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6:20:18
导语: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竞争能力 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龙头。高职教育要想既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又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使两者有效融合,就必须更新办学观念,坚持以“成人成才”为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办学方向,以“企业满意”为质量标准,以“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为培养特色。努力践行项目实训、能力培养融合一体的发展模式。从高职院校目前发展来看,如何在实践中塑造与传播良好形象,提高与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其有效途经思考如下。
一、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育人为根本”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所以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要提高高职院校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育好人,育能人,育社会需要的人;始终把“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管理、教学的全过程。
“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学会做人。”因此,学校里任何一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根本目的就是广泛调动所有老师的积极因素,充分激发老师的创造能力,最大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是每一个德国人的育人观念。而在高职院校更要强调这个观念,要求所有的老师胸怀全局,把“所有学生当成自己的儿女、弟妹”,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做到不是儿女胜似儿女,不是弟妹胜似弟妹;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无论是否是你系的学生,只要你碰到学生出现问题时,就要确保这个问题得以解决,真正保证“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以全体老师的良好行为来教育学生、感动学生、培养学生。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越好,用人单位就越欢迎,高职院校的美誉度与知名度就越高,高职院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就越佳,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就越快;反之亦然。高职院校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来塑造学校形象,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在学生管理上坚持“以感情为纽带”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工程,也是提高高职自身竞争力,实现教学目标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以感情为纽带”就是用“爱心”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直接导致进入大学的新生无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可能就是不被学校看好,被经常冷落和批评的对象。如何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还沿用中学的眼光和办法,只会把学生推向反面;如果采取简单的“管”或以“加强管理”为名的“堵”,还会引发意想不到问题的发生;所以在管理上要用爱心和尊重去融化学生的自卑,用成功去激励学生的自信。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有适度地加以疏导,变管理为服务,变管理为关心,用爱心去关怀学生,用情感去打动学生,缩短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距离,消除部分学生过去养成的对老师的戒备、抵触心理,强调“赏识激励”,寻找学生身上哪怕是与学习毫不相关的优点,把它作为药引子、作为催化剂,来实现学生的转化和进步。
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将严格要求与真诚关心有效融合,不放过任何教育学生的机会。让学生在高职院校“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信心”,也就是以课程教学为载体,既令学生学业提高,更令他们精神面貌振奋,积极向上,使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一生前进、成功的转折和起点。
三、在学校经营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要在“以服务为宗旨”中塑造高职院校良好形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学校当作企业来经营。通过经营学校,使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使高职院校吸引更多的人才;通过经营教师,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来使老师获得学生的信任;通过经营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服务来使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要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急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以体现高职院校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其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学校通过“订单培养”,为企业和用人单位输送急需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主动走访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对人才层次的需求,对人才技能的需求,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部分学生进行“订单培养”,这样既增加的学生们的实际技能,又节省了用人单位岗前培养的费用,促进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很快适应,很快上手,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收益。
第二,学校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教育“培训超市”。学院可利用已有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积极面向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社会培训,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职工短期培训和职工继续教育,这样既可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又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推行灵活的弹性学制,适应部分学生的培养需求。全球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必将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刚性”的学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弹性学制就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学习计划进行不同的设计,通过分阶段学习达到最后完成学业。即允许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在保留学籍的基础上去创业、打工和实践,实行课堂教学与就业市场互补的运作机制。
四、在教学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是每一所学校都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职院校就业好不好,已经成为考生和家长选择就读学校最主要、最现实标准,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因此,把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放在推进就业上将是高职院校提高社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加速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培养模式的创新上、教学质量管理上要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应努力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组织上进行分层分类。职业院校的生源相对质量较低,且实际的学习起点很不整齐,有相当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缺漏;一部分学生运用原有基础难以接受新的知识,给教学计划整体推进带来了困难。所以要根据社会对学生技能的不同需求,对低年级学生按基础进行分层、高年级按专业进行分类组织教学,因材施教,综合培养。
第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务实心态”的培养。很多企业对学生就业时的技能要求并不高,可以通过短期集训达到,但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心态的培养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学校要通过每一门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们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们眼睛向下的务实心态;培养学生们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有效推行“多证书”培养,实现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微软、思科等认证证书的合一,以加大毕业生的就业筹码,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底气。
从以上可以看出,只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去指导实践,以“以生为本”为教育的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实践准则,就能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社会竞争能力,就能快速提升高职院校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建设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就是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尤其是怎样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是目前所有的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制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分析
