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41:38
导语:在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 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一、海西概述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是指位于台湾海峡西岸,面对台湾,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
提“海峡西岸”是因为还有“海峡东岸”——台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能忽略台湾。海西经济区的实质,就是对台经济特区,两岸交流合作先试先行区。
二、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由于两岸特殊的政治地缘关系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及,海峡西岸沿海地区被划分为国防一线,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在投资、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海西经济发展滞后,成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凹地,这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
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华南”、90年代“发展华东”、20世纪末“开发西部”、21世纪初“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的发展步骤之下,在新的台海形势下,国家决定大力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决策,符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际要求。
三、发展区位
1.自然区位
海西区东与台湾一水相隔,厦门与台湾的金门之间最近距离不到2000米。《台湾府志》所载:“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金厦关系密切,不可言喻,只是过去政治扭曲了地理接近性,使得海西与台湾咫尺相隔,其经济、政治距离远远大于地理上的空间距离。
海西与台湾的气候同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西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70%,为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生态环境良好。
海西地区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拥有众多天然港湾。
2.经济区位
福建省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台湾面积不及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土地承载强度(平均每平方公里承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福建省15倍,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建沿海有大量台地和海湾围垦滩地,适宜于作为工业用地。福建目前的工业地价与台湾相比要低十几倍,能够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海西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其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
考点大盘点
考点一・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复习指南
1.准确全面把握区位含义
农业区位有两类,(1)绝对区位: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区位影响。自然区位,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区位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复习时,要区别和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注意,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不同,同一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的制约因素也可能不同。
2.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的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东北平原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各区位因素要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巨大,如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市场区位及需求发生变化,城郊农业将生产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如何评价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1)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看是否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分析农业区位选择是否恰当。
(3)看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对农业生产是否有利。
典例剖析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怕病虫危害。结合中国棉花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
A. 秦岭―淮河以北
B. 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
C. 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2)我国的棉花种植最早集中在珠江流域,在南宋时期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促使棉花向北扩展的主要保障性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种植技术
C. 市场需求 D. 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新疆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棉花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题,读图进行区域大致定位,可知道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地区和新疆南部。第(2)题,棉花原本是热带作物,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向高纬地区迁移。第(3)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结合材料中棉花的生长习性可以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1)C (2)B (3)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有灌溉水源。制约因素:降水稀少,干旱。
考点二・区域农业布局问题
复习指南
1.区域农业合理布局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在各种试题中常以地图或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考查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或判断农业布局的合理性。此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其解题的一般思路可归纳如下:
(1)根据经纬度位置或海陆轮廓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了解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进行农业合理布局的基础。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
(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或其他信息判断该地的地形特征,进而判断农业的生产类型。例如,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3)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力、交通、市场等方面,从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影响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因素
商品粮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如东北地区农作物虽然只能一年一熟,却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分析原因。
典例剖析
读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和美国本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图甲中的A地与图乙中的B地等温差线在凸出方向上有何不同,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B地与C地都是该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两地发展条件的异同。
(3)图中A、B、C、D四地的自然环境各具特色,请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分析造成东北地区与美国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关键要从等温差线的延伸方向,结合地形判断。(2)发展农业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比较。(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即对优势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
答案:(1)A地等温差线向北(或向高纬)凸出,B地等温差线向南(或向低纬)凸出。主要影响因素:受地形影响,A处为山地(或大兴安岭),B处为平原(或中央大平原)。(2)相同点: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土壤比较肥沃。不同点:B所在的国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更高一些,专业化水平更高一些。(3)A地适合发展林业,B、C两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复习指南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型:在哪里?(空间定位)――有什么?(归纳描述)――为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办?(论证阐述,“对策”跟着问题和成因走。)如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定位置,析特征
2. 找问题,定对策
典例剖析
认清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实施针对性措施的前提。读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说明应采取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措施?
(2)近年来乙地区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土地资源?
