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40:26
导语:在团队人文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生新闻”节目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闻节目形式,节目素材来源于日常百姓生活,报道重点主要针对于百姓民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遇到的棘手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百姓与政府部门实现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普通百姓家庭,民生新闻更成为每天必然关注的电视节目。民生新闻节目以其实用性、时效性以及贴近生活等特点受到大众的喜爱,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类电视节目。
本文就根据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受欢迎度高的现实情况,分析节目采编人员的素质与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提高采编人员素质,加强团队建设提出一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采编人员缺乏足够的新闻意识
近些年来,电视民生新闻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不能很好的把握新闻点,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对日常事件只看到了表面,无法深度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实质内容,缺乏足够的新闻意识。
1.2 缺乏实地调查,脱离实际
有一些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只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主观臆断进行新闻报道,或者热衷于关系新闻,根据知情人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推断,脱离实际,不能真正反映 现实民生问题,丧失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实际意义。
1.3 团队配合缺乏默契,凝聚力不足
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全体人员的团队意识和相互配合的精神。目前,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配合意识,队伍内部分工不明确,甚至有恶性竞争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节目队伍的正常建设发展。
2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意识到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就成为我们应当关注的话题。
2.1 培养采编人员的新闻意识
目前,新闻节目的采编队伍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向,他们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执行力不足,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新老结合,由富有工作经验的资深采编人员带领年轻队伍进行新闻采访以及稿件写作、节目编排,“老记者可以和年轻记者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带对子,直接向他们传授经验”,[1]透过现象看本质,多留意身边的敏感事件,常怀发现之心。另外,要多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做到发现好新闻,挖掘背后是深远意义。
2.2 注重调查取证
民生新闻所关注的重点就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件,因此真实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采编人员脱离实际,只根据主观臆断或者所谓的内部消息而进行报道,那就失去了民生节目本身的意义。因此,采编人员要进行调查走访,针对某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现实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必要时进行暗访、蹲点守候,以获得最真实的信息,最原始的一手资料,让大家了解实情,将最完整的信息报道出来。
2.3 完善采编人员培训机制
新闻单位要注重对采编人员的培训、考核,构建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针对各个岗位的不同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分类培训。“改进培训方法,把讲座教学与采编人员的走转改工作实践相结合”,[2]通过视频教学、模拟实践等形式对采编人员的工作素养进行培养,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使民生新闻更加富有吸引力、亲和力。
3 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团队建设
团队精神是互相协作、互相服务的集中体现,需要每个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良好的团队建设能够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运作,同时也是提高节目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3.1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新闻节目的制作需要各个环节的默契配合,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团队内部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一线采访到稿件编写,从视频制作到后期合成,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完成每一期节目的制作,以达到最好效果,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追责到人。
3.2 团队内部要相互沟通
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因此,整体内部的相互沟通十分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够及时化解甚至避免相互之间的误会、分歧、矛盾,避免过于自我的决策,使得配合更默契,队员的凝聚力更强,关系更融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恶性竞争,提高节目质量。
3.3 竞争奖惩机制
在团队内部可以实行竞争机制,激发成员的工作动力,相互比拼,发扬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公开透明化的良性竞争能够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避免那种为了提高自我成绩而刻意隐瞒新闻线索、信息无法共享的恶性竞争局面。对于工作突出的部门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刺激其他工作人员努力工作,迎头赶上,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4 结论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民生的产物之一,对于关注百姓生活、促进民生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素质,加强团队建设,实行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使得整个团队更加敬业,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把控能力,从小事出发,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注程度,发挥媒体对大众舆论的引导能力,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学科教师的任务,而且也是学校领导的重要任务。如果学校领导没有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带头抓学科建设工作,而把这项工作全部推给学科教师自己来搞,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么学科建设工作是很难取得实效的。如果学校领导具有务实、进取、钻研的工作作风与工作精神,亲自参与学科建设工作,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科教师有了主心骨,就会激发学科教师进行学科建设的热情和力量。这样,学校领导就自然而然地给学校的全体教师树立了榜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学科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就会蔚然成风、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因而,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之一。
二、教师良好的学风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
教师良好的学风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良好的学风是教师开拓创新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引领者,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教师的职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师良好的学风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如果仅凭学科教师自己闭门造车,而不善于向其他老师学习,不善于向其它学校学习,那么学科建设工作也不会取得切实的成效。学科教师一定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和精神,多与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多吸取成功经验;多向学科建设取得成功的学校取经学习,汲取好的做法和经验,促进本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因此,只有教师有了良好的学风,才能不断地深入学习,才能不断地深入研究,才能不断地加强学科建设。
三、教师良好的研风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
教师不仅仅关注“教”,更要关注“研”。如果只“教”不“研”,“教”就显得肤浅。只有在“教”中“研”,“教”才能更深入,才能更有成效。“研”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离不开教师对该学科的研究。这个“研究”可以是该学科所有教师参与的集体性的教研活动,可以是教研组对该学科的教研活动,也可以是个人对该学科的教研活动。其形式可以是教研课的形式,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也可以是学科教师将各自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一所学校里,要形成每一学科的教师都在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科的风气。这样,学科建设工作才能向纵深发展,学科建设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没有良好的研风,想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想要搞好学科建设工作,那就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团队精神 学校文化建设
团队精神是集体主义在社会群体行为中的集中具体体现,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团队精神对于一切组织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一切组织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当然也是关系到高校建设与发展前途的决定性因素。从高校教师个体发展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其职业心理产生了个人理想追求与集体观念淡化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基本上能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民族、国家的利益相统一,以积极的姿态和参与者的身份对国家大事发表个人见解。另一方面在具体行动上忽视同事间的配合,重个人轻集体,过于追求个人功效,不能很好处理竞争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之间的关系。这种职业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为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因此,无论是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角度,还是从教师个体的发展角度来看,都急需加强教师团队精神的培育。因为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基于一定的学校文化基础之上,所以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内涵及其对团队精神的影响,从而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教师团队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
一、学校文化是孕育产生团队精神的土壤
1.学校文化的涵义和构成。
