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时间:2023-09-18 17:19:33

导语: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制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

1.高校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从功能上来讲,高校是一个专门用来培训人才的机构,培养人才不仅包括知识方面,还包括精神层面。学生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高校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关于科学和人文方面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虽然目前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许多学校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重理轻文的现象,科学人文教育没有与文化知识传授进行很好的融合,素质教育也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所以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高校做得还远远不够。

2.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不佳

高校教师一般都是通?^讲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利用好课堂时间,一味地讲解知识点,并不注重学生的精神修养;而学生也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只把这一类课程当作获得学分、顺利毕业的工具。学生和教师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都不够重视,导致思想政治课没有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而对于高校的学生会和团组织来说,其功能简单,工作并不是真正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是注重形式化,其信仰宣传和理论研讨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影响力逊色于其他学生组织,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不佳。

3.文化环境的缺失

大学具有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足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大学文化是在大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是一个大学独有的特点,也是每个大学吸引学生的重要方面。但是部分大学成立不久,缺乏这种独有的文化环境;再加上现在的大学比较功利,这就导致大学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氛围来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这也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的框架

1.隶属关系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属于高校教育和政治德育工作的内容。随着我国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工作中的行政事务逐渐增加,促使许多高校实行了专业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学生会工作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的体制,通过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工作,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问题。

2.运行机制

要想在高校中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建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由于我国许多高校都使用了学生工作部与学校工作部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逐渐增加学生会的工作也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为了协调行政管理和思想教育,保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设立了学生工作部协调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如此,学校内部完善了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了内部的分工,并且结合了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工作。学校和学院的分工和职责也比较明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专业化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也完善了管理体制。

第2篇

Abstract The mass line is our party's basic route to work, is our party's fundamental style of leadership and work methods,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mass viewpoint. As talents highland, the position of the ide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service provider of ener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party's mass line in education practice,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looking for accurate positioning, show the featur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fully expounds educ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in the new period, try to find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education educ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ss line, put forward feasibilit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the mass l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认识论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指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应该始终如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也是学生工作,必须始终走群众路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不良因素的干扰,高校思政工作频频出现脱离群众路线的现象,降低了思想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对群众路线给予高度重视。随着轰轰烈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的结束,但结束不是终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仍然任道重远,仍需要弛而不息。

1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高校学生政治意识弱化

随着网络媒体的介入,各种海量的信息充斥日常生活中,导致人们的思想意识差异性和多元性,许多高校学生的政治意识弱化,与此同时经济意识、个人意识和利益意识不断强化,这直接导致部分高校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或扭曲,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许多青年人精神上的追求。另外,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和择业的双重压力,很容易因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导致对学校、社会乃至国家产生不满情绪,这些都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①基于这样的现实困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关系到学生的成才发展,也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1.2 思想政治工作者建设懈怠

目前高校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严重背离了大学培养人才的宗旨。部分高校思政工作者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更不用说掌握理论的精髓,更有甚者,对于党的理论一知半解。于是,群众路线活动会议开了不少,但这只局限于会议材料上。在实际工作中,群众意识依然薄弱,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联系学生的意识不强,与学生的交流不足,对于学生合理的建议,仍然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实处。

1.3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感召力

当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但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课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从实际调查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成为学生休憩的天地,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比比皆是,高校的思政课堂,正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此外,组织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往往脱离了学生思想实际,并且与学生的心理要求不相适应,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是上级要求的,大多数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形式大于内容,每月的主题活动无外乎已经成为每个时间点的活动,强调次数和形式,忽视学生的需求,最终效果不显著。

1.4 高校学生利益诉求增加

高校扩招的推进和实现,生源人数增加,利益诉求增多。然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要面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等方面的问题,这当中既要注意一般学生的共性,又要照顾部分学生特殊性。在时间和精力有限下,许多辅导员的工作趋于表面化。与此同时,作为公共课的思想政治课,采取大班教学,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学生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只是只言片语,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创新思政工作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利益诉求,坚持群众路线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2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2.1 重视思想引领,凝聚学生正能量

