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

时间:2023-09-18 17:40:16

导语:在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

第1篇

关键词:物流服务;物流需求;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物流供给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7)01-0028-08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China logistics market is “small, scattered and poor” and most freight enterprises hasn’t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rom traditional freight to modern log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ssence of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and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logistics based on the economic theories such as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gistics is the derived demand of the social economy; logistics is the inexorable product when commodity economy develops to a certain stage; logistics mode is similar to the socio-economic formation, and logistics demand and suppl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individuation and refinement.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theory, the essence of logistics is service that logistics enterprise provides the clients with object space and time displacement, and logistics exist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in the form of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logistics demand and supply are obviously contradictor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quantity of logistics supply, expanding the scope of logistics suppl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ogistics supply. In addition, logistics enterprises should identify the market segments and provide precise logistics, government should make clear its role, and logistics associations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a bridge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 logistics service; logistics demand; service theor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logistics supply

物流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日本传入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物流早已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货运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货运企业更名为物流公司。但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货运企业并未真正实现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升级,中国物流市场“小散乱差”的情况十分普遍,物流企业同质化严重,物流需求与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物流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物流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入。本文从物流需求属性的角度探讨物流的本质,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谈物流的发展。

一、物流的需求属性分析

(一)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需求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需求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需求由一定的内部或者外部诱因刺激产生,需求产生之后,会促使产生与之匹配的供给。在需求不断被供给满足和推动、供给不断被需求引领和拉动的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社会生产总过程[1]循环往复。需求具有膨胀性和超越社会生产力的特性[2],社会生产力在需求的推动下沿着很落后、较落后、较发达、发达、很发达的序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社会经济也逐步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物流支撑

物质资料是社会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在市场交易中被称为商品,商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商品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流动的主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伴随着形态以及所有权变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空间和时间位移。作为实现商品空间和时间位移的物流,是联系社会生产总过程各个环节的纽带。物流是社会生产总过程循环往复的基础支撑,没有物流,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物流。

(三)物流是社会经济的派生性需求

根据需求理论[2-3],需求从其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原生性需求和派生性需求。原生性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需求独立于其他需求而产生,如人们对衣服、食物的需求。派生性需求是一种产品的需求来自于另一种产品,或由另一种产品派生而来,即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是由于为满足其他产品需求而产生的,如人们对物流的需求源于社会经济活动。物流本身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因社会经济活动而产生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其价值,物流属于派生性需求。

二、物流的产生及其发展机理

(一)物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物质资料生产的量少,节余的量更少。人们用少量的节余去自发形成的市场上交换其所需的物品(主要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最初采用以物易物方式。产生货币之后,人们使用货币进行买卖。由于受交通、信息、科学技术等局限,克服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的代价大,市场范围十分狭窄。市场范围决定社会分工水平[4],当时不可能存在专门从事物资流通的人或组织,物资流通都是买卖者自己通过肩挑、手提或畜力车运输等方式完成。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地理空间的影响逐渐淡化,通过市场可以在更广阔的区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工业社会的大规模生产使商品生产量剧增,经济节奏加快,商品的流通量随着社会经济贸易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而且对流通时间、流通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商品流通方式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当商品交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商品交易双方自己完成商品流通已不能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中间商,即物流企业,中间商的产生是基于交易成本的降低[5]。在商品流通的各环节以及各环节的衔接中,需要与多个企业、组织机构、政府部门沟通、合作,多方协调以及合作的顺利推进会产生若干交易成本。例如,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联合运输涉及多个国内、国际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多式联运涉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等。

物流企业将货物积少成多、集零为整,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由于物流企业拥有专业的场站、设施设备、工具以及较高的使用频率,拥有专业人员、专业技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物流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完成商品的空间与时间位移,较之普通的商品交易企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企业自己完成商品时间与空间位移的代价高于通过支付费用由物流企业完成,商品交易企业也愿意将自己从不擅长的业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产品生产或销售,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则通过持续增长的业务量扩大规模经济,并完善相关业务流程、操作规则,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持续固化其比较优势。在物流企业集聚形成的物流行业中,众多企业相互竞争、学习,促使物流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不断努力,行业壁垒也不断提高。现代社会的高度物质文明依赖于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二)物流产生的机理分析

物流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需求者有物流需求的欲望,二是供给者有物流供给的能力。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有强烈的物流需求,物流企业有满足物流需求的供给能力,物流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物流产生的直接原因一定是迫切需求物流的商品生产(或销售)企业的商业行为,以商品交易为目的,后来才逐步出现企业以及个人非商业目的的需求,“流”的主体也由“商品”扩大至“物品”。物流需求方实际或预计付出的代价小于等于自己完成的代价,则愿意通过支付费用由物流企业完成物流。这个代价还包括时间,人们的时间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虽然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物流活动,物流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早期的物流活动是无意识的,现代物流诞生的标志是专门从事物品流通业务的物流企业的出现,从此物流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分工。由于买卖双方的搜寻成本、买方与卖方的谈判成本、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因素[5-6],物流企业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减轻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物品流通效率,改善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程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许多事务精细化、专门化程度高,绝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各种业务。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社会,任何企业或个人无须凡事都亲力亲为。商品生产(或销售)企业与物流企业各自从事各自擅长的业务,各自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符合社会分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社会成员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和富裕程度[7],物流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工业社会高级于农业社会的结果,也是农业社会落后于工业社会的原因。

