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

时间:2023-09-19 16:20:22

导语: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小学语文;有效整合

在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学科,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人文类的学科,培养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能力、很好地与外界沟通。[1]语文不仅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顺应时代的趋势,教师要致力于研究将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有机结合,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教师依靠课本及板书形式对学生进行说教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比如对于某一首诗歌意境进行分析,教师单纯靠口头表述很难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很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爱国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教师科学有效地将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主人翁”的教学地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内容,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释放学生的天性,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将语文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示给学生们,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教师要勇于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思路。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可以使学生更加简单明了地掌握教学内容、体会教学思想,巩固学生的知识,使其更加牢固;再次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推进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二、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资源与小学语文有效整合的基础,才能够通过信息技术高效地寻找教学资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开展信息化资源之前首先要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为小学语文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有效地拓宽知识渠道。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要定期参加科学的信息技术的培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要求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充分地挖掘信息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以教材为基础,课堂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网络信息技术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应用信息化技术科学有效地进行情景教学小学语文的学习,他不同于数学的抽象,但语文的灵活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目的,这就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人生经历、生活经验比较欠缺,或许不是因为学生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思考,而是通过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学生的学习较为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语文的学习。[3]教师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利用,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构建情景教学,教师将小学语文与情景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更直观的感受理解语文所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代入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例如,教师在讲解“江雪”的这一内容时,这一首诗言简意赅,情感丰富,主要表现诗人在遭受打击后有深感孤寂的情感。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诗人孤寂又无可奈何的感受,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为学生创设这首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这首诗的内容“一座座山峰,却不见飞鸟的踪影,一条条小路,没有行人的踪迹。茫茫白雪覆盖大地,一位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渔翁,在一个小船上独自垂钓。”学生通过这样直观的感受,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高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信息技术融入小组合作教学中所谓小组合作教学就是教师科学有效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性、积极性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使学生之间自由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也能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发言,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小组合作教学中,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例如,教师在讲解“走,我们去植树”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以及怎样从自身做起,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讨论研究,教师借用信息资源充分用数据、统计图、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详细介绍我国环境的具体情况,包括森林树木逐年减少、水资源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等,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资料,然后根据学习主题,使学生充分探讨植树及节约用水的意义。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搜索节约用水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学生们共同分享,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学生的意义达到更高的层次。

(四)采用信息化技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参与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为学生积极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度,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以平等的态度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质疑,积极地讨论发言,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并鼓励他们别出心裁,积极探索创新,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地尝试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转变为“主人翁”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施展自身的才华。教师在讲解“动手做做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一些手工制作,如折纸、卷纸、废旧物品改造等,学生通过观察教学视频,认真分析手工制作步骤,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内容向学生传递的实践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第2篇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语文;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一、影视资源有效运用的意义

(一)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多数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这种传统教学对于年纪较小的小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味,甚至会造成课堂氛围沉闷,获得的教学效果也较不理想。因此,老师应利用相关的影视资源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力帮手,使语文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影视资源有着最明显、最根本的特点,具有教材文本不能体现的优势,它不仅综合了文学、戏剧和音乐的多种艺术形式,还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给观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在语文教材相关文本的基础上,还应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的优势,来达到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开阔视野。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类个体普遍具有的潜能,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影视资源正是帮助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帮手。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影视资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会。在此基础上,鼓励并启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开始提问就是创新意识的最初体现。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各抒己见和自己的想象从而达到思维发散并创新的效果。如果教师马上回答学生,给出自己的判断,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由此可知,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充当着引导学生的角色,学生们要学会独立思维、自主思维,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会达到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影视资源的合理应用是培养并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途径之一。通过写作,不仅能体现出学生是否能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流畅的表达,还能进行在思维方面上的交流。因此,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语文素养的高低。影视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现实,领悟生活,真实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教师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影视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将所观看到的影视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相关联在一起,久而久之,学生写出的文章就会更加带有真实色彩,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一)扩充阅读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手段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也逐渐丰富。教师应合理利用影视资源的这一优势,充分地挖掘教学资源,在教材本身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平台。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改进,影视资源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创造新的教学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最终提高阅读水平。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的范围不能仅限于课本教材,还应该延伸到课外,从而更好地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并引导学生读好书。目前,文学作品和影视密切相关,学生们通过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从而解读范本。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本内容,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为接下来的语文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探索和求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众传媒普遍以图像为主要变现形态的氛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图像超于文字的感知力和敏锐性这一点,多运用影视资源,从而将教学内容以更加活泼、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许多文学作品都被翻拍改变成了影视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影视作品和原著的对比,从而引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思考和探讨。影视作品和原著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效果的表达上也有着不同之处。学生可通过对影视作品观察,从而得出自己的看法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此一来,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和热情,还大大拓展了学习内容和思维空间,教师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语文教学活动。

