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8 11:08:47
导语:在社区文化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育和引导。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将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日益封闭,幼儿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各方面的能力不能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社区教育的职能,既进行家园同步教育,又带领幼儿走上社会,双管齐下,从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措施
1、举办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讲座,讨论,知识竞赛,现身说法等活动,以从中受到启迪,提高自身素质和科学育儿的水平。
2、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组织家长参加半日活动,使家长更好的了解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情况,了解孩子在园的发展情况和行为能力。
3、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信息;并及时发放每月一次的“家园联系册”,实施家园同步教
4、带领幼儿参观各类环境及场所,激发幼儿对参与社区活动的兴趣。到社会上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了解周围的环境及成人的工作,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艰辛,萌发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学习如何去珍惜劳动的成果。同时,提高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5、在社区活动中要形成德育基地,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全面配合的协调性,更为重要的是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家园联系册第一期;家长学校第一期。
2,参观华联超市。
十月份
1,秋游活动;
2,观看国庆的节日气氛。
十一月份:
1,观看农民伯伯秋收,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粮食。
2,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十二月份:
1,参观服装厂。
2,家长学校第二期。
一月份:
1,与家长共同协商社区活动。例:带孩子参加“迎新春”联谊活动,游公园、逛商店,向孩子介绍成人劳动,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
二月份:
1,家园联系册第一期
三月份:
1,参观春耕,了解农民伯伯的工作情况及劳动工具。
四月份:
1,清明节扫墓活动。
2,幼儿运动会
五月份:
1,春游活动。
2,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六月份:
一、巩固本社区原有的资源,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始终把老龄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老龄委的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社区老龄事业的发展。社区要从广大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出发,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 进一步做好社区独居老人关爱工作,针对各种不同需求的独居老人提供各类相关的服务,巩固所有老人一对一的结对关爱活动。大力宣传“安康通”呼叫装置,为有这方面需求的老人做好服务工作。
三、认真做好老年人来访、来信工作,热情接待,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困难。
四、深入开展敬老活动,对小区困难老人及时送温暖,经常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发现困难及时解决。在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夏季高温等重大节日前夕对无业老人、高龄老人、离休干部等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在“三八”妇女节,组织文体骨干排练节目,为社区中的老人们表演。
五、加强老年人权益维护力度,利用小区科普画廊、小黑板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对社区老人在赡养、家庭、财产等纠纷问题及时处理和调解,并在社区开设法律维权讲座,增强老人们自我维权意识。
六、发挥社区内三个“睦邻点”的特色功能,继续作好“空中老年大学”的工作。
七、充分发挥离休老干部作用,使他们的余热能得到发挥。
八、定期开展志愿者送温暖活动,扩大为老服务志愿者读物,为特殊困难居民送医、免费测量血压、健康咨询、理发等。
九、继续做好党员领导干部与贫困老人的结对帮困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为XX社区居民营造绿色、温馨、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为出发点,充分借助区政府和XX办等各部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辖区内单位、双报到挂点单位和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分头实施,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主要任务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建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专干、社区单位主管精神文明工作的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工作。制定规划。按照创建文明社区的标准,结合社区实际,认真制定创建规划。完善创建工作机制。检查创建目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块创建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加强检查落实,确保创建质量。编制创建简报,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创建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共建理事会和居民联席会的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创建活动。
2.狠抓环境建设,优化社区形象
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传播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制造一个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气氛。社区以楼为单位,由楼长、小组长负责楼道,地下室、宅楼前后卫生,社区设专人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二是加强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以提高居民住宅小区绿化特色为重点和绿色家园为主题,进一步提升居民小区的绿化品位。
3.坚持以法治区,确保一方稳定
降低刑案,保持社区良好治安秩序。加强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管理。一是强化外来人口管理,严格证件化和动态化管理,严格执行外来人口综合管理的有关规定。二是有效控制社会治安。积极配合派出所、工商、行政执法队等执法部门对社区内的店铺以及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整治,三是加强宣传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四是化解矛盾,积极维护社区稳定。切买抓好帮教对象的转化工作。
4、依法管理,推进社区法治建设。
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发展培育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使法律服务向家庭和弱势群体扩展。实施“四五”普法工作,继续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学法用法培训,进一步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开展法律、道德、治安防范、见义勇为等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和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