(三)物流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自相似同构

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物流,物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物流对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的发展水平可以略微滞后或适当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不会远远滞后或超前。物流发展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是物流发展的决定因素,物流必然会迅速跟进与之适应。物流l展水平适当超前社会经济发展,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如果远远超前,则由于需求不足而被市场淘汰。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运动、发展,当支配事物变化的特性与背景对应特性的运动趋势保持一致时,事物运动时的耗散水平最低,受到的制约最小,事物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8]。物流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自相似同构,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决定了物流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形态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再进化到信息社会,对应的物流形态从肩挑手提、畜力车运输等形式的无意识物流逐步演化为以人为本、注重客户体验的精准物流,社会经济形态与物流形态的同构关系见表1所示。

(四)物流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

需求是供给的原像,供给是需求的映射。需求产生供给,供给满足需求,供给通过社会生产实现。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影响需求的满足程度,需求的满足程度反过来促进供给的发展。物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形成需求曲线,图1是物流需求曲线图,在其他l件不变的情况下,物流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价格从P1降到P2时,对应的数量由Q1变成Q2,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具有可束缚性[2],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有些需求被抑制了,即有些需求未被满足或需求未被全部满足。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时,供给的范围有限,供给能力比较低。当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之后,供给的范围扩大了,能够满足更多种类的需求,供给的能力提高,供给的数量增加,原来被抑制的需求得到满足。图2是物流需求曲线变动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P1对应的数量由原来的Q1变成Q2,即相同的价格客户能够获得更多数量或更高质量的供给。

在市场中,价格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反作用于价格,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与支付能力去获取需求的数量与质量,供给者根据价格水平决定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物流企业根据需求、价格等因素调整生产,寻找价格与数量、质量的契合点,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客户的不同需求,达到客户与物流企业的共赢。

(五)物流的发展演化

随着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不断增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有了更强的支付能力,人们对物流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在质量上也不断提高。需求具有膨胀性和被引导性[2],人们对物流的需求从最初低等级的物品不丢失、不损坏逐渐向高等级的方便、快捷等方面发展。

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同,不同消费者或同一消费者不同时间段的时间价值有差异,消费者的选择也不同,需求千差万别。物流在需求不断产生、满足的过程中向前发展,为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供给,物流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衍生出许多物流企业类型,例如货代公司、报关公司等中介公司,以及车货匹配的物流科技公司、物流咨询公司、物流金融公司、物流担保公司等。客户不断产生新的需求,物流朝着个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三、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一)物流的概念及涵义

物流是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物流的概念有多种表述。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是[9]: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物流的概念包含以下几个要点:第一,物流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物品”与“流动”,缺一不可。“物品”的范围更宽泛,包括交易的商品和商品交易之外的其他物品。“流动”包括时间与空间的移动。第二,物流的需求方是客户,物流的供给方是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企业。第三,根据客户的需求,将指定的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实体流动。供应地与接收地是不确定的,需求在哪里,供应地与接收地就在哪里。第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这些基本功能的有无以及如何结合,取决于客户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的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物流的定义中,“客户需求”是物流概念的核心涵义,许多物流定义都强调了这一点。例如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1985年对物流定义中[10]指出:“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库存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3年对物流的定义[10]是:“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客户要求”,同样强调了“以满足客户要求”。

中国专家学者对物流有诸多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其中一些学者对物流的概念及涵义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概念的产生、涵义以及物流与物流管理、后勤、供应链管理等词语的比较[11-27],国内外各界不同时期的定义及比较[28-30],但对物流的本质鲜有阐释。

(二)物流的本质

物流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必须首先深入地理解物流的本质,物流作为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纽带,缩短了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缩短了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身份距离。物流的本质是服务,是物流企业提供给客户的物品空间与时间位移的服务。

服务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通过使用权的让渡获得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并使服务消费者获得消费利益或满足感[31],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劳动。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卖方将商品所有权、使用权转移给买方,物流以运动的形式存在于整个过程中,完成卖方向买方的让渡。在此过程中,一个经济主体使另一个经济主体增加价值。物流从业人员通过劳动实现了物品的时间和空间位移,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价值体现在接受物流服务的客户(即服务消费者)获得了满足感。让渡过程由卖方完成,则称为第一方物流;由买方完成,则称为第二方物流;由买方和卖方以外的企业完成,则称为第三方物流。对于第三方物流,由卖方承担,则卖方是服务消费者;由买方承担,则买方是服务消费者,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映了当地物流的发达程度。在商品交易活动中,物流是买卖双方商务谈判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事实上也是商品的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与企业界所探讨的第四方物流乃至第九方物流都是由这三种基本的物流类型演化而来,均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三)物流产品具有特殊性

物流企业生产、客户消费的物流产品虽然是无形的,但物流产品是客观存在的。物流产品具有以下特性:第一,生产与消费同步性。物流企业对物流需求者提供物流服务、物流需求者接受物流服务时,既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物流产品,又是物流需求者在消费物流产品。物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可分离,如影随形。第二,不可储存和无法运输性。物流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所以物流产品既不可储存,也无法运输。但人们可以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来预测物流需求,提前调配资源,例如物流企业在“双十一”到来之前招聘R时工、集中运力。第三,无形性和不可感知性。物流产品是无形的,不像有形产品那样可以触摸或凭肉眼看见。第四,差异性和质量不确定性。任何的物流活动都是由具体的人完成,正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任何一次物流活动、任何一次物流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人、时、地、运输工具性能、技术可靠性、衔接协调性以及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每一次的物流服务都存在差异,质量具有不确定性。

物流评价的标准是客户的满意程度,而客户满意的基本前提是商品不丢失、不损坏,之后再从方便、快捷等方面衡量,可以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度。物流评价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快速、方便等方面不同的客户感受存在差异,甚至同一个客户不同时间感受也存在差异。

