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0 01:10:06
导语:在人防建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1)
摘 要: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殊的一部分,完善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很好地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残疾人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但是,我国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还很不完善。以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和分析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构和功能,使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关键词 :残疾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39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049719003)
收稿日期:2015-04-16
1 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与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2006年“公共文化服务”这一重要概念被国家提出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越来越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加快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明确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具备的各项功能,对当前我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文社会学中一个发展历程较短,但受重视程度较高的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的系统,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上它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组成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外结构所具有的功能不是单个的分割开来的,它们的功能是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的,只有各个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整合,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价值和功能才能实现。可以说,作为整体社会结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结构,在它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过程中,结构功能主义都应作为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贯穿始终。
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构体系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经验,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建设的结构体系由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体系、产品生产运营体系、信息集成体系、资金保障运行体系、人才体系组成。
2.1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需要政府承担主要的责任,积极为残疾人制定和实施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政策。为了确保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切实有效,就要尽可能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残疾人自己的意见,最好是能够开通一个征集各方意见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渠道,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发表意见,也方便了政府收集信息。各级人大、残联等相关的组织或单位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能有效施行。与此同时,政府应该重视相关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可以对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行之有效的理论研究,使政策实践能够获得深厚的理论支撑。
2.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运营体系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运营体系是指专门针对残疾人进行文化服务的包括产品选择、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营销等环节的体系。这一体系的关键作用在于相关企业能够长期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这一体系在产品选择和产品设计方面,应有效地与政策保障体系和信息集散体系相结合,时刻关注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了解信息集散体系收集的有关残疾人文化需求方面的相关意见,同时也能听取相关专家的建议,做到产品选择契合残疾人的文化需求,产品设计吸引残疾人的文化兴趣。在产品生产方面,要做到保质保量,让残疾人能够买时放心,用时舒心。在产品营销方面,要使用合适的宣传手段,积极开拓销售市场,让尽可能多的残疾人享受到文化产品服务。
2.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集成体系
这一体系的主要作用是面向不同的人群收集、、传播公共文化、文化服务相关方面的有效信息,这些人群包括残疾人群体、文化服务相关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文化服务研究工作的有关专家、企业人员以及一般的非残疾人群体,在这些人群中残疾人群体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是重中之重。相关的机构或组织可以借助互联网、新闻媒体、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公共文化、文化服务信息的收集、、传播。同时,其他非残疾人群体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配合政府、残联等做好相关信息的集成工作。
2.4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运行体系
这一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资金运行两个方面。关于资金投入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政府在进行财政投入的时候应该进行合理的考量,比如在建设文化服务设施、投资文化产品的生产、培养文化服务人才等方面要进行合理分配,分清轻重缓急,比较重要的方面在财政投入方面可以放宽,不是特别重要的方面则可以缓一缓,从而做到张弛有度,有的放矢,另外从中央到地方的资金投入比例也要合理分配,而不能有所偏颇。在资金运行方面,要建立保障资金安全运行的有效机制,从上到下的资金能够足额发放、及时到位,并有效监督各级政府能够将资金用到实处,确保资金保障运行体系能够支撑其他体系的正常运行。
2.5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
这一体系是培养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各方面的人才。不仅包括高素质的专业干部、技术人员等,还包括能够走向基层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没有全面完成,还需要从各方面加以完善,人才体系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因此,应未雨绸缪,确立明确合适的目标,竭力提高各方面、各层面的人员素质,使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逐步完善。
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合功能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合功能事实上是由它自身所具备的结构体系决定的,共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分别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显功能即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功能即社会管理功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潜功能即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3.1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显功能——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积极发展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有利于维护残疾人的文化权利、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培养残疾人的文化兴趣、开阔残疾人的文化眼界、加深残疾人的文化内涵。积极建设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对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大力支持,它对政府、对残疾人等最明显的作用就是面向残疾人所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就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来说,相关人员应该在文化服务理念上,树立想残疾人所想,急残疾人所急的社会主义服务理念,并结合当今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内容,比如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服务设施的多元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等等。同时政府、残联、企业等机构能够积极宣传和践行公共文化服务,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为残疾人进行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并积极拓宽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的途径。现在常见的提供文化服务就是通过博物馆、文化馆、广播这样的途径为向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但是在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显然是不足以全面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的。
3.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残疾人群体本身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仅凭借其自身的能力很难得到基本的保障,尤其是他们的文化权益更容易被忽略。但是,残疾人的文化权益也是残疾人应该获得的重要权益。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会为残疾人提供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产品等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向残疾人群体倾斜,使文化资源能够均衡布局、合理配置。
