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

时间:2023-09-18 17:40:25

导语:在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

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和谐社会

1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1.1绿色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迫使人类反思:如此下去,人类将自食恶果,社会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即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于是,环境会计应运而生,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因此,从通过经济控制达到参与环境控制的目的来考察,会计肩负着重要使命。世界银行在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建议21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的确定上,会计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

1.2环境会计定位

关于环境会计的定位,目前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环境会计是一门与现行财务会计并立的独立学科;另一观点则认为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现行财务会计与环境科学等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笔者认为,环境会计是“大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的结果。“大会计学”之大,是表明会计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领域在扩大,会计深度在加强,会计学的内容和性质在发生变化。会计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每当人类历史发生一场社会政治经济大革命的时候,必然引发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人类进入21世纪,这种变革更多体现在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即会计学的边缘化。

2环境会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进入“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面对如此困境,我国政府已颁布各项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法令法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必须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过去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绿色GDP”指标,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成本的计量。为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进行反映,客观上要求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体系。

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自然应该首当其冲。因为,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传统发展模式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行为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直接原因。不难理解,就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看,企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仅是一个产品产出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环境产出系统。也就是说,企业首先以一定的方式从其周围的环境获取某些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资源(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和自然资源,经过生产经营活动对投入的资源进行加工转换后再输出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在投入方面,企业对自然资源的获取规模和速率不应该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即要低于资源再生的速度,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输出方面,它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影响如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吸纳劳动力就业等,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消极地影响如“三废”的排放、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它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破坏、景观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影响人体健康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由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利用者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企业的经营行为对环境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企业应该正视生态环境问题,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核算,不仅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3环境会计建立的措施及原则

3.1要充分认识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膨胀,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而日趋耗竭,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会计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环境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三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环境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四是企业责任向社会扩展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五是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的需要。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绿色会计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企业的角度来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3.2创建环境会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策性原则,即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二是社会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揭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责任,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评价,应以能在企业内部使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相配比的社会利润为标准。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内部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管理和调控。三是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即我国环境会计的构建不能全盘沿袭,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四是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的和强制性的规定。当然,如果企业主动地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政府及社会公众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3.3我国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无疑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完善会计准则,就是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三是建立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四是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于资源的使用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的措施。免费只适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疑将导致其耗尽和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会计的计量。五是要有适应的会计理论导向,就是要求政府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些研究,以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服务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于玉林.面向21世纪“大会计学”的发展[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8)

第2篇

关键词:公路经济;社会效益;效益制度;隐患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意义

1.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意义分析

首先,有利于其建设原料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和机械行业的进步与革新;其次,有利于高速公路网的日趋形成和逐步完善,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得到基本的解除,对市场分布格局和投资环境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促进市场的完善,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者,从而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和改革的进程;再次,有利于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形成,带动周边经济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

2.提高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意义分析

第一,促进了高速公路产业的升级,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完善交通运输结构,形成多样、高水平的运输方式,促进运输领域的拓展和运输结构的完善。第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形成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对于高速公路自身的纵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提高公众生活质量和现代物流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建设,为安全产出做好制度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改革推进,高速公路服务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与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其秩序化管理起步和发展较慢,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在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空缺。当前,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服务单位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这些秩序化的法规对于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责未能作出清晰的划分和规定,因此,许多时候这些制度和法规就形同虚设,只有充分的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建立,细化权责管理,才能构建起一套秩序化、高效化、经济化和法治化的服务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在高速公路的服务中也才能更好地体现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包庇、奖罚分明,公平合理,切实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服务效率,提升其在社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由于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其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更是不可缺少。要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每一项工作都应当依据相应的规章和管理措施来进行具体的规范。高速公路的制定与之运行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运行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而使得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充满活力,能够规范运行并顺利实施,最终实现其收费还贷及创造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根据公路的运营情况,要严格按照其制定的规章行事,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奖罚分明,一视同仁的态度。加强高速公路管理制度的完善,做到数据化和规范化。此外,还应加强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营运管理的顺畅落实,杜绝四方车辆等贪污作弊行为的出现。

