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数字经济的新商业模式

时间:2023-09-18 17:19:24

导语:在数字经济的新商业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字经济的新商业模式

第1篇

关键词:新闻网站 商业模式 免费经济

在我国,新闻网站通常指传统主流媒体(报纸、电视台、电台、通讯社等)所创办的网站。这些新闻网站一方面要秉持社会效益原则,报道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文化;另一方面新闻网站作为独立的互联网经济主体,需要与商业网站展开竞争,尽可能获取经济效益。然而,在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网站建设之初,只是作为传统媒体内容表现形式的一种简单补充,而非独立的经营性单位,所以普遍存在着经营理念落后、盈利模式不清、商业模式不佳及不盈利的现象。如何有效地优化商业模式,摆脱不盈利的状态是新闻网站今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新闻网站现有商业模式的误区

由于我国的新闻网站基本上都依附于传统媒体,所以在商业模式上也大都沿用传统媒体的商业运作模式,其主要误区有:

把网络广告作为新闻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出售广告作为传统媒体的最主要、最基本盈利模式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然而狭隘地认为广告依然是新闻网站的最主要盈利模式却不太恰当。①实质上,传统媒体广告与网络广告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广告的计费标准是以收视收听率或发行量阅读率为基础的,而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有自己的特殊计费及预算模式,如广告展示量、广告点击量、广告到达率、广告二跳率、广告转化率等。这种多元化计费标准造成了新闻网站的网络广告收入的不确定性。同时,不似传统媒体对广告渠道的垄断,互联网上的新闻网站不是网络广告的唯一渠道,许多商家更乐于把自己的广告放在网站黏性和点击率比较高的商业网站。因此广告收费模式虽然可以作为盈利模式,但是新闻网站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优势,单一依赖此种模式难以为继。

用户收费模式的探索。在网络广告收入不佳的情况下,很多新闻网站试水用户收费模式,但是并不成功。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曾经尝试对其网站上的《时报精选》专栏收取订阅费,但是在实行的两年间,用户收费难以弥补浏览量下跌、广告收入锐减带来的损失,于是纽约时报网站不得不于2007年9月停止了该栏目的收费。同样,2010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开始对其电子版进行收费尝试,然而仅两个多月后,《人民日报》再次发表声明,对其电子版收费进行调整,从2010年3月5日起,《人民日报》数字报前四版内容取消收费阅读。

由此可见,简单地复制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不是新闻网站的最终出路。究其原因是以新闻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本质差异。新闻网站作为网络媒体,它的物理介质表现为以比特为基本元素的数字信息,极大地区别于以原子构成为基础的传统媒体。特别是以Web2.0为主要应用模式的网络媒体,表现出更为独特的个性特点,如显著的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海量的信息、复制、转载;信息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形式的多媒体传递;信息传递模式从简单的“读写”向“资源共建共享”过渡。这些作用于经济领域,导致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生产模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特异性。

传统媒体经济学实质上是在经济学领域内对传媒产业的研究,或者说是以经济学视角探究传媒产业的运作规律。经济学本身是建立在一个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即在稀缺资源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现存的互联网经济,特别是Web2.0时代的互联网经济是用户贡献内容,即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作为内容生产者在为庞大的互联网贡献着资源。因此,互联网经济的实质已经不是传统的稀缺经济,而是一种丰饶经济,具有稀缺性的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资源,而是人的时间。因此,对新闻网站等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的探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以传统媒体盈利模式为框架,需要用更新、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

“免费”:新闻网站商业模式的另类思考

商业模式通常指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盈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②它所包含的并非一个简单的盈利的含义,而是由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盈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体系。良好商业模式的建立要依赖与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综合考虑。实质上“免费”经济现象由来已久,如超市、商场的“买一赠一”,“买100送50”,腾讯QQ、360杀毒的免费使用。与其说“免费”是一种方法的创造,不如说是一种理念的提升,即把“免费”从一种营销手段提升到商业模式的高度,从战术提升到战略的地位。

“免费”是互联网经济的主流。从经济成本角度,互联网产品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边际成本趋近于0。互联网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实际上在互联网上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因为它包含了新技术、新软件等固定资产投入,但是信息再生产和复制之后的产品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就为免费经济提供了可能。而网络外部性的特性,又使“免费”成为一种必要。网络外部性是指当一种产品对一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别的用户的数量。通俗地说就是每个用户从使用某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与使用该商品的用户总数量有关。用户人数越多,每个用户得到的效用就越高,网络中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③这意味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将会带动用户所得效用的平方级增长。这也是网络媒体十分关注其用户数量的原因,而“免费”可以使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快速聚集用户。如现在国内微博竞争如火如荼,新浪、腾讯、网易等都在不计成本地吸纳用户注册,跑马圈地。实质上,无论收费模式或是“免费”模式,最终关注的问题是成本补偿以及在补偿之上的利润问题。而与“免费”的商业模式相比,收费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更为僵化的商业思维。它是以二维竞争市场为基础,根据零和原则,在二维市场中,当有一方获利,必有一方失利,即使用收费补偿成本损耗。如果把商业模式定位于企业战略性的高度,这种补偿可以建立在三方乃至多方的基础之上。有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4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达1.4亿,虽然新浪的微博产品本身没有盈利,但是在其影响力之下,新浪在纳斯达克的股指已由20多美金飙升至近140美金,在金融资本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种补偿形式即“免费”经济的思路。

“免费”的商业模式是符合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同样也适用于我国的新闻网站。根据Chris Anderson理论,免费模式可以有4种表现:直接交叉补贴模式,第三方市场模式,免费加收费模式及非金钱市场模式。④常见的“买一送一”、“订全年报刊送网络版”等就属于“直接交叉补贴”模式。“三方市场”模式,与媒介的“二次售卖”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新闻网站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内容产品,广告商向新闻网站付费购买网络广告资源,以得到其消费者对广告的关注。还有部分新闻网站实行“免费+收费”模式,即对大众化的信息和服务免费,而对增值信息和服务收费。如华尔街日报网站、金融时报网站、路透社网站等对一般新闻信息提供免费阅读,对其独家、专业化资讯及个人定制内容采用付费形式。“非货币市场”是不收费,也不希望获取金钱收益就对任何人放开的市场,其主要意图是赢得声誉、关注度、品牌建设等。我国政府对新闻网站社会效益的要求本身就是“非货币市场”的体现。

我国的新闻网站作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扩展,其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内容表现形式或渠道的延伸,它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我国新闻舆论导向、网络新闻话语权、网络新闻生态构建等问题。而以“免费”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思考我国新闻网站的运营与发展,是对其壮大自身经济实力的有益尝试。

注 释:

①闵大洪:《网络媒体盈利模式探析》,《现代电视技术》,2003(7)。

②百度百科:《商业模式》,[2011.5.11],baike.省略/view/267915.htm

③百度百科:《网络外部性》,[2011.5.11],baike.省略/view/1040939.htm

④Chris Anderson:《免费:商业模式的未来》,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0页。

第2篇

直到10年前,市场上充斥的免费品还都可以归为经济学家们所谓的“交叉补贴”(cross-subsidy)产品――你免费获得一件产品的同时,为另一件产品或服务付费。然而过去lO年间,一种新的免费策略开始出现,这种新模式并非基于交叉补贴,而是基于产品自身的成本正在迅速下降的事实。

不过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被互联网技术浪潮所席卷的所有事物都在走向免费,至少与我们消费者相关的那些产品是这样。先是存储器,然后是带宽(免费的YouTube),再到处理器(免费的Google)。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充分竞争市场,商品价格将趋于边际成本――没有哪个行业比互联网产业的竞争更充分,每一天,数字信息的边际成本都在下降,并趋近于零。

其结果便是,如今我们拥有了两大力量在推动免费商业模式的前行。其一是吉列式的交叉补贴模式正应用于越来越多的产业;其二便是任何与数字网络相关的事物,都将很受到极速下滑的成本所带来的影响。技术的廉价化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真正新奇的是,一切产业都以如此迅猛的速度迈向数字化,实现规模经济。

免费商业模式到底有多少种呢?虽然可能有上百种,但可分解为如下6种模式:

免费增值模式

免费品:网络软件和服务,部分内容。

免费对象:普通(简版)用户。

该模式由风险投资家Fred Wilson提出,是媒体订阅模式的基础,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之一。它又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从免费到付费的内容分级。或者一个额外的比免费版带有更多特性的“专业”版网站或软件。传统的免费派送,比如给母亲赠送婴儿尿布,制造商都得花钱,仅能免费派送极小数量的产品,以此诱惑消费者。但就数字产品而言,这种免费品与付费品之比却倒了过来。一个典型的网站通常遵循1%法则:1%的用户支撑起其他所有用户。这种模式的可行之处在于,服务其他那99%的用户的成本几乎为零,甚至完全能够忽略不计。

广告模式

免费品:内容、服务、软件等等。

免费对象:所有人。

基于互联网的广告模式正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包括雅虎按页面浏览量付费的横幅广告、Google按点击率付费的文本广告、Amazon按交易付费的“会员广告”。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接着兴起的是下一波广告模式:付费的内置搜索结果、付费的信息服务清单,以及对某些特定人群的第三方付费。