关于学校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1]。有的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这个组织教育系统中,所有个体(或大部分成员)的共享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方式[2]。虽然这些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都揭示了学校文化两个层面的基本含义:一是精神方面的价值观、信念、态度、情感和道德追求,这是学校文化的内在层面(核心与灵魂)――精神文化;二是群体成员关系的形式与组织运行的框架结构,以及共同行为的准则规范,这是学校文化的中间层面(介质与机制)――制度文化[3]。除这两层含义之外,从文化的存在形态来看,学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点、基础设施、建筑风格、信息网络、校园活动等物化环境和“硬件”,以及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还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外在层面(基础与标志)――物质文化,构成学校文化的这三个层面相互作用、影响和渗透,融为一体。
2.教师团队精神及其形成条件。
高校教师团队是围绕育人中心工作,为了实现某个教学、科研、育人或社会服务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个体相互协作与配合而组成的工作群体。团队精神就是团队的成员对团队的满意度与认同感,自觉地摆正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团队利益为重,并各自积极“扮演”好团队中的角色,尽职尽责地完成团队岗位职责,自愿并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协作,共同努力奋斗的意愿、品格和作风。高校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个体因素,需要团队内部成员具有理解、包容的心理素质等;二是外部因素,需要民主、和谐、向上、有序的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文化虽然是一种亚文化,根植于社会整体文化土壤之上,但是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是培育教师团队精神的基础。没有适宜的学校文化作为母体,就不可能孕育产生教师团队精神。
3.学校文化对团队精神的影响。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在群体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意愿、品格和作风,其本质是团队成员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素质。学校文化对团队精神的影响,正是通过调整、改变校园主体――师生的心理发展来实现的。构成学校文化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方向、校风学风、学科特色和师生员工的道德风尚、文化底蕴、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方面,对校园主体的心理发展主要发挥一种引领和激励的作用。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维持学校日常运转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及其执行过程,对校园主体的心理发展主要发挥一种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物质文化直观表现为校园及其周边的物化环境和校园活动,对校园主体心理发展主要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这三个层面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方式虽然不同,但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都会在完善教师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提升教师各个方面的修养,从而体现在教师团队的成员个体与团队集体行为之中。
二、培育团队精神的学校文化建设基本思路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领域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办学理念与治学精神提炼、制度安排与管理、成员潜能发挥、人际关系协调、文明风尚弘扬等各个方面,把整个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大的团队,整体推进,才能逐渐积淀形成适合孕育和彰显团队精神的民主、和谐、向上、有序的学校文化环境。
1.重视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塑造与提炼,把团队精神融于其中。
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优秀的办学理念和作风世代相传,必然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和治学精神,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是作为学校管理者和决策者对学校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理性回答。优秀治学精神的形成与办学理念紧密相连,是在科学的办学理念引导下,高校教师群体在教书育人、学术科学研究等活动中逐步积累而形成的优良作风和内在品质的总和。受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阶段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那么学校的某一发展阶段的作为教育理念下位概念的办学理念,就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变化与需要进行改进,体现时代精神;治学精神形成之后虽然有相对的稳定型,但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进行必要的革新,如此才能与教育理念相辅相成。因此,在当今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下,针对高校建设与教师职业心理的实际特征,如果要培育与弘扬团队精神,就必须在继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加深对团队精神的理性思考,在办学理念与治学精神的塑造与提炼中融合团队精神的思想元素。
2.塑造科学与民主的管理文化,创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制度文化直接体现在维持学校日常运转的组织制度和规章制度,其建设过程主要是学校的管理过程。所以有些学者把制度文化理解为管理文化,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制度文化或者管理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制度或管理,因为作为“制度文化”或“管理文化”,不仅仅是涉及管理的文字表征和手段,更主要的是学校管理过程所体现的思想意涵和人文精神。因此在学校的各级管理过程中,要把以科学构建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与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柔性管理”相结合,一方面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实现校园环境的秩序化和规范化,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构建发挥个人和集体潜能的合理机制。另一方面要体现人文关怀,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程序,统一或趋同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让“柔性管理”弥补“刚性管理”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明确一致的努力方向,逐步形成培育团队精神必不可少的优良管理文化。
此外,各个团队内部还要十分重视团队目标的制定,因为对目标的认同和共识是形成坚强团队、鼓舞成员团结奋进的一个前提条件[4]。让团队成员参与目标体系的制定与管理,不仅能够培养成员的主人翁心态,还能使其尊重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激发其内在动力。
3.合理构建优良团队,奖励优秀团队发展。
构建合理的教师团队,让校园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方面面活跃着各种充满活力和洋溢个性的团队,是培育团队精神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高校教师团队组建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目标或任务要明确,因为任何一个成功的团队都有明确的既定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二是形式要切合实际,灵活多样,还可以“量身定做”。一个教学或者科研单位是一个团队,一个科研项目组是一个团队,甚至一个课程组也是一个团队,形式不拘一格;三是团队带头人的遴选必须遵循德能兼备的原则;四是要科学配置团队成员,作为个体的每个成员在团队集体中都要有自己的准确定位。
4.发挥物质环境和文化活动的载体功能,寓教于乐。
学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点、基础设施、建筑风格、信息网络、校园活动等物化环境和“硬件”等,其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就是物质文化。校园物化环境的每一个实体或“硬件”,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些“硬件”建设中加大投入,优化布局,完善美化,体现特色,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陶冶情操。校园文化活动虽然只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但是它对培育团队精神的影响是独特的,对形成团队精神的气氛烘托作用是直接的,尤其是对抗性的集体文体竞赛等项目,能够很好地唤醒团结协作的意识,对培育团队精神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要广泛开展适合高校教师身心特点、喜闻乐见、导向明确、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性文体活动,让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逐渐培养和树立团结、合作、共赢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阎德明主编.现代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张立昌.学校文化的概念、内容和现实的描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4).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现代医学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5.15.176
1 医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就是上述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总和,其中人文知识是基础,人文精神是核心。医学生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控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医德认知能力等的医生才能够在复杂的中国医疗系统中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从心理、社会等方面去对待病人,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同时现代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人文知识,成为更全面的人才。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就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永远把百姓冷暖挂心头,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
2 当前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一些专业教师中普遍存在不注意人文知识渗透的问题,致使医学教育成为 狭窄的专业教育。不少学生把学医的目的仅仅视为从事医疗技术工作,视为自己在社会谋生立足的一种方式手段,不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激烈的社会竞争也没有完全引领医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例如,医生执业资格考试,国内各大医院招聘考试,医学研究生、博士生入学考试等,主要考核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缺乏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充分重视,造成医学生认识出现偏差,只注重专业课的考察而轻视了人文社科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目标体系不完善,目前的人文教育重传递、轻思考,忽视认清事实能力的培养。学生们感到更多的是“ 强制性”,学生被视为理论、原则与规范的被动接受者,没有在人文知识和精神的领悟中感受到享受人文的喜悦。
2.2 人文教育实施制度的不完善
人文素质的缺陷体现在多个方面:有些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薄,诊治病人时缺乏对患者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的分析,没有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放在服务的首位等。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人文教育的有效性,不仅与学生本身自强不息的严于律己和崇高的职业追求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完善的制度的有力约束。而我们的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即使有相应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得到有效遵守和执行,这是人文教育始终在医学院校得不到充分广泛认知的重要原因。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移,出现了讲人文教育工具化、机械化的趋向,例如,人文教育的政治化功能和意识形态化越来越凸显;“知识化”“工具化”地传授和教导学生,整个过程与教授医学科学知识别无两样,人文教育被视为是实现某种物质化目的的工具,与自身的逻辑规定与运行法则出现了一定的偏离。
