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关于健康养生的知识

时间:2023-09-18 17:19:32

导语:在关于健康养生的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健康养生的知识

第1篇

文/张雨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楹联艺术中,不乏吟咏养生之道的佳对妙联,这些谈论养生与长寿的名联,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人们养生益寿的良方。

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为自己题写一副自勉联是:“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此联阐述了寡欲养性、为善施德、读书静心、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一般人只知道读书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增长智慧与才干。殊不知,读书也是一种乐趣,读书是大脑的有益运动。常言说:“镜子越擦越亮,脑子越用越灵”。故读书可以推迟大脑衰老,保持思维活跃,有利于身心健康

清代乾隆年间进士顾光旭撰写的养生对联是:“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此联是指“为善乐”和“读书香”乃养生的法宝。“君子莫于与人为善”,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恪守的古老训示,是一种积淀中华文化的道德精神,是关心公益事业和友善与人相处的基本体现。如此可消除自己的情绪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健康长寿。读书,令人忘掉悲观,忧愁和烦恼,变得乐观、开朗和豁达,对疾病起到良好的抵抗作用,从而减少疾病侵袭,在书香中得到延年益寿。

清代洋务派首领两广总督张之洞撰写的养生对联是:“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成祛病方。”此联强调养生应该“无求”和“不饱”。“无求”,并非“无为”,而是“知足无求”,人当“知足无求”时,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因贪求而招来身心俱损。“不饱”是指饮食要有节制,食不过饱。节制饮食能有效阻止细胞膜退化,促进人体内环境均衡和稳定,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此联与《尊生格言》中“节食已去病,寡欲已延年”的养生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代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撰写的养生对联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茶。”全联生动概括了郑板桥的养生经验:常吃粗粮,常饮天然水,饮食清淡有益于健康。

当代书画家费新我自题了一副养生妙联:“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养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此联指出了天籁、阳光、清气乃是大自然赐予的滋补良方,并告诉世人忘情于大自然的清气和阳光之中,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不愧为一副养生佳联,值得品味与借鉴。

好睡眠养心神

文/耿引循

《老老恒言》云:少寐乃老年大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阴气虚,故目不瞑。载有方药,罕闻奏效。《邵子》曰: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又曰:神统于心,大抵以清心为切要,然心实最难把捉,必先平居静养,入寝时,将一切营为计虑,举念即除,渐除渐少,渐少渐无,自然可得安眠。若终日扰扰,七情火动,辗转牵怀,欲其一时消释得乎!

《老老恒言》说:睡眠少,是很多老年人面临的大问题。中医讲,卫属阳,主动;营属阴,主静。当人的卫气不能按时入于营阴,而是滞留于表阳,就会导致营阴虚。营阴虚,人自然就不能安寝。治疗睡眠的方药有不少,但很少听说有效的。

第2篇

养心是保持全身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活动的基础,如果心的功能不正常,就会影响到各个脏腑的功能,必将发生紊乱,气血运行的道路闭塞,脏腑之间失去协调,整体性遭到破坏,损伤形体,人的生命就会遭到严重的危害。那如何养心呢?养好心后,关于饮食、运动等其它方面,又该如何来养生?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主编、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烈光教授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涤平教授进行了访谈。

马烈光:陈教授好,我们都知道养心对养生的重要性,所谓“静则神藏,燥则神亡”,那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养心?

陈涤平:您刚才提到了“静则神藏”,就说明要养心首先要做到心静。心喜静,所以历代养生家把清心寡欲、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主要内容。静是一种心态,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是指不为名利困扰的自然静,有助于神气内守。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为名利诱惑,往往容易耗伤人的元气。因此,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宁,心虚则神浮,心安则神全,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一个人终日心烦气躁,顾虑重重,异想天开,想入非非,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一旦达不到个人的欲望,就终日心神不安,烦躁不定,焦虑失眠,精神衰弱,则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将随之而来,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就需要我们调养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静坐法”,确实可以驱除疲劳,消除疾病,恢复体力,净化心灵,沐浴精神,是静以养心的好方法。每天午后稍睡片刻、晚上静坐闭目养神,元有利于神清心安。

其次是寡欲养心。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指降低人们对名利和物欲的奢望。中医学认为,“妄私奢欲出于心”,奢欲不止则会扰乱精气,不利于健康长寿。所以应避免外界事物对心神的不良刺激。在社会中,人与人相处,耳目接触,都要反映在大脑里,从而影响心神。故而耳目清净,不会让烦恼的事扰乱心神,心情自然舒畅放松。凝神敛思,少私寡欲,并非无知无欲、无奋斗目标,也不是无所作为、虚度年华。而是指在学习工作时专心致志,设法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才能消除名利欲望,思想清净,心神内守。在工作学习之余放松思想,听听音乐,看看报纸、电视,练练字等,自得其乐,兴趣盎然,自可凝神定志,不受琐碎烦事所干扰,有利于安定心神,此即所谓“动中求静,以静养动”法,这对那些离退休在家自我感觉无所事事的老年人尤为适合。

另外,潜心阅读也能养心。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欲解除诸般烦恼,莫过于求知,而读书则是求知的重要途径之一。况且看书本身对身心非常有益,一是看书必须静下来,沉浸在书海中,这时候人的思想无忧无愁、无悲无喜;二是身体坐直,有益于气血调和及头脑静养,人体外在的营卫,内在的正气互相调和,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马烈光:病从心中来,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大多数亚健康状态都和不良心态有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变化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七情过激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疾病发生。孔子说“乐而不,哀而不伤”,可见调心养心,豁达宁静,是重要的养生前提。在此前提下,对于养生中大家非常关注的饮食,您有什么看法呢?

陈涤平:关于饮食,我的感受总结一句话就是:物以喜为补。经常有朋友咨询我平时吃些什么“秘方”、“补药”,但实事求是的说,我平时是从来不吃什么补药的,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此话绝非妄言。关键是如何通过饮食达到进补,从而有益于健康呢?近年来,见诸于报端、电视等媒体的饮食养生知识可谓是“铺天盖地”,但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令老百姓无所适从。

什么是“补”:所谓“补”,当然是补充、补其不足的意思,身体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就补充什么营养物质。这就比如一个中暑或严重吐泻的患者,身体最需要的是水和盐,经过补液和补充盐份就可以恢复正常;不吃早餐而出现低血糖晕厥的病人身体最需要的当然是葡萄糖,立即给予灌服适量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等等,诸如此类,说明一个道理,最“补”的食物往往就是身体最需要的东西。这从喜好上就能反映出来,人们则根据喜好摄入相应的必需食物元素,就能起到补益的效果,也可以说这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依靠这种本能,人们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古代陶弘景非常擅于养生,他曾说过:“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意思是,人若不渴而勉强饮水,会使胃部胀满,若不饿时而勉强进食,则会影响脾的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

