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09:31:05
导语:在初中地理教学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92-01
情境教学法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该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把某一教学内容或环节进行刻意、科学的修饰,然后将该教学内容或环节放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模拟实践的情境中进行教学的方法。因为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实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第一教学原则,把学生们引入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中去,让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出彩。那么,如何通过情境教学让初中地理课堂更加出彩呢?主要包括密切联系生活情境、努力再现历史情境、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等。
一、密切联系生活情境,让地理知识就在身边
毋庸置疑,情境教学源自生活,情境教材取材于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果用生活的现象来说明问题,结合生活的实际来贯穿地理教学知识,尤其是通过实际例子的情境来贴近学生生活,让地理走进生活,同时也让学生把知识同生活相联系,即让生活走进地理,在生活中观察并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力争把每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重点知识都熟稔于心。笔者曾结合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下初中地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生活来增加感性认识。在生活情境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积极调动学生们利用和发挥自身的生活知识经验;二是在教学中有意与学生们探讨、交流相关的生活经验;三是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课余期间努力体验生活;四是带领学生们对生活中的经验和印象作以总结;五是拟定命题,即在地理知识中拟定命题,让孩子们带着命题去贴近生活,探索地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问题》的时候,锻炼学生们实施可接触范围的人口统计,比如班级的人口、学校的人口,调查所在小区以及社区的人口,继而放开眼界,去了解城市、中国、世界的人口。通过中国人口与其他国家人口的比较,通过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深刻解读我国所面临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再例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人口与人种》等知识点时,也是要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主动与现实生活进行比对。根据地图判断出自己所生活地区的气候带,是寒带、温带还是热带等,进而延伸到国家层面的气候带分布情况,同时可以站在学者的角度上,对自己小时候司空见惯的各种天气做一个重新的审视。在《人口与人种》中,对世界的人种黄、白、黑、棕等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总之,这些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否认的是兴趣才是情境教学的第一核心,而兴趣恰恰是记忆是升华的第一导师,那么兴趣又是怎样来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密切联系生活。
二、努力再现历史情境,让地理科学追溯古今
在地理和历史教学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再现从前的情境,就是历史的情境,这一点如果能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那么一定会促动初中地理教学的丰富多彩。国家教育部实施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强调,教学过程不再是老师教学生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和合作交流的意义建构。那么也就是说,老师不要再一味地填鸭式教学,而是要从互动指导、引领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们展现更多的情景和情境,让情境去促动相关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就要经常性地通过再现历史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观看中体会记忆,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感觉,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学习信息。
例如,在学习《地震》这一常见的地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唐山大地震》、《东京大地震》等影视作品来真实还原那一段历史,让学生们切实感受一下地震的威力和危害,也通过《汶川地震》等知识来切实感受相关的地理知识。再例如,在《滚滚长江》、《滔滔黄河》的知识教学中,把母亲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要突出出来,把长江运输和生态作用突出出来,尤其要通过书籍、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们看到历史上环保的长江与黄河,再比较地看一看现在伤痕累累的长江与黄河,增强环保意识。当然,这种历史再现的方式,也要想方设法地融入互动式教学,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这是“以人为本”的集中显现,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境教学加互动教学的科学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掌握全面性、主体性、民主性为原则的,继而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高度成功。
三、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让地理教学丰富多彩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地理的情境教学中,一定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加入音乐、颜色、图像和其他因素,也可以实施电化教学,也可以融入电影、电视、网络等相关视频,精心科学地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造最好的技术支持,使用最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完全服务于初中地理教学,加强课堂活动,增进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非洲》和《美洲》的时候,教师通过展示图、物理模型和动植物标本或多媒体课件再加上生动的语言创造条件,世界最长的尼罗河、三大热带雨林集中的刚果盆地,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红海、地中海均借助多媒体融入学生们的眼帘和视野并完成教学目标。
四、总结
写到这里做一小结,宣告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又一应用模式,总而言之,情境不是教学内容美丽的外衣,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所以要求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实施情境教学的时候不能盲目追求情境新颖性,一定要至始至终低保持初中地理学习的科学性,一定要至始至终保持初中地理学习的体验性,创造生活,激发兴趣,发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初中地理教学的情境教学,让情境教学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更出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子导航系统;初中地理;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018-02
1 前言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获得应用和推广。电子导航系统在地理学科中最佳的体现实际上就是电子地图的合理应用,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素材,还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传统的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信息内容固定、复制成本高、资源共享率低以及操作复杂等不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电子导航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理念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地理基础知识和理论作为教学重点,很少考虑教学方法和形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需要被动接受大量地理知识。同时地理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GIS等技术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场所。在良好的地理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工具来搜集更多的教学信息和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地理书籍、音像和文字材料以及互联网信息等,从而有助于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在讲解“比例尺”部分时,教师如果只是用普通的地理地图来开展课堂授课,不利于操作,会降低地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下,很难理解教师所讲的地理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将电子导航系统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环节。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进入中国之窗网站主页,然后点击网站地图中的任意一个地理位置,比如红色五星的北京市标志,就可以登入北京电子地图中;然后教师需要再次引导学生借助电子导航系统具有的距离量算功能和缩放功能,使学生自由观察地图在缩小和放大下的实际状态,并要求他们借助距离量算功能来对地图中的固定长度进行测量。通过这种形式的地理教学,师生操作便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分析和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
