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子商务的条件

时间:2023-09-18 17:40:22

导语:在电子商务的条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子商务的条件

第1篇

1、各级政府的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吉林省政府各级领导正积极推进以政府上网为中心的电力政务工程,并通过信息手段的应用实现管理经济和规范市场、加强公共管理、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及服务环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也给农业实施电子商务指明了方向,并带来巨大的支持与鼓舞。

2、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吉林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多,得到的实惠也多,再加上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这对吉林来说是一大喜讯。另一大喜讯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墓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吉林省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国企改制改组改造,企业焕发了活力,加快了经济腾飞的步伐,这对吉林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3、农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多年来,吉林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1)农村经济结构越调越优,强势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一是从资源优势出发确定的“311”区域结构特色鲜明。在东部山区建设形成了林特药立体发展型的优质高效特产品产业带;在中部产粮区建设形成了粮牧加一体发展型的优质高效农产品产业带;在西部草原区建设形成了多元发展型的优质高效农牧产品产业带;在城市郊区建设形成了经济循环发展复合型的优质高效农产品产业带。二是品种品质结构日益优化。全省专用玉米已占实际播种面积的36%,优质水稻和高油、高蛋白大豆分别占实际播种面积的80%,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串已达98%以上,畜禽优良品种已覆盖全省,占饲养量的90%以上。三是富有优势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到去年底,畜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50亿元,比2004年增长12.8%,比“九五”末期增长67%,占农业总产值的45%;园艺特产业产值预计达到245亿元,比2舳4年增长14%,比“九五”末期增长69%,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4.5%;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236.2亿元,比2004年增长168%,是“九五”末期的15.7倍;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19亿元,比2004年增长15.7%,比“九五”末期增长25.9%,实现税金42亿元。

(2)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2600个,比2000年增加2倍多;各类龙头企业1300多户,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3户,其中国家级20户;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220亿斤,畜产品加丁能力达到2.1亿头(只);带动农户240多万户,比2000年增加2倍多,占农户总数的6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以上缴税金预计超过30亿元,比2000年增加近3倍。特别是近两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实现了由小到大、山弱到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4年产值达到67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2005年已突破1000亿元,比2000午增长3倍多,比上年增长了49%。

(3)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增长方式有了根本性转业。打破了过去以粮为主单

增收的局面,形成了粮、牧、多、特、加、劳多渠道增收的新格局。“十五”时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0.4%,比“九五”时期提高5.7个百分点。尤其是近两年,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和市场的直接拉动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2004年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比2003年增长18.6%,增幅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高于全国增长幅度。

4、农业外贸前景看好

农业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设计农业发展战略和对策的重要依据。农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价格优势,而价格优势,又直接体现为成本优势和效串优势,也就是说,一国农业的生产效串越高、生产成本越低,则该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越强。若从这一角度分析,吉林省粮食、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

将吉林省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电子商务大有可为。农副特产这类商品需求量很大,没有多少高精尖成分,无须特别多的创新,非常适合电子商务的开展。而全省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多为农户或中小企业,它们一直苦于找不到足够的销售及出口渠道,拿不到订单,因此有很强的上网欲望,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帮助它们逐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购销。

吉林省与南半球各国之间季节、气候都有差别。利用电手商务,可将本地的时令农产品销售到其他地区、其他国家,也可以带来高效益。另外,根据WTO最惠国待遇条款,一些国家对我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已自动取消,某些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歧视也已终止,具有吉林省特色的一大批农产品将因配额的取消和歧视政策的消除而更顺畅地走向国际市场,这些都是吉林省农业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

5、发展电子商务已有一定基础

吉林省围绕“农业信息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这个中心,加快网络延伸,目前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

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区)农业部门成立了农业信息工作的行政科室,9个市(州)建立了动态农业信息网站,58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97%,694个乡镇分别依托乡镇农技站、经管站、乡镇政府或财政所建立了乡镇信息服务站,占乡镇总数的90%。通过实施“金农”工程和基于网络计算机示范项目,全省部分村、屯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村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的信息服务网络也在不断完善。

吉林省农业信息中心连续3年举办网上农博会,签订农产晶供求合同金额达到1.6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74个。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吉林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不利因素

尽管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互联网络在农业中应用的势头发展迅猛,但其背后还存在着问题,电子商务在农业中推广应用仍存在着一些障碍:

1、网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农业要发展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的物质载体是基础网络设施,没有网络,没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没有计算机系统,电子商务只能是空中楼阁。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部的一个省份,经济相对落后,目前广大农村还在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电

子商务的物质基础还很薄弱,有的地方甚至是一片空白。尽管政府对信息产业十分重视,但受财政能力所限,投入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农业本身缺少投资的吸引力,因而发展中主要面临着如何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吉林省加快了信息化步伐,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电子商务建设仍很落后。虽然有些企业也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但因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农业企业真正用上电子商务的数量还很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网络时代,电子商务为东北农业企业拓宽业务提供了最佳机会和舞台,但吉林省总的电子商务状况不容乐观。

2、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仍存在问题

吉林省已建立了多个与农业相关的网站,但大部分网站都未必能真正直接深入乡镇一级收集信息。大部分农民仍未看到网站上的信息,不少农村地区仍是被电子商务遗忘的角落。在信息资源建设中,信息报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仍没有建立,目前吉林省农业信息报送主要是传统的农情信息报送,以传统的电话、传真以及新兴的电手邮件为传送手段。报送约束机制主要是行政指令,服务对象是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及有关部门,报送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进度、灾害情况。并且转载的信息多,自己独有的权威信息少;原始信息多,加工消化的信息少;动态描述性的信息多,系统的信息少等,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没有得到系统的整合及综合的开发利用。虽然目前从吉林农网(jlagri.gov.en)上可以进行信息查询,但找到的信息还比较杂乱,急需进行信息资源的积累、整合。

3,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人类突破现有发展空间的最先进的方式,把其引入农业系统,很多人都有疑问甚至是顾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电子商务最终面向的是农民朋友。确实,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民相比,特别是文化素质还有很大差距。美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11年;日本青年农民80%以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而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情况整体偏低,截至1998年底,全国农民中文盲、半文盲为9.56%,小学文化程度为34.4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9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15%,中专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1.46%和0.37%,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4年。农民信息意识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不高,接受知识和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差,因为信息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使用者,使用者素质低,未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就无法使信息发挥效用。

