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课堂秩序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17 15:03:45

导语:在课堂秩序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教师的良好精神面貌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内心认定的第一模仿目标和学习目标,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课堂上任课教师的精神面貌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影响课堂效果.教师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疲惫、压抑、焦虑、沮丧等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将是无可计量的.只有教师感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他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保持健康的精神面貌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客观条件无力改变的情况下“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二、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条件.课堂只有师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教学的活动顺利进行,只有师生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1.公开和透明:师生双方敢于直接诚实地面对对方;2.互相关心:师生双方都知道自己受对方重视;3.相互依赖:建立心灵的桥梁;4.互相满足需求;5.互相尊重.只有当师生关系良好时,学生才能获得解放自由地学习;只有当师生关系良好时,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相互信任,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课堂目标的实现;只有当师生关系良好时,才能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创建并维护好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创造人文课堂、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的基础,才是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效途径.

三、有效的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根本

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座大厦,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基地的选择.备课不仅是教师钻研教材书写教案的行为,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活动而做的一切行为.它包括:(有形的)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重难点和教材结构,了解学情,选择教法、学法;(无形的)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底蕴、情感态度、教育机制和语言表达等等.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要求,设计好课堂教学流程,还必须清楚:我准备如何将学科目标与教学标准有机整合进入我的教学课程里?我在教学设计上是否已提供了足够的教学资源?这节课学生会对我有什么期待?我期待我的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和我的学生将会开展什么活动?我怎样知道我的课获得成功?因此,教师的每一次备课都是知识的梳理和积累,都是业务的再提高过程.备课中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地整合课程资源并针对学生的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才能创造精彩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产生高效的课堂.

四、有效的课堂管理体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同心协力参与课堂活动创建卓有成效的教学环境而进行的一切行为.何谓有效的课堂管理为何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怎样创建有效的课堂管理体系呢?

一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班级课堂管理的认同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他们对课堂管理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因势利导建立健全全体学生都认可的、有效的课堂管理体系.

二是要建立有效的课堂秩序.课堂教学中只有建立和维护好有效的课堂秩序才能把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降低到最低程度.建立有效的课堂秩序需要师生共同确定有效课堂的秩序纲要,对不良课堂行为拥有明确的处理办法(处理办法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前提),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对违反正常课堂秩序的行为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不能搞特殊待遇.只有这样的课堂秩序才能被学生认可,才是有效的秩序,才能贯彻执行下去.

第2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管理 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现状及原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和举措,各高校都配有专门的教学机构、专职教师和倾斜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其中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学习目的功利化。

由于崇尚实用理性,大多数学生习惯用是否具有实用性来衡量一门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的功利化色彩日渐浓厚。尽管这一现象不只出现在某一门课程,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尤为明显。一方面,目前真正信仰,愿意主动探究理论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本来就很低。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看似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实则是把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考研、考公务员、拿学分和奖学金的重要筹码,很难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也难以使学习收到真正的效果。尤其是高职学生,许多人认为自己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生产活动,因此只要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就可以了,上课完全就是从眼前的利益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涵及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往往不求甚解。

(二)学习行为被动化。

一些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少自己的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要求什么就做什么。但这种学习状态的存在,并非是因为他们真正理解和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学内容,反而是一种不求甚解、缺少信仰的表现。大部分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要我学”的状态,而缺少“我要学”的内在追求。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近年来各高校一直在探索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改革,但是,在从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转变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反而被自己遗忘了。

(三)课堂秩序失范化。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问题行为:课堂出勤率难以保证,许多学生逃课、迟到、早退;“后排现象”突出,上课时学生争坐后排;不少学生在课堂内睡觉、吃东西、看课外书、玩手机、说闲话等,做与上课无关的事,“隐形逃课”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被动参与:不专心听课、不带教材、不主动回答课堂问题、被动参与课堂讨论、对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等等。目前,课堂秩序失范化非但不是个别现象,反而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难题之一。

(四)课堂安排边缘化。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某些高校由于不被充分重视而导致课堂教学处于边缘地位。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一般不安排在黄金时段,而安排在周末或晚上;有的学校安排三节连上,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规律要求;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这一共性问题,许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取大班学习方式进行,效果不佳;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没有专业课受到重视,甚至地位比不上其他公共课(如大学语文、英语、数学等)。

