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时间:2023-09-18 17:19:29

导语: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第1篇

    1 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合理、有效的企业管理可以显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让企业充分发挥出最佳优势。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的成本消耗降到最低,而且使企业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企业才会快速发展,并且不断壮大。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一个企业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才的作用,合理地安排员工的工作和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好本职工作,实现各个部门的协调运作,以及人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合理地安排各部门的工作,使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其最大作用,不至于出现浪费的现象,也不会出现缺损的现象。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企业管理必须要考虑很多因素,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企业保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管从什么方面出发,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已面临严重威胁,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就必须从企业自身做起,从企业管理抓起。通过对企业人员、体制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才能使企业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2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中国的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而且很多企业管理过于松散或者严格,在收集和更新信息方面也存在不足,使得企业效益迟迟提不上去。另外中国的企业管理制度缺乏民主意识,不能做到以人为本,普遍存在的刚性管理导致员工士气不高,没有主体地位,缺乏归属感,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生产工作中。因此,中国的企业管理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手段单一,缺乏柔性管理,对市场走向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地利用资源,不能及时创新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出现在每个企业当中,这导致中国的企业管理在全球的企业管理舞台上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企业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而且随着管理的模式化,这些缺陷逐渐形成了一个固有的弊端。我国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很早就出现过,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并没有得到强化[2]。

    3 新时期企业发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

    3.1 走向知识管理

    企业管理最开始主要依靠经验,后来才慢慢走向知识管理。知识管理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通过知识来带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有效运作,实现企业各方面的同步发展。知识管理应该把企业各方面的知识体系都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各种渠道使其形成多方位的知识管理系统,使各种资源得到最佳运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可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但人才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人才来实现,因为人才可以通过知识的运用,知识的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成功的突破口。因此,中国的企业管理必须以知识资源为主,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文化水平,增强员工的整体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

    3.2 走向信息技术管理

    在信息网络盛行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企业管理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把信息技术作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企业管理全面网络化的实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个岗位和各地的员工和管理者都能够进行随时交流,企业的运作信息也可以实时更新,这就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成本。另外,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得到快速运转和更新,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不仅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优化。

    3.3 走向创新管理

    创新是每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并发展下去的重要途径。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无限生机,提供持久的动力。创新管理是全球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在变化,企业需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来更新自己的管理体制。一个成功的企业,关键在于能够不断创新,能够针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和改变。企业的创新管理是在根据社会要求、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不断对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做出及时的调整,不仅要随时随地吸收新的管理观念,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进步,对自主的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需要建立创新的管理体制,促进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创新精神的塑造,经常开展一些发明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

    3.4 走向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员工。而柔性管理不同于刚性管理,并且与刚性管理恰好相反,柔性管理是以员工为中心,通过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热爱自己的岗位和企业,自主地、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实现企业的柔性管理,把一部分管理权发放到员工手中,使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同时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也应得到重视,企业不再只关注企业的利润效益。除此之外,企业还实行灵活的经营策略,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生产不同的产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生产,分清主要和次要,及时分析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使企业产品和科研水平走在市场的最前面。

    3.5 走向全球化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未来的企业管理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而且跨国企业会越来越多。我国企业管理将不再单纯地将竞争作为唯一主题,合作也会变得更加重要。

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管理;创新

一、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是促进企业健康和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1、发展方式转变的全面性要求管理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里的方方面面,与经济和社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个微小组成部分,当国家政策方向发生改变时,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求企业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除了政策方向外,市场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群众思想层面的变化,所有的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在管理创新上做文章,决不能墨守成规。

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企业管理创新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的。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以粗放的方式为主,加上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缺乏,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国家大力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伴随大幅度的政策调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会随之改变,企业以前的管理机制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低效、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必须向高效和集约型转变。企业管理必须推陈出新,企业才能在行业领域中争取到领先优势。

3、企业技术创新推进管理创新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也从政策和制度方面引导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无疑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同时,科技层面的创新也要求企业管理层面的创新,没有管理上创新的支持,单纯的科技创也就无法落实。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1、创新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任何的管理机制和行为都是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外化。在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创新意识,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方式粗放、方法单一。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企业管理的有效展开,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加大投资力度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使管理创新得以在良好的基础上展开。

2、创新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

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包括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可以说企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管理有效开展的依据和准绳。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应及时创新,制度创新跟上了,企业管理创也就有了保证。企业制度创新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下企业管理的需要,把创新的思维和技术应用于创新的制度中,这也是管理创新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3、创新企业的运营机制

