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6:20:23
导语:在区域经济增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46-02
引言
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区域金融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从理论上说,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引导功能,区域金融运行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域金融差异的表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区域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国外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探索的热点问题。早在1911年,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之后,Mckinnon和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odriguez-Fuentes(1998)研究了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区域信贷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内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
大多数文献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周立(2004)遵循Goldsmith指标体系,跨越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历程(1978—2000年),涵盖中国三大区域(东、中、西部),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立足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批评了中国“高增长、低质量”的数量型发展路径,倡导重建金融功能,选择质量型金融发展路径。也有仅针对单个区域的,如省域、县域的研究。艾洪德等(2004)的实证研究结论是,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马瑞永(2006)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胥嘉国(2006)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但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董绳周(2007)运用1980—2004年各省区的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其中,西部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宋艳伟、李恒炜(2007)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1985—2004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并非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在统计上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郑小婧、姜宁(2007)研究了在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背景下,回顾梳理1998—2007年间全国及长三角金融政策运用与金融体制调整情况,探究资金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资金密集型特征,且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与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二)基于省市层面的研究
部分文献以某省或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曹廷求、王希航(2006)对山东省各地市1995—2001年的研究表明,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烟台等九地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各地市和山东全省及其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谢太峰(2008)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董金玲(2009)基于1990—2007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3个城市的数据,对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区域存在差异,其中,苏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要大于苏中以及苏北。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内蒙古乌海市课题组(2009)基于乌海市进行实证研究,利用C-D函数,选取乌海地区1990—2009年的贷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及GDP作为指标,采取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单向促进作用的结论。赵俊英(2010)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表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因此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与评价
总结:从已有文献来看,区域金融差异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纷纷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解释各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实际问题。由于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角度也不同。西方关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货币经济学来展开,涉及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资金流动、区域利率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问题。尽管西方学者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内容纳入其研究范围,但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始终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中心内容。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学者更重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差异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区域金协调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跳出了传统的西方货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使区域金融领域的研究拓展到中观层面,拓展到金融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发展态势层面,从而丰富了区域金融研究的内涵,拓宽了金融的区域结构、地区分布、运行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范围,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但是,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然较低,经济增长仍然靠高投入来维系。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环境等众多条件的约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转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全国其他区域类似,也存在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东部地区的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具备自主创新必须的人力资源与物质条件,理应成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力军。然而,体制性突破难度很大,要耗费的时间很长。体制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决定了经济转型的长期性。在艰难而富有挑战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东部地区的低经济增长将使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具有稳定性。
区域经济政策差异的消除将使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具有稳定性
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率先开放的政策,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经济增长的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小,东部地区从区域政策上的经济增长获益空间趋窄。相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受我国改革开放梯度战略的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在享受区域经济政策上存在时间上的滞后。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央政府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这样,区域经济政策性的区域差异将不断消除,东部地区不再具有区域经济政策上的优势。已有的区域经济政策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弱。相反,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的战略实施的时间较短,改革、开放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为实现中西部发展战略而配套的各项区域经济政策处于不断落实之中,这些区域经济政策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由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实现。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长期性决定了中西部区域经济政策将不断得到深化和细化,区域经济的深化与细化的持续性将使中西部地区取得较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将具有稳定性。
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将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的稳定性
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化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市化率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升到2008年的43.9%。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仍然较低,城市化仍然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城市化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域差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从城市化水平提升中的获益是不同的。东部沿海地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根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2006年,东部的一些最发达地区城市化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的高城市化水平使东部地区从全国城市化提升的进程中获益的空间相当有限。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还刚处于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鉴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西部地区的低城市化水平为将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中西部地区将从城市化的提升中获益更多。
产业转移与人力资本的契合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的稳定