造成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有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得不到高度的重视和必要的协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观念偏于功利化而忽略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分离,教学手段落后时代的要求,空洞的说教多于启发,严厉的指责多于耐心疏导;课堂管理缺乏有效方式,无法形成良好课堂秩序和课堂气氛等。而在众多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问题中,加强以课堂秩序和课堂气氛为主要内容的课堂管理尤其重要和紧迫。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还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秩序和课堂气氛等进行的有效课堂管理。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旨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能够运用理论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仅靠教师的讲授就能实现的,而必须依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可是,在一些管理混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师生之间连正常交流都无法实现,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尤其重要。有序的课堂管理,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讲授理论,甚至能激发教师的授课热情,从各个方面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序的教学管理有利于学生上课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自习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教学管理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主要的特点是知行合一,只知不行,不能把所学理论内化为内在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能称之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仅从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行为无序化的这一现象来看,很多学生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让人担忧。必须认识到,规则意识的树立对于当代大学生至关重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学生个体的学习、实践,而且要靠外在的规范、管理。为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和“规范行为”的养成,从课堂管理抓起,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增强教师课堂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低效化这一问题进行过许多研究,但一般集中在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提升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探讨,涉及课堂管理改革的探索较少。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老师上课上得好,学生自然就会被吸引;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师只负责上课而无需管学生的课堂纪律。这说明了许多教师并没有树立管理课堂的观念,一定程度地放纵了部分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并且影响了一部分认真学习的学生。在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加强教学管理,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问题。

(二)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强化教师课堂管理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失范,与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合理也存在密切联系。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评教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力有限,且容易带有主观随意性,他们通常给要求比较宽松的老师较高评分,而给要求比较严格的教师较低评分。由于这一不合理评价机制的存在,导致现实中为获得评价高分而一味迎合学生、放松对学生要求的教师屡见不鲜。因此,为提高课堂管理积极性和水平,必须将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和效果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操作上,一方面,要加大常规教学检查力度,对学生到课率、听课率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要合理设计听课评价指标,将学生到课率、认真听课率、课堂参与率等与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一起成为同行、领导、督导等进行教学评价的评价指标。教学督导部门根据检查和评价情况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指导、监督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制定课堂管理规则,提升教师课堂控制力。

各高校的《学生守则》一般都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做出各种要求,但是这些要求的可操作性往往不强,且未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及课堂教学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管理要求。因此,为提升教师课堂控制力,必须结合实际制定一些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课堂管理规则。例如,科学安排学生座位,形成良好的大班教学秩序;合理考勤,力求做到快捷、准确、公平,加强学生课堂行为的“他律”作用;积极创设合作学习教学、对话教学、交往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自主学习等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参与氛围,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大有裨益。

(四)完善考核制度,形成学习检查机制和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检查和激励机制。如果考核方式不合理、科学,将会直接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同时又具有“知行合一”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仅通过考试很难全面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课程成绩必须以学习的过程考核作为重要依据。学习的过程考核主要以课堂表现作为依据,既包括课堂纪律方面,又包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方面。通过学习的过程考核对学生课堂行为予以导向、规范和激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动和激励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创造出积极课堂气氛的“团体动力”,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山,张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边缘化的表现、原因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中):82.

[2]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等道德教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堂秩序 课堂行为 管理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与教师传授知识的活动空间,是教学活动的舞台。目前,我国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近来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课堂上的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如:逃(厌)学、恋爱、娱乐、形象等问题。课堂成了部分学生“娱乐”场所,想来就来,想干什么就做什么,无视课堂纪律,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严重干扰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课堂上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一、课堂不良行为的现状

课堂不良行为现象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问题,也是学生管理、教育与服务工作的难点。本文对当前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简要分析。

(一)逃(厌)学现象。逃(厌)学是学生中较普遍的问题,主要包括旷课、早退、迟到等。逃(厌)学的原因有很多,如:专业兴趣不高、学习心态不正、学习环境问题、网络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等。解决学生逃(厌)学问题,关键在于找到逃(厌)厌学的原因,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指导,引导学生。