解析: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理清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存在问题是突破该题的关键。第(1)题,首先进行区域定位,甲区域是长江下游地区,低产田面积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分析原因:地表起伏大,耕地比重小,再联系所学知识知道该地人口多,易出现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加上红壤广布。措施要有针对性,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第(2)题,结合东北农林业基地建设,东北黑土的流失及如何治理等知识作答。
答案:(1)原因:红壤广布,土壤贫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措施:改良土壤(红壤);合理开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防治水土流失。(2)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
解题技能
区域农业发展试题常常出现农业生产模式图,这种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形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这也成为近几年农业部分命题的一种主要考查方式,现就其主要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
不同的农作物,分布的地区不同,因此判读时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作物,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
(2)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探究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下面所示的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
图中箭头显示,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成为沼气池的原料,体现了循环经济。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民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3)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
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环节体现了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体现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多,产业链延长,使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
典例剖析
结合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状况图(见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析大分水岭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何种最不利影响,指出解决该影响的措施。
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客观上为沿线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
了前提条件,诱发了各类产业的崛起和产业群的聚集,最终导致了高速公路产
业带的产生。新的高速公路产业带能够产生社会与经济上的多重效益,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产业带;社会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打破了原有的区域经济格局,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可以使产品的生产向出入口支线或向消费地转移,从而引起原有生产力布局的变化,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客观上为沿线产业带发展提供了条件。
所谓高速公路产业带,是指以高速公路为基本走向并扩延至高速公路两侧,产业群体相对集中,经济发展水平或速度高于所在经济区域平均水平的带状区域。德国经济学家萨巴特(Sombart)提出的“生长轴”理论认为:连接各中心的重要交通千线的建设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原料、成品的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将对产业和人口产生吸引作用,沿交通千线集聚,并产生了新的居民点,从而形成了产业的集聚带。
根据区位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则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引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对于高速公路来说,由于它能为人们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大大提高了行车速度,提高了旅途舒适度、安全性,同时缩短了运输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在沿线地区形成交通优势,这就为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根据区位经济理论,高速公路沿线必然形成产业带。高速公路产业带可以形成众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种社会经济效益从扩散途径来看有五种类型。
1,用户直接使用效益。用户直接效益是指高速公路使用者从运营中直接收取的经济利益,是高速公路产业带效益中与高速公路联系最直接的一种效益类型,其受益主体是运输部门和使用高速公路的各种机动车辆拥有者。用户直接效益的来源渠道主要有:用户工资、成本费用的节约、原料及车辆磨损等费用的节约、安全性能提高而减少的事故损失费用等。
2,开发效益。开发效益是指高速公路带动沿线地域资源开发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高速公路沿线影响区域内的地产增值、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吸引力增强等内容,是产业带效益中与高速公路直接联系的一种效益类型。开发效益的收益主体为:以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发展前提条件,以交通状况的改善或交通流量的增长为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产业。
3,波及效益。波及效益是指由于高速公路带来交通条件显著变化,导致沿线地区区位优势增加、竞争优势提高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波及效益多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及农业领域,对第三产业影响相对较小。高速公路的建设使交通条件显著改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减少,沿线区域可达性提高,沿线区域的经济势能和区位优势增加,比较经济优势提高,从而诱发新的投资,使产业带效益增加。
4,传递效益。传递效益是指受益对象本身与高速公路并无紧密联系,但受产业间投入产出因果关系的影响,或是由于其他主要受益产业的发展出现新需求,致使连带产业从高速公路中间接受益.其特点是:与高速公路的直接使用相对联系较弱,产业带的形成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其获益的前提条件和主要途径.高速公路产业带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传递效益。
5,潜在效益。潜在效益是指由于交通功能的加强,而使经济信息交流得到发展、市场范围扩大,沿线地区思想观念转变、竞争意识增强,这种无形的社会功能是产业带效益中的潜在效益。
从效益产生时间来看高速公路产业有两种同步效益与延迟效益。
1,同步效益。同步效益是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其产业带效益与高速公路的建成运营在时间上同步发生,并直接从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增长中获得经济利益,同步效益的产生期与高速公路的有效使用期基本吻合。通常情况下,拥有用户直接使用效益和开发效益的产业或部门,其产业带效益与高速公路同步特征明显,是同步效益的主要受益主体。
2,延迟效益。延迟效益是指某些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良好的运输环境外,受其固有属性的制约,投入产出周期较长,并以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或经济条件的完善作为其发展的先决条件,从而使这些产业的效益产生期与高速公路的建设期在时间上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延迟或滞后。延迟效益受益主体包括很多产业部门,它们与高速公路的关联形式多样,其延迟的时间长短受投资见效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延迟效益一旦产生,往往能转化为循环累积的经济优势,对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影响。
从产生空间地域来看高速公路产业带社会经济效益有集聚效益与回波效益。
1,集聚效益。集聚效益是指在高速公路产业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运输可达性的提高,导致沿线地域的不同点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形成的产业带效益。在产业带发展初期,各种经济活动总是最先集中于高速公路沿线若干最具有区位优势和吸引力的点位,致使相关产业集聚于此,构成产业带发展中的“极核”,在空间上表现为高速公路沿线若干点位的优先集聚增长。
2,回波效益。产业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空间上表现为以高经济密度点位为中心向周围地区波浪状扩散,并最终连接成带状区域经济系统,由此所带来的产业带效益称为回波效益。随着产业带的发展,沿线各种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两侧地区的区位优势差异逐渐缩小,同时产业带“极核”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受投资、土地需求等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重心开始由集中转向分散,沿线其他待开发地区成为这一时期产业带发展的重点,从而形成回波效益。回波效益多见于产业带发展的中后期,是与高级形式的产业带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效益类型。
结语
高速公路所形成的产业带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带动显而易见,高速公路产业带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让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极大改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那恩崇.公路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65)
【2】李海东.高速公路产业带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6
关键词:重庆市;次级经济中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3-0005-06
一、引言
