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容

时间:2023-09-15 17:14:34

导语:在简述素质教育的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容

第1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体育 冲击

实施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等文件,给教育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学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本人根据多年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了解和研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结合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试着对农村学校体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作进一步的分析思考,从而推动农村学校体育也能向素质教育方向很好的发展。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只图于表面工作,这就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空间,好多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心目中地位不高,认为它不是主干课程,可有可无。或者说,平日开口闭口说重视,真正操纵起来困难太多,什么资金困难,场地有限,器材太少等,都限制了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的全面开展。因此就有:说起来重要,实际上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普遍。

2.现阶段广大的农村学校体育目标不够明确,与素质教育不适应。由于学校体育理论的落后,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当今社会要求有较大的差异,体育素质与身体素质混淆不清。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体质教育就是身体素质教育;也有人简单地认为,学校体育就是身体素质教育,等等。这些观点过于简单化,把学校体育弄成枯燥乏味的身体素质锻练,这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误区。身体素质仅是体育教学中一种简单的练习手段,它不能代替学校体育的根本宗旨和总体目标的全部,只有体育素质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融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于一体,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与素质教育相一致,共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3.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求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体育教师热爱体育工作,热爱学生,基本功扎实,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但按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部分体育教师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我们有不少体育教师习惯认为只要专业技术好,篮球打得好,排球也有两下子,就是一个好教师。为人师表不严,举止仪表不端庄,语言行为不够谨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形象和社会地位,这些问题困扰了体育教师那么多年,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4.当前在农村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但是,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单调呆板、内容陈旧,方法与手段简单落后,考试标准过死,考什么教什么,为达标而达标,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体育教学就这样简单重复、周而复始,使本来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因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严重后果。

二、农村学校体育改革设想

1.转变学校教育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素质教育也推广了好多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都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应试教育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不可能担负起全民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体,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牢固树立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与全民健身协同起来,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出发,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素质教育服务,这是体育教育思想认识的升华,更是教育本质观念性的变革。另外,学校加大对体育资金投入,添加必要的体育设施与设备,这对学校发展有利无弊。

2.明确学校体育目标,重视体育素质教育。由于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培养目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因此,学校体育目标必须与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相配合。现代学校体育在发展进程中,应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体育工作的环境、氛围。

3.开发资源,激发潜能,师生共进。“引进流行时尚教材、挖掘地方特色运动、发动自编自创内容”,目前,全国各地已掀起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潮。像江苏海安的“三门球”、湖北武汉的“台式排球”、安徽蚌埠的“毽球”及“沙包垒球”等等,这些都是地方特色运动项目,很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欢迎。农村教师要以身作则、因地制宜、发明创造各种切实可行的体育器材。

4.加大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农村体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精神,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体会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和无穷魅力。

新的课改教育理念已走进课堂,它给农村中小学孩子带来的改变是:勇敢、顽强、自信、自制、灵敏、果断、冷静、豪爽、开朗、热情与热心,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方向。我相信,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引下,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齐心努力,我们农村学校体育会迎来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呢?本文将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特点

1、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摒弃过去呆板、教条、接受性的教育方法,代之以灵活、应变、求知性的教育方法。其目的就是要更好的揭示教育的本质,即“教”中有“育”,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就要以开发小学生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为目标。

2、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特点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具有以下5个特点:

(1)基础性。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小学数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必然着眼于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的思维方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全面性。全面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不仅提高个体素质,更要注重于提高整体素质;二是针对具体的特定个体来说,要求其各个方面和谐发展,协调进步,不能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

(3)整体性。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能将其分割开了。要注重学生知识与行为的完整与协调,即素质教育各要素关联纵向衔接紧密,横向发展协调,从而收到救失及时、扬善到位的的良好效果。

(4)开放性。素质教育要求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要求学以致用,这样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开放的格局中实施和完善。

(5)长期性。显效慢、明显滞后的特点决定了素质教育的长期性。

二、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环节及方法

1、重视课前准备活动的引导作用。

课前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初步的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习惯。鉴于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搜索生活中丰富的感性材料并不断积累,帮助他们逐步地学会联想与抽象。