(二)谈情说爱的“公共场所”。课堂原本是学生学习与交流的场所,教与学的平台。但近些年来,课堂成为个别学生谈情说爱的场所。表现为课堂上亲吻、拥抱、窃窃私语,等等。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对待这个问题需慎重处理,从多方面分析,指导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三)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主要表现在手机网游、“练”笔、抄作业、看杂志、睡觉、吃东西、打牌等专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部分学生人在心不在,把课堂当成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张扬个性,我“形”我“塑”。课堂原本是神圣而较为严肃的地方,是教与学活动场所,但近年来,有一些学生过分张扬个性,把课堂当成“社会”公共场所。穿着衣着“过于”暴露、“超”短裤短裙、背心、染发烫发、打扮过“浓”、香水味“过重”,等等,这些现象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五)涂污文化“满”课堂。课室是提供学习的活动地点,课桌是学习的辅助用具,但不幸的事,课桌、课椅和墙壁成为了学生谈情说爱的交流“便条”,考试作弊的工具,随意雕刻,等等,还包括教材、作业本等各种涂污现象,严重破坏了校园的环境,影响了教学的开展。

二、课堂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良好的课堂行为,才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课程上出现的任何形式的不良行为,都有其原因,认真分析,查找根源,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剖析。

(一)学习思想不到位。学习是学生在校活动的第一目的,也是第一要务,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必然途径。良好的校风建设必须从学风建设抓起,学风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工程。学生的学习思想不在课堂,那么课堂的教学自然就成了“独角戏”。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对学习的看法、想法,对专业的了解及兴趣,从多角度分析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思想的培养。同时,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分析、就业形势的状况、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自我的发展方向等来引导学生。教师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地学习与提升,加强自我学习思想的升华。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的引用来启发和带动学生,做良好学习思想的推进者,把学生的学习思想引到课堂上来,抓住学生的“心”。

(二)制度上的欠缺。制度是课堂行为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目前各高校都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制度或办法。但对于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制度上仍存在一些缺失。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行为要求没有细化,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没有具体,学生与教师之间行为规范没有完善,课堂管理的责任没有明确,等等。课堂上出现了问题教师责怪辅导员、学生管理人员或教务人员没有做好工作;管理人员认为课堂上应该由教师负责全面管理。

(三)对教师参与管理的保护力度不够。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场所,教师是授课者,也是管理者。教师在教学应当有管理的义务,但目前教师在课堂上不敢管、不想管。课堂管理与教学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导致教师面临两难之处,管严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上给你打折扣。同时,学校把这个评价作为教师的考核数据;不管,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教师参与管理的保护力度不够。

(四)教学环境有待完善。环境塑造人,造就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促进良好的学习气氛的形成。教学环境一方面是硬件设备的投入与维护,如: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桌椅的配备、监控设备、实验,实训设备完善与更新等。另一方面是软件方面的建设。

(五)课堂教学监管力度不够。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主要活动参与者是学生与任课教师,但相应的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参与课堂管理,加强课堂监控,及时处理不良行为,建立相应的处罚制度。各相关部门、教学系为辅参与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形成由教务部门来牵头,学生处,各系领导,教务员和辅导员参与的课堂教学监管队伍,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促进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的形成。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不上课或迟到等现象,教师、教务部门认为是辅导员、学生处应当做好的工作,而没有看清现象的本质,导致监管出现偏差。

(六)网络监管及运行时间有待加强。网络无所不有,给学生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管理者带来很多管理上的不便,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如:网聊成瘾,网恋,网游成瘾,等等,影响了学生健康成才。学校应该加强网络监管及运行时间的控制。

三、课堂行为的管理策略

良好的课堂管理,可推进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形成,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因此,课堂管理是必需也是必要的。从多层面多途径加强课堂管理,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预防和杜绝各种不良行为。

(一)规范、细化课堂行为,科学引导学生。合理的行为规范,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行为规范应贴近实际,把现要的行为规范进行细化,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制定自己的教学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参与学生的行为过程管理与教育。如:课前点名;告知学生旷课几次取消考试资格;考核成绩中平时学习行为占多少比重;作业和笔记要求;课堂提问,活跃学习气氛,积极答问予奖励;关注个别学生的行为指导;注重讲课过程中的身体语言、声音,等等。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按相应的教学要求配合,出现不良行为教师应及时制止,同时,给予科学的引导和思想教育。很好地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善思好问的学风,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品质,同时也包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另外,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教学行为规范,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带动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

