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4:44
导语:在旅游管理基础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问题及对策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业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心态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去酒店实习,心态很重要。由于酒店根据自己各部分的需要,在分配岗位上,一般是前台站岗、接待、楼层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基层部门等各部分最基层的岗位,尤其是管理方面的实践机会很少,实习生会觉得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与使得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又由于在基层工作,从事的是酒店行业最基层的工作,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在大学所学习的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大多用不上,在酒店实习只是按照酒店的规章制度在做机械的、枯燥无味的工作,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受到影响。也有相当一部分一直以学生、实习生身份自居,觉得所需经历的实习期短,且酒店的经营效益与自身收益无关,使学生对饭店缺乏感情,对经营成果不关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目标的实现。
(二)实习基地方面
很多酒店把实习学生当成酒店“廉价短期劳动力”,认为实习生是新来的,且是短期雇佣,在工作中对实习生漠不关心,欺生言行,对学生的日常工作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以致让实习生感觉没有归属感,导致应付工作、消极怠工等情况的发生。再加上酒店雇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多是通过和高职院校签订合约来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进行管理。通常酒店给与院校一定的费用作为报酬,且学生在这一时期是实习阶段,没有正式转为正式员工,以致酒店给予实习生的实习工资较低,从而使实习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在酒店实习待遇较低。
(三)高职院校方面
首先现今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去酒店去实习,一般只指定带队教师,带队老师一般把实习生安排到酒店,具体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就比较少了,没有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特别是对再实习过程中学生碰到专业化的问题或是心理问题,带队老师往往难以辅导,这主要是体制的问题。再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酒店实习在学校学习的实践性教学可能与酒店实际操作有些许区别,可能在学校学习训练的操作难以派上酒店用场。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中应对的措施
(一)学生摆正实习的心态
实习生在思想上要改变观念,积极提高实习的意识,实习是学生走上社会的第一步,是锻炼的机会,学会从基层做好;另外学生应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处理好和领导和同事的关系,找准自己的定位,尽快适应实习环境,融入酒店氛围中,以“主人翁”的精神树立对酒店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用心实习。实习中多观察,多总结,在实习中不断完善自己,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实习管理体制
在学生实习之前学校在学生到酒店实习之前开好实习动员会,做好学生实习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布置实习计划,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撰写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书,实习结束后要把实习的工作表现计入档案,进行综合评价等等,让学生做好实习的心理准备,学院还应配备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全程跟踪,并在学生酒店实习时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心理辅导。
(三)酒店对实习生实行人性化管理
实习酒店应制定长远的实习生使用计划。实习酒店应把实习生看做酒店的正式员工,酒店的经营管理者在感情上不能把实习生当作酒店“局外人”,对待实习生应像对待酒店正式员工,鼓励酒店员工与实习生多交流、多沟通,不要排斥实习生,力戒歧视的发生,让实习生感觉到“家”的温暖。酒店还提高实习生待遇。酒店最好直接和学校的联系,双方节省管理费的支出,提高实习生的实习费标准。
三、结语
实习过程无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学院和酒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调整心态,学院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制定好计划,健全实习体质,实习酒店改变旧观念,应人性化管理实习生,学生、学校、实习酒店都应形成良性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为学校输送优秀的人才,为实习酒店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费寅.对酒店管理专业实习问题的若干思考[J].职教与成教,2006(3):117-118.