三关心弱势群体,搞好社区服务
1、做好老龄服务工作。一是要以实施“社区老年云家庭服务计划”为抓手,提升社区服务设施。要扩大居家养老的覆盖面,使地区内有居家养老要求的老人都能享受就近、便捷、专业的照料和服务,使服务内容从单纯的生活照料扩展到精神籍慰等方面。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2、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要从医疗为主转换成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功能。规划调整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布局。加强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调查和监控,深入社区开展预防和保健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要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积极为社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保健优质服务。
四.繁荣社区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使之成为社区科、教、文、体活动信息的阵地和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加强与社区文体场馆间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共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强化培训机制,提高群众文体队伍的水平,促进群众性文体工作的蓬勃开展。 精心设计活动方式、充实丰富活动内容,以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和法定的科普宣传周、全民健身周等为结合点,发动社区单位、群众文艺团队和居民家庭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离教于乐的活动。社区和社区单位可联合,使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开展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并进一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合理配置行刑资源,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努力提高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按照“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原则,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坚持以“矫正为本”的原则,教育矫正转化每一名矫正对象。
三、工作目标
(一)是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确保试点社区矫正对象不漏管、脱管,减少或杜绝重新犯罪;
(二)是规范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并加强对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三)是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根据矫正对象的身体和技能状况,安排一定时间的公益劳动,公益劳动情况记入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作为考核、鉴定与奖惩的依据;四是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集中教育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提高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和自控能力,提高矫正质量。
四、工作措施
1.在完成矫正对象衔接工作的基础上,对现有矫正对象再次进行摸底、调查。对矫正对象按犯罪性质、矫正期限及刑罚的不同,分别进行谈话了解,了解他们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详细记录每个矫正对象目前的思想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2.根据各个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矫正方案,建立健全个人档案,按照不同类型记录区分。进一步完善档案台帐管理制度,坚持电子台帐与纸质台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区矫正台帐要做到整洁、规范、资料齐全、查找方便,按照矫正对象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每名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及时、规范完善相关资料并录入移动信息平台。对每个解矫对象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防止超期解矫现象发生。对解除矫正的矫正对象档案做到资料真实有效、归档材料齐全、装订顺序正确。
3.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在矫正对象每周一次见面谈话时给予不同的引导,根据个人身体、工作状况,分别安排社区公益劳动,参加个别教育和集中教育。另外,特别是对于个别不服从管教的,依法予以严惩。
4.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作用,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与派出所的沟通协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矫正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在矫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社区矫正质量。5.坚持“矫正为本”的原则,规范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按规定组织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心理咨询、公益劳动、技能培训等专项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从解决矫正对象实际困难入手,制定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依法维护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引导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服法;
6.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使社区矫正工作者达到“六清”:矫正流程清、法律政策清、对象动态清、风险趋势清、帮教措施清、考核奖惩清。
7.坚持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安排专人负责系统操作维护,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高效运作、安全稳定,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办事效率和科技含量,强化对重点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强化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治。
8.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加强社会帮教力量。落实社会矫正对象与志愿者1:2的比例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并实行动态管理;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的中心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为打造平安社区和推进社区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各组各企业将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全面掌握有效调处本辖区、本单位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本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 完善调解组织,加强工作责任。
