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时间:2023-09-15 17:14:40

导语:在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第1篇

1 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

就建筑方面而言,智能化的提法较早。1986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徐兴声研究员在我国“七五”发展纲要《我国智能化办公大楼建设》中第一次提出了智能化办公大楼的概念。笔者在1996年主编出版了《智能化建筑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这是国内第一本智能建筑专著。2000年,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主编发行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奠定了智能建筑作为国家发展方向的提法。

2004年,北京召开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2005年,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绿色建筑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

目前,绿色建筑领主要有节能建筑、环保建筑和生态建筑三大类提法,如图1所示。

节能建筑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满足室内热环境质量条件下,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自然能源利用等技术措施,使建筑物的采暖与空调能耗降低到规定水平;同时,当不采用采暖与空调措施时,室内热环境达到一定标准的建筑物。由此定义可见,建筑节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节约,即提高供暖(空调)系统效率和减少建筑本身所散失的能源;二是开发,即开发利用新能源。总之,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

环保建筑不仅要有充分的自然采光墙体也需具有保温功能。同时,建设时还要选用环保材料和环保涂料。

生态建筑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子(如阳光、空气、水流等),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子,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体系健全运作。总而言之,符合这种生态考虑的建筑就称之为生态建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在建筑领域提出了绿色智能建筑这一概念。所谓绿色智能建筑,就是用绿色的观念和方式进行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执行统一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并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认证和管理。绿色建筑,也称可持续建筑,是一种以生态学的方式和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进行设计、建造、维修、操作或再使用的构筑物。

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满足某些特定的目标,如保护居住者的健康,提高员工的生产力,更有效地使用能源、水和其它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绿色是目的、方向、总纲,智能化是手段、措施与技术。可以说,绿色智能建筑是人类对建筑和居住环境理性思考的结晶,无疑将是我国智能建筑领域发展的重要标志。

2 绿色智慧建筑核心技术

绿色智能建筑主要有四大核心技术智能建筑集成技术、智能建筑控制技术、绿色节能技术及绿色机房技术,如图2所示。

2,1智能建筑集成技术

新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提出了“智能化集成系统”这个新概念,即把各种不同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同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智能建筑集成分两层次网络与集成接口:首先是IBMS第一层次网络与集成接口――实现智能楼宇管理的功能为主;其次是BMS第二层次网络与集成接口――实现智能楼宇各实时监控子系统的集成,以服务功能为主。分两层次集成接口组成结构的一个最大优点是用户可采取先上BMS系统,在有调节时再扩展和提升BMS系统的组成结构为IBMS集成系统组成结构,以利于用户分阶段实施。

2,2智能建筑控制技术

(1)能源管理和测量

(2)节能优化(SSTO)控制

通过可变时间设备(系统开始和终止时间依赖内部或外部温度)、最佳开始时间和时间基于系统计算等三种形式,确定系统开始和终止时间,以获得节能效果。

(3)峰值需求限制(PDL)

降低系统的峰值需求也是节能的一种方式,智能大楼对峰值需求限制的功能可以实现电力负荷降低的效果。

(4)VWP系统

VAV是Variable Air Volume(变风量系统)的简称,指在空气调节系统,为了应对末端负荷的变化,在输冷/热介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风量来调整需要冷/热量的输送以满足变化的需求。而VVVP系统(变风量+变压力)用于大型VAV系统,系统稳定好,对于扰动调节时间短(见图3)。

以西雅图的一个医疗研究中心为例:先前用VAV系统,双风机,每个50马力带调节锥,改装为VWP后,风机使用VSD,年度总节能20万千瓦时。

2,3绿色节能技术

绿色节能技术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及地源热泵等。

(1)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有:

光伏组件: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

控制器:连接太阳电池组件、各种用电设施和蓄电池组的中心。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功率的调节与分配,实现光伏系统的各种控制能。

蓄电池或蓄电池组:光伏系统的储能装置。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提供交流负载使用的电气设备。

(2)风力发电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兆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兆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仅陆地上的风能储量就有约2,53亿千瓦。

自2004年以来,全球风力发电能力翻了一番,2006年至2007年间,全球风能发电装机容量扩大27%;2006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60万千瓦,成为继欧洲、美国和印度之后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截至2010年12月,全世界设置的风力发电设备的总容量达到了19704万千瓦;2008年8月,中国风电装机总量已经达到700万千瓦,占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位居世界第五,这也意味着中国已进入可再生能源大国行列。预计未来20年至25年内,世界风能市场每年将递增25%。

(3)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千瓦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5千瓦以上的热量或4千瓦以上的冷量,所以我们将其称为节能型空调系统。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

制冷系数在6以上,制热系数在5以上,利用率比传统的中央空调高40%左右;一机多用,一套设备可以满足制冷采暖需求,又可以提供卫生热水。地源热泵可利用的低位热源水有地下水、海水、城市污水、洗浴废热水、江河湖水等。

2,4绿色机房技术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高层建筑;数字生成;数字建造;智能建筑;数字消防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provide a technical basis. Described 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for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ir behavior, and changes to the way people work and live through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digital buildings, high-rise digital buildings and high-rise building digital fire. The digital technology is only a mean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not be caught in the quagmire of "instrumental", and building connotation is the more important factor.Key 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high-rise buildings; number generation; digital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building; digital fire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数字化的时代,电子技术和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与普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20世纪末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成就构成了建筑及其设计现状赖以存在的重要背景,推动了建筑在设计、建造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并使其大为改观。数字化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高层建筑的数字生成

