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02:31:03
导语:在面点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教学法;中式面点;教学总结
引言
教学法理论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法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烹饪教学方法。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烹饪教学质量,提高中等职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日益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式面点教学是烹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了中式面点专业知识理论教学、教师演示教学和学生实训操作教学等三大环节,是目前中式面点专业教学的主要模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面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依然是在家长、教师的双重压力下被动的学习,对学习毫无兴趣。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是我们教学的目标所在。在面点课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枯燥,要上好这些课,不仅老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技能,能根据专业课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设计好教学环节,运用各种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面点专业课,主动积极地去学,做学习的主人。
常用以下一些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
1.1引导学生
在面点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把握好教学时机,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入课堂,使课堂学习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又不偏离教材;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越高。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一特点,渐进式的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自行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转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更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让教师能吸引学生
教师要有精湛的技艺、自然得体的教态,要饱含情感地投入教学,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以此产生吸引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教师对知识不断探索的精神,对专业的热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喜欢所学的专业。
1.3烹饪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烹饪专业中间点课程的教学方法,多数是介绍原料、讲操作过程、总结特点三大步骤,这种方式较为机械、单调,缺乏趣味性、灵活性,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方法步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3.1中国面点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所教面点的制作方法给学生讲授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这样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例如煎制的方法有几种:油煎,水油煎。不同的煎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面点品种,它们在烹制方法上有所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面点的制作方法细致、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并且将与其相近、相似、相联系的制作方法加以区别说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1.3.2讲概况就是将面点简明扼要地介绍给大家。如:面点所属派别,发展状况及有关历史典故等。在这一环节中可给学生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讲解,从而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带着成功的喜悦和美好的联想愉快的进入学习。例如在讲“臊子面”时,先要让学生知道它是哪里的一道小吃,所选用的原料有哪些,其性质特点是什么。另外,讲授“臊子面”的历史典故及在流传过程中的演变故事。面点起名的方法有很多,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面点的美名。
1.3.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在人们认识到我们所吃的食物能影响我们的健康,影响我们的生活。人们已清楚的认识改善饮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因此,在面点教学过程中,分析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在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合理的搭配营养,制作营养健康的面点制品,是面点教学中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1.3.4讲原料就是将不同面点所使用的坯皮原料、馅心原料及成型方法逐一向学生介绍清楚。要讲清每种原料在面点中所起的作用,成型方法需注意的事项。在一道完美的面点中只有将坯皮原料、馅心原料、成型方法三者合理掌握,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制作出各类面点。
1.3.5面点教学中可通过使用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使单调的操作变得动静结合,声、形、情有机融合,互为相济,重点突出,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使教学气氛活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2.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适当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挖掘学生创新性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性学习。实现由被动学习向创新性主动学习转变,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教师演示后,再用多媒体课件连接有关同一操作方法的其它制品的制作。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并结合录像片,看到蝴蝶酥、佛手酥、春蚕酥等等酥点制品,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在演示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观看、理解、分析、识记等思维活动,加上操作与讲评,准确地掌握了酥点制作的基本技法。从而为实习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面点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挖掘和发挥出这些学生的特长。在面点教学与实习过程中,采用学生分组协作,扬长避短的教学法,恰恰就是利用了学生间的智力差异,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比如,我们在设置面点教学任务时,可以确立一个课题:学生每5个人为一个协作组,在规定的成本价格和时间内,完成10人量的2种点心的制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学课题的要求,开始着手讨论、确定工作方案,包括:人员的分工;市场价格调查;打出料单;制作过程的设计等。然后根据工作方案操作,在分工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来做,既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4.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生命,当我们把大批具有更高,更新,更全面知识、能力和本领的新型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向社会时,我们的教学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也是对我们教师辛勤劳动的慰藉,同时我们学校的目标也就可以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洪华.加强面点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4):27~30.