四、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行业是服务行业,因此,首先要对其提供的最基础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换代。高速公路管理企业要定期对道路进行科学养护,针对道路路面出现的损坏情况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养护管理,对桥梁的通道实施必要的清疏管理,对损坏的安全设施及时予以更换及清洁,并对高速公路沿线带进行多功能的绿化养护等。这样就在源头上遏制了因为道路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对道路情况进行监控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道路及公共设施的损坏率,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节约维修成本。对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来说,也实现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的减少了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中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从这个层面来说,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科学养护管理,有利于提升高速公路健康服务的完整性,并最终在低成本的养护管理中促进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五、强化不停车收费理念,促进“畅通工程”的全面构建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实行的都是“停车收费”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对于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来说,极易造成堵车的情况,倘若排队等待收费的车辆队伍过长,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这就给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造成了巨大的不便和麻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这一现状,大大的加重了管理成本,未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管理。为了实现高速公路的最大化资源配置,可以采用ETC架构电子车道的检测技术,通过对运行车辆里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将车辆数据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并通过与电子银行的互通交易完成自动收费的全过程处理,这样就在总体上对收费进行了统一的控制,减少了收费站堵车的现象,更降低了收费的成本投入,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可以引入智能交通(ITS),实现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车辆控制安全系统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等一体化管理。

六、规范高速公路沿线副业发展,提高其社会影响宣传力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建设,其周围沿线必然涉及到商业发展,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各大服务区的运营服务存在很大问题,管理较差,群众满意度较低,时常引发打架斗殴事件,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和不安定因素,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和谐运营。因此,为了切实加强和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运营中的管理效益,应强化沿线副业的管理,做好品牌形象建设,拓宽服务职能,增设医护服务、网络服务、通信服务、娱乐服务等多重经济增长点,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同时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并强化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

七、增强服务意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高速公路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可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树立其主打服务意识,要“用心”“细心”,“贴心”,做到服从和服务与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抢险、高速公路保畅通、对口援助及“双到”扶贫等一系列行动中,尽职尽责,展现了国有企业政令畅通,执行力强,敢担责任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提升了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系 经济法基本原则

一、对构成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理论分歧

学者们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对构成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存在的分歧很大。对于经济法论来讲国家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规定经济法应坚持社会本位原则、经济法治和经济民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等。在调节经济法论的过程中,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对于经济法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法论中的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指出责权利效必须统一在一起,对协调平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应进行全面维护。并以此为根本,进一步提出两项新的法定原则,这就是国家对本国经济运行进行积极协调和对经济法的主体利益进行全面协调。

(一)社会本位原则

社会本位的出发点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思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能否得到满足,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分配行为以及市场运作密切相关。社会本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基本原则,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调整货币、经济规律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过程中,社会利益是其本位。还有,这个时候任何市场参与者进行的市场行为,都不能为了对自身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取而失去对公众和社会利益的关注,与自己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

(二)经济法治和经济民主原则

经济法治是国家实施的经济干预是要在法律的范围内依法进行,在法律规定的基准上建立该行为的经济法主体。目前,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国家的一项关键策略就是依法治国。而作为国家命脉的经济,在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应积极完善经济法治,通过法律来规范经济活动领域中的行为。经济民主的存在是作为经济高度集中的对立物而存在的。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的行政权力、国家的所有权利、企业的经营权利、法人的合法产权、工人民主参与的权利和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密切相联,还要使这些权利本身通过法律形式得以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公平性的统一,是子孙后代和现代的个体和整体经济利益的相一致的基本指导方针,兼顾了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表现和经济法理念及人力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经济法作为一种社会标准,毫无疑问,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价值理念的战略思想融合在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意义重大,在追求和选择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过程中,经济法律的基本原则可以由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代替,因此,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可以把可持续发展摆在适当的高度上,从而使经济法律通过相应的经济法规、法律得以完善、健全,有目的地进行遏制。

(四)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

保持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根本目标,这也是最根本的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益原则。最终的结果和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也是国家积极加强经济立法从而获得最终的目标所在。无论是可持续发展保障法、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还是社会调节分配法,必须摆在首位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平性追求,是在经济法律的范围内追求的公平,要求大部分的个人和组织必须是公正公平。影响经济公平的因素有很多,如价格体系不完善、行政干预不正确、竞争不正当、经济权力的分配不公、垄断等,实现经济公平,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克制。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从更深的层次认识了社会主义,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党积极研究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更多和更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并非就是贫穷,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不可以缺少民主,再到具备精神文明的社会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眼下,我们党又进一步得到了认识,和谐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构建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和协调非常有利,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使社会稳定得以维护;有利于对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使现代化建设加快。

(三)倡导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重新突破了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识,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力的提高。

