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4:48
导语:在工业企业账务流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是由会计主体所处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会计的环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不同行业经营业务的特点和不同性质企业的特点。企业总是从属于一定的行业,而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经营业务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会计方法的设计和选择。行业经营风险程度对会计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行业,风险程度不同。行业风险程度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各项准备金的核算上,行业风险比较小的企业其各种准备金如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等的计提比例一般比较小,因此不必采用备抵法提取坏账准备金,用直接转销法既可。而一些风险相对较大的企业,其各项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一般比较大,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备抵法。可见,风险程度的不同,客观上要求会计处理的方法应具有多样性,即可选择性。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作账的区别很大,因为它们有不同的会计制度。
二、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的主要区别
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在本质上都是要先购进材料或产品,之后将产品出售,也都需要计算产品的营业成本,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其区别主要集中在成本的构成、核算方法和科目设置、会计流程、成本费用核算方法以及账务处理上的不同。
1、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
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在成本构成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工业产成品的成本构成也是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除了制造费用这个工业会计必须提及的成本之外,还包括比如原材料的采购费用、生产产品工人的工资及福利、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燃动力费等。工业企业区别于商业企业最重要一点就是存在生产过程,而生产过程产生的成本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也很高,因此正确核算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的关键,其中制造费用的核算尤为重要。由于商业企业不存在生产环节,其商品成本构成相对也更加简单,无非是仓储、整理以及运输成本,所以想要核算清楚商品的采购成本,只需确认已销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价值既可。但应注意不包括商品运输费用、人工费用以及工资福利等。
2、会计方法及科目设置不同
工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方法,计划成本法下设置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实际成本法下对于款项已支付但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进行核算。而商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进价法和售价法两种方法,进价法下,对尚在运输途中并已支付款项的商品,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进行核算;售价法下,则必须设置在途物资和商品进销差价两个科目进行核算。
3、会计核算流程不同
工业企业的实物流转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供应阶段(即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供应阶段购进原材料后进入生产阶段,产品完工后核算成本进行销售,最后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其核算的复杂之处在生产阶段,也就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过程。原材料在投入生产时,会发生一系列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机械设备费、制造费用等,这道工序过后,原材料变为了半成品,形成下一工序的材料成本。月末,将本月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在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和尚在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给半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就作为下一工序的材料投入,然后加上下一工序的费用转入第三道工序,以此类推。最后加上前面各道工序的费用就是本月的生产费用,将其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再进行分配,那么分配给产成品的成本就是库存商品成本。这就是工业企业比商业企业多出来的会计流程。而商业会计的实物流转过程相对于工业会计要简单得多,只是商品的购入、存储和销售环节,没有生产这一会计流程。
4、成本费用核算方法不同
(1)成本核算方法不同。工业会计关注的是生产过程成本核算,即如何有效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一般而言,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商业会计成本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是针对商品的出入库以及期末进销差价的核算问题,一般采用零售价法。
(2)费用核算方法不同。这里所说的费用主要是指采购费用和制造费用。工业会计要求将购入材料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计入相应的材料采购成本,即购进材料时发生的所有采购费用应当全部计入材料成本,当购入某一种材料发生采购费用时,应将采购费用直接计入材料成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接材料;但如果购入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时,采购费用则由材料共同负担,这时就应根据一定分配标准将采购费用进行分配,再分别计入某几种材料的成本。制造费用类同于上述提到的采购费用,也就是说,生产一种产品发生的相关费用可以直接分配到该种产品的成本中去,对于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共同发生的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待期末计算制造费用总额,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最后一次性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商业会计而言,存货采购成本的进货费用,可直接计入商品成本,也可先进行费用的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存销情况再进行分摊;对于已销售商品应负担的进货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即主营业务成本;对于尚未出售的商品所负担的进货费用,应计入期末存货成本,即库存商品。
5、账务处理不同
以下分别从采购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成本结转四个过程区分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的账务处理(分录顺序:工业会计、商业会计)。
(1)采购阶段。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生产阶段。
一是工业会计在生产阶段会发生直接费用,即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同时还会发生间接费用,即生产车间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费用等,直接费用通过生产成本账户核算,间接费用中生产车间费用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行政管理部门费用通过管理费用账户核算,而商业会计没有生产过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
二是制造费用待月末分配后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三是产品完工入库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销售阶段。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三、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的其他区别
1、资金运动过程不同
工业会计资金运动过程包括从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三个环节,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而商业会计只有购进和销售两个过程,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商品资金和货币资金。
2、账户所属类别不同
工业会计核算项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五大类,而商业会计则没有成本类账户,只有四大类项目,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
3、存货核算方法不同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工业会计的存货主要有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半成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购入货物和销售货物,并没有生产制造环节,因此商业会计的存货主要是待销商品,当然也包括为经营活动而准备的材料物资。