通过运营机制创新,企业可以实现突破内部资源的界限,达到对所有企业资源的高效组织和管理的目的。全球化的经济背景要求企业在管理的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信息时代的营销管理也要求企业进行管理体制创新,以使企业相互独立的管理职能转变为紧密联系、步调一致的统一体。摒弃地域环境的限制,重视团队和外部力量的协作,打破内部组织上的局限性,集中各方面的力量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取主动权。

四、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要点

1、以观念和思维创新为先导

任何管理行为都是在思维和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企业管理创新要以观念和思维创新为先导,管理人员具备了新观念和新思维,才能组织、实施好企业管理创新的工作。企业必须在促进员工观念创新的工作上下功夫,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和对人员的培训,为企业管理创新打造优秀的人才队伍。

2、创新举措要有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

企业管理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创新要在企业内外部得到认可,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能够操作,在企业的具体环境中得以推进。如果不具备这一点,那创新就只是纸上谈兵,再好的举措也无法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无法取得实效,因此必须考虑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实际,照顾人员和顾客需求。

3、兼顾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利润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市场实体,也是肩负社会责任的社会机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应兼顾社会责任。不能为了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不能损害资源环境,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做,企业最后只会自食恶果。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仅可以为企业树立信誉,最终也会收获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4、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创新

在法治社会中,企业不仅需要具备知识产权意识,还应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就要求企业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予以足够的重视、创新知识产权管理。这不仅能使企业自身不受侵害,也能为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依法进行尽一份力量。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及时正确的维权体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维护企业利益。参考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我们不难看出,知识产权管理也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

五、小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和践行,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企业必须结合内外部环境进行管理创新,将创新延伸到整个管理流程中,力求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完善和科学,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大道。

参考文献:

[1]黄文杰.试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工业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2]曾培能.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1

[3]陆园园.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与理论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2

第3篇

1、所属类别:管理学。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本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

2、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一、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指的是企业管理人员学习补充法律、金融以及商务方面的知识技能,增强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实现对这些知识技能的高效应用,方便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想要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必须要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强化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强化企业管理培训工作中的重点就是强化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

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首先,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较低现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结构缺乏合理性、管理过于分散等。借助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知识素养,增强实际的管理方式技巧,实现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方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可以合理、高效的进行。其次,通过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企业的发展形势非常严峻,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要通过加强工程管理培训的方式,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对经济发展的脉络有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和不足时,可以及时选择有效的解决措施,将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再次,借助工商管理培训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形势,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不断加大,企业的生存和发挥已经逐渐与世界经济市场融合在一起,国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到市场空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使得现代企业所处的国际环境形势来越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先进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工商管理培训能够更快速的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节的变化。最后,借助工商管理培训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现代企业必须摒弃之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与行业转型和升级的趋势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断优化改善自身的经营结构,做好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方法、概念以及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对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反思、改善,使其向着科学化、有效化的方向去发展。

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目的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企业内部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现阶段主流的市场营销理念方面分析,企业工商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实际上,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仅局限于之前的产品决定市场模式,正因此,企业对于工商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的工商管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1.工商管理理念与市场营销理念

理念属于对事物正确认知的前提,在我国,理念只存在于各个学科的书本上,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应用,实用性严重不足,进而导致缺乏足够的重视,人们往往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工商管理本身的内容方面。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形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受到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直接进行市场需求的供应,这种模式下肯定会导致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中,对于工商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有清楚地表达,市场营销理念的正确性在实践中得到了肯定。因此,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如果在工商管理理念方面没有清楚正确的认识,那么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就仅仅是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无法起到很好的帮助。

2.对工商管理培训的纵横分析

从横向考虑,工商管理培训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工商管理人员在我国企业中往往有专门的职位,比如说市场营销、流程管理等,其工作内容往往与企业的内部运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情况下,难以将企业工商管理的真正价值以及最大效益发挥出来,在了解了很多企业之后发现,企业的工商管理并不是在工商管理理念上建立的。因此,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理念进行相应的转变,如果工商管理培训过于形式化,那么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负担,同时工商管理工作还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从纵向进行考虑,工商管理理念需要建立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上,同时和企业的内部机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及运营需求,对现有的工商管理组织进行调整和完善。

3.工商管理培训的重点和要点

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需要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工商管理理念上,保证受训人员对工商管理理念有清楚全面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于工商管理理念有正确认识的管理人员,具有更强的创造能力,同时实际综合水平也较高,能够实现对企业发展和目标规划的有效促进。工商管理培训需要保证培训的结果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保证受训管理人员有着专业的技能和素养。

