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19:46
导语:在国际商务交际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人才培养;国际商务;教学研究;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0;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51-01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加强和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国际商务单证教学,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中职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国际商务单证教学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通过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商务单证教学内容是枯燥的、抽象的,这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努力实现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如在教学“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纠纷案例充实到教学中:销售商给批发商去函要订购50箱某名牌白酒,并要求在一个月内给予答复。但批发商没回函,而是在一周后向销售商配发了货物,销售商以未回函为由拒收,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学生就双方是否违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与这种生活密切相关案例的探讨,明确了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
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国际商务单证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国际商务单证教学的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分组讨论、实践探索为主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际商务单证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图形并茂、声像兼备的优势,给国际商务单证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海运提单的内容”一课时,如果将海运提单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学生的兴趣不高,印象也不深,如果利用多媒体将海运提单的内容设计成教学短片和图片等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就短片和图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分析,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了原有的枯燥、乏味的说教,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中明确了所学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三、加大双语教学力度,提高专业能力
中职国际商务单证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习,它具有较强的涉外性,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而中职生大都是学习基础一般,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就业。因此,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必须加大双语教学力度,重视英语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针对中职生英语基础差的现实,可以简化教学过程,以实用英语和商务英语教学为主,主要是针对在今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情境对话和专业术语进行教学,尽量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将所涉及到的各种专业术语、单证、合同内容表达出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如教学“国际商务单证英语应用”一课时,就国际商务中涉及的合同、国际贸易支付形式、贸易单证、信用证核对清单等专业内容用简单的英语对话和书写形式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进行口语和书写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
四、增加实践教学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是国际商务单证教学的主要目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的现状却客观存在。这种现状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当然由于国际商务单证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很难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这就需要在教学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学校要加大教学投入,为国际商务单证教学配备教学模拟软件和大型的模拟教室,仿真模拟商务单证的情境,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汇票的缮制与注意事项”时,可以为学生模拟一定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明确汇票缮制的过程,体验汇票缮制的业务流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国际商务单证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学科,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提高双语教学力度、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不断提高国际商务单证教学的实效性,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前言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商务外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对于发展课程本身和完善商务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研究大致围绕着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理论研究三种维度进行。例如,在宏观框架下,张守刚,方宝林(2012)对中国高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指出其薄弱环节并提出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师培养的建议。赵颖(2009)通过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资源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建立商务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这类研究为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相关研究数量不多,而且就如何优化教学资源的探讨还有待丰富。微观框架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层面。比如刘淑琳(2010)就电影教学法、陈华炎(2013)就项目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许彩霞(2010)对“讲授―讨论”的二元结构模式进行研究。这类研究相对数量较多,但教学资源涉及面比较集中,缺乏对于其它教学资源如教师等的方面的探讨。在教学理论方面,张小玲(2012)对现代学习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王恒(2011)从图示理论、李晓燕(2013)从建构主义出发探讨商务谈判教学。这些研究丰富了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但此类研究数量不多,还有待深入。可见目前有关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方面还是空白。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要求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针对笔者所在的商科大学,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梳理了其层次关系,重点研究多种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其有机结合。
二、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及其教学资源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集知识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丰富繁杂,又具有自身特点。课程教学资源有多种分类方式,笔者根据其呈现方式分类标准,将其为文字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文字资源是指教材、书籍、报刊等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的素质决定这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教学效果,是教学资源中的重要内容。活动资源是指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课堂上的讨论、辩论和展示;课堂外的调查、比赛、实践等活动。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和获取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制作的PPT、网上搜集到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由于其课程性质具有自身的特点。(1)丰富性特点。商务谈判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但却涉及到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文化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的资源都可以成为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资源。(2)开放性特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涵盖广泛,开发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具有开放性。例如,任何时间和地点的谈判案例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此外,开发主体也具有开放性,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谈判者、社会人士都有可能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3)时代性特点。国际商务谈判与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实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形式与学生的课程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学资源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丰富繁杂,又具有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梳理,有助于其建设。
三、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完善建设
基于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及教学资源的调查研究,笔者所在学院针对本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际,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完善和建设。1.整合教师资源。从一线教师队伍中选取优秀教师,组成商务英语专业博士领衔,队伍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2.以教学为重点内容,完善文字资源。对教学资料进行完善,注重细节,使其更具有实用性。修改了教学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料,使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更为突出。在课程学习方面,对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梳理,包括授课内容、练习和测试。例如,课程总体框架介绍、章节介绍和导入、基于核心概念及术语讲授、课程术语索引等。基于授课来完善教学资料,使相关教学资源更具有系统性。3.开发活动资源。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活动资源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模拟场景设备和学院的实训室进行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另一方面,组织各种活动和比赛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如,鼓励学生参加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在内的各种比赛,并在2014年组织开展了“全校大学生职业英语大赛”。(4)开发和建设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教学资源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其开发和建设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在课外信息资源方面,教学团队首先扩大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及专业网页等网络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实。其次,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拓展学生学习,也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比如,给学生一些音频或视频信息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内信息资源方面,信息资源建设主要体现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方面。比如,优化教师课堂授课的PPT、章节导入视频、鼓励授课教师制作微课。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完善为其课程教学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课程得到优化。但整个课程资源作为庞大的整体,如何对其整合,是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整合
有效的资源整合能最大化地利用教学资源,满足教学要求。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教学资源建设实践中,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了针对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1.针对性原则,其主要体现在针对学生和针对课程教学两方面。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通过主动性学习来构建和实现学习。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一般是经济管理类、涉外文秘、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背景不同,所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避免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迷失主题和重点。此外,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以及学习者自身之间,而课程本身的材料如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源是学习者和教师之间以及学习者自身之间产生学习过程的主要载体,因此,与课程本身相关的教学资源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是教学中最重要内容和部分,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这些资源来进行。2.主动性原则。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过程应是通过学习者主动完成的,这样才能取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资源的选取以能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主要标准。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取代传统的讲授式的活动。教学资料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师生间以及学生间互动内容。3.灵活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加之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包含内容十分丰富,又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这就使教学资源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课程资源与和课程资源之间以及课程资源内部之间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组合。比如“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正确行为举止”资源可以与“商业文化差异”资源相结合也可以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各个阶段相结合。此外,文字资源、活动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所占比重和组合结构也存在着灵活性。
五、结语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教学实际,对课程教学资源的脉络进行梳理,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资源的完善和整合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优化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素质和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提供可值得借鉴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张斐瑞.商务英语谈判:国际研究现状分析及拓展(2004-2013)[J].外语教学,2014,04:5-10.
[2]刘森林.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探讨[J].外语教学,2005,05:30-34.
[3]李羽飞.论《商务谈判》课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修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69-373.
[4]吴健,常生.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1:121-124+128.