在完善调解组织的基础上,要加强工作责任心,碰到居民户发生矛盾不管是白天黑夜,要做到随叫随到,公平合理,及时调处好各类矛盾纠纷,同时要继续保持吸收“五老”人员的良好方法。
三、 预防解决各类不稳定因素。
一是调查摸底。对各类矛盾纠纷要进行全面梳理,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全面排查。把不稳定因素及群体性事件作为排查的重点,发现问题要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到人,明确解决时限。三是认真调处,要按照调解纠纷的程序和方法操作,做好格式化,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每月上报一次矛盾纠纷信息。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不稳定因素排查表上报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的原则,把矛盾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 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各组、各企业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性,狠抓落实。
关键词:森工林区;科技文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F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34-01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以下简称森工或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1009.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有林地面积846万公顷,占全国国有林面积的11.7%;林业人口155.8万,40个林业局、627个林场;分布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等山系的广袤森林,是东北亚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从2014年4月份起,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将停止延续60多年的商业性采伐,全面转型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道路。在这个关键时期,森工林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笔者从调动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内5个科技研发部门(以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为主)和森工40个林业局两方面积极性入手,探讨联手打造科技文化氛围,为森工科技创新铺道引路,从而实现推动森工经济社会全面实现科技转型、科学发展。
一、用科技文化建设打牢林区社会爱科技、学科技的思想基础
当前森工林区要把科技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组织,大力弘扬。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科技创新活跃时代,都无一例外伴随着科技创新文化的引导。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才有了两汉农业文明的科学发展;有了唐宋时代的思想解放,才有了宋元时代的科技高峰。这是古代中国科技史上令世界仰视的两次科技发明和经济繁荣盛世,都是由进步的科技文化而推动引发的。目前森工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距离建设现代大森工,新森工还有差距。为此作为森工系统内的5家科技研发部门,要通过科企对接、科技特派员、科技大集、印发科技手册、建立科技推广网站等多做一些科技推广工作。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也看到,目前中小企业和林下经济大户是实现森工科技创新的主体,激发这部分人爱科技、学科技的热情是森工科技创新的关键。因此森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利用好文化对人们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职工群体中打造科技文化氛围,通过它的强有力的传播力、感染力、渗透力,引导职工群众建立尊重科技人才、传播科学知识、崇尚科技致富的精神理念,打牢森工林区155万职工群众爱科技、学科技的思想基础。
二、用科技文化建设提升林区职工讲科技、用科技的劳动素质
文化的广义概念就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的特定生活方式。比如,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称为美国文化;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称为原始文化。森工林区科技文化的含义是森工企业利用党群宣传优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推广、科技宣传活动,形成强大的科技舆论氛围,培养出全民热爱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致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森工林区科技文化的建设需要科技部门和林业企业两个轮子一齐转,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比如,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在十二五规划提出,每年为森工企业培养科技实用人才一千人以上,科技下乡调研50次,并通过科技推广、科企对接、科技特派员活动,对森工所有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科技解难全覆盖。上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意愿是好的,但是没有森工企业支持也是实现不了的。这就要求森工企业也要以提高职工科技素质为重点,积极与科技部门对接,共同开展科技、科普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林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接地气,才能形成科技文化植根于职工群众之间,才能提高劳动者素质,最大限度地释放森工科技创新生产能力。
三、用科技文化建设创新森工科技转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今后森工科技发展的态势将是上下联动、科企联动。森工总局作为森工林区40个国营林业局的主管部门,对下要求各国营林业局都要制定科技创新型林业局发展规划,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基层企业科技发展的积极性。林业科技部门要强化森工科技研发中心主体意识,主动深入基层企业用科学技术解决生产生活技术问题。要利用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个新兴载体,在总结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继续建立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人工驯化养殖、山副特产驯化养殖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把更多的森工企业组合起来,共同参与科技研发,共同实现科技致富。利用黑龙江碳汇基金会和黑龙江碳汇造林技术管理部门为技术支撑,在森工企业率先探索发展碳汇造林经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作为黑龙江省森工的科技研发中心,要担当起推进森工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科技文化发展的重任,利用国家级东北地区食用菌(黑木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吸纳更多的森工企业合作,形成一种紧密型的龙头加用户的运营模式。利用现有的 11个林产品检测、监测中心和3个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定期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信息,加强行业质量技术培训,推动森工林产品整体达标升值。森工内部要集合优势科研资源,与条件成熟企业合作建立林业科技园区。
参考文献:
[1] 吴增强.论学校科研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 2006(1).
