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经济原因

时间:2023-09-18 17:40:28

导语:在社会经济原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经济原因

第1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水平;统计口径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5-0036-05

近几年来,社会保障支出逐渐成为社会保障研究热点问题,定量研究方法日益增多,研究内容也不断拓宽。但社会保障支出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不同研究人员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研究结论缺乏可比性;同时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中还普遍存在漏统或者重复计算问题,数据统计出现偏差,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果偏离。因而,有必要对学术界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口径进行梳理,分析学术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我国现有社会保障统计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方法,以供参考。

一、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比较分析

从资金来源看,社会保障支出包括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缴费性社会保障支出。在实际研究工作中,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分歧最为突出,因而有必要对学术界有关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进行梳理,理清分歧点。

(一)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

现有研究中,不同统计口径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均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分歧点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险支出以及医疗卫生的支出是否计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现有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主要有六种。第一种和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科目一致,即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三项。第二种口径与第一种口径相比,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和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第三种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符合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实际状况,具体包括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第四种口径将公费医疗支出和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均计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第五种口径主张将社会保险支出也计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以便和其他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接轨。第六种口径将政府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也列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医疗卫生支出。

(二)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

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只反映了政府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保障支出总体水平,因而还应该计算社会保障总支出。社会保障总支出包括的项目更多,分歧也更大。除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既有的分歧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政府和社会卫生经费支出等也是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存在的分歧点。

学术界对社会保障总支出主要有七种统计口径:第一种口径的社会保障总支出仅仅指“五险”支出。第二种口径的社会保障总支出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五险”支出。第三种口径在第二种统计口径的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第四种口径在第三种口径的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第五种口径与第四种口径相比,增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第六种口径的社会保障总支出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以及企业关闭破产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五险”支出、扣除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以外的卫生总费用等。第七种口径社会保障总支出包括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全国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等。

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文对学术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的梳理,本文认为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不统一。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有六种,小口径仅仅指政府预算支出科目“社会保障”支出,大口径包括医疗卫生总支出,甚至包括“五险”支出;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有七种之多,小到包括“五险”支出,大到将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也计算在内。不同统计口径计算社会保障支出差异很大。以2001年为例,按照第一种统计口径计算的社会保障总支出只有3101.9亿元,而第六种统计口径计算的社会保障总支出有6508.6亿元,相差3406.1亿元(见表1)。

2、社会保障支出普遍存在漏统问题。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普遍漏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社会保障总支出普遍漏统农村社会养老基金支出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2003年我国开始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2004年及以后的社会保障支出应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包括在内,然而实际上许多研究漏统了该保障项目支出。

3、社会保障支出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按照《中国财政年鉴》对“社会保障补助”指标的解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已经包含了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但在统计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时,有的统计口径重复计算了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此外,“五险”支出一部分来自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因而在统计社会保障总支出时,“五险”支出来自财政补贴应剔除掉。我国社会卫生支出已经包含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第七种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既计算了社会卫生支出又计算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也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4、社会保障支出并不能真正反映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没有剔除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实际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只是中央的战略储备基金,迄今为止只在积累尚未用于任何社会保障项目的支出。因而,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时,尤其是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时应将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剔除,才能真实反映我国社会保障实际支出水平。

5、社会保障支出概念不规范。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不作明确的划分或说明,社会保障总支出有的称为“社会保障福利总额”,也有称为“社会保险总支出”。

(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混乱的主要原因

1、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理解有偏差。社会保障支出实际上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不包括国家的战略储备基金。因为战略储备基金实际上尚没有真正用于支付,正如我们不把社会保险结余资金统计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一样。由于对社会

保障支出理解出现了偏差,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往往将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计算在内。

2、财政预算制度将预算内各项社会保障支出混在其他经常性支出中,使有关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记录不明确。1998年,我国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科目增设了“社会保障”支出科目,该科目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以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并没有包括全部由政府财政资助的社会保障项目,如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则放在“医疗卫生支出”科目下,导致许多学者统计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时漏统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正处在转型阶段,旧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和新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指标混杂在一起,致使社会保障支出出现重复统计、漏统等问题。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既有“历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统计指标,又有“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以及“全国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等统计指标。新旧统计指标的混杂给人们选择统计指标带来混淆,容易产生重复计算。如有人认为我国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不在社会保险范围内,计算社会保障支出时重复计算企业参保人员的养老金支出。同时,新旧统计指标的混杂也容易导致漏统,王晓琴等计算社会保障总支出为“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全国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之和,旧漏统了在职人员社会保险支出。

4、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指标不连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统计指标存在不连续的问题。《劳动统计年鉴》2000-2003年中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统计指标,但2004年及以后《劳动统计年鉴》中不再设置该指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2003年的统计指标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统计指标,但到2004年,该指标又消失了,从2005年开始又公布该指标统计数据。统计指标的不连续使得获取历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才能获得。

此外,我国社会保障管理职能的转移以及政府收支科目的改革影响社会保障统计指标的连续性。1998年以后农村社会保障管理职能从民政部转移到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前《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有“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会资金额”统计指标,而此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开统计资料取消了该统计科目,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就会存在一定的漏统问题。从2007年开始,《中国财政年鉴》不再公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数据,造成该支出数据的缺失。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剔除尚未形成支付的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就比较困难。

