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机电一体化的优点

时间:2023-09-15 17:14:33

导语:在机电一体化的优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机电一体化的优点

第1篇

1医院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1.1会计工作更加高效

医院由于其特殊的单位性质,整体工作强度较大,每天会计部门都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计算,如果单纯使用人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人为计算失误的情况。而智能化计算手段的运用,对于传统会计工作而言是一项极大的突破,不仅能够自动对资产负债表、药品收支总表以及医疗收支明细等表格进行计算,同时还能极大提高整体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与高效性,使劳动力得到了解放,而且也增加了医院会计部门总体工作的效率。[1]

1.2信息查询更加快速

以往在使用手工记账时,如果相关人员需要对某项数据进行查询,必须要动用大量的人工对手记账本逐一进行查找与计算才可得到相应的结果,不仅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查漏查的情况。而会计电算化之后,工作人员会将医院内部的所有会计信息统一进行整理和分类,相关人员进行查询时,只需在查询栏中输入关键词,即可得到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以往错查、漏查的问题,还能方便相应信息的补充,增加了会计工作的便捷性。1.3会计人员工作更加积极为了顺应医疗改革的变动,会计部门人员也会对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提升,以确保会计电算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无形中会使会计部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愿意主动去对自身的工作能力进行优化,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这对医院会计部门的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2]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只需为会计部门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会计电算化现状

2.1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

医院会计电算化是医院管理现代化转变的基础,对于医院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已经认识到了会计电算化转变的重要性,但仍然还是有部分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这一举措的认识不够全面。[3]还是更加依赖传统的工作方式,对于财务软件的使用也较为表面,并没有将财务软件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对医院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2信息数据备份不及时

我国医院实施的是二十四小时全天制工作方式,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而会计人员与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并不相同,而且工作地点也不相同,无法对数据进行第一时间的收集与备份,很容易出现数据丢失等方面的情况,进而造成财务数据的缺失。

2.3会计软件功能开发不充分

由于财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部分财务人员对于财务软件的掌握程度相对不足,导致很多财务软件的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这就会对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据调查发现,一部分医院的财务软件只是开发了数据统计、整理以其他一些基础性的功能,在信息数据对比功能以及数据分享功能的开发程度还有待提高,这些都会对财务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引起医院财务部门的重视。

3会计电算化的优化方案

3.1完善会计信息数据内部控制

医院首先要在医院内部建立起财务信息数据收集网,并建立起健全内部数据控制制度,确保一线数据能够及时、完整的汇总到财务部门终端处,而财务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内对所有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之后再由财务人员按照工作需要,对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核实与计算,实施高质量的会计数据内控工作。

3.2提高电脑系统的安全系数

为了确保各项数据的安全性,确保医院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对各项数据进行备份,各级医院必须要对本院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系数进行提升,一方面要派专人定期对电子设备进行清洁与保养,要对机房的温度进行实时观察,确保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一方面要对机房人员的进出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资料外泄的情况。[4]此外还应聘请专业人士,对财务系统的安全系统进行强化,要对整体系统的防火墙以及病毒查杀软件进行升级,进而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3加大财务软件开发力度

除上述两项优化措施之外,各级医院还应加大对财务软件功能的开发力度,要按照财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开发出相应的电子软件操作功能,切实帮助财务人员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从而使财务人员真正感受到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工作优势,更加支持该项改革工作的进行。

结束语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优势的分析,使我们对这项工作改革的优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各医院财务部门必须要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认知,并对自身存在的会计电算化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按照本院财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从而确保医院财务电子化改革的顺利实施。

引用:

[1]刘莉.浅谈医院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6,05:184.

[2]杨丽.医院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3:167-168.

第2篇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有效教学 方法 学习效果 学习兴趣

一、扬弃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教学观念,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当前,无论是社会、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家长,都对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认知,在教学质量的追求上可谓殊途同归。机电一体化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应用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新形势下,机电一体化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思维、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想方设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机电一体化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课堂,为了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就是要精心准备,创新教学思维,从学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素养和教学质量。学习贵在习得方法,有效的教学也贵在“授人以渔”,高效的学习是贵在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想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必须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对于机电一体化知识的教学来说,不同的知识要采取不同方法。总之,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提升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少说,多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也就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了互动的有效性。对于机电一体化课堂学习内容较为复杂、不太容易理解的抽象知识,教师就可以强化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相关内容,适当加大解释力度,同时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和探究,掌握问题解答的策略。针对学生熟悉的问题或者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感觉习以为常的答案,要着重研究,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让他们形成突出常规思维和跳出俗套的能力与意识。

