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7 15:03:44
导语:在农业的发展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葫芦岛市是农业发展为主的地级市。随着中国农业建设力度的加大,葫芦岛市的农业要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其中具有高科技成分的农业机械装备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多年来,葫芦岛市的农业发展都有赖于农业机械装备的合理应用。葫芦岛市的农业生产,设施农业主要的手段,即处于生长阶段的农作物需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通过为农作物创造优化环境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1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类型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是控制农业环境,调整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因素。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中,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选择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以将农业机械设备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更好地对农作物因子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以调整和控制[1]。设施农业的特点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所需要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分为不同类型,即农业耕作机械、灌溉与施肥机械、烟雾机械和温度调节设备等等。
农业耕作机械是用于大棚或者温室等环境中的专业机械装备,不仅可以发挥多种功能,而且适应大棚的有限环境,能够满足大棚或者温室的特殊环境需要,以提高大棚或者温室中的农作物耕作效率。农业耕作机械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中属于是基础装备。
灌溉与施肥机械,其中,农业灌溉机械设备可以在大棚或者温室中进行各种灌溉操作,诸如滴灌、喷灌以及微灌等等功能都得以发挥,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还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率。农业施肥机械设备在施肥中,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调整施肥方式,以实现有效施肥[2]。
烟雾机械,是用于调节大棚或者温室的温湿度的机械设备,主要是采用静电作用使大棚或者温室内烟雾弥散,且在烟雾中适当地添加农作物所需农药,以发挥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农业温度调节设备,是根据室外气候环境以及大棚或者温室中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环境温度调整。农业温度调节设备在热能交换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损耗,而且还提高大棚和温室的室温调节效率,以为农作物塑造可以健康成长的环境。
2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现状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适应中国的农业环境而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设施农业机械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伴随着农业市场而不断地完善技术,且形成了规范的设施农业机械技术标准。到目前为止,设施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已经规模化,而且依然处于发展进程中,对设施农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设施农业机械在为农业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在具体应用中尚存在着不足,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上还存在着滞后性,不仅机械设备的加工工艺比较落后,而且缺乏创新力度,无论是材料的选用,还是技术的进步,都会由于创新不足而使得农业机械设备难以跟得上进步速度不断加快的农业产业,对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3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前景
3.1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趋于小型化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研发要能够跟得上农业发展的步伐,就要从设施农业需求出发,将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趋于小型化设计,且将多种功能集合为一体。与手动机械设备相比,电力动力驱动的小型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更为便捷,而且还要与农业中所常用的机具配套使用[3]。比如,在农业作业中,耕种、施肥、灌溉、除草等作业,都可以使用小型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来完成。
3.2 苗木移植用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研发
设施农业中,苗木移栽是重点工作环节。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进行苗木移栽,就是使用机械手将苗木移植到指定的位置,并按照要求栽种。如果育苗温室中采用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进行苗木移植,可以提高苗木移植质量,且移植的苗木的成活率也会有所提高。
3.3 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新能源研发
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积极使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等,都属于是可再利用的清洁能源,将这些能量经过能量转换设备而转化为电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其提高电能输送效率。
【关键词】农业 中国经济 发展地位
农业就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速度都在不断加快,农业是工业、商业、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发展是我国人们生存、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农业的发展不重视,认为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这种片面的认识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造成我国发展过程有的“三农”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角色
(一)农业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农业是人类首先创造的生产活动形式,农业是人类和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和起点。人类社会发展农业能够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尽管我国目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仍然是重要的基础。
(二)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现代科技文明,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产值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发展基础上产生了工业、商业、城市和商品经济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
在我国近些年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因此,又很多学者认为农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下降。但是本研究认为农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期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和发展,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从我国农业部门的发展来看,其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性质。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同时农业的这种功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被替代。
二、农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产品贡献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产品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农产品剩余,这些产生的剩余能够对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做出贡献。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非农业部门的产品贡献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是能够满足非农业部门人口对于食物的需求,另外一个是能够为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原料,能够进一步促进非农业部门的发展。