高校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的领导、辅导员、教师要深入领会群众路线的精髓,将群众路线的工作思想应用到学生工作中,以学生为根本,认真学习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始终充分相信学生的价值和实力,重视对他们的思想引领作用,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要始终保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同时要充分传递学生群体中的正能量,积极领导学生梳理正确的三观,使他们理解党的理论,认同党的思想,使党和国家的主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时要重点关注党员和优秀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他们以点带面,帮扶困难学生,实现面上开花,最终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向上的氛围。

2.2 贯彻“三自”的学生管理方针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一切依靠学生,就理应成为高校辅导员践行群众的应有之义。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在于学生产生积极变化,所以一切成效要通过学生行为来进一步检验。高校学生正处于心智趋于成熟的阶段,对于工作和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为了迎合这一特点,学生思想工作要敢于落实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个管理方针,要敢于给予学生锻炼的平台,让他们在自我的管理过程中,树立群众意识,特别是强化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明白工作的成败,在于群体的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在“三自”方针的指导下遇到问题时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3 理论联系实际,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要与时俱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要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服教育阶段,要学会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布置一些实践课题,让他们学会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深刻认识到工作的出发点在于社会现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高校辅导员,对于问题学生,要学会了解家长对学生建议、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更要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己的思政工作。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广泛地开展第二课堂,与学生同生活、同学习、同活动,了解当代学生的时代性,从实际出发,找准学生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形成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满足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精神等方面差异化需求。这样的思想工作才会更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2.4 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构建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解决好学生的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努力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解决现实遇到的问题,在答疑解惑中交流思想,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要学会搭建全方位的育人平台,借助QQ、微博、微信、易班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主题教育,第一时间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形成“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长效机制,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超越物质、制度的不竭动力。

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后,需要及时将其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这样才能体现其生命力和创造力。③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着力解决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为新时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注释

① 宋星.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报,2014(8).

第3篇

【关键词】学风建设 思想教育 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9-0065-02

高校下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集中在学风和党建两方面,抓好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的基础,而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学风作为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对大学生心理情感、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等都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1]笔者结合大连大学医学院的学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谈几点个人感受。

一、加强学风建设,做到思想教育与完善制度相结合,体现超越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做好人的工作,加强学风建设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学生工作。自新生入学伊始,我们就把学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增强成才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保证。本着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每个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正面引导、以市场为导向等原则,我们认真梳理原有的规章制度,结合医学院学生实际,建立了一套医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医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医学院学生称号授予办法”、“医学院学长制度”、“医学院学生党员考核制度”、“医学院特困学生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制定了医学院班级评比制度、早晚自习检查制度、教室管理制度、学生外语过级措施、学生考研工作措施等。在日常管理中,形成选拔干部、评奖评优、入党、毕业推荐等与学风和学习成绩挂钩的政策导向,使各项制度、政策成为学风建设有力的指挥棒。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奖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学生思想工作必须贯彻学风建设的始终,思想工作必须同学生实际结合,必须同科学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学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是学生思想不明确、认识不到位,而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思想工作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

二、加强学风建设,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体现设计意识。

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风的建设,教师和教风在学风建设中起引导作用。教风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风貌等的综合表现,是教师德与才的统一。

有些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教师上课质量差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教师上课没有吸引力,导致学生不爱学习。医学院历来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加大领导和教师听评课制度,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临床实践的能力,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定期对教师进行测评,加大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市场调研力度,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建立教学联系制度,表彰在教学、科研、育人工作中的先进个人等。旨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把学生真正吸引到课堂。

团委学生会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精心策划、设计每一项活动。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创新的同时,充分考虑综合大学的优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教师的作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及鲜明的时代特色。活动形式由院系单独活动到院系联合立项;活动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和时代特色:“健康之旅”和“关注健康”系列活动、“红色之旅”系列活动、各种辩论赛、英语短剧小品大赛、寝室设计大赛、厨艺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教育载体。

三、加强学风建设,做到教师指导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体现主体意识。

在学风建设中,教师是主导。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制定学习目标。新生一入学,我们为每个班配备了1名辅导员、1名专业导师、2名辅导员助理,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给予具体指导,包括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指导、英语四级辅导、选课指导、创新立项和科研课题指导、考研和就业指导等。院党委号召全体教师党员与学生结对子,建立教师党员和学生联系制度,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辅导员老师对高考不理想、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纪律松懈、心理负担重、沉迷游戏、恋爱等学生给予具体指导,我们鼓励学生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既是学风的主要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学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升自身素质,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内部动因。[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发挥好,真正认识到学校良好的学风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事,而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同时也是自己学习生活收益最大和受益终身的事。