交叉补贴模式

免费品:能促使你去购买其他互补品的任何产品。

免费对象:每一个终将进行购买的人。

沃尔玛的最新热门DVD仅售15美元,它靠提供低于成本价的DVD诱惑你进去,在你进去之后他们可以再卖给你一台洗衣机。在圣保罗的一个喧闹角落,摊贩们抛售着最新的当红乐队Banda Calypso的CD,这些CD未烙上任何唱片公司的标签,但它们并不是盗版。Calypso将自己的CD主盘和海报派发给镇上的摊贩,他们允许摊贩拷贝这些主盘并出售它们,同时独得所有的收入。这是因为卖唱片并非Calypso的主要收入来源,他们的主营业务是商业表演。Calypso在各镇之间来回巡演,由于事前超便宜CD的宣传造势,演出场场爆满,让他们有钱买下一架私人飞机。

零边际成本模式

免费品:单位发行成本极低的产品。

免费对象:所有人。

没有什么能比在线音乐更好地诠释这一模式。在数字复制品和P2P传输方式的推动下,音乐发行的实际成本几乎为零。这一案例中,音乐成为免费品与商业模式没有任何关系,而纯粹由于经济重心转移所致。这一趋势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法律、道德规制、DRM(内容数字版权加密保护技术)以及其他所有的反盗版措施都纷纷落败。一些歌手在线派发他们的音乐,并借此作为演唱会、正版唱片、播放许可证以及其他付费品的营销方式;另一些歌手则欣然接受了免费的现实,对他们而言,音乐不再是用来赚钱的生意,而是另有其美好意义,比如是快乐源泉或创造力的表达途径。

劳务交换模式

免费品:网站和服务。

免费对象:所有用户,因为其使用行为实际上已经创造了某些价值。

通过在Dig或雅虎问答上的投票,或使用Google的411免费语音本地搜索服务(Google可以利用用户的使用经历改进其语音搜索技术,还可以通过成功连接查询者与商业公司而获益)。不管怎样,使用这些服务的行为本身就能创造价值,或提升这种服务,或创造一些可能有其他用处的信息。

赠予经济模式

免费品:包括开源软件或UGC(用户生成内容)在内的全部庞杂资源。

免费对象:所有人。

维基百科的成功证明,金钱并非惟一的驱动力,利他主义一直都存在,互联网为其创造了一个平台,在这里,个体行为可以引发全球性的影响。某种意义上,零成本分发使得共享成为一种产业。

大学教科书中的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情况下的选择的社会科学”,但信息经济的主要要素――存储、处理能力和带宽正变得一天比一天便宜,导致传统经济学的两大稀缺函数一生产与分配的边际成本正飞速下滑。

货币并非世界上惟一的稀缺性,在其他方面,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感谢Google,使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换算它们,从声誉(页面排名)到注意力(流量),再到收益(广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声誉和注意力的供给都是有限的,它们都是新的稀缺性,免费世界的存在大多是为了获得这些资产,它们随后成为新商业模式的基础。免费使经济从局限于可用货币量化的范畴转向更真实的衡量标准,后者涵盖了当代视角下的一切有价值的事物。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视免费为标准而非异端的时代。这有多重要呢?让我们推导一下:1954年,原子能时代曙光初现,原子能委员会主席Lewis Strauss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电能将“太过便宜以至于没必要去计量”的时代。显然这没有发生,主要是因为原子能的安全风险使其成本太高。但是,如果他真的说对了呢?如果事实上电能真免费了呢?答案是,任何与电能相关的事物,几乎任何事物,都将被改变。所有的建筑物都由电力供能,不用担心其热量转化率;我们所有人都驾驶电动车(通过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开发,免费电能将足以维持它们的运行);大规模的脱盐作业能将海水转化为人人皆有所需的淡水,还可用来灌溉广阔的内陆田地,沙漠变成沃野;与自由电子相比,化石燃料显得昂贵和不清洁,碳能的利用将会减少,“全球变暖”的辞条将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

第3篇

关健词:新媒体;知识产权;绝对权力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媒体经济这样一个崭新的经济模式无容置疑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人类交流信息的媒介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深刻变化不容小觑。从口传、文字、印刷到由计算机和互联网催生出的新媒介,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绝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化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也悄然的发生着变化。作为新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文化产业在这个时代中需要找到赖以依托的“文化产品”才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而新媒体从内容和渠道上都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对新媒体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将会对认清新媒体的本质以及文化产业新的盈利模式的出现产生积极的效果。

        一、新媒体经济的形成及特点

        对新媒体的界定一直模糊不清。在波斯特的理论中认为新旧媒体之间“阶段或时期并非彼此相继,而是相互涵盖 并非彼此置换, 而是相互补充并非按历史顺序发生, 而是同时代存在”。但是, 无容置疑, 推动旧媒体经济向新媒体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而由于互联网对数据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因而改变了人和人的交流方式, 进而改变了人类文化形态。具体说来, 依托于互联网特性的新媒体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从设备上降低硬件所需成本, 从渠道上降低内容的人口。这些使得新媒体经济运行的整体成本不断降低, 而且这种降低在以指数倍的速度递减。

        其次, 新媒体终端的普及缩短了信息需要的时间, 并且借助人际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 使得讯息成乘积式增多。而讯息的拥有量决定了受关注度的多少,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 注意力意味着盈利的可能。

        新媒体经济是一种整合的经济模式,它不仅指它的“ 产品”是一种包含了文字、图像、音乐、视频多种功能的内容,而且指它的运营可实现不同产业间的互动合作。当然,这也是由新媒体的特点所决定的。新媒体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透明度”。新媒体的传播数据,可以通过数据进行数字化的考量,具体的表现形式为点击率等等。通过点击率的测算可以获知市场的大小,这对于投身市场的传统产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目前,新媒体经济还有一种很流行的模式就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即传统媒体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弥补单向传播的不足,增加传统媒体的亲和度,同时营销衍生成品,完善产业链。

        总之,新媒体的特点导致了新媒体经济在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仅从设备和渠道方面降低了运营成本,从传播时间和规模方面实现了关注度的指数级增长,而且它的出现带动了跨行业间的合作交流,从而诞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所以说,新媒体运营的特点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二、新媒体的本质和由此引发的对新媒体经济的挑战

        文化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和政治法律联系在一起的。新媒体经济的本质,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行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传者和受者身份的异常平等,使得处于垄断地位的主流文化越来越多的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运用于传统媒体经济的思维模式,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其中有两对关系对新媒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新媒体和知识产权的关系。

   

;     新媒体的出现所引发的数字化资讯的极大丰富,颠覆了传统媒体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契约关系。二进制的数字所特有的便于移动、复制、编辑的特性,使得所有者拥有的权力模糊不清。

数字化的时代,数据被无限复制并以超越国界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流通,导致“ 原创”和“复制”所带来的“从属关系”被彻底消解了。复知识产权和新媒体经济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依存关系,一方面,知识产权从法律的角度保护新媒体经济中的“产品”的财产合法性以保护内容提供者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面对新的市场要求,内容提供者可能会主动放弃知识产权来完成新的商业模式的建立,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就是新媒体经济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权力,主要指处于主流地位的传统媒体的权力。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及其依赖的利益集团的权力造成了冲击性的影响,通过虚拟世界的议题设置甚至会迫使物质世界的相关集团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传统媒介中,“把关人”角色往往是和“权力集团”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政治集团或是商业集团。这些集团的利益诉求使得所相关的传统媒体在意见上形成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影响大众对信息的接受。而在新媒体经济中,信息者身份的模糊以及多元的利益诉求消解了权力的控制。互联网是平面的,每一个节点都平等地享有同样的权力。所以,人们可以更平等、更自由地信息却始终处于隐性的地位。但是,事实上,新媒体经济在目前仍无法完全颠覆传统媒体经济或者取而代之。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它们传播的内容都承载着文化的意义。

        三、全球语境下, 中国发展新媒体经济的探索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考虑到新媒体经济的特殊性以及它和政治、法律方面无法自动调和的现实状况, 笔者认为, 国家的调控和引导在目前的新媒体发展初期是必不可少的。纵观世界, 在新媒体经济冲击下, 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 中国也不例外。实践的基础是对产业链的充分认识。新媒体产业的价值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分别是内容创意、内容制作、生产复制、交易传播四个环节 。从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来说, 这几个环节都需要国家的介人以完成有序的产业发展。

        首先, 从内容创意环节来说, 此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开端也是核心。创意产品的诞生意味着版权的诞生, 而版权的获得意味着利润的合法性。但是, 在新媒体产业发展初期, 零散的企业很难把握政策的方向, 不能深人理解产业政策, 因此在创意环节导致决策判断失误而无端的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 从内容制作环节来说, 一般的企业也很难完成成本高昂的内容制作。这里的成本包括硬件上,制作室的建立, 比如电视节目制作需要有摄影棚及一系列摄影器械) 还包括软件上, 大量的创意产生和制作人员。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

        再次, 生产复制环节, 或许是这几个环节中相对贡献率比较小的环节, 但是同样需要相当规模的人力和物力。

        最后, 从交易传播环节来说, 渠道的通畅以及商业环境的维护都需要政策护航。在目前国内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 零散的企业仅凭一己之力想要打通渠道或是创建新的商业模式都会受到政策上市场上的重重屏障。

        总之, 在市场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 投资风险巨大的创意产业不适合由零散企业“分兵作战”。拿动画行业为例, 环球数码总经理许翎说, “动画是一个投资很大的行业, 它的制作完成一般需要好几年时间, 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作为支撑) 要成功收回投资, 又必须有好的商业氛围和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说, 要使投资的风险是可控的。但在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形成或者不成熟的情况下, 大量的投资投在动画上, 最后可能回收不了, 于是, 投资人就不投了, 动画行业又冷了下来,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是我们最担心的。”所以, 由国家指导下形成集聚型产业基地是很多产业采取的方法, 对于新媒体产业来说也是如此。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建立和完善正在弥补和纠正“各自为战

”时形成的产业格局, 无论从产业链的完整构建还是基础设施的巨额打造以及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第4篇

ICT;数字化转型;M-ICT 2.0战略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M-ICT strategy of ZTE, three key features of digitalized wave are pointed out, the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industry are analyzed. The methods of digitalized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and five major innovation directions of ICT are proposed. Enterprises should focus on user experience improving, including pre-experience, self-help and autonomy, personalization, visualization in the way of digitalized transformation. Moreover, changes of organizations, cultures and mechanisms are also essential assets.