传统的建筑设计中造型的推敲只能依靠模型或手绘来表现,运用空间想象力来塑造形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建筑师的设计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方法与手段。计算机软硬件所提供的强大运算能力赋予了建筑师操作某些造型的机会,使得这些用传统方法无法控制的造型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得以实现。今天,新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如 NURBS 技术(不均匀有理 B 样条曲线造型系统)、三维输入设备技术等的迅速完善,又为我们带来了更自由的空间造型手段。

荷兰建筑设计小组MVRDV 经过长期与其它软件公司合作研究,陆续开发出“功能混合”(Function Mixer,图1),“区域创造”(RegionMaker),“气候控制器”(The Climatizer)等计算机软件系统。这些软件构成了数据景观及建筑形态存在的数字世界,他们可以在无限度的虚体空间中任意更换位置,设计师可以通过输入相应的数值与其进行交互设计,体验它真实的视觉存在。现实被看作信息的外部表现形式,现实可以被大量的数据符号所转译,这种方式脱离了建筑师的灵感,通过电脑程序对复杂结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生成新的建筑形态。

二、高层建筑的数字建造

数控制造是高层建筑数字建造的主要技术手段。数控制造手段是由设计人员设计好包含BIM信息的文件,然后在工厂由BIM文件自动产生的数控代码通过数控机床加工构件,最后在现场根据BIM文件产生的构件安装指令通过机械或人工安装。如盖里事务所在德国杜塞多夫的新昭豪夫综合体(图2)中一栋主楼的外墙,它利用数字化模型,由三维数控铣床上切割、打然后在套模板中放置捆扎钢筋并浇注混凝土,最终形状各异的 355 块混凝土大板被运往工地拼装。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据资料可被用于施工现场定位,确定每一个组装构件安放地点。一些新的数字技术如电子测量和激光定位,可以与建筑信息模型相结合,精确测定组装构件的现场位置。

数字建造技术不但运用到了建筑异形构件的加工方面,更有科学家和建筑师试图让机器人人直接参与建筑的制造过程。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工程学教授伯劳科・克霍斯尼维斯发明了一个可喷吐混凝土,在完全无人控制的性况下建起了一段墙体的机器人。克霍斯尼维斯说:“可将它安装在一个工地建造一座房屋或一整排房屋。”他甚至还设计了一种会攀爬的机器人,可以利用它建造摩天大楼。

三、高层智能建筑

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IBI)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的建筑。

智能建筑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尤其在高层建筑及其群体建筑,智能技术体现了它拥有系统更大、结构更复杂的集成管理系统(IBMS),能对智能广场中所有的楼宇进行全面和综合的管理。智能建筑技术覆盖了建筑的方方面面,从拥有舒适、高效的智能环境,数字化的智能技术在家庭环境中也得到了更为人性化的发展,它可以扩展到住宅内任何带有电子开关的东西。

智能建筑技术中的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都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更加广泛而具体的发展和应用。但与此同时,智能环境中网络化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的普遍应用也为建筑师的设计工作增加了更大的复杂性。建筑师不但要了解计算机通信及多媒体环境的设计含义,更要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就考虑到自动化设备机房的布局,弱电竖井的配置,吊顶、架空地板需要的层高等,对整个空间做出计划和部署。

四、数字化技术与高层建筑消防系统

由于高层建筑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的火灾特性,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时主要考虑以自救为主,高层建筑的防火是百年大计,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燃"。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高层建筑消防领域也逐渐显示出它的优点来,上海消防在世博会时期依托计算机网络数据平成的高层建筑数字化灭火预案便是一个例子。

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消防模拟仿真,计算机防灾模拟技术可以对防火、疏散等方面进行安全性检验。比如目前的疏散仿真系统逐渐由定性向定量深化,通进计算机分析研究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的人员疏散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将不同人员在不同时刻的几何位置变化记录下来,同时在计算机上直接模拟显示出人员在建筑内部的疏散移动全过程,并经过分析计算出疏散时间。

正在兴起的物联网技术可应用于高层建筑消防应急救援及远程监控,为火灾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对于全面提升高层建筑公共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结论

数字化时代的新技术为高层建筑设计带来了诸多新的可能,为建筑师在形式创新方面提供了更自由的选择,使“复杂”不再成为令人望洋兴叹的畏途。在数字化技术影响下,建筑材料形态与特性的变化使得建筑形式“无所不能”,只要能想的出,都可以建的出。智能化的高层建筑为使用的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便捷的管理,数字化技术对解决高层建筑消防难的问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享受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应注意避免陷入“数字化工具”的误区,避免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无限复制导致建筑本体价值的贬值,建筑意义的缺失以及地域文化艺术的缺失。一切新的技术的应用,都会是有利有弊的,我们要积极利用它有利的一面,同时不能被技术所牵引,让数字化技术来为我们服务,建造出人性化、智能化、绿色的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 俞传飞.数字化信息集成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数字化时代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外建筑,2009,6:139

[3] 彭赞编译. 新世纪摩天楼的发展趋势.时代建筑.2005,4 :25

[4] 石晶. 数字化进程中建筑设计方式的发展变迁.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46

[5] 任秋凌. 机器人建摩天楼. 中华建筑.2005,3:59

第3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IT技术;社会环境

自1984 年在美国出现第一幢智能建筑以来,智能建筑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提倡,并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大量的智能建筑。我国的智能建筑从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目前发展非常迅速,从一般的商住楼到旅游文化设施,从行政大楼到金融贸易建筑,从机场车站到港口仓储,从医院学校到科研开发的建筑,几乎到处都有智能建筑的身影。

