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4:40
导语:在高考历史命题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存在性 运动 变化 传统法 向量法
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立体几何高考命题是一道最富有特色的亮丽风景线,作为中学数学传统的主题内容之一,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始终把空间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空间角、空间距离的计算作为考察重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传统的考查方式仍相对稳定。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立体几何无疑又成为高考数学学科命题的突破口、试验田,有时还会成为风向标。这些改革尝试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变化趋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正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立体几何命题的新的走向、新特色。
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倾向于新教材内容,因此同一道立体几何综合体,利用向量法比传统法相对容易,尤其是确定点的位置或探索性的问题,利用空间向量坐标形式将体现出解法的优越性。下面结合实例分析立体几何命题两大变化趋势。
一、存在性问题
例1:如图,四棱锥S-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条侧棱的长都是地面边长的■倍,P为侧棱SD上的点。
(Ⅰ)求证:ACSD;
(Ⅱ)若SD平面PAC,求二面角P-AC-D的大小;
(Ⅲ)在(Ⅱ)的条件下,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
解法一:(Ⅰ)连接BD,设AC,BD交于O,由题意,SOAC,在正方形ABCD中,ACBD,所以AC平面SBD,得ACSD。
(Ⅱ)设正方形边长为a,则SD=■a,又OD=■a,所以∠SDO=60°,连接OP,由(Ⅰ)知,AC平面SBD,所以ACOP,ACOD,所以∠POD是二面角P-AC-D的平面角,由SD平面PAC,已知SDOP,所以∠POD=30°,即二面角P-AC-D的大小是30°。
(Ⅲ)在SC上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
由(Ⅱ)知,PD=■a,故可在SD上取一点N,使PN=PD,过N作PC得平行线与SC的交点即为E,连接BN,在BDN中BN//PO,由于NE//PC,故平面BEN//平面PAC,得BE//平面PAC,由于SN:NP=2:1,所以SE:EC=2:1。
解法二:(Ⅰ)连接BD,设AC,BD交于O,由题意,SO平面ABCD,以O为坐标原点,■,■,■分别为x轴,y轴,z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
■
设底面边长为a,则SO=■a,于是S(0,0,■a),D(-■a,O,O),C(0,■a,0),■=(0,■a,O), ■=(-■a,0,-■a)■・■=0所以OCSD,从而ACSD。
(Ⅱ) 由(Ⅰ)知,平面PAC的一个发向量■=(■a,0,■a)
平面DAC的一个发向量■=(0,0,■a),设所求二面角为?兹,
则cos?兹=■=■,?兹=30°,即二面角P-AC-D的大小是30°。
(Ⅲ)在SC上存在一点E,使得BE∥平面PAC
由(Ⅱ)知,■为平面PAC的一个发向量,■=(0,-■a,■a)
设■=t■,则■=■+■=■+t■=(-■a,■a(1-t),■a)
■・■=0?圳t=■,即当SE:EC=2:1时,■■
而BE不在平面PAC内,所以BE∥平面PAC。
评析:向量法凸显出解答立体几何的优越性,把是否存在一点E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有解的问题,几何推理转化为代数运算。此类问题将成为新的命题方向与热点。
二、运动变化问题
例2:如图所示,五面体ABCDE中正ABC的边长为1,AE平面ABC,CD∥AE,且CD=■AE
(I)设CE与平面ABE所成角为?琢,AE=k(k>0),若?琢∈■,■求k的取值范围;
(II)在(I)的条件下,当k取得最大值时,求平面BDE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
■
解:
(Ⅰ)取AB中点M,连结CM、EM,由ABC为正三角形,得CMAB,又AE面ABC,则AECM,可知CM面ABE,所以∠MEC为CE与平面ABE所成角,tan?琢=■=■,因为?琢∈■,■,得tan?琢∈■,1,得■≤k≤■。
(Ⅱ)延长AC、ED交于点S,连BS,可知平面BDE∩平面ABC=BS。由CD∥AE,且CD=■AE,又因为AC=CS=BC=1,从而ABBS。又AE面ABC,由三垂线定理可知BEBS,即∠EBA为平面BDE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则tan∠EBA=■=■。
关键词:高考物理 普遍问题 应试技巧 出题规律 新趋势
一、高考物理应试得分技巧
1.1 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认真读题、审题,读题时一定要把关键字、词、句用笔画上,并将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和情景画出来,这样做能提高读题效率,用最短的时间把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在审题过程中画过程图、情景图、示意图和受力图,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象语言。另外,看到类似做过的题不要太激动,先看看是否有不同、是否有陷阱。遇到新题型,不要紧张,要沉着应对;要知道所有的新题型都是考查你所学物理知识或方法。
1.2 规范解题是考试成功的有力保证
首先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并且文字说明一定要简练、有逻辑性;其次要有必要的方程式,写出最基本的方程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再次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
1.3 尽量抢分
一般高考评卷评卷有一种习惯做法,那就是结果对了对过程关心少一点,结果错了会从解题过程中找得分点,因而答题时要应尽可能将每一个相关的关系式、方程写出来。要对所有的题目进行解答,即使在不能完成和正确解答的情况下,也要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或方程写出来,争取拿到意外的文字说明或公式步骤分数。
二、高考物理出题的基本思路
2.1 以课本知识为源头,考查基础知识点的理解
如2013年四川高考第一题: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此题为课本知识点考查,即一些重点定义的记忆,由电磁波的定义不难得出答案选C,属于送分题。
2.2 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背景,考查实际应用能力
如2011年四川高考17题: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Cancri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1/480,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Cancri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Cancrie”与地球的
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B.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C. 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D.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点评如下:母星与太阳密度相等,而体积约为60倍,说明母星的质量是太阳的60倍。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力,得轨道半径之比选B。由加速度公式得向心加速度之比得C、D均错。本题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万有引力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2.3 力学与电磁学相综合,考查综合问题分析处理能力
如2011年四川高考21题: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末落地。则( )
A.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化了