[2] 杨琳,吴磊.高校科研团队文化建设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 魏运岭.努力构建高品质的科研文化[J].政工学刊, 2009(1).
[4] 施一公,饶毅.中国的科研文化 [J].科技导报,2010(18).
因此,以个人从事文化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几点建议。
1.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高雅文化,使高雅文化在青少年中成为流行时尚。
大力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积极健康的文化占领青少年的视野,如在学校、社区、青少年宫等青少年文化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开展古典音乐欣赏、绘画书法培训诗歌写作、朗诵等种种形式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民族文化欣赏与熏陶活动,从而使青少年能真正走向健康的高雅文化。
2.规范群众文化的发展。
对那些能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文化,要制止杜绝。如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扶持那些能产生积极影响的群众文化,如崇尚个人奋斗的英雄主义。
3.发挥群众文化的自身优势,多创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场所和项目。
例如开设电子阅览室。现在青少年到网吧很多是打游戏、看光碟、上网聊天,甚至浏览非法网站等,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建设,向青少年朋友介绍优秀网站,举办各种交友会、读书会、学习班等。让青少年在科学的引导之下逐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认识他人,提高思想素质。当然在其中要适合青少年的要求,如可开办声乐、美术、摄影、舞蹈、书法、文学等各种培训班。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联系运动场地,开展体育活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办群众文化阵地的优势,强化职能培训。
4.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如积极联系学校,帮助学校在校内加强文娱活动的开展,活跃校园文化。在强调成绩的前提下,学生往往只顾于埋头苦读,少了许多文娱活动,这样校园中的氛围就显得有些呆板。事实上,加强在学生中间开展文娱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且还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校园文化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活动力,强化竞争意识等等。还可以利用青少年的假期,联系体育馆、公园和社会区等单位,组织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多搞互相交流,如知识竞赛、科普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争取社会力量共同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
5.领导重视,更新观念,加大对文化工作资金的投入。
领导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要认识到文化,既是经济的启动,也是经济的后劲。经济、文化是互动的。因此应既抓经济建设这一“硬指标”,又抓文化建设这一“软件”开发。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同步与世界接轨。党委、政府应始终把文化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检查,尽可能地增加对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营造全社会重视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6.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管理,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要想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文化工作任务,关键之一是提高文化工作者素质,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征善战的文化队伍。实践已反复证明,哪里的文化工作搞得好,哪里必然有称职和优秀的文化工作者。
按照县群教办和镇党委的部署和要求,镇文化站全体干部积极参加本镇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制定了学习计划,利用每周周一例会、周三晚间学习、周五工作点验会,对党的十会议精神、系列讲话精神、县委十四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各项政策法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同时认真对照自身开展了“四反思、四自觉”研讨,从中查找自身不足,制定了整改计划,镇文化专干的思想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文化干部一改往日的拖沓散漫,对每次的学习认真做了学习笔记,笔记不少于10000字,并认真开展宣传活动,办学习园地等4版次,撰写心得体会7份,并以“我的公仆情怀”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文化站高庆军同志被镇党委评为“镇群教活动先进事迹人物,他的事迹感染带动着我们全体干部,镇党委、政府要求文化干部在学习的基础上,要联系实际,开阔思维,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收集整理,用学习+探索+创新的方式提升全镇文化工作。通过学习使得自身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信心和执着,为我镇文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镇村文化设备都填补到位,进一步规范了五个村的农家书屋管理,镇文化站新购图书1500册施行了免费开放,为了规范文化工作运行,镇文化站出台了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制定了《综合文化站工作职责》、《文化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文化站站长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文化站向公众开放服务制度》等,使文化干部了解各自的权力和责任,为服务群众做到不推脱、不扯皮;二是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多功能活动厅管理制度》、《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工作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工作考勤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让群众慕名而来,满意而归;三是制定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全镇文化经费进行了专项审核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要求镇、村落实了文化设备保管员,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现在文化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做到了有人负责、有人监管、有人维护。
全年播放科技和爱国影片27场,观看600多人次;投资25余万元安装了马蹄湾嘉陵江桥头至集镇的路灯,正在筹措资金建设文化长廊。