二、创新机电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机电一体化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充分考虑学情,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欲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累积式地灌输多少知识,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逆向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分析能力。教学留白近些年在机电一体化课堂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教学留白的使用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探究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以往的常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机电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机电一体化课堂开展教学留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而言,需要为学生设计优质的问题,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突出定式思维和习惯认为,找出新颖性的科学答案,这样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三、重视机电一体化教师队伍的成长,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要想提升和优化机电一体化的教育教学,首先必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要想优化机电一体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就需要在思想上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创新工作和管理模式,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完善教师的选拔和录用机制,只有这样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以规范。教师是发展的助推力,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人才的培养有决定性作用。在机电一体化教师人才的选拔上,要择优录取,把握好入口,并构建完善的人才竞争机制。同时,打开人才的出口,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积极的机电一体化教师,要及时开展批评教育和工作培训,对于工作一直特别糟糕的教师来说,可以按照法定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在人才的选拔和利用上,还要构建完善的机电一体化教师晋升、培训、薪资奖励和绩效管理制度,以起到激烈的作用。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提升层次化教学的质量。

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为此,要想开展有效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关注学生,从现有学情出发开展层次化授课。在机电一体化课堂开展分层教学,在正确的分层之后,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分层情况,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关注所有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歧视后进生。层次化教学的重点就是设计有层次的教学内容,对于重点知识的教育教学来说,基础性的概念知识需要全体学生掌握,即使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必须掌握住,因为这是学习的基础工程。掌握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之外,一些较为简单的巩固性练习,中上等的学生要应付自如,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能有所感知,并且通过讲解能熟知知识点,对于上层学生来说,要进行适当知识拓展和训练拓展,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下层学生,也就是后进生的学习。对于后进生来说,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淡薄,机电一体化老师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还有的后进生在前一阶段就学习不好,导致其由于基础欠缺,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就要给学生开展适当的课后辅导。后进生的形成经过了一定的过程,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反复发作,为此,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机电一体化老师一定要有耐心,要用自己的爱心教育他们和感化他们,对他们有信心,妥善处理后进生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 精细化 数字油田 智能油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26-02

石油行业管理战线长、幅度大、点多面广、高度分散等等,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的精细管理约束条件要较普通工业企业要难得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升油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油田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江苏油田始终坚持“标准一致、源头唯一、集中集成、共建共享”的工作原则,始终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六统一工作方针,始终按照“建用结合,以用为主”的工作要求,把信息化根植于油田实际、贴近于生产经营、结合于业务需要,油田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走在了中石化第一方阵的前列。在经营管理系统建设上,按照“国际水准、中国国情、石化特色、油田实际”的总体思路,率先建成了中国陆上油田第一个ERP系统,树立了中石化上游板块ERP建设的样板,促进了精细管理流程的再造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在勘探开发业务系统集成上,自主建成了具有行业水准的企业级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数据中心,彻底改变了油田传统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管理与应用模式,开创了油田信息化与勘探开发业务深度融合、信息化有效支撑勘探开发业务的新局面。在信息网络设施上,升级改造了油田主干网和二级单位局域网,主干带宽实现了核心万兆交换、双冗余负载均衡,并采用Ku卫星、无线VPN等多种通信技术,使油田网络延伸到生产一线,架起了油田信息的高速公路。在信息工作模式上,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由分散建设向集中建设的转变、由“孤岛”系统向一体化集成系统的转变、由单专业独自运行向多专业网上协同运行的转变,形成了“业务主导、部门协同、集中管理、积极应用、不断改进”的良好工作局面。信息技术已融入到油田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矿区建设等各个环节,成为油田精细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正不断催生新理念、新产业,国家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两化的深度融合”等战略发展方针,油田也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油田企业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管理。一是信息化是勘探开发工程的“加速器”。现在油田从事勘探开发工程工作一步也离不开信息化,从地震勘探与测录井等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从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研究到开发方案制定,从地面工程规划设计到油田开发生产管理等等各个具体技术环节,信息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信息化是精细管理的“助推器”。信息化是精细管理的基本手段,精细管理与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精细化管理既需要继承传统的东西,也需要接纳现代的新东西,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手段、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精细管理生命力就会更加强大。从油田实际应用的效果来看,管理体系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相结合,不但革新了管理的思想、改变了管理的模式、丰富了管理的方法,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效能和效益。三是信息化是发展方式的“转换器”。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业务领域越来越广、生产数据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迫切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先导性、前瞻性、渗透性,建立覆盖全油田各专业领域业务链各环节的信息系统,利用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平台,推进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实现快捷、准确的业务处理,增强油田的技术创新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油田信息化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坚持以集中集成、综合应用为导向,以夯实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完善提升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数据中心为核心,以深化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和以ERP为主的经营管理平台为重点,推动形成全流程渗透、全系统集成、全业务协同、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崭新格局。一是强化精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数字化建设。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体现为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信息化工作本身的创新实践,更要突出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的变革和创新,将油田ERP、SAP-HR、HSE、业务公开等管理系统与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数据中心有效融合,加强研究开发和深化应用,实现计划、投资、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二是强化信息化与专业化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集成化建设。当前,隐蔽油气藏勘探、精细化油藏管理与开发等都为集成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将直接促进信息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三维地质建模和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等方面得到更高层次的应用。在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开展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实现数据中心与专业系统的全面集成与整合。三是强化传统服务与提升水平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做好数据的自动汇总、报表的自动生成和资料的自动收集整理等传统服务的同时,还要继续深化系统应用,在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上,整合、移植勘探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应用系统,使各系统在完成自身专业应用的同时,还自动为其他专业提供数据服务,形成专业应用协同的良性循环,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升油田信息系统支撑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

