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22:48:45
导语:在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要想改变我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改变之前的教育观念[2],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同时也要明确教学目标。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好奇好动的时期,对于动手的课程小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点,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科学实验的原理,使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到知识。不过教师还要督促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记得自己的任务,使他们在玩的时候学到知识,这样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师首先要把教学教材中的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研究,确保在教学工程中不会遗漏知识点。其次,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3],使小学生更快的接受与掌握科学实验。最后,教师要将上述两点相结合,综合考虑,逐步完成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要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他们在课余生活中也积极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总结经验与方法,最终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内容渗入到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对种子的发芽实验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开展积极地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实验猜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以及验证推测的途径,有序的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工作,最终很好的落实教学目的。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要与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不能只在讲台上讲解实验原理。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方法,在制作教学方案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喜好,依据学生的喜好合理制定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掌握程度,进行不同的指导,以鼓励学生为主,提高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保证小学生可以配合教师的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4],指导小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不要怕失败,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地去改进试验方法,最终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
(四)结语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手段。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用优美语言渲染创设课文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用启迪拨开文本的重重迷雾,用诱导引发深远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一、标准正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规范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学生语言的样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在语音、语调、吐字、音量、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吐字清晰,表达流利。新课标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朗读是综合素养之一,既可以装饰文雅的门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老师一定要以自己的示范性朗读指导好学生的朗读,要让学生读准、读顺,读出个性,读出风采,让诵读成为滋养学生素养的一道美味佳肴。
二、抑扬顿挫的美感性
教师在运用语言“传道、授业、解惑”时,要充分驾驭课堂语言,善于发挥汉语的优势,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讲课时,语言要有音乐节奏感,优美生动,当高必高,当急必急,当缓必缓。关键之处应有重音,重点之处应有反复,难懂之处应仔细咀嚼。教师应从课堂语言的声调变化之中,显示出课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要较为熟练地运用语言的整齐美、错落美、节奏美,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这样,学生在老师美而和谐、悦耳动听的朗读声中,走进作者,走进文本,感悟作品形象,理解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会品味文章中的精妙之处。
三、客观机智的评价语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评价用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为它不但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而且能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可谓一举三得。目的性的激励语言,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各种外部刺激诱因,激发内部动机和需要。将课堂整个教学目标分解为许许多多的小目标,有利于学生参与其中,发现解决途径,得出经验,从而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整体教学目标。鼓励性的激励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从中得到快乐,找到自信。课堂中老师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去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扬性的激励语言,在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关注和赞赏,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引起我们的注意。教师要面向全体,无条件地接纳学生,让他们在我们的赞许声中发奋图强。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适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而使这些优点和进步得到巩固和发扬。但赞许的语言不能过于频繁,要设置一定的高度,使行为目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前进欲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幽默性
启发性;规范性;激励性
〔中图分类号〕 G62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71―01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基本功。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手段和途径丰富多彩,但其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仍然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而对于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用优美的语言渲染创设课文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用启迪拨开文本的重重迷雾,用诱导引发问题深远的思考。
一、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染性和形象性