马烈光:我很赞同您这一观点,一个人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喜好,通常表明机体需要该类食物,满足了身体所需即为补。而对食品的喜恶,首先反映在“胃口”上。脾胃的消化功能对养生保健起到极重要的作用,中医称之为“后天之本”。如果对某种食品喜好,食后消化吸收良好,对机体自然会有好处。相反,如本身就对某些食品厌恶,食后脾胃不运,那就对身体不利。

陈涤平:对,比如少部分人不喜欢吃葱啊、姜啊、蒜啊或香菜之类的调味品,尽管这些调味品在中医看来都是“良药”,阳虚寒盛体质或冬天寒冷季节,在菜肴中添加不仅可以提高食欲,还可以提高御寒抗邪能力,但这些人闻到或吃到这些食物就会感到“恶心”,当然也就谈不上吃进口以有“补益”作用了。

入们对某些食物的喜恶也是人体自我调节的一种反应。比如肝胆功能不佳者多厌食油腻,食之则口苦、胁痛,胃寒者喜食辛辣,得寒则见胃脘或胀或痛。食欲是机体生理需要所引起的心理欲求,必需食物的获得,既补充了生理上的需要,还满足了心理上的欲求,有利于人体的心身健康。

对食物的个人喜好不能强求。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渐渐形成的,既有种族、遗传、气候、环境因素,更有家庭及其生活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已知明确与致病因素直接有关,最好顺其欲求与习性,不要过分强调忌口,否则易造成生理与心理平衡失调而加重病理反应。来自不是同地区、不同家庭的人对食物的喜好大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但各自身体都能健康的生存。尽管目前许多调查长寿人群的饮食习惯如何如何,长寿地区人群的偏好如何如何,我个人更认为结合自己习惯,各人的饮食按照自己的喜好、需求与习性选用则更有益身体。

此外,对于食物的忌口,要有辩证观点。比如胆固醇对机体的利与弊,与人们的心理状态与体质有很大关系,不可将所有高胆固醇食品均视之为大敌,不敢越雷池半步。过份讲究饮食的宜忌,将自己封闭在单调乏味的食谱中,心理反而受到抑郁,同样不利于健康。各人的饮食喜好常因人与时空变化而有较大差异,不可东施效肇,应采取“顺势平衡”进行调养。

当然,“物以喜为补”、“按需进食”是适应生理、心理和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饮食方式。但不能理解为“随心所欲”,毫无节制地随意进食。

马烈光:养心要静,饮食要“喜”,养身要动。请问在运动养生方面,您有什么心得?

陈涤平:《张子正蒙注》有云:“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敦而不息,则化不可测。”可见动和静是宇宙间事物运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静极生动,动极复静。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必须动静相育,形神并存,才会一派生机。

在我的养生实践中,我做到动静相宜,润养身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动;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就是静。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如果绝对化就是不恰当的,生命还在于静养。有意识地做到身动心静,动中静心,才能达到形神共养。当然,动要适度,讲究科学,过度运动有损健康,长期的剧烈运动更会破坏生命的自然节律,不会延长寿命,还会加速人体的损耗与退化,很多国家级运动员退役后身体不好也说明了这一点。古人养生功“八段锦”、“太极拳”和“易筋经”,就是动中寓静养生的典范。

静中有动,则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和追求,绝对的静,则是死寂。静而乏动,容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则损寿。《寿世保元》记载:“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只静不动是有失偏颇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亦动亦静,缺一不可。但到底偏于动养还是静养?我主张因人而异,有些人特别好动,阳气又偏旺,就必须加强心的静养,否则身动、心动、气动,就会出现上火、伤阴等热性病。相反,有的人喜欢静,如睡得太多,静坐工作,时间长了,则会耗散真气,人也会萎靡不振。但大家要注意,这和中医所说的静养是不同的,气功以静养生,强调心神静虚而气动,气动借助于心静。实际上,人体内仍然处于动势,借助于心静,静极复动,人体内是一派活泼的生机动象。

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因此,动静相宜是呵护生命的重要原则。

马烈光:有句民谚说得好,“基本吃素,坚持走路,遇事不怒,劳逸适度。”这包含了饮食、运动、心态、作息各方面,很是值得借鉴。

第3篇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我们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在医家圣书《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这一养生观念。近年来,在中医界,“治未病”这一观念又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大家的重视。许多朋友都很关心“治未病”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样指导我们日常的保健养生呢?

何为“治未病”?

2010年1月16日,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传播“治未病”理念,总结完善服务模式及服务规范,探讨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推动“治未病”的科学研究,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加快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治未病”已成为我们当今谈论健康的主导话题。当我们翻开“四大经典”和历代名医的论著时,我们不难发现“治未病”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治病必求于本”,探讨“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对于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中医药学,发扬广大中医药文化,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实,“治未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既是中国传统哲学“道无”的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医学“医道”的智慧。

故事一

话说古代神医扁鹊,因为医术高明,能让危重病人起死回生,而名扬天下。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部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这是中医的至高境界,所以他的医术最高明。而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他就能药到痛除,但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这时治病效果最明显,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故事二:

有一次扁鹊晋见齐恒侯,通过近距离相见,发现齐恒侯气色异常,便坦率地对齐恒侯说,君王有病,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齐恒侯不信,还对此很不高兴。过些时候,扁鹊再度晋见齐恒侯时说,大王的病已到血脉,不治还会深入。齐恒侯仍不信,且更加不高兴,认为扁鹊是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见到齐恒侯时,便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可用熨药治疗,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取效,在肠胃可服汤药酒药调治,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大王的病已到骨髓,我已无能为力。5天后桓公全身疼痛难忍,赶紧找扁鹊治病,此时扁鹊已逃往秦国。桓公后悔莫及,在痛苦中死去。

这两个传说,讲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核心理念――良医治未病。先秦时人们认识到,人的健康至重病有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预防变化的发生,比治理变化结果更容易,对人体健康更有利,因此倡导未病预防,已病早治,重病防变,提出了“治未病”的科学论断。阐述了以预防为主,寓预防于治疗之中的治未病核心思想。

很显然,“治未病”概念可以让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有更高的期待。

亚健康人群的福音

自2008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特别发起了中医“治未病”安康工程以来,在各地纷纷成立中医“治未病”试点,到2010年,我国已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相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防备保健服务体系框架。

就让我们来看看“治未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福音――“治未病”改变了她的失眠

主人公资料:谢娜,35岁,广州某私营企业老板,已婚

谢娜忙于生意,饮食无常,昼夜颠倒,慢慢地患上了神经衰弱。如今她已被失眠困扰了几年,吃安眠药都不见效,每次入睡的时间最多持续两个小时。于是,她慕名来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先让谢娜填写了一份体质情况调查表,对她的自我感觉、自主症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又对她进行了面诊,把脉、看气色;然后,医生让她进行仪器检查。谢娜告诉医生,她刚在别的医院进行过系统体检,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笑着说,这台仪器进行的是功能检测,它不同于普通的体检,普通的体检主要是发现已经发生的器质性病变,而这个检测系统能准确地评估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状态(包括经络功能),预测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及疾病发展方向。谢娜欣然同意。