关键词: 烹饪单招 专业课教学 师资配备
一、回顾江苏对口单招历史,解读“对口单招”
1.江苏对口单招发展历史。
江苏的对口单招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现在,2007年因政策原因,虽然有所波折,但近几年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均在快速增长,2012年全省报名两万七千多人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四年报名人都突破3万人,本专科录取率也在逐年增加。
2.对口单招概述。
所谓“对口单招”,是江苏省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或同类学校)毕业生中招收高等院校学生的专项措施,以此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圆其大学梦的需求,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和形成特色而设立的一种高考选拔制度。
3.对口单招考试形式与内容。
对口单招采用3+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考试形式,在高三第二学期(三月份),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全省统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对口单招考试科目:语数英+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试卷总分1000分=语(150)+数(150)+英(100)+专业理论(300)+技能(300)。
二、我校烹饪单招专业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烹饪对口单招发展历史及取得成绩。
我校烹饪单招班组建于2010年,六年毕业四届学生,从最后高考的成绩看,成绩是在不断提高的,本科数、联盟校排名逐年提高,在学生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他们的理论和技能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烹饪理论课教学。
烹饪理论成绩占总分1000分中的300分。考试内容为“四合一”,包括60分的《烹饪原料知识》,60分的《中式面点技艺》,90分的《中式烹调技艺》和90分的《烹饪营养与卫生》。师资配备方面,前两届烹饪单招班理论教学由两名教师授课;第三届,四门课由1名教师教授。两种师资配备各有优缺点。教学方法方面,在理论教学中笔者也走过弯路,在后两届理论教学中,多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探究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现场体验法等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烹饪技能课教学。
烹饪技能成绩占总分1000分中的300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60分的面点项目,60分的刀工项目,90分的冷拼项目和90分的热菜项目。这些项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规格、数量的制品。笔者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所有烹饪技能课都称为烹饪实验课,在课上会使用天平、量杯、量筒、计时器等设备,带着学生一起探究,如在烹调实验课上,盐放多了、放少了,对制品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中火条件下,加热45秒和加热60秒,鸡脯肉有怎样的口感变化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做事严谨的习惯。
4.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六年从事烹饪对口单招专业教学中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如课时分配不够合理,三年总的文化课与专业课课时比为58:42。笔者认为最佳的课时比为1:1,这是根据最后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考试总分决定的。师资配备方面,现在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都存在“包干”的现象,1名教师教理论,1名教师教技能,或1―2名教师既教理论又教技能。这样的师资配备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实训条件方面,现在的实训条件是为了满足顶岗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技能训练而设计的,这些设备和最后单招技能考场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最后的考试。虽然烹饪对口单招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升学,但教学不能仅仅为了应试考试。因此,需要提醒学生文化与专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三、总结
笔者认为,搞好烹饪单招要有三个必备条件,即优质生源、精英教师团队和适用的管理制度。
1.加大宣传,吸引优质生源。
我校近三年在“对口单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本科上线率和本科人数已经连续三年名列扬州大市第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我们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吸引“高分”段的生源,生源好了,再配上优秀教师队伍和适当的管理制度,我校烹饪单招定能再写辉煌。
2.加强教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扬州市虽有三所中职类含有烹饪专业的学校,但只有我们一家在从事烹饪对口单招教学,这就使得我们缺乏交流,难以教研,没有借鉴,阻缓了我们的发展。市内教研不了,我们可以走出去,和外县市的烹饪单招强校交流、教研。
3.制定三年教学安排。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一、项目式教学的教学理念
第一,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同时改变了传统的专业理论课堂教学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和教学效果不佳等不良状态。
第二,项目式教学比较适合小班化教学,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是关键。学生的互相协作、教师的互相配合都是达成项目式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
第三,项目式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宽、范围广,对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宽度和广度都有极高的要求,并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提出更高标准。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深入开展项目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第四,项目式教学对设备和场地要求十分高。硬件建设是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基础条件,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式教学几乎无法实现。
二、数控铣加工实训课程项目开发
数控铣加工实训课是数控加工专业或模具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高,组织起来相对较容易。数控铣加工实训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等能力。
数控铣加工实训课程开发实施有以下难点:一是确立项目难;二是设计项目课程结构难;三是描述工作任务难;四是理论教学如何负载于项目教学中难;五是受教师自身、教师能力的制约,理论和实操一体实施难;六是受时间约束由面点评到点点评难;七是与常规教学模式配
套难。
数控铣加工实训课程项目化开发如下图。
三、数控铣加工实训课程项目教学实施过程
项目确定后,应对每一项目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教学要求和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数控铣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过程分五个步骤。
1.任务阶段
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学哪方面的知识,练习哪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计划阶段
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制定工作计划。
3.实施阶段
教师做演示,学生在旁边看。学生可以随时提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解答。学生根据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观看、指导。
4.检查阶段
学生自行检查实训过程、结果。
5.评价总结阶段