2、重视课堂教学的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众多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数学的素质教育在课堂,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以形成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质。

(1)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注重情感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不单单是数学教学的手段,更是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大,自制力差等特点,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情感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有趣并有适度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目的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2)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古语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数学,并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符合时展的要求。

(3)重视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

传统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教轻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时就要注重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其中:

注重教学过程应该做到:概念的教学,重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教学,重在公式的推倒过程;运算的教学,重在运算的审题过程,应用的教学,重在应用的分析过程;

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该做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规律,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抓住思维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特点,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抓住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发展创新思维。

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应该做到:承认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彻底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扬长避短的过程中全面充分的发展。

3、重视课后的减负增效,给学生相对宽松和舒适的课业氛围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想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练习和频繁测验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却往往适得其反――“题海战术”扼杀了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微波炉原理”(依据物质发热的原理,用高频微波振荡使物质中的水分子运动加速,直接从物质内部“加热”,虽耗电量减少,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解题思想方法的教学,精选习题并把握好练习的“度”,把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效率意识、优化意识和辩证意识,着眼于把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掘,大胆走出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的怪圈,给学生相对宽松和舒适的课业氛围。

4、重视长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3篇

1简述体育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使人们身心发展的需要,这一活动的进行并不会产生具体的社会意义,并且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以人类自身为对象。体育游戏是建立在体育运动基础上,并且和人们的劳动技能、跑、跳以及其他体育形式的共同形成的形体动作,然后按照实际的需要,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改编,形成符合实际的体育游戏[1]。体育游戏和体育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体育运动相当枯燥,而体育游戏具有明显的趣味性、教育性、群众性、科学性、竞争性、易行性、社会性、实用性。在幼儿素质教育中,体育游戏教育最明显的优势就是趣味性、易行性、教育性以及实用性。趣味性可以使参与者形成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对相应的游戏产生兴趣,因此,体育游戏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就能够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性,幼儿素质教育因为其吸收能力比较特殊,而体育游戏恰好能够针对这一问题,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其教育作用,因体育游戏需要团结、文明,并且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在潜移默化中,幼儿就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习惯。科学性具体是指在体育游戏的进行中,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的安排,并且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这样就能使参与者在保证平等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易行性是体育游戏应用与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如果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就不适宜在幼儿中开展。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能够使参与者的身心实现健康的发展额成长。

2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幼儿素质教育中使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首先需要保证安全问题,这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的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常常表现为过于兴奋,全身心投入,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由于不够注意,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实按照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的实际进行活动的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游戏中充分的体现出娱乐性以及锻炼的效果。此外,学校方面还应该确保严密的教学组织,并且有相应的措施作为依靠,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在游戏的设计中,应该按照幼儿的承受力进行科学的安排,并且还要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只有这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使体育游戏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体育游戏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3.1社会适应性的增强

人类的成长其本质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在人刚出生的时候,对于外界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差的,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没有,甚至不会走、坐、站,都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实现。在幼儿阶段,能够接触的最多的就是体育游戏,这是幼儿社交的起步阶段。因为体育游戏的进行,几乎都是一群人共同进行的,这种情况下,要使体育游戏保证顺利的进行,就需要同伴之间的交流,通过体育游戏,幼儿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同时也能够通过交流,理解他人的想法,并且对其作出具体的回应,通过这种游戏的合作,就能够使幼儿之间形成合作关系,这样就能够为幼儿在未来对社会更好的适应,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游戏中,通过角色分工,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比如,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在其中扮演小鸡、老鹰以及鸡妈妈,从而认识到各个角色各自的特点,增强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效的提高幼儿在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3.2体育游戏对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因为幼儿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跑、跳、攀登等,通过这些行为能够使幼儿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其中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得到有效的锻炼,最终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幼儿运动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青蛙跳荷叶的游戏,每人两张报纸,双脚踩一张,再将另一张报纸放在前面,学小青蛙双脚跳在前面的报纸上,再把后面的报纸放在前面,双脚跳到前面的报纸上看谁最先到达终点。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使幼儿的跳跃能力得到锻炼。