谢娜被带到一台仪器前,医生让她坐到仪器前面的高凳上,让她把两只手掌按在仪器的两块金属板上,两只脚掌踏在桌下的两块金属板上,她的额头两侧也贴上了两块小金属片。这六块金属模样的东西实际上是六个电极,通过它们,只需五分钟,计算机就能扫描全身。检测完后,仪器的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转动着的五颜六色的人体模型,各种颜色就代表了她体内各个系统的不同功能状态。检查结果显示,谢娜的植物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功能偏低、氧自由基增多、抗衰老功能减弱。

根据以上种种检查,医生最后判定,谢娜属阳虚和气郁混合体质。

体质辨识后,谢娜被带到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在这里坐诊的中医药专家将为她量身打造一套远离疾病的“锦囊妙计”。医生问谢娜:“你是不是很容易上火?”谢娜说:“是啊!吃点煎炸食品或辣椒就上火,咽喉痛,大便干结,所以我经常要喝凉茶。”医生连忙摆手,说:“凉茶不适合你。你动不动就上火,是因为阳虚。你以为是湿热,就喝凉茶,这会让你的阳虚更厉害。大便干结,并不是火气大,是因为阳虚而动力不够,不能每天排便造成的。总喝凉茶虽然能缓解咽喉肿痛、大便干结,但那是暂时的,长远来说对你的身体不利,越喝你的体质越差!你适合吃的食物应该是这些……”听着医生的详细讲解,谢娜恍然大悟。

做完膳食指导,医生又对谢娜的起居和运动养生进行指导。“阳虚体质的人不适合整天呆在空调房里,这样伤阳气,应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吸纳自然界的阳气,这对身体非常有利。不要以为运动就一定要打球、游泳,对于阳虚的人来说,走路也是很好的运动。”

医生还告诉了谢娜适合她自身情况的穴位和经络自我保健方法。“你的心包经功能亢进,也就是俗称‘心火旺’,很容易睡眠不安稳。你可以经常揉捏手臂上的心包经,它位于上臂内侧中线位置,这对你的睡眠有帮助。”谢娜对自己面色枯黄多斑耿耿于怀,请教医生有什么妙计可以改善面色。医生说:“你没事就捶捶胃经吧,它位于大腿正面外侧,这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多捶对改善面色很有帮助。

医生的谆谆嘱咐让谢娜受益匪浅。针对谢娜的失眠症状,结合她的体质,医生给她开了一些中药回家服用。医生建议她在服药的同时尝试传统疗法,比如雷火灸疗法和针灸里的腹针疗法。谢娜遵从了医生的建议,

到治未病中心的传统疗法中心进行了理疗。一个星期后,谢娜准时到医院复诊。她欣喜地告诉医生,她可以连续睡4个小时了。第三次来医院时,谢娜又带来了好消息:在安眠药减半的情况下,她前一天晚上一觉睡到了天亮,连续5个小时没醒过!医生让她大胆地甩掉安眠药。

其实,像谢娜这种检查不出器质性问题,却整天头痛、经常感冒、出汗多、睡眠差的人,多属亚健康人群。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城市“白领精英”人群健康白皮书》,以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589个城市300万份白领体检数据抽样,近百万人参与调查。数据显示,这批城市白领精英人群饮食睡眠不规律占八成,慢性病高发,中年开始“生理年龄”就提前衰老10年,年轻女性白领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是癌症致死的2倍。随着城市越大压力越大,五成人感觉“很疲倦”,而聚居在各大城市的“移民白领”们最担心“空巢父母”的身体健康,买房成为一大重压。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到疲劳,没有精神,去医院做检查,却是一切正常。大家会有一种疑问?我怎么啦,是病吗?为什么检查不出问题。其实,这就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这是间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主任林钊介绍说: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干预,有可能突然出问题。而那些血脂、血压和血糖等理化指标位于临界水平的人,如果不及时干预,就很可能发展成器质性疾病。所以,他们主张“治未病”。她说:“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你不生病。”

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专家解读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这一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医学理论,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即便是现在看来仍然是超前的。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空气、水源、农作物与各种食品的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许多身心疾病日益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一些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以及糖尿病等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这不能不让人焦虑和担忧。今天,我们在努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普及“治未病”的观念,并实行各种措施,非常必要。

其实,“治未病”并不仅仅是未病先防,其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最近,记者采访了湖北省知名的中医专家,对这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进行深度解读。

湖北省中医院涂晋文教授认为,中医“治未病”含义广泛,是祖国传统医学养生防病方面一个重要的范畴。中医养生学与中医预防学有着许多共同的理论基础,许多养生的方法也是中医预防的常用方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称为“三级分层预防法”,此法将预防思想及养生思想贯穿于疾病的整个阶段。

未病先防

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养生重在平素调养身心,防患未然,是现在较为时尚的话题,怎样科学饮食起居,怎样进补调养,怎样益寿延年是现在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自然,也成为“治未病”工作的内容。

例如,现在正是春季,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同时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们应怎样“顺时养生”?春天有哪些气候特征?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此时“治未病”中心的专家就会指导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

专家介绍,此类的应季养生指导只是广博的“治未病”理论中的一部分,还有关于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项目,而在方法和手段上,拥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武术等举不胜举。养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并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是“治未病”中最基础、最广泛的作用。只有及早地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并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在“未病”的状态,健康享受人生。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发生后,通过采取措施以防病情转变及促进康复的方法。疾病发生后,要及早诊治,防止表病传里,轻病转重。此正所谓“上工救其萌芽”。一般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初期病在皮毛,渐次入肌肉、筋脉、骨髓。当病邪初犯,机体正气尚盛,此时治疗,不仅易于祛除病邪,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不久前,曾有一名警察到湖北省中医院找到知名老中医涂晋文教授,他看完其它疾病后,偶然谈到他的手指有时有发麻的感觉,但无大碍。此话立即引起涂教授的警惕,从中医理论上讲,若手指发麻,可能存在中风的迹象。涂教授当即对其进行询问、检查,初步断定其脑内有梗塞,该患者经过CT检查后果然得到证实。涂教授针对其病情开出处方,取得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在病要发之时进行治疗,治未病的优势不言而喻。”涂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病后防复

