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

时间:2023-09-13 17:13:02

导语:在工程机械标准体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

第1篇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工程机械专业;机械制图;CAD;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29-03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内容

中高职专业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基础。对接产业发展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以专业群为平台,着力增强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

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立足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层次递进规律。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经验技能”,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策略技能”,高职是建立在中职基础之上、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

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课程内容衔接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其相应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以及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纵横拓展课程内容[1],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课程内容衔接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主体。课程内容衔接要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合理划分结构和层次,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向学生提供宽泛的面向专业群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迁移能力。

二、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

广东省从2010年启动中高职衔接发展的试点项目,重点采用“3+2直通车”的中职与高职校际合作模式,即三年中职和两年高职进行衔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程机械专业,有着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专业积淀深厚。目前,与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交通工程机械维修专业展开中高职衔接合作试点。经过企业调研,明确了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工程机械日常维修工和常见工程机械操作工;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公路机械化施工员、工程机械维修工、工程机械维修质检员和工程机械机务主管等,确定了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技能与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内容模块,构建体现工程机械专业特点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见图1。建设中高职衔接的网络平台,联合开发一些专业网络课程,高职对这些课程给出专业的核心技能要求,在中职第二年就可以开始学习。这样既让中职生学到了真正的技能,又保障了高职的生源质量。

课程标准是教学顺序和教学实施路线的核心。图1中的“主要衔接课程”是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关键,这些课程标准的制定关系到能否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专业基础课中,将中职的《机械识图》与《AutoCAD》整合为一门课程,与高职的《机械制图及CAD》衔接;中职的《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整合为一门课程,与高职的《电子技术》衔接;中职的《机械基础》与高职的《机械基础技术应用》衔接。专业课中,将中职的《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分别与高职的《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检修》《工程机械底盘诊断与修复》《工程机械发动机诊断与修复》衔接。

以《机械制图及CAD》课程为例,其内容分为“中职部分”和“高职部分”。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程机械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识读和绘制图样的任务为线索,包括查阅相关国标、识读机械图样、手工及用CAD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用CAD软件三维建模等任务,让学生通过识读、绘图等活动,构建空间投影概念,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按照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重点突出识读、手工绘图、CAD软件的二维绘图能力的培养;高职重点突出CAD软件绘制复杂零件图、装配图、三维建模能力的培养,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密切结合专业能力要求,采取一体化教学与现场教学交替的形式。积极开发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媒体与学习机会,教学效果评价的重点是识读、绘制图样。

三、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衔接

一个有效的课程目标能够说明:学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学生要想达到要求必须做什么,怎么知道何时学生行为已经达到了要求。中高职课程目标在设计和描述时应特别注意连续性、顺序性。例如,中高职衔接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中,中职部分的课程目标是: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投影原理,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熟悉图样的表示方法、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熟练地识读零件图;能够熟练地手工绘图;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熟练地用计算机绘制二维零件图和组装装配图。高职部分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熟悉制图方面的国家标准,会查阅相关国标资料;提高读图能力、绘图能力;能徒手绘图;正确、熟练地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二维绘图、三维建模和装配。

(二)课程内容衔接

主要对课程的性质、总课时、知识要点以及课程内容进行描述,具体要求见表1。

(三)职业能力衔接

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嵌入教学内容,使中高职学生能够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既不重复,又能够衔接得上。新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中,中职学生要达到广东省机械CAD中级绘图员的要求,高职学生要达到广东省机械CAD高级绘图员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衔接[2]

《机械制图及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多次读图、绘图的练习和上机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因此,课程标准中规定实践教学时间占50%,其余50%的理论教学在一体化教室进行。

由于中职生还没有系统建立三投影体系的概念,新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的中职部分,将内容分为识读、绘制图样和CAD软件基本使用技巧两个部分,先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手工绘图,再学习CAD软件绘图。由于高职学生对制图基本知识、手工绘图和软件绘图均有一定基础,课程的高职部分便不再将制图知识与软件分开讲授,而是结合软件来完成制图各知识点的学习,安排由易到难的具体任务,以便将两者有机地糅合。

(五)教学评价建议

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见表2。

参考文献:

[1]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52.

[2]冯波.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定损与评估专业课程标准开发[J].职业时空,2012(10):31-32.

Design of Course Standard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Linking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EN Ling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Traff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China)

第2篇

关键词:协同设计;工程机械设计;应用

1我国工程机械设计的现状

传统的工程机械设计,对经验总结十分重视,在设计中应用经验公式、数学图表、理论等方法。我国工程机械发展时间较晚,与国外相比差异还很大,其以设计引进技术等为依据进行前期发展,设计人员主要负责改进工艺编排以及转化图纸等,没有做到深入的分析整机的深层设计机理。相较于国外,我国工程设计人员没有多元化的专业知识,并且其产品原理和设计思想等都在模仿国外。工程机械这一行业的特点,使得其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因此在缺乏改进和创新的前提下,是无法对工程机械制造业进行振兴的,要想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技术、知识进行创新。目前已经有许多工程机械企业开始行动,对更加先进的设计模式进行寻找。在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设计中应用了很多先进的建模方法、设计方式以及设计思想,进而逐渐将工程的协同设计实现。在部分企业中已经开始应用CSCW、CIMS系统等信息化工程。设计师开始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应用。在不断的发展中,目前设计师们通常都用SolidWorks、AutoCAD等三维设计等建模工具。三维设计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产品设计,预先演示产品最终的动作以及形态,进而对产品的产出风险进行大幅度降低。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计算机辅助以及建模软件对软件接口进行分析,进而对试验费用和产品研发费用进行有效的降低,对开发周期进行缩短,缩短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