4、农业电子商务面临的信用问题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目前尚处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信用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即使是“订单农业”,也有不少合同难以兑现。另一方面,农业网站的发展突飞猛进,难免鱼龙混杂,加之基于因特网的电子支付手段尚不成熟,信用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正处在探索初期,一些“网上骗子”借机行骗,给农民上网从事经贸活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5、农村中电子商务的技术和服务人才缺乏

第2篇

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跟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成长而日益突出。很多企业都想借助于互联网这一平台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本文从电子商务的特点入手,分析研究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内部环境条件。

关键词:企业;电子商务;内部环境

引言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遭遇了很大的挑战,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来自互联网的冲击,随着而来的是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统计,去年我国通过电子商务产生的营业额已经超过千亿大关。作为一种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的象征,电子商务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受到重视。可是,作为一种较新的经济运营模式,电子商务的成长也对企业的内部情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标准。本文从电子商务的基本规律与特性出发,探究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条件。

一、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1.电子商务的具体内涵

目前,我们对于电子商务的理解,存在着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概念的电子商务范围比较广泛,凡是借助各种电子工具来进行的业务往来都可以归为广义上的电子商务。从起初的电话,到如今发达的互联网络,都可以纳入电商的范围之中。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指依靠互联网来从事的商业活动。从本世纪的70年代以来,代表着一种发展趋势的电子商务正慢慢占据并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这类较新的商务模式对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很多以产品营销为主要特色的企业也在尝试争夺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的京东商城,淘宝网,阿里巴巴都在这一方面发挥了了代表性的标杆示范作用。电子商务的兴起把顾客拦在了家门口,顾客只需要借助一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在家里面实现网上购物。一些重要的国际谈判也可以借助这种电子商务平台来实现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南方某著名前沿杂志明确指出:这是一个电子商务的时代,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虽然这种评论略显夸大之嫌,但我们依然感到以互联网为交易载体的电子商务正扑面而来。

2.电子商务对企业内部环境的条件要求

作为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存在者很大的不同,其对于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条件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一方面,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等信息载体运营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对于商务运行的硬件与软件的要求较高。具体在网络本身的系统功能与稳定以及商务软件的与时俱进方面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包括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分类,企业的网上办公,另外对于企业员工的信息话水平也存在者较高的要求。

二、当前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内部环境条件现状研究

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消费观念与行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此刻的网上购物人数已跨越5亿大关,网上购物更是作为一种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购物方式,赢得了大众的认可,特别是年轻人的偏爱。

在2012年和2013年间,中国的网上购物曾经突破单日销售近200亿的历史记录。这仅仅是电子商务的某一应用领域的发展,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电子商务所蕴含的商机与爆发力。与电子商务火爆成长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的诸多企业的电子商务成长的内部环境及准备情况,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具体表现在:

1.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经营观念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向信息化领域的进程中走过了一些弯路,这种历史的痕迹至今仍然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存在。例如,很多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设备的更新与换代表现地并不是很积极,很多企业中还在大量使用纸质办公与人工记账的传统地会计核算方式,即使在部分中小企业中购置了一些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机器与设备,也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这种相对落后的观念无益于电子商务的成长与发展。

2.电子商务的专业高素质人才依然紧缺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一批高水平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可是由于目前,很多的高校在培养电子商务方面人才规模的有限性,导致我国的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虽然每一年也有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毕业,可是由于社会与学校在地理空间与信息接触的相对独立性,很多电子商务方面毕业的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出现眼高手低,以及动手能力差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3.企业自身电子商务技术软件的研发进度还相对比较滞后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具备匹配的基础网络工程与设施外,还要具有领先的技术软件的支持。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很多软件大都采用欧美国家的软件支持,这种技术依赖的局面,不利于我国未来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这需要引起我们科研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在信息领域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才是最终的获胜的砝码。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要积极向欧美发达国际借鉴学习,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软件,为我国未来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三、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内部条件对应策略

首先,在电子商务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把优化网络条件放在第一位。信息网络的安全与高效畅通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与质量。针对当前在中小企业中存在着电子商务成长的积极性不高的近况,政府相干部门应当从企业与国民经济的成长久远大局着眼,拟定电子商务成长的计划与政策。在网络的优化布局上,要做到全面高速覆盖的同时,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与建设过程中的重复性建设等问题。按照国际信息化网络的运营要求,要把目前的网络提升到两兆以上。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信息源点的安全与保障,尽量将信息安全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这一点要从建设之初就制定较高的网络级别标准,并且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系统的升级与改造,以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要求。

其次,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与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在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要从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入手,大力提高其业务技能与素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由于网络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与隐患,在强调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的同时,中小企业还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此同时,每个企业的员工要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的观念与意识。在遵守行业法规,依规操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保护所在机构与部门的信息安全。这种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可以采用西方发达国际的信用等级制度。什么级别的从业人员可以接触到什么保密程度的信息,以及网络安全维护的具体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着的波动性,在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的过程中,要制定一整套的预防与报警机制。

最后,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的体系,为电子商务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与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各种信息流在网络间穿梭,网络化办公的会进行相应程序的加工与处理。这些信息都会为将来的企业或个体的贸易决议与发展计划提供相关数据方面的引导与佐证。同时,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对各类公开的信息进行筛选与归纳。这种信息的及时跟踪与反馈有利于企业决策的严谨性,避免因重要信息的缺失或错误而影响正确决策的制定。与此同时,每单经济业务的产生可以立即反应为经济处置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及时通报和处置。在电子商务的环境条件中,企业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在线数据库举行及时的同行业的有关指标的横向或纵向比较,进而展望企业发展趋势。

结语

伴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态势的不断升温,企业的自身的生存与成长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成长机会,同时也面临着非常剧烈的市场竞争。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时代与科技进步下的商贸运营模式,将会在未来的经济领域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完善的企业内部环境是实现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所需要的网络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发展等方面研究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内部环境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包括国家法律与法规完善在内的诸多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把企业电子商务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协同发展,未来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才会真正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注释

①王文亮. 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策略的研究[J]. 中国商贸. 2010(16)

②白登顺,贺强,张忠伟. 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风险与对策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7)

③陈爱国.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参考文献:

[1]刘姝,蒋洪亮. 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7(04)

