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德育教育成果

时间:2023-09-14 17:39:20

导语:在德育教育成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教育成果

第1篇

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一种基本素质,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因此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补充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成时期。学校德育教育要寓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教学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如果德育教育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土壤,德育工作就丧失了根基,变成了空中楼阁。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如何把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做好德育教育的工作呢?

首先,我们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当榜样,起表率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我们为人师的座右铭。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修养,身教重于言传。身教是无声的教育,我们要用示范表率作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感染力、说服力。比如在夏季和冬季的室外课上,往往有学生流露出怕热或是怕冷的厌烦和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自己站在烈日炎炎或寒风凛冽的场地上,以饱满的精神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给自己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自己不应再出现畏难或怕苦的情绪,就能够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学习当中去。可见,它能起到言传所起不到的作用,收到言传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举止大方,衣着得体、谈吐文明、语言规范健康、技术动作讲解得清楚明了、示范做得正规漂亮、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正直善良、谦和公正,就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我们是教学的主导,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我认为,我们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程度。

其次,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任务,我们要把德育教育很好的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譬如:

一、将勇敢顽强精神的教育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在中、小学我们经常接触的器械体操项目有双杠、单杠、跳箱、山羊等。我们在教同学们学习这些项目的动作时,部分同学有畏惧的心理。我们要在保证学生的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要大胆的去尝试,去练习。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各器官功能,促进身体发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刚毅、勇敢、果断的品质。

二、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同径赛的3000米、5000米等中、长跑项目的内容结合起来

很多田径项目的练习既辛苦又劳累,枯燥无味。除了让学生学会技术动作,还要培养他们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毅精神,鼓励学生战胜自我,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讲一下有代表性的优秀运动运刻苦训练的故事。比如被誉为“东方神鹿”的世界冠军王军霞艰苦训练的故事,以此来激励同学们,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将团结互助、合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等集体项目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思想、合作理念、合作行为、合作意识等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学会乐于与人合作、勇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让学生在集体项目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不搞个人主义,力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牢不可破的集体。

四、将严明的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和队列队形的教学结合起来

教师要启发教育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培养热爱团队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队列队形教学使学生养成迅速、准确、协同一致的好习惯;要让学生懂得纪律是社会或集体为了维护正常秩序,要求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命令、条例等行为准则。我们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纪律的本质和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品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进一步让学生懂得纪律和自由的关系,并且能够自觉的同无组织无纪律破坏学风和校风的不良行为作斗争,也为学生学习和树立民主与法治的正确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性质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竞赛中发现和认识自我,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要积极地“去参与”“去竞争”,在参与和竞争中培养学生不畏强手、不怕困难、敢于竞争的斗志。让学生在竞争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以此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胜不骄败不馁,敢于勇攀高峰,敢于开拓进取的良好心态。

六、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和传统的体育项目结合起来,如武术、毽球等

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体育不但可以健身,而且能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譬如家喻户晓的武术项目。提起武术,大家马上会想到“精忠报国”的岳飞,痛击洋人的霍元甲等爱国英雄,他们身上闪闪发光的,正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可以用他们的故事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此外,在室内课上,老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看精彩激烈的体育赛事,当看到我国运动员夺得金牌的颁奖仪式上,获奖运动员登上高高的领奖台,颈上挂着奖牌,手里拿着鲜花。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欢呼声中冉冉升起,雄浑嘹亮的国歌在赛场上空回荡时,看着运动员眼含激动的泪水、和亿万中国人共同吟唱着《国歌》时,“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不知不觉中,爱国主义就会在我们心中升腾、升华!这一刻,难道只是激发起了中华儿女心中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情怀吗?不!除此之外,还有骄傲、自豪、踌躇满志……

七、我们要把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和护理运动场地,使用、维修运动器材结合起来

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爱护场地和器材,让他们懂得公共财物是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是我们上好体育课的物质基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爱护和保护公共财物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如,清洁场地、清扫场地上的雨水、取送体育器材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事情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形成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

再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中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会真实的显露出来。教师要细心的观察,分析,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一些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讲文明礼貌等等的良好的现象或不良的现象,好的要及时表扬,不良的要及时纠正。或在课中或课后做出适当的评价,使学生明辨是非,知道对与错,美与丑,教师要以理服人,帮助他们成为精神生活健康而充实的一代新人。如:在激烈的团体比赛中,不乏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们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

第2篇

关键词 成功素质教育 国防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性,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系统完善的提高。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实践养成的一系列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意志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大问题。实践证明,国防教育能够加强和提高学生上述几个方面的素质,是增强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成功素质教育的认识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性,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系统完善的提高。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实践养成的一系列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意志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大问题。实践证明,国防教育能够加强和提高学生上述几个方面的素质,是增强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成功素质教育是以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实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定向培养成功素质,使学生在学校具备成功素质,一跨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成功素质教育是时代对大学教育的新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出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众所周知,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的竞争。大学教育在人才素质结构上必须更加重视非专业素质。任何一种素质,如果人们停止对该素质的运用,则该项素质就会退化,甚至消失;如果人们不断地发挥该素质的作用,那么该项素质就会不断提搞水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四大规律为实施素质教育揭示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二、国防教育的认识