2工程机械设计的CSCD体系

2.1工程机械CSCD体系结构的核心

在过去企业内部为开发工程机械产品的主力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大型企业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也要求合作商以及供应商加入其中,将一致的产品信息进行及时获取,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应用,从而将实时的协同开发展开。其中包括设计思想的交流、远程评审的实现、运动仿真的模拟、检查干涉、模型装配以及产品零件的查阅等。在工程机械设计中对CSCD系统进行应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可靠安全的异地通讯,能够将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在不同的工作平台实现,进而将实时协同实现。第二,不同CAE软件下的仿真分析以及不同CAD软件的虚拟装配和数字化建模。从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设计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主流的方式就是结合式的设计方式。第三,将核心设置为知识管理,对分析案例、修改设计的过程以及重视知识的应用进行强调,进而将专家数据库形成,能够对反复发生同样的修改错误进行预防。第四,将核心认定为过程管理,对人机交互无缝接口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交互进行强调。第五,协同设计可视化。现阶段能够将可视浏览实现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浏览是建立在轻量化数据格式上,其在下载数据文件的时候不会保存到本地,而是直接转化存在于服务器中的数据文件,从而使得浏览的格式变为轻量化格式,从而对浏览的速度以及安全性进行提升,其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

2.2工程机械CSCD中CAD环境中的实时协同

CSCD系统在工程机械设计中,对CAD环境下的实时协同进行支持为其应用价值最高的协同设计方式。目前现代设计人员已经将三维建模软件作为主要的应用工具。但通常情况下CAD平台无法将同步更新和传递消息等设计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出来,在不同的CAD环境中不同设计者无法将真正的同步实现,必须在库中保存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够将其重新打开,随后才能够将更新实现,但是难以改变设计更改滞后的情况。在滞后的时期,会使得一些不曾想到的结果出现,无法预料到变更设计造成的影响。将产品设计在CSCD中进行,更改的信息在CAD环境的实时协同中能够进行及时获取,对设计来说这些信息的十分重要,其能够对整体设计由于滞后而失败的情况进行避免。如果对CSCD中CAD环境下的实施协同设计进行应用,在机架设计上零件工程师进行变更,装配工程师就能够对其反馈进行及时的获取,进而调整装配,防止有错误出现在之后的设计中。将实时协同在CSCD系统的CAD环境中实现,其主要是对协同感知技术进行应用,进而使得设计者对不同工作平台无缝接口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图形空间的集成进行共享。在交流数据模型传输的时候,由于三维CAD设计具有非常复杂的数据,并且由于其受到网络带宽以及网络硬件的局限,应该对网络数据流量进行减少,进而将协同实时在设计中进行。在工程机械朝着智能化和系列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大型机和小型机也在分别朝着大功率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工程机械中,目前已经在其中应用了高速无线电通信、GPS微波定位以及机载计算等信息技术,成熟机型的设计在不断创新,结构也在不断改进。实时协同设计在CAD的环境中,能够将设计者关于零件结构的意见实现实时交流,进而对最优设计进行获取,从而对整机的性能和外形两个方面的结合进行满足。

3结语

本文就协同设计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我国工程机械设计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随后对工程机械设计的CSCD体系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工程机械CSCD中CAD环境中的实时协同。协同设计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使得工程机械设计具有更高的设计质量和效率,从而对工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聂勇军,廖启征.多学科优化设计在工程机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展望[J].起重运输机械,2011,08:8-11.

[2]詹学文,方立霞,郭自文,王林,孙辉.NX系统工程和协同设计在输送机改向滚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煤矿机械,2013,03:10-12.

[3]金雨,薛涛,冯林,张旭鹏.三维协同设计在荒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10:20-22.

[4]刘满军.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在油田地面安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5:141.