自我评价,同时对组内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交流心得。教师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评价,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纠正。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一次技能训练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认识、有所提高。
四、数控铣加工实训实施项目式教学的条件
1.师资条件
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师资配备上,应有一支有良好的师德、较深厚的理论功底,专业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并具有创新意识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至少有在企业或实践生产中从事二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的经历,有较强的实践经验。
通过产学合作,聘请一定数量的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和行业权威、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满足数控铣加工项目教学的需要。
2.设备设施条件
在硬件条件方面,建立“模具专业实训基地”是实施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职业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数控铣加工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授课的方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操形式的教学。根据这一授课方式的特点,教学应该具备“学生用计算机(装有CAD/CAM软件)+教师用电化教学设备+数控机床”的设备
环境。
五、项目式教学要重视师生角色定位
1.教师角色定位
(1)教师是项目式教学材料的提供者。项目式教学材料是项目式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石,教师的角色的重心应由讲解员变为供货者,教师必须找准时机切入“必要够用”的理论知识。项目式教学法注重实践与操作,要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在学生迫切需要理论解决实践过程所产生的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切入“必要、够用、实用”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2)教师是精选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引导者。教师精选项目及工作任务必须能让学生在实施项目和工作任务中训练操作技能、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工作能力和方法能力。教师精选的项目和工作任务应与职业标准衔接,能适应相应等级的职业技术资格鉴定的要求,同时必须及时不断地将生产过程中的最新知识、技术、工艺和方法引入到项目中,项目成果应具有可展示性如工件,这在数控铣加工实训中容易实现。
(3)教师是实施项目的管理者。项目实施是项目式教学的核心内容,项目式教学法赋予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有效地管理项目、按制定的项目计划顺利完成项目。由于技校学生受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制约,在实施项目学习过程中,难免走弯路,甚至个别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不适应项目式教学法,会在小组自主学习中放任自流。这时,作为项目实施的管理者,教师主要起“点化”“督导”作用。
(4)教师是项目成果的评审者。项目成果即学生展示的工件,是小组成员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教师必须及时评审项目成果。教师要以鼓励和赞扬为主,中肯地对学生展示的工件进行评价。项目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在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正是基于此,评审重在过程评价,学生在项目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及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养成和提高要给予充分的评价,至于学生展示工件的质量如何不必过多追究,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尝试失败,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与人和谐相处等多方面综合素质。
2.学生角色定位
学生首先要由学知识转变为做项目,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其次是由个人学习转变为团队合作,项目式教学的一个主要不同之处就是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任务,这就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数控铣加工项目化教学的主要特点
1.实践性
数控铣加工实训项目的主题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结合更加紧密。它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综合性
项目内容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常常是学非所用,学了就忘,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则不然。例如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某一零件这一项目,首先就要计算完成这一项目所需要的费用,毛坯加工余量在满足加工工艺的情况下要尽量小,从而减少材料费用、加工费用等。学生自然要对工时定额的计算详细地了解,正确地计算。学生除了需要必要的加工工艺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基本的经济核算的知识,否则无法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3.自主性
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化教学能够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4.评价性
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对所设置的“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工作学习的方法做出评价,测评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项目活动过程的表现及作业质量即工件的检测。
七、结束语
文/通讯员 周大勇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荆门技师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作为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新学期伊始,学院就专门举办了2015年春季师资培训班。
培训班上,学院专门邀请全国技工院校优秀班主任、全国技工院校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培训讲师于吉会做了《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的专题讲座。于吉会老师结合自己十余年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从实践的角度介绍技了工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沟通艺术、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潜能生的转化与指导,并以《班主任之歌》为题,用记录她学生管理工作的真实视频和图片,分享了她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的酸甜苦辣。讲座结束后,于吉会老师与教师和班主任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培训期间,学院安排分组研讨,解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学习2015年荆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的《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讲话的学习体会。此外,学院还专门组织全院教学人员赴学院实训基地――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参观生产工艺流程,学习6S现场管理,弥补学院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不足的问题。
此次师资培训活动,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增强了广大教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提升全院教师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学生及班级管理工作和科学育人水平,为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打下良好基础。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全力推进河北唐山职业技能