目前的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其历史原因,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以及如何开展社会服务不够了解。因此,在依托学院的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当前只限于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员工培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以教师为主体,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进行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则不成组织和缺少规划,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应履行的三个服务职能不全,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2.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不强
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该条件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所缺少的。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激励引导机制偏差
激励或奖励主要包括教师晋升、教师地位和威望等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或外部均没有建立起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等方面,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考核办法。导致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是忙于考学历、评职称,对社会服务工作没有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是实现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保证学院科学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策略上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根据学院的基本条件和产业、行业、区域特点,围绕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
2.将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以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处理好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关系。
3.发挥好辐射、影响、帮助、带动作用,处理好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示范作用发挥的关系。
结合本人就职的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社会服务领域作出的贡献分析,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社会服务由面向行业企业的单一科技服务向同时面向地方和社区全面开放的社会服务发展。
(1)实施“师资强化工程”。着力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兼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打造结构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改革学院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办法、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社会服务等作为职务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和科技服务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创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专项基金,用于扶持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现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2)发挥区域内唯一高校的优势,以“现代化工教学工厂”、院内各实训基地为依托,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中石化扬子公司、中石化南化公司等国有特大型企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共建独立设置的“永利学院”。面向企业员工、职业院校教师、在校学生、毕业校友、社区居民开发符合不同层次社会居民(离退休职业、社区居民、校友)需求的专项培训模块,为各类培训教育及中职毕业生的学历提升服务,提高社区民众的综合素质。通过准市场化运作,共同拓展培训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3)开放教学共享资源平台、图书馆、阅览室,使学院成为地方社区的文化传播中心和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加油站;面向企业开放实验室、实训室、研究所,使学院成为科技人员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开放体育馆、运动场和文化娱乐设施,使学院成为地方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通过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使区域内唯一高校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4)成立“南化院中山科技创业园”,通过与南京市六合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广泛引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建设成为运行机制开放、产业特色明显的大学科技园。
总之,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是一所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服务市场的好坏也是高职院师资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高职院要发挥社会服务的效用和功能,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为发展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办出特色,才能使教学质量、办学效益有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成丙炎.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5).
[4]张君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途径探讨[J].职教论坛,2008(21).
[5]高维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浅析[J].文教资料,
关键词: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所谓社会适应能力就是指人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做出的对社会环境适应的反应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现代化的人才不仅需要有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心理,而且要拥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鲜明的个性、良好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教育部也因此特别明确了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责中包含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自然而然的拥有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同时,体育教学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不仅仅包括学生体质的训练提高,而且还包含了其他许多方面基本素质的养成,如:良好的竞争意识、创造性思维、团队意识、创造能力、社会使命意识、交流合作意识等等方面。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
所谓的社会适应也就是指人们在进入到社会以后对于自己全新的角色的适应,这包含着职业、家庭中的角色以及在工作、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与他人之间交往过程的适应。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需要健康的生理、心理和道德,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工作能力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使他们明白,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使自己在体质上得到提升,而且可以使自己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作用表现为:
1.增进交往,提升交际能力
学生在学校期间生活在集体当中,当进入社会以后又要面对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离不开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体育运动都存在着人与人、团队与团队、运动员与观众等多方面的交流,而这一过程中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而且提高了学生适应团队、融入团队的能力,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2.适应环境,寻求生存
每一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更好的适应环境才能够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这一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说在足球比赛中,每一个运动员都要很好的适应自己在场上的位置,位置的不断变化,促使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
3.吃苦耐劳,努力奋斗
体育比赛处处存在着竞争,而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一切竞争都源自实力的体现,而实力来自于平时刻苦的训练。其次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比赛就要分出胜负,参与比赛的人必须要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最后运动者要有必须争取胜利的心理,任何的比赛参与者都不希望自己是失败的一方,这就要求他们一开始就要有必胜的信念以及努力拼搏的意识,从而养成他们生活中积极向上、永争第一的性格。
二、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社会需要,将一些受欢迎、有长期健身价值的体育锻炼项目引进课堂,使高职体育的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授课内容要结合职业特点,根据职业特点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抑其过补其缺”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发展提高保持同步,安排一些适应性、有助于恢复体能、提高学生生存能力的项目,突破原有的课程结构,改变单一的体育课型,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分站姿、坐姿、半坐姿重新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学中创造微型社会课堂,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