4、销售成本结转程序不同
工业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分为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在计划成本法下,结转销售成本应在月末归集制造费用总额,按一定比例在产品间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和完工产品,最后结转销售成本;在实际成本法下,做法基本接近计划成本法,只是不用再计算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商业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售价法和进价法两种,在售价法下,结转销售成本应在月末进行价税分离,将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摊销,然后结转销售成本;进价法下月末则可以直接结转销售成本。
5、收入核算项目不同
我国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我国企业应该如何确认和计量收入给予了全面和细致的规定,在对准则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准则中的收入涉及的行业较多,可以说是各行各业会计在对收入进行核算时的综合体现,有关收入确认的原则也跟据不同行业而有所区别。例如,工业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产品、销售材料以及与销售产品无关的过程,因此工业会计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商品流通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的过程,因此商业会计的收入在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核算科目的区别显而易见。
1、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在成本构成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工业产成品的成本构成也是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除了制造费用这个工业会计必须提及的成本之外,还包括比如原材料的采购费用、生产产品工人的工资及福利、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燃动力费等。工业企业区别于商业企业最重要一点就是存在生产过程,而生产过程产生的成本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也很高,因此正确核算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的关键,其中制造费用的核算尤为重要。由于商业企业不存在生产环节,其商品成本构成相对也更加简单,无非是仓储、整理以及运输成本,所以想要核算清楚商品的采购成本,只需确认已销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价值既可。但应注意不包括商品运输费用、人工费用以及工资福利等。
2、会计方法及科目设置不同工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方法,计划成本法下设置“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实际成本法下对于款项已支付但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进行核算。而商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进价法和售价法两种方法,进价法下,对尚在运输途中并已支付款项的商品,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进行核算;售价法下,则必须设置“在途物资”和“商品进销差价”两个科目进行核算。
3、会计核算流程不同工业企业的实物流转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供应阶段(即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供应阶段购进原材料后进入生产阶段,产品完工后核算成本进行销售,最后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其核算的复杂之处在生产阶段,也就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过程。原材料在投入生产时,会发生一系列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机械设备费、制造费用等,这道工序过后,原材料变为了半成品,形成下一工序的材料成本。月末,将本月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在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和尚在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给半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就作为下一工序的材料投入,然后加上下一工序的费用转入第三道工序,以此类推。最后加上前面各道工序的费用就是本月的生产费用,将其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再进行分配,那么分配给产成品的成本就是库存商品成本。这就是工业企业比商业企业多出来的会计流程。而商业会计的实物流转过程相对于工业会计要简单得多,只是商品的购入、存储和销售环节,没有生产这一会计流程。
二、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的其他区别
1、资金运动过程不同工业会计资金运动过程包括从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三个环节,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而商业会计只有购进和销售两个过程,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商品资金和货币资金。
2、账户所属类别不同工业会计核算项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五大类,而商业会计则没有成本类账户,只有四大类项目,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
3、存货核算方法不同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工业会计的存货主要有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半成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购入货物和销售货物,并没有生产制造环节,因此商业会计的存货主要是待销商品,当然也包括为经营活动而准备的材料物资。
4、销售成本结转程序不同工业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分为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在计划成本法下,结转销售成本应在月末归集制造费用总额,按一定比例在产品间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和完工产品,最后结转销售成本;在实际成本法下,做法基本接近计划成本法,只是不用再计算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商业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售价法和进价法两种,在售价法下,结转销售成本应在月末进行价税分离,将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摊销,然后结转销售成本;进价法下月末则可以直接结转销售成本。5、收入核算项目不同我国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我国企业应该如何确认和计量收入给予了全面和细致的规定,在对准则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准则中的收入涉及的行业较多,可以说是各行各业会计在对收入进行核算时的综合体现,有关收入确认的原则也跟据不同行业而有所区别。例如,工业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产品、销售材料以及与销售产品无关的过程,因此工业会计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商品流通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的过程,因此商业会计的收入在“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核算科目的区别显而易见。
关键词:财会 实践教学
技工学校会计专业主要是培养一线财务岗位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账务处理高手。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技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看法:
一、技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现状
1、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要求
在会计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中,职业学校往往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的要求安排会计理论的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会计实践往往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1—2个月的集中实习。由于课时紧、实习内容多,学生在规定时间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全部实习内容;有的学校干脆把学生“放羊”到社会上,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名义上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很多学生因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而无法进行实习,最后只能找个假单位、盖个假公章了事;有部分学生虽然联系到实习单位,但由于没有非常硬的关系而无法接触到真正的会计业务处理,只能是走马观花似的看一看,根本达不到会计实习的目的。
2、缺少课程实践环节,学生实践环节断档