除此之外,残疾人由于相对于非残疾人而言较少接触社会,从而也比较缺乏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备的文化服务性质,不仅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残疾人长久性地、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残疾人潜在的创造力和自我约束力,并且能够有效的向残疾人传播一些法律知识和社会行为规则,这可以说是传播法律知识的一条捷径,使残疾人不仅提高了内在文化素养、培养了残疾人必要的维权意识,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疾人抵制犯罪的能力,降低残疾人犯罪的概率,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3.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潜功能——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面向全体残疾人所建设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针对残疾人群体,提供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在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让残疾人群体感受到我国本土文化的优越性,积极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播并努力发展本土文化。
现在,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含对文化创新要求的提高。关于文化的创新,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两方面入手,既要去粗取精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海纳百川借鉴世界其他文明,从而形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还可以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不过,文化的内核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而文化的形式则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今的文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建设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当今的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手段,面向残疾人群体提供文化内容的多种表达和传播方式,在创新文化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接触或者了解,比如书法、剪纸等。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他们比非残疾人更少的接触这些优秀文化。所以,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在稳定的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出有吸引力、易于接受的文化表达形式,以此传递深层文化内涵,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于本国文化,热衷于本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J.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 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J].社会学研究,2000(3)
3 卡尔·马克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人防荷载;孔口防护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人防地下室是国家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功能健全与否对国防的影响非常之大,不仅如此,在和平时期,它作为地下室建筑,用途也是十分的广泛。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它,希望研究出最好的结构设计方法,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然而由于人防地下室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要确定荷载,分析内力和设计结构等。这些复杂的因素使它的结构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经常会遇到各种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它的特点入手,充分了解人防地下室的人员负载的确定因素、明确荷载组合时的问题要点、准确分析内部的承载力以及考虑平战时期不同的设计需求。接下来,本篇论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对于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一些想法和关于设计方面的一些新的探索。
2.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特点
对于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主要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主体结构的设计,它主要包含的构件为:顶板、底板、外侧墙等;另一个是孔口防护设计,指的是入口的防护和一些防护设备。在设计防护入口时,要从防护密闭门的选择、临空墙和门框墙以及入口通道的计算等几个方面入手。防护设备则要从防爆破活门的选择和扩散箱的设计入手。人防地下室与一般意义上的结构设计在很多的不同:在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上,人防地下室的可靠性低一点,虽然常规武器的爆发力大,但是时间作用短,具有偶然性,因此可以允许钢筋混凝土的构件只有一次寿命期。在构造要求上,人防地下室的要求严格的多,不仅要考虑到受力,还要考虑改造措施。在结构的动力要求上,人防地下室的地面需要高层建筑群来消弱武器爆炸对地下室的冲击。在使用条件上,人防地下室要同时满足平时和战时的不同荷载需求。因此根据以上的不同我们可以大概总结出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原则为以下几点:①要运用等效静载法来拆开构件进行单个计算。②要严格遵照构造要求,保证结构满足“强柱弱梁”或“强剪弱弯”。③要保证地面建筑物的荷载与防空地下室的承重结构相互对应,可以直接传递到地基上。④平战协调考虑,取中间结果:顶板结构属于战时要求,室外消防车道属于平时要求,其他的如侧墙、底板等可因地制宜的分析,总的来说,应满足平战功能可以互相转换的条件。
人防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索
3.1人防荷载的取值确定
人防地下室最重要的功能是抵御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冲击,因此应把能否最大限度的抵御空气冲击波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要想尽可能的抵御空气冲击波,就要先了解它的原理:核武器在空中爆炸的时候,释放出来的入射冲击波在传到地表面的时候又反射了出去,叫做反射冲击波,由于它的压力极大,且是在压密和加热的空气中传播,所以传播的速度大大高于入射波,很容易的就可以追赶上入射冲击波,当它们会和时就会合二为一形成新的合成波,这个合成波在传播时是水平移动的,即在靠近地面部分是垂直于地面的,这就是人防地下室要荷载的地面冲击波。为了抵御冲击波,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会加固加厚以承受地面冲击波压力作用,然而上层的土体多多少少会受到冲击波压力的挤压,然后将压力连续的向下传递,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土中压缩波,这种压缩波在四处传播时会受到侧壁、底板的阻挡,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作用。如果此时侧壁和底板的抗压能力不够,就无法承受空气压缩波的强大威力,整个人防地下室也会土崩瓦解。因此应该慎重考虑侧壁和底板的荷载能力,而这种荷载能力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因为在动和静荷载作用的指导下,不仅各个结构构件振型的挠曲线在动荷载作用下与其相对应的静荷载作用下的结果是基本相近的, 而且其破坏规律在动荷载作用下与相应静荷载作用下也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在设计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采取等效静荷载方法。只要我们了解了人防地下室各个构件常用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就可以进行当相应的结构计算。
3.2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要求
荷载组合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组合的项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列一个表格来比较各结构的荷载能力,表格上主要包括:上部建筑物自重、地下室的自重、核爆动荷载、以及土压和水压等。接着是进行荷载组合,要注意的是,在开始之前,要考虑到这两个因素:一个是要确定上部建筑物的自重标准值,根据不同的上部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要分析是否要对上部建筑物的自重全部考虑。二个是要确定不考虑上部建筑物的倒塌荷载值对顶板的作用,因为上部建筑物的倒塌速度和作用力远远小于冲击波的传播时间和作用力,比冲击波对顶板的等效静荷载值要小得多, 所以在顶板荷载组合中可以忽略掉。在荷载组合的同时,要对各个构件进行准确的内力承载力计算,以帮助荷载组合。一般说来,根据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各构件的内力大小,公式的参考因素主要有:钢筋动力强度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值,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值和混凝土动力强度设计值。因此了解了这些数值后就可以得出具体的内力值。根据上面的人防结构设计的第四点原则:战时决定了顶板、侧壁等内部构件的水平受力,而底板、基础构件的受力则由平时决定。因此在计算内力时要具体分析,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3.3孔口防护与平战相兼顾措施
孔口防护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个是设计防护密闭门与防护设备,另一个是设计出入口通道以及门框墙和临空墙,最后一个是设计孔口的小构件:风井、开敞式通道、隔墙、防倒塌棚架、相邻单等。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下:对墙来说,用一般墙体的计算模式计算临空墙、隔按既可,而门框墙比较特殊,要用悬臂梁计算方法。设计风井时,只需要计算土中压缩波的压力既可,因为空气冲击波不会与其同时作用。因为相同原因,设计开敞式的通道时,,也不需要考虑核爆动荷载,只需要计算静土侧压力既可。设计防护密闭门和防护设备时,因为国家已经设计好不同的型号系列,所以只需要根据尺寸和压力大小就可以选择对应的型号。采取平战兼顾设计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平战结合”的号召,而且是促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重要设计原则,因此在设计中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保证人防地下室可以平战转换使用。由于人防地下室的主要使命是保证国防需要的特殊功能的建筑物,为满足战时的需要,它需要封闭,而且要能够承载大重量的荷载力,因此结构跨度比较小,给平时使用带了了不利。因此在设计中要满足平战转换的条件,就要采取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转换工作量不能太大,要经济、方便、快速可靠;总体设计,分阶段施工;通用性和兼容性要强。利用这些原则再在实际操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有效的实现平战转换。
总结
人防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经无需累赘,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做好人防工程建设工作。但是,由于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系统,要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国防与平时的不同需要,而且缺少电子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因此目前的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这样设计水平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晨.人防地下室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5(22).