一、智能建筑特点

由于智能建筑的“智能”特性是以IT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因而它们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智能建筑的发展,因而可将智能建筑的发展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单功能系统: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建筑设备自控领域的应用,出现了以通用型控制器为基础的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并逐渐形成了以闭路电视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空调设备监控等系统为代表的“孤立系统”。在这种控制系统中,由于控制器只需调整相应控制参数即可应用于不同系统,因而这些设备是通用的、可互换的。(2)多功能系统: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为核心的专用控制器(ASC,Application Specific Controller)。这种控制器一般都是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定制的,也就是只能完成特定的功能。相比较单功能系统,这些控制器具有通信功能,并通过现场总线或网络进行互联,实现了各专用控制器间的信息共享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管理功能。由于其专用特点,逐渐形成了以综合保安系统(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电子巡更)、建筑设备设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控制系统、有线电视、通信系统等为中心的建筑应用子系统。(3)集成系统: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的风靡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变革。以往的“孤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控制现场通信协议由专有型向开放型转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角逐中,目前在智能建筑领域只有BACnet和LonWorks成为公认的两大开放性标准。由于所有的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或标准在制订之初都是以面向现场设备为目标的,而不是面向企业应用集成,因而造成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不能很好地与物业信息管理系统互联和信息共享。(4)集成管理智能化系统:系统集成工作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实现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系统化、集成化与智能化运行和管理。从集成上看,智能建筑已经从基于单机应用发展到基于网络的协同应用,特别是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网络集成的应用。从信息处理上来看,已经从简单的状态信息组合和基于监控的处理,发展到基于内容的处理和融合,以及基于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的人机接口。

根据IT技术的发展进行的阶段划分,在智能建筑业界还有另外一种划分方式――以建筑的智能化程度为中心进行的划分。按照这种方式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3A 阶段,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2)5A及多子系统阶段,此阶段中除了上述的3A外,还包括了安防自动化(SA)、消防报警自动化(FA)、停车场管理、一卡通、机房工程等多个子系统;(3)子系统集成阶段;(4)数字化阶段。以上两种划分方式都具有代表性,不同之处在于看待“智能化”的角度,前者以技术为主线,后者则以形式为参考。无论从哪种角度划分智能建筑的发展阶段,不可否认的是,智能建筑始终朝着以信息共享和高度智能化为目的的方向发展。

二、结语

智能建筑所具有的各个子系统及其实现技术的内在联系。好比人体各个器官相互协调工作一样,智能建筑中的各个子系统被颇像大脑一样的集成控制系统调度。智能建筑通过建筑设备自控网络将众多分布在智能建筑中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联系起来,使之具有数据共享(Data-Sharing)和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功能。由此得出,实现智能建筑的基础非建筑设备自控网络(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s)莫属。

参考文献

[1]谢社初.《建筑智能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4篇

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渗透入建筑行业,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智能建筑无疑将成为现代建筑文化的必须词。近年来,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住宅建筑中大量应用,具有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区和楼宇大厦不断涌现,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它也成为人类社会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智能建筑技术普及 未来标志

【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igh and new technique has infiltrate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will undoubtedly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words for modern architecture culture for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has been largely applied in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constantly emerging the residential area and mansion with the functions of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digital, and there provides higher and higher design requirement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s. To raise the level of intelligence not only become a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strength, but also one of the comprehensive symbol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An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will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 Keywords 】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the future symbols

中图分类号: K92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目前,我国出现了很多具备“智能化住宅”特点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这些小区独具特色的综合“信息系统”,近年来中国对智能化住宅的关注力度逐渐加大,国家对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政策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智能和可持续性。中国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将有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据有关数据统计,已达成第一阶段目标。第二个阶段,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这些就需要国家政策和激励措施的积极推进,以及建筑行业的同仁的共同努力,完成这一宏伟目标。

一、建筑智能化的定义

所谓建筑智能化,就是给具有 “重、厚、长、大”的骨骼和肌肉的传统建筑加上“聪明”的头脑和“灵敏”的神经系统。 建筑智能化涉及广泛,涵盖电气、安装、装修、弱电、计算机、软件等诸多学科,又属于建筑行业的一个边缘分支,在很多时候不受各大设计院青睐,多数设计院都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电气专业,而有些业主更是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IT或信息化专业,对建筑智能化的定义可谓是五花八门。

1、国内对智能建筑的基本定义::

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

2、国外对智能建筑的定义:

欧洲智能化建筑集团,把智能化建筑定义为:“使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最底的保养,最有效的管理本身资源的建筑”。智能化建筑提供“反映快,效率高和有力支持的环境,使用户达到其业务目标”。

美国智能化建筑研究所则定义:智能化建筑通过对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她们之间内在的关联的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并帮助建筑物业主、物业管理人员和租用人实现在费用、舒适、便利和安全等方面的目标,当然还要考虑长远的系统灵活性及市场能力。

日本对智能化建筑下的定义是:智能化建筑就是高功能大厦,其功能是:1)方便有效的利用信息和通讯设备:2)采用楼宇自动控制技术,使其具有高度的综合管理能力。

新加坡对智能化建筑下的定义是,智能化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安全、舒适的环境,即具有消防功能,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以及灯光及其它楼宇设备的控制功能,2)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使数据信息能够在大厦内传输。3)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通信能力。

二、智能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功能要求

一)基本特点

1、智能建筑与节能环保以及使用者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联。

建筑物的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智能建筑发展必须考虑的首要前提和最重要的条件。智能建筑功能的采用必须与用户或业主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

智能建筑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智能建筑的最终受益者应该是在其中生活、工作的人。一栋大厦智能化程度,不能光凭其所装设备器材的先进度来认定,而主要取决于使用人的需求功能。智能建筑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简单合成,而是采用高科技来实现人的需求,改善和提高人工环境的品质,更好地为人服务。智能建筑是信息产品升级换代和业主自身需求的结合。智能建筑的发展完全是一种市场及使用者行为的结果。而业主完全是根据市场和自身的需求来投资适用的智能建筑,不会盲目攀比。同样,建筑商或设计也不会为标榜自己而设计建造一栋没有市场需求的智能建筑。