体育教学课堂可以看成是一个小型社会,这里不仅存在着合作与竞争,而且又有机遇和挑战以及成功和失败。在这个特别的社会当中,每一位学生随时随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随时与不同的人组成一个团队,成为合作伙伴,而且随时随地的将其分开,并与原来的对手重新组成新的团队。从而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适应自己的新伙伴、新团队,使他们了解到社会当中的各种合作关系的存在,充分的实现教学与现实的对接,从而为学生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的锻炼提供坚实的平台,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条件。
3.加强学生的意志锻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在参加体育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承受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每一次的锻炼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付出许多努力。因此,体育教学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但是,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往往成功能使学生精神焕发,而失败则会使他们变得意志消沉。此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必要的挫折后教育,使得学生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充分的感受到挫折的经历,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4.体育教学中融入就业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又要运用体育的特有功能,把体育教学与灌输就业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启发和教育学生把运动场当作今后的工作平台:把比赛中的对手看成是就业竞争中的对手、工作中的对手,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形成不畏艰险的品性;把比赛中的失败当成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工艺和方法,形成永不言败的风格;把技术训练中的难题当成是工作中的困难、技术上的难题,学会克服困难、攻克难题;把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当成高强度的工作,锻炼意志,挖掘潜能;把运动训练中遇到的恶劣气候当成艰苦的工作环境,吃苦耐劳,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把集体项目的配合看成是工作中的相互配合,以便学会怎样融入团队;把比赛中的规则看成是单位的规章制度,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的习惯;把无数次枯燥单调乏味的重复训练当成是工作中的重复性劳动,体会成就来自于平凡的生活现实;把提高体育技能的愿望转化为提高工作中专业技能的动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把形体与礼仪训练看成是职业素养的训练和形成过程,以便为今后的就业和生存奠定职业形象的基础。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学习期间的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应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需要针对其“社会适应”做出有效的正面引导。高职体育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培育,并使之与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相适应,才能促进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继红.体育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关键词】柳州职教园区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67-03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水平的提升,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所说的社会服务不是指通过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科学研究等间接方式进行的,而是指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资源,通过产学合作、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社区合作等形式直接服务社会,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柳州职教园区作为目前广西最大的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园区,当前已经进驻的院校有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方向涵盖旅游酒店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现代物流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现代营销、模具及数控技术、汽车技术及制造、制冷与冷藏技术、铁道技术及运营、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等领域。如何从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和民众需求出发,建立一套服务型教育体系,为社会、企业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已成为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新一轮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一、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社会服务工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配套。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及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但它们的关注重点往往停留在人才培养上。对高职院校内涵之一的社会服务功能重视不够,缺乏深入的研究。至今,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尚未出台较为详细的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配套政策。从高职院校内部而言,学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放在人才培养方面,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认识不足,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也尚未形成。近年来,柳州职教园区内的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是停留在表层。
(二)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目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和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虽然也认识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性,也提出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但至今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因而也未能有效地组织全体教职员工为柳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客观上造成学院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也没有针对社会服务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导致教职员工在社会服务问题上的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教师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缺乏正确认识,服务社会意识淡薄。
(三)专业建设未能与社会、区域经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步调一致。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很大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因此,学生的数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生存。而这一现象,在起步晚、办学基础稍差、没有行业支撑的高职院校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对那些招生人数多的热门专业感兴趣,而对那些社会、地方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的专业关注及支持不够,要么是不设置,要么是停止招生。柳州市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三次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该市单一经济城市向文化、社会、生态、人民生活相协调的和谐城市转型突破。由“十一五”“354”格局(汽车、冶金、机械3个支柱产业,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化5个优势产业,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制药3个新兴产业)向“543”格局(汽车、钢铁、机械、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5个支柱产业,制糖、建材、造纸、日化4个优势产业,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三个新兴产业)转变。而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柳州市目前迫切需要社工、保健护理、育婴、生物制药、茶叶种植及加_[、甘蔗种植及制糖、花卉种植及经营、蚕桑养殖、汽车装配、汽车喷漆等专业人才,但已进入园区的两所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培养这些人才的专业。
(四)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有限。缺乏创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需要以学校的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资源整合等作为基础条件,在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路径选择和模式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目前,柳州职教园区内的两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所能提供的服务仅仅是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并没有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二、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提升柳州职教园区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
