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

时间:2023-09-15 17:14:47

导语:在简述企业财务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

第1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信息化 建议

在传统管理中,企业集团注重人、财、物管理,并通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有效的制度来强化企业集团管理。然而,在信息时代,大量信息的飞速产生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迫使企业集团把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对企业集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高效运作作为取胜的经营之道。信息成为企业集团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企业集团将来是否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很多企业集团将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以提升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压力与挑战,中国企业集团必须加快信息化应用进程,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一、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集团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集团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快财务信息的传递与整理,及时准确地掌握财务信息、集中管理各项财务资源、迅速做出科学决策,是当前企业集团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企业集团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集团与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达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有利于解决目前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的资金分散、考核不力、信息不对称、集团控制力不强等问题,有助于企业集团由“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型,是企业集团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集团控制力的重要方式,是强化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如何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之一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带给财务管理的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企业管理面临的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方法都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激发了新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产生,与之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范围、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理想化的平台,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为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扩展了财务管理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合理规划、稳步推进

各单位要从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出发,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结合信息化水平,针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既要满足当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又要充分考虑未来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既要考虑集团财务管理的需要,又要考虑各级子企业集团的管理需求。同时,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层次设定目标、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2、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顺利实施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它不仅需要将软件技术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紧密结合,还要对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制度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领导小组要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财务、业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作为小组成员;实施小组要以财务部门为主导,由业务部门、资产管理等多部门共同参与。领导小组总体负责确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规划,审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导监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实施小组负责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建设情况,协调解决出现问题,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顺利实施。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企业集团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各项资源,还须将经营环境各方面的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实现生产经营的精细化、集约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财会业务的协同成为可能,财务会计流程从整个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其数据载体是原始凭证,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和网络数据的实时共享,保证了财务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经济活动,变会计事后核算为事中控制,使整个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成。针对过去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主要是对执行没有硬约束、硬程序。虽然集团化财务管理系统具有健全的管理功能和严格的授权机制,但如果企业自身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能分工,软件系统的管理功能和控制功能将无法发挥作用。为此,集团与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开发商的管理顾问一起认真研究了企业将推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计算机应用环境,设计出科学的企业内部财务组织架构,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硬授权,用程序来固化各部门的职能,构筑有条不紊、疏而不漏的集团财务管理体系,为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工作,为资金集中管理、监督控制、规避风险提供可靠保障,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逐步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财务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经营决策的基础。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加强培训、保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转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是企业集团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各单位必须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及时组织对公司高管人员进行培训、灌输新的管理理念;系统组织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之了解信息系统功能和管理目标、迅速熟练掌握信息系统操作技能,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懂信息化的财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

6、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持续完善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各单位必须建立稳固的长效机制,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运行维护与持续完善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梳理业务流程,定期评价信息化实施情况,督促子企业集团建设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 王玮玉.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J]. 财会月刊(综合版) , 2006,(18) :123-126

[2] 余斌. 浅谈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 2005,(S3):115-117

[3] 谢富海. 创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促进企业集团协调发展[J]. 商业会计 , 2006,(08) :106-109

第2篇

“企业的”财务目标与“企业财务的”目标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主体归属不同。“企业的”财务目标主体归属于“企业”;“企业财务的”目标,主体归属于“企业财务部门”。第二是职能不同,即实现其目标各自发挥的职能作用不同。“企业的”财务目标,其实现是通过企业决策当局对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环境资源等)综合性、适时性、动态性的指挥、协调及运作的阶段性结果;而“企业财务的”目标实现则是企业内财务这一职跳部门通过筹资、投资等财务理财职能作用发挥(即主要是物力资源的综合性价值管理)所要达到的财务部门的自身的理财目标。第三是目标层次不同。企业目标有多种,如市场占有率目标、产品质量目标、品牌目标、扩张目标等等。“企业的”财务目标只是企业的众多目标之一,是用财务指标所表现的综合性最强的企业目标;而“企业财务的”目标则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服务的,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基础和保证的财务子系统目标。第四是责任人不同。“企业的”财务目标的责任人是企业最高管理当局,而“企业财务的”目标的责任人是财务管理部门。

同时,“企业的”财务目标和“企业财务的”目标又是紧密相联的,财务的理财目标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是受企业目标支配的,但它又反过来制约或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不仅影响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企业其他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管理职能与财务的理财目标