国防教育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它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国防教育则是通过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的知识,对全体军民施加影响,培养公民的防卫观念和尚武精神,自觉维护民族利益,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来侵略的活动过程。国防教育的内容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等方面。

国防教育目前在高校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军训工作方面,军训工作又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最基本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综合素质。这也是对素质教育的促进,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我国正在建立由国家、军队、社会、学校和家庭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系,大学生国防教育是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职能不同。高等学校应该把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座位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受到系统的国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军地两用人才。

三、国防教育在国家建设在成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全民国防教育是新时期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客观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别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

首先,国防教育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国防意识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国防教育的内容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这种有关国家和民族的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激发出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其次,国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学生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同时,军事科学知识也是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不仅是传授军事知识,培养军事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人生观的过程。军事理论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军事理论教育是成功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同时也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火.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3]罗立新,丁飞.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其素质教育功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4]王乃新,孙卫平.浅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国防教育[N].青岛日报,2007-6-16(5).

第3篇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思想因素是渗德育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政治、自然、历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要有效地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掌握和熟悉各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切合点,然后将其有目的,有计划的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去。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数学教学的规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刚入学的儿童,思想犹如一张白纸,容易模仿,喜欢得到表扬。我可根据低年级儿童好表扬的特点采取奖励象征性的小物品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个教学过程要求我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世界观逐步形成,其学习的动机逐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我认为,首先可以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如:讲故事,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讲伟大科学、发明家,提高学习积极性,这个对小部分学生有震撼。讲实际生活,数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中的应用,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都有探索其奥秘的强烈欲望,作为教师的可利用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数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的疑问,激发其探索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对事业的热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学生身边最近、最真、最好的榜样。

三、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

教师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教师自身的师德示范,在所有的方法年级中,是最有效,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年级。不少学生之所以喜欢数学,往往是因为他(她)喜欢那个数学老师,而之所以喜欢那个数学老师又是与老师的为人师表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要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身立德,并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学生,遵守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四、对待学生要充满爱

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及思想品德的培养,都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都渴望着得到父母、亲友、师长的爱,要求别人以热忱、平等和尊重对待自己。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爱,能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更强的信心和乐趣,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从而学会尊敬别人,帮助别人,团结同学,做个善良的天使。

五、利用各种数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各种数学活动,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进行适当搭配,进行合作学习。在共同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二是开展个人学习竞赛活动。开展“数学口算竞赛”、“出板报竞赛”、“制作航模竞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比如通过“卷面整洁、答案准确、独立完成”等最基本的要求,来逐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内化为行为习惯,使之终身受用。三是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也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比如学习面积测量后,可要求学生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帮助家里或邻居进行简单的土地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学习整理数据后,要求学生对家里每月的用水、电量进行登记,计算每年的用水、电量,通过每年用水电量的对比,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电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思想。

六、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第4篇

中国文字有着美丽的起源传说,中国文字历经了几千年,中国文字保存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中国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书写中国文字的更高境界――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而又富于魅力的艺术。语文教学应更好的引领学生欣赏汉字之美。欣赏汉字的音、形、义;欣赏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穿越时空的传奇。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因特网查一查汉字的起源,再以小组的形式,把一个个传说分享。我们教学生认识“人”,可以从谜语开始,“有撇有捺,有小有大,有高有低,有婚有嫁。”大家会兴趣盎然地猜出“人”,接着要告诉学生:甲骨文的“人”,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人“字左边的一撇代表男人,右面的一捺代表女人,女人在男人的臂膀呵护之下,是男人的得力助手。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如今男女平等,妇女顶起了半边天。“人”是合二为一的典型代表。“人”字的书写充满哲理――具有阴阳性。左为阳,右为阴,男左女右,左撇先重而后轻;右捺先轻而后重。阴阳合而为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又有小人、大人之说,人应当从自私自利的小我走向助人为乐的大我。人是社会的一个个小分子,社会和谐需要大家的力量,充满故事的“人”,学生充满好奇,会学的有滋有味。写字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把字写正确的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书法的深厚的传统美,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兴趣。总之,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欣赏到汉字之美。

二、领略诗词之美

我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具有韵律之美,讲究平仄,对偶、押韵。充盈着一种流动的音乐节律。古人吟诗常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学生大都喜欢背诗,因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让他们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词韵律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语言凝练、善于追求那种“言外有景”、“景外有情”、“情外有意”、“意外有境”的艺术境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古典诗词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意境创造,意境是诗和词的灵魂……是诗词创造的最高审美准则。”学习时就要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反复诵读,达到理解,展开想象,进入诗词的意境美。比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的是“我”在北方旷远荒凉的大漠中,伫立在落日的余晖里……,只有一缕孤烟……。心如这景一般的孤寂荒凉。反复的诵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想象的能动作用会把他们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领略到诗的意境之美。

诗词之美还在于其包含的哲理,以及教育意义。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中,学生懂得了仁孝,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从孟郊的《游子吟/迎母漂上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懂得了感恩。

三、品评国学故事之美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讲故事,听故事,是人人都喜欢的话题。组织课前三分钟活动,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国学小故事,或让学生轮流讲,可以让学生品评到国学故事之美。