会计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计理论教学如此,会计实践活动也应如此。会计专业课程在理论课结束后,缺少为巩固会计理论知识而进行的课程实践环节,使学生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无法与会计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兴趣,也加大了集中实践活动的难度,学生往往学到后面忘了前面、眼高手低,动手能力较差。
3、会计模拟实验室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各职业学校均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基本上设置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实际教学中往往利用率过低,主要原因是设备配置不全、实验教材落后、实践指导教师缺乏或知识单一等,无法真正发挥会计模拟实验室的作用。
4、缺乏既具有一定的会计理论教学经验、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职业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专业教师往往只有会计理论知识,缺少一定的会计实践经验;有的指导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只熟悉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的会计工作,不能满足实践环节的要求;有的教师虽然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书,但也只是具备资格而已。
二、技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1、增加课程实践环节模拟实验,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校应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充分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增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模拟实习,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验交叉进行教学,避免了“满堂灌”和枯燥的理论讲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会计知识兴趣。交叉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会计理论教学,具有良好地教学效果。
2、开展行业会计知识和新会计制度讲座,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专业课的学习,只能接触到有关工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业务。除了工业企业,实际生活中还有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饮食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等,它们在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都有别于工业企业,学生通过自学不宜掌握,在教学上由于计划、课时等限制又不便单独排课,建议采用讲座的形式,讲清其它行业与工业企业在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上的不同之处,完善学生的会计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应及时了解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积极参加新会计制度培训,更新知识;学校应根据会计制度的改革情况,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师资队伍,开展有效地教研活动。同时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新会计制度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学以致用,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
3、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实践教学。
在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普及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处理、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显示出了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及相关应用软件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在二年级上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省计算机应用中级工考证,下学期学生学完《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程后,安排学生进行手工财会模拟实习。与此同时,让学生操作应用“用友”或“金蝶”会计电算化软件,一方面将电算化的理论知识与大众化的应用软件相结合缩短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软件比较手工操作下的会计算流程,并将两方面处理的结果进行核对验证,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会计技能。
关键词:理实一体;模拟操作;实践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中职财务会计这
门课程结合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网中网教学平台”模拟真实的会计流程,着力培养学生对一般工业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能力,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与会计工作的实际相融合。
一、“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不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财务会计课程标准,本次课的目标为:理解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的概念、特点;熟练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的账务处理,并区分委托方和受托方在账务处理上的不同,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设计
面对市场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我将教学重点定位为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两种方式的账务处理。将教学难点定位区分不同方式下委托方、受托方的账务处理的异同。
(二)教学实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采用情境教学法的方式展开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角色体验法模拟企业销售部商讨如何拓展企业销售的业务会议。
2.讲授学习,掌握新知
(1)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
采用设疑诱导法来引导学生以读书法展开小组讨论,去发现视同买断与收取手续费的特点,完成对比表。
(2)教学案例
中源公司以“视同买断”的方式委托大地公司代销商品。
教师作为中源公司的会计进入“网中网”教学平台,做模拟操作的示范,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学生作为受托方大地公司的会计,尝试独立完成模拟操作。
(3)改变代销方式
以收取手续费的方式进行委托代销,学生作为委托方会计,先来尝试委托方的模拟操作。教师作为受托方进行操作的讲解、演示:重点讲解受托方在销售的时候不确认收入。教师演示结束后,要求学生模仿操作。
3.学做合一,综合实训
学生进行综合实训,以手工操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训任务。
4.成果展示,归纳总结
有针对性地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通过展示,能反映出学生的阶段操作成果,也会暴露出操作中的共性不足,教师再进行点评。
5.布置作业、及时巩固
(1)理论作业: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实践作业: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的实训作业。
(3)拓展作业:谈谈在实践操作中你如何来区分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两种方式下委托方和受托方的账务处理。
“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改善了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怀俊.探索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A].交通职业教育[J],2004(03).
一、实物资产管理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资产管理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固定资产,已经扩展到流动资产中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以实物状态存在的设备,通称为实物资产,针对实物资产的管理称为全资产管理。在管理层级上,也从财务会计核算层级的价值管理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的实物管理,从获取物权后,一直到报废、处置等物理形态消失或所有权转让后的状态,提倡实物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物资产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业务管理系统,其应用目标是为管理人员提供作业平台,采集资产基础数据、资产业务数据,实现实物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二、传统资产管理特点