2.3 人文教育评价方法的不健全
大多数医药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评价方法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并没有把人文实践活动表现、人文行为养成参与等纳入考核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社会心理方面缺乏适当的关注和重视。终结性评价会导致学生知行脱节,长期的知行分离又将导致主体意识的麻木与人文信念的弱化,可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建立起知行统一的综合实效评价方式的重要性。这种评价方式的目的是将灌输人文知识、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变为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人文情感、上升为人文信念,进而转化为主动潜意识的人文行为。它需要对学生在人文活动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思考和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3 提高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3.1 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想教育,高度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思想教育的功能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认知水平,是学生人文行为养成的基础。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任务在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同时,更应加强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知识如伦理学、文学、哲学、法学、史学等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同时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自觉提高履行医学义务的主动性。我们在培养新世纪需要的五星级医生时,必须注重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公平原则和起码的社会良知,确保医学技术沿着造福人类的道路前进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和结果;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关键性措施。
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教育,会掌握基础的人文知识,提升人文修养。但是,受教育者从知到行的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行知分离是目前国内教育的一大盲端。从行到知要经历以情感和意志为中介的内化和外化两次质的改变,情感是认知升华为稳定的信念养行为的中介[2]。因此,医学人文教育必须将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根据其心理特点、心理变量因素以及人文修养的心理过程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受教育者把外在的理论、知识、方法、原则与规范融入自己的心智存在,上升为内在的认知和意识。
3.2 加强人文教育平台建设
通过改善校园环境,营造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校园氛围在培养学生更加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中具有重大作用。不同的医学院校应打造各自特色鲜明的医学校园文化,医学名人塑像长廊、医学名言栏等尽量让学生欣赏到先贤名医风采,让学生们随时随地受到激励和鞭策。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楼、图书馆、生命科学馆等物化设施条件,不仅激发同学们学习医学科学的热情,更培养学生成为拯救疾患、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奉献终身的坚定信念。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凝聚有特色的精神文化来推进校园核心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医学生誓言成人宣誓活动、举办各类弘扬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精神的讲座、开设校园“医德论坛”、邀请知名医学专家来校传授行医之道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感受高尚的医德医风的召唤和指引,使医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医德医风在未来从事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意义。把人文素质教育切实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者紧密结合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人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更大程度上实现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
3.3 更新人文建设理念,建造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科研团队
应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和教育,树立并提高教师榜样作用,打造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科研团队。通过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并通 过临床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教师的临床工作经验,同时规范教师的言行,给医学生树立表率作用。医学院校要重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研究,加强科研团队的打造,通过科研团队主持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不断更新人文建设理念,提高科研团队的专业理论和能力水平,探索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路径,鼓励教师和学生在获取教师资格、执业医资格等证书以外 的其他相应专业资质认证,如全国翻译资格证书,全国一级建筑师资格证书,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证书等,扩大知识面成为更全面发展的高端人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强调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规定教师要将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医学生人文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掌握一些、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科学地运用其教育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高人文素养的医学生,一定要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选拔与建设,只有综合素质能力高的教师才能够成为与学生成长培养息息相关的辅导员、班主任,从而提升学生们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推进人文素质教育高效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十年沧桑风雨路,农电发展谱新篇。等驾坡供电所在国家两改一同价的背景下改制成立,历经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形成了特有的供电所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客户对电能的需求已经从能源应用转换为品牌服务,而供电所的文化建设和品牌的提升,必将为供电所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日常管理;服务理念;团队建设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电力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供电所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村客户,同时也把电力企业的品牌形象展示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供电所的形象直观的体现了电力企业的形象,渗透其中的企业文化更能给供电所的形象带来附加值。身为国家电网公司一份子的我们,在遵循公司统一企业文化的同时,更应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亮点。这不仅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更需要员工们用心倾情在每一项业务之中。首先要做好供电所的日常管理基础工作,制定完善的制度,达成供电所与员工之间的约定;其次要培养员工的服务理念,让“服务”一词在员工心中有一个正确的位置与意义,达到员工与客户之间心灵上的沟通;再次,上级与下级、员工与员工之间要构成一个和谐、民主的团队,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心与力的集结;最后让每一位员工的智慧有一个闪光的平台,从自身思想改善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业务技能水平,让其心与智慧得以交融,真正贯彻到人文素养这一标准上。将文化建设在供电所的发展中得以整合升华。
日常管理—心与需的约定
供电所日常管理中处处都涵盖了企业文化的品牌建设,在国家电网品牌的实施中,等驾坡供电所就及时对所内的门头门楣、上墙图表等全部标识按照“国家电网”品牌全部进行了统一,各种记录、台帐、报表等基础资料都制定统一格式。在营业大厅,安装了双屏显示,实行无纸化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并添置了雨伞、擦鞋机等,为客户提供了一个温馨、方便、快捷的服务窗口。在管理方面,实行“专业化”管理,即服务组围绕客户转,营销组和生产组围绕服务组转的供电所“两转”模式。服务组每个岗位都配置了计算机,营销组和生产组每个办公室配置了计算机,添置了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建成了所内的内联网,各办公室之间信息传递畅通快捷。在办公环境的建设方面,我们依据“人性化、亲情化”的宗旨,在室内活动室配置了乒乓球、象棋,在室外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地;员工食堂功能齐全、干净整洁,独立的职工浴室、员工宿舍温馨舒适,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把供电所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努力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以促进供电所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在员工的行为方面,我们按照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的要求,制定了具体内容及事项,如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定制化管理、创新管理等,为员工们的日常工作做好铺垫。其次是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让制度文化熏陶规范员工的行为,让员工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自我约束,并不断根据工作的需要和流程的改变修订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的上进心,并且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员工潜意识的对供电所产生向心力,这种巨大的心理力量,使员工自然而然的对供电所有一种归属感。
服务理念——心与心的沟通
对广大的用电客户来说,一个供电所的形象除了眼睛能看到的外部环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渗透其中的服务理念。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服务”这条理念放置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浓厚的“服务文化”氛围。一是以客户为重点,借客户在营业大厅办理业务的机会,及时征求他们对我们办理各项业务流程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方式。同时客户代表亲切的笑脸、细致入微的服务,架起了与客户之间沟通的心桥,将“服务文化”深入到客户心中;二是集思广益,不断推出服务新举措,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实施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为了尽量让客户少跑路办成事,我们实行了电话报装服务。客户只要一个电话,等驾坡供电所的勘查人员就会上门进行勘查,通知客户勘查方案,无需客户亲自到供电所办理申请手续。这一服务新举措,让“服务文化”奔跑在信息轨道上。三是组织营业厅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和强化服务意识培训,在供电所内开展服务之星评选活动,以评促服,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使“服务文化”根植于员工心中。四是每一季度青工们自发组织在辖区内人口密集处开展上街宣传活动,认真接受客户的质询,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将电力服务深入到校园、社区、村组,让“服务文化”之泉涌向乡间小道。五是定期走访辖区的政府部门和各村委会、行风监督员以及一些重要客户,询问对我们服务工作的要求和建议,便于服务工作及时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使“服务文化”之路越走越宽。