长期以来理论界用“企业的”财务目标代替企业财务管理本身的目标(即“财务理财目标”),造成财务管理本身的目标虚设、财务管理职能方向模糊,在很长时间内忽略乃至放弃了对“财务理财目标”的研究。由于“理财目标”这一重大的财务基本理论问题被忽略,导致如何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来真正地、脚踏实地地实现财务部门自身的理财目标的理财观念、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等也被理论界和实践所忽略,使得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和企业的财务理财实践受到重大影响。

财务职能的概括表述为“以资金为中心,对企业进行综合性的全面价值管理”,或简述为“筹资、投资、收益分配”。而财务理财目标可以表述为改善财务状况,扩大理财效益。

财务管理职能和财务理财目标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财务理财目标为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方向和动力;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是财务理财目标实现的途径和保证。财务理财目标又进一步对财务的理财职能提出要求。

(一)财务理财的第一大目标——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必须做到具有充分的支付能力、稳定的资金来源、合理的资金结构,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财务部门通过筹资、投资、资产管理等理财职能的发挥,达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目标,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

1、只有具备充分的支付、偿债能力,企业才能源源不断地购进生产、经营用物资、支付税费、员工薪金等以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维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而企业的支付、偿债能力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和财务理财活动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财务理财所要解决的首先是如何通过自身职能作用的发挥尽可能地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充裕,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研究、评价其支付能力状况(如长短期支付能力、长短期偿债能力、资产流动性、资产变现力、现金流量等),分析其产生根源、找出并实施其改善途径,并在财务职能的范围内采取措施以使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得以加强和改善。

2、财务理财还要能使企业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以保证企业稳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要研究企业面临的资金市场、筹资渠道、财务风险、财务结构、资本结构及企业资产结构等,要从企业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比重、借入资本与资本的比重、企业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中找到规律、把握规律从而使企业保持稳定的资金来源。

3、财务理财还要能使企业各项资金有一个合理的分布,使企业资金周转能顺畅地进行。因而要研究企业各项资产变现速度,比较企业的总资产结构、流动资产结构的变动,各项资产的功能作用特点、最佳的资金投放量、最有效的管理方法等。

因此财务部门理财的首要目标是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即增强企业支付能力的充裕性,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资金投放的合理性。而改善本身正是财务职能作用发挥的动态过程。如何改善则涉及到财务理财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方法体系和基本技能体系的指导和综合运用。

(二)财务理财的第二大目标——扩大理财效益

财务部门通过财务理财职能作用的发挥要达到扩大理财效益的目标。理财效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财务状况的改善,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捕捉住每一个获利机会所创造的理财效益;二是直接通过理财活动本身技能的发挥所创造的理财效益——即通过筹资、投资、资产管理等理财直接行为的改进来扩大的理财效益。

如在筹资决策中,通过融资组合中资本结构、资本成本、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所得税等因素的综合权衡来扩大资本收益率。在投资决策中,通过流动资产各项目投资的收入与成本动态权衡原理办货币资产、债权资产、存货资产的最佳投资额测定原理、方法、技能),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时间价值运用、风险价值的比较、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现金流量的计算;长期证券投资中证券估价原理的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式和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来减少风险、增加收益。还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收益规划,从财务角度研究存量资产转变为流量资产运动的条件、规模、速度及加速度、成本、效益、弹性、经营杠杆等的相互作用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影响等,从而采取特定的财务措施来扩大企业效益。

第3篇

一、企业财务目标理论梳理

(一) 利润最大化论利润代表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果,利润越多意味着投资者的财富增加的越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以此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润是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利润最大化可以使企业的经营具有可靠的来源保障;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在满足业主或投资者增加自身财富时,也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

(二) 股东财富最大化论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用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来计量的,既考虑了各种风险因素,也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这种财务目标理论的缺陷有:一是强调股东的利益,必然会忽略企业其他关系主体的相关利益,不利于处理好现代企业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二是股票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很多不是企业所能控制的。将一些不可控因素引入企业的理财目标中是不合理的;三是它只适合于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很难适应。