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电子数据 无纸化交易电子商务

  受电子商务环境之影响,企业依赖互联网与其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交易改变了其传统的交易方式,使企业的财务环境发生了变化。交易的实时监控及其信息的实时记录和传递,价值和物资的高度同步流转,业务记录和会计信息在相关的管理层面充分地得到了共享,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和流程,使财务会计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在无纸化交易下,电子数据保存和传递安全存在隐患,电子商务纠纷得不到法律保障,电子商务法律有待完善等。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会计出现的问题

(一)电子原始会计信息数据审定、确认、保存和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电子原始数据生成的确认,审定电子原始数据的生成过程跟传统的过成差不多,都跟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关。一般都要有业务经办人、批准人、签约人等人员的签字认可,给予责任的分配。

2、交易业务数据的保存管理和电子数据传递过程的可靠性。保存管理可靠性在黑客、病毒横行的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很大威胁,进而加大了企业会计信息控制的难度。电子数据传递可靠性企业交易数据一经确认就不再作修改,它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一般要妥善保管,要是使用时,一般都是传递借阅。但传递可靠性,却问题不断。

(二)新的授权方式危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系统设计中交易授权的合理性。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外购的,那么该系统软件中设计的交易授权程序有可能与企业的业务流程有些脱节,致使该交易授权存在一定的隐患。

2.执行交易授权的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信息技术环境下交易授权是否可靠完全取决于控制程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一旦计算机程序出现了逻辑错误,企业有可能遭受很大的财务损失,因为程序控制的失效只能在出现较大的负面影响时才被察觉。换言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授权加大了交易处理控制的风险。

(三)控制舞弊的难度加大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系统人员一般采用篡改系统程序软件和应用程序、非法操作等手段;内部用户般采用篡改输入的方式出多,也有采用输出篡改方法的;外来者一般采用终端篡改输入或其它如盗窃、破坏等。

(四)电子商务下会计职能依然停留在核算观念

会计三大职能:反映、监督、参与经营决策。在当今的社会里面,人们都有这种说法,“会计?你说的是那些记账的吧!”。从这可见我国会计的职能一斑,就仅仅是反映的职能。反映的职能让现今的会计人员思想是“我是作账的”。在思想上,现今的会计人员使会计职能保留在职能最原始的状态。

现在,网络给会计人员带来了工作方式和职能的转变,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财务实现网络化即网络财务的实现,传统财务走向网络财务势在必然。会计职能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会计的基本职能将向管理倾斜。会计职能包括核算与监督,若全社会都实现了电子商务,将大大减少核算工作量;而且整个会计期间较短,其会计核算量也相对比较简单。另外,任何单位的经济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来进行的,为了使经济活动符合规定的要求,必需进行会计监督。在电子商务情况下,由于其各组合方利益的不同导致这种监督尤为突出和必要,监督功能将使网络财务的重要职能。电子商务必将使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在思想上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也主要是我们会计还没有转变到电子商务下财务会计真正的职能,还停留在核算上面。

(五)电子商务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如何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将一直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研究领域。会计信息的安全归根到底就是会计信息的失效的问题。在电子商务的诸多问题中,安全已成为发展可信赖电子商务环境的瓶颈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雷击和地震等计算机所在地的自然灾难,造成的数据被破坏或系统完全失效。

2、人为原因系统管理员、一般的维护和使用人员的错误操作及黑客的恶意破坏,导致数据部分或全部失效。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地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的修改、删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从而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会计的原始信息数据不可靠,会计提供的信息不利于决策。

3、硬件故障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包括存储介质和传输介质的故障,导致数据失效。这个问题很明显,因为现今的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低,对计算机的了解非常一般,有甚者是一无所知。当硬件出问题的时候,不及时处理会使信息丢失。

4、软件故障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代码错误及病毒感染造成的数据逻辑损坏,虽然数据仍可部分使用,但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完整、不一致或错误的,这种逻辑损坏不易被发现,当发现数据错误时,可能已无法挽回了。

二、电子商务下保证企业财务正常运行措施

电子商务下财务会计问题的解决对策我国的电子商务刚处于发展阶段,问题不能好好的解决会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停滞不前。下面就本人的看法,谈谈电子商务问题的对策。

加强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及提高管理水平

1、加强培训,努力培养既懂财务知识,又懂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财务工作的时间、空间、效率等观念都将发生巨变。财务人员不能仅停留在关注企业过去的企业经营成果和现在的财务状况上,要能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同时,财务人员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财务、业务信息,还要关注供应链、关联企业、客户等外部信息。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积极应对内部控制所面临的挑战,企业必须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加强人员财务会计软件使用的培训,对于会计软件,要考虑软件开发商的持续发展能力,日常维护能力,技术支持能力和渠道策略。

2、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改变,这是对现今会计职能转 变后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业的发展,给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能只是固守传统的会计方法和传统的会计程序,而要不断更新知识,改变知识结构。今后,会计人员执行的任务应侧重于财务管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各种信息等等,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中的作用,使会计电算化由会计核算方法的电算化向会计管理电算化的方向发展。

(二)操作与监控分离

由于现代审计是以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加之计算机审计水平的限制,计算机舞弊有可能从审计人员手中漏掉,因而预防作用远比直接作用更大。外部审计人员为了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公正性发表意见,必须首先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人员亦如此,而且有时内部审计还直接以完善内部控制为目的。无论内部审计人员还是外部审计人员,他们都要先对环境控制进行研究和评价,然后对应用控制进行研究和评价。在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评价过程中,他们必须特别考虑篡改输入、篡改文件、篡改程序,以及作法操作的可能性。已发现内部控制弱点,都应报告被审计单位主管人员,以引起其注意,还对能提出相应的建议。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直接以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为目的,更有可能提出宝贵意见。审计人员还应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实施后续审计,检查建议是否采纳和如何实施,督促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三)面对电子商务下信息安全问题,应该实施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提高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首先,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应对系统管理员账户严格管理。用户若要进入系统,必须进行安全等级判别。其次,企业应建立防火墙技术,以便控制外部人员访问。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加密、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等技术,防止黑客入侵。要加强核心数据的备份和硬件的维护,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信息的失效等。

(四)加强网络财务法律立法

企业需要真正规范电子商务活动来保障会计原始信息的安全,还要加强网络财务立法措施,为电子商务会计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电子商务只是信息化的一个小系统,是它的一小部分,但就其内容而言,又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它所涉及的信息,包括会计信息,都需要电子商务法律的保障。所以,加快电子商务立法非常重要。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与金融机密等都要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三、结语

本文是从大多数企业的视角,研究如何改进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虽然能起到广泛的指导作用,但也因此失去了具体性。随着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下的内部控制中的各种新问题将不断出现,运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使得电子商务下的内部控制得以不断地调整、改善,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 蔡晓阳. 电子商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 商业时代, 2008, (28) .