团队建设——心与力的集结
企业发展靠人才,人才作用在团队,始终遵循(供电)所荣我荣,(供电)所耻我耻。
在团队建设中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一方面以互动增进感情,另一方面增强其使命感。如:分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赛前做好动员工作,形成一支优秀的团队,有意识的将活动中的一些环节交给团队来策划、组织并实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成长,在操作中学会改进,赛后总结得失,正是因为每次在赛前、赛中、赛后都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得等驾坡供电所连续三年在分局的农电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也归结于对他们的信任和给予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使得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得以提升。二是通过开展倡树理念、团队建设方面的培训,来强化团队的执行力。工作执行力的关键就在企业的文化理念、员工和组织程序三项核心的流程的紧密结合。使员工树立“团队是我家,一点一滴靠大家”的思想,让员工心悦诚服的自愿多用心,多学习。三是要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优势。如在供电所这个大的团队下,把三个专业组看成三个小团队,每个团队的职责分工明晰,各团队之间相互协调。小团队中的组长民主决策,营造一种亲密、友善、信任的组织氛围,达到上级了解并信任下级,而下级也理解上级并领会上级的意图,上下关系融洽,左右关系和谐的目的。
人文素养——心与智的交融
思想有碰撞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看法和想法也不可避免地会被困在定式思维的局限里。员工之间应该相互交流思想、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职工之家》月刊就是等驾坡供电所为员工提供的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从2005年创办之初到现在已经出刊82期,月刊上每篇文章都是由所内员工自己撰写的,这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写作水平,培养了员工的审美力、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由《职工之家》衍生出来的通讯小组会议,无形中为团队建设搭建了一个舞台,为员工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探讨和学习的好机会,让他们的思想与智慧在这里交融。我们以年为单位将往期的月刊装订成册与每月新出的期刊一起摆放在营业大厅,也让客户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工作。这不仅增添了供电所文化底蕴,更是对我们成长历程的鉴定。
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以人为本。一直以来,等驾坡供电所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培训教育一直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为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等驾坡供电所利用周休日时间把学校搬进所里,聘请电力技校专业老师来所里授课,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到管理,进行了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在用工机制上,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培养了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技能强、道德品质好的一流人才和知识型的员工队伍。为供电所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重大重点项目;学术团队建设;探索与思考
高校科研人员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创新知识、推动社会进步是这一群体的重要使命,正因为从事创造性的活动,这要求他们具有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一直以来,人文社科研究由于其自身特点,大多为独立进行的科研活动。然而,随着人文社科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复杂性和广泛关联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问题日益显现,客观上要求科研工作者改变传统“单干”的科研方式,积极寻求团队式的合作研究。
一、学术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及学术团队建设路径
(一)学术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1.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有效完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承载创新知识、推动社会进步使命的一个重要群体,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必须关注并承担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而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涉及的内容广,研究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积累,单靠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因而需要群体、需要团队协作。
2.新兴交叉学科问题的研究更需要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参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学科领域进一步细分,新兴交叉学科不断出现。这些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任何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都不足以承担并完成这类问题的研究。通过组建学术团队,汇聚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力量进行学术合作和协同攻关,是新兴交叉学科问题研究的必由之路。
3.学术团队有利于产生更高的学术绩效和重大研究成果。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ins)指出,团队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而这种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1]。这说明学术研究的协同效应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不仅如此,团队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和智慧碰撞,可以大大拓展问题的研究广度和强化问题的研究深度,从而有利于产生重大学术成果或对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4.学术团队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繁荣科学研究。学术团队为各类科研人员开展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学术互动的圈子,成员间通过内部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并不断增进感情,培养集体荣誉,带动科研积极性,为科研工作培养更多的新生后备力量,将不断推动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科研团队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具有个人或项目小组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见表1)。
(二)学术团队的主要类型
何为团队?乔恩・R・卡曾巴赫(Jon R.Katzenbach)认为,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2]。从我国高校目前的情况看,常见的团队合作模式大致有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师徒合伙”型、小圈子式的“夫妻家庭作坊”型和学术带头人牵头下的“强强联合”型等,这些团队均是以学术为纽带进行合作。
学术团队的类型识别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而以项目为纽带的团队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最普遍的一种学术团队建设类型。这类团队也有学者将之理解为“项目公司”式团队。我们认为,高校的科学研究普遍都是实行课题负责人制,而承担重大课题是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方式下,往往会促成“雁行模式”的团队,即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带领下,整合队伍进行项目攻关式的团队。从广义上说,项目攻关式团队不应单纯理解为为课题而组建的松散组织,虽然它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但也有别于一般的计划团队。项目攻关式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在合作过程中所建立的默契,即使在项目结束后仍可继续,在规模效应、学习效应、协调效应等影响下,成员可能会产生路径依赖,从而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选择团队的合作模式,并在此过程中,成员间凝聚力不断强化,人员的流动开始减少,团队趋于固定。
(三)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纽带推进团队建设的路径演化
作为项目研究类型的一种,重大重点项目由于更严格的学术要求,在推进团队建设中更具有鲜明的特色。自重大重点项目获批到项目的结项的过程,实际上是团队的自我强化、内部完善的过程,在下一轮的科研任务中仍然可能以该团队的力量持续进行,重大重点项目的纽带作用最终发展成为路径依赖,继而使团队可持续发展下去。
1.确立目标。学术带头人依据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计划、预期目标进行衡量评估,初步确立项目的核心小组,制定相应的运作模式与制度,包括各子课题分工等。
2.整合团队。有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后,接着核心小组便对项目成员进行搜集,发掘潜在资源或进行院校间的横向合作。收集有关成员信息的时候,或借助科研等行政部门的资料数据,通过他们牵桥引线,或利用自有的关系网,向潜在成员发出邀请,最终核心小组对所有的潜在的成员进行评价,选择最佳组合的团队。此过程中核心小组向潜在成员介绍团队的目标以及任务分配、利益分配等机制,通过协商形成团队。
3.运作与监督,团队的磨合。在团队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完善的机制,保证团队的交流畅通,知识共享,同时通过对工作进度及质量监督的过程,成员间的了解将进一步加深,促进更紧密的合作,使得团队的内部凝聚力得以加强。
4.达到预期目标。研究的最后阶段,由核心成员整合成员的研究内容,达到预期目标。
5.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即使是完成了重大重点项目目标,团队活动仍未结束,成员会对整个活动进行相互评估,这些评估不单是核心成员对其他成员的评估,成员间也会作相互的评估,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有实质性贡献的成员予以高的评价并希望在以后的合作中紧密联系,对人浮于事的成员予以疏远和剔除。这是系统内部的自我完善过程,通过这种团队成员队伍的优化后,团队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此团队继续进行新一轮的研究任务,如此反复,使得团队逐步巩固,持续发展下去。
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纽带的团队建设路径见图1所示。
图1重大重点项目推进团队建设的路径
二、暨南大学文科重大重点项目及其团队状况
(一)近年来暨南大学文科重大重点项目概况
为全面提升科研质量,增强科研实力,近年来,暨南学校提出了“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和“搭大平台,组大团队,拿大项目,出大成果”的科研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暨南大学人文社科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取得显著突破,2007年以来先后获批重大重点项目4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3项。这些项目涵盖了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统计学、社会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这些项目获批经费总额为2045万元。