目前在国内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文献中,多位学者以全国或区域数据分析了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尽相同。陈柳钦等(2003)经过分析得出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发展阶段的影响;王勋、赵珍(2011)考察了金融规模、银行集中度、直接融资比例及其他相关控制变量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金融规模扩张不利于经济增长。李春宵、贾金荣(2012)以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等三个指标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结构的关系明显,与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的关系则不明显。陈晴旖、张宁(2015)对北京市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北京市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关联,且各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现有的文献中,几乎没有对中小城市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过实证研究,以珠海市为例,探讨此问题,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二、珠海市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区位优越,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下设香洲区、金湾区和斗门区三个行政区。近几年,港珠澳大桥建设、横琴开发使珠海的经济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经济运行总体呈“平稳、升温、提质”的良好态势。2008-2013年珠海市GDP年均增长9.58%,到2013年年末,总量达到1662.38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67%(见图1),排名第10位。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珠海市三次产业的比例呈现以下特征:第一产业产值比例维持在平均2.7%的水平;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由2008年的54.6%下降到2013年的51.1%;第三产业的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总体维持在40%以上,2013年达到46.3%。因此,珠海市经济结构呈现第一产业发展平稳,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的态势。根据胡佛—费雪尔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工业化发展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农业初级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阶段,第二阶段是以工业原料为加工对象的石油加工业、炼钢业、金属加工制造业等。而在经济的成熟阶段,服务业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资本、技术、专业化服务的输出逐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珠海市农业产值在GDP中占比较低,而在区域内既有以工业原料为加工对象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也有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产业贡献率逐年提高,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向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服务业产值会逐渐增加,最终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金融业为例,近几年伴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珠海市金融业发展迅速。截至到2013年末全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业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21.58亿元,同比增长19.5%。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71.90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储蓄存款达到1360.23亿元,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见图3)。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截至到2013年年末,全市上市公司30家,市价总值2081.08亿元。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经营营业部、各类保险营业机构(含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逐步扩大。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加快,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截至到2013年,有6家外资银行、5家外资寿险公司在珠海设立分支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开展顺利。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的理论,某地区的金融规模可以用“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所谓金融相关比率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即实物资产总额与对外净资产的和之比”。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其计算表述为存款额加贷款额之和除以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一般情况下,金融相关比率越高,说明经济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资源越丰富,反之则越低。本文根据珠三角地区九大城市即珠海、广州、深圳、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和东莞等地统计部门公布的经济数据计算出了2008年-2013年这九个城市的金融相关比率,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以此来分析珠海市在珠三角地区中金融业发展水平(见表1)。图32008-2013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增长从表1来看,珠海市金融相关比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由2008年的2.33提高到2013年的3.73,与其他城市相比,处于中上游水平。2013年,这一比率甚至超过广州,仅次于深圳,根据统计,经济较为发达、金融资源丰富的地区金融相关率均在3.0以上,这说明近几年珠海市金融业发展迅速,经济货币化程度逐年提高。
三、实证研究
通过利用相关指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选取以下指标:1.经济发展指标。在经济发展方面,为了消除人力资本的影响,选取人均实际GDP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同时为了避免异方差的影响,对人均实际GDP取对数,用LNGDPPC表示。2.金融规模指标。利用上文中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珠海市金融规模,用FIR来表示。3.金融效率指标。选取存贷比为衡量指标。所谓存贷比是指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和存款总量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金融机构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机构经营的效率。用DLR来表示。4.其他因素。为了能使计量模型反映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除了金融方面的因素,还选取了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用FIP来表示。数据来源于2013年珠海市统计年鉴以及2013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样本期间为1979-2013年,各指标均已消除通货膨胀因素。统计分析使用Eviews6.0。(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的时间序列数据往往是非平稳的,即使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若进行回归也可能表现出较高的可决系数,这样一般不会得出有意义的结果。为避免这种“伪回归”,首先需要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法,上文中变量的检验结果如下:从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上,样本序列中的LNGDPPC、FIR、DLR的t统计量临界值均小于ADF检验统计量值,三个变量的检验结果都没有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所以上述变量都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FIP的t统计量临界值均小于ADF检验统计量值,故变量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而分别对上述非平稳变量一阶差分后再进行单位根检验后,LNGDPPC、FIR、DLR的t统计量临界值均小于ADF检验统计量值,表明都不含有单位根,数据平稳的,则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序列。由于只有变量间是单整价相同时,才可能协整,因此,FIP变量不纳入协整方程,只检验LNGDPPC、FIR、DLR之间的协整关系。(三)协整检验在获取协整关系前,首先要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采取Jo-hansen协整检验法,模型的最求滞后期为2,检验结果为表3所示:(四)Granger因果检验LNGDPPC、FIR、DLR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都为平稳序列,故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依据AIC准则得出最优滞后期为2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下:(五)方差分解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所构建的VAR模型是稳定的结论,在此前提下,进行方差分解来确定变量的贡献程度。方差分解是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一般用方差来表示,以此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图5中可以看出,FIR是影响LNGDPPC最重要的因素,而DLR对LNGDPPC变化的贡献度较小。即金融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要远大于金融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这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投资的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正面影响。但是金融效率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六)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IRF)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的反应,即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产生的影响程度。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考察经济金融各变量的具体影响过程和作用方向。冲击反映的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价数和内生变量对冲击的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形成的偏离带。图6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当期给金融规模指标FIR一个正的冲击后,人均GDP一开始几乎没有任何波动,但是从第2期开始呈现负的影响,并且影响越来越大,直到第9期开始影响逐渐减弱,并向0线靠近。在当期给金融效率指标DLR一个正的冲击后,人均GDP一直呈现正向波动,但是波动从第9期开始逐渐趋向0线,趋向稳定。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FIR对人均GDP的影响力度远大于DLR对人均GDP的影响。
四、结论和建议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被学者们所重视。本文利用1998-2012年上海市旅游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从旅游贡献率、拉动率和旅游收入乘数等角度分析了上海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但有逐渐减弱趋势。
关键字:旅游经济;经济增长;贡献率;拉动率;旅游收入乘数
旅游业有“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誉,具有关联度广、带动性强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上海的旅游产业发展一直领先于国内其他省市,2012年上海市的旅游收入达到3650.55亿元,位居中国国内第一,旅游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文通过上海1998—2012年的相关数据主要分析旅游业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从而为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一、文献综述
Wall和Mathieson(1982)最早提出了旅游乘数的概念,认为最初旅游消费和旅游乘数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Fletcher和Snee(1985)把旅游乘数分为产出乘数、销售乘数、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政府收入乘数、进口乘数,并对这六种主要乘数进行了鉴定分析。Seong?seopKim、KayeChon 和KyuYoopChung(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收入、就业、创汇等方面研究了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Kim et al.(2006)利用台湾地区1977-1992 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旅游和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的结论。