[5]张守刚,方宝林,陈刚,杨蕾,王彦飞.中国高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74-77.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泛读课堂 教学实践
1.引言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研究都偏向于精读教学,鲜有研究在关注泛读教学。英语泛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泛读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改变学生对于泛读课程的认识和态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任务型教学法强调通过用目标语进行交互交际活动来学习,为学生提供接触学习材料的机会,旨在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解决泛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泛读课堂上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能让学生有机会参加结对及小组活动,调动学习动机,通过鼓励学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提高语言水平。
2.文献综述
泛读是指:“通过阅读教阅读……大量的阅读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最好途径。”(Day,1998)这一定义关注阅读的量。Aebersold和Field(1997)将阅读的数量和学生的选择结合起来,给出了如下定义:“泛读教学基于这一理念:学生阅读他们自己选择的大量阅读材料并加以理解之后,他们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提高。”
泛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构建背景知识,丰富词汇和语法知识,提升输出能力(口语,特别是写作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大量的泛读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构建图式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李天紫,2007;Junko Yamashita,2008)。
虽然泛读是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有研究证实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有效性,泛读课堂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效果不明显(Davis,1995;Laufer,2003)。根据周虹(2000)的研究,在泛读课堂上,老师仍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及阅读技巧的训练。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泛读课堂大部分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任务型教学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认可,如覃修桂(2004)、谭晓晨和董荣月(2007)等。文献表明,只有Green(2005)指出,应该在泛读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但是该研究并未证实任务型教学法在泛读课堂上的有效性。
国外有关泛读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上对其优点的探讨及寻求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泛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如Brown(2009)。国内关于泛读教学的研究大部分仍然关注其理论价值,如周虹(2000)、盖淑华(2004)、李天紫(2007)、夏赛花(1997)等。因此,笔者尝试在泛读课堂上应用任务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的泛读态度,最终鼓励学生积极独立进行课外泛读,享受泛读所带来的乐趣。
3.研究方法
3.1研究问题
(1)学生针对泛读的态度如何?他们在阅读技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2)在泛读课堂上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效果如何?
3.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88名研究对象来自于某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该校使用的泛读课本是《新视野大学英语泛读》第二册。这些学生很少在课堂内外进行阅读,没意识到泛读的重要性,但是渴望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模式。
3.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作为收集定量数据,调查学生对泛读态度的变化。问卷由5级量表组成,即非常不赞同、不赞同、有时赞同、赞同、非常赞同。问卷包括23个问题,涵盖了学生对泛读的理解,对自身泛读能力及所使用教材的评价,对泛读教学的态度,以及课外泛读的意愿。
3.4数据搜集和分析
问卷在该课程结束的时候分发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该问卷。教师并未告知学生此问卷的真实用途,目的是获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真实的感受,评论及收获。在讲解如何回答问卷之后,笔者给学生10分钟时间完成问卷调查,最后SPSS13.0被用于处理问卷的数据。
4.结果与讨论
4.1研究对象对泛读的理解
与精读相似,泛读也是一个隐形的过程,包括认知、心理及情感因素。但是,泛读有其自身的特点,阅读的数量。据笔者的课堂观察,在泛读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是逐词阅读。在为期十周的泛读教学实践后,44%的同学开始认识到泛读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思想。大部分同学也意识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但是25%的同学比较反对这一观点。这些同学只是将泛读材料当成是学习任务,另外,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导致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欠缺,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此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学生逐渐了解了泛读的特征,但32.1%的学生认为泛读就是一个词汇辨认的过程。21.4%的学生认为词汇是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在词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词汇仍然是他们泛读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4.2研究对象对自身阅读能力的评价
数据显示,27.4%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不够自信,但是33.3%的同学在阅读方面非常自信,他们在泛读教学过程中表现积极,并且能积极地影响身边的同学。27.4%的同学认为阅读是影响他们英语考试成绩的关键,而57.1%的同学表示他们的阅读量远远不够。这表明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逐渐认识到泛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4.3研究对象对泛读课程所持的态度
经过任务型教学实践,学生对泛读课程的消极态度得到了很大的转变。32.1%的学生认同泛读对于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很重要,42.9%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泛读。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在任务型泛读课堂上,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并且可以有机会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而且能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口语。
4.4研究对象对泛读教学的态度及评价
大部分同学赞同应该将精读和泛读课程区别开,单独开设泛读课程。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经过任务型教学实践后,42.9%的同学表示能够在泛读教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处理教材上的阅读任务,表明同学们认可泛读课程的重要性。
4.5研究对象对课外泛读持有的态度
问卷数据表明,36.9%的同学能够自愿地完成泛读任务,34.5%的同学表现出对课后泛读材料的浓厚兴趣。42.9%的学生表示他们坚持课后泛读,29.8%的同学表示他们愿意尝试处理难度更大的阅读材料并且会在泛读课结束之后继续坚持阅读,但是21.4%的同学表示很难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
综上所述,在泛读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泛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锻炼英语能力,鼓励他们开展课后阅读。
5.结语
为期十周的课堂实践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泛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阅读材料和训练阅读技巧,而且能以不同的形式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学习者在泛读方面的信心得以提高,也能积极地参与泛读教学中,并且能提供具有创造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在泛读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学会了如何分析自身的学习问题及评价自身的课堂表现,意识到泛读是积累背景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后泛读的意愿得以加强。本研究只涵盖了影响学习者泛读态度的部分原因,未涉及认知、情感等其他方面。此外,泛读课堂上的任务选择和设计仍有待继续完善,泛读材料选取的依据需要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盖淑华.近十年二语习得泛读研究文献质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2]李天紫.论英语泛读教学的发展趋势[J].外语界,2007,(6).
[3]覃修桂,齐振海.任务及任务教学法的再认识[J].外语教学,2004,(3).
[4]谭晓晨,董荣月.任务类型和语言水平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准确性和复杂性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
[5]夏赛花,吴古华.英语泛读课的现状和改革[J].外语界,1997,(4).
[6]周红.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泛读教学之我见[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7]Aebersold,J.A.,Field,M.L..From Reader to Reading Teacher:Issues and Strategies for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8]Brown,D..Why and how textbooks should encourage extensive reading [J].ELT Journal,2009, 63:238-245.
[9]G.reen,C..Integrating 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task-based curriculum [J].ELT Journal,2005,(4):306 -311.
[10]Davis,C..Extensive reading: an expensive extravagance? [J].ELT Journal,1995,49:329-336.