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对于大部分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更应努力驾驭好课堂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枯燥,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如,教授《秋游》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多媒体显示画面)教师叙述:“秋天,天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地里庄稼成熟了,瞧!稻子黄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高粱红了,沉甸甸的穗子把秆儿都压弯了;棉花开了,雪白的一片。这么美好的季节,这么美丽的景物,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走进大自然去亲自感受一下。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里的小朋友去郊外‘秋游’。”
二、深入浅出,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适当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去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点亮。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曾听一位教师讲《台湾的蝴蝶谷》,多媒体课件中翩翩飞舞的美丽蝴蝶让整个课堂为之一亮。孩子们置身于蝴蝶的世界,听着教师极富感情地描述:“人们把蝴蝶比作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有生命的灿烂图画。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那五颜六色、上下飞舞的蝴蝶像什么呢?”学生们一个个浮想联翩,灵感大发。有的说像空中飘飞的树叶,有的说像彩色的纸片,有的说像五彩的花瓣,有的说像五彩缤纷的风筝,有的说像五颜六色的星星,还有的说像彩色的雨滴。这种课堂灵感的引发,正是由于教师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们智慧的火花,才使得语文课堂变得如诗如画。
三、严密准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规范性和美感性
教学语言的精炼、规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力求准确、简练、鲜明。所谓准确,就是要发音标准,遣词得当,观点明确,语气清晰,推理符合逻辑,造句符合文法,用语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深刻,耳目一新。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实感情。这样的语言才会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才能像春雨一样浸润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科学知识的美好的思想一道带进去。
教师在运用语言“传道、授业、解惑”时,要充分驾驭课堂语言,善于发挥汉语的优势,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讲课时,语言要有音乐节奏感,优美生动,当高必高,当急必急,当缓必缓。关键之处应有重音,重点之处应有反复,难懂之处应仔细咀嚼。教师应从讲课语言的声调变化之中显示出讲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要学生驰骋想象的地方,应以声传情,并辅以适当的手势。还要较为熟练地运用语言的“整齐美”、“错落美”、“节奏美”,使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这也是语言的规范性和美感性的魅力之所在。
四、抛砖引玉,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新思想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课堂教学的“低效”导致学生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自信心降低、焦虑感增强、学习动机淡化等负面影响。“低效课堂”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操练情景性差,语言活动脱离了真实的情景,学生被动吸收,缺乏实践机会,知识无法内化、技能无从提高。结合平时教学、教研实际,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突出语言实践,彰显课堂精讲
教师的课堂讲述一定要做到精准,集时间优势重点突破课堂中要求必须突破的疑点、难点、要点和考点。这无疑有赖于教师本人课前的精心准备,包括对需要评讲题目的反复构思和有效筛选。同时,教师在课时内能否实现精讲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课堂回归到以生为本。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愿意听教师的。为此,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
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课堂。因而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视作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想方设法让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变得“鲜活”起来。教师要树立英语教学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理念,使教材走近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2.教学进度服从教学效果,课堂注重学有所获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抱怨:课文内容太多,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很多老师觉得如果不进行逐词解释,总是不放心,怕考试考到,学生不知道。长期这种教育使学生丧失了思考和交际的能力。实际上老师应该改变观念,相信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和相互讨论等活动中不断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就像教孩子走路一样,让孩子在做中学。
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不完全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要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英语教师还需自觉处理好授课进度和学生实际学习收获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进度服从效果,看重学习所获。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其水平的提高终究离不开学习者本人的反复领悟。教师的教永远是有限的,学生自觉主动的学才是无限的。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应真正在乎的不是你如何教了多少,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思考和学习。共同坚持知识过手落实和知识在学生身上的内化,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教学效果才能经得检验。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会用教材来进行教学,做好对教材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因此,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尝试新思想、新方法,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超级秘书网
3.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加强教学经验总结
一个教师成长过程一定是经验加反思。有效的反思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得失”的思考,既可以让自己品尝到教学成功的希望,同时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补救、调节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教师拥有的不再是只有“一桶水”,而应该是“自来水”,还必须是高质量的水,还必须教会让学生自己取水。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张思中,《中小学外语教学法》,1996年;
[2]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武警;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教学
