。作为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去除一些功利化、复杂化的结论,引导学生抓住地理概念的本质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在以往有关坡度的教学中就归纳了很多结论:(1)同幅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2)不同幅,若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则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这样的结论看似为学生着想,面面俱到,实际上就是种功利化的教学思想,结论越多,学生越容易乱,越容易去死记硬背。所以我用坡度的概念对结论进行了瘦身:坡度=相对高度/实际水平距离,这一概念完全可以推导出上述结论,简洁明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迁移解决上述两个结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图6中各点为相对于同一基点的实测高程,单位为米,其中M为该区域的最高点。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坡地中,坡地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可能发育成小溪的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分析:两题都是考查地理概念的运用。第1题,如果用我以前归纳的判断坡度的结论根本无从下手,只要抓住坡度的定义就简单了:图上①②③④四处的图上距离一样,又在同一幅图中,比例尺相同,故四处的实际水平距离一样,很明显,四处的相对高度顺序为①>②>④>③,而坡度=相对高度/实际水平距离,故坡度的顺序为①>②>④>③。第2题,小溪(河流)发源于山谷,抓住山谷这一概念的本质:两侧海拔高,中间海拔低。从图中获取信息:ACE三点距M点的距离一样,C点两侧的AE海拔高于C点,同理BF两点的海拔高于D点,故①两侧的海拔较高,中间较低,所以①处为山谷,可能有小溪发育。同理可以判断出②③也为山谷,④处为山脊,故图中可能发育成小溪的有3处。

当然,上述地理概念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不能割裂开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尽可能从地理概念出发,以地理概念为核心和主线,去除功利化的思想,返璞归真,回到原点,还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本质。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以地理概念为主线设计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程序流畅,能提升课堂的实效性。例如,我在设计《湖泊》这个课题时,抓住了湖泊概念中的“洼地”和“积水”两个关键词,以其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

(1)展示有代表性的湖泊,学生据图归纳湖泊的概念: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

(2)洼地是如何形成的?引出地质作用和湖泊的分类:构造胡、火山湖、冰成湖、堰塞湖、泻湖、牛轭湖。

(3)积水从何而来?到哪儿去了?从而分析湖泊水的收支状况,并以青海湖和鄱阳湖为例比较内流湖和外流湖的不同点。

(4)用材料从湖泊水量和水质两方面分别去归纳湖泊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5)河流的进出除带有盐类物质外还带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哪儿来?如果它们的量异常偏多就会产生什么问题?

(6)湖泊环境问题探究:外流湖和内流湖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内流湖盐度越来越大的原因?外流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的原因?

(7)分析方法总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要忽视地理概念,以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原点,不断发散学生的地理思维,从而加深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去除教学功利化,教学简单一点,效率高一点,师生更加快乐点!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表象、概念、原理及其层级关系[J].地理教育,2006(9):45-46.

第7篇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第8篇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本节由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组成。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前后承接,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本节教学要求2课时完成,本课时完成前两部分内容。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标准”中以“运用图表”作为大气受热过程的突破方式,突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对于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本节课图文结合,通过“大气的受热过程”图了解大气的增温过程,用“大气的保温作用”图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通过展示“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图,认识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的能量转换过程,归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图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标准”中虽未明确提出“热力环流”,但它却是本章的关键部分,起承上启下作用,是学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和解释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基本原理,因此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教学中要充分开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能用该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flas模拟实验操作,感知热力环流现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结合教师自制教具,培养探究问题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认识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科学探索的态度和精神;通过对热力环流形成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探索科学原理、分析地理问题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分析

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大气受热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压面的变化规律。

方法:flas演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自制教具演示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拔罐器、教师自制教具。

第9篇

关键词: 箭头 高中地理 教学应用

高中地理必修1作为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与能量循环),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因此,本模块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面对如此多且复杂的地理教学问题,需要在短短半年的时间教授学生,这需要教学者有处理教材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有意识改变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常规教学之余,总结教学规律,经过不断摸索和课堂实践,发现“箭头”在必修一中的任何章节的地位都非常突出,特别在版图版画中表现明显。另一方面发现,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经常无法渗透地理原理、规律和过程,若能教授学生高效的解题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则不失是一种手段。总之,笔者认为学生若能把握“箭头”的导向,则有助于学生快速吸收和消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箭头”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初中地理中我们其实已经接触过指向标地图,“箭头”永远代表北。同时,我们在常规利用“箭头”表示风向,箭尾表示风的来源。但到了高中自然地理学习,赋予“箭头”更多的意义,以下笔者通过一些例子,谈谈“箭头”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1“箭头”可表方向

例1:判读经纬度

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例2: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处理方式:将“箭头”放置0°经线处,“箭头”永远代表东,“箭尾”永远代表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例1的观点进行解题。

1.2“箭头”可表方位

例1:日界线

背景:教材规定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180°经线以东(西经部分)为昨天,180°经线以西(东经部分)为今天。

处理方式:将地球自转方向放置0时日界线处,“箭头”部分为今天,“箭尾”部分为昨天(东边的时间比较早,这个“早”是早过去的意思)

例2:冷锋和暖锋

背景:教材中判断冷、暖锋,可利用“箭头”是否回旋、锋的符号或者锋面与地平面的倾斜角度等判断,这个不是易错点。学生经常无法判断冷、暖锋的雨区位置。

处理方式:先绘出或判断冷、暖锋,然后将“箭头”放置锋线下面,“箭头”的方向表示冷暖气团移动的方向,最后再根据“箭头”表示锋前,“箭尾”表示“锋后”。由此得出冷锋的雨区在锋后,暖锋的雨区在锋前。