B.整个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变化了2mgt
C.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变化了mg2t2
D.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
点评如下:由平均速度关系可知,设下落t秒时的速度为v,再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则满足 ,即第二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下落t秒时的2倍,上升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的3倍,电场力为重力的4倍,由动量定理得B正确。减速时加速度为自由下落时的3倍,所以时间为自由下落的三分之一,总位移为 ,重力势能变化 ,故D正确。本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考查考生对力学、电学相关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并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属于较难试题。
三、命题新趋势:“球现象”
每年高考都牵动了千千万的师生,而高考命题和高考试题则始终是关注的焦点。就物理这门学科而言,几十年来考察的知识方法范畴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大家都会发现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真正有新意的题不多,绝大部分是陈题翻新,可见许多高考命题专家们也有些“江才郎尽”的感觉了。高考试题命题组和命题专家们为了突出重围,必然要“标新立意”、“挖空心思”和“绞尽脑汁”了。显而易见,在跨学科间或者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之间的那些“边缘地带”必然是命题专家们的最佳突破口。这些试题最显著特点是“看似超纲又不超纲”,这里不妨称之为“球试题”或“球现象”。
如在全国大纲卷中: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B.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C.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 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点评如下:在中学教材里只有重力势能而没有引力势能这个概念。学过高等物理的都知道,重力势能和引力势能这两个概念是即由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可以认为不变,所以重力做功属于恒力做功,得到重力势能的表达式Ep=mgh。在地球高度变化范围很大时,重力不再是恒力,所以重力做功属于变力做功,运用高等数学微积分的知识可以得到引力势能表达式: (取无穷远出为零势点),最后解得答案选D。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国台湾地区 指考 学测 高考历史试题 研究现状
2002年,中国台湾地区的高考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废除实行了近50年的统一考试制度——联考,改为多元的入学制度。台湾大学升学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寒假进行的“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和暑假进行的“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这两种考试类似于中国内地的高考,在这里我们统称其为中国台湾地区的高考。中国台湾地区的新的大学入学制度到现在已经实行了10个年头,国内对此的研究并不多。无论是在“学测”还是“指考”中,历史科同样成为考查学生人文知识的重要科目。中国台湾高考历史试题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特别注重考查学生阅读资料、判断资料、推理分析的能力。笔者主要将视角放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对“指考”和“学测”历史试题的研究上,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
一、中国台湾地区关于“指考”、“学测”历史试题的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国台湾地区对高考历史试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分析历次的指考、学测历史试题及探讨指考、学测历史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上,如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内容的影响。
刘佳玲在《九十一年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试题评析》中对2002年首次实行指考的历史试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
贾本曜在《96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浅析》别从考查的时代、考查的范畴、试题的题型与文字叙述上评价分析了2010年的学测历史科目试题。
庄德仁在《从高中历史科指考试题与教材探讨:教学时数减少、课程内容改变的合理性》中就指考历史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凌玉萱在《浅谈高中历史考教合一的命题趋势以100年指考试题分析为例》中提出了高考试题与高中历史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阐释了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
中国台湾师范大学林纯如的硕士论文《从联考到学测—高中入学招生考试历史试题与教学目标关系之分析研究》对联考和学测历史试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历史试题与教学目标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内地关于“指考”、“学测”历史试题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台湾地区高考改革,台湾地区的高考历史试题因其独特性而频频被广大中学教师提起,有些历史试题材料甚至成为一些内地中学教师的教学资源。目前中国内地学者中对于台湾地区高考历史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天津招生考试院的陈畅为代表。
陈畅对中国台湾地区的指考历史试题作了持续深入研究,并相继写成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如《台湾“指考”历史卷简介》、《台湾“指考”历史测验目标简评》、《基础知识测验目标的操作与定位》等文章详细介绍了指考历史卷的测验目标,即通过基础知识侧重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单项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目标的理念与技术》、《“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单项选择题考查“研究方法”目标的尝试》、《“历史解释”目标单项选择题的有效控制》则重点分析指考试题中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强调指考的亮点之处在于单项选择题中以考生的思维角度命题,注重考查历史研究方法、史料分析、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能力。
三、关于两岸高考历史试题的比较研究
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两岸历史教育的比较研究成果比较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等方面的比较。
如陆安在《海峡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之比较》中以中国内地的四个版本历史教材(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和台湾的南一版历史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何成刚在《海峡两岸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一文中,将两岸课程标准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特点,并对完善中国大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供参考意见。