四、加强学风建设,做到一线贯穿与分级教育相结合,体现层次意识。

学生工作的本质是育人。学风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学生工作只有仅仅围绕学风建设这一主旋律,才能取得实效。在学风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一线贯穿,分级教育”的教育理念。即在整个大学教育期间始终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这一主线,但在每一个阶段和不同的年级其教育和管理内容不同。

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育和管理是加强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新生适应性教育、成才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和一年级学生的持续延展性教育,可以通过加强校纪校规、专业理想、学习方法等教育内容精心开设系列教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振奋精神,早入角色。大学二、三年级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学生工作着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成长成才教育。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考证过级,多组织开展一些学习类、科研类、实践类的活动,如学术讲座、科研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对毕业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考研指导和思想教育,由辅导员老师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加强学生职业理想教育,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或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的校友回校做事迹报告等,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因为医学院的学生层次较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五、加强学风建设,做到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体现人文意识。

我们倡导在新形式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人格上尊重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工作中信任学生。良好的学风会在积极的情感激励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巩固。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老师会通过班会、团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表彰大会、优秀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同时我们也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个别教育。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经常与学习成绩差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交流,定期向心理老师请教,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整心态,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建立健全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辅导员随时与学生家长联系,用给家长打电话、写信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对表现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和肯定。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对个别迷恋网络、谈恋爱荒废学业的学生建立档案,让他们写出书面保证,多次与他们谈心,帮他们找原因、定目标、调动学习积极性。这种教育方式收到一定效果,也深受学生家长欢迎,有不少家长来信、来电表示感谢。

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互为影响、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绝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我们应当结合当前的新形势,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积极探索制定学风建设的规划以及各个时期学风建设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措施,使二者共同促进,相得益彰。[3]

参考文献

1 李建明、李腾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3)

第4篇

一、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21世纪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世纪,也是一个选择的世纪,任何一个个人如果要健康地生存、发展,都不能回避选择问题。思想教育必须从传统的“教会顺从的思想教育”转变为“教会选择的思想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呢?

作为辅导员,首先应具备明确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人只有胸怀理想、心系祖国,才能有所归依;辅导员要在是与非、善与恶、成与败的标准上旗帜鲜明地告诫、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应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辅导员有责任将人世间美好的价值取向传授给学生,也有义务在学生的心中燃烧希望之火,再现理想之光。

其次,辅导员应具有宽容的精神。宽容是民主的精髓,只有在宽容的氛围中,才能诞生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人。反观现实,学校教育领域的专制意识随处可见。体罚与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视学校为兵营,视班级为监狱者不在少数。允许多样化的存在是现代意识的重要体现,因此作为学生引路人的辅导员,必须具备宽容精神。

再次,辅导员应具备创新意识。默守陈规、循规蹈矩是传统辅导员的根本特征。新世纪的辅导员,只有具备创新的意识,才能无愧于学生引路人的称号。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必须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集班级集组织、管理、教育、引导于一身的辅导员,首先应具有不断创新、孜孜以求的意识,研究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分析成因、思考对策是辅导员经常性的工作。辅导员应将自己从繁重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勇于反思、敢于质疑、大胆实践是辅导员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引导学生学会评判

一个现代人,首先是一个具备独特评判眼光与分析能力的人。在信息社会,面对巨量的信息,应如何取舍?如何为我所用,转化成自我发展的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评判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缘于此,辅导员首先应具有独立的人格,横而不流,出污泥而不染。在这变化莫测、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上,辅导员只有高扬自己独立人格的旗帜,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弘扬科学、反对权威,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正确引导学生坚持知识教育与德性培育的统一,才能无愧于学生引路人的称号。

其次,辅导员应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坚持诚心真义、反对虚情假义,嫉恶如仇,永远光明磊落是信息时代辅导员必备的品格。

再次,辅导员应具有敏锐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是心灵之窗,辅导员应具备缜密与敏捷的思维能力,敏于事而慎于行。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有助于辅导员的进步提高。