(三)提高审美能力

语文在众多科目中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要注重学生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既要学习到知识,又要提高学生审美创造的能力,确保学生拥有一份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启迪,得到教育,甚至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影视资源具有能够使学生通过多样的审美角度鉴赏作品的优点。影视艺术是具文学、戏剧及音乐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它能够生动形象地再现原著内容,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直接反映出社会的现实生活。原著当中的某一个片段,通过不同角度、景点拍摄和各种音乐声响的配合以及光影色彩带来的特殊效果,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献给观众,从而突出审美角度多样性给学生带来的新体验。

第3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微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微课”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微课”资源的选择和应用关乎语文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文时碰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这主要也源于小学生缺少对身边事和物的观察和领悟,因此在语文写作时觉得没有素材。“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2小学语文作文传统教学与微课模式分析

语文作文是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教学活动,它应该能体现出小学生的内心思想和自我。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通过优秀作文分析、写作技巧传授等方式来进行作文教学,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都缺少灵气,内容大多是陈词滥调,或由优秀范文语句堆砌而成,小学生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童趣无迹可寻。当写作时,小学生往往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凑字数。长此以往,小学生会觉得作文课枯燥无味,对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必定产生消极的影响。小学语文作文微课,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定好教学主旨,然后将教学内容与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结合起来形成PPT或者微视频,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移动教学等方面。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枯燥的语言以生动的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于小学生面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说,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学生“不会写作文”“不知道作文写什么”的难题。因此,教师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方面需要下足功夫,鉴于微课的时长有限制,其教学主旨必须明确,且能凸现重点和难点,一些综合素材要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3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

选择语文教材内容作为微课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精美的文章,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微课素材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小学语文教材有的语句生动地刻画出人的神态、动作,有的能深刻地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动,有的是对环境、季节的形象描述。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这些素材进行归类设计,辅助以音乐、图片、情境模拟等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针对教材中一些比较好的课文,教师在进行完课文教学后可以把其设计成微课,让小学生根据原文续写、缩写等方式来加强他们的写作功底,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微课资源开发途径。将小学生活动视频作为微课素材小学生还处于爱玩的年纪,课间休息、活动课、体育课中,他们总是愿意投身到有趣的游戏中,尽情地展现他们的童真和欢声笑语。此外,学校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歌唱比赛、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无疑是教会小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便携式的设备,将小学生参加活动的这些瞬间录制成视频,通过剪裁后作为微课的视频素材。在微课中将这些活动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此时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用语句进行适当的表达,锻炼他们的文笔。例如,在播放拔河比赛视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获胜一方和失败一方的表情、动作和潜在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写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兴趣动笔。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能仅局限于视频记录,更应当注重实际生活中点滴细节的观察。当然,为了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教师可以为视频适当地增添一些艺术文字、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结合小学生活动的视频微课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细心观察人物、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增强了课堂趣味性。为小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感受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乏一些关乎自然美景、季节的题材,由于小学生的阅历还不够丰富,很多人对下雪的冬天、炎热的夏天观察不细致,他们在写作时的思维往往也只能局限于读到的范文、平常电视里的场景。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将每个季节的特点、季节的变换呈现在微课中,让学生对每个季节有切身的感受,包括:冬天飘落的雪花,结冰的河水,穿着厚衣服的行人;夏天的蝉鸣,炙热的太阳;秋天飘落满地的黄叶;春天清脆的鸟叫声,新鲜的种子在发芽……将这些场景以图片、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配上适当的音效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感觉在经历季节的变换。教师引导学生将每个季节的特点以及他们对每个季节的感受用文笔表达出来,学生在如身临其境后也更加愿意用文字来抒怀,表达出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将学生的实践经历作为微课资源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的年纪还小,他们的作文素材更应当从生活实践中获取。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多去亲身实践,如帮助妈妈做家务、扶老人过马路、多读些名人轶事等,并让学生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他们的感受。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就可以选择性地将学生的实践经历加进去,让一个人的素材成为共同学习的素材,这对于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学习、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具有很大帮助。