[11]Day,R.R.,Bamford,J. 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关键词]Blended-Learning(混合式学习);国际商务函电;“4P+2D”模式;实践效果
在国际贸易实践环节中,信息的交流是必需的,英文信函是实现进出口贸易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国际商务函电》是一门实用性、技能型和知识性并重的课程,这门课程融商务英语与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为一体,其突出的特性就是培养学生能够以信函的方式运用英语有效地完成进出口业务各个项目的磋商包括建立业务关系、询盘、发盘、还盘、成交、支付方式、运输、保险、索赔与申诉等外贸各环节。
一、目前国际商务函电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各行业对国际商务英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专业的需求。目前国际商务函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和教学场地单一化。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长期以来,国际商务函电的教学大多都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而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仅限于每周2~3节的课堂之内。由于课程的知识量大,有限的课堂时间全部都是教师在“教”,师生互动交流少,学生大多时间都是在忙着记录记不住的语言点和知识点,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撰写信函的能力较差,而且不具备职场竞争的能力,不能适应外贸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老师和学生都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老师费了很多劲,讲解每章的知识点,力求面面俱到,但下一次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对上次课的知识依然陌生,这直接打击老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觉得课堂枯燥、听不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觉得知识量太大,形成压力。概括而言,灌输式教学的最终结果就是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感觉事倍功半。
2.国际商务英语与大学基础英语的混淆。学习国际商务函电的基础是具备一定的专业词汇量和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如此看来,普通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是专业英语学习能否达到效果的一个必要前提:而专业英语是普通英语在各个不同专业的运用与提高。然而,很多学生英语基础差,又由于在大一、大二开设的大学英语学习效率缺乏,使得到了大三学习专业英语的时候就显得特别吃力。因此,教师在上商务函电课程的时候突然发现学生连一些基本英语表述都没有掌握,只有放下手头内容,花时间重新讲解,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弱项,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效率,又使原本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加没有兴趣。
3.部分学生前期知识掌握不够。国际商务函电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英语写作水平。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只具备其中一方面的能力。有的学生国际贸易实务基础不错,对磋商各环节买卖双方争论的利益出发点能够很好地把握,但是要用英语信函表述出来却迟迟下不了笔,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想法用英文表达出来;而有的学生对英语非常感兴趣,通过了英语六级,英语表达能力也不错,然而缺乏国际贸易知识基础,但凡设置一个情景给他,安置买方或者卖方的角色后,却不知道自己需要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才是最有利的,无法判断究竟应该接受或拒绝对方的请求。因此,学生前期知识掌握不够也是商务函电教学过程中屡见不鲜的问题。
二、基于Blended-Learning理念的国际商务函电教学模式构建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需要凸显“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思路,教师应该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部分拟构建基于Blended-learning(混合学习法)教学理念的国际商务函电课程教学模式。
1I Blended-learning。Blended-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何克抗,2002)。Blending—Learning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
本质上,Blended-Learning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理念,它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即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参加课程的教与学;通过学生的自主钻研和小组讨论,按互教、互学、互助的模式进行调研、讨论、交流,优化教学要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
2.基于Blended-learning的"4D+2P”教学模式。构建基于Blended-learning的国际商务函电教学模式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课堂上综合运用多种互动性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任务项目教学法和案例讨论教学法),其目的是在比较接近真实的外贸情景之下,让学生通过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主动领会和掌握外贸函电常用术语和句式,以及独立撰写、回复外贸信函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合理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网络环境(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混合式教与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把教师的教学行为由课堂上扩展到了课堂外,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图书馆、寝室等能上网的地方均可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展混合式教与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授课,课后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
基于此,在Blending-Learning理念的指导之下,国际商务函电的新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4D+2P”,即四个方式维度与两个学习场所并用的方式,如图1所示。
由如图1可见,该模式以讲授、情境模式(角色扮演)、项目任务和案例研讨等四个维度为主体平台,摈弃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以轻松活泼、互动、研讨等方式进行商务函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探究知识的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该方案旨在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场合的创新,让学生脱离被动接受的境地,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分析问题,真正意义上锻炼和培养其应用能力。
3.基于Blended-learning的国际商务函电的教学目标。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理念,结合国际商务函电的课程性质与特点,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起来、用起来、写起来和演起来”。
“学起来”: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商务函电的英文写作方式和贸易实务的磋商流程。
“用起来”:运用所学的技能分析相关案例,运用所学的表达方式对英文信函进行英汉的互译。
“写起来”:国际商务函电毕竞是买卖双方磋商过程落实到最终的写作能力上,因此在能看能读能译的基础上,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写作练习,提高商务信函的写作能力。一部分作业以小组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老师课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评论与指导,另一部分则以个人形式,将纸质稿上交,下一堂课教师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在不断的纠错过程中提高。
“演起来”: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情景的设置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知道买方、卖方在商务磋商环节中如何争取自身的利益,如何与自己的贸易伙伴进行博弈。
4.Blended-learning理念下的新考核体系。由于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们发挥的机会较多,而且商务函电的本质也是学习磋商的过程,因此传统的考核方式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的考试为主体,占70%~80%之多,不利于带动学生平时的积极表现力。因此,根据前面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考核方式也需要随之变化。
实际运用中,考核内容分为形成性与终结性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占50%,包括平时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信函磋商隋况和报告表现情况,以及考勤等;终结性考试占50%,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的中英文转换能力,和给定情境下信函的写作能力,如图2所示。
三、基于Blended-Learning理念的国际商务函电教学模式运用
这里主要介绍除课堂教授以外的其余三个主要方式维度—情景模式教学、项目任务和案例研讨的具体运用实例。
1.情境模式法的运用—创造情景,引学生入角色。因为商务函电是一门互动性很高的课程,如果只是学习样例信函,学生体会不了买卖双方基于各自立场进行来回磋商的真谛,而且会觉得枯燥。一种解决的方法就是教师创造特定的情景,并且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角色,让其主动参与进来,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在基于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与对方进行交流。
创造的情境可以是问题情境,也可以是仿真情境。
(1)问题情境。问题的设立要有针对陛,能够引发同学们的讨论,甚至争论,通过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以支撑自己的论点来强化大家对某一主题的印象。例如,在讲到支付方式的确立一章时,可以事先让同学们回顾之前国际贸易实务的内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如常用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有哪些?对于不同的支付方式,站在出口方(或进口方)的立场,对其的偏好进行排序?为什么有的支付方式对出口方风险大,而对进口方来说却非常希望采用?双方如何进行磋商协调?……提问题的目的是引发同学们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回顾,并且站在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立场上,明确自己在商务信函中需要阐述的要点。
(2)仿真情境。仿直情境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在谈判模拟实验室。由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体验买卖双方的磋商过程,提高商务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情境的教学程序为:首先,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各环节的活动,创设模拟情境,布置实验室;对每组学生的分工角色进行介绍,并布置磋商过程。其次,组织学生扮演公司角色,首先进行口头电话磋商,然后再参照商务函电规范,最后进行书信的书写。第三,教师对每组的来往书信进行点评,并讲解书上的样例和知识点。例如,第一章中的建立业务关系,讲到信息来源这一点时,就可以广交会为模拟情景,让每组的卖方来推销自己的公司和产品,然后让学生们自由演练,最后由老师汇总总结,介绍建立业务关系信函中对公司介绍的表述方式,并布置作业,以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又如,在讲到询盘、发盘、还盘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买卖双方的不同角色,进行相互磋商,结果允许妥协成交,也允许最后没有协商成功。最后通过讲解点评学生们的演练,引出书上的规范样例,使得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掌握各贸易环节书信来往的要点内容。另一种是在网络情境中进行,即在机房让学生们上机进行操作。利用外贸业务模拟软件,使得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从事进出口操作,通过网络进行书信的来往,使其能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各贸易环节国际商务函电的来往。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书信的写作,更加贴合如今的发展趋势,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锻炼其灵活运用各表达方式的能力。
2.项目任务法的运用——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借鉴Willis(1996)提出的任务学习的理论框架,任务教学法基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第二步:任务——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执行任务,小组向班级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第三步:最后任务——由分析和操练两部分组成,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的重难点。
每学期初,为了保证国际商务函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可根据项目化教学方式,设计一个能够贯穿整个课程所有章节和环节的“项目”线索。使得学生对每一笔交易的整个过程都有一个完整连贯的认识。
