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38:58
导语:在甲型流感预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你们好!
最近,学校每天进行晨检,对发热的同学一律要求回家治疗,返校时还需要医院的诊断证明,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很不理解,觉得有必要吗?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最新的疫情:卫生部通报,8月26日15时至8月28日15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87例,其中38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49例为境内感染病例。截止目前,我国内地累计报告339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3078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就在上周,我们临近区县的学校也已经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人,甲型h1n1流感正离我们越来越近。再加上,秋冬季节本来就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所以,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何谓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的流感病毒,是美国于2009年4月在人中首次检出的。此病毒可通过人与人传播,同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传染方式非常相似。
2、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哪些症状?
与一般流感症状十分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嗓子痛、全身疼痛、头痛、寒战和疲劳。一些人还可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同样,甲型h1n1流感病人也可以像季节性流感患者一样出现重症病例或死亡,发病的72小时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3、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性如何?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过个几年就乔装打扮卷土重来,所以,我们人类普遍没有自然的免疫力,人群普遍易受到感染。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和传播方式从出现症状前1天到发病后7天都具有传染性。有些人感染病毒后可不出现症状,但在带毒状态下可将病毒传给他人。
4、甲型h1n1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甲型h1n1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传播给他人。人们也可能通过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触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5、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吗?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恐慌。针对性的疫苗目前已经研制出来了,将对在校生进行集中的接种,构建起一道免疫屏障。
6、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勤通风、不扎堆。
(1)勤洗手。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老一套,但医学专家们还是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洗手,洗手,再洗手。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sars曾经让我们学会了洗手,但我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很多人很快又把这个好习惯给丢掉了。趁甲型流感还没有到来,大家再把这个习惯捡起来吧!正确方法是:触摸了物体或与他人握手后,要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最好用流动水冲洗。
(2)勤通风
(3)不扎堆。
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5)如果自己出现流感样症状,应配戴口罩,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暂停工作或离校休息诊治。如你的家人或朋友出现流感样症状,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陪护时应配戴口罩,接触后应洗手。
同学们,老师们,流感季节,要尽量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坚持锻炼身体,喝足够的液体和食用有营养的食物。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预防h1n1甲型流感的发生,特制订此制度:
一、每日上午7:30——8:00和下午3:00---3:20为各班对学生进行晨午检的时间。各班主任以用体温计检测为主,对有异常反应的学生,还要目测检查。各班每天要认真填写《晨午检登记表》。
二、晨午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对未到学校的学生要及时想办法了解缺勤的原因,做好随访记录。
三、每日晨午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及时采取措施。
四、对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症状等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防控小组;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电话联系,填写好因病缺勤登记表,并把详细情况上报,如出现无作为情况,学校将严肃处理。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可通过猪传染给人,并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如咳嗽、打喷嚏)传播。另外,该种病毒还可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等黏膜部位的接触传播。
3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后,可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痛、四肢酸痛、头痛和疲劳等症状,有的患者还可出现腹泻和呕吐的症状,严重者会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4与普通流感相比,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特点?