(二)围绕重大重点项目的团队建设状况
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的获批,推动了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团队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学术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1.团队带头人年富力强,具有扎实的科研功底和前瞻性的学术视野。暨南大学重大重点项目团队带头人年龄分布跨度较大,但绝大多数集中在46-6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学术视野开阔,知识积累丰富,精力相对旺盛,正处于科学研究高效、多产的黄金期。同时,部分中青年学者开始崭露头角,45岁以下的重大重点项目团队带头人就有4个(见表2)。
图2暨南大学重大重点项目团队带头人年龄分布情况
同时,绝大多数团队带头人前期研究经历丰富,科研基础扎实。例如,“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团队带头人,长期从事知识产权的研究与教学,在科学发展观、知识产权原理、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具有很高科研声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前瞻性的学术论文,并出版相关著作多部。“应对国际资源环境变化挑战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团队带头人在产业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出版了多部专著,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数篇高质量论文,而且主持或参与多项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项目。丰富的前期成果充分体现了团队带头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前瞻性的学术视野。
2.围绕重大重点项目,集聚了一批不同学术背景的团队成员。重大重点项目的申报和获批后的研究,必须是一种团队行为。暨南大学的重大重点项目从申报到获批后的研究,同样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员,有些项目的团队成员甚至是跨学校组成的。例如,“Encarta英汉双解大辞典”研究团队,参与该项目的共有暨南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参加人员前后共有70余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1人。有的项目则与实际工作部门联合组成团队,如有三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分别是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务院侨办联合申报并共同开展研究的。在这些项目的研究团队中,不同年龄、不同研究经验、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水平的人,通过充分交流、相互学习和优势互补,使团队的协同效应得以充分体现。
3.学校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重大重点项目从申报到研究的整个流程及项目的团队建设。重大重点项目的获批和研究,是高校科研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暨南大学近年来高度重视重大重点项目的申报和获批后的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项目的申报和获批后的研究,力争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并使项目获批后能高质量完成。(1)广泛动员优势学科的优势力量参与重大项目选题的征集活动;(2)整合相关力量,精心组织项目申报;(3)对获批的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给予经费配套;(4)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加强对获批项目整个研究过程的服务和管理,如经常保持与项目负责人的联系与沟通,近两年来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所有重大重点项目座谈会,督促和检查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促进重大重点项目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借鉴,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三、以重大重点项目推进团队建设的成效
暨南大学重大重点项目的开展与学术团队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纽带,形成并强化了一批学术团队;另一方面,一个稳定、有信誉的学术团队为重大重点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保障。
1.围绕重大重点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带动了一批团队建设。重大重点项目从申报开始就必须是一种团队行为,项目获批后的研究更离不开团队的协同。尽管学术团队的建设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但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纽带和平台推动团队建设,无疑是最有效的路径之一。近年来暨南大学获批各级各类重大重点项目42项,由此带动并基本上形成了相应数量的学术研究团队。
2.重大重点项目对培养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不仅为年轻学者积累研究经验和展示学术才华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同时,各项目通过吸收研究生的参与,培养了一批优秀研究生,使得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后继有人。如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应对国际资源环境变化挑战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六个子课题中,有一半的子课题负责人为青年学者;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比较及中国的对策”中的两个子课题均由35岁以下的年轻学者承担;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后危机时代全球分工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几乎全部由40岁以下的年轻学者直接或间接参与,并有三篇博士论文和四篇硕士论文由此项目衍生。
3.重大重点项目依靠团队力量显著提升了学术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暨南大学2007年以来获批的42项各级各类重大重点项目,除了2015年新获批的一批项目外,大多数项目已产生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围绕这些项目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达260多篇,其中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的论文有数十篇;由这些项目出版的学术著作30部;通过这些项目研究延伸申报并获批的各级各类项目22项;提交政府有关部门的研究报告50多篇,其中有多个项目的对策性成果为全国社科规划办的《成果要报》和《广东省内参》以及有关政府部门采用;此外,还有多项项目研究成果获学术奖励。
4.通过项目研究拓宽了团队的学术思维和视野。借助重大重点项目的海内外交流机会,团队更容易接触和吸收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以更广的思维、国际化的视野进行科学研究。如“海外华人社区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通过开题报告会与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台湾高雄中山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讨论,在学术上获得很大启发。又如“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研究”项目,通过对国外的学术访问和举办研讨会,获取了大量富有积极意义的观点与建议,等等。
四、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从暨南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团队建设的情况看,虽然近几年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纽带推进团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问题。
1.团队中相近水平的学者之间的合作问题。重大重点项目研究通常汇聚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者参与,这些学者分别负责一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有若干个梯队成员,通常是年轻老师或在读研究生。子项目负责人与年轻老师或在读研究生一般比较容易合作,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子项目之间的交流和协调不够,子项目负责人之间的学术合作比较困难,由此导致高水平的学术合作不够,并因此难以产生重大学术成果。因此,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和深化相近水平的学者之间的合作,提升学术合作的层次。
2.团队的运作机制优化问题。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ins)指出,团队的高效运作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相关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决策技能、人际关系技能;二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都清楚其目标和意义;三是合适的领导;四是完善的体制,以保障团队成员间的信任[3]。概括言之,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团队的运作机制。
以项目为纽带可以迅速形成研究团队,但一种较常见的情况是,有些项目的团队成员完全是因为项目而汇聚成团队的,之前他们可能有相同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但并未发生过真正的学术合作,彼此之间对各自的学术背景、研究禀赋、学术素养、研究风格以及个人的品行秉性等,可能并不完全了解。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团队运作机制,尽快进行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磨合,是以项目为纽带的学术团队建设普遍面临的问题。这方面涉及很多具体问题,包括团队成员之间如何尽快熟悉、协调、适应彼此的研究特点和风格,充分发挥各自的优长以实现优势互补;对项目涉及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达成共识,以保证项目研究成果具有整体性和逻辑一贯性;团队力量如何在各子项目之间进行合理配置,避免研究力量在各子项目之间的畸轻畸重及各子项目研究成果的过分不均衡,以实现子项目对整个项目的全方位支撑;项目研究经费如何分配及如何构建团队的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署名问题;项目研究的日常工作机制,等等。
3.项目研究成果的关联性和集中度问题。一般而言,重大重点项目研究的都是大主题大问题,许多问题可能具有无限的发散性和可延伸性,常常难以比较合理和清晰界定研究边界;与此同时,这类项目都采取子项目制,将整个项目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即为一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由若干个团队成员负责具体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子项目设计得很合理很逻辑,并且每个子项目能够充分贯彻总项目的意图和要求,则可避免很多问题。但是,现实中往往很难做到这两点。一方面,对于一个内容涉及面很广的大项目来说,子项目要设计得很理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另一方面,子项目的研究者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及对项目相关内容的理解,常常会在项目的具体研究和成果中将自己的学术偏好加以充分发挥。于是,许多重大重点项目虽然成果数量很多,但这些成果之间的关联性不够、集中度不高,因此影响项目的研究深度和质量,也难以产生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因此,重大重点项目研究一定要精心凝炼问题,集中优势力量攻克核心问题,同时要有产出重大成果的强烈意识。
4.团队的可持续性问题。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纽带汇聚学术团队,可以迅速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联系和学术合作;而且,经过一个项目周期的合作和磨合,团队成员之间更容易协调和彼此适应;此外,在项目研究和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有可能衍生出新的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这些都有利于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也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项目团队类似一个项目公司,项目完成即行终止并解散。于是,团队不具有可持续性。导致团队不可持续的因素可能很多,如缺乏凝聚力或合作不愉快、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磨合不够、未能建立起稳定的学术联系或学术信任、未能在项目研究中衍生出新的研究课题、原项目团队成员因种种原因发生了较大变动,等等。要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维持团队的学术灵魂和核心成员,同时团队成员既要相对稳定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吐故的同时要不断纳新,此外要不断衍生新的研究项目。
