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40:14
导语:在数字化和数字经济的区别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消防;应急通讯;数字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现如今,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各个领域都已经普及了计算机技术,无论是机关团体,还是企事业个体,或者是百姓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现代高科技手段已经逐步应用于消防管理,层出不穷的新型建筑以及超大规模的建筑带来了许多新型的消防隐患,各式各样的火灾不断增加,还有,危险物品审核管理、灭火救援装备以及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化学品审核管理等,所有的这一切都给消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消防应急通讯中的(800 MHzTETRA系统)数字化模式构建就显得十分关键,利用科学手段,有效提高消防调度能力。
1 消防应急通讯中的数字化通讯系统及其建设思路
1.1 数字化消防通讯系统
数字化消防通讯系统主要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以及呼叫求助和手机定位等实现数字化处理及运用。针对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以及消防安全和基础消防设施重点进行信息整合,从而达到优化信息资源的目的。在现代化城市中,建立城市消防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以及消防公共服务系统、消防重点单位监控数字网络、电子政务城市消防系统、城市消防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等平台;并且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多种形态表现性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创造出关于城市安全的丰富多彩的景象以及数字虚拟空间,消防系统管理打造现代化的数字管理工程,努力提高城市消防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1.2 数字化通讯系统建设思路
“科技强警”是消防通讯系统数字化建设最有效的实施战略,依靠科技手段,提高消防的防御能力,同时,提高消防的战斗力,构建数字消防系统建设的“科技强警”思路普遍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以及各级公安消防部队的认可,现如今,许多地方的数字化消防通讯系统都是自成体系,没有实现有效地联网,属于独立信息系统,这种方式不但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的有效联网,成为消防资源共享的一大主要障碍。数字化通讯系统建设,要根据公安消防基层业务实际需要以及工作特点进行全面分析,要了解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发通讯软件,关键点应该放在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公安消防部队整体作战水平和高效、安全、出警力这一关键点,在整体上规划和设计消防业务的信息需求,数据间关系一定要明确,还要对数据通讯进行有效地规范设计,目标要明确,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分清,功能也一定要分清,使数字消防系统整体形成主次分明,目标明确。
1.3 智能消防和数字消防的区别
智能消防与数字消防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智能消防主要的出发点是能够在重点单位建立灾害管理系统,使其具有检测、电子化监视、监查等功能,同时具有局域网建设功能,可以使各级消防队伍关注内部管理;而数字消防主要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通讯消防管理系统。其次,智能消防主要强调智能化消防装备,开发一些支撑产品如“消防机器人”等,数字消防主要目的是对城市公共安全资源的使用动态和配置状态进行优化,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两者的共同点是在智能消防的基础上建立数字消防,提高数字信息资源的互动能力和共享能力,降低消防灾害的管理成本,提高消防灾害管理效率,提升社会救援服务能力。
2 构建数字消防系统架构
数字消防系统一旦遇到特殊和紧急情况,就能在第一时间内作出迅速反应,同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这是一种应急预案框架管理结构,主要涵盖了几下四个部分:即基础信息、应急决策与应急救援行动、预测模拟与危险性分析、日常培训与演练。
相关的灭火救援信息数据以及相关的预案对象的消防安全信息数据和基础信息数据主要有对象的概况、对象的名称、对象建筑面积、建筑平面布局、毗邻周边的情况、建筑高度以及耐火等级等。还包括建筑内部、外部的水源、建筑内疏散出口、人员疏散通道以及其它设施,还应该有应急救援力量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的情况信息。预测模拟与危险性分析主要是选择风险较大的一个或几个火灾场景为预案设定火情,结合预案对象环境条件以及基础信息,有效识别预案对象的危险源,有效利用动力学火灾模型,分析可能造成火灾的危险级别,给出危险性分析结果,提供有效依据。根据预测模拟与危险性分析以及基础信息结果制定应急预案、决策,采取有效地应急救援行动,利用输出功能和GIS空间数据处理、显示表达作为载体,决策与指挥充分应用运筹学、控制论、管理科学。在应急救援行动与应急决策指导下进行日常培训与演练,培训消防在岗人员,使消防官兵熟练地掌握并有效应用消防应急预案,使得数字消防系统的功能获得有效发挥,对灭火救援行动进行有效指挥。
3 消防应急通讯中的数字化模式构建(800MHzTETRA系统)
3.1 系统性能高度安全可靠
EADS在800 MHzTETRA系统设计时,在高度冗余容错平台上建立所有系统部件,对于可靠性的高度要求能够给予重点考虑,采用冗余备份方式将全部重要的功能部件以及系统中主要的部件进行备份,使其可靠性达到了业内最好的水平;另外,我们根据消防通讯的需要,采用灵活的加密方式对链路进行加密,提高了网络安全性能,800 MHz TETRA系统鉴权等级严密,严格预防非法分子开机,还可以采用端对端加密,设置特殊终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3.2 频谱利用率比较高
800 MHzTETRA系统支持更多通话组,三级消防通信组网需求可以满足,实现了现场调度网络的全面覆盖。800MHzTETRA系统具有高速传输能力,并且可以在嘈杂环境下有效使用,能够将现场背景噪音有效滤除,提供清晰的通信。800MHzTETRA系统,使消防指挥调度更加方便,它可以提供多种数据通信模式,使得任务下达清楚、准确,使消防应急通讯指挥调度更加精确化。
结语:现如今,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各个领域都已经普及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现代高科技手段已经逐步应用于消防管理,,层出不穷的新型建筑以及超大规模的建筑带来了许多新型的消防隐患,各式各样的火灾不断增加,因此,各类火灾与灾害事故需要一支专业化、军事化队伍来及时应对,公安消防部队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决定了准确、迅速、不间断是消防通信的基本要求,所以,消防应急通讯中的(800 MHzTETRA系统)数字化模式构建就显得十分关键,利用科学手段,有效提高消防调度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肇瑜.以消防部队为依托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的硬软件建设[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8),6.