(二)农业对经济增长的市场贡献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市场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部门会成为其它非农业部门的重要市场,能够促进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农业人口在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的需求非常高,除此之外,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需要本部门的补给,如农业发展需要的种子、有机化肥等等,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非农业部门的支持,如化学肥料、农用机械等等,其市场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要素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的产品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业之所以能够进入市场是因为农业能够将其剩余产品和其它部门进行交易,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要素贡献则源于农业资源向其它非农业部门的转移。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剩余的资本和劳动力,这两种要素是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主要的要素贡献,这两种要素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它非农业部门的发展。
三、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部门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比例在不断下降,农业部门劳动力比重递减严重滞后于其产值比重的递减,两者呈严重的非均衡的下降,这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特征。但是就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非常好的,虽然农业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是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却在不断提升。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过程中不应当忽视农业的发展,因为其他部门的发展都需要农业部门的支持。
(二)中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地位在不断提升,农业部门的发展和工业部门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相互推动相互影响。但是就目前农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农业部门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自身的增长。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中国农业部门和其它部门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研究的启示
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让工业部门和其它经济部门形成良好的顺畅的发展机制,疏通我国的“内循环”。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和工业等非农业部门的相互带动作用,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 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立足农村,面向市民 休闲农业其所在地都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与休闲,表现为围绕城市发展的特征。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向其提供休闲体验活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认知、体验需求。
2.2 围绕农业,提供休闲 休闲农业策划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展开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3 文化教育,拓展功能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其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等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农业休闲山庄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3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
3.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利用资源、提品、开展活动创造价值,带来财富,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拓展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3.2 休闲功能 休闲农业提供观光、休息、娱乐等休闲活动,这是其创造财富具有经济性的重要前提。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3.3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可以使人认知动植物、农事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可以引入亲子教育等活动,尤其可以有效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
3.4 环保功能 休闲农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生态和环保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3.5 文化功能 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拯救地方乡土民俗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我国农村蕴含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也是培养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6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开展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耳目一新,促进水、电、路、网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3.7 健康功能 休闲农业之地不仅可以让人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和开展体育锻炼,更能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有些特色药膳等食疗项目的开发,也能增进其健康功能的发挥。
3.8 城乡交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城乡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纽带,有利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休闲农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顺应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民生的民生产业,也是拓展农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按照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营运规划化、服务组织化、社会化。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更加有效的休闲农业资源,策划体验活动、创新产品设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休闲农业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
4.2 把握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农业、扎根农村,利用开发农业、农村土地与文化资源,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讲究科学发展、合理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在结合当地物资、文化的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能力、讲科学、上项目。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始终相信环境越好越值钱、越能做强做大。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休闲与乡村旅游融合,休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4.3 做好发展重点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提炼、整理,合理布局分区,完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要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的示范创建,培养优秀品牌,实现样本带动。要强化休闲农业产业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家、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参考文献