从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现阶段旅游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如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成为众多高校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作为新升本同时地处老少边山穷的本科学院,要想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符合地区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特色化旅游人才,首先要解决的也是这一问题。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从2009年到2012年间,2009年招生人数为29人,2010年招生人数增长172.4%,2011年增长41.77%,2012年增长29.46%。作为一所新升本地方型高校,学生人数大规模增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条件,如何培养有特色、有明显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本专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制约着精品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首先,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化、标准化。国内大多数高校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基本一致: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模块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等等,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式,这使得各地区、各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趋于一致,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其次,人才培养的“工厂式规模化产品生产”制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资源分配不足,大班教学、合班教学现象大规模出现,实践课程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学生动手时间少,专业技术能力无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再次,就业难,就业对口率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多数高校极为关心的问题,大多数企业认为,本科生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上不如专科生,而在研究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又不如研究生,因此产生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就业问题上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同时,招生规模又在不断地扩大,学生就业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受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地增加,多样化人才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策划、旅游规划、旅游咨询、酒店客户关系管理等等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致,对专业化、特色化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受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影响,在大学学习期间专业能力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笔者提出应针对旅游业人力资源市场结构,实行差异化的卓越人才培养。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卓越人才ProminentHR(HumanResources)
卓越一词在《汉语词典》的意思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与“出色”、“杰出”同义。“不断地为自己确定越来越高的目标,然后尽一切可能达到这些目标,你就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博恩•催西),“不断力求做得最好,就能逐渐达到卓越”(帕特•莱利)[1]。卓越人才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理念,其本身包含的意思比较广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的前提下,超出现有水平,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的来看,卓越人才应当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具备管理能力和懂得思考的人。
(二)差异化Differentiation
差异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是指行业内相关企业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而力求在本产业中独树一帜,形成特色。差异化人才培养,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特征和市场的需求分析,找出本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力求与其他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有所区别[2]。而本文所提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是指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学生群体,有差别地分类教学,加强教学上的针对性。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基于卓越旅游人才培养的理念,笔者认为差异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采用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突出知识(Knowledge)、实践(Practice)、能力(Capacity)、创新(Innovation)培养的PICK(挑选)模式教学过程,培养出符合现代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业化人才。
(一)PICK模式的基本理念
PICK(挑选)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课程分为四个层次,即知识(Knowledge)、实践(Practice)、能力(Capacity)、创新(Innovation)四层次,运用市场竞争理论,将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实行人才培养的“挑选”法。选取知识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卓越旅游人才培养班,简称“卓旅班”,通过知识层次的学习,采用笔试成绩和面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遴选,进入实践层次学习和考核,运用分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再根据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培训,最后利用“社会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该模式下,引入优胜劣汰的考核考评方式,采用逐层次提升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模块化考核,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PICK模式下人才培养的路径
由于旅游业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受此影响,在学科知识的构建上,将学科知识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科群。在此方面,众多的学者提出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林刚从学科归属角度出发,提出了管理学共同基础课系列、旅游学基础课系列、旅游学专业课系列和现代管理人才素质教育系列四个层次的课程[3];许春晓则根据专业课程内容和行业活动内容有机联系,将学科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系列、专业理论课程系列、专业应用课程系列和专业活动课程系列[4];田喜洲从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专业学科应由素质教育课程群、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和专业发展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组成[5]。笔者认为,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应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和行业需求变化,构建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群、专业实践课程群、专业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课程群三大系列。
1.知识Knowledge。就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群而言,其主要是包含旅游学科基础知识、管理学科基础知识、人文基础知识、外语基础知识四大模块,将基础知识夯实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PICK模式对学生进行初次挑选。在此阶段,通过开始旅游学概论、高等数学、外语、管理学、经济学、中国社会史、中国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学、中国客源国概论等课程,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该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征和兴趣爱好,据此将学生分为不同的专业分类群体,初步体现差异化分类教学理念,为下一阶段差异化教学做好准备。该模块应当在坚持基础课程设置的同时,尽可能广泛地安排人文基础课程,以便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特征。
2.实践Practice。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较为丰富,学生在短时间的大学生活中不可能将所有课程学完学精,因此在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立中,应将不同类型的课程分类设置,如酒店管理、旅游策划与规划、旅行社管理等教学模块,实行差异化人才培养方式。在此阶段,通过开设酒店管理实践课程(含酒店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酒店餐饮、客房、前厅经营管理等课程)、旅游策划与规划实践课程(含旅游规划学、旅游策划学、旅游地图学、旅游景区管理、园林景观设计、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等课程)、旅行社管理实践课程(含旅行社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导游实务、导游基础、模拟导游、会展旅游管理等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该阶段的培养,来实现形式上的差异化分类教学。该模块应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设置与选择,即以市场需求为基本点,以自身办学条件为保证,走特色化专业建设路径。
3.能力Capacity。能力的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也是该模式下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能力的提升,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能力培养应区别于专科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本科教育应当定位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中高级管理人才。因此,我们在能力提升阶段,应当引入卓越人才培养理念,把卓越管理人才、卓越策划规划人才、卓越外语能力人才作为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在此阶段,应当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设置不同的能力提升课程,主要开设旅游接待业战略管理研究、酒店管理研究与案例分析、旅游规划原理与案例分析、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区域旅游开发调研与分析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特设课程。