台湾师范大学王仲孚在《论两岸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价》中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核心对两岸的历史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台师大蔡宗宪的硕士论文《两岸高中历史教材选编之比较研究(2005~2007)—以周代史教材为例》以西周历史为例分析两岸教材选编的异同。
然而对于新课程改革以来两岸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研究涉及得很少,虽然只有两篇文章,但整体上探讨还是比较深入的。
冯一下在《海峡两岸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互动—以命题方法和技术为中心》中谈到了30年来内地与台湾地区高考历史命题的相互影响,特别强调内地学者应该学习借鉴台湾指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宝贵经验,同时提出两岸应加强联系,共同推进高考历史命题改革。
陈羿君、周三在《新课改背景下海峡两岸高考历史试卷分析报告——以上海和台湾两地高考历史卷为例》中以上海和台湾地区高考试卷为例分析了上海卷和台湾地区指考历史试题在题型设计、内容考查、命题思想、评分标准等方面的异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有关中国台湾地区高考历史试题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很少,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对于两岸高考历史试题的比较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该领域研究的范围和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习中国台湾地区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对探索我国历史教育改革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高考历史试卷研究对历史教育测量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完善了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和考试测量体系,同时影响了高校的选拔及生源的质量,还制约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佳玲.九十一年指定科目考试历史试题评析[J].台湾:历史月刊,2002(178).
[2]贾本曜.96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浅析(历史科).网址:http://.tw.
[3]庄德仁.从高中历史科指考试题与教材探讨:教学时数减少、课程内容改变的合理性[J].台湾:历史月刊,2004(203).
[4]凌玉萱.浅谈高中历史考教合一的命题趋势以100年指考试题分析为例[J].台湾:全华历史专刊,2011.
[5]林纯如.从联考到学测——高中入学招生考试历史试题与教学目标关系之分析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2004.
[6]陈畅.台湾“指考”历史卷简介——台湾指考历史试题研究(一)[J].历史教学,2009(9).
[7]任世江,陈畅.台湾“指考”历史测验目标简评——台湾指考历史试题研究(二)[J].历史教学,2009(11).
[8]陈畅,任世江.基础知识测验目标的操作与定位——台湾指考历史试题研究(三)[J].历史教学,2009(13).
[9]陈畅.单项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目标的理念与技术——台湾指考历史试题研究(四)[J].历史教学,2009(15).
[10]陈畅.“史料分析”目标单项选择题的命制——台湾指考历史试题研究(五)[J].历史教学,2009(17).
[11]陈畅.单项选择题考查“研究方法”目标的尝试——台湾指考历史试题研究(六)[J].历史教学,2009(19).
[12]陈畅.“历史解释”目标单项选择题的有效控制——台湾指考历史试题研究(七)[J].历史教学,2009(21).
[13]陆安.海峡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之比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6).
[14]何成刚.海峡两岸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10).
[15]王仲孚.论两岸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价[J].台湾:教学与研究,1993(15).
[16]蔡宗宪.两岸高中历史教材选编之比较研究(2005~2007)——以周代史教材为例[D].台湾师范大学,2011.
新课标卷和大纲卷相比变化较大。首先新课标卷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其中必答题共85分,包括12个选择题共48分,两道主观题,40题共25分,41题评述题共12分;选做题为四选一共15分。其次,课标卷历史试题部分的位置也有所变化,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排在了地理和政治之后。题量明显增加,如果把文综考试时间150分钟平均分配给3个学科,学生要在50分钟内完成历史学科12道选择题,3个主观题,有相当大的难度。整套历史试题从学生考后的反馈来看,题目灵活,选择题部分难度稍大,主观题部分平稳。但试卷整体比较平稳,没有偏难怪题,总体难度适中。试卷严格依循考纲,考点覆盖广,考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科技革命、人物等,时间跨度长,结构分值分布合理。
就考查内容而言,以主干知识为主。试题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卷中多数的试题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不拘泥于教材,同时又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小视角,大视野”更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趋势,由此可见其命题的立意高远。这样的能力考查符合当代提倡的新课程理念,也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能力考查,体现高考导向。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检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注重学生多元史观的养成。这样的命题也反映了当下高考对多元史观培养、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法运用的要求。高考命题对能力考核的重视可见一斑,以隐性方式介入时政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突出时代感。立意高远,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引导学生去关注中外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及社会价值。
新课标卷与大纲卷的一大不同点就是选考部分,历史学科四选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擅长领域“避难就易”,选做其中一题。由于多了选择性,相对其他部分,考生反馈难度不大。从考生的反馈来看,选考改革部分和人物部分的较多。
总之,文综历史试卷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基础知识,体现“基础性”。近几年高考从试题的赋分情况看,60%以上的试题考查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试题选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紧扣教材知识点,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2)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能力性”。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之相适应的是试卷难度骤然大增,单纯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传统的问答题已经彻底淡出,材料分析题成为唯一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3)突出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近年来高考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高考历史对热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折射出现实社会;二是将现实社会问题放在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和认识。