关键词:地下人防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人防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防工程作为国防工程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有关人防部门也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对全国各地相关部门、设计、监理等进行专业培训,来满足当前发展需要。但但也有不少单位对人防工程不重视,一般的工程施工监理人员往往对人防工程的特殊性认识不多,缺乏专业性的预控知识,熟悉人防工程的专业施工、 监理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人防工程市场的发展的需求。应根据工程的周边环境、拟挖坑深和施工条件,采取合宜的施工技术。
一、施工阶段准备工作
1、前期勘察工作
详细勘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人防办、设计院与防水专业公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从经济适用的原则出发,经反复研讨论证,共同确定了结构混凝土自防水以及涂膜、卷材相复合的防水设计方案。施工范围内的管线需探明,确定迁移管线和架立保护管线的位置和数量及标高。顶板钢筋、墙板及柱下插筋制作完毕。各种管线加固方案明确、材料到位。
2、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
尤其要查看审图意见,现有施工图是否已按审图意见修改。图纸别注意以下两点:依据图纸分清临空墙、密闭墙、人防单元之间隔墙、人防顶板等。对于不同性质的墙体以及顶板的预埋要求是相同的;关注顶板中是否有最低部分,以及顶板梁的底标高。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今后管道安装的标高问题,监理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复核。
二、土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单建式人防工程的桩基础,一般桩的主要用途是以抗浮为主,而附建式的桩基础主要用途是承压。因此,在桩基础施工阶段的控制重点也有所不同。除了我们平时参照地面工程常规要求外,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单建式人防工程角钢的焊接质量。另外,打桩时桩位轴线的控制,相比较而言,底板中因有承台基础,对轴线控制应更为严格。施工现场除了应注意桩基按常规要求弹线、桩位偏差等要求内容外,还要进行接桩,将钢筋焊接到位。
2、结构工程: 当底板上层钢筋与梁上层主筋标高相同时,上排双向板筋要从梁的主筋下方穿过;无梁板上下板筋之间要设置≤500mm 的梅花筋,且双向板要满扎。人防门的门框插筋及门槛钢筋要在底板浇捣混凝土前按施工图成型绑扎,尤其是无槛门还必须将门槛安装到位,且无槛门的高度要与建筑标高齐平,而一般有槛门为建筑面以上加 150mm 高;防护密闭门的门槛箍筋应该闭口,四个拐角要设置八字加强筋,箍筋直径不得小于 12mm。大于 3m 跨度车道出入口的临战封堵设置下槛梁,高度一般与建筑面齐平。防护单元间隔墙上的临战封堵预埋通常是钢板,高度与建筑地坪面齐平。穿越相邻单元之间,非人防区域与人防区之间管道都要按规范要求做好防护密闭处理,穿越防护密闭区域的排水沟将直接破坏工程的防护密闭,要采用预埋热镀锌钢管,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有效防护密闭处理。临空墙外侧(长弯锚)伸到顶板后向防护区锚固,水平锚固段长度还要满足 35d 加墙厚,若临空墙在下反梁上,梁高超过 1000mm 或板厚超过 1000mm,可不做 35d 弯锚,直接将竖向筋插到梁、板底;防护单元隔墙插筋要双向弯锚,长度同临空墙(35d+墙厚)。临空墙、密闭隔墙、单元间隔墙支模时要使用中间设止水片的穿墙止水对拉螺杆,螺杆两头用限位片加以固定,不得使用一般内墙塑料套管;平时进(排)风管道穿过临空墙、密闭墙及防护单元隔墙时,要在洞口四周预埋钢板线,在洞口外侧四周预埋角铁框。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0mm,角铁采用 L80mm×80mm×8mm。人防门的门扇吊钩要钩住顶板上层钢筋,吊钩要设置在门扇高度的中点以门轴为圆心转过 45°处。
三、安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1、从清洁区的一道密闭阀至消波活门的管道及配件,要采用厚度为 3mm 满焊钢板风管。不可以采用一般咬口连接的薄镀锌钢板,与防爆超压排气阀连接变径管为 6mm 厚度的满焊钢板风管。焊接风管上所有连接法兰要采用带有密封槽,厚度为 8 mm 的车制法兰,法兰垫料要采用单层,整圈无接口,厚度为 4mm 平板橡胶密封圈,以达到必要的强度和密闭要求。
2、验收滤尘器、 过滤吸收器进出风口是否设置测压管;过滤吸收器、密闭阀、自动排气阀、防爆超压排气阀等防化设备,是否使用人防专业厂的产品;滤尘器、纸除尘器、过滤吸收器的安装方向是否正确,即设备所标识的箭头方向与气流方向是否一致。
3、滤毒通风和清洁通风共用一台风机时,检查增压管或者阀门安装是否正确。共用一台风机时,必须设增压管,并在增压管上设球阀。
4、能判断战时进风机旋转方向。人防工程内战时进风机通常采用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按照旋转方向分为左转和右转两种。检查防排烟系统中风管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闭材料是否使用不燃材料。通风密闭阀门安装时要保证标志压力通径的箭头与受冲击波方向一致。
5、洗消排水口的顶面要低于室内地坪 5~10mm; 洗消排水铜质管堵面标高要低于土建完成面 3~5mm; 洗洗消排水口要在底板钢筋绑扎阶段一次预埋到位,不得预方案,并协调预算的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依此类推,直至公司内所有层级的法人企业都设立相应的全面预算机构。
6、细部防水处理做好细部防水处理,是整个防水施工的难点与重点。按照设计详图,并根据 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与 GB 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精心做好每个结构细部的防水处理。缝隙、裂隙用弹性材料密封严实,认真做好防水附加层,主体防水层要全覆盖附加层,并宽出边缘10~20 mm,确保每个节点无渗漏隐患。
7、涂膜防水层的修整如有气孔,则吹干净杂质后,再进行涂刷、加抹;对于起鼓部位,则要把鼓出部位割开,排出潮气待其干燥后再分几次对其涂抹;涂膜未干时严禁站人,以防尖物、重物破坏防水层,如发生破损要再次涂刷;对于涂膜剥离情况,如原因是出在基面(塑料、铁板等)上,可用改性剂调和水泥进行隔离。涂刷间隔时间:夏季要在 8 h 以内;秋季在 12h 以内;冬季要在 24 h 以内。施工保护层时要注意,不要让硬物碰损防水涂膜,以免影响整体防水效果。
8、保护层施工时,要避免硬物碰伤,小推车的车腿要用橡胶皮等材料包扎严密。现场如需堆放砂浆等物品时,要放木板保护,以防破坏防水层。保护层要致密、紧凑、整体性好。
四、基坑现场监测及应急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基坑施工期间支护桩位移、地表沉降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施工前的应急措施,其主要包括应急的组织保障,应急的技术措施,应急的物资和设备,紧急救护措施等。在人防工程的施工阶段中,参见各方技术质量负责人按照这些要点去巡视检查,并及时地纠错,做好人防工程施工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大型地下人防工程深基坑施工应根据现场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和周围环境的特点,选择合宜的施工技术,从支护体系设计、施工、监测三方面进行精心组织。
参考文献
[1] 薛绍祖.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地下工程的排水设计就是将工程中使用的污废水收集后排放到室外。
根据所排污水的性质,地下工程的排水可分为生活污水、生活废水、生产废水(包括机械废水)、消防废水以及洗消污水。
⑴排水系统的特点
①地下工程内应设集水池和提升泵。其污废水需经重力管道排到集水池,然后由水泵提升到室外地面窨井。
②地下工程的排水点应相对集中。它的排水管道一般埋设于地下混凝土底板中,管道敷设不宜过长,以防堵塞。因此排水点不宜分散,在无法集中时应分散设排水提升设备。
③地下工程中应考虑消防废水的排放。一方面可保证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保证人员的疏散,以减少损失。
④由于地下工程内生活粪便污水排放量较少,不宜分流,以防污水在集水池中沉积,无法提升。
⑵排水系统的分类
①生活污水系统,它包括卫生间和盥洗室的粪便污水和生活洗涤废水。
②人防洗消污水系统,主要指人防工程人员和建筑部门冲洗、消毒的排放污水。
③废水系统,它用于各种生产废水、消防废水等的收集、排放。
作为生活污水,在室外必须经化粪池后再派入市政污水管网;厨房、食堂以及油库的废水,须经隔油池后才可排放;设在地下室的浴室废水,须在室外设毛发聚集器后再接入窨井。
在建筑布置时,可将用水设备直接布置在集水池上,以便排水,并尽量将集水池设在排水点附近。
2.排水管道的设计
地下多层的工程,上部的排水管道可设在楼板下,尽量贴梁布置;地下最底层的排水管可直接敷设在混凝土底板内。由于管道为掩蔽埋设,管道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坡度坡向集水池,同时必须防止管道敷设过长而穿出地板。管道埋深过大后,接入集水池的深度也大,这样也减小了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其水平衡管一般可采用生活污水的标准排水坡度。
厕所间可设在污水集水池上,缩短管道长度,便于污水排放。个别清洁废水(如凝结水)的管道敷设较长时,应在管段上设清扫口,长度不宜大于10m。