3.3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幼儿时期,只能一些比较直观或者表达直接的形象进行感知和思维,由此就可以看出,幼儿时期,不管是从记忆力、表达、感知、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等都是相当弱的,同时还存在对问题的处理和判断的能力较差、意志不够坚定等[2]。人类的性格、情绪以及个性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而体育游戏的实施,能够使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在幼儿时期,接触最多的就是游戏,同时也是其最喜欢的一种活动,他们能够将所有接触到的关系、活动或者生活内容,通过游戏实现有效的反映和表达。

比如,在实际的生活中,幼儿可以将平衡木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过桥进行结合,到公园以后还会通过模仿大人,给一些小动物进行喂食,或者在家里,给自己的玩具洗澡在进行中,还会按照相应的顺序或者规则进行,将实际的行为通过游戏完整的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促进幼儿更进一步的对事物进行认识和了解,此外,游戏还能够对幼儿的感知能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等进行培养,激发其创造力,通过游戏,幼儿不仅能够获得快乐,同时也能够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品质,不管从心理还是身体都会获得很好的发展和成长,为其在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4篇

概述摘要: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以人为本,既强调人的整体性(全面素质),又强调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同时,素质教育又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努力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熟悉,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把握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促进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此外,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有和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作保证。评价不能仅仅依据一张考卷,而应当采取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

在过去的几年,广大外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推行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并在一些重要的新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本文拟将探索素质教育的概念、外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及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是什么?

有关素质的论述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特征,但素质概念和教育结合起来,其含义就广泛得很多了,常被定义为“以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的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即一个人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在思想品德上、人文知识上、心理上及生理上所达到的水平总和。具体来说,人的素质,除了生理素质外,还应包括摘要: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在以上三个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

学会学习这个新问题是的文化素质紧密相连的。学会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变对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培养并锻炼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会做人,就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应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以及新时代的要求,让学生从爱家乡、爱社会的感情升华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操,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成为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学会发展是一个心理素质的培养新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够和有团结合作、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能适应社会生活、能独立思索,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

那么,具体说来,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又是指什么呢?现做如下简述摘要:

(一)文化素质方面

正确把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和教材上出现的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知识;

具有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初步的交际能力;

具有自学英语的能力。

(二)思想品德方面

具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祖国服务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能够初步欣赏英语语言文字的美。

(三)心理素质方面

激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强烈欲望;

培养学生对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句、语篇的注重力、观察力和记忆,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和语言逻辑新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英语学习的正确动机、浓厚喜好和坚毅的意志。

(四)生理素质方面

注重开发左、右脑的功能,促进英语“四会”能力的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在言语活动中的灵活度、准确度和耐力,促进学生语言器官、部位的发育;

培养学生在进行语言习惯和语言练习时的身以统一,使身体、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才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呢?这就要来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改革之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当作英语教学的立足点和归宿。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党中心《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专门把提高教师的素质列为一章,并指出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效果。优秀的现代教师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品德层面都应当具有较高的水平,即所谓“学为师表,行为世范”。同时,教师应在教育工作中探究和探索教育理论,调查、探究和分析新问题,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具有营造和控制教育环境的能力。两者,英语课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所以,外语教师必须比其他一般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才能有把握处理好教材,使学生学得更丰富、更全面。

针对我国外语教师目前的目前状况,在教师队伍中要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鼓励教师岗位培训、自修提高,大练“听、说、读、写、唱、画”六项基本功。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教育评价将学生的学习作为唯一的评价对象,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素质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即把形成外语能力的各个要素及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评价对象。评价的内容除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外,还应包括品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等。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如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教学观摩、采访、表演和课内外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的评价可采用观摩、写作文、口试、角色扮演和小组项目和探究等方式;对语言能力的评价则可采用客观测试、作文考试、口试及汇报表演等方式进行;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可采用建立学生档案,资反映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资料系统地收入学生的个人档案,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发展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组织形式可以有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观众评价、教师评价以及主观和客观测试等,使突出性的评价和整体性的评价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外语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新问题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在外语教学中只看重知识点的讲授和记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这显然和我们“强调基础性以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的原则相违反。要改变这一目前状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制造英语氛围,实现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再把语言技能转化为运用语言的能力。