[1]何伟.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徐州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对于继续保持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龙头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徐州与外省的教育竞争实力,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1是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继续保持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龙头地位的需要
2008年11月1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苏发[2008]19号),《意见》明确指出,徐州要建成“三大基地”,加快发展“四大产业”。“三大基地”是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四大产业”是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意见》要求徐州要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作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特色蔬菜、优质果品、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农产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服务社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继续发挥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的龙头作用迫切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层次和规格,培养一大批农业管理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种养大户,建设支撑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2]。目前,徐州市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现代高效规模农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匮乏。据统计,目前徐州市共有镇农技站114个,全市农技推广在岗人员2400人,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占21.4%,中专学历占46.8%,高中学历以下的占32%。乡级技术推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7%。农业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也偏低,分管农业的书记、乡(镇)长中,专科只占44.5%,与苏南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农牧业生产受地域性因素影响明显,江苏省地域呈南北走向,跨越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南北差异突出,除大宗的粮食作物外,淮北与沿江、江南的农作物、畜产品生产种类迥异。农业类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教学内容、生产实习项目也不相同,势必会出现南方所学,到北方难用、无用的现象。此外,苏南、苏中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苏北工作,高级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当地农业高校和中职校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且适销对路的人才。
2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高标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的需要
省委领导多次指出:“实现苏北大发展,徐州要走在前列;加快全省发展,徐州要做出更大贡献;推进富民强省,徐州要尽快赶上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规划到2012年,徐州市在切实达到省定4大类18项全面小康指标要求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但是徐州是一个拥有940万人口的大市,其中农业人口达614万,占65.3%,各项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离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标准差距很大。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还必须尽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去。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非农劳动技能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依赖性强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农民脱离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的主要瓶颈。此外,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也存在着整体素质继续提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增强农民职业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协调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3是增强徐州教育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需要
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4个特大城市和3大都市圈之一。目前徐州的教育实力与大城市、大都市的要求还有距离,和苏南苏中相比还有差距。目前,全省81.5%的高校集中在苏南、苏中地区,苏北高校明显不足,而农业类高校(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100%都在苏南、苏中。在全省的80所职业技术学院中,苏北12所,徐州仅3所。徐州地处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是周围20个城市、17万km2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所覆盖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目前只有1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徐州能利用现有的城市地位、办学条件等优势加大对农牧业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力度,必将使徐州市在这个区域参与教育竞争增强相当的实力,赢得主动。
徐州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政策引导
(1)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力度,构建层次分明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要统筹研究发展规划、学校布局、招生办法、毕业生安排原则、经费筹措渠道等重大问题,特别要定期对企业、乡镇、村庄和农户的文化科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类齐全、稳定与急需相统一的专业体系。
(2)政府搭台,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农、科、教结合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教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徐州市的农业产业已经有一定规模,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与农业教育相结合,能够产生双赢的效益。其基本路子是大搞联合办学,即由农业部门提供实习基地,保证部分经费供应,由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教学,既能拓宽职业教育的办学路子,又能满足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自身吸引力
(1)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农业职业学校要为徐州市经济建设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致富服务。职业中学的涉农专业应该以培养新一代农民为目标,衡量它最重要的标准是所培养的人在当地经济建设中能不能发挥作用,有滑过硬的技术及经营能力和致富本领。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前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温室气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以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生态危机等发展障碍。面对新形势,我国现代农业最根本措施是利用发展方式与技术将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现,并将农业发展层次与实力进行提升。因此,改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林下经济。