【关键词】广播调频 广播发射机技术 发展趋势 研究
广播调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声音传播方式,这种声音传播方式是建立在相关的发射装置对频率进行有效调节的基础上的。目前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广播调频就是采用的超声波的传播方式。超声波的传播方式具有特别优良的特点,如信号的传播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简便快捷等,这种传播的方式的出现对于促进广播调频的深入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社会,但是广播调频成本较低,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其传播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广播发射机技术是广播调频正常运转所依赖的一种重要技术,为了进一步促进广播调频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当加强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研究,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特点分析
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具有很多的特点,但是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够对电台的频带宽进行自由调节
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台的频带宽进行自由调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广播信号所产生的音频的真实度[1]。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这一特点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体现的更加明显,这是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具备的非常明显的优点,对于促进广播调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1.2 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强
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在发射相关的信号的过程中,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这是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2]。通常情况下来说,广播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环境、建筑物、电气设备等都会对广播信号的实际传播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广播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一些杂乱的信号所干扰,那么就会使得广播信号的正常传播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但是我们的调频收音机一般都具备良好的限幅处理的相关功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将扰乱的信号进行删除。除此之外,如果广播信号中掺杂着干扰信号,可能会产生寄生性质的调频,但是我们的广播调频发射机所发射的信号要远远强于寄生性质的调频,所以这种寄生性质的调频对我们的收听广播调频的影响不是很大。
1.3 信号非常稳定
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所发出的广播信号非常稳定,这是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一大优点。具体来说,在技术许可的相关地域范围内,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所发出的广播信号非常稳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多台广播信号的接收设备可以接收到信号,同时还能保证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各个收音机之间不会产生严重的相互干扰,避免广播信号的实际质量出现严重的下降。另外,在一般情况下来说,夜晚的广播信号的传输距离会增加,因此想要使更大范围内的听众能够接收到高质量的广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广播信号的声音频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在信号传输的路途上尽量安装中继站,这样就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2 常见的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主要类型
目前市场上的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的类型有很多,但是其中最常见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2.1 模拟调频广播发射机
模拟调频广播发射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这种发射机只能发出模拟的音频信号,而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只能根据模拟信号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音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这种类型的广播发射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是“VCO+PLL”[3]。
2.2 数字调频广播发射机
从该类型的调频广播发射机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数字调频广播发射机主要通过采用数字化的处理方式来对音频进行相关的加工和深入的处理,同时以数字化的方式来对发射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处理。另外,数字调频广播发射机使用DSP技术来对广播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实现对DDS频率合成器的良好控制。
2.3 半数字化调频广播发射机
半数字化调频广播发射机是相对于数字调频广播发射机而言的,它和数字调频广播发射机的在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这种类型的广播发射机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编排方式对立体声的复合信号进行处理。另外,半数字化调频广播发射机在发射之前所具有的数字音频信号是通过DSP技术进行有效处理的。
3 市场发展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实际要求
虽然超声波的传播方式具有信号的传播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简便快捷等特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相关要求越来越高,本文认为市场发展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实际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音频质量更高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旺盛,对于视听文化的相关鉴赏能力也越来越强,同时对于广播调频的音频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4]。此外,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调频对于音频的处理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样就能够为人民大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广播调频。总体来说,音频质量更高是市场发展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实际要求之一。
3.2 广播发射机质量更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广播调频的要求越来越高,广播发射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对广播发射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和传统的老式的广播发射机相比,现在的广播发射机采用更加先进的规模化的集成电路,代替了原来的落后的由零散的小零件组装成的集成电路。这样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广播发射机的元件的数量,而且还能够使广播发射机实际的操作更加简单,使广播发射机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因此,广播发射机质量更高是市场发展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重要要求。
3.3 能够进行良好的功能拓展
如今的时代是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很多高性能的软件被开发出来,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并产生了积极的优良作用。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广播调频中,对于促进广播调频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产生持久的发展动力。市场发展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实际要求是能够进行良好的功能拓展,具体来说就是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实现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相关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使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具备更多的新的功能,从而为提高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的性能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体来看,能够进行良好的功能拓展是市场发展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重大要求。
3.4 实现双路音频的自动切换
双库音频的主要含义是指数字化音频和模拟音频[5]。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广播调频的相关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能够实现数字化音频和模拟音频的自由切换,是广播调频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市场发展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进行开发和研究,实现数字化音频和模拟音频的自由切换,这样客户只需要在相关的设备上安装切换器,就可以实现对数字化音频和模拟音频的自由调节,从而使自己的相关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也使得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相关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4 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广播调频成本较低,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其传播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会实现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本文认为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多样化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以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广播调频的收听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具体来看,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数字化电视等多种不同的途径来收听广播调频,在这种情况下,多样化成为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广播调频的具体形式将会比现在更加多样化,充分满足人们不同收听形式的实际要求,使广播调频不但不会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的大潮中消失,反而会更加美好,实现良好的长久发展。
4.2 数字化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广播调频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通过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可以使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的频谱更加合理,同时使得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的功率更加节省,这对于进一步促进广播调频的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广播调频的数字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比较低,这是由于我国调频广播的相关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的,这使得我国的广播调频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和国外的先进国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积极加强广播调频的数字化发展研究,并主动吸收国外广播调频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逐渐促进我国广播调频在数字化方面的创新发展。总体来说,数字化是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4.3 多功能发展趋势
目前,大部分的广播调频接受设备都是利用集成电路制作而成的,虽然集成电路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传统的集成电路制作而成的广播调频接受设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零件,使广播调频接受设备的体积更加轻盈和微小。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我们可以在这一方面下工夫,增加产品的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广播调频接受设备接受广播信号的功能和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相关功能,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功能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良好发展。因此,多功能是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5 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调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广播调频的实际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具有很多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有能够对电台的频带宽进行自由调节、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强以及信号非常稳定等。目前市场上的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的类型有很多,但是其中最常见的主要类型有模拟调频广播发射机、数字调频广播发射机和半数字化调频广播发射机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相关要求越来越高,本文认为市场发展对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实际要求体现在音频质量更高、广播发射机质量更高、能够进行良好的功能拓展以及实现双路音频的自动切换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会不断优化和创新,本文认为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多样化发展趋势、数字化发展趋势、多功能发展趋势。我们要在深入把握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广播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吐尔洪江・塞都拉.探讨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5(09):231.
[2] 左金安.全固态数字调频广播发射机的维护和故障处理[J].科技与创新,2015(17):127+129.
[3] 王冉.中原福塔暨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台调频发射机5+1系统介绍[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1):43-45.
[4] 何志强,哈斯布和.浅谈10千瓦发射机天线馈线系统的设计和调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23.
关键词:数字技术;农庄改造;生态;效率
数字技术改造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大数据技术和多媒体等技术,对农庄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获取、分析、处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实现农庄的农业资源、空间资源、生态环境、客源管理等的科学化、智能化、智慧化。数字技术对农庄的改造,促使传统农庄规划中出现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完善的现象得到解决。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博远农庄为例,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改造规划,探讨传统农业园区数字化改造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该类农业园区规划提供借鉴。