国学故事以小喻大之美,《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守株待兔》则批评了比较懒的人,和急于求成的人,其现实意义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仅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会事与愿违。通过品评国学小故事,学生的情感受到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可见国学故事有着以小喻大之美。

国学故事是成语典故诞生的沃土。“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任重而道远。孔子《论语・为政》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指鹿为马。等等。通过国学故事学生对成语典故产生浓厚的兴趣,欣赏到语言精炼之美。感叹国学故事价值之美。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感教育;实施

一、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学生的品质

物理学科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物理学史中包含着每一个物理概念、规律、结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物理学史不仅是物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还包含着物理学家们坚持不懈探求真理的历程,包含着科学家们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物理学史中记载了丰富的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却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定律等,学生在讲授教材知识的同时应该增加对物理学史的讲述,让学生了解这些物理结论是怎么被发现和推理出来的,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常见却容易被忽略的物理现象,学会对知识的应用.物理学家发现问题并证明和推理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包含了各种辛酸和执着精神,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绝大多数的理论都是靠实验来证明的,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积极的情感,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可以用实验导人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探索问题的究竟,从而在学习中更积极主动.在课程开始前,由于学生的大脑得到了休息,情绪比较高涨,精力比较充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时间特点,结合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先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比如,在讲圆周运动时,可以借助易拉罐做水流星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产生好奇心,会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出答案.中学生有追求刺激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实验的操作中多设置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以利用单摆来做实验,使单摆靠近教师的面部,然后放手让单摆自由摆动,在摆动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单摆是否能碰到教师,会集中注意力观察,结果没有碰到教师,教师下面就可以为学生进行解答了.物理实验并不是全部要求在实验室里进行,有很多简单的实验是能够在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验去证明它.

三、在师生关系中渗透情感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喜欢教师,那么在课堂上就容易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课堂纪律也有保证,相反,学生不喜欢教师的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就使得他们上课不听讲,甚至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再给学生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传统的教师形象让师生之间存在距离,学生也不敢提出问题,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教育环境,学生就会放松心理负担,和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意见,帮助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受到学生的爱戴,传授的信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双赢的效果.教师要与学生做好沟通,做到理解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那么学生也无法和教师真正的沟通,教师也就无法知道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理解学生,会让学生感动,在心里更加相信教师.

第6篇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爱国教育 思想教育 环保教育 协作精神

《中学化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根据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也有相应的提高。

一、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质,是推动祖国发展前进的巨大力量。爱国不仅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还要有愿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发挥一切的聪明才智的敬业奉献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利用我国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我国现代合成具有生命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与天然转移核糖核酸在化学科学上的卓越贡献,我国钢铁冶炼生产的发展,我国化工业的发展概况,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如:神舟九号的飞天、第一艘航母的潜水等在教学中的自然引入可以陶冶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学生产生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思想教育

化学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果能结合化学课上的生动实例,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而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组织教学,潜移默化地熏陶,就不但不会影响化学教学,反而能促进化学教学。例如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进而形成正确的微粒观。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于结晶、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中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通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影响因素是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的学习,加深对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影响因素的辩证思想的理解。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通过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过年过节、店铺开张、结婚大喜的日子等都会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化学课上展开题为“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的讨论。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最后总结出燃放烟花爆竹有以下危害:(1)造成噪音污染;(2)产生刺鼻的二氧化硫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3)大量的鞭渣影响环境卫生;(4)还可能炸伤人或造成火灾。还要求学生课后回去向家长或周围的人宣讲燃放烟花爆竹的这些危害,劝告他们不放或尽量少放烟花爆竹。还有每到收获的季节,县政府都强调禁烧秸秆,并且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责任到人。这些身边的化学现象应当引起化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是每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学会与他人共处与合作,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素质之一。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加之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很容易滋长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合作精神,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例如,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或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起设计实验,一起进行实验,一起分析现象,共同解决问题;在解答开放性习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互相补充,使学生有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并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认识到与他人合作能使自己的思想更广阔。加之通过参与式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相互合作,不仅发挥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教师有意识安排,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克服自私和嫉妒,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又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总而言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让学生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情操,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

教育善即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为目的,并采用道德的手段和方式力图将受教育者造就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体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旨归的教育善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而言都至关重要。

反观教育现实,教育善的价值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道德原则、规范等中介也并未取得实际的效果。

一、 教学过程中教育善的缺失

1.教学目的中善的缺失

(1)德育功能弱化

曾见一位老师在科学课上问:“鸡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鸡?”学生回答:“因为鸡蛋是生的。”老师勃然大怒:“废话,鸡蛋是熟的,你还不把它给吃了!”如此评判的标准性和客观性,只会泯灭无数学生的生机和灵气,长此以往,学生得出标准答案的水平越来越高,揣摩老师意图的本事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他们的创新能力却越来越弱。人们往往把教学视为实施智育的唯一组织形式,忽视了教学也是实施德育的途径,只把德育寄希望于“专门”的活动。

(2)外在目的单一

教学生活的目的主要不是由教学活动主体制定和确立的,而是由教学活动之外的主体和机构预先确定,没有考虑到课堂教学情境的特殊性和生成性。在教学目的的取向中,人们又往往侧重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个性的发展等近期目的,忽视了学生人生幸福这一终极目的。