国内在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张凌云(1998)在乘数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业乘数发生作用的三个前提,认为旅游业乘数作用是有条件和范围的。何佳梅、贾跃千和周昌军(2005)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旅游收入乘数模型,并测算、比较了区域间的旅游收入乘数值。陈斐、张清正(2009)以江西省为例,从收入、创汇、就业以及产业关联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旅游经济的效应。孟祥伟、金浩(2010)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对河北省的旅游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协整分析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而研究旅游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旅游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后,上海旅游产业的规模有一个明显的剧增,从20世纪80年代仅能接待上万人次游客到如今的全年旅游数2亿多人次,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1997年,上海明确了都市旅游的产业发展定位,至此,上海的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图1 可知,上海旅游业增加值从1998 年的171.84 亿元,提升到了2012 年的1497.68亿元,增长了近9倍,是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的2 倍多,年均增速达16.89%,说明上海旅游经济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不过,无论是通过旅游业增加值的绝对数大小,还是旅游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大小来衡量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都较为单薄。因此,本文借助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更好地说明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水平问题。
1998—2012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速,虽然年均增速高达12.59%,但旅游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仍在不断提高,从原本的4.52% 上升到了7.42%,平均值为6.10%,高出国内水平近3个百分点。2003年和2010年是两个特殊时期。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上海旅游产业遭受了较大打击,因此当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05%,比上年减少0.6个百分点。根据《上海年鉴2004》资料显示,“非典”对上海市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据估算2003年上半年的直接损失约为50亿元,影响了约10万名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相比之下,2010年是上海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全年旅游收入及国内外旅游人数均大幅增长,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7.93%,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
三、旅游经济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作用
虽然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能反映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但无法衡量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选取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两个指标来分析旅游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程度。其中,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旅游业增加值的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之比表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则用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之积表示。
如表1 所示,1998—2012 年间,上海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波动趋势,但整体有所提高,相对而言拉动率则起伏较大。1998年以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4.86%,经过4年的缓冲,2002年提高到了9.61%,翻了近一番,其增长速度相当可观。在此期间,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率除了2001年有所下降外,基本保持增长态势,2002年旅游经济拉动GDP增长近一个百分点,约为1998 年的两倍。2003 年由于遭遇“非典”,上海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跌到谷底,仅为1.51%,拉动率也降低至0.25%。2004年,上海通过加大旅游会展、旅游节庆等项目的宣传力度,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创新高,为11.60%,比上年增长约十个百分点,带动了GDP近2.5个百分点的增长。之后的五年里,旅游业的贡献率始终在6%的水平上下浮动,而拉动率则经历了先增长后降低的过程,2007 年提高到1.54%后,2009年又跌至0.35%。2010年,上海召开“世博会”,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峰值,高达16.69%,旅游业的拉动率也相应增加至2.35%。之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仅为2.49%,对GDP 的增长的拉动率也只有0.29%。2012年,旅游业的贡献率又有显著提高,为8.76%,而拉动GDP增长的效果并没有显著提升,仅有0.45%。
四、上海的旅游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旅游业除了通过直接收入影响国民收入外,还通过由旅游直接收入产生的诱导收入和间接收入对国民收入产生隐性的影响,旅游收入与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长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被称为旅游收入乘数,该数值的大小反映了旅游收入对区域经济促进作用的强弱。
旅游业总收入与旅游业增加值(增加值法下的旅游收入),是学术界测算旅游收入乘数时采用的两种核算方法。虽然旅游业总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但由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各产业扣除了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之和,因此,本文选取同样扣除了总收入中对旅游业的中间投入的旅游业增加值来测算旅游收入乘数。
首先,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αβ·L的基础上,构造旅游收入生产函数Y=A·Iα,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I为旅游收入,A为常数项,代表其他投入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产出的影响。对函数进行微积分处理后,可知α为旅游收入产出弹性,又可表示为
然后,对旅游收入生产函数取对数,并引入时间趋势变量i 以消除时间趋势的影响,得到方程: 1nY =1nAα +I ?i1n 。利用Eviews7.2软件对1998-2012年的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和旅游收入进行回归,可求出旅游收入产出弹性α 的值为0.45。由于旅游收入乘数K = ΔY/ΔI,所以可以推出Kα =Y ?I ,通过计算求出,如表2所示。
从表2中的测算结果来看,2012年上海的旅游收入乘数为6.01,意味着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上海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可提高6.01元,从相当高的数值中可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深远影响。1998—2002年,上海的旅游收入乘数从9.87逐年下降至7.91;而2003年突然上升,为8.83;之后,上海旅游收入乘数的值又有两次波动,2004—2008年,先是持续下降再缓慢增长,但始终保持在6.5 以上的水平;2010 年该值仅为5.63,2011 年增加到6.07,而2012 年又略有下降,为6.01。总体来看,1998年至2012年间,上海的旅游收入乘数呈逐步减小的趋势。
由公式可知,在旅游收入产出弹性α的值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旅游收入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与旅游收入的比值。当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时,旅游收入乘数变小;反之,则变大。1998-2012 年,上海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整体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而导致旅游收入乘数整体呈减小趋势。2003年和2010年的旅游收入乘数有明显起伏也是这个原因。前者因为“非典”的影响,旅游收入仅比上年增加4.43%,而国内生产总值仍保持高速增长,旅游收入乘数因而突然变大;后者是由于“世博会”的缘故,旅游收入大幅上涨,增长率高达35.12%,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导致旅游收入乘数突然变小。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上海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上海旅游业发展速度稳定增快,产业地位稳步攀升。1998—2012年间,上海旅游业增加值的增速除了个别年份以外均高于GDP 的增速,年均增长率更是比GDP高出了4.3个百分点,与其他产业相比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潜力依然很大。2001年以来,上海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在5%以上,且该数值总体呈不断上升态势。从国际经验来看,旅游业俨然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第二,旅游经济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但总体呈减小趋势。剔除2003年、2010年的数据后,在过去15年里,上海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率平均为7.52%,拉动率平均为0.97%,旅游收入乘数平均为7.47,反映出上海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带动作用。但从三个指标的数值来看,旅游业对上海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作用走向一致,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12年又有所回升;而旅游收入乘数则持续下降。这说明上海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正在减弱,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提高旅游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针对上述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加强旅游业与工业历史积淀的融合。上海作为一座拥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虽然目前上海已经开发了200多处工业旅游景点,但是工业旅游发展长期受到开放程度不够、游客认识不足、参与性不强等因素限制,对此更需进行更好的宣传包装。进而,应把宝山钢铁、嘉定汽车、闵行航天、长兴岛造船、洋山深水港等工业旅游景点打造成集文化传承、成果展示、科普教育、生产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基地。
二是加强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上海共有9个郊区县,占地约为全市总面积的93%,不仅农业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还拥有先进、成熟的现代农业技术,应充分发挥并结合上海自然资源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优势。例如加大对崇明岛生态旅游的开发,丰富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形式;抓住长兴岛建设一级渔港核心功能区的机遇,大力发展渔港风情旅游,与横沙岛旅游联动发展;利用现有现代农业园区的资源,开发观光旅游、科普推广、产品展示等体验活动。
三是加强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旅游业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服务始终贯穿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因此,要将旅游业渗透入现代服务业中,与之形成互动双赢局面。要加大金融、通讯、住宿、交通、娱乐等服务性资源与景点、旅行社等旅游性资源整合力度,为游客提供高科技与高技术含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叶秀霜.旅游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2.
