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

时间:2023-09-14 17:39:07

导语:在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

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挑战;应用前景

一、前言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介绍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互联网这个非常专业的技术概念,一下子吸引了国内外民众的眼球,人们突然发现,互联网业务已经广泛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或英特网,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为全球大多数地域之间构建了一个高效的信息传送网络。互联网系统主要包括终端、管道、云服务三个部分,其中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摄像机、传感器、无人机、工业终端等,把互联网应用延伸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管道,除了包括广域网、局域网之外,还包括无线接入网络(WIFI、3G/4G基站等),为不同的终端之间提供了信息传送通道,或者叫信息高速公路;云服务,主要包括了计算、存储和业务应用等方面资源共享式服务,能够有效共享网络设备资源、节约设备投入成本等。

二、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互联网分为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鉴于移动互联网终端具备随时随地使用的便利性,能够有效满足人们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天性,以及具备其他系统难以企及的广阔发展空间,本文将着重就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特征、业务应用和终端智能等方面进行浅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实现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优点的聚合,让终端或者终端的使用者享用业务更加自由、更加便利。

仅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当今的人们,个人使用固定电话的频率已经迅速下降,而手机成了须臾不能离开的通信信息工具,绝大多数人已经拥有一台甚至几台手机,且大多数是智能手机。并且依托互联网强大的开放、互动、分享等功能优点,智能手机的业务应用还在不断丰富。

移动互联网丰富的业务应用,需要覆盖广泛和带宽足够的无线接入信号。常见的移动互联网包括各种WIFI和3G/4G网络等,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镇都已经有了很好的信号覆盖。

三、移动互联网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很多新问题,如网络覆盖局限、三大系统平台ios、Android、WindowsPhone各自独立,尤其是各种安全问题。

首先,智能终端安全问题。随着移动通信、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集成电路等领域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终端的通信、计算、储存等能力迅速提升,应用也更为广泛,由于其存储了大量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以及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可能存在的漏洞,导致终端极易受到木马病毒等恶意软件威胁以及诈骗、垃圾短信和邮件等恶意骚扰。

其次,接入网安全问题。移动互联网增加了无线接人和大量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由于移动互联网中IP化的电信设备、协议等存在漏洞,可能被网络攻击者利用,可以通过破解空中接人协议非法访问网络,对空中接口传递的信息进行监听和窃取。

第三,业务安全问题。移动互联网引入了更多的业务平台,网络结构更加复杂,易造成非法数据访问、非法业务访问及隐私等敏感信息泄露,同时,移动互联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云计算结合的业务,随着云计算的推广,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企业业务数据将在云计算平台上存储和管理,云计算服务的公共租赁、虚拟化等特性,易给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复杂性,也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例如,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不支持端到端透明性,给问题诊断带来较大困难,给安全监管增加了难度。同时要加快整合管理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产业链协作,多措并举保障网络安全。

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展望

虽然目前移动互联网受到了各种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这些隐患正在消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移动互联网信息越来越安全、业务越来越丰富、应用越来越全面、覆盖越来越广泛。

第一,业务应用前景。移动互联网将持续改进现有业务,不断创新新兴业务,使得业务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展,将最大限度地承载人们生活、健康、工作、事业等方面所需的绝大部分业务应用。

第二,商业应用前景。社交、电商、出行、本地生活、在线教育、新闻、视频等传统业务运营商,不断推陈出新,新的商业内容、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互联网新锐们以聚焦压强战略,致力于扩展特定行业业务应用的开发和经营,不断挖掘行业内的新业务、新应用,例如滴滴、美团等新兴行业新贵。

第三,移动终端前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性能的不断改进、功能的不断丰富、体验的不断优化,将会与业务应用形成十分良性的相互促进。

第四,网络覆盖前景。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应用推广,国内移动信号空白地域的无线覆盖必然将迎来较大推进。

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发展格局,这些不仅深刻影响着教育、医疗、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商业模式等,也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以应用为导向、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从“互联网+”的视角考察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等,以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服务传统行业、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普及,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开始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类的社会交往、商业活动、社会治理等,变成了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广泛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这些深刻影响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更快、运行方式更多元化、实用性和功能更加强大、自我防御和修复能力更完善等。