5、政府针对人们某一风险往往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保障,不同保障方式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数出多门”。如我国养老金支出,民政部门负责支付一部分军队离退休人员和地方归口管理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参保企业职工养老金支付以及被征地农民养老金支出。此外,在政府收支分类中,一个部门的离退休费用要根据资金的具体用途分别在“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其他支出功能科目反映。离退休经费实行归口管理的,在“社会保障和就业”类下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级科目反映;未实行归口管理的,则在其他相关支出功能科目反映。数出多门也导致同一统计指标由于数据来源不一致或者统计口径不同,出现不同的指标值。如医疗救助经费的支出,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民政事业统计年鉴》由于数据来源不同,公布的医疗救助支出也不相同。

三、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有效途径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指标零乱导致学术研究中的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比较困难,甚至有学者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像谜一样。探讨如何利用已有的统计资料,大体准确地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避免漏统、重复统计的问题,是社会保障支出研究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笔者认为统计社会保障支出,首先要明确支出项目,才能避免漏统。其次,要分清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来源,避免重复计算。由于有些社会保障项目资金来源不单一,既包括财政支出又包括个人和企业缴费支出,仅仅采取简单的分项目相加容易导致重复计算,因而还需要依据不同项目的资金来源剔除重复计算的部分。最后,因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尚未有完整的分保障项目、分资金来源统计指标,还必须以现行的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指标为依据,将各社会保障具体支出项目进行归类合并,才能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量。

(一)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基本项目和支出来源

我国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其中社会保险具体支出项目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制度尚未从国家保障转变成社会保险,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制度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保障支出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医疗支出。

我国社会救助具体支出项目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城镇居民医疗救助支出、农村居民医疗救助支出、农村五保供养支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精减退职职工救济支出、灾害救助支出等。除了上述两类干预措施外,我国还有面向特殊人群的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我国社会优抚支出主要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社会保障支出;社会福利支出主要是民政部门针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福利企业等的支出。上述社会保障支出项目只能称之为基本的项目,也是统计社会保障支出不可或缺的项目。之所以称之为基本的项目,因为像我国正在实施的住房保障、慈善、补充社会保障支出尚未包括在内。

从数据来源看,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来自财政部依据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统计的社会保障项目的支出;缴费性社会保障支出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社会保险支出和卫生部统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我国政府财政预算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支出以及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缴费性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城镇职工失业、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有一部分来自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2007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超过1100亿元,因而需要将社会保障补助用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剔除。政府还以医疗救助的形式资助了一部分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因而新农合支出要扣除资助参加新农合的医疗救助支

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属于战略储备基金,尚未真正用于支付,因而计算社会保障支出时,要将社会保障补助中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扣除。

本文依托现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有关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指标,确定了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缴费性社会保障支出、重复统计支出以及未形成支付的统计口径(见图1)。

(二)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估算

依据上文所述方法,本文对我国1998-2007年的社会保障支出进行了计算(见表2)。

四、结论

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实际支出项目和统计指标,在对学术界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梳理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总支出的统计口径,并提出采取按社会保障支出保障项目和资金来源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旨在为学术界统计社会保障支出提供一个基本的口径。

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应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支出,并扣除财政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社会保障总支出统计口径包括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五险”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扣除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五险”的补贴以及医疗救助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出和财政用于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

以本文确定的统计口径为基础,笔者采取按保障项目和资金来源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公开出版的资料统计了1998-2007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规模。从统计结果看,社会保障总支出规模和学术界社会保障总支出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第七种统计口径统计的规模接近。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没有统计诸如企业年金的支出等企业自愿用于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开支、慈善组织的支出以及住房保障的支出,因而,本文确定的统计口径可以称之为社会保障支出基本的统计口径。换句话说,也就是统计社会保障支出不可或缺的项目;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也只能称之为基本的社会保障支出。

注释:

①“五险”支出指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险基金支出,为了便于和农村社会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区分,本文简称“五险”支出。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财政研究,2007,(10):36-42

[2]胡劲松,梅哲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实证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7-120

[3]潘楠,公共财政框架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分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6:19-20

[4]蔡社文,未来5-10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趋势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2,(4):53-57

[5]班晓娜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3):8-11

[6]彭海艳,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财经研究,2007,(6):90-100

[7]马会,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适度性的计量分析沈阳大学学报,2007,(3):26-28

[8]王晓霞,孙华臣,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东岳论丛,2008,(6):47―50

[9]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支付,财经研究,2002,(5):37-43

[10]王宇华,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比较分析,北方经贸,2009,(3):4-6

[11]蔡社文,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分析预算管理会计,2004,(7):57-59

[12]王晓琴,杨翠迎,米红,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学术论坛,2008,(5):63―69

第2篇

[关键词]精神障碍;社会权利保障;缺失原因;解决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6.51.110

在我国当今阶段中,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使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精神障碍患者,这些人员生活质量如何,往往可以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标准。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加强了对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权利保障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到了当前阶段中,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发挥出的作用不是很高,逐渐地体现出了滞后性,使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存在非常困难的现象,不能获得相应的治疗,得不到及时的救助,使其生存现状存在严重的隐患。因此,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权利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权利保障缺失的原因

1.1 个人与家庭责任的传统观念

在我国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使人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化,在对精神障碍患者认识时,往往认为其是一个家庭的不幸,因此,常常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照顾时,只是一个家庭应尽的责任,而忽略了社会权利保障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地对社会权利保障进行应用。而且,在国家与社会当中,也是强调家庭应负的责任,而社会责任感较低,使政府部门当中的公共责任功能无法有效地发挥出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精神障碍患者都是由家庭独自进行照顾。但是,在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中,经济本就不是很好,如果在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看护,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使经济更加地拮据,所以,导致家人看护患者的时间不是很多,常常会出现一些精神障碍患者引发的安全问题,对公民与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1]。