(二)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学习行为。根据课堂上教与学、教与管、教与评等关系间的相关性,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注重自我教学行为的规范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并按相关制度实施,从思想上、行动上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三)加强学习过程的监管与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教的过程,而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督促与指导;不能只关注学生认真不认真,回答问题对不对,而必须全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绪、神态,及时掌握学生到课情况,异常行为,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要敢于管、善于管,及时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学习行为。其他协助管理人员在巡查课堂或听课期间教师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协助教师做好学生行为的监控工作,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四)重视对课堂管理的反思和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教师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但这些反思更多的是总结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试卷难易程度分析,教学质量等教学结果,而缺乏对课堂管理和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行为的深刻反思,由此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纠。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和问题行为,对积极因素及时予以肯定和发扬,对问题行为及时予以批评和指点。同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协助教育,共同维护课堂秩序。

(五)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人创造环境,环境陶冶人,校园环境是一种育人的文化环境。首先是加强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优化有利于推进良好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行为,更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其次是加强校园网络环境优化。网络无奇不有,网络在给广大师生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伤害,对学校管理更是一种挑战。学校应当加强网络运行监管及有关技术上的改进,不能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最后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安全及稳定,也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了不便,应当重视周边环境的整治,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学事务,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教与学间的关系,还要求学校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协作处理一项事务,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怪异”现象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积极参与,从自我做起,有效地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建京.课堂管理初探,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3,17(4).

[2]陈欣.从封闭到开放——对课堂秩序的新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6).

[3]孙影娟.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教书育人,2005(10):51.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 管理

计算机机房主要承担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CAD绘图上机等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自由上机实践。目前我校的计算机机房拥有 500余台计算机,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的扩大和上机实践课程任务的增加,机房管理的矛盾及其重要性也日益显露出来。

一、机房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由于我校机房承担了学校全部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上机实践、考试和等级考试等工作,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学校新闻、收发邮件、查看通知、成绩等信息的重要场所。机房每天负载任务很重,所以重视和提高机房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机房管理人员劳动强度,节省经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机房管理的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硬件设备管理

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过高,所以硬件的损坏率也比较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作,提高设备的正常工作率,硬件设备的及时维护是十分必要的。我校针对此种情况,采用了下列办法:建立硬件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与及时维修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提高机房管理教师的维修技术水平,确保计算机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维护。

(二)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寻求可行的技术手段来维护系统的正常运作

1. 工作站的硬盘实行分区管理

借鉴模块化的管理思想,将工作站的硬盘分为多个区,每个区进行不同的软件资源管理。系统盘是工作站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破坏的部分,必须采取措施对不同的分区施行不同的保护措施,如可以借助于硬盘保护还原系统对系统分区始终设置为还原模式,确保每次开机就还原,最大限度地保护系统程序;对应用程序在进行程序安装时设置为读写模式,其他时候则设置系统盘为还原模式较为安全;对数据分区可以设置读写分区,供用户保存数据使用。采取特别的分区保护措施,即使系统崩溃也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恢复,同时避免系统程序与用户数据在同一分区内而不得不向用户开放系统的弊端。

2. 利用硬盘保护系统还原功能

还原功能根据设置按时还原学生有意无意地删除文件、卸载软件的操作,按时清除学生随意安装的程序,安全性很高,很适合学校机房和网吧的计算机维护。

3. 利用硬盘保护系统的网络对拷功能

网络对拷是现代机房维护的得力工具。通过网络中一台计算机来安装或更新整个网络中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可以同步的修改IP 地址。将局域网打开,先利用某一个标准配置的工作站(学生机新装系统且已装好所需的应用程序)作为母机,将该机设置为发射端,其他待拷机设置为接收端,等待其他计算机登陆完毕开始对拷,100台左右的大机房大约1个小时左右对拷完毕。利用网络对拷在网络管理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房的维护效率,做到化繁为简。注意对考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计算机配置一致。

(三)机房环境和卫生的维护

机房适宜的卫生环境不仅能延长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寿命而且还能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在维持设备环境方面,为了保护显示器不受阳光直射,减缓显示器的老化,机房安装了较厚的窗帘;为了减少机内灰尘,机房安装了专用防静电的木地板,同时管理教师定期除尘,做好机房的防尘工作。机房的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通风和散热。一般来说,计算机的摆放不要太过密集,必要时开放空调,降低室内温度,保持一定的湿度,给人以舒适感。

