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妇科手术术后护理

时间:2023-09-18 17:19:26

导语:在妇科手术术后护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妇科手术术后护理

第1篇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手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27-01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是指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进行手术。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展,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妇科2007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275例患者,年龄18-46岁,其中异位妊娠21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21例,输卵管通液术9例,卵巢肿瘤33例,绝育术2例,有2例转为开腹手术,呼吸道感染3例,胃肠道反应5例,腹胀2例,肩背酸痛5例,其余病例均无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全部治愈,顺利出院。住院天数平均5天。

1.2 方法:手术采用全麻经腹腔镜进行手术。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介绍腹腔镜的优点及安全性、费用、麻醉方式、手术步骤、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还可请已通过腹腔镜手术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紧张焦虑。

2.2 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透、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备血等。

2.3 皮肤准备:术前一天准备腹部、外皮肤,清洁指甲。重点在于脐部,既要求彻底清除脐内污垢,又要保证脐内皮肤完好,无损,如果脐窝较深,污垢较厚或硬,可采用松节油棉球软化污垢清理。

2.4 肠道准备:方法一术前晚及术晨各灌肠1次;方法二术前晚17时给予恒康正清2盒口服导泻,晚上根据排便情况快定是否需要灌肠,直到最后一次大便呈清水样。急腹症手术禁止灌肠。手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2.5 阴道准备:碘伏棉球擦洗阴道共3次,无性生活史者禁用窥阴器。

2.6 休息与睡眠: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助眠药物保证睡眠。

2.7 手术当日:测量生命体征,询问有无月经来潮等特殊情况,嘱其取下义齿、眼镜、手表及发夹、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饰物,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留置尿管。正确填写腕带信息,并佩戴于右手腕部。填术交接记录单,核对手术标识与手术室交接。

3 术后护理

3.1 :平卧6小时后,如果病情稳定后,取低半卧位或半坐卧位。

3.2 生命体征观察:常规吸氧,按医嘱持续心电监护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

3.3 管道护理:导尿管保持通畅,勿使导管牵拉、受压、扭曲。每班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色、性状变化,必要时每小时记录。发现尿量少、色深、持续血尿、应报告医生处理。做好会阴护理,一般术后第一天停留置导尿管。

3.4 活动:卧床期间勤翻身,下肢多做主动屈曲、伸展等运动,导尿管拔除后可协助下床活动。

3.5 饮食: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饮,6小时后可进流质,排气后可进软食

3.6 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子宫切除术后有阴道残端,观察阴道流血的量、色、性状变化。

3.7 疼痛护理:术后24小时疼痛最为明显,应积极止痛。

3.8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4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4.1 恶心、呕吐:1)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主动关心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减少各种刺激,3)保证休息,加强物的排泄,减轻呕吐。

4.2 穿刺口出血:观察穿刺口敷料是否干燥,发生少量溢血按压片刻后即可好转。

4.3 肩背部酸痛:1)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2-4小时。2)按摩或热敷可减轻症状,一般3-5天消失。

4.4 腹胀:1)术前1天要求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食物,禁食产气食物;2)术后排尽腹腔内残余的CO2气体;3)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4)腹胀较轻者可饮萝卜水,明显者可轻轻按摩腹部,使用开塞露与生理盐水灌肠减轻腹胀。

4.5 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必要时拍背,雾化吸入。

5 讨论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一道参加腹腔镜技术的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了解手术全过程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常规护理及处理。[2]从中体会到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加强护理,留置导尿管及疼痛的护理,观察和护理各种并发症,加强护理可缩短患者的康复过程,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微创”理念。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妇科腹部手术;并发症;护理

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护士必须熟知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1.腹胀

术后腹胀多因术中肠管受到激惹肠蠕动减弱所致;病人术后、憋气等可咽入大量易被肠粘膜吸收的气体而加重腹胀。通常术后48小时恢复正常肠蠕动,已经排气,腹胀即可缓解,如果术后48小时肠蠕动仍未恢复正常,应排除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刺激肠蠕动,缓解腹胀的措施很多,例如生理盐水低位灌肠及1、2、3灌肠;热敷下腹部等。在肠蠕动已恢复尚不能排气时,可针刺“足三里”穴或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也可以采用肛管排气等。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改善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如腹胀是因炎症或缺钾引起,则应给抗生素或补钾;形成脓肿者则应协助医师及早切开引流。