二)智能建筑具备的主要功能

1、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中心(SIC)

该中心具有各个智能化系统信息总汇集和各类信息的综合管理的功能。具体要达到以下三方面要求:

(1)汇集建筑物内外各种信息。接口界面要标准化、规范化,以实现各智能化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协议(接口、命令等);

(2)对建筑物各个智能化系统的综合管理:

(3)对建筑物内各种网络管理,必须具备根强的信息处理和数据通信能力。

2、综合布线系统(GCS)

该系统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u’rP)同轴电缆及光纤来传输智能建

筑或建筑群内的语音、数据、图像和救控信号。Gcs是智能建筑连接3A系统各种控制信号

必备的基础设施。目前已被智能建筑广泛采用。Gcs通常是由工作区(终端)子系统、水

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子系统及建筑群室外连接子系统等六个部分组成的。

Gcs克服了传统布线各系统互不关联,施工管理复杂,缺乏统一标准及适应环境变化

灵活性差等缺点。它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实施统一标准,完全能满足智能建筑高效、可靠、炙活性强的要求。

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对智能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电力、照明、供排水、消防、电梯、

停车场、废物处理等大量机电设备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协调,科学地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它为所有机电设备提供了安全、可靠、节能、长寿命运行可信赖的保证。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必须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

(1)建筑物管理子系统是对建筑物内所有机电设备完成运行状态监控,报表编制,起停控制及维护保养,事故诊断分析的系统。建筑物中央管理系统通过设在现场各被控设备附近的控制分站来完成上述工作;

(2)安全保卫子系统在具备高度信息化的办公室内对安全保卫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出入口警卫、防盗、防灾、防火、车库管理、商业秘密等都属安全保卫系统a它采用了身份卡、闭路电视、遥感、传感控制等来实现安全保卫要求;

(3)能源管理子系统它的任务是在不降低舒适性的前提下,达到节能因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4、通信网络系统(CNS)

该系统能高速处理智能建筑内外各种图像、文字、语言及数据之间的通信。可分为卫星通信、图文通信、语言通信及数据通信等四个子系统。

(1)卫星通信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观念,实现了“相隔万里近在眼前”的国际化信息交往联系,起到了零距离零时差信息传输的重要作用。

(2)图文通信在当今智能建筑中.可实现传真、可视数据检索、电子邮件、电视会议

等多种通信业务。由于数字传输和分组交换技术发展及采用大容量高速数字专用通信线路实

现多种通信方式,使得根据需要选定经济而高效的通信线路成为可能。

(3)语音通信系统可给用户提供预约呼叫、等候呼叫、自动重拨、快速拨号、转移呼叫、直接拨入、用户账单报告、语音信箱、E-Mail等上百种不同特色的通信服务。

(4)数据通信系统可供用户建立区域网,以联结其办公区内电脑及其外部设备完成电子数据交换业务(EDI):多功能自动交换机系统还可使不同业主的电脑相互之间进行通信。

5、办公自动化系统(0AS)智能建筑中要处理行政、财务、商务、档案、撤表、文件等管理业务,安全保卫业务以及防灾害业务。这业务特点是部门多、综台性强、业务量大、实效性高。没有科学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处理这业务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办公自动化系统被誉为智能建筑的忠实可靠的人事、财务、行政、保卫、后勤总管。

oAs系统是在cNs系统基础卜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主要由曰常事务型和决策型两个子系统组成。前一个子系统是通用的,主要是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后一个子系统是与人们从事的工作领域有关,是“专门领域的应用信息系统”.如金融领域的专用信息系统、工业企业领域的专用信息系统、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领域的专用信息系统等。

三、智能建筑较传统建筑的突出特点

1、技术方面

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智能建筑各智能化系统高度集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就是将智能建筑中分离的设备、子系统、功能、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协调的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重组和共享。智能建筑安全、舒适、便利、节能。 2、节能方面以现代化商厦为例,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约占大厦总能耗的70%。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其“智能”,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量(或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按事先在日历上确定的程序,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环境实施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下班后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温湿度控制标准,已成为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调与控制等行业的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该类建筑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 3、节省运行及维护费用根据美国大楼协会统计,一座大厦的生命周期为60年,启用后60年内的维护及营运费用约为建造成本的3倍。再依据日本的统计,大厦的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机械设备及升降梯的维护费,占整个大厦营运费用支出的60%左右;且其费用还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所以依赖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可发挥其作用来降低机电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使得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4、创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环境智能建筑首先确保人、财、物的高度安全以及具有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智能建筑提供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风以及多媒体音像系统、装饰照明,公共环境背景音乐等,可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智能建筑通过建筑内外四通八达的电话、电视、计算机局域网、因特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和各种基于网络的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5篇

物联网有三个特点:首先,它可以使用RFID技术,传感器和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对象,如QR码;第二,可靠的交付,集成,实时信息通过各种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对象的准确表达;三是智能化处理,对大量的行政控制、智能对象的云计算,模糊计算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化、数据和信息分析利用和处理。使用智能建筑网络技术的传统保障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智能建筑被配有智能化设备,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视技术、光纤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如高科技构成类型的智能系统,智能建筑行业在我们的范围内是较晚,然而,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未来的建设阶段的发展趋势将推动发展的智能化。