3 开展探究学习,深化知识技能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实际上就是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操作、调查、试验、搜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帮助掌握有关知识的目的。电子导航系统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满足学生探究学习的需求。
如在讲解“城市区划”时,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导航系统来为学生展示几座典型大城市的区划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区域划分的规律。然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己借助网络来观察其他城市的电子地图,并按照自己总结的分布规律来验证其准确性,如果不正确,则需要进行改进。通过这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有关的地理知识和规律,也可以充分提高探究能力。
4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研究对象大都比较灵活,且具有宽广和遥远的时空界限,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单纯依靠学生的认知和视野是很难掌握的,仅仅依靠纸质地图无法达到电子导航系统所具备的各种效果。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清晰的背景、画面和艳丽的色彩,再加上合适的配音,具有极强的人机交互性能,从而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积极性。
如在讲解“天气和气候”时,如果教师只用文字来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气温的分布以及降水的分布情况等抽象的教学知识,学生就无法形成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导航系统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功能来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动态天气、降水和气温分布部分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1]。
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机会 获取信息能力是人们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基本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不仅包括操作计算机及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还包括借助计算机和其他方式来搜集、分析、整理和提取相关学习信息的能力。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这为人们搜集信息和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传统的纸质地图实际上就是一幅图像,其内部的信息无法用计算机来直接进行查询;而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充分提高数字化学习效率,提高地图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效率。因此,在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导航系统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借助电子导航系统来查询相关数据,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增加获取信息的机会[2]。
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电子导航系统实际上是地图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重要产物,它可以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先进的现代化工具,具有更大量的地理知识储备量。传统教学,教师只是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有关地理知识,无法使学生实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尤其是那些最新的地理信息。因此,必须不断拓展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借助电子导航系统是方式之一。如在讲解“人口”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借助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地使学生深刻地明确当前的人口数量、密度、死亡率、出生率以及增长率等数据。教师可以合理引入电子导航系统,丰富地理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数据[3]。
5 结语
总之,电子导航系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任务量,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导入电子导航系统,不断优化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牛士军.信息技术导航 感悟中国疆域之美: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地理教学整合的优势浅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5(7):113-114.
关键词:初中地理;中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读图是学习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地图,中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地形地貌和地理现象。地图是与地理共同发展的,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这是地理的一个特点。地图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要想有很大的进,首先就必须能够看懂地图。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强化地图知识的讲解,加强对图例的记忆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工具,在初中地理课堂要注重对学生地图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对地图基础知识详细讲解。比如,比例尺的查看方法,各省市及河流的分布,山脉矿产的地理位置等。我在教学生认识地图时会通过编口诀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在讲各省份的时候编一套通俗易懂的口诀,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这里的两湖指的是湖南湖北,两广指的是广东广西,两河山指的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通过巧妙记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遇到相应问题时就会迅速做出回答。同时,地理教材及地图册中包含大量的图例,这些图例都是总结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图,所以在教学生学习地图知识时,我会让学生增强对图例的记忆,帮助他们分析图例当中的考点和难点,将图例作为读图的关键,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给地图赋予更具有灵动的精神,调动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训练,锻炼其探究学习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地图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无论是从省份城市还是从山川河流上都使学生感到困惑。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在日常练习或者考试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锻炼读图能力的形式有很多,如我会引导初中生选择强化记忆地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和析图时的切入点。我还会让学生观察地图,去自己发现地形的特点。比如,中国的整体轮廓像一只雄起的公鸡,黑龙江省像一只天鹅,意大利的轮廓像长筒靴等。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学习压力大任务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读图能力,把读图和地理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地图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同时,地理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兴趣浓了才会对地理更加热爱。在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学生来说,在教他们读图的时候不宜选择太复杂的地形或者目标,因为太复杂会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出现迷茫。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我分析中找到规律,给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在地理教学前充分的备课,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点图型详细点拨,培养初中生的读图技巧