三、引导学生学会交往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社会就是交往的社会,现代性意味着群体性、整体性。在现当代独生子女日益普遍、学生中个人主义日益抬头的状况下,引导学生学会交往极具现实意义。信息时代,传统的交往方式正在被打破: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范围缩小,即便是亲子间、同学间的接触也可能大为减少;但另一方面,学生接触媒介的几率却大为增加,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交往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交往?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新的环境和新的任务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之路,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出发,认真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找到新的突破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探索新方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立足点

1.“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始终都是围绕着学生开展的,现在各个高校都强调“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服务学生”。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者,就要以“学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以前死板僵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和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应该以对等的姿态来进行管理,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强调其参与地位,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满足学生各种发展需要,并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时刻以“普通人”的身份及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弱化“说教”的色彩,不要滥用老师的威严与学生谈话,凡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对待“问题学生”要有耐心,当学生的忠实倾听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平等的身份与广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立足学生,真正做到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引导大学生树立开拓、进取、创新的观念和功利、信息等功效性价值观念,并基于市场经济道德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

2.与时俱进,创新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创新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首要任务

(1)创新道德教育,要进一步贯彻“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原则,既要有传统教育,也要有所创新。当今的高校大学生都是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具有“幸福感”的一代,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就缺少了部分传统的历史教育和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到教育的全过程当中;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强中国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要有礼貌、有素养,自尊、自爱、自强;另一方面,结合中西教育,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等传统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要着力加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教育,开展环境、科技、网络、法律等的现代教育,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大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还十分单一,仅仅停留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上,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他们在环境保护意识、法律意识、网络规则意识上相对匮乏,甚至是盲区,因此在他们平时的道德教育中纳入现代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道德教育也应当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更新,从而使得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2)创新素质教育。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倡导素质教育,在高校进行素质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从狭义上讲,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以往我们经常听到“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是素质教育最早的雏形。现在各个高校也同样秉承了这个思想,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素质训练,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进行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从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去加强。而现代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深入到素质教育的生理与心理层面,而是要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素质教育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既要重视个体的各种素质教育,又要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从而提升全民族的素质。这里所说的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以获得直接的经验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创造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开拓创新能力,发扬创新精神。

(3)创新观念。要激发学生工作的首创精神,大胆创新,培养和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用典型范例,典型事迹引路。在我们的工作当中随时都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是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相关的,因此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观念,紧跟时代潮流,解决新问题。要充分利用有效载体和途径,从观念上就要创新,不能总是学习理论知识,继承老一辈的方法,而是审时度势去寻找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观念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要有时代意识,走在时代的前列,顺应科学发展,与市场经济、网络现代化相适应,不断创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体系;要有创新意识,在继承中有发展,传承老一代的优秀成果,同时在创新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持活力。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要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新成果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二、创新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根本途径

1.创新工作内容

内容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在当今的社会,倡导和谐,在和谐社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紧密结合工作对象的重大变化,不断丰富工作的内容。当前针对目前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一代,要强化理论教育为核心的根本内容。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的新实际,切实加强对的学习和宣传;要围绕着干部和学生在平时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凝聚力;要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社会辨别力等的教育,帮助学生们洗涤各种愚昧、迷信的思想观念,防止学生被传销或者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要全面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面对现代化科技带来的挑战,要积极开拓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一是通过QQ群、电子邮件、飞信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沟通。二是化整为零,形成辅导员-年级-专业-班级阶梯式的联系群体,方便大家交流,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三是通过教育工作方式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工作效率,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改革、稳定和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工作内容,跟上时代步伐,将科技化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将有力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

2.改进工作方法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内容

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的大都是80后、90后的学生,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只是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航者,根据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和规律,积极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引导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学生对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减少学生的依赖性,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当然,一种新的工作理念的实际运用,一种新的工作方法的尝试,都需要在工作内容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当前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工作方法来尝试。

(1)“夹心饼干式”的工作方法。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从来都是2个方面的,应当有软有硬,两手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待学生既要有一定的松度,理解这一代学生的思想,但是也要有紧度,因为他们正处在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就好似“夹心饼干”两面外壳的“硬”(这里的硬一方面是任课老师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严格教育),中心的“软”指的是学生的自由发挥的度。