4.创新Innovation。创新意味着改变,推陈出新;同时,创新意味着付出,传统模式受惯性的影响,要改变,必须有外力的作用,创新者就是外力;同样,创意会带来风险,创新过程是复杂的,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创新人才的特征来看,首先要有自信,敢于创新。其次要有激情,乐于创新。再次要敢于面对风险,承担责任。在此阶段,应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教育、自信心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工作,同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增设第二课堂,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教学改革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四、PICK模式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含两个专业方向:项目策划与景区管理、酒店管理。结合本地区特色,学院将卓越人才培养定位在酒店经理人、策划规划师、东盟旅游人才三个方向。
(一)完善课程设置
1.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设置。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性质结合学院地域特色,旅游学科基础课开设了旅游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学、旅游市场学、旅游经济学等课程;管理学科基础课开设了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课程;文化基础课开设了东盟旅游文化学、东盟客源国概述、中外民俗、中国社会史、民俗旅游等课程;外语基础课开设了旅游英语、越南语、泰语等课程。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设置46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26.28%。
2.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根据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三个模块:即酒店经理人模块、策划规划师模块、东盟旅游人才模块。酒店经理人模块设置酒店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餐饮经营管理、酒店前厅客房服务管理、酒店综合技能训练等课程;策划规划师模块设置旅游规划学、旅游策划学、园林景观设计、旅游地图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综合技能实训等课程;东盟旅游人才模块设置旅游越南语、旅游泰语、中越双语导游、中泰双语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中国东盟会展旅游管理、旅游产品设计等课程。该模块设置28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
3.专业能力提升课程设置。在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三大模块设置能力提升课程。酒店经理人模块设置旅游接待业战略管理研究、酒店管理研究与案例分析;策划规划师模块设置旅游规划原理与案例分析、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东盟旅游人才模块选择留学方式。该模块设置17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9.71%。
4.专业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根据创新人才特征,设置学年论文、科研训练、必读书目、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课程。该模块设置27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5.42%。
(二)确认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根据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成绩,选择成绩达标者,再结合本科“导师制”通过面试方式择优选取,组成“卓旅班”,配备较好的教学资源和指导教师,实行模块化教学。每学期对“卓旅班”成员进行考评,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保证教学质量。为达到卓越人才培养的目的,应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实行内配外引的方式,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和锻炼,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双师型教师,引进校外专家,聘请企业经理人,充实专业教学队伍。同时,对专任教师、“导师”进行考评,综合考评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从德、能、勤、绩、效等方面综合考评“导师”水平。
2.改善教学资源条件,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走“产学研”科学发展道路,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科研调查分析基地,使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到企业锻炼,到社会调研,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构建“前店后校”的人才培养锻炼模式。
3.加强学校政策配套改革,为人才培养给予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涉及教师、学生的相关利益较多,学校应加快相关配套政策的改革,给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旅游管理;新媒体应用;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秉承“五个对接”的教育理念,就是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标准进行对接、将专业和产业、职业、岗位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对接、学历学位证书与资格证书进行对接,将职业知识和终身学习相对接,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拓展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们要将旅游管理类课程建设和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通过强化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整合教育资源,建设信息化课程等手段,达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目的。
1新媒体背景下旅游管理类课程建设的思路
高校在建立专业课程时应该以学生的就业前景为基础,力求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立足于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将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和通用性表现出来。新媒体技术是在新的技术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移动终端和网络渠道传播信息。结合新媒体的特点,高校可以设计出更加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平台,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海量性和共享性等特征,设计出涉及面广、基础知识扎实的课程新平台,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等领域,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目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传统的教学平台存在内容多、课时少,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高校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课程平台,做到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有序。
2新媒体背景下构建旅游管理平台课程体系的设计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设置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时要注意学科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对环境的认知,这些属性决定了平台设计的模式,要设计一些基础知识课程,如《旅游业概况》、《语言的表达艺术》和《管理学概论》、《顾客关系与营销实务》等课程,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最专业课程设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2.1基础性平台课程的设置
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符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进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给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职业性平台课程的设置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职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职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地为后续的学习储备知识。旅游管理类专业包括多种领域,要针对不同的职业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3新媒体背景下旅游管理平台课程建设标准优化措施
3.1平台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吸纳最新成果
课程设计不仅仅要重视基础课程还要注意吸收新的科技成果,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教学经验,制定符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保障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对一些职业性的课程要实现课程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3.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在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第一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案例等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方式进行情景教学;第二应该减少理论考试在学生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第三要加强教师对新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要着手建立网络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在校园网上开放教案、习题、课件等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实现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3.3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
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实践学习的强度,改善实践教学模式,创建专业知识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做到为学生保驾护航,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要做到与时俱进,运用各类技术手段改善学校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改革创新,培养出专业性强实践能力一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燕妹,亓丽.反思与突破:基于新媒体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2]方芳.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蚕业,2019(05).