2.课堂教学中善的缺失

(1)日用不知

我们不难看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他们往往自发地运用教学常识、经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而对于常识、经验本身却缺乏必要的反思和批判,只知道“教什么”,而很少思考“为什么这样教”。

(2)表演泛滥

时下,为人诟病的公开课、优质课等各种形式的表演仍泛滥成灾,教师的做课、做秀等人为地造成学生发展机会的不平等。比如,为保证公开课效果,让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班里蹲”。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遇到这种情况后当即请“好心”的领导把其他的学生全部叫齐,直至所有学生都坐在教室里了他才开始上课。事后他说:“这不是我是否弄虚作假的问题,而是我是否尊重这个班的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这样的公开课,哪怕缺一个学生,对这个学生来说,他的权利都受到了侵犯,他的尊严都受到了伤害![2]”此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3)个性泛化

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知识等因素来开展教学活动,努力维持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并在教学活动中自我确证、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种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值得倡导。然而,课堂教学规律与教师个性教学之间存在着张力,把握不好就会陷入个性泛化的泥潭。最为常见的就是教学放任和教学专制。前者常以“教无定法”为由漠视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向这一前提,后者主要表现为显性言语伤害、体罚和隐性心理惩罚。

3.教学评价中善的缺失

(1)标签化

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兄弟姐妹情况等各种信息对某个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期望,人为地给学生贴上“标签”。期望形成之后又通过各种方式,如分组、强化、提问等影响被期望的学生,逐渐地,学生也接受了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努力实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而学生的行为表现又进一步影响和强化了教师的期望。

(2)单一化

当前,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主要还是依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硬性指标来完成,因此,教师的教更多地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它讲完,至于学生听懂了多少,发展了没有,那是另外一回事。对学生而言,考出好成绩就行,至于能力、素质,那只是锦上添花的事,甚至一些应用性、实践性学科的考试也只需要背背记记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即可。

(3)同质化

当今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平等。平等主义教学虽然承认了个体间的差异,实现了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帮助,但是,在这种帮助的背后并不是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理解,而是用一种精英文化的价值对其实施的强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固然有其积极必要的一面,但教师必须不断警醒自己:自己行为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对学生同质性的评价情结?

二、 教学过程中教育善的实现

1.在教学行为动机中建善

(1)教师是反思者、发展者

教学过程中教育善的实现离不开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是反思者。教师要发现自己的声音,寻找自己的问题,而不依从外来的声音和权威。教师头脑里主要装的应是如何制定好教学计划,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些思考应该占据教师的心灵,从不缺席。

教师也是需要发展的个体,“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3]”。

(2)学生是生长的人

作为反思者的教师,必须要思考“学生是谁?”最为重要的是,学生是一个“生长的人”,这意味着学生是一个会犯错误的人,对于学生犯错误的权利,我们必须要尊重,而不能剥夺;学生是天真活泼的,对于这种纯真的天性,我们必须呵护,而不能成为“园艺师”;学生是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我们不能执着于对学生的发展规划好一个目标、一个模式,然后按照这个模式去塑造儿童,这样势必压抑、束缚儿童的发展。

(3)教学即生活

对教师而言,首先,教学活动是教师生命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教师精神生命需要。其次,教学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智慧、德性、风格等都是在这一对象化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对学生而言,首先,教学生活在学生的理性启蒙、德性教化、审美体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具有育人价值。其次,教学活动是通过生命去认识生命、点燃生命、激扬生命的生命化育的过程,洋溢着生命气息与活力。合乎德性的教学生活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充满生命希望的人。

2.在教学行为实施中践善

(1)重新认识课堂的特点

课堂是个充满矛盾的地方。“事实上,除了监狱,再也很难想出还有哪种地方会有这么一大群个体被聚集在一处如此之长的时间。而且,就在这样拥挤中,经常还禁止学生相互交流[4]。”期望他们和谐地一道学习,但他们是彼此陌生,甚至是彼此对抗的;让他们听有关独立和责任感的讲演,但又要求他们对教师的指令不加质疑,完全服从。

课堂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习,它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学以致用,更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2)创建更安全、更有爱心的课堂

教室是授课的地方,也是社交的场所,是尝试新角色的地方,也是培养信任、信心和个人认同感的环境。我们不仅要通过合理的环境设计减少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或将拥堵程度降至最低,还要关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安全感,增加他们的舒适感,以及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仅要精心布置好教学的物质环境,还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合作、充满真善美的和谐的精神氛围。

(3)追求教学过程的公平

教学公平是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追求教学过程的公平,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的伦理内涵:第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第二,机会均等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有均等地被对待、均等的学业成功的机会;第三,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教学效果因受学生个人天赋、机会与际遇影响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所以必须对每一个个体提供不同的教学待遇。

3.在教学行为结果中鉴善

(1)了解教学过程中教育善恶的特点

善恶界限是模糊的。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一个领域比教学领域的善恶界限更加模糊,甚至有时候我们根本就确定不了善恶界限,如严格与宽松、说服与惩罚等。