为武警院校学员开设“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是个新的尝试,有助于通过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提高武警院校学员从事新闻传播与新媒体运营工作的能力。对部队来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军事新闻媒体的运营工作及处理涉军舆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概况
在地方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传播的本质、模式、功能、原则,新闻的概念性质和功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等,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在新闻系开设此类课程,有的院校在对外汉语系也会开设类似课程,如“跨文化传播”。除了个别政工类院校或专业以外,在武警指挥类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作为一门专业课出现在课程设置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该课程是武警指挥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方向的选修课,为大四学员开设半学期,共有50个课时,使用童兵所著的《理论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作为教材进行授课。
二、武警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是四年培养期的唯一一门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在教学上存在以下四点不足。
(一)课程定位需要明确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对中文方向的本科战士学员来说,普遍年龄与地方大学生相比要大五六岁,他们往往不太能够接受理论学习。对高中毕业入伍的青年学员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往往是理工科背景,因而对社会科学的了解比较薄弱。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定位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它既不属于基础课,也不属于专业核心课程,类似人文素质课程却又占用了专业课课时。
(二)教学内容需要精炼
依据当前比较通用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教材,内容包括新闻传播行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新闻传播的特点、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价值、新闻选择、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要求、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调控等,相当庞杂。总体上来说,现行教材理论过强,与学生距离过远,实用性太弱,难度太大,需要去繁就简,精讲重点内容,对次要内容予以精简。
(三)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首先,由于课时不足,课时安排过于紧凑造成教学速度太快,节奏非常紧张,学生吸收知识比较困难等问题。而且,大四学员往往忙着各类考核,学习时间有限,采用地方大学式的按章节逐节细讲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其次,学员生活比较单一闭塞,除了军队相关的生活内容,他们和社会上的新闻传播舆论场基本绝缘,最新的案例难以高效讲解。再次,长期以来教学形式比较枯燥,而院校教学评价的趣味化趋势对教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于是我们尝试采取话题讨论的教学法,学生分为两组,分为正反两方课堂讨论,学生课堂反应有所改善。最后,实践教学部分,操作难度较大。由于院校军事化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出于人身安全考虑等多方面原因,学员课外实践机会很少,长期限制在院校内部,因此可发掘的新闻素材少之又少。
(四)学习方法需要选择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偏好上,与普通地方大学学生相比,武警院校的学员存在明显的差异。武警院校学员尽管心理上并不认同“满堂灌”,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不得不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而地方大学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喜好来摒弃高中式的“满堂灌”的学习方法。对于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在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操作中却相当困难。地方大学课表空余部分较多,有时间条件安排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甚至参加老师的课题与学术会议。而武警院校学员的课表是统一设置的,从周一到周六上午,课程门类繁多、时间紧迫、要求太高,课余时间相当有限,离校进行社会调研和旁听学术会议几乎不太可能,这种现实情况导致学习方法的选择有待探讨。当然,由于教学领域太新,教员缺乏相关经验也是暂时无法改善的缺陷。
三、改进“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课程体系
本文的顶层设计侧重于教学规划方面。具体来说,教学规划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量身开设不同的科目并确定开设顺序。本门课的开设目的是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基本目标,即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训练;二是较高目标,使学员不仅在知识上了解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方向,在笔头上也要获得初步的新闻撰写能力,增加对军事新媒体的了解,形成初步的媒介素养。如条件许可,还可引导学员将所学理论服务于武警部队建设,例如军事新闻的传播、涉军舆情的分析等。
(二)明确课时配备
由于本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大学相比稍显不足,故而只能采取抓重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至于重点内容的内涵则应该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在理论讲授上把新闻概念、传播过程、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及言论自由的必要限制作为主要内容,在实践教学上把自习时间的案例讨论作为重点,除了教材上这些内容,还需要大量讲解军事新闻的内容,另需预留一定量的练习和复习课时,从而巩固教学质量。
(三)明确学习意义
根据教学经验,武警院校学员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绪。第一种是非专业情绪,高中毕业考学的学员在入学之前没有学过任何新闻传播类课程,且高中阶段往往是理工科,对大四学习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培养新闻敏感等专业意识方面先天不足,容易产生非专业情绪。第二种是畏难情绪,“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材理论性太强,论述过程较为枯燥,学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应明确本门课程的基础是部分理论,但主要是一门应用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贯彻。第三种是消极情绪,由于本门课程不属于需要考核的军事类科目,且大四学员临近毕业,容易降低自身学习标准,为此,应明确新闻传播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更要明确在日后任职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四)明确教学方法选择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得到丰富和加强。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课后练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为课前学习、课上实践的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课堂模式,即使在新的教学方法中,也属于较新颖的方法。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一种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在课下完成知识的讲授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PPT教学课件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时间主要被用来解答问题,指导学生的知识运用。教师从课堂的讲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内容,是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教师在课前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是课堂上的问题解答和知识应用,三是课后对翻转课堂教学情况作出评价以及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