4.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在工商管理培训之后,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对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企业现代管理方面的知识原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第二,能够实现对工商管理理论的当前发展前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第三,掌握企业管理基本流程;第四,学会资料查询以及文献检索能力,有着卓越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科学探索能力;第五,人际沟通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有显著的提高,对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建议;第六,对我国企业基本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国际管理标准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三、企业在工程管理培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1.企业缺乏对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视

现阶段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大多选择流水作业的方式来进行,更趋于形式化,导致实际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就企业自身而言,由于缺乏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工商管理培训系统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尤其在中小企业,工商管理意识更加薄弱。很多企业将发展的重点更多的放在经济效益上,在工商管理方面的培训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为了减少企业的经济花费,为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留出足够的时间,许多企业直接放弃在工商管理方面的培训,或者仅仅开展次数较少的培训,在培训管理体系方面缺乏规范化,导致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往往受到财力、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工商管理培训活动难以高效、正常进行,实际培训工作难以起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多数企业员工工商管理培训的机会更是严重缺乏。

2.工商管理培训师资力量差

现阶段,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企业工商管理培?的重要性认识严重缺乏,到时实际的管理体系缺乏规模化以及系统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与企业培训相比,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特点较为突出,就培训讲师而言,需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不仅要保证培训讲师有足够的学历条件,同时培训讲师还必须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积累,有着丰富的企业工商管理水平。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在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花费,选择的培训讲师往往由企业员工临时担任,或者选择的培训的讲师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需求,导致实际的培训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得不到专业的理论指导,导致自身的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提升,最终企业的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3.工商管理培训模式较为单一

企业在工商管理培训意识方面的宣传力度较差,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还较为落后,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导致参加培训的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视,在培训过程中学习态度不积极,只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培训任务,或者得到相关的培训证书。现代企业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对现有的管理内容进行创新,增强培训人言培训的积极主动性。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工商管理方面的实战演练,为管理人员积累大量的培训经验,增强管理人员对管理问题的实际解决水平和解决效率。,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在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方面的制度,之前的考核更多的是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只能实现对管理人员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更多的是为了培训管理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这种传统的培训考核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考核效果。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需要将其与传统的培训模式加以区分,不能依照传统的考核模式来检验工商管理培训的培训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难以将自身的综合素养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导致培训失去原有的工作和意义。

四、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措施

1.提高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度

为了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需要建立专业性的培训管理结构,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意识。首先,企业可以在日常工作活动中经常开展关于工商管理方面的活动,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加大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帮助企业正确看待工商管理培新。只有企业领导提高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视度,能够使企业员工在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中有足够的重视,保证之后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有足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企业需要提高加强在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培训力度,对现有的工商管理培训环境进行适当的改善,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增强工作人员培训的积极主动性。企业要提高对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意识培养的重视度,增强企业员工工商管理培训的责任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自身的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最终提高企业的实际管理能力。

2.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师资水平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必须要对工商管理培训的师资方面内容有足够的重视。完善的师资团队建设,必须要配备科学合理的师资系统,严格选择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老师,建立工商管理培训师资认证体系,从管理水平、思想道德、专业素养等多个方面对现有的工商管理培训老师进行考核,只有保证老师的各项考核内容合格之后,才可以为员工开展相应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另外,企业还需要对工商管理培训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保证其一直有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代的发展有效结合在一起,制定出新颖、高效的管理教学方案。企业在教师招聘渠道方面还需要适当的扩宽,选择多种培训方式,吸引更多的在培训方面的人才专家。企业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积累,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实际管理水平。

3.对现有的工商管理培训模式进行优化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有着复杂性的特点,在培训过程中有着非常繁重的任务。就企业而言,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存在较大的难度,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挑战性非常大。只有不断优化工商管理培训,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获得显著的提升。在进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内容方面的改革,工商管理培训与企业其他方面的培训相比,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企业需要对工商管理培训内容进行适当的创新。培训老师可以选择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要提高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效结合。另外,还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相应考核制度,保证考核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好培训人员的考核工作,增强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积极主动性。对现有的考核内容进行完善,使得考核方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端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对考核的意义有正确的理解,保证考核人员的能够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增强其管理水平,将管理人员向着全面化的方向去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对现有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培训方式进行完善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有着高层次、高质量、复杂性高等方面的特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人员在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时,需要与自身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现有的培训方式进行改善,使得传统的培训方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多方位以及多渠道性。在实际的工商管理培训中,可以通过职业发展规划、案例、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来天宫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认知度。比如职业发展规划,可以制定十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如未来十年的职位、薪资、对企业的贡献度等。讲师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可以借助松下公司企业的相关的发展规划,早在1950年,企业就已经将发展规划做到2200年,讲师通过这方面的案例,能够更好的引导员工对企业管理有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保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5.企业领导以身作则

