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13:03
导语: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
本文为发展中经济体通过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提供了经验证据。基于2000—2010年期间83个发展中经济体对日本HS9位码产品出口数据,本文首先利用质量门槛方法分解得到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并构建包含知识产权保护的增广引力模型,然后依次利用OLS、PPML方法估计了知识产权保护对高质量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发展中经济体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显著促进了其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此外,与预期不同,发展中经济体吸引的FDI、人力资本并未促进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高质量产品出口增广引力模型
一、引言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OnTrade-relatedAspe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TRIPS)生效以來,受其约束,WTO发展中经济体成员的名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由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完备情况决定。不断提高。文献中学者们普遍采用GP指数表示各经济体的名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GP指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5,值越大名义保护水平越高。GP指数每隔5年公布一次,最新数据为2010年,该指数包括5个子项目:专利保护涵盖的技术范围、参与国际专利协议数量、侵权损失保护的规定、法律执行机制以及专利有效期。每个子项目取值从0到1,所有子项目值的加总为GP指数。图1的箱线图描绘了2000—2010年期间发展中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定义为世界银行划分的中低收入国家。本文样本中2000年包含83个发展中经济体(备索),因为少部分国家收入水平随后发生变化,其余年份的发展中经济体的数量略有变化。GP指数的历年分布情况(五年为间隔)。从中可以看出,发展中经济体整体的名义保护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上四分位的GP指数值低于前期,主要是由于部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发展中经济体在2010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不再记入本文样本。。
图1后TRIPS时展中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GP指数
产品质量是产品对技术参数要求的满足程度。(未)满足技术参数要求的产品即为质量(不)合格产品。超过技术参数要求越多的产品质量越高。越高(低)的技术参数要求下生产出的合格产品的质量也相对越高(低)。如中国车企对欧美市场出口受阻主要是由于产品无法满足有关安全和排放等高标准技术参数要求。
知识产权保护主要从长短期两个方面促进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如图2所示,从短期来看,某一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提高会降低外部高质量投入品出口企业在该经济体所面临的被模仿威胁,促进外部高质量投入品的进口增长,从而促进该国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从长期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提高将会增加模仿成本,从而促进以创新为目标的研发投入增长,继而促进整体的知识产权数量的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微观企业将具有突破技术瓶颈,满足更高水平技术参数要求的生产能力,并最终促进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此外,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会降低依靠创新获得知识产权而向质量阶梯上游成功升级企业的维权成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提高知识产权侵权企业的违法成本,避免高质量产品出口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受本国低质量企业知识产权侵权的恶性竞争,减少制度缺失时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保证它们获得排他性市场回报的可预期性和可持续性,从而有利于一国高质量产品出口长期增长。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出口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后TRIPS时展中经济体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否促进了其高质量产品的出口增长,这是本文要进行实证检验的问题。
图2知识产权保护对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机制
二、文献综述
发展中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变化对其参与国际贸易的影响被广泛研究。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发展中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改革与发达国家对其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Maskus和Penubarti最先开始相关研究,实证发现发展中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促进了自身的制成品进口。随后的类似研究还包括Smith、Co等。近期,Ivus发现TRIPS协议签署后18个样本发展中国家的专利保护改革显著地促进了发达国家对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经济体出口能力提升的研究。Branstetter等利用美国进口数据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改革的国家出口产品种类提升。Maskus和Yang则基于要素比例模型利用包含82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样本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改革促进了专利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余长林主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显著为正,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显著为负,知识产品保护主要是通过扩展边际促进中国出口增长。代中强等则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U型影响。虽然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发展中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变化对作为出口能力建设重要维度的高质量产品出口的影响尚未被讨论,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
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三部分主要介绍高质量产品出口额的有效测算方法。第四部分介绍名义知识产权保护与实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差别。第五部分是计量模型及数据。主要介绍加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增广引力模型和数据来源。第六部分是计量结果汇报与分析、稳健性检验。第七部分是结论及政策建议。
三、高质量产品出口额测算方法
出口质量实证研究中通常将单价作为质量的变量,价格高低反映出质量高低,但单价中常常因为包含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而不能有效地反映质量差异。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近期的文献从需求和供给两个维度分别推导出了识别质量的指数法。Khandelwal、Hallak和Schott从需求维度提出的质量指数法的内在逻辑是,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出口国在进口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多或者贸易收支越有利则质量水平越高。而Feenstra和Romalis从供给维度提出的质量指数法的内在逻辑是,向地理距离越远的目标市场出口的产品质量越高。Feenstra和Romalis对这两种质量指数进行了很好的比较。
质量指数方法无法分解出高质量出口额。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是质量门槛法。Fontagné等提出将最为细分的出口产品按照相对价格大小划分为两部分,即高质量和中质量或者中质量和低质量;或者全部为中质量。Fontagné等利用质量门槛法分析对比了发达经济体(北方)与发展中经济体(南方)的出口产品质量国际分工模式,指出北方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高质量产品而南方国家则主要生产并出口同一产品项下的低质量产品。本文将利用这一方法分解出各国的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具体方法如下:
选取某一进口国j,在该国市场上将某一出口国i产品k的单价记为uvijk。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产品k的所有出口国的贸易加权几何平均单价记为uvwjk,则出口国i的产品k在进口国j市场上相对单价uvrijk表示为:
然后根据相对单价的大小划分质量结构。如果相对单价小于1,出口将被分为中、低质量两部分。其中,低质量的比重为(1-uvrαijk),中质量的比重为uvrαijk。如果相对单价等于1,出口将全部被划分为中质量。如果相对单价大于1,出口将被分为中、高质量两部分。其中,中质量的比重为1uvrαijk,高质量的比重为1-1uvrαijk,如公式(2)所示。将出口国某一产品k的高质量比重与该出口国产品k的出口额相乘便可得到该出口国高质量产品k的出口额,然后将所有产品层面的高质量出口额加总得到该国的高质量出口额。
(2)是质量平滑参数,与Fontagné等(2008)一致,本将其设置为4。
四、知识产权保护:名义值还是实际值