四、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渐进、不断升级的过程,是企业的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建立符合油田自身特点的信息化运行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的组织保障机制,确保规范运行。始终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流程,明确信息化责任,做到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管理措施三到位。同时,大力倡导共享协同、透明高效、健康文明的信息化文化,加大信息化知识学习普及力度,着力提高全员信息化素质,在油田上下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和完善多措并举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健康运行。宝贵的数据资源一旦丢失,企业技术与经营秘密一旦泄密,企业的损失有时会比有形资产的损失可能还要大,而且有时没有办法挽回。在管理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网络安全认证体系,加强网络防范,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在技术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防信息泄漏风险体系、信息资源灾备体系,进一步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做好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优势互补的人才保障机制,确保平稳运行。没有高素质的队伍,信息化建设就没有人才支撑。坚持以建立信息化管理人员、信息系统关键岗位技术人员、信息应用人员三个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各个层次、各类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信息系统操作的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油田信息化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油田信息化建设应该注意的事项

油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统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到远期目标;既要有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又要有近期的具体目标,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年见效。二是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既要统筹全局,服从互联互通的总体布局,又要兼顾局部,满足各专业的个性化需求,着力在基础建设上“统”、在专业应用上“分”,在建设标准上“统”、在应用方法上“分”,在技术架构上“统”、在业务流程上“分”,做到大小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共享,相互映衬。三是要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既要加强网络的硬件建设,又搞好软件开发应用,既要贯彻适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加大投入,促进系统不断升级换代,又要注重实用适用,量力而行,逐步升级扩充,边使用,边总结,边提高,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四是要处理好“老”与“新”的关系。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继承发展多年来油田自身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技术构架、业务系统流程,更要科学研究,系统推进,大胆探索,创新开发,努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五是要处理好“建”与“管”的关系。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场管理的变革,建设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管理是建设的延续和保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须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思想,形成以建促管、以管保建的良性工作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油田深化精细管理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油田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全面渗透、集成整合、深化应用的新阶段,油田企业只有清醒认识自身所处阶段,进一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时期;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工作问题;优化建议;

作者:吴畏

小学班主任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担当着重要角色,肩负着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职责。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态度。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因此,在具体落实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主要了解小学生,从小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合理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促使学生良好发展。所以,优化落实小学班主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分析

1.班级集体建设难度大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建设者、管理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并逐步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但是,对于班级集体建设难度较大。因为目前我国家长对小学生溺爱比较严重,使小学生都比较任性,不考虑他人。此种情况下,班主任管理工作就难以有效落实,建立集体班级。所以,在班级集体建设方面难度较大。

2.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也是小学班主任管理必须面对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优等生在课程学习方面十分的配合;中等生虽然在成绩上不出众,但也会听从班主任的安排;而差等生却完全按照教师期望的反方向发展,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拉低班级整体水平。因此,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差生进行单独教育,培养差生学习信息,鼓励差生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融入到班集体中。但实现这一目的是比较困难的,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所以,个别教育方面是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又一难点。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学校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大力提倡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但从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管理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目前一些班主任的思想还是比较陈旧、封建的,按照学生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如若学生成绩不高,则将对学生进行严厉的学习监督和控制,促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在班主任管理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真正与教师沟通,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2.班主任整体素质差

部分小学班主任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信誉、自己的名声,往往忽视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且在具体落实各项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苛刻的要求。此种班主任管理是极其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而致使班主任管理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整体素质差,未能从自身上找原因,反而是一味的批评学生,者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发展。

三、解决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优化建议

面对当前我国小学班主任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笔者认为提出一些优化建议,希望对于改善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有所帮助。

1.平等对待每位小学生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促使小学生在成绩参差不齐。对于小学班级中存在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班主任都应当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这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因此,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2.适量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兼顾班级的日常管理与日常教学,因此小学领导应该关心各年级的班主任,并适度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内容。另外,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干部,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还可以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给予学生最好的帮助,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3.注意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上文已经提及班主任整体素质不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主任管理效果。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小学学校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对班主任进行管理知识教授、素质教育、心理学学习等,促使班主任整体水平提高。班主任整体水平的提高,就会在具体落实管理和教育工作中,注意从小学生新需求的角度出发,给予适合的、有效的教育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5篇