1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而言,由于现在都市经济的增长方式为挤压式,因此未来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成本均会不断地升高。有许多实践证明,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能够加快我国各地都市的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并能够同时获得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等多重效益,还能为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林下经济的含义与作用
2.1什么是林下经济我国的林下经济兴起于21世纪初,目前,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都市生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经济能够将林业生态资源与林下空间进行充分地利用,并对农林牧产品的综合开发、观光旅游、养殖、林下种植等进行大力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等综合效益。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市生态区与近郊区能够将林业产业生态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加速林下经济开发的发展。近年来,林下经济不断地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在国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相对较早的国家如德国,该国高度重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发展,并以“森林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国内如天津、上海以及北京等大城市也加入了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行列中,如今,北京已将林下经济作为能够使农民增收、促进首都生态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2.2林下经济的作用
林下经济能够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进行同步实现。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将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加快的相关意见,以便能够更好地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使其多重效益得到充分地发挥。林下经济不仅能够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得到发挥,而且还能够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并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
3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对策
3.1发展模式的选择
由于都市林下经济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发展空间等客观环境因素,因此,在选择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应对以上特殊的客观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对城市需求必须进行服从,发展模式必须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化发展,并将都市林业的空间地位进行突显;同时将服务业、工业、林业、农业等多个产业进行联动,将林下经济的都市服务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开拓。第二,由于林下经济能够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相关服务、技术的领先发展等进行维持,并具有修复保护环境、防止城市污染等功能,因此,在选择发展模式时,应将城市旅游休息市场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将林下旅游、休闲体验等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地发展。
3.2对策
第一,加大投资力度。能够将我国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决策是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由于林业经济是产出与投入均相对较高的产业之一,若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效益与规模则难以产生。因此应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投资力度,并对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进行鼓励与支持,同时将生产水平进行提高,并对农民保护林业的生态环境以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态度进行充分地调动,从而使林下经济的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第二,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使林下经济的特色发展得以实现。第三,建设林下经济技术体系。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技进行突破,只有将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使林木与其他生物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林下经济高产出的现象得到维持。
4结语
一、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速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土地使用权的流动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渠道和前提,但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承包“稳”与土地使用权“动”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农户与企业的关系。产业化的微观基础是企业,企业进入农业,第一步主要是进入农业产前、产后的经营领域,而不是直接的农业生产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企业带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向农户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市场信息,购销农产品,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第二步才是大面积租赁农户的承包地从事农业直接生产领域的经营。
二、外连市场内育产业联合体,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市场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用法人组织形式招商引资、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发展农业企业的一般模式和必然趋势。农业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生产方向,并通过协议购销、合同收购或股份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农户结成合理稳定的协作利益关系,把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农业企业为农民提供优良种子、种畜、种禽以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农户成为企业的具体生产单位,如此既使企业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来源,又以利益调动农民按合同种养的积极性。
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需要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市场风险,即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这需要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由少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由原料产品、初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发展;由窄市场单元化向宽市场多元化发展,建立销售网络,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动植物产品卫生水平是保障人民生活、实现生产目的以及确保出口获得利的基础。为此,要尽快提高动植物检疫能力和水平,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与动植物检疫体制。应依法加强对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标准化程序,切实控制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