4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的前景

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选择的微课资源不同,微课的类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写作技巧微课、优秀范文欣赏微课、语文课文写作练习微课等。我国现阶段微课资源仍主要依赖微课比赛积累,与小学语文作文相关的微课非常少,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人们去努力地探索。将微课视频与其他教学资源相结合,建设成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数据库是将作文微课应用于实际的重要前提。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了解语文作文的重要性,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我,培养自己细心观察的能力;小学生通过作文教学应该能写出诸如叙事、想象、写景、写人等多种体裁的作文。小学生语文作文微课应该按照这个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制作,并做好资源归类。“人物描写技巧微课”“如何写好作文开头微课”“写一种动物微课”都是很好的微课教材。作文微课的适用性和互动性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在选择微课资源时,一定要考虑到现实的教学情况,比如学生的作文基础、班级的学习氛围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微课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学生能够从作文微课中受益,提高其写作水平。其次,作文微课的在线互动性也非常重要,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是督促教师进行微课资源优化的重要力量。

5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生成资源 开发利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课堂的预设往往遭遇“生成”的挑战,致使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新课程理念下,课程生成资源往往也成了教学亮点部分,逐步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生成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生成资源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成资源反映学生的真实体验,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生成资源,教师应当合理的利用,不断创新课堂教学。

生成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文性。语文基本属性是人文性,语文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文化的学习、儿童发展的情况,重视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感。其次,是开放性,语文课程比较丰富,开放性较强,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观点、提出不同意见都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的想法不同,生成资源也就不一样。再次是生活性,语文学习的外延部分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语文的应用。最后,是审美性,语文具有审美功能,与此同时,语文教学活动是审美活动,这项特点使得语文生成资源同样具有审美特点,表现的形式比较丰富。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现阶段,部分教师不了解生成资源的内涵,更不用提及生成资源深层的含义。语文教师不重视生成资源对语文课堂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在把握课堂环节时,更多的是注重课前预设环节,忽视在语文课堂中产生的生成资源。

其次,是课堂生成资源的损失比较严重。教师对生成资源不够重视,在课堂上浪费大量的生成资源。多数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更多是局限在教材以及课堂练习方面,教学活动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环节进行,多数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只是注重学生的回答和预设答案一致,对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重视。当学生提出的答案和预先设置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就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引入到自己设定的环节中,浪费生成资源。

再次,是教师在开发利用生成资源方面过于形式化。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教学理念有所更新,注重开发并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但是,教师开发和利用生成资源行为是受到新课程改革影响,是外界压力使然,教师自身在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并不具有自主性,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大多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成了应景的点缀而已。

三、开发利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成资源

1.引导学生对字词巧妙地理解

小学生思维想象力比较丰富,课堂上通常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和教学的方向相偏离,当碰到这种情况时,教师不能一味的回避,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课堂具有正确的认识。如在学习《春晓》时,要求学习文中的生字,部分学生在学习“眠”时,通常会把左边目字旁写成日子旁,出现读写错误,教师如果强制学生记住“眠”字的写法,学生只会是短暂的记忆。对于这种情况,部分学生会提出疑问,“老师,眠字我为什么总是写不正确呢?”教师如果回答自己多写几遍就记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教师应当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春眠不觉晓”句子的意思是春意绵绵,睡觉十分舒服,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教师告诉学生“眠”字的意思是睡觉,睡觉需要闭眼睛,因此,“眠”字的左边为目字旁,学生就会记忆深刻。

2.建立互动的平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并不是处于平等的关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当改变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学生敢于和教师对话。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文章主要是介绍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小壁虎向小鱼、大黄牛、燕子等借尾巴,比较富有趣味。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读解这篇文章,课堂教学的过程就会比较单一,学生对此不能产生兴趣,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丰富教学的方式,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引导,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壁虎借尾巴》中包括很多对话,包括小壁虎和小鱼、大黄牛、燕子等借尾巴的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课堂的趣味性比较强。学生在完成角色扮演后,会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小壁虎为什么会自己长出尾巴呀?”对于这样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的知识,部分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小壁虎长出尾巴是自然的现象,我们只要知道就可以了。”教师的这种回答并不能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甚至会抹杀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询问家长,增强对生活常识的理解。

3.对学生需要进行人文关怀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以及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部分生成可能会和学生情感以及心理相关,若处理不当,会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教师给予学生拥抱,同学给予鼓励,对学生起到的作用较大。

以《送给奶奶的阳光》为例,笔者为学生布置任务,回家帮奶奶做事情。在第二天上课时,多数同学都向笔者汇报帮助奶奶做事的过程,有的同学陪爷爷去逛公园,有的同学帮助奶奶穿针,有的同学给爷爷奶奶讲述故事。当同学都在热烈的讨论自己的事情时,班里的一位同学沉默不语,笔者问起原因,学生回答说他的爷爷奶奶很早就去世了,笔者当时非常后悔让孩子提起自己的伤心事,班里的其他同学提到“我的爷爷奶奶也可以是你的爷爷奶奶。”其他的孩子也是这种说法,笔者感受到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爱,对于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体验。