Abstract: Mechatronics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ne of the popular specialties. Construction of mechatronics specialty with the port characteris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hieve good results i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dea, target positioning of talent training,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and teaching material and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premise of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enterprise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专业建设;机电一体化;港口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pecialty construction;Mechatronics;harbour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63-03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港口的大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港口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以青岛港为例,2013年吞吐量已达到4亿吨,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隶属于青岛港的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港口特色的企业办学制高职学院,其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历年来招生人数最多、最受社会欢迎的专业之一,在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成为港口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思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付诸大量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1 专业建设总体思路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把专业建设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依据山东省周边经济发展的特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归纳专业岗位群;从岗位工作过程的实际出发,总结职业能力需求;以此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将企业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在实训室建设中,利用企业办学的体制优势,实现校港共融、校港共建、校港共利;“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创新教学组织模式;“专任教师进码头,港口专家上讲台”,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紧紧围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等要素实现专业建设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有服务区域经济的职能,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经济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港是山东半岛港口发展的龙头,目前,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已超过4亿吨,尤其是近年来董家口港区的大规模建设,将青岛港的吞吐量提升到未来的6亿吨。港口的大发展为社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港口是以货物装卸为主要任务的企业,港口的主要装卸设备是以门座式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装卸桥、轮胎式起重机等为代表的大型机电一体化设备,这些设备的操作、维修、安装调试、保养维护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的使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合港口机电设备的操作、维修、调试、保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企业、行业的各个就业岗位,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解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再依据职业能力的需要提炼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据此将这些知识、能力化解在课程体系中,将企业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3.1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依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就山东省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以及周边锦州港、曹妃甸港等港口进行调研,根据港口装卸作业的流程提炼职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从事的核心职业岗位包括港口机电设备司机、机械维修工、电气维修工、电工、机械加工操作工等。将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解,总结归纳出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其核心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部分。

3.1.1 专业能力 ①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和技术交流;看懂本专业英语技术文件和商务文件,并具备初步听说能力。②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利用所掌握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能对一般低压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和故障排除、器件更换;③能使用普通机床进行常规机械加工;④港口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基本能力;⑤使用港口机电一体化设备检修专用工具,能对港口机电一体化设备常见故障进行故障检测、器件更换;⑥港口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的能力。

3.1.2 方法能力 ①针对岗位常见问题,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②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③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④工作岗位常见问题的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

3.1.3 社会能力 ①在职业精神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其过程中能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并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参与意识和自信心;②有自己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一般鉴赏能力;③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自觉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3.2 知识体系的分解和课程体系的建立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解知识体系,采取校企合作分析会的形式,由教师、港口技术人员、港口专家、往届毕业生等共同组成研究小组,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归纳核心的知识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电工技术基本原理;电子技术基本原理;机械结构基本原理;电机及电气控制应用;PLC及变频器应用;液压系统原理应用;港口机电设备原理应用;机械维修方法;电气维修方法;专业英语阅读;机械电气识图;港口机电设备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法;机械加工方法;安全用电知识。

将知识体系归纳整理,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4 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依托青岛港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师资及设备资源共享的思路,开拓实训、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教学、培训、服务一条龙,保障实训基地持续良性运行和发展。

4.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①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建设校内实训室,如表1所示。②从港口调用大型机电一体化装卸设备:门座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各一台,用于教学、参观、技能培训和鉴定。③定制港口大型机电设备“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仿真设备,用于教学实训。

4.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青岛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最大的校外实训基地,利用办学体制的优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不定期到港口进行参观、实训、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提前感受到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学习更加有目标和针对性。除此以外,通过与其它港口和企业共建“订单班”、员工技术培训等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共建共用”长效机制,建立稳定、合作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

5 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学院的教师要求教学和实践两方面能力并重,国家也提倡职业学院的教学具备双师素质,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全体教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①“请进来”。根据个人意愿,从青岛港港口装卸、维修等一线岗位选拔一批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同时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调入学院充实到专职教师队伍中去,利用他们的实践经验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由于学院和港口同属于青岛港集团,使人事调动手续简便、渠道通畅,客观上促进了教学团队的的发展。同时,长期聘用港口同行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外聘教师,不定期到学院进行专业讲座,交流港口装卸一线发展动态,为专业建设的改进和调整积累资料。② “走出去”。青岛港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学院制定了专职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每学期都要选派专职教师到港口实践锻炼,深入到港口装卸、维修第一线,参与港口生产活动,了解岗位工作过程、设备运行情况、专业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动态,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6 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摈弃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方法,专业性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或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程内容紧贴港口发展的实际,并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实时进行调整,专业性课程采用自编教材,逐步实现全部课程均采用自编教材授课。教材编写邀请港口一线技术人员参加,所选设备与港口同步,做到“港口用什么设备,我们就讲什么设备”。

7 结束语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专业建设中,体现行业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将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时刻把握专业技术更新的脉搏,实现专业建设的动态发展,这些都是专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2-182.