(四)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涉及用电、设备、人员的安全管理。由于机房的电线线路错综复杂,任何一处的差错小则可能引起设备的损坏,大则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管理中用电安全十分的重要。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如大规模上机、上机时突然停电、发生意外事故时,此时机房教师说明情况,并引导学生有序的出入,避免由于学生的拥挤而发生的人员安全事故。

三、一些问题和建议

(一)加大计算机公共机房对学生在机房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的力度

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机房管理的关键。机房日常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必须以较为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机房卫生制度》《机房公物损坏赔偿制度》等规定和制度为依托。有了制度就必须按照制度严格执行。目前学生在公共机房的行为没有得到合理约束,是一个在许多学校都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不遵守机房管理制度,不尊重机房管理教师等等。建议学校支持机房管理,有效地规范学生在机房的行为,保证机房管理条例的严格实施。

(二)加强管理意识,督促机房授课教师与机房管理教师共同维护机房课堂秩序

第5篇

【摘 要】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多样的工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意识到组织课堂的重要性,并把握好课堂组织的契机,积极组织课堂,巧妙运用多种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一种和谐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秩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关键词 课堂;组织;契机;策略

课堂组织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还必须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组织课堂的重要性

课堂组织管理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活动本身,还依赖于教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水平。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组织好教学,把握好教学节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很低。就是说,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残缺不全,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那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教师的另一种教育素质更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这就是课堂组织能力,尤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

能否抓好课堂组织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控制课堂的能力。就算课备的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质量。所以,巧妙组织好课堂,是提高教学质效的因素之一。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课堂组织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素养。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非常强调课堂秩序的管理,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不可能的。”可见,我们要重视课堂的组织教学,当面对一些突发的课堂小插曲时,教师要谨慎、灵活处之。老师要学会用一双慧眼,去捕捉可教育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组织课堂的契机

课堂组织教学看似不重要,但它却是一堂课的开始,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同样的道理,一堂课听讲的效果如何,课前的各项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和老师的课堂组织是相当重要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组织能力管理好课堂,能让学生们热爱课堂,并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活力。一堂好课应该是:开场引人入胜,中间精彩纷呈,结尾是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课堂教学的组织应该顾及到很多因素。有时,备好的一节课很可能会因为诸多因素,比如教学环境、学生的配合、课堂突发事件而需要临时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质和快速的应变能力。

我认为,组织好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原来的一堂课就像是一出戏,里面有好多个角色,教师就是唱戏的,而学生就是观众,如果唱戏的唱的不好,观众自然就不会喜欢。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像一个舞台,每个学生都是唱戏的,都是一节课的主体,教师充其量在这种方式里面就是一个主持人。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契机,充分发挥课堂的合作学习的作用,就能让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身份积极思考,主动地输入、输出信息,在课堂上过“一种积极的沸腾的精神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交互式的立体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个有效管理的课堂环境,应当是在保障课堂有效管理和良好气氛的前提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开动脑筋而不是照本宣科,开展小组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而不是放任其成为不合群的孤独者等,也是重要的经验。

教师始终面临着各种选择,如果策略运用不当,课堂教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因为课堂组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课堂组织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这是决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三、组织课堂的策略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园地。很多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差,这边学生压下去了,那边学生又闹起来了,根本上不了课,整天批评学生的时间都不够。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任你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有学生要么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实则“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仔细想想,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跟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的课堂不精彩,学生不感兴趣。所以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必须巧妙组织课堂教学,构建一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秩序,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对于一些后进生,不能放任自流,置之不理,应该及时给与指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一些针对性的规则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受到约束,更好的专心听讲。比如,评比“优秀同桌”可以在课堂上起到互相监督的效果,让全班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

(二)、运用组织艺术,创造丰富有趣的课堂

课堂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数学课堂上可采取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片段,创造适合于柯尔特教学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上可采取风趣幽默的语言,创造丰富有趣的课堂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发挥非语言行为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适时鼓励后进生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老师喜欢专心听讲的同学,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是老师喜欢的好孩子,现在我来看一看谁最专心听讲。”根据情况运用善意的批评矫正学生的行为,比如说有的孩子很顽皮,一直就没坐好,如果教师这时对他大发雷霆、严厉训斥,反而适得其反,如果换一种鼓励的方式对他说:“同学们看一看,某某同学今天坐得多端正呀!”这时,孩子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时调整,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课堂提问要面面俱到