重庆自1997年被确定为直辖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推进,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十分明显,且有加剧趋势,这对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约束。截至2007年,全市3 100万人口中有八成在农村。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997年的3.1∶1扩大到了2008年的3.48∶1。中心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有待健全。同时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都市发达经济圈人均GDP与渝东北翼、渝东南翼之比为3.4∶1.01∶1,大于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落差。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设立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重庆作为一个新兴的直辖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就目前来看,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有一条对于重庆乃至于整个西部地区都有重要借鉴意义,那就是大力培育次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2]。由于缺乏区域次级城市,使重庆核心经济区的经济辐射力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重庆市主城区由于极化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由此带来的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等负面问题已经影响了城市的经济效率。因此,完善重庆的城市体系,大力发展区域的次级经济中心,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尤为迫切和重要。
所谓次中心城市是指那些在生产总值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接近于主中心并明显超过区内其他城市的较大城市。它具有较强的生产功能、科技功能、交通功能、物资集散功能、旅游功能和文化功能等,能够对区内其他城市和乡村构成较强的辐射能力、扩散能力和吸引能力[3]。由此可见,次中心城市在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整合地区资源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有关区域经济次级中心的研究比较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锦章等人[3]在研究中提出了次级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作用以及次级中心城市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但对如何选择确定次级中心城市并没有提出量化的指标和方法;邓清华等人[2]研究了次中心城市的培育对于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指出重庆应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合理、区位条件较好、发展环境较优的周边区市作为次中心城市进行大力培育。陈敦[4]等对长三角区域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次级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雷同和行政区划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曹佳[5]结合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空间开发模式,并通过引力模型分析确定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为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纵观现有文献资料,对于区域经济次级中心选择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非常少,尽管曹佳提出了使用引力模型确定区域次级经济中心,但很明显,仅靠空间距离、城市人口和GDP这些简单数据来定义选择次级中心城市是缺乏说服力的。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次级中心应该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其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为良好的产业结构[3],只有这样,才能向新进入的企业和生产要素提供较大的“外溢”效果,也只有它们才能向周边地区输出较多的发展能量;其二,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区位是决定城市吸引能力和扩散能力的重要因素,次中心城市需要地处多种交通的枢纽位置,接近潜力较大的市场,等等,以方便商品、服务、信息、人才的交流;第三,适宜的发展环境[2],这种环境是把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转化为现实优势的催化剂,所谓适宜的环境包括一般所说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指城市基础设施;软环境则指政策、法规、社会秩序、政府的办事效率、公众的观念、发展意识和文化素养,等等。
那么,针对上述三个条件,本文将构造一个综合评价系统,对重庆直辖市的次级中心城市选择进行分析。首先,考察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外的31个区县,通过对其经济指标和经济结构的衡量,找出区域次级中心的候选城市,然后对各候选城市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环境进行排名打分。其中对区位条件的评价是通过对各城市的公路里程数、货运和客运水平以及到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排定名次;结合威尔逊模型对候选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评价,通过获取各城市对重庆中心的经济隶属度,计算各城市对重庆的接轨能力。
二、重庆直辖市次级中心城市的初选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的现实,重庆市首先提出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指导和政策扶持;并在2006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一圈两翼”的发展构想。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基于这个思路,将主城九区(即“都市发达经济圈”)作为一个整体,由于该都市圈城市化水平高,经济整体实力占重庆经济的近70%,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重庆经济的核心。而次级中心将在其他31个行政区县中进行选择。
对次级中心城市的选择首先需要考察各备选城市的整体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一般来说,只有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城市才具备承上启下、拓展辐射范围的能力。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分析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建立了3个指标类型,具体指标共计19个(见表1)。
研究对象为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和其他31个区县,在实际分析中,考虑到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对于总人口在50万以下的区县不予考虑,这样最后实际分析的行政单位为28个,所有数据均采自2008年《重庆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6,7]。对上述指标体系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28个区县进行因子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信息量在96%以上,并计算出城市综合得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并不包括“都市圈”。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核心经济区――“都市圈”遥遥领先,远远超过其他区县,万州、涪陵、永川、江津、合川、长寿等6个区县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它们的综合得分都大于0。而另外的区县经济实力则相对薄弱。同时,也可以发现,除了“都市圈”外,其他区县没有特别明显的实力超群者,这表明目前在重庆直辖市范围内缺乏有代表性的次级中心,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培育次级中心城市的必要性。根据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把万州、涪陵、永川、江津、合川、长寿等6个区县作为本文的次级中心城市候选,各候选城市在重庆行政地图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
三、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区位条件分析
区位是决定城市吸引能力和扩散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各城市的公路客货运输总量、单位面积等级公路里程总数和各区县到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等方面对各城市的区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各区县的公路客运货运总量和单位面积等级公路里程总数都可以从《2008年重庆统计年鉴》获取,而各区县到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则可用以下方法计算。
可达性是度量两地间交往、联系方便程度的相对指标[8]。它在宏观意义上反映了城市、区域或城市内部某一地点的相对区位价值与融入社会经济活动的便捷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Ai=■;A=■■Ai;ai=■
其中Di为i城市与某中心城市间的最短公路交通距离(km);Vi为i城市与某中心城市间的交通道路平均行车速度;A为i城市与n个中心城市间Ai的平均值;Ai为i城市的可达性值;ai为i城市的可达性系数。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如表3所示的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对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
有了各城市的公路客货运输总量、等级公路里程总数和各城市到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本文将利用采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对已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打分的规则如下:各条件排名为第一的得8分,第二得6分,第三得4分,第四得3分,第五得2分,第六得1分,其他不得分。然后累加各城市在这各条件下的排名得分,最后得到的各候选城市的区位条件排名如表4所示。
四、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发展环境分析
城市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指城市基础设施;软环境则指政策、法规、社会秩序、政府的办事效率、公众的观念、发展意识和文化素养,等等。其中关于硬环境部分已经在城市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中作了分析,因此本文在此处更关注于软环境的评价。阻碍资源流动和辐射有很多因素,例如文化差异、地方保护、政策倾斜等,但所有这些因素最终体现在地方政府的办事态度和效率上。因此,如果说地理环境是客观原因的话,那么阻碍作用则源于政府的主观态度,即各城市政府接轨中心城市成都与重庆的决心和效率。它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希望剔除距离因素,比较出政府对经济资源阻尼作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可以被用来解决这个问题[9]。