第6篇

关键词:湿疹;中医体质;皮肤病辨证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13-03

湿疹类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复杂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皮疹多样性、对称发作、渗出倾向、剧烈瘙痒等特点,常容易复发,病程迁延。湿疹在皮肤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约占全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58.53%[1]。近年来湿疹发病率正逐步呈上升趋势。由于湿疹皮疹瘙痒剧烈,急性期有较明显的渗出倾向,慢性反复发作使皮肤干燥、粗糙、苔藓样变,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本类疾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但病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虽然,近年来湿疹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在遗传学、免疫学、超抗原、细胞因子等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仍然缺乏特异性和针对性,不能真正、全面、完整地揭示其本质。目前湿疹的西医治疗无特效药物,大多为对症治疗,西药虽然能较快缓解症状,但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也不能改变患者变态反应体质。而中药具有西药无法替代的优势,且中药能调理体质,达到提高巩固疗效的目的[2]。

1 中医辨证论治湿疹的研究现状

根据临床特征及发病部位的不同,湿疹相当于中医古籍中记载的“湿疮”、“浸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病。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中提到:“浸疮,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概括为“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湿热内搏,滞于肤腠,外为风乘,不得宣通”。现代中医医家继承前人的理论,并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对湿疹的证治规律不断探索、研究、总结,以期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1.1 中医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湿疹是采用最广泛的方法,也是符合中医临床诊疗特色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将湿疹辨证分为湿热浸、脾虚湿蕴、血虚风燥三型。临床报道湿疹证型分类较多,名称各异。旷燕飞[3]对1992~2008年,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的相关1864篇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及证候规范方法整理分类,得出临床湿疹诊疗主要辨为:湿热证、血燥证、风热证、脾虚湿蕴证四大证型。

医生根据西医病情、病程分期的方法,采用分期辨治。针对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不同时期,进行中医辨证。运用辨证与病期相结合的方法,均取得较好疗效[4~7]。

根据湿疹的病因大多围绕“风、湿、热”以及日久湿恋伤阴,血虚失润的机制,也有研究者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采用成方或验方加减治疗。亦或采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滋阴,活血等中药外洗外擦。以及内服外治结合,穴位注射等等。总之,湿疹中医药诊疗方法多样,内容丰富。

1.2 中医辨治湿疹存在的不足 虽然多种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应用,临床治疗湿疹疗效显著,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争议,例如辨证类型繁多,湿疹分型和中医临床辨证的不统一,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湿疹由于临床表现多型,病程阶段不同表现各异,而且其复杂性还表现在,局部皮损辨证与整体辨证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证型组合较为复杂。例如旷燕飞[3]等的统计中,虽然主要证候类型只有四个,但是其中的亚型有26个证型之多。对分期辨治的方法有些学者[8]持不同意见,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西医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与中医辨证分型套用。许多报道疗效显著的单方验方及治疗手法,则难以有后续的研究和推广使用。

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来确切评价和比较药物及疗法间的疗效,导致了中医药辨证治疗湿疹虽然具有良好效果,但许多临床经验较难被统一、认可并上升到理论水平去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因此,加强湿疹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规律的研究十分必要。如何更加科学地归纳湿疹的证候规律,优化、规范其辨证方法,寻找湿疹诊疗的新思路和方法,值得积极探讨、研究。

2 中医体质学说与湿疹辨治的关系

2.1 中医体质与病证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毋庸置疑,其核心就是“个体化诊疗”。而“个体化”本身就包括了体质差异。体质与证候之间有内在、密切联系。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的偏颇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体质类型决定对病邪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体质因素参予并影响不同证候与病机的形成;体质特性影响着病程与转归[9]。可以说,证候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体质,在体质基础上演变和发展以后形成的临床类型。

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发展的逐步完善、规范,围绕中医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通过体质调查研究,中风病、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甲状腺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脂肪肝、不孕症、老年抑郁症、亚健康、儿童哮喘、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中,各自都有着明显的临床体质类型特征。

2.2 中医体质与皮肤病辨治密切相关 在皮肤病方面,体质学说对许多皮肤疾病的防治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早在《灵枢·经脉》中就有“虚则生疣”的说法;《诸病源侯论·漆疮侯》则记载:“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禀性即指人的体质;《医宗金鉴》中也认为“漆疮”的病因是“此证由人之腠理不密,感漆辛热之毒而生”。明·申斗垣《外科启玄》中也提到:“病分寒热者,是人素禀之偏。……虽万病莫越于此,岂止痈疽疔肿乎。”“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故气虚之人生疮疡故多痈。……宜内托之,使邪不内陷则易溃而易完。夫瘦人多火多血虚,……筋骨瘦而不胜于寒,……如生疮疡则多疽,……属阴,……故疽多附于骨,肉色不变,故难溃,溃而难完。”

可见体质是疾病,包括皮肤病,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体质学说对皮肤病诊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发病、疾病的从化、治未病等方面,且有其独特性[10]。比如杨文信认为,禀赋不耐,气血不足之体质,是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基础,将中医学体质理论灵活运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临床疗效良好[11]。

还有谢知音等人,关于银屑病的中医体质研究报道,虽然频数比例及体质类型有差别,但都发现患者容易表现出气虚型和气郁型体质[12~13]。其体质不同,证候类型,病情轻重等有着明显差异。