(四)互联网时代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物流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及其塑造的组织形态,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是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物流的各方参与者应积极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融合创新,积极开展“互联网+物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提升物流服务品质,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现阶段,中国物流市场低端业态恶性竞争严重,物流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低端物流供给过剩,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物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3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要从生产环节入手[33],增加物流供给数量,扩大物流供给范围,提高物流供给质量,改善物流供给结构,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物流企业应结合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能源革命,降成本、补短板,通过延长服务价值链和利润链,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使物流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启示

(一)物流企业

第一,应不断更新理念,采用新技术,减少中间环节,化繁为简,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第二,应充分考虑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自有资源,合理利用交通运输工具技术经济特性,准确定位,找准细分市场,发扬工匠精神,提供符合行业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流服务,为客户定制精准物流。第三,应标准化操作流程、服务规范,严格防范意外事故,通过提高可靠度降低物流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尽可能地提供同质服务。第四,规模经济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得以存在的基础。物流企业应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实施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并通过组建联盟等方式发挥网络经济效应。

(二)政府

第一,当代公共行政理念深入人心,政府原来的行政范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应定位好角色,从官僚式的管理向为企业、公众服务转变。第二,物流企业是物流市场的主体,市场是物流企业创造价值的舞台,政府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物流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契约精神,鼓励企业合法、合理竞争,优胜劣汰。鼓励企业精益求精,打造受市场认可的优质产品、优质品牌。第三,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内,政府必须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尾气、噪音、光污染等负的外部性,以及能源消耗等。政府应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运用有效的政策、经济杠杆,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行宏观调控,扶优扶强。鼓励企业使用新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第四,政府主管部门应引导物流业覆盖整个市场,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有效的行政、市场手段,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构建良好的物流“森林生态系统”,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防控物流业“虚热”。第五,在大力推动物流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与其他以及上级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不断破除制约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藩篱。第六,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做些社会效益好但经济效益差或见效缓慢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建设,例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第七,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做一些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第八,政府应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研究及推广,加强物流基础数据统计工作。

(三)行业协会

第一,应发挥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做好企业的基础服务工作。第二,及时通报行业的发展形势、政策法规等,组织相关企业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的经验与教训。第三,整理、分析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五、结语

通过对物流的需求属性以及物流产生、发展机理分析,提出物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阐释了物流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同构关系,提出物流的本质是服务,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改善物流供给,促使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2]张明.需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16版.萧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5]丹尼尔・F・斯普尔伯.市场的微观结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M].张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荣朝和.企I的中间层理论以及中间层组织在运输市场中的作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5.

[7]荣朝和.交通――物流时间价值及其在经济时空分析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11(8):133-146.

[8]管楚度.大背景分析法[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8(3):70-73.

[9] 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S].

[10]冯耕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1]王之泰.物流文化的思考――两个重要概念[J].中国储运,2011(11):29.

[12]丁俊发.正确认识物流、物流产业、物流管理等基本概念[J].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2003(33):3-5.

[13]齐二石.物流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14]徐寿波.大物流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5(5):4-7.

[15]宋伯慧,徐寿波.物流定义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26-29.

[16]张志勇,刘心报.对物流几个基本概念问题的认识[J].中国流通经济,2013(2):39-45.

[17]吴群琪,云虹,张圣忠.突破认识的囹圄,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论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发展思路[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32-37.

[18]单圣涤.关于“物流”与“物流工程”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5):106-112.

[19]傅新平.论物流的概念、功能与发展趋势[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1):43-46.

[20]靳伟.物流概念和物流定义[J].中国物资流通,2002(1):40-41.

[21]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5):68-70.

[22]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6):72-73.

[23]蔡南珊.关于物流概念本质的再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4(7):19-21.

[24]王仲君.物流概念辨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25-27.

[25]刘丽艳.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辨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8-61.

[26]王佐.物流管理和后勤管理比较研究:一[J].空运商务,2006(15):27-31.

[27]王佐.物流管理和后勤管理比较研究:二[J].空运商务,2006(16):23-26.

[28]徐天亮,刘志学.中美“物流”定义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9):22-24.

[29]王健.现代物流概念的比较研究[J].发展研究,2005(1):59-61.

[30]樊宏.中外物流定义比较分析与建议[J].物流技术,2005(5):21-23.

[31]庄丽娟.服务定义的研究线索和理论界定[J].中国流通经济,2004(9):41-44.

第2篇

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一 引言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其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而建立的有利于其统治的经济秩序,包括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和发展这种经济秩序而实施的。

经济制度在本质上其实就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也有反作用。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其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并受到政治法律制度的保护。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当代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学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也吸收了许多西方经济学中的可贵经验,从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本文从基本经济制度概念的阐述入手,对于当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描述和阐发,对中国在经济制度方面的探索和对经济学的突破做了概括,并指出了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层次,所有制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均取决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也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所有制问题所侧重的主要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若社会两级分化严重,就必然导致剥削程度的增加,即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社会动荡。

在产权制度层次,我们注重的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产权制度仅仅是所有制在法律层面上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下,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的行为权利,既包括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市场中形成的制度,也包括企业内部形成的制度。

在资源配置调节层次,我们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方式,即资源在部门、地区、各生产单位间的流动和分布,主要有两大类:市场调节机制、企业内部调节机制。

西方经济学更多地关注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特别是第三个层面;而马克思则主要关注第一个层面。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第一个层面,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区别。

一个社会的所有制及其结构,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的经济制度,并决定社会的根本性质;而一个社会形态的性质,并不取决于它存在着多少种所有制形式,而主要取决于占主体地位、起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所有制形式。这也是中国对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的成果。

三 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阶段(1978—1987)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雏形阶段。

第二阶段(1987—1997)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阶段。

第三阶段(1997—今)是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完善阶段。

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形成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外商独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计划配置、市场配置等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存。