1.2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所谓的社会保障,就是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建立的法律,来对经济进行相应地分配,保障无法正常获得收入的人群基本生活不会受到影响,是我国一项最基本的安全制度。在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残疾人的重视不断地提高,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逐渐地形成了一套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但是,与正其他残疾患者相比,精神障碍患者更为特殊,不可能通过其他方面的帮助,来改善自身的缺陷,减少其与正常人员之间的距离。虽然我国已经建立出社会保障制度,但是通常都会对残疾人员以及其他无法获取收入人员的统称,因此,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滞后性[2]。

1.3 资金的缺乏与监管的不足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2015年的HDP总值达到了69.256万亿元,其中只有3.9万亿元应用到了社会权利保障当中,只占据总GDP总值的5.6%,而在发达国家当中,这一比例通常在15%以上,体现出我国与其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而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数量又多于发达国家很多,因此,常常会出现投入不均,资金不足的现象[3]。而且,在当前阶段中,在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的部门共同来完成,增加了管理工作的任务量,往往很难进行合理的监管,在实际当中,常常会出现工作人员私自挪用、社会公民冒名领取等问题,使这一部分资金不能有效的到达精神障碍患者的手中,无法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带来改善,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求。

2 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权利保障缺失的改善对策

2.1 建立共同担责的理念

在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看护与治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家庭尽到应有的责任,国家也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重视程度,提高其应尽的责任意识,根据实际的要求,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在一个小区当中,加强居民对精神疾病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当中存在的一些较小的问题,并结合家庭独自的保障,更好地对精神障碍患者M行管理。这样通过各个方面来对其进行管理后,不仅能够使精神障碍患者获得平等的权益,更好地进入社会生活当中,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4]。对于精神障碍严重的患者来说,需要对其及时地进行救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医疗、民政、社会福利等机构有效的联系起来,使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对患者、社会以及国家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2 构建完善的社会权利保障制度

由于精神障碍患者具有独特的特点,当前的社会权利保障制度还存在缺陷,因此就要在其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完善。首先要加强对制度进行分析,寻找出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对于优势的方面来说,将其继续使用下去,而对于不足的方面来说,就要将其剔除,并引入更加合理的规章制度。同时,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先进的规章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出适合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权利保障制度,使其更好地对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保护。例如可以借鉴日本的《弱智人福利法》中的一些规章制度,在小区或街道当中,建立出相应的康复训练机构,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缓解患者的病情,当其出现一定好转之后,可以在康复机构继续对其他患者进行服务,或者是重新回到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5]。

2.3 合理利用资金资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加快了时代进步的步伐,但是,在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障的过程中,步伐较为缓慢,体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资金方面严重的缺失在其中占据主要的地位,无法真正解决当前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障中,就要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提高其在GDP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加强社会在社会保障中占据的地位,加强对慈善机构的建立,通过慈善机构,来对社会的力量将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使社会资源在实际当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应用,在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4 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

在我国当前阶段中,虽然已经颁布了一些针对社会保障的法律,但是,其中还不是很完善,内容还是很笼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现象发生,影响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正常应用。因此,就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建设,使其可操作性更强,在社会保障制度应用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一旦发现违规或不法操作就要严惩。这样,才能加强社会保障法律与制度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推动制度的实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6]。

3 结 论

综上所述,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我国特殊的一类公民,往往需要国家对其给予一定的支持,才能使其良好地生存下去,但是,在上述几点因素的影响下,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严重地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质量,本文作者就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几点改善的措施,为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一定保障。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为了使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权利得到更强的保障,就要社会各界精英人员共同参与进来,通过大家一起努力,使其更加完善,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7]。

参考文献:

[1]杨锃.“反精神医学”的谱系:精神卫生公共性的历史及其启示[J].社会,2014,11(2):60-93.

[2]唐忠民,陈绍辉.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之完善――以人身自由保障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4,4(10):22-29.

[3]郭华.程序转换与权利保障:刑事V讼中精神病强制医疗程序的反思[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7(5):59-67.

[4]连雪晴.人权保护视域下的受刑人权利探究――以精神障碍以未成年和女性受刑人为例[J].财经法学,2016,3(5):80-94.

[5]周维德.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群体社会救助适用研究[J].理论月刊,2015,5(8):135-142.

[6]陈绍辉.论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权的保护体系[J].医学与法学,2016,1(2):5-11.

第3篇

国内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包括农村妇女留守原因、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留守妇女的婚姻关系与心理状况、家庭决策与性别关系、子女教育、社会网络与自我发展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分析留守妇女所面临的问题与处境,对于深化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单一侧面的研究又无法有效的认清问题的全貌,认清问题的本质。

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探索和认识,都少不了对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的挖掘,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也是如此。尽管学术界对留守妇女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论述各有不同,但是经济体制的弊端是其共同的原因之一。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二元体制,其存在至今仍严重阻碍着农村的发展;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后,以“市场价值观”“消费主义”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又将农村边缘化,留守妇女则成为边缘化中的边缘群体。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甚至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必须克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弊端,在主流的发展话语下寻找新的实践。而社会经济所秉承的价值理念和在西方的具体实践,给了我们另类的启示。

本文将社会经济视为一种探索的路径,尝试将其与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进行结合,探讨社会经济在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提供新的出路。