第3篇

工程机械配件有自身独特的特性。合理地使用机械配件,有利于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程机械配件的主要特点有:

(1)需求的随机性:工程机械配件的损坏的发生相对来说是随机的,因此对它的需求也是随机发生的。

(2)种类的多样性:工程机械设备一般都是大型设备。这些大型设备装配技术要求较高,如果装配不合要求,可能会酿成事故。因此,要求工程机械配件有高的品质。

(3)品质要求高。工程机械一般采用的是高新技术,工程机械上有很多配件的安装及使用有其特殊的装配要求,如果装配不当,可能引发事故。

2工程机械配件的分类

2.1按替代程度分类

(1)标准配件:例如:螺母、垫片、铆钉等都属于一般配件。这类配件使用数量大,较为普遍出现,要求的专业程度低,易于获得。

(2)一般配件:这是工程机械配件中最普遍的,要求的专业程度最低,获得最易。

(3)关键配件:关键配件需求量和重要性程度都很高,这类配件一般特殊型号的产品专用,不适合通用。处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工程机械配件制造商会对关键配件进行特别的改造设计,以防止仿制件的出现。具有独立性和唯一性。

2.2按使用年限分类

(1)耐损件:这类配件的使用年限通常较长,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度较小。出现单个零配件的损坏的情况较少。很难对需求量进行预测。厂家一般都是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来预测。

(2)消耗件:这类配件的使用年限通常较短,随着设备的使用逐渐磨损消耗,有基本固定的使用年限,但这类服务配件所占比例较小,一般情况下,只占10%左右。如:轮胎、过滤器、密封垫片、刹车片等。

2.3按需求程度分类

(1)高需求配件:高需求配件的需求度高,库存流动速度较快。一般来说,大部分消耗件都是快速流动的配件。

(2)低需求配件:低需求配件需求量往往较少,有的甚至在几年内都没有需求。一般来说,大部分耐损件都是慢速流动的配件。

3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3.1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工程机械配件的采购是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需求方充分掌握供货方的情况,如果供货单位出现生产或计划变动,需求方可以通过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计划进行适当的变更,便于配件企业和供货单位保持信息通畅。同时,利用工程机械配件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求方可以准确了解现有以及需求的配件量,以制订有效、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

3.2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仓储是工程机械配件物流的重心之一。通过对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对库存工程配件的数量等信息进行精准的掌握,为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便于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作出正确决策。刚采购的工程机械配件也可以通过工程机械配件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进行数量、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的记录、把握,有利于企业工程机械配件进行高效管理。

3.3工程机械配件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在有工程机械的企业中,系统管理员需要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备份,还要通过各种职位变化、人员流动等对系统进行相关保密设置等,这些都需要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作支撑。运用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对基础数据实施维护,并能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对工程机械配件企业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起到重要作用。

4工程机械配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对于标准类配件

标准类配件标准程度的要求不高而需求程度比较大,需求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价格的高低,需求商在此类配件的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上,应积极与供货商交流,签订长期合同,建立一般性合作伙伴关系。谈成较为合适的价格,选择生产能力强且能给出较低价格的供应商。

4.2对于一般配件

一般配件通常来说需求量较低,使用年限一年左右,因此不宜与供货方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在T程配件的供应商管理中,应当寻找集成的供应商,以每年的需求量为依据进行招标招商,每年议定一次价格,在对供货商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售后服务水平。保证可以合理地进行换货或者退货服务。

4.3对于关键配件

关键配件需求量和重要性程度都很高,这类配件一般特殊型号的产品专用,不适合通用。在此类配件的供货商管理体系中要积极地寻找替代品。由于很难在和供应商的谈判取得优势地位,出、于经费考虑又不能大量采购,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寻找替代品以及可以供货的商家。

第4篇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工程机械制造;应用

传统意义上,工程机械就是指在市政、建筑等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的统称。一个国家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发展水平能够充分反映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内容非常广,包括市政道路建设、建筑建设、港口建设、石油开采、电力建设等。所以,在生产制造高度机械化的今天,提高机械制造水平与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1 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1.1 信息自动化

将传统信息传递升级到计算机信息管理层次,例如,将手绘设计图纸转变成数字化制图设计;将原来的产品报表统计输入数据库信息化系统中;对原有工艺进行改进,实现其工艺自动化。其中,数字化制图设计指的就是利用电脑图形设计软件对手绘设计图纸进行改动与绘制;数据库信息化系统主要就是对设计生产制造中相关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工艺自动化指的就是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设计和数据库的数据共享,优化生产工艺,确保工程机械制造的顺利完成。

1.2 原料输送自动化

将原来机械制造中需要的各种原料或者成品输送到现代自动化系统预设的位置上,实现原料输送的自动化,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物力、人力,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一个单机自动化输送系统主要包括一个自动输送设备与一套自动化控制组件。

1.3 生产自动化

在工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生产工序的自动、持续循环,并且还能自动装卸料。在机械制造生产中,运用自动化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代替所有人力劳动,或者大部分人力劳动,减少机械制造生产中的安全事故,保证工程机械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品质。

1.4 机械组装自动化

在机械设备组装中,大部分是人在辅助设备的帮助下完成的,这样不仅会降低组装效率,还会因为人的精力不足造成一些失误,甚至发生机械伤害事故。而加强机械组装自动化,可以按照设计技术要求,对机械进行组装,通过机械搬运、组装、调试、试验、验收等环节,形成自动化组装流水线,为机械组装提供可靠依据。目前,机械组装自动化逐渐取代了人工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确保产品质量达标,保证了人员安全。

1.5 检测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各种新型材料与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生产的产品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高端,在对产品进行检测的时候,只是凭借自身经验和肉眼根本无法达到检测目的,此时,通过自动化检测仪器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水平,使检测结果更加接近产品真实情况,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所以,将自动化检测仪器与技术引入到机械制造中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2 机电自动化发展趋势