众所周知,普通流感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的人。而甲型H1N1流感患者多为20~45岁的青壮年人。这是该病最突出的特点。
5目前有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和能够有效治疗该病的药物吗?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但最新的临床实验发现,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不错。
6吃猪肉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吗?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耐高温,只要将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以上就可以将该病毒杀死。因此,人们只要食用煮熟的猪肉是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
7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关键词】 “治未病”;甲型H1N1流感;防甲流香囊
2009年3月墨西哥爆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WHO初始将此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大流行阶段[1] 。各国政府及医务工作者都在积极应对、治疗、预防本病,据报道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国于2009年9月率先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疫苗的生产能力有限,分批供应、分批接种。目前我国虽已发出5781万人份疫苗(2009年12月4日17:30分甘肃省卫生厅电视电话会议),但与我国总人口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能发掘中医药宝库,研制一种长期有效、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不服药、无痛苦的大众化预防品,无疑将在短期内缓解疫苗供不应求的压力,同时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起到良效。笔者从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出发,以未病先防、“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借鉴小儿佩挂防感散[2]预防感冒的成功经验,参考健康报公布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药物,自行研制防甲流香囊,推广应用于除孕产妇以外的1岁以上的广大人群预防甲型H1N1流感。笔者于2009年11月4日至今手工制作防甲流香囊500个,免费发放给院内职工、亲朋好友及部分患者,佩挂于天突穴或膻中穴,深受欢迎,收效良好。
1临床资料
1.1药物及佩带
防甲流香囊药物组成:冰片60 g、雄黄60 g、黄芩150 g、肉桂150 g、苍术300 g、藿香300 g、艾叶150 g、薄荷250 g、草果50 g、砂仁100 g、白芷50 g。上药研细末,混匀,每次取3~5 g装袋,佩挂在天突或膻中穴。一般全天佩带,入睡离身。
1.2禁忌人群
1岁以下小儿、孕妇、产妇、局部皮肤溃烂者。
1.3回访效果及典型案例
佩带者中大部分人至今没感冒,一部分人感冒后服用西药2~3 d即愈。同一楼层没带香囊者感冒后均需静脉滴注西药3~5 d才能痊愈。我市流感高峰期(2009年11月1日至16日)有1例3岁女童所在班只剩她1人到校,班上其余42人均因感冒而请假5~10 d。该幼儿于11月21日洗澡时不慎感冒,服药2 d即愈,至今没有间断上幼儿园。
2讨论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1]。笔者从祖国医学“治未病”思想出发,借鉴小儿防感散预防感冒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医外治法,手工制作防甲流香囊佩挂于天突穴或膻中穴,推广应用于除孕产妇以外的1岁以上的广大人群预防甲型H1N1流感,收效良好。本品疏通经络、避秽祛邪,药源广、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佩带方便,无毒副作用,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祖国医学一贯注重对疾病的预防,早在《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治未病最为经典的论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佩带中药香囊预防疾病的做法,端午节戴荷包就是最好的证明。佩带中药香囊预防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内、妇、外、儿、骨伤、皮肤、五官与肛肠等各科[3]。清代医家吴师机《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专家吴震西将中药外治法的机理概括为“经络传导、皮肤透入和黏膜吸收”3方面,并为广大医家所接受[4]。香囊佩挂于天突穴或膻中穴,可起到局部刺激经穴的作用,通过刺激经络系统以调节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胜偏衰[5]。
防甲流香囊中冰片、雄黄、黄芩、肉桂原系上海市中医院夏以琳所创防感散,用于预防小儿感冒,临床验证有效率达87.83 %[2];苍术、藿香、艾叶、白芷等系健康报公布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佩带香囊药物。《本草经疏》认为冰片“芳香之气,能避一切恶邪”,《本草纲目》认为草果“……兼辟瘴解瘟”,《本经》认为雄黄“……杀百虫毒”,《别录》载藿香“去恶气……”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上述药物均有解热、抗病毒之功。以上药物共为香囊,可起芳香避秽、疏通经络之功。
由于时间及水平所限,香囊制作简单、粗糙,数量有限,样本小,观察时间仅1月,其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有待广大同仁进一步观察、验证,作用机理有待深入研究。相信防甲流香囊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的通知[S].2009,3.
[2]夏以琳. 防感散预防小儿感冒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7):35-37.