为了保证工商管理培训更有效的展开,企业领导需要以身作则,提高对工商管理培?的重视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员工对工商管理培训有重新的认识。在实际的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企业领导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也可以将工商管理培训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企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感受到企业领导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度。在完成工商管理培训之后,企业领导还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培训经验总结,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员工对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6.做好整个培训周期的规划和调整

首先,在培训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培训的讲师需要得到企业高层的认可,获得企业高层的全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之后的培训可以实现理想的培训效果。在培训前,培训人员需要对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在培训内容方面,需要对培训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借鉴其他企业的培训经验和以往的培训经验,详细的备案培训的内容以及重点。还需要做好培训内容的改善和优化工作,保证培训内容与现阶段市场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相一致,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其次,在培训过程以及培训后考察方面,目前企业对于培训过程以及培训考核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再完成考核之后没有对成果进行考核。实际上,工商管理培训的考核主要是对培训工作有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因为工商管理培训的对象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并非企业单个员工,因此,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工商管理培训人员方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工商管理培训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为企业之后的发展打基础,虽然现阶段企业有着足够的人才资源储备,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是离不开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的支撑,需要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度。

第5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企业管理;软件开发;问题解决;案例

中图分类号:TP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6-0000-02

Management Psychology Software

Gan Qihong,Cui Xueting

(Computer College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4,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applying the theory of psychology to enterprise management has becomed a necessity,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Management Psychology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And in the 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the computer has been deeped into all areas of society.There are many softwares of enterprise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psychology,but there are still not a kind of software that specifically combines Management Psychology and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So we boldly try to develop a management psychology application software,which to help managers deal with the conflicts not only between staffs but also between employees and supervisors,to help managers learn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Psychology conveniently and efficiently,to help managers learn the essence of cases of successful enterprise management quickly and easily.

Keywords:Management Psychology;Enterprise management;Software development;Problem solving;Case

一、引言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尤为激烈,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并且人性化的管理,强大的企业内聚力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工业部门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心理学界也感到需要开展有关生产、有关生产管理中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正是在这种改革和开放的形势下,管理心理学才逐渐得到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运用心理学知识来管理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将管理心理学原理与方法运用于企业已是一种必然。

在西方发达国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几乎都具有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增强,在中国企业中,员工不再只追求物质条件的满足,而是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能在企业中得到归属感。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将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来管理员工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当前许多管理者也已经意识到心理学在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许多管理者去参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培训,但是这些心理培训教育过程有可能流于形式,内容僵化,形式单一,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效果不佳。寻求另外一种将企业管理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已是必需。

此外,虽然现阶段管理软件有很多,特别是企业业务方面的管理软件已经做得很完善了,且虽然有不少心理学方面的软件,但其主要都是心理测试软件,并没有将企业管理和心理学相结合,专门为企业服务,管理员工心理问题的软件还没有出现。

基于上述的这些问题,我们大胆的尝试把管理心理学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起来,研发一款管理心理学应用软件,供管理者使用,更好的管理企业,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从而让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二、软件功能

软件将管理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与软件技术相结合,能系统性地为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管理心理学方面的帮助,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协助管理者做好对人员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和物质技术设备的潜力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提高工作效率,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利用这个软件,企业管理者可以以科学又人性化的方法去辅导、培训、影响员工,解决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问题,处理好员工与上级间的关系。

软件分为问题解决,管理策略,经典案例三个功能模块。在问题解决功能块,管理者可以通过输入公司员工的行为表现,轻松一点软件便能分析并给出相关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建议;在管理策略功能块,将管理心理学的知识系统的整理出来,条理清晰,管理者可以直接的了解学习管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经典案例,相关视频功能块,管理者不用上网繁杂的搜索便能轻松的查看到一些管理成功的例子,从中汲取精华。

三、软件的关键点及难点

(一)将管理心理学内容系统化

学习管理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其系统化,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

(二)不同人间的问题的建立和分析

通过书本、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等各种方式搜集企业中员工之间、员工与上司之间的问题表现形式,并对每一种问题表现形式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及思维进行分析,总结出每一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及建议。

(三)各种行为特征知识库的建立

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一个问题库、一个原因库和一个解决方案库。

(四)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智能化分析,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四、软件的核心功能模块