四 中国经济变革的成就

我们经过自己的探索、调整、完善,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GDP的增速,30年中增加了几十倍,同比实际增速在1993年达到最高,年均增长率为14%,而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回落到7%左右,但其后逐步回升,重新达到了两位数,并保持了相对高的增长速度。

1978年—2007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非常快,从开始的3千亿元达到5万亿元。而从1978年到2007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不到100元增长至超过400元。

五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弊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更加重要的优越性。计划经济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的优点,政府对经济的掌控能力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政府控制经济的运行可以减少大的波动,有利于稳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作为核心的国有企业不仅可以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率,自然对社会购买力的提高也做出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存在缺陷:计划经济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行政干预造成市场主体处于被动地位,加上政府管理压力太大,不可能拥有完全的市场信息,这种情况下的计划,就有非理性的可能。计划经济也缺乏激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造成了矛盾。并且缺乏竞争会导致经营主体缺乏主人意识,国有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

六 结语

在基本经济制度原理之下,我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并有了较大突破。

在所有制的形式与格局选择标准上,重新确立了生产力标准,可以用“三个有利于”衡量,其中的关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单一公有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并且同一种公有制完全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在所有制性质的区别上,破除了“公”好“私”坏的观念,公和私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二者可以融合渗透。尤其重要的一点是,突破了国有经济比重越大越好的观念,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要占优势,但这个“优势”,不是简单的数量和重量之比,而要从经济规模、资本的增值能力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以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等各种因素多方面衡量的综合控制力。

当然,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问题未能解决。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全面进行理论创新,从理论上界定和规范国家所有制,想方设法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坚决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 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2] 西奥多·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 阿萨·林德贝克,张自庄、赵人伟译,新左派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第3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要性

1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是资源学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人类为了长久生存的大计,当前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就要迫切加快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政策。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人类今后的需要,包括两层含义:土地资源本身能够高效、持续的利用,又能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质量组合方面与资源的禀赋相适应;资源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土地资源配置要因地制宜。

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土地的生产性、有限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上。

3.1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源,具有生产性。其本身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的生产技术决定了其生产力的高低。光、温度、水、地形、土壤等组成元素决定了其自然属性,他们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配置协调上的差异,形成了高低不同的生产力,适宜于不同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或繁衍,称为土地适宜性的差异。而人类的生产技术对土地生产力也具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和克服、改造土地的限制因素的能力,以便充分发挥土地的适宜性,提高其生产力。

3.2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取决于土地所特有的空间性,即土地的面积及数量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显著增减变化的。土地的有限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总量有限,在现有科技条件下,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土地资源的。再次是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主要是由于土地自然供给的数量绝对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质量的区域差异性及土地报酬的递减性等因素造成的。另外,人口的增加、社会产业规模的扩大,都需要更多的土地,使土地资源更加紧张。

3.3 土地资源的区域性:土地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外貌,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特殊地质、地理条件,进而呈现出不同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土地不是按人类统一标准制作的,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质量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一是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在性状、数量、质量方面有差异,二是土地的交通便利程度不同导致土地资源的无形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3.4 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和载体。他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是不可替代的生存条件;作为生产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人类只有与土地资源的自然力相结合适应,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4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4.1 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寂静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农业与土地资源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资料,没有土地资源就没有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而关系到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设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圈中非农业用途的土地称作建设用地,即指城市、村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地。第一,土地是城市、村镇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土地的利用方式及效率决定了城市、村镇的发展。第二,他是国民宏观经济大系统中各个地域分系统的中心,并且对周围的地区也具有影响性。第三,他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空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所以土地资源是城市、村镇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和运行空间。

4.3 未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利用土地即指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还未开发利用或利用中存在一定难度的的土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土地资源能力的提高,未利用土地最终会转变成可利用土地,为人类造福,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不断需求。

5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措施

5.1 建立并实施更加严格的土地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对农用地的占用加以控制,建立严格的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垦同等数量与质量的土地,农用地转用审批时严格审查补充耕地方案和资金落实情况,加大占用耕地的成本,从严审批占用耕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将80%的优质农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认真完成调整规划工作,把城镇周边、交通运输沿线的农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毁坏,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对农用地的种植结构加以调整,但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更不能搞房地产开发项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恢复占用农用土地资源;加强征地管理,制定统一的征地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进而更好的保护耕地。

5.2 行积极而又严格的建设用地供应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用地集约化水平,正确引导合理有序用地,对国家鼓励的项目优先提供土地,明确划拨工地的界限,及时调整公布《划拨用地目录》,控制用地范围。

5.3 立和实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政策: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制定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控制用地量;实行市场机制,形成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5.4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加大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实行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推行国有土地的租赁制度;提高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对土地的使用方向。

5.5 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组织对宜弄荒地、废弃地的开发和农田的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6 结语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对土地资源更高阶段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固有特性和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管理。只有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解决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给人类一个美好、永久的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方芳.土地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第4篇

知识经济时代 问题 经济发展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应用而生,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为人类带来文明的新形态――知识文明。知识文明是一种比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更先进和更具现代性的文明形态。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知识文明,显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每一种文明既有其优越性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知识文明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是一种进步,但其本身也是一种过渡形态,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所以,当我们在张开双臂热情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之时,应当保持一种冷静和谨慎的态度,应当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把握和研究知识经济问题。

二、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Knowledge Based Economy)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