[2]谭佩琴.澳门旅游收入乘数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66-71.
[3]师守祥.旅游业乘数研究辩证[J].旅游学刊,2007(10):30-33.
[4]何佳梅,贾跃千,周昌军.旅游收入乘数的测定和区域间比较[J].经济师,2005(05):144-145.
[5]陈斐,张清正.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9(09):1564-1579.
[6]曾国军,蔡建东.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旅游学刊,2012(05):23-31.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消费量也是相当大的,江苏省的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并呈加快趋势。1999年,江苏省的能源消费总量是5960.14万吨标准煤,而到2007年则快速增长到18031.67万吨标准煤,是1999年的三倍多。同时,电力的消费量也在增加,其年增长率变化较大,最大已达22.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种能源的消耗量也将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江苏省自身产能水平极低,供需缺口很大。而且,由于电力供应不足,江苏省在过去几年普遍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许多企业被迫调整厂休,避峰让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苏经济的发展。因此,能否很好地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将成为影响江苏省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环境污染方面,这里主要分析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从总体上来说也在不断增加。1996年排放量最低,为85481万吨,2007年则上升为192426万吨,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相违背的。
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虽然社会能源的种类很多,但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能源投入,其初始状态通常是煤、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四种能源。而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与振动危害及其他。本文仅以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FS)表征环境污染程度。并以能源消费量(NY)和废水排放量为自变量,全省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建立如下计量模型进行研究:
Y=β0+β1X1+β2X2+μ
其中,Y、X1、X2分别表示GDP、NY、FS,μ为随机项。
本部分收集了江苏省1990~2007年的全省生产总值(人民币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等有关数据。所选数据全部源于1997~2008年各年的《江苏统计年鉴》。由于从年鉴上得到的全省生产总值是按当年实际价格计算的,各年的数据不具可比性,因此本文用以1985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其进行修正,以便使所得结果比较客观准确。
根据以上建立的模型,对所收集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3.0进行线性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建立了如下回归方程:
Y=-554.7009+0.307044X1+0.001697X2
(-13.29282)(52.36129)(3.287607)
R2=0.998840,F=5594.677
统计学检验、计量检验。从回归结果看,拟合优度R2接近于1,解释了总离差的99.884%。同时,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的参数估计都通过了t检验,F值也大于其临界值,这说明回归方程的总体显著性水平较高,拟合得很好,而且变量电力消耗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此外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及异方差。因此,回归方程是总体线性显著的,它能正确地反映能源、环境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意义分析。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β1为0.307044,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能源投入的增加,江苏省的生产总值将不断增加。能源多消耗1万吨标准煤,全省的生产总值将增加0.307044亿元,这种正向的相关关系与实际也是相符的。能源是一国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没有能源的提供与利用就不会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供应。然而,由于江苏省“无油、缺煤、少电”,资源匮乏,95%以上消耗的能源都要从省外调入。因此,江苏省不适合发展高能耗项目的产业模式,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另外,β2为0.001697,说明江苏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说,江苏省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在我国,普遍采用GDP或GDP的增长率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成就,用产值和经济增长率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进行考核,这就导致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由此所产生的恶果也最终将对经济产生“报复”。因为环境污染的加剧,又不断会拉大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支出。
同时,运用Eviews软件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矩阵,得出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79059。这说明能源的高消耗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改善环境,就要从减少能源的消耗入手,不断提高能源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江苏经济的增长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同时江苏省资源不太丰富,不断拉大的供需缺口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环境污染最终也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是一种极不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
能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江苏省的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轻工业,向结构轻型化发展。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的发展。必须建立标准化的定量技术指标,在水泥、钢铁等行业,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从而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江苏省的能源结构
首先要加快江苏省的电源电网建设,并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其次要积极开发水电,利用江苏抽水蓄能的丰富资源,重点考虑建设一批调峰能力强的中型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再次要优化发展煤电,推行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和提高技术设备水平,以提高煤炭等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利用江苏省具有引进天然气港口和良好住址的条件,大力发展天然气,并加快对风电、潮汐发电等适合江苏省情的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三)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从而使物质和能源能够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此外,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江苏省的省情,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消耗型向循环型、投资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型经济转变,实现江苏经济向高级化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投入;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也愈来愈重视,愈来愈多的公司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建设,并将其并入公司发展的战略计划中去。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中又称为无形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的。