根据威尔逊模型,区域j对区域k的资源吸引的能力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Tjk=KOjPkexp(-βrjk)
其中Tjk是区域j吸引到的源自区域k的资源数,Oj是区域j的资源强度,Pk是区域k的资源总量,rjk是两区域间的距离,β是衰减因子,决定了区域影响力衰减速度的快慢,K是一个系数,在大多数讨论下被约去了。由公式可知,影响经济资源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和衰减因子,我们的工作就是希望计算出各个城市与中心城市成都和重庆经济辐射的阻尼系数β,从而度量出政府的工作效率。很显然β越小表明经济资源阻碍越小,从而政府经济接轨工作能力越强。
因为当距离rjk=0时,exp(-βrjk)=1,因此可以推导出KOj=1,从而上式可以近似写为:Tjk=Pkexp(-βrjk)。rjk是两区域间的距离,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文没有简单地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作为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而是统一采用了两地间的公路距离。那么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取Tjk和Pk。假如城市j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的接收程度为20%,即Tjk=20%Pk,那么公式两端的Pk就可以约去。因此,本文将先研究各候选城市对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依赖程度,在这里,我们将借助区域经济联系量和经济隶属度方法[10]。
经济联系量是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
Rij=■,Fij=■
其中Rij为绝对联系量;Fij为经济联系隶属度;Vi、Vj为i、j城市GDP(亿元);Pi、Pj为i、j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万人);Dij为i、j城市间最短公路里程(km)。
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隶属度(见表5)。
利用表5和表3给出的各候选城市到重庆城区的公路距离数据,可以根据威尔逊模型公式计算各城市对重庆核心区的接轨能力,结果如表6所示。
五、次级中心城市的确定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对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从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城市在每个条件下的排名,下面本文将采用第四部分所采用的综合打分方法,对上面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到的综合排名(见表7)。
非常明显,万州和涪陵综合得分比较高,相对于其他候选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都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可以把它们作为次级中心城市。其他几个城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但考虑到重庆的行政区划,万州和涪陵都位于重庆“都市圈”的东部,而在西部,尽管各区县离主城区都比较近,但也需要构建次级中心来增强核心区的辐射,同时和成渝经济区中的四川省城市接轨。因此,综合考虑,也可以把永川作为次级中心,以推动渝西和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六、次级中心城市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万州
万州地处重庆东北部,辖区广大,人口众多,历来为川东、渝东、鄂西、陕南、湘西和黔东北的物资集散地,市场覆盖范围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目前万州经济发展面临着如何通过项目投资重新建立新的产业解决万州产业的空心化问题。因此,要结合万州产业的发展实际情况,转化区内资源优势增强产业支撑力,打造万州的特色支柱产业。从上文分析可知,万州的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尽管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万州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但为了凸显万州在三峡库区的区位和交通运输优势,打造库区商贸物流中心,需要进一步加快铁路、公路和航线规划和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万州逐步完善的交通基础建设,打造成知名商圈,带动库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万州还是移民大区,移民的安稳致富是库区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突出的人地矛盾已成为制约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成为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因此,万州在经济发展上,需要建立完善职业介绍和人力资源市场、职业培训、信息网络、就业服务四大体系,全力打造库区劳务经济中心。
(三)涪陵
涪陵地处重庆中部,属于“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在主城的较强辐射范围之内,同时又是是重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中东南翼和东北翼的交汇点,涪陵的发展对于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功能,促进两翼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涪陵的发展应围绕“两基地(新兴工业基地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一枢纽(重庆市交通副枢纽)、两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教文卫服务中心)”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在承接主城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的同时,吸引全国的大集团和国际跨国公司,推动涪陵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近几年来,涪陵的交通网络逐步完善,但对于次级经济中心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加快涪陵铁路、公路和水路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涪陵地处长江与乌江交汇点的优势,形成对内对外的快捷通达能力,要加快涪陵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港口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形成快速的吞吐能力。
(三)永川
永川地处渝西经济走廊中心位置,是渝西区县和重庆主城区之间的重要联结点,依托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和长江水道、连接成渝、辐射西南。为实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接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永川必须聚集人口、发展产业,改善交通等。一是要加快铁路建设,改变永川的交通格局。二是要加快能源基地建设,努力使永川成为重庆西部重要的区域电力供应基地。三是要加快港口建设。港口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永川应加快进度,大力推进港口建设,促进港桥工业园区发展。四是要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要用好港桥工业园的现有产业、港口运输等优势,在处理好环保的前提下,争取发展煤化工业。五是要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力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发展信息相关配套产业,改善和提升永川产业结构。六是要加快推进重庆野生动物园改建和欢乐谷项目建设,提升永川旅游业的档次和水平。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确定了重庆直辖市范围内的三个次级中心城市万州、涪陵和永川,这三个城市分别位于重庆主城区的西部和东北部,而根据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在重庆东南翼还缺乏有代表性的次级中心城市。从表2来看,在重庆东南翼诸区县(包括黔江、武隆、秀山、酉阳、彭水、丰都、石柱等区县)中,黔江的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同时,黔江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中渝东南一翼区域的中心。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黔江与万州、涪陵和永川等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黔江的发展应首先按照“构建对外交通大通道、形成区内路网、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加快客货站场系统建设”的发展思路,巩固黔江在渝东南及武陵山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要以超前一步的战略眼光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的建设,为黔江区畅通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上,要突出工业优先地位,优化园区发展平台,加快推进食品加工、化工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量;扎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农村能源工程等项目建设。同时,为了真正承担起次级中心的辐射功能,还需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主动借力、借势发展。要根据国家西部和重庆的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完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主动接受重庆的辐射。
参考文献:
[1]孙继琼.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实证[J].经济地理,2006,(11):957-960.
[2]邓清华,朱挢.重庆经济发展与次中心城市培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5-11.
[3]李锦章,初玉岗,周志斌.次中心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J].汉江论坛,2003,(2):5-9.
[4]陈敦,牛婧.给长三角城市群插上腾飞翅膀――区域次中心城市作用及发展新思考[J].经济论坛,2004,(7):20-22.
[5]曹佳.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的选择及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成都):2006.
[6]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8年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8]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研究进展,2005,(3):69-78.
[9]陈浩,姚星垣.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5,(9):8-11.
[10]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1):33-37.