“病后防复”是指疾病经治疗后,病邪基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的康复阶段,此时若调养不慎,易致疾病反复。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患者,在疾病急性发作被控制以后,更要注意日常调养。对此,中医理论认为“病后调理,不轻于治病。”提出了调养情志、调理脾胃等有益措施。“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为七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故应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让消极的心理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心理因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全靠脾胃的供给,人的生命活动依赖水谷精气的不断充养,而不合理的饮食,能伤害脾胃之气,影响水谷的运化和吸收,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引起疾病。

例如,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复杂,而且容易复发,中医“治未病”理论就主张“排除病因,增强人体正气。”包括:①忌食肥甘辛辣酒热之类的食物。②避免劳伤太过,劳累过度或性生活过度可损伤肾中精气,导致人体的衰弱。③自我保健按摩。顺时针按摩小腹部,先轻轻用力,后稍加重,时间以5分钟为宜,以达到补下焦的作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们健康的杀手,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

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这是专家的忠告。

热议:两种不同的声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对“治未病”观念缺乏。“治‘胃’病?我又没得胃病。”这是很多人听到“治未病”时作出的反应。对于“治未病”的概念,大部分市民听起来还很新鲜。

“除了市民对此了解不够外,人才缺乏也是制约治未病发展的关键。”一位医生说,眼下“治未病”的医生大都是“治已病”医生转行过来的,目前各高校培养的“治未病”人才还很稀少。此外缺少监管也是“治未病”发展的一个瓶颈。治未病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现在很多市民直到得了病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而在平时稍有不舒服就过分依赖西医。几千年的养生观念要想传承下去还得各方共同努力。

那么,网友是怎样看待“治未病”呢?

网友肖悄悄:“治未病”是很好的观点

医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这不仅仅是现代意义上讲的现代科学和自然科学,而是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治未病”的理念是很好的,发达国家每年都要进行调查。例如1000人中,每年有750人患病,只有250人去看病,有2/3未就医。何况“治未病”,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怎么预防,真正的“治未病”要落实到实践中,要从观念、思路、模式、体系等等一系列根本性的进行变革。健康保障是当代人的需求,如何将“治未病”和当代人的需求结合起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的问题,将当代人的几何需求和未来的医学两者融合在一起,这是很好的观点。

第4篇

假令脾病,东行,若食雉、兔肉及诸木果实得之。不者,当以春时发,得病以甲乙日也。

――《脉经•平人得病所起》

魏太医令王叔和是我国西晋时代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他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脉学专著,集中而详细的总结及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知识,他对《伤寒论》的整理编次也使这部经典得以传世,可是却少有人知,王叔和也是一位养生大家。他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唐•甘伯宗《名医传》里记载:“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本文特对其关于饮食养生、疾病预防方面的观点进行介绍,使其养生防病思想能福泽大众。

饮食治方

《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方》载王叔和语,云:“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啖鲑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膨胀短气,或至暴疾,仍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膳、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又鱼诸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益善。”以上是王叔和关于日常生活中饮食养生的论述,我们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四点:

饮食不能过杂

王叔和指出平素生活中饮食不宜杂乱,饮食过杂则易侵犯或伤害人体,引发疾病。即使当时不发病,没有什么痛苦,积久为患,也会引起疾病发生。提示日常生活中,尽管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益于健康,亦应适当配搭,不能一次同时食用太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这是因为有些食物不能同时食用,如果同时食用就会对机体造成损害。比如食用土豆的时候,就不宜和香蕉同食,食之易致雀斑;食用螃蟹的时候,就不要和柿子同食,食之易致腹泻。有些中药可以当作食疗之用,也应避免和一些食物同服。如用鲫鱼食疗治疗水肿时,避免同食蜂蜜,防止出现中毒症状。另一方面,饮食过杂又会出现“积久为患”。现今社会中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等“三高”人群日趋增多,大多因为日常生活中饮食杂乱,长期摄入过多的烟酒鱼肉所致;“痛风”一病,也是因为平素食入了过多过杂富含嘌呤的食物引起。王叔和还提出“食啖鲑肴,务令简少”,指出遇到佳肴美味等丰富的食物,应当控制自己,尽量少吃,不能贪食多饮。否则长期服用会导致营养过剩,引发多种疾病发生。

饮食应有禁忌

王叔和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认为有些人之所以容易生病的原因在于春夏阳气升发之时,由于贪凉取冷,或过食冰冻生冷食物、瓜果、饮料,损伤了脾胃的阳气,运化失调,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致使机体的卫外功能下降。待秋冬酷寒时,机体因阳气不足而难以抵御外来的病邪,疾病则容易发生。为此,王叔和云:“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膳、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指出春夏不应过食酒浆和瓜果等寒凉之品,夏至以后也不要过食油腻甘甜之品,因为油腻甘甜的食物,同样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损伤脾胃的阳气,秋凉冬寒来袭时,机体则无力抵御,疾病容易发生。这种未病先防的思想对于现今预防疾病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叔和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按照五行对事物属性的归类,用五行学说来阐明五脏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时间,指出季节、居处环境、饮食卫生对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脉经•平人得病所起》就说:“假令脾病,东行,若食雉、兔肉及诸木果实得之。不者,当以春时发,得病以甲乙日也。”。

饮食因人而异

王叔和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再好的食物,也要选择于自己身体有所补益的饮食而服之。因人的体质会有偏寒,偏热的一面,故对于瓜果、鱼肉的选择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荔枝、龙眼、羊肉、带鱼等属于温性的,适宜于体质偏寒的人;梨、香蕉,鸭肉,蟹等属于寒性的,适宜于体质偏热的人。此外,牛奶、鸡蛋、鱼肉等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有的人吃后会引起不适的反应,有的人进食则吐,或食后即泻,生活中应尽量回避。这提醒了一些希望通过食疗强身健体、却病延年的人在生活中对食物应该有选择性,避免盲目进补。

饮食去劣节优

王叔和告诉我们损人之物应“断之益善”,而对于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也不能“卒多食之”。生活中的一些生鲜腥冷的食物,易损伤机体的阳气。另外,烟酒之品,对身体有害之物,不要服食。鸡蛋,牛奶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食品,也不能过量服食,否则反而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应坚持每日适量的食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提示人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

时气不和当早言

王叔和主张对疾病早期治疗,防微杜渐,提倡对疾病的预防。他在“伤寒例”中曰:“凡人有疾,不时即病,隐忍冀差,以成病疾。”《千金要方•伤寒论方》进一步注释指出:“凡人有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冀望自瘥,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叔和警示人们,疾病一旦发生,只要有少许不适或痛苦,必须及时治疗,不能隐瞒忍受痛苦,存在侥幸心理,等待自行恢复好转。若是拖延下去,很快会由轻病发展成为不治之症。

第5篇

对于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也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冬天的过去,大家知道2022年立春是几点打春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立春几点打春,以供大家参考!