人力资源方面的大量投入主要是未来提高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间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人才文化,保证人才良好的流动性。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通过增长人员的知识及能力,满足公司当下及未来发展的要求,主要侧重于强调长期的需求。通过对公司内部人员进行激励调整以及培训的一系列过程,实现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自身潜力的开发。我国自从加入WTO之后,各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与外国大型公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需要坚持发扬人本精神,加快各层级人员开发的步伐,才能跟得上国际人才培养的趋势。随着各种管理思想的宣传,公司管理人员开始愈来愈重视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关注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2.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指区域内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来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而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来看,产值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够说明一个地区生产水平的总体的提高,也不意味着代表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人均GDP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有时我们必须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来观察,才可能发现增长的长期趋势。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这个主体自始至终都控制着开发过程。区域开发是以特定区域为对象,对这个区域未利用自然和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利用,对已利用的进行再利用。所以,区域开发是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对区域内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经济的最大限度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三、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
1.人力资源的投入与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一个地区物质、自然资源的匮乏是不会阻碍其逐渐从落后水平至先进水平的发展,但是如果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的储备量的滞后、跟不上,将会直接导致虽然该区域拥有众多的物质资源也难以在整体的经济丛林中崛起,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就是人力资源的投入与开发。首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其产出产品的生产率有着非常高的相关程度,同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文盲劳动者的生产率相比,小学学历的劳动者可将其提高45%,初中学历则是109%,大学文凭则更是高达300%。高等教育的人才则可以更好的回馈区域经济,更好的将其所学、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等运用与工作中,为公司提供更好的管理思路,创造更多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人才的教育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一个高等教育的人才所回馈给区域经济的部分我们要引起加倍的重视。另外,人力资源的投入还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很高程度的体现,大力培养人才的区域往往也拥有着相对先进的技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的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内部地区,因而其技术的发展较为快速,经济的发展较为持续。按照经济学的新古典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有了这些要素的投入,地区的经济就能够实现增长,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在技术方面对区域经济增长实现持续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添动力。
2.稳定增长的区域经济更容易引入、留住人才。首先,稳定增长的区域经济将会给有能力的人才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告诉他们这个区域内公司、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岗位众多机会众多,等等这样的一些暗示都将有利于该区域内公司的招聘以及人才的不流失。其次,良好的增长态势为人才在工作中发挥所长提供了优质的外部基础,优越的工作学习氛围、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备、和谐的工作环境,这些都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方面,有了这样优越的外部环境作保障,拥有着高端技术、优质能力的人才才会蜂拥而至。第三,优质人才对于薪资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如果不能保证其满意程度,将很难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让其为公司诚心服务,这将极大的损害公司的利益。而一个稳定增长的区域经济则为此提供的坚实的保障,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带来财富的增加,这样的信号对于各方面人才的吸引、留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对于如何实现人力资源投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根据上述对于人力资源与区域增长的关系分析,将对如何获取高端素质人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结合区域发展制定多元化的人才激励制度。各个省市应当根据其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划分新的区域,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省市县,然后根据各地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引入制度,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各大企业应当明晰人才激励制度的多元化趋势,不仅仅在于经济报酬,给予员工足够的薪酬奖励,还应当使得其员工在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上得以满足,比如荣誉感、成就感、安全感等方面的激励。另外各个公司需要明确奖惩措施,保证赏罚分明,营造出一个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
2.促进各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分配及流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区域之间也暗涛涌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促进各地人才交流学习不失为一个好对策。可以组织一些各个公司之间的参观学习,促进其共同发展的脚步。各区域之间如果不能够实现良性的交流学习,将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注重各区域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区域内部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不同的人才,资源型区域要培养勘探、冶炼、营销等的人才,而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则更多的需要培养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对于特殊工程项目要培养特殊知识型人才,尽量做到专、精。目前全球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仅仅依靠引进人才已经很难以满足各地区发展的需要,区域内应当注重自行开发和培养独特的人才,这样才能在世界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拥有最强有力的资本。
参考文献:
[1]谢波,陈仲常.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04:35-44.
[2]李慧娟.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22:58-59.
[3]杨莉莉,邵帅.人力资本流动与资源诅咒效应:如何实现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增长[J].财经研究,2014,11:44-60.
[4]翟翠霞,吴宏伟.人力资源开发与我国经济增长——基于教育及三次产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2,04:70-75.