1.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注重对知识的讲授,课堂以教师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知识运用过程。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主,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利于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的主要内容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帮助学生进行解决,学生的课堂地位明显提高。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可以整合起来形成教学资源库,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2.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将传统的课上教学搬到课下,把课下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搬到课上,这种教学内容的翻转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考,这对学生的长久学习发展有深远影响。
3.增加课堂互动,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然后展开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这使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消除师生隔阂、增进师生情感,使师生开展有效的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翻转课堂的应用也使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得到加强,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督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三、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准备,教学资源的准备和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对知识的讲述被搬到课下,以网络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及时指导。教学资源的准备情况对翻转课堂的实行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尽量提高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可以以动画视频短片、美观的PPT课件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上教学,师生课堂地位的翻转
课堂教学以发现、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主。教师应充分尊主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辅助作用,为学生解决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提供帮助。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加强小组学习交流,先尝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进行重点讲解。
3.课后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偏弱,教师要注重课后评价环节,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家长加强沟通,请家长配合监督学生完成课前学习过程。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以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我反思,寻找翻转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完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指导。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教改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要从课前准备、课上教学、课后评价三方面积极探索提高翻转教学效果的方法,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96 -01
教育的车轮已驶进了素质教育阶段,社会、学校越来越多地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和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老师授课轻松,学生接受也没压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作为老师,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苏霍姆林斯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来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除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语文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即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挥其作为主体的作用呢?
第一,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
第二,教师要懂得通过一定的环节设计来激活课堂。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首先,善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其次,善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第三,教师要善用策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各种内容的实践,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3.课堂教学中应用激励原则,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策略
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东南西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学生要么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实则"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精神不振,恹恹欲睡……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采取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反而让师生之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其实仔细想想,学生上课不能听课,跟老师的课堂组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的课堂不精彩,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不感兴趣。所以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必须巧妙组织课堂教学,才能改变这种不同现象。教学很大程度上仍没有跳出"应试"范围,"灌输"的教学模式仍在发挥其余威。而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的强制灌输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试想:老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步骤大肆宣讲,不给学生任何的思考时间和互动的空间,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有很多学生在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时,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答案,就被老师全部否定,这样的课会吸引学生吗?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采取激励原则,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么我们的课堂还不会被学生吸引住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过去的"主体"转变成现在的"主导",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也就是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语文课文,每篇都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只要全身心投入,自主阅读,和作者亲密接触与交流,用心去感受去欣赏,就会领略其美妙意境。