[3]王静安.中药外治法在儿科的应用[C].第1届中国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第22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论文集,2005,283.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应急队伍
为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科学管理,我中心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乡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根据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组织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与此同时,我中心还组建了四个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业组和三支应急处置队伍。同时应急值守工作,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应急处置队伍24小时待命,做到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试行)》、《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南通市甲型h1n1流感疾病预防控制方案(试行)》。结合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中心及时制定了海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对储备工作,加强疫情的监测、报告、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处置。
三、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处置能力
为提高甲型h1n1流感防控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我中心多次对疾控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业务培训,4月29日,我市疾控中心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防疫、消杀科全体人员共32人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5月9日,我们对疾控中心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组织各专业组及3个应急队伍成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技术培训,5月12日,又对疾控中心全体职工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健康知识测试,合格率100%。5月15日,召开了海门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培训会议,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的负责人、防保科科长及乡镇卫生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后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考试。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了五次实战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经验和处置能力。四、做好物资储备,配备应急装备
按上级要求,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物资储备,包括消杀药品、检验检测试剂、个人防护用品等,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
高标准配备了应急处置装备室,制定了工作制度,流调、消杀、采样、健教各类物品存放整齐,一应齐全。
五、开展健康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让群众广泛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1、制订了海门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2、强化与新闻媒体的链接,4月28日以来,我们与××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日报等大众媒体广泛合作,采用专栏、专访、专题讲座、专题报道、咨询等多种形式,适时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报道。
3、编印和发放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资料。《××健康教育报》第三期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刊,共印28万份;“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1万份;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小折页2种各2万份;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展板一套共8块。并及时下发了省和南通疾控中心编印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宣传3种5000份。
六、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确定专人负责每天定时进行疫情监测、信息收集、网络直报和分析工作。
加强发热呼吸道病例的监测,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及时组织流行病学调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对下列病例的监测和发现:两周内来自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及地区的流感样病例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医护人员中具有典型流感症状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现此类病例立即采样送检并对病人进行隔离。
1、流感样病例监测
人民医院是我市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按照统一规定和要求,哨点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登记,每周对典型流感样病例、中青年病例、重症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5-10例,送疾控中心保存后统一送市疾控中心检验。
2、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根据《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接到各医院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的报告后,按照方案要求提请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并按方案要求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实验室采样检测工作。人民医院继续搞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及时发现重症甲型h1n1病例。
严格实行疫情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七、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处理疫情