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不仅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还要符合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初一的学生,我会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读图和识图;对于初二的学生,我会教他们绘制基本的图形等。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争取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在地理课堂有所进步。地图中有很多重点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和记忆,针对这样的图形我通常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记忆,如趣味教学法,不仅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中成长,这是初中地理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读图技巧。比如,在讲《世界人口分布》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大致掌握什么地区人口稠密,什么地区人口稀疏。当学生在整体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我还会进行拓展提问,比如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稠密地区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让初中生自己去分析和总结,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使用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任,我会适当的引导学生,给予他们帮助。
四、优化绘图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要进行绘图训练,绘图是对读图的升华。在信息化时代,初中地理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把抽象的地理符号用图表、声音、视频等方式形象具体的展示,增强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给予学生对地图的直观讲解,增强初中生对地图的兴趣。我在地理教学中会让学生多进行绘图训练,如从简单的绘制等高线或者等深线,到复杂的绘制经纬图等,在不断的训练当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生学习的课程比小学时多了很多,因此为了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利用绘制地图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能力,给学生带来整体素质的提升,让初中生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应用地图解决问题。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地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地图将成为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的有力助手,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读图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会在课堂上引导初中生掌握读图和绘图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玉娟.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15,(15).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活动建议 农村初中生 教学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教学实际加以选择,也可以自己设计。这说明“活动建议”是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地理教学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列出的“活动建议”有55条。这些“活动建议”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地理阅读视听活动、地理游戏活动、地理制作活动、地理观察演示活动、地理情境模拟活动、地理信息收集交流活动、地理设计创作活动,以及地理课外活动等类型,涉及到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各个领域,对于改革陈旧的地理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利用好这些“活动建议”呢?下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上册为例,对初中地理“活动建议”的教学进行了研究。
一、地理“活动建议”,要与地理课程标准相结合
地理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地理教学的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有利于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课程中的“标准”是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的,它传达的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信息,至于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传统的地理教学,只要求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它目标则无法实现。现代地理教学论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教学共同体”的共同努力,努力达到“标准”的要求。而“活动建议”是帮助教师从传统教学方法转变到现代活动教学的有效途径。
地理“标准”中的“活动建议”是由教育专家、学者编写出来的,它对我们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有指导意义,大多数“活动建议”包括有标准要求。如:在学习“大陆漂移假说”时,我事先安排学生仔细阅读七年级上册地理P36页“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一文,用课前10分钟,每组选一位学生讲述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然后用5分钟让学生回答P37页的问题,“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学习魏格纳的观察、发现的探索精神;”有的说:“要学习魏格纳坚韧、严谨的科学态度。”最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通过这一活动过程,既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地理“标准”和“活动建议”,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二、地理“活动建议”,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蓝本,是各种考试的重要依据。地理课本是专家、学者根据“标准”编写出来的。“活动建议”是地理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二者结合起来,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如何把“活动建议”与地理课本有机结合呢?
根据我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结合。
课前活动,教师要事先把活动要求、活动目的告诉学生,让学生预习教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活动,适用于新授课的导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引领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迈进。如:我上七年级地理上册P19页“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时,提前一周要求学生从家里、电脑里搜集各类地图。上课前,学生把搜集到的各种地图贴在教室后边的墙上。我说:“同学们,你们把搜集到的各类地图展示出来,很好!老师表扬你们!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中活动,主要是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课前,教师安排学生准备活动所需的有关材料。如:七年级地理上册P4-5页制作地球仪,学生准备的活动材料是: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示范制作,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步骤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比,表扬做得好的学生,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让学生自己改进。
课中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成游戏。如:教学生看地图,怎样学会辨别方向。“有的地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地图上的八个方向,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画一个十字,在十字上标出方向,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起立做游戏,左手中指往上指,口中说“上北”,左手中指往下指,口中说“下南”,左手中指往西指,口中说“左西”,右手中指往东指,口中说“右东”,右手往前击掌一下,口中说“东北”,右手往前再击掌一下,口中说“东南”,左手往前击掌一下,口中说“西北”,左手往前再击掌一下,口中说“西南”。
课内活动给学生带来了知识和乐趣,那么,课后活动又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呢?