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业,我国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必须一方面学习和大胆借鉴国外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必须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学科目录和相关指示精神,共同探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本文拟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有关根本性的原则、思路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1.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任务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学科体系正在形成和建设中,要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还要有一个过程。从总体看大体有五类:一是经济系列,如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学等;二是文化系列,如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文化、旅游社会学等;三是管理系列,如饭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交通管理、财务管理和旅游法规等;四是技巧系列,如导游、餐饮服务技术等;五是工程系列,如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和饭店工程设备等。与导游类和技术类的旅游专业相比,我国旅游管理类专业面临以下任务:
1.1. 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延式发展。我国高等旅游专业从70年代末设立第一所高等专业学校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已发展到166所,其中本科院校138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5822人。这之中,旅游管理专业(以饭店管理为主)学生大约占75%左右。因此,今年国家教育部已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今后限制性扩大发展的专业之一。今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发展方式的转变。
1.2. 建立和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应该说,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师资队伍和其他教学条件。但是,相对而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很艰巨。这一方面与我国管理类专业相对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与导游类和技术类的旅游专业相比,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时间最短,该专业所需要的教学条件又是最复杂。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相应的教育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招生和分配等问题都需要旅游教育界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努力,并使之得以完善,从而建立和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
1.3.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所从事的行业所具有的服务性、涉外性、实践性、标准化性、操作技能和管理的规范性的特点,显然,旅游管理专业也就具有其他管理类专业所不具有的特点。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影响该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关系问题等。
2.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创建原则
通过近年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边缘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决定了该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学科领域和技能要求是其他管理类专业所不能比拟的。在四年制的本科教学中,需要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和技能培训的内容之多,也是其他管理类专业无法比拟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
2.1.体现管理学的学科特点。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于旅游行业(包括饭店、旅行社和旅游行政管理)的管理专业。因此,旅游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其管理学的专业学科特点。最近,教育部新正式颁布的专业目录,将旅游管理专业设定在作为一级学科的管理学学科下属独立的二级专业学科也正是充分考虑了这一特点。
体现管理学的专业学科特点要求科学处理和协调专业的“管理学”共性特征与旅游业个性特征的关系。充分体现管理学专业特征实际上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特色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突出专业的管理学特征,才能改变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过多、过杂和缺乏规范性、标准性的现状。
2.2.增强应用性的专业学科特点。旅游管理除具有一般管理类专业的共性外,又具有旅游行业管理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专业的应用性特征要求专业毕业生除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旅游服务企业是“全员服务”和“全员面对顾客”的特殊行业,要求各类从业人员必须从最基层做起,这也是以饭店管理为典型代表的旅游管理人员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增强和突出旅游管理的应用性专业特点是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应用性的操作技能不仅指业务服务操作技能,也包括管理操作技能。
2.3.强基础、优结构。正确处理和协调旅游管理专业所具有的管理学专业的共性和旅游行业管理的特殊性之间矛盾的根本思路,就是拓宽和增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以科学的课程体系和素质教育为保证,从结构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只有强化基础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也只有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的道路,才能保证在现有学制和教学条件下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任何一种专业学科的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以及课程体系等,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也不例外。现结合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的实际,谈谈我们的一管之见。
3.1.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获得旅游管理基本训练,既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旅游业务管理和计算机科学知识和技能,又掌握旅游业专门服务操作技能的中高级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组织管理、参谋咨询和研究工作。
3.2.培养模式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从“知识传授型”教育转变过渡到“能力训练型”教育,最终发展成为“素质培养型”的教育模式,因此,旅游管理的教育模式必须协调和平衡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校企”结合办学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为: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要,以终生教育为指导思想,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并重,建立“校企”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单双学位(本科)结合,培养应用型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3.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3.1.知识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定位为“学习型知识结构”。学习型知识结构首先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动态优化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封闭的优化;其次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突出“终生教育”的观念,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旅游行业对人才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毕业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更新知识内容、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以增强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适应能力。学习型知识结构以外语、数学和计算机知识体系为基础,突出以管理学和经济学(旅游)为专业基础知识体系,以旅游和饭店管理专业知识体系,贯穿4年的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从而构成“宽基础、开放型和重结构”的学习型知识结构。
3.3.2.能力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能力结构确定为“适应型能力结构”。所谓适应型能力结构的总体特征为‘专业毕业生以科学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为保证,具备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包括饭店、旅行社或行政)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业务技能和在实践与学习过程中自我能力提高、能力结构完善的能力”。因为任何教育模式都无法预计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我们只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这也是“宽基础、重素质’教育思想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体现。
3.3.3.素质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结构定位为“综合型素质结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由于其所从事工作的环境、内容和性质的特殊性,可以说比其他任何专业都应更强调素质教育。素质不是知识和能力本身,而是知识和能力有效发展和体现的重要潜质,是一种潜在和隐型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结构是一种有重点的全面的综合型素质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思想品质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管理素质、科学素质、操作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3.4.课程模块体系
为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学习型知识结构、适应型能力结构和综合型素质结构,必须建立以公共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业务技能和实践性教学为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主要围绕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总量和分布结构、课程时间计划、教材建设、教辅材料、课程教学过程、考试方法、试题库、课程教学质量监督等内容进行。课程体系必须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时数、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课时数比例结构以及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课程体系又必须建立自身的体系结构。为保证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根据各门课程在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不同,分为院级重点课程、系级重点课程、专业重点课程和一般课程。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对于我国的相关高等院校来说,任务很艰巨,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探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与国际规范接轨,借助教育部专业学科调整的机会,走出一条新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道路。