6月22日8:30,我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刚从澳大利亚回国发热症状病例,在接到疫情报告后10分钟内,我中心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送南通市疾控中心检测。15∶30,南通市疾控中心对我市所送该病例咽拭子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月23日3∶18,省疾控中心对该病例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省、××市专家组会诊后一致认为:该患者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为了确保在发生h1n1甲型流感疫情时,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汛桥镇中心校范围内所涉及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控制应急工作。
三、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上报、控制和扑灭疫情。
四、组织管理防控h1n1甲型流感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h1n1甲型流感应急防控工作由校长负总责,按照“学校牵头、专班负责、班级落实”的原则,实行领导督办制、班主任负责制,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共同做好h1n1甲型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学校成立疫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校h1n1甲型流感应急防治工作。
(二)、领导小组和各班级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__*、__*、__*等
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内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督导各完小各班级落实h1n1甲型流感的防治应急方案。做好教职工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本校内疫情调查,紧急免疫接种,环境消毒工作。
2、各班应根据工作部署,督促落实防治应急方案。负责做好学生工作,组织、协调,落实晨检制度,落实在校内、班内调查疫情上报,紧急免疫接种等工作。
五、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疫情的监测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开展h1n1甲型流感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向学校防控流行疾病办公室预警预报疫情。
(二)、疫情的报告
(1)h1n1甲型流感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2)任何人发现发生或疑似h1n1甲型流感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学校报告。
(三)、疫情报告形式:
各小学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观察病例时,应立即送医,并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同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报后应在2小时内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6小时内报至省教育厅。
接到当地卫生、疾控部门通知学校、幼儿园发现疑似病例时,学校、幼儿园应在1小时内立即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报后1小时内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4小时内报至省教育厅。
1、各年级各班电话或书面向办公室上报;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报告。
2、自疫情初步诊断之日起,应每天上报一次疫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疫情后续进展情况每周上报一次,直至疫情解除。
3、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六、控制措施
(一)、紧急监测
对疫区、受威胁区内易感动物实施紧急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待疫情解除后,转入正常监测程序。
1、密切跟踪疫情发展情况,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
2、建立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防控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准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防控效能。
3、加强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疫情监测,特别是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做好人感染h1n1甲型水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让师生和家长广泛了解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提高群防群控。在主管部门和卫生机关的指导下及时准确地信息,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宣传教育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方式、各种场合和各种手段普及h1n1甲型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对h1n1甲型流感的了解程度,争取全社会的支持配合,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准确把握宣传导向,在疫情的宣传上做到不抢先、不猎奇、不炒作,以免加剧公众恐慌心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一、密切接触者的判定
甲型h1n1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以下简称甲型h1n1流感病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的技术指南,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是自病人出现症状前1天至发病后7天,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1-7天。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在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其感染发病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与病例接触时,病例是否处于传染期、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例的接触方式、接触时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和物体的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二、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及追踪
(一)各地卫生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追查病人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涉及跨区域的密切接触者,可通知有关省份协助追查。
(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和调查。
(三)对涉及外籍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情况,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向当地外事部门报告并向卫生部通报。
三、密切接触者管理
加强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延迟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蔓延。在该病的流行初期、流行高峰或流行后不同阶段,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工作要求将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一)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指定场所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二)医学观察期间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