每个小组自动成为一个谈判组(均包含两个卖方两个买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每一个谈判组设计一个能够贯穿整个课程所有章节和环节的商品谈判任务,包括谈判的商品名称、基本交易条件,买卖双方的价格区间等)。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在一边学习各阶段国际贸易磋商信函写作的同时。每个谈判大组的买方和卖方之间还要就其命题商品的买卖进行谈判,当最后达成一致价格即交易谈成,教师即可关闭这一大组的谈判系统。最终,在学期末的时候,将这一任务商品的谈判磋商过程全部用信函的形式完成,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3.案例研讨法——导入案例,引发学生讨论。在商务函电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导入案例引发讨论的方式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这个可以和情境模式方法相结合。
以如何审证改证一章为例,首先导入一个现实贸易实践过程中的案例说明审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边听案例的发展过程,边带着疑惑重新去回顾信用证的相关知识和适用惯例,这样教师在讲解信用证的相关流程和管理规则的时候就能事半功倍。
随后,再将一个现成的合同与对应的信用证给每个组,让其进行审证工作,找出合同与信用证之间的不符点。先是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对英文合同和信用证的阅读能力,也让大家掌握了各条款的表达方式。
四、国际商务函电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和策略建议
1.国际商务函电“4D+2P”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调查。通过不记名问卷的方式,对实施国际商务函电教学改革的班级同学进行了改革效果的调查。学生基本肯定了教学改革的积极效果,普遍表示,通过实践环节的增加,对国际贸易进出口流程更加熟悉,对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就部分关键反馈内容进行图示分析。
如图3所示,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70%的学生表示更加熟悉国际贸易的整个流程,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知识点,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效果。图4是学生对教学模式改革效果的整体评价结果,100%的学生肯定了改革的效果,其中73%的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模式非常满意,27%的学生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这对今后进一步在国际商函电课程中实施“4D+2P”混合学习式教学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进一步完善“4D+2P”教学模式的策略建议
(1)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的融合。一方面,运用各种丰富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凭借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认知工具,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职业素养;国际商务礼仪;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13-02
广东省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地区、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联系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国际贸易一直以来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 因此,结合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需要对国际贸易技能型课程进一步整合,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职业的匹配度更加契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外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珠三角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
国际商务礼仪是国贸类专业的必修技能型课程,是人们商务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商业服务类企业对自身形象和员工形象越来越重视,现代商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代表着企业形象、商务角色和商务责任。掌握国际商务礼仪的知识和技巧,在合适的情境中加以运用,能塑造良好形象,展示职业素养,传播正面影响力,扩大商务交往,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传统单纯的教科书式商务礼仪理论教育与现实社会人才培养相脱节,随着对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利用情景、协作、交流、意义等学习环境要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情境式学习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教师适时辅导、积极引导,实现学生与指导教师、学生与网络资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一个发现并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建构,培养素能结合、技术应用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一、课程开发的对象和目标
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开发突出情境性、示范性、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课程项目以课内实践或模拟实践为主,教学场地以外贸实训室为主。外贸实训室模仿一般外贸企业的工作环境,分设了办公区、洽谈区、板房以及形体训练区等实训区域,让学生能够在仿真的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拟实操。在国际商务礼仪一体化项目教学中仿真未来就业岗位。各班成立模拟公司。各模拟公司都有具体的公司名称、公司简介、产品(服务)说明、组织机构以及名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经历在公司任职。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能力训练项目、情境模拟实训都是在仿真模拟公司间进行。
目前该课程培训过的学生有两类,分别为大一刚入校的新生和大三即将赴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新生刚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可塑性和积极性很强,但是在与人交往和与社会交往方面能力较显不足,在第一学期开设该项目教学对塑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起到关键作用,有利于培养国际商务类实用性技能人才。大三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正在为求职做各项准备,在第五学期接受该项目的训练,有利于他们找准自身优势,对就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程组以能力为导向,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入手完成过程教学,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后拆分成若干任务,让学生在设定情境下,依托教师的帮助,独立完成任务目标,学习各项实用技能。拆分的教学内容会灵活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技能进行分工教学,既可以让不同的老师教授自己最擅长的技能部分,又可以解决多平行班上课师资不足问题,同时又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和情境的理解也各自不同,教学过程要通过精心设计,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进而融合,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设计出新颖真实、知识和趣味相结合的实践场景,使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实训项目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和发挥性。
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工作分析,明确了岗位所需能力要求,确立了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知识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的模式,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体系分为若干个项目模块。基础模块和综合训练模块根据教学实践情况穿插安排,在介绍课程概论时提前布置好任务书以便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比如在仪容、仪表、仪态商务形象模块训练之后,安排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项目。即根据教师设置的特定情境(例如和主管一同前往供应商处洽谈合作事宜,该供应商规模和名气很大),在组内挑选合适的模特,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包括化妆、发型、着装等),然后组内设计人员简要介绍并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点评。
三、运用建构主义教学项目模块的设计
教师分模块示范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把传统的教科书式和PPT式灌输式传授改变为以实践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结合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经验和性格特点,更真实更深刻的塑造“私人订制”式的教学体验,使学生在认真投入的情境中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比如在仪表项目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商务着装知识、了解TOP国际着装原则、熟悉饰物的佩戴知识,更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诉求。经过个人自我扫描和小组内讨论,进一步确定符合个人风格的服装色彩及款型搭配。在熟知色彩搭配的前提下,综合个人的外貌、风格、修养等多重因素,帮助学生利用样品服饰搭配穿出适应不同场合的服装效果。
仪态项目训练环节中,在站、坐、行、蹲姿态的基本知识讲解和示范之后,教师更注重设置不同的场合,在静态、动态交互的情境中一对一、一对多的集中式高强度训练。让学生在情景练习中真切体会到商务人士庄重稳健的站姿、潇洒魅力的走姿、具有信任力的坐姿,会给对方留下令人愉快、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语言项目环节,从情境设计出发,营造迎接新同事、电话面试、客户投诉等不同的仿真场景,帮助学生分析声音的长短处和谈话技巧;在用餐项目环节中教师在实训商务洽谈区设置了小型沙龙,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书,从咖啡和茶的基本种类、冲泡技巧、上茶、喝咖啡的礼仪,由学生自主设计角色细节并实践,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整个过程在轻松自然却充满知识性的氛围中完成。
四、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
传统的闭卷笔试已经远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考核内容应侧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应用和创新的考核。课程体系的实践开发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革新,还应考量课程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把“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全面考核”等理念贯彻到改革当中。同时把学生在项目中的仿真演练拍摄、录制下来,建立和学生双向沟通的机制,反馈、交流、总结后不断提高,使考核方式真正体现教与学的绩效,并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本课程设计的每个项目都会进行现场过程考核,学生需要针对项目所需技能进行演练并在教师前展示,得分占总评的30%,综合训练仿真场景测试是阶段性考核,学生需要在相关情境下展现自己各阶段内所学技能并加以综合运用,测试成绩占期末总评40%;在以上两类考核中,评委老师会对每组的情景进行打分,依各组得分进行排名确定其相对得分,设置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梯度基础分,组员个人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并参考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行个人加分。这种考核方式解决了以往按照小组表现给定统一分数,从而忽视了表现突出的个体,容易出现的“搭便车”问题,同时兼顾了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为了对所有项目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在课程结束时也给学生安排了国际商务礼仪基本理论素质笔试考核,笔试成绩占期末总评20%,皆是上课重点介绍和讲解过的内容,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后,职业素养考核部分占总评的10%。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到课情况和爱岗敬业、守时守信等良好的精神风貌。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往往需要通过先给学生见识“鱼”,然后再帮助学生探索如何去“渔”。工作中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环境的发展变化都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环境的营造着、情感的支持者、信息的咨询者,应尽可能的创设职业岗位中常规的工作情景。笔者经过近三年在商科类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17个教学班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基于建构主义情境项目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职业技能方面已经显现出积极的成效。学生普遍反映,“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练过”。这种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易于接受,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文广.《国际贸易实务》立体化教学包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31):49-50.