一是庆祝“六一”活动以“美丽____、幸福关爱”慰问活动为主线,宗旨是: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开展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学习教育活动;以“中国梦、我的梦”为关键,开展儿童绘画、演讲比赛;以弘扬倡导良好家风家教为重点,组织开展讲家风家教的故事。以此增强儿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记录和表达少年儿童的爱国之心,唤醒少年儿童的梦想,激发学生感恩之心,教育少年儿童积极传承家庭美德,注重生活点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激励广大少年儿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使全镇少年儿童能够朝气蓬勃、充满理想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这次庆祝活动,文艺汇演共有节目21个。二是发挥镇文化广场作用,每晚7:30分之晚上9:00点组织群众开展以锅庄舞和快乐佳木斯舞蹈为主的活动,群众的晚间生活得到了充实。三是开放文化活动室,镇机关干部在闲暇之余在室内进行羽毛球、乒乓球、下象棋等活动,文化活动在镇村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干群的生活注入了活力。
以“传承羌族文化,推动村域舞蹈”为免费品牌服务项目,着力打造镇域文化亮点,以点带面促进全镇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使全镇文化传播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局面。文化站品牌服务项目以社区文化广场为活动阵地,坚持带领群众休闲娱乐精品服务。让群众在劳累的生活中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欢笑,文化广场面积300㎡,专用音响一套,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借用),投影设备一套,免费开放时间为:8:00——18:00,主要传授羌族舞蹈为晚上19:00——20:30分,没有节假日,负责组织实施人实行轮班制,给群众带来集体娱乐的文化
为进一步研究部署我县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积极投身创建工作。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全县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动员大会。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正确评估我县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信心。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我县文化工作紧紧围绕文化大县建设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维护人民群众文化利益为根本,抓住重点,发挥优势,开创了新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领导重视,文化大县建设的基础工作全面巩固。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把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县建设作为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作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了《*县城文化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扶持政策,切实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全县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实现了每年递增13.5%,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快投入,文化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全县公益性文化设施初具规模,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新华书店等内部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较好地发挥了文化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同时,还建成一批以生态广场、驿站广场、体育运动场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兴建了高级中学、外国语学院、实验初中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以实施“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的基层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镇、*镇先后通过了省级“东海明珠”工程验收,另有*个乡镇通过市级“东海明珠”工程验收。全县在20*年共建成全民健身路径23条,数量位居全市之首,较好地改善了广大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环境和条件。
(三)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我县群众性文化活动可谓精彩纷呈,影响大,效果好,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态势。*年至今,我县成功举办了7届生态文化节,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以国际山地极限运动邀请赛、中日友好书画大展等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重大影响的文体活动,打响了节会活动的品牌,扩大了*的影响力。按照出精品、出人才的要求,创作了一批以《竹乐》、《五女泉边》为代表的荣获全国和全省金奖的优秀作品,提升了*的文化水平。坚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以广场文化、全民健身活动为龙头、以创建特色文化示范村为主要载体,大力开展各类文化创建活动,推动了社区文化发展和农村文化建设。2002年以来,我县先后获得浙江省文化进社区、文化下乡工作先进,全国“四进社区”活动、全民健身月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镇文化中心创作的《竹语山风》先后在省、全国“四进社区”文艺调演中获得金奖。
(四)加强保护,文物工作卓有成效。我县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积极贯彻落实五纳入原则,加强文物保护和维修工作。灵芝塔、云鸿塔、独松关、乐平亭、吴昌硕故居、胡氏旧居等一批省、县级文保单位先后得到抢救维修。安城城墙一、二期维修如期完成。同时还发掘出土了3000余件文物,使我县文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的增加和提高。尤其是溪龙上马坎的考古发掘,旧石器文化遗址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浙江省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空白。在全面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公布了114处县级文物保护点,建立了150名覆盖村级的业余文保员队伍,全县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20*年我县还被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五)严格管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充分发挥县社管委的牵头作用和各文化涉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全国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为契机,大力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做了大量的调查摸底和联合执法工作,全县文化市场的净化程度有较明显的提升,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整体形象有较大的改观(20*年1月至今已检查文化经营单位465家次,取缔无照、违法经营单位6家)。