(一)加强政府政策性引导和保障机制。虽然社会服务工作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双方优势互补的自主行为,但政府的推动、组织、协调、激励对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的企业之所以能自愿接受各种职业培训,除了企业对其根本利益的考虑,还在于德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对培训企业的权利与义务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和各地方性教育法规只有对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的规定,而没有对不履行义务的明确处罚规定,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限于小范围,可操作性差。并难以贯彻。因此,柳州市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制度、考核以及政策优惠等办法来约束各方的合作行为,提高合作的自觉性,使各项合作得以稳定、持续地发展。同时,市政府也应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对那些目前不是热门专业,而社会、经济发展又迫切需要的专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 品德 创新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一直遭受社会各界人士非议,大学生就业难也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究其原因,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一直未引起学校的重视,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无所适从。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一般比较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不仅注重与应聘职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性格、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等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软实力”,即“非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影响到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甚至对于就业结构、就业适应力、就业二次流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生非专业素质方面存在问题
(一)“德”与“心”的缺乏
“德”当然指的是大学生的品德方面,目前大学生择业时考虑更多的不是对企业的奉献、长远的规划、自身的素养提升,而是自身获得的收益及如何去通过非正常途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例如,我们在就业市场经常听到的一个班能出好几个班长的现象。而有幸找到工作的一些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考虑的也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心”当然是指心理素质。这也是非专业素质里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双向选择的社会,打破了以往的定向分配模式,这种既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幻想依靠学校或者家人等其他社会关系帮助自己进行选择,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个人发展目标,不懂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角色转变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弱
一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往往不能尽快融入到社会的角色中去,容易出现盲目失落的心理状态,甚至自怨自艾,抱怨社会,走向难以适应社会的困境。对于出现的这种状况,我认为主要是学生自身自我定位不准确,团队意识薄弱,不能客观认识社会发展现状,自身缺乏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导致眼高手低,从而在困境中难以自拔。
(三)因循守旧,创新能力差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而在现行的严进宽出的大学体制下,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比较容易放松,甚至放纵自身,无所事事,消遣度日,无心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毕业后除了学到了书本的一些专业知识外,身无一技之长,又不能很好地变通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量,以致成为“庸才”。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 一)引起重视,加强引导
我们要从上而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在立足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尤其在德育及心智的培养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等。学校更要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相关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把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平台。
(二)构建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校要注重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 形成从入学到毕业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完整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除了注重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多为学生寻找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身份的育人基地,使学校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从感性上把握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尽快融入社会角色。
(三)广泛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学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结合专业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校内科技创新比赛、知识竞赛等创新活动,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的思想形态由“让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创新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拿出适当资金用于奖励获得一定成就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总之,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计,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非专业素质教育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强化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同时,学校应在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组织、资金、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积极探索非专业素质的更深层次内涵,研究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2]陈然,高红欣.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职教通讯,2010(10).
[3]徐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4]云景乾,吴家礼,许芳奎.依托行业的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析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lectr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promotion;social service capacity;strategy
0 引言
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1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涵
1.1 人才服务
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向社会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服务社会一项基本职能。高校应该按照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策略,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发挥专业的比较优势,培养出具有出色的实践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一方经济。
1.2 技术服务
高校服务社会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开展科研攻关,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校应该利用现有科教资源,在擅长的专业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更新技术理念和技术产品,使行业和企业与时俱进,满足它们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需求。
1.3 培训服务
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传统社会服务项目。首先,在擅长的专业领域中,针对行业和企业组织并开展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企业转岗人员培训等专业化培训;其次,在周边社区,针对某一类人群开拓再就业技术培训等社区培训服务项目;第三,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定位,举办多期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1.4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形式。高职院校拥有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可以为行业与企业等提供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办学条件越来越好,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 社会服务意识不浓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对社会服务缺乏一定的认识,与企业、社会服务的热情不够,不能积极主动地为本行业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2.2 专业教师的实战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缺乏到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新技术、新材料缺乏了解,这使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2.3 社会服务模式比较单一
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大多数是技术培训或岗前培训等,而对行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工艺生产过程的优化涉及的不多,服务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多样化。