[2] 田芳.“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4):82-83.
[3] 王文丽.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1,(10):195.
[关键词] 认知语境 国际商务谈判 构建
一、认知语境
语境是言语交际的一种客观属性,具有不可超越性,它像“天罗地网”般地笼罩着人们言语交际的全过程。我们研究语境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言语交际,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研究语境是为了让交际主体在言语交际中更清楚、准确地认知语境以便在不同的语境中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交际活动促进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也促进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关联理论的出现,人们便对言语交际产生了新的认识。言语交际的目的就是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为此说话人在话语生成时必然要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进行语用制约。认知语境观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成功的交际就是双方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或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以实现双方认知语境假设或信息的趋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认知语境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结构体,交际者通过经验或思维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为信息处理提供认知方向,从而实现对话语理解的语用制约,说话人会利用某些明示的语言手段,如使用话语联系语或话语标记语等,以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更加容易地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取得言语交际的成功。
二、国际商务谈判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全新的经济竞争格局,对外商务交往日渐频繁。商务谈判是各国商界对外商务合作的主要方式,从事国际商务的人员除了应掌握必要的商务谈判原则和技巧外,更应了解不同国家商务人员的谈判风格。中西文化在交际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谈判者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树立跨文化的意识,培养全球的文化观,尊重和宽容不同的文化,同时加强外语语用能力。国际商务谈判是跨越国界的活动,谈判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商业问题进行磋商以达成共识。在商务谈判中,谈判策略是商务谈判的行动方针和行为方式,随着谈判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谈判策略在商务谈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务谈判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了解对方的文化可以使谈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谈判者迥异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熟悉双方的文化差异,并接受谈判方的文化对促进谈判的成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认知语境的构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商务谈判与日俱增。国际商务谈判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且文化因素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分歧产生了双方在谈判等问题上的冲突。因此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懂得和尊重文化差异,又能利用冲突解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谈判手才能在谈判中占据决定性的优势,取得成功。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对文化多样性的真正理解是实现对商务原则变化的性质和对道德情操不同范畴的现实认知的核心,只有文化意识强并能容忍文化差异的谈判者才能克服交际障碍,实现谈判目标。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对语境具有高度的顺应性。另外,谈判者的心理动机也对模糊语言提出了顺应要求,商务谈判中存在大量模糊语言并不是因为谈判者缺乏对世界的认识,而是他们有意识使用的结果,也是语境与语言结构动态顺应的结果。在谈判的初期阶段,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谈判双方技巧性的较量,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较量和碰撞。谈判必然有人的参与,而人的参与就必然带来主观思想的渗透,这种主观思想的渗透正是来自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他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我国各个涉外企业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把谈判双方的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文化心理构成等因素和谈判技巧、谈判策略、谈判过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及时地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之中,实现双方文化融通、利益双赢的国际商务谈判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偏重谈判策略与技巧的较量,而对潜层的、隐性的文化因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在集中谈判阶段,中美的语用习惯是截然不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文化语境的具体应用。文化语境在对跨文化商务谈判的会话含意推断上起着解释作用、制约作用,并有着修正功能以及话语选择功能。因此,谈判者在使用语言时,可以根据交际场合的需要,激活相关的认知语境要素,让谈判得以顺畅进行。在谈判的决策阶段,人际关系的运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观念在两国的谈判者的头脑中有着不同的体现。成功的谈判家应该在商务谈判中成功地运用跨文化交际学与语用学,有效地了解商业语境对于成功交际是至关重要的。在商务谈判的特殊环境中,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性质,这种文化特性塑造了不同的谈判风格。
参考文献:
1安国源,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 (26)
2陈传显,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策略[J],企业经济,2008 (05)
[关键词] 商务活动 跨文化交际 礼貌原则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和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及贸易不断发展,国际商务往来活动频繁密切,因此社会对从事商务活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从事涉外的经济贸易活动,如何在外商经营的企业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语言差异无疑是商务工作人员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而商务英语又是现代外资企业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那么,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商务活动中取得成功呢?有时关键也在于我们说话的方式,所以,如何在话语中运用礼貌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既懂得一定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又能在商务交际活动中熟练得体运用商务语言的人才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语用礼貌原则的知识及运用。
一、 国际商务交际的主要形式―语言交际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交际活动, 交际活动则必须通过语言媒介来完成。所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出色运用语言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语言的特点主要在于它的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以及它的实用性和客观性。所以商务语言不只是简单地提高商务人员的外语水平、能力,传授专业外语知识。它更多的是传授一种西方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因此商务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商务语言强调在掌握提高外语语言运用技能的同时,了解各种商务活动,获取商务信息,提高商务交际技能。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使用商务语言时如何注意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的运用以达到商务交际的目的,从而取得商务活动的成功。
二、 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礼貌原则的语用功能体现
1.礼貌语言策略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在交际中通常被用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礼貌语言是符合礼貌原则而使用的语言,以体现说话人对别人的礼貌行为,如友好,尊重,不伤害别人面子等行为。礼貌原则分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出不同礼貌程度差异。语用理论家认为人们交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威胁面子的行为。恰当地对待威胁面子行为,从而尽量地保留交际双方正、负两方面的面子,都需要恰当地运用礼貌和礼貌语言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习俗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需要相互的文化认同来消除彼此由于文化差异而存在的交流沟通障碍。因此在商务活动的跨文化交际当中,我们必须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才能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从而达成交际的最终目的。
2.礼貌语言行为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何把握语言得体这一礼貌策略,显得十分重要。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必然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标准的差异性,所以在沟通中要求谈判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而且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式。中国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因此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就礼貌语言表达而言:模糊语言能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我们可以运用模糊性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模糊表达对调节双方紧张关系体现对对方的礼貌是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的;适当的称赞对方也是国际商务谈判中保持人际关系融洽的主要形式,既可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又可以融洽谈判气氛,有利于达成协议。保持言行举止得体,建立与对方的平等和谐的关系,不能总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断直言不讳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双方完全是一种“我”对“你”的关系并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也应该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考虑对方的立场,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仅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而且也更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注意语言交际的策略和技巧,充分利用语用礼貌策略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做到言行举止得体,把握好这些起积极作用的语用策略,我们就可能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获得圆满成功。