(2)要把单向思想灌输与双向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灌输型”向“渗透型”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十分有必要的。通过交流,互相了解,架起相互信任的桥梁。要彻底摒弃那种单纯“说教式”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具有说服力。

(3)针对不同学生中间出现的各种情况、各种问题采取不同的模式。一是采用个案的工作方法为“问题学生”提供服务和咨询。在大学期间,有部分学生会出现学习、感情、心理等方面的认知偏差,会做出和常人不一样的行为,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综合掌握各方面的知识,通过纠正“问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差,做好他们的工作。二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行之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方法,例如重点培养新生学习和生活适应能力,大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规划,大三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考研教育,大四学生的创业、就业教育以及毕业思想教育等。三是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干部的作用,采用团体工作的方式,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确立个人的发展目标。四是做好学生的服务,充分利用学校管理的各种资源,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从目前大学生遇到的困难情况看,主要有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通过学校的资源,努力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加强思想政治队伍自身建设,增强理论学习,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强有力保障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逐步形成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业务知识、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成为“多面手”,才能在学生当中树立一定的威信,使学生信服。其次,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率先进行思想观念上的吐故纳新,吸收好的东西,跟上时代的步伐。再次,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善于总结,善于发掘,为今后的工作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美旭.和谐社会视野中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创新研究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9).

[2] 刘毅,胡广涛,李向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2).

[3] 马兰.浅论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治安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普遍存在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是全国范围内高知人才集中的地方,在治安管理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管理难度。在高校治安管理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对高校的正常体制运作起到积极作用,对学生此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有重要的社会效益性,从而使高校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发展输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高校治安环境的现状

1、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这对高校的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长期以来的重教学而轻安全的治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治安管理在理念、资源配置、现代管理方式上都应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性,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国际形势的变化。

2、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

大学生对个人财产的保护意识性不高,导致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偷盗、诈骗案件频发,再加上高校的开放式办学管理方式更是平添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学生内部的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一些社会上的诈骗或偷盗组织利用大学生的单纯心理进行犯罪活动。由此可见,在完善高校治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尽可能的避免犯罪事件在高校内部泛滥。

3、外来人员的增多给高校治安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高校现代运行模式的产业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来组织或个人融进高校内部,高校治安管理对象不再是单纯面对教师和学生。一、学校的扩建或整修导致学校内部大批的涌进建筑民工,导致高校中出现的民工偷盗或者骚扰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二、高校内部超市和网吧以及各种服务机构的出现也使得各类不法组织有机可乘;三、学生勤工俭学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形态的发展进程,高校治安管理体制的不成熟缺乏对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

4、学生的自我独立素养偏低。

现代的高校学生基本上为80年末和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使得学生的自我独立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步入高校的大部分学生远离家庭,全新的学生环境以及社会就业形势的压力导致学生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这些学生心理层面上的转变,如果缺少系统的思想引导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也引发了高校治安管理的又一新课题。

二、在治安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政教育具有独特的效能

高校治安保卫组织是学校内部的执法部分,其所履行的职责既包括学校内部的治安管理,也包括执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其中在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的效能如下:

(1)高校治安保卫组织是与学生“打交道”最为频繁的部分,包括学生的宿舍管理、进出校园管理、安全工作宣传、校内组织活动等多个层面。其与学生的校内外活动具有经常性和直接接触性的特点。在各类安全问题处理上,能及时的予以正面指导和直接惩罚,能够有效防止安全事件的扩大,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告诫。

(2)治安管理管理工作涉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在治安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普遍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各类活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3)在治安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人或对事的集中针对性。治安管理工作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及时处理性,可以结合事件的具体特点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可以举一反三的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在治安管理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严肃性。治安工作中,特别是在处理违法违纪人员时,都是结合他们个人的违法违纪的实际进行教育。犯错误的人,从自己的经历中受到的教育必然深刻。这种教育是严肃认真的,比一般的说服教育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三、在高校治安管理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1、在安全防范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保卫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促使其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抵御歪风邪气和不健康行为的侵蚀,自觉地远离不健康的环境和不正当的行为,增强明辨是非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在案件侦破、事件处理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保卫部门在协助公安机关或单独查处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中,要接触肇事者,也要接触受害者,还要接触到他们的同学。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打击惩处不是主要目的,治病救人才是职责所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违法犯错的同学,可以启发他们的良知,鼓励他们痛改前非;对于其他相关同学,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引以为戒、吸取教训。