公共实训中心建设
文/通讯员 王俊亮
日前,在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经河北省政府、唐山市政府批准,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落户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被确定为2015年唐山市政府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确立了“需求导向、高端定位、训为企用、校企共享、公共服务、促进就业”的建设思路,将依托唐山劳动技师学院进行高端设备投入3.2亿元。经过多方深入调研,多形式展开探讨、论证,确定了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的八个行业领域:电气工程、机械维修、汽车维修、机床加工、材料成型、化工工程、现代信息和综合服务。该项目计划2015年实现基本正常运行。目前,项目的前期调研及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正全力推进。
据悉,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河北省第一家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成后,中心将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核心功能,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为主线,以大专院校学生技能培训为补充,开展京津冀地区技能人才培训和评价服务。同时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对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开展培训,为各类技能培训机构提供技能实训所需的场地和设施设备,为各类技能大赛提供优质服务平台,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建设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高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和来料加工生产基地,将在唐山乃至河北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城市价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
研制成功红酒橡木桶自动清洗机
文/通讯员 李津军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产学研中心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一种为干红葡萄酒生产、储运企业提供橡木桶周期性清洗的自动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2014年初,该中心从天津知名红酒企业了解到盛装红酒的橡木桶要按周期清洗,由于在小批量清洗时开启自动清洗生产线成本太高,为此,中心领导萌生了开发一款小型橡木桶清洗设备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念头。
随后中心领导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企业了解橡木桶清洗设备的使用场地、空气、水质、温度、湿度、清洗效果等综合要求,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研制出了首台样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日前一台具有技术优势、方便实用的自动清洗机已经定型。
该机采用PLC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加热、水温可控、自动切换冷热水、清洗时间可调等多项自动功能。经实地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技术要求。此项产品的研发成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变了传统手动清洗方式,其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专利。
据介绍,这台自动清洗装置的设计十分精细,就拿关键部件喷枪的设计来说,由于工作时的压力要达到80MP,流量可达每分钟14L,喷枪依靠出水压力和流量的动能进行行量传动,实现无死角全覆盖。经过多种设计的试验,教师们采用不同材质和结构的密封元件,确保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同时,他们还攻克了喷枪在85℃和常温水频繁转换中热胀冷缩引起的泄漏这一技术难题。
牡丹江技师学院:
注重强化师资素养提升
文/通讯员 刘 新刚过去的寒假,牡丹江技师学院结合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全力推进,选派了28名一线教师到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旅游学院,对数控加工专业、电子技术专业及烹饪、面点专业进行了为期15天的骨干教师培训。
此次培训是示范校建设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模式创新等内容的探索与实践,对如何实施先进办学理念的示范、改革创新的示范、一流培养质量的示范、鲜明办学特色的示范更加渴望和向往。走进这两所学院,教师们仿佛走进了梦中桃花源,纷纷被眼前丰富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洋溢着现代化的职教与职业气息所震撼。
此次培训令教师们感悟深刻:一是对于一线教师,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走出去看看科技发展的前沿,感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向。二是优秀的职业院校教师,应有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不断加深对教育真谛的理解、了解职校生发展规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探讨专业技能。三是教学中常感知识贫瘠、教学时没有更好应对策略的老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通过此次培训,强化了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既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极大的激发了教师参与示范校在学习中建设、在建设中学习的工作热情。
承德技师学院:
新学期开展教师系列培训活动
文/通讯员 张丽丽新学期伊始,承德技师学院针对全体教师开展了系列培训学习活动。为期六天的培训活动,聘请了国家级培训讲师,围绕“信息化教学”“职业礼仪规范”“心理健康”三大主题,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学习、分组实践、汇报总结”四种形式进行,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此次培训请到的专家有: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培训专家魏民教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礼仪培训师”、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蔡少惠副校长,全国专业人才教育委员会礼仪师资培训师、教育部核心能力认证礼仪训练教师王旭,教育部国培专家库入库心理专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心理顾问张渝虹教授。
此次培训过程中,魏教授以翔实的资料结合大量案例阐述了微课的概念、类型、制作及评审标准,为教师微课的制作信息化手段应用明确了方向;蔡校长的《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礼仪规范》内容丰富,讲练结合,非常实用;王老师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应怎样做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幽默风趣,案例丰富,影响深远;张教授的《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心理咨询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令老师们回味无穷。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教师们一方面增长了业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明白了要从自身做起,调整心态,正确践行教师礼仪。本次培训为新学期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深入实施“全员德育”战略,创设更加规范的“大德育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珠海市技师学院:
在“省长杯”服装设计中夺魁
文/通讯员 印德超
近日,珠海市技师学院参加广东第七届“省长杯”服装设计专项赛珠海分赛区总决赛,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