传统资产管理模式的特点:管理范围为固定资产,不包含低值实物资产或设备;管理层级局限于财务方面的价值管理;管理目标是资产宏观管理,侧重于账务处理,业务用户为财务部门;管理手段为ERP(企业资源计划),侧重于对企业资源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不涉及实物资产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种运行状态。在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中,由于“重财务、轻实物”的管理理念,且管理技术手段相对缺失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普遍存在管理范围狭窄、资产管理粗放、未涉及资产全生命周期等情况。
三、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技术思路构建
信息化系统采用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管理思想、提供的业务功能是跟随管理理念、实现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阶段不断进步,从而满足不断地新增的业务需求。现代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进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实践通过落实资产管理业务的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核算、精细化分析、精细化规划等管理过程,实现以实物管理为核心、全资产、全生命周期、全视图管理。这是现代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主要趋势和发展方向。(2) 基于“互联网+”的业务管理系统 “互联网+”在实物资产管理的体现是基于Web架构技术与Internet网络,构建B/S模式、跨平台的应用系统,提供业务处理、数据查询、分析报表、决策依据等信息服务,这是现今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流趋势。(3) 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运用物联网技术,将资产、设备等接入互联网,构建网络化物理设备管理系统,解决人与物的通信问题,实现数据的自动交换和实施过程控制,协助用户进行业务处理,不断发展与提升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4) 多异构系统的应用集成化实物资产管理系统需要与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ERP、MDM、OA等多个异构系统进行数据信息与管理业务的整合与集成,实现业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高效利用。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等信息化技术,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成果,为资产业务管理的更加深入、细致和广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为实物资产业务管理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四、实物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与设计
实物资产管理系统是落实实物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工具、手段、载体。需要基于企业现有的信息化整体架构,整合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达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集成与融合创新,全面实现信息流的上下贯通、资产业务的左右协同、资产数据的资源共享,为企业经营提供资产业务、数据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全面支撑资产管理科学化。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定位由于红云红河集团已实现了ERP、MES、OA、MDM等核心信息系统。系统设计要遵循集团信息化建设要求,坚持统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确保与集团信息化建设体系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一脉相承、相互关联,遵循集中化、平台化、集成化的技术路线开展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实物资产管理系统需要与ERP系统对接,实现资产实物与财务账务一体化;与OA系统对接,实现统一的审批业务处理;与MDM系统对接,获取各种主数据。基于主数据模型构建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在系统设计阶段,参照主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遵循主数据系统指定的接口标准,实现主数据管理的集成目标。重点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数据模型设计要保证与集团数据仓库系统基于相同的主数据标准,为数据仓库的抽取、清洗、分析等提供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实物资产系统中应用与产生的数据,要与主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保持一致。实物资产管理业务应用的各种组织数据、人员数据、客商数据等都是属于集团的主数据管理范畴,实物资产管理系统通过从主数据系统实时更新这些主数据,保证在业务应用时使用最新的、标准化的基础数据。实物资产系统管理着所有实物资产档案,其中的固定资产数据属于主数据管理范畴,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将新增的固定资产数据,通过ERP系统及时上报给集团主数据管理系统。由于遵循行业统一的主数据标准、规范管理体制及同步分发机制,从数据层面解决了数据不一致、不共享、不完整等问题,提供集中统一的数据视图;保证了实物资产的数据质量,避免与其它系统之间的数据冲突,减少错误的、语义重复的数据;从业务层面加强了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帮助业务人员统一沟通语言,降低沟通成本。物联网技术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体现在感知层:由条码/RFID标签、打印设备、固定式读写设备、手持识读设备组成。在业务处理过程中,采用数据采集设备扫描条码或RFID标签识别资产实物,从服务器或存储区获取资产数据,帮助用户实时掌握实物资产状态等信息,协助用户进行业务处理。根据不同的业务应用场景和资产对象,采用的不同的物联网技术。条码具有成本低、数据容量小、只读、应用寿命周期短、安全性差、抗干扰性差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具有生命周期短、流通较快、成本较低等特性的实物资产、低值易耗品等:一维码受标签长度限制,一般应用不超过50字节,可以将实物资产编码打印在标签上;二维码的最大容量可储存2000~3000字节,可以将实物资产编码与固化属性共同打印在标签上。超高频(UHF)RFID标签具有数据容量大(512Bit)、可远距离读取(5-8米)、可重复存储(100000次)、能够回收利用、应用寿命周期长、安全性好、抗干扰性强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具有生命周期长、价值较高的实物资产,在存储区内保存实物资产编号、固化属性及当前状态等业务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导入图2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与主数据图3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与物联网在资产管理业务处理过程中,实现了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通过解决物品标识问题,对不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工具、低值实物等物品也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扩大了企业资产管理的范畴,实现了全资产管理;将实物资产业务管理扩展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业务节点,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全视图管理;通过现场作业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上传,保证业务数据及时更新,为资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流。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为适应业务现场的复杂环境,在充分利用企业的局域网(有线、Wi-Fi)、移动互联网(3G/4G)等网络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智能手机外置RFID模块的集成方式,集成条码、RFID、移动通信、地理信息处理等应用技术,为业务人员提供便捷的现场数据采集、信息查询、巡视管理、转移管理、维修管理、资产及车辆定位等移动业务服务。为业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与资产业务相关的任何事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构成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创新方案。综上所述,从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在集团信息化系统建设体系中的定位出发,说明系统建设与设计过程中,应用主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促进系统按照企业信息化规划进行合理化、合规化、创新化建设的方法和技术。
五、红云红河集团构建了集成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
【关键词】情境案例法;会计课程教学;中职学生
一、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工厂对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是实干性强的技能型人才,否则将遭到市场无情的淘汰。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中职教学中普遍仍然沿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材也大多以理论阐释为主。如果仍沿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照本宣科,那么,课程学习必定是味同嚼蜡,枯燥至极,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必然难以得到有效锻炼,且与专业实际工作相去甚远,教学也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中职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体会和掌握基本原理和工作技巧,理想的途径应该是在仿真的工作情景中,产生“自己在做事情”的感觉,从而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和实实在在的本领。这种仿真的工作情景可以通过模拟情景或者工作案例来实现。