(4)鼓励学生探究、体现“开放性”。近三年的历史新课标高考都延续了开放式探究的特点。要求考生予以独立思考和评论,通过对知识的调动、能力的运用去判断、阐释、论证、探讨历史。命题不受教科书以及传统观点的约束,而是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学科方法的检视开放和探究更加深入,重在考核能力的新课标理念在试题中凸显。如果学生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记忆,在考试中必然是屡战屡败。
(5)渗透新课改理念。新课程倡导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理论”在试卷中得到了全方位渗透。试题的命制体现了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高考材料命题;江苏历史卷;创新
2008年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江苏高考历史命题一改以往直接发问让学生回忆、归纳教材知识的模式,出题者开辟了材料命题的新模式,江苏高考历史卷基本上是平稳发展。江苏历史卷已开始向形成自己风格的道路上逐步迈进,“苏派”风格的轮廓若隐若现。具体说来江苏高考材料题命制具有以下一些特色。
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江苏高考试题历来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考查尽可能恪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具体反映到材料题的命制时,题干中材料的可读性强,阅读和理解的难度适中。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尽可能用文言原文,既保持历史原味,又形成了一定难度,但基本都是高中生阅读能力范围之内,没有生僻字,没有难懂句。
同时试题中的材料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具有较高的新颖性,但材料所反映内容基本都能够与《考试说明》和教材保持紧密的联系,考查的知识点尽可能是师生能够知道的,答案的设计也尽可能是从主流观点中推敲抉择,使得学生能够在接受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上保持对材料的认同感,既让学生能够在材料的基础上强化已有的知识,又让学生通过材料能够学到新的知识。
二、材料题的思维要求高
根据材料在试题中的作用,可将材料题分为三类:
1.引子型,即材料作为试题引子
在试题中处于导出题目的辅助位置,对整个试题起一种铺垫和点缀作用,但对知识的考查没有实质性意义。这种试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识记程度,对材料的利用水平比较低。
2.映射型,即材料作为考查知识点的逆向反映
为了考查学生对教材某一处知识的识记、理解情况,但又不能直接发问,故而用材料设置情景,让应试者通过情景逆推出要考查的知识点。
3.推理型,即材料作为进一步逻辑推理的依据
这是指在试题中使用材料作为对课标知识点的延伸,让应试者针对材料做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得出答案。这种试题一般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难度要求也比较高。
这三类题型对材料的使用水平是逐渐提升的,材料在题干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的,而带来的也是试题自身难度的依次提高。尤其是推理型试题往往看似脱离了教材内容,但却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应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题干提供的材料进行推理,材料容量最大,对材料的利用率也最高,最能反映对学生三维目标体系的考核与评价。近观这几年江苏历史高考卷,推理型材料题已成为主体,材料在试题中起到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教材的基础作用,到了离开材料已无法完成试题的地步。
三、试题中材料形式多样
史学材料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字,而图表类的资料给人直观、形象的认识,且增加趣味性和新颖性,比较受学生欢迎,同时也更加能够体现应试者的思维能力。所以江苏高考这几年的材料题命制是以文字材料为主体,同时也比较喜好图画、照片和列表等资料,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该类题型出现。以选择题为例(见下表),从2009年到2013年图表型试题数量和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
四、关注地方史和社会生活史
1.富有了地方特色
随着高考命题权限的下放,命题组织逐渐呈现区域化,试题风格也出现多元化、地方化的趋势。江苏是文化教育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近代也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同时江苏学者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是国内翘楚,有着相当一批地方史研究专家和研究成果。这些使得江苏高考材料题在命制时能够大量引用地方史材料,将江苏地方历史与风土人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高考试卷中,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如2008年第21题就引用到了江苏地方史的资料:“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2009年第10题引用了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09年第21题专门考查了“江南士大夫”带有江苏地方史色彩的历史概念,所引用的材料均属江苏地方史范畴。
2.关注社会生活史
社会生活系指历代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风俗性、地域性、交融性等诸多特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事项体系。具体而论,它包括社会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社会精神生活(人生礼仪与教育)、社会生产科技生活(农业手工业商业与科技)、社会年节生活(岁时年节节今)、社会信仰生活(宗教与祭祀)、社会家庭生活(婚姻丧葬与家庭敬老)、社会环境生活(生态环境活动与环保意识)等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来社会生活史开始进入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在必修二部分安排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专题,重点讲述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等变迁。虽然只是一个专题的有限篇幅,但这就决定了社会生活史必然也成为历史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深入,江苏高考在命制方面更是展示出了对社会生活史高度关注的倾向,2008~2001年每年都会出现2~3题考到社会生活史内容,涉及到生产与行业生活、娱乐生活与风尚、道德信仰习俗、婚姻生活、饮食生活、社交甚至卫生保健等。
五、材料题形式敢于创新
江苏高考材料题命制形式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但是并没有受此约束,反而能够敢于创新,引入新兴题型,如史学小论文。撰写史学小论文的题型,最早出现在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历史卷(第40题第3问),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第41题正式将小论文试题设为单独的题型。2012、2013年江苏高考大胆地引入了这一命题方式,使得试题内容、学生的作答和评分体系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这克服了“小切口”材料解析题造成了视野狭小的局限,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关联结构层次与抽象拓展结构层次的高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克明.新课程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的探索.历史教学,2011(17):40.