(四)要在一个突出位置的位置上摆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由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三位一体构成的,进一步扩展可以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四位一体。这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全面深化了我们对党执政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述,韩冬梅.从经济学的视角解读“工业反哺农业”[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第4篇

构建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郑州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2002年6月,学校成立了“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制定了《郑州大学关于加快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科技产业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调整了科技管理政策和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了“学校―院系―研究所(中心、室)―课题组―科研人员”一条比较完善的产学研结合链条。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进程、成果鉴定等环节入手,加强组织领导,进行跟踪服务,及时引导和支持科学研究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选题,研发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从体制和机制上为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工作, 2004年4月,学校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多位党政领导任副组长,主要机关处室及相关院系负责人参加的“郑州大学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组成专门机构负责学校的社会服务和对外合作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发挥学校科技优势,主动组织企业联合地市共同申报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联合攻克技术难关和研发新产品,为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每年将校市、校企合作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和考核。学校与合作的市县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就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及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几年来,学校投入数十万元用于校市、校企合作的基础建设工作,建立了校市校企合作专家库、成果库,随时收集整理科技人员的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入库,为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提供项目支持;并定期在校园网上科技攻关和合作项目,为科技人员提供合作渠道和市场信息。

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已经成为郑州大学开展对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履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

学校还积极构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新平台。学校积极参与并支持创办了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作为学校人才培育功能的补充和延伸,切实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领导,在人才、技术、装备和信息等资源方面进一步向大学科技园开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努力将科技园区办成科技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创业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针对学校的科技成果多有待于中试的情况,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科研院所合作,整合官、产、学、研、资、介、贸各方优势与力量,按照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市场推动、扩大开放的建设思路,依托和发挥大学的人才、智力、科技优势及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作用,积极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扶植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优化升级,培育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大学科技园已进驻200多家企业,其中郑州大学相关联企业30多家,都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要支柱企业和主要税源。现在,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的生产基地正在积极建设当中。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郑州大学充分利用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这个平台,先后与安阳、商丘、新乡、林州、济源、焦作、温县、巩义等市县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河南神马集团、许继电器、安彩高科、莲花味精、新飞集团、宇通集团、耕生集团以及郑州卷烟厂等200多家企业集团建立了科技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关系;与商丘师院、商丘医专、平顶山学院、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商丘市中心医院等十多家地方高校和医院建立了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合作关系。在上述各类合作中,共签订科技合作、技术服务、干部培训、合作办学、医疗诊治、旅游策划、行业规划等方面的合作协议100多项,使郑州大学的科技、人才、信息与地方的企业、市场、资本等初步实现有效结合,达到了共生共赢的目的。

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努力使合作模式更加灵活,合作内容更加丰富,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合作成效更加明显。在校园网上定期合作单位的需求信息、联合攻关项目和科技合作项目500多项,组织专家教授到合作单位和企业做专题技术报告50多场,现场解决技术难题30多起,到合作市县科技成果1000多项次。学校先后组织了“百名博士巩义行”和“百名教授博士濮阳行”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在“百名博士巩义行”活动中,100多名博士分成40多个组分别到40多家企业进行考察指导、技术服务和业务洽谈,现场解决技术难题或提出改进建议70多条,签订合作意向8项,意向合作金额1930多万元,有6名博士当场被聘请为企业顾问。在“百名教授博士濮阳行”活动中,教授考察企业达50多家,提出合理化建议近百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郑州大学每年还组织学校的最新科技成果参加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郑州先进适用技术交易会、东西部合作经贸洽谈会和市县组织的各类科技成果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大量的实用性科技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汽油醇、生物柴油、橡塑模具、大型设备的在离线检测、复合包裹肥、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和板、转基因盐藻生物反应器等技术成果多次与企业签约合作。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郑州大学在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出现了很多成功范例。

国家橡塑模具工程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已经构建起了国家重点学科、模具中心和产业化公司为链条的产学研实体,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近年来,围绕产品开发和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为郑州日产、新飞集团、TCL、神龙富康、洛阳大阳摩托等140余家企业设计制造近600副模具,其中100余幅模具为替代进口的精密复杂模具,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机械工程学院振动工程研究所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所为基地,以学科性公司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成功地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产业良性互动。通过对原有的振动检测技术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在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研制出具有突出特点的在离线设备诊断系统和网络诊断系统,通过组建学科性公司实现产业化,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产品,产品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国家的“双软”认证,产品被宝钢、武钢、兰化、吉化等诸多大中型企业应用,年产值达数千万元。