(三)在进行医学观察前,要向密切接触者说明医学观察的依据、期限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做好科普知识宣传,包括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信息。
(四)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及同居所的人员不得外出,集中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保障分室居住。
(五)医学观察期间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机构每日对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访视(早晚两次测试体温),详细记录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对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还应注意了解有无其他病症。
2.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每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情况。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认真做好本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实施医学观察的工作人员应做好基本的个人防护。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致病。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如果未经过很好消毒处理,就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另外患病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患甲型肝炎,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卫生差的学校、工厂、农村、托幼机构或家庭中,更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1950年瑞典及1978年我国均因食用泥蚶引起甲型肝炎流行,1979年上海食用醉蟹引起过暴发,1988年因食用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大暴发,均是粪-口途径传播的实例。近年国外陆续报道,滥用药物注射及同性恋群体中,甲肝病毒抗体水平和查出率很高,在这些人群中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肛-口或被污染的注射用具。
2001年甲肝是由学生在校园外就餐感染带回学校,在短短两周内引起13个学生爆发传染,因为当时没有疾病报告制度,医务室对传染性疾病宣传不够到位,使老师和学生对疾病认识不够全面,第一个学生感染后自己去医院检查,确诊以后,没有马上请假回家治疗,而是几天以后才回家治疗,请假也未报学校医务室,由于班主任和校行政人员对疾病没有正确的了解,失去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校园环境,学生教室,寝室都没有及时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导致。后经过全校园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整体意识,积极参与校园卫生消毒,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按要求到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堂吃饭等等处理措施,才得到控制不在出现新病员感染。
2009年第二次甲肝感染,是学生回家返校以后发病,让班主任知道后即时报告校学生科和医务室,学生科配合医务室做好预防宣教、隔离、消毒措施,感染两个学生以后就没有出现新病例。
预防措施:
1.平时做好疾病预防卫生宣教,制订学校疾病登记制度,有病必须先到医务室看病检查,请病假的学生必须到医务室登记疾病表现,诊断结果,确认是否传染病,使学生发生疾病能够在第一时间让医务室知道,对疾病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2.感染的学生必须离校回家,在家庭休息隔离治疗,告知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避免家庭内部传染。治疗痊愈以后,必须有医院疾病好转证明才能返校上课。
3.注意饮食卫生;餐前便后要洗手,坚持自助餐,禁止会餐饮食,避免交叉感染。严格监督学生食堂卫生,蒸汽消毒餐具,食物以熟食为主,切菜板生熟要分开,要消灭苍蝇。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勤洗手、勤换洗工作服,必须做体格检查,禁止肝炎患者在食堂工作。
4.离校学生患病时期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病人用过的食具要煮沸20分钟后再洗涤,生活用品用5%“84”消毒液水浸泡30分钟清洗,被单、衣物等如不能用开水煮的要在日光下多次曝晒;
5.同寝室学生所有洗漱用品、生活用品全部用5%“84”消毒液进行浸泡30分钟后用流动水清洗,毛巾开水浸泡20分钟以后在日光下暴晒。寝室床、桌子、板凳,教室桌子、板凳,用5%“84”消毒液擦拭,剩下的消毒液进行地面拖擦清洁消毒。
6.管理好病人的粪便和排泄物、垃圾等污物,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
[关键词] 乏脂肪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原发性肝癌;MRI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097-03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较少见的肝脏良性间叶性肿瘤,由异形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脂肪细胞按不同比例构成。自1992年国内首次报道以来,随着病理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报道的例数逐渐增多,但因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多样,尤其是乏脂肪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deficient hepatic angiomyolipoma,FDHAML)缺乏脂肪组织所表现出来在密度及信号方面的特殊性,与肝癌的影像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原发性肝癌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表明肝硬化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从增生结节经过退变结节演变而来[1],及早发现病灶,明确病灶性质、范围、与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关系极其重要[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例FDHAML和40例原发性肝癌的MRI征象,以探讨MRI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8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例FDHAML和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FDHAML:男3例,女7例;年龄为18~70岁,中位年龄45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男33例,女7例;年龄为28~65岁,中位年龄5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22例;甲胎球蛋白(AFP)均为阳性,且有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24例男性患者有>10年的吸烟或饮酒史。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1.5T MR/i型MR扫描仪,体部相控阵线圈(TORSO)。增强扫描使用脉高高压注射器。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患者仰卧位,训练平静呼吸和屏气。常规SE序列T1WI(TR 400~500 ms,TE 9~14 ms)扫描;加呼吸门控FSE序列T2WI扫描(TR 3500~4000 ms,TE 85 ms);增强扫描采用屏气轴位LAVA多期动态扫描,每期扫描时间7~10 s,SAT采用SPECIAL抑脂,层厚2.4 mm,先行LAVA蒙片扫描,然后注射对比剂,采用马根维显,剂量15~20 ml(0.2 mmol/kg),经右肘静脉快速团注,注射速度为2.5~3.0 ml/s。延迟10~13 s后嘱患者屏气行轴位LAVA四期动态扫描,包括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静脉期及平衡期。