5.团队带头人的作用问题。一般而言,团队带头人(项目负责人)就是团队的灵魂,也是团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学术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宣勇等对我国15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调查发现,94.9%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是构成学科组织最主要的因素;76.6%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志向与感召力对学科组织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57%的学者认为学科带头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影响学科组织资源获取的最主要的因素[4]。因此,要建设好的学术团队,首先要培育和塑造好的团队带头人。
参考文献:
[1][3]美・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63,182-183.
关键词:精品课程;软件工程;CDIO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07-0063-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我国有许多产业界和教育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工程教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们从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综合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这些研究表明,现代工程呈现出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这就要求当前肩负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职责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管理等知识,以及与之相应的素养与技能。因此,教学团队的培养寄托了工程教育的未来和希望。
本文对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总结。
本团队成立于2002年4月,随着云南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正式成立而组建,依托教育部“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08年批准设立)建设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2009年被列为云南省省级教学团队,是一支以践行CDIO人才培养理念为发展目标,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的教学团队。
1 建设措施
1.1 明确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工程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问题是本团队长期思考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和认识世界本质规律的科学家或者是进行创造发明的发明家”。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探索和创新。
我们在借鉴国外教学理念的同时,组织开展了人才培养目标大讨论,明确了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师。课程教学的改革必须围绕上述目标进行。通过实施实践教学、考试改革、案例教学、开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双语教学等手段,体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让实践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按照CDIO标准来组织,更好地与工业界、与国际接轨,为学生直接面向工业界打下坚实的基础,践行工程型人才培养理念。
1.2 设立CDIO子项目,将教学改革落在实处
目前,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正在实施以“CDIO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全面启动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我们已经在全院分两批共立项20个CDIO子项目,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这些子项目分别从专业、课程群和单门课程3个层次展开CDIO教学改革,以CDIO大纲V2.0为指导,将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等4个CDIO关键环节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集成在一起,从而达到CDIO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这些子项目以构思、设计、实现和实施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精心规划、实施于不同教学阶段的改革。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与CDIO子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能力培养和综合发展的目的。各CDIO子项目可以以课程、课程群、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单位,组成教学改革团队,进行各子项目的实施。各子项目按照CDIO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的指导下进行实施。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该项工作的指导、检查、评审和验收工作。
1.3 建立层次分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CDIO的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本团队明确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层:高层次国际软件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系统地掌握软件开发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严格的软件开发训练,能在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设计、产品开发和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第二层:领域软件人才。针对云南省支柱型产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与工程素养,系统掌握软件开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和工程训练,具备明确领域知识,并且能在针对具体领域信息化建设中从事安全的信息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第三层:高级项目经理。培养掌握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型、外向型、应用型高级研发与管理综合性人才;能够领导软件开发的高级项目经理。
2 建设理念
2.1 青年教师必须在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
本课程组要求青年教师首先要搞好教学,教学是立身之本。同时,必须从事研究工作。研究工作既包括科学研究,也包括教学研究。通过教学和科研,一出人才,二出成果。完成教学科研项目,使得我们培养了一批人才,建立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目前吸引到本课程组周围的青年教师有15人之多,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十年来,他们与本团队一道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信息技术专项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省校省院合作项目及各种横向项目共16项,项目经费11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
2.2 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做中学”,在多维度、立体化、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工业相结合的环境中锻炼成长
在本课程组的积极倡导与支持下,软件学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设立了“人才引进基金”,从国外引进了海外留学博士到本课程组工作;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有计划、有步骤,采用多种经费渠道,派遣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企业进修学习、合作研究、访问、攻读学位,让教师在多维度、立体化、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工业相结合的环境中锻炼成长,逐步建立了一支具有高学历并有国际背景和企业背景、同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职师资队伍。创造条件“压担子”,让青年教师主持各种项目,领衔主讲专业基础课程,协助指导研究生;通过定期听课、开展教学研讨,让青年教师逐步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
2.3 注重人文关怀,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今天培养青年教师,从本质上来讲,是在培养教育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是百年大计。本课程组认为,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甚至是提高素质,都是不够的,我们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贯穿于青年教师培养的始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和讨论,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团队,让青年教师品味人生。本课程组经常组织青年教师一起讨论,讨论的话题非常广泛,除经常进行学术和教学经验交流外,还常常涉及其他话题,如“东西方哲学的差异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大师趣闻”、“古希腊形式逻辑与公理体系”、“文化与计算机的相互作用”、“孔子、武训教育思想回味”、“中国近代人物”、“亚里士多德和形而上学对软件工程的影响”、“图灵与冯・诺依曼”、“《红楼梦》漫谈”等。
2.4 关心爱护青年教师
我们不但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对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设身处地为他们的长期发展和前途考虑,为他们解决经费问题,提供机会推荐他们参加各种会议、学术组织和活动,让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2.5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成长
近5年来,本课程组先后有3位青年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其中1人已获博士学位。我们先后派出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2人次,短期出国考察、交流7人次,参加国内各种培训班20余人次,出席学术会议15人次。通过这些活动,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3 结语
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改革在我院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创新思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合作能力和毅力,培养其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团队建设,推动了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通过借鉴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能力为导向,全面实施CDIO人才培养理念,对软件工程专业青年教师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通过教学改革,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的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运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及职业素养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积极研究、探索,为我国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21-27.
[2]Crawley E.F.,Malmqvi st J.,Ostlund S.,etc.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New York:Springer,2007.