课后活动,主要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对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如:让学生搜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5种地形景观的照片,参观农村聚落,了解民族习俗,开展防震、防泥石流的演练活动等。
不管开展什么活动,都不能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为游戏而游戏,一定要紧扣“标准”和教材,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时间,认真组织,及时总结评比,这样才能实现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
三、地理“活动建议”,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初中生,个别差异很大,智力水平也不一样,眼界不够开阔,知识储备不足,但他们积极向上,思维活跃,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因此,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活动时,必须关注每个学生,使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学生乐于活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有趣味性、针对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建议”进行重组整合,以多样化的、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实地理课堂。
农村初中生,普遍具有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适合开展地理计算、绘图、阅读视听、地理制作、游戏等活动。如“活动建议”中的“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争当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员”、“观看地理录相”、“角色扮演讨论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等。
农村初中的教学设施,虽然比起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地理活动教学方面的设施还很少。教师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就地取材,为开展地理活动创造条件,活动中多多融入现代教育的元素,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四、结论
活动教学是现代教学倡导的以“活动”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也是当代地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要给学生装上“地理的头脑”,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加强学习,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理解《地理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意义和价值,把“活动”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活动化,努力把“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静.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有效对策[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20.
[2]曾学平.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反思[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33.
[3]陈亚平.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J]. 新一代:理论版. 2012,10.
[4]旦珍. 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教师. 2012,9.
[5]郑永周. 谈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1.
[6]吴寒.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9.
[7]勒春雷.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反思[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2,21.
[8]王昭懿,唐勉.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J]. 新一代:理论版. 2012,7.
[9]张新辉.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建议[J]. 现代交际:下半月. 2012,8.
【关键词】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重要价值;初中地理教学;教学应用
初中地理教学显得较为枯燥乏味,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鉴于此现状,我们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当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与设计能力,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与独立思考的意识,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相关概述
所谓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作为主体,采取合适的教学对策来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最终促进课程教学效率与效果的不断提升。应该来说,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学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师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归纳,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课堂教学需要,是一种能够切实提升教与学效率的方法。那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教师只是他们的指导者与辅助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1.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们投入到积极主动的思考与讨论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并通过问题探究来锻炼相关的思维与意识,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地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用地理知识来指导地理实践。
2.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不断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与能力,让他们的地理知识变得更为开阔,还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它可以有效改善初中地理教学效果。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基本上都是那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限性的教学方法,转而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动力所在,积极主动的探究地理知识,从而切实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从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这就是说,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选取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亲切,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只有地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才可以真正有效参与到学习实践当中去,才可以直接解决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问题。
2.选择难易适中的教学材料。初中地理教学中采取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就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教学材料具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那么,地理教师就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设置一些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快乐,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之后取得成果,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与探究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获得学习成功的。
3.引入时事热点作为探究素材。初中地理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关注时事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比如说,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把一些自然地质灾害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自主探究,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初中地理教学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实践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探究情境,比如说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让地理知识更为形象直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堂提问与质询。换句话说,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体来说,地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并思考相关地理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给予热情的指导与引领,切不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这样,初中地理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质疑过程中,不断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此外,初中地理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当然,初中地理教学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与其他相关方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理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性
地理课堂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地理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地理课改的关键因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变教师被动的讲为学生主动的学,由始至终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明确一般地理教学中教学面临的困难
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现出来。
2.老师在任教课堂上要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常须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图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会影响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并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发展。
4.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必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互换。
5.地理教学必要研究分析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并且还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和人地关系等难题。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情形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整个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6.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一般难以创造一个十分好的教育环境,刺激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方便于学生认知发展整个过程的实现。地理教学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本领方便实现上述六个层次的教育教学方针。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个过程是老师根据教材内容、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本领的整个过程。地理教学应用直观教具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引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变更学习积极性。
(二)方便充实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此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所以,充实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比如应用幻灯投影可以增加地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必要并且还能够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升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方便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互换,提升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教学中采用这种新颖活泼的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其他方面又能充实表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讲解中国的地理差异-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一课时,笔者就利用POWERPOINT向学生呈现了相关的图片资料,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明显的自然特征差异。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如地形自然差异(如下图),北方: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南方:平原、丘陵、盆地、高原。这样的教学图文并茂,一目了解,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方便于培养智能型、开拓型人才。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并且是培养人才的整个过程。初中地理教学怎么样来完成这一使命,初中学生的学习心态:首先是求知欲望强,凡事喜溯本求源;其次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但教育教学中运用电教本领,可以充实变更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升注意力,增强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去想象、去创造、去开拓。这样做既克服了死板地按照课文进行宣读的问题,又给学生带来充实的思考时间,方便于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发挥联想、得出结论、掌握知识并把它用到实践中去。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由于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说正确而可行地运用好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教学,是培养地理智能型、开拓型人才的可行方法。
(四)方便于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并且是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坏,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针对不一样内容合理地选用生动可行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一次改革,它能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生机、带来活力,是一种长远、科学、高效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陈宇宁.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J].中学理科园地,2010,(4).
