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4:34
导语: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对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其在语文学科中的一种具体化,也是学生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品格和能力。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而语文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育人价值,进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就在于通过高中语文教育这种特有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将语文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不单单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还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学习不再只是乏味的读书,同时体会到语文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学生有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其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探究生活实例的同时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还能够使教学任务得到有效的完成。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将生活化元素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当中,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能够融入生活,真正的体会学有所用,使课堂学习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其次,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存在于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进而开拓视野。
最后,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学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性策略
(一)通过生活现象,导入新课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带动起来之后,必然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中。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教学情境中逐渐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为了能够使学生有效的建构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将大量的生活案例应用于课堂之中,这样能够支撑学生知识的建构。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知识有着真实的体会,对知识的记忆也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规律中。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情境,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播放红楼梦电视剧中关于“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内容的选段。当学生的兴趣被视频内容所吸引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成功的引出本堂课程的内容。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想要使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认真的学习课文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程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将活动中的内容当做生活化教学资源,应用于将来的教学过程中,使生活化资源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将来步入社会从事创新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当地地标性建筑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学生们各抒已见的探讨,对所参观建筑的特点进行总结。通过这种课外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增长,且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增长课外学习资源。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素养
在学生周边的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知识内容随处可见,但学生往往却并不能发现它们,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思想上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主意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文知识中,就有很多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应用性,就能够将其转变成高中语文问题,让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结论:综上所述,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融合,能够为语文新课改注入鲜活的动力。生活化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而奉献于生活,其并不是单一理解生活概念以及回归生活,而是利用生活中进行学习,运用生活中的场景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将探究问题作为指导,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实践路径与策略[J/OL].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4):114-118
小学语文;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13-01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1课程结构改革
主要解决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的问题,应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构建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新格局。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指的是要提升课程的内涵,丰富学科教育类课程涵盖的具体学科范围。以往构成学科教育类课程的主干学科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或者是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外加教育见实习作为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静态的语文课程。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2教材建设改革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所使用的学科教育类教材,存在很多不足。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建设的角度看,目前缺少一套适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需要的教材;从与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看,当前使用的教材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内容上与小学语文教育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的反映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从《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看,当前所使用的教材自身没有体现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也没有从这三个维度去解析。因此,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根据地方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进行修正和补充,并且需要经常向小学语文教育人员请教,或者请他们作专题讲座,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因此,兼顾上述三个方面编写系列新教材就显得非常必要。 3义务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自然就成了深化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新的育人目标要求,这也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时,“核心素养”成了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当下最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到实处。
要想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何谓“核心素养”?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核心素养”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育部颁发的《意见》中对“核心素养”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不难看出,“核心素养”的内涵直接指向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及关键的能力。
因此,“核心素养”是学生一生发展所必需的素养集合体,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各学段、每一门学科的协同努力。唯有这样,学校才能培育出一名又一名高素养的合格人才。由此看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由某一门特定学科或几门学科来完成的,而是由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共同来承担、实施的。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人学习母语的启蒙阶段,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只关注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一味地满堂讲、满堂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然后就是大量、机械的抄写、记忆,使得学生苦不堪言,没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学新思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热爱的情感,拥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具备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语文能力。当学生真正形成了这些品格和能力素养,我想语文素养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核心素养”并不是飘在空中的浮云,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是由各学科素养共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系,就如同参天大树深植于大地的条条根系一样。