善恶效果是久远的。一种教学行为到底是善还是恶,我们很难在近期内判断清楚,只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它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就像我们一贯认为对学生宽容、疼爱就是善的,但从长远结果看,却可能造成对学生的放纵,乃至另一种伤害。

善恶意义是个体的。教学活动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它的作用与个人的年龄、经历、认识、气质、性格、道德素养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样一种教学行为,对这个人来说可能是善事,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恶事。

(2)在“统一论”中进行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要针对教学过程中教育善恶的特点,运用“动机、实施、效果统一论”的方法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整体自觉的反思,进行善恶的判断。反思自己有没有建立崇善的教育信念,有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目的,并不断朝着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在帮助的过程中有没有培育学生的生命自觉,帮助的方式或手段是否是道德,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尊重同伴、家长、学生对自身教学的评价等。

(3)在关注个体中进行学生评价

教学评价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用强制的量化方式去解读生命的意义,用粗暴的手段掩盖个性的色彩,千方百计地用各种理由去消灭个体的多彩多姿。

教师在学生评价中如何关注个体呢?

关注个体的人生幸福。关注教学活动中个体的参与、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深切感受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

关注个体的充分发展。关注教学过程中个体发展的潜在性,善于发现人的发展可能性,并试图把这种潜在性、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个体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7).

[2] 摘自李镇西的教育博客.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In occupation edu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process in of introspect

Tan Xian feng

【Abstract】Leap of society developm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valued day by day.Occupation education medium profession lesson have be subjected to close Lai, but language teaching drive always unfrequented.In fact, is the language teach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udent's personality?Self-confidence etc. the aspect have very big of function, then ability exaltation all the people character, push society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Occupation education;Language education;The teaching introspect

从事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深深体会到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培养人才的必备,意识到语文教学的重大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最近三年,调入了职教中心,从事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就语文教学工作中所感悟到的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教学后的反思。

一、关于职业教育中学生特点的思考

在义务教育的教学工作汇总,传统的思想让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高高在上,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中有很大的师范作用,绝大多数学生勤学守纪,成绩不错,教学寓教于乐。而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厌学情绪相当严重,初中阶段可是说是老师的“眼中钉”,他们对老师都有一种抵触情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不但不会“言听计从”,反而会使出“诡计”,刁难老师,让老师难勘,下不了台。在工作中,我首先尊重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在语文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爱上语文,学的好,让自己的从教工作轻松愉快!

二、关于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

教师“教’,学生“学”,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这是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知识基本上是“填鸭式”。“题海战术”是成功的秘诀。但职业教育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尤其对枯燥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更为反感,所以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教学应彻底打破这种陈旧模式,把兴趣还给学生,把尊重还给学生,把自信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变要他们学习为他们要学习。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程度对语文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地把学习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乐园。例如:在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模块教材中的第二单元,本单元的内容简单又有趣味,我在教学时,自己“偷懒”了,把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负责一课,集体备课,[自己查找资料,小组整合,派一名学生讲],在语文课上,把讲台让给学生,最后自己点评和补充。结果学生的表现令我吃惊,讲台上的风范,让让人佩服。这单元的学习,效果相当不错!通过这次,我真正明白,职高生不差,只要相信他们让他们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慧发挥出来,他们也能学,也能够学好。

三、关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的反思

教师即教书育人,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现在的职高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自私思想严重,行为习惯咋,尤其是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其德育功能,是语文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依据语文的本质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文道统一。师生间要做到以心交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就是师生平等相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针对内容丰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多对学生引导,让学生“动情”。例如:教材《邮差弗雷德》一文,我被弗雷德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所感染,告诉学生,老师的感受,力争像弗雷德一样!学生有所领悟:今后自己也是平凡工作中的一员,要像弗雷德一样做事做人,努力工作就是称职,用心工作才是优秀!

第9篇

这里要讨论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流程”,不是宏观的,也不是中观的,而是微观的――一个课时的,因为不管你清楚不清楚,承认不承认,它们都是影响基础教育的教师备课和上课时最多最深的几个术语。在我们还是一名新手教师的时候,我们最在乎的是“教学流程”;但当我们从一名一线教师变成一名教学管理者的时候,“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则开始整体地对我们进行“折腾”,原因是,它们太像了,但我们又总是觉得它们是不一样的。

那么,它们是不是同事异名而我们却孤陋寡闻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是。因为它们彼此不能替代。但它们又确实具有高度关联性和高度依赖性。这可能是它们“折腾”我们的最重要的根源。

张传燧说:“教学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由始至终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经过的程序,表现为具有时间先后和逻辑顺序的一系列步骤、阶段和环节。”在这里,张氏对“教学过程”的描述采用的是“本质”+“形式”的模式。

无独有偶,李臣之在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质”之后,接着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换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有哪些外显形式?其主要环节和核心要素有哪些?”在这里,尽管李氏同所有论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本质的人一样,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究,但他仍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如此,但他还是认为,“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实践深度推进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方法论而言,其探究的路径与张氏们相同。

在这里,我们不想去讨论张氏们和李氏们的表达是否正确,我们要讨论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对“教学过程”的本质众说纷纭又莫衷一是?尔后他们又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本质”+“形式”的模式来表达他们对“教学过程”的探究呢?