20多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更多地被看作是教学技巧新问题,现在把它提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长期统治外语教坛的那种重教法,轻学法的局面会立即结束,使语言教学和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即在帮助学生把握英语知识和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和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语言教学的归宿。

在各类书籍和资料上介绍的教学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正确地运用“交际法”,能较为全面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为摘要:

1.交际法对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都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大相径庭。如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或故事情节的讨论,往往可以使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即思想品德教育潜移默化,深入学生心坎。这是其他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在教授新编SEFC教材时,发现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常布置了Pre-readingDiscussion,这是编者的有意布置,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好场所,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一环节删除掉了,明显有悖于素质教育。

2.交际法从本质上分析,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要求。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是一切语言操练活动的主体,而且在模拟的或实际的交际场合中,学生的主观意志、态度、情感以及他们的英语水平等变量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语言形式的选择或语言功能的发挥。因此,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为主。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的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见解和情感。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外语教师应当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努力和贡献。

主要参考书目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柳斌主编(1996,3)

《素质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顾明远主编(1996,7)

《英语教学交际法》胡春洞王才仁主编(1998,5)

第5篇

摘 要 本文简述了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几点常见问题,即:学校体育的功能被忽略、将体育教学活动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模式太过老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课不被重视经常被挤占、教育部门及学校对体育教学投入较少等,并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条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希望可以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学体育 体育教学 竞技体育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以来,学校体育也因其多功能性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但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各地因对体育教学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致使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展开讨论。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功能被忽略

因长期受制于应试教育,学校体育仅被作为升学考试中一项加分的工具,而其所占比例较小也使得其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不被重视,其各方面积极的作用也一同被忽略掉。

(二)将体育教学活动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体育活动本身竞技性较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也大多对学生进行竞技技术技能的传授,同时将各类体育竞赛的比赛结果看作是教学质量与收效的衡量标准,而这样看似公平的衡量标准实际却是极不公平的,在体育竞赛中出类拔萃的学生毕竟占少数,而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与进步却被统统忽略,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如果一味以体育竞赛来衡量教学质量的话,不仅过于片面,也与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实施已有几年时间,但我国部分地区在体育教学目标制定方面仍然不够明确,大多仍以应付考试为主,揪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体育教师以及学校对素质教育要求没有做过深入的探究,不愿对现有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如长此以往不做改变,将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较高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四)教学模式太过老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到教学模式,我们主要是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方面,素质教育实施以前我国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无非是灌输、填压法,无论学生的理解吸收程度如何,教师都一味按照自己早已习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日复一日重复枯燥的训练,而没有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没有利用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发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且由于体育教师本身不够重视,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往往较为盲目,除对学生进行考试内容的单调训练外,大多时候采用放羊式教学,即让学生自由活动,也完全无法达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五)体育课不被重视经常被挤占

长久以来,音、体、美被统称为副科,我们往往将其理解为不重要的科目,且不仅仅是学生这样认为,就连学校和老师也对这样的理解毫无异议,也正是由于这样错误的理解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体系多年来不受重视。在大部分地区体育课时被挤占的情况较为普遍,考试前,文化课需要更多的复习时间、文化课有问题没有讲完等都成了体育课被挤占或是取消的理由,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将直接减少了学生进户外运动的时间和机会,长此以往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偿失。

由于体育考核分数占升学总分数的比例不大,各地习惯性的将体育课归为副科,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部分学校甚至会认为,体育课的设置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在升学考试前对学生进行相应考试项目的训练即可,多余时间可用来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多地都会出现校内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由其他科目教师、甚至不设体育课的情况,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场地等更是严重不足