[3]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关键词] 第一位;医生;形象;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7.32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b)-12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与法律意识也在增强,患者对于医生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医患之间不单纯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还涉及到伦理道德、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良好的医患关系能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和谐。
然而,近年来许多因素的负面影响,致使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矛盾不断升级、恶化,于是如何加强医生自身形象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医患之间能不能和谐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能不能建立,是一个切实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
那么,如何加强医生自身形象建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强提高自己,以适应新时期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1 把“医疗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医疗风险无处不在,作为医生,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医疗安全问题,有效地避免医疗事故、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只管诊治患者,不顾医疗安全,就像只管开车,不顾交通安全那样,必然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危害,最终受到伤害和惩罚的是医生自己[1]。
所谓医疗安全,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能顺利完成各项预定的医疗任务,防止出现差错和医疗事故;②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要求,防止出现抱怨、投诉等医患纠纷;③能保护医疗人员的合法权益,防止其受到侵犯或伤害。当前,关注和保障医疗安全是医疗人员的一项迫切任务[1]。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疗安全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医疗行业的工作具有高风险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疾病的诊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部分医生在处理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忽略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其实,医疗风险贯穿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不管多么简单的疾病,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医务人员在一切诊疗活动中都必须牢牢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降低医疗风险,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一方面,要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要勤于沟通,善于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在整个医疗实践中,要从患者的利益和疾病的本身出发,采取最优的治疗方案,避免因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偏离了医治疾病的根本方向,这恰恰会增加医疗的高风险,降低了安全系数;其次,对每一位患者、每一步诊疗操作,都要按照诊疗规范的要求,按规操作、依法行医;再者,即使出现了医疗事故,也不要慌了手脚,要冷静地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人为操作有问题,还是因为仪器和机械故障、患者自身素质、缺少医患沟通、疾病发展的不可预知性等问题,在做好与患者及家属解释工作的同时,要尽快向上级医师及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制订解决方案,避免医患冲突。每一个医生都应该记住,患者决不是实验室里的试管、烧瓶,在下处方、医嘱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古人说:“用药如用刑”,又说:“庸医杀人不用刀”。谨慎行得千里医,小心使得万年船;乘帆医海,安全为先。
2 把“加强人文修养和提高自身素质”放在第一位
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写道:“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这就是说,一个好医生应该恪守医德,具备一颗爱心,一颗怜悯的心,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对男女、贵贱之人,都应该尊重其生命、关爱其生命,爱护其人,一切从患者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尽职尽责,维护医学的神圣。要时刻检讨自己,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不做违法乱纪之事 。这是其高尚品格的体现。
我国自古便有“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人本主义思想。医学的对象是人,是关于人的科学,医学的目的是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权利,尊重生命的尊严。要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生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只有具备比较好的人文素质,才能在医疗实践中,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爱,避免不必要的医患冲突。
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卫生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医疗环境、医患关系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情势下,医生在更好地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改善服务态度的同时,也应更加学习人文思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生的人文修养包括医生的品格和作风,不仅是技术能力,还有人格魅力。专业和技术的提高当然是必要的,但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里,我们要学习的更多:文学可以弥补人生经历之不足,增加对人与社会的体察和理解;艺术可以激发人的想像,给人以心境的和谐与美的熏陶,伦理和法律是各种关系、语言和行为的界定[2]。培养医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培养医生的医德;其次,医生要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第三,医生在医疗实践中自觉养关怀的习惯。
一个真正杰出的医生,不但在学术医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要有睿智、广阔的人文视野,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建立良好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言行行为使患者得到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现代医学朝着更科学、更富有人性的方向发展,建立当代社会健康新秩序[3]。一个好的临床医生不但要具备优秀的生物医学的知识和本领,人文素质也是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医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处在不断变化之中[4]。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除了以上所说之外,还应该恪守医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临床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
3 把“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放在第一位
临床科研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所医院或一个科室的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医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只要我们采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借鉴国外的经验, 就能不断改善和加强医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发展。
一个好医生,应该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科学知识积淀。知识越丰富,思路越广阔,解决问题时的应对方法才越多;另一方面应该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在疾病初现端倪的早期即做出正确的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让患者在取得相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所担负的风险和成本。我们医生在掌握所学专业基本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和对外学习交流。通过参加会议、学术讲座、访问等方式进行学习,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4 把“培养团队精神”放在第一位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强盛,必须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同样,作为一名医生、一个科室、一个医院要发展,要提高,也必须要有一种团队精神作为支撑。
医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治疗、护理、检查,甚至后勤保障等,需要团队合作。希腊雅典 Agia Olga 医院Dervenis 教授认为,只有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对患者的综合、系统的治疗,这也是对患者的负责。芬兰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 Nordback 教授认为,一个治疗组就是一个团队,所以一个好的医生还必须有团队的领导力,带领你的患者、你的团队成员,相关部门的同事一起为完成患者的诊疗目标而共同努力。
因此,我们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繁重的临床诊治工作,可以攻克技术难关,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好的协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的高素质卫技人才。在临床诊疗及生活中加强医生自身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
5 把医院的“声誉”放在第一位
医院的声誉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源。提高医院的声誉可以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良好的医院声誉可以提高医院的信誉,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增强医院的实力与发展活力。我们医生应该做到以下两点,①牢固树立“声誉”意识,认清良好的医院声誉是医院宝贵的无形资产,积极地塑造医院的良好声誉形象。②要将服务意识、技术、态度、行为、艺术方面的要求内化为一种素质,去赢得崇高的社会声誉[5]。自觉创造和维护医院的声誉是每个医生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也是其自身高尚人格的体现。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除人类疾病我们义不容辞,助健康之美我们责无旁贷。面对这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一位医生只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使每一天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忠于神圣的医学事业,切实贯彻谨慎行医、安全医疗;注重品格、加强修养;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团结协作、众志成城;院荣俱荣、院损俱损的全方位理念,全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我们的爱去驱散患者身心的乌云,让患者在爱的阳光沐浴下,燃起对生命的希望。这不仅是适应新时期新医疗环境的需要,更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家良.切实关注和保障医疗安全[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9):513.