代中强等指出,在实践中,发展中经济体通常出于对专利垄断等不利影响的担心以及对模仿创新利益集团保护的需要并不嚴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这就出现了名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由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完备情况与实际执行情况共同决定。的差异。
如前文所述,GP指数被广泛用于衡量名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及其随时间变化情况。GP指数的不足是只关注名义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的有无、多少,而忽视了保护的实际执行情况。为了克服这一不足,Hu和Png将GP指数与Fraser法律体系与产权指数相乘来衡量一国对知识产权的实际保护强度。Fraser法律体系与产权指数基于国际企业管理人员对一国产权没收风险、合同执行和法律管辖的主观评估,取值从0到10,值越大对产权的实际保护力度越大。由于GP指数取值从0到5,而Fraser法律体系与产权指数取值从0到10,因此,衡量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GP-Fraser指数取值从0到50,值越大表明对知识产权的实际保护水平越高。
图3列示了2000—2010年名义GP指数(左图)及实际GP-Fraser指数(右图)知识产权保护阶梯的情况以及中国的位置。所谓知识产权保护阶梯是指各经济体(包含全部可得到数据的高、中、低收入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在某一年份内按大小分布的情况。以中国为例,从名义值(左图)来看,在2000—2005年期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显著提高。但在2005—2010年期间GP指数变化不大,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的立法工作在2000—2005年期间基本完成。到2010年中国名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已经赶上发达国家。但从实际值(右图)来看,中国由2000年的较为落后的水平只上升到2010年的中等水平,说明中国“重名义轻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现实。有鉴于此,在本文实证研究中使用各发展中经济体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避免将名义值与实际值相混淆。
此外,本文在回归中加入的是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滞后项。具体而言,本文数据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面板数据,每期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变量对应取值为1995年、2000年和2005年数据,其余变量都是当期值。这主要是考虑到企业采取产品质量升级策略通常是在政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之后,当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可能马上促进当期的质量提升,从研发投入到试生产再到出口需要一定的时间(至少数年)跨度,因此,在回归中加入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滞后项比加入实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当期值更具合理性。此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内生性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可能会提高高质量产品出口,同时,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也会促进政府出台更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并严格执行。双向因果关系引起的内生性问题会使估计结果有偏。通过加入实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滞后项,可以很好地解决内生性问题,原因在于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滞后项可能与当期高质量产品出口相关,而当期误差项不太可能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滞后项相关。
五、计量模型与数据
1.模型设定
高质量产品出口是贸易流量问题。对于贸易流量的分析,引力模型应用的最为广泛和成功。我们采用增加了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增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如模型(3)所示。
上式中下标i表示出口国,j表示进口国,t表示时间。其中出口国i对进口国j在t期的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对数值,用lnExijt表示;出口国i在t期的人均GDP的对数值表示为ln_gdp_pcit。进口国j在t期的人均GDP的对数值表示为ln_gdp_pcjt。进出口国之间双边地理距离阻碍因素的对数值表示为ln_disij。在上述三个标准引力模型变量基础上,加入本文核心解释变量出口国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滞后项,取对数值,表示为ln_ipri,t-1。参考先前文献成果,以及检验非线性关系存在与否,本文加入的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出口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出口国人力资本、出口国人口规模、知识产权保护滞后项的平方项,统一表示为Cit,εijt表示残差项,β0—β5为要估计的参数。
2.变量和数据
因为GP指数每隔五年公布一次,结合细分产品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的样本国家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日本进口来源国中的83个发展中经济体。本文将产品限制在HS28—96制成品。
(1)lnEijt。根据公式(2)方法,我们先计算出日本市场上发展中经济体HS9位码每个细分产品项下的高质量出口额,然后加总为各经济体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将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对数与各国人均GDP对数按年份作散点图,如图3所示。我们发现越高人均产出国家的高质量产品出口越多,这与Scott的发现一致。HS9位码的产品进口数据来自于日本财务省。
(2)ln_gdp_pcit。人均GDP越高的国家高质量产品出口供给能力通常越强,高质量产品出口额相应也越大,因此预期符号为正。数据来自于WDI数据库。
(3)ln_gdp_pcjt。随着进口国人均GDP的增长,对高质量产品进口需求会随之增长,因此预期符号为正。本文选取日本作为进口国,数据来自于WDI数据库。
(4)ln_distij。地理距离是双边贸易的一个显著阻碍因素。一般认为地理距离增加会降低贸易量,因此预期符号为负。本文采用与日本的双边首都之间的距离对数值表示,来源为CEPII引力模型数据库。
(5)ln_ipri,t-1。我们采用GP指数与Fraser法律体系与产权指数乘积表示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如前所述,取滞后一期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对数值加入回归方程中。GP指数来源于Ginarte和Park的研究以及随后每隔5年一次的数据更新;Fraser法律体系与产权指数来源于FraserInstitute。如前文所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高质量产品出口,因此预期符号为正。
(5)fdiit,出口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经济体通常希望FDI流入解决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Harding和Javorcik、Henn等认为FDI的流入可能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受此影响,发展中经济体出口的产品质量得以提升,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可能随之增加,因此预期符号为正。本文采用FDI净流入占GDP比重表示,数据来源为WDI。
(6)lhcit,出口国人力資本。Faruq、Henn等认为人力资本存量丰裕的国家通常会从事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分工,这主要是由于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越高的工人生产高质量产品一般会越有比较优势,因此预期符号为正。本文采用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人员的比重表示,数据来源为Barro—Lee教育水平数据库。
(7)ln_popi,t,出口国人口规模对数值。Khandelwal指出人口规模越大的国家工资水平通常会越低,因此,在低端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人口规模越大的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会具有比较劣势,因此预期符号为负。数据来自于WDI数据库。
(8)ipr_sqri,t-1,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滞后项对数值的平方项。用以检验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六、计量结果与分析
1.基本估计
对于少数经济体部分年份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共19个观察值缺失,占比不足1%。缺失,本文按当年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赋值。本文首先将2000—2010年的三期面板数据视为混合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方法)回归,逐步加入变量,考察不同经济变量的影响和方程的稳定性。OLS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本文然后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