关键词: 高考多元评价 考试科目 命题主体 考试方式 录取方式
自以来,我国针对高考存在的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简单等问题,曾对高考评价进行过多种改革及探索,即高考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多元评价是指在高考中运用多种方式和形式测试、评价学生的素质,并在招生时采用多种指标录取学生的一种评价制度。本文尝试从考试科目、命题主体、考试方式和录取方式四个方面评述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1]
一、高考多元评价在考试科目方面的实践探索
考试科目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更是一种教育导向。自以来,全国曾实行过“3+1”、“3+2”、“3+文/理综合”、“3+大综合”、“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①和“3+X+1”②等多种方案,下面就主要的几次改革展开论述。
(一)文理分科
自高考招生制度恢复以来,沿用以往的文理分科的科目设置办法,即文史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医农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由于考试科目较多,造成了基础教育应试现象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严重偏科、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因而受到社会抨击,于1995年被彻底取消。
(二)“3+1”模式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于1987年宣布开始试行“3+1”模式[2]。该方案首先在上海实行,“3”是指语、数、外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1”是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各专业的要求,从其余的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六个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作为考试科目。1989年,在总结上海经验的基础上,在湖南、海南、云南等地进行“3+1”模式的语外历政、语数外物、数外化生、语数外地四个科目组考试试点。
(三)“3+2”模式
1993年,原国家教委在“3+1”模式的基础上在部分省试行“3+2”模式[3],其后逐步形成了“3+2”考试模式,即语、数、外3科是文理必考科目,“2”是按文、理两类各加两门高等学校选择的新生最需要的科目,文史类加试政治和历史,理工类加试物理和化学。1995年,除上海外,这种模式正式推行于全国。
(四)“3+X”模式
1995年,上海在“3+1”模式的基础上开始试行“3+X”模式[4],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教育部认同。199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教育部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出高考科目改革的“3+X”模式。“3”是指语、数、外作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自身水平、特点、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个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大综合)中自行确定1门或者几门考试科目。1999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在高考中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广东省率先进行了这项试验。到2002年,我国除港、澳、台之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推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
从文理分科到“3+1”模式再到“3+2”模式,可以看出考试科目的改革一直是不断发展的。由于语数外三科中,语文、数学是基本工具课程,也是最基础的学科,另外把外语作为必考科目,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在改革中,语数外这三科一直是处于核心位置的。但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学科、新知识不断涌现的形势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要求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只是在高考中加入2门相关科目,忽视了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容易产生知识残缺不全现象,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于是,“3+X”模式应运而生。
“3+X”方案本身是在“3+2”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革,这次改革是高考制度实施以来科目设置变革中变化最大的一次:它不再采用全国统一的、有固定科目组合的科目设置模式,仅对全国必考的三门科目作了规定,其余的科目设置都由高校自主掌握。但是这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本质,考试本身的竞争性使考生把高考当做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从而力图把能力发挥到极致,考生的压力、焦虑等并没有随科目的变化而减少。
二、高考多元评价在命题主体方面的实践探索
命题主体改革的重要实践探索体现在试行分省自主命题。分省自主命题是在现行高考体制下实行多元评价的有效方法。从出题的组织者来看,命题主体分为全国统一命题和分省自主命题两种形式。全国统一命题为现行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其命题主体是教育部学生司考试中心。自主命题是国家把命题权下放,由命题省对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进行自行组织命题和阅卷。该项工作首先于1985年在上海试点。2004年,教育部决定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9个省市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命题工作。到2008年已有18个省市试行高考自主命题。
在各省高考改革的趋势愈演愈烈的形势下,自主命题的利弊日益突出。因为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实质是国家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所以可以在命题中很好地体现各省市的地方特色,从而使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但是高考分省命题的分散性会使高考与国际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趋势有所出入。而且,就我国国情来说,我国中东西部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于教育落后地区,命题质量与水平难以保证。[5]因此,在以后的多元评价探索中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从而使高考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高考多元评价在考试方式方面的实践探索
多年以来,高考一直被认为是“一考定终身”的考试,为了改变这种格局,就应该从考试方式的改革入手,使其作为多元评价探索的主要内容。这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增加考试次数几个方面。