第4篇

1.资金。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对于哪一个商务模式来说,资金这一关键的要素都是无法缺少的,而在评价一个商业模式究竟是优是劣的时候,投资回报率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衡量指标。电子商务模式也是如此,它也无法离开资金的支持,电子商务平台硬件的投入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既可以来源于银行的贷款等方式的间接融资,也可以凭借出卖股权的方式方法来获得直接融资。

2.运营人员。运营人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以及管理运营的相关人员。而在这些人员当中,首先包括的是负责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与软件设计人员,他们可以保证电子商务物理条件的实现,再来就是那些能够发现人们电子商务需求的企业家和市场开发人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和市场开发人员的存在,才为电子商务的产生赋予了经济学意义,并且其可以不断地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不断地推进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

3.网络平台系统。电子商务是一种虚拟的商务形式,它的最终实现一定是离不开硬件系统的支持的。网络平台系统是电子商务的物理基础,电子商务中的各个相关交易的主体,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和查询交易的信息,彼此进行交流谈判,最终达成交易,并且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完成资金的支付与结算,商品的配送信息查询等任务。

4.交易的商品。交易的商品就是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内容,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与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没有这些交易的内容电子商务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5.交易主体。交易主体是指依托于网络平台之后,在电子商务中的主动交易信息或者发起交易的制造商,而经销商和提供服务与其它信息的商家亦或是个人,则是电子商务中的商品、服务与信息等交易内容的提供者,他们是电子商务的推动者、活跃者和交易活动的发起人。

6.交易客体。交易客体是指在电子商务中从网络平台上购买商品或者消费服务与信息的客户。其与交易主体一样,它也包含了个人和企业两个部分。这些个人和企业便是属于电子商务活动的最后环节,是电子商务企业赚取利润的目标和唯一的源泉。

7.支持服务机构。要是想要完美地完成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支持服务机构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机构。它一共分为以下的几个部分,即金融支付、认证、信用服务和物流配送等多种的服务机构。这些支持服务机构就等同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一样,支持和保证了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

8.组织管理。商家为客户提供商品,就一定会需要实施一系列的业务活动,而这些活动正是商家用来创造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这些活动中必定少不了的部分便是组织和管理流程,而正是因为这些活动的举办,往往会让双方满意的契合度越来越深,从而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影响电子商务模式的需求、条件、竞争要素分析

一个企业是会否采用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交易手段,以及如何设计创新具体的电子商务模式都需要考虑很多要素。其中一般要先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是否有必要,二是是否有条件,三是是否有优势。是否有必要的评判标准是要从企业的客户和市场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而判断。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终端的用户,他们正是企业的利润泉源,只有这些终端用户有相应的不同需求,企业才有必要有机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因此,这一要素,我们称其为需求要素。第二点是否具备条件,是指企业是否具备满足客户需求开展电子商务的软硬件条件,其包括了企业的信息化设施,综合管理能力,员工或从业人员素质与其所掌握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我们称其为条件要素。第三个一定要考虑的便是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以后,是否还会有利于和竞争对手竞争,是否还会有利于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果不开展电子商务的话,又是否会削弱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等等,所以这一要素又被称作是竞争要素。

(一)需求要素分析

1.企业与目标客户交易的内容。企业所用来和目标客户交易的内容,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这些产品与服务的特性是直接决定了客户是否会产生电子商务需求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些产品与服务的特定性还对电子商务的具体模式造成了相应的影响。企业在分析客户交易内容的时候主要是体现在一定要考虑开展电子商务后是否有利于客户更便捷、更低成本、更加有效率地买到自己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使客户感觉到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加良好的保障。

2.企业目标客户的特征。企业目标客户的性质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企业是否要开展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的具体模式究竟是何种样子。例如在企业面对的客户中,有的也是企业,有的则是广大的个人消费者,这两者的性质并不相同,因此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也定会有很大不同,同时目标客户的信息化水平高低与电子商务认知程度深浅也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客户或者是客户的管理和决策层对电子商务的方式并不认同,那么就会很难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来开展贸易。同样,如果客户的信息化水平不够,或者是与本公司的接口有某些障碍,那么在开展电子商务的时候也就会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

3.要考虑到客户所处何种行业或者是社会整体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如何和认知程度的深浅。有迹象表明,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对网络和电子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电子商务可以交易的内容也将越来越多种多样化,其具体的商业模式也将一定会依据人们不同的需求而更加日新月异起来。

(二)条件要素分析

条件要素分析,主要是用来分析企业是否具备开展电子商务的软硬件条件的。其主要是从以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企业的性质。这里的企业性质是指依据企业所经营的不同的交易内容来进行划分的,其包括了生产有形产品的制造业企业,以买卖有形产品为主的商贸企业,以及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服务类企业这三种。以上三种性质的企业虽然都可以从事电子商务活动,但是彼此之前的所依赖的条件和具体的商业模式却各有各的特点,大不相同。比如生产有形产品的制造企业和从事有形产品贸易的商贸企业二者开展电子商务,生产有形产品的制造企业需要相应配套的完善物流配套体系等等来作为支持性的条件,而出售无形产品的服务类企业往往是对网络平台的硬件条件需要比较高,这样才能以便于将视频和语音等较大的资料或者是信息通过网络来进行销售。而且因为上述三类企业面对的客户资源各有各的不同,因此在开展电子商务时所需要采取的营销手段也就会各有各的特点。

2.本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一个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离不开必要的计算机硬件基础和物理条件的保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开展电子商务的客观基础。如果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外部信息为内部信息,加快信息的解读与处理的速度。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设计适合于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管理机制,以及作业流程等等。同时,先进的信息化水平可以使企业与电子商务联系的更加紧密,进而便会设计出较为复杂的电子商务模式,但是较低的信息化水平,就只能适合较为简单的电子商务模式了。