(三) 企业价值最大化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投资者报酬的现值,即未来一定期间归属于投资权益的现金流量,按考虑风险报酬率的资本成本换算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对企业资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然而,在整个的测算评估中也存在着很多难题,比较费时费力。

(四)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论现实中,在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思想指导下。一些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的财务管理经济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极有可能做出仅仅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理财行为而对社会、环境的责任不管不顾,从而对社会造成危害,由此也可能导致企业自身的终结。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应运而生。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有利害关系的群体。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就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和均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提出是财务管理内容的一个创新。由于其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企业行为和理念与社会发展是相协调的。在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企业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相应的成本就会增加,但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企业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会得到更多社会信誉和消费者的认同。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内容简述

(一) 理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凸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亦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一些知名大公司开始将社会责任上升为公司战略,视其为公司核心业务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尚无统一认识。美国经济学院密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期蒂芬,P.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它要求工商企业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找出基本的道德真理。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里基,w.格里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提高本身利润的同时,对保护和增加整个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责任。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但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而只是一个限制因素,满足社会需要才是企业永恒的目的,利润只不过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回报。而我国的一些学者则认为,可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对社会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二者基础上的道德责任,即社会责任可以表现为提供就业、缴纳税金、保护环境、支持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等。

(二) 社会实践尽管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无法完全统一认识,但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在对待企业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问题上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实体之一,遵守国家的法规法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是企业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当然,企业到底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取决于那些与企业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愿望,取决于企业和社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力量博弈,以及最终达成怎样的共识。

三、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内在联系

第4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特征;防范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的不断改革,建筑企业对于决策风险防范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日益重视。如何从制度上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使建筑企业财务状况按照预期的财务目标转化,这是很多财务人员关注的问题。

1、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简述与控制

财务风险是建筑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所必然出现和面对的问题,财务风险本身也是建筑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财务风险贯穿于建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从初始的项目规划立项、资益分析到建设实施、交付使用中均涉及到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确保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因此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的特点。第二,由于财务风险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市环境而产生的,尤其在我国目前各项相关经济体制尚未充分健全的情况下,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及至企业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的表现即为的实际结果与财务预期目标的背离。第三,“风险”本身所指的即为具有不确定性的对企业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该项损失是否发生,另外一方面表现为在产生损失的情况下财务损失量的大小。

如何使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得到健全,如何防范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发展政策监管的加强,对建筑企业,尤其是对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关注越来越多,政府职能部门对国有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也日益强化。国有建筑企业已失去体制和行业垄断这两个规避风险的屏障。因此,国有建筑企业只有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控制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它包含了企业经营效率、效果和风险管理等内容。国有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往往时间跨度长、规模大、工艺复杂,项目离总部较远且高度分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特点将使其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离开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则无从谈起。我国国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工程款拖欠导致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盈利能力下降以至于走到破产的边缘等等,这些问题也都与国有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直接相关,可见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密切相关。

2、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内容

建筑企业广义的财务风险风险含义涉及了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中的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举债融资时所产生的风险,因此又称为融资风险,即企业负债经营时面临的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财务危机及资不抵债的破产危机等。可见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的累积分配等财务活动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3、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方法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归纳总结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方法主要有:

3.1财务风险的会计(审计)防范方法

第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包括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使会计对建筑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为建筑企业管理提供信息的职能是利用会计信息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当务之急。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国有建筑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有时还是凭感觉、靠关系,这样不科学的决策方法无疑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因此提高会计工作在建筑企业中的地位,强化会计工作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就成为会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需要。

第二,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建筑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其财务风险水平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对建筑企业稳定财务运行、降低财务风险十分重要。从这一点来说,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对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起着间接作用。

第三,强化审计监督。建筑企业的外部审计监督可以减少建筑企业内部可能发生的会计差错和舞弊行为,使建筑企业会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建筑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降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审计是建筑企业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督促会计部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从而力求将对建筑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

3.2财务风险的财务防范方法

关于财务方法主要是运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以对建筑企业财务活动的不同方面的控制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整体控制的目的。

3.2.1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个企业需要正确选择出合适自己的筹资方式,从而合理的确定财务结构。在现代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所占比例偏高;在债务结构中,短期债务比例偏高,企业筹资渠道的单一性,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要考虑筹资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合理确定财务结构,即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