ICT; digitalized transformation; M-ICT 2.0 strategy

1 数字化转型浪潮来临

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不断加速,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持续了数千年,蒸汽时代持续了200余年,电气时代持续了100余年,而互联网才发展了20余年,就已经让我们感觉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通信技g(ICT)仍在高速发展中,“数字化浪潮”将席卷各行业,驱动企业加快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同时也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产品及服务体验。

1.1 数字化转型将带来颠覆性改变

数字化转型和以往各行业的技术产品升级大不相同,数字化带来更加全面、复杂,甚至颠覆性的影响。跨界融合、模式创新、快速迭代是数字化转型区别于以往各行业升级的关键特点。

跨界融合方面,不同产业正在逐渐融合,行业边界正在消失。无论是ICT巨头,还是传统企业,都在面临着既有阵营之外新入侵者的威胁。新对手可能以一种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式闯入自己的行业,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包括更难预测的新竞争格局。这种情况并非偶发于个别行业,而是成为了各行业的新常态。IBM对全球70多个国家、21个行业超过5 200位企业高管进行了采访调研,大多数人预计行业融合将成为未来3~5年影响其业务的主要力量。

伴随着跨界融合而来的是模式创新。产业间融合为商业模式创新打开了更大的空间,或者说产业融合必须重点关注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中,竞争不仅仅是自己所在行业内各玩家的重新洗牌,还包括采用完全不同业务模式的新进入者。新进入者通常瞄准价值链关键环节,采取非对称打击方式,绕开已有玩家或者直击其软肋,进行颠覆式洗牌,比如采取生态圈、平台、开源共享等手段。

快速迭代是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关键特点,往往也是传统企业的薄弱点。传统企业习惯了在既有技术路线图和产品框架下,瞄准已有竞争对手按部就班跟踪、赶超,但是这些技术路线经过多年的滚动,用户需求失真往往会越积越多,导致传统企业偏离用户价值进行无谓创新。相反,新进入者往往能更敏锐、更直接地把握用户痛点和需求,致力于用户体验和价值提升,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更敏捷和快速地响应,从而把握引爆需求,获取市场主导权。

跨界融合、模式创新、快速迭代是各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数字化转型特点。

1.2 ICT行业迎接数字化转型挑战和

机遇

数字化转型,是各行业对ICT技术的深化运用。ICT行业是其它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这为ICT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ICT行业自身也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

以运营商为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工业4.0、万物互联、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ICT新技术和应用,为运营商打开了巨大的新增长空间。运营商在数字化浪潮中,要把握机遇,加快步伐,构建数字生态系统,深入到其它各行业使能数字化转型,而不宜固守传统通信为主的服务上。另一方面,数字化浪潮已对运营商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运营商传统业务不断受到互联网应用服务(OTT)的侵蚀,语音、消息等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下降,而宽带业务增量不增收。运营商原有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也被逐步颠覆,传统内容提供商(CP)和服务提供商(SP)合作伙伴价值在下降,运营商逐步脱离产业链核心位置,对产业链掌控能力被削弱。咨询公司OVUM指出,运营商未来成功关键要素包括:转型、规模化、以客户为中心、敏捷、创新、合作伙伴[1]。

ICT传统企业,如电信及信息技术(IT)设备制造企业、IT服务企业等,也面临类似机遇与挑战。软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发展,让IT厂家可以逐步跨界到电信设备制造领域。互联网巨头引领推动云服务,对传统IT软、硬件企业也形成了巨大冲击。如何快速适应数字化浪潮,有效转型和把握机遇,是摆在众多ICT传统企业面前的共同课题。

2 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视角

作为ICT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兴通讯也在探求ICT如何使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让信息创造价值。中兴通讯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涵盖各行业的巨大的系y性工程,数字化转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视角进行思考。宏观视角从全局角度,探讨数字化转型为各行业带来哪些变革和为ICT行业带来哪些战略增长机会。微观视角从企业角度,探讨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这里先从宏观视角探究数字化转型。

中兴通讯在2014年布了M-ICT战略,提出万物互联的M-ICT时念。这里M代表了Man to Man、Man to Machine、Machine to Machine、Mobile等涵义。回顾过去,ICT产业中“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加速涌现,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展望2020年,ICT产业在创新驱动下充满巨大想象空间,一个崭新的数字化世界初现端倪:万物互联无处不在,从人与人联接到人与物、物与物联接,一切被数字化和联接;泛在智能如影随行,从人与人到万物之间的智慧互动与智能升级;虚拟世界包罗万象,通过增强视频以及VR/A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虚拟与现实世界完美结合,呈现精彩无限的新世界,丰富人类对世界的想象和认知;云计算日益普及,业务普遍云化,云端提供一切,云端支撑一切;共享经济成为潮流,成为新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主旋律,设施、资源、能力、软件等皆可开放共享。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趋势将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洞察趋势之下,中兴通讯于2016年8月份提出了M-ICT 2.0战略,如图1所示,具体界定了数字化浪潮中五大创新方向,包括虚拟(Virtuality)、开放(Openness)、智能(Intelligence)、云化(Cloudification)和万物互联(IoE),取字母组合为“VOICE”[2]。

我们认为,未来5年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而VOICE则是转型的五大创新方向。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行业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人、物、流程、数据等要素将结合更加紧密,协同更加高效,企业边界乃至行业边界将更加模糊,开放共享成为主流,推动商业模式深刻变革。

从用户体验看,万物互联实现联结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让人类得以更加便捷地感知和驾驭物理世界。物理世界之外,人类还正在创造更为自由和精彩无限的虚拟世界,把体验推向新的高度;虚实结合,让人类又可以借助虚拟技术加强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和改造。面对日益广阔且复杂的物理与虚拟世界,还需要更简单、轻松的驾驭方式,智能化逐渐凸显为必不可少的关键手段。万物数字化和虚实结合,产生大数据,让机器学习具备施展的环境和基础,万物互联则让AI有了操控对象和用武之地。“万物皆互联,万物皆感知,万物皆智慧”,让人类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品质。

从技术使能看,万物互联、虚实结合、泛在智能,都需要对数据实现高效的采集、传送、存储、加工,快速发展的云计算为此提供了支撑,数字化的资源及其计算都将逐渐迁移到云端,业务将普遍云化。

概言之,VOICE五大趋势将互相协同和相互激发,带来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推动形成从技术创新驱动到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技术变革为基础,商业模式为驱动”的三位一体型商业范式,如图2所示。在VOICE架构中,商业将聚焦于“万物互联(E)、智能(I)和虚拟(V)的需求”为核心,构建在云化(C)的技术基础之上,运行于开放(O)共享的商业模式中。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ICT行业需要洞察VOICE趋势,在此五大方向上,ICT企业要结合自身优势,把握创新和发展机遇。

中兴通讯面向2020年的M-ICT 2.0战略,已明确了VOICE的五大方向作为落地路径,并制订了相应发展策略。

在V(virtuality)方向上,聚焦大视频和VR/AR两大机会点。机遇来自用户极致体验的升级需求。首先是体验的精细化升级,从抽象的文字向具体感性的图片、视频升级,从标清视频向2K、4K、8K超清视频升级,这就是大视频的需求。其次是是体验的交互性跃升。从按键到触屏,从语音、手势控制到更自然的VR/AR互动。从体验的范围看,人类体验从物理世界扩展到更自由、无垠的虚拟世界,虚拟技术打破空间和位置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人类的感官体验,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实现数字体验和现实世界体验融合。

在O(openness)方向上,中兴通讯洞察到开放已经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内涵,重点关注开源、生态圈、共享经济这三大领域的挑战和机会。开源重构研发模式,各参与者从架构、代码层面就可以实现协同合作,实现产品快速升级迭代。生态圈重构产业结构,让企业边界模糊,协同增强,产业中各参与者形成网状联结的竞合关系,促进端到端价值创造和传递,协同发展。共享经济重构价值网络,让价值创造形成网络,让分散闲置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利用,从而达到更高的协作和效率水平。