Development and Choice of Sub-economic Centers
Zheng Zhiwei, Meng Weid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关键词:区位理论;区域经济;演化
中图分类号:F1文献标识码:A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起源的基石,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根据其研究内容的差别,西方区位理论可以分为传统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
一、传统区位理论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其研究对象一般均是以所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及其聚集体――城市。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是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杜能是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他提出了实践经验较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即资源配置的地理空间效应。他认为,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其与城市距离的远近而呈带状变化的由内向外的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每个圈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自己的耕作制度。杜能研究农业圈层现象的理论意义在于:他引入了运输成本作为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从而形成了农业区位论,为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区位问题显得突出起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韦伯首先引入了“区位因素”这个前人未曾用过的概念,他是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并完成了一般区位理论的构造,使古典区位论,特别是工业区位论达到了一个顶峰。
(二)近代区位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逐渐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由此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区位论的研究逐渐从以成本为重心偏向市场。区位理论即由古典区位理论演变为近代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泰勒于1933年在其博士论文《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从区位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和其他级别的中心地等级系统的空间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是中心地腹地的服务中心,根据所提供服务的不同档次,各城市之间形成一种有规则的等级均匀分布关系。
中心地理论提出后,许多学者在不同地区对其进行了检验。有学者在澳大利亚南部、美国华盛顿等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心地体系并不符合克氏模型。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放松中心地理论中严格的理论假设,探索不同消费水平、消费者行为和不均匀运输表面等条件下的中心地变化。20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心地理论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正,进而取得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集中见于他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的空间分布》一书。从经济区位的观点来看,他的区位理论是以最大利润原则代替韦伯的最低费用原则为特点,标志着区位论研究从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引入成本和需求两个空间变数。同时,廖什也发现最佳区位问题不能只考虑单个厂商,还要考虑到厂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问题的复杂化使区位系统的平衡不能再用图解的方式来表达,而只能以一个实际上可能不易求解的方程式系统来表达。总之,市场网络的分异和排列由多个因素影响并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由这种市场网络按经济原则排列所形成经济分布空间的等级序列,廖什称之为“经济景观”。
二、传统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过渡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指二战以前对单一企业或工厂和城市区位的研究,这无疑都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以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下的厂商理论为基础;它的分析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和静态的;它只注重运输费用或劳动力费用等经济因素,忽略了制度、技术创新以及经济政策等的作用。
从20世纪二十年代起,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同时陷入了结构性危机。到三十年代,地区性的经济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地区间的两极分化加剧。为了缓和地区性结构矛盾,各国都开始注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区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
帕兰德对工厂区位和市场区域进行了研究,他是第一位论及市场地区范围问题的经济学家。美国学者胡佛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位结构,他还以函数的形式来表达区位布局问题;艾萨德在《区位和空间经济》一书中阐述了区位理论的一般原则;亚罗索提出地租区位论,认为地租决定着城市产业布局,得出城市的同心圆理论。
纵观区位理论的演化,可以看出,区位理论是通过不断放宽假设条件,同时将各个理论与其他学科和现实问题相联系、融合而发展的过程。
三、现代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二战后的十几年,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了几乎所有的国家,极大地改变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为了科学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区位论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进行了广泛地合作,促进了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应用的区域模型;所研究的产业部门的扩展;对人及其行为进行了考虑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即现代区位理论。
现代区位理论的形成以艾萨德的《区位与空间经济》和贝克曼的《区位理论》的发表为标志。从其研究内容来看,现代区位理论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五大学派。以胡佛、区萨德为代表的成本-市场学派;以普莱德为代表的行为学派;以拉克、摩尔为代表的社会学派;以达恩、奥特伦巴为代表的历史学派;以加里森、哈格特为代表的计量学派。
一、中原经济区特点、现状与战略分析
(一)区域特点和现状
中原经济区具有地理位置关键、资源能源丰富、基础产业发达、在全国分工中层次较低、区内发展不平衡等主要特点,它们既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社会条件和潜力,同时也显示出了本区存在的问题和加速构建完善本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为例,2009年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位,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2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4位,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7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6位。其中,生产总值增速位次比起2005年的第5位和2008年的第1位,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比起2005年的第7位和2008年的第10位,都呈递降趋势。2009年底,河南省人口已达9967万,约占全国总人口7.5%,其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8%,第二产业占7%,而第三产业仅占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4%,进出口总额仅占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3.7%。上述数据显示,河南省具有优越的农业基础、人力资源和区位条件,其创造的生产总值亦名列前茅。然而,近几年来,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起国内其他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延缓和减缩的趋势。同时,河南省第三产业和进出口情况明显与应达水平不符,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国水平。可见,河南省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腹地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工业、服务业和进出口贸易都有很大发展余地。而河南省内,2009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8%,黄淮地区占20%,豫北地区占11%,豫西豫西南地区占12.4%。其中,中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7.4%。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自然形成了发展梯度,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条件。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是势在必行之举。
(二)区域发展战略分析———基于SWOT的角度根据区域SWOT分析,综合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我们可以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组合,初步明确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1、S+O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充分抓住国家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争取更多利于发挥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优势的政策、项目、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巩固原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
2、W+O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大力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消化吸收新技术新成果,着力培育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而以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发展环境吸引资金,扩大开放程度。
3、S+T战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坚持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道路,在保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发展第三产业,探索一条不以土地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4、W+T战略(减少劣势、规避威胁)。在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地扶持高技术产业,在对外开放并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注意吸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区内协调分工,实现平衡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理论应用
(一)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
空间结构梯度转移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点—轴”系统理论是对发展中区域的优化空间经济结构与优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概括,要使发展中区域获得较快发展,必然要求以“点—轴”系统模式对社会经济要素客体进行组织。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进一步完善了“点—轴”结构,着重描述了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首先是空间聚集,然后是空间扩散,以渐进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活动成为有机整体。