2022年立春几点打春2022年立春节气时间是公历2022年2月4日4点42分,农历壬寅年一月四号。

打春的由来中国民间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以祈丰年,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

这所谓的“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关于“打春”还有一种说法,指旧时湖南一带无业游民,在春节前后,敲打小锣、竹板等,唱着歌词,挨户索取钱财,叫做打春。

打春的风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最早是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特别是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若是按那样说的话,“打春”之俗的年头几乎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古老。

打春有什么禁忌和说法不要躺着

这是说春暖大地,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应该站立或者坐着喜迎新春的到来,对于健康的人而言,迎春是个好习惯。

不搬家

这是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搬迁自然不宜,一年之始,便动荡搬迁,新的一年何来安稳日子?顺应天地者,天人和谐,必然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不理发

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这是提醒世人为人处事都要遵循自然五行之道啊!

不吵架

立春是新一年开始,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这是好传统,也是美德。立春乃一年之始,立春口舌,全年不吉,是非麻烦,诸事不利,因此在立春日做好自我调剂,开开心心迎接新的一年。

不能回娘家

春乃一年之始,古时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啦,再就是,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就是要再嫁人了。

不看病

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不过是去讨个好彩头,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

立春养生知识大全“咬春”是指在立春这天吃一些春季的新鲜蔬菜,一般是北方生吃水红萝卜、南方生吃生菜,同时也包括吃春饼。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多以豆芽、韭黄或韭菜、粉丝、鸡蛋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萝卜、韭黄、韭菜皆为辛味食物,有辛甘发散的功效,有利于升发和保护阳气。春季应肝,主升发疏泄,而辛味食物恰好有此作用。

第6篇

关键词:生命科学;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道德冲击

1.生命科学发展对伦理道德观的影响

1.1对生命观的影响

1.1.1改变人类进化过程

达尔文进化论奠定了人类起源的基础理论,他认为,人类是从低级动物经过自然进化成高级动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关于人类性别以及个性也是自然选择。但是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物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能够进行克隆技术,1996年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了一头羊叫多利,打破了传统伦理道德上的自然生命规则,传统科学中哺乳动物的繁衍需要依靠两性生殖细胞完成,而克隆技术的出现意外着无性繁殖成为未来生命诞生的可能,人类由自然进化走向自主进化,自主进化过程中对人类进行复制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其面临的伦理道德使大众难以接受[1]。

1.1.2改变人类健康观

在传统的思想中,人是由躯体和精神共同活动的结合体,这种观点引入到现代健康观念中则是传统医学中提出的形与神。中医健康观讲究养生之道,需形神俱备,而西方健康观受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影响较大,主要强调身体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着明确的定义,即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都处在完全健康的状态。但是生命科学发展研究认为疾病产生的根源在于基因,因此,有关心灵、精神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基因的作用下显得很渺小,导致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走向片面化。

1.2对公平观的影响

普遍人们所理解的公平则是指人与社会、自然、人之间公平享有的生存价值。比如在伦理道德范围内所有人具有同等的自由、机会、自尊以及荣誉等,然而生命科学的发展冲击着这种作为人所拥有的基本公平体系。在目前的生物分子研究过程中发现,人的性格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等被证明与遗传基因有关,比如基因研究认为具有XYY染色体的男性犯罪几率较高,这种遗传基因决定的行为方式冲击着人类生而平等的观念。当生命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具备相关技术为下一代选择优秀基因时,由于个人的基因信息被公共化,则无可避免挑战人类关系中的公平观,对于基因有缺陷的人来说,由此可能引发社会对于遗传基因的歧视问题。

1.3对家庭观的影响

1.3.1影响人伦关系

家庭是整个庞大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家庭通过婚姻以及血缘关系组成,因此,家庭也是法律与道德的出发点。在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秩序。根据成员的身份组成进行家庭义务的分配是传统伦理道德观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符合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基础原则。然而生命科学大发展衍生出克隆人,打破了这种世俗人伦关系,甚至在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变得模糊不清。利用无性繁殖复制的人类,从遗传学上看,与一卵多胞胎相似,但是年龄上又存在差距,无法界定是亲子关系还是同胞关系,搅乱了家庭成员中对于关系的定位,造成长幼无序的混乱局面。

1.3.2影响家庭两性关系

传统家庭被赋予了繁衍的社会属性,在家庭中两性关系影响着人口的生理健康。家庭不仅给与人类生存物质保障,还提供亲情和友爱。当生命科学发展到一定地步,不再需要两性关系进行人类繁殖,家庭生育功能随着生命科学发展逐渐淡化,引发对家庭存在的质疑。在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是父母情感的结晶,家庭和谐血缘关系功不可没。克隆技术的发展使得两性之间没有亲子血缘关系,家庭成员之间亲情观念淡薄[2]。

2.生命科学家行为的伦理道德责任

2.1生命科学家的科技伦理道德责任

目前,由于人们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不够,通常认为生命科学只要不停止就是在进步,其本质上是中性的,与伦理道德不存在任何关系。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时,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生命科技与伦理道德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决策、宗教信仰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等都会制约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家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主体,其伦理道德观影响着生命科技研究的目标定位,同时对生命科技研究的内容及方式也有着影响。生命科技的研究方向,及其成果应用范围无不包含着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伦理道德的因素,因此,生命科学家在进行生命科学研究活动时需要承担起科技带来的伦理道德责任,为生命科学研究承担后果。

2.2生命科学家的社会伦理道德责任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面对生命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危害进行反思和讨论,例如生命科学家曾经对重组DNA技术研究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论证。近年来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也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伦理道德观念的讨论。但是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中存在潜在危险的生命技术是否加以限制,并没有得出有效的结论。因此,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层面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生命科学精神给社会公众带来正能量。另外生命科学家对生命技术进行研究,有专业的知识能够预见生命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作为人类社会的精英,生命科学家有能力参与重大社会发展决策,以保证生命科学发展实验的安全和可靠[3]。

3.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的政策约束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人类的影响极为深远。人类面对生命科技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伦理道德风险,必须制定合理的生命科技政策进行约束,通过政策引导生命科学研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生命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要求生命科技政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生命科学研究与科技政策之间保持良性的平衡以求获得伦理道德的认可。在生命科技政策具体制定过程中,需要综合多方意见,对科技成果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我,遵循生命科学发展与人文伦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应用范畴进行规范。目前,社会上已有许多政策规范了现有的生命科技应用,比如1998年我国颁布实施遗传资源管理暂行条例;2003年加拿大正式提出法律草案,该法案禁止克隆人类的行为,禁止婴儿性别选择等。