1数字技术对农庄改造的启示
1.1促进农庄规划的科学化由于农庄改造规划设计过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分析整理,所需基础资料数据量大,涵盖面广,而传统农庄的基础数据还没有完全数字化,数据缺乏高效管理,造成许多数据丢失和数据变动问题,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对规划方案造成了影响,并随之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景观营造缺乏对基础自然资源现状的充分利用和尊重,破坏农业观光的本质;缺乏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便需要对农庄进行科学化的规划改造。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农庄进行改造,有利于实现社会、空间、环境的一体化的规划目标,从而促使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例如运用数字技术之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可对农庄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贮、查询、处理、分析与可视化表达。其主要功能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反映地理对象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拓扑关系,描述地理信息的动态演变,时空建模,分析地理系统的演化过程,最终进行科学决策[1]。
1.2促进农庄管理的智能化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数据都是农庄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生态数据,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这些数据将被传输到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并形成参考信息,农庄可据此对农作物及其他相关管理内容做出安排。并且农庄管理者可在物联网终端上浏览智能温室内蔬菜的实时生长情况,从而进行精细化种植。通过屏幕便可查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为其量身定做灌溉和营养计划。依托于云计算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大力推进农庄创新,建设适合城市人群需要的特色农庄,才能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清新,享受真正的绿色生活,向往智能化的生活环境[2],提高城市生活的服务效率[3]。
1.3实现农庄服务的智慧化农庄服务的智慧化就是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数字技术手段,融合社交网络、APP等终端工具和方法,实现数字反馈的时效性。农庄服务的智慧化可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农庄应将与客户的线上交流活动与线下跟踪活动相融合,做好线上的客户意愿咨询与线下交易的无缝对接,有效提升生态农庄与客户及潜在客户间的交流与互动效率。这便要求生态农庄通过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数字社交网络平台来关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变动趋势[4]。外地客商也可通过物联网终端平台上浏览大棚内蔬菜的实时生长情况,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真正实现溯源清晰。
2数字技术在博远农庄改造中的应用
2.1前期资料数字化收集与处理基础资料数字化收集与处理是各类规划的基本保障,是景观规划或景观设计初期的主要任务,所以对博远农庄改造项目规划前期的基础数据收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数字化收集与处理主要分为:平面数字收集与处理即资料收集、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流,空间数字收集与处理即空间分析与信息提取、景观处理等方面,下面就针对这点,依例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1.1平面数字收集与处理数字技术在农庄改造应用的过程中,首先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将计算机作为主要的媒介,通过对其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规划、远程等方式,有效地实现信息、目录检索与查询、改造信息、方案征集、网络会议、网上方案评价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在数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中的相关功能,可以有效地实现规划信息和数据共享功能,从而有效地提升农庄改造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这对我国城郊农庄再建乃至相关园林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闽北地区有众多农庄,这些农庄往往占地广、跨地形地貌程度高。南平下辖市邵武市博园农庄的土地现状比较复杂,除农场建设用地、交通工程用地外,草地、林地、耕地、滞留用地、滩涂地、水域面积都较大———即使规划中最少的交通用地亦有2.43hm2,仅占总面积的1%;此外,整个农庄的景观资源也需要重新分析,譬如山泉水稻田共计121.5hm2,它既包含了水域部分,也包含耕地部分。这些分析很多重叠,将交错的数据整合与再分配是改造过程中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需采用数字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多维度考量,从而进行权重配比,譬如,交通工程用地需要考虑避让生态景观、连接主要景观外,并且考虑客源的分布,对南平市及各辖市乃至省外旅客成分进行历年数据比对与预测。当然,这还有待更多的后期验证,单从目前的农庄经营效果来看是初步成功的。这些分析中很多如客源分析都是数据共享的,通过网上便可查询,非常便捷。
2.1.2空间数字收集与处理数字技术在农庄改造应用的过程中,还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对较好的空间数据与相应分析。同时,通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提取和分析,并且在相应的系统中,构建完善的空间层面的数据库。由此,设计双方都可以进行全面的提取和查询,并且对各个数据可以进行全面、长期的统计,这样对工程的操作、编辑、提取及输出等工作的开展和后期的管控提供了重要且可靠的参考依据。在博远农庄设计前期,利用地理3S技术对农庄原基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并且运用如ArcGSI提供的坡度、坡向测量算法等对场地进行了虚拟测量,这些都已经是常规的数字技术手段。这些数字技术对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农庄,并且往往没有数据记录史的对象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必经之途。甚至一些简单的测量已经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协助完成,非业内人士也完全可以进行测量,数字化相应带来的即是大众设计参与度的巨幅提升[5]。平面数字与空间数字的结合也可应用在如农庄工程样式与材质的选定的前期多个方面。利用Au-toCAD3DS、3dsMAX、Quest3D、2Dshaper、SketchUp等软件,构建相应的三维立体模型。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材质编辑器的形式,对其样式及材质进行全面的选定,这样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园林的艺术感;同样,平面数字、空间数字各自内部的相互叠加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农庄内的博物馆就采用了参数化建筑建模,这就是将平面数字联系、集成起来的一种有效方法[6],虚拟现实手段在这些多重数字的集中处理方面是极为擅长的。
2.2中期效果的虚拟数字化展示
景观处理是数字技术在农庄再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作用之一,主要利用网络信息处理的形式,对农庄景观进行全面的虚拟、描述和处理。整个过程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展现形式:静态效果展示、动态效果展示。
2.2.1静态效果展示主要是以农庄的二维、三维数字展示、景观效果展示为主,利用3S技术,可以对庄园内的园林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为其后工程施工与维护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经过前期的资料数字化原始收集与简单处理对如水的酸碱度、硬度、导电率等自然条件的数据收集与处理,对包括农庄内农作物的植物选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期的数据使用上非常便捷。农庄设计中反复比对果园与农田的分割、用数据论证设计结果。同时还要结合旅游景观需求,这便是景观效果展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应用了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景观效果在数字与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虚拟展示。因为还有后期实景数字化,故不赘述。
2.2.2动态效果展示主要是在时间轴线上利用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等技术,对农庄原生资源的变迁、农庄次生绿地的发展、农庄长期建设的情况,实施动态预测与模拟。以博远农庄为代表的闽北地区的庄园都背靠大山,有河流穿过,这对农庄绿化、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是非常好的自然优势亦是规划挑战。除此之外,将整个庄园的排水排污系统重新规划,利用ArcGsi技术建立水系模型演示污水处理效果,既能保证污水的快速流通,又能保护旅游景观效果不受太多影响。两种形式的效果展示是相辅相成的,如涵水条件,它既要考虑静态的一些水源特征、储量,又要考虑月降水量分布、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等等,这些没有数字的支撑很难整合分析,从而准确把握设计的细节。
2.3后期实景的数字化采集与管控
2.3.1农庄实景的数字化农庄的实景数字化主要是指:将庄园风景的真实图像,通过利用图像化等方式,进行全面的表达。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方面,对其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取。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利用可视化、虚拟化等技术形式,对其图像进行全面的技术化处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展现数字技术在农庄改造中的作用。在动静效果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景数字化,强调的是整个循环方法的再验性,这便是区别于中期图像处理的地方。在博远农庄的前、中期景观数据收集、处理中,没有套用类似农庄的效果模板,而是充分利用人工拍摄、航拍图像的再处理,以此演示设计效果。这样不仅便于甲方理解设计方案,也让后期施工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再次得到提前校验。
2.3.2农庄工程后期对旅游景观效果的处理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承接上述的实景数字化处理,对其相应的图像全面过滤,并进行艺术效果分析,主要通过隶属函数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相应的图像处理技术,将其全面的视图进行输出,可以对其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以此提升农庄建设和设计的效果。农庄的景观效果往往需要长期经营(博远以一年为近期规划,五年为中远期),这样的虚拟手段不仅可以更真实地接近实际情况,也是旅游宣传的一部分。2.3.3农庄后期管理的数字化这一部分虽未彻底完成,但依然对其他项目具有参考意义与启发,故一并罗列。农庄的后期管理除了常规的旅游、经营管理,更要强调的是不断监控客源地、客流量、农庄内旅游路线、消费组成等,对相应的农庄部分进行调整;景观的监控则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依照不同季节、时间段进行长期的评估,并加以干预改造。依照前期数据收集与处理形成的数据库,在后期可以帮助构建评价体系并做多维参照,这样构成一个基本的循环方法论,可以永续循环以求动态的数字稳定、农庄兴盛[7]。
3小结
新型的观光农业园是在传统农业园基础上,融农业产业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产业。笔者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于农庄改造的启示,并以南平博远农庄改造为例,阐述数字技术对其景观规划、设计的数据获取、空间分析、成果表现、决策支持、后期的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运用,以期为该类农业园区改造提供借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也逐步被运用到各类规划改造中来,也必将对新型观光农庄的发展,运营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前勇,马友平,常胜.3S技术导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2]汪成亮,温鑫.智能环境下分布式Rete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6,36(7):1893-1898
[3]席晓晶.“智慧城市”时代“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6,6(5):55-56
[4]周永刚.“互联网+”背景下生态农庄的精准营销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5(10):128-129
[5]蒋文燕,栾汝朋,朱晓华.基于VRML_ArcGSI的虚拟旅游景观设计与实现[J].地理研究,2010,9(29):1715-1723
[6]宣千云.参数化建筑建模实例研究[J].江苏建筑,2012(6):1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资本
知识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在企业界,但知识管理的思想起源于图书馆的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虽然,知识管理引入图书馆是必然趋势,但怎样把知识管理引入图书馆的管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管理?本文将从知识管理的含义和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及导入分析人手,给以分析和回答。
一、知识管理理论科学含义的把握
知识管理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由企业界提出来的。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定义越来越丰富。美国的经济学博士YogeshMathotra认为,知识管理是使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持续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力等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把知识管理定义为: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我国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知识管理使系统地发挥发掘、优化、控制公司所积累的知识并使之增值的活动与过程,这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的;二是认为知识管理作为社会性、集成性的活动,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中,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对知识的管理和以知识作为信息的管理,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的。
由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对信息的管理,把知识作为对象在信息系统中可以进行识别和处理,能获得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指对人的管理,认为知识的很重要一部分来自于人脑之中,而知识管理就是要发掘来自人脑中的这部分非编码化的信息。
二、转型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的新特点
目前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在渐渐地向数字图书馆转变,提供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可以说是传统的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融合。数字图书馆,也被称为“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虽然高校图书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但在具有传统图书馆的特点的同时,也具有数字图书馆的几个特点:
特点一:数字化的存储
数字化的存储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的信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也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最大区别。
特点二:网络化的传递
网络化的传递是通过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的,通过由宽带网组成的因特网和万维网以高速度、大容量、高保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无数计算机联为一体,不仅可以利用自己内部馆藏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行业融合在一起形成信息化的一部分。信息资源传递的网络化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也带来了信息服务的跨时空性、信息利用的开放性。