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与日常的生活和其他的科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通过加强学生的地理知识能有效帮助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地图教学法是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意识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的地图主要可以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因此,针对初中生的地理教学应当在原有地图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湖中的地理教学课堂更加科学细致化。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的分类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教材中的地图课根据其科学体系将其划分为以下的三种类型:
(一)自然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材中,自然地图指的是用来表示自然现象或者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些列符号,在教材中多用来表示经纬线等示意图,或者是表示地表地势的地形图,也可以是表示地域地区等的区域图,还可以是表示气候类型等的自然要素图等等。
(二)人文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科书中,关于人文地理学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涵盖了经济和区域这两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地理学课中的人文地图主要有人文要素和区域这两方面组成。其中人文要素指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与地理分布的地图,这里的人类活动包括语言、行为等等。而区域地图则指的是特定区域的轮廓图,可以表示轮廓较大的到七大洋五大洲,也可以表示简单的市和区等。
(三)综合地图
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综合地图指的是在地图中不仅有自然地图的内容,还有人问题图的内容,并且这两种地图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然而要注意的是,综合地图中的内容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取舍,以防内容过于杂乱反而加大教师教学的难度。
二、初中地理拓展地图教学法的方式
结合上述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类型,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拓展自己的地图教学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课教学质量。
(一)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法
地图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通过地图法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强化初中生的空间分布进而分配概念,虽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对地图的理解,但却不能保证地图内容的简洁。因此,教师在使用中地图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地图的前挡选择来帮助自己拓展地图教学的方式,并且教师在焦旭过程中可以将所讲述的内容与地图相结合,形成一套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了解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地图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地图成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第二种语言。
(二)方法化的地图教学法
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将地图教学法更加的方法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图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使地图教学法更加方法化:
1、多重表征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区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对区域特征进行说明,并结合地图中的自然、人文等特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从而有效加强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2、区域比较法。地理这门学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区域性,而区域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时地引入区域的比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拓展他们的独立思维。而如果在地理的教学中不能将区域之间进行比较,那么地理教学的过程将不具备连贯性,并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的意识。
3、问题指向法。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指向的方法来对地图中某一区域的特征进行总结,并探讨该区域地势环境形成的原因以及该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以地图教学法的方式来进行地里的教学,首先就必须要明确课程知识的指向,从而才能从知识的指向中寻找最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地图。
三、实践化的地图教学法
当今社会正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各类高新产品如雨后春笋便进入现代化市场,因此,初中的地理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如各类网络地图的氤氲而生,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对自身周边的地图进行搜索,以了解身边的地理和交通特征,同时网络地图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帮助学生规划最方便最快捷的交通路线和交通方式。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中充分利用这些最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人文地理;认识
人文地理包括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产、建筑特点等多个方面,是构成一个区域的重要区域特征。学生通过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掌握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学习任务之一,认识人文地理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特点
人文地理包含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包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建筑特点等,整体上是依附于初中地理教学来向学生们呈现的。在每个章节中,关于人口、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种族等都是被频繁提及和叙述的,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加更多的有趣的东西,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激发了他们去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对人文地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体系中,自然地理相较于其他地理学知识而言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在自然地理中穿插人文地理教学,对学生们而言是既在枯燥的学习中加入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然地理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对日后更进一步地接触地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特点
1.运用故事法教学提高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更为丰富,因此,对于故事性的叙述还是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将关于该地域的故事穿插在地理教学中,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国际日界线时,教师可以先在正式讲课之前向学生讲解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回国够,发现船上的航海士在航海记录中少记录了一天,这对于当时航海技术还不发达的他们来说是相当困惑的。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很自然地引出是国际日界线的存在使得东西两边的日期出现了差异:每过一次国际日界线,日期就要变更一天。教材中也提到了双胞胎姐妹,妹妹比姐姐早出生了一天,也是因为国际日界线的存在。学生通过对这个趣味性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更能将国际日界线的重要意义、变更方法等牢牢地记在心中,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国际日界线进行引申,例如,为什么国际日界线是弯的,而不是直的等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国际日界线的真正含义。