本文作者: 徐刚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副主任,副教授;重庆,杨家坪兴胜路,400050
梁文兰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办公室主任,讲师;重庆,杨家坪兴胜路,400050
关键词 CDIO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0 前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国与国之间所面临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已从单方面的个体学识和经验,发展到注重人才的合作与沟通、创新与决策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创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办多年来存在着重理论学习,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团队协作和综合能力训练不足,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不鲜明等问题,更需要进行教育观念创新和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从21世纪新型人才观出发,借助CDIO的教育理念,在旅游管理学科培养目标能力结构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特点与优势,确立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目标,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实践。
1 CDIO教育理念的引入
CDIO 指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四大环节的工程教育理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专题研究组于2004年提出,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终结的全过程中,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CDIO包含的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参与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和运行、认识技术研发对社会的战略意义的三大总体目标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思想,受到美国、加拿大和其它华盛顿协议国家职业工程师组织的普遍认可。国内外的经验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合工科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对文管类学科的教育教学也有宝贵的借鉴价值。首先,CDIO“做中学”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和启发式、互动式、交流式、网络化、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与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应用性复合型”的本科毕业生,形成知识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其次,CDIO关注学生的团队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强调通过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对于培养管理人才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CDIO注重各环节的实践与创新,国内部分高校实施的“3 + 1”创新教育模式体现了较高的先进性、实效性与优越性,培养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能力与良好的综合素质获得企业的高度好评。实践证明,CDIO的教育理念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旅游管理专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具备更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宽口径的知识类型、大力提高旅游管理的实践能力和有效的团队工作能力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2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CDIO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从2008年起,围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的CDIO教育教学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团队深入研究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构建起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并通过实施“校企联合、国际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多通道”培养途径,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首先,专业教学团队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特点,深入研究了CDIO改革模式与“%i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度与兼容度,并根据国务院2009年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融入了CDIO理念,从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角度,以专业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进一步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并结合社会及行业需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增设了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新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质量管理建设融入教育教学一体化培养体系之中,深化和丰富了“%i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如图1所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构建的CDIO模式下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成长平台,从培养目标看,由原来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加切合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本专业深化了基于CDIO的人才培养定位、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立足于国际化办学方向,紧密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发挥我校信息技术学科优势,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熟练应用旅游信息技术、英语口语的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毕业生将更加具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和有企业家敏锐性,能在越来越依赖于复杂技术系统的环境中保持高效、创新和卓越”的职业精神。
在课程体系方面,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是“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团队调整深化了原有的认知型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其构建路径包含三种基本方式,即:垂直组织(课程知识的先后递进关系)、水平组织(课程知识的横向统整关系)、混合组织(水平与垂直的融合)。这种课程体系结构的优点在于较好地结合了大学生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连贯性、逻辑性地学习知识并逐步提升应用能力;不足之处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中不是完全按照行业或岗位需求进行系统设计,会造成一些课程知识重复讲授,使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创新能力弱。专业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构建基于CDIO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的课程教学体系,在调整后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围绕每一个课程群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组合关联体系,进一步强调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知识综合化、课程模块化、教学多样化、场域开放化、考核全程化” 特点。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素质全程化培养集成一个整体,为学生提供来自真实旅游世界中产品和项目系统的CDIO过程环境(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掌握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领导旅游产品或旅游目的地系统开发设计、规划或运营管理(能力)、理解并有兴趣探究信息技术发展对旅游业战略影响的重要性(态度),为地方旅游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旅游信息化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
在实践环节,本专业团队按照“入门认知-基础应用-综合应用-创新应用”构建起“四段梯级式”实践教学体系,对增强学生行业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图2所示,该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具有按照不同年级阶段的梯级式目标实践学习环节,明晰了师生教学与学习过程,为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学习经验,增强行业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国际化意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起到了推进作用。
此外,在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方面,本专业在国内外建立了20多家专业实习基地,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建立了酒店-迪斯尼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美国万豪酒店集团建立了定制化培养方案;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开展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8年,共推进了9项教学科研项目。与四川省旅游局、省林业厅、都江堰市旅游局、都江堰市商务局、雅安市旅游局、名山县旅游局、阿坝州旅游局、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理县旅游局、茂县旅游局、汶川县旅游局、攀枝花市商务局、西昌市旅游局、达州市旅游局等地方政府及部门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实践促教学、科研促教学的教学合作运行体系。 (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49页)
1、转变观念,确立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