前一个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过程”似是不可知的;“教学过程”尽管是客观的,可知的,但其“本质”上是无法清楚地被言说的,尽管我们都可以而且已经“直觉”到了、“意识”到了它,但“教学过程”似乎就是希腊神话中的那块石头,而我们就像那个推石头的西西弗斯。

后一个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仅仅从一个维度用一个术语,我们很难精确地表达“教学过程”;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对“教学过程”剥茧抽丝,分别用不同的词语或术语来命名“本质”与“形式”。

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伯格森的“绵延”理论。李臣之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更是基于过程哲学。”众所周知,过程哲学与伯格森的“绵延”理论有着明显的关联性。因此,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用“绵延”理论来探究“教学过程”,或许我们能够“柳暗花明”,收获一个“世外桃源”。

二、“绵延”理论

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在于以生命冲动为基础的“绵延”。“绵延”是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提出的他的生命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向东说:“绵延的法文是La DurCe,英文是Dur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绵延,就是连绵不断的意思,英文和中文的翻译虽然不很贴切,但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翻译。”但“绵延”到底指什么,连柏格森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也只是不断的用比喻来描述形容。在他一系列有关“绵延”的著作出版以后,他仍然说:“什么是绵延?要精确地加以确定是不可能的,因为绵延是非常难以捉摸的东西。”

“究其原因,是绵延的理解方式问题,这是一个不可以用语言描述的,不可定义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本体意义上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由于无法直接描述这个概念,无法直接说明白‘绵延是什么’,说不清它的本质,那我们只能通过了解‘绵延’的特点来掌握其内涵。”马向东说,根据柏格森的阐述,“绵延”大致有以下五个特点:(1)绵延就是不可测量、陆续出现的时间。(2)绵延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3)绵延是一种创造和进化,是一种心智的不断涌现。(4)绵延是无法预知的、绝对的、自由的意志。(5)绵延是作为心理意识的纯粹运动。

为了很好地解说他的“绵延”,伯格森把“实在”分为两种。一种是异质性的实在,即种种感觉的性质;一种是同质性的实在,即空间。“很明显,正是由于理智设想出后者,所以才使我们能够运用明确的区分去计算、抽象,甚至是言说。”

以空间为基础,伯格森把“绵延”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绵延”――异质性的意识状态的纯粹持续,是一种“连续性的、或性质式的,但跟数目丝毫不相像的众多性。”换言之,“纯粹的绵延只不过是一系列陆续出现的性质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没有清楚的界限,没有在彼此的关系中外化它们自身的倾向,也与数目没有任何关系:它就是纯粹的异质性。”一种是“同质的绵延”――“以空间作为同质媒介来表象时间,并运用这种同质的时间作为媒介来言说意识状态,即按照数量式的、非连续的方式把完全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意识状态当作彼此外在的现象来看待。”

根据对“绵延”的划分,伯格森把时间分成两种。一种是与纯粹绵延相对应的纯粹时间或“真实时间”“活时间”(时间并非抽象的形式,而是与生命和自我粘连在一起的实体。时间为“时延”,即绵延。这一概念如同“生命力”一样可以用“活时间”来表示)。它是意识直接感知的对象,是流动和变化的持续本身,是不可逆的和不可测量的。一种是与同质绵延相对应的科学时间或“测量时间”。它是一种可以在空间中被计算的陆续出现,即,“这种先后次序是在空间中被并置出来以后才被排列出来的,它是反思意识所处理的对象,是可逆的和可测量的。”

根据对“绵延”的划分,伯格森把运动分成两种。一种是被投射到空间中的运动:“当我们看到运动是同质的并可分的之时,我们想到的是运动物体所经过的空间,好像这空间和运动自身是两个可以交换代替的项目一样。”一种是纯粹绵延中发生的运动:“运动物体的先后位置确实占据这空间,但是这一物体由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是空间所捉摸不住的,它是一种在绵延中开展的过程,并且除非是对有意识的观察者而言,它是不存在的。这里所涉及的不是一件物体,而是一种进展:就运动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经过而言,它是一种心理综合,是一种心理的和非广延的过程。”

三、“绵延”理论视阈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流程”

如果我们舍弃伯格森的“唯心主义”,承认“绵延”的客观实在性,从方法论的维度来使用“绵延”,那么,我们就会为“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找到相应的“绵延”。

(一)教学过程

与“纯粹的绵延”相对应的是“教学过程”。它占有的时间是“纯粹时间”。它的运动是纯粹绵延中发生的运动,是可以被当事者直接知觉到的教学生活――它“跟数量无关,是纯粹的性质,它们相互交织,以至于我们无法说清楚它们是一个还是多个,从这种观点来看甚至若不改变它们的本性就无法考察它们。”