1.3 资料处理
按病灶形态、信号、强化范围及形态分析,根据MR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中的信号值和肝脏信号值的比较分为4型:快进快出型(高-低-低或高-等-低)、快进慢出型(高-高-低;高-等-等);慢进慢出型(低-高-等)及延迟强化型(高-高-高),探讨FDHAML和原发性肝癌的特征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FDHAML和原发性肝癌MRI平扫征象的比较
FDHAML和原发性肝癌的MRI平扫征象(直径、信号、包膜、边界及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FDHAML和原发性肝癌MRI增强扫描模式的比较
FDHAML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明显强化,门静脉、延迟期仍呈持续强化,病灶范围减小;原发性肝癌强化模式以“快进快出”表现为主;两者MRI增强扫描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P
2.3 资料分析的结果
有2例FDHAML术前误诊为原发性肝癌,其中1例患者为体检发现肝脏肿物,当时未引起重视,一段时间后肝区疼痛,无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贫血、黄疸、腹水、下肢肿胀、皮下出血;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异常;术前彩超提示肝内实性占位,MRI考虑原发性肝癌;术后病理诊断为FDHAML;免疫组化:Ki-67
3 讨论
3.1 FDHAML的MRI征象
FDHAML患者多为女性,无肝炎及肝硬化病史,常无临床症状,AFP、CA199及CEA等肿瘤标志物多正常,常于健康体检时发现。近年文献报道,13%~21%的FDHAML患者合并复合型结节性硬化病(TSC)[3],本研究中未发现合并TSC的患者。FDHAML术前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和肿瘤穿刺病理活检[4],影像学表现与其组织构成密切相关,其中血管和成熟脂肪组织的分布是最重要的诊断特征。MRI增强扫描对FDHAML中脂肪成分的检出比CT扫描更敏感,其典型表现为T1WI在稍低信号中可夹杂有点状或小片状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常较混杂。MRI平扫对FDHAML未能发现脂肪成分,致使其无确定的影像学表现,同时FDHAML无特异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较高。文中提到的1例术前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的FDHAML,回顾分析其MRI表现,强化方式还是符合FDHAML征象,动脉期病灶呈明显强化,门静脉、延迟期仍呈持续强化,病灶中心或边缘可见高密度血管影,病灶范围有所减小。
3.2 原发性肝癌的MRI征象
原发性肝癌多数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发展的,由良性到不典型增生再到恶性的过程。本研究显示85%的原发性肝癌病灶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改变。原发性肝癌血供主要来源于肝动脉和异常动脉供血,门静脉血供明显减少[5],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表现。LAVA序列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LAVA能明显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尤其是在小肝癌的检出上,LAVA序列扫描层厚仅2 mm,因此发现的最小病灶直径为0.4 cm,而2D T1WI增强扫描层厚达8 mm,发现最小病灶直径约5 mm[6]。动脉早期对肝癌显示很重要,可以发现其他影像设备不易发现的小肝癌[7]。假包膜是原发性小肝癌的特征性表现,LAVA可提高假包膜的显示率。本研究显示75%的原发性小肝癌有假包膜,T1WI为环绕高信号结节的低信号结构,T2WI呈内低信号外高信号(内为纤维结构,外为肿瘤压迫的血管和胆管)的双环影,由于包膜内对比剂的扩散和滞留时间长,病灶内对比剂已开始排出,所以包膜呈欠规则的环形高信号[8]。原发性肝癌另一个特征性表现是在T2WI出现镶嵌征,病理上是肿瘤内融合、有活力的结节被薄层纤维分隔所致,病灶越大越易出现,或与肿瘤包膜、坏死和脂肪变性有关,本研究中有4例出现此征象。
FDHAML的MIR平扫缺乏典型的征象,但仔细分析增强扫描,尤其是LAVA扫描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影像征象。FDHAML是肝脏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无恶变倾向,因此,若术前能提示诊断或明确诊断者可采用保守治疗,而无需做手术切除。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应用,先通过血管造影,再进行介入性栓塞治疗也是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9],其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预后尤为重要。应降低FDHAML的误诊率,避免给患者增加巨大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 宋彬.肝脏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和相关病理学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3,18(9):674-680.
[2] Tsim NC,Frampton AE,Habib NA,et al.Surgical treatment for liver can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8):927-933.
[3] Fricke BL,Donnelly LF,Casper KA,et al.Frequency and imaging appearance of hepatic angiomyolipomas in pediatric andpatients with tuberous sclerosis[J].AJR Am J Roentgenol,2004,182(4):1027-1030.
[4] Messiaen T,Lefebere C,Van Beers B,et al.Hepatic angiomyo(myelo)lipoma:difficulties in radiological diagnosis and interest of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J].Liver,1996,16(5):338-341.
[5] Danet IM,Semelka RC,Braga L.MR imaging of diffuse liver disease[J].Radiol Clin North Am,2003,41(1):67-87.
[6] 严福华,周康荣,沈继章,等.MR和CT动态扫描对小肝癌强化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5):413-416.
[7] 钟美花,吕敦召,杨志宏,等.MR LAVA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8):1095-1097.
[8] Grazioli L,Olivetti L,Fugazzola C,et al.The pseudocapsul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orrelation between dynamic MR imaging and pathology[J].Eur Radiol,1999,9(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