要组织好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不同性格、喜好,爱护关怀他们,课堂提问就是最好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一个孩子如果一节课总是被冷落在一个角落里,教师就是讲出花来也不会吸引他,因为他的思维没有被触动过,所以他开始溜号、说话。如果教师能把所提的问题偏爱于每个学生,哪怕是他说出了一个数字,甚至回答错误,那也是在激活他的思维,最起码他会想到老师在关注我。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因材施教,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更好地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激发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组织的方法多种多样,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在课堂秩序的管理方面,不同的组织教学的方法会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习惯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后果。所以说,课堂组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老师多动脑筋去思考,多和其他老师交流学习,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

参考文献

[1]赵春俐.如何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J].教育与教师,2012,(5)

[2]彭姣梅.巧妙组织小学课堂教学小议[J].贵州教育,1998,(Z1)

[3]李艳.用巧妙的导入精心组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35)

[4]董海龙.巧妙组织化学课堂教学,轻松实现新课改[J].文理导航,2011,(5)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转变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局限,课堂教学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最大功能,没有收到其最大效益。随着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开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与得失。学会怎样学习,正是素质教育者应具有的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具体体现。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切实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收获,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改革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展开。

一、改变课堂教学观念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教学改革的基础

为了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迈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观念更新显得异常重要。按照现代教学论原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还给学生充分的主动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实践上,要充分发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教师是问题情境的设计者,通过情境设置,采用启发式教学,将纯粹的学科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将现实问题演绎成学科问题,将大问题肢解成小问题,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在这些工作中,教师时刻位于导演位置,指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经搜集、整理、归纳、比较、分析处理和判断等手段,使学生自己能获得知识,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课堂教学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监控能力。要搞好素质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就必须具备这三方面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对教材及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能力发展水平的了解和掌握。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制订出高质量的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教学。教师要熟习各个知识点在学习程度上的不同要求,把握教材的深度与广度,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案既体现教法,又体现学法指导。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因素、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因此,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及已有知识不同。这样,教师就应当提高理解和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分类教学,分层推进,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契合点,做好区别化教学,从题目设计到课堂提问以及问题解答,对不同学生要注意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形式展开,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体现素质教育中教育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

三、建立民主的课堂秩序,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建立民主的课堂秩序,就是要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引导、启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由学生尝试,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思维达到了较好的启迪,智力达到了较好的开发,课堂效益就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各科各有特色,有些学科虽然不如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可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但概念的概括与抽象,公式的发现与推导,题目的解答与论证都可以引导学生从概念与公式的实际意义与背景来观察,从题目的结构特点来观察,以尝试概念的抽象,公式的概括,题目的解答。长此以往,无疑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观察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勤思考。勤思考是思维能力提高的保证,而思维能力正是人的智力核心。教师应巧妙置疑,精心设问,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民主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让学生多发言。一个班有几十个同学,对一个问题的想法,见解不尽相同,是理所当然的。好的发言可以激励思维,错误的见解,其中却可能蕴含着另外的新知。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效果达到了提高。其实,要建立民主的课堂秩序,以上诸点是不可分割的。观察是前提,思考是核心,发言、练习是手段,讨论是提高。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2]曲培富.数学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认识与实践[J].中学数学杂志,1993,(1).

第7篇

作者:陈奕男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在高校中,旷课、迟到、早退这样的纪律性问题非常突出,笔者所在的S民办高校为了严肃学风,提升课堂管理效果,已经改革了对学生的考核管理制度,加大了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但是起效甚微,仍然不能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经过对绝大多数存在纪律性问题学生的询问,笔者发现,学生们之所以无视学校的考核管理制度,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只要交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参加了平时的测验,期末考试临时突击一下,最终总能及格,平时的课堂考核看似严格,但是根本不妨碍自己拿到毕业证。课堂秩序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高校教师都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大学生相比中小学生来说自学能力以及课堂注意力更强,所以授课过程中没有必要像对待中小学生那样去特别地强调课堂秩序。但是,笔者发现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课堂违纪现象很普遍,上课吃东西、玩电子产品、看与课程不相关的书籍、睡觉、闲聊等现象司空见惯。这些现象不仅来自于学生自身问题,也和民办高校大多数教师素质不高有一定联系。有的教师责任心差,对课堂纪律漠不关心,不但迟到、早退,在上课期间还会接电话、上厕所,作为学生的榜样,自己都没有做好,又怎么能够管理好学生呢?有的教师厌教情绪严重,备课不认真,上课照本宣科,没有课堂提问,也不设置任何课堂互动,学生上课索然无味,又怎么可能提得起学习的兴趣呢?