表1第1栏是只包含进口国人均GDP、出口国人均GDP、双边地理距离三个解释变量的最基本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出口国人均GDP、双边地理距离两解释变量显著,弹性值分别为1.498和-2.114。表明出口国人均GDP每增加1%,高质量产品出口量将增加1.498%;双边地理距离每增加1%,高质量产品出口量将下降2.114%。日本人均GDP的弹性值为-0.692,但不显著。第2栏的回归中加入了知识产权保护,第2栏的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的弹性值为1.837,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每增加1%,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将增长1.837%。除日本人均GDP外,其他变量都显著且符合预期。第3栏回归中加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二次项,二次项的系数并不显著,表明非线性关系并不成立。知识产权保护的弹性值为1.589,且显著性较第2栏结果下降。第4栏中加入FDI、出口国人力资本、出口国人口规模等控制变量,但不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二次项。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在5%水平上显著,日本人均GDP系数为负且仍不显著。其他控制变量中FDI系数为负且不显著,出口国人力资本系数为正但不显著,但人口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5栏在第4栏基础上加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二次项。最后两栏的结果接近,不同之处在于,第5栏在加入二次项后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性水平有所下降。后续回归中均不加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二次项。
2.OLS与PPML结果对比
与大量的先前研究一致,本文引力方程使用了对数线性化的方法。Silva和Tenreyro指出指数方程中的原始误差与解释变量不相关,但一旦对数化后,新的误差项通常与解释变量相关,只有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才能独立于解释变量,因此OLS估计结果可能有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Silva和Tenreyro提出采用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PoissonPseudo-Maximum-Likelihood,PPML)替代OLS估计。与OLS不同的是,PPML通过给予不同观察值相同权重而得到更合理的统计量。Silva和Tenreyro发现使用PPML方法得到的回归弹性结果显著小于OLS方法的结果。郝景芳和马弘对中国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的PPML回归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了判断应该采用哪种估计方法,本文在OLS回归后运用STATA中的EstatHettest命令估计异方差,结果显示异方差性非常明显,因此,OLS回归就是有偏的,应选择更适合的PPML方法。
此外,为比较OLS与PPML估计结果的差异,本文分别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第(1)、(3)栏为OLS回歸结果,第(2)、(4)栏为PPML估计结果。分别对比第(1)、(2)栏和第(3)、(4)栏后发现OLS会高估出口国人均GDP、双边地理距离、知识产权保护、出口国人口规模的影响。这与Silva和Tenreyro、郝景芳和马弘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在后续研究中,本文使用PPML方法。
3.PPML面板数据回归
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面板数据的好处在于可以解决不可观测的解释变量问题。表2中的回归都没有考虑不可观测解释变量的问题,结果可能是有偏的。因此本文利用PPML方法通过控制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对表2中的第4栏回归进行重新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第1栏只控制了个体效应,第2栏则同时控制了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对比表2第4栏与表3第1栏,发现个体效应的加入使得出口国人均GDP的弹性值由原来的0.101上升到0.180;双边地理距离的弹性值由-0.0748上升到-0.532;知识产权保护的弹性值由0.0833下降到0.0594。控制变量中人口规模弹性值由0.0949变为-0.185,且在10%水平上显著,这与预期结论一致。估计优度(调整后R2)由0.627提升到0.955。这说明个体效应加入对估计结果有明显影响。表3第2栏在第1栏基础上加入了时间效应,对比两栏结果,重要变量知识产权保护的系数值略有差别,数值均在0.06左右。可以解释为发展中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每增加1%,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将平均增长0.06%左右。不同之处在于加入时间效应后进口国人均GDP被删除,无法估计参数。而且,地理距离也变得不显著。因此,本文后续的稳健性检验部分只采用加入个体效应的方法。
4.稳健性检验
高质量产品出口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不同分解方法会得到不同的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因此有必要利用其他方法计算高质量产品出口额,然后进行稳健性检验。为此,本文参照Fukao等(2003)的方法Fukao等(2003)指出相对单价小于0.8或大于1.25时表示垂直产业内贸易,反映出产品的质量差异性。而相对单价介于0.8与1.25之间时表示水平产业内贸易,反映出产品的属性差异性。本文对其引申,分别定义为不同质量水平产品。如公式(4)所示。重新计算各发展中经济体的高质量产品出口额。计算的方法如下:首先根据公式(1)计算出相对单价,然后根据公式(4)划分质量水平。具体而言,将相对单价大于1.25的产品定义为高质量产品,其出口额定义为高质量出口额。
此外,本文还将样本限制在高质量产品出口额第5百分位和第95百分位之间的观察值,以及将样本限制在高质量产品出口额第10百分位和第90百分位之间的观察值,然后分别按照表3第1栏模型利用PPML方法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除人口规模外,主要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值得指出的是,虽然Fontagné等(2008)的分解方法与Fukao等(2003)的分解方法都可以归结为质量门槛法,但由于前者较后者更为细致合理,所以本文的结论部分采用基于Fontagné等(2008)高质量产品分解方法得到的PPML参数估计结果(表3第1栏)。
七、结论及政策建议
近期的研究成果表明,经济体出口产品的质量对于其长期可持续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受此启发,发展中经济体政策制定者力图通过制定有效政策促进自身高质量产品出口的扩张。但到目前为止政策干预有效性的证据非常有限。本文的贡献就在于为发展中经济体促进高质量产品出口扩张的干预政策选择提供有力的证据。
本文实证分析了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经济体高质量产品出口的关系。具体而言,利用2000—2010年日本HS9位码进口数据,采用OLS和PPML方法估计增广引力模型,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其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平均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每增加1%,高质量产品出口额将增长约0.06%。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将显著促进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而双边地理距离、出口国人口规模显著地抑制了高质量产品出口增长。
1.品牌的价值与作用
2.质量在品牌战略中的意义
3.品牌战略应追求什么样的高质量
3.1品牌的高质量应该是产品整体的高质量
3.2品牌的高质量应以消费者满意为最高标准
3.3提高产品质量,要区分产品的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
4.怎样提高产品质量
4.1品牌战略首先要强化质量观念
4.2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4.3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
4.4以人为本,依靠员工提高产品质量
4.5实施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论文摘要:本文从“品牌”着手,阐明了要以质量创造强有力的品牌的观点。文章首先简要说明品牌的价值与作用,然后阐述质量在品牌战略中的意义,最后重点说明品牌战略应该追求什么样的高质量,以及从强化质量观念、依靠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等环节详细阐明怎样提高产品质量。
Summary: This text set about from” brand”, expounds and wants and creates powerful view of brand with quality. Article at first brief to state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the brand, then explain the meaning among the strategy of the brand of quality, Prove especially finally what kind of high quality strategy of the brand should be pursued, And from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idea, rely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nk that people first,etc. to expound in detail how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论文关键词:品牌 质量
Key phrase: Brand, Quality
主持人:亚历山德拉・莫兹(Alessandra Molz)
2015年6月15-26日,UNESCO-UNEVOC组织召开了主题为“通过高质量的学徒制开展TVET”的网络会议。来自70个国家的229位TVET专家和实践者参加了会议,男性占62%,女性占38%。
此次会议倡议参会者探讨高质量的现代正式学徒制的特点,研究正式和非正式学徒制面临的挑战,并分析推动高质量学徒制发展所需具备的条件。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青年失业率高和技能不匹配等经济社会环境,迫使利益相关者为了提高TVET质量而引进并改善学徒培训计划。此次会议的主持人是亚历山德拉・莫兹女士,她是工作场所学习和技能发展领域,尤其是学徒制和社会包容领域的研究员。
全球青年就业危机致使学徒制重新回到了国际政策议程。面对大量的失业青年和技能与资格水平不匹配的现实,很多国家希望通过引进学徒制作为解决青年失业和未来劳动力市场失衡问题的一个途径。而已经存在非正式和传统学徒制的国家,正在尽最大努力来升级和规范这些学徒计划,从而提高青年获得高质量培训的机会。