3、在日常管理、矛盾化解和纠纷调解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保卫部门在门卫管理、户籍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公共场所管理等方方面面,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过程。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集体生活习惯,懂得协调各类关系,有利于形成集体主义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弘扬正气, 批判制止不道德行为

高校保卫部门在工作中的立场、思维方式的准确意向就是提倡什么、打击限制什么, 一定要旗帜鲜明.在学生中, 对那些不道德、不文明及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一旦发现, 要坚决地给予纠正, 一抓到底,不见教育帮助效果不放手, 避免个别不良的行为造成由个人到群体、由局部到全局的不良影响。对那些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行为, 一定给予支持, 有典型意义的, 还要给予大力表扬和奖励, 形成一个遵从美德、弘扬正气的育人环境。

5、主动与各部门协调联系, 创造育人工作合力

大学生违纪现象和错误行为时有发生, 个别的还较为严重, 这给培养与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高校保卫部门单一的职能是有限的, 只能是充当消防队的作用, 只治标不治本. 高校保卫部门要主动承担起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的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 应把这方面的工作做为重点. 因为是涉及到人的工作, 工作对象又是大学生, 在层次上和内容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做扎实,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高校保卫部门除主动工作外, 还要与有关部门主动沟通与联手, 尤其要取得学校党委的支持. 要想防患于未然, 就必须充分发挥各学院、宣传部, 学生处在学生教育中的中坚作用, 由分管校领导协调, 定期召集各职能部门领导, 就近期学生中发生的违纪行为进行探讨,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6、将规范教育与自我建构相结合

在治安工作中,不仅要进行思想规范和法纪规范的正面宣传,更要引导同学们根据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自身知识背景,建构自我道德价值体系。使他们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实践,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7、高校保卫部门人员的素质提高与道德修养

高校的治安保卫工作, 是高等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部分。为了承担起这个神圣的责任, 提高保卫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保卫人员道德素质的高低、好坏, 决定着在工作中用什么样的举止行为和思想境界去影响他人。高校保卫人员, 在道德修养上要为人师表, 塑造良好的形象, 同时还要注意职业道德的培养。在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 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洞察能力, 平时要注意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 要学习和掌握理论, 懂政治, 有政策水平, 会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犯错误的学生, 要指明一个大学生所应确立的政治方向, 应该追求什么, 接受什么,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使其在接受教育后, 能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逐步进入正确的人生轨迹。

结语

新时期高校治安保卫工作,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同时,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健康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对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做到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教育规律,真正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治安管理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 钟罗军,朱永海.高校治安环境面临的问题与对策[C].2008年第二届海峡两岸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论坛文集.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51-02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调查中接受访问的161位高校领导中有接近30%的人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改进,更好地体现其科学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改进,更好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显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大学生只占学生的13.4%,有12%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影响甚微,还有12.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教学方法以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及其他实践环节。这些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度。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要改进。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调查发现,接近30%的高校领导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有半数以上的学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一般或较差,影响了教学效果。有20%的高校领导认为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学实效性,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数量不足,工作量大,而且队伍不稳定,常常一两年就转岗。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作的顺利运转。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学校党委主管的约90%,少数由行政系统负责,个别的实行了双重领导。高校党委承担着统一领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直接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等问题,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互联网在给学生的学习、交往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断传播着一些腐朽有害的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刺激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据调查,某高校经常上网的人数高达80%,其中,15%是上网学习,60%是聊天,25%是玩游戏。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不良文化对上网大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很多高校建立了BBS网站管理机制,但也有一些高校忽视了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对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部分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队伍,但是师资水平、考核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使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工作。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最新成果的要求,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取得实效。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适应新形势,建设好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配合,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和关键环节。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要建设好,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教职员工都能主动履行育人职责,在高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氛围。

(3)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加紧建立和完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和连续性。

第8篇

关键词:高校社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意义

高校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平台。高校社团在拓展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高校应该重视运用高校社团这个广阔的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社团的产生