2.1 智能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需求,使得制造技术不得不对产品进行终极加工制造,突破以往对产品的简单制造方式,需要在理解产品概念的基础上,对产品生产过程予以整合和集成,实现高效能功能体系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有机结合,促进机械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制造指的就是在机械制造中,加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各项技术的互相渗透,提高机械制造水平与质量。智能化技术主要就是借助智能机械技术构成人机配合一体化体系,在机械制造中实现判断推理、分析决策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在实际生产中,完全和人一样的智能是不现实,但是高性能、快速的微处理智能还是可以实现的。除此之外,智能化机电自动化技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为系统需要人工操作,在实际运用中,必须对智能化系统控制检测予以密切关注,在发生突发事故的时候,可以马上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2.2 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机电自动化技术衍生的产品种类非常多,研制与开发中标准化机械接口、电气接口等机电自动化技术产品单元很难实现,也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在这些标准单元中,可以加强新产品的研发,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保证功能的正常发挥,为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2.3 微型化

目前,机电自动化正在向着微型化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微电子机械系统主要就是向着微米、纳米级别发展,其特点为耗能少、体积小、运动灵活,在医疗事业、军事领域等众多领域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相关人士予以进一步研究。

2.4 绿色化

现代工业发展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越来越多,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提出了绿色产品概念,绿色逐渐成为了时代主题。在绿色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人类与环境的要求不断增加,对生态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在工程机械制造中,一定要秉持绿色产品概念,实现机电自动化设备的绿色化设计与生产,在不污染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废弃料的回收利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机械制造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同时,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领域中应用的高科技机械产品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械制造水平,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建设与发展,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勇.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07).

[2]卜增虎.概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19).

第5篇

地域对国际化的影响。前些年,很多公司都把研发的中心搬到了中国,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中国较为充足的研发人才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对一个想要国际化的公司而言,如何布局走出去的路线是门学问。总体而言,全球布局时如何基于地域做出选择,取决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时机以及资源配置,并没有一条可以复制的路,也不建议企业照搬。

对有些公司来说,循着发展中国家市场到成熟市场的路径未必是最好的走法。比如华为,不同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球化路线,华为很早就突破欧洲市场,拓展品牌并建立起较好的品牌与口碑。

服务胜过价格。进入当地市场之后,如何打开局面同强势品牌竞争?显然,靠在新兴市场通常使用的“价格”杠杆,是无法获得竞争优势的。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通常价格很高,且对用户的安全影响也很大。与简单算单价相比,这类产品的客户通常算的是整体的经济账,看产品整个使用生命周期的成本。这种情况下,用户尤其看重服务能力是否够强,是不是有全球快速的服务网络。

这个行业的代表企业如卡特彼勒,制胜的关键,就是其强大的零部件物流体系。一旦产品出故障,它保证有快速的服务响应。所以,这个行业全球发展时过程中,最见效的办法是找到当地有很好服务体系的合作伙伴,与之合作或者收购它。比如当初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是基于有效整合IBM这一块原有的服务体系迅速发力。

收购兼并是个“技术活”。并购之难在整合,这已经有点老生常谈,但是中国企业在收购之后,市场运营和管理实践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有的企业在国内有十几年的市场经验,但不同区域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都不一样,在国内都无法实现管理流程、风险控制、财务制度等方面的统一和标准化,如此,又怎么做国际化统一?

企业走出去的通常做法中,有一条就是先做好内部流程标准化,形成完整的可复制的管理体系,然后再往外冲,无论是收购还是新建,只需要做一些本地化,其他都可以复制到全球其他地区。韩国企业比较多选择这个办法。另外两种办法,一是找到一些好公司做兼并收购,典型的案例就是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二是被比喻成“高速公路上换轮胎”的做法,即“边走边打造全球化管理能力”,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国内某知名电信设备制造商——在进入欧洲市场之前,该企业从技术导向变为市场导向,学习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设计和交付,核心能力是整合产品研发;此后,他们打造的是交付能力,即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整合;如今,该企业着力打造的是风险控制能力。

如今回首,原来一些产品线、事业部较多的国内企业向海外拓展,都在纷纷整合业务线,提出“one company”战略。这个整合过程,从企业全球化演进的阶段特点来看,尚处于五个阶段的第三阶段,即局部标准化的起步阶段(IBM把企业全球化演进度分成松散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局部标准化管理——全面标准化管理——全球整合企业五个阶段)。

第6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工程机械;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102-01

一、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上大体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配备上存在不合理现象;(2)为了工程进度,没能及时时保养,使设备带病工作;(3)工程机械没有合理利用,出现“大材小用”,“小材大用”;(4)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还是公路施工企业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施工特征和施工任务进行工程机械管理,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