2.泌尿系统感染

尿潴留是盆腔内及经阴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病人因不习惯于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术后留置尿管的机械性刺激,或因麻痹性止痛剂的使用减低了膀胱膨胀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术后鼓励病人定期做起来排尿,床边加用屏风,增加液体入量;在拔除存留尿管前,注意定时开管,以训练膀胱恢复收缩力。如上述措施无效,则应导尿,一次导尿量不得超过1000毫升,宜暂时保留留置尿管,每3-4小时开放一次。尿潴留又是发生膀胱感染的重要原因,再加上留置尿管,尽管注意无菌操作技术,也难免细菌上行性感染。老年患者,术后必须长期卧床者以及过去有尿路感染史的病人,都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术后出现尿频、尿痛,并有高热等症状者,应按医嘱做尿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泌尿道感染。拔管后一般在4-8小时内自解小便,注意记录尿量和时间。

第3篇

1临床资料

一般发生在术后2~6d ,临床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肢体周径较健侧明显增粗;皮肤苍白,皮温低,腓肠肌握痛实验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静脉管腔内无血流信号,静脉加压后血管腔无塌陷。

2 术后预防措施

1856年,Virchow 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针对以上三大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2.1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靠胸腔的负压,小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小腿肌肉的收缩及瓣膜的防逆流作用。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下肢肌肉处于松驰状态,致使血流缓慢而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因此,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提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或床上被动活动,如足背曲,膝踝关节的伸屈,抬腿等活动。必要时给予弹力袜梯度加压,以促进下肢静脉回藏;(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屏气,用力排便而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阻碍下肢回流;(3)保持心情舒畅,术后心情不佳,引起交感和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2.2 防止静脉内膜损伤静脉内膜损伤因素有化学性、机械性和感染性,临床常见原因是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和静脉穿刺部位的感染。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如局部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建静脉通道。

2.3 防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改变传统观念,少用甚至避免使用凝血药物,对于有高然因素的患者要采取预防性使用抗凝治疗,将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LEDVT患者心理紧张、焦虑,护士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3.2 一般护理明确诊民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屈曲,使髋股静脉呈松驰不受压状态,并可缓解静脉受牵拉,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注意肢体保暖,密切观察患肢皮温,皮肤颜色及动脉博动情况,每日定点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

3.3 饮食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很重要,术后6~8h进食无糖免奶的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排气后进食营养丰富的普食,适量的蔬菜及水果,如:香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

3.4 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护理在国外,DVT的标准治疗方案。静脉滴注肝素的时间一般为5d,注意肝素滴注不能过快。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用药期间观察局部穿刺部位拔针后凝血时问。有无出血倾向,要特别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迹象。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括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挤压。热敷患肢。

3.5 肺栓塞的观察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内发生,多发生在久卧开始活动时。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性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溶栓后患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

第4篇

下肢深静脉栓塞(DVT)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达30%~50%,我国为2.6%[1]。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12月,我院子宫切除手术病人29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5例,占手术例数的1.7%。其中全子宫切除术后1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3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1例。手术时间最长5小时,最短2小时。发病年龄36~65岁,平均50.6岁。发病时间:术后5~12天。发病部位:左下肢4例,右下肢1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肢皮肤发硬肿胀、疼痛,腓肠肌和腹股沟有明显压痛,站立和行走时疼痛加剧,伴有低热。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①由于术前、术中禁饮食,体液量不足,致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②麻醉后小腿静脉丛壁处于松弛状态,静脉丛内瘀血,加之手术时制动,静脉丛内血液较长时间的瘀滞,易形成血栓;③手术时间长、范围广、创伤大,如行子宫全切加双侧附件切除,尤其是宫颈癌病人行子宫、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创伤致组织大量破坏分解,引起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具有抗凝作用的蛋白质C及S减少,使血液形成高凝状态[2];④阴式手术由于两腿摆放位置不适,腿架未支好,窝未放软垫,均可使下肢静脉受压,发生静脉壁损伤。⑤合并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者,血液黏稠度大,更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