三、结束语
总之,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礼貌策略,包括保证对方的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不受威胁的正面礼貌策略(positive-politeness strategies)和保证对方的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不受威胁的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polieness strategies)。在国际商务沟通中不仅仅要注意如何运用不同的礼貌策略来维护对方的面子,而不伤害到对方的面子恰当地对待面子威胁行为。另外,还要注意在不同的文化沟通中如何得体运用不同的表示礼貌的方式,从而顺利地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礼貌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体现形式,我们只有对不同文化进行深入理解,正确运用礼貌原则才能确保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得商务活动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蔡苏勤:商务英语教学探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5卷,(3)
[2]张红梅:浅谈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 2004,(1)
1.背景回顾20世纪6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许多国家为了摆脱战争造成的困境,重新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不得不学习超级大国美国(含英国)的语言——“英语”,结果就产生了“特殊用途英语语言教学”(ESP)(陈坚林,2000)。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活跃,特殊用途英语进一步划分为科技英语(EST)、职业英语(EO P)等。‘特殊用途英语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强调教学必须符合学习者的需求与语言学习的实用性(M undy,1978)和职业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结合(M c2Ca llen,1989)。这样一来,商务英语教学始终被放在ESP的框架内,强调商业语境殊言语交际方式和特殊的商务语言形式的运用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商务英语教学通常与一个特定的工作领域或者行业内容相关联,另一方面,它又把商业情景与言语交际的普遍性能力结合起来(Ellis&Johnson,2002)。20世纪末,国际商务活动对于面对面口头言语交际能力提高的需求日益加强,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出现了。在说明国际商务谈判英语的发展趋势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早期,人们认为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和通用英语(General Eng2lish)之间的区别似乎在于商务英语拥有其特殊的词汇或者术语。1971年,卡索(Cassell)出版的福斯(J.F irth)编写的《英国银行业》一书反映了这种教学法,它提供了针对特殊话题或者语境的特殊词汇。该教材中的练习多围绕课文回答问题、词汇练习和语言结构操练编写。它的缺陷在于不考虑学习者如何运用商务语言或者如何在互动中学习语言技能。1972年,英国广播公司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商务英语》教材。该教材十分强调商业环境中听、说、读和写的言语交际技能培养。该教材以录像带为基础,强调语言结构操练、信号词操练、对话操练和情境模拟操练,反映了语言结构和声音语言教学方法相结合适应实际情景的教学思想。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商务英语教学转向强调语言功能的传授,即传授一些程式化的语言形式,诸如表达推荐、提出建议,表示同意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基于加拿大凯勒(Keller)的语言数据库。1978年朗曼(Longman)出版了一本典型的功能性的教材《商务中的功能》(编者为Know les&Bai2ley),该教材配有录音带。它包含了功能性语言实践和一些角色扮演练习。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商务英语教学开始综合吸收以往的经验,同时更加强调开发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商业人员对于商业语言交际技能的需求产生了商务英语教学中对于陈述、谈判和会议发言技能培训的迫切需要。商务专业学生则需要接受行为技巧和基本的陈述技能培训。由维凯(V icki Hollet)编写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务目标》这本教材反映了该时期商务英语对于综合教学法的运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区别在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培训和公司职员培训之间的不同。前者主要依赖课本获取商业知识,但他们又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的特点。后者虽然也受到教育背景的限制,但是他们却从工作中获取了许多实践经验。公司员工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增强自身语言的流利程度,让他人理解他们的话语和可以听懂他们的话语方面。在校的商业英语专业学生则有两种需求:1)他们当前的状况要求他们能够读懂英文课本或者听得懂英文讲座才可能最终获得相应的商务资格证书;2)他们必须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为了达到第二种目的,教师必须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目的提高他们陈述信息、言语交往或者口头谈判的能力。20世纪后半期到本世纪,许多国家的学校把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例如,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剑桥国际商务英语》(Leo Jones&R ichardA lexander,2001)和《新编剑桥商务英语》(A nneW illiam s&L ou ise L Ioyod2Jones,2002)在中国普及。这些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商务背景、商务情景、商务技巧、模拟活动、讨论、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功能性语言练习以及不同口音的听力练习。学习者通过这些活动来练习和提高英语沟通技能。本世纪以来,国际商务谈判活动日益频繁,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课程。它逐渐成为获得国际商务师资格的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我国引进了Jeremy Comfort&York A ssociates编写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商务英语技能:成功谈判》(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此套教材配有VCD,适合多媒体教学。除此之外,国内也有书名为《国际商务谈判英语》的不少教材出版,诸如索伦(2002)的《实用英语谈生意》、向丹辉(1999)的《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王正元(2002)的《商务谈判行话连篇》、曹菱(2001)的《商务英语谈判》以及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商贸英语》(VCD)等。它们有的强调谈判基本过程所使用的英语,诸如谈判前的准备、确定谈判日程、确定谈判立场、明确立场、化解矛盾、对提案做出答复、讨价还价和谈判的收官和达成协议等谈判环节中使用的英语和谈判技巧等。这些出版物普遍出现在20世纪末或者本世纪初,它们标志着我国对于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的迫切性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随着中国加入W TO,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需要用英语进行洽谈的商务英语人才。为了适应形势发展,中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同时,一些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商业谈判英语课程。尽管特殊用途英语不断发展,商务英语范围内的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课程教学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怎样教授这门课到底才能够适应国际商业谈判的目的?这是教师们共同关心的事情。所以,本文将聚焦于针对在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课程教学发展趋势的研究,这也是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的机会。2.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语言共核的教学是英语专业基础课的任务。为国际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设置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传授了国际贸易的知识和常规。本文所述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则是一门建立在国际贸易、语用学和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跨学科的课程。为了教好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和认识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第一、开设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原则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的特色首先表现在传授给学生谈判双方或者多方使用的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言语行为方式,确保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双方都感到愉快、更够达成商业协议或者一致意见。由于社交过程具有仪式化特点,教授一定商业语境中程式化的言语可以帮助谈判者有效地沟通谈判,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其次,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言外之意”在谈判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课程要结合学习者的(未来)工作需要,将职业训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第二、语用策略的传授商业谈判英语的教学大纲应当以商业活动需要的语言技巧,诸如会话的技巧、陈述的技巧等为基础制定。这些语用策略包括直接言语行为策略与间接言语行为策略、利用会话隐含意义达到谈判目的和利用礼貌策略达到商业谈判目的等语用策略。跨文化交际语用策略的传授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第三、教学方式的特点大部分谈判课课堂活动方式与通用英语口语教学方式相同。对话活动是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重要方式。角色扮演对于谈判英语和通用英语口语教学都适用,尽管语境和语言结构有所不同。谈判英语可以借鉴工商管理培训的思想,例如案例分析、采用问题-解决、决策和团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活动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或者互联网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和信息来源。第四、前导课程和前导商业谈判语域内的专业词汇和句型结构由于教学对象是在校的商业英语专业学生,他们缺乏必要的商业贸易知识,所以提供与谈判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和相关的工商管理知识十分必要。同时,我们也有必要提供相关专业词汇和常用的句子结构。但是,我们提供的相关知识必须适可而止,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商务术语解释或者改变了“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性质。我们应当始终把握该课程是“语言”课程这个特点,尤其要记得它是一门“口语实践”课程这个本质。第五、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课程大纲设置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课程的定位为跨文化商务言语交际口语课。它应当由三部分构成:1)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过程中涉及到的英语,包括谈判前的准备、确定谈判日程、确定谈判立场、明确立场、化解矛盾、对提案做出答复、讨价还价、谈判收官和达成协议;2)国际贸易实务过程涉及到的英语语言结构和词汇,诸如建立贸易关系、商业约会、与客户见面的礼节、询盘、报盘和还盘、产品、缺货、款式、规格、付款条件、价格、讨价还价、佣金和折扣、签订合同、开立信用证、下订单与接定单、包装、运输、装运、交货与装船、保险、商检、索赔与仲裁、解决抱怨、、投标、补偿贸易、合资谈判和技术转让等过程中的语言结构和专用词汇;3)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语用问题。