首先,培育区域增长极,建设经济核心区,以郑州为中心,由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等在内的中原城市群是中原经济区的经济隆起带。提升郑州作为区域一级中心的首位度,全方位提高其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流通体系综合配套改革,同时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这将有效辐射周边区域,作为带动整个经济区最终实现协调发展的第一个步骤。在建设经济核心区的第二阶段,需进一步将郑州周边开封、洛阳、许昌、焦作、新乡、平顶山等市根据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合理分工,建成分工明确、聚集效应明显的二级区域中心,进而促进这些区域核心向全区域辐射,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实现作为增长极的作用。
其次,以主要交通线为发展轴,发挥辐射区域优势。作为全国交通运输枢纽,中原经济区优越的交通区位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为主发展轴,京珠高速、连霍高速、107国道、310国道、新焦铁路、新荷铁路、漯平铁路等为次发展轴,促进区域各增长极的产业沿轴线向全区域转移,实现技术的外向扩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梯度转移的同时,全区的协调发展一体化也不可忽视。一体化经济模式需要依靠各地区之间有意识的合作,因此,统一的统筹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必不可少。
(二)产业集群理论与地区专业化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这种产业地理集中将产生包括节约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等在内的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地区专业化是生产专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产业集群将有力推动梯度转移的进行和完善,它既是梯度转移的动力,又是梯度转移的结果。哈盖特提出的区位熵惯常被用来测算某一地区一个产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进而衡量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也称专门化率。现利用区位熵指数衡量中原经济区当下的产业集聚程度。区位熵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区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发达;区位熵指数越大,则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分析可见,虽然河南省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但省内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整体工业分工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比较低。即便是六大优势产业中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冶炼业和食品制造业,也是依托区域内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大力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化,仍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梯度转移理论中,当增长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具有支撑与辐射周边的能力后,要素将改向周边聚集,形成不同分工的经济发展副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各地区进行个别分析和准确定位,将次级增长极的培育与产业集群和地区分工有机结合起来。目前中原经济区中各地区优势突出,但显而易见,区内原发性产业集群多,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一五”期间重工业产业延伸形成的产业链集群,而新型的、承接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就相对较少,较低端的现有产业集群又导致了各功能区域间互动不良,更加不利于产业更新换代。因此,在根据各地的不同资源禀赋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同时,应做好产业升级准备,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以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经济功能分工。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绿色GDP核算公式,即:SSNNP=NNP-DE-DNC式中SSNNP为可持续社会国民生产净值,NNP为国民生产净值,DE为防御性支出,DNC为自然资产折旧。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的折旧和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不容忽视,它们直接作用于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和经济增长价值的保持。当然,外部因素调整项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可以弥补一部分绿色GDP,但更加关键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亦须注意吸收消化外来高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生产方式融合,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实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能源、原材料单向输出以及高耗费的粗放型向具高附加值的资源节约型转变。
另外,中原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地的特殊性,又强调了本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来讲,工业化同时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不仅不会占用更多的耕地,而且还应该通过人口的集中而节省下来更多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因此,通过有效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应能够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为探索出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科学发展新道路,中原经济区需立足粮食生产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培育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城乡格局向分工合理、产业对接转变,抓住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在城乡间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三大产业和谐共荣的发展方式。在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化产业。对于中原经济区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文化产业能够促使资源与知识相结合,推动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完善,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该产业中明显的创新性又赋予其极大的增值能力,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中原经济区的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应将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已有历史文化的维护和发掘以及区域信息和技术的整合提升上面,并着力引导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产生有利影响。
【关键词】汕头 经济特区 发展 海西经济区
一、汕头的发展历史及经济特区背景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平原上,是潮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汕头于1860年正式开埠,是中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人称“百载商埠”。由于海外侨胞数量的众多,在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之后,汕头与深圳、珠海和厦门一起成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汕头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之一。
30多年来,汕头经济特区发挥着粤东区域核心的作用,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由于汕头与省内其他经济特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不尽相同,其建设和发展也与深圳、珠海有较大的差异。
二、汕头与省内其他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对比
汕头在成立经济特区时的经济总量已超过10亿,是省内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同一时期的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在成立之初仅有不到3亿的GDP。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13年汕头的GDP仅为1565.9亿元,深圳的GDP已超过1.43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3万美元,超过台湾。而珠海由于人口较少,发展定位上的失误和政策的摇摆不定,经济发展总量长期落后于深圳,但发达程度仍高于汕头,2013年珠海GDP总量为1651亿元,但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远高于汕头。
三、深圳、珠海、汕头发展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30多年过去了,同为沿海城市的经济特区,深圳的成绩如此辉煌,汕头却没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经济特区发展差异的客观因素
相对于深圳和珠海,汕头在区位细分上处于劣势地位。深圳毗邻香港,香港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迁移到深圳,推动了深圳经济的腾飞。珠海处于珠江入海口,随着珠三角外资引入的加强,其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增长。相对以上两个特区,汕头属于“省尾国角”地段,交通不便,虽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但台资的引入力度也不够强,2013年汕头实际利用台资只占广东省利用台资总额的2%。
(二)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差异的主观因素
如今的汕头在广东省城市GDP排名中不仅排在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后面,甚至逐渐被身边的揭阳市所超越,与汕头的经济特区和侨乡地位极不相符。究其主观影响因素,首先在于汕头行政区划调整过于频繁,行政区划变化太快,不利于地区的长远规划。据闻粤东可能合并为潮汕市,如果真正合并,汕头应妥善整合资源,稳定经济发展。
另外,汕头观念守旧,开放性和包容性不足。由于语言和地理交通等影响,潮汕地区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较差,有部分封闭、排外的意识,影响了汕头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深圳则是一座移民城市,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汇集于此,支撑了深圳经济特区的高效发展。
最后,汕头的社会信用严重缺失。潮汕有经商的传统,大部分潮汕人非常有诚信,但也有个别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使汕头的社会信用和社会资本受到严重影响和损害,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热情,使汕头自世纪初的骗税大案之后一直没能走出低迷的阴影。
二、对汕头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深厦铁路的运营通车,汕头的交通条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当前汕头市正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期望早日建成海西经济区南翼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公路方面,汕头应尽快打通与周边高速公路的连接,形成汕头至广州等珠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逐步扭转汕头“省尾国脚”的交通不便局面。
(二)积极融入海西经济区
目前,海西经济区发展已经初见成效。汕头市应充分发挥挖掘其作为广东东部枢纽的功能,充分发挥对台湾区位的优势及发展潜力,共同构建海峡西岸区域经贸合作平台。在产业合作中,应淡化行政界限,加快产业互动合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与对接,为海西经济区产业的发展提供低成本和便捷的物流保障。
(三)整合粤东资源,促进潮汕地区共同发展
潮汕三市彼此之间的语言、文化和风俗都非常接近,适合协调发展。然而,潮汕各城市之间却一直喜好互相竞争而缺少合作,极大地削弱了汕头的影响力。未来,汕头应以统筹协调区域内产业布局为目标,积极与区域内城市共同推进国家和省际层面的协调机制。如潮汕市能顺利成立,汕头应把握好区域核心的地位,与揭阳和潮州现有的优势互补,促进潮汕地区的稳定发展。
(四)切实促进汕台间产业合作和发展
汕头应高度重视已经在汕投资的台商,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鼓励他们增加投资,扩大产能。与此同时,要主动承接台湾及台商产业转移工作,加快建设台商产业园区,引导台资企业参与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效益的产业。此外,应加强宣传引导,着力提升汕头市的服务业水平,吸引更多的台商服务业企业进驻。
参考文献:
[1]何勇钦.中国经济特区的回顾与展望[D].长江大学,2012.