旅游专业到底是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还是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在旅游高等教育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全国大多数旅游院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把培养目标定为“培养旅游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我院的教学计划中,亦如是定位。实际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在70年代就出现了基础化、综合化的趋势,高校的培养目标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还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本文由收集整理”作为目标,就会把学生局限在一个很窄的专业范围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教学实践也表明,在专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日益专业化,专业口径也日益局限于一个较窄的范围内,这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特点是不相适应的,同时也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一方面眼高手低,不屑于做基层工作,频繁跳槽,另一方面又缺乏后劲,发展潜力不足。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应面向21世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确立培养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前提。
2、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为了适应新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改革过去旅游管理专业过细、过窄、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按照整合、优化的思路,打通各专业的基础课,以模块构筑专业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从我国旅游业管理的实际需要看,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企业管理。鉴于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课程设置中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着力寻求专业内部知识、技能结构最直接的内在联系,设计各种切实可行的“组合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加强基础课程,加大选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内部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构合理化,保证相关知识的最佳搭配。各类“组合课程”应以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等重点课程为基准,形成以专业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为依托,以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反映旅游业发
展方向的学术讲座为补充,学术性与应用性紧密结合的富于弹性活力的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课程形态,构建能体现“通才教育”的课程体系,注意课程渗透,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多次交叉、反复循环、不断推进”的教学流程,安排整体教学活动,侧重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运用方法、运用技巧介绍和启发,突出能力的培养。总之,要使学生通过所设置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备在旅游管理专业任何一个领域中进行深层次开拓的能力。
3、更新教学内容,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调整课程设置实际上也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基础类课程的改革要以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为原则,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作为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的和有效的更新、掌握所需的知识,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专业课的改革要以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为重点,注意内容的取舍、要求深度、各课程的分工和衔接,以及如何通过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加强实践性教学等措施强化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4、改革教学方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固然重要,但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同样不容忽视。因为任何教学过程的展开都离不开一定的方式方法。根据旅游业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和旅游学科应用性强、发展变化快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应强调以下几点:
(1)必须打破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思想的束缚,从培养21世纪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牢固地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学习,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组织和实施教学。
(2)技能性课程多偏重于操作,因而教学方法可以操作示范法为主。实习课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实际,感受现实,既可利用学校本身的设施、设备和环境进行校内实习,也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还可与校外的旅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组织学生轮流到企业中的各岗位实习。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旅游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纷纷结合本校的教育特色,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并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努力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与技能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趋势,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旅游从业和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例如,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毕业院校和学习成绩的关注度逐步下降,更看重的是应聘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然而,还有很多高校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认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管理型人员和研究型人员,这就导致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在最近十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快速膨胀的同时导致师资力量的紧张,所以很多旅游学系的教师多是从其他相关专业如管、学、学、学等专业转行而来的。在这些转行而来的教师中,他们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缺乏旅游行业实践操作的基本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他们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仅仅是参照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而设计,导致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涉猎得较少,这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有较大出入。因此,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快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面的改革步伐。
3.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在日益激烈的旅游企业竞争中,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重视资源管理和人才开发。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实时调整教育和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与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景区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实践教学的目标不够准确。高等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根据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出操作能力较强的管理型人才。由于旅游行业发展迅速,其政策和法规也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这就造成实践教学的计划相对滞后一些,不能准确反映出旅游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活动安排过于集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互脱离,导致实践的内容与理论教学对应性不强。这样安排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不能及时在实践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难有效地利用理论来实践。
2.专业课程的实践性较差。在目前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着偏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虽然目前许多高校都比较注重实践,但采取的形式多为简单的室内实践操作,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有些高校按照本校的师资情况来安排课程,造成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差别很大,甚至取消实践环节,使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缺乏自身的活力和特色。第二,实践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实践教学的显着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我国许多高校旅游教育还是沿用普通学校的模式,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遵循旅游专业的教育规律开展教学。
3.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虽然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明显滞后,仍然是旅游教育的薄弱环节。另外,学校与校外旅游企业之间主要靠教师个人或者同学自己联系,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建立起来的实习合作关系也比较松散。在接纳实习生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挑选学生,这就会严重影响了实践教育目标的实现。另外,有些旅游企业在接受实习学生时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可用性,条件略差的学生较难安排到好单位实习,加上旅游单位的条件参差不齐,这就造成学生的实习效果差别很大。