1.1布线优势

传统的安全系统建筑布线可以使用电话线路,公交线路,总线能力,集成度高。为家庭可以共享总线,而不是使用相同的总线的系列。没有额外的布线的电话线,电话线,但是带宽很窄,拥塞信号容易产生,而不适用于图形的传输。信号,绿色信号传输性能的图像不错,但是安全系统更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使用行,布线的复杂性,包括增加建造和修理的难度。另外,旧楼,上述变换存在于多种接线工作量等问题。

1.2远程监控的实现

传统的安全系统将专注于各种安全检测器信号到管理中心,如安全管理中心的建筑物或地方行政中心。设备或由责任智能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来监视这些信号和联动处理。这种结构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建设或执行,不能满足远程监控应用,如智能家居远程监控。为智能家庭,家庭可以共享总线,而不是使用相同的总线的系列。

1.3传感器的智能化

目前,智能建筑,如访问控制,视频监控安全系统。随着火灾报警系统是独立的单个传感器和就业功能的,没有智慧,例如,非法入侵检测红外探测器,红外信号,只要显示器,是否真的非法入侵,将产生报警信号时,仅具有这样一来,可以对应联动系统之间产生的报警。

1.4网络可靠性优势

在传统的布线,如果一个总线发生故障,则该总线上的所有监控设备将瘫痪。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可以协调它们的行动以实现自动网络的分布式算法。由于该中心节点,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可生存性的消除。没有额外的布线的电话线,电话线,但是带宽很窄,拥塞信号容易产生,而不适用于图形的传输。使用转发节点,形成一个多-路由跃点而是网络比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设备通信中的每个节点。绿色信号传输性能的图像不错,但是安全系统有更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使用性,布线的复杂性,包括增加建造和修理的难度。如路由器。因此,即使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仍然可以依赖于彼此进行通信,这增加了网络的可靠性。

2物联网技术的优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的安全系统布线建筑物本身没有任何限制,需要使用各种无线传感器设计,施工,维修和改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布线材料,布局在人们无法达到的或危险的地区,这是一个明显的优势。为智能家庭,家庭可以共享总线,而不是使用相同的总线的系列,它是一个独特的优势。在RFID(无线射频识别)设备,身份和位置传感器设置传感器。RFID技术与由读取器发射的电子标签和阅读器,无线电波的主要成分扫描范围内的RFID标签,它可在电子标签信息被封装被读出,并且该信息被发送到信息管理系统,以验证这些信息的所有者的身份对应。作为一个单独的安全网络,建立一个桥梁几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终端,通过物联网技术,安全管理人员或租客,可以在任何地方,电脑或手机主动监控建筑空间,当发生异常时,报警信号可发送及时向主管或住户本人。在每个技术的终端是一个智能传感器节点,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和通信能力的三个方面。它不仅具有传感器本身的功能,可以使各种数据智能处理和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智能联动;安全子系统。如果一个节点由一个确定的信号节点数据处理模块本身检测的红外线检测器的警报信号,以确定它是否满足特征的红外信号的非法侵入,通过视频监控摄像机现场报警图像采样模块,进一步证实了非法入侵的图像特征的依从性,最终决定是否报警。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防止误报的发生。由于中心节点,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以消除生存能力。在使用转发节点,以形成多条路由的网络,而不是通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通信路由选择设备的每个节点。即使个别路由器节点失败,其他节点仍然可以保持依赖,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而互相沟通。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建筑的系统结构

第6篇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the paper explor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st,schedule and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project. Through studying their balance mechanism to find their balance points and at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project's quality and process,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reasonably lowered.

关键词:智能建筑;进度;质量;成本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schedule;quality;cos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050-01

1智能建筑及建筑智能化系统

1.1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0AS)、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并广泛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象显示技术、现代太阳能利用技术及现代绿色环保技术,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方便、经济的建筑环境。因此,智能建筑的实现目标便是在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中,用科学的管理,高效的服务,实现高额的回报。

1.2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指在智能建筑内,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局域网,包括硬件和软件)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对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等所有功能系统,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了一个设备和网络、硬件和软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有机综合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环境。

2我国智能建筑概况

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智能建筑相关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发展速度比较快,我国已建成不少智能建筑,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些是设计上的原因,有些是供货商的原因,有些是施工单位的原因,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没调节好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为了追求工程进度,而忽略工程质量及成本;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劣质产品等一系列问题。

3智能化工程成本、质量、进度控制

3.1 进度与成本控制的相互作用机制。进度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项目的工期和成本是施工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工期的长短及进度安排都会影响到施工成本。就某一施工项目而言,各工序之间存在着严格承继关系,工期变化将会导致相应费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施工总成本。因此,运用网络优化的方法,压缩关键线路上一些工序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各子项目之间的不同工期安排也会影响施工成本的发生。那些工期比较长,又包含许多子项工程,由于对各子项工程的工期安排不同,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成本结果。

3.2 进度与成本控制的协调。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合理缩短工期,可以控制成本,早日发挥投资效益。但是,在特定工程造价内,提前完成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盲目地缩短施工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只能是增加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工程项目成本。因此,合理确定工期必须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支出。

工期与成本的控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工程项目使用科学先进的控制技术,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得工期目标提前实现,项目提前投入使用,尽早收回投资,提前实现投资效益。这时,工期控制已转化为成本控制。

3.3 质量与成本控制的相互作用机制。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本之间也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项目业主对工程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那么就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如果业主过分地减少成本,工程质量就无法保证。同时,如果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制定科学合理,使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均衡性,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工程质量。许多工程项目,如大型体育设施等,要求项目建设必须在某一特定时间完成,这类项目投资和质量成为可以选择的决策变量。有些施工企业为谋求利润而使用劣质材料,或者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下降,进而由于返工停工,也会加大施工成本。