3.2.2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我们的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其特点决定了应收账款的存在,这是其必然性,企业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在应收账款中要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建筑企业的投资周期一般较长,从而也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投资决策的预期效果受到影响,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应加强可行性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3.2.3风险和防范。

在建筑企业管理中,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筹集资金成本较低的优势,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从而有效防范收益分配对企业未来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3.3风险产生的制度基础

在建筑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制度基础包括两点:其一是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其二是企业内部的委托关系,两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都有重要意义。

如何去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其一是要认真的搞好企业财务活动的参与人和影响者的相关活动,其二是进行控制和反映,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可能避免的偏差,使企业财务活动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

3.4制度约束因素

在现实中,委托人目标的实现就面临着风险。委托关系双方之间一般存在着利益矛盾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人他们受到的利益诱惑可能远大于委托人所提供的激励水平,由于人他们掌握了很多的信息,其所采取的逆向选择行为也可能远非委托人制定的约束条件能够约束。故此,制度约束因素特别重要。

4、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财务内部控制 企业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健全的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为内部控制目标的拓展和价值提升提供了便利,但财务信息化对业务流程的改变,也对内部控制各要素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信息化环境中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新技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利用财务信息平台整合信息,为企业的运营决策、管理决策、战略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

财务内部控制则是财务组织为保护企业资产安全,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和正确,促进财务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财务活动效率,控制财务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并进而实现财务目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由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ppraisa1)、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y)、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监控(monitoring)等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成功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为企业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整合,促进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而成功的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质量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健全与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又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与保障。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在财务工作过程、工作环节、工作方式上有所改变,还对财务组织结构、财务运行机制以及财务人员的管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我们分别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简述信息化环境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

1.信息化对财务控制环境的影响。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财务内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是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将发生财务管理结构扁平化,决策者和执行者沟通更直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但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加提高;另外,扁平式财务组织结构将使财务内部控制方式和管理观念发生改变。

2.信息化对财务风险评价的影响。在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伴随业务流程的改变,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极大的改变了以往封闭集中状态下的运行环境,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方法。

3.信息化对财务控制活动的影响。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保证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而采取的必要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而信息技术的引用增强了财务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为主,控制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相适应。

4.信息化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在信息化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获取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信息,并在财务组织内部进行沟通,以使财务人员清楚地获取有关其控制责任的信息,履行其责任。

5.信息化对财务监控的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并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应注意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

三、信息化环境中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

由于信息技术的更多应用,赋予了财务内部控制新的内涵,发展成为以系统安全保障与稽核牵制相结合的控制体系。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可分为系统控制与管理控制两大部分。

1.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是指与程序设计、运行维护、数据处理过程、网络维护与管理等相关的可靠性控制制度。在系统控制中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主要涉及到系统安全和系统运行两方面内容。

2.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组织规划、资源使用限制等原理,制定诸如业务流程、工作程序、岗位设置、职责分工、授权批准等一系列财务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信息化要重新优化配置资源,企业内部控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培养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

企业为了适应控制环境的变化,就需要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培养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

(2)建立和完善合理风险评估体系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环境下,风险评估就是将流程控制、系统控制和管理控制形成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再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运行情况及外部环境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为企业内部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评估反馈机制。

(3)控制手段中应充分引入信息技术,增强财务内部控制

一个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预防性的、检查性的和纠正性的控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泛地使用信息技术为支持决策和改善业务与信息过程提供了战略机会,也提供了预防、检查和纠正错误或舞弊的机会。

(4)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

随着计算机在财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财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些财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5)定期评估重新设计规则

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的风险,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必须经过经常评估和更新。控制程序和企业具体环境相关,当新的业务和信息流程提出后,控制目标应当保持不变,但为达到该目标的具体控制措施必须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不要让财务内部控制程序限制能使企业运行更加有效的技术的使用。

四、小结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与管理理念,给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效率、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效果,带来了新的机会,也产生了潜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吴俊峰.财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价值实现的三点体会.财务与会计,2007,(6):56-57.

[2]蒋占华.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化关系研究.财会学习,2007,(9).