(一)计算机技术运行速度快。从运行速度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天气预报、用户数据分析、科学研究等活动都需要计算机拥有超级运算能力,这些对计算机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许多计算机公司都将计算速度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核心指标,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计算机运算能力研究的投入,比如我国就成立了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专门负责计算机运算速度研究工作。

(二)计算机技术运行方式更加多元。从运行方式上看,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开始向小型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这些智能终端不仅体积小、携带方便,而且功能强大,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上网需要。

(三)计算机技术基本功能更加实用。从基本功能上看,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电脑成了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社会交往、网络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可以说人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脑,从而使计算机技术发展更加多元化,计算机性能更具有实用性,比如有些电商就以CRM系统实现了销售存储一体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极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四)计算机技术运行更加安全。从运行能力看,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要求计算机操作简便、运行安全等,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安全技术有了长足发展,计算机可以通过相关设备监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极大提升了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工业信息化进程,将“互联网+”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技术与商业、国防、社会等领域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形成了许多计算机边缘技术。

(一)计算机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情况。从发展过程看,“互联网+”首先产生于商业领域,而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开来。从总体上看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网络媒体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最广,并且推动了这些行业的繁荣发展,比如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有机结合,催生了许多重要的产业形态,推动了淘宝、京东、今日头条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的诞生。

(二)计算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计算机技术在能源、电力等领域也有许多应用,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比如一些新能源电力系统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攻击,像雾霾天气、冰雪天气等往往会影响发电质量,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就需要以计算机技术快速获取相关数据,以便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相关人员手中。此外,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推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促进了工业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大大提升了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

(三)计算机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情况。计算机技术在国防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像雷达、无人机、导弹等尖端武器上都应用了大量的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无人机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军事侦察、电子干扰等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利用无人机精确打击各种战略目标,并能够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高偶然事件中完成供给任务。这些都说明计算机技术在国防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随着空天战、网络战的发展,卫星、网络等成为军事打击的重要目标,这些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四)计算机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情况。“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商业模式、工业生产和现代战争,也给社会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了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比如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电子图书馆、网络大学、多媒体课堂、慕课、网络付费学习等有了长足发展,这些推动了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发展。在社会管理活动中,信息管理及查询系统、指纹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有了广泛应用,这些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此外,计算机技术在精准医疗、健康体检等医疗活动中也有着广泛应用,医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精准了解病人的病情、成因等。

三、“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前景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商业模式、工业生产、社会管理、教育医疗等,也深刻影响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因此应当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问题,把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各种新型计算机将不断涌现。1.光计算机。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传统计算机无法满足人们的运算需要,于是各种崭新的计算技术不断涌现,比如当前科学家就在考虑以光子代替电子和电流为载体,以纳米电浆子原件作为计算机的核心原件,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传统计算机相比,光计算机以光内连技术、空间光调制器等为基础,具有运算速度极快、耗电量非常低、存取信息方便等特征,在天气预报、水文变化、资本市场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2.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业有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并且在理论上已经成熟,在实践上也处于实验室阶段。英特尔、IBM、华为等企业不仅在研发大规模集成电路,还在研发量子计算机,谷歌、微软就相继宣布研发了200秒内可以完成普通计算机1万年完成的计算任务的量子计算机。中国专家潘建伟、陆朝阳、汪喜林等也通过调控6给光子的偏振、路径等,实现了18个光量子比特纠缠;中科院、浙大、背景计算科研中心等共同开发了量子芯片,在国际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3.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与传统电子元器件相比,纳米技术原件的体积远远小于普通电子原件,而且拥有导电性能超强、质地优良等特征,所以说纳米芯片成了当前硅基芯片的良好替代产品。当前纳米技术已从微电子方向向传感器方向发展,未来将成为传统计算机的重要替代方式之一。4.化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化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技术也都处于理论和实验阶段,化学计算机是以炭基制品代替硅基芯片,实现信息传输和存储,能够以较小体积实现快速运输;生物计算机是以生物传感器实现信息计算、传输和存储的计算机,它能够直接受人脑控制,不过这一计算机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二)计算机技术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1.计算机技术将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毫无疑问,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新知识、浏览新闻、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当时,也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将计算机等同于互联网,这些充分说明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融合程度。随着网络化的深入发展,计算机技术将会与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办公、电子商务等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3.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今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无人超市、工业机器人等在社会生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比如小米、华为、海尔等科技企业都在大力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这些必然对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运行方式等提出更多要求,推动计算机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发展。