许多皮肤病,尤其湿疹,常常存在局部皮损辨证与整体辨证不一致的情况,因此更应当注重内在体质与外部皮损兼顾,整体状态的辨证,综合分析。辨质是辨证的前提,在辨质基础上再辨证,能够提高辨证的精确度;因质论治与辨证论治结合,将显著提高治疗效果[14]。

2.3 湿疹辨“质”论治的研究及思考 有学者认为,湿疹患者具有一定的过敏素质,湿疹是在遗传背景支配下,受环境因素和身体健康状态等因素的激发,导致机体处于一种致敏状态[15~16],有许多学者认为脾虚湿盛是导致湿疹类疾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脾虚是此类患者的体质倾向[17]。宋坪[18]在治疗慢性湿疹时,除分型施治外也提出,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随证加减,对获得较好的疗效至关重要。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探讨中医体质特点与湿疹的发生、变化与预后转归等方面关系的内容较少,仅有袁安香等根据著名体质学专家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通过小儿体质调查问卷判定小儿湿疹的体质类型,结论是小儿湿疹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密切:特禀质、痰湿质与小儿湿疹的关系密切;特禀质、痰湿质易迁延为慢性;痰湿质的小儿易患湿热并重证;易并发过敏性鼻炎[19]。

陈立翠[20],庄严[21]以六分法的分类标准,将湿疹患儿临床症状与各型体质相关的特点进行了对应分析,结果大致相同,各体质类型所占研究总数的比例分布由高到低均排列为肺热阳盛质、痰湿腻滞质、阴虚燥红质、气虚倦怠质、阳虚迟冷质与平和正常质。

由上可见,湿疹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拓展。目前只有关于小儿的少量研究,采用分类标准与国家认可的标准有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小儿的生理发育特点有关。没有相关成人湿疹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资料。而且也缺乏结合体质类型,开展治疗、预防干预的报道内容。

湿疹病的发病以及复发、加重都与遗传、性别、年龄、地域、诱发因素等体质因素密切相关,这些易感因素提示湿疹患者具有易感体质。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湿疹辨证与体质类型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湿疹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通过对湿疹患者体质类型和证候特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归纳体质在湿疹发病、病理演变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让临床诊疗更具有目的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诊疗中的特色和优势。为湿疹的防治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冬青.皮肤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6~358.

[2]王远红,王相明,吴康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近况[J].黑龙江中医药,2009,3:54~56.

[3]旷飞燕,杨志波,曾碧君.湿疹中医临床证候分型及用药情况的文献调研分析[J].中医药导报,2008,14(12):84~86.

[4]时水治.中医辨病辨证治疗湿疹初探[J].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1(2):160.

[5]许金华,佟雪梅.中医辨证论治湿疹浅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7~28.

[6]白彦萍.湿疹的中医诊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4):259~261.

[7]沈冬.湿疹的中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2):20~21.

[8]瞿幸.中医辨证治疗湿疹85例[J].中医杂志,1995,(10);615.

[9]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0]王亭,唐志坤.中医体质学说在皮肤病防治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3):488.

[11]张剑,邓永琼,杨茜,等.杨文信教授辨质论治慢性荨麻疹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1,43(12):147.

[12]谢知音,白彦萍,杨顶权.银屑病的中医体质与辩证分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6):823~825.

[13]卢传坚,姚丹霓,吴大嵘.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质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1255~1257.

[14]李斌,张成会,刘红霞.58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研究[J].四川中医,2010,28(10):62~64.

[15]崔媛媛,李波,郑义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1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67~868.

[16]陆丽明,陈楷涛.湿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7,3(9):76.

[17]何丹,林青,王研.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及用药规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4):66~70.

[18]宋坪,李博鉴.慢性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2):857~858.

[19]袁安香,张茜,时贞红,等.中医体质类型对小儿湿疹发病及病理过程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895~896.

[20]陈立翠,谭艳,余涛.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0,6(1):37~39.

第7篇

【关键词】川芎;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阿魏酸;提取工艺

川芎的化学成分含阿魏酸、川芎嗪、川芎内酯以及挥发性油状生物碱及酚性物质等,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1]。主要用于扩张血管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上也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癫痫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等[2,3]。

本实验旨在优化川芎提取工艺的同时,为探讨该实验设计法应用于优化中药提取工艺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色谱柱Diamonsil C18(200×4.6mm,5μm)。

1.3试剂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4对照品阿魏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方法

2.1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4,5]

2.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魏酸0.98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即得。

2.1.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Diamonsil C18(200mm×4.6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0:50:0.3;柱温:30℃;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0 mL•min-1。