四、结语

生成资源具有突发性,并不能事先进行预测。教师需要强化自己进行课堂驾驭的能力,对课程的标准进行准确的把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助于开发利用生成资源,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立足课本,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以及教师教案和学生学案等丰富内容资源,可以说,教材资源本身丰富内容为教学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资源平台,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课程资源,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教教材”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熏陶、感染作用同时,立足学生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1.科学把握教材,利用课本资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最基本依据,对教材整体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课重要。在以往课程学习中,学习者注重仅仅是教材中知识点,忽视了教材作者或编者在教材中贯彻教学思想。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来说,由于教学思想转变,教材编写思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2.尊重学生想象世界,充实教材资源。语文教材中资源开发和利用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小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他们富有个性化奇异多彩想法、出人意料操作探索,往往超出教师预先设计。面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教师应努力使所掌握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充满个性化课程资源共融,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资源共享,努力将学生所掌握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现实资源。

二、对教学资源进行链接扩展,置学生于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因为生活中听说读写时时刻刻存在。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就为各种链接提供了可能性,使得语文课堂资源构建一个更为开放的语文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检验了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实际的语文能力。对于语文而言,可以实现链接的教学内容很多,可以是一个文本,也可以是一个图片、声音、动画。通过图片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声音,让他们描述听过的感觉,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其促进者、引路人的作用,不但要把自身的资源传授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如在学习《狱中联欢》这一课时,许多学生没读过《红岩》这本书,对文章描写的情节比较难以理解,如果要学生回家自觉阅读,笔者认为面对如此厚重的一本书,想必也无多少学生能真正地看一看,这时教师就可利用本身的知识经验告诉学生有关江姐、成岗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介绍描写比较精彩的章节给学生,这样学生阅读时就不会感到吃力,对阅读也会产生兴趣。另外由于教师是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做好准备,以便能在能力、需要、经验等方面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如有一位教师对《三国演义》的故事以及文中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的性格都非常熟悉,因此在教《草船借箭》这一课时这位教师就先引导学生提出“十天之内造箭尚且不易,诸葛亮为什么仅仅三天就能完成任务,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何处?”等问题,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生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相争辩、讨论。在这节课中教师虽没运用大量软件,但凭自身对课文理解的深度以及丰富的知识经验,通过讨论和争辩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教育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三、教出儿童情趣,使语文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6篇

【关键词】小学;阅读;资源;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如何使农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呢?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活动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说就叫语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我们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早读时间在班上阅读名著名篇;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利用班班通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

这些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农村的孩子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我们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由于学校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看书阅读质疑的兴趣,通过讨论把他们的视角从文本引向社会。

我们还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和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墙报以及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哪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班级展示;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农村孩子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培养小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作为一名青山湖区农村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小学语文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走进新课程》;

[2] 谢锡金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资源整合;探讨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拿着教材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挑选重点文章反复引导学生阅读、背诵,对高考考点更是要求学生熟记笔记,强制背诵,不要求学生对文章有太深入的了解,只需要根据经验判断类似文章类型,再根据语文教师总结的“定义式”进行“填套式”答题,以保证考试时答案的标准化、准确性。

中国的教育传统就是师傅带徒弟,不管在哪个行业,新毕业的大学生在刚刚参加工作时都需要拜师傅,由师傅带领着工作,而大多数师傅都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告诉徒弟这该怎么做,那该怎么做,让徒弟强制记下了等熟练以后慢慢理解,以保证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当然教育系统也免不了这一规矩,而且小学教学面临着中国最严格、最残酷的考试-“高考”,小学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更是谨记师傅的经验与教诲,要求学生熟记高考考点,而小学的语文早读就是最明显的体现,学生只管认真背诵教师标记的高考考点,并不在意文章真正的内涵,此种教学模式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个“标准件式”的书呆子,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相关概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新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不断的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几十年前难以实现的“楼上楼下”早以不能满足人类对科技的需求,因此声控、光控的电灯早已遍布大街小巷,手机、电脑、平板、电话手表等高新科技亦服务着人类生活,而发展高科技、发展人类文明的教育行业自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应用信息技术,让未来时代的领导者的学生也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单依靠课本、教材等传统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新课标所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与科学素养的教育培养目标了。因此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通过网络技术搜索优秀文集让学生阅读,增大学生的知识存储量,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学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让学生不断积累信息素养。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高新科技教学资源的优势,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所用,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与课文教材的等传统教学资源相结合,取长补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及具体措施

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势互补,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刺激,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教学的大胆尝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扩宽语文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以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新课标背景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主要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信息技术和文本情感的有效整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应当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这就需要利用动画、解说、音乐和文字等多种信息,通过充分利用电脑,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更真切地体会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将信息技术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整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使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看短的学习片段,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分享心得,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第三,将信息技术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整合,今后学生可以通过该信息技术这一平台与家长和教师多多交流,将自己的各种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鲁东大学,2012.