[2]彭涛,石晓梅.站在历史节点上,回眸汕头经济特区30年经济发展[J].潮商, 2010,(04).
【关键词】“发展极”社会;经济增长;社会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时至今日,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前后60年左右的时间,已经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发展态势,发展经济学理论一方面表现出极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的修正、发展、创新。
面对区域经济不断的增长需求和区位条件的优势和限制,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开发了许多经济开发区和“新区”工程。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天津滨海新区、横琴新区一系列区域经济区的建设带动了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这些经济行为模式的实践成功,论证了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于1955年提出的“发展极”理论的合理性。
“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一些地方或大城市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发展极”,通过“发展极”自身的发展以及对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影响,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可见中国经济“特区”和“新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形成“发展极”,通过这些综合实验区来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佩鲁认为要形成“发展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地区聚集发展而自动产生“发展极”;二是有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鼓励和补贴创新型企业和推动型产业的发展,主动建立“发展极”。就中国各个区域的“发展极”建设情况来看,主要是依靠后一种途径。
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并非就经济增长如此简单。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区,伴随经济增长,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各个子系统也在不断的协调适应之中,其中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变动尤其剧烈,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制度创新和社会实践。这一过程属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以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和其升级为福建“自贸区”的重要部分的发展过程为研究背景,探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制度创新的延伸关系,拓展了“发展极”理论在社会建设中的解释,提出“发展极”社会概念,并且分析了这种经济变迁中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实践问题。
二、“发展极”理论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经济增长
佩鲁在“发展极”理论中认为一国经济是由各种“经济空间”构成的,也就是社会经济中的各种分子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势力范围”的“经济空间”形成经济中心发挥吸引力与扩散力,并形成互相交叉,不分地区、国界限制的作用范围。
“发展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第一,产业群的形成。具体而言,首先是推进型产业先于其他产业发展起来;其次是创新性企业的迅速扩张;最后推进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第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是“发展极”形成的重要条件。企业家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从而可以进行技术和制度的创新。而且可以产生一批追随、模仿创新企业的“增长企业”,可形成“增长中心”。第三,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和适当的周围环境。规模经济的增长不仅需要聚集大量的企业、部门,而且要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技术、人才等。根据佩鲁的“发展极”理论相关学者提出“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认为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关键是要进行区位选择与产业选择,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增长中心。增长极发展模式主要应用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平潭相对于周边地区实际上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因而,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在政府支持上,主要包括土地、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
【关键词】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对策
一、山东省经济增长特征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山东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从经济总量看,全省GDP由1990年的1511.1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5965.91亿元,仅次于广东省,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列第2位,山东省已成为比较发达的经济大省。从经济增长速度看,按可比价格,1990~2007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3. 3%。从人均占有量看,2007年全省人均GDP达到27807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873元。
2.产业结构渐次高级化。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产业结构转换是伴随着总量扩张和水平提高而必然发生的经济过程。 伴随着经济发展,各个产业的规模并非同时扩大,比较优势的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这种产业结构是产业间比较优势得到发挥的体现,被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90 年代以来,山东省的二、三产业发展迅速,而其第一产业在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山东省产业结构逐步向高度化发展。1990 年第三产业(29.8%)开始超过第一产业(28.1%),此后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1990年的28.1:42.1:29.8调整为9.7:56. 9:33.4,虽然距离产业结构“三、二、一”的高级层次尚有一定的距离,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十分明显。
此外,农业内部结构多样化方向调整显著,也呈现高级化趋势。农、林、牧、渔的比重比由1990年64.8:3.2:21.5:8.6演变为2007年的55.6 :2.7:28.5 :13.2。近十年间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9.2 个百分点,牧、渔业各上升了7和4.6个百分点,基本上打破了农业即耕种业独占大农业80%以上的单一结构局面。
3.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90年代,山东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时期。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3212.18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例由1995年的8.8%上升到11.3%。轻重工业比重由1995的49.4:50.6演变为2007年的34.9:65.1,表明山东的重工业发展速度在加快。
4.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对外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进出口额1990年只有42.85亿美元,到2007年增长到1226.18亿美元,出口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990年只有3.11亿美元,到2007达到110亿美元。可见,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1.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时间变化特征。以定量研究为基础 ,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用标准差(St)和离差系数(Vt)分别代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St=[■(Yti-Yt)2]■ Vt=St/Yt
其中,Yti 为第i 个区域的人均GDP,N 为17,Yt 为N 个区域的人均GDP 的均值。
2007年的18.72千元,表明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变化阶段:1990年~1998年区域绝对差异呈缓慢扩大态势,1998年与1990年相对扩大了3.98千元,年均增幅为498元,1998年~2007年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加扩大趋势,2007年与1999年相对扩大了13.38千元,年均增幅达1673元,是1990~1998年的3.4倍。
1990年~2007年离差系数显示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呈现出波动式扩大趋势。总体来看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由1990年的0.47上升到2007年的0.57,上升幅度为0.10。具体来看,相对差异分别在1994年、2000 年、2005 年出现3个峰值,而这三年峰值中又以2005 年的峰值最高,1994年的峰值最低。在1994年出现峰值后,出现了短暂下降的现象,这说明在1994~1999 年之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有所减缓,这与宏观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1994年以来,山东省政府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现状和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地区性差异日益扩大的形势,从宏观政策上提出了“东西结合、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方针,大力扶持西部落后地区。如山东省加大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力度,在鲁西北地区重点发展棉纺工业,在鲁西南地区根据当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建材等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了油气工业、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部门。1994年后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相对缩小,从2000 年以后,离差系数大部分都在0.60 以上,这说明2000年以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比2000年以前更拉大了。