化学工程学院磷复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是国家科技部首批批准组建的30个国家级研究推广中心之一。该中心集研究开发、成果推广、生产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余项,拥有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8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技术依托单位。中心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生产的包裹肥料被河南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美国等,同时,在美国建立工业生产装置1套,国内20余省建成60多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化工程中心与河南天冠集团长期合作,在黄原胶、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其产品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用,特别是乙醇汽油项目,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和支持,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与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切实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联合办学、为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企业成为学校毕业生科研教学的实习基地、设立科研合作基金等方面全面合作,强强联手,联合攻关一批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科研课题,共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各项合作进展顺利,以谷氨酰胺的生物转化联合攻关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合作项目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学校与郑州卷烟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技术开发,职工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企业投资在学校设立500万元的“黄金叶”奖励基金和科研基金,用于鼓励学校优秀师生研究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课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学校也在企业设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研究和实习基地。

材料工程学院与巩义市政府在净水剂材料行业开展合作,全面整合巩义市77家净水材料生产企业,实行集约化生产,改造生产工艺和装备,提高技术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减少环境污染,项目完成后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数千万元,产生经济效益上亿元。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不仅使安阳市民在当地可以享受到省级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时在医院管理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医院的宾馆化管理理念,引起国内业界广泛关注。

旅游管理学院与林州市合作完成的“红旗渠观光大道休闲旅游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以及旅游产业定位、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开拓等,全面提升了林州市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形成了新的旅游风光带,促进了林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是国家现代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大,尤其是高速公路项目,这种投资大,资金密集型的项目如何运转,从而实现资源 配置的优化配置,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成为高成为当前公路相关部门的重大课题,因此,完善高速公路的运行管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对高速公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髙速公路建设的改革推进,高速公路服务 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但是与髙速公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其秩序化管理起步和发展较 慢,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在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建 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空缺。因此,为确保高速公路收费还贷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根据高速公路行业的特殊性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服务单位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这些 秩序化的法规对于髙速公路管理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责未能作出清晰的划分和规定,许多时候这些制度和法规就形同虚设。要切实构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只有充分建立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并用制度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细化权责管理,充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构 建起一套秩序化、高效化、经济化和法治化的服务管理体系,更好地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体现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制定相应的专门针对本单位员工业务行为的追究制度,切实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服务效率。为保证制度的先进性、实用性、动态性,依据高速公路服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不断的变化促进制度更新,来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不停车收费理念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实行的都是“停车收费“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对于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来说,极易造成车辆堵车的情况,倘若排队等待收费的车辆队伍过长,还容易造成不必 要的交通事故,这就给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造成了巨大的不便 和麻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这一现状,大大的加重了管理成本,未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管理。为了实现高速公路的最大化资源配置,可以采用架构电子车 道的检测技术,通过对运行车辆里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将 车辆数据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并通过与电子银行的互通交易 完成自动收费的全过程处理,这样就在总体上对收费进行了统一的控制,减少了收费站堵车的现象,更降低了收费的成本投 入,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通过引入的智能交通,实现了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电子收 费、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车辆控制安全系统以及物流信 息系统等一体化管理。

三、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要做好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应当把调动和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同时这也是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增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条件。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管理应该根据现代管理,引进健康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并规范聘用操作程序,抓好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操作程序,强化竞争激励机制, 给每一位员工施展才能的机会, 最大限度的挖掘员工的潜能,转变人才管理模式,增强竞争意识、使竞争激励机制成为员工奋发向上的动力,为企业增创更多效益,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四、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高速公路行业是服务行业,因此,首先要对其提供的最基础 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换代。高速公路管理企业要定期对道路进 行科学养护,针对道路路面出现的损坏情况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养 护管理,对桥梁的通道实施必要的清疏管理,对损坏的安全设施 及时予以更换及清洁,并对髙速公路沿线带进行多功能的绿化养 护等。这样就在源头上遏制了因为道路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对道路情况进行监控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道路及公共设施的损坏率,延长髙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节约维修成 本。对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来说,也实现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有效的减少了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 中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从这个层面来说,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科学养护管理,有利于提升高速公路健康服务的完整性,并最终 在低成本的养护管理中促进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五、规范高速公路沿线副业发展,加强服务区管理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建设,其周围沿线必然 涉及到商业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加油、停车等服务的高速配套设施, 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各大服务区的运营服务存在很大问题,管理较差,群众满意度较低,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和不安定因素,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和谐运营。因此,为了切实加强和提髙高速公路服务 区发展运营中的管理效益,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和优势,应强化沿线副业的管理,做好品牌形象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职能,美化服务环境,增设医护服务、网络服务、通信服务、娱乐服务等多重经济增长点,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同时切实 提升服务质量,并强化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为过往群众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驿站”。此外,实现高速公路与沿线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也相当重要,通过与沿线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塑造高速公路展示地方经济、宣传文化形象的窗口,利用高速公路的发展带动周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手段