关键词:区域创业环境;经济增长;社会过滤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1-0089-06
一、 问题提出
创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政治界、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的兴趣点,创业活动在先进知识、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起到纽带作用,而区域创业环境则能够为某一区域内创业的行为提供资金、人才、科技服务等各类支持的创业要素。由于创业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初创企业普遍感到经营困难,对市场前景顾虑重重,这种困难体现在初创企业产品市场、资金、技术以及信息和人才等多个方面。初创企业绝大多数处于充分竞争市场环境,容易受市场风险的侵袭,生存能力弱,应对挑战先天不足。市场环境方面,初创企业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开辟市场难度大,投资承担着巨大风险;金融环境方面,初创企业自我积累有限,自有资金不足,且自身信用等级低、成长性不足,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科技与人才方面,初创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人才、高技术含量生产设备、技术创新意愿,这也导致初创企业技术能力低下、技术发展缓慢。因此,不断提高区域创业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科技与人才教育环境,对提高初创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高建(2014)认为我国的早期创业指数(TEA)尽管在世界范围内排名较高,但创业环境的质量与实际支持能力排名靠后,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尽管持续引导民众创业导向、提升创业水平、改善创业环境,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受困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创业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扶持能力尚未得到改善。特别是在不同区域发展中,区域创业环境对产业,进而对促进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关系还有待于探索。凯兹(2003)认为良好的创业环境能够提供创业导向,促进创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持续增长。萨若和怀特(2011)认为创业环境的研究能够对创业行为、创业成功等其他创业研究领域提供较大的贡献,当今国内外学者尽管对创业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创业环境指标选取、创业合法性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在创业环境整体的评价体系构建上还存在^大的提升空间(徐淑英,2007)。在中国情境下探讨创业环境的发展脉络、构建创业环境研究的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运用交叉学科的思维碰撞出创业环境研究新的火花,这些都是创业环境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张玉利,2014)。因此本文首先论证在社会过滤指标提取的基础上,区域创业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能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也为上文创业环境研究奠定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情境、国际化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等话题的文章日益受到国际权威期刊的青睐,而中国情境下创业环境等话题的文章数量、质量持续提高,来自中国情景下的创业环境研究逐渐走上世界舞台,成为管理学范畴中新兴、重点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以中国情境下区域创业环境为主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是在理论发展脉络中缺乏权威解释。
创业行为成功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高新技术产业创业者在基础设施完全适配、创业团队高效配合、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大、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的创业环境中,肯定能大幅度提升创业成功率与自身发展程度。罗马里(1989)认为,创业者只有在创业资源丰富、创业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创立企业。但是创业资源丰裕程度是由创业所在的区域创业环境提供的。因此,创业者为了提高创业成功率必须按照自身创业理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区域创业环境。如何对区域创业环境进行科学评价,促使新创企业的创业行为与需求能够和所在区域的发展战略、整体经济目标相适配是资源依附流派的主要思想。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新的冲击,虽然自20世纪末以来,政府官员下海经商、互联网O2O创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创业浪潮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与制造为依托的创业行为逐渐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经济发展尚存在很多隐患。因此,我们应寻求解决这些隐患的最优路径,从本质上优化经济发展改革的传统模式,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增长的最新模式(张玉利,2014)。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就区域创业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与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李阳(2007)对中国创业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权威期刊、最近前沿动态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区域内的创业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索坦托(2011)认为在经济区域内设立如企业孵化器、初创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各种类型的创业中介机构能够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与健康发展。施瓦茨(2012)的研究表明,接受过初创企业孵化器、初创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服务的初创企业,在创业计划完整程度、创业环境适应、创业成功率等方面显著高于未接受中介服务的初创企业。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当初创企业所处的创业环境适合企业生存、发展时,该初创企业才能拥有持续的创新性与生存能力,从而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在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H1:区域创业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关系呈现出显著正向影响。
H1a:区域创业市场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关系呈现出显著正向影响。
H1b:区域创业金融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关系呈现出显著正向影响。
H1c:区域创业科教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关系呈现出显著正向影响。
三、 变量与数据选取
(一)变量选取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程度的测评、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的筛选和优化(卫,2009;李晓,2009),为今后学者研究区域创业环境提供了指标库与维度。但是这些研究往往使用单一的指标为相对应的维度定量赋值,但是这些单一指标往往不能对某一维度进行完整定义,所以本文为了最大范围地选取区域创业环境的维度划分指标,引入“社会过滤器”的概念,将区域创业环境一系列指标“过滤”为区域创业市场环境、区域创业金融环境与区域创业科教环境,研究区域创业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弗洛姆首次提出“社过滤器”的概念,主要应用在心理学的层面,用于解释特定行为、语言、符号等信息在形成正式范式前所经历的一系列筛选与优化的过程。弗洛姆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世界中,最初的原始社会并没有系统的语言、法律以及对各种事物的形容词汇,但是随着人们生存的阅历不断丰富、生活方式与沟通经验不断积累,可以通过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的过滤作用对某些事物形成特定的评价体系。罗德里格斯(2012)将社会过滤器的思想应用到经管学科的科研领域,并将其作为对不易完全测量的复合变量或多重维度的赋值方法,实证研究中的“社会过滤器”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将某些指标进行删选。
研究的目的是测量区域创业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依据研究假设选取研究变量。对于因变量的选取,选取被学者们广泛接受的分析变量:2003至2015年各省区市的生产总值(GDP)。在将“社会过滤器”应用到经管学科的基础上,在卫(2009)、张可(2014)等学者对区域创业环境所做的指标评价体系中提取不同区域创业环境维度所适配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共同构建静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探析区域创业市场环境、区域创业金融环境与区域创业科教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
本文采用社会过滤器是为了能反映区域创业市场环境、区域创业金融环境与区域创业科教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衡量三个方面区域创业环境的水平。文章原始数据选取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3-2015)》以及万德(Wind)数据库,具体指标见表1。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文中选取2003年至2015年全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考察样本量为372个,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5)》、《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3-2015)》,并对数据进行简要处理。