2.4 社会服务的系统性和紧密性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中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仅局限完成一、两个专业项目,还尚未形成长期和系统的服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3 提升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策略
3.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是离不开人才培养服务的,电气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要与提高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电气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电气行业人才,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以及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得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电气行业发展需求。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结合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核心技术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基于现有教育资源打造核心专业课程,开展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和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一教育模式一方面迎合了行业和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体现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达到高等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了电气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3.2 建设电气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电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动机,是服务社会的有力保证。高职电气专业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电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具必要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电气专业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面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赴相应电气企业参加顶岗学习培训,使专业教师熟悉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材料等;另一方面面向社会聘请有技术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来学院任教,在教学中发挥指导和带动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构建“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与此同时电气专业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面向电气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实践锻炼,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的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力。
3.3 深化电气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社会需求、注重个性发展”原则,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形成以通用技术课程模块为基础,专业课程模块为重点的体系结构。具体方案是: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教育与基本能力模块(基础人文社科教育、专业入门技能训练)、核心专业能力培养模块(电子设备维修、电气设备维修、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块共同构成,改变了传统三段式(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专业)的课程体系。高职电气专业面向三类服务岗位是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及维修、工厂供电系统及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和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三个模块和三个岗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结构形式,“三横”即前述的三个模块组成。“三纵”就代表了三个服务岗位,由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和电机及拖动一条线、电气工程和供配电技术一条线、自动控制原理及技术和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一条线。各个课程必须明确知识核心点和技能核心点,把其强化为核心技术与岗位技能服务。在教学中要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形成双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3.4 加强校内外实训中心的建设
实训中心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开展社会服务技术硬件保障。实训中心的建设应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鉴定及培训的原则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电气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训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进一步强化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缩短学生在企业适应岗时间,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专业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训中心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中心,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中,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以出色的社会服务造福一方经济。
3.5 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高职电气专业要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电气企业的技术进步。建立一套完善社会服务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在公平、严谨的管理体制下高效率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引导教师面向电气企业开展多样化的技术服务,对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时间、实验设施等提供便利条件,并将其在社会服务中所形成的业绩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多种方式的激励与引导,充分调动教师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从事社会服务,勇于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高职电气专业社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合作治理;三维模式;决策机制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36-02
在实践中,我国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不断遭遇绩效困局。随着俞可平、张康之教授引进与宣扬治理善治理念、合作治理模式,以“公民本体”为基础的治理与合作治理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备受关注的社会治理模式。合作治理模式归根结底是人类在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关系的组合,寻求不同以往的、更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道路的努力。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与制度设计,必然也会有其自身的逻辑困境与实践障碍。
1 三维合作治理的理论设计
(1)以多元化组织为“治理主体”。正如罗德•罗茨在《理解治理》中所指出的,治理就是管理网络。治理理论始于认识到公共行政的主体已经超出了多层级的政府机构,而延伸至社区、志愿部门和私人部门,这些部门在公共服务及项目实施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治理视角关注的重要领域。过去,公共责任属于政府专有,而现在它为政府与其他许多非政府组织所共享“在某种意义上,‘公共行政问题’已经跳出了公共机构的边界,现在,一种宽泛的第三部门正密切地进入公共事务的执行和管理中。”第三部门“可以包括准政府机构、公共企业、社会企业、志愿性的非营利组织等”。
(2)以公共领域利益为“价值追求”。一般来说,基于价值认同的共识基础是合作得以延续的最深厚根基。公共利益至上是合作治理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思想精髓。寻求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谋求公众福祉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治理之道。公共利益是包含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是合作治理的起点,也是合作治理的底线。没有公共利益,谈不上合作的可能,而人类合作的目的也是为了增进公共利益。治理理论对传统行政模式中的“价值中立”进行了批判,认为最重要的行政价值是社会公平、代表性、回应性、参与和社会责任感。
(3)以复合化手段为“技术支撑”。社会治理的手段是复合的,既有政府通过行政或者市场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有市场化组织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倡新治理、软治理、整合性公共治理、网络治理、多中心治理,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统治向治理的转变是当代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迁。而要实现治理的价值追求,需要复合化的治理手段作为技术支撑。
2 三维合作治理的危机解读
Bob Jessop将治理理论的内在困境概括为四种两难选择:一是合作与竞争的矛盾,二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三是治理性与灵活性的矛盾,四是责任与效率的矛盾。中国语境的三维合作治理不仅包含以上内容,还有独特的障碍性因素。
(1)“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合作治理的理念保障危机。合作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政府过程中保持公共性价值取向。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延续使用阶级性的话语――“人民”。学术界提出的合作治理理念植根的是“以公民为本”或“公民本位”的社会。合作治理的第一着眼点应当是公共利益,这与我们国家传统计划体制下首要考虑的国家整体利益正好构成一对矛盾。