为减少管道的埋设深度,地漏采用直埋式或方型铸铁地漏,或分设集水池。
所有的集水口均应设水封,防止臭气从管道中跑出。机械设备的排水,应采用漏斗接至排水管道,间接排水。为保证管道水流畅通,排水管道交叉连接时,尽量采用45°三通或90°斜三通和四通。
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同地面建筑。埋设在底板内的水平横管,检修有一定的困难,宜适当放大管径或加大管道坡度。
过去,排水管材采用排水铸铁管,人防的洗消污水和埋设在底板中较长的管道以及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现应按新规定调整。地下车库的排水宜采用明沟形式。
3.集水池的设计
⑴集水池容积的确定
污水集水池的容积与流入的污水量、水泵的工作情况有关。一般来说,集水池的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对于分散的集水坑,其容积可不小于水泵3min的出水量,或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超过6次。值得注意的是,地下工程内集水池的容积也不宜大于平均日污水量的一半。
工业废水集水池的容积,可根据工艺要求确定。
为保证消防电梯在消防时的正常运行,在消防电梯的井底旁应设集水井,其容积不小于2立方米,相当于2支水枪3.3min的流量。
地下室的消防也可利用消防电梯井旁的集水井排水。对于有消防给水要求而又无消防电梯的地下室,也应设消防排水,其容积应不小于2立方米。
⑵集水池的设计
①集水池必须有一定的有效水深。在设计中要防止池面积大、池的深度浅及排水管淹没倒灌现象。池的超高可取得大些,一般0.3~0.5m。
②集水池内还就设水位指示装置、检修孔口,对有大块杂质的污废水,还就在集水池入口设格栅等设备。
③集水池底应设集水坑,坑深一般0.4m左右。在仅排废水的集水池池底须有0.1~0.2的坡度坡向吸水井。
④密闭盖板的集水池应设透气管,避免水泵开启后产生负压,破坏水封。污水池的透气管宜直通室外。人防工程中的透气管在接出有困难时,可将其就近接入排风管。
⑤从卫生和环保的要求出发,生活污水集水池应远离生活给水池,一般保证8m以上的距离。
⑥专用消防集水池应尽量设在走道的顶端,采用盖板封住上部。消防排水应尽可能考虑设地漏将水集中到废水坑。
【论文关键词】:地下工程;排水设计;集水池;排水泵房
【论文摘要】:主要论述了地下工程的排水系统的特点及分类,排水管道的设计,集水池的容积计算,排水泵房的设计。
近几年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地下空间不断得到开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由于地下工程所处的位置不同,排水设计也就有其特殊之处。
1.地下工程的排水系统
地下工程的排水设计就是将工程中使用的污废水收集后排放到室外。
根据所排污水的性质,地下工程的排水可分为生活污水、生活废水、生产废水(包括机械废水)、消防废水以及洗消污水。⑴排水系统的特点
①地下工程内应设集水池和提升泵。其污废水需经重力管道排到集水池,然后由水泵提升到室外地面窨井。
②地下工程的排水点应相对集中。它的排水管道一般埋设于地下混凝土底板中,管道敷设不宜过长,以防堵塞。因此排水点不宜分散,在无法集中时应分散设排水提升设备。
③地下工程中应考虑消防废水的排放。一方面可保证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保证人员的疏散,以减少损失。
④由于地下工程内生活粪便污水排放量较少,不宜分流,以防污水在集水池中沉积,无法提升。
⑵排水系统的分类
①生活污水系统,它包括卫生间和盥洗室的粪便污水和生活洗涤废水。
②人防洗消污水系统,主要指人防工程人员和建筑部门冲洗、消毒的排放污水。
③废水系统,它用于各种生产废水、消防废水等的收集、排放。
作为生活污水,在室外必须经化粪池后再派入市政污水管网;厨房、食堂以及油库的废水,须经隔油池后才可排放;设在地下室的浴室废水,须在室外设毛发聚集器后再接入窨井。
在建筑布置时,可将用水设备直接布置在集水池上,以便排水,并尽量将集水池设在排水点附近。
2.排水管道的设计
地下多层的工程,上部的排水管道可设在楼板下,尽量贴梁布置;地下最底层的排水管可直接敷设在混凝土底板内。由于管道为掩蔽埋设,管道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坡度坡向集水池,同时必须防止管道敷设过长而穿出地板。管道埋深过大后,接入集水池的深度也大,这样也减小了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其水平衡管一般可采用生活污水的标准排水坡度。
厕所间可设在污水集水池上,缩短管道长度,便于污水排放。个别清洁废水(如凝结水)的管道敷设较长时,应在管段上设清扫口,长度不宜大于10m。
为减少管道的埋设深度,地漏采用直埋式或方型铸铁地漏,或分设集水池。
所有的集水口均应设水封,防止臭气从管道中跑出。机械设备的排水,应采用漏斗接至排水管道,间接排水。为保证管道水流畅通,排水管道交叉连接时,尽量采用45°三通或90°斜三通和四通。
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同地面建筑。埋设在底板内的水平横管,检修有一定的困难,宜适当放大管径或加大管道坡度。
过去,排水管材采用排水铸铁管,人防的洗消污水和埋设在底板中较长的管道以及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现应按新规定调整。地下车库的排水宜采用明沟形式。
3.集水池的设计
⑴集水池容积的确定
污水集水池的容积与流入的污水量、水泵的工作情况有关。一般来说,集水池的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对于分散的集水坑,其容积可不小于水泵3min的出水量,或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超过6次。值得注意的是,地下工程内集水池的容积也不宜大于平均日污水量的一半。
工业废水集水池的容积,可根据工艺要求确定。
为保证消防电梯在消防时的正常运行,在消防电梯的井底旁应设集水井,其容积不小于2立方米,相当于2支水枪3.3min的流量。
地下室的消防也可利用消防电梯井旁的集水井排水。对于有消防给水要求而又无消防电梯的地下室,也应设消防排水,其容积应不小于2立方米。
⑵集水池的设计
①集水池必须有一定的有效水深。在设计中要防止池面积大、池的深度浅及排水管淹没倒灌现象。池的超高可取得大些,一般0.3~0.5m。
②集水池内还就设水位指示装置、检修孔口,对有大块杂质的污废水,还就在集水池入口设格栅等设备。
③集水池底应设集水坑,坑深一般0.4m左右。在仅排废水的集水池池底须有0.1~0.2的坡度坡向吸水井。
④密闭盖板的集水池应设透气管,避免水泵开启后产生负压,破坏水封。污水池的透气管宜直通室外。人防工程中的透气管在接出有困难时,可将其就近接入排风管。
关键词:建筑工程;空调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and reduced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tandard, the impact of the use function and use the secur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roblems and how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installation of a series of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a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空调安装工程是大型建筑的重要工程,也是建筑安装工程中施工的难点之一。在空调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对空调安装工程的具体要求和规范不熟悉,为了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影响了空调安装工程的质量标准和空调功能的安全使用。
一、建筑工程空调安装的特点
建筑工程空调安装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随建筑功能、规模的不同,系统所包含的子分部各不相同。而且其建筑空调工程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检测手段特殊。
二、建筑工程空调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管道预洞或预埋套管的施工质量控制。
(1)进出地下室管道穿防水外墙应随结构预埋刚性或柔性防水套管。
(2)管道穿墙处、穿楼板处、穿屋面处应随结构预留洞,待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套管埋设,穿墙预留套管时两端一定要用胶布等密封好。
(3)穿越人防楼板、人防墙体及人防扩散室处的管道及测压管应随结构预埋密闭套管。
(4)排烟阀(口)及手控装置(包括预埋套管)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5)住宅工程中空调冷凝水管及室外机连接管一定要提前预埋,做法参照88J2-4-W17。
(6)风管预留的孔洞一般按比风管实际截面每边尺寸大100mm。
2、竖井内管道的安装。
空调冷冻和空调热水向高层供水的立管主要集中于几个管道竖井内,因此施工前应进行认真图纸纸面放样,进行调整,以便于安装各工序的完成,也为将来业主进行维护管理创造条件。因竖井内管道较多,其配管安装工作比一般竖井内管道的安装要复杂,安装前应认真做好纸面放样和实地放线排列工序,以确保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竖井内立管安装应在井口设型钢支架,上下统一吊线安装卡架,暗装支管应画线定位,并将预制好的支管敷设在预定位置。找正位置后用勾钉固定。管道的支架应进行核算和重新设计,并在土建专业支模时将预埋件埋设就绪。由于空调冷冻水等的立管长度较长,虽然温差不太大,但管道直线长度较长,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按设计要求在管道竖井中设置伸缩节和固定支架。