情境案例教学法是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产物。它以案例为基础,教师依照教学目的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有良好的情感与工作处境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良好发展。
二、情境案例法的优点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因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而情境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点拔者,引导所有学生融入一定的模拟场景中或针对实际工作案例开展讨论,对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认识思想的交流,从而可相互启迪。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授学生结论、规律的教学方法。而情境案例教学则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课科书中的例题偏向传授学生计算公式、理论结论等,而情境、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让学生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要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依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总结相关规律以运用到更多领域的学习。一系列的综合训练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本质是讲解员,教师的任务在于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师生之间互动少,讲授面也相对较窄,同时也被教师个人的学识能力、专业素养所限制。而情境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其角色是导演整个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课前要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或精选案例,在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引导学生遵循指定方向去进行讨论,并去解决学生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要进行总结评价。因此在情境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彰显教学相长。
三、情景案例法在会计学中的应用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相对强的应用型专业。从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来看,理论教学占了较大的比重,实践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加之中职学生的基本知识较差,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理论教学轻实训教学的现象仍然存在;单项技能教学与综合技能教学相脱节;忽略了人文素养类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如今,情境案例法大量运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特别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下面谈谈情境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资金进入企业的核算的应用。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分为资金筹集、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企业三个部分,而资金筹集既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始,也是企业会计核算的起点。运用情境案例法讲授该课,创设工业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贴切情境,有利于学生运用已学会的知识,正确运用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分录,同时更好了解工业企业的运营。实施流程:
1.明确教学目标、任务
学生讨论工业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分析资金进入企业的途径;就分析的途径确定所设置的账户及基本账户处理。
2.列举工作案例
A公司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国家投入新设备折合为5000000元,B公司投入资本10000元,李明以个人知识产权折价70000元投资,英国商人投资8900美元,同时向银行机构借入82000元款项。请分析:筹集资本金的方式有哪些?按投资主体划分和按投入的方式划分有哪些类型?
3.创设情境
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分别设为A1、A2、A3、A4公司,假设你们的公司要创设公司开展生产活动了,以上面的工作案例和分析出的问题结果为基础,作出接受投资和借入资金两种方式的会计分录,并归纳出两种方式的基本账务处理。
4.总结案例分析与情境运用
预留时间,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与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总结。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智慧的交流碰撞往往能擦出更美的火花,并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疑惑和不足,教师给予点拔启发。通过给出案例进而创设情境的任务驱动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又产生新的任务,这样循序渐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四、总结
总之,情境案例法的有机结合、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的严密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教学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深入透彻地理解问题,提高综合技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玉荣.试论案例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1)
[2]王红妹.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财务管理 规范 措施
新时期里,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财务管理相对滞后,面临凭证体系和账务处理程序不规范,财务审批制度的执行不严格、不规范,对资产处置缺乏有效的监督,农村财务会计电算化步伐落后等问题,急需找寻有效措施加以规范。
一、加强账务管理,规范凭证体系和账务处理程序
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需要原始凭证来证明,原始凭证的合理与合法是会计核算监督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些经济业务无法取得原始凭证,当事人、经办人、审批人务必要签字,并合理设置该原始凭证可报销金额的上限。在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确实需要自行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呈报乡经管站审核和批准,并具备齐全的人员签章[1]。同时,农村财务管理的账务登记要及时和规范,如果经济业务涉及到货币资金收付,出纳在原则上应当天登记好现金日记账,并把原始凭证交给民主理财小组进行审查,批准入账后才能交给会计做入账处理;每一个月都要对账,核对的账目主要包括现金日记账、现金总账跟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总账,并开列清单,由民主理财小组把事实公布给群众,接受群众的外部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清查财产,出纳要重点清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乡经管站也要定期或不定期清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且每月都要规范编制财务报表,通过加强账务管理来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凭证体系和账务处理程序。
二、加强发票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
加强发票管理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规范发票的保管和领用,保管印鉴和保管发票的人员要相互分离,并严格建立发票的领用与核销登记制度,会计年度结束时要核销发票,并及时领用新发票;二是发票的开具程序要规范,当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后,村支书、村主任、民主理财小组要签字同意,之后才能开具发票,并要求相关人员签名;三是乡经管站需定期检查发票的使用情况,监督其是否合法;四是针对开假发票、虚开发票等严格建立追究制度,追究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并把该人员调离岗位。当然,村民主理财小组应充分发挥出财务审批作用,村级财务支出务必要向村民主理财小组报告并得到其批准[2]。财务审批应严格实行授权制,支出超过一定的金额时必须上报到乡经管站并得到批准。如果支出没有超出授权范围,也务必具备合法的、正规的原始凭证,如果确实无法获得原始凭证,相关证明人必须要出具书面证明,以便为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提供条件。
三、加强资产管理,不断加大监督资产处置的力度