工程质量与成本变化的关系:到达预定目标成本后,工程质量水平已接近目标质量,工程不应再追加过多的成本;到达预定目标成本后,工程质量水平远未达到,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增加成本;成本与质量成线性关系,增加一定的成本,就能达到一定的质量。

3.4 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协调。根据工程项目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在确定其中一个目标值时,都会对另一个目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质量与成本目标进行协调。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做到目标系统最优。协调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职工的质量教育、造价管理、施工管理及业务技能的培训,树立质量意识;二是建立责任制,把质量目标进行逐项、逐层分解,将质量目标落实到每个人头上;三是确定恰当的质量成本,不要因质量要求过剩而增加支出,也不要因为质量问题导致返工等增加工程成本。

4进度、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协调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通过有效的程序和措施,在满足进度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使得工程施工成本最低。如果仅仅关注成本目标,工程管理人员往往陷在成本目标分解的各个层次上,顾及不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当发现实际成本超支时,通过盲目删除工程内容或者降低设计标准,进而导致工程的功能丧失或下降。

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的核心要素。要保证这三个要素的正常协调,必须处理好业主、施工单位、监理三方的关系。在工程实施总承包管理的情况下,业主既要为自己的工程把好质量关,又要为承建商的经济效益着想;施工单位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还要提高工程质量。工期、质量、成本控制将要达到的最终目目标就是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我国大部分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现状,创建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智能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施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第7篇

关键词: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电气设计;节能原则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楼宇建筑在施工建造前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工程设计。这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施工质量的好坏因设计文件的质量好坏而定,所以设计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要想建造电气节能型楼宇首先要设计好节能安排,贯彻节能原则,根据本身的电气承载力用电设备特点,电路走向等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节能低耗的目的,同时还要减少建造的成本。

1、高层楼宇供电设备选择

城市高层建筑首要的特点就是层数较多,分布密集。所以要保证供电安全必须是高层建筑拥有不止一个独立型电源,电源之间彼此互为备用且供电独立。目前很多大城市建筑还有自己的燃料发电装备,以保证在停电时可以马上解决供电问题。保证一些不能停电的设备诸如电梯、消防设备等的正常使用,确保居民及其他使用者的安全。我国的高层建筑的标压等级均为10kV。电气设备人员要根据楼层作用进行详细计算审核,以确保施工正确和楼层使用安全。

2、配电系统的设计

我国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使用同步进行,互不干扰,需要分压时采用的是单母线法,电压之间可互相切换。关于计费,其配电系统采用高供高计的方法,在配电系统旁安装电表进行流量式计费。另外单个电源电容一般会超过1000kVA,可以适当对变压器数量进行控制。在各个变压器之间安放闸刀,避免低压短路现象发生。而且,我国的电源系统不管是高压还是低压一律采用放射式系统,但高层楼宇配电则一直采用混合式系统,其竖井大多是插接式母线槽而水平干线则采全塑电缆,两者不可用混,以确保高层建筑供电安全。

3、电气设备的类型选择

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设备繁杂多样,其中包括低压配电屏、应急发电组、电力变压器、照明系统等,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屏最好都设成抽屉式,以便方便使用管理,其中手车式的大容量出线,非油浸电力变压器运用,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建筑安全,防止火灾发生。对于建筑中应急发电机组的配置,最好使用燃气轮式发电机,照明系统要根据楼层需要进行配置限压等等的布局都要遵循节能原则,保证能源的利用效率足够充分,以达到电气节能设计目的。

二、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案的提出原则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大量民众不断地涌进城市,城市人口的增多加重了高层建筑的建设负担和资源的利用,因此应将节能意识融入建筑,这也将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主流方向。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楼宇电气的同时,要注意将节能思想融入到电气设计里。首先电气节能设计要保证楼栋用电功率的最大使用额,满足用电高峰期的需要。 另外电气装置的设计按安装还要考虑到别的因素诸如经济限制。要保证所实施的设备的电压额和节能协调存在并保证建筑运行整体利润是正值。节能方法主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突破口应该是能源消耗方面。要对电气设备的选用把好关,使用性价比高的电气设备,用高科技来解决能选浪费问题是建筑设计的节能方针,以顺应节能减排的宗旨。

三、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措施

1、优化设计高层建筑电气系统

在设计高层楼宇电气节能系统中,要准确计算各电气负荷以进行合理的节能编排,这是因为每个电气设备都是有差别的。作业者要综合建筑所处地的实际情况,住户的需要、环境、资源充足量等等因素进行综合构思设计,遵循方案合理可用、高效节能等原则,确定最优方案。整个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时刻了解最新的节能思想,掌握高新技术,可越理性的进行楼宇电气节能规划,同时保证建造的质量。

2、合理选择高层楼宇变压器类型

上文已经提出,高层楼宇的变压器选择要本着高功率,低损耗的原则。要保证其运行效率有所提高,总耗能降低。要结合建筑投资本金选用性价比最合适的变压器,达到节能的功效。所以在运行侧,变压器应当使用并联式而在配电侧应则采用环形式机构,以应对楼宇使用电荷季节周期变换。而且还要适当在用电周期性方面进行节能设置,以减少电力损耗。最后还要根据楼栋电荷负载进行设置,实际上变压器在负载率75%-85%时能量损耗最少,收益最好。既达到节能目的,同时在变压器的投入上也不会浪费。最好还要使用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因为只有提高变压器容量,才能使运行负荷最佳,从而提高变压器经济效益,达到节能的目的。