四、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培养农业标准化、市场化的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业国际化的基础。应尽快造就培养通外语、懂技术、善营销的高素质队伍,并逐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按照国际市场标准组织生产,为农业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结合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深加工程度,培育一批名牌农产品,使农产品不仅具有成本优势,同时也具有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全面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农业企业角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要以农业高科技基地示范园区为载体,引进、开发、推广在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农业新品种,引进无污染、高科技含量、投资回报大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农业高新优良品种,大力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五、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清理和调整不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业法规体系,借鉴和利用有关国际农业法规保护和支持中国农业的发展。
六、政府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培育农民自发兴办的各类生产和流通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处理贸易纠纷;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限制敏感农产品过度进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组与技术改造,扶持和培育农业基地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七、引导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联合体,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八、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和支持结构,加大对农业科研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绿箱政策”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育种科研支持基金;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结构,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建立粮食安全生产、储备体系,保护中西部主产区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的利益;加快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九、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购销市场化进程,重点抓好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 农业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14-02
1 互联网+概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互联网+是一种先进的生活力技术,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实践性成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且也带动了其他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激活了经济实体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互联网+也为经济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传统行业的有机结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使二者得到深度融合,并为传统企业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象,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互联网融合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并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创新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2 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互联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和效果,这是其他技术所无法替代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互联网与农业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扩大了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使互联网技术得到不断提高,不仅满足了农业发展需要,同时也加快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能够加快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一个闭塞的信息环境当中,无论是技术还供求信息都相对匮乏,而互联网+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市场信息互通,使交易双方能够直接实现联系,及时获取信息资料,并根据市场信息及时有效地进行企业经营决策。这样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同时也提升了企业获利机会,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优化配置,为企业带来了更丰富的经济利润。其次,互联网+能够提高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互联网+作为一新兴的技术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例如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中,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供求信息,信息渠道增多,农产品也有了更广阔的销路,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收益。由此可见,互联网+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最后,互联网+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互联网+是一种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转变。互联网包含的内容较丰富,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与效果,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能够实现农业信息传播,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对农业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等。总之,互联网+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3 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3.1 农业信息平台整体建设缺乏
虽然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时间不长,所以基础服务设施还较为薄弱,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例如信息不全面,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无法满足农业人员的信息需求,一些农业难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不利于农业信息平台的发展, 同时也制约了农业经济活动的开展,阻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农业信息平台整体建设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网站缺乏专业人才
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时间不长,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因此也给农业信息化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也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真正提高人员专业水和素质,才能有效地普及和应用农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从当前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专业知识水平还是整体素质都相对较低,对于新兴事物的理解力和接受程度也较慢,无法有效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影响。
3.3 互联网发展缺少资金支持
互联网是一项庞大的信息系统工程,对于技术、人才、物力、资金都有很高的要求。资金是互联网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持。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贫富差距较大,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受此影响很大,在软硬件发展、信息采集和网络平台运行等方面都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这也直接影响了互联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