特点三:共享化的利用
共享化的利用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存储和网络化的传递基础上的。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不仅体现为不同地区的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也体现为不同地理区域数字图书馆对数字化、网络化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传递的网络化,使众多的图书馆借助于网络获取各类数字信息来满足读者对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数字化图书馆的时代,通过计算机网络,读者不必亲自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只要利用计算机,就可以对远程的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联机浏览、检索。
特点四:知识化的提供
数字图书馆将实现由文献的提供向知识的提供转变。由于信息加工的知识化、智能化和完备的检索系统的建立,使数字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某一主题的目录文献的全文、照片、图像、声音等各种知识信息,由信息提供多次的满足转变为信息提供的一次满足。
三、从知识资源到知识资本的管理本质分析
图书馆知识管理,不同于企业界的知识管理,不可以直接把企业的知识管理照搬到图书馆中,认为那就是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管理和信息管理,认为图书馆的文献都是知识;同样,也不能把图书馆的全部活动对应于知识的构建活动,把知识管理运用于图书馆的各个领域;更不是把知识管理对应于图书馆的管理,认为知识管理无所不包、无所不能。
我国学术界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有多种表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从管理对象来看,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其实质就是对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使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
从管理职能来看,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即围绕知识创新开展工作,开发知识资源,为知识创新服务。也有研究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现于图书馆的内部组织管理和业务工作管理两个层面。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管理,它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全部内容,而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新领域。它不是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包括藏书、数据库进行管理,而是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资本进行管理。
能够对组织目标有贡献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知识才能成其为知识资产。高校图书馆作为组织同样拥有知识资产,表现形式同样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是图书馆拥有的文献就是图书馆拥有的显性知识,而是这些文献是图书馆的工作对象。图书馆作为组织及其员工通过学习可以把部分文献记载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知识,成为图书馆的知识资产。图书馆显性知识的内容为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技术文档、服务品牌等。图书馆自主开发的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等产品的创新思路、程序开发技巧等属于隐性知识,而源代码、技术文档和使用说明书等属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内容为长期形成的组织文化、管理人员头脑中的管理经验、技术人员头脑中的创新思路、工作人员头脑中积累的工作技巧等。
四、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机制
我们已经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对象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怎样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实行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技术机制和有利于创新、交流的激励机制。
1.管理机制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具有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化特征,在这种网络化的条件下,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应从以往的固定等级模式向扁平化的网络模式转变。在实施网络化管理的同时,侧重于疏导和激励的管理和调节,激发人的知识能力与潜能的挖掘,建立方便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平台,从而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融通和转换。
2.技术机制
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的另一个基础就是要有支持知识管理实现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支持应该能够充分地支持知识的积累与传递、知识的挖掘与再生以及知识的利用与评价,充分支持高校图书馆的虚拟知识资源体系的服务集成。这一技术机制实际上就是将知识信息资源与用户和使用过程紧密地结合、灵活的运用各种资源和功能的新型知识管理系统。这一技术机制的建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3.激励机制
首先,要拥有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图书馆馆员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图书馆馆员利用自己驾驭馆藏文献、各种数据库和网上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够深入到某一学科的知识层面对文献中的知识进行鉴别和筛选的基本素质,结合对知识的组织、整合和传递的技巧,进行导航性的知识服务,帮助用户在其需求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知识层面的交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图书馆馆员能够使知识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内建立适合馆员学习、积累和创新的激励机制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效果和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建立适合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就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具备知识管理技能的知识型馆员,以满足知识管理的需要。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在飞速增加,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只有及时的专业培训才能保证图书馆馆员对新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使他们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及时准确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一般岩土工程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层界面、断层、地下水位、风化层厚度以及各种物探、化探资料,这些资料是直接从野外测量获得而用于某一工程设计的。虽然在工程设计中他们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但在工程完成以后他们一般就被“束之高阁”,很少再被使用。就算“有朝一日”再被利用,这些信息也只是一些离散的数据,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较难直接利用它们再去分析场地中工程地质参数的分布规律。更何况传统的岩土工程资料分析和解释一般都局限于二维、静态的表达,这种表达描述空间构造起伏变化的直观性差,往往不能充分揭示它们空间变化的规律,难以使人们直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情况,也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工程的空间分析要求。如何利用这些实测参数来推断它们在区域内的分布规律,如何利用这些参数来预测场地中某点岩土工程性质,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个古老而且很有兴趣的问题,历来不断有人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今天,随着计算机的出现,特别是DataBase理论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完善,上述问题越来越有了新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集成以岩土工程建模、岩土工程数字化、岩土工程数据库管理、岩土工程特性分析、岩土工程地质解释以及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和图形可视化的一体化系统,继而发展成为现代化、信息化为一体的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新体系。
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RS、GIS,GPS(3S技术)的发展与集成,己促使岩土工程勘察进入到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勘察设计一体化产业体系。但是在注视上述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虽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己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功能日益完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之间仍有许多问题亟待完善,如分散作业,手工操作、图纸、表格、文字等资料以纸质媒体为主,转抄传递,效率低,错漏时有发生、资料共享性差;资料再利用率低。因此我们需要发展和推广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和一体化技术。我们需要克服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取得长足进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
由于部门长期的条块分割,勘察、设计分散作业,加之岩土工程规范制定和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滞后。以及专业设置过细,岩土工程本身的特殊性等原因,设计与勘察之间脱钩多,使得勘察提供的岩土工程信息通常以设计人员难以理解的形式出现,而且勘察也较难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设计人员也因知识的局限,很难深层次理解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因而勘察成果在设计中的转化率较低,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
2、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
地形图是设计系统的底图或称基础数据,由于数字化地图中的某些环节技术条件不成熟,与CAD设计软件的接口不匹配,很难顺利实现对接,设计系统不得不重新将勘察资料数字化,影响了设计系统CAD的推广应用。
3、设计软件不够完善
目前,岩土工程设计中主要采用设计软件,主要是为完成设计中的数值计算和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工程图的绘制等任务而编制的。但设计前沿的核心问题,如方案设计、设计中的综合评价等经验性工作,现在开发的软件远不能胜任。并且一些设计软件功能较少,常为单一功能者居多,很难实现网络化和数据共享以及综合化分析。
4、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
勘察部门提供的勘察信息往往以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为主,内容上定性描述较多。这一方面造成设计人员对于勘察信息难于准确理解,另一方面造成对勘察信息处理、利用上的困难。
5、系统综合能力差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涉及的信息是多方位的,如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村镇分布、农田、交通、水利设施、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这些信息既有空间定位特征、又有属性特征,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既有确定性因素、又有不确定性因素。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由于缺乏对各类信息全面采集、表达、识别、分析手段,造成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综合决策缺乏全面的情报支持。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方案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是在结合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岩土工程信息进行勘察的有效手段。就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的方案制定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一些分散而多种多样的要素或单元合并组合成一个更加完整或协调的整体。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CAD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
2、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组成
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组成。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涉及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AutoCAD 和 Word 自动化等一系列技术,他们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作为相互联系的基础组成一个系统工程。
三、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模块技术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场地物性指标的数字化、场地地层的数字化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岩土工程勘探中由于数据内容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造成的处理困难。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的实现将地质统计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进行融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数字化模块技术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1、GIS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虽然GIS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有区别,然而二者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二者皆涵盖和空间坐标相关的信息,GIS 注重空间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注重空间信息的分析与决策。一般来说,和以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相比,GIS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形式与内容上复杂多样性、较强的可视化操作功能及空间分析能力等优势。
2、岩土工程建模
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数据密集、处理复杂的数据库应用问题,为了能获得反映信息世界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将与实体和联系相关的功能与行为剥离出来,仅从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数据侧面来建立模型即研究数据对象与属性及其关系。
3、数据库建设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涉及到信息的共享,因此,构建高效经济的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常常具有空间性与多源性的特征,一般数据库技术是很难实现对这些数据的处理。随着GIS、计算机图形学及空间科学的发展,这为复杂的空间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建模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出现为岩土工程领域复杂的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分析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手段,目前,以GIS 技术支持的数据库技术已经应用到地质学的众多领域。
参考文献
[1] 马莉.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09(04).