3.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高低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机制、规章制度,流程设计、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等一系列共同决定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比较强,管理水平比较高,相对来说更加科学和规范,那么这家企业也就会更容易的满足开展电子商务所必备的要求。而电子商务也将必定会影响企业的管理机制亦或是组织结构,从而促使它们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因此电子商务开展情况如何与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及相关性。

4.从业人员素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既包括了保证电子商务硬件平台能够有效运行的设计和维护的技术人员,也包括了设计电子商务具体模式并且管理其运作的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它还离不开利用电子商务从事交易的商贸的人才。同时电子商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只有拥有了这些人才,一个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才能够取得成功。

(三)竞争要素分析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一定会产生竞争,从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主要需要考虑的竞争要素包括:潜在进入者的竞争、行业内部直接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替代者的竞争。

1.潜在进入者的竞争。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来说,它不断的吸引新的竞争对手的加入,同时由于电子商务打破了空间地域的限制,拓展了业务的空间,从而使得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新的资本的加入,带来了竞争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因此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模式的设计的时候,考虑如何为潜在的竞争者设立相应的竞争门槛,并且保持自己的良好的竞争优势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行业内部直接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在直接竞争对手当中,各个行业中都可能会有十几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随着竞争的加剧,必定会产生的一种现象便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弱的差距会越来越悬殊。因此往往撑到最后的只有行业的前几名甚至是头名。这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情况对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选择就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也是设计电子商务具体模式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第5篇

1998年,是世界的“电子商务年”,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要重点抓好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电子商务是核心。一场有关电子商务研究和讨论的“电子商务热”随之在国内掀起,我国的电子商务已进入到起步阶段。

金桥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实施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金卡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卡工程本身就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到1997年底,首批12个试点省市全部实现了自动柜员机ATM与销售点终端机POS的同城跨行(工、农、中、建、交等各商业银行)联网运行和信用卡业务的联营,这中间包括了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转账EFT的实际应用,金卡工程的建设为实现网上支付与资金清算提供了很好条件。比如,上海市商业增值网已连入金卡网络,这使得全市近百家大型商户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并与金卡网络相连;此外,中小型商场和超市、连锁店普遍采用了收款机,可全面受理信用卡,初步具备了发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金贸工程是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应用工程,也是我国电子贸易体系建设的一项试点工程.商品交换是商品经济社会永恒的主题,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商品交易的学问是每一个企业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求生存、图发展的必修课。金贸工程就是帮助企业,特别是帮助我们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走出困境,学会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企业,研究市场,学会经营贸易,开创商品交易新的模式的一项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市场竞争的规律,其最终结果就是优胜劣汰。面对日益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特别是面对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的国有企业往往处于劣势。究其原因,除市场经济的“阅历”比较浅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观念上的问题,有些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没有把“贸易”,也就是“市场”放在生死攸关的重要位置上,还在等上级或别人来保护和援救;二是手段上的问题。我们的很多企业,一直在用非常原始落后的方式经营企业,推销产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共同推出的金贸工程,就是要引导帮助企业运用全新的观念和方式进行运作,给每一个企业提供一个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平等贸易竞争的环境。金贸工程的建设,对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深化改革,对于我国大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98年6月12日,北京市率先启动了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由北京市政府发起,联合各有关方面成立了首都信息产业公司,负责电子商务工程的建设。该工程将在安全认证体系、安全支付结算体系、协同作业体系、法律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探索和实践,将对我国电子商务工作起到极大的地促进作用。

2、电子商务在我国遇到的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的因特网用户激增,至今用户数已超过120万,在因特网上拥有自己域名的中国企业也已达到48万个。就因特网商务而言,已建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为全国外经贸企业提供了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中国证券交易网、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中国金融结算系统、中国民航订票系统等一批以商务为目的的电子网络或电子系统,都有较快较大的发展。

但是,中国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有更重要、更迫切的社会经济问题亟待解决,不可能以一般发达国家那般的实力和激情投入于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实施。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不仅需要解决EDI商务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问题、因特网商务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以及电子纳税及其管理问题等等,而且还亟待解决一系列特有的主要问题:

1)企业现代化问题。构成电子商务的有政府的管制行为和居民的消费或投资行为,但主要是企业的购销行为。因此,企业的发展与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基础,中国的企业正在改制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起步不久,还没有全面推开。以作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为例,1.5万家大型企业上因特网的大约有半数左右,其中在网上有自己主页和WWW服务器的只有少数,已实施电子商务的是为数更少的进出口企业。还有5万家国有中小企业,虽有一部分对实施电子商务比较积极,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当多数尚未认识到,电子商务能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而认为电子商务距离他们比较遥远。所以,培育和开发企业需求,成了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而发展电子商务正是企业走向成功之路。

2)市场成熟问题。中国的市场及其体系还不健全、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加速培育市场,使其尽快成熟起来,以利于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顺利转变。

3)金融服务质量问题。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支付与结算,这就应有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及其电子化的配合。由于金融服务的水平和电子化程度都还不高,中国的金融业亟需适应全球一体化进程而加快变革步伐。

4)信息网络的环境和条件问题。这几年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省市,尤为瞩目。但从电子商务的要求看,无论是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标准、消费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5)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问题。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行政框架以及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

6)人员素质和技能问题。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它的知识亟需普及。全世界因特网网上的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急剧增加,但因特网的使用者仍集中在年龄为15岁至50岁之间、中上收入水平、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中青年,并以男性为主。对中国来说,特别需要提高商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

显然,中国不可能等到把上述问题都解决了,再来发展电子商务。唯一的出路是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积极促成这些问题的逐个解决。

3、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虽然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已开始形成热潮,但积极参与的还只是一些信息技术公司。从整个社会来看,有两方面准备的还不足:一方面是基础工作,即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无论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还是外贸企业,它们本身使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与信息管理,或是开展网上业务,都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企业没有实现经营业务处理的数字化,就不能上网,就不能实行电子商务。

另一方面,政府的工作准备还不够。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商务,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商务运作模式。开展这项工作,就会涉及到有关的法规和标准问题,比如数字签名、电子合同等,是否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目前在这些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规出台。但“电子商务年”促使国务院法制局、北京市法制办密切关注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探讨如何制定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当前在法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遇到问题可由仲裁委员会解决争端。版权所有