服务是高速公路管理事业的核心要素,高速公路单位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可持续和谐发展, 就必须树立其主打服务意识,要“用心” “细心”,“贴 心”,做到服从和服务与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只有优良的服务质量,才能带来良好的服务形象。具体而言,首先,高速公路的各级管理者思想上要充分认识服务的重要性,要在抓好服务上下工夫;其次是要保证好路率的指标符合要求,使公路的路况得以不断的提高,为确保公路养护能够正常有效的进行,公路人员、组织、设备以及资金等各方面应当进行准备完善来应对公路进行养护。三为满足所有客户的大部分需求,应根据高速公路特有的环境,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拓展服务渠道;总之,通过优化服务,能够提高高速公路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并开展一系列的机关建设活动,建设学习、创新以及服务型的管理机关,实现服务的创新,促使员工服务水平及其质量的提高,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细化中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最终在社会中树立良好优质服务形象。

七、加强高速公路相关法制建设

高速公路的运行与管理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对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行进行规制,是高速公路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高速公路运营发展的规律。只有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细化权责管理,积极制定和修订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人们在高速公路交通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才能为工作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管理依据, 使高速公路行业内的发展环境得到合理的净化, 杜绝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实现高速公路建设法制化、科学化。近年来,高速公路执法主体繁多、效率低下等因素阻碍了高速公路的发展,因此,公路管理部门在完善了相关法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执法的方式加大执法力度,避免政出多门、多头处罚的现象的发生。

八、结语

在运营管理工作中,实现通过高速公路拉动和最大化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方法有很多, 而提升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最优化途径和方式是加强髙速公路的安全管理与控制,而在一个地区的先进管理方式不一定适合另一地区, 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经济特点、地方文化特征,这就需要高速公路工作人员根据本地经济特点和特色, 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加强学习和创新,并与兄弟单位多交流、多取经, 才能更好地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徐学松.论述高速公路经济现代化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

第6篇

[摘要]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选择与激励、资源配置的社会价值总量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平衡与协调等问题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的社会价值生产总量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分析;社会价值与福利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P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5-0034-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充满了艰难困苦极具挑战性的伟大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必须着重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一是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三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五是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笔乾拟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作―尝试性的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及可能性分析

我们知道,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个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同时,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不同的个体理性基础上的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由此而引发的相互摩擦或内耗将导致社会整体的不理性,即社会整体效用或利润的非最大化。为了便于分析,笔者将社会成员抽象为两个个体,将分析的视角集中到消费的领域(其他领域的分析同样适用),如图1所示:其中的一名个体A,其消费用纵轴Ya表示,另一名个体B,其消费用横轴Xb表示。他们的联合收入用Yt表示,YtYt表示他们的消费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两个个体所给予对方的能给对方带来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的组合。如果两个体想把其联合收人都用于自己的消费,则他们的最大消费分和f点。

现在我们不妨假设,由于某种社会契约导致了该两个体的收入分配分Da,和Db:

1.如果他们没有任何往来和交易,而是各自消费自己所拥有的收入,他们将在a点进行消费。

2.如果某一方比较友好,想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自己生活得稍微差一点,比方说B愿意出让自己的部分收入,在订立契约的过程中让自己少分配一些,使A生活得更好,则可能会在Ew点进行均衡消费。因为这是在该契约分配下各自收入的联合所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

3.如果双方都出于同样的友爱,想让对方生活得更好,则会在Ee达到均衡,最高无差异曲线将位于45°线0E上。

4.如果双方发生冲突,都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好,则会出现内耗:(1)如果双方都怀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想法,则消费会在Ej点均衡;(2)如果出现一方想占有另―方的所有为已有,则会使消费点位于YtYt线以内,使双方在―条更差的无差异曲线上进行消费,这恰好显示了不同利益集团或家庭或群体的集体消费的“经济劣势”。