(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将会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将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比如随着GIS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将被广泛用于农业资源规划、林业数据分析、土地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计算机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农业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规划,对农业进行区域化管理,促进农业信息技术更加精细化。计算机技术可以用于林业发展中,通过对大量地理信息、林业数据的分析等,推动森林防火、林业资源开发等,提高林业管理的数字化程度。计算机技术可以用于土地资源信息采集和处理,促进土地信息资源整合,有效解决土地资源信息逐级上报、弄虚作假等问题,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计算机技术还将用于自然灾害预测、灾情评估、灾后救援等活动中,极大提高人力对自然灾害的处理能力。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医疗产业链;盈利模式;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改造,医疗产业也不例外。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正在高速渗透传统医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诊断到治疗、从手术到给药、从监护到复诊都将进入_个互联网化、智能化的流程,全新的患者、医院、药企、保险等多方共赢的商业盈利模式也将在探索中出现。

1 医疗产业链

要想在医疗领域有所探索,首先要熟悉当前的医疗体制以及整个医疗产业链的需求方与支付方,也就是说,我们所创新或所提供的服务对象是谁,谁愿意为这些服务支付费用。

1.1 患者

患者是构成整个产业链最为关键的要素。不论是医生、医药、器械或是其他衍生的服务,其核心需求者都是患者。所以一切的创新与便捷必须是满足用户强并硬的需求,比如帮助他们节省就诊时间,为其提供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

1.2 医院与医生

医院需要借助于互联网医疗提升内部的管理,并为患者与医护人员提供最优的服务或管理;医生需要借助互联网医疗合理配置其就诊时间与对象,并能有效地为患者提供诊断。

1.3 药企

中国的医药产业链一直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与管制。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以及政府自身的改革,这些监督与管制将会释放出更大的商业提升空间,给药企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1.4 险企

患者不一定是直接支付方。随着商业保险的不断发展,保险将是整个医疗产业链的支付方,控制着当前医疗体系的现金流。由于云端数据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互联网医疗给商业保险激活了新的创业空间。

2 美国“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

在美国,一些基于移动医疗及衍生出来的产品,服务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面向整个医疗产业链的不同参与者,比如医生、药企、保险公司等。

2.1 向医生和药企收费

Epocrates的盈利模式是向药企和医生收费。由于拥有美国排名第一的移动药物字典,其为医生提供详细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信息,包括功能主治、副作用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等,可以帮助医生高效进行处方决策,提升患者就诊体验。

2.2 向保险公司收费

美国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公司WellDoc:其核心产品是手机+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机存储血糖数据,上传至云端。云端的算法能够为患者、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使患者得到针对性的治疗。由于该系统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减少长期开支,所以形成“医生建议患者使用该系统,保险公司买单”的盈利模式。

3 国内“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的探索

互联网医疗对健康管理、就医方式、就医体验、支付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突破了传统的禁锢,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有效调节了医患关系。目前国内依托于“互联网+”医疗衍生出来以下几种商业模式,体现在4个环节上。

3.1 健康管理环节

在健康管理环节上,主要是通过销售硬件产品以获得利润,目前主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上,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健康管理还体现在一些软服务层面,比如关注女性健康的大姨吗、美柚等,相对于可穿戴设备,这些健康管理APP具有“轻”的属性,导致其“硬”黏性不足,用户对其依赖性不足。