治疗方法: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丹参20ml静脉输注,抑制血小板对血管壁的粘附性,每天1次,连用3~7天。口服阿司匹林片0.3g,每天3次,抑制环氧化酶,使血小板膜蛋白乙酰化,并能抑制血小板膜上胶原糖基转移酶等酶的作用,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配合抗凝药物肝素或溶栓药物尿激酶治疗。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但不宜久站、久坐,以防加重下肢水肿。同时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疾病的恢复。

心理护理: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会认为是手术失败,对治疗、手术产生疑问,心理压力重,护士要做好解释、安抚工作,与其分析所致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消除其顾虑, 配合并接受治疗。同时,动员家属陪伴,减轻孤独,责任护士经常与之交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

休息与: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并在足跟及大腿垫软枕,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瘀血,并可降低下肢静脉压,从而减轻水肿与疼痛。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太大,禁止按摩,以防血栓脱落,随着病情好转可下床活动,但应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活动时间和范围应逐渐增强,避免长时间站立和久蹲。

抗凝治疗护理:①病情观察。每日测量患者下肢周径,观察皮肤色泽、皮温、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呼吸困难等动脉栓塞症状。②护理措施。治疗期间患者要严格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并制动,膝关节屈曲10°~15°,可使髂内静脉呈松弛状态,也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血液瘀滞,缓解肿胀疼痛。

出院后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出院后持续使用长筒弹力袜,继续坚持主动和被动运动,避免久坐、久蹲、久站,多饮水,进食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如有不舒及时复诊。

预防

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对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需妇科手术的病人,在进行术前宣教时,就让病人了解此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便术后积极做好自我防护。

术中术后慎用止血药物,补充液体量,减轻血液黏稠度。

术后早期活动:术后应早期采取主动或被动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通畅。

减少对下肢血管的刺激和破坏:尽量避免下肢输液,禁止应用静脉留置针或输入高渗液体及刺激性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防止静脉内膜损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护士要勤巡视病房,询问病人,密切观察病人下肢的颜色,按压局部,感觉其紧张度及温度,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大便干燥、秘结。

药物预防:对血液黏稠度高的患者,术后可应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潘生丁等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防止血小板聚集,避免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

结果

本组292例妇科子宫手术病人中,5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 1例术后第5天自感左下肢腓肠肌有压痛,在应用右旋糖酐、丹参、尿激酶7天后痊愈。3例在术后7~8天,出现左下肢疼痛,腹股沟有明显压痛,站立和行走时疼痛加剧,1例在术后第12天出院后出现右下肢疼痛,随诊时诊断为此病,以上病例均行B超检查确诊。采取上述治疗、护理后康复。其余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讨 论

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为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和血管的刺激;术中、术后保持病人水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下肢和下床活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对已经发生DVT 的病人,除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外,应加强护理和康复自护知识的宣教和指导,使病员了解本病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 术后并发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82例,对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满意的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腹腔镜手术患者482例,年龄16―68岁,平均44.5岁。其中不孕症治疗手术22例,异位妊娠56例,输卵管积水5例,卵巢肿瘤179例,子宫肌瘤220例。手术时间平均50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有4例因手术难度大转为开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穿刺孔出血5例,皮下气肿5例,膀胱损伤1例,穿刺孔愈合不良6例,呼吸道感染4例,肩背酸痛28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1例其他手术均成功,痊愈出院。

2.手术器械:腹腔镜为美国史塞克688i电视腹腔镜系列。

3.麻醉方式:均采用全身麻醉。

4.手术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采用3孔或4孔法。术中采用头低脚高位,术中气管插管,机控呼吸,循环监测,建立静脉通道。

二、原因分析及护理

1.穿刺孔出血:穿刺孔出血多为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而创口贴牵拉不牢而导致的穿刺孔渗血。主要表现为切口出血。本组发生5例。