陈柳钦,湖南邵东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知名青年学者,青年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城市金融问题专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摘要: “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城市 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 “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 F49
一、“数字城市”兴起的背景
1998年1月31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详细地说,“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融合,能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虚拟地球。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信息化的地球。形象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数据库及通讯网络来管理的巨型信息系统。同时,“数字地球”也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及虚拟现实等现代高科技的高度综合和升华,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1999年12月,来自20个国家的5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管理者及企业家汇聚北京,于“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之际发表了著名的《数字地球北京宣言》。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强调综合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动态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地球有助于回应人类面临的诸方面的挑战;倡议政府、科技界、企业等共同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建议实施数字地球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境、灾害、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数字地球北京宣言的发表,标志着1998年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该领域在全球范围的正式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这股浪潮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使得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消逝,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促进人们进行新的社会变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以及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技术的集成又不断地拓宽新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先进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技术主要表现为:(1)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的能力;(2)宽带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基础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通信交换能力;(3)分布式数据库和共享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和管理能力;(4)仿真和虚拟技术的成熟,酝酿着信息应用技术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信息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得不向“数字城市”靠近,并努力追寻“数字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进入21世纪,信息化进一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等诸要素,在资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所出现的全球性流动和组合,以至于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互补性、关联性更为增强,各种商品在全球流通,为世界人类所共享。2000年6月5日~7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亚太地区的城市市长参加的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家园”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最后发表了《上海宣言》。该宣言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正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加强对城市信息化的理解,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与合作,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城市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实现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字城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必然,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全球信息化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世纪国人关注的热点,而“数字城市”则是热点中的焦点。
在戈尔于1998年9月首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的倡议后,许多国家已经对“数字城市”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欧洲“数字城市”(EDC)中的虚拟赫尔辛基很有特色,3D界面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的“数字京都”(DCK)项目始于1998年10月,目的是使其成为京都的社会信息主干,其设计思想是真实和活动。“真实”是指该“数字城市”是为实际的用户服务的,而不是虚拟城市;“活动”是“数字城市”中的数据采集于现实的动态数据。“数字京都”中的新技术开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加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为国民提供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异步数字用户专线,将新加坡90%的家庭连接在一起,实现“网上生存”的梦想。随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这些信息化城市或地区统一命名为“数字城市”。在国内,近十多年来,深圳、北京、海口、济南、广州等城市和国内著名科研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专业数据库和应用开发系统,为“数字城市”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数据。“数字城市”已成为我国各主要地、市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时代背景、经济背景、技术背景下,运用并发展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最终将其集成并渗透到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建设。
目前,“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深入开展“数字城市”的研究,积极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无论是对当前,还是对未来城市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城市”的内涵
由于“数字城市”是一个正在发展演变的概念,人们对它至今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解释,存在很多的争论和思考。
台湾学者林峰田(1999)认为,“数字城市”是一项从人员组织、经费、法令、土地使用等各种配合条件,到包括硬件、软件和科技在内的基础设施,再到数据资料及其应用服务,直至社会文化五个层面的多层结构的城市大系统,他提出理想的“数字城市”应能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有效支援城市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第二,满足市民日常的交通、购物、娱乐、休闲、安全、教育、医疗等需求,保障市民知与言的权利;第三,创造地方特色自主意识的网络文化。
承继成(2000)认为,信息化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部过程。因此,信息化城市,也可以叫“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网络城市和智能城市。俞正声(2000)认为,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宋建元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郝力(2001)认为,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狭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可概括为“43VR”,即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设计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化。地理数据4D化指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OM);地图数据三维化指地图数据由现在的二维结构转换为三维结构;规划设计VR化指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在4D数据、三维地图数据支撑下,将现有的二维作业对象和手段升级为三维和VR结合的作业对象和手段。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一般所指的“数字城市”是以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是一个包括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与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层框架。也就是说,“数字城市”工程建设要在城市空间信息认知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采用数字化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系统,特别是对与地理空间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数字化重现和虚拟,从而促进人们对城市的认识,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而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赵燕霞、姚敏(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应该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应该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巨系统。周晓颖、章申鲁(2001)认为,“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城市有关数据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化、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王浒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基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城市居民社会信息生存空间。通过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将被有效的集成和管理。最终,“数字城市”将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
“数字城市”也称信息城市、智能城市,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信息系统。顾朝林等(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大众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牛文元(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一般是指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一项综合工程。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应是四维(三维坐标加时间维)的、可视化的城市,不但包括城市三维空间的所有信息,而且还包括城市各种现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应包括人的信息如位置,甚至思维信息,是一个四维的空间信息系统。通俗一点讲,“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产生活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利用。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生活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管理和生活,其感觉就像漫步于现实的街道上或是承坐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李京文、甘德安(2002)认为,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数字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经济社会特征)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高速。这些学者把“数字城市”等同于单一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认为“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信息化的一种回应。
李琦等(2003)认为,“数字城市”是从信息化角度,对信息时代及准信息时代城市状态的形象化刻化,表征在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业城市文明基础之上,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应用与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持续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舒适的良性城市状态。“数字城市”工程就是要在集成化高速宽带城市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城市信息数据资源,连接城市信息化孤岛,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性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同时,促进城市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结构与城市空间规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刘忻(2003)认为,“数字城市”从功能上讲是城市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即将城市的各种信息,如城市管理、城市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环境、经济、历史等各方面信息,以数据形式整理、加工、存储、分类、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共建、交流、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模型化处理,提高决策水平和应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为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桥梁,结合3S技术、遥测、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描述,并通过城市管理与决策模型及其他应用模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化工具。从理论上讲,“数字城市”在地理信息科学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理论、现代城市理论、决策理论、控制论、系统论,复杂理论等,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虚拟城市,并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融合和挖掘,实现城市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姜爱林(2004)认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种系统工程或管理模式。从信息化角度看,“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系列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戴汝为(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数字城市”在功能、结构和庞大、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及与周边、全国以至世界的联系等方面,无不具备着开放的杂巨系统的特性。