(一)问题解决模块

第6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思路

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管理离不开培训体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需求体系,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虽然终身雇佣制被抛弃了,但建立双赢的培训体系、职业发展体系确实更多地被企业接受,也成为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企业重要条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个人智慧和知识从企业发展的资本意义上获得承认,个人也开始意识到智慧和知识可以作为资本参与到企业创业和发展之中,而企业也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在这样的理念和认识的基础上,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管理人员)培训及培训发展等投入产出效应,也就是更深入地理解到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管理人员培训、职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与企业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是相辅相成的。

一、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取得了一些成就。成绩虽然很多,但问题也不少。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投资仍严重不足;(2)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3)培训实践效果差。

二、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开发效果差的原因

为什么在人力资本重要,管理人员培训重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国企业培训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呢?主要原因在于:(1)培训投资的风险性;(2)思想上的徘徊与迷惘;(3)趋于形式,讲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迫于外界培训高涨的压力,为吸引人才,对外宣称个人发展机会良好,有很好的培训机会。实际上的确是给了个人很好的培训“福利”,挂职锻炼一段时间后回来开展“办公室娱乐”。这种名“负”其实的培训其意义只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更浪费了人力,于人于己均无益。

三、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体系

(一)培训的需求评估

        即便在人力资源培训这个大前提下,企业也不能机械地安排培训。必须遵从绩效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指引,通过详细分析培训需求来做好培训规划。

        企业的培训需求应考虑到岗位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并对就职人员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估,从工作分析、技能要求、经验要求、知识要求等方面来进行。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为企业规划出培训所需的资源,拟定培训目标,培训效果指标等。

    (二)培训体系的建立目标

        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应该在投入产出模型和对企业的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培训目标、培训资源、培训对象、培训效果的评估、受训后的能力检验、实践提升等等。培训体系的建立一定是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秀的员工才能建立出优秀的企业,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可见培训体系的建立模式)

(三)培训设置的理论指导

        企业的培训设置的理论指导包括绩效理论、学习理论和投资收益理论(ROI)。绩效理论主要是在工作管理中发现培训方面存在的瓶颈,做出培训选题。在培训标准方面绩效理论给出了有意义的指导,岗位设置时需要充分考虑绩效因素,提出素质要求,使企业各方面的价值链正常运转。学习理论主要用于指导设计培训、评价培训效果、选择培训形式,比如就宣讲法、传递法、讨论法等培训形式的安排。培训学员的资格评定,教师的资格评定等。投资收益理论侧重在建立培训的投入产出模型上,分析各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所形成的产出效益,分析利用内外部培训资源所得到的让度价值。

(四)内外部培训资源的利用

培训可简单地划分为:技能型培训与思维开发型培训。在整理出培训目标后,培训资源的选择对培训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作流程、生产技能这方面的培训可以主要依靠内部的资源进行,以传帮带为主要方式,通过反复练习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对于需要行业比较,从行业发展角度形成理念、决策思路的培训项目,则需要借重外部的培训资源,比如咨询顾问公司。他们在新理论的掌握上及行业情况的熟悉情况方面都更有优势。

(五)利用虚拟组织

        在企业内部或外部实际都存在许多虚拟组织,这些组织的特点是成员有共同的爱好或倾向。在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发展上,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比如英语俱乐部、MBA同学会、技术改进小组等等,都能在一些方面起到很好的传递培训作用,他们一起讨论时便能彼此影响,起到培训的作用。虚拟组织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迅速发展起来,企业不能消极地看待这些组织,虚拟组织中的人群往往具有很大的能量,犹如埋藏在地下的火山,哪个企业掌握了火山口,哪个企业就能从中获益。

(六)培训的实践安排

1.岗位技能型培训。企业的培训与职业教育不同的一点在于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理论的体系研究便不是其追求的重点目标,即便是企业的开发部门或其他知识密集型的部门,岗位培训也都是不可缺少的。对于高级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的岗位培训当然不是完成表格设计等内容,需要通过培训来帮助他们理解公司的决策过程、交流沟通的渠道和建立完善的人际关系。

2.价值创造培训。白领人才在企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流程规划、组织管理方面,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对这一群体所进行的培训与技能培训应该区分开来。在知识的学习方面,他们经历的大学教育或者更高的教育已经奠定了基础。通过脑力激荡法、扩散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等专门的培训课程可以使他们在价值创造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培训与实践安排。无论采用演示培训、传递培训或团队建设培训,在受训者获得技能、理念上的进步之后,巩固的效果需要来自于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使培训成果在生产、管理、开发中得到体现,培训才真正达到了目的。