高校社团是由爱好兴趣一致或者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目标的学生根据学校规章制度自愿组成,并遵守特定的原则和宗旨,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高校社团的类型一般分为六种,分别是:①理论学习型社团,比较偏重理论研究;②学术科研型社团,主要开展学术科研创新工作;③志愿服务型社 团,主要从事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 动;④文化娱乐性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⑤体育竞技型社团,主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⑥社会实践社团,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社团的影响

(1)对学生的引导。社团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之风渐起,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分辨能力,很容易被误导。所以,高校应该采取措施,加快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社团中的渗透。

(2)凝聚、激励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将所有参与学生凝聚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并激发奋发向上的激情。

(3)拓展学生素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对学校课程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拓展学生素质的良好平台。

(4)规范同化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影响,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的规范标准,即学生被社团同化规范。

三、在高校社团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遇到的问题

(1)社团缺乏专业指导。目前高校社团的活动主要以满足大学生的浅层需求为主,偏向娱乐性质,缺少教育性,也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2)部分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部分高校社团的活动虽然丰富多彩,但是往往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缺乏思想深度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3)社团经费紧张,许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据了解,高校社团普遍存在缺少财力、设备、场地的情况,导致许多社团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更谈不上保证社团活动质量了。

四、提高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策略

(1)建立专员指导机制。可以根据社团组织的活动内容,找专业老师帮忙,提前对团员进行培训,提升团员综合素质。

(2)改善组织管理机制。主要从完善社团基本组织管理制度、推行社团活动项目负责人制度、建立完善社团评价体系入手。

(3)加大对社团的经费投入。有了基金的支持,社团基础设施才会更完善,社团活动涉及的范围更广,对社会或是学校的影响力才会更强大。

高校社团作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众多问题。新时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重视对高校社团的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孙秀宇(1972- ),女,辽宁昌图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教育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蒙古 0140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密切接触、联系,保持有效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他们不仅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更是高校管理者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虽然高校学生干部相对比较优秀,各方面表现也比较突出,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和其他大学生一样,他们同样受到心理、生理以及人生经历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的一面。但是,高校学生干部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不仅要像其他同学一样接受老师、学校的教育,而且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担负起向广大同学传播学校的精神、组织各项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生活的重任,这就使得学生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其他的学生,而且这种影响不同于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从影响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出发,及时、准确地针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干部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

一、学生干部的思想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干部的功利心态较为严重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信息量越来越多,导致现实社会生活对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倾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现在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本身不愿受纪律约束,对自由充满渴望,自我意识较强,价值观多元化。部分学生选择当学生干部仅仅是为了得到各种各样的通行证和入党、评优的机会,或者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证书、荣誉、头衔等作为毕业后找工作的筹码,这些学生干部参加或者举办学生活动时,必然只会从自我利益的实现这个角度出发,以名利获得的多少来衡量自己所作所为的价值和意义。

每当新学年伊始,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招募点都会人满为患,我们时常能听到诸如此类直白的问题:“院学生会和校学生会相比,进入哪个组织获得好处更多些?”“班级干部和学生会干部哪个更容易得到入党名额?”这些学生加入学生干部队伍的动机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仅仅把学生干部看作是获取某种利益的工具和通往成功的捷径,这部分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表现出推诿和倦怠,无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违背了高校开展学生会服务工作的宗旨,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对于一些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身份只是他们赢得自身利益的工具,不但做事时一心只想着所能获得的回报,而且总希望回报越快越好、越多越好,给人急功近利、过分注重眼前利益的不良印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随便挪用公款(班费、活动赞助、活动经费等)送礼、请客、挥霍,从而进一步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些都使得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总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利害得失出发考虑、解决问题,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才会尽心尽力,甚至费尽心机,而对与自己现实利益无关的服务同学、锻炼能力的工作视而不见,开始的时候对工作充满热情,踏实肯干,可是得到了预期的利益和荣誉后,就丧失了最初的热情和学生干部的先进性,表现出懒散消极的态度。这些学生干部缺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未能深刻地领会学生干部能够通过服务他人而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部分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有的学生干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组织和参加活动以及人际交往上,忽视了自己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他们认为在工作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而把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活动的开展中,最终导致自己毕业时却不能真正满足现代单位对员工德才兼备的要求。