3、风机盘管等设备的安装。
(1)风机盘管进场前应进行进场验收。做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不漏为合格。卧式机组应由支吊架固定,并应便于拆卸和维修。排水管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冷凝水应畅通地流到设计指定位置。供回水阀及水过虑器应靠近风机盘管机组安装。风机盘管与管道的连接宜采用弹性接管或软接管连接,其耐压值应高于1.5倍的工作压力,软管连接应牢靠、不应有强扭或瘪管。
(2)空调(新风)机组新风人口应设电动风阀并与风机连锁。以防止冬天因温度太低而冻坏换热器。机组进、出水管道前(尤其有电动阀时)应设旁通支路以便运行使用前冲洗管路及维修管路用,积水盘必须严密不漏水,换热器安装时一定要设有冻坏后可检修的空间。
(3)两台冷却塔并联时集水盘中间最好设一根均压管,管径与进水管相同,中间设阀门。水泵的供、回水之间最好也设一根连通管。中间设止回阀。否则两塔运行时容易出现一塔溢水一塔不停补水的现象。
(4)主机等设备的减震基础一定要做好,并保证水平度等在允许偏差之内。否则容易出现机组运行时震动或噪音过大的现象。
三、空调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1.管线的定位交叉现象的解决措施
对于空调工程来说,尤其是大中型的空调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的最初阶段就要力图解决好空调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的定位交叉问题,并且绘制好设计图纸。各个施工单位以及建筑企业在安装本单位负责的工程前,一定要做好各单位的交接工作和技术的交底工作,然后进行有序的施工步骤。
2.空调水系统管道堵塞的解决措施
(l)水系统管道形成气塞,解决的方法一方面是,在空调每层最高处的主管道设置一个空调的自动排气阀,并在空调安装过程中尽量减少安装中的绕梁现象。另一方面是。空调水系统中一定要做到水管系统可能会积聚空气的地方都要设置安装集气设备和排气设备。空调水管道的安装,要注意坡度的问题。尽量让空调中的空气能顺着支管管道的坡度并顺着插入空调水平干管中。水平管道的支架要严格按照空调安装工程设计的标高进行工程的施工。
(2)对于管道内污物而造成空调水系统管道堵塞的问题,一定要在安装前就要清理管道的内部。使用圆管刷子清除管内本来就存有的污物,尤其是在管道安装时,就要对管头进行临时的闭塞处理,做到及时防止污物进入管道内。管道之间的焊接过程中要及时注意清除焊接产生的焊渣。同时,在空调工程的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系统的清理工作,把堵塞隐患及时的消除。在水系统的总管道上安装排污阀和过滤器,可以对空调定期进行清洗。水垢也是造成管路堵塞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空调工程安装中,充入水系统中的水不能是硬水。日常对空调水系统的补水也不能使用硬水。冬季水系统供热水的适宜温度不能大于60度,防止管道内产生水垢。当缺乏软水水源的时候,可以采用相应的静电除垢器来达到清理的效果。
3.滴水结露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决滴水结露的问题要严格遵照操作规范来进行施工,并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和检验。由于冷桥而产生的滴水结露现象,在管道支架上要垫上木托,木托的绝热层和厚度要相同,表面要浇沥青而防止木块的腐坏。要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的防潮层。管壳与管壳之间,保温板与保温板之间要拼接好,拼缝之间的间隙处也要用相应的保温材料填满。在管道的法兰处还应加铺保温材料。当使用铝性质的保温材料时,注意这种保温材料的耐温性能和宽度要大于52mm,保温层的材料一定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在保温层外可以增加斜纹的玻璃丝布,并且刷上二道防火的乳胶加以固定。再者,冷凝的水管管道坡度要尽量大一点,一定不能存在倒坡现象,冷凝水盘与冷凝水管之间所连接的软管长度适宜,不能出现褶皱的现象。当冷凝水系统全部完成,要及时进行灌水试验,确保水系统的排水顺畅。
4.空调系统设备噪声过大解决措施
一个好的布局设计是空调系统设备控制噪音的重点。在设计过程中,应标出噪音设备的相关参数要求。空调系统设备安装之前,就应仔细检查未端设备噪音是否超过国家设定的合格标准。如果超过,应立即更换设备或加装消除噪音措施。空调系统中应加大空调送风的温差,尽量减少总的空调送风量。将空调主风管的风速控制在每秒4米以下的水平,各个支管的风速尽量控制在每秒1.5米以下。从而达到各个风口的风速均匀,减少再生噪音。在空调噪音设备的消声器后,风管不宜再设置阀门,以避免阀门带来的再生噪音。风管的安装统一采用减震的泡沫橡胶板吊架,风管穿墙时,要填充消音的材料以减少风管周围的噪音来源。
结束语:
空调安装工程所常见的质量通病的控制,关键在于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为增强质量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找出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确立质量控制点,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焦金龙 空调安装调试运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0(15)
[2]范玉阳 浅谈建筑工程空调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期刊论文]-魅力中国2009(22)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质量控制;问题;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对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常见问题的预防对提升建筑质量、保障建设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影响建筑安全性能的重要冈素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对一个项目施工时候,通过对施工各个阶段和整体项目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防,依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施工要点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整体项目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电气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只有不断的分析易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并及时的提出预防措施,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才能保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顺利进行,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
1.施工方资质及其承包
有部分工程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工程不按正规建设程序办事,私雇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甚至是个人进行设计或承包,受其技术水平的限制,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
此外,对于住宅区、大中型厂房、综合建筑物等的变配电房电气安装工程或柴油发电机安装工程,由于业主另行发包和总承包单位的分包,使大部分工程由另外的施工单位进行安装。由于某些工程存在监理,监督不到位等现象,造成竣工验收时现场存在问题较多,许多工程所提供的竣工资料无法满足要求等。
2. 主要电气设备和材料质量问题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个别厂商试图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谋取利润,例如,电缆的抗腐蚀性差、耐压耐温性差、绝缘电阻小;导线的电阻率高、熔点低、绝缘性差、温度系数大等。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差,接触不良,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
3.等电位系统未做电位联接
等电位系统必须联接良好才能保证建筑内的所有导体处于零电位状态,使人身免受受电击伤害。日常施工中,有部分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这些管道都自然接地,电位联接无关紧要。一旦与带电体接触就将对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4.导管敷设时未严格按图施工留下诸多隐患
由于施工人员在敷设导管时未认真看图,导致很多隐患。例如,穿线施工作业中常容易出现导管细、导线多的现象,造成管内空间余量小,散热面不够,加快了导线绝缘层老化速度,降低使用寿命,难以补救。
5.避雷系统引下线部分的质量问题
避雷系统对楼房尤其是南方地区的高层建筑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在避雷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是引下线部分,设计人员在轻型彩钢屋面板上设置镀锌钢筋作为避雷网时,避雷接地极测试点说明不妥(防雷接地极和避雷网施工中,焊接不符合要求;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要求等。