(2)“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合作治理的能力缺失危机。合作治理建构了一个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三维立体架构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必须以有效的政府、发达的市场和强大的第三部门为基础,否则,合作治理只能是空中楼阁。建构有效的政府是提高合作治理能力的关键,目前获取资源的能力与行动能力不协调,获取资源的能力与行动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能力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存在不足。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提高合作治理能力的基础,我们国家的市场体系构建还处于初期,存在市场主体不强、制度体系不全、运行秩序混乱的问题。第三部门是提高合作治理能力的保障,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不成熟、公民文化发展滞后、公民自组织缺乏、公民能力低下等因素,造成我国以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为基本内容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虽有西方公民治理之形式,却缺乏公民治理的内容与精神。
(3)“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合作治理的运行秩序危机。合作治理运行是以反思的理性为基础。然而,合作治理强调了自组织的优越性,却回避了反思的理性,同样也存在的短视、不确定性、私益至上等缺陷。因为“公私关系的安排既有让私方利用国家资源牟求私利的危险,也有政府出于国家的或执政党的利益把手伸到市场经济和民间社会中的危险”。即使合作治理参与各方认识到存在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认识到合作可能带来的好处,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合作是自发的和顺利的。
3 “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维合作治理的机制构建
(1)建立三维合作治理的决策机制。合作治理从本质上是通过政策来进行治理的,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其实合作治理模式就是政策网络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建立于非等级的协调之上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治理形式或者治理结构,其参与主体经过对资源的相互依赖和经常性的互动,培养出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方式。公共政策是合作决策的产物,政策过程是政治过程,合作决策也是一门政治艺术。
(2)建立三维合作治理的参与机制。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通过扩大参与规模、疏通参与渠道、创新参与方式、增强参与效果、保障参与权利等措施不断推动政府之外的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如在参与方式上,政府之外的市场、第三部门等治理主体可通过投票、、质询、参加听证会、在媒体上发表意见、提供信息和咨询建议等方式与政府部门或其他主体合作。
(3)建立三维合作治理的激励机制。要针对不同的治理主体性质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对政府而言,要推行企业家政府的激励机制,尝试把公共治理绩效与其收益挂钩,让节省的财政资金由政府自主支配并实行富有弹性的绩效工资制,对绩效良好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奖励以激励其进一步节省成本、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对市场主体而言,要明晰公共治理中的私人产权,积极探索公共治理形式,走民建、民有和民享的治理之路,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治理作用,以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对参与某些具有高成本、非营利性等特点的公共事务,政府可对企业等治理主体给予补贴或税收等其他优惠政策。对第三部门,要加大舆论和媒体宣传力度,通过精神表彰以鼓励和肯定其致力于公共事务治理的努力和品质。
(4)建立三维合作治理的约束机制。政府要按照法治的要求对其他治理主体进行严格而合理的监督,保证公共治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而私营企业、第三部门也要对政府治理的绩效进行监督,提供建议、形成压力以促进其更好地治理公共事务。只有这样,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才能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发挥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公共治理体系,实现系统性的最优治理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31X(2016)01—0021-04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此使命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其义不容辞的任务——培养适应高职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职业能力分为核心与特定两方面的能力,特定能力是相对于各种行业所需的特有职业能力,而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最基础部分,它是人们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可持续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其定义为八项内容——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亦是高职学子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需要在大学期间培育、锻炼与提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者可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提高教育成效,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摆在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宋三弦出了本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度引起社会的一片哗然。此书以一线招聘人员的口述实录,点评大学生就业失败的个案,描述了老板、CEO、人事干部在辞退大学生时的无奈与惋惜。他们表示,大学生拥有高学历、高技能,但其最基本的素质如踏实、谦虚、耐心等却被抛之脑后,不善于与人交往、较难主动融入群体等。此书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培育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同时,素质是否被忽略了?此书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其确实点出了现实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可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但现实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未导入职业核心能力,关联甚微
时至今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已基本成熟,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自成体系。但究其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却是关联甚微。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内在的培养目标需要培育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的教学需求要求导入职业核心能力。首先,从理论上来说,高职教育需要培育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导入适应职场、适应社会的职业核心能力;其次,从实践上而言,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与感染力,需要导入职业核心能力,突出“实践本性”、“能力本位”;再次,从效果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入职业核心能力,相辅相成,知识与能力共进,能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学习成效,进而提升个人素养。
(二)职业核心能力未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欠佳
笔者曾做过调研,问高职学生知晓《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否,基本回答说不知,这个答案是令人惊讶同时更令人担忧的。高职院校目前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有《职业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但学生仅知此为一门课程,以为是一门普通的基础课程,却不知此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设与授课未能达到其预想的成效。职业核心能力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与之融会贯通,使课程变活、变通。首先,从理论上而言,职业核心能力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上更为系统、内容上更为全面。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一致、内容相通,如能相互渗透,统一规划,两者将相得益彰,取得更大的成效;其次,从方式上而言,职业核心能力需要载体来实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好是其最为合适的载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授与实践,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了更大,更广的平台,更富有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相互渗透的理论依据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目标一致,相互渗透的应然之举
马克思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2]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目标很明确——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提升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意在培养他们的方法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故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应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二)方法相似,相互渗透的可行之举
“相似论”属于哲学范畴,意即客观事物存在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同与变异,只有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才能向前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异”是必然存在的,但应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同”也促使两者有所继承、相互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在知识的传授上,不仅需要教学灌输,还需要实践演练、运用;在知识的收效上,不仅需要显性课程的传输,更需要依托隐形课程的熏陶;在思想的提升上,不仅需要外在的教育引导,更需要内在的示范、提升。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在培养的方法上存在“同”,可相互渗透,以继承促成效。