首先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以减少面板回归过程中的异方差性,然后使用SPSS20.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KMO & 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收集处理的数据是否有效。经检验,数据整体的KMO度量值为0.882,大于0.5的标准值,因此拒绝球形检验零假设,所收集的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为了验证区域创业环境研究的维度划分是否合理,将数据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最大方差法对主成分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当提取到第三个主成分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283%,说明在原始数据中可以提取三大维度。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根据上文的文献梳理与指标筛选,本文选取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科技环境衡量区域创业环境,研究区域创业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研究假设H1,提出面板数据模型一:Yit=α+β1X1it+β2X2it+β3X3it+ui+?着i。
模型中Yit表示我国第i个省市t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数化形式,X1、X2、X3分别表示第i个省市第t年的市场过滤指数、金融过滤指数、科技过滤指数,ui代表不可预测的时间效应,?着i代表无法估计的随机误差项。在各过滤指数的计算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处理以减少异方差性。
(一)模型检验
本文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在数据处理之后,对实证结果进行F检验与Hausman检验,首先F统计量的P值为0.000,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模型通过F检验;其次,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Prob>chi2=0.0000,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0.05,通过Hausman检验,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两种模型中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本文运用STATA12.0软件,构建静态面板模型,采用OLS方法逐步回归,经过软件计算后得到全国31省市的区域创业环境过滤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如表2中2-1所示。模型拟合优度为0.9754,三个区域创业环境的过滤指数全部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构建十分合理,有效地描述了区域创业环境在不同的维度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全国数据实证检验通过的基础上,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差异化区分,探讨不同经济区域的区域创业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分别对东部13个省市、中部6个省市、西部12个省区市区域创业环境过滤指数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对模型运行结果进行F检验与Hausman检验,F检验的结果显示三区域模型F统计量的P值均为0.0000,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模型通过F检验;三区域的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区域各自的Prob>chi2=0.0000,同样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0.05,通过Hausman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东部、中部、西部固定效应模型的拟合优度为别为0.9596、0.949、0.9722,各区域创业环境过滤指数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过滤、金融过滤指数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科技过滤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模型运行结果详见表2中2-2、2-3、2-4。
(二)结果分析
在区域创业环境的市场环境方面,市场过滤指数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假设H1a得到验证。说明了区域内市场开放程度、市场消费能力、政府投资导向、交通运输能力等市场环境越优化,经济增长越大,创业行为的成功率也越高。东部、中部地区的市场过滤系数为0.2212、0.1959,高于全国水平,而西部地区则为0.0889,远低于全国水平,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创业市场环境受到国家政策未及时倾斜、交通条件限制、资源与产品供需不平衡等实际情况的影响,导致西部地区创业行为的市场依赖性远不如东部、中部地区。在金融环境方面,金融过滤指数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假设H1b得到验证。东部、中部地区金融过滤系数(0.3039、0.3197)低于全国水平(0.3805),西部地区的金融过滤系数(0.4954)高于全国水平,这也说明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创业行为更注重区域内是否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科技环境方面,科技过滤指数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假设H1c得到验证。根据区域创业环境与经济增长的静态面板数据分析结果,假设H1a、H1b、H1c均得到验证,因此假设H1也通过检验,区域创业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区域创业环境虽然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影响,但是从检验结果中可以发现,区域创业环境各维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级差异,东部地区区域创业环境除市场环境外,金融环境、科教环境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均小于中西部地区,即在市场开放条件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创业环境中,金融环境、科教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相比不过分依赖于区域创业金融环境和区域创业科教环境的支持,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因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金融融资与科学教育能力远低于东部地区,在跨区域经济发展中,融资体系、科技研发和人才应用的能力已构建成相对成熟的体系,如何进一步打开国内外市场,成为连接国内外中小企业贸易、投资的热点区域成为东部地区创业活动发展的新的动力。中西部限于金融市场流通性不高、基础科技能力的薄弱、科技环境发展起点过低等因素,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得出,提高一单位金融环境、科教环境水平对中西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要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的新创企业对区域创业环境中的金融、科教环境的依赖性高于东部地区的同类企业。因此,我国不同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应明确自身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产业政策服务区域创业活动。我国东部地区的政府应引导高资源消耗、高劳动密集产业向资源、劳动力相对充足的中西地区转移,引导初创企业在创业环境选择的过程中更加贴切,缓解东部区域人民生活的压力,鼓励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在创业产业集群建设中承担更大的职责,贡献更大的力量;中西部地区政府则应该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优化劳动密集型初创企业入驻的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引进措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区域创业环境,积极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地,充分利用集群效应优化区域创业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在政府针对不同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创业环境以l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同时,结合“互联网+”的背景,本文对今后研究作如下展望:
首先,我国潜在创业者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区域创业市场环境,打破传统区域创业环境的地理距离,利用“互联网+”重塑企业形态,为创新创业开辟新的空间。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蔓延的过程中,传统企业边界将逐步打破,派生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为新创企业创新创业提供肥田沃土。在精准农业、智能制造、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兴领域,将出现一大批依托于“互联网+”创业环境生存的新创企业推动跨区域、跨界融合,不但迸发出无限生机,又能够催生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创业新兴业态,进而带动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升级。
“互联网+”拓展了区域创业金融环境的边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碎片化的资金归集与资金供给,与初创企业融资的核心十分契合,可以有效拓展初创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的可得性,向实体经济输血。互联网金融汇集的是碎片化资金与储蓄,能够为初创企业打造高效融资平台,为之提供覆盖广、成本小、门槛低、流程短、互动强、灵活度高的贷款产品,与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直接对接。
“互联网+”重铸科教创新体系,为创业创新提供新的要素资源。“互联网+”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发生变化。一是创新创业主体呈年轻化、大众化,大学生、留学生、科技人员等草根群体正逐渐成为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二是区域创业科教环境日益优化,互联网创业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可见,基于互联网的科技创业环境将汇聚大众力量,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低的成本,迎来创业创新的重要机遇。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区域创业环境研究中,要加入“互联网+”的元素,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创业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玉利,曲阳,云乐鑫.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学研究与创业研究主题总结[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1):65-72.