三、知识经济对未来社会可能带来的问题

1.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将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经济对知识也将有着巨大的作用力。而经济对知识的作用力对整个知识体系并不总是均匀的,其中作用力最强的是知识体系与经济结合的最紧密的部分。这就有可能造成知识体系中一部分知识的相对发达,而其它部分知识的相对不发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与经济联系更紧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比,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与经济联系更紧密;科学与技术相比,技术与经济联系更紧密。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可能使人文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知识的生产相对不足。这是不恰当的。知识体系的健康和协调的发展,不仅是知识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生产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利润”,它有着更深远的作用,对人类自身的把握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说,根本意义也在于此。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解决好知识体系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和整体效应是不同的。局部的效应有时与整体的效应是相反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率先踏进知识经济门槛的国家将受益无穷。因为在一国或几个国家率先拥有某种先进技术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优势再加上知识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可出现经济持续增长并伴随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现象。如果这些国家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住这种优势,则仍可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持高的就业率。但是,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各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水平的逐渐缩小,比较优势效应将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程度的机器排挤人的现象。

知识经济将有着比工业经济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需要生产的人数会更少。知识经济时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兴行业,但这些新兴行业并不能完全容纳从“夕阳行业”或传统产业释放出来的工人,因为这些新兴行业也有着高的生产率同时仅需要较少的人数。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将对人的知识和素质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这时岗位缺人与人缺岗位现象的解决较之工业经济时代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所以,从短期和局部来看,失业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失业将会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的限制,失业会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长期问题,并且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在一个具有众多人口的中国,失业有可能会上升为第一大社会问题。

3.财富的分配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权力的分配,而权力的分配取决于经济行为人所掌握的生产要素的重要与稀缺程度。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类的生产主要表现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这时决定了土地是最重要或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以,这时谁掌握了土地所有权,谁就掌握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土地所有者成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最富有者。在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生产要素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货币资本、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的地位不断上升。社会财富的生产主要依靠资本,资本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的多少决定了财富分配额的多少。马克思说,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社会财富越来越向资本所有者集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了知识,谁就可以获得财富。“知识=财富”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条基本公理,知识的拥有者将是社会的最富有者。这里不管是农业经济时代的按土地分配,还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按资分配,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按知识分配,本质上都是不公平的,是分配不公的不同表现形式。理想的社会运行机制应是各要素均能取得合理利润,而不是主要集中于一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分配不公问题必然最终会被一种更先进的财富分配形式所代替,但我们仍应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分配不公出现极端化。一旦分配不公走向极端化,就有可能引发大的社会震荡,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这也是历史的教训。

4.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更大的不稳定性。首先,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能量越大,其破坏性也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系统,一旦运用不慎,有可能会造成比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时代更大的危害。计算机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为犯罪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对自身的作用力提高到极高的水平,同时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核能的应用也是如此。所以,生产力每前进一步,人类的谨慎程度就应增加一些。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高科技领域成为普遍现象,由于高科技领域具有高风险特征,所以,这时经济生活中的投资风险会变得比以往更大,这也是构成社会经济系统不稳定性的一大因素。再次,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将不可避免,从而也增大了危害性作用的范围。

第四,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深入,市场化的深入使人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互相依赖,越来越相互间联系紧密,这为危害性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途径。上述情况表明,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应引起人们非常谨慎的时代,人们应非常小心,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结束语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带来更好的际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有利于在新的世纪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之路。但是,通过上述对知识经济未来社会有可能带来的问题的分析发现,知识体系的不均衡发展,有可能面临普遍的失业问题,产生新的分配不公现象已及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更大的不稳定性等等问题,将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对策防患于未然,那对将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参考文献:

[1]陈昌胜.知识经济专家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周小亮等.新世纪的角逐.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6.

第5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形态;生活方式;转型;分析

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与文化结构两个方面,因而,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需要通过转变知识经济以及生活方式从而满足人格形态与人文特征的需要。据此,本文对知识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转型所做出的分析,也便具有了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知识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转型的重要影响

党的“十”提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社会建设与改革社会体制,该项要求不仅促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加快,同时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得到了加强。因而这种由社会形态转型,也成为人类社会在新的文明形态中的不断演进的必经之路。在这种转型变化中,知识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文明中的重要表现方面,对其转型方式所做的重要性研究,也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这种影响作用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做好关于知识经济形态与生活方式的转型研究,对于解决人类生活方式的水平、形式与性质有着重要意义。这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力是经济形态的决定因素,这对于人们会处于哪一层次的生活水平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二,生产力资料不仅决定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对生活形式与生活关系形成一定的制约。当经济形态发生改变时,生产方式也势必会对人们的观念思想带来影响,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1]第二,知识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同整个时代的发展是协调同步的,这种形态方式的研究也是同当前发展现状相互适应的,通过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更加能够促进人们对于自身生活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关于知识经济形态的特征,概括说来有以下方面:其一,人类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知识经济基本形态的主要内容。随着生产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知识经济的形态也随即做出调整,所以这也成为知识经济形态同过去传统经济形态在表征上的重要区别。其二,以知识经济形态为内容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以人类为本位的生产方式。在过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通常是片面化、单一化的追求经济数量达到高速增长,而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下,便对保障人们生活质量进行了更加规范化的限制。因而,将人们正确合理的生活需要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能力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也成为增强人们幸福感和价值感的内在需求。

二、实现知识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转型的具体方法

要完成知识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转型的任务,简要概括起来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把握:第一,要让生产方式的转型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互相适应,首先需要对部分人群的生活观念进行改善纠正。思想观念通常对于人的行为起到指导性作用,从观念上进行更新,从而也更加有利于人们获取支配行为的精神力量。想要真正达成这一目标,具体来说应有以下几点内容:其一是要对人们的知识价值的重要性予以增强,不断强化知识对于每个个体的生活质量、人生价值以及贫富差距的重要性意识,进而帮助人们真正建立起关于掌握知识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水平的价值观念。其二是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形成一种可持续性,要满足这一要求便需要则需要在物质适度与物质消费合理两方面来加强注意。[2]第二,加强理论建设也应成为知识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型相适应的必然要求。要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最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的实践活动能够避免其出现盲目与空白的生活状态,所以只有从理论方法上加强引导支持,才能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的行为方式能够更加具有协调性。关于构件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其一是政府或其他团体组织可以通过加强生活教育的方式来实现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生活能力的目标,这对于生活技能、生活观念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二是构件健全的生活控制体系。理论建设必然会对内涵的全面性、规范性提出要求,所以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错误、粗俗等生活方式便亟待社会成员予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既要将生活质量指标同标准体系相互集合起来,同时也要求加强关于居民正当权益的保护力度。生活是一面镜子,能够直接反映出每个个体最为真实、客观的生活感受,因而只有做到控制体系的建成,才能消除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从而真正营造出健康和谐与符合要求的文明社会。[3]