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国际商务谈判口语课程涉及到的商业语境和专业词汇和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将它设置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适应未来的商业谈判是有帮助的。从上文还可以看出,商务英语教学有半个世纪多历史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人类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商务英语一个组成部分的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活动也在不断进步。当前,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活动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认识他们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该进、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3.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发展趋势3.1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发展商务谈判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在商业环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拉多(Lado,1961)认为,外语水平是由语言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构成的。语言知识包括语法、词汇和语音;技能包括听说、说、读和写。拉多的划分体现了乔姆斯基(Chom sky,1957)关于“语言能力”的概念,即语言使用者辨别句子是否符合语法规则的能力。然而,无论是拉多还是乔姆斯基都没有提及语境、语篇和情境的作用,而言语交际离开了它们难以有效进行。海姆斯(Hymes,1972:218)将语境的作用纳入言语交际的范围,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是否在形式上可能;2)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施以及可实施的程度;3)适宜性,即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是否得体,以及得体的程度;4)有效性,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施以及已经实施的程度。由于言语在特定的语域(例如商业谈判语境)产生具体的意义,所以巴克曼(Bachman,1990)提出了语用能力的概念,即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它包括社会语言能力(在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中,使用得体的、适宜的语言表达能力)、语篇能力(在言语活动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连贯、流畅的能力)和策略能力(在交际活动中组织语言和应付交际困难的能力)三个方面。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用能力包括实施功能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则包括补偿能力和协商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国际商务谈判外语教学中,把语用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大纲,在教授系统的商务谈判语言结构的同时融入语用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可能防治由于语用失误造成敌意而导致不能够达成协议。目前,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课堂内利用现代化设备,例如多媒体的普及等,这些对于英语教学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些活动对于在校学生商务谈判英语教学来说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语用能力概念提示我们应当重视建立商务谈判实习基地,强化商务谈判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3.2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觉醒与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语用策略国际商业谈判的“跨文化”性质决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在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通常指任何两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文秋芳(1999)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个体跨文化能力两个方面。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中个人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跨文化语用学包括跨文化语用语言学和跨文化社会语用学两个方面。语用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之间的关系。跨文化语用语言学研究的是不同语言文化中相同或者相似的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异同,以及人们在理解这些语言形式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实施言语行为的异同。这包括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等(何兆熊,2000)。通常这些研究都在奥斯汀和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里奇的礼貌原则和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框架内进行;当今,维索伦(V erschueren,1995,2000)的“顺应论”对于解释跨文化语用策略,即人们有选择地使用语言结构或者通过选择适当的方式实现言语交际目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1)对不同文化中相同或者相似的语言形式语用功能的差异进行研究、也研究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差异;2)跨文化社会语用学研究对不同对于各种语用参数的不同解释、不同文化在遵循格莱斯会话准则时的差异或者遵守里奇的礼貌原则及其准则上的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把跨文化语用差异教授给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避免语用失误发生的措施。例如,王得杏(1990 4)就提出,我们应当注意称呼、问候、介绍、告别、请求、询问、提议和道歉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性。适宜的跨文化语用策略有助于谈判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协议。例如我们可以把祈使句改为请求式、使用过去式代替现在式、使用虚拟是代替真实条件句、使用被动语态代替主动语态、使用第二人称、或者使用积极词汇或者词组等语用策略作为‘礼貌’方式来达到交际目的,争取谈判成功。例如,“Your com2p la in t abou t the qua lity of p ap er u sed in the fo rm sw e supp lied you is reg ret tab le”要比“I’m so rry tha tthe qua lity p ap er in the fo rm s w e supp lied you is re2g ret tab le.”来得礼貌。利用礼貌作为语用策略是商业谈判的一条重要的跨文化语用策略。自国际商业谈判英语课程的教材编写中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应当占一章。3.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和课堂组织以及以教师的主导地位现代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的主体是学习者,但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贯穿始终。走上工作岗位后,使用国际商务谈判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是学习者,语言学习,尤其是“口语”技能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够熟练,所以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应当摒弃。在强调学生为中心,即强调学习者参与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先生”,他应当主导课程发展的方向,再者,教师是教学材料的主要提供者和课堂组织者。我们应当注意本文所指的学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他们在积极地吸收商务管理方面的新知识,因此‘教学相长’显得极为重要,教师要与学生经常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或者学习“动机”的变化,跟上社会发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Ellis,2002)。在语言教学方面,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中角色的扮演、分组或者双人练习、情境模拟、交际任务或者问题的完成或者解决、语言游戏、口头陈述、谈判会话教学和陈述教学、(N unan,2002)教学中利用现代商务管理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互联网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利用等方面。3.3.1谈判中的会话与陈述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用英语传递相关信息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谈判双方对话;另一种是谈判一方通过陈述(presentation)向另一方提供相关信息(E llis,2002)。会话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R ichards,2002)。施格罗夫和萨克斯(Schegloff&Sacks,1973)采集了五百多次电话会话作为语料,发现了会话的一些规律,他将会话划分为开端、本体和结尾三个部分。托马斯(T hom a s,1995)对语用模糊与语用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列文森(1983)等对于会话的话题、相邻队、话轮、修复机制进行了研究。而格莱斯(Grice,1975)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和语用推理的机制。这些理论发展对于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具有借鉴作用。陈述几乎是一种单向式的信息提供方式。他的听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陈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说话人如何利用形式逻辑(演绎还是推理)和生成语言的一些辅助框架材料作为手段,诸如利用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会场布置结构图、对照和相似点比较图、描写变化的图、描述产生结果的过程图、会议或者评论性质的情景盒(setting box)、供讨论或者会议结构图、顾客-供货商模拟图、生产过程描述图、问题解决过程图、情景会话结构图、商务谈判录像等复述手段提高学习者的商务谈判英语技能。谈判英语课程内的一切语言实践活动应当围绕会话和陈述这两种提供信息的主要方式开展。以上两类教学法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会话角色扮演、问题解决或者做出决策的活动、分组讨论或者辩论、按照谈判目的分团队讨论,然后各队派谈判代表模拟会话谈判、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热身填空练习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印象。3.3.2谈判管理训练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谈判案例的分析提高学习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技能是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谈判管理案例来自于谈判的真实事件,利用它们可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接受新的谈判理念,所以“大量原本用来作为管理经验学习之用的商业游戏和模拟活动现在都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作为语言培训的方法,它们对于英语教师特别有吸引力,因为这些材料可信度高、设计合理、容易使用,它们提供了趣味浓厚的任务型材料”(Ellis,2002)。学习者可以利用工商管理的一些理论,诸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波特五动力理论等分析案例在谈判中的运用;并且以这些案例为基础,利用案例提供的语境编对话或者集体语言机能活动;不过,商务谈判课程的焦点始终在‘商务环境中的语言和言语’上。3.4多媒体和互联网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和互联网标志着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它们在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强大。