在I(intelligence)方向上,中兴通讯将智能划分为4个层面:基础智能、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基础智能支撑各种硬件或终端实现不同程度的感知及智能,基础智能正在快速普及,让智能泛在化。计算智能通过数据挖掘价值,构筑数字经济的基础,计算智能正广泛应用,主要表现为大数据应用。感知智能辅助增强甚至替代人类视听觉能力,感知智能正在成熟化,让机器围绕人并融入人的感知系统。认知智能辅助人类实现各种业务决策,认知智能正在兴起,机器通过深度学习逐步具备推理和决策能力。作为使能者,要恰当地结合自身基础和智能运用的发展节奏,选择合适的产业化落脚点和培育独特的竞争力。

在C(cloudification)方向上,云计算对企业IT系统以及运营商网络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会。企业IT技术架构从传统模式逐步演变到云架构。企业IT使用模式,从自建和自维护IT系统逐步转向购买公有云、混合云服务。在运营商网络方面,云计算逐步推动电信网络向软件定义、灵活弹性、能力开放的目标架构演进。

不仅在网络连接服务方面提升用户极致体验,AT&T还大力开展模式创新和生态系统建设。通过对自身能力整合和外部资源的引入,AT&T已构建了以应用程序接口(API)开放为核心的生态圈。通过计费、话音、消息、终端、物联网等能力的开放,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通信和行业应用能力,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应用,月API调用次数从2008年的数百万次增加到数十亿次的规模。

3.3 需要组织、文化、机制等多方面

改造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要进行业务环节和IT系统的优化升级,还要同时开展组织、文化、机制等多方面的转变,才能适应前面所述的跨界融合、模式创新、快速迭代的数字化转型要求。数字化转型中,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咨询公司埃森哲提出,托起企业数字文化的有四大基石:灵变组织、数据驱动、主动颠覆以及数字化风险[6]。

中兴通讯是一家大型企业,也在积极践行数字化转型,积累经验和方法。2014年提出M-ICT战略,同时提出了更酷,更绿色,更开放(CGO)的理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兴通讯以开放的心态,与行业内及跨行业的大量合作伙伴一起,围绕客户极致体验,大力开展创新,推动了诸如创客大赛、创客空间等常态化工作。2016年,随着M-ICT 2.0战略的提出,中兴通讯确定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方针,系统地推进和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工作。在快速迭代方面,进一步推进敏捷开发,优化了流程和开发模式,从专注写代码到更关注开发过程以及与客户的及时沟通互动。面对开源的浪潮,中兴通讯加强开发社区化并打通内外部,推进实践共同体(COP)模式。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文化培育,优化组织和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中兴通讯稳步推进和实施数字化转型。

4 结束语

展望2020年,未来将是一个开放共享的数字经济新时代,万物互联、泛在智能、虚实结合将无处不在,业务普遍云化。在M-ICT时代,ICT行业要关注VOICE五大趋势,它们将构筑未来商业新范式,万物互联、智能、虚拟及云化将相互激发,促进ICT领域跨越式产业创新,开放共享将驱动“研发模式、产业结构、价值网络”商业重构。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围绕极致体验和价值创新,洞察最终用户的体验升级趋势,才能避免走弯路。数字化转型不仅要开展业务流程和IT系统优化升级,还同时需要在组织、文化、机制等多方面转变。

面向未来,中兴通讯提出了M-ICT 2.0战略,“VOICE of future,聆听未来声音”,期待与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之道,迎接数字化浪潮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OVUM. Digital Economy 2025: Telecoms Core Scenario[R/OL]. (2016-03-10) [2016-11-20]. https:///research/digital-economy-2025-telecoms-core-scenario/

[2] M-ICT 2.0战略白皮书[R]. 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16

[3] OVUM. Digital Economy 2025: Core Scenario[R/OL]. (2015-10-02) [2016-11-20]. https:///research/digital-economy-2025-core-scenario/

[4] 十三五与数字化转型:中国IT市场趋势与商机[R]. 北京:IDC中国, 2016

第5篇

三大业务包的调整方向比较明确,就是顺应网络资费不断下调,互动、关联、定制服务不断强化的大趋势,增加公益服务、充实基础收费频道,并跟随新媒体脚步不断开发扩展业务。单向与双向结合,各取所长CMMB手机电视在发射点建设完毕之后,具有良好的视音频信号下传能力,能够保障流畅的收视效果,而双向互动才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与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发展双向传播、培育增值服务,是应对流媒体手机电视竞争的重点,也代表了手机电视发展的大趋势。但就目前的带宽和流媒体技术而言,最能体现电视特质的视频直播还无法以流媒体普遍实现,根据体验和调查,无论是在桌面网站如中国网络电视台、悠视网还是家庭平板网络电视上播放流媒体电视直播都还比较困难。在笔者所做的用户深度访谈中得出这样结论:单向手机电视具有传统电视长期培育形成的较为牢固的收视习惯,频道资源虽不及流媒体丰富、选择性好,但操作简捷、视听效果好,而且原有频道和栏目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一言蔽之,单向和双向分别代表了被动和主动两种传播需求,各有所长,因此CMMB手机电视发展更应扬长不避短,把握市场节奏,做好直播,以直播积累用户规模,同时积极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探索双向传播业务。

营销(1)营销契机经典营销理论将营销概括为4Ps(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即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方便的渠道、良好的传播,将优质的产品送达顾客,但营销契机不容忽视,它是营销活动发起的时间、地点、事件、社会心理等因素的最佳启动点。2006年国家手机电视CMMB标准公布,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CMMB手机电视正式亮相,并借奥运事件契机,引爆营销。2009年是中国3G标准正式元年,2009年“中广集团”与“中国移动”签订联合推广协定,2010年5月18日,河南“晴彩”TD-CMMB手机电视开通,借电信日时间契机以及广电与电信战略合作契机,引爆河南手机电视营销。2010-2012年间,以上利用营销契机的手法在延续中日臻成熟,在南非世界杯、伦敦奥运会等重大体育事件及新学期、电信日等时间节点,CMMB手机电视都会进入城市广场、礼堂、校园等开展营销活动。(2)广告投放: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相得益彰营销4Ps中的promotion(促销)亦称营销传播(marketingcommunication),即将产品的品牌形象、品质、性价比、销售渠道等信息传递给潜在顾客。广告作为营销传播最常规手法,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广告造声势、树品牌,新媒体广告做精准、重反馈,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借欧洲杯和伦敦奥运契机,2012年7、8月间“中广”在河南电视台、《东方今报》等传统媒体集中进行广告投放,在新媒体与精准广告投放方面,河南移动对全省持机但未订购用户发送抽奖促销活动短信,总计102万用户,并在CMMB“晴彩中原”手机电视频道播发宣传片。(3)价格与商业模式价格是传统经济最为敏感的商业要素。新经济的价格大战仍在延续,如2012年8月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的电商大战,但从本质上讲,电商价格大战并非简单地薄利多销,而是为了吸引眼球、积累用户规模、培育使用习惯,最终以差别定价、广告、(延伸)增值服务收入来支撑电商的运营成本。目前的电商业战类似当年商业门户网站的“跑马圈地”,因为胜者通吃的网络经济规律正强烈地刺激着电商的神经,应该说这是一种新商业模式基础上的价格战。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其一般性含义早有使用,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它在电子商务、Web经济崛起之际成为网络界频繁使用的词汇,通常认为以蒂莫尔(P.Timmer,1998)为最早,切撒布鲁夫(HenryChesbrough,2002)、乔纳斯(JonasHedman,2003)、莫里斯(M.Morris,2005)等都提出了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国内管理学界也对商业模式进行了专项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商业模式的观点不一,或者不做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而直接使用,实务界则常常直接提出盈利的、具体的商业模式类型,如2011年4月新浪总裁曹国伟就提出,新浪微博未来可能的6种商业模式类型———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收费。2在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现实观察之后笔者认为,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理论产生的底层原因在于新经济产业组织方式与盈利方式的改变,即以合作为主流的产业组织方式和以间接性为特征的盈利方式。商业模式理论作为新经济的经营管理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在研究对象、视角以及产生的年代上各有不同,因此理论的逻辑架构也有所不同,而商业模式理论对传统营销理论最大的突破就在于4Ps中的价格(price),它常常免费提供基础服务,积累用户规模,以广告和增值服务来支撑整个运营成本并获得盈利。