3.2 自诊环节

对一般“轻”病患者而言,其最缺乏的是专业、可靠的医学知识和专业的医疗咨询。在线轻问诊类平台可以帮助这类患者解决这一问题。专注于该环节的有好大夫在线、春雨掌上医生等。其中好大夫在线采取处处强调收费的商业化做法,获得“医界淘宝”的称号。

3.3 医生环节

医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增加合法收入、提升知名度、解决论文职称问题。一方面,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可以帮助医生联结更多的患者,提升个人品牌,另一方面,杏树林、丁香园可以帮助其提高行医水平,评上更高的职称。

3.4 医院就诊环节

在医院就诊,患者的痛点莫过于排队、取药时间长、就诊流程不清晰、盲目挂号权威医生等。“互联网+医院”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极大提高就诊效率以及用户体验,目前,支付宝未来医院、金蝶医疗已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4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潜在趋势

互联网本身是一种软价值产业,纵观多年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外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医药电商、商业保险、在线问诊、挂号服务、医生教育、护理机构等方向在互联网医疗前进的道路上极具潜力。

4.1 医药电商

处方药解禁、配送条件放宽,电子处方等的逐步实现为医药电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医药电商的发展提高了流通效率,极大地缩减了流通成本;基于数据的精准化营销和支持研发决策的大数据都为医药电商和药企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4.2 向险企收费

互联网医疗能够实现数据跟踪、收集以及对用户提供个性化建议,客观上能够降低保险公司保费支出,帮助商业保险公司精准定价,设计保险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保险营销。目前国内,万达信息和上海市社保,卫宁科技与山西省医保中心达成合作,进行互联网医疗服务和费用监控体系的开发。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突破点,发展前景光明。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 百科类平台 开发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态势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给出的数据,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0.3%;中国手机网民达到6.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已经达到90.1%。

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站数量已经达到423万个,年增长26.3%,网页数达到了2123亿个,年增长11.8%。在互联网上能够得到最新的资料,获得某个科研的最新动态,能够得到最近或者当日的文献。

1 互联网百科类平台的发展现状

众多网站中百科类平台的点击浏览率占有很大部分。以百度百科为例,目前百度在世界网站点击率排在第4位,日均 IP[周平均]达到413400000个,日均 PV [周平均]达到2893800000个。我国搜索引擎用户已经达到5.66亿,使用率达82.3%;手机搜索用户达4.78亿,使用率77.1%。在百度所有子网站点击率中,百度百科搜索引擎达到了13.77%,在所有子网站中处于第3位。

目前,百度百科拥有13,295,410个词条,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医疗几乎所有领域所有学科;共有5,781,083人参与百科编写,每30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人参与到百度百科的编写中。在词条的编写上,部分领域词条由专业人士编写,如百度百科科普类词条,由14家学会,560 名专家参与共建 20,000 个科学词条;城市类百科词条已包含368个城市,收录38880个词条,18773610位网友参与共建,内容涉及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景点、美食、文化、人物等领域。

百科类平台具有互动性,用户的主动性增强,他们既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者,也是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比如,某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既是网络资源阅读受益者,同时也是网络信息的创造和传播者。

2 互联网百科类平台资源化发展前景

如今,互联网已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教育行业,截至2015年底,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0%,其中手机端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5303万人,占手机网民的8.6%。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将网络学习作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领域中,互联网的作用越发凸显,截止2015年12月,网民通过互联网规划指导、决定旅行安排达到2.6亿,手机在线旅行达到了33.9%。通过百科类平台了解景区、景点信息更是成了普遍性的出行决定因素。

在医疗领域中,互联网医疗成为新兴的网络应用,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52亿,占网民的22.1%。百科类平台穿插于互联网医疗的各个环节,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系统的各类疾病信息的介绍,而且能够提供国内外各大医院及主要医生的相关信息,同时也有大量的相关词条阐述各类药品及相关医药生产商的信息,对于用户合理选择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百科类平台信息资源丰富,在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科普、科研等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与潜力。

3 互联网百科类平台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百科类平台具有巨大的资源化发展潜力,但是真正大规模资源化应用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3.1 信息资源良莠不齐的问题