本次大赛以“创新、融合、提升”为主题,由珠海市科工信局主办,珠海市工业设计协会、珠海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承办。珠海作为第七届“省长杯”服装设计专项赛九大分赛区之一,吸引了全市各企业、高校及服装设计服务公司踊跃报名参赛,分赛区大赛组委会共收到790件参赛作品。经过珠海工业设计和服装设计领域14位权威专家组成的大赛评委会对参评作品的评审,珠海市技师学院年轻教师吴卓老师的作品《涅槃》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同时由该校雷蕾等3位老师和3名学生创作的《海精灵》等6件作品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
利用寒假组织开展学生家访活动
文/通讯员 肖海成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4)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水准仪施测过程得使用以及架仪器过程中气泡的精确对中和整平,还有就是我们要有一颗爱护仪器的心,对所用的仪器要精心呵护,在学校如此,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要如此,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烦等等吧。
关键词:逆向工程测点 构线 构面 刀具轨迹 数控程序
现代制造技术中零件加工往往通过数控加工设备来完成,而其中数控加工程序是必须的技术核心。简单的零件可以通过手工编程获得数控加工程序,复杂结构的零件,其程序编制往往比较困难。好在目前社会上流行许多CAD、CAM软件,诸如(如:UG、Pro/ENGINEER、CATIA等),可以利用它们的CAD模块设计三维模型,然后利用其CAM模块生成数控加工程序,这就是目前常规新产品设计制造的方法。
但是,有时设计和制造者面对的是实物样件。即零件样品已经有了,不需要设计,但这样的零件需要加工许多个,故加工此零件的数控程序又是必须的。将这实物转化为CAD数学模型,利用软件等进行处理获得数控加工程序,这就是现代制造技术中时髦的“反求工程”或叫“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通过反求工程复现实物的CAD模型,使得那些以实物为制造基础的产品有可能在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CAD、CAM等先进技术。
笔者利用UG软件进行零件的反求,在外形复杂的汽车冲压件的逆向造型设计中,选择三坐标测量机来测量冲压件特征的空间坐标、扫描剖面、测量分型线以及轮廓线。此设备获得点的数据量不像激光扫描仪扫描的那么大,所以用一些非专业的逆向设计软件是很合适的。 UG就是很好的帮手,以UG4.0为例,将笔者在逆向工程中的点滴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1.测点技巧
测点之前首先规划好打点方法。一般原则是在曲率变化比较大的地方打点要密一些,平滑的地方则可以稀一些。由于一般的三坐标测量机取点的效率大大低于激光扫描仪,所以在零件测点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2.以点构线技巧
2.1.点管理 测得的点先要整理好,首先去误点、剔除明显缺陷点;其次将同质点(同方向、同法线)的剖面点放在同一层里;再者分型线点单独一层、孔位点单独放一层,轮廓线点也单独放一层,便于点管理。通常这个工作在测点阶段完成,也可以在UG软件中完成。有时测量软件带预设点的安放层,一边测点,一边归档。
2.2.构线技巧 选用“through point”方式构建样条线,其中关键是分型线的构建,分型线的构线误差一般控制在0.5mm以下。尽量做到误差最小并且光顺。各样条线的构建同时要根据样品的形状、特征以及将来构面要求,从而确定线条走向。连线可用直线、圆弧。
2.3.曲线调整技巧与要求 因测量有误差及样件表面不光滑等原因,造成样条线曲率半径变化往往存在突变(原因也可能是选错点),对以后的构面的光顺性有影响。因此曲线必须经过调整,使其光顺。调整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下拉菜单中选【Edit line】--[Edit pole]选项,利用鼠标拖动控制点。这里有许多选项,如限制控制点在某个平面内移动、往某个方向移动、是粗调还是细调以及打开显示line的“梳子”开关等。另外,调整line经常还要用到移动line的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点,使构建曲面的曲线有交点。【注意】无论用什么命令调整曲线都会产生偏差,调整次数越多,累积误差越大。
3.线构面技巧
3.1.应用合适的构面命令 运用构面下拉菜单中的各种建立曲面方法,包括【Though Curve Mesh】、【Though Curves】、【Rule】、【Swept】、【From point cloud】 等。选择那种构面方法要根据样件的具体特征情况而定。常用其中的【Though Curve Mesh】将调整好的曲线用此命令编织成曲面。此种方法构面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曲面边界曲率的连续性,因为它可以控制四周边界曲率(相切),因而构面的质量更高更光滑。而【Though curves】 注重保证两边曲率,它在构面时误差比较大。假如两曲面交线要【Blend】,因【Though curve mesh】 的边界就是两曲面的交线,显然这条线要比两个【Though Curves】曲面的交线光顺,这样倒圆角出来的圆角质量是有比较大的差别(【Though curve mesh】较好)。
3.2.面与面之间的“刀痕”处理 如果发现构建的两个面之间有明显的“刀痕”,这主要是由这两个面不相切所致。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参与构面【Though curve mesh】曲线的端点与另一个面中的对应曲线相切,再加上【Though curve mesh】 边界相切选项即可解决。因为道理很简单,只有构成曲面的母曲线相切才能保证曲面相切,进而获得较高质量的曲面。
3.3.补充构面线条 在构建曲面的过程中,有时还要再加连一些线条,用于构面,来弥补面与面之间的“破洞”。连线和构面经常要交替进行。曲面建成后,要检查曲面的误差,一般测量点到面的误差,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曲面还要检查表面的光顺度。
4.以曲面生成数控程序
根据三维实体的数学模型,用UG4.0中的【PROGRAM】命令生成刀具轨迹,设定必要参数(坐标原点,刀具参数,切削用量等),后可获得数控加工程序。
5.结束语
关键词:餐饮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认定 形式 运行机制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是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传承传统的绝活绝技等搭建的一个高层次的平台,也是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关怀和爱护,有助于高技能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国家人社部在《2010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的振兴计划,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建设,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旨在给技能大师创造一个环境,提供一个平台,更好发挥技能大师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1]。
目前,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缺乏对“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系统地研究,更加没有形成一个共识的模式。特别是对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更罕见文献报道。因此,对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助于对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研究,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普及发展总结一定的经验,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奠定理论依据。
1 目前国家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认定
2012年3月13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2012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89号),此后,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相关通知[2]。
从通知可以看出,国家在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技能大师选拔的条件、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企业以及国家城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申报要求及评审程序、项目产出、经费保障、考核评估上提出了具体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行(具体内容见通知)。
2 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的存在形式
2.1 从管理角度划分