谢明(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对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和现象的一种数字化重现和认知,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分析并管理城市的生产生活,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更加顺畅和协调。“数字城市”的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综合城市空间和人文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江绵康(2006)认为,“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主要空间节点,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所谓“数字城市”,通俗地讲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充分利用。
杜灵通、韩秀丽(2007)认为,可以将“数字城市”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获取、存储、传输、表达、处理等支撑技术,将表征真实城市的信息数字化,形成一个虚拟的城市实体,并利用这个数字化城市实体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它的目的跟数字地球一样,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自然和社会活动中诸方面的问题。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城市”是指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的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应该能够自动和非自动地获取与城市有关的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具有数字实验室特性的技术系统,是一种虚拟城市模型。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总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陈建军(2010)认为,“数字城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城市实体在计算机中的虚拟表达;另一方面,是指以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尽管对于“数字城市”的定义还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定义,但从专家们的意见和城市信息化实施的过程看,其狭义上的理解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数字城市”就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城市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不断的和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总之,“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其理论发展的一种必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表达方式对物质城市进行数字化的再现与升华,形成统一的、可共享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数据库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远程教育或医疗系统等),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服务。它具有使现代城市管理更快捷高效、使城市居民更轻松方便的众多优点,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在这种认识下,“数字城市”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数字城市”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建立在已有的物质城市基础上,结合多种学科技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城市”的内容与框架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作为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空间信息增值服务活动与产业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等层面在内的多层次框架体系。段学军、顾朝林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和财经体系等(见图1)。“数字城市”的功能结构为:(1)数字商务,包括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等;(2)数字金融,包括数字银行、数字股市、数字期货、数字保险等;(3)数字社会,包括数字影院、戏院、数字旅游、网上办各种手续等;(4)数字教育,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图书馆等;(5)数字医院,包括网上健康咨询、网上会诊、网上护理等;(6)数字政务,包括数字会议、数字议会等。寇有观(2001)认为,“数字城市”不仅包括城市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等,而且包括城市的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系、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信、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同时,寇有观还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系统框架。这个“数字城市”系统是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上的空间信息获取更新处理和应用系统,包括城市公用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行业空间数据工程数据获得和更新体系、数据库体系、应用体系、动态监测体系等(见图2)。
姜爱林(2002)认为,“数字城市”构建的基本框架应包括5个方面:(1)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培养竞争机制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2)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体现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促进基础信息资源有效共享。(4)建立应急联动指挥和智能交通管理两个综合性应用系统,带动一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5)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为构筑学习型城市服务。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有3项:(1)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即为“数字城市”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2)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城市空间数据框架,这个框架提供一个可以精确地、始终如一地获取、配准和集成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它包括空间控制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等等。(3)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地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之外,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设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也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段学军(2003)认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由6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各类遥感设施,即高分辨率高光谱卫星、星―机―地数据接收设施、地面台站及人文、经济等数据获取设施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存贮、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数据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源数据集成、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模型体系。为用户提供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利用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6)专用软件体系。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功能的基本工具,包括数字图象处理软件、GIS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承继成等(2003)提出,“数字城市”内容框架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三部分。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层、数据层、保障层三部分。管理层主要是指对“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信息数据资源的集成与融合、应用的集成与融合的管理。应用服务层包括基础公共服务层、管理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应用层(见表1)。
岳为民(2003)从“数字昆明”的角度指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是由“一个关键、三个基础、三条主线、七大支柱”构成:(1)一个关键。就是城市数据的全面规范和高度共享。(2)三个基础。即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3)三条主线。第一,政府管理与决策行为的数字化(数字政府);第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数字化(数字企业);第三,市民生活的数字化(数字生活);(4)七大支柱:即政府上网、电子商务、信息产业、信息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
姜爱林(2004)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的技术组成包括:(1)宽带多媒体网络;(2)电子地图及网站服务系统;(3)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技术;(4)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4)OPEN GIS标准、远程互操作、互运算等信息共享技术;(5)虚拟仿真技术;(6)“数字城市”信息模型与体系结构,包括城市建筑、交通、能源、通信、服务、文化设施和行政管理的信息模型及体系结构;(7)“数字城市”的运行管理技术,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及其管理,数据组织及数据转换,决策模型管理,城市信息安全保障机制;(8)“数字城市”的功能系统,包括公用信息平台,专业信息平台等。“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王凤霞、张超(2004)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上海”总体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谢明(2005)综合当时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提出,“数字城市”框架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和更新体系。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数字城市”相关信息,包括城市空间数据框架(基础电子地图、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城市社会经济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等,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更新的机制。(2)数据存储、加工和管理体系。该部分内容包括建立起海量数据存储体系,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取,并在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包括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多源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职能提取与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3)网络支持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等,共同构成支撑“数字城市”的基础网络体系。(4)专用软件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各基础功能的工具软件,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等,并由此衍生出基于各种决策模型的辅助决策系统和应用解决方案。
寇有观(2006)认为,“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类应用、五大工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组织、资金、人才保障体系等。五大平台是信息网络平台、公用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平台(多个)、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五个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五类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五大工程包括市民卡工程、金融信息工程、社会劳动保障信息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和金旅工程。“数字城市”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孙旭阳、冯一民(2006)认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1)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3)电子政务建设。(4)电子社区建设。(5)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7)数字行业应用建设。吴庆双(2007)认为,“数字城市”的构成体系包括: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系统、法规与财经体系等。
马娟、秦凯(2007)认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以及实现覆盖整个城市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化城市涵盖了整个城市各方面的信息及应用,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三个层次为信息基础层、应用层、综合决策层。十个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和骨干网、空间数据等基础设施、政府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公众类应用、区域类应用、数字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城市综合决策指挥系统、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及各种应用规范。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涉及城市信息化的方方面面,总体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9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4所示)。3个层次为:基础层、管理层和应用层。9个组成部分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中心、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与标准、政府类应用、行业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和公众应用。