三、结束语

加强对于知识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转型的方法研究,不仅能够从长远战略上加快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做到经济与人文建设的相互适应,同时这些措施的实现也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由此,只有不断地强化转型方式探索,并在实践中认真做好经验总结,才能保障整个社会经济朝着更加繁荣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孝德.拐点转型与中国模式再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11,25:2-22+56.

[2]任保平,刚翠翠.社会转型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机理及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21-28.

第6篇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市场效应;经济效益;市场营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蓬勃的发展,市场中的艺术设计水平可以充分反映经济市场中的市场效应以及经济效益。平面艺术设计是当前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是指经过印刷过程而制作的艺术设计。所以,换一种说法,平面艺术设计可以称作为是印刷艺术设计。现阶段,平面艺术设计广泛应用于海报、杂志、包装、广告、标贴、报纸以及电视电影中。由于平面艺术设计是具有艺术性的同时又具有实用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因此其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和经济中得到充分完全的体现和反映。本文就对平面艺术设计的市场效应与经济效益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平面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及价值体现

(一)平面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平面艺术设计属于设计学科的一种,因此,其也具备设计学科所特有的基本特征。创造性是平面艺术设计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简单来说,平面艺术设计是将艺术、技术以及设计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将经济学、美学、心理学以及市场学等多门学科进行有机统一起来。平面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为了实现工业设计与产品开发,从而有效开展信息视觉传达设计、实施环境艺术研究以及环境设计等。通过在服装、食品、生活用品以及劳动工具等多个物质领域以及生产生活领域实施富有创意、精心以及创新的平面艺术设计,所以可以实现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人文性生产活动的目标,同时又可以将人们对于物质的潜在需求有效转换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总而言之,现阶段,平面艺术设计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

(二)平面艺术设计的价值体现

现阶段,平面艺术的设计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审美以及信誉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体现。目前的艺术设计已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完美有效的融入,并且其已经成为了促进市场效应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将艺术设计的价值投入其中,才能够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平面艺术设计中所体现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

由于平面艺术设计在商品的广告、包装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在此过程中,平面艺术设计承担着扩大市场效应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目标。作为商家而言,通过平面艺术设计的方式,可以打造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以满足社会大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抓住机遇和商机,找准市场定位和稳固企业自身的形象,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来实现更好的把握市场效应的目标。

(一)平面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

企业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平面艺术设计中所蕴含的市场效应,就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平面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平面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规划决议阶段、平面艺术设计最后体现的效果以及其具体费用等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市场营销的影响。首先,只有企业在充分全面的市场调研的前提之下,平面艺术阶段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及购买动机等充分考虑在内,制定相应的设计计划以及设计策略。其次,市场的消费情况会受到平面艺术设计的指引。在进行平面设计之前,设计者只有充分了解消费群体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生活习惯以及审美标准等,从而在平面设计中充分将这些特性体现出来,最终实现市场营销的目的。

(二)通过平面艺术设计提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策略

现阶段,人们对于产品的外观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社会中,消费者常常因为产品的外观设计而购买产品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就是“视觉营销”如何通过平面艺术设计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扩大企业的市场效应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策略来实现:第一,构建一个独特的品牌。在设计之前,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对于构建一个独特的产品品牌的目的非常清楚,从而使得所设计的品牌能够具备视觉外观的独特性。同时,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鲜明的产品个性特色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充分体现出来,能够让消费者在第一眼就会出现眼前一亮、被产品吸引的感觉,达到诱导消费的目标。第二,作为平面艺术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要具备能够唤醒消费者联想的目的。设计人员所构建的画面要与企业所制定的市场营销方案相符合,消费者在看到这些设计画面的时候能够激发他们购买的欲望,从而通过这些画面可以达到营销的目的。第三,色彩的构建。在平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构建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于消费者有效识别同类商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平面艺术设计的视觉中充分体现色彩的构建,从而达到向消费者传递特别的视觉效果的目的,实现市场营销的目标。

三、平面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平面艺术设计为了将其蕴含的市场效应与经济效益全面充分的凸显出来,必须明确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平面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指导意义。

(一)平面艺术设计的方向必须与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

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英国前首相曾经说过“优秀的设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等等,从某个角度来说,“艺术设计是经济效益”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但是,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对于产品的包装设计等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片面的认为只要产品的质量过关就可以。因此,我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产品常常被认作为“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楼价格”。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包装设计没有鲜明的特色,无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无法有效的占领国际市场份额。因此,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以及艺术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平面艺术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已经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崇尚脑力、知识创造经济的理念,在知识经济的理念下,劳动力已经不再是主体地位。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通过有效运用平面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式,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审美附加值等目标,从而以实现促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扩大企业的市场效应,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平面艺术设计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当前随着信息科技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全世界已经迈入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平面艺术设计必须与现代科技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在信息时代站稳脚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能力,平面艺术设计必须对设计理念和设计观念进行深入变革,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和艺术设计来拓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空间。总而言之,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艺术设计必以新的姿态作出不断的演变,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四、结束语