三.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
1.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部门应协助业主认真审查承包和分包单位的资质!并提出审查意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选择施工单位。
2. 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保管员应协同监理工程师首先检查货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型号规格、性能参数等是否与设计一致。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等,进行外观检查,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主要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 对材料质量有怀疑时,应现场封样并及时送至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
3.强弱电线路及管道的敷设:首先要做到以图纸为主,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管线规格、型号及敷设方式进行施工,要注意的是人防、设备层、楼梯间等处的暗管敷设,以及墙壁开关,插座管路,无吊顶房间处管路,电源进户保护管和电信入口保护管的敷设。其次是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的安装,最后是线路管线的防腐等保护,确保线路的安全通畅。线路敷设中有几个重要细节:
(1)对于有吊顶的房间,要做好吊顶内跨接地线的焊接和防腐,消防报警线路和电话通信系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布设。
(2)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安装要做到横平竖直,支点间距符合要求。
(3)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零线,相线,保护接地线的颜色要加以区分(通常相线为红,绿,黄等色,零线为蓝色,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线)。
(4)穿线完毕后要对线路做绝缘检测(选用500 V,0~500 MΩ的兆欧表测量,照明线路绝缘电阻不小于0.5 MΩ,动力线路绝缘电阻不小于1 MΩ)。
4. 新建工程应尽可能利用建筑物金
电气施工中接地包含了防雷接地,电气设施保护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以及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三个方面,首先要保证接地底板之间的贯通,以及柱与底板焊接的牢靠性,同时要做好接地电阻的测量,如果接地电阻值过大,需要增加人工接地极,以减小接地电阻值。属导体作为防雷装置,利用建筑物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更安全;可靠和美观,因它们在建筑施工中已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自然形成了法拉第笼,能更好地平衡室内电位,获得良好的均压效果,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崛起,并逐步渗入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中来,不仅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建筑行业的灵魂,不仅密切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连接在一起,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否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建筑工程电气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是所有建筑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思考探索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正处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依旧有着许多缺陷需要理性面对。
参考文献:
[1] 刘士发 浅谈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预防措施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13期
[2] 冯联伟 浅谈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预防措施 [期刊论文] 《广东科技》 -2007年8期
[3] 党景荣 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期刊论文] 《科技创业家》 -2011年12期
[4] 杨建文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与预防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8年13期
[5] 于纪丽 建筑电气安装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24期
[6] 梁家雄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问题面面观[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2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生态环境,理念
1前言
建筑业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功能质量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应考虑环境影响,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即发展绿色建筑。
一、绿色生态建筑内涵与要求
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使用再生、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二是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三是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尽量使用节能降,能够再生的天然材料,四是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是否影响环境的污染,也是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一)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以源的生存环境。
(二)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三)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性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应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宠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四)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彩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侯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二、绿色建筑在总平面设计时的思考
(一)场地的全理选址与设计
绿色建筑的场地选址应避开建筑抗震不利的地质环境,选用无洪灾、泥石流威胁,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的场地。
进行场地设计时,应结合建筑场地的现有条件,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场地上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等,采取措施提高土地生态价值。在有天然河道的场地设计中,充分利用天然河道与人工水景相结合,利用天然河道的不资源作为场地灌溉和人工水景的用水需求,达到节水的目的;在山地场地设计中,采取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场地的生态环境,可以采取庭院式建筑,对建筑的采光需求、自然通风达到生态化的设计;在适宜的场地设计利用地下空间,可利用地下空间作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库或储藏室等用途,亦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民用建筑工程修建地下人防工程,达到节地的目的。
(二)景观与绿化设计和合理化