2.1.3标准曲线的制备标准曲线方程:C=2.08×10-6+6.78×10-4,r=0.9993。线性范围9.8~98 μg•mL-1。

2.1.4方法学考察RSD均

2.2样品溶液的制备川芎粗粉,10倍80%乙醇回流3次, 1.5 h/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洗脱至糖反应阴性,弃去,30%乙醇洗脱,检测无阿魏酸时停止洗脱,洗脱液合并,减压回收,冷冻干燥为川芎提取物。提取物收率为原药材的0.60%,阿魏酸占提取物含量为17.88%,阿魏酸转移率为87.3%。

2.3星点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选取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加溶剂量为自变量,阿魏酸的含量及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

3结果和讨论

3.1拟合方程式如下:

Y1=36.40+2.37X1+1.71X2+3.51X3-1.64X1X2-0.84X1X3--1.37X2X3+2.62X12-2.82X22-4.35X32R2=0.9231

Y2=73.38+1.38X1+0.39X2+3.23X3-2.87X1X2-0.58X1X3-2.39X2X3+2.85X12-3.38X22-3.84X32R2=0.8438

3.2响应曲面分析(图略)图1乙醇浓度和回流时间对阿魏酸含量的影响,对提取率的影响呈现相同的趋势,从中可看出,乙醇浓度的增加,阿魏酸含量和提取率显著增加。然而回流时间呈现出略有不同的趋势,1.5小时阿魏酸的含量和提取率增加明显,从1.5小时到2小时变化不大,并呈现略减趋势可能是回流时间延长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所损失导致含量稍有下降。图2是回流时间和加溶剂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从中可看出曲面呈山峰形,随着回流时间和加溶剂量增加,阿魏酸的含量和提取率增高,同时图形也反映了不同因素之间对因变量的共同作用。这个优势是正交设计以及均匀设计所不能反映的。

3.3最佳工艺的确定乙醇浓度为80%,回流时间为1.5小时,加溶剂量为10倍为最佳工艺条件。

4验证试验

将上面做出的最佳工艺制备5批样品作验证试验,验证结果吻合性好。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煤矿;技术: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多重技术综合在一起的复合技术,它将微电子技术引入机械工程,使之相互渗透,形成了如今的容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的综合应用。煤矿企业机械劳动强度大,采掘、运输周期频繁,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应用要求很高,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满足煤矿企业规模化、技术化的发展要求,提高生产水平,减少人力消耗,实现目标生产,顺应了科技发展的潮流,提升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我国煤炭行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自行研制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与机械生产相融合,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机械化采煤的空前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采煤机开始由液压牵引转向电力传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开始出现,微机监控技术的应用,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同时,光学、通信技术和微细加工技术也逐步开始应用,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的分支;步入21世纪,我国煤矿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控制、大型固定设备实施后备保护等,我国自制的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都实现了职能化、信息化的功能,并且具有体积小、易操作、性能稳定、维护方便的优点。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

2.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升机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煤矿井下使用的全数字化交直流提升机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水平最高的设备,特别是内装式提升机,它将滚筒和驱动装置合为一体,机械结构更加简略,各项技术应用更加顺畅,充分实现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综合。全数字化提升机采用总线方式,电器安装更简化,更安全可靠,硬件配置合理,非常兼容,核心部分使用双CPU计算机系统,性能更先进,操作更简便,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提升机。我国还应用新技术研制出第一台交流变频供电的交流提升机,其最大装机容量达到5000kW,主、副井提升机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不用再专门配置绞车司机。

2.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中的应用

1991年,我国与波兰玛克公司联手,成功研制出第一台采用交流变频技术的调速型薄煤层强力爬底板电牵引采煤机,在20多年的技术改进和开发中,我国电牵引采煤机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更加成熟,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牵引采煤机有效地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的液压牵引相比,具有更多便利的优点:①电牵引采煤机不仅可以提供采煤机前进时动力,使其能够克服阻力前行,在采煤机下滑时还可以产生发电制动,反馈给电网电能;②电牵引采煤机即使在40~50°倾角上也无需安装其它防滑设施,电动机轴端装有防止下滑的安全制动器,可以随时使电机停止,其制动力矩的设计可达电动机额定转矩的1.6~2.0倍,非常有效地控制住采煤机;③具有运行可靠,使用寿命更长的优势。电牵引采煤机使用过程中除了会磨损电动机的电刷和整流子之外,其它元件并无损伤,工作更可靠,故障率大大减少,使维护、保养的成本进一步降低。④电牵引采煤机反应灵敏,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电控系统可以随时调整控制参数,避免采煤机超载运行;⑤电牵引采煤机设计传动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效率高;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只需一次,能量效率高达99%,传统的液压式采煤机功效只有65~70%。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

我国煤矿井下原煤输送系统一直采用带式输送机,它具有实现长距离连续稳定输送、输送量大且安全可靠,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是煤炭企业的主要运输设备,近年来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点研究对象。我国现在采用的机、电、液一体化的CST可控软驱动技术装置,是专门为平滑起动运输设计的,适用于大惯性载荷,如:煤炭、矿石等,长距离皮带运输驱动装置。一条皮带运输机由一台或几台CST驱动控制,一般为3点驱动。我国带式输送机的动态分析技术、在线监控技术和起动延迟技术在联合应用上还欠融合,技术还有欠缺,因此,限制了输送机的单机长度和运量,目前还存在监控功能少、可靠性低、灵敏度差等直接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讨、提高。