扼要地讲,新经济商业模式突破了传统经济一买一卖的简单性和直接性,具有间接性和复杂性。商业模式的复杂性与间接性,决定了商业模式理论框架与现实中具体的商业模式并无定式。概括地讲,目前新媒体商业模式的主流形式就是免费+广告+增值服务,具体而言,广告是展示型、内容嵌入型、互动型还是精确投放,以及增值服务的具体内容、数量、种类、价格、收费契机等等,要因具体业务进行设计考量,免费启动,规模用户和粘性用户为王,富于创造性的间接盈利模式是主流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CMMB手机电视没有采取新浪、腾讯当初免费提供、跑马圈地的桌面互联网商业模式,而是继承了传统电视商业模式,即购买中国移动G3手机,免费收视央视新闻频道,每月6元收视其他6-7个频道,由于收视付费与流量付费相抵,仍较易接受。CMMB手机电视由于双向互动功能的限制,增值业务短期还难以形成,目前这种传统的直接收费的商业模式算是一种权宜之计,该商业模式实质上直接把竞争的焦点指向内容和流畅体验,这就要求传统电视频道和CMMB自办“晴彩”频道要有精品意识,增加用户的必看性。据资料显示,2012年CMMB已覆盖人口8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广播网络,而其手机用户仅有1000多万,3如果按这个数字测算,经过4年发展的CMMB手机电视的渗透率还很低,用户规模增长爆发力明显不足,目前收费虽然不高,但在免费网络消费盛行的今天,价格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要素,加上CMMB手机电视本身有设备终端门槛,二者可能是阻碍用户爆发增长的主要原因。解决终端门槛,依靠与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的合作,而解决价格敏感要素,则需要传统商业模式向新媒体商业模式的转轨。目前CMMB正在加紧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完善上行通路、开发增值业务,届时将实现广播网与电信网的深度融合。是等待还是放手一搏?广电系量入而出的传统经营理念占据了主导,而现在放手免费,迅速实现用户规模爆发,待增值业务技术条件具备时,直接进入收入黄金期,这种节约时间成本的方法也许不失为一种选择。在全国一盘棋的推广格局下,地方手机电视在经营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也不排除地方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在自办手机频道上及与地方电信运营商合作上有所突破,沿着合作、第三方支付、间接盈利的思路,大胆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4)渠道渠道(place)在网络经济中已经不局限于具体的地理概念,而是商品或服务呈现到用户面前的方式。CMMB手机电视的渠道是CMMB芯片———手机———电信网络———商店———用户,详细分解,这一线性渠道中仍有精耕细作的余地。目前中兴、华为等国产手机是主要的终端供货商,中国移动网络是排他性的合作网络(根据双方协议),有实体和网店销售,学生是主要营销对象,如2011年8、9月间,河南中广在新学期之际在8所高校举办主题为“畅享无流量收视乐趣”大型促销活动。未来的渠道拓展中,CMMB芯片及插件供应商、手机终端供应商、电信网络仍有深度合作的余地,比如目前销量最大的苹果手机、三星手机都没有成为CMMB手机的主要供应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被排斥在外(2012年3月中广与中移动协议期满之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CMMB手机电视的目标用户选择,目前情形(国产低价手机较多)实际上使CMMB手机电视更多地面向于中低收入群体以及重实用轻时尚群体,对他(她)们的营销仍需发力。

作者:于正凯

第6篇

由网络所带来的新的传播形式和商业模式对广告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又为广告业创造了新的机遇,这就促使广告业要不断更新观念,以适应网络时代的竞争。

一、网络经济的消费特点

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通讯网络、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它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

直接性的商业模式是网络对现代经济生活带来的根本影响。通过网络,生产者可以同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而网络只是提供生产者同消费者进行直接交往的平台,这就是电子商务模式的根本点。对中介依赖的减弱将使现有的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消费者在这种商务模式中拥有相当程度的决定权。

当前,网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

(一)消费满足感更高,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普及。

(二)追求实惠的价格心理

(三)追求快捷、方便的心理

(四)追求孩童化心理

二、网络广告的特点

市场的不断变化,创意产业的风起云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促使着广告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传统的广告创意和广告表现已无法单独完成商业诉求的任务和传播的需要。对于消费周期缩短,产品品类迅速扩散,消费的群体差异等等这个新时代的消费特征,使得消费品及其诉求必须跟上消费者的快速消费速度和人们的生活节奏。

网络广告是新生代的广告媒介,它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它不仅具备传统媒介广告所有优点,同时兼备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广告主要有以下特点。

(1)传播对象面广。网络广告的对象是与互联网相连的所有计算机终端客户,通过互联网将产品、服务等信息传送到世界各地。

(2)表现手段多。电子网络广告采用文字介绍、声音、影像、图像、颜色、音乐等于一体的丰富表现手段,具有报纸、电视的各种优点,更加吸引受众。网络广告制作成本低、时效长以及高科技形象将使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选择网络广告作为重要国际广告媒体之一。

(3)内容种类繁多,信息面广。互联网网络广告能够容纳难以计量的内容和信息,它的广告信息面之广、量之大是报纸、电视无法比拟的。

(4)多对多的传播过程。报纸广告基本是一对一的传播过程,电视传媒则是一对多的方式,而互联网上的广告则是多对多的传播过程,这是因为在互联网上有众多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接受者,他们既在互联网上广告信息,也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产品和服务的广告信息。

(5)具有互动性。所谓网络广告的互动性是指工商企业或个人将广告信息内容准备好,放置于站点上,所有网络用户都可以通过上网及时查看,获取广告信息,即人—机—人模式。传统的销售渠道中间环节过多,既增加了广告成本,又减慢了商品信息传递的速度,难以满足飞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而利用网络广告可将产品信息几乎在生产的同时,就可同步传递到用户网中,等于在同一时间对无数受众做了广告宣传。

三、新形势下的广告理念

网络所带来的新的传播形式和商业模式对广告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又为广告业创造了新的机遇。网络时代应该有一种新的广告理念。这种广告理念是同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相应的。

广告创意是指广告中有创造力地表达出品牌的销售信息,以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并促成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思想。

在网络时代,现有的大众传播形式将仍然存在。因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种媒介替代另一种媒介的过程,而是复加过程。即使网络成为主流媒体,其他媒体也并不会消亡,而是体征形式,在媒介世界中占据自己的位置,作为网络传播的补充。因而,目前的常规广告将会依托于大众媒介继续发展。

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中间环节的消失,广告的作用会更加突出。广告有可能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仅存的一种沟通形式,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将会更加依赖广告。与中间费用的节省也使得企业有能力在广告中投入更多费用。因此,网络时代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有效的信息传播的竞争,是形象的竞争,是广告的竞争。

第7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产业 产业特征 商业模式 信息资源规模 核心开发工具 顾客价值主张

[分类号]C936

在网络通讯技术普及应用的催动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成为产业创新的热土,数字形态信息的制造、应用正在创造着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新型信息产业形态不断涌现。早在2004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2004年34号文件)这一政策性文件提出了“发展壮大信息资源产业”的信息资源产业政策概念,开启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阶段。但时至今日,我们对信息资源产业基本特征、产业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并不充分,对信息资源产业的内涵外延、产业边界和产业模式等内容也远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研究信息资源产业的基本特征,阐释产业模式中包含的基本要素,对认识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至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

1 信息资源产业的基本特征

1.1 信息资源产业分类

信息资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产业形态,如以文化信息开发利用为诉求的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而不同的数字信息开发利用活动根据开发的侧重不同,被冠以不同的产业名称,例如数字内容产业、动漫产业等。在某些专业领域信息开发利用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产业发展形态:地理空间信息的开发利用日益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专利、知识产权文献构成的信息开发应用发展前景广阔;出版、新闻素材、科研论文、商业信息、财经数据库、行业信息、文化素材、实用技术、网络教育等领域都正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传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如政府机构、图书馆、公共档案馆、博物馆和各类文献中心、信息中心,尽管存在着信息产权、公共服务性质等障碍,也都借助网络、数字技术积极地向产业形态延伸。在网络世界发展最快、扩展最为迅猛的信息产业形态属于信息资源服务业,如信息搜索服务、各类性质的门户网站。在这些领域,由于产业依赖的资源没有边界,服务对象也没有限制,只要盈利模式具有价值,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形态。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关于信息资源产业的慨念、产业边界和产业形态日前并不是很清晰。信息资源产业有时被混同在“信息业”之中,有时被分类在“信息服务业”之下,有时又被表述为“数字内容产业”,或者被等同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统计局2004年颁布的《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中,“信息资源产业”未被清晰界定,只在“其他信息相关服务”类目下列出“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新闻出版业”、“图书馆与档案馆”三个与信息内容相关的子类。

在国际上,信息资源产业边界也没有得到正规文件的界定。在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中比较了联合国“信息业、“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产业分类情况,除新闻、出版、档案馆、图书馆等分类同样作为信息服务类别外,只有“数据处理”、“数据库活动”等细目与信息内容相关。

200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修订的《北美产业分类系统》(简称NAICS)中,将信息业扩展为出版、电影和录音、广播、网络出版和广播、通信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搜索门户、数据处理服务等7个子类。其中包容了信息服务产业,在技术方式上跨越了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但并没有明确地界定信息资源产业边界。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产业实践领域还是在产业政策范畴,信息资源产业都没有成为界定明确的产业类别,这一方面归因于信息资源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可能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信息资源产业这一新型产业形态的特征属性研究的严重不足。

1.2 信息资源的产业价值转化与产业特征

与传统产业主要以物质材料为加工对象和最终产品形态不同,信息资源产业的加工处理对象和成果形态主要是信息形态的。但是,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往往又以一定的物质形态作为载体,特别是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后,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成为信息资源主要的加工处理工具、产品与服务的主要载体形式,其产业价值的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工具的适用性,以至于信息资源自身的价值往往成为技术形态的附加物,信息资源产业分类边界容易被技术模糊化,概念常常被技术支撑物或技术方式所取代。“数据库服务业”、“数据处理业”、“搜索引擎服务”或“数字内容产业”等技术特征明显的产业分类标识模糊了信息资源产业的信息资源特征。