4 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4.1 加强农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r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农业部门要不断完善互联网信息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网络环境、减少运行限制,使互联网平台更加开阔,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其中,加强网络宣传力度,同时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使更多的农业从业人员参与网络平台建设,获得更及时准确的农业相关信息,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应加强农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建设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另外,要不断加强我的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研究探索新的生产技术和应用设备,为农业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4.3 培养互联网+专业人才
互联网技术对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是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专业人才缺口仍然很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高校要加强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开设更多相关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在实际教学中,高校要向学生展示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成果,培养学生努力学习互联网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当中,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技术储备。此外,还应当培养更多互联网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养,使他们了解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加快当地的农业发展进程。
4.4 加快农村互联网平台发展
农村互联网平台是农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融合的重要渠道,只有真正构筑优秀的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才能将更丰富的农产品宣传出去,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农产品。此外,互联网平台还应加强物流、产品安全检测、自动识别等技术支持,使互联网平台更加完善,有效地解决信息不畅、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加快农村互联网平台发展,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和仓储管理,进一步宣传和推广了农产品,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运营成本,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雅雯,余国新.农业信息服务供需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新疆784个样本农户的实证调查[J].调研世界,2015(4):41-46.
[2] 刘子飞,王昌海.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7):105-112.
1.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阻碍了农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从理论上讲,制度效率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和阶段性。一定的制度只能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发挥作用,且效率的高低是现阶段性,即制度设计运行前期效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效率递减,在制度完成任务后,其效率也就释放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本位,在改革开放初释放的效率,推动了农业的高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但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的,尽其最大的潜能(即达到制度效率的极限),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早在1984年,我国农村已有许多地方解决了温饱问题,换句话说在既定的制度环境和结构下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能量已基本释放完毕,其制度安排已达到新的均衡而不再有额外收益。具体来讲就是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如果这时还不调整农业经营制度,从制度上为规模经营提供条件,农业就难以有根本性的突破。
2.无法提供财产安全的农村财产制度抑制了农民财产积累的冲动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财产主体的变迁使财产基本归位,财产主体基本到位;并向多元化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这种变迁毕竟是浅层次的,随着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改革深入,浅层次的改革带来的经济冲动已不能维持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一系列的问题难以在目前的财产制度下解决。一是农村财产制度的定义和性质不清楚。二是财产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分离。三是农村财产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不明确。四是私人积累的财产究竟在不在法律保护之列不清楚。因为农民的财产多了、资产多了,但是如果辛辛苦苦赚的钱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农民也不敢露富,更不敢扩大再生产。俗话说;“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与农村多元化财产主体格局相适应的崭新财产制度。因此,农民财产的增多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保护个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3.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地权制度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非农化的需要
虽然突破了单一的产权结构。形成了多种权能并存的格局,但是这一制度安排以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基础,以解决农民吃饭为主要目标,主要体现制度的公平性。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种简单的分离,仅仅是农村产权在旧体制下的一种局部的、微观的、暂时的调整,没有触动农村产权的核心——土地制度,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非农化对产权制度所提出的要求:一是农地产权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关系不畅;二是所有权主体多元化,导致所有权主体缺位,所有权代表模糊;王是农地使用权凝固、封闭,二级市场发育滞后;四是土地承包权的短暂性、临时性与土地长期规划、持续发展的矛盾无法解决;五是收益分配权被上级“所有者(或终极所有者及其各级)侵蚀”,剩余收益权也未全部得到保证;六是处置权即让渡权受社会与所有制、行政和现行法律的限制,难以落实到位。
4.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有效地形成新的激励,不能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
5.非在偏好的国家资源供给、分配制度导致了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生产潜力下降
(1)投资主体错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筹集并占有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是乡村基层政权推动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农业法),农村主要的、大型的、跨区域的公共产品筹集应是中央、地方和农民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但是中央财力有限和资源分配的非农偏好,导致支农支出数量偏少而且长期难以到位。1985年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占基建投资的6%,1998年全国财政支农三项支出也只占财政支出总额的6.3%,投资主体错位而导致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