关键词:张家口农村 中小学语文教师 职业素养
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部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良好的语文教育可以使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受用一生。因此,农村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
那么,在新农村建设和新课改实施的大背景下,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究竟如何?笔者希望能够通过现状调查发现问题,从而对症下药,提出良策。
一.对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
依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张家口农村地区随机选取200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抽样调查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统计法等方法,力图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为此,笔者编制了《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现状调查表》。该调查问卷共设计50道选择题,具体分为两个维度: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结构与职业素养现状。前者包括:语文教师的师资人数、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师缘结构、职称结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后者则具体从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三个方面着手。
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主要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广泛的通识性知识(人文、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等知识);能力素养主要指:听说读写与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交流沟通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自我完善学习能力;情感素养主要指: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有爱心和进取心。
二.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归因分析
1.对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结构的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85%的教师认为农村地区学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安排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相对较少,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基本上是专科和本科学历,极少有研究生学历;年龄结构偏于老龄化,不尽合理;师缘结构属于“近亲繁殖”,几乎都是毕业于本省内的几所师范学校,很难形成互补学习的优势;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不足,难以形成教学梯队。可见,对农村语文教学的不够重视是导致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2.对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构成的调查
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一个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素质。在回答“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题时,92%的教师选择了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情感素养,可见,大多数教师认为,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由三个方面组成,缺一不可。
3.对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现状的调查
a.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调查。100%的教师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82%的教师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学爱好者,教师的文学偏好会影响学生,可见,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而且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越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越大。在回答“您认为自身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够用吗”题时,68%的教师选择了“一般,勉强够用,需要不断深入学习”。这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充电储备知识。
b.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调查。在回答“您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吗”题时,有95%的教师选择了“要系统学习”,有5%选择了“知道一点就行”。在回答“您现有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够用吗”题时,70%的教师选择了“不够用,需要学习”。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少走弯路,更好达到预期效果。因而,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
c.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通识性知识的调查。在回答“您认为掌握丰富的生活常识与自然科学知识是教好语文课必须的吗”题时,92%的教师选择了“是”。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涉及众多学科,语文教师只有掌握了广泛通识性知识,才能深刻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和内容实质,把知识准确灵活地传授给学生。
4.对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现状的调查
a.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调查。在回答“您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重要吗”题时,有93%的教师认为“非常重要”。在回答“听说读写能力是成为合格语文教师的关键吗”题时,88%的教师选择了“是”。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直接反映着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只有掌握听说读写与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
b.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的调查。97%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75%的教师认为能力欠缺,教学设计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多接受学生建议,更好地设计教学。可见,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只有成功地将教法转化为学法,才能将知识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c.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在回答“您认为语文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心理健康教育吗?自身能力如何”题时,96%的教师选择了“要经常交流,但工作中却做得很不到位。”可见,教师虽然意识到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但由于过分注重学生考试的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d.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调查。在回答“您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具备班主任工作能力吗”题时,85%的教师选择“有必要,有利于提高自己语文教学效果。”可见,一名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只有深入班级,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语文教学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
e.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的调查。教育研究活动是教师结合教育实践,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的重要活动,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在回答“现阶段您的教育研究能力如何”题时,94%的教师选择“欠缺,有待提高”。可见,教师的工作重心都在日常教学上,没有时间进行语文学科的教育研究。
f.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多媒体技术能力的调查。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是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时展的必然要求。95%的教师表示,农村师资力量有限,教学基本上是“粉笔+黑板模式”;在回答“您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如何”题时,88%的教师选择“不太会,但愿意去学。”可见,要系统地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g.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自我完善与学习能力的调查。在回答“您认为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题时,86%的教师选择了“自学”,14%的教师选择了“培训和进修”。可见,大多数教师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学和自主发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5.对张家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现状的调查
良好的职业情感素养是从事语文教育的重要素质,那么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包含哪些呢?95%的教师回答得既全面又准确,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有爱心、进取心,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回答“您认为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情操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大吗”题时,100%的教师选择“影响很大”。在回答“您认为语文教师满怀感情地授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吗”题时,86%的教师选择了“当然会”。在回答“您认为您现在的语文教学够积极认真吗?”题时,90%的教师选择了“不够,有些倦怠”。可见,农村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已经使语文教师的工作热情大打折扣。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可行性措施