学徒制被定义为:“为了满足特定能力培养和工作流程的需要,将在职学习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独特的职业教育形式。其受法律管制,且必须签署囊括补偿报酬和标准社会保障计划的书面就业合同。在培训结束时进行正式的评估和认证。”
学徒制培训不同于培训、实习或类似安排,其是一种工作场所学习的形式,但不是所有的工作场所学习都采用学徒制形式。学徒制毕业生意味着掌握了工作岗位所需的全部技能。学徒可以被视为在学习的“员工”。该学习经历通常与校本培训交替进行,学员成功完成学徒培训后颁发有效证书。现代正式学徒制的目标是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机会,并为学徒、培训公司和TVET体系营造一个双赢的局面。学徒制质量的概念是国际劳工组织(ILO)近期提出的,并受到UNESCO①和20国集团②的广泛支持。学徒制质量包括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工作和培训条件的质量:尊重劳工权利和培训公司的安全标准。二是将学徒纳入社会保障计划,并给予工资或津贴。三是培训标准和内容的质量:培训项目旨在满足劳动力市场和年轻人对某一职业所需全部技能组合的需求。四是全国认可的证书质量:可支持毕业学徒在全国各地都能谋得一份类似学徒培训岗位的工作。五是利益相关者双赢局面的质量:培训公司受益于额外的劳动力,并且将学徒制作为一种招生策略;学徒变得擅长某一职业,且能获得薪资、有效证书和工作经验;培训学校从与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中受益;经济和社会从更富生产力的劳动力、更平衡的劳动力市场和更高的青年就业率中获得较大收益。
根据ILO近期研究结果,为建立和维持高质量的学徒制,需要充分发挥如下四个因素的作用:一是政府、雇主代表和工会之间的社会对话,以明确有关学徒制实施的所有问题;二是明确各级行为主体的角色与职责;三是筹资机制,其推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成本分担,并保障财政支持的可用性;四是通过立法为各级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有效运作的结构或框架。
一般来说,已建立学徒制的国家,其青年失业率偏低③。其中,有些已建立学徒制的国家将其经济发展归因于具备高素质技能的劳动力带来了高生产力和高创新能力。
精心设计的学徒培训计划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通过为在学习某一门手艺的学徒提供真实劳动力市场环境所需的相关工作经验,实现其从学校到工作的平稳过渡;根据公司的技能需要开展培训;成为培训可迁移的复杂技能组合的有效方法,包括高技术职业所需的技能组合;将培训和工作机会相结合,并与薪资或津贴相关联;使公司中长期的员工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使TVET体系能够更好地应对技能短缺和技能不匹配的情况。
20国集团(G20)2010年制定的“培训战略――为了强劲的、持续的和平稳的增长”引起了各国对学徒制重要性的关注。在2012年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G20会议上,各国劳动和就业部部长得出结论:各国应相互分享学徒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经验,通过促进对话探索在G20成员国间确定共同原则的路径④。
近期已建立学徒培训计划的国家,以及希望升级非正式学徒制或引进学徒制的国家,越来越希望向具有悠久学徒制传统的国家学习经验。应该注意的是,从一个国家“出口”一个制度到另外一个国家经常会失败。因此,学徒制需要根据每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做出调整。但所有的学徒制都有其共性,这可以充当不同国家建立或升级学徒制的指导原则。探索这些学徒制的共性并分享各国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有意愿研究学徒制的专家,尤其是那些想要引进或升级现有学徒制培训计划的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借鉴。
目标
此次会议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参会者对学徒制培训特别是高质量学徒制培训计划的了解。此次会议制订了一个知识分享流程,方便参会者分享和讨论影响高质量学徒制效益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也为参会者分享遇到的问题、兴趣领域、研究领域,以及其个人、机构和国家的经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通过会议研讨,参会者在会议具体目标方面取得了如下成果:加深对学徒制的了解,尤其是对高质量的现代正式学徒制特点的了解;调查不同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学徒制将面临的挑战;分析发展高质量学徒制需要具备的条件;了解其他开放式问题和研究缺口。
范围
会议伊始,参会者首先分享了自己对于学徒制的兴趣领域和遇到的主要问题。基于参会者在线讨论中表达的观点和在背景资料文件中呈现的问题,此次会议选取了如下十二个主要议题:一是学徒制的定义和质量保障;二是学徒制的创新和替代形式;三是学徒制的融资;四是对学徒制技能需求的预测和鉴定;五是行业参与;六是学徒制课程开发;七是不完全的学徒培训,包括辍学和流失;八是记录工作经验和认可先前学习;九是学徒制的社会形象和吸引力;十是公司内部培训和培训者;十一是学徒制的架构和成功因素;十二是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介绍(特别是“高质量学徒制”概念的提出)使参会者明确了学徒制的定义和学徒制培训的好处。目前ILO⑤、UNESCO⑥和其他国际组织⑦正在致力于推广高质量学徒制。
通过会议讨论,所有参会者都认识到了学徒制的好处。会议的重要论点之一是正式学徒制和非正式与传统学徒计划的差异。正式学徒制受法律管制,而非正式和传统学徒计划一般存在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经济中,并且在大型公司中经常与正式学徒制实践同时并存。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徒制仍面临很多共同问题。
议题一:学徒制的定义和质量保障
1.学徒制的定义
参会者普遍认可学徒制的价值和意义,包括:在熟练掌握技能方面的效力、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培养和提升年轻人技能的潜力,以及帮助学徒获得工作经验的价值――使得学徒毕业即可就业。
参会者在现代高质量学徒制的主要特征方面达成了一致。学徒制培训,无论是正式的或是非正式的,无论是公司本位的或是公司与学校培训交替的,都能产生高质量的效果。而且,学徒制有潜力使培训体系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即在提高大量需要技能培训的年轻人的技能水平的同时,又能降低培训成本。而完全基于学校的TVET以相同的财政预算不可能为同样多的青年提供技能培训。此外,学徒制还能为毕业生带来相关的工作实践和专业知识技术。
但是,“学徒制必须包括基于学校的培训”的假设受到一些参会者的质疑。他们指出,几个世纪以来传统学徒制在没有校本培训互补的情况下一直在推动社会发展。
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参会者指出,在她的国家,两种学徒制形式同时并存:一是“双元培训”,即工作场所培训和学校培训交替进行;二是“学徒制计划”,即单纯在公司进行培训。
关键词:电力营销;现状;对策
2013年我国的全国发电量为 7.3,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1.9个百分点。
从这两幅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电力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以前,我国的电力行业其实本质上来说是存着着一种垄断的行为,在电力市场中,主体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卖方市场是电力市场的主要特点。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行业垄断的格局也被打破,电力市场不再是从前单纯的卖方市场,所以,国有企业想要继续发展,就需要改变自身目前的颓势,建立自己的新市场。
一、电力营销服务的现状
(一)电力营销系统有待完善
在大部分的电力企业中,都存在了营销方面的问题。企业中营销人员的比重相对来说很低,且缺少专业的营销理论和实践基础,对于电力本身的基础功不够扎实,消息不灵通,对 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用电的潜力不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估,没有专业的策划和调研人员,也没有必要的专业指导和理论技术的支撑。没有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电力营销队伍,就无法正确的将消费者的心理掌握,不能够及时的了解用户的情况,对整个电力市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也分析不足,影响了电力营销的正常开展。
(二)市场观念不足
电力营销中业扩报装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现在大部分的企业仍然等着消费者上门,并没有去进行主动的营销。因为用电的管理太过刻板,用电的负荷一直受到制约,因此有限的用电量不能够很好的带来经济效益。配网的运行能力比较差,出现负荷电量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导致经常出现停电等事故。因为农村的电网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供电设备也比较老套,有限负荷并不能让农村经济更好的进行发展。
另外,电价的执行不合理,也是影响电力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不同的用电兴致应该进行不同的价格执行,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这样进行。普通的用电消费者和双源用户在电价上竟然是一样的。
(三)营销观念淡薄
传统的电力企业一直是进行垄断经营的,由于单一的卖方市场,导致企业本身对于电力市场的整个消费过程和电力营销的作用认识不足。其次,电力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认为电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是一种比较短缺的商品,只要电力企业进行供电,那么消费者就会主动上门来办理用电的业务,但其实,近些年,我国的电量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另外,由于计划经济,导致很多电力企业的员工都存在着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让他们不能正确的认知和分析电力市场,让他们缺乏进入整个电力市场的心理准备。
二、针对电力营销服务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奠定厚实的服务基础