二、社会经济的价值理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介绍性质的,即介绍社会经济的主要概念和发展脉络,而很少展开具体的研究。香港学者潘毅对社会经济的研究较为系统,既对社会经济的主要涵义和价值理念进行了介绍,也对社会经济在香港地区的具体实践进行了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潘毅对社会经济的主要观点。潘毅指出,根本而言,社会经济是重新将经济发展嵌入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型模式。社会经济的实践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非垄断的,真正回归社区和人的发展需求的。例如,合作社(生产者合作社,消费者合作社)、社会企业、公平贸易、社区内生性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等等都是社会经济的具体实践。在介绍社会经济在香港的实践中,潘毅还探讨了社会经济在带动社区发展和实现城乡互补等方面的作用。社会经济的价值理念也是多样化的,它注重合作及互惠互补;注重个体和集体;经济公义与社会平等;对生态及环境的保护;民主参与及持份者的民主管理;多元发展及多样性。

三、社会经济对农村留守妇女的介入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快,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求生计,成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体制还没有完全被打破,城市并没有给农民工提供可以实现举家迁移的条件,因此在农村形成了以“留守妇女”为代表的留守群体。在农村的两性劳动分工中,传统的“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已经向“男工女耕”转型。由此所导致的“农业女性化”现象的出现,在影响农业发展的同时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也形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农村要发展,关键在于农村留守妇女的成长,农村留守妇女的成长,关键在于寻求新的发展之路,而社会经济无疑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将社会经济介入到农村留守妇女的出路解决上,首先必须要明确的关键问题是,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的处境如何,为何将社会经济引向农村留守妇女,使之成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力量甚至是发展主体?又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

(一)农业女性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促进农村女性必须走联合的道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男性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就业,妇女逐渐变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农业生产呈现女性化的趋势。所谓农业女性化,就是指农村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越来越多地由妇女承担和完成的现象。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全国有74.7%的农村妇女从事农业生产,庞大的数据背后是松散的原子化的个体依附于家庭和男性,在缺少发展资源的同时与市场进行单打独斗。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缺乏中间环节的农村社会组织格局,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妇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需求。农业女性化进一步增强了农户联合起来、互助合作、共同抵御生产和市场风险的需求,从而妇女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在提高。

(二)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与收益的失衡促进农村女性必须寻求新的生计选择

农户基于产业效益比较基础上的理性选择行为受到了包括户籍制度与土地政策在内的制度结构的限制。不可否认,单纯依靠农业生产是无法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生产也早已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这也是众多农民选择进城打工的主要原因。由于外出务工的大多以男性为主,因此农业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女性。但是农业生产的高投入与低收益,以及大量农业生产间歇期的存在,使得农村女性不愿被束缚在土地上,而更加乐意寻找其他途径来增加收入。社会经济视角的多元发展理念,可以使农村留守妇女根据本村本地优势,寻找促进农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三)农村留守妇女的现实处境促使其必须实现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对于广大的农村妇女而言,社会经济所秉承的价值理念与性别平等、性别公正具有共通性。社会经济所要实现的不单单是追求经济的增长,而且要在解决农民最为关心的收入问题的同时,通过成员互助合作的民主方式共同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尤其要改变过去妇女在家庭中的依附地位,实现独立的人格地位;重新审视隐藏于经济活动背后的多重社会关系,重建社群之间的信任及经济公义,建立农村留守妇女自身发展的支持网络。现代女性具有丰富的情感、较强的沟通能力、敏锐的直觉、倾向于柔性和民主的领导方式等特点,并有实验证明女性比男性更善于合作。同时通过社会经济的各种载体如合作社、互助协会等组织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改善妇女生活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通过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妇女的专业技术和素养。

四、社会经济的具体实践――一个案例的探讨

在中国的语境下,“社会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形式和机制,应更多的发挥农民的互惠合作,立足农村,发掘优势,在人与土地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发展优势产业,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国内学术界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以社会经济的具体实践形式如合作社、互助协会为主,如《社会经济在中国――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山西永济市蒲州果品协会社会经济案例,以及温铁军等人对“小毛驴市民农园”社区支持农业运作的研究,何慧丽等人对兰考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研究,等等。与上述案例不同的是,本文所选取的案例,是将社会经济的价值理念和实践与留守妇女的生计问题进行结合,即社会经济的理念与实践是如何在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群体中发挥作用,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又如何创新社会经济新的理念与实践。

G村位于鲁西南的Y县,它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农业生产以稻谷和小麦为主。G村男性劳动力多去县城务工,也有的去东部沿海城市谋生,因此村中存在大量的留守妇女。由于村庄土地适合杞柳的种植,2006年以后陆续有农户改种杞柳。至于为何改种杞柳,首先所考虑的还是经济收益的问题。村民意识到单纯的种植业无法获取收入的增加,而多数留守妇女也有意向寻求其他途径来增加收入。一个偶然的机会,村民接触到杞柳,并认识到进行杞柳生产的巨大经济潜力。

为了形成规模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很多农户选择了合作生产与经营。杞柳种植很简单,插上柳条后就能成活,收割完后,第二年继续发新芽,不用任何施肥等人工措施。因此在杞柳的生产环节,合作生产是没有太大的必要。但是,为了提高杞柳的产量以及质量,村民们还是选择了合作,以便大规模大规模的种植和经营。合作的出发点还在于互相帮扶,在经营上的合作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在经济上寻求一个能够连接市场的途径,而农民的组织化就成为解决这一难题,实现农民利益的重要方法,其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民组织化重要形式之一。为此,妇女们成立了互助组织,依靠互助组织的力量来推动杞柳的经营。同时,协互助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引起镇政府的重视。镇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杞柳的生产经营。例如对杞柳基地建设给予补助,充分调动农民种植杞柳积极性;在贷款方面根据农户杞柳种植情况,核定贷款金额,帮助杞柳种植户解决资金困难;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质押,解决种植户资金问题;对于成规模的杞柳加工企业,高薪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规划建设杞柳大市场,发展杞柳文化。