关于具体对策,初步有如下建议:

1)追踪研究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动向,分析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出和流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及早制订应对策略。

2)从中国国情出发,放宽电子商务的定义,除推进EDI和因特网这两种电子商务外,同时在国内大力提倡和积极推广通过电话、传真、电视、电子支付及货币传递系统等四种途径的电子商务,以便从电子商务的寻求阶段、订货及支付阶段、运输阶段分别积累有益的经验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推动外贸企业先行一步,然后“外为内用”,再在国内贸易中逐步发展电子商务,其中,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可先搞起来。

4)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经济比较发达、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领导重视、对电子商务有需求和有效益的地区,特别是一些有条件的沿海省、市,以及内地的少数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应鼓励他们不失时机地发展各种方式的电子商务,发挥其示范效应,以便向其他地区推广普及。

5)从创造条件入手,如加快企业改革、培育全国市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等,建立有市场需求的、企业和居民均可得益的电子商务环境。在企业营销渠道不畅通的环节,尤其需要创造条件,以利电子商务的开展。当然,电子商务本身并非目的,最终是要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素质和增加人民福利。

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国际贸易;管理;创新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和使用范围的扩大,电子商务的出现成了必然。互联网动行制度的交互特点给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供给了崭新的市场氛围和条件。现如今,科技研究的结论在人们日常活动中的价值越来越明显,电子商务的出现也成为国际贸易追求进步的道路上,不可跨越的步骤。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国际贸易必须落实对崭新的金融条件和经济模式的剖析,提高迎合度;国际贸易中商品构架必须持续进行改良,促进实际的国际贸易条件和网络贸易条件加以融合等措施加以化解。综上所述,怎么于电子商务条件中实施国际贸易的创新工作,让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都能获得盈利,成了目前国际贸易运作方探究的核心课题。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问题分析

国际贸易的出现被不同要素所干扰,例如购买者在消费方面的理念,社会律法体制的完善度等。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国际贸易在实施革新和创造的过程里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以下,我们将立足于各个方面针对电子商务中,针对国际贸易创新活动里产生的矛盾实施具体剖析。

(一)消费理念问题

固有的消费模式早已在百姓心中扎根,大部分人需要购物时,更愿意亲自前往超市,商店里比较产品的价位和品质。尽管选择这类消费模式,不仅消耗时间,也消耗精力,但因为购买者通常抱有怕麻烦,不想反复退换的念头,所以,这种模式依旧热门。反观电子商务贸易活动,购买者没办法直接接触产品,仅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挑选产品。产品无法被购买者真切感受到,这的确是购买者无法接纳电子商务的核心矛盾。不仅如此,若选择在互联网平台上消费,订购产品,产品的售后问题也有缺陷,一旦商品的品质出现瑕疵,购买者是无法迅速和商家进行直接沟通,退换产品的。还有,互联网付款平台的可信度问题同样是购买者不敢尝试的原因,互联网安全成了抑制购买者使用网上购物的核心要素。

(二)律法制度问题

即便是电子商务中实施的国际贸易行为,也依旧属于律法制度所限制和管束的范畴。按照律法制度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残留着一定的漏洞。产品证明和单据的真假无法辨别,这是个复杂的情况。使用互联网平台,自然会使得国际贸易项目的发展突飞猛进。可是产品的大量票据和有关内容的真假无法分辨,会导致律法制度里标明的规则制度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进行证明。

(三)物流契合问题

电子商务中的交易流程是处于虚拟条件下实施的。故而,电子商务行为要求具备物流公司的大力支援,而国际贸易则更要求可以和不同国家之间实施物流行业的高效结合。处于互联网平台的环境中,信息资源能够完成共同查阅和迅速输送的目标,同时交易金也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到账,可是产品本身则无法使用互联网送达。物流也恰是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出自己的行业优势,担负起更繁重的运送工作和储备责任。包装和递送,加工和转运,还有详细的递送流程,均属于物流核心经济行为相关项目,所有国家均需打造本国的物流链条,也需提升国与国之间物流链条的链接程度,这是电子商务环境中,国际贸易创新革新行为亟待化解的核心矛盾。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策略分析

电子商务形势下需要进行国际贸易的创新,此活动要求获得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支援。故而,我们会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国际贸易创新战略实施简单的剖析”

(一)关注管理方面的创新

电子商务属于一类崭新的贸易模式,为社会金融的进步供给了机会,也导致困境的出现。尤其是针对管理问题,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方面处于上升阶段,现阶段要求具备科学的治理方式。固有的国际贸易管理模式早已无法迎合电子商务中国际贸易行为的实施。针对崭新的社会金融局势,实施国际贸易活动的创新治理,理当关注下面几个问题。其一,国际贸易牵涉到的所有出口公司必须了解自身主要载体的价值,充分展现其价值。其二,公司必须正面关注电子商务环境中,互联网平台的意义和用途,互联网平台不但属于业务普及过程的新通路,同时也属于日常贸易行为的实施区域。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司能够实施形象的打造和社会成效的提升。公司治理必须摒弃固有的交易治理观念,摒弃固有的公司进步策略,重新关注并评估公司的情况和困境。通过拟定针对性战略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

(二)提高政策方面的创新

电子商务条件中实施国际贸易行为的革新,必须获得社会和国家机关的政策支援。伴随网络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普通百姓对信息的解读程度不断加深。国家机关单位必须主动迎合普通百姓在观念方面的更迭,为迎接电子商务的革新打好基础。落实电子商务的普及化,要求公司在政策治理方面的主动性提高。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处在核心过渡时期,国家机关颁布的主动支援政策在推动国际贸易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而对发达国家而言,这也是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上,国际贸易成功的典范。

(三)关注物流方面的创新

物流即可以结合购买者和商家的核心链条。在电子商务中,物流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价值极高。提升国与国之间物流终端的融合,是电子商务中开展国际贸易的创新措施。不同国度需要将国际贸易的具体要求当作前提,联合探索和拟定物流产业的规则和指标,将金融行为在物流方面的需求程序化,使用规范化的物流链条推动国际贸易的开展。综上所述,物流项目同样属于干扰国际贸易品质的核心要素。