5.如果双方的消费可以互利,譬如说出现双方都萌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想法的情形,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考虑,为对方着想,则这类消费会把消费点移到YtYt线以外,使双方在―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进行消费,这又显示了存在于不同个体、家庭或其他群体、利益集团之间的集体消费的“经济优势”。

二、和谐社会现实意义对模型的修正

通过上述可能性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上述分析中的第5种互利双赢的情形。而要想在现实社会中出现我们所希望的第5种情形,是需要一定的制度机制作保证的。一方面,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定,人总是追求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又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和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成为一种必然,因而就有了制度机制设计的必要;另一方面,由于正的交易成本和人的有限理性,使得人自身又经常处于一种自我防范意识之中。用霍布斯的话来讲,“人都有怕死的本能”。用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进行分析,每个人的命运都具有偶然性,任何人都有可能会成为最少受惠中的一员。所以,软理性和规则遵从又使得制度机制的设计成为可能。下面对上述分析的修正将以此为基点,依次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

1.由于人的社会性,也由于人的需求的多元性,在生产力飞速发展、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日益细化和复杂化的现代社会,需求的满足主要是通过交换,而交易的自愿互利原则,交易双方的净效益必然导致社会整体效用的增大。也就是说,在告别了“小国寡民、人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而第1种消费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

2.当均衡点位于Ee点时,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讲是合理的,但有违效率机制,同时也是事实上不可能达到的。首先,从人的自然禀赋来看,每个人的能力、技能、知识、智力等都是不一样的,同时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也是有差别的;即使每个人拥有等量的资源和机会,也存在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对机会的把握程度的差异问题。这就使得在原初状态下的均衡不可能处于Ee点。其次,由于人的社会性及亲缘关系,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范围内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友爱,从而可能使均衡点处于Ew点并向Ee靠近。但是五条件的利他会随着亲缘关系的距离拉长而急剧下降,这种情形也会因为亲缘关系的逐渐淡化而减弱,甚至会由于不同的亲缘关系群体的存在而出现一种群体排他现象,进而导致该情形的消除甚或效用的更高程度的内耗。因此,社会整体上也不可能出现第2种情形,也更不可能出现第3种情形。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形可以使社会达到第3中情形,那就是国家或政府通过某种强制性的手段或措施使社会达到一种平均的状态,如通过税收将一部分收入从高收入者手中流出,再通过社会保障等转移支付流入到低收入者手中。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所带来的将是两方面的无效率。一方

面,收入被流出的高收入者将缺乏继续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另一方面,接收收入转移的群体将会产生“等、靠、要”的惰性心理,没有主动就业和积极接受培训以改善提高自身生存和生活境况的激励。在这种情形下将会使整体水平位于一条更低的无差异线上,但是也是偏离OE线的。

3.如同威尔逊在《论人的本性:社会生物学论文选》中所说的那样,由于基因的自私性和利他的条件,人的本性完全受竞争支配。好斗、排外、社会等级制度、侵略、屈从以及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这些都是天赋的模式。同时也是人类本性的基础、社会演化和行为的本质。因此,基于人的本性的自私与利己特征,社会中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更好就成为一种必然的心理,即使处于特定的亲缘关系群体之内也不例外。因此,基于自私和利已之上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想法在不同个体之间普遍存在也就无可厚非。更有甚者会出现一方想占有另―方所有为已有的情形。当然后者在现代社会的产权制度下是很少有的或者是违背法律的规定的。否则的话,社会将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随处可能发生“公地悲剧”。再者,一方面如前文所述,人的有限理性约束以及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将使得人们在很多时候出于利已而表现出利他的举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的行为演化存在着一种“基因―文化协调演化机制”,即通过相互回报的传统习俗,并伴以人类特有的心智,从而建立起人类特有的文化和文明,进而构筑起人类行为选择的价值体系或规则体系。这也为消除不同个体、家庭或其他群体、利益集团之间的集体消费的“经济劣势”并向集体消费的“经济优势”转化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因此,在人的自私与利己的本性之上,如何最为有效地激发人的利他性,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首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在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的社会价值生产总量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换一句话说,就是在实现微观理性基础之上的整体社会理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保证社会范围内普遍意义上的公平;其次,要在充分把握公平与效率关系尺度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的职能与角色。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效率配置资源的同时完善非市场机制的宏观调控。也就是在完善两种机制并界定其职能范围的基础上两者相互协调并相互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的缺陷和不足。再次,非市场机制即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要尽量建立起―整套良性互动协调运转的法律和制度,包括社会安全网络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融洽社会关系的诚信制度与声誉机制、预防与惩戒相结合的强制实施的各项法律法规等等,从而达到经济、社会、政治等的健康有序、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培.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斯蒂格利茨、沃尔什.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城镇体系;城镇体系规划规划