有的学生干部过分注重学生干部的头衔,虚荣心膨胀,把自己凌驾于普通同学之上,总是以一副领导的心态和形象开展学生活动或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他们根本无法将心思集中在学业上,一心只关心自己职务的多少、头衔的大小,造成毕业时没有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这些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仍是学生中的一员,忽视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成绩不佳,仅靠干部任职、活动等项目加分与同学竞争综合排名,使得自身在学生中的威信大受影响甚至会引起同学的不满与抵触。

(三)部分学生干部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

在开展工作时,学生干部都怀着满腔热情,竭尽全力,但是由于工作方法和性格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一遇到挫折和困难便显得焦躁不安,容易出现激进、气馁等极端情绪,他们往往只喜欢听到掌声与喝彩,不能接受批评,思想意志薄弱。工作顺利时,容易自以为是,看不起其他同学,骄傲自满,无法接受同学的不同意见,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遇到挫折时,又容易片面地分析问题,只看现象而忽略本质,消极地接受教训,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一旦出现期望落差、成功感缺乏时就开始消极参与甚至提出辞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能表现出应有的沉着和睿智,而是选择逃避和放弃。

(四)部分学生干部思想懒散,工作能力弱

在选拨学生干部时,老师推荐、老乡介绍的现象几乎遍及各个高校,导致招募的部分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偏弱。工作中存在推诿、倦怠现象,缺乏责任感,不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他们在其岗位上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工作,也不能确切领会老师的工作意图,只是被动地执行命令,不能起到纽带的作用,使得高校的管理者借助学生干部的力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同时,部分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差,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思考不够全面,找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工作方法简单,不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注重工作能力的提高,只想机械地完成任务,这些学生干部使自己的工作难以真正为广大师生服务。

二、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选拔、监督、考核、奖惩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质量,并为开展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公正、公开、高效、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监督、考核、奖励制度。

首先,要保证选拔进学生干部队伍中的是思想端正、德才兼备、工作积极、能力强的学生,是拥有强烈为同学和老师服务意愿的学生。只有这些敢于坚持原则、正直无私的学生干部,才可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得到支持,要坚决从根本上杜绝有能力但思想素质差或只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通过老师、老乡、亲戚关系进入学生干部队伍。

其次,高校管理者也应考虑到学生个体随着年龄的成长和入学时间的增加,会受到自身主观意识和大学客观环境的影响,导致其思想性格和行为准则的不断变化。因此,在严格选拔的基础上,还必须同时制定一套注重考察学生干部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的考核制度。此外,管理者必须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学生干部要奖罚分明,这样才能在提高广大学生干部积极性的同时,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干部中的不良风气,进而保证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关心指导学生干部工作,为其合理分配任务

学生干部的素质不是天生的,需要给予不断的指导。一方面,管理者应当避免在学生干部确定后让其担负过多工作,造成新进入学生会还没有足够工作经验的学生干部不能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同时这些学生干部又没有合理的工作思路,最终不仅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无形中承受着很大压力,从而慢慢丧失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应当关心学生干部的思想变化,及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完成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善于鼓励学生干部。教育者要对学生干部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的关心,引导他们能够较好完成学业的同时锻炼能力,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充实难忘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管理者应当做到合理分配工作,让学生干部们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干部的特长和才干,时刻指导学生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正确处理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共同协商,相互监督,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干部由于特权的集中而形成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三)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与交流活动

首先,学校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团支部在学生干部培训中的作用,把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以此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并且鼓励学生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经验和旧的习惯,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途径。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学生干部思想政治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活动,加强学生干部之间互相教育、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干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特别要加强老干部对新干部的引导,定期组织各种形式新老干部交流会,使新干部吸取更多的工作经验,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少走弯路。正确引导学生干部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积极与人交往的心态,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中的方法、技巧,学会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从而为广大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学校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干部在高校已有的团刊、学报、校园广播站、学生论坛、学生团体网站等传播媒介上发表文章,交流其工作经验和心得,促进理论研究和交流,促使其健康发展。或者还可以直接在上述媒体中为学生干部开辟思想政治学习专刊或专栏,为学生干部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他们也有不完善之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观趋势,使得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干部积极地探索自我价值、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充分发挥他们个体差异的优势;另一方面,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沟通,充分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使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白玉,侯晓飞.高校培养“强优型学生干部”思路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2]杨宗兴. 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3]陈刚.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问题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