目前,得益于互助协会所能调动的资源,从杞柳种植到杞柳产品的制作、开发,再到杞柳成品的设计,都形成了一定规模,并且正在不断提升和塑造柳编工艺品的市场品牌。这大大促进了G村的经济发展。

同时,杞柳皮的变废为宝还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刚开始,杞柳加工成白条后所产生的柳皮、下脚料都被村民当作柴火烧火做饭或者直接扔掉了。后来有村民发现,柳条皮具有清热去火的神奇功效,加工后的杞柳皮经过高温消毒,是牛、羊、马等各类哺乳动物的最佳饲料。

单就杞柳的自身生产我们看到,相比于单纯的种植业,杞柳的种植对于土地或者环境的污染更少,符合社会经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强调。杞柳生产的副产品的变废为宝,也是资源节约、废物利用的力证。

不可否认,杞柳生产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我们不应当仅仅看到杞柳生产所起到的经济作用,更应看到在经济的背后所包含更为重要的内容。依赖于杞柳生产所形成了的互助合作组织,不仅仅是经济组织,也是社会组织。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协助与合作,建立了强有力的支持网络,这种支持网络超越单纯的经济生产,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起到作用。组织内部采用平等参与、协商解决的决策机制,使妇女形成了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意识,也使妇女更加关注村内诸如村委选举等实务,推动农村发展。组织所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妇女的精神生活,使妇女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五、结语

第4篇

一、会计在社会经济“新常态”下所面临的挑战

会计这一行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时期,那么对会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随着“新常态”的来临,在为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同产业的升级提供其方向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管理方式和产业的运行思想。然而,会计做为企业生产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二、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会计计量的非常规性”。在传统的社会经济中,所拥有的资产产业都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的,很好去计量。而在现代社会经济的“新常态”下,无形的资产越来越要了,例如说品牌、知识的产权、还有人力等等都是属于经济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已经在这个社会起到了经济的主导作用,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对这些无形资产的科学的会计计量彰显出了它的重要性。这也是目前社会对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向导,可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出非常准确的科学的计量方法来针对这类无形的资产进行有数的计量。国家也没有针对此类自资产进行统一规范和统一进行指导。那么,在当前还处于理论的探讨研究阶段;比如说股票的评估和成本的收益等等这些传统的方法,现在也在尝试的构建其经济模型,同时这些计量的方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还不能向社会普及和应用。缺乏理论上的支持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资源观”成为共识,那么也就是经济的资源成为经济资产的本质。

财务报告理论支持存在着有限性,其实财务的报告是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可以很直观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在目前无论是国际的会计准则理事会还是美国的会计准则理事会都是以我国的会计准则为制定机构。但是,在“新常态”的经济下,企业的社会经济增长中,其中无形的资产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

三、管理会计

目标的不确定性。虽然管理会计已经出现很久了,但是目标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位。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在国际上的,对管理会计的目标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而我国普遍都认为管理会计是为了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帮助企业的价值提升”等等。而这些的认识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新常态”下也不适用了。它并没有充分的体现社会环境的真实要求,仅仅是从古社会经济的企业方面出发。因此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企业经济的全面升级和技术的优化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严格控制企业经济的成本是关键。同时,要重视有形资产,其中更要控制无形资产的更新和创造。这样对管理会计来说,科学的合理优化的配置各项企业资源,使之进行有效的决策管理和价值观的体现。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的竞争力,这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基础上管理会计面临的非常重要的挑战。

四、在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会计发展的有效应对措施

经济“新常态”不仅仅为财务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有效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那么面对这些挑战现代会计应该如何快速的发展才能与之更好的发挥财务会计报告决策的有用性,管理会计报告的管理和在一定经济的基础上决策管理的作用。从而重视无形资产会计的统计报告;在社会经济纵向价值链分析的经济基础上,进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有机的融合;同时从价值链角度构建经济绩效考核体系,使之有效的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长期有机的融合。

第5篇

(一)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公路的建设为例,公路交通建设能够有效地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备又能刺激当地企业及居民的消费,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有限的,而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却是巨大的。公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而易见,区域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在于资本的积累以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在于周边环境的改善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认为“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和生产集聚力是工业区位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交通运输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也说“对于中心地区提供的服务和货物的需求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由于交通费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出现对于中心市场需求为零的区域”。众所周知,区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环境以及健全的基础设施,政府积极的政策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然而健全的交通运输系统才是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地企业生产条件、全面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加强企业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加速地区间、跨地区间的交流创造条件。

(二)调整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系统对社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所谓的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市场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因此产生了很多相关的生产部门。相关生产部门受到各种种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其生产的速度、就业的人数、所占经济的比重等等方面体现出很大的区别和差异。我国的社会经济分为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而第三产业又分为四个具体的层次,其中运输业就位列其首。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使得三大产业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一定的梯度由高向低发展,而产业结构也会呈现出梯度变化的差异,梯度理论的原理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向经济水平较低地区转移,这样的转变过程就有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伴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不断的区域优化,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使得产业资源的分布趋于合理化。