三、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1.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既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应用,又是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定实践教学的目标时至少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注重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定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就业导向,培养出适合旅游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二是围绕市场培养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根据当前的旅游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确定旅游专业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旅游人才市场的需要,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三是加强动手训练。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任课教师若有旅游课题和项目,可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实践操作有助于增强其实践能力。四是强调实用原则。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一切教学方式及内容都要遵循实用性原则。
2.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课程教学体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在完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逐渐形成“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足鼎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模块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组成,其教学目标是为专业学习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专业学习的兴趣,即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专业课程由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三个方向的专业课程组成,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管理的知识能力,打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使其具备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课程模块由与旅游业相关的学科课程所组成,其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培养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奠定更广泛的专业基础。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就需要建设好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作为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技能的场所,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与实际岗位相接近的训练,通过实施模拟性极强的训练,让学生逐步熟悉将来的就业岗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同时,高校也要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高等院校可以通过与酒店、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区等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旅游管理实际工作中。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时,学校要开展多方探索,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不仅知识性强,而且实践性也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不但要具备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由于目前的任课教师缺少实际的旅游工作经验,高校在招聘旅游专业任课教师时应该有意识地吸引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旅游业资深人士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同时,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从事一定的旅游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又能使老师了解到旅游业发展的最新状况,提高其教学能力。另外,还要为教师多提供一些外出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的旅游院校,开展学术访问或进修学习,从而更多地掌握旅游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也可以从国内外聘请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他们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曾国军.重点大学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J].旅游学刊,2008,(2).
[2]张淑贤,刘海洋.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3).
论文摘要:本文在概述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高职对接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视角,为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对接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朝向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也是职业教育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已成为我国职教发展的目标之一。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一、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教改革方向之一是铺设中高职教育“立交桥”,使中职毕业生除了就业之外还可以升学。为了使“立交桥”更通畅,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同中、高职学制结构及其衔接模式,大致可分三大类:
(一)一贯制模式
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所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该模式有四年、五年和六年三种。“四年制”是指在中职课程学习一年,高职学习三年。“五年制”可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即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3年或2年)的基础上再接受高职教育(2年或3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wWW.133229.coM“六年制”是指中职3年,高职3年。
(二)“3+2”套办模式
这种模式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二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实施教育,然后按这两年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再学习三年,完成高职大专学业。经考试合格者,颁发大专毕业文凭;未升入专科的学生,继续按中专教学计划再学习一年或二年,毕业时发给中专文凭。
(三)普通模式
中、高职学校既无合作关系,也无业务往来。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中职毕业生通过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模式。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同时面向中职和普通高招生。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衔接问题
职业教育的招生录取考试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文化课+专业技能”的综合考评。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和《旅游时事热点》等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考核,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试导游模拟现场口试的内容,全方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最后,将文化课识考试、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测试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并进行录取时。而目前的高职招生考试几乎等同于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
(二)培养目标的衔接问题
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服务型初中级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注重对学生导游、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技能的传授,整个教学围绕学生就业而进行,不同程度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倾向,有时候只是培养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服务能力;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等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人才培养的面相对较宽,因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导致了课程等支撑体系的不衔接。而且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多院校仍是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这两者的不匹配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
(三)教学过程和课程的衔接问题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专业课内容重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第二,公共基础课脱节。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显然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有关,这实际上反映出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四)实训室建设和实训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上和内涵上的差异,然而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拥有具备一定水准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形体训练室等实训场所,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少高职院校由于成立时间较少,缺乏积淀,无论教学设备上还是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甚至还不如中职学校,造成中高职实训教学的“倒挂”现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对策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实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首先需要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在基本技能、基本专业知识及素质方面相近,但高职比中职在管理知识与能力、综合知识、创新能力、整体素质等方面要求更高。高职实质上是中职知识结构上的扩展、职业能力上的提高及专业技术上的提升。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而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着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包括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