4.结束

第7篇

“国学热“在争议中不断延伸和扩展的现实,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人们对于具体的文化传统的兴趣越来越强烈。而且随着这一波全球经济变化中中国的影响力和实力的凸显而有了越来越强化的趋势。同时,这也是经历了三十多年来中国内部在市场化的过程,人们对于具体的文化传统具有的精神和社会意义的新的需求的展现。虽然对于“国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多有争议,但“国学”这一概念实际上一直是和“西学”相对而存在的,是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受到西方冲击之后传统中国文化的总称。在传统中国,这是人们占有的“知识”的全部,而现在当然只是知识系统的一个部分。同时,这些“知识”在中国二十世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也经历了现代学术方法的整理和现代学科建制的重新安排,已经和它的传统的形态大不相同了。一般来说,在现代的学术机制之下它已经分散到了各个具体的学科之中。传统的哲学在中国哲学史的学科之内,而传统的文学则在中国文学史的学科之内。因此,许多人感慨现在的学者“国学”功底不能和过去相比,其实是历史条件和学术方法已经完全不同,已经没有可比性了。

“国学”今天的兴盛,则是在普及的领域里综合这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于充实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日常生活领域的应用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人们往往感受到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国学”的教育往往有所不足,而公众对于这些可以代表自身的文化特性的传统情有独钟。它的吸引力从企业家上的“国学班”,青少年的读经班,横跨社会的不同层面。从今天看,“国学”的普及基本上是在下述三个领域中活跃的:

一是在精神上丰富我们的价值观。传统的中国以儒家为中心的主流价值,超出了传统社会的限制,对于面临着剧烈的变化的人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吸引力。它会对于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理解社会和自我、人与自然等关系发挥相当的作用。如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或者于丹的演讲其实都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加以普及化表述的尝试。

二是增加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趣味。随着社会的普遍丰裕,中等收入者或者作为中等收入者后备军的青少年有了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和条件。于是诸如昆曲、汉服、古董收藏这样的特定的传统趣味开始有了自己稳定的爱好者。而像易中天或者袁腾飞这样的讲课,其实也是让公众对于他们略有了解,对不熟悉的历史有所体会。这些具体的情趣和爱好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具体化复活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三是传统的健身、养生、保健等知识的传播吸引了公众。这些知识其实一直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但现在随着“国学热”,这些知识也成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和畅销书的重要部分,形成了极大的声势和影响。原来一般以专业的西医如洪昭光教授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讲授的健康知识,已经转化为对于中国古代养生典籍的阐发和解说。

应该说,这种扩展中的“国学热”对于公众了解他们已经不太熟悉的传统,其实是有所裨益的。但现在的“国学热”其实也面临着深化和升级:一方面,在公众有了兴趣之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全面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已经成为可能。但公众已经感受到缺少从普及到深入的书籍。缺少由热闹转向深入理解的书。其实在我看来,在现代学院体制中受过充分考验的书,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是一部传统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将这四卷《古代汉语》细读和掌握之后,其实对于“国学”的基本内容就有了一定的把握和自学的能力,自己也能进入“国学’的世界中徜徉了。另一方面,我们在注重“国学”修养的同时,也还是需要对于人类知识的多样和丰富有更多的理解,对于来自西方的知识也应该有相当的兴趣。钱钟书先生所点明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观点还是值得我们仔细体会,人类的知识其实既有差异,也有一致。因此,在对于“国学”感到兴趣的同时,也对于其他人类文明的成果保持兴趣,其实对于健全人格的养成和知识结构的合理化都有好处。

第8篇

1、人工智能技术大幅降低误诊率

现在即使是梅奥这样的机构,据说初诊失误率也高达40%,有人估计国内医院的初诊失误率高达60%甚至更高。初诊失误率太高是当前医学的核心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医生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未来能否通过大数据积累、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持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从而降低误诊率?我对此持乐观态度。这样复杂的系统不会很快变成现实,但技术正在十倍的速度发展,2020年应该可以大规模应用了。

2、精准医疗得到普及

最近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疗,获得了全球的关注。精准医疗的基础是个人基因筛查,据说现在个人的基因筛查成本已经降到了70美元,而且成本还在快速下降、筛查速度还在提高。由于基因筛查技术的进展,未来的精准医疗和我们一直在说的4P医学,有望变成临床现实。现在的障碍主要还在于,全基因组筛查的结果和疾病的联系仍然不够清晰和具体,但确实已经有部分能用于临床了。

3、远程医疗大发展

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进一步发展,网速将进一步提升、流量费将会进一步下降至很低的水平,在高网速、低流量费的前提下,大数据云端存储和云计算可以实现,这与视频技术支持相结合,将导致远程医疗会成为现实。未来普通的民众都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更优秀的专科医生。结果全科医生的数量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这为中国的初级医疗保健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现在可能不需要再走英国的全科医生模式了。

4、在线继续医学教育将成为主流

现在还需要通过出差、旅行去参加一场学术盛会,这样做,经济和时间成本过分高昂。未来的远程学习技术,能够将大专家和普通医生、国内医生和国外医生、科学家和医生、医生和医生、医生和全球的学习资源更好的联系起来,他们将能够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地发起学习和同行协同交流,这是未来的CME图景。

5、廉价手术机器人让远程手术普及

手术机器人源自航天计划,它的本意就是为了解决太空人的远程手术问题。现在因为价格问题不够普及,未来如果手术机器人能够成为医院或者诊所的标配,外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半径将极大扩展。远程手术室中,仍然需要麻醉、护理、当地外科医生的监护。可能远程的专家们只需要参与手术方案的制定、负责最关键的手术环节――这和现在大专家们在自家医院干的差不多。

6、医改有望获得成功

到2020年,我国的医改能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吗?――医护自由执业、医疗市场开放、医疗医药分开、医疗价格合理、政府管基本和基础医疗、靠市场解决大部分需求?我认为是可以乐观的。一旦医改成功,医护的临床能力将会市场化,他们的劳动将会得到合理的报酬。如此重要的话题放在后面,是因为在近期看不到医改成功的可能性。

7、医护专业人员准入门槛将提高

为什么中国的医生护士水平差距这么大?为什么医学院吸引不到最优质的生源?