(七)培训效果评估

第7篇

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体系本身就存在着本质差异。近代因生产力水平不高,无法将管理环境的复杂度充分展示出来,同时人们对于管理本身也不能实现深入和完整的认识。因此其思想特征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突出物本观念,即偏重于对设备、物料、厂房等方面的管理;二是突出简单决策观念,确保决策是经验的、直观的、线性思维的;三是突出个体观念,就意味着将管理的对象定位于某一孤立的对象,处理管理问题的方法多是采取就事论事的手段,一般不会对通盘进行考虑;四是突出战术管理观念,也就是制定管理问题的揭示、分析以及管理措施,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来不断调整管理方法或工作环节。

现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了五个方面:一是强调人本观念,一切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对人的积极性及创造性的激励的管理思想;二是突出择优决策观念,经过多角度、多因素分析后,将多个方案进行对比,择优选择;三是突出系统观念,做到个体与整体的协调配合,从整体出发,使整体功能得到优化的管理思想;四是突出战略观念,其观念主要是围绕着企业长远发展而进行的,突出强调管理行为必须要高瞻远瞩,作为企业管理者,也要有远见,具有超前思维;五是突出权变观念,随时改变管理行为,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

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几大特点

在经济不断发展及国际间竞争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管理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能将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我国已经采取了多种手段,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呈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由于企业管理思想发生了变革,全球经济发展也将经济格局彻底改变,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对资金、技术和设备进行转让和流动。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能适应市场环境趋势的变化,现代企业管理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国家的范围内。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促使国际间的文化融合与碰撞越来越激烈,为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文化开始碰撞的情况下,现代企业也逐渐树立了新的管理价值观,这也是对传统管理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国际化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成为了现代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在管理中,知识与创新成为了重点内容。在知识量及信息量快速增长的社会环境下,现代企业已经认识到将知识作为生产力会促进企业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企业的竞争包括财力和硬件设施两个方面的竞争,也包括知识和创新的竞争,并且在企业竞争中,知识与创新始终是处于重要地位。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创新管理就是以适应经营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在管理技术、制度、管理、组织等多个方面做出改变,并能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将创新思想融入其中。因此,现代企业必须要善于积累知识、学习知识,将知识转换为创新能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中去。在企业发展中,人是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对象和主体。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对人在经营和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也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使以人为本理念得到了良好的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求通过相关条件和环境的创设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尊重人、理解人,并充分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企业也要重视起在内部使用激励制度,从而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整体素质。

(四)应建立起“四满意”的管理目标。“四满意”目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对员工满意、顾客满意、社会满意以及投资者满意的追求。目前,现代企业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因其关系到企业股东的利益,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利益体的利益。在管理过程中,现代企业也开始对自身的行为准则重新做出审视。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强调承诺和信用,以防止发生欺诈行为;二是提倡对交易保密,避免利益冲突的再次发生;三是尊重个人,允许独立的个人做出自我实现的决定;四是遵纪守法,努力实现各项内容的贯彻,将企业的行为原则需要与日常的经营进行有效结合,另外各企业团体领导也要起到示范作用,将奖惩制度落到实处。

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层组织的形式被企业广泛采用,该科层组织类似于金字塔。此外,通过长期实践,这种科层组织的优势效果被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下,这种管理组织不仅降低了企业自身成本,同时也促进了产量提高。但是,在市场结构变化的状况下,市场主导已不再被大规模生产占据。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向团队型扁平化开始过渡。管理的扁平化,作用就在于有效减少了管理层次,管理方式也更为系统化。

(二)竞争模式合作化企业竞争模式化是指有着共同目标的多个企业,为了开创市场,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而进行的一种合作的运作模式。各个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总之,在现今的经济型社会中,合作化成了一种大的趋势,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8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促使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经营战略、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因此,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创新理论为研究指导,探讨了管理创新的内涵,提出了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总结我国企业创新取得的成绩和不足,重点探讨制约企业管理创新的“瓶颈”因素,认为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观念模糊不定位、战略制定非科学性、组织结构僵化落后和企业文化的“不适应”等。在借鉴和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即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本管理等。最后,引述了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上海振华沈阳电梯管理创新之路”,为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提供一些借鉴与指导。

本文从企业的视角看问题,研究对象源于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全文紧紧围绕企业管理创新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解决方案。对当前新形势下,管理创新状况相对落后的我国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具有较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第1章 序言