建筑实体材料有很强的蓄热能力,这将导致城区内热量时间得不到期挥散,甚至会导致建筑场地的的热岛效应。总平设计时,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和土壤条件,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落,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绿化面积是改善有效生态因素。绿化在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景观小品的设计,发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和降低建筑热岛效应的影响,营造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组成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和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三、绿色建筑在建筑单体设计时的要点
(一)因地制宜。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科技论文。气侯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侯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提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科技论文。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侯特点和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二)尊重基地环境。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侯、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三)重视整体设计。科技论文。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铁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侯、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缩合门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少花钱的前提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四)建筑总体格局的合理设计
建筑格局的设计在要考虑场地的功能组织,对建筑单体、人流、车流等诸多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安排的同时,建筑总平面设计要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则利于自然通风。可以利手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采取不同建筑层次的组合,南高北低的建筑布置,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格局,达到日照充足、采光合理、通风舒畅的总平规划,实现对可再生能拳的最大限度的和利用。协调建筑与景观格局的合理设置,实现中水的合理利用,采用建筑自身优质排水作为再生水源,使建筑中使用者生活用水的经过净化处理后,供给景观用水。
(五)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肥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六)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高计;设备坚井、机房、面积、层高、荷栽等设计留有发展余地。
(七)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结束语
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任何一个绿色建筑的实施离不开绿色建筑的策划,科学、合理、有序的策划有助于绿色建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发展生态建筑,改善人民环境[J].住宅科技,2001,9
[2]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0,5
[3]籈黎,李桂英.绿色生态建筑-房地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环保视窗,2002(3).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结构桩基础
1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和持续发展,在高层建筑基础研究领域,随着城 市化程度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可谓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而针对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工作的需要来看,对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工程现场实测和模型试验均已证明结构桩基础的地基反力,既不是直线型分布,也不符合弹性地基理论的计算结果。为此有必要开展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研究。
近来,虽然对结构桩基础进行了理论研究,但是对其工作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桩土分担荷载,及其各部分的应力计算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此外,对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问题的研究尚未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的共同作用分析,现有的工程规范涉及很少。本论文重点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进行简化分析设计,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可靠的简化结构桩基础设计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与工程应用现状
目前实际工程中,很多桩基工程试桩设计与静载试验结果不相符。静载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设计师通过调整设计参数,修改加密桩基设计图予以补救,这样静载试验结果超过设计要求太多,虽然安全性更易得到保证,但太保守的设计降低了经济效益。在建筑业这种情况是要进行优化的,超过设计太多需要进行二次试桩,项目建设周期也随之延长。如果设计师等静载试验结果出来再进行桩基施工图的设计,既影响整个设计的进度,也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解决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与试桩设计偏差过大的问题,也就是怎样使试桩设计尽量接近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又简便又精确地对单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预估计是值得研究的。
在桩基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因此,国内外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者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很多工作,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但关于桩群向邻近土传递应力的机理,至今还有许多方面尚未弄清。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桩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得出了了众多的成果。但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桩基础受承台刚度、桩基承台连接条件、桩基体系传力机制及单桩和群桩工作形态差别等的影响,使其与一般的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的问题大不相同,是岩土工程界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难题。远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简便实际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在工程应用上,所进行的工作相对较少,有必要进行更加系统地分析研究。
3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简化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基础埋置深,一般设置地下室并常常有作为人防工程或地下停车库等要求,因此,基础工程的材料用量多、施工复杂且施工周期长,其技术经济指标对建筑总造价有很大影响。高层建筑的基础除极少数可直接建于坚硬的岩石上以外,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片筏式基础、箱形基础或桩基础,而桩基础是高层建筑最常用的基础形式。桩基础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沉降量小且均匀等优点,还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和上拔力,承受动荷载的性能也较好。