第6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整合 整合效应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交易金额与数量的增长速度得到大幅提升,然而这并不代表企业的并购获得成功。针对我国现今大部分企业来说,整合企业财务是并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对企业并购具有积极地影响。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并没有注重财务的整合,企业并购也往往因此而失败。企业应对自身与其他企业的并购经验进行总结,为之后企业的并购提供策略指导,从而避免并购的失败。

一、财务整合在企业并购中所需遵守的原则

(一)成本及效益原则

企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获取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经营能力的高低,同样由企业效益所决定。因此,企业决策者所做的决定、企业完成的任务都应以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优先规划企业财务,并将效益作为并购过程中的原则之一。

(二)及时性原则

并购双方财务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都应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计算体系与管理体系有清晰地了解,同时以双方企业在本次并购中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以及发展作为参考依据,建立适合各自企业的管理体系,制定今后的财务目标。从而使企业能够以最快速度完成财务整合,加快并购速度,尽早步入正轨。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具体内容

(一)资本结构的整合

企业并购过程中,应积极优化现有的资本结构,对企业整体进行规划。合理控制并购企业双方的资产,使企业的资产与被并购企业的负债比例较为合理,从而使企业在并购后无需承受过多压力。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考虑被并购企业资产的可用性,即被并购企业的现有资产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保留可用资产,并出售、剔除不可用资产。并购企业双方在并购过程中,常在企业的债务问题方面出现分歧,此时企业可利用协商的方法,或将被并购企业所负担的债务视为股份参股。企业根据被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财务整合方式,有益于企业并购的进行与企业日后的发展。

企业在调查被并购企业时,应对其负债情况进行整合,充分掌握被并购企业的负债情况。如被并购企业的应收账款、银行贷款及利息、对外贷款金额。部分企业亏损过于严重,负债较多,企业可将其净资产视为零,从而以一元的象征性收购价进行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其余的并购项目。企业在并购后,应剔除企业的不良资产,改革资产审核制度,对企业每笔资产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部分销售人员收取回扣、企业领导任意外借资金、资金账目作假等情况,使被并购企业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企业也可通过并购获利。

(二)财务组织结构整合

企业整合财务组织结构共需注意两方面内容:部门整合以及人员整合。部门整合指对被并购企业财务部门的撤销、合并或更改隶属关系。而对财务物组织的人员整合需将企业双方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重组,妥善安置富余的财务工作人员。我国大部分企业依旧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财务组织的机构较为简单,企业必须一套适合并购的财务管理体系,升级被并购企业之前的财务管理体系。借助现今日益发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手段,积极对公司的财务组织进行改革,创建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可以将被并购公司视为各地的分公司,被并购公司将企业财务及业务的数据制成报告,通过网络或远程通讯手段提交至企业总部,由企业总部专门安排人员进行审核,分析数据是否合理,审核数据是否出现遗漏或作假现象,之后将数据记录在案。一般情况下,业务支出应以年初公司制定的预算进行,若出现特殊情况需支出费用,被并购公司则需申述理由,并由公司决策者批准方能执行。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整合财务组织结构能够使企业的账目更为清晰,企业之后的发展能够更为顺利。

(三)会计核算体系整合

企业若想将被并购企业的财务制度与自身财务制度达到统一,则必须整合会计核算体系。企业整合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帮助其第一时间准确了解被并购企业的信息,同时也为之后企业统一绩效考核标准打下基础。企业整合会计核算体系应以会计职业素养为要求管理财务组织会计,要求会计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进行核算与分析,同时拟定核算的制度、方法、流程等,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向企业决策者反映。企业应简化核算体系,剔除多余部分,从而提高企业核算效率。

企业对财务的核算应从控制与计算两方面入手,统一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首先,企业应对被并购企业今年的支出进行预算,计算本年在被并购公司上所需支出的成本以及预估所能获得的收益,并制作表格下发至企业财务部门。其次,财务部门根据企业下发的预算数据,预估企业将动用的资金与资源,对企业资本的使用情况有较为清晰地了解及规划。最后,核算公司企业所支出的资本,并计算公司收益,以此评价公司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企业整合建立适合并购企业双方的核算体系,能够使企业并购更为顺利,促进企业并购之后的发展。

三、结束语

财务整合在企业并购中起到极为积极地作用,其关系到并购是否能够顺利展开。企业应积极解决整合财务时发生的问题,从而保证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只有这样,企业在并购时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并购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昝建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整合问题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9:212-213