(三)加速城市化进程

交通运输的建设和运营通旨在提高沿线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而这种建设发展本身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交通运输使得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地理位置发生巨大的变化,调整区域发展,是趋于分布发展趋于优化。更重要的是交通运输的建设和运营也促进了交通建设沿线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更为合理,有效的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发展以及加速工业化进程,为加速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经典的增长极理论,其内容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行业常常集中于区域内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增长极再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其中交通运输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增长极的扩散”。而这种扩散本身就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著名的点轴开发理论也能够有效的表现出城市化发展的过程,点轴开发理论认为中的轴是沿着交通干线形成的,而交通经济带理论也明确指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交通经济带的产生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二、社会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经济活动不断地加强,而这必然影响到人们对生活、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而这些原材料和产品的产地却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产品原材料的需求及人员的流动就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是刺激运输建设以及促进区域交通发展的信号。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直接作用于交通运输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交通运输的建设上来,使得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交通运输发展更为合理,其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接作用于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作用于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有效的确保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当今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而随着时展的需要,道路交通建设本身需要技术来保证其建设的质量。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物资前提,是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条件。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通运输紧密相连。一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用、行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理念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就使得商品贸易的往来日益频繁,地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以往的交通运输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交通运输便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活动顺应经济变化的趋势蓬勃发展,不同的生产活动要求大量不同的原材料,这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创造了前提。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发展趋于合理

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的发展并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发展的过程由于社会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以城市道路建设为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的规划更为合理,而城市规划的重点就在于使交通运输系统趋于合理化,设计合理的交通运输系统就变得顺理成章。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交通运输趋于合理化。

三、总结

第6篇

关键词:社会建设;环境保护;现状;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将一些新型的环保技术和理念应用到了其中,这就使得社会环境保护的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满足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下面我们就对环境保护在构件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以及途径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所谓的环境也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天然以及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的统称。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环境破坏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这样不仅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还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品的污染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化工生产、农药滥用等原因产生的,这就对水体、土壤以及农副产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化学产品的污染现象十分的严重,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大气污染十分的严重,尤其是各种废气的排放,这就导致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在面对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采用对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解决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第一,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人们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死角和盲区;第二,基层环保制剂不够健全,而且大部分读取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缺少执行能力,这就对环境保护有着十分严重的有影响;第三,在我国相关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其相关的法律规范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约束效果,这就使得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第四,环保意识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这就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环境环保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1.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各级干部(尤其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各类投资商等的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得他们认清环境保护发展形势,逐步转变地区粗放的生产模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清楚地认识到在发展经济、投资项目时,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哪些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倡导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地区和农民群众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法律和政策及技术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特别是要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标准、法规,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

3.建立乡镇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只有重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建设,充实环保机构的力量,才能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在坚持环境优先原则的前提下,严格环境准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的有效管理力度,加大强化对乡镇面源及企业污染点源的治理力度,从而有效制止城市、工矿企业向环境排放“三废”;同时要加强与当地乡镇政府、农业、林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充分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4.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要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要着眼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把握好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的两级投入制度。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环境连片整治,形成村村有举措、户户有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提倡使用绿色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逐步偿还环保历史欠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5.大力发展多模式的生态农业,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发展多模式的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只有使农、林、牧、副、渔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系统,才能彻底改变资源浪费,废物污染的环境状况。各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可盲目追求单一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适地发展。走出一条既适合当展要求,又能泽被后代的远大发展道路。发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杂草、人畜粪便制沼气的废物综合利用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养鸡、养鱼等养殖型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以牧养农、以牧促农型生态农业;构建综合、立体、实用的生态发展构架。

6.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在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的大环境下,及时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掌握当前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外,我们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也要将一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环保理念应用到其中,进而有效的建设环境污染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农村统计 特点 职能

中图分类号:C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39-01

统计及其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社会和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各行各业的活动都离不开统计。统计学是一门集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归纳和分析于一身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宏观、微观经济运行工作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统计信息紧密相关。因此,全面系统地掌握统计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及时地收集纷繁复杂的统计信息就成为各经济主体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农村统计的特点

社会经济现象包括自然现象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领域的各种现象。比如:国民财富与资产、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生产与消费、财政与金融、教育与科技发展状况、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统计是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信息的认识,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认识。因此,统计有着它自己的特点。

1.数量性。由于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因此,数量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数量信息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数量特征,即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2)数量关系,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比例关系、关联关系等。(3)数量界限,即引起社会经济现象质变的数量。例如,完成计划与未完成计划有质的区别,计划完成程度100%就是质与量互变的数量。又如,要统计农村国民生产总值,首先要确定国民生产总值的质,在认识国民生产总值质的基础上,才能统计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例如,观察一定时期农民的物质消费水平,就要统计一定范围一定时期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并与相应的人口数进行比较。统计“社会商品零售额”,首先要明确这个指标的涵义,然后再去统计它的“量”,而确定“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涵义,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解决什么是商品流转、什么是零售、社会商品零售额的统计范围是什么以及怎样收集、整理和汇总社会商品零售统计资料等问题。在确定这一统计指标涵义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当统计了“社会商品零售额”以后,把它与相应的人口数量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就可以观察到相应的物质消费水平。还可以“社会商品零售额”与“社会商品购买力”进行对比,观察购买力的实现程度,分析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由此可见,统计虽然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问题,但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质的研究。