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繁荣”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文化市场上规模、上档次、上品位,全县文化市场在整治和规范中,“滥、小、差”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经营环境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违规经营行为正在逐步减少,“压缩总量,调整结构,规范发展”的工作思路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文化市场的繁荣初步显现,由原有的经营种类单一,发展形成了经营多门类、消费多元化的格局,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生态县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周边的兄弟县市对比,以及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而言,我们的文化事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建设投入结构单一,以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项目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县城公益性文化设施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乡镇文化站站舍面积和图书室藏书量达到要求的为数不多,有的乡镇还存在有站无舍现象;行政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普及率不高。
2、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文化产业仍处于初始阶段,缺乏科学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集约化程度低,缺少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竞争力低。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健全,文化经营场所虽然在数量上有了发展,但总体上规模较小,品位和档次不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高、优势不足、品牌不响。
3、文化队伍整体水平和业务素质亟待提高。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专业人员存在年龄老化,业务水平不能适应的现象,创作力量薄弱;乡镇文化站干部管理体制不顺;村级兼职文化队伍还未建立健全。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创建任务
在20*年实现省级文化先进县、20*年实现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县文化工作的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今年是创建工作打基础之年,关键之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体活动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和硬件基础,各单位要按照《*县城生态文化建设规划(20*-2015年)》要求,加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一要加快县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抓好体育文化中心、县图书馆的改扩建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建设;启动建设体育运动场三期工程,规划好新博物馆,形成功能较完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二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各乡镇要以实施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文化中心(站)、社区(村)文化的设施配套,夯实文化三级网络工程,同时,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努力,使全县50%以上的乡镇文化中心站舍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80%的城镇社区和行政村建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其中*镇、*镇、*镇达到省级“东海明珠”工程标准。县文体局要继续加大建设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力度,争取实现县城所有社区、全县10个乡镇政府驻地村、全县10%的行政村都有体育健身路径的目标。
二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文化利益是做好文化工作落脚点和出发点。要坚持“群众文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把基层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社区和村镇,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地,以业余文化团队为纽带,扶持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基层文化,提高人们文化生活质量,形成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要配合中心任务、重大节庆活动等,组织、策划多种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逐步建立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等群众文化体系。以“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群星奖为龙头,建立精品生产的运作机制和激励机制,重点扶持代表我县最高水平、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艺术,今年要以冲刺全国群星奖为目标,加大投入,进一步抓好对《竹乐》、《五女泉边》的挖掘和加工。要以创建特色文化村(社区)、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活动为载体,促进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和基本活动方式的文化“四基”建设,推动城乡文化活动深入开展。
三要积极发展图书、文博事业,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支持。
一个人的知识,20%来自学校,80%来自自学。图书馆是自学的主要阵地,是全民终生教育的重要渠道。要以实施“知识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着力点,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步伐,推进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的传播。今年,各乡镇要普遍建立图书馆(室),其中,县中心镇和省级东海明珠乡镇文化中心图书室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藏书量不少于10000册,市级东海明珠乡镇藏书量不少于7000册;其他镇乡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藏书量不少于3000册。我县是文物大县,地上地下文物丰厚。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利用,保存和突显我县浓厚的文化底蕴。今年要重点抓好吴昌硕故居大院、安城城墙三期维修工程建设,完成《*县文物保护规划》和考古发掘方案的编制,抓好杭长高速公路*段文物抢救发掘工作。要充分利用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做好对无形和有形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重点扶持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的保护项目,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
四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基本形成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文化市场。