就高层建筑物的上下部相互作用问题来讲,传统的设计计算理论所采用的许多假定使其在不同程度上回避了桩-土-结构间相互作用的全面分析。如:地基反力系数法把土体对桩的反力作用等复杂因素通过Winker假定,简化成单纯的反力系数作用于桩上,传统设计计算理论本质上都未彻底解决桩-土相互作用力学机制的分析问题。对于高层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分析,必须将结构-桩-土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显然用传统的设计计算理论来更贴切地分析这一实际问题还是有些困难的。就目前的分析手段来讲,有限元法是个前景较好的方法,除了有限元数值模型能够充分地考虑诸如:土体材料性质的空间差异性、力学响应的非线性,复杂的几何边界条件等,而且还能够通过适当的数值技术模拟工程施工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些施工力学问题等各类复杂的耦合因素外,其思想和实现过程也都较为简单和统一,因此适于编程和电算,极大的简化了桩结构基础的计算设计工作量。
在设计方法上进行简化考虑,由于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特别是子结构分析技术)的进展和计算手段的极大改善,在力求从理论上回答工程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的艰苦努力过程中,逐步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统一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的共同作用,以离散形式的特征函数――地基刚度矩阵[Ks]表征地基土支承体系的刚度贡献,运用空间子结构方法,将上部结构的刚度与荷载逐层向下凝聚到基础子结构的上部边界,形成全部上部结构的等效边界刚度矩阵[场]和等效边界荷载向量{SB}。将它们叠加到基础子结构上去,并根据基础与地基按触点静力平衡和位移协调条件,就可得到考虑三者共同作用的基本方程(并可反映根邻建筑的影响):
上式中:
[K]――基础子结构刚度矩阵;
[KB]――上部子结构的边界刚度矩阵;
[ ]――地基刚度矩阵;
{U}――基础子结构的位移列向量;
{Q}――基础子结构的荷载列向量;
{SB}―上部子结构的边界荷载向量;
{ }相邻建筑引起的沉降列向量。
求解该方程后得到基础子结构的节点位移{U},再从下向上逐层进行子结构回代即可得到上部结构各节点的位移,从而进一步给出所需节点处的内力。除采用子结构法外,对上部结构的刚度贡献先后作过许多简化考虑,提出不少简单可行的分析途径,它们与子结构有限元法相辅相成,例如弹性杆法、有效工作刚度法、加权残数法等,不过一般都将上部结构处理为平面结构。
4 结语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潮流,如何面对高层建筑下的结构桩基础的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是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结合高层建筑的结构桩基础的受力特点,利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对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计算进行了简化分析设计,对于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设计,实现有限元技术下的结构桩基础的受力计算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的简化计算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赵西安.我国高层建筑的最近发展[M].史佩栋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关键词】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研究
一、概述
高层混凝土结构受力复杂, 然而习惯性的传统设计往往会给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 以为结构设计就是规范+计算机程序计算, 忽略了对结构整体方案的把握。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应具有清楚的结构设计概念, 丰富的实际经验, 正确的判断力, 而规范和计算机程序只是实现设计的技术手段。一个结构工程师在每一项设计开始时, 就应凭借自身拥有的对结构体系及其受力、变形特性的整体概念和判断力, 用概念设计去帮助建筑师实现业主所需要的建筑空间。在设计过程中, 利用自己的力学概念, 通过合理、有效地不断调整构件设计, 提高结构设计安全度, 提高经济效益及设计效率。
二、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计算
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控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结构层层间位移和楼层基底剪力三个重要参数, 第一自振周期是整体结构刚度的集中反应;扭转为主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第一自振周期的比值是结构平面、结构体系能否直接提供抗扭刚度的直接体现;结构楼层层间位移则是各楼层相对刚度的集中体现;基底剪力是否大于基底最小剪力指标则是反应楼层的柔度指标。通过上述指标可反应出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可看出结构整体布置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可通过局部调整结构平面,或调整构件断面等进行处理。高层混凝土结构属于多次超静定结构, 所有构件均依据经验进行预估,因此结构计算往往需要反复调整才能通过计算。
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提高混凝土、钢筋强度或者增加超配筋构件的截面来试算超配筋构件。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结构调整之前应该完成哪些工作, 结构设计首先应按照常规建立数值模型,估算结构自振周期, 判定结构抗震等级,设置振型参与组合数以及地震作用方向等,关键点在于所建立的结构模型楼层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基本重合,结构周边构件能有效抵抗扭转。
其次,应确定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重新调整结构构件的布置,使得自振周期、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及剪重比处于合理范围。
最后,应对单根构件进行设计,检查梁柱的超配筋信息,调整构件的布置,并且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三、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场合格证、检验报告必须齐全,并检查外观质量情况。钢筋主要查看外形外观、钢筋标识,量测直径。合格后方可进场并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止水钢板、止水条应检查包装、标识、厚度、宽度、外观,膨胀止水条须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商品混凝土应有配合比、单方氯离子含量报告、单方碱含量报告,开盘鉴定合格。
2.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检查钢筋加工尺寸、弯钩角度及长度。检查钢筋直螺接头的加工质量。
3.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1)底板、地梁的检查。重点检查按图施工情况、主筋锚固长度、直螺纹接头质量。检查钢筋间距、排距、顺直、钢筋绑扎质量、垫块。检查有标高差处、电梯井坑、积水坑的钢筋。检查墙、柱插筋、位置。(2)墙、柱的检查。检查钢筋按图施工情况。检查钢筋锚固长度、直螺纹接头、施工缝钢筋预留长度、钢筋搭接、钢筋排拒、间距、位置、设备洞口附加筋、绑扎质量、垫块。重点核查标准层以下及地下部分变化较大部位的暗柱、墙、框柱插筋。核查电梯井、门窗洞口、人防门口、设备留洞的钢筋。(3)楼板、梁的检查。检查按图施工情况。检查钢筋锚固长度、直螺纹接头、钢筋搭接、梁柱节点箍筋、梁墙节点钢筋、梁箍筋加密区的长度、洞口附加钢筋钢筋间距、排拒、墙柱钢筋位置及固定、保护层垫块。(4)模板工程质量控制。主要检查以下几方面:按图施工情况,执行施工方案的情况。施工缝杂物清理、模板涂刷隔离剂情况。模板的定位、标高、平整度、直线度、截面尺寸。梁板模板的起拱。(墙体模板为大钢模)墙体部位模板的电梯井、设备洞口、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施工缝止水带、止水条接头处理及安放。模板加固。重点检查转换梁部位执行施工方案的情况。(5)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浇筑之前钢筋、模板验收合格。检查混凝土开盘情况及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检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执行施工方案的情况。混凝土浇筑必须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振捣均匀。混凝土养生必须到位,特别是墙、柱高标号混凝土养生尤为重要。对混凝土标养试块的制作和送试进行见证。
参考文献
[1]方恬.混凝土结构偏心受压构件在新旧规范中的比较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