信息资源构成中绝大部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衍生物。从信息产生价值的特性而言,信息具有“第一次价值”和“第二次价值”。所谓“第一次价值”是指信息在产生它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直接价值。所谓“第二次价值”是指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而具有的价值。从“第一次价值”到“第二次价值”必须经过再处理、再组织过程,经由对信息的高度聚合,形成信息资源产业基础。这一过程成为信息资源产业的必要条件,也是信息资源产业区别于其他信息产业或信息技术产业的基本产业特征。形成信息资源产业基础的过程,需要巨大的投入,在成本构成中机会成本和知识产权成本所占比重比较高,成为影响信息资源产业规模扩张、快速发展的结构。而传统上具备信息资源高度聚集条件的机构,大多数属实规信息“第一次价值”的辅助机构,如档案馆等。这些机构由于机构性质所限,信息资源再开发的驱动力明显不足,向产业化转型过程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制度障碍,产业化体现得很不充分。信息资源产业的主要特征足以信息资源形成产业规模,或者说是以规模信息资源为基础建立相应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商业活动。信息资源的聚集存在巨大资本投入的障碍,已经具备信息资源规模条件的机构又存在着产业制度障碍,导致信息资源产业的商业模式发展得并不成熟,还不足以形成成各种产业分类体系对信息资源产业的明确表述、准确定位和分类界定,使信息资源产业或以传统的信息资源机构为实体而产业特性不显著;或被信息技术相关产业所替代,信息资源价值的产业特征不够凸显;或被纳入信息服务业,信息资源开发特性不够突出。

信息资源产业在产业规范上究竟如何分类,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信息资源产业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链、盈利模式以及适合信息资源产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清晰描述,对构成产业形态的基本要素是否能准确予以界定,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需要通过研究信息资源产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以揭示产业内涵,进而把握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规律。

2 信息资源产业模式三要素

传统的产业一般是基于行业概念的,信息资源产

业则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建立起来的新型产业形态,更强调商业模式概念。以新的商业要素构成适应新环境的商业模式,或者旧有的商业要素与新型商业要素有机结合,构成适应新型环境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中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并不是新鲜事物,新的地方在于商业规则和假设,这些规则和假设对产业具有规定性的作用,开拓出产业创造价值的空间。

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产业的商业模式中有三项要素是核心要素:①信息资源的规模效应;②核心开发利用工具;③顾客价值主张。

2.1 信息资源的规模效应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中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信息资源产业,最为重要的商业模式要素是形成信息资源规模。只有构建起相当规模的信息资源,才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规模效用,形成信息资源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的产业发展格局下,只有整合一定规模的信息资源,才能构筑起产业竞争的门槛,扩大领域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增强市场对优质信息的需求强度,利用产权保护等手段使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只有形成信息资源的规模聚集,才能产生信息资源的规模效应,依靠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开发或匹配出各种适宜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只有形成了信息资源的聚集,才能具有选择适合商业模式时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信息资源的聚集,本质上是形成对信息资源某种程度的垄断。对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而言,在实现产业化过程中似乎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但这一优势并不意味着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就具有了产业化优势。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信息资源往往是具有内部性质、首先为内部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的运行也多数处在内部网络或内部系统,基于安全、保障与管理的需要,不能转化为产业性的资源。即使有社会化开发利用倾向,也会因为巨大的信息资源建没成本而成为转型障碍。

产业化的信息资源聚集方式,在互联网为社会技术基础的背景下,总体上更趋向开放。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在来源上以内生性资源为主不同,现代信息资源产业多以外源性资源为主。产业资源的外源性和开放性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技术为其提供了允分的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开放性的产业资源聚集方式使产业发展更具有经济性,使产业资源更容易获得产业资本的支持,两者以市场机制结合更利于产业的发展。同时,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产业为创造商业模式提供了无限多的空间。

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可能由于法律制度、运行模式或垄断地位的局限,恰恰不容易实现产业化,或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重重阻力。因此,产业化背景下的信息资源是以产业化方式整合信息聚集而成资源。而产业化的信息资源整合,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收购兼并机构和资源,可以通过开放资源平台或渠道与资源提供者共赢的模式整合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面向开放的互联网世界来整合资源,总之是在创新性商业模式驱动下形成信息资源整合。产业化的信息资源整合是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的,籍由信息资源规模化产生规模效应,借助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开拓市场白地。同时,只有产业化的信息资源整合,才有平衡收益/成本、创造利润的巨大驱动力,使得信息资源能尽快转化为商业价值。

以现代信息资源产业的盖蒂图像公司为例,该公司于1995年成立,在成立之初利用20世纪90年代经济不景气、图档来源低价的机会,凭借着资本来源充分,大肆收购美国的图片商和新闻社,形成其图像信息资源产业规模,截至2003年5月已经聚集起7000万张电子图片档以及总长度超过3万小时的视频档。盖蒂图像公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聚集信息资源:①收购各类拥有图片资源的图片商和新闻社;②除了公司自己的专业摄影师外还与全世界超过2 500位的专业摄影师签订合同,获取图片文档;③公司外部的摄影师、记者、电影拍摄者甚至是非职业的摄影爱好者都可以与公司签订协议,把自己的作品放在相应的网站上进行销售,并在协议中规定两者如何分享销售所得。此外,盖蒂图像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也为其形成信息资源规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虽然初期有创始人马克・盖芾的石油家族的资金支持,但1996年起就在纳斯达克市场以普通股在场外交易所交易,2002年11月5日起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为公司实现信息资源聚集提供了保证。信息资源的聚集,使得盖蒂图像公司具有了资源规模效应,2005年占领了图片市场25%强的市场份额。同时,信息资源的聚集也为盖蒂图像公司建立不同的营销模式、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奠定了条件,既有大量的小规模零售交易,也有注册会员服务,向其他网站发放许可证以及与图像资料交易相关的附加服务;客户群体既有创意工作者,也有编辑出版业和其他商业客户。

2.2 信息资源的核心开发工具

在新型信息资源产业模式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必须具有独具产业特色的核心开发利用工具。产业化优势的形成,有赖于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配置适宜的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在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上开疆扩土。信息资源的产品和服务一般是无形的东西,需要借助于某种载体来记录、表现、存储、流通和消费。因此,在信息资源产业中,需要一个工具媒介将信息资源价值送达到市场和客户,转化为客户可消费的形态。

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可以是物质形态的产品,可以是信息处置和管理的软件系统,也可以是知识产权管理工具或商业营销规则。这个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常常是上述多种方式、形态的组合物,是一整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具组合起来的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如百度、谷歌等信息资源搜索服务提供商以搜索引擎作为核心工具,以开放的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为对象,为客户提供信息资源的定位服务或各种类型的信息精化服务。搜索引擎既是强有力的信息资源定位、精化服务的工具,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

谷歌以其强大的搜索引擎为核心工具,在2004年把纽约公共图书馆以及哈佛、斯坦福、密歇根、牛津4所大学的馆藏著作转化成为电子文件,放到网上供人免费搜索和阅读。2005年,谷歌提供服务器让网络客户自己的视频内容或影片并开展多媒体内容的交易,同时它向多家电视广播公司展示它的搜索新技术,希望同这些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视频网络数据库开发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谷歌还提供地图本地化搜索服务、谷歌地球搜索服务、关键词关联性搜索服务等。正如谷歌的技术主管卡瑞・赛维尔斯坦表述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一台计算机有某种知识能力,它应该就像图书馆员那样”。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0年谷歌推出“人体扫描浏览器”,可以让人在Web上浏览人体解剖的三维画面,并为将来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开展专业和非专业的医学应用提供了关键手段。

盖芾图像公司的核心开发利用工具是其一整套的营销渠道和模式,包括网络零售方式、注册会员服务、

许可证授权以及附加服务。

创造商业模式奇迹的苹果公司(Apple)的iPod加iTunes组合则是信息资源与核心工具相互配合非常成功的案例。iTunes通过互联网提供低利润、消耗性的音乐信息资源,以确保iPod的销售带来高差价、高利润。

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对形成信息资源产业的商业模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代比较成功的信息资源企业都是以其独具特性的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开创商业模式、取得产业竞争优势的。甚至可以说,核心开发利用工具是信息资源产业化的第一要素。

2.3 信息资源客户价值主张

客户价值主张的概念是哈佛商学院教授李维特首先提出的:顾客要的其实不是产品,他们是运用这些产品来完成某个工作。理解和挖掘客户价值主张对每个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信息资源产业模式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是开发利用信息的“第二次价值”,它对整合哪些信息资源、以何种方式整合、整合到何种程度具有基本的引导作用,对创造性地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核心工具,以独特的方式向客户传递信息资源价值,创造适宜的商业模式,形成独特产业价值链具有先导作用。

信息资源涉及和广泛分布于社会经济的所有领域,能不能构成信息资源产业关键取决于人们对具有充分广度和层次的客户价值主张的挖掘和把握。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消费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机构客户还是个体客户,重要的是能真正挖掘出客户生活、工作中的真实需求、消费主张,并且能在需求的广度和层次上有创造性地构建客户的价值主张。机构客户的价值主张中对专业信息、信息质量、信息时效的要求仍然比较突出;而在个体客户中,信息资源产业一个标志性的趋势是功能主义的产品和服务在逐渐弱化,体验主义的客户价值主张日益成为主流。苹果公司的iPod加iTunes组合模式就是信息资源产业界实践新型客户价值主张的最佳模板。