二、相应对策与建议

(一)深入研究开发体育更教学多的功能性

体育教学因其本身具有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较之其他科目有着更多的功能,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对体育教学多元化功能的探究与总结。首先:体育教学具有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众所周知,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这点是无庸置疑的。

其次,体育教学可以舒缓沉重的学习压力,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不断深入,但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仍旧没有办法摆脱沉重的升学压力,迫于来自家长以及各方面的压力学校不得不在学习上不断向学生施压,如果学生在这种高压下长期没有发泄的途径,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升学分数中所占比例较少且趣味性较强的体育课就成了舒缓学生压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体育课因其在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选择上较之其他科目单一的课堂模式来说灵活性较强,因此也更容易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氛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类对小组合作要求较高的小比赛,并通过正确的引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正确竞争意识,也可通过在教学活动与训练中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减运动量,一来可以使学生在达成既定教学目标时增强其自信心,也能在增加运动量时锻炼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承受能力,使其在走上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环境,终生受益。

(二)明确认识体育教学避免体育教学竞技性过强

素质教育要求,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不再是为达到考试要求而对学生进行无休止的训练,亦或是错误的理解了体育教学的含义,将过多的竞技性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以素质教育要求作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使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勇于尝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传统的填压式教学很明显已不再适应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也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学习需求,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勇于尝试和开发更多的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当然任何教学方法的应用都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个主导作用,防止因掌握无度而使学生跑偏的情况出现。当然,教学内容也并不仅仅局限于考试内容或是教材大纲,体育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使学生时刻对体育教学活动保持兴趣,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同时进行一些灵活的变动,双管齐下相信体育教学质量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四)努力争取,确保学生体育课时间不被挪为他用

体育课时被挤占,相信是因为大部分地区和学校还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体育教师应努力争取。首先,体育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是否愿意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中最直接的受益是什么,与此同时,体育教师之间应有更多的交流与探讨,深入挖掘出体育教学更多潜在的功能,并将调查结果提交到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使之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教育部门应加大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投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升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等都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体育教学因其本身的特点较之其他科目更有处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应逐渐重视起来,加大对体育教学方面的投入,包括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场地等,为体育教学活动更好的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峰.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6(04).

[2] 杨贵仁,刘国永,季克异.中小学场地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研究实验总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6(03).

[3] 王港,周彩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学校体育.2006(01).

第6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广泛讨论“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也逐渐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1】。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2】;王极盛则认为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3】;肖汉仕又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4】;而张大均、刘衍玲和郭成等则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由认知维度、个性维度与适应性维度三个亚系统同构而成、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自组织系统【5】。笔者比较赞同张大均等人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因为这一定义将遗传与环境相结合,从一个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心理素质,而且可操作性也比较强。

目前,心理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受限于应试教育的事实,其所受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并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受重视程度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东部高于西部,城镇高于农村。

国家和小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新世纪,而小学生是我国将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另外,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我,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这一阶段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它对于小学生个人的健康快乐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抓好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教育的同时,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也不容忽视。

实施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多种。张大均等人提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三个主要途径:专门训练活动、教育教学渗透、咨询辅导,每一途径又有若干具体实施途径,专门训练活动包含专题训练活动和系统训练活动,教育教学渗透包含学科渗透和教育活动渗透,咨询辅导包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显示,应用心理咨询的各种技巧到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确实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然而,纵观我国小学开展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主要是以专门的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而心理辅导特别是心理咨询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而未能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上述原因,文章拟从课堂教学干预和课外心理辅导两个方面谈谈心理咨询是如何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

二、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理念提升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心理治疗的流派及其具体理论和技术纷繁多样,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积极心理学等,他们的很多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都可以借鉴到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来。