电力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大环境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管理和改革,对企业的机构进行创新和重置,构造出企业全体员工营销体系。电力企业首先需要成立起相关的营销部门,来负责整个电力市场的营销统筹,整个部门的人员素质要求要高,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很好的把握电力市场的需求,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估以及电力营销的总策略,能够统一组织全方位的各种营销活动;与此同时,要制定出严格的电力营销规章制度和奖罚制度,严格的去执行,严格的考核,对于表现优秀和表现差的员工都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其次,要加强对整个供电部门的资金流动的监管和基层单位的财务的监管,明确收支两条线,方便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让企业的人员和财务都实现统一的管理和调配,加强电力企业资源的最优化,提供坚实的服务基础。
(二)改变对电力市场的观念,提高营销队伍的质量
让员工正确认识到现在电力市场的变化和特点,产生危机感,建立正确的营销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和经济效益观念,加强自身的责任感,能够主动出去找用户,找市场,建立新型的电力市场的发展观念。重视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企业要定期的向员工输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营销的相关技巧,同时也要让员工进行实践,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提高了每一个员工的素质和质量,才能够保证营销队伍整体的高质量。一个高质量高素质的员工在进行电力营销时,不仅能够让消费者感到满意,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辜良松.关于电力营销服务现状及策略的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1,(12)
[2]陈胜兰.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的思考[J].电子制作,2013,(15)
[3]肖锦华.电力营销工作中如何确保优质服务质量[J].现代营销,2013,(7)
[4]陈晓梅.电力营销环节提高服务水平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正在向短周期、高质量的新型改革局势的方向发展与转变,加之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地加大。因此,电力企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其进行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是电力工程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得以发展与竞争的重要因素。对此,就需要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关键词:
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策略
就我国而言,电力工程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日常的生产与生活当中需要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越来越关注,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越来越重视。电力工程管理是保证电力工程得以正常工作与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电力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了电力工程的管理质量。对此需要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解决措施。
一、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前期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时,需要就电力工程质量所涉及的各方各面进行周全的考虑,不仅需要考虑到外在的影响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能够影响其发展的内在因素。首先就需要对相应的市场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了解该工程在这片市场中的赢利状况。依据相关的市场调研与考察来选择合适的工程建设位置,同时还需要保证其与附近的环境不会产生冲突。除此之外,对于合作建设单位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合作单位的质量不仅能够保证电力工程按时按量的完成,同时还能够对其质量有一个准确地控制。
(二)项目设计阶段。该阶段就是对电力工程进行一个整体性的规划与设计,在进行设计时,需要使用优秀的规划设计人才及团队,同时结合先进的技术,并且依据工程选址的实际环境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每一处细节内容都进行细致的设计,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三)施工阶段。工程在进行施工时是对电力工程管理质量进行控制的最佳,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对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的控制需要从相关的建设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在施工中还需要对工程进行监督,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与解决,落实每一个细节。
(四)工程验收阶段。电力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在电力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方面进行验收,进而确保电力工程能够安全、正常的使用。
二、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的建设是为了给社会生产提供必要的电能,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项目。因此,对于电力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需要使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这些产品能够带给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上带来极大的便利,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加大了人们对于电力工程的依赖程度。因此,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的水平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同时,电力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国家在电力工程建设与运转方面的经济投入,对于电力企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建设起到了稳固的电力供应系统的作用,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故障及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社会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一)完善电力工程管理体系。电力工程的管理体系是开展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与依据,只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给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给系统性的制度保障与工作行为准则。据此,电力工程的管理部门需要完善管理体系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及规范要求,在每一个工程环节中都建立起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管理框架。同时,还需要在管理制度中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进而落实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的相关责任,有效地提升工程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制定一系列的赏罚制度,对积极认真、负责的员工进行奖励,进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
(二)重视工程材料与技术。电力工程质量受相关建设材料与技术的影响较大,因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及技术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依据电力工程的管理要求来制定规划详细的施工材料。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技术的相关材料进行整理与分类,为后期的施工提供积极的指导。其次,在预算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确保建设材料的质量。除了需要对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进行详细的检查之外,同时还需要对相关材料的参数进行仔细的核实。
(三)重视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电力工程在建设的时候,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泛,因此,为了确保其施工的质量,需要对施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就需要对施工的现场进行严格监督,需要对施工工人依据施工规范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其次,需要加强高质量的施工宣传及相关的思想教育。通过在施工现场张贴宣传标示等来提升工人对于高质量施工的认识。最后,需要制定严格的赏罚制度,对违规操作进行严格的出发,通过采取这些处理手段,来提升电力工程管理的质量,进而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电力工程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运营内容,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以此来保障国家与人民的需求。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充分地认识到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提升电力工程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季.电力工程管理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128-252.