护理:血液外渗浸湿敷料者,应立即更换敷料,并用砂袋压迫止血,效果不佳者,可在穿刺孔缝合一针止血,不能因为不是腹壁大切口而忽略对腹部伤口的观察。

2.皮下气肿:皮下气肿多为脐孔切口处穿刺套管穿入腹膜外间隙,多见于肥胖患者、穿刺孔过大,穿刺套管与腹膜紧密度差,腹内二氧化碳经穿刺套管周围裂隙进入皮下,穿刺套管反复穿刺,但套管偏离前次穿刺部位,在腹膜造成侧孔,二氧化碳气体经腹膜侧孔进入皮下,腹腔二氧化碳压力过高,超过15mmHg,手术时间过长。本组发生5例。

护理:术后患者回病房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2―3L/min,持续6h,吸氧可以促进皮下气肿的吸收[1],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给予多功能监护,向患者了解穿刺孔附近是否出现局部刺痛或胀痛,且在活动、深呼吸及咳嗽是加剧。检查局部皮肤是否有皮下捻发音和伴有压痛,若为少量皮下气肿,一般2―3d可自行吸收。

3.膀胱损伤:膀胱损伤由于膀胱临近子宫,在手术时容易损[2],损伤的原因有膀胱充盈状态下操作、下腹部有手术史,使膀胱的位置改变,分离粘连得膀胱和子宫时,容易导致膀胱损伤。本组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

4.内脏损伤

4.1内脏出血是腹腔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多因腹腔镜穿刺套管进行腹腔穿刺时盲穿造成。常损伤腹壁下血管,并向腹腔出血,可较大量出血,或因电凝结痂脱落引起出血。本组无此并发症发生。

4.2 肠道损伤:是手术时抓钳等直接钳夹或牵拉而引起的损伤,可以穿孔、出血等,或因电凝手术烫伤可引起肠道坏死、穿孔、导致严重后果。本组无此并发症发生。

5.穿刺口愈合不良:腹腔镜手术一般切口小、恢复快,较少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本组发生6例。

护理:(1)术前清洁皮肤及脐孔要彻底,严格消毒;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手术器械应用前应彻底清洗,避免过多残留的醛类消毒剂。(2)因腹壁肥胖发生切口液化,挤尽渗液后暴露切口,局部用活力碘消毒,并用红外线照射,2次/d。(3)术后密切观察穿刺口的生长情况,隔日换药一次,注意有无渗血、渗液。腹腔镜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一般4―5d,小切口已愈合,如有感染,小切口可能为假愈合。因此,做好出院指导,教会患者在家中如何观察穿刺孔愈合情况,如何保持穿刺孔的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就医,及早处理,尽快恢复健康。 6.呼吸道感染:腹腔镜手术后下床活动减少,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术后咽部疼痛、咳嗽、痰多等症状。本组发生4例。

护理:鼓励患者术后早下床活动,一般6h后指导做深呼吸、慢慢用力叩拍背部等,必要时用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10u雾化吸入,2次/d。

7.两侧季肋部及肩背酸痛:术后常见并发症,本组发生28例。以右肩部疼痛为多,吸气时加重,多发生于术后1―2d,一般3―5 d自然消失。是由于头低足高的手术使腹腔内液体及残余的二氧化碳气体聚集于上腹部,刺激了膈肌及膈神经所致。有资料显示[3],不同的手术对术后肩背部酸痛的影响是不同的,头低足高患者术后肩痛发生率较高,且恢复时间较长。

护理:(1)头低足高位改平卧位前,先尽量吸尽腹腔内液体,排除残余二氧化碳气体再改变,效果明显(2)术后低流量吸氧或肩背部及季肋部按摩,可加速缓解。(3)对于严重的肩背酸痛时指导患者采取膝胸卧位,让二氧化碳气向盆腔聚集,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对肋间神经及膈神经的刺激,减轻症状,同时应用地塞米松,促进二氧化碳气体在体内的弥散,减轻疼痛。(4)鼓励患者术后4―6 d床上进行活动四肢、翻身等轻微活动,并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以缓解疼痛。

8.恶心呕吐: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对膈肌刺激或高碳酸血症引起,也可由于对呕吐中枢的兴奋作用造成,术后24h内症状明显,以后逐渐减轻。本组发生2例。

护理:(1)减少各种刺激,保证充足睡眠,加速物的排泄,减少引起的恶心呕吐。(2)发生呕吐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及时清理干净。(3)患者清醒后,主动关心,消除其紧张情绪;指导患者用手按压穿刺口,减轻呕吐时腹压增加对穿刺影响。

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瘢痕小,有其独特的优点,但其穿刺、气腹及电烫等操作对呼吸、循环、内分泌的影响不容忽视[2]。所以加强腹腔镜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按护理程序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制定措施,为患者提供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使患者能较顺利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王优君.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J]. 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01,10(12):1194.