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离不开对日常资产管理的强化。一是把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在责任人的任期内要对资产的安全管理和正常维护担负全责;二是定期或不定期清查资产,且乡经管站、民主理财小组应派人员进行监督,或召开村民大会,推举监督资产清查工作的村民,完成清查工作后要及时编制资产账存、实存对比表,资产管理人员、资产清查人员、监督人员要在该对比表上签字,以便进一步明确责任;三是严厉处罚导致资产毁损或流失的相关责任人,规范建立赔偿制度。另外,不断加大监督资产处置力度的措施有两点:一是资产处置程序要规范、透明,提前1个月把资产处置事宜告知村民,并把资产处置告示张贴在显眼处,广泛征集村民意见,最终由村民投票表决资产处置事宜,资产处置过程要得到村民主理财小组的全程参与;二是如果涉及到对村集体土地的处置,乡经管站就应针对土地出让之后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全程监督集体土地处置过程,确保村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制推行农村财务会计电算化
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会计电算化普及率相当低,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缺乏专业的会计人才,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大,需要规范。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应有机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培训,如每隔3年应组织财务会计人员至少参加1次轮训,向人员普及农民减负政策、农村经济财务会计知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对参与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要发放结业证书,并把它作为农村财务会计人员上岗、评优的条件之一。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日常管理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农村财务管理应加强对人员实施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计划,加大培训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力度;操作会计电算化的流程需得到进一步规划,可由乡经管站统一制定操作流程,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账务时严格执行该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并加强监督;加强管理农村财务软件,因为现有的大多数财务软件都是面向工业企业来设计的,需在购置财务软件时要求软件公司加以改造,以便更加符合农村财务管理需求,且财务软件应由软件公司定期做好升级维护工作,确保软件的安全性,为农村财务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提供保障。
五、结语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新时期里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重点内容,更是和谐农村得以构建的关键所在。在实践过程中,农村财务管理应规范凭证体系和账务处理程序,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并不断加大监督资产处置的力度,在农村强制推行财务会计电算化,促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础会计;会计工作过程;会计信息;项目化
一、高职基础会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表明, 课程项目化教学已成为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式, 然而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在实践层面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1、基础会计课程定位模糊
会计岗位的主要工作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作出会计预测、提出管理决策建议等。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知识、技能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群,具有一定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基础会计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应当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企业经济业务信息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并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其本质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复式记账。其对应的能力就应当是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能力、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能力、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能力、财务报表的编制能力。目前,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展开的顺序依次为:会计核算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复试记账——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以及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倾向于通过会计语言描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假设、会计要素定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基础等,忽略了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然而,这些内容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课程仍会出现,导致学生不知道基础会计在会计专业中的作用。
2、基础会计课程项目设置偏重于核算忽略会计工作过程
高职院校中基础会计课程项目设置大多集中于以下模式:以工业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为切入点,按照企业资金运动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资金投入、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等展开实训项目;以企业会计岗位设置作为实训项目设计依据,出纳岗位实训、会计岗位实训等内容。这些实训项目看似是一个整体,但是与会计的工作过程并不相连。会计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的过程,从引起企业资金运动的经济业务起,通过对经济业务所留下的轨迹进行初步加工整理并通过复试记账原理形成记账凭证,对记账凭证的进一步分类归集形成明细分类账簿和总分类账簿,最后对账簿进行归集整理形成财务报表。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资金运动的各个过程、各岗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是并存的,没有先后顺序,而会计信息加工的流程则是完全一样。现有的实训模式并没有体现出复式记账这一会计信息的加工方法,导致学生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往往认为两门课程就是写会计分录。
如何设计基础会计课程的项目,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主要通过三个步骤进行: ①通过对会计工作岗位群、技能的分析,确定基础会计在技能培养中的作用;②基础会计课程项目的设计;③教学情境的设计。
二、基础会计在培养学生技能中的作用
1、会计工作岗位任务及能力分析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岗位,并列示出部分工作任务。表一列示部分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及技能要求:
出纳岗位(1)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2)按核定的额度掌握现金库存量,不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3)序时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随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签发空头支;(4)保管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严格执行保卫保密纪律,确保库存安全和完;(5)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支票。对签发支票所用的印章,应实行章、票分管,以便分清责任。(1)快速手工及机器点钞、真假币鉴别技能;(2)会计数字的书写技能;(3)原始凭证和收、付款记账凭证的审核;(4)日记账的登记、审核;(5)银行对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填制;
往来、工资、资产核算岗位(1)往来业务核算:客户档案管理、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往来核对、呆账催收、记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2)材料核算:参与制定材料目录、材料消耗定额、审查汇编材料采购用款计划、按程序进行材料收发业务核算与稽核、进行材料采购明细核算及材料清查的账务处理;(3)薪酬核算:职工薪酬的发放及日常职工薪酬的核算;(4)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参与制定财产物资日常管理与核算的制度、负责财产物资增减业务核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监督财产物资实物完好、合理利用;(1)建立客户财务信息档案,评价客户信用和风险,定期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核对表并对客户核对、催收;(2)填制材料收发凭证、设置材料明细账并按程序进行材料收发业务核算、材料稽核与清查的处理;(3)熟悉国家和企业关于职工薪酬的政策、熟练准确编制职工薪酬结算和分配计算表、正确开展职工薪酬业务核算;(4)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固定资产增减的核算、折旧计算、固定资产盘存处理和管理;(5)依据各项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进行损益业务核算、明细账的登记、填写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及缴款书的填列。