百科类平台的信息存在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这就造成了百科类网站之间会出现大量词条的重复、矛盾、冲突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现象。由于平台信息量大,内容繁杂,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甄别难度较大。

3.2 平台之间缺乏共享性的问题

国内百科类平台各自为战,如何最大范围、最大深度的共享信息资源,便是百科类平台资源化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3 资源利用不足与开发混乱并存的问题

一方面百科类平台在开发利用上明显存在着深度与广度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百科类网站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过度的利益导向,如魏则西事件中出现的竞价排名及虚假医疗宣传等问题,产生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4 互联网百科类平台的资源化开发利用探索

以百科类平台在旅游、智能导游行业上的应用为例。目前,国内的互联网旅游行业软件主要集中在景区、火车、飞机、宾馆的预定方面,而在电子导游及景区介绍上面发展较弱。而百科类平台巨大的信息优势将成为国内发展智能导游的重要基础,以百度百科为例,百度百科收录了全国368个城市信息,与13个城市开展官方合作,词条内容涉及城市景点、特色美食、地方特色文化及相关名人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合理整合,能够为用户提供完整、系统、全面的旅游景点及城市信息。基于资源开发角度,可以百科类平台为数据基础,设计一个基于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智能导游APP软件。把数据库建立于互联网大数据之中,通过搜索引擎和常用手机软件,进行创新集成,实现高效便捷的智能导游。该软件整合相关技术成熟软件,数据信息基于互联网搜索引擎,突破传统的数据库模式资料限制,实现跨网站的资源信息搜索,并根据单一词条或用户手机提供的GPS地理信息,提供大量的关联词条,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系统、详实的地域性旅游景点介绍,使百度百科等资源信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旅游规划及决策参考,最大限度实现网络数据信息资源化,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为促进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间接创造社会价值。由于该APP软件数据基于百科类平台,不需自备数据库及相关服务器,避免了数据更新慢,服务器主机维护等问题,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和维护成本,间接减轻了游客的消费负担。按照上述思路,可对百科类平台进行更大范围的深度资源化开发利用。

第5篇

据了解,本次调研全国行活动分为前期调研、中期报告及后期举办地方行业论坛三个阶段,将会持续到明年中旬。棕榈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的首站选择万盈金融,主要基于其“互联网+金融+高新医药”的专业细分业务模式以及非常优质的国资背景。据了解,棕榈树作为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将以万盈金融作为首站启动全国调研行系列活动,对前期筛选过的各地优秀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形成每家企业的调研报告,同时通过了解当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撰写《当地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发展》报告。

据万盈金融首席市场官兼联合创始人姚冬娜女士介绍,万盈金融是一家专注于高新医药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股东背景为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而背后则是国药集团和五粮液集团两大巨头,主要的业务是给全国排名前50的医药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用于厂地建设、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物流货运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万盈金融的“互联网+金融+高新医药”的业务模式和“行业+金融”的风控模式获得了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专家们的认可。专家团队还对万盈金融平台上的产品稳赢宝、盈信宝及安盈宝等项目的资料做了详细的考察和调研,包括现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心对部分项目的应收账款的征信登记信息进行核查,确认信息准确,项目可靠。

姚冬娜认为,优质资产的争夺已经成为平台竞争的关键。

于是,就在其他平台忙着争投资人、大打价格战之时,万盈金融已率先在业内布局资产端。而且,与部分大的产业集团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为集团内部各实体提供资金支持不同的是,万盈金融的股东方宜宾制药跳出自身集团闭环,把目光锁定在医药产业资源整合上。

“高新医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姚冬娜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宜宾制药正在诸暨建立一个生物科技医药产业园,占地400亩,总投资达3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5亿元。这里将设立动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检测试剂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后,产业园将年产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2亿付、动物疫苗2.8亿头(份)、检测试剂2千万人 (份),年产值将达9亿元。

第6篇

【关键词】物联网 课程 教学实践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63-02

一、引 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外在使能”的各种资产、携带智能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监控、定位溯源、报警联动、远程控制、安全防范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任何智能物体间的“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将催生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鉴于此,2010年8月,教育部审批通过了35所高校获批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新设专业将自2011年开始招生。在2011年,又有27所高校设置的“物联网”专业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批。