(3)排斥、拒绝农民的农村信用制度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一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较大,回报率又比较低,而农民比较分散,贷款管理成本高,在各种金融风险的威胁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涉农金融部门常常表现为“慎贷”、“借贷”,甚至拒绝从事涉农贷款。二是没有从法律上明确农户为市场法人,而农民以自然人贷款又没有法律依据,所以无法从金融机构取得" 贷款,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三是当前涉农金融机构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势力弱,无法满足农民贷款的需要。四是贷款手续复杂,银信部门的服务不到位。五是担保和抵押、质押要求繁多,给农户贷款造成人为障碍。因此,即使许多农户有进一步扩张的欲望和需求,但是因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而难以如愿。
6.弱保护、低覆盖、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催耕催种的农业向市场农业,由粗放农业向精品、精准、集约农业转轨的过程。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以工业积累来支持农业的政策。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补贴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占农场主纯收入的10%-30%。但是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工业不发达,积累不多,根本就补不起。加之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配套、不完善,对农业的扶持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如农产品的价格政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科技的研制、开发和推广等都是依靠地方政府和农民,而地方政府自己又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因此,国家所谓的扶持政策成了“农民自己扶自己”,既有的支持形式和支持机制也未尽人意,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支持体系不完善。农业支持体系的目标比较模糊;支持体系的重点不分,当前的支持体系没有明确区分当前和长期支持的重点;支持的主客体不清,支持是以中央政府为主,还是以地方政府为主,支持对象是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也不清。二是支持体系的行政色彩过浓。如粮食的支持政策总是从影响销着手来建立粮食的支持体系,或者说通过直接把粮食的支持建立在销三个环节上,从而导致支持政策行政色彩太浓,常常干扰粮食的市场化运行。三是生产经营支持体系的远距性。如粮食的支持往往是对各级国有粮食部门给一定的好处或者优惠政策,或者是赋予一定的支持保护职能,或者干脆让粮食企业执行国家的粮食支持政策。但是各级粮食部门是市场经营的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经营的宗旨,不可能完全履行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可能,把自己的好处让给粮农。这种支持政策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支持粮食生产的距离太远,环节太多。四是支持体系有关政策不符合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规定。
我国即将加入WTO,这就要求我们的粮食生产的国内支持措施符合国际规则,特别是马拉圭农业协议的规定。但是我国现在的部分粮食支持政策,如家产品的价格保护、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尚不符合农业协议“绿箱政策”的规定。五是支持体系过多地注重农产品的社会约束,而较少考虑通过市场化、国际化来淡化社会约束。
7.匮乏、扭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经营国际化的条件下,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忽视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导致了社会保障在农村形成了空白,因此农民的生、老、病、死、残全由自己负担。另外,在农村缺少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就赋予了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因此,土地长期以来,就成为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载体和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这种保障体系,在只求解决温饱问题的传统农业社会不出现较大的问题,但是一旦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要求长期增收致富时,这种保障体系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因为单一的土地保障.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渠道窄,在收入和就业不稳定的预期下,根本不敢放弃土地,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小农经营,阻碍了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8.“路径依赖”强和创新少的农村组织制度根本无法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现行农业制度下的农村经济
组织主要包括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中农户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经营组织。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政府对农户进行服务和指导,依赖于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忽视了对经济组织的再造和既存组织的创新。而近年来新涌现的如农业“一体化”组织、农村大户经济、农村流通组织等又太少,换句话讲就是旧的组织制度已经衰弱,而新的组织制度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根本无法解决农户行为的不确定性,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进入市场的要求。一是集体经济的“非农特色”和自身的制度缺陷决定了无法满足农民组织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克服农户经营的缺陷,但是集体经济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难以履行其职能。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发育不良无法担任起组织的重任。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依托,实现产加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通过龙头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非籍合性。产业化组织是针对农户经营本位所设计的一种较为理想制度。
但是,各地实践表明,产业化组织并没有按照制度设计的轨道运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前是“假龙多,真龙少”,“龙尾多,龙头少”,“两头多,中间少”,“个体多,链条少”。许多农户讽为;“龙头龙尾各顾各,真龙假龙水份多,要想龙头让点利,先项压级又压价”。三是农业中介组织极度匮乏,无法满足农户的组织需要。中介服务组织应该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主力军,是农户行为不确定性的有效矫正机制。但是当前这类组织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不仅数量少,且发育不健全,无力胜任引导农民一体化经营的重任,农民在市场中与其他主体交易的被动地位仍然没有扭转,也就是讲农民增收的市场环境还比较恶劣。
9.城乡分割、带有明显歧视性的户籍制度阻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城乡户籍制度不仅没有转变,而且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强化。虽然近年来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地方的阻挠,根本难以明显改善。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一是许多地方出台了许多土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限制,如某些行业不准农村劳动力就业;二是规定农村劳动力进城要交城市征容费,前几年国家明文规定取消了,可是有些地方又变成了征收解困基金;三是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子女上学只能读“议价”,等等。这些限制就使农民进城的预期不可靠、不持久。因此,农民即使在城里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比较稳定的住所,但是也不敢放弃农村的土地、农村的地籍。这种离乡不离土、进城不弃田的状态就没有达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预期。 10.“意识形态”浓的农业行政管理制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农业宏观调控和农民服务的需要