比照“纯粹的绵延”,教学过程至少应该有如下特质。(1)客观性。即教学过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人存在,有教学存在,那么“教学过程”就存在。(2)连续性。即教学过程状态的连续,而在这个连续性中,分不出一个个单独的教学活动,连续出现的每一个状态部包含了过去,但又和另一个状态有质的差异,这是一种时间的状态。因为教学过程是生命化的时间,因此它是时间性的,而不是空间性的过程,是永恒的时间性的过程。(3)进化性。同“绵延”一样,教学过程是一种生命和知识的创造和进化的过程,“通过进化,最复杂的东西能够从最简单的东西里产生出来”,“进化意味着过去被真正地保留在当前,意味着绵延,实际上它是一个连接符,是一个连接环节”。(4)生成性。即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与永恒的生成之中。这是由“教学过程”的“进化性”所决定的或派生出来的。(5)不可逆性。指的是教学过程是流动和变化的持续本身,而非在空间中被并置出来以后才被排列出来的那些东西,由此,它是不可逆的和不可测量的。(6)难言说性。指的是教学过程的理解方式问题,不是说教学过程不可知,不可言说,不可定义,不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指:可以意会,也可以言说,但难以言清、难以言尽。

(二)教学流程

与“同质的绵延”相对应的是“教学流程”。它们占有的时间是“科学时间”。它们的运动是被投射到空间中的运动,是通过空间的投射而被知觉到的意识生活――“它是把各种意识状态空间化,从而使它们变得清楚明白,并且很容易用语言说出来。”

比照“同质的绵延”,教学流程至少应该有如下特质。(1)人为性。一是指教学流程是人的而非自然之物的,二是指教学流程是人主观预设的而非自然存在的。(2)合规律性。虽然教学流程具有人为性,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想到哪里就干到哪里,更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它们必须遵循知识的逻辑、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教学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等等。(3)结构性。教学流程是可以在空间中被计算的陆续出现,即,“这种先后次序是在空间中被并置出来以后才被排列出来的”。(4) 指向性。任何教学流程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不存在适合一切问题和内容的万能的教学流程。(5)操作性。任何教学流程都是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而制定的,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技术,它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这就要求教学流程必须是可操作的。(6)调控性。即教师对教学流程能及时把握和调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学流程“是反思意识所处理的对象,是可逆的和可测量的。”(7)经济性。由于教学流程是预设的,其目的在于以最少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俞子夷说:“经济云者,以最少之劳力与时间,得最大效果之谓也。”“一味乱做,往往要事倍功半。无论哪一种学习,事前都应该有一个周详的计划,引导学生不乱做,想定了计划再做,这样学习才能经济。事前计划名曰‘设计’。这‘设计的原则’实在是最重要的。没有设计,往往用‘尝试与错误’的方法。这是最浪费的。所以从另一方面说,也可以叫‘经济的原则’。”(8)伦理性。一是指教学流程的正当性;二是指教学流程的正义性。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流程”的关系

“教学流程”都是“教学过程”的反映,即都基于“教学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客观的、自生的、自动的。“教学流程”是人为的、被人执行的。“教学流程”是教学主体和客体――事及其过程有机统一的成果或产物。“教学流程”的客观基础是客观事物及其过程。所谓“教学流程”的客观基础,一是指“教学流程”是由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所产生的,二是指“教学流程”的内容、“教学流程”的源泉来自客观世界。“教学流程”不仅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过程,而且还受到认识过程的制约。“教学流程”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与客观事物及其过程、认识过程的变化、发展过程不能分离。

从发生上看,“教学过程”决定“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与“教学流程”是“母子关系”:“教学过程”是“母”,是“根”,是“源”,是里;“教学流程”是“子”,是“叶”,是“流”,是表。但从“教学过程”到“教学流程”需要中介,这些中介有许多,但其中最主要的:过去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案”,目前是比较流行也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这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狭义的教学设计”――“教学工作者对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所作的精心的巧妙的安排’。”

在现实生活中,“教学过程”等于“教学流程”是小概率事件。而“教学流程”优于“教学过程”,高于“教学过程”,则是大概率事件,是它们生存的常态。因为“教学过程”中的人是被动的,其职责不明,方向感差。“教学流程”中的人是自主的,目标清晰,方向感强。

“教学过程”是客观的,可知的,但难言,一言便失真:或众说纷纭,或莫衷一是。关于“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表述的历史便是明证。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清楚(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有德国教育学者指出,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创造了他的教学理论的科学基础。他的这种教学理论至今基本还是适用的,因为它事实上把握了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性,即直觉――抽象――应用的顺序。”

齐勒尔,德国赫尔巴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认为,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方法含糊不清,应该加以澄清,并使它变成一套能够被人们所理解的形式阶段,于是,他把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变更为:“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在此,赫尔巴特的第一阶段“清楚(明了)”被划分为“分析”和“综合”两个阶段。

而后期的德国赫尔巴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赖恩则将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变更为:“准备――呈现――联合――概括――应用”。在此,赫尔巴特的第一阶段“清楚(明了)”被划分为“准备”和“呈现”两个阶段。而单中惠认为是“由于赖恩注重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通俗化和简明化,并努力提供为学校教师所理解和应用的教学模式,因此,他的教学过程五段论在世界各国就更为流行,史称‘五段教学法’。它后来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的典型的教学程式。”