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同时是初中地理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同样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向前推动的因素。因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学好初中地理的必然条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同时也是自然资源较为紧缺的一个国家。因此,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依附于自然资源的,也就是说,自然资源越短缺的地方,人口就越稀少;自然资源越丰富的地区,人口就越多。在我国典型的地区就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其可探明储存量可占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开采地区,此地区也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3.人文地理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的规律性特点
古代时我们的祖先没有先进的气象仪器,都是通过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气候和播种的。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谚语。例如,“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就是说腊月七号、腊月八号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两天,因此我们要喝腊八粥取暖,才不会冻掉下巴。像这样的民俗谚语还有很多,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根据大自然的变化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人文地理附属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研究人文地理时,自然地理能够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同时,研究人文地理也是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规律的总结。初中地理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因此,学生在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时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区域地理这一块尤为复杂,学生对于其他陌生的区域本就了解不够,再加上要记住许多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时,要让学生将人文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综合记忆,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对全面认识区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和对地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魅力的了解,如同学生在世界各地畅游,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广、学习难度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度。但是如果从自然地理教学的角度引申出学习和认识人文地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不失为是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学生记忆的一种良策。
作者:曾志彬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图像;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图像系统是对地理知识中各种图像的统称,它是直观体现地理知识的一个有效载体。地理图像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经过一系列的分布、组合以及联系,最后以图为涵盖,从而展现出来的一种方式。
一、分析地理图像教学的几大类型
1.统计图教学
地理统计图是在地理事物中,借助数量关系,从而形象地反射出需要表达地理事物的图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地理统计图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许多地理现象与难以捉摸的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分析与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出具体地理事物所含有的特有特征,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得到正确结论。
2.地理景观图教学
初中地理景观图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主要包含摄影图与描绘图两种模式,但是相对而言,摄影图显得更加生活化与具体,而描绘图则凸显出某些特定的重点部分。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景观图比较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地理学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学科,所以单纯的景观图就分为许多复杂的形式,所以很多地理景观图学生根本看不懂,而且也无法产生联想。所以,如果能够合理进行初中地理景观图的教学,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地理学这门学科。
3.地理地图教学
地图不言而喻了,可以说地图应属于地理教学中的灵魂部分,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所教地图部分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掌握。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地图定位方法,从而认清某种地图所代表的某片区域。并且,还应该带领学生了解地图上某些特有的特征,比如山脉、海洋、盆地等,从而直接联想出特定的区域,加强地图与地理现象、特征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探究。
4.地理示意图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示意图大多属于成因示意图,也就是它经常会与统计图一同出现,用来表述地理现象与地理特征的形成。所以,在示意图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首先确定好某项地理事物所处的具置,进行定位,然后再对其进行要素分析,从而解释地理现象,最后归纳总结规律。
二、初中地理图像运用注意的问题
1.养成用图、看图的习惯
初中地理教学中,在运用地理图像系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如何养成看图、用图。因为,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图像的运用几乎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图像这关过不去,地理这门学科根本无法继续学习。所以,一旦学生掌握了图像的基本要素与规律,并且能够通过图像所提供的位置、特征、地形等信息分析出它所表达出的位置,那么,就能够深层次地调动出学生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可以变相地说,它是一种诱导因素,可以诱导出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他的诱导作用,一切都成为过往云烟。
2.挖掘地理图像中所蕴含的信息
地理教学中图像所蕴含的信息是相当丰富的,可以说一百个人看一张图能够分析出一百种可能,这就是图像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从地理图像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指标,也是为了社会实践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初中地理教学是否能够真正成功,完全就是看待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图像信息。不仅仅是地理教学中的图像,世界上只要存在图像的地方,都具有庞大的信息量,而这也是为什么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这方面技能的重要原因,可以让学生更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从而能够全方位地分析所得到的信息,解决所面临的困难,这就是地理图像教学的深层次含义。
3.给学生建立一个专门绘制图像的作业本
当然了,“学以致用”这句话永远适用,前文大多数说了“如何学”,最终目标还是应该“如何用”。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图像系统的运用,教师应该更为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绘制图像的作业本,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把自己觉得重要或者无法理解的图像绘制出来。这样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所学知识的认知,也能够增强对于地理学科其他知识的了解。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到图像中所蕴含的信息,光是看是不够的,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加深对于地理图像信息的印象。
总之,在初中地理图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完善地理地图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开启动手绘制地图的新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读图、看图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