(1)职能不清的农村经济工作制度无法满足农民要求指导和服务的需要。政府职能虽然在向适应现代市场农业、大农业、多元化农业的方向改进了不少,但是受传统农村工作方式的束缚,仍然无法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了政府在对农业工作的领导上出现了偏差,对农民指导、服务和协调的职能没有很好地履行。误认为市场经济的政府就是收税政府,只要能够把税收上来,就完成了任务。其实,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另一个更重要的职能就是引导农民增收,帮助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农民开拓市场。即使是发达国家的农民对政策的各种引导、服务也都有很大的依附性,何况刚刚从计划经济襁褓中走出来的分散经营的中国农民。如我们经常说调整农业、调整产品结构,但是究竟如何调、调什么、调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政府都责无旁贷。而当前的政府,特别是农村基层政府,在这方面很少发挥作用,而且许多基层政府即使想发挥作用也束手无策。正因为政府对农民的引导和服务不到位,在缺少农村其他经济组织的条件下,加大了农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2)上下对口的行政制" 度是乡村过度负债和农民负担重的根源。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坚持业务上条条管理,服务上由社区负责。在这种职能条块分割的行政制度下,许多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往往以拨款和物质相威胁,要求下级政府设置对应的机构,因此,目前连乡镇都与中央“一线牵”,七站八所一应俱全,导致了机构林立,人员臃肿,少的乡镇70—80人,多的达200人,站所“吃饭问题”,除了过度举债,就是向乡镇企业摊派。但是由于近几年乡镇企业效益不好,乡镇的“油水”不多了,农村基金会垮了、散了,借钱也没有路子了,于是在支出刚性的约束下,只好在农民身上打主意,导致农民负担屡减屡增,成了一块难以治愈的顽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经济;资源配置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电商服务平台产业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信息化发展的加快,农业电商网站用户数量出现倍增态势。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农业电商信息化建设尚处于研究和摸索的阶段,和其他农业生产电商信息化建设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找出一种完全符合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电商服务模式迫在眉睫。做好有利于农业信息化电商建设和发展,要充分依靠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动和支持,我国一直支持开展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通过已经建成的农业信息化数据库、农技数据库可以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数据进行实时收集、整理和农业数據的挖掘,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信息保障。本文浅析电子商务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1.有利于农产品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农村在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主体一般为较小的农业生产个体,购买的生产资料以及设备等用于投资的资金不够充足,为了有效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应运而生,目的在于为我国农村生产者和用户提供了较多的农业生产信息,有利于对国内农业生产资料、设备等价格进行优化和合理配置。这丰富了农业生产资料、设备可进行选择的多样化,更加有效的促使他们购买合适自身的农业生产商品,大大降低了需要购买的生产资料成本。
2.改变农村工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环境阻力相对较小,而传统农产品从经销商再到农业生产者最后到消费者涉及的环节较多,导致传统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交易成本过高。电子商务将传统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降低了传统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其次,可以有效解决小农户传统产品的销售、途径等问题,避免因农业产量小而导致的市场上没有经销商收购。农业市场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应用之处在于,它能够有效地让广大农业生产者准确、实时到了解农业市场动态信息,了解农业市场需求状况,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风险,通过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有效避免了因农业产量和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不稳定。
3.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我国农村特色食品经营者的国际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农村生产个体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农业市场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有些国家和地方的生产经销商非常少,当生产者遇到天灾的情况不能快速将其信息向生产者传播出去时,体现了政府对农民个体生产的分散性,造成了抵御各种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差。
4.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农村的生活和消费方面,电子商务消费市场一样也存在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由于处在农村特殊的生态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缺少了超市、商场等可以成为大规模规范生活购物和消费的场所,农民们在购买生活物品的时候相比于城市来说就会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充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观念意识仍待提高
由于农村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闭塞,使得农民较少有时间接触到当前社会最新的信息和消费观念。而农村电商有别于我们传统的一手交钱或一手交货的面对面电商交易,而农民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严重影响,对于新事物相对不容易接受。网络信息和交易的虚拟性要真正被广泛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
2.缺乏服务型技术人才
质量高、结构合理、优秀的服务人才队伍是新型农村电商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基础技术收集、分析的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农业信息和基础技术资源在农业中无法有效被利用和开发,并且基层新型农村电商信息服务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甚至在部分地区不仅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同时出现了人才流失严重的尴尬现象。
3.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
当前,大多数第三方电商物流公司的农村物流和配送网络都只能直接覆盖农村到城乡的县镇一级,有些农村偏远地区,由于乡镇和公路交通不便,无奈被电商排除在业务范围之外,即使这些偏远地方的乡镇和农民已经有了电商的需求,却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农民虽然生产出了农产品,但实现便捷地将产品送达到指定的市场。
三、如何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1.认识农村电商发展迷雾
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做农村电商?这其实是一个具有前置性的认识问题,如果对新事物认识不清楚,就很有可能直接导致其行动比较盲目,农民群众对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心存芥蒂,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在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中广泛普及农村电商的知识,提高贫困农民对于农村如何发展电商的基础性认识,加大农村电商工作力度。
2.加快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
加强贫困农村现代化通信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乡镇和行政村一级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中转站,在农村人口较密集的贫困村落,可适当性设置增加物流服务中心网点,吸引省内更多的物流服务企业入驻贫困乡村。
3.着重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把培养人才作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手段和举措,切实加大对专业人才电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高校毕业返乡的大学生、农村创业脱贫致富活动带头人带领当地老年人学会上网,了解网络信息化的基础知识。
4.鼓励模式创新
现有的模式有代缴费配送服务、代买服务、代卖配送服务、人才培养与政策扶持等,还没有其他的板块可以创新或实现更大的突破,那么在这些创新基础上,还有什么新的业务结构板块,目前还有哪些好的商业模式,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探索。
5.突出群众参与
检验农业电商成功与否有个显著性标志——群众在消费中是否真正得到实惠;而农产品质量是一个农村农业电商成功的重要保证条件,这一过程必须有农民劳动群众广泛的社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