二、教学实践与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笔者所在的大学还未申报物联网专业,但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支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如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及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基于此,笔者在2011年连续两个学期开设了物联网技术导论的公选课,学生选课非常踊跃,170人的选课规模每次都爆满,从这可以看出当前本科生对物联网等新生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学习欲望。针对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在现有教学技术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

1.合理选择教材

笔者结合选课学生的特点:不仅有理工科学生,还有社会科学类学生,选择了周洪波博士所编写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一书。此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导学生了解物联网世界,且不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适应不同专业的学生。

2.严格修订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不仅是进行教学内容及进度的依据,也是考试考查的依据,更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一个好的教学大纲,非常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讲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机遇,让同学们明白物联网技术无论是在经济、生活以及国家战略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前景。让同学们掌握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了解基于四大技术的物联网支柱产业群,分别为RFID从业人员、传感网从业人员、M2M人群以及工业信息化人群;其次,着重讲述物联网产业链,即Device、Connect以及Manage(DCM)三层系统,或者也可称之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通讯与连接,包括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长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短距离有线通讯技术和长距离有线通讯技术。在物联网应用方面,通过物联网在城市市政管理、农业园林、医疗保健、智能楼宇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并通过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技术,让同学们对整个物联网系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教学方法和教学互动

物联网是个实用性很强、发展前景很广的技术。将来物联网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对人类的科技和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都是一个未知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注意和学生互动,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量去描绘50年,甚至100年后因物联网的存在,人们的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课过程中,笔者既有讲述的环节,有和学生互动的环节,更有让学生分组讨论的环节。笔者希望此课程是个开放的课程,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运用多媒体等途径来呈现物联网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从而使课程生动形象,对错分明,环环相扣,印象深刻,气氛活跃。当然,这种讲课方式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建立在师生间平等、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这种授课方式,就是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也即心灵交融,才能实现交往、沟通。

4.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物联网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在考核方式上突出强调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和发展前景设想,同时考查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从而实现对学习过程的督促与考核,客观完整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考核的评价标准上学生的成绩由学生上课过程中的讨论报告、出勤率和最终课程论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讨论报告占20%,出勤率占20%,最终课程论文占60%。这种考核方式既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联网技术,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并能让学生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

三、结束语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和技术,笔者依据物联网专业的特点,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物联网专业设置的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探索,摸清了教学规律,优化了教学过程,改进了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的思维和协作能力,能够畅想未来,把握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以适应社会经济和本科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新挑战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康晓慧、罗霄凤、张梅等.植物病理学方向研究生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2):1225~1227

3 张玉梅.物联网在高校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学术研究,2011(10):82~83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互联网;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知识经济的两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进入21世纪,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不断进步的。本文拟对计算机技术下互联网的发展史、特点、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设想作简要介绍。

一、计算机技术下互联网的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有人接触过网络,现在计算机通讯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

Internet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三个阶段。至今,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知道Internet的确切规模。Internet正以当初人们始料不及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今天的Internet已经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当天最新的天气信息、新闻动态和旅游信息,可看到当天的报纸和最新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炒股、网上购物、收发电子邮件,享受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等。

二、计算机技术下互联网的发展特点

从8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它以光纤通信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综合业务数据网络ISDN、人工智能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为主要标志。90年代至下个世纪初将是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尤其是Internet网络的建立,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据预测,今后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使不同软硬件环境、不同网络协议的网可以互连,真正达到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的目标。

2.向高性能发展。追求高速、高可靠和高安全性,采用多媒体技术,提供文本、声音图像等综合。

3.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多方面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综合的多功能服务,并更加合理地进行网络各种业务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开放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三、计算机技术下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业也在不断发展,日益呈现出以下趋势:

1.运营产业化

以Internet运营为产业的企业迅速崛起,从1995年5月开始,多年资助Internet研究开发的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经营权转交给美国三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2.应用商业化