第7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预算的理论简述

企业通过财务预算进行管理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财务目标控制方法,同时,还是进行财务控制时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具有战略性、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企业要驾驭市场,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必须通过灵活、快捷、准确的财务预测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而财务预算的提出,无疑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途径。

(一)财务预算的内涵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是由企业的高层以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营决策和经营的目标规划财务数据以及责任约束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模型和公式,结合市场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围绕着利润最大化目标制定的预算。

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经济活动是现代企业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并且建立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进而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各项资金的取得和投入、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财务活动制定的计划,是一种确保企业理财目标实现的有效管理机制。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回避各种财务活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财务预算的必要性

正如上所说,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全面的组织、计划和协调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尤其是近期的金融危机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合理而准确的财务预测对与每一个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

1、良好的财务预算有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支付风险,而财务预算一般在编制时,都会充分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与未来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所以,通过编制准确而合理的预算计划来安排好资金的应用,有利于企业充分规避未来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

2、财务预算是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可以实现的良好保障。一个企业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是根据企业战略制定出来的,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预期性管理理念。因此财务预算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企业战略的具体化。没有企业战略作为基础编制出的财务预算,只能称之为企业的短期行为,并不能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3、财务预算亦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桥梁。由于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是以充分的市场调研预测为前提的,所以一份准确的财务预算可以将市场和企业的内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求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达到可以长期在市场上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

(三)企业财务预算的内容

1、日常经营活动的预算。主要指对企业集团及其经营性的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经行全面的预算,包括经营活动的预算、投资活动的预算和筹资活动预算。具体而言,在经营活动预算中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的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应收、应付账款预算和期间费用的预算等;投资预算主要是指对企业及其经营性子公司的投资活动编制预算,包括投资的收益预算、投资的成本预算和风险的预算等,具体又可以分为投资短期预算和长期投资预算,对内投资预算和对外投资预算;筹资活动预算主要是是指在对企业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预算。

2、财务状况预算和经营状况预算。众所周知,企业财务状况预算和经营状况预算也就是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和利润表预算,为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期末余额和企业预算期的经营利润和费用编制预算。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数为基点,在充分考虑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后,采用会计核算中常用到的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算求得,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也是类似的,两者在编制时,无论是在编制内容,还是数据应用上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3、现金流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是通过以上编制的两种预算内容,大体估计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及筹资等日常活动的资金结构、流向及规模等,进而分别就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的净流量做出详细的预算,为企业实现下一步的各项经营目标提供资金上的充分保证。一般而言,在一个企业的整个财务预算中,应该以现金流量预算为中心,因为现金流是最能充分体现企业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数据指标,是企业可以持续、健康经营的保证,同时现金流也是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的最大资本。

二、目前国内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步为众多企业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定了自己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企业财务人员仅仅是为了预算而预算

许多企业的主管部门对财务预算到底应该如何去运作、如何安排和实施自己企业的财务预算缺乏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现阶段,有不少企业仅仅是为了在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方面,能得到有关上级部门和其他单位的认可,才制定了一系列看似十分严格的,和本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性文件。而事实上,每个企业都不应该只把财务预算作为自身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去填补企业制度上的空白,而是应该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步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辅助手段。我们应关注的焦点,不在于企业是不是制定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而是在于财务预算管理在该企业中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和落实。

(二)企业普遍没有一个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

在许多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部分企业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兼任,而部分企业甚至由计划部门来担当这个职责。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组织上的保障,导致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但企业内部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协调和仲裁。另外,没有制定一个相对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也是现阶段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时十分简单,使财务预算这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变得有名无实,也使企业预算管理人员没有一个可供遵循的严格规范,从而影响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无法有效的运行,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三)很多企业不注重预算的实际效用

现在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譬如只注重预算本身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功能,不注重发挥预算管理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等。这些不良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以下各种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风险控制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效绩评价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资源分配的关系等。

(四)许多企业认为财务预算管理纯属财务行为

财务预算是在财务部门制定的年度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得来的,这使得很多人认为预算仅仅是一种财务行为,所以应该由企业财务部门全面负责制定和控制。而事实上,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的计划性逐步在加强,全面的财务预算早已发展成为集业务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投资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仅仅是为各部门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和分析。因此,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全面的管理行为,应该由公司高层进行组织和指挥,而业务、投资、筹资、管理等具体部门才是财务预算的执行主体。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财务预算视为是财务部门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