一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引导。用足用好已经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尤其在开办、经营文化产业的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为加快发展我县的文化产业创造有利的环境。放宽文化经营活动的从业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文化市场开发,兴办面向大众的文化服务经营实体。二要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促进群众的文化消费。就我县而言,要以提高市民身体素质为根本,以市场调节为手段,重点开发和培育娱乐市场、音像市场、网络文化市场、体育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市场空间。要继续积极承办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和全国高水平的单项文体赛事,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充分展示*的风采,扩大对外交流,提升*的知名度。三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坚持开放准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对文化市场从严管理,日常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加大专项集中整治的力度,重点加强对音像市场和网络文化经营场所的监管,及时有效地查处大案,坚决抵制和打击不良、有害的产品进入文化市场。建立文化市场预警监测系统,逐步在文化经营单位布点监控,实行电脑联网管理,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并网审批,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和反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文化市场文明执法的行为规范,促进文化经营活动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五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
改革是加快生态文化大县建设,推进生态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体制,才能将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文化工作者中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一是文化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改变对文化产业单位的直接管理、统包统揽为间接管理,政策引导为主,切实履行规划、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职能。二要积极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区分性质、分类指导、整合资源、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对经营性单位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推进转企改制。今年要按照上级有关改革精神,完成人民剧院和电影公司改制工作。三要加快建立保证导向、富有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竞争激励机制。
文化人才是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制定文化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培育文化人才市场,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各地、各门类文化拔尖人才和优秀文化经营人才到*创业。要发挥国办文化单位的主阵地和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制度,加强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文化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乡镇村级兼职文化员队伍,巩固基层文化网络。社区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及时调整、配强文化专(兼)职干部,建立完善社区文化指导员制度,发展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村也要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文化工作。不论采取什么形式,村(社区)文化机构必须有牌子,有场所,文化工作有人干,并在政治、生活、待遇方面与其他同类人员一视同仁,对重视文化工作和长期从事文化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通过各种形式给予表彰奖励。
三、精心组织,形成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创建文化先进县,是县委、县政府提出“三创一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而是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文化先进县的重要意义,树立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质保量地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创建文化先进县真正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抓实干,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措施强硬有力。县里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办公室。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主要负责人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承担起主要职责。今天会上,我还将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签定责任书,对创建职责和任务分地区予以明确。各乡镇要对照标准和要求,认真做好查漏补缺,突出强项,补齐弱项,要针对自身薄弱环节,重点加大投入,保证指标达标,使文化工作不仅能经得起上级检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更要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要通过各级各部门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我县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先进县。
二是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乡镇、各部门要树立“社会文化社会办”的大观念,齐心协力抓创建。在整个创建活动中,实行任务目标责任制。县创建办公室负责整个活动的协调、督查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计划、财政、建设、国土等部门要关心和支持文化建设,在立项、经费、规划、用地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文化、广电、报社、教育等部门要各尽其责,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齐心协力抓创建的格局。文体局是文化工作的主要专业力量,要做好创建活动实施的牵头工作,承担起统筹规划、服务指导的职能。乡镇要对创建文化先进县工作的具体任务进行细化,定出时间表,列出进度表,确定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抓实。不论是哪个单位,绝不能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而影响整个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