就其本质而言,是因为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医护的收入不具备竞争力。只有医生护士人力资源市场化,才能导致高水平医护收入上升,才能导致这个行业具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而只有各个层级的医生职业都具备吸引力,医护的准入门槛才能提升。如果基层吸引不到医生,就用赤脚医生来代替的政策不变化,医生护士的门槛就无法提升。放到2020年来看,有理由对此保持乐观态度,虽然其实我还不太能肯定。

8、制药业继续摆烂和器械业提升

我们的制药工业不但不能研发出国际水平的创新药品,而且也无法制造出优质的药品。这个问题,未来20年能够改善吗?我对此不乐观。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进展会更肯定些。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制药工业得到了过多的保护,存在太多的行政干预,结果民族制药工业不需要按照国际规范市场的要求研发产品就能获得很好的回报。因为该领域利益集团庞大,很难设想其未来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相比,医疗器械企业有很大可能性在基础的医疗器械设备制造领域取得最重要的地位。

9、肿瘤治疗技术获得突破

随着精准医疗的推进,干细胞技术、细胞治疗技术、新药物的进展,癌症患者生存期会大大提升,有部分癌症通过预防性治疗得到避免,有部分甚至能彻底治愈。能彻底攻克癌症吗?这个问题,要留给时间来回答。很显然,现在可能正处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战略转折点上。

10、慢病管理将会市场化和网络化

现在通过移动互联网,完全能够对慢病患者进行有效管理、进行更好的服务。因为这部分人群公立医院没有能力、意愿去做,同时中国的全科医生难以形成有效的保健力量(在可预见的将来都无法形成,主要原因是合格的医生难以培养出来),慢病管理领域会成为市场力量占主导的领域。现在的问题是谁来付钱?如果克服了这个问题,市场化的慢病管理技术将会大发展,结果是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医疗保健服务,同时也能大大节省医保支付的费用。

科技进步带来的民主性赋予了每个人更多自,年轻一代越来越倾向于持有自力更生的医疗健康价值观。何为自立更生的医疗价值观?褒义地讲是自己的健康自己作主;中性地讲是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要获得更大自由就得承担更多责任――这是自力更生医疗健康价值观的潜台词。

自力更生价值观下的互联网医疗DIY模式切入点的背后渗透着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作两部分来看:填补信息鸿沟获得医疗健康的自由决策权;通过自控与自管理进行健康决策的自我执行。

自由决策:

填补信息鸿沟获得决策权

填补信息鸿沟包括两个步骤: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始DIY的第一步;解读数据的能力,自动化数据分析跳过医生、实现DIY自诊断。

长久以来,因为获取医学健康知识的高门槛,医生一直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医患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等的背景下,患者DIY无从谈起。然而科技进步与商业模式创新,已经开始打破这种局面,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有能力掌握信息,开始迈向自由的第一步。我们获取到的信息包括三种:自我健康数据、医学健康知识、他人健康经验。互联网医疗基于对这三种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个人消费级生物传感器硬件

如今借助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个人通过DIY方式全方位了解自己的身体数据不再困难。从关注健康状态的睡眠深浅、运动轨迹、体重脂肪、血压心率到以往只能去医院化验才能获得的尿检、血检、心电图、维生素含量等等,甚至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出现了能感知情绪变化的传感器技术。这些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可穿戴设备或家用检测仪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努力朝着更低成本、更高准确性、实时连续、便捷无创伤的方向持续改进。

基于自动化算法的自诊应用

许多检测到的体征数据在不能得到解读之前事实上几乎没有意义。必须经过分析解读才能呈现出价值,或者说给出诊断结果。在传统模式下,这个工作是由医生来完成的。医生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们的大脑里存有多年积累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而现如今基于大数据,自动化算法已经能在部分领域替代医生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做出诊断。例如之前介绍的AliveCor所开发的ECG移动监测设备,其能通过分析ECG数据得出中风前兆房颤现象的自动化算法通过了FDA的审批。相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算法,替医生为我们做诊断。

个性化智能化医疗健康资讯

关于获取医疗健康知识,这类资讯信息由来已久,但以往的呈现方式缺乏针对性,并且许多内容对未受过医学训练的人来说艰涩难懂。而现今医疗健康知识开始向着智能化、个性化、简约化的呈现方式发展。例如填入症状,自动化系统将为你匹配出可能的疾病;输入病种、个人病史等信息,系统自动为你查找适合的药品;根据个人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为用户自动推荐的瘦身饮食、养生食谱、健身计划,等等。

患者社区共享临床经验

互联网让信息共享变得触手可得,病友之间交流治疗记录、用药经验成为许多患者寻求救治的DIY途径之一。尤其对于罕见病,即便是专业医师也很难拥有足够多的临床经验,在没有足够多的临床经验支撑下,做出最佳诊疗决策显得缺乏依据。患者社区平台的共享文化不但为患者自身,甚至为医生群体提供了更多支撑决策的信息。

自我执行:

学会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

通过以上那些DIY手段,我们获得了支持决策的足够信息,我们完全有条件获知该怎样做才能生活得更健康。接下去就是执行这些更利于健康的决策,例如控制指标、遵医嘱服药、调整饮食、坚持锻炼、改善作息时间、保持心情愉快……当然这些列举的只是大致的方向,互联网医疗创新模式可以做到按每个人的不同状况为你定制一套生活守则,甚至行为时刻表,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到,这时候没有医生或护士来看管你。事实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为了让DIY模式最终得以产生价值,在促进执行上,互联网医疗创新可以做哪些事?

健康自管理工具

现如今有许多健康自管理工具帮助你管理自己,这些健康自管理工具往往具有两类主要功能:计划与提醒。例如帮助你制定康复计划、养生计划、瘦身计划,走出抑郁的心理治疗计划,甚至遵医嘱每日吃药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在特定时间甚至特定地点提醒你去完成计划。例如曾介绍的Nightingale创业公司设计的个性化智能药盒,匹配你的生活习惯来定制吃药提醒就是为了让你更容易做到遵医嘱吃药。

游戏化社交化激励工具

有了计划,收到了提醒还是执行不了怎么办。对于许多有健康问题的人群来说,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了。一些创新公司开始将激励消费者和激励员工的方法应用到激励患者上。在这里最有效的激励方法莫过于游戏化和社交化。一些健康应用将这两种元素应用其中,提高用户的参与度,进一步促进完成健康计划,并长期坚持下来。例如GymPact公司通过GPS追踪技术监督用户是否坚持到健身房锻炼。如果玩家达到了锻炼目标就可以赢得现金,不过也有许多玩家因为没能兑现锻炼承诺而遭到了惩罚。

事实上,互联网医疗DIY模式中的这些切入点往往不是割裂的,有许多整合式的解决方案,将信息获取与解读集成在一起,有些同时还设置有健康自管理功能,实现从DIY获得决策依据,到进行决策执行的完整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DIY流程的设计并非封闭式的,在许多环节中都有接口通向医疗机构或医生个人,允许用户在必要的时候向医生寻求帮助。