从“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角度来看,有国家级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县级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作为政府管理方面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需经过严格的筛选,经过政府批准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政府开办、运转的政策和经费补助。对其开展项目研发、技术革新、成果转化、传艺带徒等工作给予指导和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并在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与优先[3]。
2.2 从业务活动范围划分
全面型:全面概括工作室内容,包括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
单项型:研究某一领域擅长的方面,如理论研究工作室、食品雕刻工作室、面塑工作室、火锅大师工作室等。
技能创新型:主要是餐饮企业自行设立的、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如产品研发工作室等。
人才培养型:主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工作室,如一些单项的工作室,主要面对社会培训有关人员。
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型:这种类型也是主要由大型餐饮企业自行设立的,以产品开发和对企业员工培训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室。
2.3 从人员组成划分
社会个体:这种类型主要以个人或几个人组成团队为主,自筹资金、自选场地、自我宣传所成立的一类工作室,主要以餐饮业培训、酒店展台制作、酒店开业策划、创新菜品研发等盈利性的机构。
社会团体:这种类型主要依附一些社会团体组织,如烹饪协会、餐饮协会等而成立的工作室,相似于政府机构建设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2.4 从命名形式划分
“姓名+职业(工种)+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目前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命名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有“烹饪大师工作室”、“烹饪名师工作室”、“服务大师工作室”、“面点大师工作室”、“火锅大师工作室”、“雕刻大师工作室”、“面塑大师工作室”等等。
3 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资金来源
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无论是外部条件保障还是内部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资金保障,技能大师工作室资金来源途径主要有:
3.1 政府拨款
中央财政对每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培训设施设备购置及技能交流推广等费用。项目单位所在省或大型企业,要安排相应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工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所依托单位也要对项目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带徒津贴、培训场地、实训设备等补助。
3.2 企业赞助
各企业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或批准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由所在企业除提供一定的场地、设备、时间外,还要在资金上给与支持,这样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为企业解决生产中技术难题,为企业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3 自筹资金
个体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多以自筹资金为主,不依靠政府和企业。不少社会个体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依靠自筹资金,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4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分析
4.1 条件保障机制
外部条件保障机制: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企业承办、.完善管理、部门协调、规范制度、激励表彰、协调发展是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健康发展的条件保障。如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企业提供场地、时间、设备、人员等,资金由国家省市及企业补贴[4]。
内部制度管理机制:工作职责、规章制度、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实施过程、考核评价是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规范运行重要依据。无论哪个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都有一套完整的、适合行业特点的管理制度[4]。
4.2 监督考核机制
国家在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过程中,由国家主管部门和隶属企业规范其工作体制,完善各项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不定期检查。政策规定,凡发现弄虚作假或谎报成果的,经查明属实,撤消工作室称号,追回政府补助资金,同时今后不得参加此项评选。对相关责任人员,提请有关部门予以处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政府补助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
4.3 成果转化机制
一个工作室的成功与否,与他所带来的成果的转化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技能大师工作室”还多处于建设阶段,因此要抓好成果的转化,必须坚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着眼效益的原则,建立创新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充分发挥技能大师技术上的优势,多出成果,并及时转化为效益,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要积极与餐饮企业合作,努力将科学研究转化为技术成果。
4.4 人才培养机制
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将餐饮业生产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以及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旨在给餐饮业技能大师创造一个环境、提供一个平台,更好的发挥技能大师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发挥技能大师的技术优势和绝技绝活,开展以师带徒,并把培养高技能人才当作重要工作来做,为企业和社会不断培养新的技术人才,使技术得以传承下去,建立和规范稳定的、长效的人才培养体制,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持续发展。
4.5 评价激励机制
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评价激励机制,从主体范围上看,有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从评价内容上看,有运行评价和效益评价;从评价时间上看,有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评价对象看,有个人评价和团体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从评价的表达方式上看,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对发挥大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效益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分析和研究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现状,有助于鼓励和促进餐饮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技能大师在技术、培养人才等方面能力的发挥和体现,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运行、完善功能、规范制度等有极大指导意义,使技能大师工作室更加规范、持续的运行,真正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柴剑峰,陈井安.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9期124-126.
[2]毕结礼,王琳.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建设理论研究[J].中国培训,2011年第6期10-13.
[3]中国职协课题组,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建设理论思考[J].中国培训,2011年第6期.
[4]任光升,李伟.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14期.