二、工程机械管理受到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的制约

当前,公路施工企业大多采用承包责任制,并按照项目法施工,直接产生了“设备利用率低”、“拼设备”和“大材小用”等问题,给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影响了公路施工企业的效益,阻碍了公路施工企业的发展。但事实上,企业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是公路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将公路施工的项目组推向市场,成为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与竞争主体,使市场成为其战场的重要举措。这是一种充分调动施工单位尤其是项目组的积极性所采取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在克服“吃大锅饭”、“管得过死过严”等现象以及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它鼓励项目组以自己的利益和具体情况,配置和使用机械设备,是一种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护个人或集体利益的制度,是搞好工程机械管理的动力源。因此,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非出自企业承包责任制和项目法施工。

三、租赁是公路施工企业合理配置工程机械的有效途径

公路施工企业有别于一般施工企业,主要表现为:第一,各分公司之间分工细;第二,同一施工单位的工程任务多变;第三,施工依赖于工程机械,且施工机械的专用性强。这些特征决定了合理配置公路工程施工设备的难度大。

(1)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租赁公司机械设备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租赁公司通过市场调查进行宏观预测,自行购置先进设备;二是向施工企业购置多余设备;三是从施工企业租用闲置设备。各施工企业只需配备部分必要的、常用的机械,施工高峰期可向租赁公司租用,施工低谷时又可将闲置的设备或不适合工程要求的设备出租给租赁公司代租,从而基本避免了施工高峰期设备不足和低谷时的设备闲置现象,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2)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租赁公司所采取的租赁方法有两种: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其中融资性租赁是有分期付款销售商品性质的借贷活动。通常由租赁公司与承租单位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公司出资按照承租单位的要求购买机械设备,供承租单位使用,并按期收取租金。因此,各施工企业利用租赁公司实行的融资性租赁能有效解决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引进先进设备的问题。(3)有利于消除“拼设备”等不合理使用现象。租赁公司机械设备配备比较齐全,施工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租赁公司租用设备,无须再去“拼设备”,因经济约束,在设备使用上也不会“大材小用”。(4)有利于工程机械管理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相对集中于租赁公司,使机械管理人员和维修技术装备相应集中,管理专业化程度高,从而为管好、维修好、更新改造好这些机械设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由于大量机械的集中,相对来说,施工单位自用设备数量大大减少,规格品种相应单一,也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自有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5)有利于在职工中塑造一种建设性的工作伦理。公路施工企业向社会性租赁公司租用机械设备,职工为了节约租赁费用,会尽量减少机械租赁时间,这样能增强职工的时间观念,并有助于提高职工专业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四、完善公路工程机械的制度管理

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管理依赖于一个健全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公路施工企业以形成一种建设性的工作伦理为轴心,搞好工程机械管理中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建设,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和改革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1)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应保证各部门的职能没有重复和交叉的地方。其中,设备购置、使用、折旧、更新等业务都涉及几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业务,要在建立与健全管理机构的同时,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标准或规范,明确岗位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实施标准化工作和制度化工作。实施标准化工作,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能形成一种“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方式,有利于营造宽松、鼓励创新的氛围。实施制度化工作,可以维护正常的“游戏规则”,确保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工作环境。公路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中应广泛实施标准化工作,并且要求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的制度更完善、更稳定。(3)公路施工企业应改革现有的机械设备维修体制,切实推行“状态维修制度”。目前,我国部分公路施工企业还在沿用计划预防修理制,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盲目的维修制度,也是一种淡化责任、消磨斗志、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维修体制。公路施工企业应克服旧的管理体系的影响,提高人员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推行“状态维修”管理制度。

五、总结

第7篇

关键词 国培 高职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为提高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受学校派遣我有幸参加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8月20日―9月14日举办的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类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国内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灵活、组织严谨,内容丰富,从大的方向到具体实例,都既有深度和内涵又不乏广度,使人受益匪浅。

1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不可替代的形势及未来特色专业群的发展趋势

在这二十来天的培训中,多位高职领导专家对于高职教育理念及理论的相关研究介绍让笔者从思想上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改革目的,指引了发展方向。培训第一天,主要领导就对“高职教育怎样做到适应形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问题给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指导,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高职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若干方面阐述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大家在工作中所需要作出的努力。笔者对此感触颇多,学校、专业和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这片土壤,好比船院的发展规划,就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指导专业建设,以适应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振兴来确定总体改革导向,通过适应产业集群来建设学院特色专业群。作为一名普通的专业教师,以前总感觉这些问题不是我们所考虑的,也不需要了解,在听完介绍之后,现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校所做出的相关改革措施与政策,明白自己在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中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紧密跟随高职发展趋势,才能真心支持和关心学校发展。此次培训加深了教师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新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2提高制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的能力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 “高等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与设计”,其中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与制定过程。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要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及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新理念,例如,制定“工程机械运用维护专业人培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是关键,依据市场需求是高职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确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培养目标”,坚持内涵式发展原则,做到三个瞄准:瞄准社会需求,确定“工维“专业定位;瞄准人才类型,确定”工维“专业课程体系;瞄准行业标准,确定质量标准。在学校和工程机械行业企业之间通过调研搭上了一座桥梁,通过调研,学校从企业那里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迎合企业,迎合市场,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向,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以企业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实现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设计的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以工程机械基本运用、维护为主要专业方向,以工程机械维修为专业拓展方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