三、关于企业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预算管理更多的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管理和约束,所以其目标应该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没有长远发展战略意识的财务预算只能算是企业的短期行为,会使企业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也就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财务预算管理过程必须是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的。企业的发展战略导向和战略目标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预算模式的选择,决定着预算的重点,也决定着预算目标应当如何具体确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企业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必须首先根据本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长短期目标,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二)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预算可以得到准确执行的条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参与预算制定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和依据。在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时,首先根据财政部为企业制定的《指导意见》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原则、内容、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业务流程、预算指标等;其次,根据《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出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监控、评价和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内容,使整个财务预算管理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财务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细化各种财务预算的科目

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但不同程度的基础管理工作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作用和最终的收获是十分迥异的。企业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一般是各项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而每一项业务预算要求各种业务的开展必须规范,业务流程也必须科学。因此,企业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从生产、销售、供应等各个环节加强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当细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每个环节和项目,进一步明晰各种人员的权、责、利之间的关系。

(四)根据实际情况,强化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应处理好资产结构中的盈利型与流动性,资本结构中的成本与风险的关系,合理地规划与控制企业的现金流量,回避由于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经营失败。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强化企业资金管理。首先,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保证资金正常流入,降低赊销风险;其次,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合理占用应付账款等结算资金,控制采购支出时间;再次,加大清欠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而且资金管理的监督考核必须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为基础,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有效避免了事后承受巨额亏损的可能。通过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湘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J].经济经纬,2006(1).

2、周建勋,郑春菊.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9(14).

第8篇

性 别:男

目前所在: 中山

年 龄: 32

户口所在: 中山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已婚

民 族: 汉族

身 高: 169cm

体 重: 70 kg

电 话:

email:

求职 意向

人才 类型: 普通 求职

应聘职位: 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审计/税务

工作年限: 18

职 称: 中级

求职 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深圳,东莞

工作经历

广州唯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8-05 ~ 至今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

工作描述: 组建财务团队、行政人事团队、IPO团队,完成大部份IPO工作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

担任职位: 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工作描述: 这是一家以软件开发为主的民营企业,规模由小到大,如今已发展为全国拥有六家分公司的软件企业,年销售收入总额约为3800万元。

1、拟定公司年度预算方案,严格推进预算管理;

2、组织建立较为完善的会计基础构件,并主持编制公司的各种基础报表、内部管理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工作;

3、负责税务规划工作和监控工作;

4、根据公司资金运作情况,合理调配资金和筹备资金,确保公司资金正常运转;

5、负责与财政、税务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保持良好关系,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公司审计工作;

6、及时将公司财务政策向有关部门沟通和培训,确保其贯彻执行;

7、严格财务人员工作管理,督促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8、参与业务拓展的规划工作

主要业绩简述如下:

重点抓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税务规划,辅助公司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稳步发展。

离职原因: 合同到期不续签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担任职位: 统计员/会计员/主办会计/财务主管/财务经理

工作描述: 广州无线电集团是一家集电子产品、通讯导航设备、税控机、通讯电缆和柜员机生产、房地产开发、酒店经营、资本经营等为一身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全国520家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规模约10亿元人民币。

本人从毕业起分配到该企业财务处工作,从会计员、计价员做起。近十年来,在会计核算业务中,本人从成本核算、材料核算,到子公司全套帐务、集团公司汇总会计报表、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内部审计和资金筹集等;从了解集团财务的冰山一角,到全方位掌握集团财务管理工作。

期间,本人还在多家分公司担任财务经理职务。对基建施工、房地产、物业管理、酒店宾馆、模具制造、电子机械制造等企业运作及财务运作均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离职原因: 合同到期不续签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专 业 : 工业财务会计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98-09 2007-07 广州市电视大学 物业管理 毕业证 略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工作能力方面:

1、本人深谙财务总监的内涵,以提高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公司价值为已任,在销售收入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有较好的心得。

2、本人相信细则决定成败的道理,坚持从微观的经济细节入手,力求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喜欢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

3、本人推崇财务工作属于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结合的观点。善于处理监督管理与服务指导矛盾关系。