[2]郎景和.加强人文修养,建立和谐医疗[J].中华妇科杂志,2006,41(1):2.
[3]杨秀兰.医学的人文性与医生的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4,25(5):43.
[4]乔海泉,姜洪池.浅谈外科医生素质的培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 24(1):9.
本文概述了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了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高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水平的途径: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强化社科研究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发挥校级社科项目的示范导向作用;提升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
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
一、引言
人文社科科研是实现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基础。[1,2]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着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宣传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等历史任务。[3]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响应政策要求,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投身于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之中,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归纳挖掘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开拓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理工类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现状
理工类大学是以理科和工科为主,即以科学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为主的学校。[4]人文学科在理工类学校属于弱势学科,其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具有重要的发展机遇。清华文科的恢复和发展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了不俗成绩,在国内外的地位日渐升高,这一点已成为全国人文社科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5]根据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和部署,进一步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管理,学校成立了文科建设处,它对清华的人文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清华人文学科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坚持了协调发展和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和思路,[6]所以在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行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学校已有的10个学科门类中,人文社会学科占到了7个。同为理工类学校,清华大学发展人文学科、推进科研工作的思路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人文社科研究起点低,底子薄学校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与文科为主体的或综合性的一流高等院校相比,在人文社科学科建设、研究水平、综合实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人文社科研究起点低、底子薄。形成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是学校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所以,学校人文社科学科水平、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对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人文社科的研究氛围不够浓厚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队伍规模较小,更多人致力于教学工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科研学术自信不足。一小部分人已意识到,改变现状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内因,即个人的挑战、突破与超越,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学校现有的研究平台和条件,无法实现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和研究水平的突破。呈现出对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相对较高水平研究项目的申报积极性不高,项目申报中缺乏对内容质量、格式规范的精益求精的执著。
3、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素质有待增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素质包括人员的个人素质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两大方面。在当今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部分社科研究人员对科研发展自我定位不准、学术方向凝炼不足、科研团队构建不力,不能做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不能更好地将时代需要、国家需要、政府需要和个人的科研专长、学术兴趣有机结合,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拓宽视野,将个人专业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有机交叉融合。表现在项目的科研选题、课题论证等申报内容的创新和质量上,还表现在项目申报书、项目论证等申报材料形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4、高水平人文社科项目获准率不高纵观学校2007-2015年度,能体现社科研究水准的高水平社科项目的获准情况,如国家社科基金,共立项8项:重大项目子项1项、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西部项目5项,未实现质的飞跃式的发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一指标,始终没有突破。在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申报获准方面也未实现零的突破。
四、加强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队伍建设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开展培训会、报告会,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学习培训。举办座谈会、交流会,搭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整合资源,探索人文社科研究团队建设新模式,发挥研究团队合力。加强高层次人文社科人才引进,尤其是加大经过高层次、高水平科研工作历炼的优秀博士的引进力度。加强对获批立项的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广泛宣传,对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的大力推介。
2、强化社科研究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作为系统工程,完善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学术成果奖励、科研经费配套等各项规定,逐渐加大对人文社科研究的激励和引导。人文社科类项目科研经费相对较少,且自筹项目在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立项中占有一定比例。为调动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积极性,可对自筹项目和结项优秀的项目进行一定科研经费支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通过单位工作考核评估和个人工作考核等导向,努力营造学校浓厚的人文社科科研氛围。
3、发挥校级社科项目的示范导向作用学校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有两类:一是科研培育基金项目-人文专项;二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科研培育基金设立于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设立于2012年。学校抢抓机遇,把握契机,积极响应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号召,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专门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校级项目的培育、繁荣发展等功能正在逐步显现,可仍需不断探索与规划,须启动校级项目的申报政策调整以及中期、结项等项目的管理政策调整。
4、提升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以拓宽项目申报渠道、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优化社科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升学校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制定、公布项目格式审查要点,严把资格、格式审查关。通过科技处网站、科大科技管理亲友团群、西科大-人文社科群、广讯通等途径做好申报信息工作。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要求均不超过35周岁。年龄就是优势、年龄就是机遇。做好社科研究人员情况摸底,重点动员,分类指导。
五、结语
理工为主的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和提高科研的意识普遍增强,理工科的文科建设必然成为理工科大学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成为一种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趋势,对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引起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了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努力促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宗友,季正矩.十以来“中国梦”研究述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4.193-198.
[2]詹小美.中国梦价值认同的当代建构[J].青海社会科学,2014.04.1-8.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特色与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02.1.
[4]肖滨,沈文.理工类大学的人文教育现状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8.112-113.
[5]李强.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推进清华文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