曹蕾(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网络化,城市生活和管理智能化和城市空间数据可视化。“数字城市”框架体系大体由3部分组成:(1)基本平台部分,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2)“数字城市”服务对象(用户),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3)关键技术,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张立平(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数字城市”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方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社区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化小区、水网调配。“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包括:(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城市地表、上空及地下等自然地理数据的自动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体系,城市人文、经济、政论等社会数据的变更与监控系统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地存储、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信息提取与分机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元数据集成、信息智能提取分机、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的分析式计算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城市防灾、城市交通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网络生活方式等。(6)管理体系。包括专业人员小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系统维护、标准与互操作规范、相关法规等。
马佩勋、谢海波(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涵盖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由战略政策层、信息基础层、应用服务层和分析决策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战略政策层包括“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及总体框架、信息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等;信息基础层由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中心骨干网、区域骨干网、通信管线、空间数据、业务标准体系和协调维护机制等组成;应用服务层根据“数字城市”功能特征分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经济运行服务和社会综合服务等五类应用;决策分析层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城市发展预测决策系统和城市防灾、救灾及应急处理系统等。基本框架如图5所示,战略决策决定和指导信息基础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应用服务,通过决策分析又反过来指导战略决策的制定。
四、小结
“数字城市”是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整体功能提升的必然依托,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将是跨越式的。“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展示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经营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城市”的战略研究、数据和技术集成框架等基础研究和原型系统建设,必然与其应用研究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多学科的融合体,因此,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作保障,还需要市民和整个社会信息素质的提高。(编辑:何乐)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仲蓓:《我国发展数字城市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2003年。
[2]李佩武:《论数字城市建设及其重要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9期。
[3]顾朝林等:《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J],《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4]承继成:《信息化城市与智能化城镇-数字城市》[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第3期。
[5]宋建元等:《数字城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6]郝力:《中外数字城市的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7]李京文、甘德安:《建设“数字城市”的经济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
[8]赵燕霞、姚敏:《数字城市的基本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9]杨开忠、沈体雁:《浅析数字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1第1期。
[10]林峰田:《资讯都市的兴起》[J],《台北书刊》1999年第1期。
[11]俞正声:《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开幕式讲话》
[EB/OL],,2000年5月13日。
[12]王浒等:《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2期。
[13]王志龙、白庆华:《数字城市:现状与未来》[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4]周晓颖、章申鲁:《“863”为数字城市夯实基础》[J],《经济参考报》2001年1月10日。
[15]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6]寇有观:《数字城市系统与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第4期。
[17]姜爱林:《数字城市:一种可供选择的城市信息化模式》[J],《广东财贸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8]牛文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中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五大战略要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1期。
[19]张静:《构筑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框架》[J],《三晋测绘》2002年第1期。
[20]李果仁:《关于数字城市讨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3期。
[21]王凤霞、张超:《“数字城市”研究初探》[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22]李琦等:《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
[23]段学军:《数字城市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5期。
[24]承继成等:《数字城市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刘忻:《数字城市体系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6]岳为民:《昆明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10期。
[27]姜爱林:《数字城市发展研究论纲》[J],《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8]王凤霞、张超:《“数字上海”的研究与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1期。
[29]戴汝为:《数字城市――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8期。
[30]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21]寇有观:《“数字城市”的规划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第18期。
[32]杜灵通、韩秀丽:《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第1期。
[33]彭学君、李志祥:《数字城市及其系统架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第8期。
[34]吴庆双:《建设数字城市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6期。
[35]马娟、秦凯:《数字城市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
[36]李丽琴:《中国数字城市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4月。
[37]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8]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2期。
[39]马佩勋、谢海波:《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关键词] 图书馆 版权 补偿金制度
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这项条例的实施表面上平息了版权人和图书馆之间的战争,然而新的立法条例并没有从实际解决版权冲突的实质性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只有保持公众获取作品和版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隐患。将补偿金制度引入图书馆是解决图书馆版权问题的最佳方法并逐渐受到重视。
国外版权补偿金的由来
1.德国的版权补偿金制度
1955年的GrundingRe-porter案和1965年的Personalawsweise案在德国最高法院的判决诞生了版权补偿金制度,作为一种协调版权人与私人复制法律关系新的制度,对图书馆在内的录制技术、复印技术的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征收版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普及新技术而引发的版权纠纷。这种制度下将版权人享有的专有版权变通为一种获得适当报酬的权利,通过支付一定的付酬使作品的使用合法化,这样相对平衡了版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2.美国的版权补偿金制度
1992年10月28日,美国通过的《家庭录音法案》,奠定了美国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基础。按照这项法律的规定,版权补偿金制度从复印版税扩展到对录像的设备制造者、生产商、数字化录音和相关服务的从业者征税。随后在1995年美国又颁布了《录音制品数字表演权法》,此项法律将强制许可制作录音制品扩展到了数字化传输,使版权人从使用者那里获得合理的补偿金。
3.日本的版权补偿金制度
日本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复制设备都间接导致版权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冲突比之前更尖锐。日本先后于1992年和1999年颁布实施的《个人录音补偿金制度》和《个人录像补偿金制度》,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个人数字录音录像行为。通过对复制机器以及存储设备的制造商、输入商收取适当的补偿金,使得版权人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除此之外对版权补偿金的分配比例也给予了充分的解释。
图书馆与版权补偿金制度
1.图书馆引入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具有现实必要性
(1)弥补现行法律制度的需要
与公共借阅权制度不同,补偿金制度调制的范畴包含了图书馆复印、录制等利用行为,国外有些国家的补偿金制度就是专门为数字技术而设立的,这样更符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我国关于补偿金制度的法律还是空白,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引入,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弥补了法律制度的缺陷,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著作权法体系。
(2)图书馆业务法制化的需要
图书馆工作除了要落实版权的保护,而图书馆工作的本身也必须有版权法的保护。图书馆活动必须受到法律规范的限制,这不仅是出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更是为了加强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而版权法的规范和保护无法涉及到图书馆,在图书馆活动中对版权人的专有权尊重与保护得不够,另外对图书馆活动中所涉及的版权问题缺乏法律限制,而且图书馆数字化相关的一切活动很容易造成侵权,因此图书馆的数字化作品和利用必须有法律的规范。反之,如果承担巨大的版权风险,图书馆的工作就难以顺利发展。
(3)网络私人复制盛行的需要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仅为6.1%,与1997年10月的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网民的数字相比,目前上网人数是当初的782.3倍。由此可知,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无偿利用诸多有版权的作品,私人复制的普遍冲击了版权人的利益。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利益失衡问题突出显现。
(4)构筑新的利益平衡机制的需要
补偿金制度的核心是利益平衡。数字技术的发明大大改变了图书馆活动的本来面貌,导致了利益失衡,这关系到版权人与公众的可期权利和实际利益,图书馆作为双方的中介,自然就成版权人指责的对象,造成双方矛盾不断突出和尖锐。图书馆引入补偿金制度就是要在其数字化利用中建立起维持利益平衡的机制,缓和双方的冲突,进而解决了版权问题。
2.图书馆引入数字版权制度具有切实可行性
(1)相关法律制度的实践与积累
1946年“公共借阅权制度”诞生于丹麦,这项制度在国外已经实施了数十年,40多个国家已经建立了这项制度。作为一种法定的版权补偿金制度,这种制度却认定图书的无偿外借不利于版权人利益,必须征收“借阅版税”救济版权人。这项制度之前是针对纸质文献的,但目前也有一些国家将其延伸到数字空间。虽然公共借阅权制度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实施的版权补偿金制度有很大差别,与目前我们希望建立的图书馆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也不尽相同,但所包含的立法理念,都是互通的,对于构建适用于图书馆的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版权人和图书馆的共同期求
作为同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双方,图书馆所代表的公权与版权人依法享有的私权之间相互作用,一方权利的实现必须以另一方权利的实现为前提,一方权利的受损必然也会致使对方的权利无法达到实施目的。由此可知,法律必须要能够体现图书馆与版权人互赢互利的价值理念。如果图书馆引入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冲淡复杂的版权利益冲突,公权与私权趋于平衡,图书馆和版权人就会从对立的关系成为合作密切、相依相伴的战略伙伴关系。
建立图书馆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补偿金支付主体
目前国外的补偿金大部分是由复印者、复印服务提供者、录制设备制造者、进口者、销售者承担。丹麦的复印税主要针对签订协议的消费者进行征收。美国主要是对复印、数字化录音、录像设备制造者征收补偿金。由于征收补偿金的来源各不相同,征收方式也各有利弊。若是要求作为公益性机构的图书馆来支付补偿金,将对公共政策的实施造成不利的影响,增加图书馆的经济负担,若转向读者来收取费用以弥补资金缺乏,这也违背了图书馆的宗旨,对其长期发展也不利。德国的公共借阅补偿金90%由联邦政府承担,其余的10%由州政府承担。我国图书馆可以借鉴德国图书馆的支付模方式,由政府来承担这笔费用。因为政府是图书馆的设置主体和最终责任者。
2.补偿金的征收对象
补偿金制度对图书馆和读者对数字化作品的利用行为加以规范,包括数字化复制、下载和网络传播等。德国目前已开始征收图书馆数字化作品的电子发送补偿金。如果我国图书馆实行补偿金制度,主要应该征收数字化作品以及存储设备的补偿金,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光盘以及音像制品的外借服务。
3.补偿金的收取标准
美国的补偿金收取标准相对比较灵活,每一台数字录音设备是每台进口价格或首次销售价格的2%,最低不得低于1美元,最高不得超过授权金上限8美元,数字录音媒体为每张(片)进口价格或首次销售价格的3%。德国的收费标准规定较为固定,每一录音设备和录像设备分别征收1.28欧元和9.21欧元,录音储存媒体和录像存储媒体按小时收取,分别征收0.0641欧元和0.0870欧元。日本录音机器的补偿金比例为定价的1.3%,但上限为1000日元~2000千日元;录音储存媒介物的补偿金比例则为定价的1.5%。图书馆的补偿金收取标准可借鉴公共借阅权制度“固定税费、适时调整、定点抽样、综合测算”的方法,结合数字化复制、网络传播等方式公平合理地计算出作品需支付的补偿金。
4.补偿金的分配
不同国家补偿金制度中关于补偿金的分配办法也存在很大区别。国外很多国家对录音和录像设备收取的补偿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作者、表演者和制作出版人。参考国外补偿金的分配办法,我国图书馆版权补偿金的分配应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版权管理组织负责管理补偿金的合理成本。二是对版权人的适当补偿。三是设立基金会,比如:科学基金(支持出版优秀作品)、社会基金(补贴生活不济的作者)等。分配补偿金时首先要考虑补偿作者、出版者、表演者,同时兼顾社会利益。另外,世界贸易组织(WTO)管理的TRIPS协议中的国民待遇规定,符合条件的外国作者也应该分配到补偿金。
参考文献:
[1]秦珂.图书馆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探微[J].图书馆论坛,2005(4):119-121.
[2]林泽花.图书馆建立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问题研究[J].晋图学刊,2011(2):17-18.
[3]赵建平.图书馆建立数字版权补偿金制度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09(2):205-208.
[4]秦珂.版权补偿金制度和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J].理论与探索,2005(2):155-158.