平面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在服装、食品、生活用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为了让平面艺术设计获得全面良好的发展,只有把握平面艺术设计的根本发展方向,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市场效应以及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吕春凤.平面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运作与反思[J].大众文艺,2012(20)

第7篇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一绿色工业一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循环经济是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需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放主体,以期尽可能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此外,也要求产品的包装简化以及产品功能的增大化,以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目的。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它要求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被引入新的“生产一消费一生产”的循环系统。资源化原则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要求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消费。使用完毕就丢弃。同时要求系列产品和相关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兼容配套,产品更新换代零部件及包装物不淘汰,可为新一代产品和相关产品再次使用。上述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但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其特点是通过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重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从上述分析看。两者从概念、发展模式、发展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的背景不同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英国率先提出的。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出台一系列鼓励的配套经济政策。其主要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保护全球气候的背景下提出的。循环经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但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西方工业国家开始探索废弃物减量化、源头削减和废弃物再利用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致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物质能量多次循环的模式。

(二)针对的重点不同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人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产业导向方面,低碳经济侧重强调建立少消耗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石油的产业体系,而循环经济强调无论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均对废弃物循环使用,。

在技术运用方面,低碳经济通过新能源技术、替代化石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循环技术,在现阶段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要对采用这种技术后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

在地区布局上,循环经济强调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要求上下游企业实现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形成循环利用链。把废弃物的排放单位和利用单位在空间上有效集中,可以产生较大的聚集效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强调这种地域上的集聚,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问题,要求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是低碳能源,较多考虑能源供给与利用的优化。寻找替代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三)实施的方式不同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强调要建立全社会的发展模式,如果在全社会倡导少消费化石能源,就是建立低碳社会的概念:如果在全社会各个环节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就是建立循环社会的概念。

(四)实施的进展不同

循环经济提出后,得到世界各国的响应,1996年德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2001年4月,日本开始实行八项循环法律,其中《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循环经济法;美国、法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计划与单项法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了全国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各地也在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循环经济正从试点向制度层面上逐步推进。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后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呼应。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该“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持续升温,低碳经济在我国逐步兴起。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成为国际合作机制的内容。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鼓励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上碳交易和碳排放权市场已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循环经济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特别是以循环技术的联

合开发和示范推广为重点,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合作研发、技术援助已形成相当规模。

二、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这“四个更”是循环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低碳经济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循环经济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可以实现“四个更”的愿景。发展循环经济是在更大、更广范围内解决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而低碳经济是集中缓解C02排放大幅度增长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和严重影响。

展低碳经济可以探索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和路子,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这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模式和路子有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又是循环经济要解决的突出难题,还能促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加快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工具。所以,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基本实质内涵是相同的,其针对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共同的,即“节能与减排”:其发展目标是共同的,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其衡量标准是共同的,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因此。两者从本质上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均是世界面临共同挑战、为了共同目。标而寻求新的经济模式的不同称谓而已。鉴于从发展的历史看,循环经济这一称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各_国已有广泛认同和发展经验;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已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大量政策规章;从覆盖范围看,“循环经济”相对较广,特别是“低碳”经济重点关注碳减排,过于狭窄:因此,有些专家建议为便于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避免陷于语义混杂、热衷时髦、难以理解、政出多门等不必要的词语困境,相关政府部门统一使用“循环经济”提法,以使政策更加集中,地方执行部门和公众也易于接受。当然,从城市的区域化管理角度讲。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目标。低碳城市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可延续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的提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城市管理者的追求目标来倡导。

三、对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可厚此薄彼

第8篇

 

1 经济法责任的理论核心

 

1.1 社会经济责任的法定义务学说

 

法定义务是从法定学对法律责任的定义,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这种把法定义务作为经济法责任的基础、本质特征、逻辑起点的学说,从法律规范的层面对经济责任进行了规范性的要求,维护了经济体系的规章制度使其能够更好的运行。但是研究者对经济法责任的研究往往过于注重从一般的法理上进行演绎,忽略了经济法责任的自身特点。

 

这种研究将使研究者难以把经济法责任和其他法律责任作出明确的区别。其次就是这种法定义务说对经济法的责任界定过于浅显,难以从经济法责任的角度把握经济法的深层次内涵。这种法定义务分析经济法的形式过于注重实然状况从而导致忽略了应然的责任形式,由于法律特别是经济法相对于现实生活的滞后性,难免会对一些实质违法行为缺乏相应的形式规定,法定义务学说很难解决这一问题。

 

1.2 经济责任的社会公共利益学说

 

社会公共利益学说是从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社会利益出发,使社会公共利益作为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基本价值、基本原则等理论的基点。表达的主要思想就是社会公共利益是从社会公众生活的角度出发,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正常活动提出的愿望和需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秩序的发展,经济的秩序、自然资源的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对社会弱者利益的保障,这些都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

 

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生源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划,社会公共利益的确体现了现代经济的本质层面的属性。但是社会公共利益学说并不能直接作为经济法固有的、内在的范畴,在当代社会法治背景下,民事法律责任以及行政法律责任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但是真实的经济法责任要通过分析社会公共利益在经济法中存在的形态,提炼出经济法责任的中心思想为人们所用。

 

2 经济法责任与传统的法律责任

 

在生活中众多的法律责任中,对人们贡献最大的要数民法。法律责任通常可分为三大责任,即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种责任的划分通常是以部门法为基础的,与各部门的法则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经济法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在司法实践中经济法往往都是在借鉴各种传统法律责任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违反经济法应承担的责任形式往往表现为非单一的特征也就是“综合责任”,即经济法主体所承担的责任表现为多种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形势责任、违宪责任)的结合。这种责任形式打破了传统责任意义对应的思维定式,形成了具有经济法责任的特色责任制。由此可见通过传统的法律责任来划分经济法责任是很难进行研究的,因此为了探寻经济法责任的独特性,经济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的划分标准。