4.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学习策略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所以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多维度、多方位的探究,去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但面对学生学习的多元反应,教师要善于引导,不能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导致课文潜在的人文精神遗失。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浅议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昌潍师专学报,2000(4).
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课文《守株待兔》时,一位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那位种田人,你在树桩边不断地等下去,可能会遇到怎样不同的结果?”学生立即展开讨论,有的说遇到一头老狼,把它打死后,高兴地扛回家;有的说由于不灰心,还真的等到了第二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课堂气氛是活跃的,但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一、对语文活动教学的反思
怎样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着力研究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把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整体发展上。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时,坚持以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比如,在语文课上,一般先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语言,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原有的经验、方法,进一步细读课文,弄懂“为什么”的问题;在上述学习之后,学生还要在变式训练中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理解和运用能力。然而,第一步的目标,我们已达到,而第二、三步,则主要还是停在理论的分析研究上,为什么?因为“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表面上是一种认识的偏差,但深层上却反映出传统教学在实践上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由于我们研究的起点很低,活动教学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浅层,使活动教学在大面积的实施操作层面上,尚远未达到展开的层次,其突出的表现是活动的效率较低。
在研究活动教学时,创新教育是我们追求的至高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可供我们应用的仅是心理学研究中对发散思维的理论。我们也尽可能地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精致性的培养。比如,从教学内容上,我们对课文题目、语句进行推敲,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重视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讨论,试图让学生在反思或观摩其他同伴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获取创新能力的核心——策略性知识,以培养创新的精神,但是,我们的目标也始终未能达到。
而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创新教育的呼声与日俱增,小学教育要一下子跳到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教育这一层面,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二、对深入研究活动教学的思考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与活动教学的本质是相同的,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但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作为研究的总目标,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而提高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行为。为此,我们对学习活动的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反馈讨论——变式练习”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以备课为切入点,真正落实这些措施,以提高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
(1)设计以活动的目的性为根本。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科的特点、知识的属性、学习规律等,并以此为根据合理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例如,教学第七册《捞铁牛》一文,其中一个学习活动指向培养学生分段、归纳段意的能力。那么无论是教学时间的分配,还是活动的展开,都是以此为根据。学习活动设计的成败也在于此。
另外,备课时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比如:如果要问“种田人再这么等下去,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结果”,就要估计到学生的思维会因此怎样“发散”,对哪些回答应及时“剪去”,哪些回答则既有利于达到原定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发展”。
(2)设计合适的反馈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带着一个综合性的练习题进行了足够时间的阅读思考,但教师提问时仍举不起手。是学生不会吗?不,多半是反馈的形式不恰当。这就要研究反馈的形式。首先是研究反馈的形式是否便于教师及时捕捉学习信息。比如,学习第九册《鲸》一文时,要让学生说说鲸睡觉的特点,有的学生经过读书思考,连课文从几个方面写鲸睡觉都没弄清。他们学习中的误差这么一点点积累,教师巡视时却无法知道这一些,下一步的指名回答也因此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接着的点拨便不切实际。在教学《鲸》一文时,另一位教师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摆出鲸睡觉的样子。他稍一巡视,发现学生摆得认真,但有几位学生把鲸的图片胡乱地摆成一圈,便立即明白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他随即选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上试摆,要全体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评一评这位同学是不是根据鲸睡觉的特点进行摆图。学生便立即明白了:读书要抓住鲸的每个特点。通过独立学习,他们很快摆出鲸睡觉的图画,并说出鲸睡觉的两个特点:一是几头聚在一起,二是头朝里围成一圈。第二是反馈的形式便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听、说、读、写,本身无所谓优劣,但我们通常以指名个别学生说出学习结果,老师当裁判的形式为主,显然,一方面忽视和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单一的说的形式往往不是最佳的反馈形式。为此,我们要思考反馈的时间、人数、形式、情境等,更要考虑听、说、读、写、演等的结合,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3)设计精当的点拨。由于活动教学的块状明显,问题的综合性强,所以,课堂上有时出现“冷场”是正常的。如果点拨得当,冷场可以转变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好时机。首先,应尽量选择直觉式的点拨方式。平时,我们常见的点拨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逻辑推理式的。比如教学第八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学生提出这么个问题:阮恒献血时心情怎样?这是一个好问题,便于由此理解阮恒的内心。但一位教师的点拨令学生费解:①阮恒痛哭了几次?②他每一次痛哭的时间和程度有什么变化?③他这样不停地痛哭,可以看出他心情怎样?其提问的严密逻辑性恰似解几何证明题,其思维过程也不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他们对每个小问题的思考都存在误差,终于,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败下阵来。另一种点拨方式是直觉式的。“这时候,阮恒心情怎样?如果一时说不上来,你们可以读出来。”,学生便根据已有的经验和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去读读、说说,思维又活跃起来。