以人本主义为例,简单谈一下如何将其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应用到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来。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斯强调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要以来访者为中心,通过对来访者的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帮助来访者发掘和运用其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其面临的问题。相应地,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可以上述理念为指导,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需要放在中心位置,去思考和建构课堂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将小学生作为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平等的个体去对待,尊重他们的观点,努力对他们保持坦率真诚,努力去理解他们,努力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等。这不仅可以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小学生心理素质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理念,拓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建构学生心理素质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动态变化过程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应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为基础,以平等交流的形式对其思想、心理予以帮助和指导,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使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层次和水平。【11】因此,小学的心理咨询形式应在心理咨询一般形式的基础上,有所变通或创新,比如在鼓励遇到困惑和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前来咨询的基础上,设立“心理健康日”,开设心理咨询信箱,举办集体讲座,进行单独谈心和心理测验等。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小学生入学的时候,学校应对他们进行心理测验,甄别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学生,然后根据测验结果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并随着小学生的成长情况不断更新其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及早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适应性问题。【12】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1.个别辅导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就逐渐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张大均认为“适应”是小学阶段心理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具体来说,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八个方面: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2】。这一时期,儿童面临着新的环境和发展任务,可能会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一些问题或困扰,比如他们要适应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转变,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等。这些问题或困扰的解决,有时单靠父母和老师的帮助还是不够的,心理辅导老师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可能会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如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先通过倾听、询问等了解其问题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沙盘游戏等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档案,对于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干预,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心理素质。

2.团体咨询或辅导

团体咨询或团体辅导的方式不仅可以用于那些有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学生,而且更应该用于心理正常的学生,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于有心理问题或困扰的学生,可以通过团体咨询或辅导来帮助他们解决困扰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注意保密,以防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另外,可以根据小学阶段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分年级对学生实施专题性的团体辅导,比如在小学生刚入学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新的校园生活;而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转折期,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团体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应对新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关素质便逐渐开始发展起来。类似的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团体辅导活动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建立自信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各种情绪,克服焦虑和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经常保持心理平衡,有效地预防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的产生【13】。通过团体辅导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认识自己,拓展自己的兴趣,开发各种潜能,提高创造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四、心理咨询在辅助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希望将他们应用到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去,但是心理咨询在我国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大部分小学没有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常设机构。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部分小学配置了咨询室,但很多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小学往往缺乏这样的机构。

(2)小学往往比较缺乏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尽管目前一部分小学配备了心理咨询人员和辅导教师,但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在某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等场所,也只是以备必需,并不能真正起到实际作用【15】。

(3)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

(4)没有能够将心理咨询活动与专门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些无疑都给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障碍。这些问题也提示我们,要想在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更好的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之一。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除了进行专门训练活动和教育教学渗透以外,心理咨询也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服务。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多途径、多方面长期综合的教育,方可在学生身上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2]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

[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

[4]肖汉仕.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5]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

[6]张大均主编.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陈洪.关于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科研,1998,(3)

[8]苏静.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心理教育研究,2000,(3)

第7篇

幼儿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营造适宜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以幼儿教学实践中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教育实践探索各种有利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利用训练孩子说话的机会营造和谐的气氛,构建温馨环境。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并且把握每一个细节。比如:每天放学前,可以让孩子给你讲一讲他这一天所做的事情,每天入园后,让孩子们简述一下在幼儿园里见闻,对那些比较有特色的新鲜事和趣闻让几个小朋友一起讲,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表述的最清楚,看谁讲的最生动。教师可以一边听,一边给孩子们修正一下表述不清的地方,对那些讲的生动形象的孩子给以进一步鼓励。同时可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演示技术,让孩子们集中观看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以后,教师引导幼儿复述一下动画片的内容,并且鼓励孩子们围绕某一兴趣点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另外幼儿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智力水平的差异,为每一位孩子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家庭作业”,比如让有的孩子学说绕口令,有的孩子背诵优美的精短诗文,有的孩子学唱歌,有的学讲故事等等,另外教师尽可能与孩子一起讲故事,一起编故事,一起玩文字趣味游戏活动。这样一方面能给孩子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另一方面则能使孩子在学习说话时,随时获得启发和辅导。通过多渠道反复锻炼,孩子说话也逐渐做到了言之有序,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及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在辅导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幼儿的兴趣化语言教学活动就是一项打基础的工作,幼儿教师一定要在强化自身素质的同时,要在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并且培养每一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丰富幼儿教学内容,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二、综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演示功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发挥对生活强大的模拟功能,增强幼儿对生活、学习过程中无法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化了解,从而使幼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化难为易,更加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各种知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兴趣,有效巩固幼儿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主动去和孩子们聊天的同时,应用教学课件,播放科技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幼儿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利于对幼儿学习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幼儿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针对相关课程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创设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教学,使之能够顺利而且有效完成,而且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求知精神。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幼儿园教师可以随时选取不同动、植物的视频进行演示,这样既可使孩子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与幼儿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应该以提高素质教育为前提,以优化教学环境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为目得,逐步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与学前教学的综合素质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实施成功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教学发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拓宽幼儿的视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动态化演示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强化识记功能,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三、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满足了现代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多种需要,不仅从教学方式上,而且从教育教学理念方面,不断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深层次变革,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各种新知识的兴趣,幼儿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需要幼儿园教师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幼儿的学习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素养。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动态演示功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的能力,提高幼儿综合素质,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互相配合,加强信息共享,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幼儿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的语言能力要得到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宽松、和谐自由的文化氛围,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教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着力于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与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园教师决不能把孩子们的语言教学活动搞成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的枯燥型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减轻幼儿的识记压力,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发展能力。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人文教育 反思