关键词:城市规划;测量;3S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3S 技术为城市规划测量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灵活性强、精度高的 GPS定位技术,多时相、多源的遥感数据,以及GIS 的空间分析处理能力及模拟现实能力,已经在城市规划测量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3S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会将其在城市规划测量的综合应用推向更高的层次,在优化城市规划测量工作、及时更新基础地理信息资料、降低成本等方面将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3S 技术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
进入 2l 世纪,科学技术在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空间技术已潜移默化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各种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数字城市业已成为知识时代的城市形象工程,3S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数据采集、存储模式、处理方法等方面不断提供新的手段,成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核心技术支撑,推动城市规划技术应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随着 3S 技术不断深入发展,其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也势必更加广阔。GPS 技术与 RS 技术的发展给城市规划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GPS 技术快速静态定位为城市各种工程控制网的测量提供了快捷、经济的手段;动态定位(RTK)技术将 GPS 定位技术推向 1 个新的里程碑,在图根测量、竣工测量、城市勘界测量和快速施工放样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RS 技术给地形图等基本资料的快速更新和包括土地利用、道路、城市绿地等城市各种专题信息的提取与专题图的制作等工作都可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经济的手段。随着遥感影像分辨率越来越高,某些商用卫星(Quick Bird,IKONOS 等)分辨率已达分米级,使得利用遥感数据生产大中比例尺的城市基本地形图成为可能。城市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城市数据管理手段不堪重负,GIS和数据库技术的出现为城市数据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反之,利用 GIS 技术管理的城市基础地理数据也将为城市的规划测量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3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的采集、城市发展的动态监测、城市环境变的模拟和预测、城市环境的分析评价、城市三维显示等方面。
1.1 信息采集
城市环境信息涉及到宏观和微观、区域和局部、动态和静态、定性和定量的因素,包括地貌、大气、土壤、植被、水体、居民、道路等自然和人文各个方面。“3S”技术可用于采集宏观的、区域乃至全球的、动态的、综合的环境信息,辅之以常规的环境信息采集手段,就可实现综合、系统的城市环境信息采集。
1.2 动态监测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发展变化监测的实现,有赖于信息的适时更新和对信息的这间分析与综合处理。由于遥感信息具有多时相、多波谱、多领域的特性,因而是进行城市发展变化动态监测的高效信息源。其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监测模型,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实现对城市变化的动态监测。
利用 GIS 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并结合选定的监测模型,可对多源城市信息进行处理,从中找出城市演变的规律。通过不同时段城市信息的对比和综合分析,能更好地实现对环境信息的综合监测。此外,利用GIS 的专题制图功能,可将城市变化过程用直观的图件形式予以显示。
1.3 模拟与预测
城市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需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资料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城市环境演变状况进行预测,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GIS 是进行城市环境演变模拟和预测的有力工具,它还可与空间分析、预测等模型相结合。
1.4 分析与评价
GIS 可方便地进行城市环境的分析和评价。利用 GIS 进行城市环境评价,首先要选定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并从 GIS 数据中提取出与这些因子有关的几何和属性信息进行关联。评价的方法,一是直接利用 GIS 的功能模块完成。另一种则是根据评价的数学模型建立具有评价功能的空间分析模型,然后将GIS 与相应的环境空间分析模型相结合进行。这种结合一般有两种形式:(1) 充分利用GIS 软件所提供的建模功能,在 GIS 内部建立简单的模型,减少 GIS 和模型问结合对界面的需求,使 GIS 空间分析一体化,即 GIS 内嵌空间分析评价模块;(2) 在 GIS 的外部建立分析评价模型,然后在 GIS 软件和空间分析评价软件之间增加数据交换接口,使得空间分析数据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空间分析结果能在 GIS 系统中以各种简单或复合的图形形式显示出来,即 GIS 外挂空间分析模块,二者互相结合进行评价。
1.5 三维显示
“3S”技术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简称 VR)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规划中的未来城市形象得以以三维形式仿真地显示,从而满足人们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的感观需求。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系统开发工具使用技术和多种系统集成技术等。而在城市规划中最为烦琐的就是虚拟环境的建模问题。这种建模应该依据不同的事物区别事待,主要包括天空建模、地表状况建模、建筑物建模、运动物体(行人、车辆等)的建模等。通过这些技术,就可以使城市规划中原有的一些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以一种直观的面貌展现出来,让人们对未来城市“身临其境”,并可对城市历史景观进行恢复与再现
2 “3S”集成与数字城市的建设
“3s”技术作为建立“数字城市”的三大支撑技术各有其特色,但在单独使用时难免有其局限性:GPS 可瞬间定位但却不能表达地理属性;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信息但信息的处理、分析必须结合其他技术;GIS 具有较好的检索、分析、结合处理能力,但数据来源和录入始终是难题。而“3s”集成技术是将这 3种对地观测新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目前,这种结合性技术手段的理论应用在我国近几年才刚刚兴起,但由于它对“数字城市”建设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而引起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并取得了较快发展。它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应用 GIS 数据库中的电子地图和 GPs接收机相结合的车载、船载导航系统,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交通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和便利。
2.2 利用机载 GPS 接收机进行数字化航空摄影测量。Rs 技术提供的数字化影像图获取信息,并与 GIS 实现无缝嵌接,获取数字城市建设中必要的信息和数据,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下的各级子系统(如房产、交通、管线、环境),从而为政府部门规划与决策提供及时详尽的资料(信息)。
2.3 利用 CPS 与 GIS 的集成,可以测量区域的面积或者路径的长度。该过程相当于用数字化仪录人数据。采集多边形边界或路径的顶点坐标.并将数据通过 CIS 进行记录,计算相关面积或长度,这种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中,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 结束语
城市化和城市扩张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城市规划所需的各种基础测绘资料(图件和数据)的更新及其数据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对城市基础测绘资料的覆盖范围、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走进了校园,走进了高校的资料室和图书馆,高校的图书管理面临着数字化的管理趋势。信息化给高校的资料室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资料室不单纯是存放书的地方,更是肩负着人类知识文明的圣地,资料室的管理服务于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基地。传统的高校资料管理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也无法适应发展中的高校教育。高校资料室必须要进行改革,在信息化背景下,实现数字化的资料管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和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资料室的数字化管理。本文针对资料室的工作展开论述,就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管理高效资料室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1 目前我国高效资料室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多的现代化技术被引进,对图书馆的发展来说是个新的挑战,是个大好的机遇。高校资料室的管理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做出适当的调整,通过管理创新,使得高校资料室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资料室和图书馆之间分割,各自成体系,无法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虽然经过了长期的整合两者具备了相同的书刊借阅和书刊顺序,但是长久下来已经无法改变各自为政的状态,自身的特点很明显。
首先是高校的图书馆和资料室都是服务员全校的学生,为学生提供书目的借阅和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但是不同的是学校的图书馆面向的主要是全校范围内的师生,但是院系的资料室一般只针对本学院的学生开放,而且就只有本学院的学生知道,其他学院的学生难以接触。其次在收藏的图书种类和数量上来看,图书馆收藏的数目种类多,覆盖的知识面广,信息资源丰富,图书馆涵盖大多数的专业数目,能够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吸收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是院系的资料室由于真针对本学院开放,因此藏书种类有限,数量不多,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无法为其呀专业的学生提供服务。院系的资料室还收集了学院的和各种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文献资料等,这些都与图书馆的藏书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再次在服务方面,高校的图书馆主要为师生提供借阅、解答查询和检索等内容,内容丰富多彩,而院系的资料室主要是专题性的、形式单一,服务的方式单一。最后在服务的手段上,学校的图书馆服务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网络化服务功能已经开启,而院系的资料室仍然是保持人工的服务方式,现代化的设备投入不够,无法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图书馆网络化管理趋势明显,高校之间的合并整合使得原本院系的资料更加凌乱分散,高校传统的资料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上近年来高校资料室地位的下降,高校资料室的功能不断萎缩,缺乏活力,资料室无法满足科研和教育工作,在这样的形式下高校资料室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如何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如何提高资料室的质量和水平,如何调动资料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这是摆在高校资料室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2 信息时代下,加强高校资料室工作的几点建议
2.1丰富资料管理员的图书管理知识
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是做好信息时代下高校资料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是资料室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只有掌握了专业的管理知识才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利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才能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电脑上,最终实现信息化管理,为广大的读者更好的服务。因此作为高校资料室的管理人员要重视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掌握图书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不同专业学科知识,这样能够充分了解不同行业的内容为读者快速的提供建议和指导。
2.2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要提高高校的资料室管理水平,需要工作人员在电脑平台上进行操作,工作人员除了拥有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流程,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会利用电脑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传递过程,通过电子化设备的使用,实现图书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及时的了解图书的节约情况,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2]。
2.3具备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
信息化时代促使了各国之间的交流,网络化社会要求人们懂得一门简单的外语,能够利用外语知识去阅读文章,为了提高图书管理的水平,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学习多种语言,扩展外文的阅读量。
2.4善于学习,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和态度
高校资料室的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工作人员的长期努力奋斗,因此工作人员要保持端正的态度,树立积极的学习思想,不断充电,活到老学到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自身的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满足不同读者的要求。加强自身品质的提升,树立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高尚品质,爱岗敬业,热爱资料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和进取。
3 结论
高校资料室的工作和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因此要做好高校资料室的管理必须从整体出发,系统整合。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构建现代化的高校资料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高校资料室的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创造高科研、高质量的教育。高校资料室的管理人员通过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更好的为高校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燕.信息时代高校资料室期刊工作的特点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3):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