通常情况下,我们被状以文字的所谓的“教学过程”,其实很多不是“教学过程”,而是“教学流程”,因为它们已经不再“客观”,而成了“主观”的东西,是人行为的需要,理想的载体或化身。因此,在我们看来,传统的主流的观点所谓的“赫尔巴特教学过程”与“齐勒尔教学过程”“赖恩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流程”,而真正的“赫尔巴特教学过程”不仅赫尔巴特没有说清楚,他的门徒也没有说清楚,只是到后来,才有人指出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把握了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性,即直觉――抽象――应用的顺序。”因此,我们才可以把“赫尔巴特教学之认识过程”和以之相对应的“教学流程”作如下状:

列宁指出:“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教学流程”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因为“教学流程”虽然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绝对的、镜像式反应,而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近似的相对逼近的反映。”

一般而言,“教学过程”表现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本身无所谓目的与价值。而作为认识过程的“教学流程”则不同。其主体是人,“人的认识总带有目的指向性,主体需要是认识的原动力,表现为认识中的好奇心、求知欲、猜测、假设等,主体又具有知、情、意的主体性,认识过程中伴杂着人的目的、方案、意志、意向、了悟、毅力、审美、情感、认知方式等主观因素,它们内化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作为认识过程的“教学流程”“既要遵循客观物质过程的规律,又要遵循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人们所知道的或描述的“教学过程”是已经过去的过程,而非现在或当下的“教学过程”,因为当下或现在的“教学过程”,还在进行中,是不完整的,不确定的。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必定也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过程”,而是另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如前所述,我们称之为“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源于“教学过程”,但只有变为现实,才有意义和价值。否则就是一个虚拟的“教学过程”。当“教学流程”被“现实”或实践以后,基于“教学过程”的“教学流程”便被“教学过程”了,即一个新的可以被认知被评说的“教学过程”就诞生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流程”的关系,至少可能有这样几种状态:

1. 表里关系。“教学过程”是“里”,“教学流程”是表。“教学过程”是基础,“教学流程”受制于“教学过程”,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映。但在实践中,二者常常被异化为“两张皮”,在表面上的关系为:过程―流程―过程。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一个“教学过程”与“教学流程”的循环。但,我们的看法则相反。因为这里的“教学流程”只出现了一次,虽然“教学过程”出现了两次,但是,第一个“教学过程”,经过“教学流程”之后,依旧如故,没有变化或发展,因此,第二个“教学过程”仍然是第一个“教学过程”,也就是说,第一个“教学过程”虽然“经过”“教学流程”的“作用”,但仍然没有发生明显的量变和质变,由此可以判定,这里的“教学流程”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教学流程”不是“教学过程”的“教学流程”。这就是说,这个“教学流程”不是基于“教学过程”的;不是为了“教学过程”的;不在“教学过程”中。“两张皮状态”实际上是:从“教学过程”到“教学过程”;从“教学流程”到“教学流程”。这就是说,“教学过程”还是那个“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还是那个“教学流程”,它们“井水不犯河水”,是“两张皮”,恰似“水中油”或“油中水”,关系为过程―过程,以及流程―流程。这种状况在实践中会时不时地出现,在处在新手阶段的教师那里甚至是常态,所以,我们也会时不时地听说:“这堂课,没有进入状态!”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流程”的关系来看,这句话的背后意义可以意译或演绎为:教师拟定或设计的“教学流程”与“教学过程”不配套;教师拟定或设计的“教学流程”没有和学生或教育教学的或知识发展的“教学过程”“并轨”,因此,这是一个失败的“教学流程”,一次失败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这个“教学流程”就没有转变成“教学过程”。

2. 因果累进关系:过程―流程―过程1。这里的“教学过程”发生了变化,有了发展,产生出来新的“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是:基于“教学过程”的;为了“教学过程”的;在“教学过程”中的。这种状态,在教育教学中是作为熟手的教师的常态。因此,他们的教学基本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它是一种非积极的、非创新的行为图式或模式。久而久之,它可能会演化为这样的图式或模式:过程―流程―过程1―流程―过程2。这里变化的是“教学过程”:由“过程”变成了“过程1”与“过程2”。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过程”只是“过程1”的基础,而非“过程2”的基础。这里的“过程1”亦非“过程2”的基础。这就是说,“过程2”是一个新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就在于这里的“流程”。

尽管“教学流程”出现了两次,但却是没有变化的“教学流程”,它是用一个相同的“教学流程”对两个不同的“教学过程”。是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这样的结果就是:教育教学千遍一律,教育教学效果的低效或负效,教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们这样的感慨:“我以前都是这样教的,现在怎么就不灵了呢?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毋容置疑,就一个独立的或孤立的教学活动来说,其结构无疑是“环状结构”,如图所示:

但是,教学活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生成的或建构的。因此,这些“环状结构”不是静止的,是运动的,形成一个“链索结构”。所以,“过程―流程―过程1”也有可能会演化为“过程―流程―过程1―流程1―过程2……”。而怀特海又提醒我们:“每一节课应该以其自身的方式构成一种涡式的循环,引导出它的下一个过程。”因此,“过程―流程―过程1”还可以演化为这样的图式或模式:在这里,“过程”是“过程1”和“过程2”的基础,“过程1”和“过程2”是“过程”的升华。师生不再重复“那过去的故事”,而是演绎着一部“连续剧”。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流程”衍生出了“流程1”,而且“流程1”又衍生出了“过程2”。在优秀教师那里,这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