当前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关于如何理解城镇体系的基本内涵与城镇体系规划等若干概念问题。

我们所说的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或―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其次,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表现出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部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但是,这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转变职能、建立整体观念和强调协调。

首先,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第二,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第三,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第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第四,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第五,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再次,要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对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陛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同时注意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第五,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雾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第六,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第8篇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26-03

一、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完善河北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一)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就业结构,反映了其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状况,决定着经济效能的大小和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1]。目前,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全省正在集中力量加快沿海经济强省建设的步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产业转移等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河北不仅是经济实力较弱的省份,也是人才实力较弱的省份。因此,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必须尽快缩短与先进省份人才实力上的差距。高校毕业生是知识的拥有者、使用者和创造者,是河北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完善河北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合理配置和使用高校毕业生,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使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是教育为河北经济建设服务的迫切需要,对于河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是解决河北省人力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是河北人才结构的突出问题。河北属农业大省,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高层次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此外,河北各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比例过大,中小型企业人才稀缺。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增强其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河北沿海经济强省建设任务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到急需人才的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减少大学生的不合理流动,达到河北全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河北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全面进步。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是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省内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破产现象,导致减薪、停薪、减员、裁员问题直接影响行业就业。据统计,2009年河北全省停产、半停产企业达到24 926家,占全部民营企业总数的14.89%;涉及从业人员669 074人,占全部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10.68%[2]。而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省外就业的本省人才返乡现象已开始显现,这就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再加之2008年以来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管制和规范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因而大量企业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加强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超量增长,2010年全国有630万高校毕业生,河北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2.5万。就河北来说,高校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省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高校毕业生的供给量短期内已超出了河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迫现实。大学生毕业后工作的缺失,不但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无法满足自我需要,甚至无法生存,这就会导致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缺失,甚至产生心理不平衡,危及社会稳定。因此,构建系统、先进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可以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方式切实可行、就业指导内容与时俱进,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克服就业心理障碍,积极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提高择业就业的能力,促进其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树立信心,顺利就业。因此,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切实做好大学生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

二、河北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形势存在较大矛盾

功利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很多大学生就业以实现个人价值为中心,社会意识、奉献精神缺失,择业期望值偏高,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存在较大矛盾。

就大学生择业的区域意向来看,河北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及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及生存条件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对职业缺乏长远规划,大学生也缺乏反哺社会的奉献精神,很多学生放弃农村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更偏向于去大中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就大学生择业的单位性质意向来看,河北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河北人普遍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而创业意识及承担风险的意识不强。因此,很多学生将毕业后进入机关及事业单位作为唯一的职业选择,导致河北省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饱和、岗位越发有限,就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而中小企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偏低。

(二)河北省高校全程性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个人职业规划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该贯穿大学生涯的始终。而受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调整的影响,河北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总量不断压缩,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大多是从大学四年级开始,仅是针对毕业生开设,没有从低年级逐级渗透辐射。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等应急性指导。缺乏就业指导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对学生毫无实际效用。

(三)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

河北高校的专业性的就业指导人员是整个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力量,大多具有就业指导的职业资格,具备扎实的就业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但总数偏少,仅集中在校级就业指导机构。而基层院系没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编制,多为行政干部兼任。这些兼职人员由于忙于其他行政事务性工作,大多没有时间去进行就业理论研究及业务培训,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缺乏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经验。

(四)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不健全

1.就业指导课程不能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河北大多数高校各个专业院系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采用学校指定的师、教材进行授课,内容大同小异,鲜有结合专业实际开展的。这样的就业指导教育无法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实际相结合,也就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就业指导课程中课堂理论知识传授的比重过大,实践环节能力培训比重小。目前,河北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局限在根据教材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进行介绍和应聘技巧的简单讲解上,而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培训环节较为欠缺,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能力结构上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3.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欠缺。高度的就业期望值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课程要注重对于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意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实现个人价值,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加大创业精神及创业能力的培育。而学校在总课时紧张的大背景下,就业指导课时不断压缩,导致就业心理辅导、创业教育等重要环节的缺失。