3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实训室建设经验

通过参观学校先进一体化教室、船舶辅机实训室,学习了部分船舶辅机的安装与调试,了解了柴油机一体化教学。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对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的改革,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有利于学生直观了解和掌握教师所授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条件建设是人培方案的实施保障,接合我校实际情况,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实验室、实训室按照“贴近实际、技术先进、开放共享、注重效益”的原则建设。根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需要,也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补充,与工程机械相关企业(生产、施工、销售、修理、租赁等)建立稳定、形式多样、功能明确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能手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指导。通过置身于企业工作环境,体验企业工作方式,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4到企业参观学习,进一步实地了解企业管理理念和产品的生产流程

通过参观了武汉TCL公司的生产厂房及车间,了解了企业管理理念,学习了TCL公司产品的生产流程。在武汉青山船厂听取了轮机专业设计专家的关于轮机工程在造船方面的设计知识,了解了一些新的规范,新的发展技术,也参观了青山船厂的船台、车间和大部分在造船舶。通过实践参观,我们对船舶制造、企业管理、专业前沿有了新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宜昌柴油机厂(403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参观了柴油机生产厂房及车间,听取了宜昌柴油机厂领导的讲座,讨论了柴油机的发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讨论及柴油机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理念等。

参加国培项目教师就培训期间所得、所思进行了交流,并结合本地、本学校办学的科学思路、成功经验就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通过本次培训,大家一致认为参加国培是非常必要的,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共同服务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事业。它对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加培训的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将学习到的高职教育先进理念、方法、经验运用到日常的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去,切实做到学以致用,为提升高职教育内涵,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熊仕涛.高等职业教育 ――若干问题的思考[Z].2012.

[2] 肖亚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与设计[Z].2012.

第8篇

【关键字】工程机械;燃油消耗;原因;节能控制策略

工程机械一般应用于大小型工程的建设,其种类繁多,使用广泛。然而因为当前工程机械的各方面技术仍不完善,故而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浪费或者消耗过大的现象。燃油消耗就是其中之一。

1 影响工程机械燃油消耗的原因

工程机械的燃油消耗过大,会增加工程成本,影响企业的效益。而影响工程机械燃油消耗的原因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工程机械本身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零部件的运行不正常,导致整体燃油消耗过大。第二个是工程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制度不完善,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燃油消耗过大。第三个是柴油机本身技术较低的问题。

1.1工程机械自身的系统不完善

工程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对零部件的精度和协调性要求极高。然而,当期中国的工程机械自身系统及其不完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耐久力都比较差,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偏离标准精度,直接影响了整部工程机械的运转。在这些零部件中,发动机和底盘的影响是最大的,发动机系统的不完善,增加了工程机械启动过程中的燃油量。而底盘的不完善,增加了工程机械传动时的能量,这两者都会使整个工程机械的能耗增大。

1.2工程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制度不完善

因为不完善的制度,所以操作者(驾驶员)在使用工程机械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超速驾驶、急速换挡等现象,而超速驾驶和急速换挡都需要强大的动力和能量作为支撑,就促使燃油极具燃烧,造成巨大能耗。同时,很多企业不注重对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也没有相关的定期检测维修制度。无节制地使用工程机械,不健全的保养维护制度,严重后果威胁着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使其老化的速度更快,耗油量更大。

1.3柴油机本身的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中国的工程机械普遍采用的是柴油机燃油技术,这种技术本身的科技含量低,经济成本高。在使用的过程中,还经常会出现燃油燃烧不充分,以及燃油泄漏等问题。燃烧不充分不利于燃油的循环使用,而泄漏直接导致燃油的浪费,这些问题是造成工程机械燃油消耗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可行的节能控制策略。

2 节能控制策略

根据工程机械油耗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对症下药,从三个方面来制定节能控制策略,一是改善工程机械自身的技术系统,二是完善工程机械的使用、维护制度,三是采用新技术新能源。

2.1改善工程机械自身的技术系统

2.1.1发动机技术改进

发动机是整个工程机械的动力系统,也是最需要燃油的部件。对发动机的改进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气门间隙的大小。柴油机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它的气门间隙可能会变化。当气门间隙较小时,会出现燃油燃烧不良的状况,降低了燃油使用的效率。而当气门间歇过大时,燃油不大可能充分燃烧,导致用油量增加,油耗上升。故而要调整好气门间隙,降低燃油消耗

(2)喷油泵和喷油器的工作压不均匀。喷油泵和喷油器的工作压过小时,会使缸内的柴油不能够充分燃烧,增加油量消耗。故而工作人员要对及时对喷油泵和喷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保证节能。

(3)气缸的压力问题。气缸的压力关系到发动机动力系统的运行,汽缸压力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燃油的燃烧,造成耗油量的增加。所以,发动机气缸的压力一般都会保持在标准气压。

(4)冷却水温度的高低。发动机的水温低于50摄氏度时,会导致耗油量增加。而高于90摄氏度时,会造成燃油燃烧不够充分。通常冷却水的温度应该保持在85-90摄氏度,才能够保证燃油消耗最低。