2.总体性。统计通过对某一个或若干个性质相同的许多个体组成的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来反映事物总体的数量特征,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状况。由于总体由许多个体组成,因而,“总体性”也可以称为“大量性”。在社会领域里,个别现象往往存在着特殊性和偶然性,呈现出事物整体所具有的普遍性或稳定性,从而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以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活动以总体为认识现象,并不排斥对个别现象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个别现象是构成总体的基础,无个体则无总体;另一方面,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典型调查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利于补充总体资料的不足,丰富总体资料研究的内容,更加生动地说明量的形成和变化。

3.具体性。统计认识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中具体事物的数量信息。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地点、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其量的表现都带有特定场合和特定条件的痕迹,离开具体地点、具体时间和具体条件,是无法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从地区上看,客观事物在地区发展上总是不平衡的,有先进的,有后进的;有自然条件好、科技发达的,有自然条件差,科技落后的。从时间上看,有发展速度快,有发展速度慢,而快与慢又是可以转化的,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从环境条件看,环境对事物有时起着促进作用,有时起着阻碍作用。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统计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在研究农民的生活水平时,除了考虑地区因素外,还必须明确是哪一年的生活水平,并联系农业的生产条件、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联系农村消费品的价格等因素进行分析,以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是高还是低,生活质量是好还是差。单凭一个孤立的统计数字是很难说明问题的。因此,统计研究的量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条件下的量,这个量总是和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社会性。统计活动通过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调查研究来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反映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这些物质关系,实际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引起的。首先,农村社会性是指农村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是人们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产物,统计数据总是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反映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农村社会性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化将受到其所处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政策、文化背景、宗教、法律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社会经济统计是为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管理服务的;再次,从事统计活动的人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这就使得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

二、农村统计的职能

统计职能是指统计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在社会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国家管理系统应由科学的决策系统、高效的执行系统、灵敏的信息系统、完备的咨询系统和严密的监督系统所组成。统计工作作为国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亦称为社会经济统计的整体功能。这是对社会经济统计的职能作用最全面、最完整和最科学的概括,是对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农村也不例外。现就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三大职能加以叙述。

1.信息职能。统计的信息职能是指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采集、处理、传递、储存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的职能。统计资料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信息,统计资料是重要的信息源,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具有数量性和整体性的特征。运用总体、速度、结构、比例关系等特有的方法,反映农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咨询职能。统计的咨询职能是指利用已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各种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统计所提供的统计资料、所反馈的经济信息、所进行的统计预测,是农村政府部门和经济决策者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决定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制定长远规划和经济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3.监督职能。统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和科技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运行状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发现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原因,并在发出预警信号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的向前发展。

上述农村统计的三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信息职能是基础职能,是保证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而咨询职能则是信息职能的延伸和深化;监督职能则是信息职能和咨询职能的拓展。只有同时发挥统计的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才能体现和发挥出农村统计的整体功能,才能搞好、搞活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为市场经济服务,发挥农村社会统计应有的作用。

第8篇

在经济法产生的原因问题上,学界多有不同意见。有学者研究经济法产生的动力学原因,有学者探究经济法形成的法律成因,有学者研究经济法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也有学者探求经济法形成的哲学渊源。

这些研究或探索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经济法产生、形成的部分原因,但经济法之所以能够产生、发展,有其更为普遍的或一般的原因:规范市场、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乃至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事实上,促使经济法于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决不限于单一原因,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是由于政治、经济(包括经济危机)、社会、思想、文化、法律乃至战争等多方面因素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归根到底,经济法的产生是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我国的经济法的产生几与改革同步,应该说经济法本身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改革的需要催生了经济法的诞生。其根本历史使命在于为改革从计划到市场的成功转型保驾护航,特别是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及制度上的支持。通过规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与国家投资经营活动反国有资产滥用和流失行为,通过规范市场主体的公平自由竞争行为反限制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通过规范国家主体的宏观经济调控行为反任意经济干预行为,从而配合民商法———市场运行基本法的地位与作用,达到有效培育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市场运行机制功能不足的目的。这也是我国经济法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总之,由于中西经济法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和基础并不相同,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法体系建设(包括经济法学理论体系建设)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缜密规划和设计,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之路。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法发展之根本动力

经济法作为法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于并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为其服务。经济法在我国是改革开放以后始出现的,它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尤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通常,我们说,法律是社会关系的稳定器,是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特别是经济生活关系的反映,必然会随其发生而发生,随其发展而发展。从根本上说,现实的经济生活关系是法律发展的真正源头和根本动力,没有了千变万化与活生生的社会经济生活现实,法律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经济法的发展同样如此,它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它是以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为己任,坚持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起来,把现当代人的高速发展与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以构建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为其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可以说,经济法发展前进的每一步、每一过程和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对经济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和调整,现实经济生活发展变化始终是经济法发展变化的基础、源泉和动力。中西方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其共同归宿印证了经济法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点。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法追求之终极目标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目标具有综合复杂的特点,并不限于某一特定的方面和某几种价值观。如,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当中,应包括秩序、效率、公平与正义,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率与社会总体经济公平。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观应是安全、发展与公平。其中公平尤其实质公平是经济法的最主要价值。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观应是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和谐)统一。