[2] 江虹,朱涵.论省级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估――以江苏省各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7,(24):54-56.
[3] 李晓.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J].统计与决策,2009,(15):48-49.
[4] 谢波.资源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31-36.
[5] 卫,曹薇.创业环境与创业活动关系的研究视角及其进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156-160.
[6]James Karlsen.The Role of Anchor Companies in Th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Lessons from Norway[J].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2013,(26):89-98.
[7]Roman Martin,Jerker Moodysson,Elena Zukauskaite.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 Beyond ‘Best Practice’:Lessons from Sweden[J]. Journal of Knowledge Econimic,2011,(2):550-568.
[8] Zhang Y and Li H.Innovation search of new venture in atechnology cluster:The roles of ties with service intermediaries[J].Strategic Management,2010,31(1):88-109.
[9] Tsui,A. S. and J. L. L. Farh.Where Guanxi Matters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Guanxi in the Chinese Context[J],Work and Occupations,1997,24(1):56-79.
[10] Sheng,S.,K. Z. Zhou and J. Li.The Effects of Business and Political Ties on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Marketing,2011,(75):1-15.
在进行思想解放中首先要认准最需要解放的群体,湖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会,历朝历代都以鱼米之乡自谓,小富即安,偏安一偶。且不知“自然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商品经济越落后” 而商品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其仕、农、工、商的社会价值认同越根深蒂固。于是从骨子里不可能重商、知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公务员队伍的思想转变。我们要就学习、观察、了解、分析的底气进行公务员队伍的思想解放,从骨子中进行公务员队伍思想的转变,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轻松的完成角色的转换,意识到自己应该有着公仆服务意识,让他们能主动学习社会经济知识,了解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客观,冷静分析问题。摆正位置,主动去解决那些生产力发展的认识、观念与作法的阻碍。
二、坚持政策引导
要想打造出区域的增长极,必须要坚持政策的引导,彻底理解和吃透有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在对地方产业发展中的调节和引导作用,熟悉各个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深刻了解与前瞻性的判断。在打造区域的增长极的过程中,政策就是一盏指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坚持政策的引导过程中,这一区域的领导要做出表率,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工作部署,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在打造区域的增长极的过程中,带动区域中的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积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总结出适合该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和措施。
三、坚持规划先行
要想真正的做好一件事,没有好的规划,这就是一句空谈,在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同样如此。因此在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任何工作都要先做好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各项工作更加井然有序,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都能够做到心里有数。俗话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想要做好各项工作的事先规划,这就需要领导在进行每一项工作之前,组织一群这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来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研究,借鉴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区域的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的工作规划,这样才能够实现事事事先规划,工作条理清楚。
四、坚持环保先行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打造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环保先行的原则。环保现在是一个全民的话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各行各业都开始重视环保的问题,比如在酒店业,上海的半岛酒店集团就宣布香港、上海、北京、东京、曼谷及芝加哥等地半岛酒店都将从2012年1月1日起停止供应鱼翅食品。在工业上,很多的行业都为环保这一概念花了重金。而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打造过程中,也不能忽略了环保,反而要坚持环保先行的原则。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我们要知道,这里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如果这里的环境受到了污染,那么我们呼吸的也将是污浊的空气,我们吃的食物也可能有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样的生活环境,会让人提心吊胆。
五、坚持集约用地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打造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集约用地。集约用地就是通过整合、流转、置换和储备等等,来进行土地资源的使用的数量以及节奏的合理安排,在使用之前做好用地结构的布局,挖掘出用地的潜力,让每一块的的价值都得到合适的体现,让每一块用地都能够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和李勇效率,符合投资强度,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资源。因此在进行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打造过程中区域的各部门要转变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那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种粗放的土地资源使用方式,实现用地的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土地资源使用方式,走向内涵式的土地资源潜力挖掘道路,充分发挥区域土地资源的特点,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的资产效益。
六、坚持产业兴镇,其中文化特色,镇域经济特色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打造过程中,要坚持区域的文化特色,坚持镇域经济特色,依附本地的资源特点,市场优势,突出招商引资,运输优势,深入推进各种行业的合作工程,让的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在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吸收,弘扬本地的文化特色和经济特色,形成区域特有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当然光靠资源和项目绝不是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的长久之计,我们还要依据区域的文化特色和经济特色,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培养出高效、诚信、鼓励创业的新型经济文化,利用区域的独特的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在区域形成一个快速而健康发展的竞争优势。
七、坚持重点推进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打造过程中,我们要大力的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主动地接纳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发展的后劲。我们要围绕推进区域的合作陌路花项目,认真的对当前的产业转移做出研究,有针对性的谋划出一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型,并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好项目和大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加强项目的管理,坚持实行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的工作制度,努力构造出一个吸引资金和项目的平台,为区域打造经济增长极创建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要建立一个合适的语速和激励机制,制定转移的项目建设考察办法。对发展工作进行量化和细化,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奖优罚劣。同时我们还要借组外力来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进一步的加大开放的力度,努力拓宽发展的空间,明确重点开放区域。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根据区域产业和资源优势,突出招商重点,制定一个确定的发展的主攻方向。还要加强和专门的投资语文的中介组织、各种商会和民间团体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的进行招商的开展和参加。在坚持重点推进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宣传,通过组织和产假各种大新的商务站立和产品推介等多种渠道来进行区域的重点项目和产品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宣传,在区域打造出一个“亲商、扶商、安商、护商、富商”的浓烈的发展气氛。
八、结语