 

2.1 经济法责任的划分

 

经济法责任包括了功法责任以及司法责任,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可分为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依照承担责任的主体,可分为调控主体责任和调控受体责任。还可以细分为国家责任、企业责任、社团责任、个人责任等等。我国经济法责任力图突破传统的“三大责任”“四大责任”分类方式,在有助于我们认知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和程序性的同时,也存在法理学支撑不足的缺点,很难融入到传统的法律责任中去。

 

2.2 经济法责任得到创新

 

在对于经济法责任的认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传统的法律进行补充、超越以及创新。经济法责任对传统的法律责任有模仿的形式,经济法责任自身也有其独特的责任形式。这就意味着违反经济法承担责任的形式并不是对传统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三者的综合化系统化进一步的改进,提取出经济法责任所需。

 

经济法责任是在新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为人们生产生活经济利益提供保障的。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态有多少,至今无法准确的定论。总结以往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如下的典型责任,即政府经济失误赔偿、惩罚性赔偿、实际履行、信用降低、资格减免、颁发禁令等。在宏观的调控中,应以规定的经济管理和调节主体的义务为主,更好地保证经营主体的合法权利,确保经济法律、法规能够达到有效的实施。

 

3 对经济法责任的反思

 

很多学者试图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之外寻找专属于经济法的经济责任,但是目前认知到的经济法责任都是在这三大法律责任体系内。事实上各种违法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因此各种法律责任之间也是有一定联系的。

 

3.1 经济法运行的研究

 

经济法律程序并非“法的可诉性”原理的当然适用,在相应的理论学说构建中,经济法律程序是下位于经济法运行的概念。具体的研究将经济法的运行置于整个社会体系中来考察,指出影响经济法运行的因素很多。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司法只是影响经济法运行的一个因素,执法才是经济法在现代的主要方式。

 

司法因素对于经济法运行的影响必然会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立法日益完备,其中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也日益完备,解决了经济法的可诉性从而就可以为司法因素影响的扩大提高条件。同时法治的进步、体制的完善更有利于调制主体的责任,就可以依靠司法程序进行追究。对于当前的经济法某些领域如宏观调控领域特别是对于宏观调控主体的抽象行为可诉性缺失,并非应然状态。也就是说,只要解决了经济法可诉性这个前提,经济法运行最终还是要走上依赖司法的程序之路。

 

3.2 经济法存在的矛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现阶段由于经济法概念和价值研究的薄弱,在经济调整对象不明的情况下,要识别经济法实践本身就是个困难的任务。对于经济法研究而言,公益诉讼的存在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并非是个人的纠纷,否则传统的法律责任就足够了。还有就是公益诉讼真的就能保证公共的利益吗?事实上对公共利益认识本身也许和经济法所要实现的整体经济利益是有冲突的。

 

4 结语

 

经济法责任是社会上的焦点问题,要想明确的建立经济法责任制度,就要对现有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中已经提炼、归纳、总结出来的经济法部门特有的责任形式开展类型化分析,使得经济法责任的独特性问题在逻辑上显得更加周密。

第9篇

摘要: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2.高速公路与产业结构调整。3.高速公路与土地升值。4.高速公路与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化。

关键词:高速公路 促进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又叫空间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研究某一区域或空间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根本宗旨在于揭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区域理论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形成农业区域论,工业区域论,中心地理论(亦称城市区域论)和市场网理论(即所谓四大区域论),它们所研究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假设前提一致,即假定研究的区域是与外界隔绝的“孤立国”,区域内不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所谓“物质区”,在掌握一定考察和记录资料基础上,运用严格的几何推导和逻辑推理方法,归纳和演绎出理论发展模型。四大区域论的共同点都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如区域内的政策、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区域发展与经济增长机制等,提出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如生产力的区域决策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改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及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

近年来,统计数据表明公路交通所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以我国为例, 1995年公路完成的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是1978年的6.98倍、8.33倍、11.03倍、17.13倍。公路完成的运输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是增加最快的一种,而同时铁路却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二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发展高速公路,完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现代化公路网的建设。高速公路已不再是互不连接的分散线路,而形成国际化高速公路交通干线网,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在运输中的作用。由于高速公路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实行全封闭,安全性能大大加强,又可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监控管理设施,因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日本,约有50%的载货汽车利用高速公路;在美国,汽车完成的车公里中,高速公路上的比重约为46%。数据充分显示,高速公路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00年末通车里程已超过16 000多公里,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2 高速公路与产业结构调整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都证明:在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总处于动态演变之中,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产业组成各不相同,但产业结构演变都遵循着普遍的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将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随后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要程度或密集程度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规模和水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国公路发展经历传统建设――高速公路及主干线公路建设――高等级公路网完善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产业结构基本遵循了这一发展规律。

3 高速公路与土地升值

经济学的稀缺性规律说明,在一个国家、区域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及经济技术水平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土地的价格是由它的使用价值来确定的,土地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土地使用价值由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因而在价格上反映出很大差距,这一点尤其在城市或高速公路两侧一定区域内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级差地租理论表明距离城市越近的土地地租越高,其使用价值越大。从自然角度而言,土地是不可移动的。但是如果从社会经济角度评价时,土地是可以“移动”的,即由于与社会经济客体相对位置改变而产生相对意义上的空间位移。高速公路的修建,使一块土地由远离交通线、枢纽线、空间可达性差而变得交通便利,空间可达性大大增强,新城市、工厂的建立,使附近土地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导致土地使用价值的大幅度提高。因此,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是与土地升值相对应的。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