(一)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高中毕业会考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评价形式,其作用是对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同时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上海率先兴起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试验,1993年,全国范围普遍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并以此推行高考考试方式的改革。
高中毕业会考是据以划分高中毕业生成绩等级和衡量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国家检测高中毕业文化水平、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双重功能。但是,高中毕业会考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高中毕业会考是分三次进行的,从而使时间安排和教学进度存在严重矛盾;会考是水平考试,考试题目的难易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成绩,因此试题难度难以把握。另外会考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客观上加重了学校师生的负担;形成了学校工作围绕考试转的不正常现象。因此,近年来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正在逐步被学业水平测试所取代。
(二)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纳入到高考评价体系,由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一考定终身”的模式。2010年起,全国有山东、江苏、江西等16个省实行新课改,各地新课改的高考方案都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包括学生选修和必修的科目,组成一份试卷,在高二或高三进行测试,考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以此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学业水平测试比起以往的会考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一是考试更加人性化,如在重庆的改革中,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二是其强化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功能。
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并作为高考录取参考。2009年,山东省在临沂师范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增加考试次数
增加考试次数的重大试点是二次高考,又称春季高考,经教育部批准,北京、上海、安徽三地在2000年春季进行了1999年的第二次高考。春季招生给一些考生带来了第二次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入学机会,但是试验也带来了教学管理与就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经过几年的试点并不成功,不久就被取消了。但是增加考试次数的新方案不断被提起,刘海峰教授提出两次考试统分结合方案,即在统考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各高校再进行一次单独招考,将统考成绩与单考成绩结合起来进行录取。这一改革方案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统分结合考试模式,也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较高的实践探索价值。
考试方式是高考最主要的载体,所以考试方式的改革在高考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是至关重要的,从会考制度到学业水平测试及同时进行的增加考试次数,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改的政策。但是,改革同时带来的管理复杂化、工作量加大等问题,在以后的高考多元评价探索中也亟待解决。
四、高考多元评价在录取方式方面的实践探索
高考多元评价归根到底是为高校多样录取服务的,而多样录取的关键是不断扩大高校的招生自。因此,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扩大高校招生自是多元评价探索的关键。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多样化招生、自主招生改革逐步发展,现以高校自主招生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为例进行评述。
(一)高校自主招生
从2003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中,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实行自主选拔录取,第一年批准参加改革的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赋予它们5%的自主招生权。2013年试点高校已增至90所。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试行是对我国高校传统统招体制的改革,但自主招生改革除了践踏教育公平之外,仍然没有脱离统一考试的“羁绊”,有限的规模与数量使自主招生改革推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显得无力。[6]有的教育界人士指出,自主招生考试已沦为了若干场的“小高考”,日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同时,自主招生考题的高考化倾向,已很难发挥其应有的选拔特长生的作用。但是,在2010年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研讨会”上,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公布了近几年来学校对大一新生水平测试的结果,其中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大部分是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入校的。这样也用事实说明了,自主招生在选拔优秀、拔尖、特殊和创新的优秀人员方面的优势是单纯的高考无法比拟的。所以高校招生需要不断寻求自主与统一的平衡点,采取多样化的招生模式并不断完善其体系。
(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
“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部分优秀的中学,其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
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这些改革表明:多样化的高校招生模式正处于不断探索中,高度集中的单一评价模式正在被多元评价模式所取代。
总之,我国高考评价制度实践探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历程。在多元评价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比如,深化高考命题内容改革,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扩大高考自主招生的高校范围等,从而使我国高考评价真正实现多元化。
注释:
①此处“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由考生任选一门。
②此处“1”为基本能力测试。
参考文献:
[1]朱卫国.多元评价是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J].阅江学刊,2010(4):5-11.
[2][3][4]万冬根.大学评价和本科招生相关性分析研究[D].硕士论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6:10-11.
[5]孙锦明.谈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利弊[J].教学与管理,2005(4):74-75.