三、结语

总结来说,电子商务的局势给国际贸易的进步供给了崭新的机遇和难题。编者立足于电子商务局势中,对有关国际贸易的创新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采取的措施加以剖析,愿能用个人观点为推动国际贸易品质的提升尽绵薄之力,推动创新过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发展对策

1电子商务介绍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

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r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并完成。

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还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入才行。由于参与电子商务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谋面的,因此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等条件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2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

早在1998年,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就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要重点抓好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电子商务是核心。"电子商务热"随之在国内掀起,我国的电子商务已进入到起步阶段。

金桥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实施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金卡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卡工程本身就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多省市实现了自动柜员机ATM与销售点终端机POS的同城跨行(工、农、中、建、交等各商业银行)联网运行和信用卡业务的联营,这中间包括了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转账EFT的实际应用,金卡工程的建设为实现网上支付与资金清算提供了很好条件。

金贸工程就是帮助企业,特别是帮助我们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走出困境,学会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企业,研究市场,学会经营贸易,开创商品交易新的模式的一项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国有企业往往处于劣势,究其原因,除市场经济的"阅历"比较浅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观念上的问题,有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没有把"贸易",也就是"市场"放在生死攸关的重要位置上,还在等上级或别人来保护和援救;二是手段上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不仅需要解决EDI商务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问题、因特网商务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以及电子纳税及其管理问题等等,而且还亟待解决一系列特有的主要问题:

(1)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方式陈旧。中国的企业正在改制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起步不久,还没有全面推开。相当多数企业尚未认识到,电子商务能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而认为电子商务距离他们比较遥远。所以,培育和开发企业需求,成了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而发展电子商务正是企业走向成功之路。

(2)市场成熟问题。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分两类:企业间交易和个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它又必然经历一个从简单的商情查询到网上购物和实现交易的阶段。中国的市场及其体系还不健全、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加速培育市场,使其尽快成熟起来,以利于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顺利转变。

(3)金融服务质量问题。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支付与结算,这就应有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及其电子化的配合。由于金融服务的水平和电子化程度都还不高,中国的金融业亟需适应全球一体化进程而加快变革步伐。

(4)信息网络的环境、条件和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必须具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必须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黑客闯入网络盗取信息。对于中国来说,网络产品几乎都是"舶来品",本身就隐藏着不安全隐患,加之受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不安全因素更显突出。

(5)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问题。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行政框架以及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

(6)人员素质和技能问题。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它的知识亟需普及。全世界因特网网上的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急剧增加,但因特网的使用者仍集中在年龄为15~50岁之间、中上收入水平、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中青年,并以男性为主。对中国来说,特别需要提高商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

(7)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想实现真正实时的网上交易,要求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带宽,这必须由硬件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我国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上网用户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投资效益低,严重制约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与银行、税务等十几个部门的联网尚未实现。因此,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后面貌,应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首要问题。

(8)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政府对电子商务活动不应过多地干涉,而应遵循电子商务的国际准则,尽量放权于企业。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应是扶持和服务,而不是控制和干预。当然,当交易中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等现象时,政府应有及时、准确的行动。

(9)网上支付问题。从整个电子商务网络的发展来看,将来要在网络上直接进行交易,就需要通过银行的信用卡等各种方式来完成交易,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与金融网络的连接来支付和收费。而目前我国各个国有专业银行网络选用的通信平台不统一,不利于各银行间跨行业务的互联、互通和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另外,各行信用卡标准不一样,不能通用,尚不能用信用卡实现网上支付。

(10)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做生意就避免不了发生纠纷,而网上纠纷又有其独特性。Internet是一个缺乏"警察"的信息公路,它缺少协作和管理,信息的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传输又难以公证和仲裁,而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统一的法律系统进行仲裁,纠纷就不可能解决。那么,这个法律系统究竟应该如何制定,由谁来制定,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其效力如何保证?这些都是现在制定法律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11)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落后、网络意识淡薄。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非常淡薄,除去免费用户外,真正交费上网者很少,企业用户还没大量出现。企业的信息化只是在理论界、信息产业界热度很高,而在企业中热度并不高,从而造成经营决策的被动局面。

3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关于具体对策,有如下建议:

(1)注意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动向,分析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出和流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及早制订应对策略。

(2)从中国国情出发,除推进EDI和因特网这两种电子商务外,同时在国内大力提倡和积极推广通过电话、传真、电视、电子支付及货币传递系统等四种途径的电子商务,以便从电子商务的寻求阶段、订货及支付阶段、运输阶段分别积累有益的经验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推动外贸企业先行一步,然后"外为内用",再在国内贸易中逐步发展电子商务,其中,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可先搞起来。

(4)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经济比较发达、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领导重视、对电子商务有需求和有效益的地区,特别是一些有条件的沿海省、市,以及内地的少数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应鼓励他们不失时机地发展各种方式的电子商务,发挥其示范效应,以便向其他地区推广普及。

(5)从创造条件入手,如加快企业改革、培育全国市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等,建立有市场需求的、企业和居民均可得益的电子商务环境。在企业营销渠道不畅通的环节,尤其需要创造条件,以利电子商务的开展。当然,电子商务本身并非目的,最终是要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素质和增加人民福利。

(6)搞好电子商务的关键是协调。部门分割、地区封闭,是搞不好电子商务的。尽管我国已组建了信息产业部,能有力地推进电子商务,但全国的电子商务仍非一个部门的力量所能解决的,需要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综合部门的参与,特别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齐心协作。

参考文献

1张福德.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姜旭平.电子商务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8篇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是21世纪的主要商业模式,而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效果的好坏。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业面临着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在电子商务时代,要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总体物流规划;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邮政网络及平台,快速发展物流业;再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最后,要加强研究探索、宣传引导以及物流人才的培养。

电子商务是以Internet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是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于一体的商业运作模式。它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以减少商业中间环节、缩短商务活动周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受到商界青睐。但电子商务的优势只有物流网络跟上节奏时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长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呼唤着商品实物流通的配套发展,电子商务送货的功能由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企业将成为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向用户进行实物供应的最集中、最广泛的供应者,现代物流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的兴起推动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物流业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使传统物流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的运作方式。首先,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传统的物流运作,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的。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信息不仅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虽然也有依据计算机对物流进行实时控制,但这种控制都是以单个的运作方式来进行的,而在电子商务时代,可使物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整体的实时控制。