摘要:“信”、“达”、“雅”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追求的基本境界。“信”就是成果呈现要准确;“达”就是成果呈现要符合逻辑;“雅”就是成果呈现要精美。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表现形态,都宜自觉地按照“信”、“达”、“雅”的基本思想进行成果物化,既追求内容的科学,又追求形式的完美。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1)12-0030-02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是指研究者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现对特定研究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经验。成果物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普遍感到困难的一项工作。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成果物化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求真、求实、求美是物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客观要求,“信”、“达”、“雅”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追求的基本境界。
一、信
“信”就是成果呈现要准确。来源于实践,并归宿于实践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显著特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将成果从“实践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完成这一转化,通常需要研究者从实际的实践状态中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认识、技术、方法抽象出来,转变成为以文字(包括论文、量表、案例等)或实物(如教具、学具等)为基本载体的物质形态。因此,成果物化必须把握“实践”这一基本立足点,真实、完整、明确地揭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程序、方法和结果。
“信”必须要体现“从实践中来”的基本思想。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是否以真实的实践作为成果产生的基础;二是物化后的成果能否准确地反映实践所蕴含的本质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是对成果内容的质量要求,关注的是以真实的实践性为基础的成果的准确性。“信”是对成果物化的最基本要求,体现的是研究者在实践中对问题的本质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与遵从程度。只有达到了“信”,对“达”和“雅”的追求才会具有实在的根基。
完整、准确地呈现科学的、真实的实践是对“信”的核心要求。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真实实践、思考进行恰当、准确的反思是达到“信”的重要前提。在进行成果物化时,研究者要着眼于对研究的真实实践、思考的反思,着力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本质思想、观点、做法,思考、揭示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明确它们的基本特点,分析它们在整个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如何才能科学、完整地把它们表达出来。
二、达
“达”就是成果呈现要符合逻辑。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是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反映,这种逻辑性体现为对教育规律的发现与遵从。因此,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物化来说,成果的物质形态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必须要体现、遵循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对具体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来说,“达”体现为以流畅性为基本表征,以逻辑性为基本内核。
“达”是以实践的逻辑性为基础的,是实践的逻辑性的重要表现,重点反映实践是否符合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它包括成果内容的逻辑流畅和表达的语言流畅两个方面。内容的逻辑流畅重点是要反映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表达的语言流畅重点是要运用简洁、明了的教育学语言来描述所取得的成果,体现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内容的逻辑流畅是表达的语言流畅的基础,是“达”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达”是为实现“信”服务的,是实现“雅”的重要前提之一。能否反映实践的基本逻辑,能否揭示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能否反映成果的实践操作性是判断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达到“达”的要求的重要标准。
实现“达”的关键是从研究实践出发,揭示、构建科学的成果表达逻辑。优秀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往往具有“主题明确、线索清晰、事理结合、逻辑建构”,“多层次、多形态”的特点。因此,“达”的逻辑流畅包括成果整体的流畅和局部的流畅两个方面,二者是以局部的流畅为基础,以整体的流畅为归宿的。整体与局部之间必须相互呼应、相互支持。实现整体的流畅,需要根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与程序,理清不同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不同成果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物化策略;实现成果局部的流畅,需要明确成果表达的视角、切入点,做到整体与局部相呼应,个体为整体服务,局部为整体服务。
三、雅
“雅”就是对成果的呈现要精美。任何科学真理只有借助恰当的表达方式,才能为大众理解、掌握和应用。成果的表达方式往往制约着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能否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认同、接受。恰当而精美的表达,可以进一步增添成果的特色,使成果更容易得到其他研究者、应用者的理解和认同。因此,“雅”反映的是研究者对成果精益求精的追求。
“雅”是对成果形式的要求。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因此,“雅”以“信”、“达”为前提和基础,为展现“信”、“达”服务,并与“信”、“达”一起提升成果的品质。“雅”包括成果的表现载体和具体的表达语言。成果的表现载体可以分为文字类作品和实物类作品两种基本类型。文字类作品主要体现为论文、随笔、案例分析、图表等。实物类作品主要体现为教具、学具、实物模型等。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中,借助文字类作品来物化成果的较为多见。
实现“雅”的关键是从实践出发,选择恰当的成果表现载体和准确的表达语言。达到这一要求的基本前提是在成果的逻辑呈现基础上,客观分析不同成果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以研究中创新点的凸显为重点,运用恰当的形式和精确、优美的语言对成果进行表达,以最大程度地展现成果的亮点。就文字类作品的表达来看,可以选择的方式有理性表达和事实描述两类,并具体分为论文、随笔、案例分析、图表、实物、教具等体裁。无论选择哪一种表达方式,都应当追求科学的谋篇布局,且观点表达要鲜明,用词用语要力求准确、简洁明了,尽可能运用读者熟悉的语言,以便广大的同行或读者阅读、理解、应用,而少用生僻字、词,切忌凭空杜撰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词语来对成果进行表达,给人以艰深晦涩的印象。简单地说,深刻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是“雅”在实践中的基本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