作者简介:钱峰,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商贸服务系,高级讲师。
关键词:旅游人才队伍;问题;对策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据此界定,我们认为,旅游人才是指在旅游行业工作,具有一定旅游相关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并对旅游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取得可喜成就。但在规模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系列深层次体制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破解制约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难题建言献策。
1、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
1.1 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旅游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旅游教育、培训规模不断发展。至2009年底,全国开设旅游院(系、专业)的高、中等院校共1733所,其中独立建制的旅游高职院校2l所,在校学生共95.24万人,共有旅游专业教师3.77万人,全行业培训总量近400万人次,已逐步建立国家、省区市、地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四级培养及培训体系。
1.2 旅游人才队伍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
旅游人才队伍规模大、类型多、增长快、潜力大,已成为促进就业和人才发展的战略性领域。旅游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妇女就业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创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具有极大潜力和特殊优势。到2009年,全国旅游直接就业总人数1300万人左右,全国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总人数7600余万人。
1.3 旅游人才素质正成为展示国家和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省际、地区间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的新形势下,旅游业由于其涵盖“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的特性,正成为展示国家和地区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旅游从业者是旅游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素质的提升是旅游业对外形象宣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旅游从业者良好的服务、导游员生动的讲解,可以很好展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历史文化风情,为游客展示积极的正面形象。
2、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旅游行业收入和职业声望低、就业吸引力不强,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有效供给不足等体制和机制造成的问题。
2.1 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不足
应用型旅游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不足是导致高层次旅游人才匮乏的原因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七章第二十二条就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但是,当前旅游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一些体制和机制难题,制约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难以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拓展应用型新专业。1998年颁布目前仍沿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设置于“管理学”下面的“工商管理”之下,其他与旅游相关专业如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为目录外专业。从目前实际状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宏观管理型人才,难以与旅行社、酒店、景区多样性的人才实际需求对接,与旅游业的管理实际也有一定差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行业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产业政策等领域的管理不断深化。旅游管理实践已超越“工商管理”的范围,进入到公共管理、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等领域。此外,近年来邮轮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滨海旅游、温泉旅游、科技旅游、健康旅游、会展旅游、旅游地产、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投融资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需要大量跨学科人才。但旅游管理专业难以对旅游发展新趋势带来的人才新需求作出有效应对。因此,旅游教育与行业人才需求双方形成了结构性错位,即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难以满足产业发展主要领域的人才需求,而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只能由其它相关专业、甚至不相关专业培养,结果导致“学旅游的干不了旅游,而干旅游的不学旅游”的奇怪现象。行业的人才需求要求改变现有专业设置状况,不断开设新专业,但在现有学科设置下,拓展新专业存在制度障碍。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只有一级学科门类才能下设若干专业,而“旅游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门类之下的专业,无法拓展新专业。这一体制机制问题是下一步改革需要破解的政策难题。
(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行业适应性不足。当前高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尤其是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内就业率较低,据统计一般为20%左右。低行业就业率一方面是行业难以吸引毕业生所造成,另一方面也是旅游行业不愿吸纳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致。后者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其直接原因很多,如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通用性课程多,行业针对性课程少;许多院校还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场地和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高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学生缺乏充分的实践训练,难以适应行业需求。
(3)旅游教育资源分散,缺乏引领性本科旅游院校。在教育部支持下,旅游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弱、小、散”的特点仍较突出。目前全国有21所独立建制的高职旅游院校,但没有一所独立建制的能起到引领作用的本科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布点面广,但旅游院(系)大多规模较小,教育资源比较分散。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截止2009年底,旅游院校全国布点852个,平均在校生人数仅549.59人,其中高校校均584.95人;专业教师42555人,校均24.56人,其中高校校均25.98人。2006年教育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调查发现,旅游相关本科专业主要分散于综合性院校的地理、历史、经济、园林、社会、建筑等有关院系中,其中20%分布在历史类院系,17%分布在地理类院系。这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旅游特色不明显,一方面所“寄生”院校本身与旅游行业联系不紧密,难以发展旅游特色,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专业处于附属地位,办学条件如实践基地、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改善难以得到足够重视,很容易被“边缘化”。因此,组建综合性、应用型旅游大学(学院),有利于将分散的旅游相关专业进行整合,以充分发展旅游特色,改善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结构性错位问题。
2.2 旅游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旅游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主要指的是职业发展通道。所谓职业通道一般是指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及其可能性。职业通道可以让员工更加专注于自身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因而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职业通道的构建以完善的职业分类为基础,在职业资格证书、职称、岗位提升等方面为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机会。但目前一些体制性因素严重阻碍旅游类职业通道的畅通。
其一,旅游行业缺乏完善的旅游职业分类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一级目录中无旅游类职业,旅游类职业主要分布于“商业”、“服务业人员”目录中,或被零星设置于其他目录中,一些新兴业态职业未被列入该《大典》,不利于旅游类职业拓展及地位提升。其二,现行旅游类职业资格证书、职称体系不完善。目前,根据《行政许可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行政许可类资格证书只有导游资格证书。根据2000年劳动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和《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以技术工种为主,其目的在于推进就业准入制度。而旅游业的众多职业由于门槛较低,不便于推行就业准入,因此涉及旅游行业的水平类资格证书较少,主要有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营养配餐员、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保健按摩师等。目前设立的职称系列中,一般旅游技术型人才都申报经济师或其他类职称,导致很多旅游类技术人才缺乏职称晋升渠道,极大限制了人才发展。