师生之间的沟通并不应该只发生在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任课教师也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对于他们人生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大学学习对于他们以后工作和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另外,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更应该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在课堂上平等展示自我的机会,不能因为学生底子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就不愿与他们进行过多的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是以了解学生需求并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基础的,而良好的情感关系恰恰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和最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灵活运用奖惩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奖惩策略,同样能够帮助教师获得较好的课堂管理效果。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用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触知识、学习知识,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当然,这里的奖励更多指的是教师的言语激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候可以为学生恰当地、适时地去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当学生成功时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受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从而拥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他们可能已经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公办院校学生之间的差距,自信心本来就有所缺失,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哪怕一点点的提高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美,他们就会更愿意去学习、更愿意去进步。当然,课堂教学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只靠奖励是不行的,恰当的课堂纪律规范同样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前提。有了纪律,不但可以预防学生的问题行为,而且当学生真正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还可以进行及时的阻止和解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我国高校教师对于课堂违纪行为的处理办法大多是批评惩罚,在民办高校中,因为师生双方面素质的问题,这种情况更为常见,有些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长期下来甚至会怀疑自身的价值,厌学情绪也日益加重。其实,作为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用交谈、询问等正面的解决方式可能比责备、训斥等负面的解决方式效果更好。民办高校在制定课堂规范时,首先应了解自己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制定适合学生发展并利于教师实施的规章制度,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制定和实施课堂规范的必要性,让学生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养成良好的正面的行为习惯。当然,对于那些负面行为较为严重、屡教不改的学生,还是应该给予其严格的纪律管制和惩罚,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意识到课堂规范并非形同虚设。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教室中安装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一些多媒体资源或网络资源来辅助自己进行授课,就可以更轻松的将难于理解的知识、定理、图形等表现出来,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象,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作为大学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学和自我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多设置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活动,例如小组讨论、知识竞答等,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创建良好的课堂秩序,实现有效课堂管理,既需要合理的课堂管理措施和适当的课堂纪律规范,也需要课堂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改进。如何能够把课堂管理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是值得高校教师长期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总之,课堂管理是否有效,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民办高校的教师来说,如果能够在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并正确预防和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就一定能够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实,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任务的最终完成。

第8篇

台上10分钟,台下几年功。每堂课只有45分钟,教师把每堂课顺利地讲下来并非易事,是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沉淀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教书是第一要务,管好学生是职责,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是目的。教师要把每堂课讲好,首先需要学会课堂管理,良好的课堂秩序是顺利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关键。对于课堂管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真正要做到“课堂既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却需要下一番苦工夫。

二、职校课堂管理的现状

职业院校学生的数理化知识基础较差,而专业课程中讲授的内容恰恰需要一定的理科基础。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常常面临这样的情况:学生由于基础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要么小声讲话,要么玩手机,要么看课外书,更有甚者直接睡觉。而教师的处理方法各有差别:有的过于粗放,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过于严格,学生噤若寒蝉。方法不当,就会好心办坏事,最终让课堂环境或过于宽松,或过于沉闷。

三、对课堂管理的几点建议

1.教师仪表简洁自然,树立良好形象

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程上,还会把注意力放在教师身上。教师的衣着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会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对教师进行整体评价,会通过教师的仪容仪表对教师进行评议。当教师的衣着不得体时,学生不会对教师有好感,在意识上就排斥教师的授课,甚至违反课堂纪律,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秩序。而教师衣着得体,学生在主观上则不会有厌倦和排斥情绪,会主动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

2.教师言行举止适当、得体,做好行为示范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言行举止必须客观而严谨,文明而有涵养,一言一行符合性别特征,符合年龄特征,符合身份特征。女教师婉约优雅,柔中带刚;男教师温文尔雅,说话铿锵有力,落地有声;老教师敦厚稳重,和蔼可亲,说话有理有据。老师怎么做,学生就会怎么学,所以教师应“言必信,行必果”。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会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同时会沉浸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之中。