客户价值主张是推动信息资源产业价值链不断创新完善的基本动力。客户价值主张不仅可以转化为完善信息资源结构的主要依据,更是发展核心开发利用工具体系、精化信息服务产品的催化剂。谷歌的搜索引擎没有停留在对信息的定位和检索,不断精化其核心工具体系延长产业价值链是谷歌能在产业内保持领先的重要条件。例如,如基于谷歌图书数字化计划的“词频统计”,使用户可以从其统计图表中搜索任何一个词的变化过程,以此可以看出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再如,通过谷歌地球与过去25年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的结合,为研究者和普通读者获得世界各地的“全球变化”趋势卫星图像,进行如沙漠化、土地变化等趋势分析。“人体扫描浏览器”的推出也是在一个具体的领域精化信息应用的范例。谷歌成功之处还存于其对客户价值主张的挖掘方式构成的创新商业模式,即只要是有价值的客户价值主张,谷歌就会去开发,放在网络上免费让人们使用,不断发现该主张的盈利可能性,谷歌地球、Gmail、文字处理、电子表格、Talk等产品都是如此,在开放免费的应用环境中发掘客户价值主张的盈利可能性,完善和延长产业价值链。

3 结语

当今的产业环境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信息资源产业也正从传统产业形态向新兴产业形态蜕变。产业边界不够清晰,正是一个产业正经历激烈蜕变过程的表征。小文从信息资源产业各种发展模式中提取出信息资源的规模效应、核心开发利用工具和顾客价值主张三个核心要素来概括描述信息资源产业的基本特征,力求能揭示信息资源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为界定信息资源产业边界提供参考,也为认识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提供理论支持,以推动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促进形成有效的产业政策。

参考文献:

[1]围家统计局设管司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2010―12―18]http://stals.gov.en

[2]肖明芳国外信息资源产业发展启示,计算机世界报,2007-07-30(B3)

[3]Johnson M Seizing the white space: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orgmwth and renewal.Boslon:Harward Business Press.2010,

[4]李屏生,林锦鹤,林俗泰,等数位内容成功商业模式之研究――以美国数位内窬产业个案分析//“培训科技背景跨领域高级人才计划”海外培训成果发表报告,台北:“经济部”技术处,2004

[5]贺璐,盖蒂图像何以成功[2010-12-18]htq)://省略

第8篇

目前,全球已有多家运营商推出了IPTV业务,并凭借丰富的服务内容和多样的服务方式打破了传统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垄断。如法国电信的M aligneTV设立了80个频道的IPTV节目,并提供视频点播、时移等更具有自主性的收视体验。

在国内,固网运营商也将IPTV作为了一种重要的转型业务,并从2005年开始在上海、杭州、哈尔滨和广东等地开始进行IPTV的试验和商业试用。与此同时,广电部门也调整了电视的发展思路,电视的发展正从传统的电视向多媒体电视方向发展。

合作是根基

目前我国IPTV产业链各环节基本齐全,相关企业纷纷产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因而探索不同企业的合作模式,创新有市场前景的新业务模式已成为发展IPTV产业的根本问题。

IPTV是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的产物,需要企业间的合作。IPTV产业链是一条固网与广电交叉在一起的产业链。涉及的角色主体包括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终端商和最终用户。固网广电原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在新产业链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固网与广电共同占据主导地位,形成IPTV产业链的双核心模式。IPTV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仅依靠固网业或广电业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顺利达到目标,合作是IPTV价值链的根本。

合作各方需明确定位与目标

实际上,当前固网运营商最缺乏的资源是内容,所以其需要与政府、内容提供商(广电)、内容运营商(SP/CP)加强合作。但由于三类合作伙伴实体在IPTV业务合作中所投入的资源和关注的要素不同,导致他们在IPTV业务合作中的定位与目标也具有差异性。

地方广电系统是IPTV业务运营中影视内容资源的重要提供者和整合者,也是IPTV与数字电视协调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地方政府部门对IPTV有期待,希望以IPTV业务平台和基础网络资源为依托,推广行业或者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提升部门工作政绩。

SP/CP是IPTV业务运营中内容资源的提供者,相关固网增值服务的开发者和运营者。他们专注于某几项业务领域的内容集成、产品开发和业务运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盈利为根本,不断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IPTV业务合作方能够投入的资源

在IPTV业务合作中,涉及的主要资源投入包括内容、牌照、品牌、业务平台、营销渠道、客户资源、基础网络、人员、政策及资金等共十项。在三类合作伙伴中地方广电系统能够投入上述列举的全部资源;地方政府部门则以内容、客户资源、人员、政策和资金作为主要的投入资源;SP/CP则能够投入除了牌照、基础网络、政策之外的其他七项资源。

在IPTV业务合作中关注的关键要素

在IPTV业务合作中,合作伙伴通常应考虑的关键要素包括内容提供、内容管理、品牌建设、业务平台、定价模式、计费模式、营销方式、客户管理、分成比例及客户服务等共十项。其中,内容提供、定价模式是三类合作伙伴都共同关注的要素;内容管理则主要是地方广电系统、地方政府部门所关注的要素;品牌建设和分成比例则是地方广电系统和SP/CP所共同关注的要素。除去上述比较共性的关注要素外,SP/CP经过多年在互联网经济的洗礼与锤炼,他们对业务平台、计费模式、客户管理也都格外关注。

探索IPTV商业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广电、政府、SP/CP拥有不同的资源,固网公司探索IPTV新的商业模式必须以合作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在合作阶段,IPTV的核心问题是产业资源整合与价值链合作,包括不同行业资源的整合,不同企业的合作和通过合作与合资创新的企业;在创新阶段,IPTV的核心问题是商业模式探索与业务创新,包括探索不同企业的合作模式,创新具有市场前景的业务模式。

第9篇

[关键词]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电子商务

[中国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3-0081-04

[收稿日期]2008-04-18

[作者简介]张淑梅,女,山东泰安人,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

传统的企业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但网络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创新带来了第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商业模式的创新。网络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极其迅速,截止到2007年6月,中国大陆上网的计算机已经达到6710多万台,上网人数已上升到16200万人,WWW站点数超过918万多个,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615万多个。[1]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网络大国,以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为代表的大批互联网企业,推动着中国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从网络企业诞生起,关于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的讨论,就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因为商业模式对网络企业发展的作用极为关键,它决定了网络企业从创立到成长壮大的全过程。本文在总结中国网络企业主要的商业模式基础上,对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中国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实现途径。

一、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及研究进展

(一)本文关于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等的界定

从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双重意义出发,对网络企业这一概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广义地说,随着互联网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渗透,互联网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将离不开互联网,企业网络化是趋势和潮流,正如世界企业巨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所宣传的口号那样:“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因此广义的概念,网络企业就是所有的企业形态,将来任何企业都可以理解为是“网络企业”。网络企业狭义的概念范围则大大缩小,是指诞生于互联网基础之上,基于互联网提供信息产品服务和产品交易为内容,按商业原则规范运作的一种企业模式。网络企业是通过网络技术来进行商业活动、提供节目内容、电子邮件、信息搜索、以及广告传播来赢利,或者通过相关性再投资赢利;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是网络的基础设施服务,如光纤通路,数据传输来获得赢利,本文研究狭义的网络企业,不包括电信运营商。 商业模式的概念,在学术界没有准确、一致的定义。商业模式是一个来自英文的概念,其原意为“Business Model”,有人也译作“生意模式”。聂正安认为,认为所有的企业行为取向都会表现为一定的“商业模式”,为此,他归纳定义的商业模式的概念是,“一种由企业的基本制度、组织架构、管理规范、业务流程、经营战略等要素组成的企业运作机制,商业模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2]清华大学雷家授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应当是一个企业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在一个特定的包含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商业流程中,将最终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并收回投资、获取利润的解决方案。[3]汪蓉等人对商业模式的概念总结得极为直白和简单:“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在其运行过程中使其收入大于投入而获得利润的方式和方法。”[4]本文把商业模式概括为企业的商务活动盈利模式,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以网络企业为主体的商业模式创新。

(二)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进展

国内较早系统地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是网络经济学者吕本富,他从全球500多个商业网站中,选取了100多个商业模式,逐一归纳分析研究他们的内容。[5]他的归纳是较好的理解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素材。但是,吕本富的研究只是对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静态研究,动态研究较少,由于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发展很快,很多已经成为历史;另一方面,他所研究的案例多是国外的网络企业,对中国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较少涉及。

Amir Hartman等认为,在网络时代正创造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其中能够改变创造价值的方式的商业模式只有五种,即电子商店、信息中介、信用中介、电子商务实施者和基础设施供应商/商务社区。他们指出,这一分类体系和归纳结果不纯粹是指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而是包括了网络时代所有创新的商业模式。[6]

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网络企业实践者的一种知识创造,在国外,许多人认为,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智力,有时候很可能比发明一项新技术还要难,现代社会对新技术是有法律保证的,比如专利,因此,他们认为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有些文献在研究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时,对网络企业商业模式专利问题进行了研究。[7]“商业模式专利”从法律的角度对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鼓励和保护。由于中国还没有类似的法律和案例,目前这些中文文献多是根据国外的相关案例,尤其是美国的企业案例和法律进行介绍和分析。[8]