第6篇

【关键词】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微波理疗

在临床上,妇科腹部手术是比较常见的创伤性手术,患者需要长期的卧床,很容易就导致出现拔管后尿潴留、切口脂肪液化以及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不但会延长患者住院的时间更是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还有经济上面的压力,因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对于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如何小心处理已经成为医学界一个重点话题。我院自2011年使用微波理疗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进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共12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

1.2方法方法具体如下:①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6个小时后,对腹部切口使用CFT-2100型号的微波治疗仪,对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理疗”键进行照射。照射过程中患者保持平卧姿势。理疗之后腹部切口进行常规换药并无菌纱布覆盖。微波理疗传输线、微博输出端子两者和理疗探头耦合的接头拧紧。不能让理疗探头的辐射在空气当中暴露,可以将探头直接放在患者的腹部切口位置,或者是用手心将理疗探头辐射面包住。打开理疗的开关并将微波的状态设置为“理疗”,一般情况下功率为15-20W,时间在15-20分钟之间。理疗探头的选择为圆球形。将探头放置在患者的腹部切口敷料上面,距离1-2厘米然后进行垂直照射。在这个过程当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根据患者的感受对微波输出功率以及时间进行调整,避免因为过热对患者造成烫伤的影响。理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局部知觉,如果患者对于温度的感觉比较迟钝,则应该将微波输出功率调整为较小。一般情况下患者感觉到局部微热的最适宜。仪器如果有微波输出的时候不能让探头接触任何金属,避免因此出现微波强烈反射,对微波发生器造成损害。不能使用探头对机器面板进行照射。微波输出的时候探头不能对着人眼,如有必要应该使用铅板遮住眼睛。微波理疗每天需要进行1次,连续治疗5-7天左右。②对照组患者妇科手术之后不使用微波理疗。③2组患者常规换药5-7天之后拆线。

1.3评价标准本次研究患者的切口疼痛程度主要是以WHT疼痛标准作为参考。主要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疼痛程度依次递增。切口愈合情况判定主要如下:①初期愈合并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的评定为甲级愈合;②愈合的地方出现如红肿、血肿遗迹硬结等炎症反应,但是没有化脓的评定为乙级愈合;③切口化脓的为丙级愈合。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3讨论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腹部手术之后的24小时之内会出现炎性反应。此时患者的局部疼痛感相当明显,大多数要使用镇痛剂。在手术之后对腹部切口使用微波理疗能够让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遗迹组织代谢增强,加快细胞的内外物质交换,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有着很明显的镇痛消炎的作用。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都表示微波理疗有着显著的镇痛作用并且感觉切口周围温热舒适,对于切口的疼痛、红肿以及硬结的发生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促进切口的愈合时间,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1]。

人体在吸收了微波能量之后,体温会增高并产生热效应。局部组织血管会因为热效应而有所扩张,而且热效应还能够加快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组织代谢的增强。微波理疗的方法是根据微波加热的原理对患者的切口进行透热治疗。微波是直接在患者的切口发生作用,会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的温度快速提高,这种温度不会导致烫伤而且能够对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对于新陈代谢有很大的促进效果,更是能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妇科手术之后,对腹部切口使用微波理疗能够让切口的疼痛程度大幅度下降以及促进切口的愈合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第7篇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年龄43~70岁,子宫肌瘤切除术12例,腹式子宫全切术10例,附件切除术8例。30例病人均无胃肠道病史,手术均采用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术前晚均口服25%硫酸镁200ml,2小时后饮5%葡萄糖1500ml,以清洁肠道,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