随着Internet对商业应用的开放,它已成为一种十分出色的电子化商业媒介。众多公司、企业不仅把它作为市场销售和客户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为传真、快递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价替代品,借以形成与全球客户保持联系和降低日常的运营成本。如:电子邮件、IP电话、网络传真、VPN和电子商务等等的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便是最好例证。

3.互联全球化

Internet虽然已有三十来年的发展历史,但早期主要是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它的盟国范围内使用。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各国纷纷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各个国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联宽带化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带宽瓶颈约束将会消除,互联必然宽带化,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并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网络需求。

5.多业务综合平台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图像、语音和数据“三网合一”的多媒体业务综合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学等交叉融合。10-20年内,互联网将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影响力,逐渐形成“第四媒体”。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国家和世界各国也以发展科技为目标,况且我们的生活与计算机密切相连,所以,计算机网络未来的发展无限光明。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在现实中的问题都将在网上慢慢的得以实现,但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网络安全因素也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总之,未来网上的世界,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高阳,王坚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9(02):5-20.

第8篇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商品市场的一种创造性融合,它不仅可以在传统的物流领域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和节约成本,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楼宇、家居、环保、道路、交通、医疗、能源等领域。随着智能手机、无线支付、无线订购一类日常智能应用的日渐普及,智能家居、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物流、绿色信息技术等大型系统项目的不断推广,物联网也许在5年到10年之后就会像如今的因特网这样,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尽管总体来看,物联网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完整的技术体系、有效的商业模式、核心的商业价值观,但直面现状、纵观其发展前景时,我们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物联网会将地球上所有的人和物都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起来,物联网时代的信息化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和管理,全部纳入新的信息化的世界。

物联网不只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嵌入包含其信息的可识别智能芯片的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除了这一职能外,更重要的职能就是通过基于这些交互信息提供的智能决策和服务。物联网的产生,是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必然需求,意欲主导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必定要关注和处理好其在管理机制、数据所有权、隐私权、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在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性的领域中,以物联网为基础,以传感器为接触单元,把信息化的触角深入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将导致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生产确保质量、流通实现有序高效、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消费安全指数大幅提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物联网产业链上游是设备制造,以制造工业为基础,也是产业链条的技术核心。网络运营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承载着物联网全面互通互联的任务。产业链的下游是物联网的产业化应用,它对物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发展和合作空间最广的领域。如此宏大的产业链涵盖了当代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并随着行业应用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的技术和产品。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其大规模发展将会对我们现有的生活和产业格局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9篇

虽然近期房地产业面临系列压力,但在人才市场上,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策划、销售等人才需求仍然较旺。

随着国家和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类和房地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尤其是近两年来,路桥建设等相关专业开始升温,这使路桥规划人员变得畅销起来。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2、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学类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3、艺术类专业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传统的美术、音乐、表演等专业已经渐渐显露出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传统艺术正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不断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专业,这些专业也相应地成了近年来的热门。目前,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关策划、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专业人才紧缺。

艺术专业正朝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实用艺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懂物理和建筑,就无法搞建筑、装潢设计;不懂计算机就做不出数字化影音作品。文化课严重缺失的“跛脚”毕业生就业压力必然不小。

4、财务金融专业顺应潮流

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就现在来说,金融专业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

5、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前景好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银行的后台运作(网络运作)、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和维护、或网络编辑、网站内容的维护和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等专业工作,或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以及在各级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等工作。

6、民航管理专业薪资待遇好

学民航管理专业薪资较高。近年来,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再新增2600多架飞机,民航总局将投入超过5000亿的资金用于机场建设。

而民航业却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许多民营航空公司为此展开人才大战,高薪挖角。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几十万元人民币,国外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的薪资水平更高。就民航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形来看,薪资普遍较高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7、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类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类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it行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类也成为了热门专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发展前景相当大。

8、法律类

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法律类因此成为前景最好专业之一。在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下,从长远来看,法律类作为朝阳学科,其毕业生的就业大有发展前景。

由于政府部门对法学类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9、物流类

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伴随着物流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物流服务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发物流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的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使物流类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所以,物流类将成为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一。

10、外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