2.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变化特征。用人均GDP 的相对发展速度Nich(即某市在一段时间内人均GDP 的增长率与全省同期增长率的比值)来衡量山东省各地市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
Nich =(Y2i - Y1i)/(Y2-Y1)
其中,Y1i、Y2i 分别代表第i个区域在时间1和时间2的人均GDP,Y1、Y2分别代表全省在时间1和时间2的人均GDP。
由1995~2007年各地市人均的相对发展率的值表可以看出全省各地市人均的相对发展率差别很大,发展水平最高的东营是发展水平最低的菏泽的10倍多。相对发展速度大于1,即经济发展速度比全省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有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莱芜、滨州八个城市,即八地市的人均增长速度大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由此可见,发达地区的相对发展速度大,落后地区的相对发展速度小,这必然导致整个区域经济差异的增大。
三、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1.交通和区位条件的差异。山东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东部沿海地区,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率先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临近黄海、渤海,能够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信息的交流,使对外贸易长足发展。东部地区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带动其他城市的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同时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量适中, 在发展农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西部内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路网密度低,对外交通不便,信息获得较慢,制约了资源、商品以及信息的快速流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劣势,尽管某些资源如煤、石油相对比较丰富,但其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变率大, 春早、夏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初夏的干热风和秋季的霜冻寒潮也往往给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程度危害。
区位差异也是形成山东省域内部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区位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相继的其他优势。具有区位优越的地区对投资者更具有吸引力,受效益优先原则的驱使,投资主体总是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可获得等量回报率,回收周期短,风险小,这使劣势地区一开始便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这也是落后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山东西部内陆地区毗邻的安徽等省目前经济不是很发达,在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尚有欠缺之处。
2.原有经济基础不同。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同地区发展起点差距大,是目前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之一。东部沿海地区历来就是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之地,大部分的工业集中在东部地区,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完成胶济铁路复线工程后,使资源和企业继续向东部集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工业技术迅速深入各部门。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上以农业为主,产品加工深度不大,且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尽管改革开放后,经济上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但目前其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工业比重小,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有力的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单产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的启动能力较差,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联系密切的交通信息网络。
3.人口素质的差别。东部地区的人们富有改革开放、竞争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与精神,适应市场快,西部地区的人们创业冲动微弱,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生产与生活中的独立性、主动性差,人口的文化素质东高西低,西部地区的文盲半文盲约为东部的4倍,科技人才远少于东部,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少。由于“极化效应”,随着东部地区的经济进步加上技术性工作流动性高的特点,西部地区的一些关键技术人员也大量流向东部地区,技术和企业的流动使西部地区产生的少量资金也流人东部,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东部经济的发展。
4.政府政策的变化及影响。建国以后,山东实行的是均衡发展的经济地域战略布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并提出了“全面开发、重点突破、梯度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外向型战略方针,东部地区形成了以青岛为龙头,烟台、威海、日照为前沿,自东向西依次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政策的地区差异使东西地区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不平等的竞争中,对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利。
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依托蓝色经济区战略。山东省地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临近黄海、渤海,能够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信息的交流,使东部地区获得对外的长足发展。山东省应继续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增强与沿海各省及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济南、青岛两个大城市的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其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内陆及西部城市的发展。2009年4月份,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助推山东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
打造“蓝色经济区”,将与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建设紧密相连,作为对“一体两翼”战略的提升,其涵盖范围将超出山东省内沿海7市。沿海岸线构筑的整体优势向由东向西、由海向陆延伸,将促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西部劳动力向东部输送,形成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蓝色经济区建设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对“突破菏泽”、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可弥补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2.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山东省人口的文化素质东高西低,科技教育力量地区差异明显。大多数高校都分布在济南和青岛,像西部地区每个地市只有一个学院,基础教育水平西部也是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山东省应该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科技、教育要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强化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相结合,推及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山东只有依靠科技、教育才能逐步解决各方面的矛盾,走上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之路。
3.加大政府对西部的扶持力度。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这既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门在建设、对外开放、投资和科教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项目支持,重点放在交通、邮电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开放支持。支持沿海地区把一些初级加工、高能耗工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西部转移,投资支持,积极引导省内专业银行增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规模。如山东省提出“突破菏泽”战略,为了帮扶菏泽,近年来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的分配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帮助菏泽融资等方面,都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东部企业落户菏泽,如定陶县的艺达纺织集团,烟台工业园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西部地区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专项和政策性货款,吸收民间资金用于西部的开发科教支持,帮助西部地区实行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周玉翠.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3):52~56
[2]陈龙飞,盖文启.东省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6):6~8
[3]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5):611~620
[4]李红.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