2.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首先,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对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物流往往是由某一物流企业来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而电子商务则要求物流从社会的角度来实行系统的组织与管理,以打破传统物流分散的状态。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组织与管理,而且更要考虑全社会的整体系统。其次,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在传统的经济活动中,物流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往往是依靠本企业提供优质服务、降低物流费用等方面来进行的。而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些竞争内容虽然依然存在,但有效性却大大降低。原因在于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的合理流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即使它的规模再大,也很难达到这一要求,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实现物流高效化、合理化和系统化。

3.电子商务将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处理平台和技术。信息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要素,为物流的正常运转、管理、决策及制定战略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依据,现代物流所包括的运输、库存、装卸、搬运、包装等活动,是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不同要求下进行的,为了有效缩短物质的在途时间,实现零库存以及保持供应链的连续和稳定,就要求在物质的流通过程中保持信息畅通。而电子商务为提高物流效率,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地反馈、传递、处理物流信息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和技术,并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物流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创造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物流运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二、物流业对电子商务的支撑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物流与电子商务结下不解之缘。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在电子商务应用下,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种流的流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实现。而物流作为四种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不能全部在网上实现。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软件产品等无形商品;而对于大多数有形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传统的物理方式进行。

1.物流服务于商流。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一般的商流都必须伴随相应的物流活动,即按照需方的要求将商品实体由供方以适当的方式、途径向需方转移。而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通过上网点击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没有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以终结。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任何轻松的商流活动都是纸上谈兵。

2.物流是企业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现代物流是企业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这是相对于“第一、二利润源泉”而言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靠减少物料消耗和节约劳动投人来获得“第一、二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物流环节降低库存,合理组织运输,流通加工增值,提高包装、储存、装卸水平等,可以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效率,拓宽利润来源渠道和空间。有关资料表明,物流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所占用的时间几乎是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90%,流通费用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由此可见,发挥物流的作用能给企业电子商务带来广阔的赢利空间。

3.物流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现代物流体系的良好运转反过来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以网上购物为例:一位顾客在网上购物时,我们不可能事先知道他是本地顾客还是异地顾客,这种跨区域购物若没有发达的配送系统,将使电子商务跨区域优势丧失殆尽。因此,只有解决物流的配送问题,电子商务才能向更广的领域发展。

第9篇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

电子商务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运营者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第一,电力商务公司逐步取代以前的中间商,颠覆了以前的国家贸易第三方机构。电子商务时期,因为计算机技术在全球经贸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个体组织具有在专业方面的卓越技术,所以产生了诸多的向全世界经贸市场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虚拟”单位。电子虚拟单位作为第三方组织替代以前的对外贸易,和每一家贸易企业协作,依托当代计算机技术,来解决顾客差异化、多元化的消费需要,顺应对外贸易竞争条件的变动,给进出口贸易公司带来资源互享、分工合作、利益共赢的好处,颠覆了国际贸易第三方单位的方式与效能,实现了对外贸易公司难以达成的市场效能,让国内进出口贸易运营主体的战略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次,电力商务公司大量出现,中介类对外贸易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二、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应用观念落后

尽管有部分具有先进运营思想的进出口公司在很早的时候就引入了电子商务,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是依旧有占很大比重的小规模外贸公司对电力商务推动公司总体经营发展的功能的认识不到位,还没有构建电子商务程序或者程序依旧是不全面的,已构建的电子商务程序也仅以构建公司本身的官网为主,在页面上展示公司的各类商品信息与资源,利用互联网媒介把其介绍给更多的顾客,较少建设与国际专业互联网平台相对应的工程,此种位于初始时期的电子商务还应当进一步发展。

(二)电子商务应用内容狭窄、成效不显著

当前大部分对外贸易公司电子商务运用大多体现在在线查询、在线消息等方面,尽管已认识到依托第三方在线交易平台开拓市场的必要性,可是在实际资金投入和运作成效方面,不同公司间,依旧有很大不同。另外,不同公司在生产类型、运营形式和地区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也妨碍到企业电子商务在供应链整合、在线结算、分销途径等方面的运用,可是在公司运营管理方面的运用,比如ERP的实行等,和规模较大的公司比较,小类型公司差异更显著。当前大部分小规模公司仅是把电子商务视为一个销售平台进行运用,在公司平常生产、治理、经营过程中的高端运用很少。依据有关资料,当前从根本上达成电子商务高端运用的公司在我国一千多万小规模公司中所占比重还不及百分之十。

(三)电子商务应用环境不健全

在电子商务发展条件层面,国内对外贸易公司电子商务发展的软件机制与硬件机制都不完善,不但硬件条件和经济水平高的国家比较有差异,软件条件也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公司尤其是小规模公司资本匮乏,筹资途径不顺畅,已是普遍难题。可是在电子商务运用中,通常对硬件的投资占很大比重,对软件的投资少很多,如此情况下,不但占据了公司诸多的流动资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硬件设施功能的发挥。其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妨碍了公司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对外贸易领域,不但缺少懂得网站开发的技术类人员,也缺少具有电脑知识、英语知识、国际销售、商品检验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三、电子商务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一)深化电子商务应用理念与应用措施

公司应当深化对电子商务有意功能的认识,电子商务并不是单单限定于配置电脑亦或有关设施、连上网络、在淘宝网上注册下、亦或研发一个应用程序就称得上是电商企业了。电子商务不单单为公司提供销售服务,并且还可以在产品储存、管控、筹资、技术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其的重点依旧是管理,是把计算机技术和公司管理融合在一起。公司管理人员唯有全面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对公司管理、运行形式的有益影响,才有可能做出电子商务运用发展的准确决断,另外联系本身需要,拓展应用范畴;全面发挥电子商务在公司境外市场开拓中的功能。

(二)转变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

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公司在运营方面实现流程化、合理化与先进化。要改变当前国内对外贸易公司管理依旧是采用经验管理方式的现实状况,公司应当提升管理时得到消息的准确性、快速性、全面性,统一与整合信息加工处置的方式,对外贸易公司的财务管控、人事管控、业务管控等体系均应该尽早达成电子化管理,进而才可以顺应与推动电子商务与公司的发展[1]。公司可在管理方面、机制方面、技术方面探索不同程度的革新,比如自行开发ERP程序,能够为公司节约数额巨大的购置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