成本管理会计岗位(1)进行有关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做好成本的核算和控制;(2)每月末进行费用分配,及时与生产,销售部门核对在产品,崐产成品并编制差异原因上报;(3)负责成本核算,编制生产成本,产成品有关成本报表;(4)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定额管理工作;(1)运用成本预测方法对成本进行事前管理的能力;(2)日常成本核算的能力;(3)成本日常控制能力;(4)成本分析能力。
2、基础会计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对会计工作岗位、技能的分析,会计工作的各个岗位重点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形成会计信息。如何选择恰当的账户?金额如何确定?成本费用如何归集分配给各产品?会计信息加工与使用?这些技能并不是由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承担,它们分别由以后学到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基础会计所要培养的能力就是“核算”——按照复试记账的原理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分类、归集、浓缩形成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形成过程也是会计工作的过程。这样基础会计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就是能熟练运用复试记账方法,按照会计工作过程(信息生成过程)对经济业务形成的信息进行加工生成有关的会计信息。
三、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设计应当按照会计工作流程——会计信息加工过程展开。这样展开的好处就是能避免按岗位、资金运动循环对会计信息形成的干扰,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具体包括课程内容分析和学习项目设计。
1、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分析是依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总结出的各会计岗位的共同特征进行的,具体可以按照会计工作流程展开。就是将其会计工作各环节内容教学典型化和细分化, 最终获得以模块、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三大块构成的具有较强实操性的课程内容分析表。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①会填制各类原始凭证,能辨别外来原始凭证的真伪;②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③及时使会计资料归档、保管,会装订会计凭证;①了解会计核算对象,认知资金运动过程中留下的轨迹;②认知原始凭证的作用;③认知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①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②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再根据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①认知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②认知复试记账记账规则;③认知收、付、转凭证及通用格式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明细分类账账簿的设置于登记①能根据账簿设置规则建账;②能遵循账簿的启用规则;③能熟练进行账簿更换;④能负责应收、应付、存货、收入、增值税、工资、费用、固定资产、借款等明细账的登记;①认知账簿的种类;②认知明细分类账设置的依据;③认知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④认知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对账单的核对;⑤认知应收、应付、存货、收入、增值税、工资、费用、固定资产、借款等明细账的登记;⑥ 认知明细分类账与记账凭证的核对
总分类账账簿的登记①能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②能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③会各种明细账与总账的核对;①认知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间的关系;②认知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下总账的登记③认知账账核对的作用;
编制会计报表①熟练编制资产负债表②熟练编制利润表①认知资产负债表及编制规则;②认知报表项目与账户间的关系;③认知利润的计算与利润表的编制规则;
2、学习项目设计
结合课程内容分析,选取会计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内容,作为项目的任务。通过任务的设计来实现课程内容分析中所提到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表三提供了基础会计课程的具体学习项目与任务。项目与任务的设计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①要依据分步教学原则将较大的项目分解成2~4 个任务进行教学,任务的设置按照完整的会计业务循环进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历整个会计循环,而且还要通过任务执行达到知识目标。②要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 确定合适的学时数。③任务的设置除了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获得相应的能力外, 还要让学生的能力在“项目- 任务”的不断重复中得到提升。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①会计书写规范;②银行结算类票据的填写;③发票、出库单等内部原始凭证的填写;④原始凭证的审核与辨别8学时
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①结合原始凭证的编制,编制通用记账凭证;②结合原始凭证的编制,专用记账凭证的编制;③记账凭证的审核;④记账凭证的装订24学时
明细分类账账簿的设置于登记①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③各明细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12学时
总分类账账簿的登记①总分类账的启用;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③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④总分类账的登记8学时
编制会计报表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②利润表的编制;6学时
(作者单位: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蒋庆斌、郝超. 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6).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定位;设计
物流被称为继原材料、人力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集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物流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即要成为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读懂财务报表,进行经济核算、成本分析。正确掌握物流各环节经济信息,能够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及控制。这就要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要熟悉会计方面的知识,而会计知识的基础课程――《基础会计》自然就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从就业岗位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是从事运输、仓储、配送等操作与管理。因此,《基础会计》课程从其定位到教学内容设计与会计专业的针对性方面要有所区别,主要是根据学生就业岗位需要,及为后续专业课程《物流成本控制》的学习做准备。笔者根据教学与专业建设的经验分别从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的定位及教学内容设计两方面提出建议。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消除学生“自己学习的是物流管理专业,而非会计专业,学习《基础会计》没有用”的错误认识。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物流管理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
(一)明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所需能力
物流管理是一个涵盖内容很广的大专业。从毕业生就业领域来看,有物流业、商业、生产制造业等;从对应岗位看,是多个岗位群,如运输岗位群、仓储岗位群等。而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学生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懂管理、会经营。具体地讲,作为物流管理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优秀的专业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过硬的专业技能。从所涉及的能力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1.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在工作中显现出来的专业品质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运用物流技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