首先,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来看。经济法之所以最初在西方产生,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就德、日两国来说,是为了战时经济统制及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即“实行全面的经济统制”,以限制自由竞争;就美国而言,则是为了“反垄断,以维护自由公平竞争”,从而弥补市场功能之不足。但无论德、日还是美国,其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缺陷,使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必要。而在我国,经济法的产生是基于改变计划体制从而培育市场体制,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由过去计划体制下包办一切的作法转变成以宏观经济调控为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自身的能动作用,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培育市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补上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好几百年的商品经济这一课。因而,现阶段政府的职能重在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从而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其次,从经济法的理念来看。所谓经济法的理念,经济法学家漆多俊先生认为,是指人们关于借助于经济法可以实现理想的社会经济生活目标模式的一种信念,包括所欲实现的理想及实现理想的办法两个方面。经济法理念所欲实现的理想目标模式是:有着个体经济自由、经济权利同社会的协调、和谐的秩序;具有个体经济效率同社会总体和长远经济效率相协调的效率;体现着个体经济公平同社会公平、机会公平同分配公平及结果公平、形式公平同实质公平等相兼顾和一致的公平;昭示出经济生活中更为高尚的社会正义。经济法从社会经济总体角度规范和保障新的社会调节机制即现代国家调节,协调经济个体与社会总体、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矛盾冲突;民商法侧重于从个体和微观经济角度进行规范和保障。两相结合,便可实现新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达到理想的社会经济生活目标模式。

最后,就经济法的功能来看。经济法的出现和发展乃在于以社会调节的方式解决有关经济循环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是为了弥补民法调节所不及的法律空白。而一般来讲,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

第9篇

第一,企业家没有正确分析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企业定位不准确,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盲目加大优质资源要素投入,片面注重企业操作执行过程,加大生产力度。结果企业经营日趋艰难,甚至陷入破产境地。此所谓“有优势而无趋势”。

第二,企业家能够正确把握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机遇,找准了企业定位,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目标,但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却不能站在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诸环节、方面进行整体协调,不善于进行资源整合,没有形成企业发展的整体优势,最后让企业陷入了经营困难直至破产境地。此所谓“有趋势而无优势”。

第三,企业家既能够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也能够协调企业诸环节、方面的矛盾,整合企业资源形成企业整体优势,但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企业制度惰性,无视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市场环境变化。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不能随之变革,企业形成的“趋势及优势”因市场环境变化而变成“劣势”,结果陷入破产境地。此所谓“有趋势、优势而无变革”。

以上三点原因在实际情况中往往联系在一起,形成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关联因素。因此,在时刻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市场环境中,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三大核心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战略定位,缺乏优势资源的整合,缺乏变革创新机制。换言之,正确的战略定位、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机制是构成企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企业领导者要驾驭企业经营发展,就必须提升以下核心领导力:

・企业战略决策定位能力

・企业系统把握能力

・创业变革创新能力

近年来,培训市场关于领导力提升的培训课程纷繁芜杂,很多所谓的领导力课程实际上讲的是执行力,让参与者不得要领。实际上,领导力与执行力虽然密切相关,但毕竟属于不同范畴,有着不同的层面与内涵,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可以说,领导力属于执行层面之上的高屋建瓴,而执行力则属于领导力层面的落地环节或贯彻过程。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其核心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如何登高望远、看方向,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如何洞察宏观局面、识大局,把握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过程;如何观察市场风云、知变化,把握企业变革创新机遇。因此,从思维层面来说,企业领导者最需要的是战略、系统和创新思维等核心思维能力,而这些思维能力又总是在分析和解决企业具体问题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成为核心思维能力的具体应用。

为了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提升核心领导力,我在总结多年领导力研究与培训成果基础上,开发了旨在揭示领导力思维本质、提供真正有效的领导力思维原理与方法的“核心领导力思维”高端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从哲学的思维高度,面对企业具体问题,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共同基础、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和方面的应用。

具体说来,该课程体系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基础课程:创新思维基本原理与方法

这是任何领域、任何行业的企业家发挥核心领导力的前提基础。该课程系统介绍了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基础内容,包括领导者对创新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自觉性;领导者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及如何克服心理障碍;领导者应掌握的创新思维基本原理及其知识根据;领导者应掌握的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及其实践经验。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领域课程之一: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战略决策定位领域的具体展示,也是创新思维在战略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该课程包括领导者对战略决策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战略决策思维能力的自觉性;战略决策思维的含义及特征;战略决策思维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战略决策思维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功能应用。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领域课程之二:系统思维与系统管理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企业资源整合、形成整体优势领域的具体展示,也是创新思维在协调企业经营诸环节、把握企业经营全局的具体应用。该课程包括领导者对系统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系统思维能力的自觉性;系统思维的基本含义、特征及其基本原理;系统思维的基本方法;系统思维在企业系统管理领域中的功能应用。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应用课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综合应用,也是上述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在分析和解决企业各类实际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该课程包括企业问题的构成要素、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问题的功能价值及其基本分类;分析企业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操作方法;解决企业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操作方法;创新思维与系统思维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以上课程构成提升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逻辑结构,即培训体系(如下图所示):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培训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培训科学有效,培训师还必须加强自我修炼,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形成特定的知识背景。具体来说,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基础。

一是哲学知识。对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需要以哲学知识为支撑,以保证核心领导力思维特有的思想高度、深度与视野。企业家是观察社会经济趋势、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人,需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培训师具备哲学知识基础,有利于在培训过程中赋予课程思想深度和高度。

二是宏观政治经济政策知识。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内容讲解需要以特定的政治经济宏观政策知识为支撑,以保证核心领导力思维特有的趋势把握能力。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其市场环境的变化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可以说,特定的政治经济政策是社会经济形势及市场环境变化的重要根据。因此,不了解宏观政治经济政策,就不可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也不可能进行战略决策思维的科学分析与讲解。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