[2]徐庆柱.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硅谷,2013(24):131-126.
一、相关理论综述
从市场经济发展看来,会计信息是企业投资决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只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及特征进行简单了解,难以应对复杂的企业经营状况。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通常对投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如图1所描述,其经由融资约束、问题投资机会识别三个路径来作用于投资效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再单纯的属于企业自身经营成果,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运行规律及宏观政策。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为实现会计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加工和整理传输等过程,但从实践操作而言,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程度不同,所要实现的会计目标也有所差别,因而我国在结合了国情后,整理出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要求:可靠性、可比性、谨慎性等8个层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多从会计信息的可预测下、信息不对称理论等角度出发的主要原因。投资效率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投资效率是指以现在的资金流出争取将来的资金流入的活动。而狭义的投资效率则是指生产性投资,以取得投资收益为主要目标,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投资。文章主要对狭义的投资予以探讨,将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项行为进行分析,从而避免企业这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
二、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作用剖析
会计信息可以向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能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大多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等,这必然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企业面临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的现状,而如何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才是文章探讨的重点。由此可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与投资效率成正比关系,只有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对投资带来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不足
从上文图1可知,当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时,外部投资者会认为企业不稳定因素较多,可能随时出现问题,投资时会自然忽视该企业,那么该企业可能面临融资约束(路径I),即使净现值NPV>0,公司也只得放弃投资机会,这种情况被称作投资不足,这就很好的说明会计信息质量的低下,带来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能为外部投资者展示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使其认识到企业稳定发展的趋势,值得投资者为投资收益而降低对风险水平的估计,则能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投资机会,那么外部融资成本会大于内部融资成本,公司则能摆脱融资约束,适时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过度
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图1路径II所示,在相关利益的驱动下,各股东纷纷对净现值NPV>0的项目进行投资,则会造成投资过度现象,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各股东无法预知公司盈利或亏损情况,难以及时撤资或转换投资方向,投资效率大大降低。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则能将公司的经营亏损及时确认,那么各人为满足自身利益,会从亏损项目及时撤资,转而投资于净现值大于0的项目,减少了非效率投资。此外,会计信息还被作为契约签订的依据,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于约束各方行为、平衡各方利益起到关键作用,能有效减少问题,实现投资效率的提升。
三、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
从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成为两个关键因素。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这两个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融资约束与问题,由此可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不对称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
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不对称现象不可避免,公司与投资者两者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处于被动地位,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掌握充分信息的投资者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则处于被动地位。这就造成市场交易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不平衡,对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产生重要影响。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可能导致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的现象。若企业发行的证券实际价格小于发行价格,虽能够为股东价值最大化创造条件,但是这种证券存在较大的风险,外部投资者知晓后会对企业产生反感,进而调整对企业的投资,那么融资约束的产生,会导致投资不足现象。
(二)问题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之间建立公平友好的合作关系,因而委托关系便应时而生,纵观现代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无不穿插着契约条款。但市场环境的复杂加之信息的不对称,企业根本无法完全考虑未来发生的所有可能,即便考虑周全也会造成成本的浪费,因此契约只是对重要条款加以约束,这就导致企业成员因自身利益而危害他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弥补契约的不完备性这一缺陷,现代企业多聘请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与之形成委托关系,自然也就产生成本。但是管理者与经营者利益并非总是一致,基于薪酬福利与自身利益考虑,管理者会以投资扩大企业规模,运用多余资金对NPV<0的项目进行投资,这就产生过度投资现象。
(三)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
纵观经济发展全局,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投资者不能对企业价值做出合理估计;二是管理者以投资者利益换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也即是非对称信息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问题。因此必须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赖,才能使管理者与投资者互利共赢。
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投资效率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为了能使会计准则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则会计准则建立健全的基础应为:全面性的评价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信息管理、评价中,财务分析师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担任着给信息披露、评级的重任。财务分析师们以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出发,依据使用者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的具体需求,根据一套体现会计信息质量、合理完善的评级机制,对上市公司、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展开具体评级,并进行定期信息披露。通过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有助于反映上市公司、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企业的信息披露,提升投资者鉴别会计信息的能力。
(二)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披露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披露信息的好坏,将对企业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披露好信息,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股价上升;反之则不然。上市公司为了谋取更大利益,会粉饰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会计信息的失真在证券市场上很常见。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披露制度势在必行。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全面、真实的会计信息,对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严惩;二是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对于披露虚假信息的相关上市公司负责人要进行严厉处罚;三是提高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对于违规操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及个人,要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并在行业内部进行通报以示警示;四是注重新闻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会计信息披露氛围。
(三)强化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管理规范
会计信息质量能否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司内部的会计管理。强化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管理规范,建立健全会计管理机制,有利于保证公司在每个生产经营时期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内部自我评估机制。企业对内部会计工作要严格管理、加强规范,对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二是发挥董事会作用。不断完善董事会内部的独立审计制度,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经营和财务进行独立审计、监督;三是完善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层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相挂钩,促使管理层提升管理能力,加大对财务的重视程度。
五、结束语
1.多元化的策略。