3、适当提高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提高了配电功率就等价于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有用功比重增加,才等于实现了电气节能。首先要提高的是自然功率系数,选择三相异步电机、改善设备性能、从而实现自然功率的提高;其次是人为的补偿无功功率,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即指像并联电容器这样的装置,工作人员在设计的可以就高低压集柜式和分散式进行补偿,根据楼宇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计。最后还要进行电动机的节能改造,要想减少电能损耗有很多方法可以实施,比如适当提高电机功率因数,提高工作效率等。重点是将电机节能设备贯穿到电气工作中,提高效率,降低损耗,节能减排。

4、减少线路中的电能损耗

电路损耗是高层建筑电能损失的关键,所以作业者必须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根据电路负压,电气做工时长进行材料选择,重点是减少电路热损耗。对于功率使用大的建筑要使用电阻率小的材质,对于远距离输电也要选用这一种,比如铜线、铝线。当然在施工时要尽量减少输电线长度以免造成过多不必要损失,其中最好保证变压器挨近负荷中心,及节能又节约成本。此外,还要注意应用较粗的导线,减少发热,降低因线路发热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达到节能目的。

综上所述,高层楼宇的电气节能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居民亲睐,将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所以做好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满足大家的需要,也是呼应节能减排的可执行措施,值得政府和企业的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永生.灯光控制系统介绍及设计思路[J].建筑电气,2013,5

[2]何 静.浅谈住宅小区电气规划设计要点[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2,6

[3]曹 涛.浅谈居住建筑光环境及电气照明设计[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2,6

[4]符长青.智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J].智能建筑,2010,6

第8篇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具体应用、发展策略

引言

21世纪全人类共同倡导的主题就是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成为我国新世纪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水体大气等的严重污染问题也凸现出来。为缓和日益严重的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业的低碳绿色化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能够节约大量能源和资源,减少CO2的污染,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还能为我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人们健康的生活质量。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1 绿色建筑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即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试用阶段、维修养护阶段、拆除阶段)以最大的限度做到能源、土地、水、材料的节约,以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建筑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做到建筑与人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005年第一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建筑节能、建造绿色建筑领域在我国全面展开。

通过搜集前人的众多研究发现,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是指项目从设计、施工到使用、维修养护直到拆除阶段这样一个周期。关注建筑的周期是指从项目的设计阶段开始,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最大的努力来减少项目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建筑的每一步都应该有绿色建筑概念的应用,为达到这亿目标,必须考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这同时也要求设计者、施工方以及各个部门加强合作,以实现建筑物的绿色化发展。

(2)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重点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可调节的和谐的系统,它要求建筑在整个建造及其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最小,同时绿色建筑应该优化设计和管理,选择适用的技术、产品、材料、方式等,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目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以满足需求为根本原则

绿色建筑在建造过程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这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在发展绿色建筑的时候,不能一昧的强调其优点,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够与居民生活舒适度相违背,不能在降低人们居住安全的情况下发展绿色建筑。应当以满足人们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积极开发清洁能源来达到节能的目的[1]。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

2.1 节地设计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节约土地是指在项目建筑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少占用土地,以最少的土地面积实现合理的、最优化利用。通常,在选定建筑的建造地之后,通常应该根据建设地段的现状进行相关设计,只有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才能算作是绿色建筑。现在在城市中节地技术措施最常见的就是建造多层、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通常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居民舒适度的情况下,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地下空间是节地设计的最好体现。

2.2 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主要考虑可再生自然能源的节约、建筑节能技术、新型材料的应用。

建筑业是耗能很严重的产业,全世界30%的能源都消耗在建筑物上。据数据统计,我国建筑耗呈逐年递增趋势,如不及时加以改善,后果很重。因此,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

(1)可再生自然能源的利用 目前利用比较广泛的清洁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这几种能源的利用都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应用。目前来看,我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最为广泛,建筑物的采暖、干燥、生活用水、用电等都与太阳能利用有关。

(2)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建筑使用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热水、照明等方面,具体来说,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最主要的措施是改善建筑的保温性能,节能技术的使用很是关键。可以通过采用新型墙体结构和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技术等[2]。

2.3 新型材料的应用

据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无法满足绿色建筑的具体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必须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以加紧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加快对各种传统建材的改进。传统的混凝土发展成为高强度高效率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纤维混凝土三种,他们最重要的特点分别是高强度、自重轻、抗拉强度高,这就为我们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者,金属材料如钢材等也是建筑材料最主要的一种,为使其更加绿色化,也应该将其向重量更轻、强度更强、热绝缘更好的趋势发展。随着科研投入的加大,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诸多新型的钢材,如高强低合金钢、高强钢丝以及高强预应力钢筋等,这些刚才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智能化发展

所谓建筑的智能化发展是指以建筑为作业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系统服务与管理为一体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更为方便、快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特市创立的智能大厦能够运用网络等实现自动化综合管理,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向;此外,日本也于1985年在青山建成了“本田青山大厦”属于智能化建筑;西欧的建筑智能化发展与日本同步,伦敦是智能化建筑最为发达的城市;在20实际80年代末,智能化建筑在法国、德国等国家相机流行开来[3]。

目前,国外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比较先进,美国已经成立了智能化建筑研究所,欧洲也成立了智能化建筑集团,他们都旨在提供一个高效率的舒适、便利的环境并帮助业主等实现目标。

3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

我国每年新建住房面积接近20亿平米,建筑高能耗现象显著。在我国,建筑业总能耗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以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同时也极大的拓宽了建筑材料的选择范围,它有助于推进我国乃至整个人类迅速的开启绿色化发展,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体系,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我国有的和即将建成的建筑做评价,指出该建筑的优势及不足,并在未造成不良后果之前迅速对其加以改正,这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

其次,借鉴和采用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体系,完善我国我技术标准。此外,还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成果,积极引进国外的新型建筑材料,根据我国建筑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性使用。