笔者针对今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做了粗略的统计,供大家参考:
注:“实”指实词;“虚”指虚词;“解”指对句子的理解;“性”指人物的性格或散文的归类;“析”指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译”指句子翻译;“断”指文言断句;“简”指针对选文的简答题。
(一)试题简析
透过上面的表格我们不难看出,2010 年高考的文言文考查和往年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选材范围更为宽广,人物传记占绝对优势
从选取材料的时代来看,早到《汉书》,晚到清代文人作品,历史跨度甚大。选文较往年更为活跃,有八个地区的选文来自于二十四史,同时延续了去年的方向,还出现了《宋清传》《周维城传》《诸葛孔明 》《申甫传》等传记(评)文章,进一步拓宽了二十四史人物传记的外延;散文的选材主要是唐宋散文。
从选材的类型来看,和往年高考一样人物传记和古代散文都有体现。相对于2009年,今年最大的特点就是散文分量的进一步减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更多的人本关怀。就散文来说,今年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只有湖北卷,从这一点似乎可以看出论述类的散文因其阅读的难度较大,或许会有渐渐淡出高考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江苏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和上海的《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节选)》都是墓志铭,这种题材更多的带有人物传评的色彩,在文学史上不乏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或许可能会成为新一轮的选文热点。
2.题型更丰富,考查更细致
从所考查的题目来看,今年高考所命制的题型和往年基本一致,但在某些题目的安排上还是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客观题主要还是对实词、虚词、人物性格以及分析概括等考点的考查;主观题除了传统的翻译之外,还有断句以及简答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北京卷新增加的结合文章的简答题的分值达到了10分。上海卷的题型历来比较丰富,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2010年高考对各个考点的考查也更为细致,如湖北卷的实词考查:A项为“则相与笑之曰:鄙”,“鄙”解释为“卑鄙”。原文“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结合上下文,可以知道这里的“鄙”应该做“见识浅薄”解。“鄙”这一实词在人物传记中经常出现,就是在教材当中也时有出现,如《左传・庄公十年》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里的“鄙”就是作“浅薄”解。相信考生只要结合教材当中的典型例句,要正确解答并不困难。
文言虚词的考查,2009年共10题,今年共9题,在数量上占一半。单纯从数据上看似乎稍有降低,事实上在翻译中虚词的考查根本就不可能缺少,所以对虚词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3.占分仍居高
从所赋分值来看,上海卷以28分为最高,北京的分值也达到了27分,福建卷以15分为最低,其他试卷的分值都在18-22分之间。均分达到了20.389分,在90分左右的基础题中,依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总的说来,今年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是整体保持平稳,局部稍有调整。诸如实词、人物性格、分析概括以及句子翻译这样的题目基本没有出现大的变动,体现了文言考查的主体思想;而断句、虚词、简答等内容的考查又体现了各个地区的独特之处,有利于发挥个性。
(二)命题趋向
为了更直观的推测明年的命题趋向,笔者对近三年各省的体裁选择也作了些统计,仅供参考:
1.以考纲为依托,拓宽选材范围
从今年文言的选材我们不难看出,各个地区选材的空间已经逐渐拉开,而且还有进一步放开的趋势。
人物传记的选材可以用全面开花来形容,这样既体现了浅易文言文的命题要求,同时也避免了人物性格单一化的缺点。人物传记(评)必定还是文言考查的主力军。二十四史应该还是人物传记的主要来源,但可能会有不少地区从别的地方选取更适合的文章来命题。从今年七个地区所选的古代文人的传记或传评来看,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关注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唐宋文人所写的传文更是占到了五篇之多,笔者认为这绝不是一种无意识的偶然。另外,一些明清文人作的人物小传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从今年的高考来看,散文类选材似乎有渐少的趋势。不过,散文类阅读还是有很广阔的空间的,唐宋散文已经有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明清散文同样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因为散文本身的阅读难度很大,所以笔者认为命题者在选文时会适当照顾到考生的阅读能力,更倾向于叙事性散文。
2.进一步强化重点,推出新元素
201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肯定会以考纲为要求,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文言的知识重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虚词、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对于这些考点的考查必然还是明年文言文的重头戏。这些考点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磨炼之后,命题思想已经完全成熟,命题技巧也更为高超。在这样的情况下,客观题可能会具有更大的迷惑性,而主观题也会进一步突出重点字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题难度是不降反升。
3.角度多样化,增强综合性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发展趋势看,考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值得关注的。在文言文阅读中,这样的精神也在渐渐体现,近几年的高考已经不再是较单调的考查模式,而是从多角度设题,增加了考查的综合性。在这个方面,上海、北京的试卷值得我们多做研究。
除了针对文言基础的实词、虚词、翻译等考点的考查,文言断句、简答题的考查也在逐年增多,体现了文言考查新的气息。像断句类题型有强势增多的趋势,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北京卷的简答题达到了10分,极易拉大分数的差距。在考查手段的综合性不断增强的形势下,我们既要加强内功的全面修养,同时还要对新增的题型快速适应,这样才能从容应对。
(三)备考方案
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文言文备考必须立足于教材,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知识的考查几乎都能在教材上找到答案,甚至有部分考点考查直接引用了书本中的句子。如文言虚词往往以例句与文段选项结合的方式出题,例句大多出自课本内,即便少数没有出自课本,也一定能在课本内找到相同的用法。文言特殊句式、偏义复词、文言断句都是在教材里反复训练的内容。所以说教材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我们首先要把握的便是教材,千万不要置教材于不顾,整天埋头于题海,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2.由点到面,突出重难点
文言的实词、虚词、翻译等重点知识当然要重点照应: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词类活用等方面;文言虚词应掌握考纲规定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记忆一些具有典型用法的例句;文言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的考察手段,需要多方面知识的融合,尤其应注意宾语前置、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的处理。有了这些文言基础,再去理解整篇文章就会容易得多,解答题目也会从容很多。
3.多样训练,掌握技巧
关键词:高考趋势;高中历史;教学方式;转变观念
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高考命题的方式由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突出了对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考查,另一方面是突出了能力考查和情境设计的考查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分析理解、比较、概括等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那么,面对这样的转变,高中历史教学又该如何进行?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讲为中心,教师全权包办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渐渐向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只是具有“知识”的人,整个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具备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能力。现在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把握学生的个性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引导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让学生只是单纯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并不能让学生从历史学科中创新。所以,随着时代的变化,历史教学方式也应该及时改变,与时俱进。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不变,学生变不了。历史教师根据自己的观点,敢于大胆地创新教学方式,设计自己特色的课程安排,对一些历史事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搞教条主义,不让学生读“死书。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讨论时间,让他们走进历史,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理解历史,而不是一书本上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
二、简化课程内容,提炼历史精髓