(5)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与否。通常燃烧1kg的柴油需要15kg的空气,在工程机械的运转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清理空气滤清器中的废气,就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在启动或作业过程中,需要的能量就会增加,直接造成燃油消耗,故而操作者要按照要求定时清洁空气滤清器。

2.1.2底盘技术改进

工程机械的底盘技术关系到工程机械的转动效率。底盘状况较差时,机械行使的阻力较大,转动效率就低,燃油消耗自然就高。反之,消耗就低,底盘技术需要改进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个方面:

(1)离合器打滑。通常情况下,只有完全放松机械的离合器踏板之后,机械才有可能正常起步。这样出现了机械加速时,柴油机的转速已经提高,然而车速却并不一定提高,导致燃油的消耗。

(2)变速器、驱动器、传动轴等出现故障,一般表现为异响或者发热。通常要及时更换这些部件,排除存在的故障,保证其正常运转。

(3)油效果差。在传动系统中,一些部件会因为缺少油或者油的质量较差等,造成传动系统运行效率较慢,导致燃油的过度消耗。故而要选用质量合格的油及时对机械进行。

(4)轮胎气压低。当轮胎式工程机械的气压低于标准气压时,会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而降低机械行使速度,增加油量消耗。所以要及时对轮胎进行充气,保证标准气压。

(5)转毂轴承的松紧不合理。转毂轴承过紧时,将是传动系统的阻力增加,使整个机械系统需要更大的动力来保证其运行;转毂轴承过松,降低了车轮的稳定性。这两种状况,都增加了燃油的消耗,故而保证转毂轴承的松紧合理对燃油节能至关重要。

2.1.3操作技术改进

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工程机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燃油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企业和操作人员要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技术:

(1)避免机械超负荷运行。工程机械一般都会配备全程式调速器,这种调速器有一种特点,即在一定调速范围内的发动机,负荷增加,其功率也增加,消耗的燃油会相应降低,故而当机械处于满负荷状态时,消耗的燃油是最少的。相反,当机械超负荷运转时,发动机的运行超出了调速范围,机械功率增加的速度会更快,燃油量消耗最多。所以要避免机械的超负荷运转,尽量使其保持在满负荷状态。

(2)避免在低温下的冷启动。在冬季,经常会出现工程机械启动困难的状况,很多操作人员不顾及温度对燃油的影响,强行进行冷启动。这样既浪费时间,也消耗大量燃油。故而在低温下启动工程机械时,首先要对发动机进行预热,之后在进行正常启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燃油消耗。

(3)避免急剧加速运转。根据发动机燃油消耗与功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知,超负荷状态下,功率越大,燃油消耗越大。故而在工程机械的运转工程中,要避免急剧加速运转。而较大油门的中速运转是最好或者最为节油的方式。既保证耗油量较低,又保证加速的平稳过渡。

2.2完善机械的使用、维护制度

通过完善的使用和维护制度,来进行节能控制的策略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二是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2.2.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先进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整个节能控制实现的前提,也是使用、维护制度完善的基础,具体来说,要做到四点:

(1)实行工程机械责任制。工程机械责任制,就是将机械使用、保养、维修等各个环节责任到人,之后以机械为单位,组成一个团队。比如一辆工程机械的驾驶员、机械保养和维护员以及维修人员,他们就可以组成一个团队,专门负责一辆或者几辆机械的使用和保养。这样能够明确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机械的专业使用和保养。

(2)实行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在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项目成本管理的方式控制燃油,即将操作者的个人工资、绩效、奖金等与燃油消耗量、机械维修和保养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减少不正确或者超速使用的可能,同时能够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

(3)实行定额燃油管理制度。除了老旧、损坏程度较高的工程机械外,其他机械的常用燃油量一般都是有定数的。故而,企业要定期定人对工程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对于损坏程度较高的,要由高级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检修,而那些较为老旧的机械,可以根据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效益,进行改装或者直接淘汰。

(4)采用一定的经济奖惩制度。企业在制定节能策略时,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节约燃料的员工,进行经济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奖惩制度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资状况、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其燃料浪费的状况,这样才能够保证奖惩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不伤害员工的感情。

2.2.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对工程机械的操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认识(机械构造、机械原理、机械性能等)、机械的使用和保养等,这些培训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企业还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帮助其树立节能意识,提高其责任感,这样才能够保证燃油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

2.3采用新技术新能源

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是实现工程机械节能的最终途径,也是最有利的途径。

2.3.1采用新技术

面对当前柴油机技术水平低、油耗大、成本高的状况。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降低能耗。一种是采用新技术,改进柴油机,提高它的技术水平,降低其油耗。另一种是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直接开发和研究一种新型的燃油机,让它代替柴油机进行工作。使用这两种方式,都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2.3.2采用新能源

目前天然气、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已经被开发和使用,而工程机械的主要能源仍旧是油。这样的差距降低了工程机械能源技术,也增加了其运行过程中的燃油消耗。故而,工程机械也应该加快能源更新换代的速度,采用天然气等新型能源,降低燃油的消耗,减少能源成本。

通过这些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低燃油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政治要求,同时也是未来工程机械的燃油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刘茂福,等.工程机械电子节能控制技术研究.机床与液压,2011(12).