1.1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法等必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法变革和企业管理变革所代表的“管理革命”为标志;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也掀起了生产组织方法和企业管理的变革。这些管理的新变化表明,管理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我国企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即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对我国企业而言,既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并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建立起崭新的机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管理创新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推进企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愈义,这就是本文选题研究的缘由。

1.2研究的目标

本文以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国家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先进思想和成熟经验,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分析框架,为我国推进企业改革提供发展思路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本文选题研究的目标。

1.3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首先,表明了研究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的缘由及意义;其次,简要的论述了管理创新理论和内容;然后,根据我国企业的现状,对创新中的管理观念、战略制定、组织结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管理创新理论、内容和国外在企业管理创新实现途径方面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现代企业的现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即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建立学习型组织,创建人力资源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引述案例进一步深化主题,为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提供参考和有益的指导。

1.4研究的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一是采用实证研究和二手资料研究,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及现状的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分析,使两方面能够得到相互的说明和支持,为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提供指导.

1.5研究的意义

企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其对企业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为它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种效率最终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目前的效益,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未来的效益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都增加了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二)降低交易成本。“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即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三)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形成新的管理层级制,“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钱德勒1987)即管理层级制的这一创新不仅使层级制本身稳定下来,而且使企业发展的支撑架构稳定下来,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长远的发展。

(四)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更新管理观念、改善组织结构、创新企业制度、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促使企业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6论文的结构

SHAPE \* MERGEFORMAT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管理创新的定义

管理创新的概念应源于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过程。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人类始终面临着稀缺资源与无限需要之间的尖锐矛盾,需要做出抉择来恰当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组织在动态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生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就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理论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rter, 1883—1950)在其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他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一种从内部改变经济的循环流转过程的变革性力量,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创新包括以下5种情况:(1) 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或者开发一种产品的新属性。(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方法既可以是出现在制造环节的新工艺,也可以是出现在其他商务环节的新方式。(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4) 控制原材料或配件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不管这种来源以前是否存在。(5) 实现任何一种产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我国著名的管理学者芮明杰教授将管理创新定义为创造一种新的或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的全过程管理,也可是某方面的细节管理,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情况:一是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如果经营思路可行就是一种管理创新;二是设计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作;三是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它能提高生产效率,协调人际关系或能更好地激励员工;四是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五是进行一项制度创新。

还有学者认为管理创新就是在建立和完善扎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加强实物资源和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不断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人为本,重点加强知识资产管理、机遇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企业管理创新包括思想与理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运作流程创新、技术与方式方法创新、市场与产品创新等内容。管理创新是决策层创新、执行层创新和操作层创新的全方位有机结合。

由上可知,从不同的角度定义管理创新有一定的差异。本文认为,丙明杰教授指出了管理创新的本质即是创造一种新的资源整合范式。所以,本文将以之为基础,结合其他学者的观点,给出管理创新的定义。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现有的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一种新的或更经济的方式来整合企业的资源,并能有效地加以实施,以达到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动态过程。

2.2 管理创新的内容

就其内容来说,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观念的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也即管理思想的创新,很多学者将之看作管理创新内容之首。如王连娟(2000)、冯务中(2001)、李建鸣(1996)等认为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灵魂,没有观念的创新就无法奢谈其他方面的创新。叶裕祥指出观念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泉,企业必须在内部组织机构、固定资产投资、激励、成本、时间等方面加强观念创新。杨清(2001)认为管理观念是在管理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和价值判断,它指导和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导致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必须引起管理观念的变革。葛玉辉、娄洁民(1999)也指出了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灵魂,因为管理创新首先要求管理者从自身的角度认识管理职能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管理者应改变重维持、轻创新的观念,在管理活动中追求创新,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制度规范与现存社会生活的最佳配合。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者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追求新事物,乐于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管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难以用价值衡量的。而这一局面的创造,其最根本的在于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观念创新。

2.战略管理创新

也有一部分学者针对我国大部分私营企业缺乏战略目标,导致高死亡率的现象,提出了私营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将是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如索艳丽似(1998)、方有余(2000)、费志敏(2000)等。

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人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其次,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叫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减少带来的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企业必须及早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使自己永远走在前列。

3.组织机构创新

几乎每位研究管理创新的学者都将组织创新作为管理创新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组织创新意味着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组织的目标加以变革,对组织内成员的责、权、利关系加以重新构置,使组织的功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其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从众多学者,如索艳丽(1998)、方有余(2000)、王连(2000)、杨清(2001)、冯务中(2001)、吴肇光(2001)等的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组织创新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扁平化、柔性化、虚拟化。