(三)内容相通,相互渗透的必然之举
“相通”,字义为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存在相通共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对高职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体包括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是高职生适应职场的方式方法和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相同的,如培养学生从事职场的道德情操、适应能力、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内容是共通,可相互渗透、有机统一,从内容的整合而言,两者相渗透是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一致、方法相似、内容相通,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有效提高高职学子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基本素质,而将职业核心能力与之相融合,对学生而言,这不单单是两门素质教育课程的简单合并,而是一个无形的资本培养的整合,是全面发展、提升素质的核心因素的融合,融两者之长处,提个人之素质。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举措
在高职教育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起来,理顺其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统一目标,将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在改革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来展开教学与实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配合,突出高职特色、职业道德素养之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一)课程设计的有机融合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巧妙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突出高职学子的职业性、行业性倾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以社会需求、职业教育相协调的包括教学内容、目标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从教学目标、内容设置、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引导等作部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为重点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的多方结合;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本,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融合,从填鸭式的灌输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等的开发、培养上,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可采取案例分析法、辩论法、观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高教学成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设置,在分析、把握知识体系、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可提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提倡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育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多设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接口”,合理设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能力链条”。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校企同步培养”,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课程教学落地,入脑、入心,更面向职业、贴近社会。
(二)实践教学的贯彻落实
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拓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又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受众面,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是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可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请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员工进校园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实践教学,或带学生进入企业,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校企”的互动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其次,抓好教学演练项目。实践教学,可以以任务为驱动、以演练为载体,注重培养、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节选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安排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演练方式挖掘、升华内容,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道德”的演练实践教学中,可邀请企业人事部门干部“进课堂”,以具体事例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尤其是在职业道德方面所看重的能力与素养,寻找自身差距,进而思索应如何学习、提高以解决不足、提升自我,这些问题将会在灵活的、轻松的面对面氛围中得到问题的发现、分析及解决,学生对此思索、提高的过程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所邀请的企业人员最好是专业对口的企业,这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并非难事,此环节应是可行且必须的。
(三)工学结合的有效渗透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大胆进行改革,将现代职教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3]高职教育以应用性而彰显高职特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能灵活地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大胆创新,工学结合,与社会接轨,共同培养、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仅于一年级、二年级授课,三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实习,与企业对接、联系较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可大胆创新,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落地于社会、企业的工学结合环节上,采用分段式培养模式,可在“订单式”培养阶段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此模式大多数的模式为一年级、二年级在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三年级可到企业,边学理论知识边实操提高。在此,应大胆创新,在此重要的实操阶段,“德”与“职业核心能力”也应落地,在知识与技能提高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能随之配套。如三年级时期,学生所面临就业问题,需了解当前国家就业的政策、就业相关的法律等,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好能兼容其中,使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相结合,将“职业核心能力”的系列能力一一得到培养、锻炼、提高,有效地提高高职“工学结合”的实质成效。
(四)评价体系的配套实施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评估及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及时反馈教学成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目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应相对应地兼容创新,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落地之际,应考虑社会、企业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首先,重视“教—学”环节的效果评价。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既重视教师的自评、互评也应重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客观分析其权重,不以偏概全;其次,重视“知—行”环节的效果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可加入企业方的评价。如实践教学中加入了企业的环节,则可由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能力等给予评定,任课教师根据企业反馈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学生总评的成绩,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效率,达到“多赢”的成效。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可科学、全面、客观化,以“知”为出发点,以“行”为落脚点,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但也较为狭隘,仅考虑学校、教师方面的评价体系,当然,在近几年的完善中,加入了学生的评价、教学督导的评价,使整个评价体系较为客观,但尚未全面。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应加入社会、企业的评价意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以达到实质性的提高。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充分加入专业实训、实操、演练等企业方所提供的相关成绩,丰富、壮大评价体系的内涵,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更能落地并卓有成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效,故此,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推动、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建设,寓教育于课堂和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教育部,2006:11.[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们出版社,1971:243.