二、中国网络企业的主要商业模式

(一)内容型网络企业商业模式

网络内容(Internet Content)是指互联网上的信息、资讯,从事网络内容产品提供的网络企业一般被称为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网络内容提供商)。很多人把网络内容与互联网络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车和路,网民们上网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应用。从内容型商业模式来看,中国网络企业最主要的网络内容型商业模式就是门户,还包括各种网上社区和博客(Blog)等。

1.门户。门户网站类网络企业中是网民们接触最多、应用最多的网络企业,在中国最著名的网络企业新浪、搜狐、网易等都属于门户类型,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三大综合门户网站。作为网络门户的网络企业和网站,为了帮助网民更好地应用互联网,一般都具备一些互联网最基本的功能,包括信息检索(搜索引擎)、信息交流(聊天室和各种网络论坛)、信息传递(电子邮件等)。新浪网被认为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综合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超过9000万注册用户,日浏览量最高突破3亿次,是全球影响最大的中文网站之一。

2.社区。社区是网络上提供内容和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并不是所有网络社区都是经营性和

商业化的,但是由于社区会吸引到大量的人群注意力,社区拥有者可以进行商务和经营,因而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事实上,很多网络企业都是社区发展而来,比如新浪就是由四通利方的体育沙龙发展而来。

3.博客。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也是网络上新出现的一种内容提供方式,现在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中文被翻译成博客。

(二)网上服务型商业模式

1.信息搜索服务。虽然信息对每个人都异常重要,但是,进入网络时代,网上信息呈现爆炸性增长,人们发现他们遇到的麻烦往往不是信息的获得,而是信息超载。搜索引擎以及基于搜索的技术服务可以帮助网民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定位、过滤和传播,在这个领域也就诞生了一些网络企业和成功的经营方式创新,百度和3721是两个最典型、最成功的中国网络企业。

2.网络广告服务。网络广告,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广告的广告方式和商业行为。根据iResearch的调查数据,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31.3亿元,比2004年增长77.1%,并且这一市场正在快速扩大,这给中国的网络广告公司提供了巨大的赢利空间。

3.网络短信经营方式。中国网络企业能够走出网络的冬天,短信服务居功至伟,新浪、网易、搜狐等中国主要网络企业的赢利都靠短信业务,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中国短信业务收入每年超过千万元的网络企业就有几十家。严格说来,短信的主要推动者不是网络企业,而是移动运营商,网络企业只是短信产业链中的一环,但是,鉴于短信对网络企业是如此重要,以至在网络企业的运营模式中,短信已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业务。

4.网络通讯服务。互联网作为通讯的平台,是其三大基本功能和应用之一,在网络的通讯功能方面,网民使用最频繁、网络企业经营方式创新最多的集中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网络聊天)服务。

5.网络娱乐服务。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接入速度的提升,不少企业开始尝试把传统的各种服务放到网络上运营,网络教育、网络银行、网络电影、数字图书馆等等都是网络时代新出现的经营模式,而最为成功的就是网络游戏。

(三)电子商务网络企业商业模式

1.网上零售。从交易的主体来看,网上零售经营方式其实是网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这种商业模式又常被业界称为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消费者)商业模式。在中国最早尝试网上零售业务、知名度最高的是8848网站,1999年,8848.net网站对外,之后注册成立北京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0万元,在网上零售15000多种商品,并在同年很快获得风险投资,注册资本超亿元,每月零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另一著名企业是卓越网,2000年5月对外,主营音像、图书、软件、游戏、礼品等流行时尚文化产品,其工作流程是:用户需求―选品―采购―编辑(销售)―订单―物流―配送―完成需求,进入下一循环,在这种流程中,网站起到沟通企业和顾客的沟通平台的作用,而商品的交付则在通过线下进行。卓越网诞生以来,凭借独创的“精选品种、全场库存、快捷配送”之“卓越模式”,迅速成长为国内最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电子商务网站。

2.网上拍卖。市场是供求双方交易的场所,在现实生活里,由于市场的空间有限和信息沟通的不畅,供求双方都很难找到最合适的交易对象,但是网络作为交易的平台,商品信息的容量是无限的,而信息的沟通是没有障碍的,随着网民的增加和网络环境的改善,网络拍卖正在兴起,开始挑战固定价格制度。拍卖的对象可以是收藏品和二手货,也可以是企业采购和各种劳务。在网络拍卖的电子商务领域里,易趣是做的非常成功的一家(www.eachnet.com)。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网络企业,现在每天有15万件商品展示出售,有70―100万顾客光顾出价,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交易平台。易趣的发展目标是做好C2C(个人――个人)与B2C(商家――个人)的网络平台的搭建与服务。让所有易趣用户能买到品种繁多,价廉物美的商品,同时也可以处理卖出自己的闲置物品。

3.网上贸易市场。对于商业交易来说,重要的是吸引人流,只要有人流就能有销售机会。对于许多产品制造商来说,自己建个网站很难吸引到大量的人流。最好的把自己的产品交易移植到网上开展电子商务的业务,就是寻找那些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最能吸引人流的网络企业合作。阿里巴巴作为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它开创的B2B发展模式目前已成为全球顶尖的网上贸易市场。

三、中国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法和实现途径

(一)中国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法

(1)产业链方法:在互联网产业的链条中寻找角色。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互联网的建设本身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大的方面来说,网络接入、域名和虚拟空间、内容提供、信息交流等都是这个产业链条里的节点。网络企业要想实现和确立自己的经营模式,必须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寻找到机会和位置。一家网络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技术、资金等)先在基础平台、技术支撑、内容提供、增值应用这样的产业层次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在选定的层次里,继续进行分析,最终选定本企业自身最适合的领域,提品和服务进行经营。从中国网络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现在几乎所有的著名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都是沿着这条产业链确立的,都能在这条产业链中寻找到角色。263网络集团在网络接入服务上建立自己的经营模式,新浪在内容提供方面确立了自己的经营方式,腾讯QQ在信息的即时通讯服务上确立自己的经营模式,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平台确立自己的经营模式等等。中国网络企业先后出现的类型也基本上是沿着这条产业链相继出现的,从最初的接入服务(ISP)热潮,到后来的内容服务热潮(ICP)等等。

(2)效率方法:用互联网利器分食传统产业。互联网这一比特网络具有原子网络所不具有的许多优点,它在速度、容量、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它比原子网络更有效率。在许多领域,尤其是服务、出版、娱乐、金融等第三产业里,比特网络与原子网络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效率,来替代传统行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互联网经营模式创新的一种重要思路和方法,这可以称为效率方法。利用效率方法,用互联网这一利器分食、改造、替代传统企业,给网络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经营模式创新机会,虽然网络企业的经营模式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替代基于原子网络的传统产业,但是随着网络企业的发展,这一趋势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3)版本划分方法:改造网络企业现有产品和服

务。在中国已经出现许许多多的网络企业,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不同的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而对于这些大多是信息产品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把它提供给最需要和最合适的用户,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和角度。在这一思路上,最常见的方法重新设计产品和服务系列,进行版本划分。版本划分方法,是以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版本向不同的市场和客户提供服务,从而进行经营模式创新、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一种方法。版本划分进行产品系列规划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提供不同的版本,对网络企业来说,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会使经营模式价值最大化,二是根据版本的方法设计产品系列时要突出不同的顾客群体的需求,以便每位顾客可以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版本。经济学家把第二个原则称为“自我选择”。也就是说,网络企业在设计产品系列进行经营模式创新的时候,不必考虑顾客对产品的评价,因为顾客可以通过他的选择来体现其评价。

(二)中国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实现途径

从中国网络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实现途径主要有复制、并购、基于内部资源整合、基于外部合作等几种。

1.复制。复制即是网络企业学习与模仿别的企业的商业模式,形成自己企业商业模式的一种途径与过程。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实现可复制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学习与模仿国外的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包括国内不同的网络企业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模仿,复制途径在表现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既可以在不同地域复制、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复制,还可以表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复制等等。复制是中国网络企业发展初期商业模式实现的最基本途径。

2.并购。并购是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实现的重要途径,一些网络企业欲进入新的服务领域,丰富和健全自己的商业模式,往往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对相关企业进行并购。这种途径在近两年来随着网络经济形势的好转尤其经常被网络企业使用。新浪和搜狐等门户网站企业的许多商业模式都是通过收购实现的。例如,新浪网自2003年以来就进行了数次收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

3.基于内部资源整合。基于网络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是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实现的一种重要途径。网络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体现在多个环节之中,不同的商业模式之间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和资源,比如客户、技术等等。网络企业可以利用这些相同的环节和资源,整合到不同的领域,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商业模式,加速商业模式的实现。基于内部资源整合实现商业模式的案例很多。比如新浪网最初是不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但是,随着其内容的领先优势的确立,吸引了大量的访问人群,新浪网开始买入相关技术,向广大网民提供电子邮件服务,使得自己的电子邮件业务很快发展起来。

4.基于外部合作。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对传统产业也有着巨大的改造和提升作用,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跟传统企业的经营领域已经越来越密不可分。因此,外部合作也成为加速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实现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7年10月http://www..en/index/OE/OO/11/index.htm

[2]聂正安.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J].湖南经济,2003,(1).

[3]孙英辉.关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讨[J].中国矿产经济,2003,(1).

[4]汪蓉等.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转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6).

[5]吕本富,张鹏.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6]Amir Hartman.Net Ready:Strategies for Success in the economy[M].McGraw-Hill,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