4其它应用

4.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上的应用

煤炭企业是用电大户,用电需求上需要供电质量稳定、可靠,能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操作,节能型产品被广泛应用。如:高低压开关柜普遍采用了微机保护,通过联网操作,实现了远程遥控、遥测、遥信等多项控制功能;高压开关柜使用真空开关,维护简易;同时,使用集中补偿和就地补偿相结合的技术,减少了系统内的无功电流和功率损耗,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4.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节能降耗上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开采上的应用使煤矿企业进入了全新的电子控制时代。高频电力电子传动控制、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将井下的各种电力设备重量减轻、体积减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小功率的机电设备中使用交流电机调速传动技术,设备的系统响应和控制精度都明显提高,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煤炭系统“十二五”攻关任务的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促进井下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提高,逐步实现采矿的应用和控制,将井下生产的采煤、掘进、运输和支护等过程的设备机电一体化,通过对各项指标参数的控制、检测和反馈,达到集中化管理和调配的最终目的。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行业会有更广泛的实施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永明.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行业的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134,103,131,141.

[2]郭敬林.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2,2:39-40.

第9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煤矿;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不断推出,为促进现代煤矿企业生产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煤矿生产领域的应用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情况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多种技术领域,其具有多功能、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性以及节能降耗的优点,是一项综合性、标准性以及优化效果最佳的系统工程技术。正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突出,所以这项技术在世界各国都得到应用与发展,并且在煤矿生产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可以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生产效率

传统的煤矿生产设备是由人工进行控制,设备体积大、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能源消耗量大,生产效率低。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煤矿的生产,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机电一体化煤矿生产设备,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并且减小了设备的体积,有效地改变了粗放型生产方式,节约了生产成本。

(二)有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煤矿身生产的安全性

我国传统煤矿生产环境非常恶劣。施工人员长时间在高温、高污染环境中进行高强度作业,使得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另外,我国传统煤矿生产技术、设备十分落后,这就导致安全问题频发。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可以有效实现设备的自动化。不仅仅能够有效节约生产资源,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使工人由传统体力劳动转化为机械操作,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展,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一)在采矿机械中的运用

煤矿采掘工作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煤矿采掘的速度还有效率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最终的生产效率。使用机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使用机机电一体化生产设备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煤矿企业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掘进机械是采掘机,为了能够有效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工人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般采用由矿用隔爆安全型开关、操作箱,照明灯、GJC4地浓度CH4传感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等等组成煤矿掘进电系统,在实际生活中,普遍采用电牵引形式的采煤机,该机器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可用于倾斜角度较大的煤层开采。并且该机器使用寿命较长、反应十分敏捷生产效率十分优秀。

(二)安全生产和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体现是矿井生产的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为煤矿生产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促进作用。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具有网络连接的功能,使监控点的智能化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该系统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十分优秀的操作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特别是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3G、4G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信息在传播速度以及质量上都获得较大提升,这都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基础。

(三)在矿井运输过程中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机电一体化带式传送设备的应用十分广泛。带式传输设备能够有效实现远距离连续传输工作,并且传输量巨大、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能够有效实现自动化运输的目标。带式传送已经成为我国煤矿输送系统中最主要的运输设备。另外一种矿井运输工具是矿井提升机,该设备能够有效实现全数字化的工作,特别是在提升机的内部,可以有效使滚筒与驱动合营,将其称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简化机械的内部结构,矿井提升设备是较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其他一些机电一体化设备主要说的是煤矿供电设备。煤矿供电设备必须要满足煤矿生产的大功率要求,并且要保障供电系统的质量以及可靠度。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功率因数,就必须采取集中补偿的办法或者是就地补偿的办法进行解决,减少一些无用功率的损耗问题。现阶段,煤矿高低开关主要采用“微机保护”形式,这种保护形式具备联网的功能,可以有效实现远程控制、远程监测、远程通信与远程调控。

三、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未来,我国机电一体化煤矿设备技术一定会实现产业经营的标准、规范化。并且在原有的传统煤矿机械设备基础功能上,实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信息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这些技术更新快、运算储存能力强、体积小、不受空间控制的一些特点,开发出一些功能十分强大、性能可靠的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更好的为我国煤矿企业进行服务。简而言之,我国相关企业必须要尽快开发与掌握符合我国煤矿生产的核心的控制机构以及相关技术,实现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有效运营,而不是照搬照抄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另外,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无线电传输技术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先进,并被有效运用在煤矿一体化产品之中。所以,相应的开发人员在进行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远程控制、远程监测等等,最终实现无人化作业。

四、结束语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并在原有的应用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提高,因此,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应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泛,其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它并定会继续推动煤矿生产企业的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将会继续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道路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祥宝,刘仲存.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8):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