1.3“箭头”可根据现实生活中惯特征判断

例1:锋面气旋冷暖峰的判定

背景: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左手右手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

处理方式:以“北半球气旋”为例,因为气旋为低压系统,为上升气流,同时该气旋为北半球。我们拿出右手,大拇指朝上(代表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上升),再根据四指的方向(代表水平的气流方向:逆时针),可判断出北半球气旋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最后可引申到锋面气旋的学习,将“箭头”画在低压槽,根据冷暖气团移动方向(箭头代表其移动方向),判断冷暖峰。

例2:假设这是一片海域

先布置学生在作业本写出0、8数字,让学生多写几次,然后由教师描述,即可关注到世界洋流的大致流向。

或前一章节,学生已记住东北信风带,根据东北信风的风向,画出北半球的北赤道暖流,然后“箭头”跟“箭尾”,依次画,即可得出洋流运动的一般规律。由此,每遇到洋流的选择题,即画出洋流运动的一般模式图,根据海陆位置、洋流的流向判断寒、暖流,从而完成解题。

1.4“箭头”代表某符号

例1:在气压带和风带中

背景:高低压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

处理方式:将全球风带大致描绘成一个“<”。先将“<”分为六部分,分别被0°、30°S/N、60°S/N五条纬线分割,然后记住0°―30°N位东北风,最后“箭头”对“箭尾”,“箭尾”对“箭头”即可,自北往南分别极地东风带(东北风)、盛行西风带(西南风)、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西北风)、极地东风带(东南风)。

例2:东亚、东亚季风中

处理方式:先画出一个稍被拉直“Z”字母,将其分为三部分,其次画一条0°(即赤道),分别为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不作掌握)三块区域。

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即“箭头”一致向南;

7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即“箭头”一致向北。

最后,可以分别读出东亚、南亚在1、7月的风向,即季风。红色部分的“粗箭头”越过赤道形成下一风向表示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引起的,其他的风向表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

1.5“箭头”可表示具体地理要素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例:先判断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其次与岩浆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侵入性、喷出型),最后再根据题意,判断哪个是沉积岩,哪个是变质岩。

“箭头”指向岩浆,即重融再生;

“箭头”指向岩浆岩,即冷却凝固;

“箭头”指向沉积岩,即沉积岩;

“箭头”指向变质岩,即变质岩。

例2:五大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箭头”在自然地理技巧应用不仅局限在上述例子中,它一致贯穿在整个自然地理的学习中,如还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热力环流、等温线与洋流性质及流向关系等应用。

2.“箭头”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大多数未接触高中地理的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除了背还是背,最后的结果是地理成绩一直不理想。其实,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掌握地理学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简单而有趣。传统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非常多,课外很多材料也替我们总结,大体有如下几点:

①地图学地理法

②字头记忆法:即从同类地理知识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短语,简化知识,增强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③谐音记忆法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④归类记忆法

⑤比较法

⑥形象记忆法等

地理学习方法非常丰富,学生如果学习所有地理技巧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笔者将高中自然地理整个内容围绕“箭头”展开,明显难度系数降低,学生学轻松,老师教得轻松。笔者通过以下两个案例,利用比较的方法证明“箭头”在地理实际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优势。

2.1以《季风》为例

常规处理这部分内容,笔者根据日常的听课或课外材料发现,大多数老师主要通过列表比较法学习东亚和南亚季风(如下图所示)。从总体上看,这列表分为11行5纵,内容非常丰富,也比较完整。但笔者认为,这内容很多地方显得拖沓,而且记忆难度大,很多学生到了高三还无法正确说出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甚至成因,更不要说形成的过程。笔者在处理这节课时,会先列出该表,然后要求学生记住,学生随之而来就是一个“呼”声,最后笔者将这内容进行升华,画出拉长状“Z”形,并标上“箭头”,点名让学生读图说出方向,告知学生地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总结发现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1)1;(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画出季风一般模式图――“Z”形,读出风向。

2.2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节课记忆内容较多,单单记住那么多的世界洋流对学生来讲已经是一件苦差事,更不要说总结其中的规律。学习这节课需要弄懂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区分寒、暖流洋流?

如何区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洋流?

(2)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是寒流还是暖流?

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是寒流还是暖流?

(3)洋流的分布规律,即(三圈一季)

三圈: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信风、西风

北半球中,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西风和极地东风

南纬40°附近形成西风漂流――南半球西风

一季:北印度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如果学生能参照之前8/0的洋流模式,标注洋流的流向和大陆轮廓,就可发现水平“箭头”基本为风海流,垂直“箭头”基本为补偿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即暖流,由高位流向低纬即暖流,风海流只有一支西风漂流是寒流;最后根据各个海区“箭头”的依次顺序,即可判断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不要经常为顺、逆而烦恼,甚至与其他知识点混淆。

例如:读某区域洋流图,回答10~11题。

1.该大洋环流所处的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2.图中甲、乙、丙、丁四洋流中,受到西风带持续影响的洋流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A 2.B

画出洋流运动一般模式图,对照即可得出结论,而不是背概念或规律。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即可发现“箭头”在自然地理学习中,通过该技巧,一方面可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虽然可能有些投机取消,另一方面可让学生轻松解题,而不需要通过记概念或者再次在考场推导出来,浪费时间。由此,“箭头”相较其他地理技巧的特点及优势有以下几点:

1.“箭头”示意图绘图简单;

2.“箭头”记忆简单,图文结合,易学易掌握;

3.“箭头”具有直观性,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或变化趋势;

4.“箭头”可表示地理事物间的运动方向;

5.“箭头”和“箭尾”可表示特定的地理事物名称;

6.相对比其他地理学习的方法,“箭头”地理技巧应用内容相对较小,配合教材学习,更容易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