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既要具有连续性,又要体现发展性。高职院校必须研究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研究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应有的课程支撑体系,以使中高职课程更好地衔接。具体来讲,主要体系在2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系统化。应将中高职的课程视为一个整体,在这个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都应服从课程设置所要实现的总体培养目标。要认真界定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合理安排教学实施方案,删除重复陈旧的课程内容。
2.课程设置的市场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加强旅游策划、旅游营销和旅游电子商务等等相关课程以及会展旅游、高尔夫旅游、热带雨林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改革方面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阶段,建议所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都应该围绕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三条主线进行归口分类。每一条主线都应将归口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块课程”。以供不同背景的学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组合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以便使学习内容在课程编排上沿主线分层推进。明确其前导和后继的关系。使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意识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都能随着课程的教学进程,沿主线一环套一环地向上拓展和升华、过渡和接轨。
(四)教学管理方面
高职教育需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以有效解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建议改变传统的学年学分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学校根据生源知识结构特点,对于专业课、文化课、技能课的学分要求要体现一定的差异。普高生源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而文化基础较扎实,而中职生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基础较好。因此,普高生源的专业课程的学分要高于中职生源,文化课的学分要低于中职生源。这样,可以使普高生源的专业课程学习得到加强,文化基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职生源文化基础得到强化,专业课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这样便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最终目标。
(五)学生管理方面
从中职已经升入高职的学生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差,综合素质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中职学校对学生要求不严、疏于管理造成的。究其原因,中职从领导到教师大多认为:中职生只要学会一技之长,将来找个就业门路。学校没有必要严格管理,狠抓教学质量,有些中职学校还认为自己只是“3+2”的中转站,最终学生质量与自己关系不大。要解决此问题,关键是中职学校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在中职形成的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高职阶段的学习,影响学生就业,反过来影响中职的招生。中职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坚持职业定向、能力本位的同时,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文化基础教学,提升人文精神。
四、结语
构建完整的中高职沟通职教体系要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中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初、中级专业劳动人才,一部分中职毕业生要通过就业,走向生产、经营和服务第一线,另一部分要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为此,中职要把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初、中级技术人才和为高职输送合格生源作为中职的两大培养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职要以中职为基础,深刻了解并牢牢把握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在不干扰和影响中职教育以职业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赢得就业优势为重要目标的办学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衔接,才能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做到中高职相互衔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颜敏,孙斐.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与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27)3。
[2]付传思.中、高职衔接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4期。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管理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人才成为紧缺资源。这对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各大高校已经开始了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本文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现状以及其内容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行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为了减少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使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却遭到了质疑和漠视。据统计,全国拥有138家各级各类的旅游学院、学校,他们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但是大部分院校都还没意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与培育学生中的重要性,仍在沿用着原有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却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紧迫的实际情况。另外,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自身不求上进,认为实践能力只有在真正工作实践后经过慢慢锻炼和培养才会得到增强和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趋势分析
旅游业成为大部分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行业发展中最迅速的一个。据预测,世界旅游业的旅游人次量到2020年将升至15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对市场上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竞争优秀生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大高校也必将对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严格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行动中势在必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一个学生实习的校内小平台,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这种校内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与实践,在减少学校培训费用的同时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场所。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在实习学生在模拟锻炼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的激发下,旅游企业也可以实现创新。
(三)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只有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在就业后犯一些低级错误,也能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建议各大院校建立比较稳定的知识学习基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举办各种竞赛以及知识创意活动。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学生在运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各院校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俗语,但也是真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核制度进行督促和诱导,各种模式在运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各个院校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在突出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对课程性质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量化考核。例如对于顾客的讲话态度、微笑方式,摆台的程序、学生对实验事件模拟训练的各种细节等等各种问题制定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标准。
(五)分工合作,明确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责任
为了使各种制度以及考核标准实施的更加顺利,各个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把责任与任务分配到个人,并要明确实践教学管理的岗位职责等相关内容。此外,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研教学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
另外,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院校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制定好应对措施。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服务性非常强的行业,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一种要求。其次,要定期召开专题交流讲座。现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要紧紧的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开阔眼界。在定期召开的交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以保证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和有益性。再次,要在考生入学时就注意加强入学面试考核。目前很多学校注重只有分数,却忽视了面试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应变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人才,而不单单是分数高的学生。所以各个高校要严把面试考核关,录取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
结束语: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作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机构,都应该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不断的进行模式创新,并将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为学生,不断优化学校实践教学环境。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很强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绍方。旅游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