随着宏观市场营销环境的不断变化,或多或少都会对企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为了有效改善这种不良现象,企业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本企业的市场地位,积极进行规划。甚至有些产品已经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必须及时停产或将产品转移到其他地区。例如,随着我国禁烟令的颁布,许多烟、酒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因此,该行业的企业应该及时调整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停止继续生产烟酒,技术许可的企业可以转向生产一些不受限制的产品,剩下的企业可以将烟酒销售给那些限制条件不多的地区或国家。
2.协调性的策略。
协调性策略也称作改变策略,指企业运用自身的潜在力量来化解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中一切不利因素。在协调性策略的指导下,确保了企业的营销活动符合当下的宏观环境。然而,企业只有做到以下几点才能采取协调性策略,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第一,企业不能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必须确保企业有一定的资金基础;第二,企业不能严重丧失原有的市场占有率,确保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贯坚持原有的长期发展战略。企业只有将以上内容具体落实到位,采取该种策略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
3.抵制性的策略。
抵制性策略只有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和强大的实力的企业才能够采取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一些不利的环境变化,将对企业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在采取该项策略时,企业应该时刻注意不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更不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声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有效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二、在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中采取的措施
1.采取同步性的措施。
在适应了宏观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之后,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应该结合微观市场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的营销方式。在同步性措施的指导下,对于本身就已经跻身领先地位的企业,能够不断保持这种领先的状态。而对于处于竞争企业的发展之下的企业,能够提高本企业的发展地位,实现全面均衡地发展。可见,企业积极采取同步性措施,确保了企业跟上大部队的步伐,保持在同一水平,实现了市场中企业的均衡发展,避免企业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挖掘了企业的潜能,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2.采取改变性的措施。
随着市场营销环境产生的巨大变化,企业不得不将不符合市场的产品进行淘汰,甚至停产该产品。但是在改变性措施的指导下,企业不能轻易放弃对该产品的经营,应该采取积极的改变措施,促使对企业不利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彻底改变产品在消费者观念中固有的形象,促使消费者进一步全面了解该产品。同时,加大宣传的力度,适当进行促销活动,以数量取胜,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由此可见,改变性措施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销售量,遏制了企业巨大经济损失的发生。
3.采取适应性的措施。
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应该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自己的产品。然而,由于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同,对于一些价位较高的产品即使喜欢,却望而却步。因此,企业应该设计好产品的不同价位,扩大消费者的年龄层次,尽可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同时,企业也要注意适应性措施并不适用在所有产品的销售中,因为,有些产品本身的价值就很高昂,如果企业一味迎合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将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降低,违背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初目标。
三、完善企业文化,加强其影响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发展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影响下,企业员工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工作。随着市场营销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加强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实力,实现企业长远地发展。首先,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品的质量,而且还要建设出一支完美的营销团队。上到公司高层下到各级商,加强对他们的严格培训,不断提高团队之间的默契度,形成一支高质量的营销队伍。在优秀的营销团队的指导下,企业能够积极应对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都严重忽视了对员工的文化熏陶,导致员工进行营销活动时无法展示出公司的文化底蕴。所以,企业应该针对各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的培训,切实提高营销团队的整体水平。其次,注重服务社会。消费者作为企业的上帝,为了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不仅要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且还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市场营销环境下,是否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已经成为大众对企业评价的重要标准。然而,大部分公司都没有意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在售后服务方面严重不到位,导致消费者对该企业失去信任,转向其他企业。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制定明确的服务制度,不断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给消费者提供更好地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最后,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因此,企业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应该积极考虑顾客的利益。不仅要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且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逐渐建立一个相互满足、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忠实的顾客资源是推动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另外,员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执行者,也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企业也要重视员工的利益,将企业的利益与员工利益相挂钩,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实现了员工的自我价值,而且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促进企业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
四、结语
前不久,Raf Simons将他入主Christian Dior以来的亚洲首秀选在了日本的东京国技馆举办。据悉,除了时装秀,Dior还将在日本举办展览、出书以及开设全新专卖店。
这不禁令人产生疑问,日本经济虽然在安倍上台后获得小幅增长,但相比增长迅速、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这点涨幅显然不能说明问题,那么Dior此举意义何在?不如来听听其CEO Sidney Toledano的解释。
Sidney Toledano一直热衷于日本市场,因为日本消费者对品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欧洲人对当时日本消费者的“任性”消费现象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奢侈品在日本被视作身份的通行证,就算节衣缩食也要拥有一款手袋或手表。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集体膜拜和疯狂追随,让他们写下了奢侈品发展史上最为光辉的一笔,即便是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期,这种疯狂的举动也未曾停歇。这也使得日本很快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
现在,其经济虽然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差甚远,且有高额国家债务,但仍属于富裕国家之列。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不景气时,日本消费者虽然在消费时相对谨慎,但他们依然喜欢投资高质量产品。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对看上的东西很舍得花钱,她们也很懂得产品和质量。
谁会对一个仍然位居世界第一的奢侈品消费大国视而不见呢?于是,2013年5月,在纽约举办了度假系列时装秀,显示出对美国市场的重视之后,Dior将2015早春时装秀放在了东京。Sidney Toledano表示这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他很自信地说:“我们在东京办秀,就是为了告诉这里的消费者,Dior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品牌。目前在日本,Dior已经有22家专卖铺和5家旗舰店,我们计划在之后几年还要加大投资。”
Sidnev Toleda-no从1982年踏上这块土地,到现在已经有33个年头。可以说,他对日本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着十足的把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消费者都喜欢跑到国外购买奢侈品,因为那时日元升值,在国外购买更显得自己的钱值钱。现在,日元相对贬值,她们则喜欢在家门口购物。另外,和美国消费者喜欢购买成衣,以及中国消费者喜欢购买配件的习惯不同,日本消费者既喜欢购买成衣,也喜欢购买配件。
在对市场的分析与把控上,Sid-ney Toledano显然是行家里手,而具体到产品的设计上,他显然就不如创意总监Raf Simons内行了。既然要表达出对日本市场的重视,除了将时装秀的举办地点选择在日本之外,在设计细节上也要投其所好――Dior自然有备而来。
据悉,Dior2015早春系列的灵感主题是超级大都会――东京。在Raf Simons的解释中,东京是一个能够带来丰富灵感的城市。因为在东京,人们穿着打扮非常自由,风格十足,这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看不到的:自由混搭、新意不断的各种服装造型不仅出现在街头,也出现在正统的时装行业中……这是一个极端前卫、丰富多元的城市。
他将这种感觉融入到了作品中,从未来主义的都会视角出发,将眼里的日本首都、各种风格与时尚的和谐交融、对比碰撞,统统演变成新鲜纷呈的创意灵感,让各种异想天开的妙趣与可穿性并存。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对策
一、引言
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个亿,较上年增加5953万,同比增加19.7%;电子商务年交易总额已突破100000亿人民币,该交易总额已占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电子商务以其便利及价低等优势顺利融入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并且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人们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往往都会担心商品的质量问题,使得交易双方不能相互信任。这种现象不仅会减少优质诚信商家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会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长此以往会严重阻碍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出现的种种信用缺失现象,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商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概述及其表现
