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疾病症自愈的方法

时间:2023-09-18 17:40:20

导语:在心理疾病症自愈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疾病症自愈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宗教;道教;心理治疗

心理学自19世纪开始被世人所关注,而后引入中国后,也逐渐的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又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种悲剧事件及现代人过重的心理负担所造成的惨重后果频频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从精神上来说,心理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二者都是与人的心灵及信念息息相关的,宗教必离不开心理活动,而心理动态决定了人对宗教的信仰。宗教本身即具有社会心理调节功能,作为最早诞生的人类智慧文明体现之一的原始宗教便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最初思想工具。人们的心理直到现在亦是无解的神秘领域,而人们因对宗教的信仰而引发的某些生理或异能的可以被称为奇迹的神秘力量亦是现今的科学所难以解释的。因而对于人们心理及治疗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宗教性心理治疗亦是一块亟待开垦的土地。当代有名的家庭排序疗法的创始人伯特・海灵格最初是一位牧师,他便是从信仰当中找到了能够为人们解决心灵烦恼的方法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其杂而多端的特性蕴含了古老中国几千年的智慧,这其中便有关于人类心理的理解及心理缺陷的治疗。下面将简要的列举几项具有代表性的道教心理治疗方法以直观的认识其中联系。

祝由术,源于上古巫医。“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因而祝由是通过祈敬鬼神、念咒化符来为病人祛病避害消灾驱邪等的方法。

黄帝时巫祝乃高级职业,地位崇高。而后随着文明的发展巫祝巫医逐渐没落,春秋战国后巫祝文化亦被宗族祭祀的神祗宗教与兼容并蓄的道教所吸收。而在之后的医学领域,祝由科虽处于边缘地位但却一直存在。从一种角度来说,道教符斋醮包含着对古祝由术的继承与发展。祝由术中认为,人们所有的病症皆由妖鬼之流侵体所引起,而要解决所患病症则必须将附身鬼怪驱除。这其中所含迷信思想的糟粕暂且不论,但其进行的形式可进行探讨。大致来说,祝由术是以“语言”为主、再配合以设计好的动作行为模式的治疗方式,这一点与心理咨询的普遍方法大体上相一致。“语言”中主要为念咒,辅佐咒语施行最重要的就是其特殊的各种“治疗性文字符号”,念咒的同时有着特定施咒动作。这样一整套法术施行下来便是完整的特定仪式。

语言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祝由术施行过程中亦要求祝师要有能够给予求助者力量的强大心理能量,由祝师的语言、行为带动和感染求助者,让其得到依托。对施术者素质的极高要求,与一般的心理咨询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起着主导掌控的作用,虽然咨询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让来访者能够自我救愈的过程,但是这是需要咨询师积极有效的引导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神态表情、语言、行为动作等都是有深思过的诱导作用的,因而某种程度上是咨询师以自身的“场”来调节、影响来访者的“场”的过程。这在道教斋醮科仪、祝由术中更可深切体会到,因而两者之间的某些理论是可以互通的。

可以说,祝由术及道教的斋醮科仪不可谓没有作用,虽然其中不可避免封建糟粕的部分,但其对于信仰者心理的影响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理论有待我们科学规范合理的系统分析与构建。

除了祝由之外还有巫术厌胜,亦是从驱除外邪的角度出发的方术,向其中投入的预期也能够给人以心理安慰。

摄心术,亦被称为摄魂大法,即现代心理学所称催眠术。这种方法亦为古已有之,但因其有效的神奇而又神秘的超乎人们想象的效果一向被人们视为邪法、妖法而称为禁忌、秘法。在实际心理治疗当中,催眠术的运用大部分情况是十分有效的。在近代西方,基督教的很多被信徒们称为神迹的事件,实际上都是催眠术的效果。催眠师运用催眠术,能够让对方去进行完全违背自身意志、信念的事情。在过去的违法案件当中亦曾出现过催眠术被利用的事件,因而古来催眠术被世人所忌惮实属事出有因,但其含有正性的一面也不可磨灭。

古时信仰者中常出现“神灵附体”、“神仙显灵”等的现象,其中大部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催眠的作用。在道教中道士们作法驱邪时也会对催眠术有所应用。一般来说,催眠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催眠术可包括日常生活中肢体动作、言语的诱导,而狭义的催眠术即直接指示临床应用的系统催眠术。系统的催眠方法自不用提,但肢体动作言语是如何起到催眠的作用呢?其实这和祝由术一样,皆由人与人直接的“场”与暗示有关,因而催眠术其实在进行祝由时便多有应用。道术在进行施法时其动作符咒皆有催眠术的效果。例如符咒的作用对于信仰者本身便有强烈的暗示性,若是配以授符者的诱导,便有极大的可能性能够成功施行催眠。这对道教术法在心理治疗时提供了极高的可操作性。

近代国内纷纷出现的各种气功师亦常用催眠作为一般治疗手段。其在各地多有表演的各种使人悬空于少量的支撑物、述说自己的前世今生、对各种奇怪的命令言听计从等等都是催眠术所展现的效果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滥用催眠会带来恶劣的严重后果,对待催眠术应理智而慎之。

存想思想古已有之,大概巫医时代亦已有运用。《论衡・订鬼篇》中便有“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古医经典的《黄帝内经》中亦有关于存想的论述。可见古人对于精神的认知已有一定的程度。而与祝由和催眠术主要依靠与施行者间的互动不同的是,存想主要运用的是自我暗示及自我调节,注重的是个人的思维想象过程,对个人的幻想修习能力要求比较高。

对道教徒来说,无论是内修还是进行斋醮,存想都是沟通人与神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亦是道教徒们能够得到宗教体验的重要思维方法。

道教的内丹修习时主要便是通过存想以配合呼吸导引等的运用。在坚持不断的强烈自我暗示及精神的神秘作用下,真可达到所谓“内视”的效果。而常听闻的身患癌症之人在成为信仰者后潜心修行却奇迹般的不药而愈之事便是如此得当的暗示自愈而得,由此可见宗教内修对于心身疾病治疗的巨大作用。而在这个方面道教中对于五脏神的存想作用会更显著。

在道教进行斋醮科仪时,无论是化坛、上奏、上香、启圣等等都离不开存想。而在不断存想中进行仪式无疑是进一步对自身精神进行梳理,这种严肃庄重的氛围亦会感染观礼者,从而达到集体暗示的效果。

存想是道教的一大特点,且其操作方法相对于祝由术与催眠术来说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因而对于问道者们来说此为首选的心理治疗手段。当然,其治疗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对道教的信仰,这是道教心理治疗的一个方面。

以上这些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或许在正式的医疗咨询机构会被视为迷信及缪谈而拒之门外,但是对于道教信仰者及愿意相信此类治疗的人们来说却不失为一种方法。在正规的道教场所进行仪式是合法合理的,而在这样的基础上针对信仰者的需求来增加一些专门性的宗教心理治疗活动亦不无可能。

此处只对道教中常见的3种方法进行泛论,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及相关联系待今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卿希泰.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2]袁玮.中国古代祝由疗法初探[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

[3]温茂兴.论道教“祝由符咒”的实用价值及其对中医“意疗”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江雪华,申荷永.“祝由”的文化与心理分析内涵[J].社会心理科学,2006(2).

[5]《轩辕碑记医学祝由十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