1.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21世纪所需的是“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多样的,但这些人才必须满足“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共性要求。显然,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教育把求真、求善、求美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在传授教人求真的高深专业知识之中,又教人如何做人,辨物明志,标新立异,陶冶情操,求善求美,熏陶出一种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人文追求的人文精神和专业气质(刘永琴,2001)。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整体教育之重要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这充分说明了《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视。

2.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即人文素质教育。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使其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热爱自然、社会、人类、历史,道德高尚、意志坚强的人。

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对当代大学生都同等重要,科技素质是一种求真的品质,它解决的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想要告诉人们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其解决所有问题的思路是“是”或“非”的一种事实判断;而人文素质追求的是一种善的品质,它主要解决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想要告诉人们的则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更多的是关注“对”或“错”的价值判断。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对于科技人才来说,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以及社会活动中的洞察能力和人际交往中的宽容精神,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加强人文教育,则是促使学生从科学理性高度超越困扰,提高价值判断能力,达到这种发展境界的必需方式和有效途径。因此,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不论他学的专业是什么,也不管将来从事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工作,都应当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相应的文化素养,并且与此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明确的社会责任感。

3.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一词,最先出自英语专家胡文仲教授用于非专业英语教材名称的“College English”,是指为非外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原称公共英语。1986年11月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更名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之后,公共英语也被相应地改称为大学英语。后来“大学英语”渐渐地被人们认为是与“专业英语”相对应的非外语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大学英语与中小学英语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大学英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是针对非外语专业本科生而进行的以对话、交流、理解与合作为基础,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流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的师生之间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特殊交往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网络与非网络第二课堂教学为延伸,体现师生之间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相遇和文化对接。通过这种交往活动,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态度、观念,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基于跨文化理解力、沟通力和批判力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就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而言,包括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等,其目标是通过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最终把学生的创造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教学大纲规定了要求掌握的4200个单词和进一步要求掌握的单词。为了检验学生对大纲规定的英语单词、语法等掌握的程度,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还设计和举办了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与四、六级考试密切相关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口语、英语人文性等知识的传授。这样的结果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参与意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熏陶更是无从谈起。此外,从教育者角度看,施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追求“高过关率”、“高就业率”;从受教育者角度看,接受教育,就是通过四、六考试以获取好工作的敲门砖。由此,大学英语教学成了大学生改变自身处境、提升个人价值的工具;大学英语教学也就只注重学生实用生存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无视学生人格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养成的价值观的追求。显然,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4.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之契合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学生要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换言之,基于培养人文素质而实施的教育旨在使大学生获得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从而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两者都提到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人文性。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体现了人文精神,有它特殊的教育教养作用。外语教学的教养作用旨在与其他课程一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与高度文明相配的人。因此,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它涉及目的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制度、文学、艺术、音乐及生活方式的学习,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的学习。通过它,不仅能学会语言本身,而且能开阔人生视野,拓展心智空间,丰富社会阅历,增长见识才干,从而陶冶我们的人文精神,提升人生的境界。

5.结语

总之,应把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到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努力把教育的意识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们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良好的外语教学有助于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朱小菱,2000),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还必须通过教学的手段来关照他们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发展。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应当有助于学生养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获得全面的工作能力,从而成为他们生命的扩展、丰富和提升过程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刘永琴.人文素质教育观是一种深刻的人才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6-138.