4、本人的综合能力较强,善于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有理有据、有条有理的把公司在财务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汇报给领导层,充分履行公司参谋的职能。

5、对公司(集团)的会计基础建设,责任会计、管理会计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6、本人对数字方面有极强的敏感性,往往能从细则的变化中及时发现问题。

7、擅长从公司产销业务出发,对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有机结合,为提高公司价值和未来发前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

其他专长方面:

本人对电脑操作轻车熟路,在写作方面具有较为深好的功底,精于观察,勤于思考,工于分析,善于总结,往往能比普通人看得深、看得透、看得远。

另外,在业务拓展、证券投资、文学、物业管理专业、歌唱等方面均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体会。

详细个人自传

第9篇

【关键词】林业企业 融资成本 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简述财务管理目标

管理学理论认为,企业是股东,债权人等多边关系的总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均衡各方关系,客观上追求企业效益最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也逐步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方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为其目标服务的,目前通用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长期存续作为基础,综合各方利益群体关系,以达到企业价值持续增长,并且谋求最大效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具有与综合考虑企业相关利益群体,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综合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等优点,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我国企业走出本土,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林业企业更要吸收市场化的新知识,新思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深入思考融资费用给林业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为建设现代化的优质林业企业添砖加瓦。

二、融资活动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因素众多,但就我国林业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融资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价值走向,制约着林业企业的发展。融资活动所产生的费用,也是就体现在林业企业会计报表上的财务费用是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项重要因素。融资费用在财务管理上的概念是资本成本,在会计报表上的现实反映是财务费用。企业只有均衡各方因素,采取均衡有效的融资决策,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资本成本是企业衡量各种融资决策利弊的尺子,还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只有在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时,企业才能够获得收益,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从另一个角度看,林业企业的融资费用是投资者对本企业投资活动所要求的报酬率,只有在本企业项目的回报率高于此“报酬率”,才能创造出正的企业价值,完成企业利润,商誉等一系列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积累,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我国林业企业必须综合考虑融资活动产生的成本和市场报酬率,以取得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林业企业筹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企业受到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等限制,融资决策不够科学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业企业价值的增长,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市场不健全

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采取计划经济,那时我国的林业企业无须考虑融资问题。改革开放后,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对资本市场不甚了解,债券市场等融资市场发展不够有序,相关细则不够完善,各种融资方式理论体系也不够健全,加之林业企业由于自身特点一般离发达城市较远,新的知识信息接收的程度不高,导致了林业企业的融资困境,影响了我国林企融资活动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还表现在融资准入制度严格,一般商业银行不给规模小企业贷款,客观上制约了我国中小林业企业的发展。

(二)融资方式单一

我国林业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企业获取最大的资金来源是政府补助。政府的补助不需要支付费用,也就不存在融资成本问题,但是林业企业的生产周期一般数十年,成本投入收回的周期过长,资金周转的需求很大,要想全部依靠政府的投入,显然不够现实,也不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林业企业很可能因此丧失好的项目投入机会,错失市场良机。目前,我国林业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但商业银行一般不给生产收回周期长的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贷款,林业企业在资金短缺时也是一筹莫展。林业方面融资债券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综上所述,融资方式单一影响了林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不利于林业企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融资手续不完善

由于林业企业的回收期长,生产经营风险大等客观原因,商业银行在加强自身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下,对林业企业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很高,实行授权授信制度,制约了林业企业融资的规模。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专门为林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公司很少,使得林业企业筹集资金的难度较大 ,现实上制约了林业企业的常规经营生产活动,也在长远上影响林业企业价值的提高。

(四)资本成本偏高

由于林业企业生产周期长,回收风险大等特点,商业银行给予贷款的条件严苛,具体表现在贷款的利息费用偏高。高额融资费用支出影响了林业企业的净利润和资金周转的灵活性,制约了林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对策

(一)提升企业赢利能力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要求是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创造出正的净利润,有了利润才能还本付息,发放股利,支付财务费用,获取企业价值的积累。因此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要企业与时俱进,不断采用高速更新的技术,敏锐把握国际和国内市场动向,淘汰不良产品,积极树立市场形象,获取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最大化。现阶段我国林业企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赢利能力,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方式,选择最优发展决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取利润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