[2]牛志刚.降低工程机械燃油消耗的几点措施[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04).

[3]章崇任.工程机械节能降耗新途径[J].建筑机械,2010(04).

第9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信息化;智能化;应用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中,各种网络信息化设备成为了推动当前社会进行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这些网络设备也在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和发展。现阶段的工程机械领域,已然加大了对智能化网络设备的基础需求,并且开始关注整体的工程机械使用水平。而对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机械发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种机械工作部件的优化上,从当前的状况来看,有着现代化特色的工程机械工厂,很多都优先进行了先行材料的输入,接着才是机床的启动和停止,然后需要对整体的运作参数进行实时的调整,进而使得工件的拆卸以及运输过程较为明确,而对于这些环节的实现都需要较为科学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操作,并不需要运用人为方法进行操控。可以看出,在当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多个行业发展的全新契机,而工程机械行业无疑是其中之一,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其中的应用也会不断加以深层次的完善和拓展。

1国内工程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由于受到了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直接影响,我国的工程机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与国外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状况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际市场当中的工程机械技术几乎都是欧美国家的经济产物,并被其长期的垄断,而其中的各种智能化工程机械设备都有着基础的监控和维护功能。而国内的工程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应用依旧不是特别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内的工程机械发展,对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并没有太高的认知度,而且研究起来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开展了工程机械智能化机器人操作的研究试验。在最初的研究阶段,相当多的工程机械智能化控制软件都不是国内自己打造的,而是从国外引进,而国内的主机厂家所包含的设计人员往往会将电气系统的基础设计以及相关的原件配型作为主要的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国从瑞典引进了较为先进的露天凿岩机,这种机械已然能够实现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还从日本引入了履带推土机。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从国外引入了各种智能化的装载机和柴油机,并且有了全新的轮式集材机制造技术,使得国内的工业机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这一时期的我国,还引入了一些较为基础的零部件制造技术,其中包括动力变速箱、工程柴油机、驱动桥等,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较为高效的发展。

2工程机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

对于工程机械发展上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言,其本身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的生产环节不断增加,变得十分复杂。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信息进行多方面采集和技术方面的智能化控制,进而使得工程机械能够有深层次的自我感知和控制能力。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相当多大型施工项目涌现在人们的面前,而这些大型施工项目的开展,必然需要对全新的工程机械设备进行集成化方向上的智能控制和优化,还需要切实将整个内容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协同网络控制系统,进而最为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施工流程,科学降低其中不必要的耗能。我国当前的工程机械发展,对于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工程机械运作上的智能化,它指的主要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通过工程机械的集成信息,采用合理的计算机控制器,进而对程序进行系统的控制并完成想要达到的控制效果;其次是制造技术上的智能化。现如今的智能化制造技术已然不再是简单的工艺制造,而变成了综合性的制造活动。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整个市场的工程机械需求进行最为实际的分析,接着对生产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探讨,并完成接下来的制造流程,它十分强调信息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且物品的生产质量会与整个信息流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美国已然开发出了低成本、实效性高的履带推土机,它在如今的机械工程行业当中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并且其功能已然实现了液压化以及智能的机电一体化操作。而在之后,又形成了全新的D4推土机,其在原来的智能化基础上配置了全新的废气排放装置以及计算机控制体系,并且可以采用电子喷油系统和冷却系统,其整体的姿态已然呈现了较高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接着,美国的一些公司又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生产了全新的柴油发动机,上面安装了相当智能化的燃油喷射装置,并且拥有着特殊的柴油管理系统,能够以外载荷的大小决定发动机当前的转速,一定程度上合理而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燃油消耗速度,并且改善了其尾气排放系统。到了20世纪末,美国的一些公司又在现有的装载机上形成了全新的智能化转速控制系统,已然不再需要运用传统的方向盘,使其实效性得到了稳定的提升,并且采用了相当简单的开关进行实时的控制,其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3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近些年,我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优化,出现了许多全新的工程机械行业应用,无人驾驶技术便属于其中的一种。它能够在一些十分特殊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作业,比如容易发生坍塌的区域、辐射严重的区域,而伴随科技的持续发展,甚至能够延伸到深海或者外太空进行作业,而对于这一应用的控制,必然需要有实时的遥控装置,并且需要使用一些智能化程度相当高的工程机械。紧随着机器人、自动控制技术在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我国可以利用一些导航技术,以无线通信作为基础,对整个工程机械进行操作,并对其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工程机械行业在未来的应用发展上,必然会将生产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作为主要的应用发展方向,并将其视为行业的标准。

4结论

总而言之,工程机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需要切实地将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等技术切实的联系到一起,而随着国内科技的稳步发展,整体的计算机网络水平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工程机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趋势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合理有效的推动,进而给我国当前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成全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2016年杂志总目次[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6(12).

[2]许哲,牟晓华,魏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