(1)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能力
在物流过程的各业务环节操作中,对市场需要具有见微知著的高敏感性,管理中善于发现问题,对事态的发展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学生适应就业岗位及发展必备的能力。
(2)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物流业务是一个有机整体,工作上下游岗位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物流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上下游岗位人员应紧密协作;或作为管理者能善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提高物流工作的整体效率。
(3)可持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可持续学习又是创新的源泉。物流从业人员应不断学习新技术,这样在作业过程中,才能对不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有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作业效率的能力。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运用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1)物流各环节操作能力
针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运作过程所进行的采购设计、运输优化设计、增值服务项目设计、仓储优化设计、库存控制、货物保管、设施设备保养、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等。
(2)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
综合物流业务中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费用,有些是物流企业内部的成本,有些是外部发生的费用。了解这些费用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是对物流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项目成本的分析能力,通过细致的成本核算,才能向决策层或客户提出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易于接受的解决方案。
以仓储物流员岗位为例,分析其与《基础会计》的相关之处。仓储物流员是从事物流仓储活动和仓储经营的基层操作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商品入库验收,储存保管,商品出库,仓储设施设备的使用,库存商品的保养,仓储信息处理和账务处理,保障仓库和库内商品安全,协助主管做好下属员工的管理及培训工作。不仅要掌握仓储活动整个流程的具体业务操作技能,还必须全面熟悉仓储管理方方面面的知识,以便获得良好的仓储经营效益。对仓储物流员岗位人员技能与素质的具体要求在中国国家职业资格中已有了明确地规定(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仓储物流员应具备统计与账务处理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看懂报表,会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并作出相关决策的能力,为主管做好参谋。可见,学习一定的会计知识,对于仓储物流员做好仓储工作有着积极作用。这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提出了区别于会计专业的要求。
(二)基于物流职业素质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
1.从核算角度定位,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核算是指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在会计中的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程序,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能够提供完整、连续、系统地管理所需信息的核算,就是会计核算。学习会计核算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取极强的核算能力给使用者提供完整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严密的思维方式并养成谨慎的工作态度,而涉及核算能力与素质的工作,在各物流岗位中是很普遍的,以仓储物流员为例,其工作岗位无论是在验收环节、在库保管环节还是出库发货(料)环节,都离不开核算能力,而这种核算能力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则是对信息准确性的确认,规范的信息录入,货物的验收及相关计算、凭证的录入、登账,在库的保管与相关数据的录入与填写,出库发货(料)单的填写及入账,盘点及相关信息录入与入账等。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无论学生是处于仓储工作的某一环节,还是处于仓储工作的系统管理,对会计相关的经济信息都会有一个整体把握能力。
2.从控制角度定位,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成本控制意识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现代物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进一步的专业化、集成化、共同化、信息化、网络化,而这些特点的集中表现在于物流成本控制。而对于物流成本的研究,尽管有相关教材与论文有所述及,但不够系统。在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也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一般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无法分离。这使得企业仅把向外部运输企业支付运输费用和向外部仓库支付的仓储费用作为企业的物流成本,造成企业内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人员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形成物流冰山,不能作为物流费用予以有效控制。
因此,对成本控制的能力应是现代物流人才所必须具备。那么如何控制成本,首先应该懂得成本是什么,物流冰山在何处,掌握财务基本知识对物流专业人才来说十分必要。从成本控制角度来定位《基础会计》课程,培养学生对物流成本的识别、归集与分配、分析,进而找出合理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对物流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在《基础会计》中以工业企业为例,分六个环节讲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在讲解这六个环节时,可以把物流成本引入其中,介绍工业企业的物流冰山在哪里,从哪些账簿上可以查看,从哪些账簿上可以提炼、计算出物流相关成本。如此,学生可以在学习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掌握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3.从管理角度定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管理意识
学习者主动审视一项工作是如何做的,并把它做好,与学习者被动去做,并被别人来审视是否正确,哪一种对富有个性的现代学生更具有吸引力,答案很明显。以管理者身份或以创业者身份去接触《基础会计》,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设计,如果能跳出课程本身来设计,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视角来学习,就会使学生感到轻松而有成就感。那么,对《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就十分重要。比如,以实际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案例设计任务,从如何从原始凭证上识别、防止业务人员作假,如何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上识别、防止会计人员工作的不规范,如何防止会计人员记错账、假账。
二、基于物流管理能力培养的项目式《基础会计》课程“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基础会计》课程承担起对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培养的重任。如何培养学生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基础会计》课程,可以进行项目设计,具体采用“三查一解”的思路,组合现有《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即查原始凭证查记账凭证查账簿解读会计报表的“三查一解”内容组合。这种内容组合从学生认知角度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从培养能力上讲,是从初级的操作层面到综合的管理层面循序渐进。从而实现“跳出会计学会计”为管理能力的形成服务的目的。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及与现行《基础会计》教材内容的对比,具体内容组合如表2所示。
与现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相比较,“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更有物流管理专业针对性,突出“做中教、做中学”,以实务操作带动理论教学,在做的过程中传授会计基础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实用性、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倪海云.如何教育新一代物流高层管理者[J]. 物流管理,2008(1).
[2] 杜学森.物流成本管理实务[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 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 武汉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 余思勤.物流人才测评的需求及方法[J]. 物流管理,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