1.从农村实际出发,重视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强语文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配置和效益。
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兴建图书馆,配置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等,满足语文教学的日常需求;另一方面,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参与培训或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同时有计划地选拔和培训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形成入门、合格、骨干、带头人等梯次教师队伍结构。
2.全方位地提高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
“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不是空谈家,不是不学无术的庸才,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门家。”[1]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在课堂上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接受。
农村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系统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生动活泼地传授给他们,从而保障教学的成功。如果教师不懂教育学与心理学,就如同一个心脏病专科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很难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中小学语文教育还处于教育启蒙阶段,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通识性文化素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在教坛上总是更容易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教师特长和才华的每一次展现,都会引来学生多少钦佩的目光。”[2]可见,一个通晓古今的老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多么重要。
3.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教育研究能力、应用现代化技术教学的能力、自我完善学习的能力。
现阶段的语文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创新能力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而这正是教学研究能力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理应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升到教育科学的高度,认真加以研究,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师合理地选用教学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两全其美。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3]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努力提升自我完善学习的能力。
4.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组织管理能力
高超的课堂教学与组织管理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善于根据语文学科艺术性与科学性并存的特性,从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真正做到讲、练、听、实践的有机结合。
5.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破除职业倦怠情结,提升自身的职业情感素养,热爱所从事的文学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4]作为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所从事的是一份充满爱的神圣事业,是一个值得毕生追求的事业,不要因为身在农村而怨天尤人,而要心怀大爱,去真心地爱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力求让我们的汉语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那么究竟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情感素养呢?一方面,学校要定期举办师德教育研讨交流活动,通过典型特例来感召每一位教师,坚定他们作为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号召学生开展尊师重教活动,用实际行动去回报老师对他们的爱,让教师在心灵上得到爱的安慰,增强作为教师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论人民教师的成长[M].北京:商务出版社,1955.
[2]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3]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核心素养”是什么?是指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那么体现在学科上,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先理解什么是“素养”,“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语文素养是什么?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钱梦龙先生认为,语文素养既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
钱老认为语文素养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具有:必要的语文知识;一定的语文能力;对民族语的深厚感情和正确 态度;健康的文学欣赏趣味;较宽的文化视野。在这里,语文能力是核心。在“听、说、读、写”的四种基本能力中,“读”又是最重要的。就如朱永新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下面试着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1语言理解能力
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2语言运用能力
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3思维能力
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4初步审美能力
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他同时谈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认为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学得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这就需要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尤为重要。这标志着未来世界,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推动或制约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党和国家早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的今天,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其教学应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具有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其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教育对象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小学语文课程以其独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小学语文的课改,要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良好习惯和综合性语文素养为主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节课中,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一次教学的再创造。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还要注重研究小学语文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估等问题,积极探索21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正确走向、新的观念、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所以,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强化课改意识,身体力行参与课程改革,大胆尝试。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与时俱进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与时俱进,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反映时代教育要求的新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调整小学语文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机制,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开放型语文教育教学新模式,并建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过去单纯笔试和一卷定优劣的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已不能全面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能读书、自思自悟代替教师的全程指导、一味讲问、指令教授;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教学行为,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让每一个教育对象的个性都健康发展、自身潜能充分发挥。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小学语文教学能否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目己的岗位上应加强学习,锐意进取,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大胆实验,勇于创新。只有这样,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基础教育的实践者,才能为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民族创新能力才具有竞争力,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才能实现。
结合实际,立足河池金城江区教育强区,我们要紧紧围绕“未来五年河池金城江区教育发展的框架思路”,以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指导纲领,在语文教研室的领导带领、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播作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
新一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使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能说出所以然,我认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课改新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究竟指的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四个新理念中,我们第一线的小语教师主要是正确理解、把握前三个新理念即可,而后一个新理念主要是对编写教材与课程设置而言,我们了解即可。