一方面,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者课件不断推出,它们包括幻灯片、投影仪、电影、广播、唱片、电视、录像、计算机课件等,多以既定的教学大纲为指导,综合利用了结构主义的、功能主义的和情境主义等教学指导思想制作而成。英国广播公司曾经推出“Bid forPow er”、牛津大学出版社则推出了“Effect ive N ego t i2a t ing”中国版系列,这是专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编写的专业英语教材(Comfort,1998)。这套教材的特点就是“多媒体”,它包含着国际商务谈判实景,相关的语言点,谈判策略,还配有VCD和磁带,可以在电脑多媒体播放或者在语言实验室使用。另一方面,现代多媒体技术以互联网的使用为代表,它正在成为国际商业谈判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h t tp:econom ist.com、h t tp:new yo rker.com、listen ingexp ress.net网站提供的最新信息背景作为商业谈判的语料库,组织学生编造谈判国际商务谈判会话或者谈判模拟游戏等。由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具有时效性、多样性、再现性、交互性和易控性,所以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所以有利于实施教学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形式、培养交际国际商务谈判能力。4.存在的问题面对当前商务教学日益专业化的倾向,一方面,跨学科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国内从事商务谈判英语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自于通用英语专业或者部分来自于科技英语专业,它们的工商管理知识和商业谈判知识普遍欠缺。这对于胜任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录制和选用正宗的(au2then t ic)商业谈判实景教学材料工作始终做得不够。一些补救的措施,诸如公司的年报、一些公司录像、函件、报告、备忘录、会议记录、公告、广告、图片、图表、数据报表、广播新闻、记录片、电话记录、讲话记录等等都可以作为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材料。再者,邀请公司谈判人员举办讲座或者在公司建立实习基地也是必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Bachm an,L.F und am en ta l Consid era tion in L ang uag e T esting[M].O xfo rd:O xfo rd U n iversity P ress,1990.
[2]Com fo rt,J.O xf ord B usiness E ng lish S k ills:Ef f ective N eg otia t2ing(Ch ina Ed ition)[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O xfo rd U n iver2sity P ress,1998.
[3]Chom sky,D.S y n tactic S tructu res[M].T he H ague:M ou ton,1957.
[4]D avies,P.&Pearse,E.S uccess in E ng lish T each ing[M].Shang2hai 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P ress,2001;O xfo rd U n iversityP ress,2000.
[5]E llis,M.&John son,C.T each ing B usiness E ng lish[M].Shang2hai:Shanghai 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P ress,2002.
[6]Grice,P.L og ic and conversation[A]In Co le,P.&M o rgan,J.(ed s.).S y n tax and S em an tics[C].V o l.3:Sp eech A cts.N ewYo rk:A cadem ic P ress,1975.
[7]H ym es,D.H.O n comm un icative com p etence[A].In J.B.P ride&J.Ho lm es(ed s.).S ocioling u istics[C].H arm on thw o rth:Pen2gu in,1972:2692293.
[8]M cCallen,B.E ng lish:A W orld Com m od ity[Z].T he Econom istIn telligence U n it,Sp ecial R epo rt N o.1166.L ondon:T he E2conom ist In telligence U n it,1989.
[9]M undy,J.Com m un ica tive S y llabus D esig n[M].Cam b ridge:Cam b ridge U n iversity P ress,1978.
[10]N unan,D.T he L ea rner2Cen tred Cu rricu lum[M].Shanghai:Shanghai 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P ress,2002.
[11]L ado,R.L ang uag e T esting[M].N ew Yo rk:M cGraw H ill,1961.
[12]R ichard s,J.C.T he L ang uag e T each ing M a trix[M].Shanghai:Shanghai 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P ress,2002.
[13]Scheg loff,E.A.&Sack s,H.O p en ing up and clo sing s[J],S em iotica,1973,8(4):2832327
[14]T hom as,J.M ean ing in In teraction[M].L ongm an,1995.
[15]W illiam s,A.et al.P ass Cam brid g e B EC V an tag e[M].E2conom ist Science P ress,2002.
[16]Jones,L.et al.N ew In terna tiona l B usiness E ng lish[M].Cam 2b ridge U n iversity P ress&H uax ia Pub lish ing Hou se,2000.
[17]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8]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9]刘森林.语用策略与言语行为[J].外语教学,2003(3).
[20]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 国际商务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在现如今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及科技一体化的信息化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全球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内一些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国际贸易活动中正确利用英语处理在跨境商务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与来自于不同国家、地域及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商务交流。因此,如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所处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其突出特征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政治经济环境和传统习俗不同,人们的商业价值观、消费心理和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务人员不仅要面临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经济环境,还会遇到诸多文化冲突,由此可知,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是否可以进行成功的跨境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传统的“英语+商务”模式开展,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进入一个误区: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跨文化交际意识极度缺乏,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涉外商务活动的进行。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际贸易活动重要性的认知,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能力。当今,我国各大高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点:
1.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不同国家、地域及民族等,其文化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客观的不同之处,对自身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反思,同时更广泛地知晓其他文化,进而更客观地把握住各自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特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工作后,会参加各种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接触,接触中往往会因为受到文化差异的冲击而产生许多抵触情绪,从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因此,高校商务英语教师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时尽快适应,提高效率,让跨境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三、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现代知识观着重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尝试运用诸如创设情境法、认知法及交际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注重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当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手段,而且优化了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创设虚拟的国际商务活动情境或社区,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实际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学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英文电影了解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
2.提高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素质和改变其教学观念。
在国内大多数高校,教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出身,他们本身缺乏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因此教师需要利用时间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非本土文化素养,比如到外贸公司进行挂职锻炼,以及参加商务部组织的各种短期培训和进修。同时,商务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再局限于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及课堂的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大纲为基础,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既熟谙国际商务领域的知识又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涉外商务人才。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重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比如在欧亚经济论坛、广交会、世园会、世博会等国际会展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锻炼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跨文化意识,从而逐渐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外交流日趋发展的今天,高校应提倡学生积极参加海外带薪实习项目,让他们真正融入异国他乡的环境,亲身感受中西文化差异,了解异域风土人情,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国际间商务交流的频繁,各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这些发展给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头脑,用睿智的眼光审视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