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目标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是一种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白我创新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和传统型组织相比具有扁平化、柔性化、虚拟化的特征(见表2.1)。因此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国际化的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

表2.1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比较

4.人力资源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知识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应当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逐步走向对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管理。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就是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能本管理源于人本管理,又高于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的理念是以人的能力为本,其总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形成推动企业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

5.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可,并且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存在。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人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可以用企业文化同心圆图来表示(见图2.1)。

图2.1 企业文化同心圆图

SHAPE \* MERGEFORMAT

企业文化可以描述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深层,是企业的共有观念和核心价值观;第二层次是中间层,是企业的具体行为和习惯,既“我们做事的方式”;第三层次是最简单最易见的标识、文字。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文化具有独特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的特质,使得文化成为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2.3管理创新的主体

自从上世纪初熊比特提出创新理论并在其著作中认定创新主体为企业家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都深受其影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创新主体是企业家。但从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来看,创新主体绝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家,只要是企业中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并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施的人,都可以成为创新主体。具体地说,管理创新主体是由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三部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1)企业家。厉以宁指出企业家是必须有创新意识、新的决策方法和有利益导向的经营思想的人,他们并不一定是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主导力量。在现实的企业管理经营中,并非所有的企业家都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因为许多有水平的董事长、总经理未必都有管理创意,因而也就不可能进行管理的创新。然而,企业家往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总能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握创新目标,对创新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控制。可以说,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统领,没有这一统领,再好的创意也会因无序而难以产生应有的创新效果。

第9篇

【关键词】企业 工商管理 培训 问题 措施

企业在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对企业自身的工商管理的要求会变得更高。因此,如何建设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成为企业高度重视的发展问题,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与途径。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使企业日益关注并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工作。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之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了摆在企业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

工商管理培训是指通过学习金融、财务、营销、经济法、国际商务等知识,并提高管理人员在其岗位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企业在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方面的主要途径是靠实现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企业之间管理水平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竞争。提高管理水平则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依靠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实现。而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推广的环境下,工商管理培训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工商管理培训是实现企业干部和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素质偏低,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专业非科班出身,大多以半路出家的方式走马上任,根本没有具备专业的工商管理技能。虽然在管理技能实际实践中原有的管理人员具备独到的管理能力,但不具备深远的管理专业技能,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弥补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空缺,还可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其次,工商管理培训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环境转变,不断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培训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可能不断地更新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紧跟时展的潮流。

二、目前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不少企业在管理发展中并没有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受到近期企业经济效益的左右,企业高层往往忽略了企业管理培训的重要性,而且认为进行工商企业管理培训没有必要性,从而使培训得不到很好地发展。

(二)培训中相对落后的师资

受到历史发展原因和经济方面的制约,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在工商管理培训师资力量这一环节得不到重视和加强,主要表现在教师学历低、教师相对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业务素质低等。

(三)单一的培训方式

对于工商管理培训来说,不仅仅是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素质的直接培训,而是通过各种能力素质的综合培训达到相关工商企业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而当前工商管理培训仍然以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开展,形式、内容单一,培训难以取得良好成效。

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

(一)转变理念,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

强化管理培训力度,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培训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工商企业管理的质量。要实现工商管理培训的全面进行就得先从企业领导干部阶层抓起,只有实现企业高层对企业工商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端正企业高层人员的发展态度,才能使企业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才能在企业内部实现全面培训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不断改变企业高层领导的企业管理观念,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发展,对领导阶层通过宣传、教育、绩效考核,能力激励,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实现企业高层和员工的全面培训,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用成绩和实际培训效果驳回以往的“培训无效益”的观念,从投资方面和长远发展方面实现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投资,不断发展和挖掘工商管理人才,深挖企业员工管理潜能,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要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共商管理培训的重要保证。提高培训师资质量,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严格的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认证体系。对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认证过程。应从思想政治、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查评估。对已取得资格认证的培训教师,也要对其展开有计划的培训学习工作,使教师在了解时代管理动态与最新成果的前提下,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从而探讨出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新思路。

(三)深化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相对来说,工商管理培训层次高、内容复杂且任务重,培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是必要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培训要求培训方式向多元化与现代化实现转变。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工商管理培训也应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把培训工作现代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培训的不断加强,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更强大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它不仅能够实现企业强劲的人才后劲,同时满足现阶段企业人才需要的需求。在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它还可以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综合竞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宪民,韩立,张凤都.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2,(03).

[2]郑军.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