3.教课过程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重难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各异,教师在讲解重难点内容时,需要有耐心,把每一个知识点讲透,在知识拓展上因材施教,及时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认真答疑解惑,保持高度的耐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不同见解,且给出学生满意的答案;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诚实对待,不随意搪塞学生,保留意见,课余时间寻求帮助,在下次课堂上予以回复,增强学生对教师严谨治学的认可度。

4.师生互动轻松活跃,流畅自然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促进教学一体化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通过互动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重新考虑,对重难点的分析更加具体。学生通过互动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见解和疑惑告知教师,在得到答案的同时,增强了学习该课程的信心,同时也拉近了师生关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5.教师分析问题公正客观,深入浅出

职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他们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刻,因此对问题分析不够全面。在学习知识时也有相似之处,教师做不到分析问题的公正客观,部分学生就对教师将会产生怀疑,信任感降低,对教师的课堂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教师的话失去公信力,就会给课堂管理带来不利。

6.课堂把握张弛有度,宽严相宜

第9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中职学校;数学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课堂管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应用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策划和调节,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发的、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作用。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课堂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探索和研究更是十分的必要和可行。中职学校数学课堂管理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保障有序严谨的课堂秩序,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保障有序严谨的数学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是有秩序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行为。在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学生整日乏困、精神萎靡不振;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沉迷于手机游戏;一些学生无事生非扰乱课堂纪律等等。这些情况若是不能够及时处理,课堂教学就不能够得到保证,甚至造成长期课堂纪律的松散和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下滑。所以,养成有序严谨的数学课堂教学秩序,是顺利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有利保障和必要条件。

第一,教师自身加强教学目标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的倾向性

在数学课堂管理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管理的低效率部分是因为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学习研究不足所造成的,教学目标混乱导致教师对课堂的掌控不力,无法树立教师在课堂中的威信,从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的数学课堂管理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就要有效的备课,明确教学目标,理解教学目标的要求,尤其是中职学校的数学课程与工作实践联系十分紧密,教师自己首先要理解“有用、够用、实用”的教学指导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熟知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方向,从容应对课堂。

第二,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制定学习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充分实施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管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弄清楚“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中,教师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并且巧妙的安排教学顺序,在基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删减、替换和补充,也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编排教学内容,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行数学课程的安排与讲解,这样就避免了单一重复和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也就使得学生更加的容易接受和乐于接受。

二.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保障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认真的准备课堂教学的教法。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水平参次不齐,数学能力也五花八门。为了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成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教学质量,作为传授知识的教育者和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就一定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寻找和追求在学习当中的快乐与成就感,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当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摆脱学不会的烦恼。

课堂气氛的活跃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大脑,便于勤思考、多提问,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心里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实践表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更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同时,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逐步让学生有意识的自觉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管理的主导者,如何制造好的课堂气氛,怎样实现活跃学生思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至关重要。

第一,课堂上的提问要有思维上的灵活性,符合学生们的认知水平

数学课堂管理必须重视对课堂上的提问的研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有其针对性、启发性,而且问题的设计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既是学生必须解决的,又是学生们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不能太简单,一看就明白,也不能太难怎么想都解决不了,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也要及时点拨答疑解惑,不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水平,让学生逐渐形成逐层深入的探索精神。

第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李炳婷在《怎样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管理》中提到:“数学课堂管理本质是让学生能够愿意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如何学习的同时可以养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挥能力,也是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李老师的话充分说明,数学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仍然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具体不再赘述。

第三,教师要懂得如何“放手”,掌握好数学课堂管理的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探索和研究

一堂数学课结束,通常会听到教师这样的抱怨,“学生都不配合”、“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等。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不敢放开手脚,对学生们不放心,唯恐学生出错,急于自己总结学习结果,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大范围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第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管理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一直是数学课堂的最高准则,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体现了三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二是课内课外相互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能力;三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满足学生的各项需求,以学生的参与为教学准则。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数学课堂管理中采用了减少讲授时间,增加课堂互动的做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与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本身当中,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怎样学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在课堂中自学,在实践中锻炼,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数学课堂管理的得当,组织方法合理有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合理的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探索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行为习惯,充分地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聪明才智,可以使得学生形成勤奋积极、好学向上的优良作风,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保障数学课堂管理的顺利实施,以及教学目标的顺利进行。因此,重视和探索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有效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