语文教学新理念是教育专家们依据素质教育要求而提出来的。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对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学生以后要生存,就必须具备两个能力,即再学习的能力与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为这两个能力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教育专家们按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新理念,提出了三维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即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书写)。在训练、扎实语文基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说,要求我们把过去重语文知识的结果的观念转变到重过程的新观念上来。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只有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而不是在结果中形成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的设置时,就应想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个过程。既然想到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我们就应反思我们的方法,改变我们的教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学生懂得怎样才叫做读懂了课文(文章),这就是教师的作用:教学生识字、阅读、习作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才会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过重负担。简而言之,教师应教方法,学生要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目标,是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新理念。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来完成,还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语言艺术,通过教师对待若干事件的正确认识去教育与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对待万物之中若干问题的正确态度,从学生反映的态度中培养和修正学生的观点。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习惯培养穿于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其目的就是要我们在这一轮课改中千万不能因课改而忘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育的规律。工具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此着重探究语文教育的规律。我们要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尤其是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有序的语言文字训练。二是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扎实语文基础;三是根据读写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与要求,我们应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
【关键词】文学味道;文学视角解读;文学方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51-02
【作者简介】吴建英,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江苏海门,226100)校长,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潜心“情意课堂”的探索,“情意课堂教学范式及情意课程的构建”获江苏省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这“说明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珍贵的价值”(朱自强语)。的确,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以激发他们亲近母语的热情;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和独特性,又能提升学生对语言的个性化审美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能激荡学生心灵,提升品性人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教者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把重心放在字、词、句的认读讲解上,或者思想意义的支离破碎的分析上。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文学作品被当作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久而久之,文学作品教学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教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应成为当下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
问题1:如何从文学的视角解读文本?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动态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家创造的,而是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文学的视角来解读文本。
首先,要关注文体风格,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例如: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感受节奏感、音韵美、意象美以及诗人情感,童话教学的重点则是体会幻想的乐趣、故事的奇妙、童话人物的性格等。其次,要着眼表达特色。文学作品的语言典范、优美,蕴含丰富的表达艺术。解读时,着眼表达特色,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再次,要揣摩语言细节。文学作品的细胞就是语言细节。细节是具体描写环境、刻画性格、展示情节的最小组成单位,可能是一个标点、一个字词或一个句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语言细节去探寻细节后的“秘密”、细节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最后,要联系作者背景。文学作品是作者基于一定时代背景下的内心倾诉。解读文本的过程,是现实的读者与彼时的作者进行心灵交涉的过程,是对时代背景下文化内涵的解读和感悟的过程。联系创作背景,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和收获的程度。
问题2:怎样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充满审美精神的阅读,涉及言语表达、审美感受、情感体验、自由想象、心灵沉思、精神陶冶等方面。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用文学的方式,全面有机地把握好语言文字与文学熏陶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两者有机结合,互补互渗,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用文学的方式教学是多样的。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是“语言的艺术”。第一,要从语言入手。教师要善于捕捉语言意蕴,引导学生获得语言感悟,其中美读品味至关重要。第二,文学作品是用画面、形象感染人的。文学文本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或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或编织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勾勒一个逼真的形象,让文本的情感具象、立体起来,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共鸣。第三,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智趣和理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阅读话题,引导学生冥思默想。所谓“冥思默想”,是一种沉入灵魂深处的默想。冥思默想的深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鉴赏领悟的深浅。第四,文学是“人学”“心学”,又是“美学”。教师可以通过进入文学作品本身所营造的意境,来把握文学作品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再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文学作品意象的理解与形象的再造,进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另外,学生学习文学作品,还需要学习作者写作的“所以然”,懂得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时,适度拓展作者谈文章的创作感受和经验,能丰厚学生的文学内涵,对赏读文学作品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珍珠鸟》时,可以拓展作者冯骥才谈散文创作时的一段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这一拓展打开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了作者对散文创作的思考及散文的特点,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主旨有了更好的理解。
朱自强先生在《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0日)中的两段话,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文学教育”:
1.所谓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将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古诗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语言教育价值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能力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是一张纸的两面,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2.文学教育包含三个层面: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的培养、健全人性的养成。这三个层面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文学教育即语言教育。不仅如此,文学教育还是一种真正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语言教育,最能将语文学习落到实处的语言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教师教育;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2)综合学习。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综合性特征要求职前教育课程内容建构要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同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综合学习的理念,学会综合学习的方法,找出关键知识点,打通不同学科知识联系以及教育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联系。同时,还要注意把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情景化地引入课堂现场,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