现代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像传统的历史教学那般将教材当做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不仅降低了历史学科的趣味性,还增加了学生背诵记忆的负担。现代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首先要明白教材只是学科的辅助,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转变。现在高考中,对于历史学科的考查,大部分题型都已经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并非完全的记忆背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顺应了高考的趋势,不会让学生在面对考题时无所适从。
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该简化课程内容,将冗杂的内容去掉,引领学生牢牢记住历史的基本线索和把握重大的历史事件主干,记住重要的概念和掌握基本的框架。将学生历史课程的基本任务设置为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和牢记基本的历史线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历史知识的串联法,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整个线索弄清楚,这些线索可以将历史知识串联起来。比如,以时间为线索,列出历史事件的年表等。
三、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书籍的阅读理解能力
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侧重点。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新材料,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史料更是数不胜数。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搜集、积累各种与自己教学相关的史料,建立自己的资料体系。面对很多教材中没有提及的重点或者是对重点描写得很简单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的材料给学生补充,让学生了解得更加仔细和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运用材料,一定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研究历史,解决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提升分析、归纳、比较、推理等思维能力,使学生面对高考的各种题型都不会感觉无从下手。
如何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可以使用点面交叉法,帮助学生找准一个“点”,将知识“点”拓展成知识“面”,将与这个点相关的历史知识范围扩大化。如,从韩非子这个人物点,将知识面扩展到整个法家历史等。
四、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个人素养
历史课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在平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历史。比如,观看与中国历史相关的纪录片,多阅读一些与中国历史相关的史料书籍、通俗读物等,扩大自己在历史学科上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知识素养和历史素养。
现在高考中很多题型都是关于历史史观和研究史学方法的题目,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会无从下笔。这类题要求学生要有极高的历史素养和个人史学观念。这种学生的个人能力都不是在课堂上可以全部学到的,必须靠学生自己慢慢沉淀,在阅读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素养和观念。
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能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培养个人能力,用语文课的授课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理解、逻辑能力。例如,指导学生将历史课按章节来抓中心、写提纲等。
总而言之,从现在的高考趋势中可以解析出各个学科即将面对的教育方式变革问题。历史学科是一个培养学生尊重历史,传承历史文化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个人素养和品格的学科。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换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强化对学生历史知识的结构教化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饶玉珍.从高考发展趋势谈高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1):196-197.
[2]徐晓荣.谈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J].科教纵横,2010(5):188.
[3]郭旭.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12):124.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高考;特点;备考策略
一、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与理解
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此类题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二、注重中外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的比较能力考查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中外历史的结合点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和世界。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试题与答案呈现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试题能够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利于拉开不同水平考生的距离,较为准确地确定考生的学习水平,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由于试题没有设定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由发挥,考生只要紧扣题意,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能够得到较高分数。既能准确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考生又有话可说,容易得分,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这样的试题,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这种在考试中让学生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的命题,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
解答的时候只需要针对一个方面进行回答即可,这就给我们同学很大的发挥空间。所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只要观点不偏,针对材料的分析准确,就能够得到分数。根据图表,我们能够发现法定假日天数变多,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开始增多。这是最容易发现的变化,也是同学最好回答的。针对原因,我们用四个字概括“合理即可”。所以这类题就看同学的发挥是否稳定,逻辑是否严密。总之,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首先应该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历史信息,转换成答题语言。
四、注重史观、史法、史学理论与史学常识考查
当下国内外史学界的主要史学研究范式有如下几种:即唯物史观统领下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解答这类题首先分清史料类型、理解影响史料解释的几个主要因素、确定史料选取和运用应注意原则或方法。以史观引领,对考点进行解读或整合。
五、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系、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历史认同感。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设计教学目标,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倡导合作探究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实现情感体验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构建多元评价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六、命题视角体现新的学术观点
从近几年各省市历史高考试题所引用学术专著或观点的数据表来看,全国卷所引用专著或观点的次数和程度均高于各省市。近年来,把国内外学术专著引入历史高考试题中,使高考“学术味”越来越浓烈。以学术背景资料为教材知识考察的“切入c”,通过对这些学术背景资料的认识来提高考生对历史多角度,广范围的分析能力,把教材知识内容融入到学术背景的资料中,实现历史考察“小切口,大内涵”的定性要求。
七、选修热莸目疾槎匝生超越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
新课程全国卷选考命题趋势“远离教材、渐行渐远”。具体表现为选考超出教材范围、选考难度大于必考、选考侧重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做好选修题应该精讲两本选修教材;有重点、有策略地强化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知识点的统合,一、二轮复习必修知识可有机结合渗透补充选修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和班级,选修教材的讲授,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法。在高考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进行专题训练,归纳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