2方法

2.1温水足浴

将双足放于3000~4000ml温水中,水温35~40℃,温水泡过足背。时间为10分钟。

2.2足心热滚摩

取2个250ml装的玻璃瓶,装50~60℃的温水,用毛巾包好,放于产妇双足心处,协助产妇自己屈膝用力在足心处来回滚动玻璃瓶,直至有肠蠕动感为止,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

2.3足部反射区按摩

选择足部反射区排泄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每个反射区按其特点分别采用单指扣拳法、双指扣拳法、拇指推压法进行推、压、刮等手法按摩,每区按摩10~20次,最后再以排泄系统收尾。按摩时间因人而宜,一般10~20分钟。

3注意事项

温水足浴是为增加足部的敏感性,注意避免烫伤,保持水温35~40℃。

足部反射区足心热滚摩是为了促进肠蠕动(足心部位是结肠部位,即右足心外侧是升结肠,足心中间是横结肠,左足心中间是横结肠,左足心外侧是降结肠)。做热滚摩时应避免烫伤,水温保持在50~60℃,也可因人而宜。

反射区是一个区域不是一个点,与穴位不同。每个人的足部解剖特征不同,要因人而宜找准反射区。

4讨论

足部反射区理论认为,脚是人体的缩影,人体各组织器官在足部有相应的反射区,术后足部按摩时对足部反射区产生的刺激通过神经细胞传入中枢,阻断和取代相应器官原有的病理冲动,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足部按摩能改善足部反射区的血液循环,使全身血液循环都得到改善。上述3种方法对足部反射区的保健操作,是对足部脏腑反射区穴位、经络等进行温热刺激,可促使血管扩张增加双足底胃、小肠、结肠等反射区血液流量和速度,使心脏到边远部位的运输线保持通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为各组织器官提供更多的营养,从而改善脏腑功能,使胃肠恢复蠕动。实践证明,足部保健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恢复饮食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提前,有利于营养补充和机体健康。

足部按摩,是运用手的拇指、食指或指尖关节与手的技巧动作,对足部反射区施加特定压力,进行有效的良性刺激,以达到缓解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调节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取得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消除不适感等保健效果的一种方法。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同名反射区。反射区分布在整个足部(包括足底、足内侧、足外侧及足背,少数反射区延伸至小腿部),因此,我们把足部反射区按摩简称为“足部按摩”,而不叫“足底按摩”。

4.1足部按摩的起源

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足部的许多敏感反应点(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在足部的腧穴)与人体内脏(脏腑)的关系。如足厥阴肝经的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足太阴脾经的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通骨、至阴;足少阳胆经的丘墟、足临泣、地王会、侠溪、窍阴;足阳明胃经的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等腧穴。刺激这些腧穴可起到治疗保健作用。在古籍中曾有“观趾法”及“足心道” 的记载。双足承受全身重量,担负行走的任务,是身体中较发达的部分之一,它有丰富的骨、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筋膜及纵贯人体的血管、淋巴、神经等组织。由于双足处于离人体中枢神经最远的部位,其信息传递途径是足--脊髓--大脑,而脊髓又与人的各脏腑器官相联系,因此足部存在着各脏腑、器官的许多信息,足部所受到的刺激也会传送到各脏腑器官。又由于双足离心脏最远,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上地心吸引力的影响,一些从身体各部位带来的代谢物就会在足部沉积下来,因此,在人的足部可找到与人体各部位器官相对应的敏感点。当人体出现不适感时,在这些敏感点处会出现压痛、酸楚、麻木、肿胀或硬结、瘀血等异常现象,而被人们所感知。由原始的、感性的、偶然的发现,经过数十年的反复验证,人类终于逐渐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性,即足部敏感点与各脏腑器官的相互关系。刺激这些敏感点,脏腑器官的不适感可以得到减轻或缓解。刺激这些敏感点的原始方法便是用手按压、揉搓,或用足在凹凸的地面上踩踏,以取得治疗效果,这就是足部按摩的起源。目前,足部按摩的方法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运用和推广。

4.2足部按产的作用原理

足部按摩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如古人云:“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对全足进行按摩,通过物理刺激,可以启动人体内部的调节机制,激发脏腑器官的潜能,充分发挥机体本身的自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之成为有机的协调运转的整体。这种作用已得到公认,但真正原理和奥秘仍在研究探讨之中。现把有关的几种学说简述如下:

4.2.1 神经反射作用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各部位和各器官间有机联系的整体。全身各部位和器官在足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在按摩足部某一个反射区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与某一相关部位或器官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人体内有生命力的神经细胞完成的。该部分如果是肌肉组织可调整其收缩功能,如果是心脏可调整其心率和心肌收缩力。这个被调整和影响的部位和器官如果有病,可能会通过刺激足部反射区使有病的器官恢复正常或减缓病情。一般来说,刺激反射区对响应器官有双向作用,在该器官功能低下时可以提高其功能,在功能异常高亢时又可以使其得到抑制。总之,通过刺激反射区后神经反射的作用可以调整机体使其接近正常水平。相反,某一器官有病也会表现到它的同名反射区。如心肌缺血时表现在足部的心脏反射区疼痛,子宫切除后在子官的反射区表现空虚,乳腺肿瘤又可在其反射区摸到结节等。因此,在有异常表现的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可以防治相应器官的病痛,调整其功能。

第8篇

1 术前护理指导

术前的护理最重要的莫过于解除其心理上负担,我们应该主动的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特别是有关患者对手术的一些看法、担心的问题,护士要根据其问题一一给予解释,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剩下的术前准备如术前常规检查、皮肤准备、阴道准备、肠道准备就可顺利进行。

1.1 术前要使子宫切除者了解术后不再出现月经,卵巢切除的患者也会出现停经、潮热、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症状。即使保留一侧卵巢,也会因术中影响卵巢血运,暂时性引起性激素水平波动而出现停经。症状严重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接受雌激素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

1.2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及过程,解释术前准备的内容及各项准备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必要的检查程序等,包括将如何接受检查,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使患者了解术后所处的环境状况,当患者自手术室来到恢复室时,可能需要继续静脉输液、必要时吸氧,留置引流管或周巍有监护设施等。

1.3 认真做好术前合并症的处理,例如贫血、营养不良等内科合并症的治疗,纠正患者的身心状况。同时,认真进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宣传指导工作,包括床上使用便器,术后需做的深呼吸、咳嗽、翻身、收缩和放松四肢肌肉的运动等。并要求患者在指导、练习后独立重复完成,直至确定患者完全掌握为止。上述内容同样希望家属了解,以便协助、督促患者执行。

1.4 老年患者各重要脏器趋于老化,修复能力降低,耐受性差。术前应全面评估,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为手术创造条件。

1.5 术前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术后康复过程,护士要注意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肪全营养饮食。尤其老年人,常因牙齿缺失、松动、咀嚼困难而影响消化及营养摄入,需与营养师共同协商调整饮食结构,安排合理的食谱,以保证机体处于术前最佳的营养状况。研究资料表明,术前接受过指导,并有充分心理准备,表现镇静的受术者,更能忍受麻醉的诱导,而且较少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及其他并发症。

2 手术后的护理

从手术结束到患者基本恢复健康,这一阶段称为手术后期。手术后期的观察护理是患者疾病恢复的关键。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密切观察并记录病情的变化,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一一解决,同时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对于妇科来说,手术后的患者最常存在的护理问题有以下方面:①疼痛,一般术后4~6 h后,患者多会出现切口疼痛难忍,根据病情可以相应的给予止痛治疗,同时还可以根据妇科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分析其疼痛的程度、耐受力,分散其注意力,减少病区的噪音,集中各项护理操作,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条件;②活动,术后的患者因为体质减弱、妇科患者的特殊特点、刀口的疼痛等。活动明显的受到影响;③妇科手术后需禁食,一般等排气后才能进食,手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应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以增加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活动时,告之患者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折叠扭曲或脱出,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寒颤多由麻醉作用所致,会随麻醉作用消失而消失,一般给予加盖被褥,放置热水袋等保暖措施可以消除,术后1~2 d伤口疼痛后可以缓解,术后排尿困难可指导患者听流水声,轻轻按摩下腹部,热敷下腹部等方法,刺激膀胱括约肌收缩引起排尿意识。护士应该耐心的为患者讲解术后尽早活动的意义,帮助、督促患者早下床活动,使其身心能够尽快的得到恢复。