2.3 旅游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长期以来旅游行业薪酬待遇普遍较低。以旅游业人才数量最多的住宿和餐饮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200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736元,住宿和餐饮业只有21193元,是全国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之一,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大大降低了行业吸引力,也成为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也导致旅游行业缺乏足够就业竞争力,从而形成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不愿进入旅游行业,行业内有经验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行业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时间偏短等现象。其三,旅游人才保障机制不完善,尤其是基层服务技能人才,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险政策落实不是很到位,制约了人才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3、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要解决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需遵循旅游人才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推动旅游企业成为人才开发主体,完善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人才结构调整,破解影响和制约旅游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努力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
3.1 落实人才强旅战略,编制实施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
“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编制要在全面总结实施中国旅游业“十五”、“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经验和成效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旅游人才政策机制建设为重点,突出可操作性,使之能真正指导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要突出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核心需要,攻坚克难,努力破解影响和制约旅游人才发展的政策难题。要认真梳理需纳入规划的重大人才工程及建设项目,兼顾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合理规划旅游人才工程项目及各项政策措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关涉旅游部门,还涉及教育部门、农业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部门;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不同产业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外其他不同学科专业;涉及不同行为主体及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进行,综合考量。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一要以旅游发展需求为导向,确立旅游人才发展在旅游业发展布局中的优先地位,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旅游人才优先发展引领旅游业发展。二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破除不利于旅游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转变旅游人才工作方式,建立与产业融合相适应的协同行政的旅游人才工作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旅游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加强旅游人才公共服务,着力强化旅游企业在旅游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旅游人才的发现评价、选拔任用、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待遇,激发人才活力,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行业氛围,切实打造旅游人才的良好社会形象。三要以旅游人才的合理有效使用作为旅游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把充分发挥各类旅游人才的作用作为旅游人才开发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使用中发现人才,让旅游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让旅游人才持续获得发展提升,让旅游人才主动进行创新创造,让旅游人才合理实现增值升值,逐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竞相成才的制度环境,持续提高旅游人才的使用效能。
3.2 推动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改革
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旅游部门开展专题研究,将旅游业作为应用型教育改革的试点行业。
(1)加强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改革。希望教育部在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为满足旅游业人才需求,在“管理学”大类下设立“旅游管理”一级学科门类,并在此门类下设置若干应用型旅游本科专业。并建议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利用目录外专业论证机制,依据旅游行业发展需要跨学科的应用型旅游本科专业目录,并在旅游院校新专业申报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和支持。
(2)加强应用型旅游本科教学改革。提升旅游部门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探索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共同参与的教育协商机制,建立和完善旅游部门及有关专家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以加强旅游教育体系和产业实践之间的沟通;鼓励本科院系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课程,适当增加实习实践时间;在应用型旅游本科的教学体系中,打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之间的衔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资格方面的课程。
(3)建立和完善应用型旅游教育体系。应用型旅游教育体系在办学层次上包括中等旅游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方向上要注重院校与旅游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因此,首先要加强应用型旅游院校建设,依托国内重点旅游院校,建设一批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职教集团,加强旅游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联合、中介参与”的运作机制。实现高职与中职的贯通,企业与院校的合作,行业与中介机构参与的格局,将高职、中职旅游类院校打通,合作办学。三是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升旅游教育质量。逐渐建立一个政府监督、多方参与、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认证体系,定期《中国旅游教育质量评价报告》。四要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引导旅游企业重视 社会责任,使实践实习得到制度化保障。
3.3 将旅游作为人才工作试点行业,着力解决旅游职业通道建设的政策性瓶颈
建议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与国家旅游部门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共同研究旅游人才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一是健全旅游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设立中国旅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制定旅游类职业技能标准,并在条件成熟情况下逐渐完善各级旅游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二是完善旅游类职业分类。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商业、服务类”目录下设立“旅游类”职业目录,将零散分布的旅游类职业进行整合设置于该目录下。鼓励企业开展企业岗位分类研究,进行相应岗位证书的开发。三是健全旅游人才职称和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完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旅游人才的管理序列、技术序列、技能序列等多序列职业发展通道。四是完善旅游系统杰出旅游人才奖励制度,从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完善落实相应的旅游人才奖励基金等奖励制度和激励措施。五是推进人才市场及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旅游人才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