论文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公共服务 政府主导
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公平的关照。受制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中,通过为农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人民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以缩小城乡差距是现阶段乡村治理的重点。
一、乡村治理的涵义
关于乡村治理的涵义,张润泽,杨华认为“乡村治理是一种综合治理,它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元素都统摄进来,以更广泛、更宏大的视野观察农村生活,而不囿于单纯民主化治理的村民自治。”贺雪峰认为,“乡村治理是指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或中国乡村如何可以自主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乡村治理这个词有两个偏向性的所指,一是强调地方自主性,一是强调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乡村治理的基本含义就是是对乡村进行治理,以达到乡村社会善治的目的,解决乡村社会的问题。
从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我国广大农村建立起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乡政”指的是乡一级政权(包括镇政权),是国家依法设在农村最基层一级的政权组织;“村治”指的是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镇政权和村民委员会的结合,形成了当前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的政治格局或政治模式。这种乡政村治模式一头牵着国家,一头牵着社会,在乡镇一级上既有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的嵌入,同时也体现社会的自治和民主。这一模式中,村民自治是基础,乡镇政府是村民自治的指导力量。
在治理主体问题上,学者一般都认为有多个主体参与乡村治理。除了政府以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及其他权威机构都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在治理理论的框架内,各主体的积极参与、协调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治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多个主体在乡村治理中地位和作用没有明确定位,多主体的治理结构可能出现责任模糊,缺乏权威等问题。实践中,社会的加入突破了政府的单一权力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同时鉴于我国的其他治理主体发育尚不完全,力量比较弱小,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权力基础都较为薄弱,只能部分承接政府的职责。因此,天生占有大量资源的政府,在其他主体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如果将自己的责任推给市场或者社会,可能导致更大的“政府失灵”,这对乡村治理来说是不利的。
二、政府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定位
(一)地位和职能
现阶段,政府主体的地位要高于其他主体,在乡村治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其职责在于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在治理理论普遍流行,要求政府进行职能转变的今天,分权、放权、市场化、缩小政府规模等词汇大行其道,好似只要政府让出权力,良好的治理就随之而来,但事实上,这很有可能是一厢情愿。
首先,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在于“还权赋能”。将权力还给社会不仅要求社会自治能力的提高,还要求政府自身能力的提高。政府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要界定政府的权力范围,归还企业、地方、社会的权力,变统治为管理,另一方面要培育社会力量的发展。因此,职能转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社会能力和政府能力都不足够的时候,片面地放权给社会是不合实际的。其次,在社会转型期,强大政府对政治稳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现今,我国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分化、利益冲突明显,各种社会力量登上舞台争取利益,释放政治参与热情,只有强大政府和制度化的政治体系才能农业税取消之后,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时代,政府的重点放在了为农民提供服务、促进农村发展上,这在客观上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现阶段,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社会发育尚不完全,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还不能“缺位”。我们在需要一个“小政府”的时候更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
(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施和保障
公共服务有助于经济增长。迟福林指出,公共产品短缺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直接受制于公共产品短缺,公共产品短缺使多数人的实际福利不能随着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制约了消费主导新格局的形成,制约了服务业主导新格局的形成,制约了人力资本主导新格局的形成。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趋势,应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
各层级的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上存在角色差异,中央政府是宏观制度框架的供给者,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乡镇政府是落实公共服务的主体。中央政府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是全国性的,主要通过重大政策和制度来实施,比如社保制度、教育医疗制度等。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相应缩小,主要是保障和提高地区居民的福利水平,基层乡镇政府则主要负责执行。保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切实履行需要提供相应的财力加以保障。在基层财政没有独立财政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分担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成本,在不同政策中承担不同责任。
三、建立多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事务多,需求多样,客观需要多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协调合作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政府和其他主体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应该依据各自的资源状况、提供能力、效率以及公共服务的不同层次、内容承担相应的供给责任。
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作用指的是政府是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引导者,而不是直接的生产者和包揽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提供惠及全社会的公共服务,兼顾效率和公平。通过公共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对整体性的公共服务进行安排,如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事务安排。二是“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服务标准、质量要求、收费标准、公共服务资格认证、登记制度审计制度和公众投诉等作出制度安排。”三是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府际间责任和资金分担机制。多主体积极参与则是动员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和群众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吸收各种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以弥补政府或者市场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可能带来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满足公众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政府主体和其他主体是协调合作的,政府居于核心主导地位,要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政府应先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中,呈现出明显的非均等化,这种不均等表现为地域性差异和城乡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较高,而相较于农村地区,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明显好于农村地区。这种差异带来了相对的剥夺感,也未达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的,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是要把新农村的各项建设建立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之上,强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培育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社会力量是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社会组织、自治组织最贴近人民的需求,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培育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政府要为各种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他们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空间和政策引导,保证社会组织的规范运行。政府可通过制定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为社会组织提供合法性,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给社会组织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帮助社会组织的能力发展,扶持它们在公共服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各种社会组织中,要特别注重农民自组织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鼓励农民自由地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获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才是农村治理发展的前途所在。
3.关注农民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存在重视短期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忽视长期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硬件多,软件少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改善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容易得到满足,而在教育、医疗、科技应用、市场信息提供等方面获得较难,出现了供需不协调的状况。其原因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决策没有同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相结合,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能力,发挥基层组织同群众紧密相连的纽带关系,同社会组织力量和市场力量实现信息共享,把准农民需求的脉搏,统筹安排资源配置,更好地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