第8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这一大的环境下,我国农村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为了使得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跟的上时代的发展,为了使得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提升。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而本文根据这一问题,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技术运用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市来说较为匮乏,这样就使得农村小学中的学生在语文知识储备和语文技能积累上相对较弱,这样就容易给其后续的语文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其次,农村小学中的留守学生相对较多,而学生的这一身份就使得他们在亲子阅读和家庭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缺漏;最后,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存在脱离的现象,这样就使得老师所掌握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使得老师所组织的一些活动不能很好的执行的下去,从而给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上几个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为了使得我国农村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相应的探讨与分析同样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匮乏单一,从而给农村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这一问题,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首先,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共同发展,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可以轻松实现上网的功能,而这一功能就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资源活动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比如说,老师在教授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网上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并将鲁迅先生写的一些经典文章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扩展来为学生进行展示,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时能够对先生的思想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能够有所提高。当然,对于老师来说,信息技术的支持还可以增加老师自身知识内容的储备,这样就能够让老师在教学时有更大的可能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得整堂语文课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之实现远程语文教育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最大益处之一就是能够帮助老师实现远程的语文教育。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可以得知,在我国农村小学中,留守学生的比例正在逐年的提高,这些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所以并不能在他们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对他们有所帮助。但是,这些学生的父母为了弥补常年不在孩子身边的时间,为了让孩子能够跟自己更好的交流,为了能更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帮助,大多会给这些孩子配备手机或是其他网络设备,而这些设备正是老师实现远程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近几年来我国各个信息交流平台发展迅速,而这些交流平台就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一起学习,还可以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情况有较好的掌握。

就以微信平台为例,在微信中有一个重要功能较为“微信公众号”,这一功能不仅使用起来相对简单,而且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相关的信息。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定时或不定时的给学生与家长分享一些高质量的阅读,从而让家长与学生能够实现远程的同步阅读。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适当的举办一些与语文阅读有关的亲子活动,让远在外地的家长以及在农村留守的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一起参加,从而让学生与家长之间能够在提升语文知识储备量的前提下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之助力教学活动实现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老师实现一些教学活动,从而使得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比如说,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QQ以及QQ群,因此老师可以以班级或是以年级为单位建立阅读QQ群,并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当学生都加入到QQ群中之后,老师可以利用QQ群众掷骰子或是“石头剪刀布”的方式随机让学生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组,并让每一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同一本书或是让小组成员根据一幅图片完成写作,而老师则可以在QQ群中定期举办知识问答活动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与写作情况,从而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阅读关系,使得学生之间能够共同成长。

【结 语】

信息技术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桥梁,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加以运用,从而让农村学生能够有更多接触高质量学习资源的机会,使得农村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信息技术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爱华.浅议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3)

第9篇

1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个性化教学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坚持被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积极采用现代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软件制作丰富的教学课件、引入有感情朗诵、创设教学情境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实现现代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关的语文教学意境,结合相关的图片、视频、短片、音乐等多方面教学资源,吸引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儿童阶段,对一些图片、短片等兴趣较浓,很容易融入课堂氛围中,调动积极主动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作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多方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小学生的背景资料,拓展知识视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当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使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相应的图片、视频、短片、音乐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出来,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也积极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知识视野,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但从整体而言,当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1)教师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不高,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如教学课件制作模式较为单一,直接套用模板,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2)语文教师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仅仅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讲解,不能有效分析和传递教材内容的真实情感变化。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备课准备的课件直接用多媒体进行播放,不再板书和书写相关内容,不能与学生形成互动氛围,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3)忽视小学语文人文精神,无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品味教材文章的精妙。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下,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以播放课件为线索,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安排进行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仅仅是以图片、知识点等内容的串讲,不能将教材内容的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甚至文章的精妙之处也不能被深入挖掘出来。4)不能有效实现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衔接。在多媒体技术辅助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完全摒弃过去的朗读、板书、提问等教学环节,直接按照教学课件的顺序以屏幕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不再将重要的知识点在黑板上板书,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找到语文重点知识,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3提高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