三、构建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一)根据河北沿海经济强省建设任务的现实需要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河北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适应就业形势及河北沿海经济强省建设的现状,紧贴河北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方面进行改革,着手培养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同时,河北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从河北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又要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此外,高校还要依托自身的优势,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为河北经济社会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加快河北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实现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

(二)构建并完善全程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要贯穿于大学全过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目标培养模式,分不同阶段实施、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全程性、系统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就业意识,使之具有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顺利就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河北各高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每学年设置固定学分,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始终。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可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而定:一年级开展成才教育和职业意识培养,确立职业目标;大二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辅导,完成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的教育;大三完成创业教育、大学生择业及应聘技巧指导,开展各种就业能力培训;大四完成大学生职前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宣讲及就业信息指引等,而贯穿四年的系统就业指导教育的主线就是正确的就业观的培育。

(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1.保障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安排和授课计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按照国家规定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保证每学年就业指导课程授课计划的完整性,提高就业心理教育及创业教育的内容比例,为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供支持保障。

2.结合河北就业市场的实际、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各院系就业状况的实际展开就业指导教育。只有结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实质性作用。

3.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教学。就业指导教育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而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就业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切实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效[3]。

(四)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组织体系,实现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

1.各高校应建立独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机构。针对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学校就业领导小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就业指导队伍”的三级就业指导组织体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这样可以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分层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2.在各院系中设置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这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化,还能够分担校级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份额和工作压力,使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心下移,使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确立就业指导工作在全校工作中的地位,形成自上而下的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全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3.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首先,加强资格认证,专职就业指导教师获得国家就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其次,加强培训,给予就业指导人员创造和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使得他们可以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理论素质和实践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邹维忠.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5.

第9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建设;法治建设

一、前言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党与政府工作的核心, 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与法律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紧密关系。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而在和谐社会的背景要求下,经济与法制建设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和谐社会下的经济建设

1.和谐社会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基础。稳定作为发展的前提保障,只有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才能促进我国的发展,而经济关系作为我国社会关系中的核心要素,其也将对社会关系的和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由此可见,只有当国内的经济处于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积极的影响,并提升国内的生产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开展的前提。发展是建立在稳定基础上的,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旦出现社会不和谐的情况,则会使大部分人民出现不良的社会情绪,将会极大阻碍经济的稳定发展。可以发现,和谐社会与经济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加强经济建设,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和谐社会下的经济建设途径

首先,应当对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到来,使我国实现了现代化的经济改革,并建立起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制度。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内的公平、公正等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实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行业垄断的不良经济现象。因此,应当对现有的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对市场经济的法制化管理,确保经济市场内的公平竞争。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原则,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资源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应当以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原则,并在绿色经济的基本理念下,实现对现有经济模式的完善与改革,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要时也可以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最后,实现对专业性人才的合理配置,解决当前投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吸引大量的人才和投资企业,促进我国经济的综合发展。

三、和谐社会下的法制建设

1.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法制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营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首先,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我国必须实现民主与法治的综合管理,一旦出现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则会导致和谐社会构建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其次,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法治社会的建立为基础的,其不仅可以为社会的有效运转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同时也将为规范我国国民行为,实现对社会发展的约束带来积极的影响。最后,民主与法制建设作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维护人民权利,减少社会矛盾的出现和激化上也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和谐社会下的法制建设途径

首先,对现有法制建设中的内容进行完善,加强立法工作。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完善,只有将其与法律制度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为我国的综合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立法机关可以通过对立法工作的加强,并通过对我国法制建设内容的完善,建立规范性、科学化的法律法规,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以民主为原则建立现代化的法制建设模式。民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实现法制模式的民主化,方能确保法制建设工作开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国家应该对现有的法制模式进行完善与改革,提高公民对法制生活的参与热情,并保障参与途径的通畅,体现出民主法制的基本理念。最后,积极维护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秩序作为法制建设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只有确保社会的和谐、安定,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才有了前提。同时,也应当加强并完善国内有关经济安全方面的立法,实现与国际经济市场的接轨,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合理调控,最终实现对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实现对经济体制和法制体系的完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法制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够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下的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分析,希望可以成为进一步健全国内的经济与法制建设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闻君.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非经济视角――教育、法制、文化[J].科学经济社会,2010,08(03):117-12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