来源:医学界 动脉网

第9篇

一、孔子的体育实践观

先秦时期,一般情况下,对“士”的要求是文武双全,那时的士人也的确多是能文能武。孔子也不例外,孔子是一位身材高大、勇猛有力的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古代的尺比现在的尺要短,周尺的一尺为现在公制19.91厘米,这样计算。孔子的身高约在1.80米以上。《左传》说:鲁襄公十五年,从诸侯之师攻入逼阳城,所悬城门突然放下,孔子举起城门,救出了诸侯之士。《吕氏春秋》也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孔子具有这样的体格和气力,这和他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孔子喜好多种强身活动,射、御造诣尤深。《礼记・射义》谓“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足见他射技高明,因而吸引了如此多的观众。《论语・子罕》中有一段孔子自谦的话:“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什么呀?赶马车呢,还是当射箭手呢?我赶马车吧!)因此,他擅长御车也自不待言。除了射、御之外,孔子也爱好打猎和垂钓活动,曲阜孔庙刻画《圣迹图》中就有他参加猎郊的记叙:“孔子仕鲁,鲁人猎郊,孔子亦猎郊。”在《论语・述而篇》中也载有关于孔子垂钓、射鸟的轶事。孔子还常常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进行野游和登山活动,并在郊游和登山过程中,边讲学边议论,边观赏大自然的风光。《论语・颜渊》就有孔子和他的弟子樊迟“游于舞雩之下”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记载。另外,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尽管如此,他仍享年七十二岁,这在当时,可谓高寿。因此,无论是他的体力还是寿命都足以表明孔子在各项健身活动中受益匪浅。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先秦儒家的体育思想理论,更为重要的是,他树立了中国古典知识分子的新形象,这种儒者风范与后来儒家“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二、孔子体育教育观

孔子的体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位提倡体育的教育家。他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种思想实际上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因素。“君子以器”(《论语・为教》),是讲孔子要求弟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而不能只拥有一才一艺。《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论语中也曾记载:有一次子贡想询问一下孔予对他的看法,孔子说:“女,器也。”子贡问:“何器也?”孔子说:“瑚琏也。”《论语・公冶长》)“瑚琏”是寺庙盛黍稷之器,贵重而华美,但仍未达到不器。“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御”,也就是驾车。射、御是孔子“六艺”教育的重要伪容,是孔子全面发展教育的体育内容。“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篇》)。这当中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力活动及行为规范等。孔子以“六艺”、“四教”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他“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当然,孔子教学生射、御,原则上不是主张武力战争,不是让学生学会打仗的本领。射和御有信礼的成分和内容,但就其活动的本质来说,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目的是提高练习者的身体机能,具有了现代体育的雏形。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习礼”作为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和射礼。学生在学礼的时候,不仅要闻其道,重要的是践其行。在习练各种礼仪活动中,“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王守仁《教约》)。特别是在习练射礼时,学生们要操弓射箭,这也含有习武的意义。正如《礼仪》中所说:“礼者也,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孔子概括性地列举了四人各具所长,认为兼备了这四个人的长处,就算得“成人”了。而“成人”教育中的勇和艺,就是体育教育的内容。

三、孔子体育道德观

在孔子看来,培养人才要注意仁、知、勇三个方面。“仁”是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属于德育的范畴;“知”是文化方面的要求,属于智育的范畴;至于“勇”则基本上属于体育的范畴。“勇”主要是指勇敢的意思,但也包括了勇敢的行为和技能。在《论语》中有九处讲到“勇”。“勇者不惧”、“仁者必有勇”,这里的“勇”主要是指“见义勇为”的勇敢精神。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健壮的身体,掌握当时所盛行的射、御等体育技能。从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人来看,子张、公良孺等都是精通武艺的勇士。儒家教育这种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际上是将社会的改良与国家的稳定依托于人素质的提高,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是等量齐观的,“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礼是一切社会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体育活动也不例外,无论是射是御,都必须中礼。其中射礼分为大射礼、宾射礼、燕射礼、乡射礼等。御礼中对车的大小、马匹数量皆有规定。各等级之间不能互相逾礼,如果礼乱了,“艺”将有害于“仁”,有害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礼”在“艺”与“仁”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孔子将礼引人体育运动中,一方面,促进了体育在全民中发挥全面教育的作用。由于礼居于竞技比赛的主导地位,就改变了人们对竞技目的的认识。因为把竞技当做习礼的过程,从而竞技运动不再具有残酷的色彩,吸引着人们自觉投入到体

育运动中来。通过礼的引导,使一种少数人从事的竞技运动变成了多数人喜爱的体育运动。另一方面。使运动的参与者懂得遵守规则,合理竞争,点到为止,“礼”在“艺”先。孔子在谈到射箭时说,比赛的目的是提高技艺,锻炼身体,只要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行了。此外,要加强友谊,比赛双方要互相尊重,讲究礼节、礼貌。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是可贵的体育道德观。此外,孔子对于一个国家要重视武力,在民众中提倡练习也有论述。他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却戎矣”。充分肯定了有勇者在社会上能起重要作用,强调了武事教育的重要性,表明他对武勇的提倡和推崇。孔子教育中的“礼”,一方面显示了孔子的体育道德观,另一方面是指具体的礼仪。如:“君臣长幼之序”的礼射、“讲论才艺之礼”之投壶、“习兵之礼”的田猎等,都含有体育教育因素。

“文之以礼乐”是说这四种素质要受礼乐的规范。在

四、快乐体育观

孔子弟子七十二贤者之一的曾子(曾参)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明确表示修身既是治国、齐家的前提,又是治国、齐家的根本。也就是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把修、齐、治、平作为经世致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来认识,这也正是诱发中国封建士大夫阶层在宣扬“济世安邦”的同时,又总是潜心于养生文化研究和实践的原因所在。休逸养生,也是孔子正心养性的一种方式,即今之快乐体育。

《论语・述而篇》说:“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学习的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六艺之中。《史记・学记》中说:“大学之教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此处的艺,是指“六艺”,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是说如果不提倡含有文体娱乐的“六艺”,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中的乐趣,以至不能胜任学习而无法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孔子用《诗经》来激励志气,用礼作为行为规范的立足点,用音乐陶冶性情,以完成人格修养。这些都含有体育教育的因素。“六艺”中的“乐”,有两层含义,《史记・乐记》论述“乐舞”作用时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养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战国晚期的荀子,继承并发扬了儒家的礼乐教育。他认为礼乐教化具有“人人之深,化人也速”的巨大感染力,它可起到“天下皆宁,美善相乐”的重大作用。

孔子明确指出“仁者寿”、“德润身”,认为只有讲道德的人,才能精神内守心宽体胖,得以高寿。也就是说,施善则神安,神安则延寿。反之,行恶则心恐,心恐则损寿。所以在儒家经世致用的处世哲学中,把修身这个含有体育教育因素的概念放在安身立命的首要位置。

孔子身为三千弟子的师表,不仅学识渊博,亦善休逸养生。孔子通过钓鱼打猎、射、御、登山活动,结合动、静的娱乐活动方式,以畅娱性情,活动肢体,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精神营养,以达到正心养性和益身延年之目的。孔子也非常重视“乐”对人的教化作用。他说“移风易俗,奠善于乐”。他本人对乐就达到了非常痴迷的程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总之,孔子和乐体育总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使之达到体育自立。具体目标则是根据孔子六艺结合现行教育方针提出的礼、乐、知、能、健、行的新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