再次,应该加大对新型环保材料的科研资金投入,保障科研资金的使用。高等学府中应该适时增加有关绿色建筑、绿色材料的专业或者研究方向,将建筑的发展向低碳化、绿色化、环保方向引导,确保新型建筑材料研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供给。

最后,国家应该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建立较为严格的新闻披露制度,强制性的执行现有的法律和节能标准,对违法行为严格论处。应当建立一套全面的激励制度,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做的好的单位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此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初春生,李宏茹,张雪莲.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应用[J]. 硅谷,2010,(21):177+173

第9篇

酒店业经过蓬勃的发展,现在已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的时刻,尤其“新八条”的出台,政府和会议接待餐饮消费的萎缩,酒店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依靠传统经营模式酒店业已然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形势下酒店要转变思路,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运营现代酒店,进一步突破传统的单一服务模式。

酒店节能需从设计入手

目前我国城市商业地产发展迅速,新建酒店项目大量涌现,据了解,未来五年,我国酒店客房预计可达500万间套,现有1700家星级酒店在建,全球近70%的国际一流酒店集团将齐聚中国。至此,我国酒店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酒店建筑投资巨大,一旦设计或建设不合理,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建设完成后的建筑性能也不能令人满意,运行能耗超高,室内环境质量效果欠佳。然而,伴随“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酒店行业的绿色照明和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一个酒店设计的好与坏决定了未来经营者的业绩和他在工作当中的压力,设计好了他就是受益者,设计有问题他就是受害者。我国酒店业在数量上发展迅速,但在质量上虽有发展,总体水平可以说属于退步状态。”袁克新表示,“酒店建筑利用率低,到处拆除楼龄低的酒店建筑现象普遍。究其原因是酒店在设计建造期的工艺流程出现了问题,很多酒店在建筑设计全部完成了,即楼都盖好了,室内设计才入场,那不外乎就是铺地毯挂石材,这样是达不到真正的全方位设计。而合理的情形应该是室内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同时介入酒店方案设计,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建造出合理的酒店。”他指出,评价一个酒店的运营效果和建设是否合理,可通过分析它的能源消耗与总营业额的百分比,即水、电、气等能源支出占酒店营业额之比,合理比例应为8%左右,而要达到该范畴的前提是酒店智能化、照明等系统都需合理设计。

酒店的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重视酒店设计建造期内工程的前期管理之外,在经营期内也要注重后端技术和前端设备的充分利用与配合,达到节能减排、减员增效的目标。

借鉴美国酒店业节能减排的案例,刘永棣指出,“酒店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创建绿色酒店,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道而重远。”为此,他表明,酒店要节电,首先要注重客房的朝向,需充分利用自然光,变暗厕为亮厕,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耗费。

电梯和空调作为酒店能耗的大户,其在运行中如何节电?刘永棣给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案,他说,“电梯的节能不容忽视,现在全国在用电梯约100万部,每天能耗相当于小浪底26个月的发电量。”据介绍,电梯节能首先要从筹建开始,目前国内设计的酒店多部电梯之间都设有隔墙,而国外发达国家通过设计电梯井来取代电梯之间的隔墙,采用一梯多井的方式,同时在高层建筑内设计为双层轿厢电梯,使载重能力翻倍,这样有效节省建筑空间,同时将轿厢设计在活塞缸内运行,这在高层建筑的高速电梯中可有效降低空气阻力,减少耗电。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通过采用电梯最新节能技术――“能量反馈型”节能电梯技术,其核心是将电梯运行中产生的“动能”和“势能”回收转化为电能,来达到节能的效果。

此外,刘永棣还指出,空调在设计过程中也应改变出风方向,使其低位出风,即确保人活动的空间空调达标,高位温度是高还是低可以不用管,这样无需覆盖全部空间,可以大范围节能。另外在酒店客房窗框内可安置磁控管,若窗户打开空调便自动停电,这项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智能化是绿色酒店的助推剂

随着酒店业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的不断提升,加上酒店行业能源高消耗、人员高密度的特点,致使酒店行业利润的不断压缩。如何应用智能化设备节约运营成本,提高酒店工作效率,同时给客人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提高酒店的竞争力和利润率越来越成为酒店从业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同时伴随酒店智能化转型升级时代的到来,酒店行业已然为智能建筑提供了一个巨大市场,并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投入其中。

作为智能楼宇及智能家居控制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西门子楼宇科技带来了高效、节能的“绿色”智能楼宇控制系统和产品,其可实现酒店行业的智能楼宇41%的节能效果。

据该公司控制产品与系统部门的产品业务拓展经理钟芸介绍,西门子为酒店提供的基于统一平台的专业控制系统及产品,通过简单安全的操作和房间舒适的控制,可实现酒店的效用管理。该系统通过在接待台设置检测中心供责任经理和职工实时监测,并在接待台上有最新的楼宇图片和任何时候的楼宇功能的操作,同时为减少能量消耗,能量消耗数据将被收集并分析,计划额定载荷和关闭不需要的设备以减少耗费。其通过与酒店管理系统的集成,可有效获得房态信息,并在不影响客人舒适度的情况下,通过对不同房态的节能模式间的转换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该平台还为各种类型的酒店提供了广泛的客房控制,可为酒店公共区域提供定制的和能源最优化控制方案,其基于室内控制要求,来掌控能源的供给。

另外,在会上,台达集团中达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楼宇事业部总经理林秋菊也分享了公司在智能绿色建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应用体验。据介绍,多年来,台达潜心于智能绿建筑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在自身遍布全球的绿色建筑办公室内一年共可节省高达1,000万度电,其达桃园研发中心一年节能高达53%,是全面整合台达建筑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获得LEED绿建筑认证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