3 出院指导

患者康复出院之前我们应该为其做一个细致的出院指导:嘱咐患者饮食上要多食瘦肉、蛋类、新鲜的水果蔬菜等;活动上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参加一些社区活动,避免感冒;卫生习惯上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的加大腹压。如果出现切口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应随时就诊,并告之复查的时间及条件。

第9篇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00—02

对妇科患者来说,开腹手术会有很大的创伤,预后不好的患者甚至可以留下后遗症或者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状况的发生发展,提高妇产科手术的治愈率和成功率、明显的降低妇科患者在手术前后身体与心理的伤害,有必要在手术前后在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经过对我院130例患者的精心护理与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本院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13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是50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2例患者有糖尿病, 2例二次手术的患者选择切口是纵切口,剩余128例患者的切口均为横切口。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对饮食进行合理的调节,特别是即将进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对饮食合理有效地调节对手术中的效果和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因长时间营养不良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身体消瘦的患者,就更加必须在术前加强营养,增加摄入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人体机能,从而确保患者的机体能量一直处于充足的状态。加强患者自身的修复能力从而加速妇产科术后切口的愈合,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如果妇产科患者同时有糖尿病,要进行对饮食的科学控制,配合药物来对血糖加以控制,且必须等到血糖长时间稳定下来后才能进行手术,以防止手术出现后遗症或引起并发症。如果患者平日里有贫血表现,则应及时采取饮食和药物的配合来增加身体的铁质,使得贫血症状有很大改善,避免手术中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l]。

1.2.2 护理指导

医护人员在手术前要向患者耐心的全面的介绍手术的知识与常识以及必要的手术对患者所能起到的有效地积极的作用,多嘱咐患者在手术前后、住院期间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手术前配合做身体检查,尤其是全身皮肤必须要保持干净,备皮的时间不能超过手术前的24小时,这样进行手术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伤口的感染率。医护人员还需要嘱咐患者,术后咳嗽需要采用有效的合理的咳嗽方法,咳嗽的时候要怎么保护伤口,防止咳嗽时用力过度使伤口裂开。

1.2.3 情绪护理

医护人员需要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忧虑与担心,用和蔼的态度并努力解答患者的问题,有效的抚平患者的忧虑、紧张和担心的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与依赖,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这样使患者有乐观的心态来接受手术治疗,有效的避免手术后腹部切口的感染等一系列问题[2]。

1.2.4 术中护理

我院妇产科手术严格进行全程的百分百无菌化操作,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的情况,选择横型切口或者减张性缝合,在腹部切口缝合时,要确保好的麻醉效果,缝合时动作要轻柔、仔细。手术后止血必须要到位,手术后患者要小心保护好腹部切口,以防出现感染及切口的撕裂[3]。

1.2.5 腹部切口护理

腹部切口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定时检查患者的伤口愈合状况,依据术前进行的药敏试验,认真选择敏感性的抗菌药物,慎用广谱抗生素,有效地降低腹部切口的术后感染率。术后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检查患者的伤口有无渗液渗血的现象发生,切口的张力有无增加现象等;嘱咐患者术后合理的咳嗽方法,教其平卧位,双手轻按腹部两侧来降低咳嗽时造成的伤口张力;对于肥胖患者,应在术后给予切口红外线照射,以保持切口的干燥,避免伤口发生脂肪液化现象[4];还需要嘱咐患者在术后避免剧烈运动。

2 结果

选取的130例妇产科接受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其中只有4例在住院期间中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比例为3.1%,2例出现腹部伤口裂开现象,比例为1.5%,2例出现伤口的感染,比例为1.5%。但通过专业的临床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后,切口均康复愈合良好,顺利出院。见表1所示。

3 讨论

妇产科手术在腹部进行切口手术的患者,由于自身条件的不一样,需要采用因人而异的治疗护理方法,为患者构建一个舒服的优良的康复治疗环境。耐心的指导患者对饮食进行合理的调节,增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护理,加快腹部切口的愈合,尽可能的减轻伤口的疼痛,促进并加速了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l] 姚金香,杨玉环.53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204-205.

[2] 王焱.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手术的整体护理[J].医学信息,2010,24(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