[4]罗会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7(5):72.

[5]唐冬梅.大学英语教学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11):78-81.

[6]杨连生.人文教育与大学德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9-52.

[7]张家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

第9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音乐素质教育;音乐的美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69-1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以声音为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通过不同的振动体(声乐为嗓音,器乐为乐器)进行规则的振动,产生具有一定音高的乐音,将乐音按照一定的范式、法式组合,音乐作品便诞生了。通过这些乐音对音乐进行意象的塑造,将这些乐音进行不同节奏、不同音高的组合,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如同文学是文字与语言的艺术,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种。

音乐是人的产物,是人“感于物而动”“比音而乐”的实践成果。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对情操、道德、精神的认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音乐对人们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好的音乐作品也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富强的国家精神的象征和标志。在和平年代,音乐多以娱乐的形式对人们的情操、道德、精神起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而在非常时期,在国家动荡,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音乐会反映当时的社会,并鼓舞人心,激励人们进行不断的抗争,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

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基础的人类文化教育,是关系民族存亡、国家兴旺的根本大计。音乐素质教育、音乐文化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小学生是国家的、世界的未来。如何培养好他们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涉及其思想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视野的大事,不能因为音乐是一门副课而对其不关注,并放任自流。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我们需要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学会发现音乐中的美,从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容,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如何开展中小学音乐基础素质教育,为此我们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我将简述自己的看法。

一、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能够正常开展的保障。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应该仅仅是授业解惑的师生关系,而更应该是相互促进、不断进步的师友关系,是进行良性循环共同提高的整体。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常沟通,老师必须知道自己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想法,他们喜欢学什么,需求是什么;必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多为学生着想;而且老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身作则、以德育人,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感染、共同进步,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 在课堂上,老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作为每一堂音乐课的设计者,老师需要精心安排并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善于发现学生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并给学生以适当的启迪,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劳逸结合,在学习文化课程之余,音乐素养得到提升,达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三、 在教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音乐名人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正面激励,使学生潜移默化,不断进步。如德国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创作了闻名世界的《第九交响曲》,后经后世广泛流传;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学习音乐时,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但他从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歌唱家。

四、 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必须要多专多能,博学多才,在不断的教与学中,我们要时刻充实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得心应手地解决学生在学习音乐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更需要我们“德高为先,身正为范”,给学生树立楷模。

五、 学生是祖国和世界的未来,对学生不能进行非打即骂式的传统教育,我们应当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中不断进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心理活动,注意个体差异,合理安排,因材施教,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自觉学习。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音乐实践的过程就是发现并享受美的过程。我们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音乐的美。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是以对音乐的旋律和自身喜爱度等诸音乐要素等表现手段的感受为基础,首先就是好听与否,喜爱与否,再对这些音乐进行曲式、曲调、和声等手段的深入分析,进而体会到音乐的美。如何体会到音乐中的美,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素养,这种素养必须建立于对音乐基础知识不断的学习以及对音乐美的不断追求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素养,学生才能依靠自身的素养去感受音乐,才能更好地发现音乐的美,并进一步表达音乐。教师在中小学音乐基础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启学生想象的翅膀,解放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遨游在艺术的海洋,发挥学生自觉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汲取音乐中美的养分。

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当教给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方法,使他们学会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体会快乐,享受快乐,全方面共同发展,让他们成为有审美能力,有艺术修养的全方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西汉]公孙尼子.乐记[M].

[2]李曙明,贾纪文主编.乐舞论[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