(一)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信息不对称概念是由英国剑桥大学莫里斯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维克瑞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共同提出的。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进行市场交易时,交易各方所掌握的商品信息有所差别,买卖双方所掌握商品或服务的性能(包括质量、价值价格等)信息不同,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在经济领域中,信息不对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经济现象。在交易过程中,该经济现象非常容易导致信用缺失等现象的产生,进而影响交易的发展,最终造成市场消失或萎缩。
(二)信息不对称在交易市场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交易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出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这两种形式:
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卖交易双方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利用其掌握信息的优势与信息劣势方达成交易,使信息劣势方承受由于信息劣势所带来的不利,从而使市场的交易过程偏离信息劣势方的愿望。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买卖双方无须面对面交流,卖家作为信息的生产者“生产”了如产品质地、颜色、质量等方面的描述信息,消费者主要根据卖方提供的这些图片文字等来获取产品的信息,而在传统商务交易中,消费者主要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来选择产品,因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逆向选择这种现象比在传统交易中出现的频率更高,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受到更大的损害。
道德风险指在交易达成以后,从事交易活动中的一方通过利用自身效用最大限度损害另一方的利益。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不能承担行动的全部后果,导致市场混乱,道德低下。
三、信息不对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表现及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表现
信息不对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首先表现为劣货驱逐良货现象。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特殊性,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并没有面对面进行交流,消费者主要根据卖家所提供的关于产品的颜色、质地等方面的图片文字等信息来选择产品,这里的信息都是由卖家所“生产”出来的,而非买家亲身感受的。因此,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有很多低质量的产品,被卖家“包装”成高质量产品,而且价格低廉,产品的质量在交易平台上很难区别。在物美价廉的心理驱使下,买家在没有亲身感受过产品质量,并在卖家所精心“生产”出的产品信息的误导下,极有可能选择了低质量的产品。而对于高质量的产品,卖方也只愿意支付市场平均价格来购买高质量及高价的产品。这就导致了一些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被低质低价的产品挤出市场,从而出现市场“逆向选择”的问题,导致“柠檬市场”的产生。
其次,表现为道德风险的问题。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交货通常是由物流公司来完成,而非面对面的发货验货,所以在交易完成后,买卖双方都容易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例如,卖家由于在产品信息方面占有巨大优势,很可能在达成交易后用低质量的商品来代替买方原先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看到的高质量商品。而买家也经常出现隐瞒收货的实际情况,恶意退货或拒绝付款,损害卖家的经济利益的行为。这些情况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发生的概率远比在传统交易中来的大,特别是卖家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
再次,信息不对称在电商交易中表现为交易失败现象。由于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买卖双方没有面对面沟通,使得卖方常常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不是非常清楚,这就容易造成卖方所展示的产品的相关信息和买方所需要的产品信息错位,最终导致交易的不成功。
(二)信息不对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的原因分析
信息不对称出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的特殊性。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使买卖双方可以不用见面就在一个虚拟交易平台上进行各种商务交易活动,这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买卖双方,降低了交易成本,但也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这种特点,使得买卖双方不能全部了解对方的信息,从而加大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其次,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卖家对于信息披露的意愿不足也是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比在传统交易中更加严重的原因。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劣质产品的卖家为了获得短期的巨大利益,利用电子商务的虚拟特征,故意隐瞒产品质量的相关信息;同样,买家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隐瞒实际收货情况并恶意退款,最终导致买卖双方之间的互相不信任,交易失败。
四、信息不对称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一)从买方角度分析
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买家及强大的购买力是电子商务市场得以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但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使得买家在交易过程中始终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买家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利益受损,极有可能使得买家重新转向传统交易市场。没有买家,也就无从谈起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发展了。
(二)从卖方角度分析
在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中,如果存在大量的非诚信经营卖家,而市场并未甄别出这些卖家并对其进行处罚的话,就会导致诚信经营的卖家在交易平台上的销售份额降低,最终被驱逐或自动退出交易市场,导致市场逐渐转变为“柠檬市场”。因此,考虑如何维护诚信卖家的合法利益非常重要。
(三)从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角度分析
电子商务由于其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减少中间流通渠道、产品价格低等优势,在近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如果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充斥着大量的劣质及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买家利益受损、优质诚信卖家被驱逐出市场,最终会影响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减少电子商务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所有的交易市场中都存在,要彻底消除非常困难,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能够减少这种现象对市场公平公正交易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减少电子商务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政府层面策略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交易的基本规则,增加犯罪成本。政府应制定规则要求信息优势方必须如实披露产品等相关重要信息,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保证交易双方所达成的交易公平公正,维护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策略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充当着买家和卖家的中介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的环境及各项增值服务。因此,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应加强技术研发,采取各种手段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例如,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可以进一步完善信誉机制及搜索排名机制来保证平台上的买家得到更准确的产品及卖家信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应该通过卖家管理规定提高非诚信卖家的犯罪成本,驱逐平台上的此类卖家,保护消费者及诚信优质卖家的权益。
(三)消费者方面策略
消费者在得到产品并使用后,应及时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售后服务情况对卖家进行评价,以此来影响卖家的信誉度,并为后续的消费者提供参考。这就会迫使卖方减少利用信息优势来牟取不法利益的行为,降低卖方的信用缺失行为。
(四)物流公司策略
电子商务交易中对物流公司的依赖程度很大,很多情况下买卖双方也会利用物流信息的不对称来牟利。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使得物流公司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因此物流公司应加快信息化步伐,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建立透明化的信息平台、建立货物投递实时跟踪系统,让买卖双方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到商品的运输状况,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不良影响。
六、结语
近年来,电子商务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但电子商务的特殊性也会加大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不良影响。因此,政府、电商交易平台、买卖双方各方面都应采取措施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影响,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良性的竞争环境,降低交易风险、避免由信息不对称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NZ14036。]
参考文献
[1] 张宝友,吕旭芬.电子商务与信息不对称研究[J].北京经济,2005(10):33-34.
[2] 蔡建,张渊.浅析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J].江苏商论,2006(4):66-67.
[3] 张雏迎.博彝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1):235.
[4] 王东,杨晓光.信息不对称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